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4-07-09

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精选11篇)

1.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一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养老保险作为一种基本社会制度,在当前中国老龄化现象突出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此,选取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这一角度作为切入点,在分析了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制度衔接;基本社会制度;老龄化现象;养老问题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5-0188-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5.089

民间借贷现状

1.1 民间借贷速度增长过快

民间借贷的增长速度过快是现阶段国家经济的表现形式,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民间借贷数额快速增长。根据国家调查,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15%,同时,民间借贷的利率在2013年年初,已经达到15%~65%,并且两者增长率逐年上升。相对的,大量的金额交易却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无法准确地寻找到每一笔账目的记录,给监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处。

1.2 民间借贷呈现高利率、高风险特点

如今的民间借贷呈现高利率、高风险的特点,可以帮助需要的公司在短时间获得大量资金,成功完成项目,而一旦项目出现问题,导致借贷无法偿还,就会成为拖垮自身企业的根源所在。房地产企业通过借贷的方式,在多年内成功获得大量利润,而过去数年由于政策的改变,房地产的销售量大幅度的降低,致使许多企业无法偿还债务,导致企业破产。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多行业的互补与融资渡过难关,而中小企业却由于其高风险的存在,难以获得资金,最终遭受到最大的损失。

1.3 民间借贷影响金融体系稳定

现阶段,银行信贷业务在不断收紧的过程中,其主要原因在于根据银监会的调查显示,银行的信贷业务出现许多坏账,并且伴随检查的深入,坏账数量在不断增加中。上述问题会致使各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断增长,整体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而如今已经出现多家公司准备或已经建立专门的金融公司用于融资与金融的相关业务,而许多中小企业已经不再依赖于银行等机构的金融信贷,而是选择更加便捷、门槛更低的民间借贷,更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稳定产生影响。2012年之前,超过20%的家庭或个人,接近60%的企业参与到民间借贷行业之中,市场规模临近12000亿元。2012年,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000亿元,2013年超过52000亿元,年利率达到36%,国内中小企业与个人的资金来源超过三分之一是通过借贷来得到的。民间借贷的形成原因

2.1 整体客观环境

2.1.1 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自美国金融危机开始以来,国际经济发生巨大波动,整体经济下滑。随后欧洲又发生了债务危机,更加剧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同时,我国的经济环境也出现回缩现象,传统的廉价劳动力、材料等成本价格出现大幅度提升,人民币汇率的改变,出口行业竞争越发激烈,中小企业的利润不断减少,致使各制造行业的数量快速下降,转向房地产业、服务业或资源开发等。但如今的房地产业与资源开发行业已经处于困境之中,导致许多企业转型失败,面临破产。部分企业会再度进行转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民间贷款,保障自身企业可以渡过难关。

2.1.2 国内货币政策环境紧缩。我国在数年内多次出台政策与计划,用于刺激内需,包括4万亿内需刺激计划,调整存款的利率与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多次的货币政策导致银行出现信贷量减少的情况,对于不稳定的市场环境,多数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民间贷款获取资金。同时,利率与准备金率的调整使得银行可用资金不断减少,对金融、信贷等部门的支持能力快速下降,资金大量流向个人与企业,最终致使民间借贷的出现。

2.1.3 小微型企业经营困境。小微型企业经营困境体现于三点:第一,小微型企业的融资成本居高,银行在进行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时,出于风险的考虑,很难通过审核。所以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方式往往采用抵押担保的方式进行,信贷额度十分低廉;第二,小微型企业缺乏知识储备量,不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其防御各类风险的能力十分薄弱;第三,从小微型企业的各项数据上看,总体收入并不算高,整体经营规模较小,自身劳动力低廉,生产出的产品并不具备明显的特色、高新技术与品牌效应。以上三点的存在对于小微型企业的影响十分严重,最终导致经营上出现困难,所以需要大量的资金与融资来解决当前困境。

2.2 金融体系的结构缺陷

2.2.1 银行信贷比例过高,资本市场发展缓慢。银行信贷更偏向于制造业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而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行业与中小企业的信贷则很难通过,前者风险较小,且具有抵押物,后者风险相对较高,缺乏资产与信贷物。因此,银行信贷项目一直存在着“重大轻小”的结构矛盾,致使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如今,这种矛盾更是越演越烈,银行对房地产行业与各地政府参与的项目的信贷比例不断增加,两者贷款比例已经超过总额的34%,并且在不断提升中。同时,银行理财在2014年上半年就达到8.5亿元,收益率超过5%,信托产品利率达到20%,增长率超过60%,更导致银行将目光与资金投入转向其他部门。

2.2.2 缺乏针对小微型企业的融资机构。我国在2010年社会融资行业达到2000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68%。小微型企业大多属于新兴企业,缺少融资方面的经验,同时由于其自身产业问题,银行很难通过其信贷的审核,导致发展出现困境。主要原因在于缺少针对性的融资机构,缺乏有效的询问途径,这就需要各地政府大力开展与扶持愿意支持小微型企业的融资机构,帮助其创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

2.3 民间融资规范性较差

民间融资借贷的问题相对集中,以程序不具有规范性为主,而引起的原因在于没有相应的法律进行约束与管理。民间借贷机构的大小不尽相同,小型借贷机构由于其资金与能力的限制,并不会出现违反法律的部分,而大型借贷机构则相反,众多的资金来源与去向,并没有明确的规范与管理,最终导致问题的出现。其作为民间融资手段之一,不同于正规金融机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当前民间贷款用于生产经营的比例仅占35%左右,而光房地产一项,就超过20%,并且不包括大量未上报的贷款,缺少整体规范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都有涉及,但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同时,针对民间借贷与融资的监管工作也并不具备明确的法律约束,虽然国家在2003年左右将监管责任交由银监会专门负责,但仍缺少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对违法融资与借贷工作的规范问题。

解决民间借贷的对策

3.1 逐步放宽金融管制

现阶段,金融市场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利率管制所造成的结果,其引起资金价格发生不正常的变动,导致金融信贷发生两极分化,银行只能优先进行风险较低的企业信贷工作,剩余中小企业由于具有较高的风险,导致无法进行金融信贷,这就是民间借贷的形成根源。在这种大环境下,单纯的提升整个市场的资金成本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放宽金融管制,改变利率管制的现状,将金融市场的两极分化重新融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利率政策所导致的市场运行问题与资金配置困难的局面。加快金融市场的变革,由市场资金供求率的变化随时改变利率管制的利率变化,只有完成上述变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金融转型的困境。对于民营金融借贷机构担忧主要源于其高风险问题,但是现阶段,大量民间金融借贷机构的风险控制水平已经逐渐达到世界金融市场的水平,与此同时,普遍担忧的欺诈问题也可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与增强监管进行防御。对此,我国政府应针对现状重新制定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允许民营机构合法化、正规化,以政策鼓励民营机构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从而构建良好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借贷利率也会逐渐改变,发展成更适应当前情况的标准利率。市场的需求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项目,金融市场也会随之改变,进行不断的发展与延伸,保持活力与动力。

3.2 完善民间借贷法律体系

民间借贷具有多种优势,包括提高创业资金、增加就业岗位、防止中小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等,也可提升金融机构与银行的竞争意识,带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多方面改善现有问题,包括服务意识与水平、信贷要求、融资难度等。以上各项优势皆是建立在通畅的民间借贷运行下,一旦运行过程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民间借贷与融资发展。对此,就需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与监管检查体系,避免民间借贷出现高利贷与保障借贷正常运行。现阶段,不断有政府机构开始建立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其职能包括投资公司、寄售行、股权投资公司等监管工作。过去,上述机构缺少有效监管,难以保证其合法的运行,在如今加入监管机构后,可使其在严格的监督下,完成各项相关工作。同时,民间融资系统应加入确实的记录程序与查询系统,使放贷人可以随时查看借款人的各项信用信息,避免诈骗与纠纷的出现。

3.3 发展新型民间借贷形式

传统的民间贷款形式都是以自身的资金储备进行贷款工作,导致贷款资金不足的问题时常发生。这就需要民间贷款机构增加全新的经营模式,以适应现阶段贷款的数量与金额大幅度提升的现状。全新的经营模式应当以合作的形式展开,吸收多方面资金来源,最终形成贷款平台,将单一化的民间借贷发展成大型金融市场。资金的来源可以包括金融机构、国家入股、海外上市等方式进行合作与融资,保障资金的充足,为接下来的发展打好基础。这种模式具有风险低、资金利用高效化等优势。同时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传播,加强企业与个人的贷款法律知识,防止出现诈骗与纠纷等问题的出现,使其懂得如何利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证贷款市场的有序发展。

3.4 提高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近日,温州曾经出现民间借贷危机,导致当地大量中小企业出现经营问题,中小企业是民间金融借贷中的主要贷款人,其自身的资金链断裂问题多,导致民间借贷危机的出现。多家企业老板因无力偿还债务,选择逃跑。中小企业一旦出现融资困难、资金周转紧张等问题,借贷方的银行只会因其高风险,加快贷款的回收,也不会进行金融信贷,致使中小企业不断发生倒闭的状况。针对上述难题,就需在保证中小企业可以得到金融贷款的同时,改变授信额度。只有通过上述方案,才能将民间借贷正规化、规范化,加快改变我国各地的金融变革,逐步减少行业垄断,提升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手段与力度。除此之外,各地政府应针对当地实情,推出相关政策,促使中小企业实现自身产业转型,使其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下不断发展。结语

民间借贷各项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的金融体制。我国实行由政府进行掌控的金融体制,这也是致使民间借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此就要从问题源头上解决我国民间金融借贷,需构建完善的借贷规制机制,也需对现有的金融体制进行变革,以符合当下情况。目前,经过数年的改变,金融体制已经出现完整的针对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与监督监管体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民间借贷问题一定会得到真正的解决,中小企业也会真正在良好的环境下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亚粉,鲍江燕.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经营管理者,2014,(30).[2] 黄雪娇,刘新,胡函.关于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历

程、现状及其法律对策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8).[3] 杨梅兰,周岑茗,张景怡.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规制难点与法律对策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6).[4] 唐蔚红,杨伟锋.民间借贷风险的成因、表现及防范

措施[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3).[5] 胡武艳.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及相关立法问题浅探

[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作者简介:王浩(1992-),男,黑龙江富锦人,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2级学生。

(责任编辑:周 琼)

2.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二

(一)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在使用过程中一直受到法律保护和监督, 但是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被挪用、挤占的现象非常严重, 归根结底, 还是因为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严重影响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二) 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较窄

我国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投保率比较高, 但是同时对参保人员要求的缴费率也很高。自1999年开始, 我国对城镇职工和机关人员进行社会养老保险投保, 并且在之后的每年都在逐渐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国家有明确的规定, 投保人员需要缴纳的投保费用一般在个人工资收入的20%以下, 但是实际上我国社会保险当中参保人员缴纳的费用一般都在规定费用以上, 甚至有些人的费用比规定费用超出很多, 对于企业来说, 这么高的缴纳费用肯定是难以承担, 对于个人来说, 又会导致收支不平衡, 因此, 导致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比较窄,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 转制成本导致的隐性债务

我国在很久之前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是将企业职工中个人的工资预留出一部分暂时不发放, 将预留的那部分工资用作企业中员工的社会养老基金, 另外一部分由企业保管, 当员工退休之后, 企业再按月给予其当做退休金, 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这种性质的转变使得我国养老保险存在一定的转制成本问题。我国在传统体制下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 传统体制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基本是由职工自身在企业预留的工资缴纳的, 但是随着体制发生变化, 养老保险金开始由政府负责, 并且基本没有职工的预留基金了, 因此给政府形成了一笔隐性债务。

(四) 投资渠道狭小, 投资收益率较低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企业为了保证职工社会养老基金的安全, 一般会把职工基金存放入银行或者投资于国债, 这样能够给养老保险基金上一把锁。就投资效益来说, 资本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带来的效益是最高的, 但我国的多元化投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所以法律明确规定社会养老保险不能投入到资本市场中, 限制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 从而使得投资效益不高。

二、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 加强对养老保险的规范化管理

任何资金投入和基金的使用都需要有一定的法律保障, 社会养老基金关乎养老体制的实行, 关乎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更应该对其实行规范化管理。政府要用具体的法律条文和制度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约束, 企业员工可以将个人账户的资金用来投资更加广泛的项目, 或者经由政府担保将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投资, 实现最低保障的收益。

(二) 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能够使我国的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保养老保险, 对自身的未来提供一定的保障。政府要加大对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 提高民众的养老保险意识, 让更多人参与到其中, 以此扩大养老保险规模。企业要督促员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并且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给相关部门检查, 以此增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真实性, 从根本上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三) 在转制过程中对隐性债务的产生问题进行较好的处理

虽然新的养老保险体制的建立对传统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但是政府还是可以运用一系列措施将隐性债务进行处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国有资产越来越多, 政府可以将部分国有资产进行出卖, 然后将出卖所得用于缴纳职工的养老保险, 但是在处理过程中还是会有新问题的产生, 因为国家在处理养老保险的过程中, 没有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进行明确的分类, 导致政府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进行统一管理, 这种管理形式又存在一定程度的缺点, 若统筹账户发生支出困难的情况, 则政府会将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用于弥补其中的不足, 进而导致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 所以这时还是需要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来补偿个人账户的亏空。

(四) 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更广阔的领域

一些西方国家会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用于多元化投资, 我国其实也可以借鉴这种投资的方式, 来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额度。企业可以将职工的养老保险基金统一投入到一个社会风险较小的公司, 在投保过程中, 若发现投资的公司效益过小, 则可以将基金进行转移, 将基金转移到一个效益更大的公司, 从而使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领域更加广阔, 不仅能够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还能够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社会养老保险是事关民众的切身利益, 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虽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是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避免这些风险的发生。国家要完善和社会养老保险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关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监管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状态, 以保障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 以此带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3.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三

但是,与其他行业领域相比较,卫生行业又有着极其负责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在我国本就不发达的信息化发展领域,卫生信息化管理则更加落后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国内的医院信息化发展水平无论在研发能力、应用深度、标准化等具体细节上均阻碍了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 医院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医院信息化管理执行的标准化不统一。首先,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关于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执行标准。各自数据结构和命名均不相同,硬件环境参差不齐,不同的系统平台和非标准的数据结构严重阻碍了开发商之间的信息交流。其次,不论是电子病历还是纸质病历,都是判断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证明受害人的伤情状况,以及出具医学司法鉴定的重要依据。

1.2 医院信息化管理与医疗质量管理关联性不够。医院信

息化管理虽然在对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医疗质量监管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关联性仍不够。

1.3 人力资源问题。医院信息化管理要快速发展,必须要有熟悉本专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该类人才为既学习过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又懂得信息化或者网络信息技术,并对医院的实际情况有一定了解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1.4 医院信息化系统应用深度较低。随着国内信息化的不断进步,患者量的日益增多,医院管理以及方便患者就诊的信息化功能所带来的优势已不明显。此外,医院人员对于信息化缺乏一定深度的认识,有的甚至认为医院的信息化就是简单的买一些硬件设备即可。医院信息化管理虽然经多年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信息资源,但是对于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深度较低。

2 医院信息化管理问题的成因

2.1 信息化软件设计人员对医院客观情况缺少了解。我国的医疗软件公司并未能与医院建立紧密的沟通,而医院的管理和医护人员也没能够参与到软件的设计中去。软件设计人员没有相关的在卫生系统工作的相关经历,对医疗卫生行业了解不深入,不能体会到医院在工作中真正的感受和要求。

2.2 部分员工对医院信息化接受程度较低。医院的员工在年龄和学历上跨度较大。在大型综合性医院中,有刚在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有医院在退休职工中返聘的经验丰富的老教授,既有中专毕业的护理人员,也有诸多博士等高学历人员。而医院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医院的各项工作中,年轻及高学历的医护工作人员对医院信息化接受能力好,认知程度高,而相对年龄偏大、学历不高的医护人员因为自身的因素对医院信息化有所抵触。从而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医院信息化管理的进步。

2.3 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因为卫生行政部门对信息化建设初期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相对落后。因我国幅员辽阔、人口数量众多,为解决人民群众健康问题,我国的卫生发展规划始终将重心落在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方面,对与医疗技术相匹配度医疗辅助领域重视不够,这也导致了医院信息化管理难以统一标准,从而延缓了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2.4 基层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目前国内大型综合医院和基层医院存在较大差异,大型综合医院往往是“一床难求”、“一号难求”,而基层医院床位空置率较高,大型综合性医院效益较好,财力雄厚,对信息化建设敢于发展,基层医院运营困难,难以从有限的财务资金中划拨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使得大型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院在信息化建设领域步入两个极端。

3 解决医院信息化管理问题的建议

3.1 建议统一医院信息化相关标准。统一医院信息化相关标准可以使医院信息化管理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医院信息化的厂商众多,不同的系统平台和电子数据交换标准阻碍了各医院间的信息交流,导致各医院见的信息不能共享,带来了诸多不便。要想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的信息化假设必须走标准化路线,这也是由信息化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3.2 通过医院信息化管理对医疗质量加强管理。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医疗质量管理。将医院医疗质量的控制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医院信息化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以下功能:不同疾病分类,手术操作分类,病例统计与分类,出院病历的编码、录入、科研分析等,从而为医疗事業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3.3 加强医院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到医院,二是由原来医院的医务人员、统计分析人员转岗。在对医护人员的业务进行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以促进信息化系统的完善。

3.4 完善医院信息化相关功能。为患者办理就诊卡,建立健康档案,进行挂号服务,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查询统计的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对门诊分诊工作进行管理。增加自助服务功能,利用自助服务设备。使用移动医生工作站、移动护士工作站,通过医院内的局域无线网络保持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时连接,使医生在患者床旁进行工作。

4.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四

浅析班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 本篇论文主要以公司生产一线班组管理为研究对象对班组管理中存在的执行力较弱、岗位职责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够高、班组之间缺乏协作关系等部分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关主要诱导因素并提出健全明确具体的班组建设方案、改善员工激励手段与方法等解决对策。2011年是集团公司的“班组建设年”正值自己进入公司半年时间为发挥所学专业特长也为更好地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从基层做起的同时不满足工作现状希望所发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法能够对生产基层管理提供有价值意义的参考。关键词班组 分析 建设 对策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1.绪论...1 1.1 班组管理的概念...1 1.2 班组管理的作用及意义...1 2.班组管理现状分析...2 2.1 执行力较弱...2 2.2 岗位职责意识不强...2 2.3 工作积极性不高...3 2.4 班组之间缺乏协作关系...3 3.班组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4 3.1 缺乏明确具体的班组建设方案...4 3.2 员工整体综合素质不够高...4 3.3 激励方法不得当...5 3.4 班组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6 4.相应地解决对策...6 4.1 建立健全明确具体的班组建设方案...6 4.2 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7 4.3 改善员工激励手段与方法...7 4.4 加强班组间的双向沟通...8 5.总结与展望...8 6.参考文献...10 1.绪论 1.1 班组管理的概念 企业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法人组织。其依据经营管理需要通常划分为若干车间车间视其规模大小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工段或班组。此外企业还建立计划、供应、销售、质量管理、财务等职能科室班组及科室又由若干岗位组成。以生产制造类企业为例在实际的日常经营管理当中班组是其最基层的、最根本的组成单位。班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所组成的作业组。班组管理包括上级管理和班组自身管理。前者指由工段或者车间级以上的管理员对班组工作、劳动纪律、思想素质方面所进行的一种管理。而后者是指班组中设班长或组长直接对班组成员进行自身管理约束的行为。1.2 班组管理的作用及意义 班组作为企业中最基础的管理单位它管理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或决定企业最终产品产量和质量生产制造业企业尤为明显。良好的班组管理有利于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更好地坚守本职岗位工作有利于促进员工与员工之间、上级主管与员工之间的双向沟通从而实现有效收集工作方面的需求信息有利于员工不断提高工作岗位技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员工更好的融入企业文化实现自身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价值取向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并予以提高加快学习型团队建设步伐。2.班组管理现状分析 2.1 执行力较弱 一个高效率的班组团队必须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的目的在于执行。公司的各类文件的落实实施与基层员工执行力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员工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其一定会高效率地完成岗位工作或上级部署安排的任务。反之执行力较弱的员工或团队在完成工作方面则会表现出工作效率低、完成时间过长等现象。在日常的车间卫生管理方面员工打扫各自包机卫生片区的时间大部分集中于每周检查日之前事后再次出现脏乱的则大部分无人打扫安全管理方面部分员工在日常操作中常出现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现象为自身和正常生产埋下安全隐患文件落实方面以认证前期的工作任务危害分析为例不能高质量地快速地完成下达任务生产方面存在工作上的扯皮现象工作或责任相互推脱。2.2 岗位职责意识不强 企业为员工提供工作岗位、工作所必须的硬件设施或条件及工作报酬员工相应的付出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双方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劳动关系拥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员工的义务集中体现在对工作岗位本身负责通过一系列方法和努力完成公司安排的合理工作安排。公司从事化工生产行业车间生产全过程是由压力传动设备、容器和管道输送或储存。生产人员数量较少主要是DCS操作、化验分析和巡回检查三个岗位。部分员工岗位职责意识不强对待工作态度不够严谨认真未能按照岗位说明书规定工作程序执行。在工作中形成不良的工作习惯和作风亦成为日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2.3 工作积极性不高 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使员工对工作的价值树立正确的认识感受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发挥员工自身的创造力从而极大地提高工作绩效。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不够高具体表现在对待工作态度不够严谨不能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工作不够细致缺乏相应的工作责任心或工作责任心不够强。2.4 班组之间缺乏协作关系 工作当中需要相互协调与沟通彼此交换工作经验以便共同提高工岗位技能。但是在四个班组中缺乏团队协作意识不能够较好地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班组之间的协作关系主要体现在班组长身上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不乐意独自完成互相互推脱自己在生产工艺有新的想法或好的见解不愿意与他人探讨。这些都不利于班组管理也不利于生产管理。3.班组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3.1 缺乏明确具体的班组建设方案 班组建设管理应当作为生产当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应当有明确的班组建设管理方案。对基层班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班组管理逐渐趋于规范化有步骤地实施便于控制管理。而现行的班组管理没有相关的管理文件或方案 班组管理只是基于班组长为代表、主任宏观指导的管理不能够增强班组凝聚力科学合理的班组管理方案缺失是员工岗位职责意识不强、班组之间难于协调的主要外在原因。3.2 员工整体综合素质不够高 员工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技能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智力和身体素质等方面。除入职公司不到一个月员工以外综合分析现有生产一线员工素质可分为三种类型固定型、渐增长成长型、待挖潜型。固定型具有岗位技能较强生产经验丰富能够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但带有明显的狭隘个人利己主义色彩特点以班组长为代表渐增长成长型具有已具备独立生产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素质较固定型高但在生产工艺方面仍有欠缺不能提出合理的工艺优化建议或方案以入职公司工作一年时间为界限的员工为代表待挖潜型具有可塑性较强、学习能力较快具备独立操作生产技能但缺乏生产经验和分析问题能力及良好的沟通能力需要他人予以引导以入职公司工作半年时间为界限的员工为代表。班组中三种不同素质类型的不合理结构直接影响着班组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员工的综合素质又与班组执行力相联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员工必定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其次其思想觉悟素质相对应较高工作责任心也一定较强。缺乏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员工岗位职责意识不强的内在原因。总之良好的员工综合素质的欠缺是上述各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3.3 激励方法不当 从心理学角度讲激励就是一种诱发使人充分发挥其潜能的力量贡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聪明才智。在实际的管理实践当中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问题。激励的手段多种多样例如提高工资奖金、表扬、提升、批评、罚款和降低月度工资等等。利用强化理论分析激励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立足日常生产上级过分注重和强调考核即负强化激励。将工作任务与绩效考核相衔接表面上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存在暂时性、短期性。过多的处罚使员工从内心深处对工作及上级存在不满情绪且随时间积累甚至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不利于相互沟通了解。这是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又一原因间接引发员工执行力较弱工作岗位责任心不强等问题。3.4 班组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 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领导者与下属的感情联络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都与沟通相联系。沟通既是上级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员工之间交流的基本方式。班组间的协作关系之所以差不仅与其团队意识薄弱有关更与其沟通联系相关。缺乏沟通并不是指员工内部而是以班组为单位主要存在于班组之间存在于个别员工之间。班组划分开以后通常会存在一种小团体意识这种团体意识并不是团队意识是一种狭隘的团队意识因为它考虑问题时不考虑全局只顾局部或个人利益但这种意识终究其离不开部分个人利益参与。这种小团体意识阻碍了班组间的沟通与交流不利于班组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从而影响了班组之间的协作关系。4.相应地解决对策 4.1 建立健全明确具体的班组建设方案 在建立班组建设方案之前首先应该深入班组内部做好足够认真细致的调查对不同员工实际工作情况与思想状况进行了解与分析。然后依据员工个人与班组整体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班组建设方案。班组建设方案应包括员工职业技能、团队精神、员工培训、员工思想素质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在内。整个建设方案必须以突出班组团队精神建设为重点建设学习型班组强化员工思想的统一性加强公司企业文化的科学灌输使员工对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得到新的认识产生较强的认同感。4.2 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公司化工生产性质和特点需以员工在岗培训为主要培训方式。充分考虑员工个人实际根据培训效果合理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避免培训内容过多冗杂增加员工负担影响员工受训积极性。除了岗位职业技能素质之外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训也不容忽视正确区分基础性培训和个性化培训做好培训需求分析不同员工存在具体差异视个人情况不同分清培训重点有选择性的确定培训内容和受训员工防止无论员工会与不会懂与不懂都进行培训的“一刀切”现象。在培训之前还应该使员工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与意义增强员工受训积极性。4.3 改善员工激励手段与方法 管理具有艺术性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个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过程同样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也是生产管理的重点管理内容之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的提高需要激励。好的激励方法能够使员工在工作中树立作责任心、尽守职则。在激励方面应采取员工易接受的手段和方法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求是较高一级的需要。上级主要采取一些负强化的激励手段不易从根本上解决员工工作积极性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够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相反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不必要的矛盾。采取正强化的激励措施就成了比较适宜的激励方法。这样有助于团结员工改善干群关系加强沟通了解。同时也不能一味地采取负强化或正强化方法应注重合理调剂选择。总之在选择激励方法时不仅应注重当时激励效果还应注重员工激励后的过程变化。4.4 加强班组间的双向沟通 加强班组之间的沟通本质上还是加强部分员工之间的沟通。这需要上级进行正确的引导工作之余应可以组织一些有益于活跃员工氛围、易发挥员工特长的活动例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和象棋等组织投入费用不多且具有良好沟通效果的文体活动也利于发现员工性格为进一步挖掘员工工作潜力提供参考和依据。网络最能拉近大家的距离班组成员中大多是年轻人 从目前来看14个操作工当中有11个员工喜爱上网并拥有QQ号利用这一显著特点公司可以组建“QQ群”或收集大家的博客网址、邮箱等可以减少沟通间的环节但在收集时应注意员工个人意愿尊重个人喜好或隐私。每月或两月召开一次员工座谈会深入彼此了解都是一些加强班组间、上下级之间沟通的有效方法。在方法采取上可以参考借鉴集团公司在此方面的做法。5.总结与展望 此篇论文对公司生产班组建设管理当中现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简略分析由于自己需要学习自学考试教材、所在岗位及工作与编写时间等原因在编写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班组管理现状发现不全面原因分析不够细致等问题恳请谅解。公司作为心连心化工集团的子公司成员相信在集团公司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气体公司的发展也是存在相当大的潜力与前景。在原有的O2、N2等气体市场的基础之上再次开拓CO2气体市场不断巩固公司在豫北地区的影响力CO2项目已经顺利运行八个多月公司产品销售范围超出豫北随着公司食品级CO2生产许可、质量体系认证及后续可口可乐公司供货商资质通过及后期的扩建提高产能坚持低成本战略逐渐形成规模生产优势为公司与南阳天冠等同行企业在二氧化碳市场分得一杯羹占领河南及周边市场奠定基础。公司在把生产放在第一位的同时希望也要注重销售与外运管理。在销售方面主动加强与购货商之间的联系进行相应和必要的营销及公关管理不断巩固现有市场未雨绸缪为后期新增产能的销售铺平道路在物流方面以开展降低油耗、减少不必要的运输环节、选择最优运输路线、缩短运输时间等为主要内容积极探索降低物流成本新途径努力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前提下扩大产品最大运输半径。外运人员是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联系者其言行举止关系着公司的形象。提高外运人员综合素质保持运输车辆的清洁也是公司对外进行公关活动的基础。最后衷心祝愿公司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取得良好地销售业绩占领河南气体市场份额屹立于中原气体市场 班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不少班组工作缺乏目标性、计划性和连续性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强的被动性。班组管理执行力的衰减表现为思路和做法不一要求与结果有差距不少工作在落实中被打折扣。对细节管理重视不够落实不到简单问题反复出现工作效率低安全管理薄弱。无大局意识班组间缺乏沟通协调只看重协作中的利益缺乏换位思考工作中各个环节不能有效配合。只为生产而生产班组内部缺乏文化氛围缺乏生机活力正气不足等致使员工士气低落。对员工缺乏约束的机制和管理的方法而基层问题又大部分出现在这些人身上致使班组工作落实不到位劳动功效低下。学习氛围不浓班组长自身学习积极性不高也不重视成员的技术技能的学习致使员工岗位技能、素质提升缓慢。班组长缺乏超前考虑问题意识全面管理能力欠缺畏难情绪和管理素质不高等造成工作执行力不强。不少班组长缺乏责任感遇事不敢担责有错推卸责任。老好人思想致使遇事不敢管制度执行打折扣。爱钻制度的空子遇到问题上交出现问题找借口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工作方法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存在“经验主义”现象总是用老办法来解决工作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由于用工性质自身文化程度等原因班组长缺乏工作激情热情时高时低干劲时好时坏短期行为明显影响班组情绪。大部分班组长满足于现状对已经暴露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缺少敏感性不能提前的预知预防有的也能够发现问题但是动脑能力差缺乏管理的方法。班组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针对班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班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进一步加强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 严格班组安全生产定员管理。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制定班组定员标准保证班组安全生产基本配置严格控制作业人数严禁超定员生产。建立完善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 1 班前会制定 2班组长随班工作制度 3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5班组和各岗位安全评估制度 6安全检查与奖惩制度 7班组学习培训制度 8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制度 9交接班制度 10现场安全文明生产制度 11安全举报制度 12安全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制度体系的完善建立起工作有标准、考核有指标、安全有检查、优劣有奖惩的机制。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班组是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实行班组长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负责制。安全员、班组长、工人按职责做好班组相应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完善班组安全生产目标控制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把企业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层层分解考核制度完善安全、生产和效益工资制加大安全管理构成比重严格考核奖惩。

5.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五

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亟需解决。

1.依法治村,加强法制宣传

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大大提高。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分工负责,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开展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切实做到按章办事。第三,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规、有关制度交给群众,使他们真正懂得村民的权利,增强村民参政意识,使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堵塞财务工作中的漏洞。

2.规范集体资产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资产的作用

首先明晰产权、摸清家底,搞好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和产权登记,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其次,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准确无误地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并及时反映资产使用及变动情况,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取得、变更、销毁按照其总额的大小,分别实行备案和审批制度,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登记。防止个别干部高价购建和贱卖农村集体资产的状况发生,防止资产流失,保护集体资产安全和完整。

3.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力度

一是要加强对村级收入的管理。将村级收入纳入档案管理,每月都进行核对,对未入账的收入查明原因。年终对各村当年的收入和减收情况进行公布,杜绝该收不收,收入不入账等现象的发生。二是要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对村级非生产性费用实行上限制。各镇根据村经济规模大小,对各村差旅费、招待费、办公费等非生产性费用分别核定标准进行上限控制,并对非生产性支出与村干部工资挂钩。三是对农村集体资金实行在规定的银行开设账户制度,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类确定村集体备用金的额度;凡属农村集体的资金包括因农村税费改革各级财政对村级的转移支付、各种补贴补助、村干部误工补助等都必须纳入农村集体账内核算。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也要进入村集体的总账,但要在相应科目下按项目设置专项资金明细账。

4.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一是为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二是搞好凭证和账户管理。镇农经站对收、付款单据实行统一领用、登记、核查、销号、归档,禁止白条抵库。对收付款单据实行每做账一次缴销一次,防止单据的遗失。三是建立健全村级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实行年初项目预算,明确年度投资计划。所有的基建工程项目均应编制“基建工程项目审批表”,有合同、预(决)算,并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所有基建工程项目必须有正式发票和合同同时入账。

5.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民主理财

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财务事项。公开的账目要真实,内容要存档备查。每次公开后,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要及时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提出的疑问,要及时做出解释;对村民提出的要求,要及时给予答复;对村民提出的合理建议,要及时予以采纳;对大多数村民不赞成的事项,应当坚决予以纠正。此外,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此小组必须经村民会议或者村代会选举产生,小组成员应有2/3以上的村民代表,组长不得由村主要干部及其直系亲属担任。民主理财小组应当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制定相应的议事规则,定期举行民主理财活动,并有完整的活动记录,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6.抓好村级财会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特别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实行会计电算化势在必行,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财会人员的任免和调换应由村民委员会提名,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村主要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村的财会人员,财会人员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组织村级财会人员学习财经法规和政策,坚持原则,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提高村出纳的工资及待遇,给予适当的补贴;要保护和支持村级财会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其合法权益,对违反财务规定的财会人员按有关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李改草.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理论和实践[D].西北工业大学,

6.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六

【摘要】近年来,物业管理在城市居民中的知晓率和接受度不断提高,物业管理已经成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客,小区物业管理的水平以及管理质量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目前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物业管理、住宅小区、问题、对策

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从1981年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在深圳成立起,我国物业管理经过近32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新建住宅小区基本实行物业管理新体制,旧住宅区物业管理也取得了突破。物业管理遵循市场规律,开始引人竞争机制,相关立法工作得到重视,整体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物业管理在住宅小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示出物业管理己经构成房地产行业中一个重要的新兴子行业【l】。但是,在小区物业管理的快速发展背后,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应遵循“服务第一、方便住户”,“统一经营、综合管理”,“竞争择优”,“专业化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有偿服务、合理分担”的原则。

一、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法规滞后

法律法规滞后,完善的物业管理法规体系尚未形成。由于传统房屋管理局限于房屋修缮,管理对象限于公有房屋,对规范的法律需求不大。自1994年以来,建设部等国家部委和各 级地方政府先后颁发了一系列行政规章、行业规范和地方性法规。但事实上物业管理的实践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有了一定的发展,显然物业管理立法滞后于该行业的发展。

2、开发商的私欲

合理的规划、优良的工程质量和齐全的配套设施是做好小区物业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但近些年,我国很多地方不少开发商重建设、轻管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设计规划缺乏长远考虑,建筑施工质量粗糙,配套设施不全。

3、业主众口难调

物业管理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公共性和综合性。使物业管理服务有别于特约服务和专项服务;受益群体的广泛性和差异性,使客观评价物业服务质量的难度增大;即时性和无形性,使得业主无法象有形产品的消费者那样意识到物业服务的真实存在:持续性和长期性,使得物业管理企业必须长时间接受客户的监督和考验。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虽然共享一个住区,但是不同人群的主观喜好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差别决定了他们对物业管理服务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差别就容易产生矛盾。有的业主注重高品质的服务。对原管理企业服务满意;有业主要求大幅度降低物业管理费,使得原企业做不下去断然撤离。业主之间矛盾激化【2】。

4、物业管理主体模糊

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是物业管理的基本主体,只有这三方面在责权利问题上认识统一和行动到位,住宅小区才可能有和谐的局面。但由于‘物权法>刚通过,其法律效力的发挥尚有待时日。一方面导致大多数业主并没有从财产、契约和消费的角度理解物业管理,公共权利淡漠,缺少主动参与和自觉守约的意识;另一方面,本应由业主大会和业委会担负的管理共同事务和制止侵害行为的责任,全部推到了物业管理企业身上,就使得物业管理一直处于矛盾的风口浪尖。

5、物业管理企业产业结构单一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中国物业管理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因索的制约,因而未能

全力舒展。行业主体的单一使消费者所接受的服务范围受到了限制,行业客体的单一则把更广大的消费群体拒之门外。产业的单一性,使我国的物幢管理企业普遍缺乏后劲,只能数着物业管理费过日子。不仅限制企业本身的成长壮大,也制约了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全方位 服务的可能。这种单一性表现在:行业主体单一。物业管理企业的出身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开放式”特性。使得企业在运作模式、方法上互相抄袭与模仿,呈现现出惊人的相似性。物业管理企业未能与其他行业紧密结合、良性互动,重复的、小而全的物业产业队伍结构.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6、物业服务不到位.维修保养不得力

一些物业公司企业专业化水平低,收取管理费后,仅仅提供简单的保安、保洁、绿化 等服务,其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与业丰的实际要求存在一定距离。而对于如何保养好建筑 物的外貌,公用部位、周围环境,主动维修设备,提高物业的使用功能和经济价值则未能 很好顾及。小区或写字楼一旦发生故障性事件而向物业管理公一J反映(诸如电梯损坏、水 管泄漏、电闸破坏、防盗门失灵、墙灰剥落等),往往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他们一不具备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二无配备必要的维修队及设施,这显然不符合专业物业管理规范的要求。

7、物业管理费收缴困难

对物业公司来说,物业费收缴困难是最伤脑筋的事。有的小区因入住率低而收不起来,有的因业主对物业公司不满意而收缴困难,有的因物业公司提交的物业收费预算、决算等财务报告存在问题难以收缴等等,收费难问题依然困扰着各物业管理企业,这些都极大的影响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因缺少经费,服务工作不到位,业主因不满意拒缴或迟缴物业费,也使物业管理主体双方产生了后续的不良连锁反应,也遏制了物业管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8、企业服务品种少,质量低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一些旧小区和房改房小区,由于业主经济收入以及所居住小区的条件限制,承担不起较高的物业费用。另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从业经验、公司管理落后。在服务品种上,仅限于提供清洁、保安、维修等基本服务,缺乏更深层次的物业服务意识。

9、物业管理人才短缺

物业管理队伍中专业人才少,懂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维护技术,又通晓物业管理业务的专业化人才则更少。与此同时,我国对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还有所欠缺。

二、完善物业管理的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

要积极利用一切有效的宣传手段,面向全社会积极宣传物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意义、目的、重要性,尤其是物业管理对住宅小区建筑楼宇的保值、增值作用。以有效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合理的收费,让居民切身感受到自己是推行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受益者,从而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使物业管理步入正规轨道。

2、加强前期物业管理

很多立志于开发优秀楼盘的开发商在社区建设乃至规划过程中,就已经邀请一些知名物业公司进行前期介入,由物业公司从今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设计和施工提出合理建议,这样的前期介入运作下来。事实证明是非常有作用的,能避免今后管理中的很多问题,比较典型的是车位配比设置、空调外机位的设计、电梯大小等细节问题,只有经验丰富的物业公司才能体会到怎样的设计是最合适的设计。

3、设置机构,规范管理

国家有必要设置专业的物业管理机构,利用国家和地方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的一些法规及规章对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开发商实施综合管理,并尽快编制物业管理劳动定额,各物业各工种的工作量,材料消耗,及以机械台班损耗等做出明确的测定,使物业在竞争中一方面即可双向选择,又可防止物业行业不正当竞争。

4、提高员工素质,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要加强对物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认真执行有关政策、法规,树立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用户需要,树屯良好的物业管理形象,促进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5、完善服务收费机制。

应从满足不同类型的服务需求出发,完善物业管理服务收费。要明确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的定价原则、定价方式和价格构成;根据物业管理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制定普通住宅的收费指导标准,方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选择确定相应的物业管理服务。同时使广大居民树立物业管理服务的消费意识,物业管理服务不是“免费的午餐”,采取有效办法提高物业管理费的收缴率。

6、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是物业管理市场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物业管理要有专门的针对对象和具体的细分市场,在管理上要有专业化水准。全国70%以上的物业管理公司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派生的,物业管理企业要克服这种一体化管理中机构庞杂、人员众多、管理成本高的弊病,摈弃落后的用人观念,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吸引和留住人才,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做好服务集成,通过高标准服务来激发消费者的自觉缴费意识,从根本上解决物业管理收费难的问题,向知识型管理过渡,走一条人才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竞争市场化的道路【3】。

7、使物业管理向专业化发展。

这是物业管理全面推向市场的基础。物业管理涉及保安、保浩、维修、绿化等众多专业领域,以专业公司对之进行统一安排,分别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不仅节约了人力、财力,而且能够更全面、更专业的为居住小区服务。专业公司的推向市场也减轻了物业公司的负担.也能促进一些新建企业能够尽快赶上行业平均水平。

三、总结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本质是服务,围绕着这一特性,物业管理的发展就是要实现竞争机制的完善、管理规则的健全、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创新。随着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发展,国外物业管理“洋品牌”会逐步进入我国物业管理市场,竞争在所难免并将日趋激烈。

我们必须尽快改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宏观与微观环境,以业主需求和市场机制来调节服务行为,不断修正管理方式和策略,加快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完善小区物业管理收费机制,树立企业服务品牌和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加强工作纪律、岗位责任、岗位技能的管理、教育、培训,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服从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感,使全体员工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以业养业,从而实现小区物业管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物业管理的好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区的和谐与否。因此,如何提升物业管理行业的整体水平,鼓励物业管理企业在日常管理服务中探索营造和谐社区的途径,积极发挥物业管理企业在其中的作用,是一个比较迫切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海英.物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谢秋源,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活后勤服务分公司,河北,邢台,2011(2)

【3】匙静,王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咨询导报2007(10)

7.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七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老龄化现象的日趋呈现,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问题成为民众普遍关注的焦点。近年来,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增长较快, 2008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已高达13808亿元, 比上年增长28%。但是, 随着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的不断增加, 社保基金管理领域的违规和犯罪也在逐年增加。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 全国违规使用社保基金不断升高, 涉及全国各个省份, 违规主体包括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而2006年上海社保基金案更是震惊全国。因此, 我国亟须建立科学的养老基金监管模式,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管才能规避风险, 确保我国养老基金的安全与保值增值, 对我国社会经济有着巨大和长远的影响。

2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机构设置不完善

(1) 监管部门协调性差。

主要表现为: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缺乏统一规划, 相互协调较差, 重复监管现象严重,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从而严重干扰了被检查方的日常工作;同时, 在实际监管过程中, 先进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不能充分交流和共享, 导致监管只是流于形式;我国养老基金的监管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价和预警、防范体系。

(2) 监管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部门中有相当一部分监管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不熟悉养老金的运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而养老保险工作本身数据量大、业务烦琐, 致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工作只是流于表面, 而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其监管效率和监管质量。

(3)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社保基金监管机制实际上将社保资金的管理与监督的责任都划归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这种“既管理又监督”的模式根本无法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能。

(4) 信息化建设滞后。

我国社会保障部门还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保障信息化操作系统, 从而导致社保、税务、财政等部门之间数据和信息传递困难。

2.2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覆盖范围狭窄

我国社会保障养老基金的整体主要以县 (市) 为单位进行统筹与管理, 在全国范围内, 社会保障基金分散在各个社保管理机构, 而真正接受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对象却主要集中在机关单位、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部分城镇企业。而且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层次过多, 导致管理费用较高, 使得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平均规模过小, 难以实施规模较大、稳健的组合投资方略, 从而造成投资风险和经营成本增大。在此基础上, 社会统筹账户资本比重过大, 我国养老保险金的企业缴费率偏高, 致使效益一般的企业难以及时足额缴费, 从而影响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覆盖面积。

2.3 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长期以来都是把工作重心放在养老保险金的征缴上, 却疏于对养老保险金的审查与核算, 疏忽了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需求, 所以导致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缺乏专门的社会保险法律。现行的社会保险法律都是国家颁布的行政性法规。虽然我国自从实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 但是却缺乏一部内容齐全、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专门针对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

(2) 缺乏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律。我国现行的社保基金管理的法律法规都是以行政法规和条例的形式出现, 这就使得很多社保基金在收缴、运营、发放和管理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相关法律的缺失和不完善, 导致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效率低下, 同时也增加了我国社保基金管理与运营的风险。

(3) 社保机关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我国社保机关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有法不依, 有时甚至明知故犯, 从而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被挪用、挤占现象严重。

3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对策

3.1 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组织体系

(1) 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

我国要不断深化改革,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制改革, 建立以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内部监管为核心, 社会监管与国家监管为补充的全方位的养老保险监管体系。合理安排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使各部门各司其责, 从各个方面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的运营和监管, 同时, 使各部门定期进行监管信息交流, 加强各社保监管机构之间的联系, 保证养老基金监管的战略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加强国际间合作, 提高监管人员综合素质。

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不断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经验, 并通过公开招聘、内部选拔等手段, 不断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此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水平。

(3) 建立和健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制度。

建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有效的风险监测和评价体系, 并根据检测和评价做好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预警和防范措施。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标准, 加强其投资运营的各个环节的监管, 并要做出综合、全面的科学评价, 使养老保险基金得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监管。

(4) 加速信息化建设。

首先, 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统一规范的信息管理系统, 从而保证其各项统计指标的准确性, 从根本上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水平;其次, 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险数据库和信息传输系统, 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最后, 加强社保基金管理软件的研发与运用, 注重开发软件的管理功能和安全防范功能, 确保社保信息系统安全、高效地运作。

3.2 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覆盖范围

政府部门要做好养老保险的宣传工作, 保证各级部门积极完成养老保险的宣传工作, 用绩效考评等激励方式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增强宣传力度, 进而提高民众的参保意识, 扩大我国养老保险的规模。同时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管, 对拒交员工养老保险的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工商部门也应对个体商户进行合理的宣传, 以促进个体商户自愿交纳社会养老保险, 从而通过全社会的努力, 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并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覆盖范围。

3.3 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法律和法规

政府要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立法体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是建立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和维护社会保障秩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国要用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法律来逐步取代相应的政策性文件规定, 具体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梳理和修改已经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其次, 不断补充和完善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法律条文;最后, 制定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实施细则, 健全和完善其管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龙.如何确保养老保险基金更保险[J].中国市场, 2011 (5) .

[2]杨昀, 陈媛.社会养老保险转制成本及解决思路[J].中国市场, 2011 (39) .

[3]赵桂玲, 周稳海.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现存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 2011 (18) .

[4]夏天.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研究[J].中国市场, 2011 (32) .

[5]刘艳, 朱秀丽.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金缺口问题[J].魅力中国, 2010 (5) .

[6]陆晓军.浅析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福建轻纺, 2009 (4) .

[7]王艳红.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8 (4) .

8.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八

关键词:现行社保基金 财务管理制度

0 引言

自1998年1月1日起,社会保险基金纳入单独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这对于规范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运行的管理,健全基金管理监督机制,保证基金的安全起到了切实的保障作用。

社保基金是指为了保障保险对象的社会保险待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由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以及通过其它合法方式筹集的专项资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等,是百姓的“救命钱、养命钱”。为了加强财政监管,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社保基金财务制度将社保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规定,社保经办机构开设收入户、支出户,财政部门开设财政专户,社保经办机构征集的社会保险费收入存入收入户,定期转入财政专户,财政专户向支出户拨付基金,支出户向参保对象支付社会保险待遇支出。其中收入户除向财政专户划转基金外,不得发生其他支付业务,支出户除接收财政专户拨付的基金及该账户的利息收入外,不得发生其他收入业务。笔者认为,社保基金财务制度的颁布,规范了社保经办机构经办社保基金的财务行为,但在实际工作中,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亟待调整。

1 现行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不利于基金的保值增值

首先,社保基金开设收入户、支出户、财政专户三个银行账户,各帐户都存在相当数量的活期存款,又不能相互调剂,统一使用,无疑增加了资金成本,影响了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其次,现行社保基金财务制度规定,财政部门应根据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的意见,在双方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及时将基金按规定用于购买国家债券或转存定期存款。社保基金财务制度颁布前,社保经办机构依据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工作情况,除留足一到两个月的社会保险支付费用外,全部用于购买国债或转存定期存款,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但享有自主权,操作简便,效率高。现行社保基金财务制度容易造成社保经办机构和财政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推诿扯皮,影响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目前各地反映的情况正是如此。劳动保障部门将社保基金增值率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考核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然而,现实中,社保经办机构并不真正掌握主动权,工作很难做。

2 监管漏洞多,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首先,现行的制度将原来挤占挪用社保基金只发生于社保经办机构环节变成现在的社保经办机构和财政部门两个环节,并产生了新的控制漏洞。财政部门对社保基金的监督,力量都放在对存入财政专户的社保基金的直接管理上,而对社保经办机构的社保基金征收、支付环节却疏于监管,也无力监管。近年来不断出现有社保经办机构截留社会保险费收入,以及随意增加支出项目和提高支付标准,等等,都与财政监督缺位不无关系。其次,财政部门直接参与对社保基金的日常管理,成了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丧失了其原有的监督地位的独立性,影响了其对社保基金监督的客观、公正。

其次,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信息透明度还很不够,现行文件涉及到社保基金信息披露的规定如《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十六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至少每年向缴费个人发送一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通知单。缴费单位、缴费个人有权按照规定查询缴费记录。”第十七条:“缴费单位应当每年向本单位职工公布本单位全年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职工监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告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这两个文件的规定可以看出,没有对公布文件的范围、指标和方式等详细情况做出规定,可操作性很差。

3 对小额多期挪用社保基金仍缺乏制约

现行的社保基金管理制度对防范社保经办机构挤占挪用社保基金起到了一定作用,使社保经办机构大额挪用、出借社保基金等现象得到了遏制,但对小额多期挪用仍缺乏制约。因为社保经办机构完全可以通过向财政部门虚列用款计划,恶意套取社保基金,或者直接截留社会保险费收入,利用收入户、支出户来挪用社保基金。

4 为了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笔者认为应多措并举做好以下工作

4.1建立健全我国社保基金监管法律体系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社保基金法律监管主体依法监管的依据,是社保基金法律监管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社保基金监管的立法十分不完善,应提高立法层次、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全国人大将《社会保险法》立法纳入09年的立法规划,这是一件好事。同时,要对2001年制定和发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进行修改完善,对地方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制定具体的规则,从而形成完善的投资管理法律体系。

4.2 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和审计力度 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劳动保障、财政和审计部门各负其责,将本部门应管的、能管好的事管好。同时,各部门要相互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建立对社保基金进行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完善社保基金监督体系。监督社保经办机构是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有效实施;监督社保经办机构在社保基金征收、支付环节是否应收尽收,有无套取基金现象;监督社保基金是否安全完整,是否保值增值。

4.3 加强社保经办机构财务和内部审计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随着安然公司的倒闭,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作假事件的公诸于众,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道德素质已成为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工作尚处于深化改革阶段,各地社保经办机构会计基础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单位会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造成账目混乱,手续不清,一些单位会计人员违犯会计职业道德,造假帐,编假数,报假表,等等,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影响了社保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执业人员整体素质,包括内部会计和内部审计人员,是确保执业诚信的根本。所以,必须大力加强社保经办机构的会计基础工作,定期开展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诚实守信教育,树立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对此,各地财政部门要严格监督检查,对严重违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社保经办机构要严肃处理。

4.4建立健全社保经办机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社保经办机构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堵塞漏洞,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在社保基金的征收、支付、货币资金管理等重要环节严格贯彻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等内部会计控制原则,从源头上防范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等不法行为发生。

4.5 建立社保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制度,保障社会公众获取社保基金信息的权利,和对社保基金运行情况进行监督。

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在内的社保基金年度报告,将社保经办机构基本情况、社会保险金征收支付政策、征收支付情况、欠费单位及金额、基金结余及保值增值情况等涉及参保职工切身利益,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重要事项披露出来,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规定社保基金年度报告必须经过会计事务所审计,提供审计报告。

9.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九

0

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重要产业部门,是旅游业的销售系统,担负着招徕旅游者和接待旅游者的重要职能。因此,其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加入WTO后,旅行社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使国内与国际之间的区别日趋淡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使旅游市场环境更加复杂,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就使我们必须用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经营旅行社,以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旅行社经营管理概述:

(一)旅行社经营管理的概念

在旅行社管理活动中,经营是旅行社为了生存、发展和实现长远目标对旅行社经济活动进行的运筹、谋划的综合性职能。管理是指对旅行社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各项工作的总称。

旅行社经营管理的最根本目标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其次,经营管理最基本的目标是使服务者感到满意;最后,其最重要的目标是企业员工高昂的士气。在旅行社经营管理中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保障旅行社的健康发展。

(二)经营管理的区别

经营与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两项不可分割的重要活动,而去在很多时候我们也将其并称为经营管理,但两者也还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管理解决的是企业战术性问题,即在既定的目标和人、财、物等资源条件下,合理安排和组织生产,合理配置和使用各种生产要素,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而经营所要解决的则是企业战略方面的一些问题,如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生产多少,如何销售等。著名的企业家和管理学者法约尔的概括,经营与管理的区别就在于经营是决策过程,是确定目标,是解决“为什么要这么干”的方向问题;而管理是怎样实现目标、是解决“怎么干”的方法问题,因此管理师经营的一部分。(三)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内容

旅行社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旅行社员工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通过向游客提供商品和优质服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旅行社管理本身则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来实现的。管理职能主要有计划——提出任务;组织——确定手段;指挥——实施计划;协调——落实计划;控制——确保计划。(四)旅行社经营管理的特点

众所周知,旅行社产品属于服务性产品,首先具有不可感知性、不可储存性、非均质性等一般服务产品的共同特征,另外它还有综合性、公共性和娱乐性等区别于普通服务的独特特点,因而它带来了管理上的特殊要求和不同于其他企业管理的难度。主要有分散性和流动性强;协作部门多,涉及范围广;对员工的个人素质要求高的特点。

二、旅行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行社产品单一,跟风情况严重

在我国以中小型旅行社占主要地位,它们的实力和规模都比较小,致使在开发和研究新产品中为了减少成本,推出的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产品种类单一,大多数的观光旅游产品,度假产品与商务产品等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许多旅行社采用“跟风”的产品设计方式,多数产品处于“搭便车”的状态。旅行社产品在开发中没有创新,技术含量低,而且和其他旅行社之间存在类同情况严重。

目前大多旅行社在开发产品中不重视市场调查。存在只要产品好,不怕没有卖点的思想。就目前的旅游情况看大量的旅游产品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景区在开发建设中应进行系统的市场调查,根据游客的需求设计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中国旅行社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往往不进行或不注重进行市场调查,而是靠主观判断或跟风,景区开发者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只有能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才是好的旅游产品。

在旅行社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当一个旅行社苦心做出一条线路时随时面临被“克隆”的危机,旅行社所做的调查组织、宣传促销等努力也都可能付诸东流。特色旅游线路的开发未来有望获得更多的利益的效益时,其他旅行社也闻风而来,这种跟风情况阻碍了旅行社的发展。

(二)旅行社信誉低,可信度差

在任何行业信誉是至关重要的,旅行社的商业信誉是关系到旅行社生死存亡的重要条件。其信誉的形成源于旅游服务质量的好坏,而决定服务质量的优劣,在人力资源方面,取决于每一个在实际旅游接待活动中提供服务的具体工作人员及管理者。我们从每一年的旅游投诉通报中都可以看到,关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投诉事件在所有的投诉中均占有较高的比例,其所涉及到的人员也比较广泛,比如导游、供应商、旅行社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近年来出现在旅游市场上的一系列投诉事件,涉及到的黑社、超范围经营、非法、变相转让许可证、零团费和负团费,虚假旅游业务广告、黑车、野导、私拿私授回扣等现象,使旅行社的行业公众信誉大跌,殃及到了所有的旅行社,就连老牌、名牌旅行社也不断受到株连。旅行社领导应重视员工培训,提高整体的职业道德,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提高整体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行社的可信度,促进整个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

面对旅行社业白热化竞争局面,为了生存,中小旅行社在组团市场拼命地降价以揽到游客,而后向地接社拼命压价,而地接中小旅行社面对竞争压力有的降低地接价格,有的甚至承诺垫付资金,但在业务操作时为了生存则暗地降低服务标准,或者加大购物行程,最终导致回程旅客对组团社反感、甚至发生纠纷,组团社面对游客的投诉和不满又对地接社施压,甚至不结算地接款。如此的恶性循环,导致游客、组团社、地接社三方互相埋怨和不信任。旅行社业为此面临着严重的信用危机,尤其是中小旅行社。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势必严重影响到中小旅行社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三)旅行社内部经营管理能力差

目前旅行社集团普遍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能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内部管理水平较高,经营成本较低,并能充分激励企业各级从业人员,吸引大量优秀而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因此,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而大多数中小旅行社是由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企业核心人员通常都是家族的人,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及财务制度,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较多不规范行为及短期行为。经营手段相对落后,经营成本较高。由于在业务数量上无法与大旅行社相比,在票务、地接、住宿、餐饮等方面所取得的优惠也不及大旅行社,因而成本价格要高于大旅行社。在人事机制上也不完善,不能科学合理安排工作,一人分饰多角或几人兼顾多种工作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内部信息不通畅及服务缺陷,管理成本增加,而且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工作环境较差及福利待遇较低,留不住优秀人才,导致员工流动率大。工作效率因而受到限制,无法保持良好的服务品质。

三、旅行社经营管理的解决对策

(一)注重产品种类与深度开发

要从深层次挖掘旅行社产品的潜力,并推出富有特色的服务。要增大旅行产品的差异性与科技含量,以高品位扩大市场。要以产品的新卖点与切入点领先于市场,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拥有较高的顾客品牌忠诚度,使旅行社产品具有长远的生命力。

旅行社营销既是旅行社将潜在市场机会转化为现实市场机会的最有效手段,又要以勇于竞争的热情大力开展市场的营销活动,以比竞争对手更快、更有效地调整经营组合去影响旅游者,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二)提高旅行社整体素质

.旅行社整体素质主要表现在服务质量和信誉、综合服务能力和应变能力、导游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等等。旅行社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是旅游行业兴衰的写真。在旅游接待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宣传本社的服务质量赢得广大游客的口碑;另一方面体现当地的旅游形象,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旅行社整体素质高低的标准,不仅要看到其部门的自身效益好坏,还要看其为社会服务的好坏。

旅游市场开发的好坏,是旅行社素质的寒暑表。为此,即要做员工的思想工作,又要把握住利益分配取向,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和条件,使全体员工都有竞争、服务、开发深层效益的意识。在竞争中提高素质,在竞争中加强管理,使旅行社素质不断提高。旅游业的服务宗旨不仅仅是使游客饱览山水、名胜古迹、人文地理,更重要的是广览博收,洋为中用。通过参观、访问、洽谈、接触来吸引投资,达成合资协议,最终达到在发展旅行社经济的同时发展国家经济的目的。

(三)实行网络化、电脑化经营

21世纪是旅游业黄金时代的开始。信息技术革命无疑将为旅行社和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这一最重要的战略武器。

目前我国旅行社仍固守着一部传真、两部电话在做生意,仍然在翻着商情广告,发着传真报价,其管理层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网络对旅行社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所以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去搞网络建设,而新世纪的中国旅游市场需要旅行社高效、准确地满足中国以至世界各地游客的需求。旅行社要争取走电脑化、网络化经营的道路,这是未来旅行社发展的趋势。旅行社经营手段的电脑化、网络化已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不管食、住、行、游、购、娱,也不管大、中、小型旅行社,以至两三人的小型代售处都必须将电脑化、网络化作为刻不容缓的一种基本设施。旅行社要在很短的几分钟内就能为散居千里、万里之外的游客提供咨询、售票、组团、出游等服务。没有电脑,旅行社的运作就将成为一句空话。电脑网络运作将大大提高旅行社招徕客人、开拓市场的能力,能组合成“网络舰队”,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正确的定位,保证快捷无误地运作。

近年来,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国内旅游业绩连续4年居全国同业第一位,这是和其建立全国性的电脑网络分不开的。2001年它又投资在30多个大城市建立了全国性的散客网络,在解决散客出游难方面又一次体现出信息技术在旅游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这一网络可使从不同地方出发的个别散客,能够在同一旅游地组成同一团队。到目前为止,春秋国旅已在全国140多个城市电脑联网、联合经营,其中有产权联系的已达到了20多家。与其他国家一样,未来的中国旅行社将凭借网络化、电脑化得以更快的发展。

(四)完善旅行社经营管理制度

1.制定行业技术标准、评定等级

旅行社业的产品是服务,而服务的质量很难像有形产品那样获得检验,因此,旅行社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制定业务技术标准进行事前检验。可以从旅行社的资质、业务人员执业技术规范、操作规范、产品标准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技术标准,在全行业中推广.2.严格执行旅游服务质量标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行社企业的竞争主要是接待服务质量的竞争。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之一在于服务质量的标准化,即建立企业服务质量等级标准,确立企业服务等级形象,并依照服务质量标准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质量评价和质量监控体系。旅行社企业在市场上的质量等级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扩大客源,提高效益的源泉。

实践证明,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通过服务质量标准化渗透行业管理功能、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发展的效力也越明显,加入世贸组织更需要提高服务质量。3.实施现代化经营管理

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思想也随着更新。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管理思想现代化应包括管理科学思想、管理系统化思想、为社会承担义务的思想等。

实现管理组织现代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制度,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按照分工明确、指挥灵活、信息灵敏的要求,合理设置旅行社管理机构;建立和健全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建立和健全旅行社的民主管理机制,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提高旅行社经理人乃至整个领导层的素质,培养现代化的管理人才。管理方法现代化,就是要继续总结我国旅行社业原有好的管理方法,并在次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学习、推广一些旅游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先进管理技术和方法。

[论文关键词]中小旅行社 旅游网络销售 管理元素

[论文摘要]中小旅行社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其优势也有其严重的不足,本文就中小旅行社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中小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从绝对数量上来看中国是拥有旅行社数量最多的国家,但同时中国也是旅行社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国家。旅行社数量多不代表没有生存发展空间,业界专家学者一致评论中国旅行社存在“小、散、弱、差”四大不足。实际上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从小做大、做强的,没有一家企业一进入市场就是行业的“帝国”。因此,中小旅行社要做大做强首先应发现自己的问题;旅行社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有点乱,这不是某一家旅行社能改变的。旅游者在逐渐地“摆脱”旅行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出游总人次中只有约百分之五的游客会参加旅行社的观摩团观光,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减小,为什么?旅行社的数量在增加,这就造成了旅行社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这些大大小小的旅行社既不注重产品开发又不重视产品质量所造成的,每一个参加过旅行社组织的观摩团的游客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满,即使是一些VIP观摩团也是如此。

旅行社不是不可以提供低价游产品,但是旅行社在向游客提供产品时应明确告知旅游者他们所购买的旅游产品的实际情况。在部分省市甚至存在零负团费操作,这更加造就了旅游者的不理解。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次达到了创历史的1.78亿,但很多旅游者却把国庆节形容成“国庆劫”,可见旅游者对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有多么的不满。综上所述,中小旅行社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一)对旅游者的旅游感受不够重视也就是旅游产品质价不相符

(二)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产品过于单一

(三)旅行社没有真正认清当前行业形式

(四)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忽略了诚信

(五)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仅仅围绕价格做文章。

二、中小旅行社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很多旅行社内部业务规范方面没有严格界线,有些票务部人员也可以操作地接团和组团,同样组团人员也可以做地接,地接部计调也可以做组团,甚至导游部人员也可以操作地接团和组团,表面上看是各显其能为公司拉来业务,实际上易造成旅行社内部的不良竞争甚至形成员工间关系紧张;其次,旅行社对一线导游服务人员管理缺乏明确制度,对导游员的工作不够重视。只是在导游“砸团”后才会对导游有所惩罚,而对导游工作表现好时没有奖赏。带一些经济型旅游团,导游员大多要交“人头费”,对导游的生存状况采取漠视的态度。导游被称之为三无人员“无底薪、无社保、无安全保障”,在业内导游状况有曰“领导贵族化、游客祖宗化、上班日夜化、加班无偿化,想改变简直是神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不实为很多导游的真实感受;再次,中国旅行社业最大的弊病在于以OP(即Operator,也称计调)为核心,OP集诸多功能于一身。西方一些成熟的大型旅行社是严格按照流程分工,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人员负责。德国凯撒集团旗下的北京凯撒国际旅行社各个流程之间有严格的限定,例如计调不允许直接面对客户,即使接到客户的电话也必须转给负责销售的人员,目前我国旅行社业与国外大型旅行社的制度化、流水线做法相比,作坊式的经营方式对个人的依赖性很强。一方面,个人资源的积累在旅行社经营中占据了很重的成分,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就可以负责旅行社从外联、组织到计调甚至接待的所有业务环节;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很容易地转化为个人资源,也就是业内常说的所谓“富了和尚穷了庙”。这种高度依赖于个人资源而不是完善的业务分工和流程的做法,导致旅行社被“架空”、“挖空”。

三、中小旅行社如何运用网络来丰富经营渠道

目前,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旅游企业是运用传统的商业模式,旅游电子商务系统方面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或呈空白状况。一般的旅行社电脑主要用途,只不过是进行内部的旅游行程编排、财务核算、单机一般数据处理等,信息服务能力非常差,电子商务没有发展起来,完全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即使使用网络来操作旅游业务也仅局限于B2B式的团队业务操作,而不是B2C式的散客报名交易。现在绝大多数旅行社仅仅把自己的网站当成一种简单的宣传自我的手段。目前,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以美国为例,2005年全美在线旅游代理市场增长19%,达到291亿美元。在线旅游销售收入占2005年旅游市场收入的30%,而2004年这个比例是25%,2003年为21%。直接提供在线服务的旅游供应商收入增长27%,达到325亿美元。二是销售规模和收入所占比例大,美国的在线旅行市场在2005年有620亿美元的规模,而到了2009年,在线旅行市场规模将达到910亿美元,占旅行总体市场的50%,即美国旅游服务约1/2都将在网络上进行。所以作为中小旅行社首先要重视利用网络,那么作为实力较弱、人力资源较匮乏的中小旅行社该如何抓住网络平台来开发旅游产品的交易呢?随着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不断深入理解,“全包价”的旅游产品在不断地被“半包价”“小包价”旅游产品所取代。首先,中小旅行社可以和一些旅游网站联合,做他们的旅游产品代理商,通过这旅游网站来销售自己的旅游产品,以此同时,旅行社还必须和旅游单项产品提供商形成一个网络系统,由这些旅游单项产品提供商提供相应产品供应情况;其次,对于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型旅行社,可以建立自己的旅游公司网站,加大对网站的宣传力度,比如可以将自己的网站和一些门户网站链接起来,建立自己的呼叫中心,逐渐完善旅游产品在线销售。

四、中小旅行社的经营管理中应加入一些新的元素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再也不能仅仅是旅行社管理的口号。“照顾好你的员工,照顾好你的顾客,就会得到市场对你加倍的照顾”-----这是适用于所有企业的一条经营管理的“黄金法则”,可见我们的员工和我们的顾客一样重要。“没有富于人情味的管理,就不可能有富于人情味的服务”---旅行社尤其要对一线导游人员重视,现在很多旅行社的导游员都是在一家公司干了两年就转到其他旅行社干或转做兼职导游,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得到旅行社应有的重视。一个优秀的导游员比一个优秀的外联人员更可贵,而在很多中小旅行社老总看来外联人员可以直接拉来客户为公司创造价值却忽视了一个好的导游为公司树立的良好口碑。

在管理方法上,首先中小旅行社应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绝不能只有惩罚的没有奖励;其次 对导游员应加大综合素养的培训力度,在工作技能上和职业道德方面帮助其提高;再次 帮助导游员建立职业规划使其对职业角色的认识更加深入。

10.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十

【摘要】新机遇、新挑战、新科技、新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企业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需要企业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积极应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技能,努力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培养和开发优秀人才的管理新机。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 人事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并不断被人们所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合理使用、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战略图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大多数国有企业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人事管理模式,虽进行过一系列的改革,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1],人事部门的职能多为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在强调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与公司发展战略相脱节、缺乏一整套有效的激励和培训机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人力资源理念和管理上的滞后,直接导致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难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现有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发挥和挖掘;人力资源的结构失调。即所谓“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臃肿”,普通型的人员人满为患,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高素质的拔尖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的发展战略相脱节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公司工作设置的,而不是为公司的发展战略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性质,忽略了服务性质。因此,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虽然在人员招聘、调配、晋升乃至薪酬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权力,却不是以服务公司的发展战略为前提,往往是为管理而管理。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改人事部为人力资源部,并赋予为一些新的内涵,但从总的来说,并没有完全摆脱旧的人事管理体制的痕迹,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发展战略脱节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2 缺乏行之有效的、能够充分反映个人业绩和贡献的薪酬体系

在国有企业中[2],有相当比例的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公司经营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创造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在分配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平均主义,工资不能按岗位、能力、贡献拉开差距,干好干坏收入差别不大。员工的收入与其绩效不能挂钩,则无法针对不同阶层的员工产生激励效果。

2.3 缺乏合理的、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用的用人机制

国有企业也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有利用好人才。首先是选人机制有问题,国有企业基本上是领导提议,然后人事部门考察,最后组织任命,因此难以做到公平公正,择优录用。

2.4 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体系

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用,不但要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这就需要对国有企业员工进行有计划、持续的培训、教育和开发。而有的国有企业还仅仅停留短期的岗位技术培训上,而缺乏从开发人潜能的角度,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培

养国有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具体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方面3.1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现代公司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更新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确立“大人力资源观”。“大人力资源观”强调以系统、全局的观点来看待人力资源问题,把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在公司远景、公司使命、经营战略、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使它与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国有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以达到短期内促进国有企业业绩提升,长期推动国有企业战略实现的目标。

3.2 建立以绩效工资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薪酬应与绩效挂钩[3],国有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才能较好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薪酬结构设计的目标是要让员工所获得薪酬与其贡献成正比,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使员工的精力集中到提高工作业绩上来,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国有企业应建立“以能力决定晋升、以绩效决定薪酬、以态度决定去留”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的科学合理性要建立在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国有企业员工任职期间的业绩进行考核。员工绩效考核内容由工作能力、工作绩效、工作态度三个方面构成,依据国有企业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细化考核项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量化的考评指标必须以实际工作结果为依据;二是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三是既重视考评个业绩,又重视考评团体业绩,两者有机结合。绩效考核指标不能片面化,必须考虑公司团队的协作,也必须考虑个体和全局的关系,以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战略服务。

3.3 建立以竞争机制为主体的人才使用机制

制定以任职资格为基本条件的,以竞争上岗和岗位交流为主要形式的人才成长机制,及时发现和使用人才。明确职位的职责、任期和工作目标以及与此相配套的权力和奖惩标准,做到责权利统一,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竞争上岗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还应该引入员工退出机制,即不适应公司发展的员工必须辞退,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员工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3.4 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

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发现和培养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才。员工的教育和培训要注意短期的岗位技能培训和长期的素质培养相结合,培训的方式采用实效更强的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随时随地对员工进行教育,让员工在实践不断成长提高。人力资源的潜能得到开发,公司的潜能才会得到开发;只有人力资源的素质得到提高,公司的素质和竞争力才会得到提高。合理开发出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相当于在不增加人员数量的条件下,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总量。这对公司效益的增加和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都非常有利。

当然,国有企业的改革搞了那么多年,试过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不少,效果却始终不那么明显,这说明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要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很多。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只是我国国有企业整体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在国有企业整体改革中进行研究,我们才能解释的更加清楚。

参考文献

11.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十一

关键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原则;对策

0 引言

在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建设的速度很快,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样,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为重要。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有了一百余年的应用历史,但是,我国对于财务预算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也就导致了我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建设还不够完善,还不够科学、不够系统,也导致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能将其具有的职责全面地发挥出来。这也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巨大难题,企业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断地提升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1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原则

1.1 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

企业的行政部门需要组织和规划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同时,在企业内部需要建立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还需要完善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按照企业的部门结构进行相应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责任、权利划分,并且对预算的标准进一步细化,将细化后的预算指标经过企业各个领导层面的责任中心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中去,要求企业无论是领导人员还是基层的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去,对于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最终确保预算指标的实现。

1.2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需要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

财务预算管理并不是具有盲目性的,而是需要与企业现阶段战略计划相符合,要进行全面的预算,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中任何有资金消耗的内容都要涉及。企业财政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预测,并且对活动进行全方面、系统的规划,在活动的开展中要加强控制,在活动结束后需要进行相关信息资料的统计,并且对整个活动开展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价,保证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深入企业的各个层次,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对企业落实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1.3 科学合理、稳步前进的原则

财务预算编制是财务预算工作开展的基础,财务预算编制需要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因为财务预算过高很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失,财务预算过低则会导致很多工作因运转资金不足难以开展。企业财务预算需要考虑到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公司的财务增长情况,根据财政的收入确定财务的支出,避免支出大于收入导致企业处于负增长状态,将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企业运行资金链断裂,保证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稳步前进[1]。

2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对于财务预算管理不够重视

在现阶段虽然我国很多企业都渐渐开始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但是各个企业之间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领导人员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他们眼中认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企业的经营必定会有财政的支出,没有付出就没有盈利。这种思想上的误区如果不能纠正,不仅会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的开展,同时还会导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受到严重的影响。

也有一些领导人员认为,企业的财务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财务计划,再进行财务预算的编制、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太过于多余。这些领导人员对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没有概念性的认知,了解程度还十分的肤浅。企业的分级领导认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自身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对于财务预算指标也没有太多的重视。这些思想上的误区在我国企业领导人员身上可以说是十分常见的,这些错误的思想也导致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十分艰难。除此之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不能帮助企业相关人员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同时财务预算编制手段不能够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这些也是导致企业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的原因。

2.2 财务预算编制缺乏战略性

在上文中提到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需要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但是很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预算编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具有战略性的目光,导致企业财务预算承受不住市场的严峻考验。

第一点,企业在落实财政预算管理指标时不能具有全面性,不仅需要涉及企业当前阶段的财务预算指标,更多的要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要对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计划给予高度的重视。但是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常常将其忽略,导致财务预算编制的指标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存在一定的矛盾,导致各阶段财务预算编制不能良好地衔接,最终也导致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没有将其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作用发挥出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2]。

第二点是企业在确定财务预算目标时,不能全方位的考虑,没有对市场进行调查,也没有对市场经济进行预测,对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没有相应的了解,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导致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经受不住市场经济的考验,不具有一定的弹性,不能很好地面对市场经济的变化。

我国很多企业对于企业的战略管理还处于初步认知阶段,很多企业受到固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短时期内不能接受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也就不能正确地认知企业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没有正确地认识也就不能正确地对其进行把握,甚至会失去许多企业发展的机遇。没有对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进行明确的标定,导致企业在经济市场中渐渐迷失了方向,使得企业的发展必定会走不少弯路。

2.3 财务预算管理的考核和监督不足

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很多企业并不重视这二者,导致企业发展动力不足。如果将企业比喻成前行的汽车,那么企业的工作人员就是企业的动力系统,企业管理人员就是汽车的驾驶者。我国很多企业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还处于严重的空白状态,这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是有很大不利影响的。因为,在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需要对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和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然后根据考核的结果对于工作人员和领导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惩罚。但是在考核过程中很有可能因为人情、面子等个人情感,导致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不高,不能真正的做到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为了有效地避免个人情感因素对于考核结果的影响,企业必须要建立相应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通过这两方面内容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同时也保证企业这辆前行的汽车有足够的动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对于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很多管理人员只是注重于财务预算报表,没有对财务预算的执行进行全程的监督和控制,导致财务预算报表就相当于一张白纸,只是一个形式而已,使得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没有将其工作开展的意义全面地发挥,工作的开展也没有取得任何成效,花费时间和精力制作的财务预算编制也只是参考性的建议,并没有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也没有一定的权威性。

2.4 企业缺少高素质财务预算管理人才

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工作开展的成效可以帮助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站稳脚步,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很多,其中包括企业经营预算、资金预算、财务预算等。而其中每一部分又包含着众多的内容,针对经营预算而言涉及企业相关业务的收入预算、企业相关业务的支出预算、企业生产产品的库存预算、企业员工的薪资预算、企业税务预算等。所以企业财务预算可以说是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该工作涉及的学科众多,例如:计算机、法律、财会、管理等,也就导致了对于财务预案算管理人员有很高的要求。但是针对我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调查分析发现,高素质人才十分地缺少,一些企业的财务预算人员空有数量没有质量,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专业技能都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有的企业财务预算人员综合素质达到了相应的需求,但是人员太过于稀少,根本不能完成单财务预算管理的全部工作内容[3]。

3 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企业领导人员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

企业领导人员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人员,是一个企业的领军人物,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是金字塔的最高层。企业领导人员的思维模式和相关决策确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与企业的兴盛与衰败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要注重对财务预算管理理念的认知和培养,不断地提升企业领导人员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利用企业领导人员的领导作用协调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得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能够融入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去,对企业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全面性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效率,使得企业向着现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稳步前进并最终实现。

3.2 在企业内部树立财务预算管理的新理念

企业财务预算无论是预测还是决策都是根据实际市场情况,然后参照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目标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的。某一阶段内对企业的投放资金、企业的经济收益分配等一切涉及资金运转的企业管理内容作出具体的安排。所以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必须要以经济市场为核心,以企业的战略发展需求和规划为重点,以企业的经营预算、资金预算、财务预算为基础,以为企业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发展为最终的目的,并且以现金为中心进行财务预算的编制。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这一工作,只有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融合,才能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意义全面地发挥出来,才能使其真正的富有生命力。

3.3 加强对财务预算执行的监督、设立奖惩制度

预算决策、预算监督以及预算调整都是财务预算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如果想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够达到预算的目标,企业必须要重视企业财务预算的调节和控制,要对财务预算的执行进行全程的监督,使其不再是一张废纸。对于预算的控制,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预算工作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了解,及时地解决。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预算报告制度,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定期将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上报,这样能够使得企业对预算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报告中所阐述的重要问题,要对整个执行项目进行全面的调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员追究其责任,还要对经营管理提出可行性的改善措施。

对于预算的调节,财政预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预算编制是经过全方位的考虑后制定的,所以财务预算编制也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如果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那么必须由相应的部门提出书面文件,由企业的经营部和财务部进行审核,最终交予企业领导人员决定。奖惩制度不仅能够对员工的行为和思想进行约束,同时还能够充分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使其能够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自身工作中去,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有很大帮助[4]。

3.4 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财务预算管理人员

企业如果想要不断提升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成效,那么就必需拥有大量的高素质财务预算管理人员,企业需要做好人才的保障工作。因为财务预算工作内容众多,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难度系数大、涉及的学科众多,所以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够满足工作的需求,保证工作的质量。

企业针对此内容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招聘机制,利用优越的待遇吸引人才,并且逐步完善企业的激励制度,保证企业可以留住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于本企业人才的培养,企业可以委派内部的工作人

员到外界进行培训,吸取丰富的经验,学习先进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5]。

参考文献:

[1]孙宏,庄茂兵.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5).

[2]王守业,李乃文.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实践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3(18).

[3]彭玉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之我见[J].财政监督,2011(9).

[4]阳红霞.我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事业财会,2013(4).

上一篇:初级《经济法基础》试题下一篇:教辅资料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