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音乐文化论文

2024-09-24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精选11篇)

1.本土音乐文化论文 篇一

内容摘要:

一、我国高师 音乐 教育 现状 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我国出现中小学音乐教育逾一个世纪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不同时期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各不相同。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实验稿)》颁发,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作了新的阐述。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内容“应当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提倡学科综合,应将我国务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当代 中国 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并且注意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如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 艺术 的综合。”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不能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比如教学模式过多地效仿音乐院校的模式:教学内容又主要学习欧洲17、18世纪的古典音乐,很少学习世界其他国家的音乐,更没有把中国传统的现当代音乐放到合适的位置。培养方向上有“偏”的倾向。学生往往追求主修专业的“高、深” 发展,对其他相关文化缺乏最起码的了解,没有正视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得不到提高,缺乏民族音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高师 音乐 教育 现状

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我国出现中小学音乐教育逾一个世纪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不同时期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各不相同。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实验稿)》颁发,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作了新的阐述。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内容“应当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提倡学科综合,应将我国务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当代 中国 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并且注意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如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 艺术 的综合。”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不能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比如教学模式过多地效仿音乐院校的模式:教学内容又主要学习欧洲17、18世纪的古典音乐,很少学习世界其他国家的音乐,更没有把中国传统的现当代音乐放到合适的位置。培养方向上有“偏”的倾向。学生往往追求主修专业的“高、深” 发展,对其他相关文化缺乏最起码的了解,没有正视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得不到提高,缺乏民族音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高师音乐教育应重视本土音乐教育

我国当代音乐工作者应该打破旧有的“欧洲文化中心论”的观念,建立“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的观念,另外,在建立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也应加强本民族乡土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我们既不能做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固步自封,排斥甚至拒绝外来音乐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更不能做一个缺乏民族意识的,只对西方音乐文化顶礼膜拜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就总体而言,多年来以欧洲音乐体系为重,中国音乐为辅。中国音乐中又主要以汉族音乐为主,对中国众多的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很少纳入到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更缺乏深入研究。作为音乐事业主要继承者的音乐专业学生,应首先有权学习本地区、本国、本民族的音乐遗产:做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才能继承和发展本国音乐,继而为世界音乐文化做出贡献。事实上,发挥区域优势使学生首先了解本土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作为本地一员所应具有的对本地区音乐文化的认同、接受和归属感。强化他们与本区域音乐难以割舍的感情和心理联系。”因此,笔者认为在高师音乐教育中重视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十分必要。

三、本土音乐教育对寓师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商丘市是河南省地方戏“四平调”的发源地。从上世纪30年代形成至今已有70多年的风雨历程。它在这块土地上产生、发展起来,流行区域也不是太广。是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传统音乐形式,这个年轻的剧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辉煌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已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我们身处它的发源腹地却没有看到过一场“四平调”戏的整场演出,只是在综艺晚会上一位70多岁的老演员偶尔露一次面。我在想,这个极具区域特色的剧种代表者仅仅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演员吗,它的艺术魅力哪里去了?它的发展历程怎样,现在发展情况怎样?于是我准备带学生进行一次采访活动,这也正是利用区域优势对学生进行本土音乐教育的机会。于是,我带着几名学生采访了这位“四平调”剧种的老演员。在她那里。我们了解到了“四平调”剧种的雏形、创立、发展、辉煌直至今天濒临灭绝的过程。老演员从“四平调”的音乐、表演、剧本、角色、唱腔等各个方面讲解示范四平调的剧种特色,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本土音乐教育课。由此笔者认为,开展本土音乐教育课对高师音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本土音乐文化论文 篇二

一、现象——本土音乐教育的失落

当今世界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各国都在追求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 即通常所说的文化本土化和艺术民俗化。在我国, 当前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历史原因, 音乐教育体系长期受欧美艺术影响, 民族份量不足, 尤其是凸现浓郁地域特色的本土音乐很难登上“象牙塔”。比如我们台州的学生大都不知道“前所莲花落”、 “临海道情”、 “石塘大奏鼓”、 “上盘花鼓”、“路桥莲花” 等地方艺术, 本土音乐正逐步远离我们的孩子。而历史表明:越是“本土化的东西”, 往往也越具有世界性意义。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民间音乐艺术资源, 运用于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之中, 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熏陶, 培养热爱祖国, 热爱家乡, 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和高尚品德。要实现这一目标, 依赖现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 开发和利用乡土音乐课程资源为新课程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1.众所周知, 各地在长期的发展及特定环境的作用下, 都会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资源。而运用到课堂教学的音乐资源则必须符合教育理念和学生实际, 必须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且具有一定的育人性。那么我们该如何选取这些民间音乐资源?

2.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今天, “音乐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剧场、戏院、音乐厅”等, 而是更为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VCD、MP3等诸多新的大众媒体, 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 这些又深深地冲击着现代中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那么, 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弘扬民族民间音乐与学生喜爱流行音乐之间的矛盾?

三、尝试与实践

基于以上问题, 我结合实际, 做了不断的尝试与修改, 把本地民间音乐艺术有选择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希望能让学生有全新的感受。不过要完全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需要一个过程。

记得有次上课, 我只携带一盘“前所莲花落”的磁带就去上课。但学生一听到唱词, 先是惊奇, 怎么里面唱的全是本地话, 那些东西也能拿到课堂上吗。但随着情节进展, 学生有说有笑, 有吵有闹的, 好好的一节课就这样坏了, 说是“老土、难听死了, 而且也听不太懂”。课后, 我认真总结了教训, 是自己过高估计学生, 误以为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地方人, 肯定非常熟悉“前所莲花落”的, 因此没有让学生去找资料。

有了前车之鉴, 恰逢街道在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机会, 我特意找了些“前所莲花落”的资料, 换个班级上课。我先把“前所莲花落”艺术讲解给同学, 然后放音乐, 但没料到的是学生的反应居然更厉害了 —— “这些应该给老大爷、老大妈听听”。大家都在窃窃私语, 连听都不愿意, 更别奢望他们喜欢了。

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接受呢?扪心自问:自己喜欢“前所莲花落”吗?又了解多少呢?是啊, 连自己都知之不多, 更谈不上喜欢, 又怎能去感染学生呢?苦思冥想中, 突然想起去年在街道下乡文艺汇演中, 与我同台演出的一位老大爷就唱过”前所莲花落”, 初次听没多大感觉, 后演出的次数多了, 多次听后, 感觉越来越好——声音委婉、朗朗上口、娓娓道来, 渐渐地我还能跟着唱起来, 可总觉缺少韵味, 便向街道的领导打听, 在几经周折后我如愿拜访了这位老大爷——李岳金老师, 并向他学唱了起来 (词:各位同志哎你静一呀个静呀, 听我阿霞唱道情。勿唱东来勿唱西哟, 就唱今天么学道情) 。同时还学会了“前所莲花落”的伴奏乐器——竹板、道情筒的演奏。

在熟悉“前所莲花落”并对本课的各个环节做了适当改变之后, 我让学生在课前和我一起, 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资料。上课是以当时最流行的网络歌曲《咱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FLASH版本) 导入的, 这很奏效, 几乎马上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我乘机提问, 他们自然而然就把歌曲的风格特点说出来了。紧接着我选用了幽默的相声、脍炙人口的快板, 以及实力派歌手韩红演唱的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作为进一步欣赏的内容, 课堂由此变得非常轻松, 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接触了说唱音乐, 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家乡的说唱音乐——“前所莲花落”。此时, 我拿出伴奏乐器, 声情并茂地唱起了《道情新调》, 顿时赢来了学生们阵阵热烈的掌声。随后, 学生便情不自禁地投入到了《道情新调》的学唱中, 一字一句有板有眼, 非常认真。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点, 我还专门设计了拨弄乐器这一环节, 让他们在玩中了解了“前所莲花落”伴奏乐器——竹板、道情筒的音色、音量、基本演奏常识等知识。最终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也使本课的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落实。

我们生活在乡土音乐的海洋里, 音乐也是一种文化, 我们通过音乐可以感受文化, 反之, 通过文化又可以使我们真正体验一种音乐, 整体认识音乐。我感受到积极、恰当运用乡土音乐资源, 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民族艺术的魅力。鲁迅先生曾说过:“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同样, 只有身边的, 直观的, 才是鲜活的生动的。只有热爱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才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才会对人类创造的文明产生敬意, 我们的审美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才会在源头活水里得到发展, 并找到意义。

为了让学生重拾对乡土音乐的喜爱, 唱唱自己家乡的歌, 从2006年开始, 我市就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学习推广地方音乐, 从研讨会、观摩课到优质课和大比武, 激发了教师调查研究身边的乡土音乐文化的热情, 更是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营造了很好的乡土音乐的传播氛围。

四、本土资源的收集和学习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和设计能力, 能够开发及编写多样化的反映地方特色、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和教材。可是要真正把这一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确实很不容易, 因为大多数教师和我一样对民间艺术也只是略知一二, 不甚了解, 让本土资源渗透在教学中, 教师自身必须先了解民间艺术。俗话说“要给学生半桶水, 教师就需要有一桶水, 还要是长流水。”要上好音乐课, 不但要找到相应的资料, 还要不断地学习。台州地大面广, 教材内容涉及九个县市区, 我们就分头去找资料, 向老艺人们请教, 去文化馆、电视台查找, 有时我们也采用资源共享, 相互间有的课件、图片、音响资料, 就通过邮件、网络形式进行传阅, 相互交流。在2007年优质课的评比中, 王秀丽老师上曲艺《路桥莲花》一课时就向老艺人们和老教师们请教教材的整合, 队形的编排以及“莲花落”的基本动作和道具, 最后公开课开得有声有色。

五、本土资源与教材结合

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日常的教学中, 把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其中, 这样的结合既自然又使学生感到亲切。在音乐教学中, 将结合教材实际和本土资源的原理, 对现有教材进行拓展, 让本地区的民间艺术自然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如《戏曲艺术》一课,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我们家乡有戏曲吗?”从而引出地方戏“台州乱弹”。教师介绍“乱弹”的发展史, 并让学生唱词、念白“乱弹”《石头记》中的《磨豆腐》片段, 学生情绪高涨, 讲方言倍感亲切。课尾学生还争先恐后分角色上台演出。又如《民歌》一课中, 我把台州比较突出的《仙居是个好地方》、临海的《哄小囡》等民歌补充在教材中, 学生感到歌曲里的情景是那样熟悉, 旋律是那样优美, 语言是那么亲切, 深深体会到了家乡的美。上到曲苑寻珍一课时, 我们把“路桥莲花”、“临海道情”、“石塘大奏鼓”、“上盘花鼓”等都搬到课堂, 那些充满乡音乡韵的艺术, 散发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就像给一大锅的菜里加入了可口美味的调料, 学生们“吃”起来美滋滋的。

3.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本土音乐教育 篇三

关键词:多元视野;本土化;开放性

在多媒体席卷全球的趋势下,音乐的应用已经遍布各个领域。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审美的要求增加,音乐相关的产业日益壮大,其中音乐培训的教师缺口日渐显著。因此,音乐教育不仅能提升全民素质,而且能促进新服务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主要参照西方。一方面是因为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完备,乐器表现力强,音域范围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传统的音乐理论仍在探索中,乐器的表现能力还有待发挥。相比其他艺术门类,音乐是一个求新和求变要求更强烈的艺术形式。音乐可以包罗万象,只要能给人以愉悦感,任何元素都可以添加。如京剧、山歌等,元素来源的广泛性,让音乐的创新存在无限可能。这样一种开放的艺术形式,对多元文化的视野要求就更迫切。

现行的初级及中级音乐教育模式存在理论不完善、陈旧等问题。音乐技能的训练主要以钢琴等西式乐器为主,存在技能单一,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等毛病。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音乐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由于音乐教育上对西方模式的偏重,不仅使我们的音乐发展僵化,而且使很多优秀的本土音乐形式失传,这种形势下,开展多元文化视野下本土音乐的研究势在必行。在初、中级的音乐教育上,要积极引导,逐渐形成音乐多元化的理念,在音乐技能的训练上,要不拘一格,百花齐放。音乐是开放的,令人快乐的,令人舒适的,令人感动的。音乐教学也应该别开生面,收放自如。

就目前的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引入多元化,添加本土化元素。

一、音乐理论指导应该更开放,注重中西结合

初、中级别的音乐教育,一般偏重技能训练,对理论要求比较少。但教师在介绍这些理论的概况时,仍旧要有指导思想。主要体现音乐理论不是僵化的,各大文明都有自己的音乐理论。西方音乐理论虽然成熟、文献众多,仍旧有很多需完善的地方。中国音乐理论缺乏,可挖掘的地方有很多。教学时,可重点向学生介绍音乐理论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可不断完善性,激发有音乐理论潜能的学生的兴趣。

二、音乐技能的培训丰富化和本土化

目前的音乐教育技能培训,主要是声乐练习以及对钢琴等乐器的掌握。声乐练习是一项有关生理学等学科的比较客观的技能,需要重复不断地坚持练习,练习的曲目也是由易到难。整个学习过程整体上是比较枯燥的。在多元视野下,应该增加更多的练习曲目,国内的、国外的以及本土民间的,如,《茉莉花》《唱山歌》等,本土的喜闻乐见的歌曲的增多,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樂器技能培训的选择上,应该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音乐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演奏得当,任何乐器都能创造出美妙的旋律。中国的传统乐器各式各样,有很多在独奏上能与国外主流乐器媲美,如二胡、笛子等,另外还有很多种具有独特表现力的民族乐器,如马头琴、腰鼓等。中国本土音乐的挖掘性极强,跟这许多不同种类的乐器密切相关。让学生自由选择乐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乐器技能掌握的广博度,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成为综合性音乐人才。

三、音乐审美的本土化

音乐审美是一项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的活动。很多经典曲目是大家都共同接受的,美感度较高的音乐典范,如《土耳其进行曲》《命运交响曲》等。但个人的喜好不同,审美又极富私人化。扩大音乐的接触面,了解旋律所表达的音乐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国的本土音乐很多是极富私人感情表达的,但美感又极高的曲目,如《步步高》《二泉映月》等古典名曲。另外,散落在民间的少数民族歌曲,更是数不清,在课堂上引入这些本土的音乐,对学生本身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四、音乐实践的本土化

素质教育要求知识更贴近时代,更服务于现实。校外课堂的开展让学生有机会将课堂所学加以实践。传统的实践主要是以歌曲表演、交响乐或歌剧欣赏为主。这些节目通常可以通过电视、网络获取,了解的途径比较多。素质教育的校外课堂,可深入民间音乐活跃的地方,去了解本土音乐的历史,感受特定环境下,有特别表现力的音乐形式的形成过程。去向本土的音乐艺人学习,并将其元素活用到主流音乐中。

五、音乐课堂教学的本土化

音乐课堂有音乐的旋律才能称之为音乐课堂,对于学生来讲,最熟悉的莫过于当地的山歌或者号子,例如,我们家乡的海门山歌《淘米谣》,这首带有吴语味道的淘米谣通过轻快、悦耳的节奏反映了我们沿海农村妇女的日常生活,再如《隔滨看见野花红》《小阿姐看中摇船郎》等,歌声清纯甜美,学生在悠扬婉转而熟悉的曲调中感受轻快的民族生活,将音乐与生活相结合,让孩子们在音符之间感受生活的真实、亲切,这样更利于学生对音乐的深入了解,更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音乐是一个需要持续创新的领域。其理论的变化性,技能的更新速度都比较迅速。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就可以作出优美的旋律。音乐知识如同音乐本身一样,也是流动的。音乐教育除了需要基本功,更需要别具一格的创新能力,多元视角下的本土化教育,给音乐教育添加了更多知识性、趣味性的元素,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孟惊雷.西方音乐学构架对我国音乐理论教育的影响[J].鸡西大学学报,2007(07).

[2]衡蓉蓉.以审美为核心与多元文化视野[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04).

4.本土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四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语文教师既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让本土文化资源走进教材,又要在课外教学中有意识地贯穿本土文化,使本土文化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将本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本土的热情。

【关键词】本土文化;语文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认为语文学科应使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由此可见《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民族性。越是地方性的就越是民族性的,越是民族性的就越是世界性的。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巧用各个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们,面对熟悉的家乡,也许并未能真正领略家乡之美。注重本土文化的培植和熏陶,能激发学生对家乡人文的热爱之情。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本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对课文的分析和对本土文化的分析联系起来,将本土文化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之中。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课本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还是校本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可以将本土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是来,同时也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彰显本土文化的魅力。比如我校对七年级新生入学开展的校本教材以“爱”为主题的活动,就是对学生进行本土教育,培养其良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第一、二周,“爱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顾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让学生了解我们学校的尊师传统,了解老师的职业特征,引导他们熟悉本校师生故事,给老师写祝福语,使学生学会感恩,尊重老师,加深师生感情。

第三、四周,“爱家乡”,“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深”回味家乡,体味家乡的情与味;为家乡做宣传,向家乡表达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皮影戏”、“长面”、“百合”等极其蕴含家乡特色的文化,最终让每一位学生收获一份幸福的感动。

第五、六周,“爱同学”,“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要求每个学生为同学为班级做一件好事,并把它写下来,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第七、八周,“爱自己”,“不可逆转的是时间,不可侮辱的是人格”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要懂得珍惜; ?儆谧约旱牟灰?轻易放弃;已经失去的留着回忆;想要得到的必须努力,更重要的是要好好爱自己。

第九、十周,“爱学校”,“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本也。”学生从步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成为学校的一位主人,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总之,我们要利用好综合性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凸显传统文化的作用。

三、课堂外的语文教学应着意融入本土文化

仅靠课堂融入本土文化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在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贯穿本土文化的教学。

1.编写本土文化读本,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方便,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渗透本土文化

学校课题组在2010年编写了《我爱我乡》,并推荐给学生,学生非常欢迎。该读本分为“皮影戏”、“百合文化”、“园子长面”、“园子史话”、“北山罐罐茶”、“北山窑洞”等几个方面,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形式灵活,特色突出,深得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喜爱。

2.校园、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渗入本土文化

比如每班可以以弘扬本土文化为主题办黑板报,学习园地等。耳濡目染,让本土文化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

3.利用手抄报、广播站等宣传本土文化

手抄报可以成为开展本土文化教育的阵地,有利于展示老师、学生学习过程以及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我校的广播站每期开播“本土文化”专版,专门播报学生关于本土文化的习作,采风收集的本土谚语、谜语、格言、对联、诗歌,以及老师们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

4.其他各种形式的渗透

比如我们组织了实验学生参加了“本土文化教育读本朗读比赛”,由此,在全校掀起了一股读“读本”、读文化书籍的浪潮;我校多次组织了“本土文化手抄报、剪贴报”评比活动;组织了“我心中的本土文化”习作竞赛;组织学生开展了书法比赛,要求书写的内容为“我爱我乡”上的美文……

四、思考与总结

1.找准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

发掘、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不仅在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使课程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使课程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让孩子们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2.明确指导思想和课程开发目标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符合《纲要》的基本精神,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其次,校本课程必须是学校、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追求的课程。

开发特色园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当地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土特产等,培养幼儿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幼儿观察生活,学习多途径收集信息的方法,养成乐于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参与活动的乐趣,使他们能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传统文化、乡土资源的认识。

3.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在课程研究过程中,作为课程开发者的教师应该时时自问:课程目标是否适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否考虑到了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课程内容是否与孩子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匹配,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自主探索等。

5.本土音乐文化论文 篇五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社会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和长期形成的能代表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并没有一味固守传统文化,而是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努力弘扬反映时代要求的新文化,在创新中大力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但是,不可否认,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下,首先有些地方政府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如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显性”的杠杆上,而常常忽略了“隐性”的本土文化保护与开发,经济的发展对本土文化造成了一定冲击。比如在对文化遗迹的保护,古迹的乱拆乱建,对文化习俗的傲慢与无视等等。其次是外来文化的入侵。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许多外来的文化逐渐涌入本土,并且越来越多占据了青少年的消费主导,使得很多年轻人逐渐淡忘甚至摒弃了本土文化,比如外来的饮食文化,以前是麦当劳、肯德基,现在时兴“星巴克”“日韩料理”等等。再次是民众心理的误区。在一个物质居上的社会,社会民众越来越看重既得利益。所以在面对本土的文化现实时,要么注入更多的商业因素,要么因为无知而对其任意戕害。如很多文化古迹的所在都成了商业街,或者在文化遗迹上恣意留下自己的“只言片语”等。

因此,在当前背景下,我们要重视保护和利用本土文融入到写作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指导学生进行本土文化素材积累。要改变学生怕写作的心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知名文化品牌,如北京的学生可以关注京剧,广东的学生可以关注粤语、粤剧、岭南服饰、岭南建筑、民俗等,进行专题搜素积累,丰富学生的素材储备。比如: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是2011年广东高考的一篇满分文章,以第一人称书写“我”回到孕育自己的“人生第一课”的西关老屋的所见所感,将个人生命的“原点”与岭南文化的“原点”融为一体,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作者从两个层面描写“回到原点”——实写“回到”老巷,虚写“梦回”老巷;实写个人出生和童年的“原点”,虚写岭南文化的“根”,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二、指导学生使用本土文化素材。一是在叙事中融注文化现象。在写作中,指导学生有效融注相关文化现象,是自己的文章因为本土文化素材介入,从而更加真实、真切,也更加动人。二是在抒情中设置文化背景。写人叙事,我们要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果将这些人与事置于大家熟悉的本土文化背景下,那么这些情感会因为自己生于斯,长于斯更加生动、更加感人。比如:

“还有那胡琴、那月琴……都好似梦中的旧人,踏一弯凉月来寻我。我与这些民族乐器原来就是亲戚吗?小时候,父亲在院子里拉胡琴,大丽花明媚地开着,二胡声和扬琴声交叉错落。以为的丢失,却原来在多年后猛然遇到:你在这里呀,在窗外,在我梦中,在我灯火阑珊处。从未稍离。

愿我今生,以梦为马,去寻京剧的美丽与沧凉。在生旦净末丑里,看清这人生原来是戏。在唱念做打出将入相的刹那间,找寻那片刻的愉悦与酸楚。我必相信,这人世间一出出,原本就在戏台上。就像我必相信,那窗外的京剧,一直等待我——我依然是当年那个麦场上睡着了小女孩,只不过,那苏三一声“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叫醒了我。醒了的我,站在窗前,听着窗外一声声皮黄之声,不由人珠泪滚滚。”

本文是一名考场学生写的《窗外的京剧》片段,是对京剧的怀念,很真实动人。正如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样,设置鲜明的地域文化背景,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三是在议论中援引文化素材。生活中存在很多关于文化的现实问题,如果学生在针对文化现象进行文化议论时,自然会叙议结合,并且会传递相应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里面自然也会关涉到文化素材。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中巧用本土文化。我们可在活动和研究中充分利用本土文化,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本土名胜古迹,调查它的历史,造型艺术等,了解本土的历史文化,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变得直观化、生活化,课堂更加广阔,更接地气。这样的学习活动增进了师生对本土地理历史、风俗人情、本土建筑、文化等情况的了解,增进师生对本土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师生们对历史文物、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四、在校园、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渗入本土文化。每班可以以弘扬本土文化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橱窗、所有过道里的黑板报也要以本土文化为内容。耳濡目染,本土文化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

五、利用校报、文学社刊物、广播站等宣传本土文化。校报可以成为开展本土文化教育的又一阵地,展示老师、学生学习、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校刊专版,可以专门发表学生关于本土文化的习作,采风收集的本土谚语、谜语、格言、对联、诗歌,以及老师们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学校广播站是本土文化教育的又一个重要阵地和窗口。

六、专题讲座型,即专门聘请本土文化名人担任学校本土文化教育的老师,让他们给学生讲解本地的历史渊源、风俗民情、传统文化,使学生知晓本土文化知识,积累习作素材,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有条件的可以请来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让他们专门给学生讲述当地的历史典故、风俗民情等,这些课学生会特别喜欢。

6.本土音乐文化论文 篇六

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在于倡导以文化人和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理念,注意挖掘人的潜在创造性,激发人的主动性,将人置于管理要素的核心地位,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体系的内化功能,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企业文化理论主张运用文化的规律和特征于组织管理,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实现人的全面进步与企业和谐发展。

那么,对我们的本土企业来说,有没有既能因地制宜,又容易被人认同的企业文化“捷径”呢?有,那就是我们的湖湘精神。

(一)湖湘精神的特质

湖湘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心忧天下”。这是湖湘精神的核心内容。近代以来,湖南人民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的坚强决心,坚定“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的强烈信念,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爱国洪流之中。

二是“百折不挠”。这是湖湘精神的高贵品格。湖南人民历来就是追求理想而坚韧执著,战胜困难而义无反顾。

三是“敢为人先”。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致力引进西方技术开办洋务,宋教仁、黄兴进行民主革命推翻帝制,直至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思想体系的形成等等,无不彰显湖湘人民思变求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

四是“兼容并蓄”。这是湖湘精神的活力源泉。湖南三面环山,北为洞庭,古为“四塞之地”,但就在这块土地上,湖南本土文化充分汲取外来文化的养分丰富发展自身,最终形成了顽强坚毅和灵性飘逸相结合的湖湘精神。

(二)湖湘精神与企业文化结合

湖湘精神为什么适合本土企业,能否在企业文化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是由一个个细节决定的。

一、把企业文化“本地化”。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能深入员工内心的,能让他们自觉地运用地,这一切都来源于员工本身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有的企业,员工的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其问题的根源往往只有两个:一是企业本身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自己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系统;二是企业文化没有得到员工的认同,使他们失缺了自觉性。湖湘精神之所以适用本土的企业文化构建,是因为,员工们生于斯长于斯,其本身的.环境就深受湖湘精神的影响,当企业从湖湘精神中提炼出自己的文化理念时,员工很容易接受,这也符合他们的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工作作风等等。

二、把理念制度化。不少企业的文化建设只停留在理念宣传的阶段,不能深入进行塑造。这一方面在于领导者缺乏系统建设企业文化的决心和勇气,另外一方面是对企业文化塑造有误解,认为企业文化是以理念塑造为主,如果把它变成制度,就会削弱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殊不知,优秀的文化恰恰要落到纸面上,让大家有法可依,有章可寻。

三、把理念故事化,把故事理念化。许多企业在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时有一个通病,以为提炼了几句标语口号,就能算是企业文化了,其实不然。企业的文化理念,尤其是一个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是由无数个由人的故事串连起来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其文化不仅是由“过去的”的故事构成,还有许多是“现在的”故事。

湖湘精神也是从这些“故事”中渐渐发展、归纳、提炼而来的。如果你决定把湖湘精神运用到自己的企业文化中来,万万不可抛去这些故事。对于湖南人来说,听自己的先辈的故事,听自己本土的故事,远比你讲解一个美国企业的某某董事长的所作所为来得更为贴切,员工们也更愿意接受。

四、注重去糟求精。吸纳湖湘精神提炼自己的企业文化,要注重去糟求精。比如湖湘精神,其主要来源于农耕文化,湖湘之地也本是农耕文化的一个代表。但是,在农耕文化中,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企业在吸纳其精神的时候,要注意仔细的甄别。

7.本土音乐文化论文 篇七

关键词:五指山,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特色音乐教材,基础课程建设

《五指山市地方课程本土特色音乐教材》 (试用版) 是由五指山教育局委托我们课题组完成的一项课题, 因考虑到教材还比较粗糙尚需修定因此暂定为内部使用教材。教材主要以五指山黎族祁方言地区的典型音乐素材为主, 内容主要从黎族民歌、黎族器乐作品、族舞蹈三大类别入手, 形式上主要以欣赏、唱、跳为主, 拓展到访问民间音乐家、感受民间节日、搜集一些相关的本土民族音乐名作和名家故事资料等活动, 旨在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少年儿童的民族自豪感, 从根本上提高民族地区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思想价值的深刻认识, 逐步培养和加强当代儿童热爱祖国建设美丽家园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带着以上的目的和责任, 课题组于2013年10月在五指山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 就教材主要内容对当地的十余所小学的20余名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和交流。为了更好地推进黎族音乐文化进校园, 课题组特邀请黎族歌曲传唱专家杨桂兰老师逐句用黎语逐字逐句教授了教材采用的全部歌曲。工作在基础教育前沿的音乐骨干教师们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 在五指山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诚挚邀请下许多教师都参与到了该课题的研究, 为课题的顺利进展提供了大量的实践依据和建设性的意见, 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材编写的内容和教材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组根据教材培训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又走访了五指山实验小学, 对10余名老师进行了专访和交流, 总结各位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教材收录的黎族歌曲虽然好听但是大都是普通话演唱, 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黎族文化的传承力度。如:教材试用版共收录学唱歌曲十三首, 其中只有《睡吧, 好宝贝》、《摇篮曲》、《儿童过生日》三首作品用国际音标标注了黎语的发音。

2.教材选用的学唱歌曲除了创作作品外, 全部录用的是完整的原作品, 其民歌针对小学生来说旋律、节奏普遍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如:前十六后八分和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加上歌词的密度问题等都给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授课带来一定的困难。

3.教材涉及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还比较单一, 音乐游戏、音乐综合训练等趣味性教学环节设计还比较欠缺。

4.该教材的推广和使用还缺乏系统的跟踪指导和全面的政策督促, 导致个别学校知难而退。

二、教材在推广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针对《五指山市地方课程本土音乐特色音乐教材》在初步使用和推广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我们课题组除了跟骨干教师的交流、专家的走访, 还在五指山市试验小学全体音乐老师的配合下亲自指导了60名小朋友的合唱课《睡吧, 好宝贝》、《跳娘调》。通过跟同学们的亲密接触, 充分了解了民族地区小朋友对音乐的理解、兴趣点和接受知识的能力。

如:我们尝试把曲目改编为两个声部,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对这种形式非常感兴趣, 但是创作作品时必须注意低声部的配备避免太多变化, 应以平稳的长时值为主, 旋律声部难度较大的节奏和结构, 创编时可以把整个节奏按比例扩大, 这样既减小了孩子们学习的难度, 又做到不影响原作的风格和味道及情感, 等等。这次排练和授课体验对于课题组进一步修订教材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通过这次回访, 我们也了解到由海南省民宗委、省教育厅和省文体厅共同组织开展的《海南省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三进校园”活动》已经在民族地区普遍开展, 海南省五指山地区依然是走在了最前列, 另外, “说写黎语”、“民歌传唱工程”等海南省各项传统文化的传承工程已在全省中小学范围内普遍开展, 在这种大好政策扶植形势下, 为了更好地配合海南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校地普及我们重新制定了教材修订措施和设想。

三、关于进一步修订和推广教材的设想

1.根据需求扩大课题组的研究力量, 适当调整和补充研究人员, 吸收优秀的任课教师及便于采集信息的青年教师和部分学生力量。

2.争取取得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更大的支持, 成立课题督导小组, 主要负责教材在实施过程中的长期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最好有地方教育部门人员参与。

3.调整和改编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难度大的歌曲作为欣赏内容, 多用肢体参与的体验性和创造性活动和节奏游戏。努力按照教育部的“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的课程理念指导, 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黎族歌曲装饰音繁多, 节奏行多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聆听, 并用身体部位去尝试着表现和理解作品, 把这类课程设计成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 并将其作为学生全身心走进音乐, 从而达到音乐审美体验的良好途径。通过这样音乐艺术实践, 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有效地得到提高, 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自信心也会得到有力的提高和增强,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加大歌曲当中儿童合唱作品的编配, 主要以主旋律加配唱的形式为主, 根据授课教师的建议, 多插入相关的图片, 歌曲最好经过改编, 旋律应围绕主要动机多重复, 动用课题组音乐创作专业的力量, 克服困难, 尽可能地把黎歌旋律儿歌化、趣味化, 便于低年级学生接受和掌握, 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审美兴趣和需求。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课程理念: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不断提高音乐素养, 丰富精神生活。

5.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定期举办教材内容授课比赛或观摩和相互之间的活动, 并评选出优秀教案或教学活动纪实录入修订教材, 在与教师们的访谈中了解到该环节对于教学工作特别重要, 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参与和监督体制, 便于教材更好地推广和使用。

6.课题组应启动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和访问, 掌握最新的动向和资料;及时整理采集地数据, 进行分析和总结, 做到每个阶段都有新的依据为上级部门的政策更新提供可靠的依据。

7.海南本土特色教材的建设在内容上应适当考虑多元化的因素和特点, 通过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和情感, 通过感知不同艺术的情感和特点, 正确理解音乐的多元化特点。

8.通过进一步对海南本特特色音乐教材的修订和推广, 吸引更多民族地区的孩子们通过乡土、乡音和乡土旋律的学习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再次提高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音乐审美情趣, 通过对族群英雄和先辈美好品德的再度认识、理解和熏陶, 增强民族地区少年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 激励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承本土文化地活动中来, 树立热爱家乡、自立自强、勇于承担称扬本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重任的新一代有志少年。

9.黎语是教材地编写和推广过程中的难点, 经过推敲我们也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在取得相关部门支持的情况下, 尽可能邀请民间音乐专家和爱好者亲自进课堂授课; (2) 联合“民歌传唱”、“读写黎语”等活动相互授课; (3) 学校和家庭相互结合, 发动家长和长辈给孩子们营造说黎语或其他语种的氛围, 在家、课间鼓励学生尽量说黎语, 方便学生逐渐恢复母语语境。 (4) 建议民族地区媒体多提供母语节目和栏目, 为民族地区孩子恢复母语提供更宽阔的环境和影响。

四、结语

总之, 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越发认识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渗透和深入工作是个长期的连续的工程, 更需要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力度重视, 在当今海南省民宗委、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文体厅联手主抓传统文化三进校园以及黎语、黎歌全方位传承活动的正面影响下, 及时把海南传统文化传承工作落实到各民族地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并形成政策法规, 长期延续不断地深入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及教学观摩等活动, 切实把《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实到位, 全方位提高民族地区少年儿童整体素质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韩沙霖, 胡凯.五指山市地方课程本土特色音乐教材[Z].五指山市教育局内部资料, 2013.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Z].2011.

8.论甘肃民间本土音乐的艺术特征 篇八

关键词:甘肃;民间本土音乐;艺术特征

甘肃民间音乐分为五大类别,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艺音乐、地方戏曲音乐和本土舞蹈音乐等。甘肃的民间本土音乐的产生多数是甘肃人民经过祖祖辈辈的积累,在日常工作劳动中所获得,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门,更是甘肃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甘肃地域狭长,文化种类繁多,不同的区域形成了自己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

一、甘肃兰州鼓子音乐特点

甘肃兰州的鼓子主要是以说唱为主,表演手法为辅的音乐演绎,一般的表演形式可分为单人独唱、双人唱腔和3人演唱等,对音乐内容方面没有具体的要求,根据音乐背景和人物的创造而设定,部分段子只唱不说,部分段子只说不唱,部分段子又说又唱的形式进行的表演,其主要特点是以兰州方言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和听觉的享受。兰州鼓子的表演乐器以三弦为主,梆子、琴、板胡、二胡、琵琶、月琴、箫为辅助乐器所构成,在唱腔方面较趋近于清雅风格,音域幽广、口白清晰、起伏平缓、唱腔优美婉转、曲式丰富、风格各异为主要艺术特点,可以将人类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的活泼生动、淋漓尽致。

二、甘肃陇东高原民间音乐特点

甘肃陇东高原民间音乐受皮影戏音乐、道情的影响较深,曲目多是一些可以反映人生颠簸命运、生活心酸、旅途游记、历史故事、爱情、亲情、政治发展、纵情田园、歌唱庙会等情怀和内容。其具有表演形式灵活的特点,一般可分为独唱、重唱、合唱、齐唱等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演唱感染力。陇东民间音乐得以广泛流传的根本性原因就是歌曲演唱的过程中,可以一气呵成,同样可以前后对应、自问自答,为了符合对自然情怀的抒发,可以男女对唱,用真情演绎对爱情的向往和美好,也可以多人合唱、齐唱,将自身对生活的感悟与曲目有效融合,在听觉上更是一大享受。最为欢快的是“一人独唱万人和”的热烈场面,演唱者与听众互动,融为一体。

三、甘肃陇南 山区民间音乐特点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边陲,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也是甘肃唯一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南方地区,所以从地理上讲属西南地区。东连陕西,南接四川,北靠天水,西连甘南,为甘肃南下东出之要冲。“两当号子”、“洋塘号子”、“筑城号子”以及一些山歌都是陇南山区所传唱的,风格特点主要因为是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地理条件而形成。当地群众大多生活在深山,那里森林茂密,交通不便。当地那些“号子”歌、山歌、劳动歌以及“白马藏族”的各种礼仪歌等最具有特色,都具有高亢、嘹亮、粗犷等歌曲特色。其中最独特是两当号子,拥有“陇南乐府”的称号,在嘉陵江以南深山林区的站儿巷云屏、泰山、广金等乡镇最为流传。曲调柔美高亢,音域宽广,粗犷而极富多变化,节奏简洁明快,歌者舞之,听者蹈之一直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两当号子正是融合了这些特点。

演唱时的表达形式丰富而又强烈是因为其旋律的跳跃幅度大,让歌曲更具有激情。四至六人组合而成,以齐唱为主要表演形式。除此之外,还有领唱、对唱和八度和声等艺术、都是“两当号子”的演唱形式。一般以锣鼓等传统民乐来进行伴奏,由于“两当号子”以它独特的演唱形式、音乐元素和语言环境,成为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四、甘肃花儿音乐特点

花儿是一种口头传承的民歌。甘肃花儿分为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河州花儿的盛行区主要在甘肃的临夏自治州及周边地区,包括与其接壤的青海一些地区。洮岷花儿主要盛行于甘肃的洮河流域及周边地区。洮岷花儿字句数不限,比较自由,有三、四种曲调;河州花儿以四句、六句为主,格律严谨,曲调有一百多种。花儿不仅可以在山野自由散唱,它更有专门的演唱集会——“花儿会”。每到会期,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民众在青山绿水间扎下帐篷,尽情演唱。而花儿的曲调特点多以抒情为主,其中悠扬、高亢、奔放,曲谱种类繁多也是花儿的特点。比较自由,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联唱是花儿最为主要的演唱形式。洮岷花儿更有专门的演唱班子,可二、三组轮唱,以歌辞美,声音脆,对答巧而深受群众的喝彩。花儿不仅具有声音嘹亮、豪迈奔放、激情动听的特色,在传统民间本土音乐的风格方面也是别具一格,使人听后,久久不能忘却,而曲目的内容更是让人荡气回肠,深受国内各民族所喜爱。 “花儿”的内容词曲有人生经历而留下的歌词,也有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即兴之作。花儿反映的是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民俗风情,表达的是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尤其淋漓尽致地抒发了青年男女对异性的爱慕,以表达爱情为主要内容。曲调与歌词结合紧凑,由上下对称乐句构成,曲调随歌词而变。歌词的曲调起伏、强弱变化很大,还常加滑音、倚音、连音、颤音、装饰音等,高亢、悠长、清脆、热情奔放等特点都让“花儿”这种民间音乐更有魅力。

五、甘肃河西地区的民间本土音乐特点

河西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也是佛教东进的主要通道,一直以来河西地区的发展受到国家高度的关注。而河西地区的民间本土音乐以打击乐为主,“鼓子”手晃小鼓,“蜡花”敲击堂锣,“棒槌”互相撞击,加之场外的大锣、大鼓烘托气氛,更有名目繁多的各种阵方特色。在河西地区广为流传的演出形式有:民间小调、社火秧歌、叙事歌、宝卷说唱等等。以及生活在河西走廊祁连山脚下的裕固族、哈萨克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传统民歌,特色鲜明,风格迥异,这些特点让歌曲更加有特点,听者喜爱,唱着欢快。“秧歌子”是一种说、唱、跳结合的自娱性舞蹈流行于甘肃河西地区。除春节外,还在民间求水祈雨(如二月二、五月十三)时节表演,但从不参加跳神活动。除酒泉、张掖、嘉峪关外,在甘肃全境都有自己特色的“秧歌子”。

六、结语

在甘肃这个多民族共同生活、发展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风俗文化不同,造就了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使甘肃本土音乐更加丰富多彩,成为祖国民间音乐的宝库,为当代音乐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参考文献】

[1]周亮.花儿的文学性与音乐性关系及传承研究[D].兰州大学,2010.

[2]莫佳.夏尔巴民间音乐研究[D].西藏大学,2015.

9.本土音乐文化论文 篇九

 

回眸星巴克:本土品牌文化营销模式诘问

 

。对照当下本土品牌林林总总的文化营销模式,星巴克的文化植入营销模式可资借鉴。

“一个冬日的午后,走近心仪的场所,静静地坐在那独特的小沙发上,被暗红与橘黄色系氛围、舒缓的欧洲古典名曲包裹着,环顾四周,陈列架上着琳琅满目的袋装咖啡豆标着Java,FrenchRoast等字样时时映入眼帘。手捧热乎的醇香咖啡,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让时间慢慢流淌.....”这种惬意、放松的星巴克式的“第三空间”不仅令小资们心驰神往,其所带来的独特的文化营销价值也成为品牌营销界关注的焦点。

“全方位植入”:星巴克文化营销的内在逻辑

与产品营销相异的是,文化营销是在产品营销基础上,通过产品载体所附加、覆盖的各种文化元素的有机植入,与消费者产生心理、精神的共鸣,进而从内心深处去影响、引导消费者行为的深层次营销方式。文化营销的重中之重是要发现并建立一种品牌与消费者在心灵上产生互动、共鸣的契合点。与产品营销相比,其对目标消费者的作用方式、作用效果,更为间接、更为持久。

自星巴克品牌进入中国大陆以来,其以独特的品牌个性、服务内容与服务手段使大批城市白领成为其拥趸,在星巴克营造的“第三空间”里惬意地看书,读报,上网,会友,聊天的同时,人们为星巴克的文化元素浸润、俘获,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说得直白一些,此时、此地,咖啡已经成为一种托辞、一种借口,星巴克以咖啡的名义所整合的文化元素在释放心灵、回归本我、自在率真层面上与消费者高度契合、产生共鸣。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教授Odenburg在《交谊好去处》所说的那样,现代人需要有非正式的公共场所,供他们交友、聊天、聚集、解脱、暂时抛开家庭和工作的压力。星巴克作为现代人的心灵绿洲,在纷扰不安、喧嚣纷杂的滚滚红尘中,提供了一个静思的环境和不具威胁的聚集场所,是现代人真正需要的第三空间。而这一点,恰恰才是星巴克文化营销的真谛与价值所在。

那么,星巴克品牌是如何祭起“咖啡文化”的大旗来整合文化元素的?所整合的文化元素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植入给消费者?其作用机理如何?其内在逻辑是什么?笔者认为,对上述问题深入探究,对国内本土品牌运用文化营销方法,建立、改进深层次的消费者关系不无裨益。

――环境植入。传统和时尚相结合的咖啡文化视觉、听觉、触觉呈现是顾客感知星巴克品牌,并留下印记的第一层触点。墙上的古色古香壁画、咖啡历史的图片、实物陈列,随手可及的大吧台、排满了供你DIY各种器皿和工具、全木质的桌椅、独特的小沙发、尽量模仿咖啡的色调变化的绿色、暗红相间的色彩基调、时而动感,时而轻松、舒缓的音乐,永远摆放整齐的星巴克小点心,还有那用于搁开水的白色的大瓷杯.....,一切的一切,均持续、无形地植入给消费者。

――产品植入。为了在第三空间给消费者煮好一杯咖啡,让所有热爱星巴克的人们品尝到一流的纯正口味的咖啡,星巴克全力以赴。一是采购世界主要咖啡产地的极品,并在西雅图烘焙,无论是原料豆及其运输、烘焙、配制、配料的增加、水的过滤,还是最后将咖啡端到顾客面前,这一系列程序,都必须符合最严格的标谁。二是员工被训练为咖啡迷,要求做“快乐的咖啡调制师”,只有这样才可以对顾客详细解说每一种咖啡产品的特性,以咖啡文化及情境和一对一口碑式营销来吸引客人,强调(one customer at a time)的服务,

三是现磨咖啡,让消费者现场享受着烘焙咖啡的诱人香味,增加了消费者对星巴克咖啡的真切体验。此外,星巴克的美人鱼商标的创造者还根据各咖啡产地及咖啡特性的差异设计出十几种图示贴纸来显示各产地咖啡豆的个性,让消费者看到产品包装就联想到各种咖啡的产地与特点。

――员工植入。作为连锁服务业,决定其经营质量优劣的除了硬件的环境产品以外,很重要的要件,便是服务提供者(员工)的服务态度与水准的优劣、高低。对此,星巴克的“咖啡大师傅”教育、培训居功至伟。在员工招募上,星巴克一定雇用对咖啡怀有热情、激情的人;再者,所招募员工他们都要接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顾客服务、零售基本技巧以及咖啡知识等。“咖啡大师傅”被教育去预测客户的需求,在解释不同的咖啡风味时与顾客进行目光交流。它的一位主管说:“有些时候我们会被顾客所说的吓一跳,但是这使得我们能够与顾客进行直接的交流。在公司层面上,我们非常容易失去与顾客的联系。”“每家店各有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互相熟悉的顾客与眼光锐利的调配师之间的交流。本质上星巴克是建立在员工和顾客之间的一对一交流之上的,一位顾客、一名员工和一家星巴克店构成了每一个顾客的咖啡体验。同时,如果有客人不小心弄翻了杯子,星巴克的员工不会急着去收拾,而是会先安慰客人,告诉他你也曾将杯子里的咖啡打翻过,不必介意,然后才去收拾残局。

――管理植入。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制度、加之严格的店铺管理执行体系是星巴克咖啡文化落地的关键。星巴克把咖啡店的经营的每个环节拆解,把每个环节训练成员工的反射动作。员工进入星巴克,无论是咖啡知识学习还是具体的服务实践,各种操作的时间节点和,商品的陈列方式、标签的贴法等都有着明确的流程与确切的标准。除了对咖啡产品以外,对顾客星巴克非常尊重,在礼仪服务等方面有着严格的流程与管理标准。

――体验植入。对于体验营销而言,顾客更在意的就是你体现在细节上的实实在在的体验,一个优秀的企业只有在细节上让顾客获得实实在在的舒适体验,才能进行真正的体验营销。星巴克深刻的理解这一点,从清雅的音乐,考究的咖啡制作器具,到墙纸、灯光桌椅、门窗、沙发的摆放都请专业设计师专门设计,以融入当地文化,尊重消费者。星巴克始终将顾客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因为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换位思考,才能真正从内心情感上理解消费者的细微末节,才可以将体验式营销用到极至,并成为其中经典。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之所以能打破美国人买咖啡豆回家煮咖啡的习惯,而且还把咖啡馆开进了律师楼等公共场所,依靠的就是这一点。

10.本土音乐文化论文 篇十

海南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岛、旅游岛和健康岛,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不仅要有独特的自然景色,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深挖本土文化,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是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慢生活”节奏。这种慢节奏滋养了海南与世无争的“慢生活”。这种以休闲文化为底色的慢节奏地方文化特色,可以称之为“慢文化”。然而海南又是需要快节奏的。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起点是落后的,不加快就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但这种快节奏必须是稳步走的快节奏。2015年,海南被国家唯一授权为省域“多规合一”试点单位。坚持生态立省,划定生态红线,推进基础设施五网建设,确定六大类园区,集约发展十二大产业,其步伐无疑是快的。特别是2015年年底海南环岛高铁西段的开通运营,与海南环岛高铁东段实现连通。标志着全球首条环岛高铁全线贯通。

此外,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三亚国际大型选美赛事,海口系列国际会务会展等活动,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海南省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一边是外来人员在海南对快节奏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当地“慢生活”的习惯。于是,在海南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面临这样的“快慢”冲突。然而,海南发展中的快与慢的冲突不是不可调和的,二者应是对立统一的,这种“慢文化”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为促进经济“快发展”的因素。这是需要深入破解的课题。

“慢文化”助推海南旅游业“快发展”

如何从“慢文化”中挖掘出自己独特的人文与经济价值?每所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深圳有深圳的“快速度”,厦门与杭州亦有自己的“慢节奏”,但这些城市都实现了经济的较好发展。海南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岛、旅游岛和健康岛,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不仅要有独特的自然景色,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若只是自然风景独特,而全无文化内涵,那么其吸引力与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海南有着极为丰富的农业、海洋、矿产、旅游和文化等资源,如何立足优势、统筹兼顾,化资源优势为竞争效益是海南未来发展的重头戏。海南要认准自身发展的优势。海南的地理位置,在“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中位于关键,它连接着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新加坡就是借助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与金融业的繁荣使之成为现今的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海南也可借鉴其发展模式,在自身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抓住战略性机遇,实现外向型经济发展。

深度挖掘开发海南文化使其形成产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文化是不可复制的,是一个地区最有价值的资源。宜居的自然环境,加上恬淡平和的心态,闲适悠然的生活方式是海南人长寿的重要因素,海南也不可替代地成为我国长寿指数最高的地区,这样的社会氛围是发展度假养生产业的重要基础。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曾经有一句话,说人类的最终极产品就是休闲产品。休闲养生产业是时代的必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交通条件现代化,国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假日制度改革等有利条件的变化,也迎来了休闲时代。休闲养生产业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海南因其环境资源优势,自然是国内休闲养生的首选目的地,这是海南发展的一个机会。

海南发展休闲养生产业的基础是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业综合性强、带动性大,涵盖着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到农业、贸易、交通、服务等众多领域。近年来,海南积极打造以新产品、新效益为支撑的新形象,实现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向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结构升级;从以低档次、低消费的旅游市场目标为主向高档次、高消费的旅游市场目标为主转变;从以规模扩张的初级阶段向以效益扩张的高级阶段发展?

从旅游收入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13年以来,海南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6年,海南接待游客总数达到6023.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旅游总收入达到669.62亿元,同比增长16.97%;入境游客数量增长19%,旅游外汇收入增长45%。

在旅游环境改善方面,2013年以来,海南加快实施“国际旅游岛+”计划、进一步放宽离岛免税政策、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以及“多规合一”等政策效应持续放大,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有效投资力度。海南省相继推出十大旅游套餐,海南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设施逐步齐全,带动了海南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在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方面,2013年以来,海南大力发掘本土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相关旅游产品。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航天主题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游、养生健康游等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产品蓬勃发展。目前正在统筹发展海洋旅游,深入开发休闲渔业、滨海度假等旅游新业态,加快构建多元化海洋旅游产品体系。此外还不断开发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及环保理念的旅游纪念品,包括:黎族织锦制品、黎族骨艺制品、椰壳制品等,既实现了旅游创收,同时也扩大了海南旅游业的影响力。这些都推动了“十三五”期间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升级与创新。

海南旅游业转型升级方向

海南旅游业关系海南的知名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还是拉动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最直接的渠道。未来海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有两个方向。

一是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旅游业,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海南是国家批准的第一个全域旅游试验区,就要求各行业积极融入旅游优化升级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海南全省的旅游资源,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二是发展“全时旅游”。如果全域旅游是打破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分割,实现区域一体化,那么,“全时旅游”就是要打破旅游目的地的时间分割,实现旅游目的地价值实现的时际均衡,打破淡旺季反差,实现均衡旅游。为此海南要加强旅游产品层面的平衡发展。多年来,海南省旅游淡旺季反差大,每年一到旺季,游客蜂拥而来,一房难求;而一到淡季,人迹稀少,客房闲置。从供给侧来看,长期以来海南的旅游产品开发偏重于服务外来游客而忽略了本地居民,偏重于观光旅游而忽略了休闲度假旅游。所以,海南必须实现全时旅游,加强文化创意,从供给侧改革设计旅游产品,布局合理化的高中低档酒店比例,大力发展家庭度假、乡村旅舍、汽车营地、青年旅馆等大众休闲旅游产品。

为了通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而大力发展休闲养生产业,海南还必须做好多方面的准备。首先,要努力提高海南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以更新观念,把握机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取决于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育。教育形式应是多元的,大众文化担当的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吸引大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媒体宣传工具,努力提高本岛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改变旧有的传统观念及落后的生产方法,生活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11.音乐剧“本土化”的生存与迷茫 篇十一

今年夏天,著名音乐剧《猫》将再次“闯入”上海大剧院。

被誉为“世界四大音乐剧”之首 (另外三部为《西贡小姐》、《悲惨世界》和《剧院魅影》)和有史以来“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猫》曾在世界26个国家上演,来中国也已数次。“猫来了”就是2003年上海大剧院给此剧的中国处女秀打出的宣传语。

时隔9年再次登陆上海大剧院,“猫”们将随之唱起中文。

“联创”移植剧:“三步走的第二步”

上海大剧院在2004年为《剧院魅影》宣传期间,曾提出音乐剧在中国的“三步走”概念:第一步“引进经典剧”;第二步将其“移植”到中国土壤上,制作“经典剧中文版”;第三步“原创”。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上至军舰航母、汽车飞机,下至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众多产品的国产化之路:原装进口、拆卸组装、自主研发。提出这一战略,并有了多次“原装进口”成功经验的上海大剧院,率先抬了腿,却没能迈出第二步。

2010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韩国CJ集团宣布联合打造“中国百老汇”。三方在《中国音乐剧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中韩携手,以亚洲联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名义“联创”经典音乐剧中文版。首部“试水之作”中文版《妈妈咪呀》上海首轮32场平均上座率约八成,创下2000万票房,后又到北京、广州等城市巡演,并在上海加演,着实在“北上广”火了一把。

此次中文版《猫》作为联创的第二部作品,被看作是《妈妈咪呀》后的乘胜追击。作为“猫”剧第15种语言版本,中文版由已制作了14个语言版本的原班制作团队操刀、中国选角。

对于移植剧,《开心麻花》创始人张晨给予了肯定的态度。在其看来,在大多数中国人还未建立音乐剧概念, 认为“音乐剧=歌剧”或“音乐剧=话剧+唱”甚至于“音乐剧=不好看”的阶段,《妈妈咪呀》这些移植剧至少告诉了观众:“音乐剧不等于不好看”。

本土原创剧:“总得有人先行”

在舶来“洋经典”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中国有一小批人,坚持做着自己的音乐剧。三宝算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我作,因为我喜欢”,这是三宝对自己为何踏入音乐剧领域简短而又坦率的解释。三宝靠着自己古典音乐的功底和流行音乐的创作经验, 先后创作了《新白蛇传》、 《金沙》、 《蝶》、 《三毛流浪记》。从受人之邀到真正作自己想做的东西,从摸索到稍感得心应手, 三宝在这个领域已有15年。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三宝笑称是在做“普及”任务。

对百老汇音乐剧三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中国大众对音乐剧的了解几乎为零,少数知道的,其概念也多来自于百老汇音乐剧。而百老汇音乐剧以喜剧居多,比如《妈妈咪呀》, 容易灌输给中国观众 ‘音乐剧是载歌载舞的喜剧’的概念。”

三宝表示,音乐剧其实有许多类型和题材,除了大家熟知的喜剧外,也有探讨残酷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的严肃题材。在三宝看来,很多百老汇喜剧过于大众、通俗甚至浅薄,相比较而言,自己更为欣赏严肃题材,比如他本人最喜欢的《悲惨世界》。这也是三宝在音乐剧创作中一直坚持的原则:探讨人性,有人文关怀。以张乐平先生同名漫画为创作来源的《三毛流浪记》就是一部探讨贫穷和生存、以孩子的眼睛批判社会现实的音乐剧。“这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东西。”

不只三宝,“开心麻花”团队也是原创剧的“先行者”,一部《白日梦》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与三宝音乐人出身投身音乐剧不同,“开心麻花”是靠其话剧作品的成功在音乐剧市场铺出了一条路。创立于2003年的“开心麻花”,在作《白日梦》前,已经成功推出了11部话剧作品,积累了一批“铁杆”观众,在舞台演出市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坚持原创也是“开心麻花”作音乐剧的原则。创始人张晨表示:做音乐剧其实是一件深思熟虑的事情。他认为,好的音乐剧作品靠的是口碑。由于结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再加上现场性的魅力,其打动人心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影视作品。所以,一部音乐剧一旦观众喜欢,自然会去传播。

凭着多年的舞台剧制作和演出经验,“开心麻花”以《白日梦》为契机,与地质礼堂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这种类似于院线的操作模式正是将百老汇、伦敦西区等成熟音乐剧市场的“驻场演出”概念在中国本土的诠释。

市场窄:“作起来太艰难,但放弃更难”

音乐剧是“高成本,低产出”的艺术。这是三宝从商业角度给音乐剧制作的评价。“电影,一旦上映,是赔是赚10天见分晓,从商业角度讲它是一种短期行为;但音乐剧不同,一部剧起码要演三年才能看到成本的回收,这是一种长期行为。”但是在国内,目前能演三年的音乐剧几乎没有,更别说像很多伦敦西区和百老汇剧,能演十年二十年。这里面有演员档期方面的原因、剧院合作模式等商业操作方面的原因,也有受众过窄的原因。

一下子投入音乐剧,话剧作顺手了的“开心麻花”也毫无例外地面临了以上的困境。由于从单纯说台词到靠演唱和舞蹈来表述剧情,创作、排练周期大大加长,对舞台、灯光、音响等各种设备的要求也更高,这就使制作成本要超出话剧一倍甚至两三倍。但是,为了能将老百姓拉入剧院,音乐剧就不可能卖比话剧高的票价。

不过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张晨充满希望,在其看来,正是由于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发展空间足够大。 “这就像大家在同一片地方開饭馆,人家是做西餐的,我们是做老北京炸酱面的。虽然理论上是竞争关系,但是不要紧,只要大家养成来这片地吃饭的习惯,这事就好办了。”“开心麻花”计划一年推出一部原创音乐剧,并计划把作品送到国外去。

如果说三宝、张晨等原创音乐剧先行者们还能依靠创作或市场经验,在狭窄的中国音乐剧市场上,从“洋”剧手上分一杯羹,那么像马戎戎、汪鹏飞等年轻的音乐剧新手们,更像是“闯荡江湖”的“背包客”。

2009年,一部由“Rainbow戏剧”社创办人汪鹏飞策划、 《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马戎戎编剧,联手台湾音乐剧导演刘亮延、作曲孙室安和歌手林晓培推出的音乐剧《阿姨》,希望以“姐弟恋”和“大龄单身女的尴尬”这两个社会热点问题抓住观众。

这部按照实验小剧场作品来操作的音乐剧,由于场地合约等问题,阴差阳错,竟赶鸭子上架地在大剧场演了一把。由于整个制作团队都没有大剧场音乐剧的经验,从创作、排练到宣传、发行,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整夜整夜睡不着”汪鹏飞回忆起制作《阿姨》的那段时间显得很沮丧。虽然最终未能收回制作成本,但马戎戎在说起创作过程时还是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只要完成,就是成功”。这是对《阿姨》团队当时心境的真实描述,有着“背包客”的洒脱。

之后的一年“Rainbow戏剧”出品了后青春系列话剧《李雷和韩梅梅》获得了成功,也赚了钱。再后来也成功做了一些晚会和演唱会。中央戏剧学院出身、艺术管理专业毕业的汪鹏飞说:虽然艰难,但还会再作音乐剧。“中戏人,对舞台的情感太深了。一个自己如此热爱的东西,放弃太难。”

“人才匮乏”:培训、引进,各谋突破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二十多所高校开设音乐剧专业。相比中国如此狭小的音乐剧市场,“科班出身”的音乐剧演员已算不少。但是演员“匮乏”却是记者接触到的几位国内音乐剧制作者共同的感受。

“从1995年第一个音乐剧班开班,虽然不是每年都招生,但至今也有六七批人毕业。但毕业后真正从事音乐剧的人寥寥无几。95年那批三四十人,至今还在演音乐剧的,一个都没有。还在做演员的也大多去拍影视剧了。”对此,三宝分析了客观原因:戏太少,音乐剧演员无戏可演。比起每年几万部集的电视剧,可怜的十几部音乐剧和微薄的收入让音乐剧演员无奈改行。

另外,由于音乐剧主要靠演唱和舞蹈来塑造角色,对演员有表演、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要求。以《猫》为例,此剧要求演员要有古典芭蕾舞功底,并且要在倾斜舞台上完成很多舞蹈动作。反观中国音乐剧演员,跳得好的唱不好,能唱的又演不好。

为了解决演员问题,各音乐剧制作组可谓绞尽脑汁。“开心麻花”为解决找不到合适人的现状,引入了培训机制。演员确定后,请音乐剧制作和表演方面的专家对演员们进行全方位培训,帮助每位演员完成从“话剧演员、歌手或舞蹈演员”向“音乐剧演员”的“大变身”。成人难找,孩子就更难找。三宝的《三毛流浪记》最初有用孩子来演的计划,在筛过不少儿童演员后放弃,最终启用“儿艺”有多年扮演孩子经验的成人演员来演。

“让观众买票进场”是王道

不论是做引进剧、移植剧还是原创剧,音乐剧想要在中国生存下去,让观众买票进场看剧是唯一的出路。培养观众的观剧习惯是个漫长的过程 。

韩国作为新兴音乐剧市场,也遇到了票房的压力,为此,一些韩国音乐剧打出了“明星效应”这张牌。对音乐剧用偶像歌手, 三宝有自己的看法:首先由于音乐剧排练和演出周期长,找明星长期演不现实;其次一部戏如果单靠明星来吸引票房,是“特别不专业”的做法,会引发很多弊端。

三宝的观点在由东方神起前成员金俊秀(现为JYJ组合成员)主演的《天堂的眼泪》中得到了认证。首先是需求不平均,只有金俊秀出演的场次票房火爆,其他演员主演的场次上座率只有五成,并未从根本上取得票房的成功;由于该剧情节乏味,不少观众看完后并没有给予很高评价;另外,由于金俊秀场次一票难求,出现了门票“场外交易”的情况,VIP席从13万韩元(约750元人民币)的票面价格炒到了25万韩元(约1450元人民币),扰乱了门票的正常销售。

不过,面对偶像歌手肯投身于音乐剧表演并坚持不懈,三宝也表示了欣慰,在他看来,偶像明星能将一部分人带入剧院,不失为一种培养观众观看习惯的途径。但是三宝强调,一部好的音乐剧,首先是一部“剧”,要靠好的故事、精彩的角色塑造、丰富的人文内涵来抓住观众,促使其掏钱买票走进剧场。

上一篇:每日祝福语简短下一篇:初二作文写人:我的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