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2024-07-11

自理能力活动方案(共20篇)

1.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篇一

我园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

我园一贯重视幼儿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并把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当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为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蒙台梭利生活自理篇,年级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确定了本学期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点,为了检验效果举办此次全园性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比赛活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长大了,引导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比赛训练幼儿健全的体魄,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发展,从而落实老师教育幼儿生活技能。

二、比赛时间:11月1日上午9:00

三、比赛形式:每个年段2项个人项目和1项集体项目

2.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篇二

我经常在幼儿离园的时候,听见有幼儿向家长要求买这买那,小到零食,大到高价玩具,满足不了就开始哭闹了。家长呢,有碍于面子直接妥协的;也有不讲情由,拉着就走的;更有甚者,被孩子闹得不耐烦了揍孩子的;难得遇到几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耐心地给孩子解释、说教的。

工作中,曾遇到家长碰到这类问题,对孩子的哭闹实在是没辙了,请求老师帮助的。就我个人的看法,纠正幼儿的这种行为,提高幼儿合理购物的能力,既需要老师参与,让孩子学会合理购物、学会理财,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带孩子去实践、体验生活。

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购物”这一能力也不例外。在幼儿园教学中,我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的:

第一阶段:学习数数、认识货币,了解和爱护人民币。

会数数是幼儿学会理财的第一步。对幼儿而言,学会购物最基本、最实用的就是要认识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元、角单位。其次,我们要告诉幼儿,人民币是我们国家唯一的合法货币,它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人民币是可以不停地循环使用的,所以我们要保持好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等。

第二阶段:学会简单的货币运算,用区域游戏吸引孩子参与活动。

会简单的运算是幼儿学会购物的关键,而有效的区域活动,也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利用这一教育契机,我在班级上设置了区域《娃娃超市》的活动区,每隔两周就会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现场模拟“购物”的同时,加强幼儿简单的货币运算。

第三阶段:学会合理地分配货币,自主购物,端正幼儿的消费理念。

在幼儿的心中,去买东西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他们渴望自己能成为“大人”,想做一些爸爸、妈妈那样的“大人”们能做的事情。在他们的眼中,能读出他们很羡慕“大人”们,因为他们能自如地运用钱币购物。然而幼儿对于钱币的价值、它与物品之间的联系却是模糊不清的。

幼儿对货币的了解现在还仅仅局限于它是可以买东西的。于是,每次“购物”时,我都给每位幼儿规定了消费的限额;另外,在游戏中,我还适时教给幼儿一些观念,比如助人、节俭、不贪婪、不随便叫别人买这买那等。使幼儿既学会合理购物,又端正了孩子的消费理念,学会理财。

陶行知先生就曾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对幼儿来说,幼儿园就是小社会,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学到的本领,需要成人带领他们到现实社会中去实践、去运用,才会得以融会贯通,形成自身的无法丢失的能力。这就需要家长们的配合了。

第一点:家长应为孩子的实践活动提供条件。

一个人不论是何种能力,都离不开多想、多做的实践过程。因此,家长应带着孩子一起参与生活实践,体验生活,更好地诠释“生活即教育”。

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虽然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但这也是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一种好途径。家长要认真对待孩子每参加任何一项实践活动,支持和鼓励幼儿多想、多做。

比如:买菜时,带上孩子一起挑选;超市购物时,带上孩子一起合理规划;给孩子10元、20元,让孩子自主采购……

第二点:家长应该大胆放手,让幼儿勇于尝试。

孩子们终于有机会做了一回“购物”小主人。家长在每次实践前,都给孩子提出几条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你今天想买什么?”“你想怎么做?”“剩下的钱,还能买什么?”“你今天购物开心吗?为什么?”

让孩子大胆实践,是为了诱发出孩子那充满灵性的创造活力;让幼儿带着待解决得问题去实践,是为了让孩子明白生活的意义,提高幼儿的合作、分享、选择、判断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孩子们的社会生活能力。让孩子体验收获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让她们拥有最大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热情,深入地去体会生活。

第三点:家长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家长要认真关注了幼儿的每一次实践过程,在提高了孩子的思考力、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激发幼儿的感悟和从书本走向生活。

当孩子遇到,喜欢的某商品品种太多,很难抉择买哪个;幼儿想买某品牌商品,可钱不够,但可以买其他牌子的同类商品等等困难需要解决时,家长要尽量做一个旁观者,做到退一步,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社会实践,是书本中没有的,是幼儿真实的生活体验。

3.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篇三

何为自理能力呢?广义的自理能力指人们在生活上能自己处理吃饭、卫生、购物、学习等日常生活琐事,在人际关系上能处理好人事关系,在心态上能独自承受各种压力。幼儿自理能力则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穿、脱、整理衣服、鞋袜、独立进餐、盥洗等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一、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悠悠每天依偎在妈妈的怀抱来到幼儿园,妈妈离开时她紧紧拉住妈妈的手,哭着不肯松开;午餐时间,小家伙们拿着勺子东瞧瞧西看看,艰难地试着将一勺饭送进嘴巴,却有半勺饭粒洒在桌子上; “老师,我不会擦屁股”;“老师,他抢我的玩具”......

在和幼儿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刚刚加入集体生活的小班幼儿常常出现上述情形。他们表现出自我服务意识淡薄、自理能力薄弱、不会与同伴交往的特点。在对我园部分小班幼儿家长发放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到,现代家庭多呈现出4--2--1的家庭结构,70%幼儿入园前接受的是隔代教育。受“隔代亲”的影响,老人认为孩子太小,体质差、动作慢、弄得脏,常常包办代替,使得孩子习惯了成人的帮助,形成依赖心理。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2-4岁是儿童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比较容易成功。

二、充分利用幼儿园教育环境激发小班幼儿的独立意识,培养自理能力

(一)借助手段性游戏引导小班幼儿掌握基本生活自理技能

1、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游戏帮助小班幼儿理解自理要领。如:挽袖子时说:“爬,爬,爬大山,一爬爬到山顶上,别让袖子滚下来”。洗手时说:“拧开水管淋湿手,擦上香皂搓一搓,手心手背出泡泡,再用清水冲干净,水池里面甩三下,摘下毛巾擦干手”。在这些语言游戏的配合下,教师和幼儿边说边做,枯燥的技能练习不仅丰富有趣,幼儿也更加积极投入。

以游戏为载体,感受自我服务乐趣,树立自我服务意识。幼儿可以两手握住衣领,将衣服背向自己喊一声“刮大风咯”!将衣服甩在身后搭在身上边做边说:“风来我不怕,露出小脑袋,将手伸进袖筒里”。孩子们在游戏中笑着、做着、说着开心极了,他们学会穿衣服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事情自己做的乐趣。

3、通過游戏竞赛对幼儿正面评价,树立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小班幼儿总是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夸奖、同伴的赞扬。幼儿掌握自理技能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以个人或集体等多种形式开展穿衣裤、鞋袜、扣纽扣、洗手、叠被子、剥鸡蛋、舀豆子等游戏竞赛,激发幼儿的自理兴趣。竞赛结束后教师用掌声、赞美、奖状等正面的激励与评价都能够树立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幼儿在成功的喜悦中逐渐将被动的行为变成主动行为。

(二)在自主游戏中巩固自理技能,增强小班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1、在区域游戏中有目的地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提供帮助。例如:用废旧饮料瓶制成娃娃,提供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自制小食物,幼儿练习用勺子喂娃娃。用布在墙上制作一幅钉上纽扣的图画,并提供白云、小鸟、汽车、七彩树等装饰物,幼儿在随意装饰画面的同时纽一纽、扣一扣发展手眼协调能力,锻炼手部肌肉,使自理能力得到巩固和强化。

2、利用象征性游戏促进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随着小班幼儿想象力的迅速发展,练习性游戏逐渐减少,象征性游戏大量出现,幼儿游戏中开始出现角色:抱着娃娃的“妈妈”;站在小椅子上指挥交通的“警察”…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发展水平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区角,提供逼真的操作材料供幼儿在生活中练习自理技能。

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指生活自理能力,还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在创设游戏区域时,教师还需创设小超市、医院、银行等能够增进幼儿交流的区域。幼儿在购物、取钱、看病等游戏中轻松学会生活和交往。

三、利用亲子游戏,增强小班幼儿的自理兴趣

小班幼儿独立思维正在发展,生硬的说教往往事倍功半。游戏活动是家长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有效途径。穿裤子时,家长拎起裤子对宝宝说:“火车转弯要进山洞了。”教宝宝弯起膝盖把腿伸进裤腿。此时,家长夸张地喊:“小火车进山洞,呜---看不见!”宝宝的小脚丫伸出来时,立刻捏住他的小脚丫说:“小火车头出来了哦!”洗脸时,家长可以给宝宝一块小毛巾,当着他的面很认真地洗脸并大声说:“小猫擦擦自己的小脸和小手咯!”童趣的语言不仅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家长的示范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古希腊启蒙教育思想家伊壁鸠鲁提出培养“为生活而学习”的学生,播下生活教育的种子。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幼儿生活中循序渐进地养成。重温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我们应尊重孩子喜欢游戏的天性,从幼儿生活出发,精心设计游戏,为幼儿创造贴近生活的锻炼机会,借助游戏这把金钥匙,成功开启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兴趣之门。

4.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篇四

张春慧

张春梅

一、活动意图: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包办代替过多,很多幼儿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缺乏自理能力。在小班年龄阶段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通过“靠自己”、“我能行”等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增强自信心。

二、活动时间:2014年4月30日

三、活动地点:幼儿园操场

四、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和自我服务的意识,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

3.感受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

五、活动项目 活动一:叠毛巾

活动准备:毛巾60块、桌子六张、塑料筐六个。

玩法:每名幼儿十块小毛巾,活动开始,开始叠毛巾,必须叠成小方块,然后叠放整齐,速度快且摆放整齐的为胜。活动规则:

1.指令发出后方可开始。

2.将毛巾按要求叠放整齐后,举手表示完成。活动二:整理彩笔

活动准备:彩笔12盒。

玩法:游戏开始,幼儿把彩笔依次摆放在彩笔盒中,速度快者为胜。活动规则:

1.指令发出后方可开始。2.把所有的彩笔都插回盒子里。活动三:剥蛋壳

活动准备:鸡蛋60个、小碗12个。

玩法:幼儿每人一个鸡蛋,听到指令后,开始剥鸡蛋,速度快,皮剥的干净者为胜。活动规则:

1.指令发出后方可开始。

2.剥好鸡蛋的蛋壳,鸡蛋和蛋壳放在指定的地方,举手表示完成。活动四:插花篮

活动准备: 雪花片若干、塑料筐12个。

玩法:幼儿按照雪花片的颜色,依次拼插三个小花篮,插的速度快且造型标准者为胜。

活动规则:

1.指令放出后方可开始。

2.每人拼插三个花篮,拼插完后,举手才算完成。

5.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方案 篇五

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有趣的比赛活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长大了,引导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2、通过比赛满足幼儿表现欲,训练幼儿健全的体魄,进而落实老师教育幼儿生活技能的渗透。

3、为保育员提供生活教育的平台,激励保育员参与到教育中。

二、活动对象:

在园大中小、小小班级幼儿

三、活动形式、时间及内容。

1、比赛时间:2013年11月8日上午。

小小、小班9:00—9:40分;中大班组9:50——10:302、地点:前操场

3、园方准备:横幅;秒表;场地划分、准备;

小小班组:玩具若干、玩具盆4个、桌子4张;小班组:

各班准备:选手牌

4、活动形式:

(1)全班教育阶段:10月14——25日

全班海选阶段:10月28——11月1日

选手特训阶段:11月4日——11月7日

(2)选手人数:小小班组:4人;小班组:6人;中班组:7人;大班组:8人。国际班按年龄段各2人。

(3)奖项设:小小班: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优秀组织奖1名

小班组:一等奖8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优秀组织奖3名

中班组:一等奖10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20名。优秀组织奖3名

大班组:一等奖8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6名。优秀组织奖2名

最佳啦啦队:小小、小班组2名,中大班组:2名,此奖项作为期末“和谐班级”的参考指标。另:优秀组织奖,奖项从班级获奖人员名次总分中产生。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0、8、6分,奖金在期末奖金中颁发。

5、比赛内容:

小小班:穿鞋子——收拾玩具——搬椅子放好在桌子前——冲刺

小班:穿夏装运动服、穿鞋子——分类收拾玩具(两种)——收拾书本进书袋——冲刺

中班:穿秋装运动服、穿袜子、鞋子——叠秋校服——刷牙、洗脸——收拾书本进书包、背书包

——冲刺

大班:穿冬装运动服、穿袜子、鞋子——叠被子——刷牙、洗脸——收拾书本进书包、背书包—

—冲刺

四、评分标准:

1、速度快、按规定标准独立完成2、以完成的先后顺序计时确定名次。

3、最佳啦啦队以现场纪律好、啦啦队给力的班级为胜。

五、工作人员安排:

1、主持:张婧

2、音乐:苏泽敏

3、摄影:周伟立

4、场地:谭雪霞

5、纪律:张秋莲

6、评委:各班主任。两批老师交替。

六、颁奖仪式:10月11日升旗后

盈彩美地幼儿园

6.大班幼儿自理能力叠衣服比赛方案 篇六

幼儿期是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古语亦曾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说明从小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叠衣服”这一日常行为应该并不很陌生,但是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多细致的呵护,往往扼杀了孩子自我服务的机会和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我园定于2015年1月22日上午在幼儿园操场举行大班幼儿叠衣服大赛。

一、比赛时间:2015年1月22日上午10:00

二、比赛准备:幼儿统一穿冬季园服;布置好比赛场地;奖状若干;集体奖奖品30份;单项奖奖品10份。

三、比赛地点:幼儿园操场

四、比赛类别:

(一)班级团体赛

(二)个人挑战赛

五、比赛内容及方式:

(一)以班为单位进行比赛

1、比赛内容为:把衣服翻好——叠衣服。

2、比赛要求:幼儿站在椅子前,比赛口令开始计时,将事先准备好的衣服翻好,然后在桌子上折叠衣服,各班以最后一个幼儿举手完成停止计时。

3、比赛评出团体第一名。

(二)个人挑战赛:

1、以级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每班参赛幼儿人数为10人。

2、比赛内容为:脱衣服—把衣服翻好——叠衣服。

3、比赛要求:幼儿站在桌子前,比赛口令开始计时,将穿在身上的开身外套脱下来、翻好、叠好衣服后幼儿举起右手停止计时。

4、比赛评出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

(三)颁奖

宣布比赛成绩,颁发奖状和奖品。对没有获奖的小朋友进行鼓励,每位小朋友贴一颗小奖贴。

六、后续工作:

1、宣传栏及时张贴活动照片。

2、及时通过各宣传窗口发送活动信息。

365幼教粥店中心园

7.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策略 篇七

一、生活常规的培养应注意生动有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特别是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趣味性将使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幼儿入园之初,为了帮助幼儿尽快认识自己的杯子和毛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活动:准备一套与毛巾、 杯子记号相同的小图片,在分组活动时,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并让幼儿看看图片上有什么,然后再到毛巾架和杯子架前分别找出与小图片完全一样的标记。然后,我告诉幼儿:“好孩子,你找到了自己的毛巾和杯子,这张漂亮的小图片就送给你作奖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很快就认识了自己的杯子和毛巾。

二、适时地讲解、示范,教给幼儿正确的概念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指责、 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概念,有一个可以效仿的榜样。如,幼儿在入园之初,多数幼儿拿椅子时只用一只手拖着椅子走,不懂得轻拿轻放,而且会经常翘起椅子或互相碰撞。为此,在一次午餐前,我与幼儿进行了一次交谈: “昨天晚上,老师要回家的时候,听到教室里有谁在哭,我找啊找,原来是小椅子,小椅子为什么哭呢?它告诉我,小朋友不爱护它,用一只手拖它,坐着的时候翘起它的两条腿,搬椅子的时候让它和别的椅子朋友撞在一起,弄疼了它。小椅子不愿和小朋友做朋友了,怎么办?快想想办法吧!”孩子们纷纷说:“我们不拖椅子了”、“我们不翘椅子了,行吧?”我说:“那好吧,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做。”我给孩子们做了示范,然后又请幼儿做给我看。从此,拖椅子的小朋友不见了,如果有谁违反了要求,立刻就会有小朋友提醒他,帮助他立即改正。

三、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

有许多良好的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因此,教师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例如,有幼儿洗完手后特别喜欢在盥洗室玩水,于是我借机对他们进行了教育。我问幼儿:“谁知道水有什么用?”幼儿说:“水能养鱼, 煮饭要用水”、“口渴了要喝水。”我说:“水的用处可真大,白白流掉多可惜!在盥洗室玩水,会把水溅得满地,老师拖地可辛苦呢!”我拿来拖把把地面拖干净。随后,请幼儿看我洗手的示范。由此,幼儿懂得了节约用水,懂得了尊重别人的劳动,也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当然,我也并没有忽视幼儿的需求,为他们准备了水箱,允许他们在自由活动时自由玩水,幼儿喜欢玩水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四、创设有利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为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了帮助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我给幼儿讲《小猪变干净了》的故事,而且充分发挥了墙饰的作用。在盥洗室的墙壁上布置了“小猪变干净”的画面,不仅如此,在水龙头边还拴了几个洁净的肥皂袋,定期更换,这些环境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

五、重视表扬与奖励在良好生活习惯形成中的作用

幼儿入园不久,我发现大多数幼儿玩完玩具后会随手丢一边,我常为收拾玩具而发愁。我发现有个小朋友在每次玩完玩具后都能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齐齐,而且还能帮助别的小朋友收拾玩具,我在晨谈时表扬了她。第二天游戏后,许多幼儿仿效这个幼儿的样子认真收拾玩具,我也及时地表扬了他们。为了巩固这一习惯,我还特意制作了两面小红旗,并对每次活动进行评比,获得红旗的小组为“红旗组”。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幼儿的进步给予积极导向与肯定,使幼儿增强了自信心,受到了鼓舞,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六、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内容

针对幼儿较突出的不良生活习惯,我会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例如,孩子挑食、偏食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行为,因此我通过营养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常见食物的名称、种类及不同食物的营养,再通过游戏 “我是小厨师”来激发幼儿自己配菜的兴趣,最后在“品尝会”上,让幼儿体验成功又提高了对各种食品的接受能力, 进而使幼儿逐步养成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食等的良好饮食习惯。

8.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浅见 篇八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爷爷宠奶奶惯的,家长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几乎事事包办代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使得一些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因此,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

第一,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呢?

——首先,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自理意识。

(一)、创设游戏情景,在游戏中形成生活自理意识。游戏是幼儿园最主要、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如小班收拾玩具设计成“帮小玩具找家”、擦自己的小椅子设计成“给小椅子洗澡”的游戏;中班幼儿可以在学穿衣服、叠被子、系鞋带之后,组织幼儿进行“看谁穿得快”、“看谁叠得快又好”等比赛性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积极性高,再加上教师的指导性、鼓励性话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有趣的儿歌来感染、诱导孩子。如教幼儿扣钮扣,教师可边示范边用儿歌的形式讲解:小小扣眼排一排,漂亮纽扣住进来,你若把它送错门,出去就会乐死我。这样孩子就能更好更快的学会这些事情,掌握一些简单地日常生活技能,对幼儿的发展十分有利。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坚持性和自控能力也差,孩子洗手习惯的培养一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到了冬天,小手就不愿意伸出来了,每到洗手时,为了应付有些孩子就用手指蘸上一点水,就算洗手了,有的孩子不愿再用小肥皂了,于是我就编了首儿歌: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泡泡跟我做朋友,冲冲干净喷喷香。这样一来,孩子们洗手的劲一下子出来了,洗手时孩子们认真地学着练着,小手自然也洗得干干净净了,每次洗完手,还争着让我闻闻香不香。

(三)、运用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孩子通过观察自己来讲解图片的意思,然后通过比较得出哪个图片上的宝宝最棒,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好的行为。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让还可以举例用班上的小朋友作比较,来激发幼儿上进的意识。

——其次,要教给幼儿一定的生活自理技巧。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第二、在家庭中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

家长缺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 苦”,怕孩子不小心磕着或碰着。另一方面是家长的怕麻烦,有些家长对我说: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也就替他做好了。孩子的自理能力与责任心是紧密 相连的,如果孩子的家长在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时,没有给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那么他就会丧失做人的一种能力,无法站在已有的经验高度上体会对他人的责任 心,包括对父母。这个男孩一定认为父母既然能为自己做好一切事情,那么他们自然可以处理好这种焦虑,自己完全不用理会父母的这种焦虑。事实上,这种完全忽 略孩子自理能力的教养方式,既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

第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从让孩子学做家务开始。

家长在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时候,除了训练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外,还要特别强调训练 孩子学做家务。如让孩子自己做早点,洗袜子,拿牛奶,买东西等。家长在吩咐孩子做家务时要有耐心,孩子主动帮助做家务应得到鼓励。家长还要让孩子们懂得让 他们做家务就算完事,而是要培养他们独立、勤劳、刚强、负责任的心理品质,以及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

第四、家长对孩子做的事应以鼓励、肯定为主。

由于孩子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 误。大人不应因此指责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 和水平。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和自理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对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9.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篇九

1.二年级每个班级都要做到学生全员参与。2.每班学生分为5组,每组12人,共20组。

3.比赛成绩将按照评委为选手打的速度分和质量分相加的总分,作为最终成绩来计算和评比。4.速度分及质量分满分均为10分。

5.速度分以评委目测评判打分,按完成任务时间顺序计分,标准如下: 速度快(10秒内)得10分,速度较快(14秒内)得8分,速度较慢(15-18秒)得6分,速度慢(19秒以上)得5分。

6.质量分为评委评判打分,从衣服的整齐、美观度计分,标准如下:整齐的得10分,较整齐的得8分,一般的得6分,不整齐的得5分。

7.小选手要自带个人的冬季校服上衣参加比赛。

10.生活自理能力教案 篇十

——2—3岁儿童自理能力

一、活动目标:

1、能分辩裤子的前后面,学习自己穿裤子;学会自己有序地、整齐地穿着裤子。

2、提高幼儿双腿协调先一只脚钻进裤子,在钻另一只。提高右手协调同时用力把裤子往上提的能力。

3、能自己主动、愿意去穿裤子。

二、重点难点:分清不同款式裤子的前后面,用正确的方法穿裤子。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各自当天所穿的裤子。

2、故事《阿立会穿裤子了》。

3、活动区放置一些娃娃的各款裤子,供幼儿练习。

四、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阿立会穿裤子了》。

小小男孩阿立,两岁半了!最近在学习自己穿裤子。他希望能和大人一样,双手提着裤腰、举起一只脚……可是每次他才提起一只脚,就站不稳跌倒了。他放弃了穿裤子,光着屁股跑到外面去,遇见了小狗、小猫、小老鼠、小牛和小马,它们看到阿立的光屁股都笑了,因为阿立没尾巴。大伙儿还一起转身,竖起尾巴向他炫耀。后来,他看到白鹤一只脚站着,于是决定要学白鹤独立,没想到又摔了一跤,屁股坐在地上弄脏了。阿立只好回家去。在妈妈帮他洗干净屁股之后,阿立发现躺着可以穿上内裤,当然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穿上短裤。啊!阿立终于会穿裤子了。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跟阿立一样有不会穿裤子的烦恼呀?你们是怎么穿裤子的?(回答开放)

2、用开“小火车”方式,引导幼儿依次描述自己裤子的前面有什么。(如图案、贴花、口袋、拉链、扣子等等),幼儿讲完后,教师稍稍加以归纳。师:小朋友,你们说说你们的裤子前面有什么?

3、请1-2名幼儿示范穿裤子的方法与步骤,教师作适当的讲解。师:现在我请两位小朋友上来示范一下如何穿裤子的。

要点:(1)分清裤子前后面,双手拦住裤腰,坐在椅子上,逐一将腿伸入裤腿。穿上后站起将裤缝处拉正,并将内衣塞入裤腰内。

(2)如有内裤,应塞入袜筒,以免向上卷缩。

4、幼儿边听教师念顺口溜, 边练习穿裤子。

顺口溜:穿裤子,看前后,撑开大口钻山洞。一只小脚钻山洞,第二只小脚钻山洞。小朋友,请起立,握紧大口往上提,提好盖住小肚皮。师:我来看看那位小朋友能够自己穿好裤子?

11.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篇十一

一、在幼儿园系统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幼儿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获得自身的发展。记得一个教育学家的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对幼儿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独立性中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小班应培养幼儿自己穿脱衣服、并能把衣物放在指定地方。自己穿脱鞋子。自己独立进餐,进餐前会自己洗手。提供锻炼他们独立性的机会。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的培养,如利用示范、鼓励的方法使幼儿在锻炼的环境中实现自身发展,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

1.利用示范榜样等教育形式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就必须重视生活活动中的培养。我们要利用一切生活活动中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教育引导形式,尽多的采用了示范、榜样教育等形式,小班孩子有时用一张小贴纸就能激励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在自己观察学习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

2.利用学习活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一些适当内容的学习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利用讲故事,用故事中的小动物或人物来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园内每学期都会组织幼儿进行自理能力比赛。

3.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如教幼儿扣钮扣,教师可边示范边用儿歌的形式讲解:小小扣眼排一排,漂亮纽扣住进来,你若把它送错门,出去就会乐死我。这样孩子就能更好更快地学会这些事情,掌握一些简单地日常生活技能,对幼儿的发展十分有利。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坚持性和自控能力也差,孩子洗手习惯的培养一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到了冬天,小手就不愿意伸出来了,每到洗手时,为了应付有些孩子就用手指蘸上一点水,就算洗手了,有的孩子不愿再用小肥皂了,于是我就编了首儿歌: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泡泡跟我做朋友,冲冲干净喷喷香。这样一来,孩子们洗手的劲一下子出来了,洗手时孩子们认真地学着练着,小手自然也洗得干干净净了,每次洗完手,还争着让我闻闻香不香。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寓教于玩、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使幼儿自己组织并展开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游戏既是幼儿认知、个性、情绪、社会交往能力等发展的途径、手段,也是幼儿发展的真实写照。在区域活动时,我为小班幼儿制作了系鞋带、穿线板的活动,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言语、思维、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在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原则的同时,游戏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要激发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对某些事情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加喜欢去做某些事情。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唱儿歌、做游戏等形式,使孩子懂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利用自己的小手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从而激发孩子生活自理的兴趣。幼儿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奇的事往往都有探究的欲望。当他们有这种欲望时,我们应该积极地支持和鼓励他们。同样,在生活自理方面也是如此,当孩子看到父母刷牙、洗脸时可能会说:“我也刷牙”,这个时候请您支持孩子的欲望,不要担心孩子会弄湿衣服、弄洒水。

三、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

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天天做,时时做,持之以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更是如此。我们不能今天让孩子去自理,明天觉着孩子太辛苦或者太麻烦就一切代劳。这需要我们要有耐心,有恒心,把教育孩子当成我们的事业。幼儿自理意识一旦形成,还必须继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因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所以,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幼儿在园内集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可供幼儿练习,例如:幼儿在进餐、入厕、盥洗、整理……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

四、家园携手,发挥家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优势

在现代社会,孩子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幼儿的独立能力并不是只在幼儿园中靠教师教育锻炼就行的,因此,家园统一思想,统一教育,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比如,有的孩子看見家长洗衣服,自己也要洗,如果开始家长就让孩子洗一件上衣,孩子尝试之后感觉非常困难,会对洗衣服产生厌烦和恐惧心理也许以后再也不愿洗衣服了。如果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一块手帕,他也许会感觉很轻松的,再加上大人的表扬,孩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孩子自我服务的兴趣。

12.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之我见 篇十二

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独立性和良好的自信心, 对于他们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良好的基础作用。所以, 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始点, 我们就必须对幼儿教育引起充分的重视, 努力帮他们建立良好的自理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对我们帮助幼儿建立自理能力的过程中的困难和可行性做了分析, 表述如下。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1. 家长多度溺爱, 对孩子的大小事务一切都大包大揽, 本

该由孩子自己来做的事情, 家长都帮忙代办了, 从而减少了孩子动手的机会, 降低了他们生活自理的能力。

2.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 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以后再大点学也是一样的。

3. 怕麻烦。

很多家长在教孩子的过程中都会认为很麻烦, 孩子有时候一次做不好, 两次做不好, 他们就没有了耐心, 或者嫌孩子动作慢, 做不好, 或者就嫌孩子玩耍时把自己身上弄得很脏。

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目的和必要性

幼儿时期的孩子基本动作都已经发展的比较灵活自如了, 他们能够运作各种动作来进行模仿和操作了, 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很好的自理能力的训练。比如, 让他们进行独立的进餐、梳洗、睡觉、穿脱衣服等活动, 如果我们在此时还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 那无疑是忽视了孩子的智慧。试想在同一个年龄段的孩子, 国外的孩子从3岁就能拿拖布去擦地, 或者洗衣服, 我国的孩子这个年龄段还不会脱穿衣服, 今后的差距在哪里, 会有多大?

幼儿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期,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要通过幼儿的参与、训练, 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样有利于他们动作的发展。幼儿时期又是培养他们能力的最佳期, 有一个良好的生活能力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所以, 在幼儿教育中, 我们要结合幼儿年龄的特点, 做出相应的措施。

1.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适应集体生活的需要, 是融入幼儿园生活的前提。

幼儿从迈入幼儿园的第一天开始, 就相当于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天地。这个集体生活的天地对于之前他们的生活圈子而言扩大了很多, 新的环境, 更多的玩具, 一切的一切都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他们对新奇的事物有着强烈的了解欲望, 他们喜欢尝试新奇的东西和事情。但是, 如果幼儿在集体生活中不会洗手, 不会独立吃饭, 或者不会脱穿衣服等生活的基本技能, 那他们就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来。

2.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对于促进幼儿生理健康及协调性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太梭利指出, 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之一,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参加更多的活动, 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动作技能的协调发展。比如吃饭, 幼儿不仅仅通过吃饭学会了自己吃饭的动作技能, 同时还锻炼了身体的灵活性和手眼的协调性。所以我们可以说, 孩子的每一项动作的培养, 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3. 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形成独立的人格。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 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做的并不是非常好, 但是我们能够看到他们也在不断地进步当中。成人都是从幼儿过来的, 因此我们学会换位思考, 给孩子更多的机会, 让他们把要做的事情, 要学的动作一一学好。在孩子学习自理能力的过程中, 我们要给予及时的鼓励, 比如鼓掌并对他说“你做的真棒!”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亲眼看到过一个孩子, 第一次摆积木的时候, 他每摆高一个, 我就给他鼓掌一次说“真棒”, 到后来发展成, 他自己每摆高一个积木, 自己笑着就给自己鼓掌。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时, 我们也要培养他们敢于面对困难, 敢于克服困难, 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这种坚强、独立、自信, 正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良好个性品质。

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看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经常反思自己工作中做得不够的地方。俗话说:“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也不是短期就可以看到明显效果的, 我们要从思想上和意识上正确对待。孩子还小, 只要他们想做, 只要是他们能做的, 我们要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机会, 鼓励他们参与, 让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在这个基础上, 对我们的孩子施以言传身教, 加上耐心的讲解,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把培养孩子的自理生活能力变成现实。

13.日记--自理能力比赛 篇十三

日记一则--自理能力比赛

日记一则--自理能力比赛正文:

外国语小学 一(6)班 陈嘉岷 4月13日 星期三天气晴・・・・今天自理比赛,一开始我就非常紧张。比赛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把鞋带解开,再把拉链给拉开,然后再到床上把被子打开,打开之后就躺在床上做睡觉的样子。哨声一响,立即起床把被子叠好,迅速穿好衣服、鞋袜。没想到我那么努力才得到了第三名,心里非常不高兴。老师安慰说:“第一次参赛得到了第三名,已经不错了!”我心里就好受一些了。(投稿:xszw 于 -5-16 17:54:26 编审: )

1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篇十四

适龄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后,会感到与幼儿园的生活相比有着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在小学里,许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比如:自己去厕所,口渴了自己去喝水,自觉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鞋带开了要自己系,下雨了要自己打伞,自己背书包,按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天气热了知道脱衣服,天气冷了知道自己加衣服,等等,这些事情小学老师是很少过问的,也不会去教孩子,都需要孩子在入学前就具有一定的自我服务的能力。

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目标

一般指:培养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等等。在幼儿园里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游戏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比如整理小书包比赛、穿脱衣服比赛、对错问答游戏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

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孩子上了小学必须能自己管理自己,比如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书包,自己安排课间的时间(喝水、入厕、游戏等)。

在培养这类自我管理的能力时,家长应注意及时配合幼儿园在家里进行培养和加强。比如,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可以供孩子自己管理的学习与生活的小天地,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训练,要多提供让孩子动手自我服务的机会,凡是孩子应该自己去做的.事都让他自己去做,减少孩子对于家长的依赖,这时家长千万不要因溺爱而包办代替。

我们还是常常看到挺大的孩子了,上学时从不自己背书包、书本都是家长给收拾、鞋带开了要坚持到家里让家长系,这些既反映了孩子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缺乏,同时更反映出家长认识上的欠妥和偏差,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15.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篇十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患者, 共计1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男36例, 女20例;年龄最小31岁, 最大59岁, 平均年龄34.94岁;骨折部位:上肢20例, 下肢21例, 骨盆9例, 其他6例;骨折断裂情况:一处骨折28例, 两处骨折19例, 两处以上为9例。实验组56例:男21例, 女35例;年龄最小30岁, 最大61岁, 平均年龄34.63岁;骨折部位:上肢19例, 下肢20例, 骨盆10例, 其他7例;骨折断裂情况:一处骨折26例, 两处骨折20例, 两处以上为1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2组在麻醉方式、病种、手术方法方式等手术情况无明显差异。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骨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术前了解患者一般情况, 既往史、手术史等, 告知患者家属术前注意事项。术前叮嘱每天口服药物;术中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过程, 术中补充血容量、维持好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变化, 及时更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的平衡;术后予以常规心电监护、吸氧, 术后予以康复训练, 积极进行功能锻炼、进行护理宣教等护理。

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护理。总结以往的护理知识及经验, 根据患者个人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个体化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寻求最佳护理行为, 实施全面护理质量管理, 形成良性的护理循环模式[1]。

1.3 疗效观察

2组分别于治疗护理后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2], 另外比较并发症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ASS 13.0进行相关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比, *P<0.05

2 治疗结果

经过3~26个月的随访, 从功能独立性评定、并发症率、患者满意度、死亡率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并发症主要是褥疮、感染、骨不连等方面进行比较, 患者满意度是参照舒适指标借鉴疼痛的数字评分法进行评价的[2]。从以下表格中可分析得出, 实验组的治愈率94.6%, 并发症率1.7%, 死亡率3.4%, 患者满意度98.2%, 与对照组比较, 2组间有明显的效果差异,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在护理学领域的重要应用, 是护理研究实践的有机结合统一体, 是遵循证据的护理科学, 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提高护理实践的方法[3]。在本次骨折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护理中, 主要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并发症护理, 及时加强护理有利于防止褥疮、关节强直、肌肉萎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护理中要勤更换床单、擦身、定期翻身, 采用热水袋置于骨突部位, 促进血液循环;术后及时指导家属按摩四肢肌肉, 如下肢按摩比目鱼肌、腓肠肌、上肢按摩三角肌, 近关节处予以CPM锻炼, 并做关节的有效运动;术后嘱患者抬高患肢, 不要在膝部垫枕, 防止静脉回流障碍影响血运, 并从术后24h后予以低分子肝素钠4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指导病人正确有效的排痰方法, 每日定时翻身、有效叩背等护理措施, 对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病人, 给予雾化吸入, 以稀释痰液, 同时鼓励病人多饮水[4]。另外, 患者经过骨折以及手术的促使后, 容易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加之患者长时间卧床, 肠蠕动减慢等导致腹胀及便秘。指导病人进行病情允许范围内的活动, 提高耐受力, 督促病人按时排便, 培养良好的排便条件反射。应鼓励其多饮水, 多食多进含渣多的高纤维和高维生素蔬菜和水果, 以利通便。必要时, 可服用缓泻剂。

综上所述, 对骨折术后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对于患者的尽早康复及自理能力的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陆红健.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 (11) :1026~1027.

[2]Nikolopoulos KE, Papadakis SA, Kateros KT, et al.Long-term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avascular necrosis,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J].Injury, 2003, 34 (7) :525~528.

[3]周玉琴.我国循证护理实施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06, 14 (4) :422~425.

16.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篇十六

一、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树立让幼儿自己动手的理念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吃饭还是穿衣服,都是一种锻炼和考验,作为家长不能因为担心孩子做不好或怕麻烦而替孩子包办,包办代替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能力提升的机会。我们知道:孩子在3岁前就要逐渐学会自己吃饭。最初当家长把饭菜端到桌上时,孩子总会伸手去“抓”或是去“捏”,还有的幼儿拿筷子去“戳”,这时家长会说“抓”“捏”太脏而不让孩子“抓”“捏”;拿筷子“戳”会弄得菜洒一桌子,而不让孩子动手。他们会让幼儿张着小嘴巴直接把饭菜送到幼儿口中。家长可能不知道这是孩子自理能力学习和形成的必经阶段,成人的这种包办违背了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让幼儿失去了最好的锻炼机会。幼儿会慢慢长大,家长不可能一生都伴其左右,要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当幼儿积极地要求学着做事时,家长应给予表扬和指导,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要给他帮助和鼓励,放手让幼儿大胆去做,增强幼儿自我锻炼的机会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只有家长放手幼儿才能更好地成长。

二、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方法,在一日活动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

我们知道许多时候幼儿有自理意识,但缺少自理的方法和技巧,这时就需要家长和教师教给他们一些方法和技巧,同时还要给他们多创设一些练习的机会。(1)寓教于乐 。 对于小班刚入园的幼儿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或顺口溜,在游戏娱乐中学习。如我教小班初入园的幼儿学叠衣服时就用儿歌:“大门关关,小手抱抱,帽子领子点点头,最后弯弯腰”激起兴趣。我边教给幼儿说儿歌边演示给幼儿看,再让幼儿脱下自己的外衣在桌子上按儿歌内容练习叠衣方法,幼儿的兴致很高,在很短的时间就掌握了叠衣技巧。(2)在区域活动中练习。幼儿天生对游戏有着特殊的感情,在角色游戏娃娃家中,幼儿通过给娃娃穿衣服、扣纽扣、扎小辫、给娃娃喂饭等操作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自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区角我们还为幼儿准备了更多的材料:比如提供蚕豆、红豆、花生米和勺子,让幼儿练习用勺子取物;提供鞋带、穿线板练习系鞋带;提供纽扣和扣眼练习扣扣子;提供七巧板和拼图玩具,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思维及动手能力等。(3)树立模范榜样,争做“小老师”、“小服务生”活动。对于5~6岁的大班幼儿来说,帮老师做事是幼儿感到最最荣幸的。在班级里我们经常开展我是“小老师”、“小服务生”的活动。老师常常请“小老师”帮老师发书、铅笔或绘画纸,教能力差的幼儿扣纽扣、穿鞋子等。做“小老师”、“服务生”太棒了,大家都乐于尝试,同时能力也得到了锻炼。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都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通过表扬鼓励增强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

小班幼儿能力差、情感脆弱、害怕失败、依赖性强,他们往往一点小事做不好而哭鼻子。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应给予及时地鼓励。如自己穿上了鞋子,扣上了纽扣等,都要及时表扬 “你真能干”、“你真棒”。幼儿听后都会产生良好的情绪,信心倍增。而对于大班可要求幼儿收拾班级的玩具,帮老师整理图书、自己叠被子等。还可以开展“小能手”的活动,达到某项要求的幼儿可以在相应的地方得到一个“笑脸”,谁得到的“笑脸”多就证明谁的小手最能干。通过“小能手 ”活动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会更强,他们会尽力将自己会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

《纲要》里说“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要培养有良好的自理能力的幼儿,家长要和幼儿园密切配合、共同进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幼儿在幼儿园能独立吃饭、睡觉,一旦回到家就成了“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样样都要大人来代办完成。也就是常说的“能力退化”。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告诉家长幼儿在园的表现,同时也要求家长大胆放手,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多督促、鼓励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对幼儿进行一致性教育。我们可以通过飞信活动告诉幼儿在园的表现,要求家长在家对幼儿提出合理要求;通过家长会、日常交谈了解幼儿的最近表现;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幼儿在家庭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园共同培养,我们会惊奇发现幼儿变得越来越能干了,越来越棒了。

17.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篇十七

朝阳小学一年级二班孙堉垚

个人事务的自理能力是孩子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它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为孩子将来独立生活、成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它需要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天天坚持,爸爸妈妈除了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愿意坚持以外,更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不是帮爸爸妈妈做。孩子从3岁开始,出于好奇心,便有了自己做一些简单事情的想法了,这个时候只要是他能自己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家长不要一味的溺爱,不要害怕他做不好,这次做不好还有下次,如果你一次都不让他自己做的话那么它永远都不会。如果家长什么都大包大揽,那么只会造成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依赖性特别强而又自私自利的人,对孩子的性格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许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舍不得让他一起参与家务,等到觉得孩子大了,可以帮忙才开始指挥、吆喝孩子做这做那,结果发现孩子参与家务意愿低落。

那么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我们应该都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 尽量多的提供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让孩子尽情体会其中的乐趣,比如进餐、选衣服、分配看电视和玩玩具的时间、收拾房间等等。在做中,孩子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成长。爸爸妈妈可以成为幕后的把关者。

第二营造宽松的氛围,在孩子时间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一些小的差错,这时家长不要加以指责,而是要给孩子鼓励,夸奖他,让他认为自己不是很笨,能将这些事情做好,家长要学会耐心等待。

第三要积少成多,循序渐进。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难度也不一样。爸爸妈妈可以帮他们安排一个进度表,一样一样地学,逐渐增多。比如可以先学自己用勺吃饭,做到不洒出来;再学自己端饭、添饭,让孩子知道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合适的量;接着是端汤、使用筷子……这样,孩子就渐渐能独立完成进餐的所有活动 第四教给孩子必要的方法,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方法引导是必要的。

第五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教给孩子做不同的家务,不要急于求成。各年龄的幼儿动作技巧、认知程度、体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对孩子做家务的要求,应视孩子能力范围,不宜超过,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

18.雏鹰起飞争自理章队会活动方案 篇十八

构思:

目前我们不少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的,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为此,我们学校开张了争自理章的活动,提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口号,为了使这次活动能更深入地开展下去,我决定召开一次雏鹰起飞争自理的主题队会。

准备:

1、选出主持人

2、选出一男六女学生排练节目

3、全体学生准备红领巾、手帕和袜子

4、请大队辅导员准备自理章,并准备发言

5、录音机,歌曲磁带《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6、准备好垫子、毛巾、牙刷、牙膏、水、碗筷等

7、每一小堆选一名同学发言

8、准备表格一张

要求:

主持人在整个活动中起关键作用,所以事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要强调做好学生的组织纪律工作。

纪实:

主持人:小朋友,我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小学生行为规范20条》要求我们每个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不但要学会正确的刷牙、洗脸、洗脚、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和玩具,会叠被子、手帕、红领巾等。还要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的事情天天做,我们能做到吗?

学生齐说:能做到!

主持人:

可有一位小朋友却没有做到,请看小品《起床以后》(一学生做孩子,一学生做妈妈,一学生做爸爸)

(这孩子早上起床要妈妈催,还要撒娇,要妈妈帮他穿衣服,爸爸帮他叠被子,妈妈帮他挤牙膏,爸爸帮他打洗脸水,妈妈来给他洗脸,爸爸帮他来盛饭,还要妈妈来喂饭。好不容易吃好饭,妈妈帮他系红领巾,爸爸帮他背书包,还要带她去上学。)

主持人:

小品中的`小朋友想不想我们呢?

学生甲:有点像以前的我。

学生乙:我以前也是这样的。

主持人:现在还这样吗?

学生齐说:不这样了!音乐响起:唱《争章活动喜洋洋》

主持人:是啊,自从我们学校开展争自理章活动以来,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在上次《奋飞吧,雏鹰》大队活动中已经争得了自理章。你看,他们胸前那枚子立掌上的小白兔多神气啊!剩下的同学你们也想戴吗?

学生齐说:想戴.。

主持人:

好,现在请各小队各派一名代表说说,你在家里会做什么。

八个代表上台说。

主持人:

刚才八个代表在家里的表现真不错,现在请每个同学拿出表格填表。

你会天天做这些事吗?会的打“√”

刷牙

洗脸

穿衣

系鞋带

吃饭

洗脚

削铅笔

整理书包

整理玩具

折叠红领巾

老师统计学生在家表现,当场宣布成绩。

主持人:

大家表格填得不错,大家到底做得怎么样呢?今天我么来考核折叠手帕、红领巾和袜子。

学生考核,老师做裁判。大队辅导员宣布考核结果。

大队辅导员讲话:看了刚才同学们的表现,说明你们这些小雏鹰已经起飞了,40位同学也可以戴上这枚自理章。

40位同学上台戴上自理章,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和第一批戴上自理章的同学为这些同学颁章。

主持人:刚才那位小朋友也戴上了自理章,现在她在家里表现怎么样了呢?

(刚才表演的同学再一次上台表演,闹钟一响,他自己起床,自己穿衣、刷牙、洗脸、吃饭、戴红领巾,备好书包自己去上学。)

主持人:你们看这只小雏鹰已经学会自理,开始起飞了!大家齐唱《雏鹰之歌》

后记:

19.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篇十九

一、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之一———餐点

情景再现:午餐开始, 有的孩子用小手抓着小勺柄末梢, 费力地挖着碗里的饭;有的左右手交替使用着勺子;还有的孩子索性用手抓饭。忽然“啪嗒”一声, 有位孩子的饭碗掉到了地上, 米粒撒了一地, 再看过去, 还有个孩子将整张脸都埋进了汤碗喝汤, 抬起头, 满脸都是汤汁在往下滴。

成因分析:大人们的包办代替, 孩子们缺少自我锻炼的机会是造成以上情形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因为小班孩子的小肌肉群未发育完全, 手眼的协调性较弱。

策略及成效:角色区投放“雪碧瓶娃娃”、小碗、小勺, 豆子。幼儿在游戏中喂食“雪碧瓶娃娃”。并根据游戏进程适时加深难度, 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进行“喂娃娃”比赛, 比比谁能熟练使用勺子喂食, 比比谁的桌面地面最干净。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 孩子们使用勺子的技能提高了, 同时也会关注吃饭时的卫生习惯, 孩子自我用餐能力获得了发展。

二、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之二———午睡

情景再现:午睡时间到了, 孩子们脱衣服的样子真是各具情态。有的在使劲拽衣袖;有的鞋带未松开, 就在用力脱鞋子;还有的脱裤子时把小内裤拽了下来。好不容易脱完了衣服, 上床后又是一通折腾。有的把被子斜拉盖子身上;有的居然钻到了床单里;还有的在研究被子, 不知道该从哪里钻进去。

成因分析:穿衣盖被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技能对孩子们而言其实并不简单。它需要生活经验的积累, 需要孩子们能分辨前后左右。而对于小班孩子而言, 这些恰恰是很难达成的。他们习惯了被照顾, 生活经验比较少, 同时他们还不能以自身为中心来分辨前后左右。

策略及成效:请家长收集孩子们旧衣服及鞋袜投放到娃娃家内, 娃娃家内设置娃娃休息床。为了更直观, 我在游戏区布置了穿脱衣服顺序的照片图, 还有折叠被子的照片图, 以及分辨鞋子顺序的实物照片图等。同时在游戏后的分享中设置了评选“最佳爸爸妈妈”环节。这些环节极大地吸引了孩子们的参与, 孩子们通过在游戏中不断地学习, 终于可以自主地穿脱衣物整理床铺了。可以说, 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发展了自理能力, 更拓展了思维能力。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之三———盥洗

情景再现:饭前洗手时间, 孩子们开心地奔向水池。水龙头开到最大, 有的将小手在水柱下上下拨弄, 拨得水花四溅;有的将手胡乱在水龙头下转了转就好了, 还有的手没洗干净, 袖子湿了半截。还有的孩子将挂在水龙头下的肥皂当成了玩具, 一直用湿了的手在肥皂上反复挤搓, 搓得满手泡沫后在水龙头下胡乱冲了下, 也不管手上的泡沫有没有冲净就完事了。

成因分析:孩子们喜欢玩水、喜欢泡沫, 所以见到水和肥皂的第一反应就是玩。还有就是洗手的正确步骤比较繁琐, 对于小班孩子而言学习比较困难。

策略及成效:针对孩子们爱玩水的心理, 特地设置了游戏区域“宝宝洗手房”。投放小盆, 肥皂, 毛巾等材料。在语言活动中渗透洗手小儿歌, 同时在区域内布置洗手正确步骤图。让孩子们在游戏及环境的熏陶中逐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知道洗手和玩水的区别。事实证明, 这种游戏方法的效果是显著的, 现在孩子们每到洗手时都会相互提醒“:水龙头不要开太大, 淋湿小手, 擦擦肥皂, 搓搓转转, 冲冲干净, 甩甩擦干。”

四、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之四———整理

情景再现:

剪纸活动中, 老师讲解完剪纸技能后, 又交代了剪纸要注意的常规, 还特地在桌子中间放了三个小筐, 一个装纸张, 一个装剪刀, 还有一个则是用来装减下来的碎纸。剪纸完成后, 老师不断提醒:“请把碎纸放到小筐里, 请整理好剪刀和纸”。可是, 活动室里依然是一片狼藉, 桌子上地上碎纸到处都是, 剪刀也是这儿一把那儿一把。

成因分析:各类活动后的整理是一个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相互融合的过程。小班的孩子尚未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加上也缺乏整理的技能, 所以才会出现以上情况。

策略及成效:在游戏中设置巡查值日生的角色。游戏结束后, 巡查值日生就在各区域巡查, 并提醒其他孩子拿的哪里的玩具放到哪里去。除此之外, 还设置亲子整理大赛擂台, 每个孩子带着自己的布娃娃参赛, 比赛收拾整理, 获胜者便可以担任下一次游戏的巡查值日生。如此游戏循环, 孩子们逐步养成了及时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再也不需要提醒。

20.谈初中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篇二十

【关键词】德育教育;能力培养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n self-care ability

Quan Shuhui

【Abstract】Self-care ability of young students is very important. How to tra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wn ability? One must focus on training to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to adapt to boarding school life. Second, the students “Frustration Education”, to correct the adverse psychological students. Third, launch a rich variety of activities in various forms, is the key to self-care ability students. Fourth, normative systems combined with education to improve student self-management skills.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 Capacity

自理能力就是独立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它是通过自我服务性劳动来进行培养的。自理能力作为一项生活技能的内容,似乎从来没有进入学校系统教育的范围。事实上,自理能力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自理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在校学习、学生的身体健康都会产生影响。如今家庭教育中只要求孩子读好书的情况到处都是,最后造成的结果便是孩子越来越缺乏自理能力,更糟的是他们渐渐把这些视为理所当然,对待父母没有感恩之心。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也一样,很多时候老师在一边忙得团团转,学生们却在旁边袖手旁观,学生的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件当务之急的大事。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理能力呢?我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工作有如下几方面:

1 要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适应寄宿生活的自理能力

我校内宿生来自我县各个乡镇,来到陌生的环境学习生活,开学初的一段时间内,对学校各方面要求极不适应,有的甚至不知所措。为了让寄宿生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安心学习,每年的新生入学时学校都要聘请县武装部官兵对他们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军事训练,按部队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生活能力的训练;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学校都安排老师利用一周的时间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训练指导。如:指导学生学习叠被子后,开展“看一看、叠一叠、摆一摆、赛一赛”的叠被子活动,同学们在学会叠被子的方法之余,也于无形中培养了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讲卫生、爱整理的习惯,并慢慢适应在校生活实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使我校实现了“学习在教室,用膳在膳厅,休息在宿舍”的管理方式。

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对他们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1)以好带差。请自理能力强的、内务整理好的同学给自理能力差的同学当“小老师”,坚持天天锻炼,经过一段时间,自理能力差的同学就能主动参与较复杂的生活自理,如洗澡、洗头、洗衣服、挂蚊帐、摆放鞋子、寝室布置等,使其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2)家校配合。让学校学的在家中得到延伸,因为家里才是学生施展“才能”的最好“地阵”。只有家长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这样,孩子们才会乐于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当前,有不少孩子缺乏自理能力,主要是家长怕孩子累着、伤着,怕耽误孩子的学习。因此,他们便对孩子实行“承包”。殊不知这种“承包”将严重损害孩子自立、自强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连生活都依赖别人的孩子,将来又怎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 

(3)多表扬,少指责。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我们不能以大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而应该给予表扬,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在多次的实践中掌握方法。 并鼓励学生要好好做,让他们觉得做事的乐趣。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的《自立歌》所说:滴自己的汗水,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让我们携手共进,把这一代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吧! 

(4)强化思想教育。各个宿舍民主选举舍长、副舍长,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舍长和副舍长负责督促宿舍里的每一名成员,自觉遵守寄宿生的各种规章制度,使每一个内宿生很快适应了寄宿生活,融入到了学校的大家庭,他们在学校找到了生活的乐趣。生活安定了,学习就安心了。

2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以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

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消除依赖,增加平时独立生活的锻炼机会,提高动手能力。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的工作千头万绪,可他的每项工作都能做得井井有条,他的做法就是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他主张让老师从体力生活中解脱出来,成为真正的脑力劳动者。班级各项工作都由学生自己管理,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管理模式,不怕学生出问题,引导学生调节心理平衡,给学生产生新的情绪体验,以增强耐挫折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和乐观。对自理能力差的新生要耐心指导,班主任教会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学生一时的不适应必须调整。 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还应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上实验课,学生一上完课就走,教室里弄得很脏、很乱,没有人主动收拾。一个整洁的环境也是有教育作用的,而整洁的课堂环境要由学生自己来创造,这对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极为重要。每次上课之前,我把要做的事明确地告诉学生,比如清洗仪器、整理仪器、整理药品、擦干净桌子、扫地关窗等。学生一上完课,都自觉按值日留下来搞卫生。在劳动过程中我用敏锐的目光观察学生的行为,并用肯定或否定的目光暗示学生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这样做对学生个人的行为起到一种赞扬或批评的作用,对他形成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有着较好的作用。

3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关键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而日常行为规范条例中有许多是自理的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开展生活自理能力的竞赛活动。如:进行生活自理,内务整理比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抓住时机进行生活劳动教育,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样就能力图把劳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要,具有技能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结合的特点。劳动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教会学生生活自理技能及劳动技能,定期进行自理能力操作比赛。

4 规范制度与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我校针对学生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制订了相关的约束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强化自理能力的培养。通过“日检查、日评比、周公布”的形式,产生“文明宿舍”,并颁发“流动红旗”。制度内容详细,要求规范,包括日用品的摆放、地面的干净程度、室内无异味等多项内容。而且寝室里每位学生的每一日、每一项自理活动,都与本班的卫生、纪律分相挂钩,一旦违反,将影响着本班级流动红旗的评比。环环相扣,节节相连,旨在强化学生自理能力的形成。

建立宿舍值日制度,值日生每天不定时对所有的内宿生进行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的检查、监督,每一项都做好记录并上墙公布。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得到了约束,让他们之间有一种互相提醒、互相督促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需要持之以恒。我经常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要增强自己的自理能力,为自己的发展做好最准备。使我们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上一篇:年会展望未来贺词下一篇:2007-2008学年高二年第一学期高中英语教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