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方向教学论文(12篇)
1.小学教育方向教学论文 篇一
小学数学《方向与位置》优秀教学反思
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我精心设计了几个情境,其中别具匠新的应该属“为外国朋友画学校地图”的情境了。这样的情境合情合理,较为真实,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由于我的疏忽大意,使这较为真实的情境变的有点假,不客气的说是一种欺骗。
在学生到实物投影前交流同桌合画的学校地图时,我只顾顺应过渡到自己下面的教学环节,而马上说“由于他们的.画法不一样,使大家交流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通常把地图的方向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统一起来”,并没有及时对下面的同学进行反馈,课堂教学结束时也没有告诉他们如何处理这些地图。结果下课后,我发现:有的同学用这张地图叠成了小飞机;有的同学干脆揉成一团丢在垃圾桶里,居然没有一个同学来问我这张地图还给不给外国朋友了……这让我不由的反思自己:为什么我的话有头无尾呢?孩子们早已习惯了老师那虚假的情境吗?难道所谓的情境就意味着欺骗?
其实,我只要最后说一句:“下课时把你们的地图交给老师,相信外国朋友们看到了一定会非常高兴!”这样,不仅保存了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同时也尊重了他们的劳动成果。
然而,每一堂课总是与完美擦肩而过,遗憾:一个无言的结局……
2.小学教育方向教学论文 篇二
一、要注重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说, 我们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应是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统一。所谓实质性目标规定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技巧。所谓的发展性目标就是包括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及能力两个方面。实质性目标是基础, 发展性目标是核心, 只有这二者的和谐统一, 才是我们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
二、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现代素质教育在研究学术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优化教材结构, 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处理好以下关系:
1. 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 加强横向联系
旧知识是获取新知识的起点, 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 如果能注意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由熟引入生, 就能加强教材的系统性, 就能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2. 处理好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的关系, 确定教学的顺序
学生要系统掌握语文知识, 就必须依照语文学科的逻辑关系, 掌握其基本结构,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迅速、有效地掌握学科基本内容, 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而语文的知识结构必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相一致, 只有这样才具有现实性。因此, 我们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分析时就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适合学生特点和水平的内容, 把逻辑体系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起来, 确定教学顺序,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中学语文教学应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实践证明, 语文教学的方法必须因课文、因学生的不同而不同。
因文而异, 即不同文体的课文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同一文体的不同课文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小说的教法自然有异于议论的教法, 说明文的教法也自然有异于诗歌的教法。课文非“千人一面”, 教法当然应针对其不同特点而相应变化, 如此效果自然颇佳。
3.农村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方向 篇三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手工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一、在农村小学开展美术手工课的重要性
(一)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在广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倡导新课程改革的当下,作为艺术教学工作中占据很大比重的美术课程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与家长的关注与青睐,因此推进现代美术课程改革刻不容缓。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塑造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这是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关于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规定: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而现代美术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手工制作教学对于学习美术课程小学生来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与艺术的思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 赏力与审美力。所以美术课程与手工课程是紧密相连的。
(二)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的手工制作教学最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它够让学生的手脑结合,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如果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学生的心智发育会更加健全,有利于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活动是首先从动作开始,如果将动作与思维分开,那么儿童的大脑将不能很好地发育。这些都说明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美术手工课刚好能够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通过头脑的构图,再亲自动手将其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会变得更加的活跃,其想象力也得到了大大提升,创造力也会喷涌而出。
(三)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力
手工制作的锻炼可培养出一个人的自信心与坚强的意志力。因为任何手工制作的过程都需要经过动脑、动手,还要坚强的意志力,艺术作品能够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个人素质。在制作中,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发现学生思维的亮点以及主要兴趣,再加以科学地引导,整个制作的过程学生需要发挥其充分地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与之结合,融合新的材料元素进行绘画。通过体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差距,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美术课堂的手工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使学生将现实生活与美术艺术创 作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完美结合,用艺术的眼光看待日常的生活,使学生内心情感更加丰满更加充满艺术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强的信心,甚至有些同学还发现出创作过程的乐趣并持之以恒为之付出努力,最终获得巨大的成功,另一方面使学生发现科学的理论知识都是想相通的,生活中可能需要充分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并不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及认知能力,并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与信念。
二、小学美术手工课的教学思考
(一)示范教学为首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定要重视教师的示范教学,教师的示范教学对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美术、学习美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进行示范,会使学生们有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再让学生们多思考、多研究、多探索,从而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另外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在一些关键部位,要是要引导学生们多思考、多观察,要教会学生们怎么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同时还要将各方面知识、技术融会贯通,最终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技能和技术,这对学生们将来更好地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建立小组,将学生们随机的、均匀的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这样对于一些内向的学生也有利于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们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小组成员之间在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后,每组的组长将本小组的想法发表出来,然后在班级内进行讨论,这非常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们参与到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学习美术手工课程的兴趣。这种示范教学也更容易使学生们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奥秘。
(二)因地制宜,挖掘农村美术手工课资源
在农村,因为教学资源的匮乏,不可能都按照城市化教育编写教材去开展当地的美术手工课,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的挖掘农村手工美术课资源,在云南,农村有很多当地少数民族手工刺绣、编织、雕刻、折纸、泥塑等手工题材,有的需要老师先去学习,有的可以请当地老艺人来给学生们上几节入门手工课,把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本地特色的手工课资源融合起来,那么农村小学的美术手工课既传承发扬了当地特色民族文化,也能让农村美术手工课富有创造力的灵活开展。
(三)联系生活、结合其他学科展开教学
艺术源于生活,手工制作属于美术艺术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识和技能要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起作用。因此,小学美术课中的手工制作应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在教学学生的制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仍会以百倍的信心与激情投入到美术手工制作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点滴中积累。我坚信,只要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懈付出,就能收获成功与快乐。
【参考文献】
[1]欧素芬.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小学美术创意手工制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学周刊,2013,(12).
[2]梁丽.中职幼教美术手工教学之我见[J].亚太教育,2015,(29).
4.小学教育方向教学论文 篇四
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方向
参考指南
一、综合类
(一)课程改革
1.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 3.优化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行动研究 4.学校课程深度整合的实践研究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1.在学科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策略与方法的实践研究 2.中小学廉洁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实践研究 3.中小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德育工作整合的研究 5.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方法创新的研究
6.心理辅导设备或工具使用方法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方面的实践研究
7.运用心理辅导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实践研究 8.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三)教师队伍建设
1.以校为本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2.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研究 3.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4.学科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实践研究
(四)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
1.创新学校教学工作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 2.学生学业评价方法与工具的实践研究 3.教师发展性评价的行动研究 4.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模式的实践研究 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 6.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实践研究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类
1.学校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制度建设与创新工作机制的实践研究
2.提升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力的实践研究 3.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行动研究
4.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
5.解决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实践问题的校本教研机制的实践研究 6.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改变教与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7.信息化环境下学科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研究 8.信息化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9.信息化环境下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 10.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 11.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12.深化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三、学科类
1.学生学习规律、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3.学科教学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 4.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策略的实践研究 5.学科教学理论应用的实践研究 6.学科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行动研究
7.跨学科综合教育主题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四、学前教育类
5.小学教育方向教学论文 篇五
崔峦老师讲话摘要
2010年12月23日,广东省小语会成立30周年暨省小语会第八届理事大会第二次会议在珠海香山学校召开。会上,崔峦老师谈到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和今后我们小学语文需要努力的方向。(以下为崔峦老师讲话整理摘要)
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九年,九年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了。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
我们的语文教学花的时间多,收效不高,长期高耗低效,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课改以后教师教的负担更重了,学生学的负担更重了,师生的幸福指数降低了,这是与课改的初衷相违背的。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是:师生负担轻,学生素养高,学生学得轻松。
问题一: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识字、写字的教学有所削弱。现在许多大学生口头表达不好,写作错别字多,且大量运用网络语言,这跟小学阶段没有打好语文基础关系很大。今后我们要着力解决学生识字记得不多、不牢,写得不够准确的问题。
问题二:我们的学生进入阅读时间晚,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不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大部分小学生只读十二本教科书,阅读量少,非常少。从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考察来看,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话能力、评价能力)普遍不强。在低年段,我们要尽早让学生多识字,尽快让学生过渡到直接利用汉字阅读。
问题三:习作能力弱,书面表达的能力不能够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小学升入初中后,许多孩子掉队了,不会听,不会做记录,不能记住讲话要点。学生记叙的能力、描写的能力、说明能力都有待加强。
问题四:从“说”的方面来看,我们大多数小学生都不能积极地、大胆地、主动地与别人进行交流,不敢说,说不清楚,口头表达能力弱。
对于今后该如何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崔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更好地解决识字的问题。用一种或很多种办法,让孩子在学习之初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尽快进入阅读,缩小与西方国家孩子早阅读的差距。我国古代 有“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简称“三百千千”)识字经验,现代有辽宁黑山学校的集中识字经验、斯霞老师的分散识字法、黑龙江的注提识字提前读写的识字法。还有没有别的识字办法呢?这方面有待于老师们不断努力探索。识字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速度与质量。
2、阅读教学方面,如果只在传统的阅读教学的课堂上用力,远远不够,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长远的目光来思考阅读教学。必须给孩子创造一个广阔的背景,一个广泛阅读的背景。只读一本教科书的时代过去了。我们要把儿童阅读纳入语文的课程表,地位等同于我们的课本教学。抓儿童阅读的推进,使儿童阅读的课程化,常态化;深化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拿出时间来给孩子阅读。
3、我们要吃准年段的目标,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语文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识字,写字,学词。把低年级阅读课上成内容分析课,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分析课文内容,这是本末倒置,这叫越位,没有紧扣年段目标。低年级的书写练习主要在课堂,必须每课都有写字练习。浙江省规定低年级的课堂,每节课写字不能少于8分钟,这种做法值得学习。
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应是词、句、段的教学。抓住重点段、结构段、重点词句来读懂课文。读懂一段话的意思,叫得意;理清这段话叙述顺序,叫得言。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越位是拼命进行篇的分析,缺位是段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越位是文学赏析,我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赏析课,不能在语文教学上深挖洞,广积粮。高年级阅读教学主要在“篇”的教学上缺位。我们要通过篇的教学培养学生整体把握一篇课文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指导学生揣摩文章基本阅读方法,一般记叙文如何阅读,小说如何阅读,童话如何阅读,抓住不同文体的文章特点,从特点入手教会学生怎样学会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高年级的孩子必须要培养运用几句话概话文章内容的能力。不同的体裁在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上的方法是不同的(说明文、小说、记叙文要运用不同的抓手)。
每一课的训练点要集中,内容要少而精,不能面面俱到。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
法、学法的意识,找准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用课文教语言,教方法,教能力,告别内容分析式教学。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教学,师是从,生是主,师若强势,生必弱势;师若包办,必会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不强。我们可以尝试单元整体教学、模块教学、对比教学。如果我们方法得当,就能省下很多时间。
3、区域性地推动读书工程。
我们希望由政府来抓阅读,用行政的办法来推动读书工程。
6.小学教育方向教学论文 篇六
小学语文学习,作文可为是令极大多数学生头痛的事。许多学生往往会咬着笔杆,无从下笔。但如果学生上交的每一篇作文,老师都认真评价,给学生指出不足,表扬优点,这就像是给学生指点迷津,会令学生豁然开朗。
一篇习作,一般包括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以及标点这几部分。如果老师从这几点中挑选一点或两点,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就进行认真评价,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水平一定会有极大的提高。
一、主题的指点
主题是整篇作文的核心、灵魂和统帅,没有主题,作文就会松松垮垮、不知所云。所以老师对学生主题的评价可为首当其冲。如:三年级第一单元的作文是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这一主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较易把握。于是交上来的作文中,大部分对家乡的小河、家乡的田野进行了赞美。而有的学生,虽然开头和结尾点出家乡小河的美、田野的美,但在具体的内容描写中,却是河上有许多垃圾,河水黑黑的、稻田光秃秃的……老师对于这样的作文,应该有启发性地评价:你把无益于主题的材料不加选择地全写进文章中去,这样势必旁生枝节,主题也就不会集中了。请你只写有美感的内容,读者看了,就会有要去亲眼目睹的冲动,那你的作文就成功了。这种评价语,可以让学生领悟主题突出这一文章特征。
二、材料的指点
文章的材料即内容。写文章必须占有材料。材料是平时观察、体验等多种形式获取的。老师对这方面的评价可以写观察仔细、把亲身的体验真实地表达出来了。反之,有些学生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老师也应指出不足。如:一次三年级的作文课,让学生写一种花。我在写之前给学生看了一篇写水仙花的范文。结果,在学生交上来的几篇作文中,写菊花、喇叭花、桂花的也写成在春天开放。老师就应该指出材料要真实。
三、结构的指点 文章结构是对文章进行谋篇布局,使文章各部分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但有些学生随心所欲的胡思乱想。老师在评价这一点时,不仅要指出优点与不足,最好给结构混乱的学生列一个提纲。学生才可以根据你的提纲顺水推舟,这样修改起文章来就容易多了。如写小白兔的文章,有些学生往往对小白兔的眼睛印象很深刻,于是就先写眼睛再写其它各部位。有的学生甚至重复描写眼睛。老师在评价的时候,不妨给学生列一个提纲,提醒学生由头到尾,或由整体到局部地写。久而久之,学生就学会文章结构的安排。
四、表达方式的指点
表达方式的好坏对于一篇文章很重要。如果没有很好的表达方式,丰富的思想内容就不能得到完美的表达,文章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有些学生写春天田野中的麦苗,只会写绿油油的麦苗在春风中摇摆。老师可以帮他模仿一些精彩片段,改为:春天的麦田,好一派勃勃生机哟:亭亭而立的腰身沙沙舒展着,翡翠般的手儿缓缓地摇曳,它们是那样绿,倘若摸摸,定沾一指新绿,染一掌清香,留一道沁心铭肺的凉爽。改好这一段文字,还可以在旁边写上评价语:老师修改后的这段文字,用上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文章的表达效果是不是更上了一个台阶?在以后的文章中,要尽量多运用优美的语言,让读者为之陶醉。这样的评价,使学生印象深刻,并懂得课外书中精彩片段可为我所用,可让文章更精彩。
五、语言的指点
正确运用语言是写作最重要的基本功。老师在作文评价中,不能忘记对学生用的字、词是否准确、精炼、生动、朴实作一番评价。在学古诗《泊船瓜洲》时,我有意让学生推敲诗中的绿字好在哪里?学生进过一番激烈地讨论后,明白了用字的精准对于文章的重要性。把握主这个重要的时机,我也对学生习作中的语言进行了评价。如:在一个百花齐放,繁花似锦的春天。这样的语言表达就像是一个姑娘擦了过多的胭脂花粉。老师帮他改为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这样看起来就清新亮丽多了。再如有一个学生这样写:走进院子里,狗朝我叫,鸡吓得乱叫……我这样评价:中国的语言中还有吠、鸣、啼、吼等动词,如果我们写成狗吠,鸡鸣,这比你单用一个叫字要好多了。
六、标点符号的指点
一篇文章离不开标点,初学写作者,对于标点的运用往往不够规范。有的一逗到底,有的记起来就用一个上去。至于省略号、破折号的运用更是难能可贵。为了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标点,我在作文批改时,往往会十分留意标点的运用,如果个别标点的错误,我会直接帮其纠正。如果文中一逗到底的,我会在评价语中写:一句话中只能有一个主语,可你呢……。
7.小学教育方向教学论文 篇七
1. 何为“体式”
所谓体式, 是指写作的表达方式与文章的文体属性。在国际上, 写作的表达方式, 通常采用四分法。分为记叙、描写、说明与议论四大类, 在国外, 更通行的表述是叙事、描述、阐释与论辩。至于文体, 则是指文章或文学作品的体裁, 体裁是文章在语言风格、结构组织等语言形式层面所具有的内在规律与限制。
文章 ( 实用文) 体裁非常庞杂, 小学阶段要求掌握“常见的应用文”。所谓“常见的应用文”, 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交际类文章, 比如日记、读书笔记、书信、请假条、报告、总结、计划等; 文学体裁, 西方通行的是三分法: 小说、诗歌、戏剧, 而我国则采用四分法: 诗歌、小说, 戏剧和散文。
为什么要把表达方式和文体放在一起, 冠以“体式”的名称呢? 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 有的写作的结果不是文章, 可能是句子或段落, 文体知识就不太管用, 管用的是表达方式方面的知识; 第二, 文体和表达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的文体在表达方式上有所偏重, 如小说以叙事为主。报告以说明为主, 杂文以议论为主; 同一表达方式, 在不同文体中也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 社会调查报告中的叙述与描写力求客观准确, 而故事中的叙事与描写往往追求生动形象。所以, 写作教学中, 有时候需要将表达方式与文体规范结合在一起讲, 因此将它们并称为“体式”。
2.“体式意识”关系到教学知识的对错
教写作, 教师应该具备“体式意识”。自觉的“体式意识”, 是教好写作的基本要求。
所谓“体式意识”, 是指: ( 1) 教师知道自己教的是哪一种表达方式或哪一种文体; ( 2) 教师知道自己所教体式的关键知识。
不知道具体的文体, 写作的指导必然空洞无力。不知道所教体式的关键知识, 写作知识的教学则有可能出错。
下面, 笔者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说明“体式意识”的重要性。
案例1:在“细节描写”的习作课上, 教师先给学生出示了评价细节描写优劣的三个层级, 然后给学生几段文字, 请他们定级、修改。其中有个片段是写赛跑的场景, 原文有一句“但他仍然不放松, 继续跑到了终点”, 被评定为C级, 理由是细节不具体、不生动, 学生在修改时, 在句子中间增加了如下一些细节: “虽然头上已经出现豆大的汗珠, 脸也涨得通红”, “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双手像灵巧的双桨, 飞速摆动着……”等。在指导修改细节时, 教师有没有想过, 这样细节修改是不是变成了细节捏造呢?
也许这位教师未曾想过, 有的细节只能由作者本人修改, 他人无权任意添加。这就是真实的散文。散文的真实性主要基于细节的真实, 如果同学间的互改涉及对散文细节的添加, 从真实性的角度来看, 这是不允许的。就像上面的案例中, 学生并没有看见“他”是怎么跑到终点的, 怎么可以凭想象编造他跑步的细节呢? 但是反过来说, 如果学生写的是虚构的童话故事, 那么, 同伴之间就细节加以完善是可以的。可见, 体式决定了该不该修改细节, 由谁来修改, 只有这些问题考虑妥当了, 然后才可以考虑怎么修改。
案例2:某教师以“夜深了, 有人敲门……”为开头, 要求写一篇想象作文。教师提供了以下几种示范构思:
1夜深了, 小姑娘为哥哥进热门补习班到隔壁老师家说情, 体现小姑娘的天真可爱;
2夜深了, 骗子敲门上演送鸡蛋骗利是钱的戏码, 反映社会的复杂;
3夜深了, 打工仔到隔壁邻居家敲门借点盐烧面条, 被怀疑是骗子拒在门外, 反映了邻里之间的冷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4夜深了, 城管敲门提醒注意安全, 反映了社会治安问题;
5夜深了, 周杰伦敲门求躲避狗仔队的跟踪, 反映明星的苦恼;
6夜深了, 离家出走的同学敲门求借宿, 反映家庭教育的问题。
在讲述上述构思的时候, 教师明确无误地告诉学生: “我反对天马行空的想象! 你们写想象作文的时候, 不要写一些乱七八糟荒诞怪异的东西, 想象要合理, 有意义! ”
这个案例, 有三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第一, 什么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为什么要反对? 第二, 什么是合理、有意义的想象? 第三, 虚构和虚假的界限在哪里呢?
案例中的那位教师在想象作文教学上, 犯了以下三点错误:
( 1) 在想象作文的内容上, 他追求“真实化”, 即要求学生的想象要符合生活实际, 那些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比如写“三十年后同学会”, 学生如果写“我”从外太空驾驶飞碟回到地球, 这一类想象就是教师极力反对的所谓乱七八糟、天马行空的想象;
( 2) 在内容取材上, 他建议学生“移植与改编”, 可以将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真实故事“移植”到自己身上, 比如同学、亲友的故事, 甚至媒体报道的奇闻异事, 都可以改编成“我”的故事;
( 3) 在评价上, 他以道德评判代替了审美评判。把文章对社会现实的揭露、批判、讴歌、赞美认定为“有意义”, 反之则无意义。
上述三种错误, 都源于教师对“想象作文”的“体式”认识不深、不透。他把想象作文看成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与再现, 犯了机械反映论的错误。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 想象作文属于文学写作, 想象性、虚构性和创造性才是其根本属性。意识到这一点, 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真实的两种类型: 艺术的真实与科学的真实。如果教师在学生的想象作文中总是去强调想象与当下的、现实的生活的紧密联系, 强调要通过写作来反映现实、揭露现实或讴歌现实, 那实际上是把想象作文当做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一种翻版。这是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的绝对、机械、简单的理解, 是用符合生活实际的“科学的真实”来要求文学写作。
“文学所创造性的那个想象世界建立在真实世界的基础上, 但却不是真实世界的摹本, 而是创造和想象的产物。”对于虚构文学来说, 糟糕的想象是想“可能发生却不可信”的事情, 所谓“可能发生”, 也就是想象的事情它符合生活的逻辑, 比如人会慢慢变老, 春天过去便是夏天等; 所谓“不可信”, 是指情感的虚假或浅薄, 作者创作态度不真诚, 带着明显的取悦或谄媚读者的倾向。换言之, 糟糕的想象是想得跟“真的”一样, 情感却不真、不美; 而高明的想象, 是想“不可能发生却可信”的事情, 逻辑上不可能, 但情感上却可信。
想象作文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文类。对于想象作文, 语文教师不仅要认识到想象作文属于文学写作类, 它的本质是虚构性, 还要认识“合理”想象的正确内涵:
( 1) 想象作文旨在表现儿童内心世界的“真”, 而不是为了表现客观世界的“真”。
我们让学生写想象作文, 绝不是为了在“外部世界”———社会生活中去搜罗稀奇古怪的故事, 而是为了让学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探秘。“想”, 从构词法来看, 上“相”下“心”, 想象应该是心之相。那创造与想象的虚构世界, 表现的是作者内心的希望、追求或渴盼。
( 2) 想象作文表现的是情感, 而不是像科学想象那样表现科学与理性。
想象作文的关键点, 不在于所虚构的故事, 而在于故事背后作者的情感, 以及讲述故事的方式技巧。就像《丑小鸭》一样, 关键点不在丑小鸭成为天鹅前所受到的种种苦难, 而在于苦难背后作者所传递的对于成长的态度。
( 3) 想象作文的最高价值是“无理而妙”, 而不是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科学想象的最高价值是被证实, 比如, 科学家想象宇宙中有和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如果未来有一天人类真的发现了这样的星球, 这无疑是对科学想象最高的褒奖。而学生如果在《三十年后的我》中想象自己穿着隐身衣参加班会, 我们根本无须去考虑这可能不可能实现, 而应该关注“隐身衣”背后学生那颗渴望“逃离”或者“窥探”的内心。
综上所述, 想象的虚构所要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 它与科学的真实的区别在于, 艺术的真实更接近哲学, 接近普遍人性或人类普遍的境遇。而不是接近生活事实, 它所虚构的世界比具体的真实更具代表性、普遍性, 因而到达了更高层次的真实。
案例3: 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 作文要求写想象作文, 题目如下:
仔细观察右图 ( 一篮水果的图样) , 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自拟。 (25分)
提示: 图上的一篮水果是谁送来的? 还是谁正准备送到哪里去? 为什么要送? 先想一想。再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出“一篮水果”的有关故事。
下面是学生甲、乙的两篇作文及得分情况:
甲文 (19分)
一篮水果
秋天到了, 小动物们在春天种的水果都丰收了。你看, 小猴从温室里运来一篮子桃子, 小花鹿从温室里运出一卡车橘子……
可是, 小兔子是动物中最懒惰的, 它只是上山采些蘑菇, 拔一些野生萝卜充充饥, 它什么都不肯种。
不知不觉到了秋天, 黄叶也落了、小兔子找不到吃的了。但是, 动物们看它那么懒惰, 谁都不愿意给它一些水果吃。
小兔子眼珠子一转, 突然想出了一个鬼主意。
于是, 它回到家, 躺在床上, 盖上被子, 装出一副生了病的样子。并且让小鸟到森林里去传播消息, 就说它生了病, 叫动物们一起来看望它。
动物们听小鸟说小兔子病了, 它们都很惊奇。
后来, 动物们决定去看望小兔子, 并从自己家里拿出自己种的水果, 准备送给小兔子。
动物们一起来到了小兔子家, 小兔子正在喝水, 听见敲门声, 连忙躺回床上, 紧紧闭上眼睛。
过了许久, 动物们见没有动静, 便推开了门, 看见小兔子双眼紧闭, 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以为小兔子是真的病了, 没有打扰它, 把一篮子水果放在了桌上, 走了。
动物们正要走的时候, 猴子起了疑心, 它想:“小兔子以前不经常生病的呀, 怎么突然生病了呢?我要回去看看。”
猴子回到小兔子家, 把耳朵贴在门上, 忽然听见了小兔子的声音: “哈哈, 有了这么多的水果, 够我吃一个月啦! ”
猴子听了生气极了, 马上告诉了其他动物, 动物们从此再也不理小兔子了。
可是小兔子不明白大家为什么不理它。后来, 它一想, 才知道自己的欺骗行为让大家感到不满了。
这时它才体会到没有朋友的滋味, , 它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最后, 它真诚地向大家道qiàn, 大家也原谅了它。
第二年秋天, 可以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温室里运出一卡车萝卜, 这个熟悉的身影就是———小兔子。
乙文 (24分)
关于一篮水果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我的思绪飘回到那个晴朗的下午———
我的妈妈是一位小学教师, 但她这几天不能去上课了, 因为她害了很重的病, 在家休息。这一天是星期天, 我正在家里客厅看电视, 突然门铃响了, 会是谁呢? 我打开门一看, 是个小女孩, 只见她手里提着一篮子水果。一见我开门, 她就急切地说:“××老师在家吗?”我手往里面一指, 说: “在, 她生病了, 在床上躺着呢。”小女孩一听, 急得连鞋子都来不及脱, 就直冲我妈妈卧室, 扑到我妈妈身上, 哭着说: “老师, 您为了我们, 工作太累了才病倒的。”妈妈抚摸着小女孩的头, 说: “没事的, 我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别替我担心。你们能好好学习, 就是对我的最大的安慰! ”小女孩边哭边点头, 妈妈也哭了, 站在一旁的我也哭了。
多年以后, 我还经常想起那个晴朗的午后, 发生的关于一篮子水果的故事。
案例中, 乙文接近满分, 而甲文仅得19分, 评分理由是:
其一, 作文题目要写的是记叙文, 而该文是童话。
其二, 文中小兔子搞的是‘歪门邪术’, 立意不高。
其三, 开篇和结尾没有点题———没有出现话题‘一篮水果’……”
从上述两篇想象作文的评分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明显的错误, 如将作者与角色混为一谈, 以道德正确性评判取代文章的审美价值的评判等。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教师缺乏自觉的“体式意识”, 根本不知道自己所教的是什么体式的文章, 以至于出现题干要求与评分理由自相矛盾的知识性错误。题干中要求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写“记叙文”, 评分时所认定“童话”不是记叙文, 说明教师对“记叙文”这一文类缺乏了解。
记叙文是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的集合体, 包含写实的和虚构的两种类型: 写实的记叙文有非虚构的故事、自传、回忆录、日记、游记、旅行日记、个人叙事类散文、新闻报道、历史报道、调查报告、考察报告、会议纪要、个人简介等; 虚构的记叙文有小说、童话、神话、寓言、传奇故事等。案例中的教师把记叙文等同于写实的散文, 而把童话排除在外, 这是体式知识上的一错; 既然是写实的散文, 却又在题干中鼓励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错上加错。试问在写实散文真实的叙述中, 究竟哪里允许虚构呢? 照我看来, 乙文所写的是一件“可能发生而不可信”的事情, 恰恰犯了想象作文的大忌:事真情假!
综合上述三个案例, 我所要强调的观点是: 规范的写作教学, 离不开正确的写作知识。而只有具备自觉的体式意识的教师, 才会对写作知识怀着强烈的求索欲望。
二、写作教学需要活动化
写作教学中的活动, 指由教师组织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学生行动, 活动的形式通常有阅读游戏、比赛、劳动、辩论、讨论等。
1. 写作教学“活动化”的反思
写作教学中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与动机。还有一种是通过活动解决“写什么”的内容问题。此类活动又分为两种: 一是活动后“趁机”写。通常这类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写作, 也不在写作课堂上开展。教师利用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 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问题。比如, 语文教师通常会在运动会、主题班会、游园活动或者春游前后, 不失时机地提出写作任务, 要求学生记录活动的见闻与感想。二是为写作搞活动。通常这类活动的目的就是写作。一般在课堂上开展, 通过活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苦恼。比如,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扳手腕、吹气球、传话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认真“观察”, 然后描写或记录活动场面。
活动, 作为小学习作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其内容与功能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习作课上究竟活动了什么?
为什么要活动呢?
活动解决问题了吗?
下面我们就上述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第一, 习作课上究竟活动了什么? 在习作课有限的时间内开展的活动, 诸如比赛或游戏, 从其实质上来说, 是儿童日常生活的复制, 它们大部分并没有超越儿童日常生活经验。
第二, 为什么要活动呢? 显然, 每个教师都希望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动机。使他们乐于表达, 又希望活动能直接进入作文中, 成为学生写作的内容, 使学生有东西可写。可问题是, 我们为什么让学生记录活动呢? 写这样的活动作文, 除了“有内容”可写, 还有什么价值? 它究竟锻炼了学生怎样的写作技能呢?
第三, 活动真的解决问题了吗? 有了活动, 学生真的人人都爱写、能写, 并且写得好吗? 我认为, 在习作课堂上, 多数教师在“生活”“活动”和“写作内容”之间简单地划了等号, 这是活动作文最根本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 不是缺少生活, 而是缺乏一双从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 所以, 对于记实作文而言, 生活中的“美”才是合宜的写作内容。而评判活动成败的关键, 取决于活动是否带领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 而不是积极参与、热闹欢乐、精彩激烈等表象。
2. 我所提倡的活动化写作
( 1) 活动应有清晰的目的与计划。
教师在设计写作活动时, 应该能够清楚地回答: 为什么要活动? 怎么开展活动?
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勇很善于设计写作活动。我取他的一个案例“法尔布的故事”谈谈。吴老师计划让学生开展班级“人物谱”的写作。如何让孩子们对写身边同学的故事感兴趣呢?
吴勇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小叶子”的各种小故事, 再把这些故事加上“小叶子”本人的“自传”放在一起编成一本书, 这本书同时又拉开了班级“人物谱”写作的序幕, 在两年时间里, 全班学生都有了一本名叫《我的故事》的书。吴勇老师为什么开展这样的活动? 他的目的很明确: 让每一个孩子的童年在“故事”里定格, 在“故事”的表达中感受写作的意义: 欣赏别人, 认识自己。他采取的形式是“为别人写故事, 为自己编书”, 每个学生用笔记录他人, 四十多双眼睛, 就会有四十多个视角, 这与传记类的写实作文的要求非常合拍, 因为四十多双同伴的眼睛, 意味着“发现”, 而多角度的“发现”, 才能写出一个个“立体多元的生命个体”。整个活动历时两年, 从轻松有趣的故事“爆料”开始, 以人人拥有一本个人小传结束。“交流”式的小活动连缀成“人物谱”写作的大活动, 目的明确, 方法得当, 计划井然有序。这样的活动设计, 值得学习。
( 2) 活动应有创意。
写作教学中的活动, 要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意绪。有时候, 得注重活动的方式的创造性。江苏省特级教师洪榴的语文“微生活”系列活动, 就有十足的创意。在洪榴老师设计的“微生活”系列中, 有字词微电影、作业微设计、课堂微观察、校园微视角、作文微点评、家校微课程等精彩的语文活动。洪老师融写作于小而精的活动之中, 以新颖的创意点燃学生对写作的热情, 促成学生对生活的审美, 变艰难的写作任务为微型的项目。试看其中的“字词微电影”设计。
洪老师所设计的“字词微电影”是让学生通过一段话来还原或丰富某个字词投射在脑海中产生的意象, 就像是用一架无形的摄影机, 捕捉着脑海中丰富的画面, 然后用语言素描般地呈现出来。以下是她的学生创作的“影子”微电影:
习作1:阳光灿烂, 在树阴下, 影子点点闪闪的, 太阳渐渐偏移, 影子也移动了位置, 一会儿长, 一会儿短, 好像在跟我们开玩笑, 捉迷藏。
习作2:日光下、灯光下, 它就像一个朋友一直陪伴在你身边。
习作3:有时看着我自己长长的影子, 我就会感觉自己特别高大。有时看着短短的影子, 就对自己说要多吃饭啦。从小到大, 影子一直伴着我, 有时给我带来快乐, 有时也给予我安慰。
在语文“微生活”系列中, 我最喜欢的是“校园微视角”活动设计。所谓“校园微视角”, 就是让学生用镜头捕捉校园中美的瞬间, 然后, 给照片取名, 或图配文诠释画面之美。下面是学生对一幅爬山虎照片的展开的微写作:
习作1:《当我途经你》
翻开记忆的相册, 你火红的侧影仍留恋地抓着校园的一角。我听到有同学傻傻地说你是幅画, 也许你真是: 不曾被人特别关注, 也不曾被人遗忘, 如名师大作一样不受尘世影响。还记得, 你为白墙留下的“爪痕”, 以及那随意乱甩的“红袖”, 这不就是你? 美丽而又稍带倔强, 似乎没有人能阻止你向墙的尽头前进。我静静地感受你, 感受你端庄的一切, 它是内含的, 里面藏着那小女孩天真的笑容, 顽皮男生看到你时片刻的惊讶, 老师散步时的由衷感叹……
我轻轻合上相册, 你火焰的身影已被细心保存。在这六年级的秋天, 在这繁华的季节, 请记得这一片红红的爬山虎。
习作2:《爬山虎物语》
它只知道
爬着, 爬着,
一颗心,
也变得火热。
它不知道,
一片叶子落下,
便成了秋天。
洪榴老师所设计的“语文微生活”系列, 其创意在于:
第一, 化大为小。以短小的写作片段取代动辄400字左右的“文章”写作, 学生不觉其苦, 但觉其趣。
第二, 同“台”竞争。洪老师通过给“字词”、图片, 为学生课外的写作积累搭建“话题”平台, 全班学生围绕同一个“字词”或同一张照片写作, 又能激发了学生好胜之心, 以竞争促成写作质量的提高。
第三, 聚焦生活。无论是字词微电影、校园微视角还是课堂微观察, 都是为了唤醒学生对自己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进行“审美”, 而活动, 给学生提供了审美角度、审美机会。而这, 无疑是写作教学活动化的关键所在。
第四, 教师介入。学生课外的练笔经常属于完全开放式的、放羊式的状态, 即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表面上看起来, 课外练笔很自由, 殊不知, 有时候越自由, 学生越是找不到可写的话题。而在“微语文”系列活动中, 指定的写作小项目给了学生既有限制又有弹性的写作空间, 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课外练笔的“介入性”指导与整体设计。
( 3) 活动要符合体式的要求。
衡量写作活动设计的优劣, 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 就是看它是否与写作的体式相配。换言之, 写作活动的设计, 也需要教师有自觉的体式意识, 不同的体式, 对活动内容、形式与目的的要求也各异。
下面, 我以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亲情测试”写作课为例, 谈谈活动与体式之间的关系。
案例: 王崧舟的“亲情测试”写作课。
在这堂课上, 王崧舟老师引入心理学的一个有趣的测试, 让学生在一张纸上写出自己最爱的五个人的名字, 然后一个一个划去, 看看谁才是自己心中最不舍的人。
王老师的五次指令引出课的五个主环节:
请大家拿出一张最干净的纸, 在上面写下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最割舍不下的五个人。
拿起你们的笔。划掉一个。划后等于这个人不存在了。
在剩下的四个人中划去一个。
在剩下的三个人中划去一个。
请你们再做一次痛苦的选择。把剩下的二个人全部划去。
王老师说, 每划掉一个人的名字, 就代表这个人不存在了。结果, 在划名字的过程中, 学生有泪流满面的、泣不成声的、满面通红的、大声抗议的、小声抽泣的、放声大哭的, 也有叹息的、烦躁的、羞愧的、悲伤的, 还有学生一个名字都舍不得划。一个测试, 把孩子们内心的声音给逼了出来……
王崧舟老师的这堂课曾引起过争议, 有人说它震撼, 也有人说它残忍; 有人斥其标新立异, 也有人赞其意义深远。而我从写作教学的角度, 认为这堂课最大的成功, 是其精彩的活动设计, 达成了叙事散文教学的目的。
在案例中, 王崧舟老师所采取的活动, 是虚拟的“生死抉择”, 并且, 让学生在抉择过程中不停地倾诉、交流。
这堂课的活动到底妙在哪里? 是活动与学生所写的体式———叙事散文相得益彰。西方有句谚语说, 鱼是最后一种发现水的生物。同理, 学生写叙事散文, 所遭遇的主要困难, 是对熟视无睹的生活产生“审美疲劳”, 因为他们一直“在生活中”, 被”生活”所包围。而王崧舟老师设计的“亲情测试”, 把学生“打出了生活的常轨”, 实现了日常生活“陌生化”的效果。学生在非常态的“生死抉择”中, 带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心情去重新审视自己与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 最终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榨出”了富有人文意趣的“情感”。学生在这堂课上又哭又喊又哀求又叹息的种种反应, 都是叙事散文写作所必需的“审美体验”。所以, 学生的反应恰恰证明了活动的有效性。
王崧舟老师的这个课例, 给我们的启发是: 应该从所教体式的关键要求出发, 设计合目的性的活动。叙事散文的写作, 关键在于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何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陌生化”———拉开学生与日常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对熟视无睹的生活进行“审美”。因此, “陌生化”手段与“审美体验”, 是评判写实作文中活动的对错优劣的重要标尺。活动, 不能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层面上, 而是要进入审美体验的层面, 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效的、好的活动。
写实类作文。不仅可以通过课堂上“陌生化”的活动, 唤醒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 而且可以通过课外“陌生化”的活动, 增加学生“新”的生活经验, 这也是一种途径。比如, 有的教师带领学生走从未走过的路, 看从未看过的风景, 师生一起游历,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陌生化”; 它们都能有效地促成写作主体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的“蜜”。
三、写作教学要重视语境的创设
写作是一种社会的交际行为, 写作过程与结果受到各种社会、交际、认知因素的制约, 人们将制约写作行为的修辞环境称之为语境。语境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作者 ( 谁在写? 以何种角色、身份在写?)
读者 ( 写给谁看? 何种角色、身份? 和作者是什么关系?)
目的 ( 为什么写?)
体式 ( 写成什么样子?)
语境的四要素, 限制了写作的形式与内容。
1. 语境脱落是我国写作命题的通病
一直以来, 学生写作中的造假问题很令语文教师头疼, 禁而不绝。甚至有学生公开宣称, 考场作文就得造假, 就得以取悦评卷者为目的, 造假有理, 因为造假有“分”。
为什么学生在写作中会造假、易造假呢? 我们总是习惯对此进行道德归因, 批评学生功利、世故, 或者从命题内容上进行归因, 批评熟烂话题助长套题之风, 还有人从评分机制上归因, 认为不易被发现也是造假不绝的重要原因, 很少有人从命题方式上寻找根源, 其实, 写作命题时的语境脱落, 是导致写作造假的客观原因。
比如, 我们经常让学生写“暑假见闻”, 这就是典型的语境脱落式命题。写给谁看? 不知道; 为什么写? 不知道; 写成什么样式? 不明确; 作者角色?不知道。语境脱落, 使学生失去写作的内在动机, 而变成由教师强加的任务。
又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 ( 上) 习作二“演讲稿”习作, 题目是这样要求的:
请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运用搜集到的资料, 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 写一篇演讲稿。
除了规定体式“演讲稿”之外, 命题中看不到语境的其他三要素。学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演讲稿?演讲的目的是什么? 听众是哪些人? 演讲者以何种角色演讲? 题目中都未作设定。没有对象、没有目的, 又何来写作的动机与兴趣? 对于一篇演讲稿的写作来说, 语境脱落是非常严重的疏忽, 因为演讲是我讲你听, 没有读者怎么演讲? 试问, 学生怎么能不怕这类习作呢? 怕的一种表现, 就是通过造假来应付。而造假也确实方便, 因为语境要素缺乏, 给虚假内容的“代入”创造了空间。
语境的创设是真实写作的关键, 真实化是写作教学的追求。
真实化有两层含义, 第一, 学生写作内容的真实———写的是真情实感; 第二, 写作目的的真实———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 而不仅仅是应试的需要。对于写作教学来说, 真实化的第二层含义更重要。写作教学, 要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实所需的写作技能相接轨, 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境创设, 是真实写作的关键。在欧美国家的写作命题中, 我们能看到他们对语境创设的重视, 下面试举几例:
案例1: 即便是简单的一个“描写”练习, 美国教师也会设计一定的语境: 拿出一个巧克力曲奇饼或薯条, 或其他熟悉但以前没真正观察过的食物, 调动你所有的感官来检查它, 你该怎么向从没见过它的人描写这个食物?
这里设计的语境要素是读者———“从没见过它的人”。
案例2: “说明文”写作题: 你近期是否遇到不满意的服务或产品? 如有, 请写一封投诉信, 寄给相关的部门主管或公司代表。
这里设计的语境要素包括读者 ( 部门主管或公司代表) 、目的 ( 因遇到不满意的服务或产品而投诉) 、作者角色 ( 顾客) 、样式 ( 写成投诉信) 。
相比之下, 我们在小学阶段所训练的说明文, 通常是物品介绍一类的, 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习作三“你可以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 如蔬菜、水、玩具、文具或电器”。问题是, 如果“我”介绍的物品“大家”都很熟悉, 我为什么要介绍呢?
案例3: 美国斯坦福大学是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它在录取新生时, 给出的考题是“给你未来室友写一封信”。
这个题目的亮点在于读者的设计———未来室友, 确定的关系, 不确定的人, 我们从这样的语境创设中多少能看出耶鲁对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视。
案例4: 美国的创意写作题: 在高速公路拐弯处, 立着一块空白的广告招牌, 如果让你设计, 你会在上面写点什么? 为什么?
这里设计的语境要素是读者 ( 高速公路上的司机, 阅读的时间可能只有几秒) 、样式 ( 巨大广告牌上的文字) , 光是这两个要素就具有足够的挑战性。
在上述4个案例中, 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 在语境四要素中, 居于核心地位的是读者。不是所有的写作题对语境四要素都做了设定, 但是, 它们无一例外部设定了读者。“读者意识”也是西方写作教学所强调的写作技巧。
上面讲的都是国外的写作题。其实, 在国内, 也有很多教师意识到语境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在写作教学中有意地进行真实写作的尝试。比如, 浙江省特级教师张祖庆曾经上过一堂创意写作公开课:
案例:《给地球新生儿的一封信》
观察一系列关于地球之殇的资料;
阅读艾萨克·阿西莫夫《给地球新生儿的一封信》 ( 节选) , 请学生先用一两句话把内心的呼吁、请求、期盼写下来, 作为这封信的结尾。
父母一起阅读相关书籍和电影, 整合有价值的资讯, 将这封信写完整, 做到格式正确, 有条有理, 有理有据;
写好抄在信纸上, 精心设计一个信封, 找附近的妇产科医院, 让护士把这封信连同新生儿, 一起交到他的父母手里。
我们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发现, 张老师设定了真实的读者 ( 地球新生儿及其父母) 、写作样式 ( 一封信) 、写作目的 ( 呼吁保护地球) , 体现了他想把写作导向真实世界的努力。
其实, 在写作命题中创设语境并不难, 难在命题习惯的改变与语境意识的强化。前面案例中提到美国高速公路拐弯处广告牌的设计, 类似的创意, 我们其实是可以借鉴与模仿的。仿题如下:
假如学校门口的电子屏幕, 给你半分钟放三幅字幕介绍你自己, 你会放什么? 请把你的策划写出来。
试试看, 学生还会在这类写作题中造假吗? 学生还会对这类写作题感到无聊而叹息吗?
8.小学教育方向教学论文 篇八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育教学 方向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2-005-010
引言
高中语文不仅在升学考试中占据很大地位,在对学生思想、身心、审美等各种素质的提升方面也至关重要。高中语文作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引起更多的专业人士投身到教育教学方向的研究中去,为深入贯彻改革要求、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做出自己的努力。通过本文的归纳总结,希望对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所帮助。
1.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应该具有实用性
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对语言的表达运用方面进行研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对课本上理论知识的灌输,对现行社会的变化没有进行分析,造成语言脱离生活,学生对语言的把握不够深入全面。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现在很多学生存在一个误区,也是现行教育模式所造成的,对教师的教学成果的考核主要以学生的以笔试成绩为主。他们认为对于语言只要认识、会书写就行,这样就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样会造成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下降,对所学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不能灵活地去沟通交流。为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适当地加以引导,教育学生应该多观察、多交流,还可以试着去运用或模仿一些优秀语言的表达方式,学习他们对语言的把握程度。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发挥自己的看法或观点,或者举行一些语言类的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2.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审美提升
语言发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足以表明书中语言的价值和意义。语言蕴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语言的学习,就是对于美的感受。这种美的发掘和欣赏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让学生欣赏一幅来自课文中的插画,让学生运用自己语言从不同层面上欣赏她的美,感受它的意境。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对于一幅画或一篇美文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能改善他们欣赏美过程中的思维方式。
3.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应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正处在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对社会的接触逐渐增多,对于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一知半解,充满好奇,他们的心里活动是非常激烈矛盾,所以心理方面的引导非常重要。发挥语言的魅力,说服高中生去除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行为,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新一代高中生。主要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两大特性方面进行解读:第一,高中语文课包含的内容,复杂多样,对于心理的疏导,价值观的指引内容方式都有所涉及,可以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知识;第二,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学生只有身心健康,才能充满求知的欲望,语文课所包含的心理学,可以确保语文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并且教学成果显著。
4.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的学习积累目的是在现实中加以利用,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苛刻,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高中语文教育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课程之一,有责任有义务去教育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授学生分辨消息是非的方式方法,遇到问题时应该保持的心态及正确的做法。教师不再是一味注重知识的全盘传送,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不能有效的学以致用。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与学生进行沟通探讨,得出有利于知识理解的结论。教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模拟一个现象,让学生去自行解读探讨,表达自己的见解,老师进行最终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走出误区,走到正确的道路上去。这样不仅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还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结语
高中语文教育对于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正处于迷茫期的青少年,正确的教育方式促使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优秀。以上几个方面只是高中教育教学方向总结归纳的一部分,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曲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培养一批批道德高尚、知识丰富、身心健康的全方位优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尹艳丽.对职业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方向总结归纳[J].成功(教育),2011,02:85.
[2]隋德新.浅谈高中语文审美阅读教学[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02:126-127+107.
[3]柏静.高中语文教学中“故事法”教学研究[J].消费导刊,2008,09:126.
9.大学教育的方向 篇九
这里我不能说是中国大学教育,由于那样范围太大。我只能谈谈我晓得的大学教育。在大学曾经工作6年多,带过得博士都毕业了,硕士也毕业了好几届了,但是对大学教育的方向还是不是很清楚。大学到底是职业准备教育基地,是群众素质进步修炼地,还是社会精英萌芽地?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断被深深烦扰。
假设说不同个体教育形式不分歧,因人而异的话,那么多数情况人们会以为上大学,乃至读博士就是为了找工作的。这与我个人生长时的教育理念完好不同。我个人不断喜欢读书,从不认字时读小人书,到小学读好孩子画报,一万个为什么,微妙,科学世界等兴味杂志,到中学读专业的物理相对论,世界名著,哲学,诗歌,本人写诗歌,小说等的,再到大学读大千类型的杂志,书籍,经典,我不断喜欢读书。同时不断喜欢问问题,从小学问教师天为什么是蓝的,教师答复我由于空气是蓝色的,后来我从十万个为什么中晓得教师的答案是不对时,我就晓得世界上没有权威,假设你要晓得真相必需本人质疑,考虑,探究加理论考证。所以我不断喜欢问问题,到往常这般年岁也是如此。小学开端问自然现象,中学问社会现象,大学开端考虑人类的来源和归宿,如今问人性本来面目。我不断觉得本人是在学习中逐渐发现本人的最终定义或者本人的最终梦想。有时分我不停的问我为何成为我了,最后我想起了大约3岁时幼儿园墙上的一副画,很大很大,正面墙,在幼儿园的外墙上,高高的,一个大头孩子拄着脑袋问:我长大了干什么,背景有宇宙飞船,有蓝天白云,有各种符号。就是这幅画,我每天上幼儿园总看见,就总不停的问本人,我长大了干什么,这个问题不断问到往常才明了。我想就是这个问题不断驱动我不停的学习行进,不停的拷问本人能否明了本人的将来,不停的开掘我本人的本来面目和人生最终目的。其实我目前的答案是这样的,人生就是一个人性修炼的过程,不时的提升本人人性中光明和蔼的一面,放大它到足以照亮本人将来,为别人的行进也能明路,这就是人生的`目的。
10.英语教育的方向 篇十
最近,北京降低了英语高考的分数,江苏准备让英语“滚出高考”,山东取消英语高考的听力部分......各地一波波的高考改革,全都拿英语开刀。看得出来,中国的英语教育是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对于中国英语教育的弊病,相信大家的看法都一样:目的就是应试。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基本就是哑巴,听不懂,说不来,缺乏最基本的交流能力。根据统计,中国人每年花300亿学英语,可是无障碍交流者只占5%!可以说,中国的英语教育基本就是失败的。
网上有不少对失败的中国英语教育的“控诉”,包括留学国外,上课听不懂,说话说不出来,说出来了,别人也听不懂,最简单的“Howare you doing”或者“How have youbeen”都不知道人家说什么......等等。很少有人会有我那样的经历:第一次到美国,第一次跟美国人聊天的时候不仅不感觉有任何困难,而且还被美国人认为我至少在美国读了初中的,否则不会说英文没有口音。
同样是在应试英语教育的环境中出来的人,没有变成哑巴聋子,说明了在英语不是官方第二语言,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也是能学好英语的!问题就是:英语教育一定要改革,才能让千万学子不会浪费时间和金钱,才能让更多的想学英语的中国人,像笔者一样,在出国之前,就成为英语的无障碍交流者。
假如中国的英语教育要改革,应该怎么做?作为从事双语教育多年的教师和学者,我想指出几点:
第一:学英语并不是“越小越好”!十岁以下就开始学,跟十岁才开
始学,结果是差不多的,甚至很小开始学的人,会因为遗忘而浪费了从小学习投入的时间跟金钱;或者因为跟拼音混淆而产生阅读上的障碍。大量研究证明:母语基础扎实的人,学外语也比别人快和好。因此,北京有关方面在讨论小学一二年级不要开英语课,是非常正确的。第二:儿童学习外语,跟成人是完全不同的。成人已经有母语的基础,假如在学习外语的时候跟母语对比,使用相似的语法规则,会促进对外语的理解。但是,儿童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假如使用“翻译法”,也就是“用中文来教英语”的方式,会事倍功半,甚至完全学不会。儿童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是用自然获得法,就跟他们小时候学说话一样:婴儿学说话的时候并不需要“背单词”(成人语跟婴儿语的对照),更不需要“学语法规则”!
第三:中国的英语课本必须改革:首先是不可以有中文字在里面!世界上任何一本教外国人学英语的课本,都没有除了英语以外的文字的,为什么中国的英语课本是例外?正因为这样,才导致了中国学生的英语能力在世界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排到一百四十多位开外的。其次是不要教“中国课本式”英语!在美国,所有教美国学生学汉语的课本,都把场景放在中国,从一个美国人到中国,怎么学打招呼,怎么跟中国的学生相处,怎么上课,怎么坐公车......全都是中国发生的事情。可是,中国的英语课本为什么不敢写一个中国学生到了美国,学习打招呼,学习怎么样过美国生活?难道学一个语言,不学人家的文化和生活能学到吗?
第四:中国的英语教学方式必须彻底改革:“沉浸式”(immersion)教
育方式是目前最先进的外语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使用外语来教语言以外的科目,比如数学,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等,让学生能带着需要来学习语言,用学科知识来帮助学术语言的学习。这样,中国学生就再也不会到了美国的大学上课,连最基本的“斜率”或“长方体”或“分数线”的英语怎么说都说不出来的窘境。因此,真正的“外国语学校”,“国际学校”或者“双语学校”,或者“双语幼儿园”之类,不是有几个白人在那里摆着做样子就是“外国语”或者“双语”了,要看他们能开几节非英语的课(数理化生之类)是完全用英语来讲授的,一句中文都没有。
11.小学教育方向教学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学;基本内涵;发展方向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逐渐深入,教育信息化无形中给小学阶段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掀起了一股教育革新的浪潮。在这股浪潮中,教育研究者和校方应该多方面开展工作,努力强化信息化教学的稳固程度,从而为信息化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概述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如今,“信息化教学”已经褪去原本生涩的外衣,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新生事物,反而在多年的实践后多了一份成熟,人们对信息化教学这一名词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从基本内涵上分析可得,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拥有两个对象,一是“人”(教育者和学习者),二是“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方法),而信息化教学则是“人”和“物”两个对象所进行的一种双边活动,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从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内涵不难看出,信息技术是信息化教学的绝对支撑动力,同时是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深入运用的一个外在表现,象征着一个新的教学切入点,因而在分析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内涵时,绝对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而是应该运用更加多元、全面、系统的目光去看待信息化教学。
二、探究小學阶段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方向
1.教学目标——科学性、灵活性
教学目标是一项教学活动的目的,也是一项教学活动的航
向,教学目标的合理程度、是否具有教学目标关系到整个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兴衰,所以对信息化教学来说,确定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化教学的科学性主要显现在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与理解上,在整个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新的媒体技术与教学环境的调整,都很容易迷乱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向,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缺失了活跃性,因而在教学目标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性;教学目标的灵活性,主要在于说明教学目标不可一成不变,需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灵活改变,但教学目标的这种变化必须限定在一定的教学范畴内,万不可随意变更,以免失去教学目标的合理性。
2.教学情境——协调性、顺畅性
信息化教学要想处在一个相对稳定、和谐、平衡的动态情境中,一定要重视协调性、顺畅性的发展,教学情境的设定一定要将教学目标视为教学方向,将信息技术作为强大的基础支撑,随之将各项因素予以协调、相互贯通。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考虑现有资源的整体性,努力保持各类资源的协调一致,与此同时,调整教学目标的内容,充分张扬信息化教学的育人特色;第二,在保障信息化教学环境与信息化教学其他资源协调一致的情况下,还应该保持整个信息化教学过程的顺畅性,这样才能确保教师的实践经验发挥作用。
3.教学方略——合理性、多样性
教学方略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易变化的一类因素,教师可能为了达到某种教学效果就对教学方略进行了某种变更,抑或是某些特殊问题的出现不得不改变教学方略,所以发展信息化教学方略一定要朝着合理性、多样性的方向发展,这才能确保教学方略时刻跟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脚步。小学阶段的学生稚气未脱、活泼好动,使得教师在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状况百出,虽说教师在事先已经对教学方略的可迂回性进行了探析,但是事先探析与实际所用并不完全相同,加之具体的教学环境复杂多变,所以教师务必要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环境,坚持教学方略的合理性、多样性,直至选择出恰当且符合情理的教学方略替补选择,这样才能够在出现问题时表现得游刃有余。
4.教学评价——公开性、多元性
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之所以设置教学评价这一环节,无非是为了检测课堂教学的实效,发挥教学评价对信息化教学的客观指向作用,所以信息化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公开性、多元性的发展方向,这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是极为有益的。教学评价的公开性,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意义重大,也是彰显小学教师个人综合素养的一种侧面表现;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完全打破了传统“一刀切”的评价弊端,有助于学生个体各项优良能力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忽略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而是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
总的来说,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处于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中,自然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客观问题,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大方向不会改变,它是一个上升、发展的变化过程。因此,小学阶段的教学应该紧紧跟随信息化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方略、教学评价四个朝向,以此保障信息化教学的进程永不间断。
参考文献:
[1]朱莎莎.信息化教学案例的研制方法研究及应用[D].宁波大学,2008.
[2]周晓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研究[D].宁波大学,2011.
[3]韩瑞雪.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需求差异分析及建设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4]闫彬,黄荣贵,赵炳强.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2):72-74.
12.小学教育方向教学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个体差异,多媒体,考核方式,实践能力
现代社会人们知识的水平和结构都在不断的更新, 集中式的在学校学习也是学生的必经之路, 怎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能有主动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创新的能力, 还要努力在学校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已成为工作的重点, 而学校教学的模式也必须跟紧时代的发展, 积极、努力的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计算机是知识性与技能性并存的基础课程,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的普及与推广, 主要还是以教学生学会使用软件, 作为计算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工具、学习对象, 计算机的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和不断的更新, 软件的发展也很迅速, 不断的在推陈出新, 在教学中让学生对每个软件都能够熟练掌握并熟练应用根本做不到, 而工作的侧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索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教师要着重给学生以辅助与指导, 转变以往的讲述和传授
现在学校主要还是以对班级的整体这种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 对全班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 进行同样的知识传授和思想上的教育, 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对一部分学生积极的思维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 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
在具体的计算机教学当中本人针对学生的人体差异性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教学的内容选择了office2010以及互联网等, 在班级中给学生进行分组, 可选择独立也可几人组成一个小组, 教师还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的水平进行搭配与分组, 在计算机教师的讲授和引导之下提出难易程度适当的问题, 比如:让学生收集互联网络的历史发展以及在我国的应用过程、电子邮件是怎样发展而来等资料并进行整理;把常用软件的应用工具使用方法及说明进行编写, 例如word, excel等;根据某一个生活中的主题去制作与之相关的网页或者制作用来宣传的广告单页等。
计算机教师主要负责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并进行思考, 并最终能够经过自身的努力将问题解决。而学生在小组的形式中增强了责任感, 能够主动的构思任务的计划并及时完成任务。把以往学生竞争性较强的学习, 转化为互相讨论、共同协作、共同进步的学习方式, 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够从自己的兴趣以及爱好去选择学习方式, 提高每个学生个体的能力。
二、教师要了解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并熟练运用
单调的教学手段以及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 对班级的整体教学的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而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其实, 学生在开始学习每门新课程时, 兴趣都很高, 也有决心把功课学好, 但是, 由于学生间的差异性, 积累的知识各不相同, 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 学习的态度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的同学仍然保持最初的学习兴趣, 有的同学则已完全失去了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教学当中教师要恰当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电教、互联网的功能, 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 比如:使用多媒体电化和网络教室, 将每课教学内容做成网页, 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去学习等手段, 发挥了计算机教学的优势,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熟练的掌握教学的内容, 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激发出学生创新的潜能
大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还是很高的, 不过由于各种因素, 他们的兴趣没有持续性, 主要以应付考试和测试为目的。计算机的考试主要还是以笔试为主, 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上机实际操作的考试, 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还是没有摆脱, 考题统一, 答案标准, 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让学生产生了对考试的畏惧和厌烦的心理。
本人在日常教学当中, 尝试着应用给学生规定出主题和要求, 让学生进行自选, 并给出充分的时间做准备, 最后再让学生统一创作作品, 并进行评议。改革考核方式, 让计算机教师更加侧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 本人从中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能主动的去收集学习资料, 并乐于思考, 勤于思考, 整体的分析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
计算机有很强的实践性, 不能光用纸上谈兵, 一定要多安排学生进行上机操作, 在实践操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可在校模拟企业工作流程, 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找到合适的资料, 让学生制作相应的文件排版, 制表常用表格以及会议所用幻灯片文件, 让学生熟悉并使用日常办公软件进行企业办公室日常的工作。如:让学生用word文字排版软件, 制作相关文件资料, 在制作文件时肯定需要先进行打字, 这一点让学生的打字技能得到了锻炼, 然后是对文章进行格式排版, 如大标题要给什么样的字体去突出、什么样的字号, 文件内容一般要用什么字体和字号, 如何插入页码以及文件最终的美观程度等方面学生都要充分考虑周全, 加强了学生的排版能力;利用excel表格操作软件, 让学生制作企业日常相关的表格, 例如:日常值日表, 考勤表, 企业每月产销量报表等;使用ppt幻灯片制作软件, 让学生制作企业日常会议工作所需的幻灯片演示文件, 满足企业的会议需要。学生要在制作文件、表格、以及幻灯片的过程中勇于发现问题, 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 并辅导学生去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五、结语
经过不断的实践, 本人认为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应用现代多媒体设备、改革考核的方式、提高计算机实践能力等方面着重进行改革实践, 并将其作为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实施方向,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以及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值得广大计算机教师进行参考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蔡春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 (07)
【小学教育方向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教育学专业就业方向09-15
思想政治教育的考研方向10-21
小学数学说课位置与方向07-10
小学六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09-28
免费小学教育教学论文07-22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09-03
小学环境教育论文06-14
小学教育教师论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