劳动社会学教学大纲(共8篇)
1.劳动社会学教学大纲 篇一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实习大纲
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教研室
2010 年11 月
目 录
一、毕业实习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二、毕业实习基本要求
三、毕业实习实施办法
四、毕业实习的基本内容
五、毕业实习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一、毕业实习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毕业实习是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 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本训练,是顺利完成毕业环节教学的基础 和前提。毕业实习的目的是:
1、通过毕业实习,全面、深入地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 义,熟悉现行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和实务操作技能,增强对劳动 与社会保障工作实践的全面的认识。
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深化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通过 实践环节,检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应用能 力;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的计划性和完善 程度。
3、通过毕业实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为今后较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2、通过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实 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 织纪律观念。毕业实习基本要求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应以实习单位为课 堂,以实习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为教员,认真搞好毕 业实习,使其真正收到实效。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做到:
1、严格按照实习规定的要求进行实习,不得提前结束实习,也不准随意延长实习时间。要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其他各项规章 制度,与实习单位和实习指导师傅搞好关系。
2、虚心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有关知识,勤奋探索实践工作经验。尊重实践经验,尊重管理人员,虚心听取讲解,认真做好实习日记,认真撰写实习报告。
3、对在实习中悉知的商业秘密保密。借阅实习单位提供的各类 资料,必须按有关规定妥善保管,完整归还。
4、系统收集和全面掌握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数据资料。要 深入调查毕业论文(设计)的背景情况,系统查阅论文(设计)有关 的文献资料;熟悉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思路、技术途径、方法步 骤和实际管理中的有关研究成果。
5、紧密联系毕业论文(设计)选择相应的政府机构、公司企业 的岗位作为实习点。实习点原则上由学生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在其家 乡所在地市确定。学生自行确定实习地点有困难的,由其指导教师确 定。
三、毕业实习实施办法
毕业实习是在修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上,为准备 毕业论文(设计)而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为达到毕业实习大纲的目 的和要求,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习。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 在毕业环节的前阶段,一般为八周。
1、实习动员阶段
由系领导进行实习动员,明确实习性质和目的;由指导教师下达 实习任务书(指导书),明确实习要求和任务,拟定实习计划。
2、实习阶段
学生深入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参与实习单位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工 作,并结合毕业论文(设计)收集资料,调查数据,查阅文献,了解 与论文(设计)有关的研究现状及结果,明确毕业论文(设计)的研 究路线和方法。
3、实习小结阶段
实习外勤工作结束以后,学生撰写毕业实习报告,进行实习经验 交流,为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的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以及初稿作准 备。在学生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的实习情 况进行检查。检查可以采用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通讯联系、实地走访 实习单位等方式。实习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实习生劳动纪律的遵守 情况;实习生工作的主动性;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论文资料的收集情 况等等。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的检查应当有书面记录;评定实习成绩 时应充分考虑检查结果。
四、毕业实习的基本内容
毕业实习是学生接触实践的教学过程,每个学生都要参加政府机 构或者公司企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各岗位的实务操作实习,在此 基础上了解实习单位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将已学过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毕业实习的基本内容是:了解实习单位的 组织机构,尤其是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置情况;具体参与实习单 位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包括员工社会保险参保、社会保险缴 费登记、劳动关系协调、就业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评价实习单位 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的优劣,并能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搜集毕业论 文相关的资料。
(一)政府机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有关的实习内容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可以选择在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密 切相关的政府机构实习。主要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包括社会保障 基金管理机构)、财政部门的社会保障财务管理机构、民政部门的社 会救助机构等。实习的主要内容:
1、参与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
2、劳动关系协调和仲裁;
3、养老保险制度及其管理;
4、医疗保险制度及其管理;
5、工伤保险制度及其管理;
6、失业保险制度及其管理;
7、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监督;
8、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运作;
9、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预算管理;
10、了解农村、城镇贫困人口生活状况;
11、社会救助制度及其管理,主要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状况;
12、了解社区服务情况;
(二)公司企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有关的实习内容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在公司企业实习,主要是在 公司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实习。实习的主要内容:
1、对实习单位目前员工社会保险参保情况进行了解分析;
2、了解实习单位员工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率情况;
3、了解实习单位对实习单位成本、利润影响情况;
4、参与公司企业进行社会保险项目有关情况的预测及有关方案 的决策;
5、熟悉公司企业员工社会保险的日常管理;
6、参与公司企业对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员工福利制度设计等;
7、了解公司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及其发展情况;
8、《劳动合同法》对公司企业用工制度和员工社会保险权利的影响;
五、毕业实习的方式、手段和考核方式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实习采取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 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集中实习一般由 3-5 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毕业实习主要根据实习单位反馈意见和个人实习总结、调研报告、联络教师检查等进行考核。
六、毕业实习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
毕业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1-8 周。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学生实习成绩应综合体现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所取 得的成效。实习成绩由实习纪律、实习态度、业务能力和任务完成情 况等项目构成。毕业实习成绩评定应参考实习单位对该实习生的实习鉴定(占 30%)、学生上交的实习报告(占 25%)、调研报告(占 25%)和指导教师的检查情况(占20%)来共同确定。最终实习成绩 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
2.劳动社会学教学大纲 篇二
为了深入了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考察了辽宁省开设该专业的8所院校。走访考察的结果发现大部分高校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如图1所示, 其中实践教学基地少、实践教学所占学分比重不高、实践课程设置层次不清、实践课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缺少可操作性强的模拟软件、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差等问题尤为突出。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论文通过健全实践教学所需的配套设施, 培养 “双师型”师资队伍, 进而改善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 纠正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倾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 如图2所示, 需要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课程设置、实践内容和方式的调整这三大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从两方面改善目前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偏弱的不足。第一, 本院校该专业教师需要定期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社保经办机构、民政局、社区等机构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和进修, 以此提高该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第二, 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 聘请相关专家、学者、研究人员走进院校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 开展交流研讨会。
其次, 实践课程设置方面, 主要突出实践课程的层次性, 以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方式开设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按照基础实践、专业技能实践、毕业综合实践的顺序, 分别在大二、大三、大四开设。
基础实践课程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保障实务等理论性课程和校外实习基地的观摩。基础实习中实习基地的参观主要使学生建立对专业的感性认识, 在基础实习课程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开展专业技能实践。
专业技能实践细分为两周的社区实习、四周的实务实习Ⅰ、六周的实务实习Ⅱ, 重点对社会福利与救助、社区服务、人力资源软件、社会保险模拟软件等知识进行实践。
毕业综合实践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在掌握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基础上, 开设具有综合性的毕业实习, 使学生巩固以前学习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 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 按照选题、制定任务书、调研报告、外文翻译、论文的顺序开展。选题要保证一人一题, 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选题确定后由指导教师下发毕业论文任务书, 然后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外文资料, 了解国外研究动向, 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调研并形成报告, 撰写论文。
最后, 实践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具体包括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是在校内的实验室学习人力资源软件和社会保险模拟软件的操作。实践教学主要从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校内实习基地的实践、课外活动来实施。 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从以下机构中选择, 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企业事业单位, 民政局、慈善机构、社区服务中心、职业介绍中心, 社会救助站, 养老院、社保经办机构等。除了校外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基地和优势资源。课外活动包括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将专业内容融入到文艺活动、知识竞赛、 演讲比赛、辩论赛、技能比赛、创业活动、公益活动以及各种社团活动。
在实施手段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 使实习逐渐由单纯教学实习向就业实习转变。在实习模式上要灵活、多样, 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专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形式。迫于就业压力, 目前,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毕业实习阶段作为就业的试用期,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分散实习、与就业结合的实习是必要的。
3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点
第一, 在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 需要配套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和设施。与校外实习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强化校内实践基地及校内社会福祉研究所对校内实践发挥的作用, 配套实验室硬件设施, 购买模拟软件为以上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保障。
第二, 加大校企合作, 使 “我院教师走出去、校外专家引进来”的培养进修理念得到贯彻和落实, 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玉玫, 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研究——基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 .
3.从家务劳动到社会劳动 篇三
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女性是怎么一步一步取得现在的地位,职业化女性又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新常态下,女性又会遇到什么纠纷,遇到纠纷时又该如何解决呢?
传统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导,劳动生产组织主要是以家庭为主,每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经济生产单位,因此,劳动分工围绕家庭的需求产生。这种需求主要还是根据男女不同的自然属性来确定的。“男耕女织”这样的劳动分工与传统农业社会的需求是相适应的,也是由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自然经济条件决定的。对女性而言,家务劳动所需要的体力付出远小于田间山林的劳作,而且家庭这个环境与外部世界的奔波劳碌比起来要安定得多。因此,“女主内男主外”成为数千年农耕社会固有的家庭范式。
在传统社会中管住了家庭也就相当于控制了社会。稳定而有效的家庭秩序与稳定而有效的国家政治,二者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中国传统社会中士大夫追求“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正是建立在对“家国一体”观念的高度认同基础之上。而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套学说与“男尊女卑”这种等级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根深蒂固,影响延续数千年,至今未能完全消除,也不是没有来由的。
历史的转折发生在18世纪后半叶欧洲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化大生产代替了小家庭作坊。商品经济代替了自然经济。家庭不再是经济生产的主要单位,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成为个体获取劳动报酬提升经济地位改善生活条件的主要形式。
客观地说,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为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提供了机缘。在工业化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劳动者不得不进入劳动力市场,失去土地的农家女子为了家庭生计,也不得不成为女劳工。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就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一个英国农家女子变成女劳工的整个过程。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女劳工群体也不断壮大,与男子一样从事社会劳动,遭遇在工作和分配之中男女不平等的实际损害。她们最早觉醒并为自己争取平等权利,也正是她们最早提出“同工同酬男女平等”的要求并诉诸行动。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欧,因此女权运动首先在西欧产生,实为理所当然。
如果说西方妇女权利意识的觉醒是源于工业化过程中男女劳动方式越来越有趋同性,从而让她们认识到了男女权利不平等的现实存在,由此激发了她们的权利意识与抗争活动的话,那么,中国妇女解放的过程,却是源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正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需求,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步伐。而这种推动,是由引领社会变革方向的男性精英来达成的。
晚清时期,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出于对“亡国灭种”的忧虑,在“强国保种”的旗帜下打出了反对妇女缠足的口号,并推动满清政府颁布了允许女子入学就读的《女子小学章程》和《女子师范学校章程》。女子教育由此走出了第一步。妇女恢复天足,接受教育,维新人士从现代社会进化的角度出发,希冀提升妇女的素养,更好地履行生儿育女的“天职”。他们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让妇女参加社会劳动走自己谋生之路。民国初年,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汤化龙就公开宣称,让妇女接受教育就是为了达成培养“贤妻良母”的目标。由此可见,当时对妇女教育的认识与传统社会并无本质的差别。
“五四”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最先意识到妇女解放与“社会变革”关系密切。陈独秀在《新青年》的发刊词中就将妇女解放视为反封建专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大方向来说,中国妇女数千年来受传统社会角色分工的限制而困于家庭之中,无法参与社会变革活动;就妇女个人而言,由于家务劳动无法获得报酬,导致妇女在经济上完全依赖男子,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基础。所以,让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被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视为解放妇女的根本目标。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妇女摆脱家务劳动,参加社会劳动,获得“经济独立”,从而达成“解放”的目标,就已经被确定下来。
尽管“五四”时期有关妇女解放的呼声不断,但囿于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中国妇女能真正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获得经济独立的人数并不多。真正将妇女卷入社会劳动大潮的是随之而来且持续数十年的战争—战争将大量青壮年男性送上前线,留下无数空缺的劳动岗位。由此所导致的劳动力缺口只能由妇女来填补。战线后方的工厂、农村或医院之中,妇女的劳动无处不在,她们的劳动为危难之时的国家、民族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那时的妇女劳动,被纳入国家政治的范畴来对待。
1940年,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妇委的一封信》中就充分肯定了妇女劳动的伟大意义:“妇女的伟大作用,第一在经济方面,没有她们,生产就不能进行。”正因为妇女的劳动为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后勤支持和物资保障,所以,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争取胜利的重要策略之一,被提升到政治的高度来看待。参加社会劳动的妇女受到褒奖,政治地位也不断提高。新中国建立之后,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更是被视为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而获得了充分的肯定,政治地位及经济地位都不断提高。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经济独立的职业妇女,通常都被视为获得了“解放”的妇女,她们比仍然留在家庭中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更受人尊敬,社会地位更高,经济条件也更好。这种状况至今持续。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妇女解放的起点始于社会政治变革,随后一直都从属于国家、民族、革命的主题,服从于国家政治的需要。随着国家政治生活的变化,妇女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但推动“解放”的外力多于内力,即使妇女现在广泛参与社会劳动,也不代表其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不代表她对自身责任、义务及特长有清醒的认识,更不能代表她能自觉意识到自身在社会、家庭中的作用和价值所在。
源于外力推动而非自身觉醒的妇女“解放”,一旦遭遇外部条件的变化,其窘境就会暴露无遗。尤其离开了国家、民族、革命这些严肃的主题,面对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压力,不少职业妇女的处境就会变得十分难堪。
参加了社会劳动的现代妇女,同时还承担着生儿育女这个自然赋予且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务劳动的负担依旧沉重,作为“解放”的现代妇女,她们既要承担经济独立的压力,又要承担母亲和妻子的家庭义务。社会劳动和家务劳动的双重负担,是真真切切落到她们肩膀之上。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迫,令许多职业妇女疲惫不堪。以至于有不少妇女为摆脱繁重的社会劳动而选择其它更为轻松却为道德不容的方式去谋求“经济独立”。由此又派生不少新的社会问题,形成新的社会矛盾。
妇女走上社会,是妇女解放的前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将妇女获得与男子一样参加社会劳动的权利视为妇女解放的根本目的,则未免失之简单。如何让普遍参加了社会劳动的现代妇女真正获得身心的解放,在当下,乃至于未来,仍然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来探索的问题。
4.劳动社会学 题库 篇四
1、分析单位:分析单位就是研究者所要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
2、三方性原则:所谓三方性原则,是指在社会劳动关系方面,实行劳工、雇主和政府三方面参与和进行协调的原则。这是劳动关系方面的国际惯例,也是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国际组织——国际劳工组织所奉行的准则,从而有效地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体制性手段。
3、职业结构:是指不同职业类型的劳动者在劳动者总体中的比例。职业结构是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反应,也是劳动者社会地位与社会经与的反映。
4、劳动者: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所谓劳动者,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地、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
5、职业生涯:广义上讲是指人的一生;狭义上是指职业问题。
6、职业锚理论:人们因为某种思想原因选中了一种职业,就此“抛锚”、安身。还有的学者把之翻译为“职业着眼点”。
7、职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区分为职业地位和声望不同的等级序列。
8、疲劳:疲劳是指劳动者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连续性工作而不断消耗能量,产生机体内生理、心理变化而引起工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现象。
9、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劳动者群体对于劳动者所具有的吸引力和结合力,它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0、职业介绍:职业介绍是一定组织对于社会上谋求职业的人提供帮助,使其了解社会某些职业岗位空缺及该职业的具体内容,从而选择其中某一职业
11、劳动组织:劳动组织作为组织中的一种类型,它是社会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按照一定的劳动法规、章程建立起来的组织,是执行生产、经营、服务于管理职能的劳动者的有机体。
12、劳动力市场:狭义上是指劳动要素的交换场所广义上是指劳动力市场是经济要素配置场所,是经济交换关系,也是经济运行体制
13、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在一定形态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通常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或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14、声望经济:一些人的经济收入主要由个人特征决定
15、市场导向的报酬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的报酬结构,是根据市场上本公司的竞争对手的报酬水平来决定公司内部的报酬结构的方法。
16、政府:是指一定国家或地区的行政机构,其实质是一个社会公共权力的运用机构。
17、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结合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或偶然失调所造成的失业。
18、就业: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社会求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的过程与状态。
19、特殊劳动群体:特殊劳动群体是由于年龄、生理结构、技能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在社会劳动过程中,遇到了特殊的社会问题并因此而形成了独特行为规律的群体。单选
1、在劳动社会学研究的性质中,最早开始主张实证性的学者是(D)
A.泰罗 B.马克思韦伯 C.卡尔维诺D.孔德
2、被称为第二联合国的是(B)
A.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劳工组织C.世界银行D.国际绿色和平组织
3、联合国《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职业分类的标准是劳动者从事劳动时所具有的(C)。
A.职位B.岗位C.职能特性D.工作性质
4、(C)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判断和评价。
A.世界观B.人生观C.价值观D.人生理想
5、职业稳定期是指(C)
A职业准备期B职业选择期C工作中期D工作后期
6、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生涯系留点(C)
A.技术性能力B.管理能力C.高额薪酬D.自主性
7、对职业流动影响最为显著的一项是:(D)
A 年龄B种族C宗教D 本人教育水平
8、需要理论是由(B)提出的?
A亚当斯B马斯洛C凯恩斯D邓拉普
9、组成劳动者群体的劳动者有着一定的共同目标和特征,并通过一定的(C)结合在一起。
A.地域框架B.经济合作C.组织形式D.劳动模式
10、在我国劳动市场体系中政府劳动保障系统的(A)和人事系统人才交流中心
A 职业交流所 B 劳动力市场C 职业交流会 D 再就业中心
11、古典组织理论主要关注的是(B)问题?
A组织环境B 秩序C 自由度D 知识
12、(C)是从市场形式的角度划分的市场
A普通市场B合法市场C散在性市场D自由市场
13、以下哪项是各国调整劳资关系的一个主要途径(B)
A双方谈判制度 B集体谈判制度 C政府干预制度 D三方协调机制
14、制度经济学中非常强调工资结构的是(A)
A邓普拉 B多尔嘎 C皮尔 D卡尔伯格
15、下列理论中,(D)理论更加系统的分析了报酬与劳动积极性的关系。
A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C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D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16、在世界银行的政府职能观中,中级职能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能不包括(D)
A、再分配性养老金 B、家庭津贴 C、失业保险 D、资产再分配
17、(A)是人类劳动水平大幅度提高的的根本途径。
A、技术进步 B、人口数量的增加 C、交通条件的便利 D、自然环境的改善
18、就业问题不具有(D)
A经济性B社会性C政治性D文化性
19、下列不属于影响中老年就业因素的是(B)
A.经济变动的影响B.政治不稳定的影响C.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影响D.年龄歧视 多选
1、在中观层次的劳动社会学研究方式中,(AD)是主要的研究主题
A.社会群体B.社会行为C.社会结构D.社区
2、以下几项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ABCD)
A.地质普查业B.警察C.仓储业D.社会福利事业
3、三方性原则所涉及的主体有(ABD)
A.劳工B.雇主C.市场D.政府
4、发达国家职业结构的变化的趋势与规律包括(ACD)
A、体力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减少B、体力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增加
C、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提高D、脑力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增加E、非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提高
5、劳动者社会化的过程一般可分为(ABCD)几个阶段。
A.预期社会化B.初始社会化C.基础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
6、早期职业生涯阶段的主要任务(A B C)
A培养行动技能B培养某一专门能力C培养创造、创新的能力D培养“训练和教导他人”的能力
7、职业生涯理论包括以下几种理论(ABC)
A.职业自我论B.职业决策论C.职业生涯整体发展论D.无职业论
8、影响劳动者职业流动的社会结构因素:(A B C)
A 社会结构 B产业结构的变化C人口变迁D 年龄E 性别
9、组织文化对成员的影响主要有(A B D)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凝聚功能D约束功能
10、下列哪些不属于美国学者沃克提出的劳动者群体士气的要素反映(BEF)。
A.劳动生产率B.群体分裂倾向C.对工作的满意感D.对作业群体的满意感E.劳动者对群体目标的态度F.群体中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状况
11、在公立职业介绍中应该掌握以下哪些原则(A、B、C)
A科学性B 合理性C 服务性 D 合法性
12、非正式组织的部分特点:(A C D F)
A形成过程B 目的C 目标D权威E 领导F 领袖
13、劳动力市场规则有(ABC)
A公平规则B等价规则C合法规则D公正规则
14、按照劳资关系的权利结构标准,劳资关系的类型有(ABC)
A绝对型劳资关系 B亲权型劳资关系 C阶级斗争型劳资关系D利益协调型劳资关系
15、一般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ABCDEF)
A各级正规教育B在职培训活动C用于改善健康状态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
D父母用于照看孩子的时间E寻找工作活动的时间F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迁移
16、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接劳动报酬的是(ACD)。
A工资B保险福利C股票期权D奖金
17、薪酬制定的方法有(ABC)
A工作导向的报酬结构B技能导向的报酬结构
C市场导向的报酬结构D效率导向的报酬结构
18、具体来看,我国改革中的政府管理职能主要有一下几点:(ABCDE)
A、转换管理体制B、培育劳动市场C、进行社会服务
D、加强宏观调控E、建立保障机制F、实施劳动监察
19、失业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主要包括(ABCD)
A、劳动要素闲置浪费 B、导致劳动者的生活困难 C、使人受到多方面的损失
D、导致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20、充分就业意义(ABC)
A经济政策之首 B社会政策重要内容 C国际劳工界目标 D实现实现劳动人口最大就业比
21、特殊劳动者的能力包括(ABD)
A.身心调节能力B.学习能力C.沟通能力D.社会适应能力
填空
1、一般来说,一份问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指导语、题器、其他资料。
2、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动者的权利、地位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其《章程》和附件《费城宣
言》)中,确认了一系列处理劳动关系和保护劳动者权利的原则。
3、从职业的社会阶层结构来看,最大的结构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类别的结 构。
4、美国学者奥尔波特把价值观划分为六种 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宗教型。
5、(职业准备期)是一个人就业前从事专业、职业技能学习的时期。
6、人类生活时间的划分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我国的方法,可以把生活时间分为四部分:工作时间、家务劳动时间、个人生活必需时间、闲暇时间。
7、根据劳动者流动的(参照物),职业流动又可以分为代际流动与同代流动。
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人格魅力、相似性、熟悉性和邻近性、被人喜欢)。
9、评价劳动者群体的士气,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客观方面的指标主要考察(生产任务)与(经营绩效)等方面情况。
10、(市场就业)是中国劳动制度的根本选择。
11、劳动组织结构元素有组织层次、(目标)、(角色)、联系。
12、中等口径的的劳动力市场强调市场上的工资有供求双方(讨价还价)决定。
13、劳动关系制度的重点是(劳资冲突)以及通过制定一定的规章和协议对其进行调整。
14、(不同劳动者以及劳动者群体之间的报酬差异问题)构成了社会收入分配问题的主要内容。
15、集体激励的办法主要有(利润分享计划)和(增益分享计划)。
16、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有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和调解原则。
17、(独立就业)是指劳动者不受雇于任何单位,而以独立自由的身份存在。
18、公平就业目标__公平就业机会、_反对就业歧视__、__反对不平等报酬_、_反对非法雇佣、对不合理解雇、反对职业垄断、保护和扶助弱势群体。
19、(社会差别)是社会分层的直接根源。
简答
1、请简要回答抽样调查的主要优点
答:
1、费用低
2、精度高
3、规模相对小,便于实施
4、获得的信息丰富,具有一定深度
5、时效高
2、请简述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前提条件以及主要途径。
答: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是第一产业劳动者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必须具备另一个条件,这就是非农业部门劳动岗位的增加。
第一产业的劳动者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脱离农村,向大中型城市(特别是工业城市)流动。另一种则是在农村“就地消化”或者转移到小城镇。
3、比照国际标准,我国把职业分为四个层次,包括八个大类,其中这八大类分别为: 答:⑴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⑵专业技术人员⑶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⑷商业、服务业人员⑸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⑹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⑺军人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4、从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角度,职业可以分为几部分?
答:⑴专门职业人员、政府官员、高级经理阶层⑵雇主、一般经理与管理人员⑶白领人员⑷熟练工人⑸半熟练工人⑹非熟练工人⑺家庭服务与个人服务人员
5、在微观社会文化环境中,技术对劳动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答:第一、形成一定的工作环境基础 第二、影响劳动者的劳动态度第三、影响劳动者的价值观念
6、人的职业生涯所具有的特性:
答:(1)独特性(2)发展性(3)阶段性(4)终生性(5)整合性
7、影响职业生涯的社会因素:
答:
(一)教育背景
(二)家庭影响
(三)个人的需求与心理动机
(四)机会
(五)社会环境
8、简述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的变动。
答:
(一)劳动时间不断减少的趋势
(二)上下班路途时间先增加然后减少的趋势
(三)劳动时间价值不断提高的趋势
(四)闲暇时间以及闲暇时间价值不断增加的趋势
(五)闲暇时间与劳动时间模糊重叠
9、简析影响职业流动的各种因素
答:一.社会结构因素:
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口变迁,教育,家庭背景,社区的性质和规模
二.个人因素
年龄,性别,文化水平,职业兴趣,个人身体条件及健康状况变化
10、简要说明群体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答:群体规范、社会促进效应、社会抑制效应、从众行为。
11、请概括劳动者群体凝聚力的制约因素
答:第一,群体成员的利益目标和价值观念的相近程度。第二,群体目标的实现状况。第三,群体满足成员需求的状况。第四,群体的社会地位状况。第五,群体领导方式。第六,群体规模的大小。第七,群体成员对付外部压力的情况。第八,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状况。
12、简要说明我国现行劳动市场存在哪些问题
答:
1、劳动力市场的分割2.劳动力市场的高投入3.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不健全4.劳动力市场规则的缺乏5.劳动力市场服务的低质量
13、简述一下单位制度变化的表现
答:⑴单位角色职能化⑵单位利益独立化⑶单位责任具体化和内向化⑷单位的“家长”角色强化
14、非正式组织的功能:
答:积极功能:①凝聚功能②培养和利用领导潜力③减压功能④辅助生产功能⑤监督功能消极功能:①制造冲突②反对变革③压制冒尖④小集团行为⑤散布谣言
15、劳动力市场在经济运动中有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
1、劳动力市场是个人与用人单位相互选择的具体场所,是个人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和用人单位配置、取得劳动要素的途径
2、劳动力市场是人力资源供给、需求状况及其二者结合的直接反馈
3、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人力资源流动的流向指南
4、劳动力市场是个人参加教育培训活动的动力导向系统
5、劳动力市场是宏观经济运行景气程度的晴雨计,可以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繁荣或衰退情况
6、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社会平等状况的反映
16、集体谈判制度在国家中广泛流行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答:首先,集体谈判将平等和社会公正引入工业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实现雇员与雇主力量的平衡;其次,集体谈判是工人参与工业社会决策过程的一条渠道,使工作及劳动条件的决定过程由单方面变成了双方参与决定的过程;第三,集体谈判虽然不能消除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固有矛盾,但它为双方提供了一种互相沟通,互通有无,让双方了解自己的立场、目标和问题,努力去实现共同目标的场合;最后,集体谈判是一种灵活性的机制,适合于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可满足各种产业和职业的需要。
17、雇主解决生产过程中效率损失的举措?
答:举措有两个,一是人为的提高工资,使之超过市场上统一工资的水平二是给付低工资,但同时增加监工的人数,这样效率损失可以部分的减少。
18、如何利用报酬对劳动者个人进行激励?
答:①要灵活运用各类报酬,如员工劳动报酬的提高可以是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和激励工资。②采取灵活的报酬调整政策,在对个人的报酬进行调整时。需要向劳动者解释清楚增加报酬或减少报酬、什么时候加什么时候减、加多少减多少以及加减的标准是什么。③对于劳动者的激励要采用差别化的策略。
19、我国的劳动政策都包括哪些?
答:
一、促进就业政策;
二、工资保护政策;
三、工资激励政策;
四、社会收入分配政策;
五、社会保障政策;
六、保护劳动者权益政策。
20、简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答:(1)就地转移(2)进入乡镇企业(3)进入小城镇(4)进入大中城市
21、公平就业目标
公平就业机会
反对就业歧视
反对不平等报酬
反对非法雇佣
反对不合理解雇
反对职业垄断
保护和扶助弱势群体
22、简述我国移民劳动群体的特征
5.劳动和社会保障 篇五
毕业论文选题及要求
论文选题(举例):
1.现代家庭的风险及保障研究;
2.企业年金的建构与发展研究;
3.我国农村文华传统与养老模式选择;
4.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业模式研究;
5.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业文化研究;
6.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业年金研究;
7.文化传统与养老模式研究;
8.朝鲜族人口老龄化研究;
9.东北朝鲜族外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研究;
10.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与国民认同研究;
11.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12.东北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状况研究;
13.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方式研究;
14.新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风险砸研究;
15.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与民族团结研究;
16.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与民族传统的关系研究;
17.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问题研究;
18.社会公正问题研究;
19.经常失业人口就业观念研究;
20.个体创业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21.经常失业人口的心态研究;
22.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研究;
23.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
24.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养老问题研究;
25.当代中国产业转型的社会就业问题;
26.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与支持网络研究;
27.基层社区自治与公司社会的建构;
28.公共管理人员的社会服务理念;
6.劳动社会学教学大纲 篇六
【发布文号】劳社部发[1998]4号 【发布日期】1998-05-27 【生效日期】1998-05-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
《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讲文明树新风为国有企业
下岗职工热心服务措施》的通知
(劳社部发〔199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广东省社会保险局:
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要以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排忧解难、热心服务为重点。为此,我们结合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讲文明树新风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热心服务措施》,现印发给你们,并通知如下:
一、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是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头等大事。今年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突出为下岗职工服务这个主题,是保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
二、要把为下岗职工热心服务纳入“三优”文明窗口创建活动,作为“三优”文明窗口达标评比的一项标准,结合创建和达标评比活动进行落实。
三、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为下岗职工热心服务活动中,要注意发现为下岗职工热心服务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带动全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七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讲文明树新风为国有企业
下岗职工热心服务措施
实施再就业工程是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战略部署的关键,也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中心任务。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以为下岗职工排忧解难、热心服务为重点,同“三优”文明窗口创建活动结合起来,采取切实措施,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一、在各级劳动部门所属职业介绍机构开辟专门为下岗职工服务的窗口,优先为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和失业六个月以上的长期失业者再就业提供重点帮助,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展即时服务。
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地级以上城市中心职业介绍所建立局域网,有条件的大中城市逐步实现市区内各职业介绍所间的信息联网,及时、准确地为下岗职工提供求职、招聘信息服务,以及必要的就业政策、就业需求、求职方法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三、规范企业职工下岗程序,建立职工下岗申报、登记、统计、管理制度,及时发放“下岗职工证明”,下岗职工凭“证明”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再就业服务和再就业优惠政策。
四、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下岗职工社会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的转移及继续缴费记录工作,使下岗职工社会保险关系不中断。
五、认真组织实施“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采用多种形式,为下岗职工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服务。就业训练中心和技工学校要主动承担再就业培训任务,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优先为下岗职工进行技能鉴定,并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将经过培训的下岗职工输入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优先推荐就业。减免下岗职工参加培训和技能鉴定的有关费用。
六、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制定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劳服企业,开拓新的就业门路,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组织下岗职工开展生产自救。
七、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千方百计做好再就业服务中心所需资金的筹措工作,保证专款专用,切实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八、信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监察机构等窗口部位要热情接待来访的下岗职工,全面、准确地解答下岗职工提出的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为下岗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九、加强对企业分流下岗职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实施下岗分流,依法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及时纠正各种损害下岗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
十、进一步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落实职业介绍许可证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坚决取缔非法职业中介组织,明确收费项目,杜绝乱收费等不正之风,严厉打击欺诈下岗职工的违法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
十一、各级劳动仲裁委员会要及时、妥善处理下岗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对下岗职工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要认真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要尽快立案处理;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要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当事人。
7.劳动社会学教学大纲 篇七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实习见习,社会调查
一、地方院校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定位
地方院校主要是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 与培养精英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相对而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 精英型大学教育转向大众化的大学教育, 为地方院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 他们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主体力量, 成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基层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往往在社会基层从事各种基础性工作, 直接面向社会大众因而深深融入民众之中, 他们必将代表社会群体的整体素质, 从而体现民族整体素质与特征, 而应用型人才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与社会实践的融合, 展现着技术进步的时代特征。因此, 构建适合社会保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模式的创新十分重要。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特征, 应该是培养既有学科综合、文理并蓄、视野开阔、理论基础宽厚, 专业特色鲜明, 富有科学精神、富有人文素养、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基础理论, 掌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专业理论知识, 有较强的运用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而上述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除了构建理论教学完成课程体系和完成专业理论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外, 还必须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方案中的比例和分量, 才能真正实现上述目标。为此, 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中, 应突出体现了实践性教学, 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与实践现状
目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从两个大的方面展开, 一方面是从实践教学本身出发, 结合本专业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进行归类, 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是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 结合学科特点对实践教学进行描述, 构建学科建设基础上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便于区分, 我们把第一种研究成为狭义上的研究, 第二种研究成为广义上的研究。
1. 在狭义研究上, 一些研究者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三种类型。
陈淑君中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分类化管理, 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1) 基本实验课程。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 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 专业技能实验课程。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 实践性较强, 需要通过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 (3) 综合性实验课程。但是对这三个方面内涵的描述尤其是对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界定有很大差异。夏艳玲认为基础实践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Internet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课程。而李艳荣则认为专业认知实践教育、专业文献综述训练、形势与政策教育、军训与国防教育等课程。
另一些研究者根据课内课外的标准, 将实践教学划分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种类型。如杜毅把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 (1) 是融入课堂的实践教学, 包括讨论式教学、观摩式教学等; (2) 是课堂外的实践教学, 包括到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社区基层组织以及公共福利部门进行实地参观和实习, 或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进行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社会调查等。周慧文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个层次。课堂教学包括模拟仿真实验, 课程实训等。校园实践教学, 是指有教学计划, 对学生有明确要求的校园实践活动。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蒋蔷则将实践课程分为 (1) 模拟实习课程。包括建立模拟社会保险服务大厅该大厅是一个面向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和社会保险业务电子化建设的集开发、研究、实验、培训于一体的实验基地。建立模拟法庭, 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 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模拟实习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 (2) 集中实践课程。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集中实践课程。
2. 广义上的研究, 也就是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的角度来对实践教学进行定位与规划。
实践教学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对专业建设的科学定位。即有什么样的专业建设目标, 就有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比如, 褚福灵 (2003) 认为首先应照本专业的特点和实际要求对实践教学进行定位, 设计成劳动管理职位和社会保障管理职位两大类别, 相应地实践教学划分为 (1) 劳动管理职位模拟实习, 包括: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关系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组织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劳动人事软件操作职位模拟实习等模块。 (2) 社会保障职位模拟实习——包括:养老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医疗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失业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工伤与生育保险业务职位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职位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职位模拟实习等模块。 (3) 集中实践课程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两个主要部分。毕业实习即社会实践, 将学生安排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或者相关岗位顶岗值班, 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实习的成果总结, 也是衡量高校毕业生理论和技能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要以毕业论文或社会调查的形式, 就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某一方面的现象进行理论探讨和实际运作设计。
李贺平[8]等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划分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三大部分组成, 因此, 在教学实践设计及实施中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展开。就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课程而言, 通过课程实习应使学生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劳动力市场政策, 劳动关系运行的规律和特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习应涵盖人力资源的规划与招聘, 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培训、工作绩效考核与奖惩、工作分析等内容, 培养学生熟悉管理环节, 进行人力资源诊断;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课程实习应着眼于研究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关系, 劳动就业, 劳动合同、工资、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救济, 残疾人权益保障等内容, 使学生了解现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状况, 存在的问题和立法完善方向, 劳动监察管理的要领等等;社会保障理论课程实习, 主要研究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关系、社会保障的基本框架、主要类型及其发展变迁、社会保障的理论流派等方面, 了解我国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障状况, 熟悉现行社会保障政策等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程实验, 进行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 拨付, 保值增殖模拟实验, 财务核算及其信息系统维护、开发等。
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教学实际开展的现状
应该说现在各个高校已经普遍重视实践教学, 能够按照教学的具体要求管理实践教学, 这对于完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目标, 提高学生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实践教学自身的特点如实习中学生的分散性, 考核中有些项目很难量化, 主要以定性为主, 加上长期形成的重理论教学, 轻视实践教学的思维,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开展还存在很多不足, 表现在:
(1) 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许多教师重视理论教学, 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2) 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 组织管理跟不上, 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3) 实践教学的考核问题。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 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
(4) 实践基地建设问题。由于实践设备和场地不足, 使得目前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5) 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首先是实验内容安排的随意性, 其次是实验教学时间安排的随意性。
(6) 经费投入不足。院校中尤其是新成立的地方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室设备少, 一些模拟实验无法开展。实践教学一般都要外出, 由于经费不足, 难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 特别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类实践教学过程中, 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操作能力训练效果不佳, 甚至有些关键的实践项目仅停留在“认识状态”, 而没有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掌握”。
三、地方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模式选择
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内容, 包括地方院校根据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和社会实践的需要, 搞好专业规划和专业发展战略。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 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 实施实践教学, 教学实践过程结束后, 评价实践效果。
1、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 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 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构成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 主要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包括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的必须实践环节;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课程实践内容, 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技能的训练上;如学生基本的政务礼仪训练, 主要掌握政务礼仪的基本技能和交往技巧;其他必须的各种能力, 如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管理能力等, 主要通过开设相关专业基础课程, 加强实践训练完成。
第二部分是集中实践, 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在不同的学期和不同的课程中进行安排。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
(1) 课程大作业与学年论文:主干课程如社会学、社会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等安排课程大作业;安排学年论文, 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将来写好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2) 见习、实习: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 分别安排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认识实习安排主要参观社会保险办理流程、社会保险实务, 了解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了解民政部门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等工作状态, 见习主要目的是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 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 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毕业实习主要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 是专业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最后环节, 一般安排9周时间。
(3)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 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体现, 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
第三部分, 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 主要集中在寒暑期进行专业课程实习和社会调查研究。
以上实践教学的三大部分,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缺一不可。在宏观的层面整体体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模式。形成以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 以“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为模式的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新机制。
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 根据地方院校师资力量和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 可以形成实践内容三大模块专业方向:人力资源模块;社会保险模块;社会工作模块。三大模块实习集群的形成, 为学生全面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社会实践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模式的建立, 为确保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协调培养和发展奠定基础。
2、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新活动评价体系
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完整教学体系的有机整体。因此, 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形成评价机制。适合地方院校、特色鲜明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评价新体系。应分别建立与“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指标和评价办法。包括课程设计评价体系;实习、见习评价体系;社会调查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等级设置, 一般设置五个等级;评价标准根据五大等级要求分别制定, 评价过程严格集体评价程序, 评价教师签名等。根据各类实践教学性质的不同, 设置的评价标准也不大相同。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单独规定 (参照河南城建学院关于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相关规定, 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具体要求。) (成绩评价参考附件资料, 各种实习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毕业实习、论文任务书)
要实现“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新模式, 形成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条件, 为实现实践教学新模式建立良好的必备基础。需要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培养目标, 制定实践教学大纲, 加强实践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主要通过征订著名院校的实践教学教材, 自编实践教学使用教材。
实验室建设, 文科实验室建设主要应体现现代社会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 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需要。现场仿真环境建设, 如建设社会保险中心模拟现场;专业实验室群建设, 特色实验室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 主要满足三大模块方向建设目标的实现, 不同课程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综合实习的需要。人力资源、劳动关系方向, 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 职业介绍中心;社会保险方向主要选择, 社会保险中心, 社区、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民政部门、住房建设部门、住房公积金、慈善部门和各级各类工会等等;社会工作方向主要选择的实习单位应该有社区、国家其他各类基层组织、福利机构、救助机构、妇联等社会公益性组织、慈善组织、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服务的场所等等
发展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体系, 要加强与全国同类型院校的经验交流, 不断实现和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地方院校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建立适合地方院校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吸取兄弟院校成功经验, 与各级各类院校进行经验交流, 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新体系。
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方式与作用
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主要目的是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因此,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以提高思想意识和个体素质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
这种以提高思想认识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形式包括组织大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和指导下, 根据课程教育和以上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素质教育的相关基本要求, 有针对性地参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下属的“劳动就业职业介绍中心”“社会保险中心”;民政部门的“爱心超市”“儿童福利院”“老人福利院”等, 深入社区, 参观社区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重心下移后的工作情况。了解其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参观具有标本意义的村镇或者社区, 调查国情民情乡情, 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等, 考察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贯彻实施情况和老百姓的满意度等。从而提升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 根据教学要求, 在学生回校后写出心得体会。
2、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实践教学环节
这种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大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 根据提高学生能力和教育教学需要, 有组织地让大学生参与服务当地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 学生参与社区社会保险材料的整理、建档;参与民政部门的相关工作;社会保险中心的相关工作。在整个活动和实践中, 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而且宣传了学校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提升了学校和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学生在寒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对我国社会保障政策还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促进了社会的认知等。
3、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该类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形式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到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部门的工作岗位见习和实习;或协助劳动与社会保障有关部门或协助地方政府、社区等部门开展劳动与社会宝宝长的相关工作;或紧紧围绕专业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系列社会调查研究等, 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科学创新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 作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基本方式, 作为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经历的研究创新体验,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调查研究在目的方式等方面又与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有很大不同。从目的来看, 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查研究性创新活动不仅注重知识的把握与运用能力的培养, 还特别注重知识的内化与外化, 所谓内化是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 使之成为自己已有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外化是把已经掌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从方式来看, 该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研究依托实践, 倡导以社会实践为主导, 从而推动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
4、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作用
在构建社会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 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相一致的作用。通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使本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环节更加科学与完善, 成为教学环节不可分割组成部分。并通过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施, 促进本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丰富本专业教学资源的支持系统, 增强学生专业发展竞争力。
通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施,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有利于更加科学的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具有从事本行业的职业素质、职业素养和能力,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 从而开阔眼界, 增强应用能力, 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能力培养, 主要突出4个方面:一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可通过单项能力、模块能力、综合能力和扩展能力的顺序分阶段逐步提高。二是职业素质。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单纯培养实践技能, 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素养为目标, 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三是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施,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这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四是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人际沟通能力。
在实践教学教学环节中, 有利于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和情感实践观念, 关注社会问题, 关心弱势群体, 富有爱心、同情心、责任感, 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富有人文情怀的应用型人才。
障专业的特殊性就是与弱势群体交往多, 通过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把知识转化为信念, 培养大学生一定的道德觉悟, 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 构建一种自主探究事物规律的方式和方法, 而后对事物会形成一定的看法和价值观。这样大学生就能在实践活动中创设一个有利于沟通、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情境, 能互相交流认识, 体验情感, 分享彼此的成果, 从而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在接触的人群中形成对特定人群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五、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特点
具体来说,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作用的独特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过程, 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教学过程, 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学科界限, 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为核心, 以主题的形式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要求大学生参与实际活动,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积极探索、主动体验, 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教学环节则强调学生参与现实生活, 在亲身体验和身体力行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并逐步实现从专业理论认识到行为的转化。它在保证大学生获得系统基础知识及提高大学生认识水平方面, 发挥着主导作用, 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展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2、功效的特殊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平行存在, 自成体系, 在教学体系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育人功能上, 它们相互配合, 共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是实施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基础,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反过来又促进传统的理论课课堂教学环节的发展。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的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环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者共同构成完备的教学体系。从这个层面讲,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效弥补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发挥不了的特殊功效。
3、方式的综合性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一种功能型综合教学过程。这里所说的功能型综合教学过程, 主要是与结构型综合教学过程相区别, 它是指把知识看成是促进综合经验增长的一种资源, 注重学习主体在探究活动和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 灵活地理解与运用知识。它不像结构型综合教学过程那样强调教学过程领域内知识结构的重组, 而是要打破纯粹的理论教学环节的结构。在实践教学环节的价值目标追求上, 它并不仅仅是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 更重要的是要求大学生能根据现实需求把各种知识有机地综合在一起, 灵活地运用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之中, 以大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为基础, 强调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它紧密结合生活实践, 集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于一体, 融观察、实践、学习于一炉, 展开多方面的联系, 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是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任何一部分都不能游离其外。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不仅指适应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的系统性, 而且还包含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系统性, 即体现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适应学生身心发展, 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
参考文献
[1]、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探讨.商场现代化.2010 (6) .总第614期
[2]、夏艳玲, 劳动保障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劳动保障世界.
[3]、李燕荣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育教学研究.2009 (10)
[4]、杜毅.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机制的构建.三峡高教研究.2010.
[5]、周慧文.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 (10)
[6]、蒋蔷.普通本科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科教文汇.2009 (7)
[7]、褚福灵.对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认识与实践.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2)
8.劳动社会学教学大纲 篇八
重新组织劳动意味着对生产、服务、贡献以及消费崭新的理解,包括正式与非正式、固定与临时、正规与灵活性、有报偿与无报偿的工作,志愿劳动及各种其他社会必要的物质与精神性活动。无论在家庭内部还是公共领域,新的劳动概念和形式都会对创造财富、提供服务的分工、过程、性质和经验产生极大影响。相应转变的是劳动者/参与者的眼界、态度、向往,乃至个人事业的安排和生活方式。当在不久的将来公众话题中频繁出现时间的政治、空闲的政治、环境的政治、参与的政治时,一场空前的文化转型就到来了。其必争的方向是个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并重,是崇尚直接劳动者和参与者、非异化劳动、非异化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而小康的观念可为“钱从哪来,人往哪去?”的讨论提供别种思路。小康社会主义,作为社会理想和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压力下寻求民族定位的努力,只能由中国人民自己根据本土的条件和需要通过政策创新来发现和定义。
失业危机
工作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只允许资本而不允许劳动跨国界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尤其突出。在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中维持隐性失业的战略后,加上国企准私有化的进程,失业率逐年飙升,今年的目标是控制在4.7%以下,但国内外专家的统计早已进入双位数。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即使看来不算很高的百分比也呈险象,更别提还有千百万所谓在业人员既无足够的事情可做也没有可靠的收入。至二○○二年底,超过三千万国企工人下了岗,至少一千四百万人在二○○三年里仍然没有工作。约有一亿五千万农村劳动力游离土地,形成一支实际上(找不到活儿干的农民工)或潜在的(未来无地又无业)失业大军。失业压低工资,削弱需求,转而阻碍生产,造成“过剩”假象。虽然李嘉图的“工资铁律”不能解释非古典资本主义的社会契约(例如瑞典或德日模式),但在政府、法律介入缺失或微弱时,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与价格势成反比。最近广东一带出现“民工荒”,正是那里工资被长期人为压低,直至低于市场的“自然”价格造成的,可看作资本主义工资规律的反证。欧洲的高失业在理论上被有些人认为是由所谓的工资刚性而引起,无论有无道理,都显然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在土地少(还在继续减少)、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中国经济没有可能吸收其年均一千二百万人无尽的劳动供给。如果增长是最终的希望,它本身也是一柄双刃剑:GDP中生产率的因素会大量削减旧有的工作岗位。国际市场对中国保持其以廉价劳动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和一定程度的“技术保守主义”的压力绝对真实,但迫于就业压力而放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速度,对迫切需要经济独立、安全的中国,实属下策。何况,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衰落是大势所趋,因此造成以原料出口和制造业为生的穷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亦从富裕国家争夺工作机会。一个政策两难的例子是老龄化:推迟退休年龄会立即加剧已有的就业困难;不推迟又使养老金储备不堪重负。
在个人层面,失业的悲惨不仅在于物质上的损失和生存困难,也是精神打击和摧残。只要现存的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价值来源不变,一个下岗工人或进城的“无业游民”被剥夺的就不仅是其以工作为核心的社会归属和用岗位劳动换取的生活收入,同时也是职业认同和劳动中的集体联系。这种剥夺造成深刻的挫折感,损害自信和对未来的希望。失业之所以成为危机,是由多种因素结合包括这类文化和心理因素而引起的。
有解决办法吗?
必须承认,我国有极大尚未开发出的就业潜能。试想如果法定的四十小时工作周能不折不扣地实行——最小限度超时作业、关闭各地的血汗工厂,将能腾出多少工作机会?如果真正在边远农村地区实现九年教育网和建成初级医疗设施,会需要多大数量的教师、医护人员、技术员?如果在消除污染、保护资源的原则下积累财富,又可能出现多少新的工种和工作?但另一方面,在现有劳动制度内创造工作机会受到前述客观的硬性限制。不断扩展的服务业、众多的基建设施工程、新兴的(知识)经济部门、劳务输出的扩大等等,都不足以解决问题。
那么,按照著名的孔多塞 “人人劳动,全体少劳”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设想,尽量平均分配工作机会行不行?此设想以正式工作是应该共享的公共福祉为前提,但这个前提本身是特定历史和生产方式的产物,依不同的文化和制度安排而存在或消失,并没有必然的决定性。进一步缩短工作周值得考虑,但如果仍与血汗工厂(及拖欠工资等)并行,其意义就大打折扣。周期轮流就业则要求复杂的行政运作,加剧官僚化。
从消除“工作”和“有偿就业”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等号入手,(细想难道这个等号不从来就是幻觉?)真正的解决办法恐怕在俗成以外。经典的例子是家务劳动——妇女解放运动在世界各地已为赢得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斗争了很多年。由此类推,所谓工作应包含所有物质和精神的生产和服务形式,无论发不发工资,无论是否得到市场评价。其中传统的正式工作之外,还必然包括由两性分担、与公共参与和非家务角色相结合的家务劳动、各类非正式工作、灵活时间、自由职业、自我“雇用”、志愿义工、互助公益及公民团体活动。从终日劳作中因技术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解放出来的人们将有更多的闲暇发展丰富自己的兴趣才能,参与政治和社会讨论,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彼此照顾,形成一种建立在自治合作、社区网络、义务劳动和多种形式的换工(通常无须货币做中介)基础之上的“关怀经济”(caring economy 或solidarity sector)。
这里的关键词是“参与”。参与是“排斥”和“歧视”的反题。它涵盖一切直接和间接的“社会必要劳动”以及一切社会承认的贡献形式,包括艺术创作和其他有益的文化事业。通过参与,人们作为个人和集体的一员进入合作与交换的领域。合格的参与者身份换来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参与由此成为取得人性内在需要的社会认同的主要途径。相应的政策目标是鼓励参与,平等参与,变“充分就业”为“充分参与”,使收入不再与出卖劳动力的行为或劳动的市场价格挂钩。当然,在此我们预先设定了参与的正面价值,把法律和道德不可接受的活动除外,即一个有合法性的公共空间(至于“公”“私”领域的划分重合需另文再议)。参与同时是权利和义务,与拒绝剥削、不劳动/参与者不得食的原则是一致的。
参与和认同衔接的基础,是参与和收入相连。如果没有对全体公民提供的无条件的社会保障,劳动重组与已日益成为特权的稳定的工资劳动为主的制度决裂确实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全员社保的基础上,一个通过无限的参与形式和共享渠道而实现充分参与的社会,和与之相应的倡导各尽所能、平等尊严和同甘共苦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
人人有份最低收入
换言之,在我们终有一天能根本转变把正式就业作为个人/家庭收入和社会认同的基本途径以前,反对失业的努力必定捉襟见肘,没有取胜的机会。如果参与加保障的模式听起来像乌托邦,那不过是因为历史的生活世界已经在把习惯合理化的过程中融入“自然”的现状。掩盖了的是无可回避的现实,即相比之下充分就业更是完全的幻想。中国经济转型在急剧减少旧式就业模式的分量的同时,也创造出无数新的和新旧互补的工作和参与形式。后者将逐渐取代前者,并在认识和价值层面正统化,成为“参与”(及民主)话语的关注对象。我们习以为常的以城市就业和固定报酬为天经地义、为“讨生活”而上下班与个性追求相分离的“现代”生活方式正在不可挽回地瓦解。
问题是,即使大家都同意不以传统就业而是以公民身份参与为资格的“社会收入”(social wage 或social dividend )的道义正当性,或至少其道德论证的现实性,它的物质可能性又怎样?在实践上是否可行?首先澄清,公民基本收入的概念与定点扶贫的概念不同,与向业主要求“生存工资(living wage)”的概念不同,与用游戏取代劳动的远景也不同。它的有限目标是由中央财政负责,以中央和地方依据各地物价和其他相关条件商定并按需调整的水平为准,向所有社会成员发放基本生活费,包括义务教育和伤病救治的费用以及残疾补助。其形式可交各级人大和媒体组织全民讨论。设想央行组建“公民收入分行”,其存折号码与居民身份证号码一致。公民收入定期自动入账,可随时支取,不取部分低息增值。这项支出由国库保证,不进股市;部分由国家在现行退休金、职工保险、失业救济、城乡低保等运作中的投入支付。现行体制则在国家退出后变成公民收入以外的附加保障,仍可存在发展。
政府当前的改革目标是在财政责任和覆盖面两个意义上完成社保系统从以单位为主到以“社会”总体为单位的转变,城镇三条保障线的要求是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下岗工人的救济和居民最低生活水平。在农村,民政部准备总结推广上海、北京和山东等地的经验,使全国几千万极度贫困人口得到救助,并逐步建成城乡一体的低保制度。对农民来说,土地是最根本的保障。正如许多研究者指出,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已一再证明是中国农村工业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条件,而土地的社保功能又是土地私有化的建议绝不能采纳的原因。在实现公民收入以前的过渡时期,一部分农村人口稳定地转移到城市后可以自有承包土地换取最低收入。实验推广,最终在一个城乡统一的新型供给制的基础之上,人们可以根据愿望和机会、根据各自工作和参与对社会的贡献而得到国家负担的生活费以外不同形式和数量的收入。
人人有份的基本收入旨在消除“失业”这个历史现象和历史词汇本身,为充分参与提供物质保障。与富裕的西方世界比较,中国虽然在经济上落后,其民间的社会资源却比完全被利润驱使的资本主义社会富足。尽管追逐利润也已在中国盛行,金钱的力量也在腐蚀中国社会,但我们有自己不可磨灭的传统。比如互助互利的合作组织,地方自力更生的能力,平等的集体主义观念,子女亲属在家庭内或就近赡养老人的习俗等等。许多传统中不是没有负面的东西,但有选择地改造利用,可能支持一种远比北欧式福利国家灵活、便宜、有效并富有人情的“福利社会”。
实行普遍福利使人们不愁起码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没有后顾之忧。这样的政策不是大锅饭,因为它志在“保底”,上不封顶。相反,任何朱门酒肉臭,无助的平民却苦于、乃至死于贫贱的社会都绝不是正常健康的社会,也绝不是经历过一场以几千万人的奋斗牺牲为代价的伟大革命的国家所能认同的社会。再者,无数局部事实证明,保障和共享能促进集体认同和社会向心力,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使人民的基本生存需要无条件得到满足就会鼓励懒惰的说法,是不合常识的偏见。毕竟,人是创造性活动的生灵,其“类本质”使绝大多数人追求自我实现而不甘无所事事。可以说参与是人性的内在需求。
阻力与可行性
如果三条保障线和城乡全面扶贫除贫这样大的步子能在我国迈出,下一步公民收入也就应该能想得通,做得到。当然具体操作要求一系列必要条件,专家论证、计算、公议、转轨。比如读书和看病的费用先要降下来。教育投资必须增加,法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书本费外不应收学费。解决医院收费和药品价格中的问题,不允许发生因无钱缴纳巨额押金就被拒收的急诊病人致残致死的事件。改变不少家庭堆放着陈年不用的药品,而很多人在穷乡僻壤、被严重污染致病的地区及流动人口中却因买不起药而忍痛、等死的现象。只有当公共服务的成本和收费足够低廉时,国家才有可能承担每个公民的生存开支。
此外,如果类似的政策选择在富有国家都要沦为税收上不可接受的负担,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怎么可能?这样的问题混淆了昂贵的官僚机器(如美国的收税退税机构)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制度安排之间的区别。两者有重叠之处,但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远非仅有的再分配方法,而后者也并不以物质的极大丰富为前提。满足福利可有从政府到非政府、市场到非市场、正式到非正式、中央财政到地方集资等各种渠道。源远流长的本土知识告诉我们,某些基本需求,如公共卫生保健(特别是群众性防疫使医药费用降低)、低/免学费的中小学教育、便宜的大众交通等等,都曾在比今日中国穷得多的时代得到一定程度有效的满足。国家财力、包括地方政府的投入以外,曾起到很大作用的还有集体提留、村社自理及各种民间资源。在当前全球化的论述格式里,过去的经验失落了不少,对未来的想像空间更被挤占。其实,只要不是一切利润挂帅,从教条和成见里退出一步也许就海阔天空。以往数百年的历史证明,市场本身并不是决定性的。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不同的政治条件下,它可以不同的目标、形式运行并产生全然不同的社会后果。
毕竟,普遍福利的关键不是产出和人均GDP,而是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后财富的利用和分配。经济史学家们早已经过计算得出结论,就全球整体而言,人类社会的财富自工业革命以后就已跨过全体脱贫的门槛。此后,局部天灾除外,贫困的根源一般来说不再是“自然”的而只能是社会的了(结构失衡、两极分化、国际关系等等)。除了一些战乱中赤贫的国家地区,一个负责任、有决心的政府不可能因为财力的限制而承担不起人民基本生存的费用。尤其在成就了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更没有理由拒绝通过充分参与和全民社保来彻底解决失业问题。在人均GDP超过一千美元、国家财政连续十年以GDP两倍的速度发展,到二○○四年收入超过两万四千亿元后还认为在生存线水平上养不起所有国人,肯定说不过去。造成社保财政缺口的不是经济落后,而是政策、管理滞后,贪污渎职等等。谁都算不清巨额的资产流失和浪费的黑洞有多大。不是没钱,是钱被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或被少数人掠夺。常听说“投资热”。投资热是什么?是钱太多,是房地产投机,是开发商炒股票。“钱从哪来”?从减少浪费来,从堵腐败漏洞来,从合理税收来(如对非生产性投机征税,增收对奢侈品、汽油等的附加税);也从设计完善、高效节能、劳保防污达标的生产建设来。
说到底,使每个公民得到一份人皆有之的最低收入不是一个经济实力问题,而是政治和体制问题,思想上求得共识的问题, 也是在一个开放市场上国际资本的压力下如何维护自主的问题。只要在我们社会里剥削和利润还不能统治决策,货币金融还没有被外部力量控制,人的价值还无法单用市场价格衡量,我们就还有能力自主创新。并且,在中国实行社会收入将没有或较少在资本主义世界会碰到的技术层面的困难。如果类似的设计在OECD国家意味着大幅度提高税收,因而遭到富有选民的反对,那么,它在有几千年小康和大同理想、又经历过初步社会主义洗礼的中国却可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其实工资雇佣劳动在农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中一向处于边缘地位,劳动组织的多种传统形式历久未衰,根据路径依赖的逻辑都是我国的有利因素。
小康社会主义的启示
现有的小康解读放弃不惜人文和环境代价的盲目增长、强调以民为本,不失为一个难得的战略调整契机。从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再认识和再组织出发,设定任何人都不应失去生活来源,因此也失去施展能力的机会,那么在一个认同参与、以参与为正当性原则的社会里,人人都该有个橡皮饭碗。这一诉求与福利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两者对人类自由繁荣和社会正义理解不同。比如主张扩大市场自由的弗里德曼(Milton Freidman)相信通过降低工资、减少政府干预、加上以对穷人负税收为机制的安全网,就能重新实现充分就业。社会民主党人则注重通过再分配来补偿失业者,忽视生产过程。两派都不能超越传统的就业模式,也都认识不到只有一个全面参与和保障的社会才不会允许在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中划分出遭受歧视的“消极”或 “寄生” 的一部分人。
在充分参与的意义上阐释小康,以下几点值得特别注意。首先,现行能源高消耗、出口导向、依赖外资的增长模式必须转向眼光长远、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否则仅国际市场上油价这一项就能把我们卡死。卷入未来争夺能源而引发的战争的危险势在必防。这样的战略转变意味着放弃靠“廉价劳动”来积累资本,控制某些与国际接轨的 “产业支柱”(如汽车工业)和消费模式;也意味着让“需要”的逻辑对利润的逻辑取得优先权。结果将是一个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组织模式,其中“总需求”、 “总供给”、“投入产出”、“生产”、“消费”、“城市化”、“工业化”等熟悉的概念都要重新定义。小康模式追求一个更人性(而非生产线上活的机械部件)、更有创造力、更机动灵活也更能开发人的潜能的生产方式,减少异化劳动。现代大工业中可借鉴的例子是强调协调(软化等级、多重角色、团队作业等)、合作性竞争和技术的学习传播。农业、民生等更接近“自然”的行业当然也有利于开发直接劳动者和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和意识。
其次,与集权传统并行,中国自古又有分权和地方自治的传统,其中的积极因素或可成为小康社会的组织资源。比如在许多领域中劳动者可以自行设计、自产自销乃至直接消费自己的部分成果,并通过经济民主的各种可能形式控制税外剩余,从而消灭剥削。较小规模的管理可支持直接民主,使人们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物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大规模社会化生产也未必与大公司企业的基层分支采取相对分散的管理形式相矛盾,并且不排除众多传统与现代复合的“小生产”和分配方法。一种以人人有份的低保收入为后援的普遍参与的制度文化还有助于残存的、以男性家长的收入为核心的家长制和族权的最后解体。同理,农田水利设施有时要求跨村、乡、县甚至省的统一动员组织,亦不与自治常态冲突。总之,以实现直接劳动者个人主体价值为目的的社会完全不同于内向、孤立,贫穷、封闭的“农业社会主义”。毕竟小康只有在理想和实践中与大生产、大市场和天下大同的眼界相连相通才能获得现代意义。
再次,以互助共享和公共支持为特征的小康型社会服务系统廉价高效,便利节约。政府虽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却不可能是大众福利的惟一提供者。分工不同的家庭和集体网络、互助互利的非赢利机构和民间社团等作用极大,如社区组织、小额贷款信用社、技术和市场服务合作社、绿色银行等等。与政府职能并行的民间方法常能更经济合理地提供从食品、卫生、住宅维修到产销、公约公德、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比如照顾老幼病残的工作在邻舍和社区内安排往往更容易,也更便于亲情。其中的劳动可有市场价格,也可以不进入市场,而用自愿交换和自由流通的“义工存折”、“换工券”、“代金券”等计算。不以钱为中心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还有益于人际亲和、环境保护。节能尚俭、多情多彩的生活其乐融融,无需不断换代、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奢侈消费,也与贫富分化隔离的社会秩序格格不入。报载售楼广告,竟公然分设“主人电梯” 与“保姆电梯”。小康建设正是要改变这类无视平等人权的价值观和可怕的资源浪费。
最后,小康图景中参与和尊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自由和自治等内容都有赖于不同政治力量的消长,强大的既得利益也许会反对平民的小康运动。正是在这里体现出因生产率提高而赢得的时间对政治参与的质与量的宝贵意义。当然时间、闲暇等概念不是给定的。经济增长与无数劳工擦肩而过,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应有的包括法定的闲暇。即使享受休假的人们,也常被与个人修整发展无涉的纯粹的消费“商机”利用。但只要转变意识,时间就与民主相辅,可以成为公民社会的节日。人们没有了对缺乏基本生活需要的恐惧,才能成为自由自立自主的公民。
文化转型
【劳动社会学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关于劳动社会学的论文12-13
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06-19
大学劳动暑期社会实践总结07-18
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08-18
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知识竞赛09-15
在家劳动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1-07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答案11-14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复习07-06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协议08-02
劳动和社会保障调研报告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