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古代故事

2024-10-07

大禹治水的古代故事(11篇)

1.大禹治水的古代故事 篇一

古代太湖流域治水思想的探讨

在分析太湖流域水系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就古代太湖治水涉及的防洪、排水、灌溉、除涝、河运、围田等,分析了古人治水得失及其经验教训,以期在新一轮太湖流域防洪规划中有所启迪,指导现代太湖流域治水.

作 者:蒋小欣 顾明 JIANG Xiao-xin GU Ming 作者单位:苏州市水务局,江苏,苏州,215011刊 名:水资源保护 ISTIC PKU英文刊名: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年,卷(期):21(2)分类号:X321关键词:太湖 水系 防洪 治水策略

2.大禹治水的古代故事 篇二

“鬼话”, 即鬼故事, 是群众集体自发地口头创作和传承的幻想故事, 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 是以鬼魂的形象和故事情节表现对生活的再现。同时, 鬼故事属于鬼文化范畴, 因此在民俗学视野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内涵。

各个国家在文明产生的早期阶段都有一段崇拜自然、信仰神鬼的宗教巫术发展时期,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 鬼文化尤甚。中国古代“鬼话”赖于鬼文化、鬼信仰的发展而发展, 在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而在中国的“邻居”日本, 鬼怪文化是日本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中日文化连衣带水的关系, 中国“鬼话”传到日本之后, 融入了许多日本本土元素, 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怪谈”。

二、宗教文化对“鬼话”与“怪谈”的影响

鬼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 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 宗教文化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鬼话”和日本“怪谈”中都有明显的佛教文化色彩, 但二者在形成发展过程中, 受到的宗教影响在成分上和程度上却有所差异。

(一) 道教与佛教对中国“鬼话”的影响

作为中国本土宗教, 道教的起源早、发展轨迹清晰, 成为与中国古代鬼话最早合流的宗教。早在战国时期, 早期道教徒就已经开始吸收和利用鬼神信仰, 作为自己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的地下鬼谱系为:丰都北阴大帝、十殿冥王、地府七十二司圣位、判官、五岳神、力士、煞鬼等。而道教信仰的诸神大都成为了鬼话中的神仙角色, 如玉皇大帝 (《阎王爷和土地爷》) 、太白金星 (《钟馗嫁妹》) 等。在行为活动上, 道教吸收了巫文化中的一些内容, 形成了具有道教色彩的驱鬼巫术, 渗透入鬼文化中, 使得鬼话的发展有了新的转变。

而作为外来传入的宗教, 佛教在东汉末年进入中国, 由于其与鬼神信仰的更多的契合点, 使佛教文化与鬼文化的合流具有更为普遍的形式内容。“佛教对于中国民众的影响, 在民间故事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而鬼魅故事由于自身特点的关系, 接受佛教影响尤为迅速和明显。”[1]佛教教义中的因果轮回、善恶有报的观念渗透入中国古代鬼话中, 在《聊斋志异》、《子不语》等鬼故事中均有十分明显的体现。鬼的报应警示着人们多行善、少作恶, 符合佛教教化人们行善积德的教义。而佛教中的十八层地狱的详尽描述, 则为鬼怪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场所。而在行为活动上, 佛教寺庙常举行“水陆道场”、“放焰口”等宗教仪式, “水陆道场”旨在超度亡魂、普度众生, “放焰口”则是为饿鬼们提供食物, 这些仪式属于鬼信仰的范畴, 又体现了佛教的万物平等、慈悲为怀的观念。

(二) 佛教和神道教对日本“怪谈”的影响

在古代日本, 佛教经由中国传入, 在日本社会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日本民众对于佛教中的地藏菩萨有着广泛的供奉信仰, 在日本怪谈中, 就出现了许多与地藏菩萨相关的内容。而佛教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观念, 在怪谈中也是比比皆是。小泉八云《怪谈》中诸多鬼怪故事的发生都是前世今生种下的果报。日本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的孟兰盆节 (又称“魂祭”) , 是日本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 用以追祭祖先、为亡灵祈福。而孟兰盆节其实也是佛教的节日, 既是鬼神的祭日, 又是“佛欢喜日”。

而与由外传入的佛教相对应, 日本本土的神道教 (简称神道) , 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 将山岳、树木、狐狸等动植物人格化, 作为崇拜的对象。表现在怪谈中, 则成为狐大仙等鬼怪形象的化身。而与此对应, 形成了日本怪谈中特有的“阴阳师”的形象, 作为驱鬼巫师, 体现了神道教的思想和教义。尤其在日本古代后期的怪谈创作中出现了大量的神道思想, 一方面, 怪谈中的神道思想与佛教思想分庭抗礼;另一方面, 神道教在发展历史中吸纳了佛教、儒学中的一些成分。怪谈作为载体, 神道思想与佛教思想的融合渗透在其文本中, 表现出怪、神、佛的一体化特征。

三、“鬼话”与“怪谈”中的鬼怪形象分析

(一) 以动物为原型的鬼怪形象

在原生态阶段, 中日古代民间鬼故事中的鬼怪多以动物形象出现, 具有自然属性, 体现出人类早期对于大自然的膜拜和恐惧心态, 人们将鬼灵形象附加于各种动物、植物以及自然现象之中。

在中国古代较早的记载, 如《山海经》中就记载有蛇怪等许多鬼怪化的动植物形象。而在后来的鬼话中, 狐怪、狗怪、猴怪等动物鬼怪屡见不鲜。如陶潜《搜神后记》中的雄性狐妖, 《聊斋志异》中的典型雌性狐妖形象等。除去动物, 在中国古代鬼话中一些无生命之物也可以为鬼怪, 如《搜神后记》中的虹怪, 《集异记》中的枕怪等。动物类鬼怪多具有一定的人性特征, 并以装怪作祟、危害人类为乐, 但并不十分可怕。

而在日本怪谈中也有较多的动物鬼怪形象。较早的, 如在《古今奇谈莠句册》中对于人鱼形象的详细记载, 以及日本的狐大仙——稻荷神的传说, 此外还有十分受日本民众喜爱的小妖“狸”等。而到了平安王朝的百鬼夜行时代, 动物鬼怪则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形象, 如入内雀、镰鼬、人面树等。

值得一提的是, 据考究, 日本怪谈中的中的动植物形象绝大部分来自于中国。比如天狗原先是来自于中国《山海经》中的犬怪, 九尾狐玉藻前也是以商纣时期的妲己为原型。但日本怪谈在吸收了中国古代鬼话的鬼怪形象之后, 融入了日本本土元素, 产生了变异, 鬼怪形象往往更为魑魅, 更具神秘色彩。尤其在百鬼夜行中的动物鬼怪形象, 丰富多样而又各具特点, 形成一幅光怪陆离的鬼怪画卷。

(二) 以人物为原型的鬼怪形象

随着鬼话发展, 动物的鬼怪形象被越来越多以人物为原型的鬼怪形象所取代, 人们由对自然的崇拜、恐惧, 转入对死者、对灵魂的信仰和恐惧。鬼形象的人形化使得鬼话更加贴近人的生活, 更具有神秘莫测的特征。

中国古代鬼话中, 早期出现、具有代表性的人形鬼怪有罗刹鬼婆、阎王钟馗、黑白无常等。由这些鬼怪形成一个以地府为中心的鬼怪图谱, 具有系统谱系性。它们往往具有人类所无法企及的法力, 控制着人的生老病死, 体现出宿命论。而水鬼、酒鬼、吊死鬼、饿死鬼等鬼怪在外型上就与人类十分的相近, 具有人性外貌特征, 他们不具有高法力, 但对人类有猝不及防的伤害甚至死亡的威胁。发展到明清时期, 鬼怪不仅在外形、能力上具有人类的特征, 在情感、思想方面与人类也有许多相近甚至共通之处。如《聊斋志异》中的众多鬼怪, 往往被赋予了人类的思想感情, 甚至比人类还重情义, 这就形成了“人不如鬼”的反讽, 实际上是表现出了蒲松龄对于当时黑暗封建社会的不满和控诉。

而日本怪谈中, 我们在大量以人物为原型的鬼怪上不难发现中国鬼怪的影子, 但这些鬼怪形象经过了日本本土化改造之后, 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如小泉八云的《怪谈》中有名的“雪女”形象, 以及由日本古典扛鼎之作《源氏物语》“宇治十贴”中浮舟形象演变而来的宇治桥姬等都是美的化身, 具有善恶并存的特点。而幽怨的化身女鬼般若、充满智慧的怨灵菅原道真等, 都有其复杂的背景故事, 体现出“冤有头、债有主”的思想观念。而到了战乱时代, 一些以人物为原型的鬼怪身上则体现出了日本特有的武士道精神, 如《怪谈》中的无耳芳一、德川时代的鬼怪忠五郎、妖刀村正等。

由此可见, 许多日本怪谈中的鬼怪形象身上既能反映其对他国文化的变异吸收, 又能体现出日本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具有相当浓厚的时代气息与社会文化气息。

四、结语

《论语》中有言:“子不语怪、力、乱、神。”而民间鬼话所记则正是孔子所曰“不语”者。历来文学评论家以“志怪”一词概而论之, 实则忽略了民间鬼故事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

交流和对话是促成世界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中日两国古代民间鬼的分析中, 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发展, 以及两国在审美和审丑观念取向上的一脉相承性。

而另一方面,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 文体的发展演变也无法忽视文学背后的文化模式问题。我们对中日两国的鬼话“求异”, 进而从中探讨中日两国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思想观念, 以及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取舍和贯通。中国鬼话中较多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曲折历程;而日本怪谈中既有本土因素、又包含有中西方文化的成分, 其复杂性可见一斑, 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曹顺庆.比较文学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3]徐华龙.中国鬼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

[4]张劲松.中国鬼信仰[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1991.

[5]黄盛华、周启云.鬼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

3.古代讼师的刀笔故事 篇三

按照儒家精神制定的古代法律,也从不承认讼师的地位,因此讼师在古代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古代打官司不准代理(有身份的官员、士大夫、妇女可以由家人代为诉讼),诉讼双方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庭。也不准“教唆词讼”,不准教别人如何打官司。为人起草诉状是可以的,但是不得加减情节和诉讼请求。当然有的讼师也会顶他人名字出庭,当被长官看破,免不了挨一顿打,“臀坚耐杖笞”就是如此而来。教别人打官司的讼师、代他人出庭打官司的讼棍,以此为职业的,都要被判充军。印卖教导诉讼的书籍的,也要判三年徒刑。

因为讼师的行为违背了古代读书人所尊崇的儒学精神,所以近代以前的文学作品中的讼师形象大多丑陋不堪,最典型的是清初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四回“伏威计夺胜金姐,贤士教唆桑皮筋”里描写的讼师管贤士,原文描述他的能耐是这样的:“枪刀不见铁,杀人不见血。棒打不见疼,伤寒不发热。毒口不见蛇,蜇尾不见蝎。苦痛不闻声,分离不见别。世上若无此等人,官府衙门不用设。”

如此恶毒的人物,简直集世间原罪于一身。虽然许多流传下来的讼师的形象十分不堪,但也有一些讼师确实办了不少实事:

曾六如的笔记《小豆棚》卷八记载一个湖州的“疙瘩老娘”就是这样一位讼师。她是个寡妇,也是个远近闻名的刀笔讼师,文笔言辞十分犀利,许多经年不结的大案子,凭她一字数笔,就可以挽回。她靠这个本事发了大财。

湖州有一个富家的年轻儿媳,丈夫死后想改嫁,而公公不允许,想强迫她守寡。儿媳向疙瘩老娘求援。疙瘩老娘要求个字一百两银子,总共向她要了一千六百两银子,写了一张十六字的状子,状子上是这样的:“氏年十九,夫死无子,翁壮而鳏,叔大未娶。”意思大致就是这个儿媳年纪才十九岁,丈夫死了,没有给她留下儿子,公公正值壮年,小叔子长大了尚未娶亲,都是单身。

在古代,影响一个女子在家族中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所生养的儿子的多少,俗话说:“养儿防老。”有儿子的话,即使是寡居,以后的生活和在家里的地位就都有了保障。没有儿子的女子守寡,无论是从家庭因素还是经济条件等多方面来说,未来的生活没有任何保障。同时,家里的两个至亲都是单身,按照当时法律,公公与儿媳私通是死罪,而弟弟娶寡嫂也是死罪。更重要的是,古时的治政理念是以德治国,一旦出现这种乱伦的案件,会对地方官的政绩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这张状子呈上去,县官立即命令允许儿媳改嫁。

还有一次,江北地方连年歉收,米贩纷纷到江南地方收购粮食。江南人十自米价高涨,禁止大米出境,结果形成诉讼。米贩也去向疙瘩老娘求助,疙瘩老娘索要三千两银子,写一张状子呈上,第二天县衙门就下令不得阻止粮食出境。那张状子是骈文,里面有一联说的是:”列国纷争,尚有移民移粟;天朝一统,何分江北江南。”对仗工整,说理透彻,实在是叫人拍案叫绝。

诸如此类事件不胜枚举,由此可以看出,古时的讼师们的智慧的确不容小觑。讼师在古代诉讼中,有时能够独当一面,在案件的胜负中起到关键作用,当然这与当时的诉讼程序不完备,重口供而轻调查,缺乏辩论程序有很大关系,因而在讼师的刀笔之下往往发生以一词

4.大禹治水的成语故事 篇四

成语拼音:dà yǔ zhì shuǐ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民谋福。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年代:近代

成语解释: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成语来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5.帝王故事大禹治水神话传说 篇五

尧的祖父是黄帝。尧16岁就登上了帝位,他很善于治理天下,国内四方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他统治了国家约1时间,活了110多岁才逝世。在他逝世前经过人民的推荐,他自己又严格考察,最后选定了平民出身,有德有才的舜作为接班人,并且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

舜,又叫葵舜,姓姚,名字叫重华,是今天河北省一带的人,当时叫冀州。舜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是个瞎子,乡里人叫他瞎老头。舜的后母生了个儿子叫象,是舜的同父异母弟弟。舜的瞎父亲心眼很坏,弟弟象更是一个手辣心狠的家伙,经常动坏主意谋害舜。但舜对父亲和后母还是很孝敬,对弟弟象也很仁爱。

舜登上帝位以后,他同父异母弟弟象很害怕,有一天主动跪在舜面前,请求哥哥惩罚。舜扶起象,对他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今后你改了就好。”

舜虽然已经贵为天子,但拜见自己的父亲还是恭恭敬敬,和当年做普通老百姓的时候一样。瞎老头惭愧地对舜说:“孩子,我当年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我这个瞎子。”

舜在位期间,国内发生一次大水灾,现在的中原地区,特别是黄河两岸变成了一片汪洋,人民被迫放弃了原先耕种的土地,纷纷逃到高山野岭上,以野菜、野果充饥。

早在尧帝的时候,就任命了一位治水官员,名字叫鲧(gǔn)。鲧是一位十分尽职的治水官员,他率领民工,用泥土和石块筑坝,把洪水围住,随着水位提高,鲸也增高和加固堤坝,于是堤坝越来越高,越加越宽,逐渐在延长。这样,总算暂时把洪水制服了。

舜接替尧登上帝位的时候,就曾经召见鲧,并向他发出警告:“洪水就像一头猛兽,现在你只是把猛兽锁在笼子里,并没有把它消灭,这是无穷的后患。俗话说,困兽犹斗,它总有一天要冲破笼子,给国家带来灾难。”

围住洪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治水方法,鲧除继承传统,采用老方法之外,又实在想不出别的好办法。

鲧听了舜的警告以后,他又率领人加高加固堤坝。经过整整9年的日夜奋战,直到所有的堤坝都加固完工后,他才松了口气说:“即使水位再涨高5尺,我的大坝也能抵挡得住。”同时,他又向舜作出保证:如果是我的堤坝出问题,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愿意用生命承担责任!

就在鲧作出保证的当年,天就像是被谁捅破,暴雨整整下了3个多月。鲧用9年时间所筑的堤坝,全都被洪水冲毁、冲垮。这头猛兽真的破笼而出,奔腾咆哮,恣意横虐,吞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田地被淹没了,房屋被冲垮了,人民死于洪水,葬身鱼腹。

在这场洪水中,儿童死得最多,整个国家面临着灭种的危险。活下来的人,被围在若干小块高地上,很多人拥挤在一起,又缺少食品,接着又是瘟疫流行,成年男女在瘟疫中死去大半。

这时,鲧主动对舜说:“请将我处死吧,不然没法向活下来的父老兄弟交代。”

舜接受了鲧的请求,含泪将鲧处死了。

治水官员鲧被处死了,但洪水还得治理。任命谁担任新的治水官员呢?有人向舜推荐说:“鲧的儿子禹从小跟随父亲治水,对水情熟悉,又总结了父亲的经验,接受了父亲的教训,是位很合适的人选。”

舜觉得有些为难。禹的父亲鲧是因为治水失误被处死的,现在再叫禹继承他父亲未竟之业,禹会接受这个任命吗?

推荐的人说:“禹是一位脾气倔强、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青年,他会接受任命的。”

禹得到任命的消息时,结婚才四五天。新婚的妻子对禹说:“我不放你走。阿公是死于治水你不能再在这条路上往前走了。死亡应该大家分担,不能由我们独家承担。”

6.大禹治水精神与现实意义分析 篇六

一、大禹治水的故事

传说在帝尧时期, 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长期泛滥的洪水已经影响到当时正常的农业生产, 于是尧帝就召开首领会议, 想要解决这个事情, 寻找治水的能人。首先来担任这个治水工作的人是鲧, 他被大家推荐接受任务以后, 就开始治水。他所采用的治水方法是用简单的堤埂去把大家居住的地区围堵起来, 也就是“堤工障水, 作三仞之城”的方式, 但是这样的治水方式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效, 试用了九年也没有使灾情获得缓解。

后来舜帝继位了, 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 他没有继续按照父亲的方法来进行治水, 而是用“疏顺导滞”的方法, 利用水本身的重力特征, 也就是从高往低流的特点, 顺势将这些洪水都疏导开来, 把水引到了河道以及一些低洼地。就这样逐渐地平息了水患。老百姓们的日常农业生产又得以正常开展, 很多百姓开始重新选择自己的栖息地, 比如选择那种比较适合耕种与灌溉的地区生活, 而不是选择比较高地势的地区。这样一个治水的伟大事业完成以后, 禹受到了皇帝以及百姓的推崇, 他们纷纷表示佩服和赞叹。后来他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个君王, 这个“大禹治水”的故事被广为传颂。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够对大禹的故事耳熟能详。

大禹治水的过程中, 做的很多事情, 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坚韧不拔的品质。首先他治水并不是采用一味的笨办法, 他有自己的创造, 相传他发明了原始的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他用自己的神斧头劈开了龙门和伊撅, 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 使河水畅通无阻。还有一个比较感人的经典故事就是他在外治水13年, 却三过家门而不入, 想方设法地治水。功夫不负有心人, 最终终于治水成功, 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二、大禹治水精神的现实意义

大禹治水的精神, 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大禹最后帮助老百姓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他的牺牲精神让人为之感动, 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而又优秀的英雄, 值得我们后世铭记。大禹治水的精神是一种民为邦本、公而忘私、坚韧不拔、创新求知的优秀精神品质,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当前, 我们的社会正缺乏这样的一种精神。大禹身上的坚韧不拔的品质, 滋养着后世的中国人。任何事情想要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不断的坚持, 这样的坚持包括在身体上, 更在心理上。当时的大禹顶着父亲治水失败的压力, 他不断地去努力, 去克服, 最后实现了父亲的心愿, 也造福了四方的百姓, 通过自己的努力回馈了整个社会。现代社会中的人就比较缺乏这样的坚韧意识, 这样的坚韧品质更是一种对责任的担当, 中华民族不断的发展与进步, 是少不了这样的一种品质的。

与此同时, 他身上的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也是令人赞叹的。他治水13年在外, 连孩子出生都没有时间回去, 明确自己身上的职责所在, 把治水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先天下后家的思想算得上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种浓缩, 从古至今有无数个这样有历史责任感的人在为历史车轮的前进而牺牲着小我。正因为他们的付出, 他们的精神才永垂不朽, 经过千年百年这样的精神也不会腐烂。

还有就是一种创新求知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的动力。大禹治水, 在总结了父亲的失败经验以后, 开始积极地想办法, 甚至自己发明了测量的工具等, 实地考察洪水以及周围所有的地貌环境, 然后再想出疏导的办法, 这并不是凭空而来, 这是多年治水的经验精华所在。这样一种创新求知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还是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的, 我们民族的发展需要这样的创新精神。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够取得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 才能够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语

大禹治水的精神, 是一种为邦本、公而忘私、坚韧不拔、创新求知的精神, 这样的一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头和象征, 具有较为普遍的现实意义。现代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大禹治水这样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贾兵强.大禹治水精神及其现实意义[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 (04) .

[2]沈长云.论大禹治水及其对中华文明进程的影响[A].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C].2002.

[3]夏楠.多维视野下的大禹治水传说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 2015 (03) .

7.古代神童故事 篇七

据史料记载,项橐(公元前494~482年)是春秋时莒国人。现在的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袁家庄,据说就是项橐的家乡,这里离日照市大约80多里。

关于项橐的身世有不同说法:一是贵族子弟。史料记载,项氏家族的老祖宗叫姬叔度,其封地在项。姬叔度后代项超生项橐等儿子。二是农家子弟。据说项橐的父亲和母亲魏氏都是普通农民,他是母亲在尔崮山砍柴时生下的,脐带还是用茅草割断的。三是学童说。这种说法多见于唐朝以后,以其为书院学校就读的学生。四是老子学生说。

《战国策》中甘罗一句项橐“七岁为孔子师”,语焉不详,为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据说他和孔子之间发生了“车让城”与“城让车”之辩、“落锄之数”与“落蹄之数”之辩、“沉浮”之辩,都以孔子失败告终。

遗憾的是,项橐12岁便夭折,其死因众说纷纭:有的人说他是被孔子学生杀了,有的说他是被诸侯杀了。

孔融 得罪曹操

孔融是三国前期的神童。《三字经》里记载了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10岁的时候,去拜访当时的大名士李膺。李膺在官场上级别高,在文化界的名望高,家里的门槛自然也就高,一般人進不了门。孔融登门,给拦住了。孔融说:“我跟你家老爷是通家之好。”一个小孩儿,这么大的口气,看门人自然要去禀报老爷。李膺瞧了他半天,硬是没有看出站在面前的小孩是哪家相识的后生晚辈,便要孔融说明其中的缘故。孔融不慌不忙地说:当年我家老祖宗孔夫子,曾经向你家老祖宗李聃学过礼,互为师友,所以我们算是世交了。

孔融后来进入官场,做到北海太守。但他锋芒毕露,不甘居于人下,不懂得谦卑韬晦,经常发表一些刺激曹操的言论。他看不起宦官家庭出身的曹操,老是挑他的刺,经常用自己的才华捉弄曹操。曹操禁酒,孔融就写了一篇《与曹操论禁酒书》,说什么尧帝爱喝酒才成为圣人。曹丕纳袁尚遗孀甄夫人,这根本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孔融却多嘴多舌地说:“周武王讨伐纣王,把妲己赐给周公了。”曹操不懂,又以为孔融学识渊博,便请教语出何典,孔融则不怀好意地说:“从当前的事情想当然推测的。”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但真正让曹操起杀心的,并不是孔融在这些八卦轶事上给他添乱,而是孔融经常发表一些反对曹操内政、外交、军事的言论。比如,孔融反对曹操北伐袁绍、乌桓,在曹操权力圈中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羊之乱群,犹能为害”,曹操最终忍无可忍,决定除掉孔融,以绝后患。

孔融得罪手握兵权的曹操,满门被斩,还连累了两个同样是神童的儿子。

钟会 死于乱箭

钟会是三国晚期的神童。钟会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政治家钟繇。钟繇带着钟会、钟毓两人,去见皇帝曹丕。钟毓头一次见皇帝,吓得全身是汗,钟会呢,好像没事儿一样,从容得很。曹丕问:“钟毓啊,你怎么出了那么多汗啊?”钟毓说:“皇上天威,臣战战兢兢,汗如雨下。”曹丕又问钟会:“你怎么不出汗呢?”钟会学着他大哥的口气说:“皇上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曹丕哈哈大笑。

钟会后来做到镇西大将军,与邓艾一起灭蜀。灭蜀后,钟会想利用蜀地残余势力割据叛乱,被乱箭射死。

钟会作为“官二代”贵族子弟,能够有机会接触皇帝曹丕,再因为一两句小聪明的话得到皇帝的欢心,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这样的人,智商高,但太狂妄,缺少远见和谋略,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太容易。钟会因为姜维几句煽动的话,就想造反做皇帝,不知道这是对方的反间计,最终死于非命。

诸葛恪 四面树敌

诸葛恪是东吴的神童。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孙权喜欢捉弄手下。一次宴会,孙权让人牵了一头驴,在驴脸上写上“诸葛子瑜”4个字,讥讽诸葛瑾的长脸。在大笑声中,诸葛恪取来笔又加上了两个字,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众人由大笑变为惊叹。

童年时期的诸葛恪,老是戏弄张昭。有一回,一群白头鸟栖息在宫殿前,孙权问:“这是什么鸟?”诸葛恪说是白头翁,张昭认为这是讽刺他,让小诸葛恪找一只白头母。诸葛恪说:“鸟名鹦母,未必有对,请老先生给我找一只鹦父来。”于是,坐中皆欢笑。诸葛恪让大家嘲笑张昭,这种大笑,很让人不快。有一次饮宴,孙权命诸葛恪把盏,酒到张昭面前,这位大权臣就是不愿意喝,说这不是养老的礼节。孙权有意考验诸葛恪,让他劝酒。诸葛恪来到张昭面前说道:想当年,姜尚90岁了,还带兵出征,也不说一句老字。现在打仗时你在后面,喝酒时,你在前面,这怎么不是养老的最好方式?张昭无言以对,只好喝下了这杯酒。

张昭因曾经主张投降曹操,所以不太为孙权喜欢,但他毕竟是孙策时期的大佬。“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郎”。

俗话说,童言无忌。但神童长大了,变成大人物,还是出口伤人,就令人讨厌了。诸葛瑾就曾经评价儿子:“此子非保家之子。”诸葛亮也认为他的这位侄子锋芒毕露,必将招来杀身之祸。

诸葛恪长大后,接替陆逊掌握兵权。他在官场上威望尚浅,却急于立军功,可惜北伐屡败,吴军死伤惨重,其威望还没树立起来,就彻底栽了下去。东吴“众庶失望,而怨黩兴矣”。在官场上缺少能镇住人的威望是非常致命的,首先大家都不服你,你的命令不再有权威性,离倒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因为诸葛恪在官场上威望太浅,由他来做首辅,大多数人是不服气的。雪上加霜的是,诸葛恪北伐失败后,依然在官场上耀武扬威,整个东吴官场无不对他恨得咬牙切齿,“民之多怨,众之所嫌”。诸葛恪仅仅当了一年的首辅,就把东吴上至权贵、下至百姓全都得罪了,甚至连皇帝孙亮都受不了诸葛恪。等待诸葛恪的只能是无情的毁灭。

诸葛恪后来被其轻视的武卫将军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

孙亮 密泄身亡

nlc202309081415

孙权的小儿子孙亮,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一次,孙亮在吃生梅,遣宦官到宫内的仓库去取蜜浸渍生梅。取来的蜜中有老鼠屎,孙亮便问管仓库的官吏说:“宦官从你这儿拿过蜜吗?”回答说:“他来求过蜜,我不敢给他。”宦官不服,左右的人请求交监狱官判断,孙亮说:“这很容易弄清楚。”就命人剖开老鼠屎,发现里面是干燥的。孙亮说:“老鼠屎如果在蜜中很久了,里外应该都是湿的;现在外面是湿的,里面还是干的,一定是宦官做的事!”宦官于是叩头认罪。

吴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八月,71歲的一代枭雄孙权病逝,皇太子孙亮名正言顺地登基。不过此时孙亮只有9岁,还没有能力主持朝政,根据孙权的遗诏,由大将军诸葛恪全面辅政。继诸葛恪之后的两任首辅大将军孙峻、孙綝,个个飞扬跋扈、蛮横难缠,从来不把孙亮当回事。这时的孙亮,更类似于同时代的傀儡皇帝曹芳,他们都是权臣手上的玩物。孙峻还好一些,至少他还知道给予孙亮一点最起码的尊重,而且孙峻执政时间并不长,只有3年。孙亮真正的噩梦来自于孙峻的堂兄弟孙綝。按辈分,孙亮还是孙綝的堂叔,但孙綝眼中只有权力而没有堂叔。

如果孙亮年幼弱不更事,小皇帝和权臣之间还能相安无事,但随着孙亮慢慢长大,他想收回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这就和孙綝的利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孙亮是15岁时亲政的,从那之后,孙亮就开始找孙綝麻烦,“綝所表奏,多见难问”。孙綝由此大惧。

孙亮毕竟年轻,政治经验太浅,知进不知退。他没有考虑到,自己对孙綝步步进逼,有可能把敌人逼得狗急跳墙。

孙亮密谋诛杀孙綝,把绝密的除奸计划泄露给了皇后全氏,可皇后的母亲却是孙綝的堂姐,岳母出卖了他!孙綝抢先下了手,吴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孙亮被愤怒的孙綝当场废黜,贬为会稽王,另立孙权第六子琅琊王孙休为帝。

两年后,无权无势的孙亮因为受到了六哥孙休的猜忌,被贬为侯官侯,发配到边远荒凉的地区。孙亮在绝望之下伏剑,时年仅18岁。

神童命途多舛,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两点是:一,出名太早,少年得志,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上下左右的关系,把世界上的事情看得太简单、太容易。二,神童得势太早,聪明外露,不知道隐藏,更不知道尊重领导和前辈。像孔融多次冒犯曹操,诸葛恪多次侮辱张昭,最终因树敌过多,被血腥报复。总之,许多神童智商虽高但情商却很低。

8.古代故事中的“无路可逃” 篇八

那年老生员说的是:“告诉你一个坏消息,阴间也要举行考试啦。”

读书人不用功,或者胸无点墨,所以一到考试的时候就犯愁。这种人,即使死了,听到考试的消息也会蹦起来的——这当然是一个风趣的笑话。无论古今,对于一些人而言,考试确实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戴震曾经给纪晓岚讲过一个故事,这故事被后者记录到了《阅微草堂笔记》里。话说明末一个姓宋的人,到安徽歙县的深山中选择墓地,路上突然下起了雨。这个人为了躲雨,就到山岩下的一个洞里去。不料,遇到了一个鬼。这个鬼告诉他说,自己在明朝神宗年间做过县令,因为厌恶官场倾轧,于是死后要求阎罗王不再让其转世投胎。由于他活着的时候人品很好,阎王爷就让他在地狱里做了小官。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地狱里的官员同样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一个人偷偷跑到古墓里躲起来。

这个故事让我突然想起一首歌中所唱的:“无路可逃。”当人世间和阴间的社会都同样充满了倾轧,在哪里还不是一样?同样的,对于一个害怕考试的人而言,无论活着还是死去,只要有考试,他都是“无路可逃”的。

那个被人称之为“鬼隐”的隐士,就只能选择逃避来解决问题了——虽然是荒山野岭,却比纸醉金迷的官场要好很多。至少,心灵的宁静并不是哪里都可以找到的吧!这位“鬼隐”,估计是那种良心未泯的人。故而,无论在人世间还是在阴间都吃不开,最后只好找一个深山巨谷隐居起来,远离纷纷扰扰的是非,借以排遣胸中的不平罢了。

读纪晓岚的《鬼隐》,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或者鬼),身上必然有人(或者鬼)的社会属性。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是盼望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否则,当那位姓宋的人进入古墓之中,这位“鬼隐”隐藏起来也就罢了。当然,这样的话,也就没有戴东原给纪晓岚讲这个故事的可能了。

9.大禹治水的古代故事 篇九

2004年, 位于引洮起点的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 2006年12月22日, 引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到2014年12月28日引洮工程一期通水, 整整十年时间, 工程建设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坚持, 十年磨一剑, 创造出“大禹工程”般的水利奇迹。

庞大的地下工程

引洮之路从来就不平坦, 引洮工程是甘肃水利史上最大最难的一项水利工程, 工程难度非常大, 需建设总干渠110多公里、干渠约146公里、支渠约256公里、城镇专用供水管线约117公里。因为涉及的地方山多, 地形复杂, 工程需开凿大量隧洞, 架设诸多渡槽。

从位于洮河中游九甸峡水库开始, 一路翻山越岭, 在高低起伏的高原山岭里穿梭, 期间, 既有巍峨雄壮的西秦岭, 也有厚重磅礴的黄土高原。在110多公里长的总干渠中, 需要开凿隧洞18座, 总长超过96公里, 占总干渠全长的84%, 其中最长的隧洞9号隧洞全长达18.275公里。如此众多的隧洞还要经过西秦岭山地、兴隆山—马衔山山地及陇西黄土高原三大区域, 给工程施工增添了很多的“拦路虎”。

与南水北调等地上引水工程不同的是, 引洮几乎是一个庞大的地下工程, 来自雪山草原的洮河水只有穿过深达几千米的地下, 才能进入甘肃中部干旱之地。

总干渠3号隧洞段工程进口位于卓尼县境内的柳林沟内, 出口位于渭源县宗丹沟, 隧洞长度为13.325公里, 属引洮总干渠第四长隧洞。3号隧洞受地形条件限制, 长距离穿越了西秦岭中高山区, 在磨石梁、驮子山附近最大埋深约750米, 同时跨越地质构造体系分区并横穿了区域性活动断裂带, 隧洞地应力问题极为复杂。什么问题都能碰到, 因此被专家称为地质博物馆。该隧洞分为三个施工标段, 其进出口分别由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承建, 中间段由中铁十三局集团公司承建。

2010年6月29日上午9时, 3号隧洞进口在掘进过程中, 出现岩溶管道型压力涌水, 溶洞口径达30厘米, 涌水量达950立方米每小时, 涌水射程达到2.5米, 洞内一下子变成了河流, 水位急剧上涨。

全体施工人员在得知掌子面突发涌水紧急险情后, 自发集合到洞口, 为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没有任何迟疑, 不顾水深, 立刻进洞, 自觉分工进行大型设备转移。没有时间换衣服, 没有时间找雨裤, 所有人员一心想着赶快把设备抢出来。

机械设备派不上用场, 排水管道全部依靠四轮车和人力在水中拉抬运输, 安装工人靠倒链和双臂进行安装。酷暑时节, 3号隧洞涌出来的水却冰冷刺骨。面对困难, 建设者穿上两层棉衣棉裤, 站在齐腰深的水里接管子。他们有的腿部浮肿, 有的小便失禁, 但还是咬紧牙关, 将水排了出去。

为了抢险工作的胜利完成, 所有抢险人员团结一心, 集思广益, 想尽各种办法, 吃尽各种苦头, 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忍受着身体不适的煎熬, 终于完成了2500米管道安装并排水至掌子面。胜利完成了隧洞抢险排水工作, 为隧道掘进扫平了障碍。

通过施工过程不断调整方案, 增加资源配置, 把应对地质条件变化及变形处理与混凝土衬砌紧密结合, 实行隧洞开挖和衬砌同步进行等一系列综合措施, 成功实现了隧洞的安全、快速施工。

2011年12月30日, 3号隧洞宣告顺利贯通。至此, 引洮总干渠18座隧洞贯通了17座。

“在一袋面粉中打洞”

“地质博物馆”的难题仅仅是引洮之难的一个侧面, 工程遇到的困难随时都会发生。谁也没想到, 7号隧洞, 会成为引洮这个大禹工程中新的“拦路虎”。

7号隧洞全长17.29公里, 是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第二长隧洞。它的进口位于洮河流域, 出口位于渭源县秦祁乡杨川村, 是引洮工程真正意义上的“咽喉工程”。

隧洞需要穿越粉细含水疏松砂岩地层, 施工难度极大。含水疏松粉细砂被地质专家认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监理工程师蔡文华曾形象的比喻:“你能想象在一袋面粉中打出一个可以固定的贯穿隧洞吗?7号隧洞遇到的含水疏松粉细砂就是这样的……”

开工之初, 施工单位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特意引进TBM这一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大型岩石隧洞掘进机设备, 从7号隧洞出口的渭源县秦祁乡杨川村, 向进口方向开始施工。这是继引大入秦工程后甘肃省历史上第二次使用TBM用于水利工程。

2010年4月, 在顺利掘进2549米后, TBM碰到了饱水粉细疏松砂岩地层, 严重的涌沙地质灾害使这个庞然大物无法继续向前。TBM刀盘深陷泥沙中动弹不得, 随后7个月的漫长时间里, 艰难掘进504米。施工不得不宣告中断。

最终, 经过专家论证, 在7号隧洞中段新开4个斜井、一个竖井, 将在出口掘进的TBM设备进行洞内拆卸, 并重新加工刀盘和盾体, 搬迁到进口掘进, 比原合同增加投资约1.5亿元左右, 影响工期11个月。

2012年12月以来, 针对7号隧洞施工单位上报的新的施工方案, 组织参建各方对绕洞、长大管棚注浆法、水平旋喷桩法、盾构法、冻结法等施工方案进行比较, 认为冻结法施工方案工期和投资控制风险最低, 拟对冻结施工方案做细化研究。

2013年2月3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引洮工程视察时, 得知引洮工程遇到世界性地质难题, 叮咛水利部主要领导派专家咨询指导。为了解决这一世界性的难题, 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两次组织国内水利、地质、冻结等方面的权威专家亲临施工现场对7号隧洞含水疏松砂地层进行指导, 专题研究, 咨询论证。最后建议借鉴国内地铁掘进、大型煤矿深井冻结施工技术, 对7号隧洞含水疏松砂岩洞段分两个标段进行冻结施工。

7号隧洞的难题似乎才刚刚开始, 几年来, 面对引洮7号隧洞遇到的特大涌水涌沙、塌方变形地质灾害, 先后采取了国内水利行业所有的技术措施, 针对掉钻、塌孔、漏浆、卡钻、注浆难等施工难题, 参建各方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 攻坚克难, 历经540多个昼夜的鏖战, 攻克了含水疏松沙地层涌水涌沙地质难题, 创造了国内大型水利工程在240多米以下首次进行隧洞冻结施工的历史记录。

建设者冒着极大的安全风险, 在狭小的施工空间轮换上阵, 汗水、泥水浸透了全身, 工人们争分夺秒抢进度, 保安全, 凭借“蚂蚁啃骨头”的精神, 采用水平冻结法施工方案, 打通了7号隧洞最后剩余洞段。

2014年10月7日下午2时8分, 当全国人民欢度国庆65周年华诞之际, 引洮工程7号隧洞6号斜井与2号竖井冻结段开挖贯通, 这标志着引洮总干渠全线贯通。

甘肃省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路泽生说:“引洮工程是甘肃历史上最大的跨流域引水工程。工程建设作业环境复杂多变, 作业现场点多线长, 隧洞桥涵多, 施工技术要求高, 劳动密集, 流动性强, 管理难度大, 在克服了多项世界性难题的同时, 还保持了施工零死亡纪录。”

10.挂治水电厂轮毂进水处理 篇十

挂治电厂水轮机桨叶密封采用的是单向多层“V”型密封结构, 它是在我国早期转桨式水轮机普遍采用的“λ”型密封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密封结构, 这种密封结构能防止轮毂漏油的发生, 有效避免了由轮毂漏油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和重大经济损失。

然而, 单向多层“V”型密封结构也有其不足, 随着密封件的老化磨损, 转轮外流道的水容易通过密封件进入轮毂, 使得轮毂发生进水。为了解决这种密封存在的缺陷, 挂治电厂进行了桨叶密封换型改造, 采用双向“V”型密封结构。

1 问题的出现及初步排查工作

挂治水电厂#3机组运行过程中, 发现机组漏油箱油混水报警装置报含水量超标信号。针对这一问题, 对漏油箱进行排油检查, 发现漏油箱箱体内存有积水。确定漏油箱确实混入水分后, 做了以下排查工作:

漏油箱内的集油由4个油源汇聚而成———发电机层受油器漏油、水轮机层事故配电磁阀控制油、分段关闭阀控制排油、水车室内液压锁锭及其电磁阀排油。分析漏油箱的积水来源, 首先可以将事故配电磁阀控制油排除, 因为电磁控制油管所经过的路径都不可能与水接触;受油器漏油管有一部分油液来自轮毂, 故而暂时无法排除;剩下的液压锁锭和分段关闭阀控制油管及其电磁阀排油管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 也极有可能积水, 由此进入漏油箱。

针对漏油箱油混水报警现象, 我厂在检修过程中对液压锁锭及电磁阀排油管进行了保压试验, 压力下降在允许压降范围内;而对轮毂进行排油检查, 发现轮毂内存在大量积水, 由此判定漏油箱积水原因为:轮毂压力回油中含水, 通过受油器轮毂回油管引入漏油箱。

2 轮毂进水的原因分析

在机组检修时对轮毂进行排油发现轮毂存在大量积水后, 对轮毂进行保压试验。在保压试验过程中, 发现桨叶密封处有透平油渗漏, 由此可知桨叶密封存在缺陷。当机组运行或备用时, 转轮室内为带压水流, 若外界水压大于轮毂油压, 尾水则通过密封缺陷处进入轮毂, 轮毂压力回油中所含的水分正是由桨叶密封处渗入的。

初步判断轮毂桨叶密封存在缺陷的原因是:机组投产至今运行时间较长, 桨叶密封橡胶已老化磨损, 以及桨叶密封结构型式设计不合理。

轮毂进水将产生严重恶果:首先是加速轮毂用油的劣化、加快轮毂内部机械结构的锈蚀和磨损速度;更重要的是影响调速器系统的正常运行, 含有水分的油液进入调速器系统, 不仅会降低透平油的抗乳化度, 更重要的是将进一步加速油的劣化, 增加酸值和沉淀物, 使金属发生腐蚀以致设备损坏。为了消除机组运行隐患, 解决轮毂进水问题被摆在了显要位置。

3 转桨式水轮机叶片密封介绍

由于桨叶开度调节的需要, 转桨式水轮机叶片法兰和转轮体可以发生相互运动, 其间往往存在间隙。为了防止转轮体内的油漏到过流通道和过流通道中的水进入转轮体内, 在叶片法兰和转轮体相结合的部位必须设有叶片密封装置。在机组运行中, 该密封结构在内侧受到转轮体的油压 (包括油液的离心力) 作用, 外侧在叶片上方受到高压水流的作用, 而叶片下方则出现负压, 在桨叶开度调节时, 密封还可能出现轴向移动和偏斜。因此, 密封的工作条件十分苛刻。

我国转桨式水轮机生产起步较晚, 最早生产的转桨式水轮机常出现漏油现象, 由于无法解决漏油问题, 不得不将桨叶焊接封死, 作定桨运行。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我国转桨式水轮机桨叶密封基本上采用“λ”型密封, 但随着机组容量、尺寸的增大, 往往会出现轮毂漏油问题, 后来发展起来的“D”型密封又频繁出现磨损问题, 造成维护困难和经济损失。随着运行经验的积累和实验研究的深入, 可以自行改变开口大小的“V”型橡胶密封结构产生了, 它的特点是轴向压缩范围大, 因而向槽两侧的胀量也大, 适用于改善叶片法兰移位时因密封弹性补偿量不足而造成的泄漏问题, 于是其成为了应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的水轮机叶片密封结构。

挂治电厂每台水轮机安装5只活动叶片, 桨叶密封正是采用“V”型橡胶密封结构, 密封件由4层“V”型橡胶密封圈组成, 这种叶片密封结构的安装特点是:在密封导座后面装有90个圆柱弹簧, 使“V”型密封圈贴紧叶片枢轴和转轮体, 由于密封圈的“V”型开口朝向轮毂内侧, 若轮毂内的油压足够大, 可以利用轮毂油压将密封件进一步向外压紧, 防止外部水分渗入。但因为“V”型橡胶开口都朝向内侧, 在水轮机各种工况中, 若出现轮毂油压小于外部水压 (一般密封结构外侧桨叶上方的水压较大) 的情况, 外部水压则会将密封件的“V”型开口压小, 水分就很容易透过密封边缘进入轮毂, 使轮毂用油混入水分发生恶化, 从而影响设备运行。

4 轮毂进水处理

4.1 方案思路

挂治电厂经多方面信息咨询和理论论证, 确定了一个改造方案:将桨叶密封结构由原来的单向“V”型密封改为双向“V”型密封。

考虑到既然单向“V”型密封结构较之于传统的“λ”型密封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水轮机轮毂漏油, 那么如果将“V”型开口反向安装, 理论上是能够防止外界水分进入轮毂的, 而如果将“V”型橡胶密封材料分组, 分别按照向内和向外两个方向安装, 则既能够防止轮毂漏油, 又能够防止进水。

双向“V”型密封结构由三个“V”型密封圈和一个“X”型密封圈组成, “X”型密封圈将“V”型密封圈分隔为开口朝向不同的两组, 内侧的两个开口朝里, 外侧的一个开口朝外。“V”型密封圈和“X”型密封圈的内圈、外圈分别与叶片外圆1 100h9接触表面、转轮体1 150 H7接触表面压紧。这种双向“V”型密封结构不管轮毂油压和外界水压关系如何, 都能实现可靠密封。

4.2 方案实施效果

桨叶密封改造方案实施后, 经过近一年的运行观察, 机组漏油箱未发油混水超标报警, 对漏油箱定期进行排水检查, 也未发现积水, 说明轮毂进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5 结语

本文基于对桨叶单向“V”型密封与传统“λ”型密封原理的对比认识, 提出了一种新的桨叶双向“V”型密封改造方案, 并利用机组扩大性大修的机会将方案付诸实施, 从而使水轮机轮毂进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说明这种密封结构对于解决水轮机桨叶密封漏油和进水问题都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在类似问题的处理中具有参考价值。

摘要:简要介绍了挂治电厂解决轮毂进水问题所展开的论证分析与改造过程, 提出了改造桨叶密封的方法并加以实施, 最终使得水轮机轮毂进水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轮毂,进水,密封结构,改造

参考文献

[1]GB/T8564—2003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S].

[2]袁蕊, 田子勤.水轮机检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3]杜江, 段利英, 吴江.转桨式水轮机转轮叶片“λ”型密封改造[J].人民长江, 2006, 37 (5) .

[4]周伟, 易方明.转桨式水轮机桨叶枢轴漏油改造[J].小水电, 2002 (2) .

[5]卢进玉, 王睿, 邓键.葛洲坝水轮机转轮密封改造[C]//第八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 2007.

11.在治水实践中优化科技创新 篇十一

“十二五”水专项如何启动, 首先应认真总结“十一五”的经验教训。有一句老话:“成绩不讲跑不了, 问题不讲不奏效。”从基层反映的情况看, 水专项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项目确定和课题承担单位选择不十分准确。

一些真正能够承担水专项难点问题攻关的单位没能够参与到水专项工作中来, 而一些刚刚起步、专业能力缺乏、技术积累不足的单位却承担了水专项研究任务, 造成项目分配不公。跑项目变成了一些单位的第一要务。如何建立比较科学、合理、公平的确定水专项研究任务和遴选承担单位的机制, 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是水专项的项目和课题与地方的实际工程和治水规划结合不够密切。

当前, 不少地方政府对治理水环境和保障水安全高度重视, 正在投入数额庞大的资金和规划大量的项目, 水专项应在这些项目中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直接支撑地方治水。但一些单位习惯于“秀才治水”、“室内治水”。水专项与其他专项最重要的区别就是, 水专项是一个开放的、实践的专项, 技术创新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工程效果上, 要以直接治水效果作为检验标准, 象牙塔里做文章对水专项是不适合的。

三是水专项未能发挥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

治水不仅是一个土木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 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 除了海水淡化等极个别专题外, 关乎城市流域水处理一般都涉及管理、污水垃圾排放控制等诸多因素。水专项要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地方政府对项目的配套资金倍增配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 “十一五”期间, 水专项的示范工程落地未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研发过程也走了“863”的老套路, 将地方专家排除在外, 造成一些地方政府对国家项目习惯于“猴子掰苞米”。有些地方政府只关心如何拿到项目, 而对组织落实缺乏积极性和实施措施, 该出配套资金的不出, 该组织投入力量的不投, 该落实的不落实。这些问题不解决, 治水工程要见成效是不可能的。

四是项目任务分散、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

水专项有些是龙头项目, 有些是配套项目, 要以龙头项目带动配套项目发挥整体“治水”功效。水专项的“小、散”所带来的低效问题需要我们在“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关注并加以解决。一个水专项项目从课题到子课题, 再到“孙子课题”, 层次复杂, 如果太分散又不成系统的话是形不成合力的, 需要有关各方加倍努力, 突出重点, 解决课题任务“小、散”的问题。

五是缺失调动企业、科研院校、社会团体齐心协力推广新产品、新技术的机制。

水专项重在推广和实践, 不是关门做文章, 更不是“论文”治水。必须要做到工程化、设备化、实践化, 换言之就是要示范化、产业化, 在治水实践中优化科技创新。水专项的示范化、产业化比任何项目都来得重要。“十二五”组织实施水专项, 我们必须调整思路, 有的放矢地解决相关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修编好“十二五”实施方案, 需要大家献计献策。结合有关工作先提几条建议供参考:

第一, 如何公平选择好项目。

我们可以借鉴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成功经验。科技进步奖评选方法, 首先是同行盲评, 而同行盲审就需要建立一个数量庞大的专家库, 不仅是水行业的专家, 还需要其他相关行业、地方的专家, 评审项目时采取“背靠背”、网上投票形式。网上投票结果出来后, 从专家库里临时抽调专家, 立即开会审议材料, 审议时电话答辩, 答辩结束后再由专家进行评议、投票。科技部实施了10年并不断完善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评选经验, 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样做可能程序较为复杂, 但能保证质量、保证公平。

第二, 如何确保好的项目成果快速推广实施。

长期以来, 尽管我国给排水专业、水生态专业院系培养出了数以百万计的工程师和研究者, 但由于学科知识更新创新速度较快, 以及与相关学科的整合综合效应明显, 一直未能形成明显的技术创新与推广的骨干梯队。水专项的实施为给排水等涉水专业的发展和创新成果的推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首先, 应积极吸收产业界参与编制水专项“十二五”实施方案。其次, 由于水科技属于正在快速发展中的新兴技术之一, 应公平对待不同的技术路线。水专项规划把关主要应在用地效能、能耗、安全环保等方面设立准入标准, 其余的要让市场来选择技术方向。最后, 必须通过专门的技术展示、示范项目联合评选等新方式, 邀请企业、科研单位、金融部门、投资商积极参与, 自由组合形成产业联盟, 有效推广“水专项”创新成果。

第三, 如何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央政府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把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创造性都发挥出来, 并且形成地方政府相互之间竞争和学习的机制。水专项能否成功, 成果能否快速推广, 取得实际效果, 关键就在于能否借鉴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方法, 即能否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地方政府积极性如果能调动起来, 水专项科研项目成果对地方治污工程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相互竞争的状态下, 地方政府就会愿意尽可能多地提供配套资金和加强配套工程建设。反之, 水专项实施就会有较大阻力。所以, 要实现国务院领导对水专项提出的组织机制创新的要求, 就一定要形成地方政府示范工程的A、B角制度。组织机制创新, 就是要找出能够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的好方法。

“十一五”期间, 不少地方政府在治水方面下了许多“苦功”, 也积聚了不少务实的人才, 不少城市主管领导也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实现水专项“十二五”实施方案编制与示范城市的“十二五”治水规划紧密结合, 成为其核心部分的条件亦已成熟。在示范工程基建承担单位的选择方面应让地方政府充分行使选择权;在示范工程技术研发承担单位的选择和绩效评估、检查、验收方面, 地方层面的专家应有参与评价权。这样可以将那些习惯于“忽悠”的承担单位扫地出门, 也有利于形成国家部委、科研机构、企业和地方政府联动的示范推广联盟。

上一篇:有梦真好作文300字下一篇:白居易《新沐浴》古诗原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