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节教学论文(精选16篇)
1.四环节教学论文 篇一
四环节教学反思
王村中学靳佩云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有字教学法、阅读教学、作业教学、朗读教学等等,不可能像数学教学中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应根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基本原则,依据各类教学任务的特点,灵活安排好教学程序。
一、一般教学过程
1、激趣导学,明确目标
开始上课时,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导入新课,准确的揭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习指导,感知理解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给学生明确提出自学要求,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学习,用什么方法学习,都有具体要求。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本,教师巡回指导,一要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二要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等形式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进行梳理归类,为后面的“教”做准备。
3、检测点拔,解决问题
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形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针对各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班内交流,解决疑难,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负责板演讲解,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要适时发挥主导作用,随时进行点拨、补充、更正、归纳,在讲解过程中,要巧妙设问,激发学生思维,着眼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4、梳理知识,回扣目标
训练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教学目标,一般不少于15分钟,可以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难点。
二、作文教学四环节运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教师示标。
二、大作文训练。(2分钟左右)。
1、目的:使学生明确习作的目的要求。
注意事项:示标语速要稍慢,要让学生明白作文的要求。;作文要求要结合各类文体的特点确定。如叙文要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详略等。学生对照要求独立编写提纲(4分钟左右)。
2、目的:让学生对照作文要求,列出作文的结构提纲。步骤:教师进行学前指导;指名学生板演提纲。
注意事项: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巡视要认真,不能走过场,要及时发现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将巡视时发现的部题梳理归类,为”后教“准备资料。教师针对提纲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评改(5分钟左右)。
3、目的:解决学生提纲中立意、选材、组材方面顾、存在的问题。
步骤:学生计论评议;教师总结归纳。
注意事项:评议时分类逐项进行,可分别从立意、选材、组材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议应以学行发言为主,切忌教师大包大揽;指出提纲中存在的问题,矫正时不呆就题讲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错,怎样做才符合要求;学生修改提纲,作文(30分钟左右)。
4、目的:学生对照要求作文。
步骤:修改提纲,按提纲要求作文;小作文训练;板书文题,出示要求(2分种左右);学生对照要求独立审题,写草稿(20分种左右)。
注意事项:教师巡视督促学生写好草稿,并调查发现学生中的问题;指名读典型作文,引导学生评改(10分钟左右)。
5、目的:解决学生作文在存在的问题。
步骤:学生读作文;师生评改。
注意事项:学生评改时要注意对照作文要求;学生评议主题、选材、组材等方面主;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12分钟左右)。
6、目的:对照要求、根据学生评议意见改正作文存在的问题,这两种教法能够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教师可掌握反馈信息,改变无的放矢、盲目指导的现象。从学生角度看,先自学思维活跃,使学生积极动脑,改变过去溘脑筋、跟着老师指定的框框转的局面,从而一改过去”千文一面,千调一腔“的倾向,写出了立意深、题材新、内容真的文章。
以写《记万米异程接力赛》为例,具体说明如下:示标。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提出作文题目后,应向学生讲清要求,主动运用场面描写。
一、列提纲(先学)。学生对照作文要求,自己审题,列出提纲,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层次、详略、中心等。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提纲中存在的问题并梳理归类,这下步放手让学生去写,不怕学生写不好,汤乱,要让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点拔纠正。教师引导学生计论评改提纲,可分类评改,如果学生指不出问题,则有教师点拔纠正。
三、学生作文。学生经过前面几步,比较清楚地邻会了该写什么、怎样写,明白了自己提纲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修改打下了基础并产生了一写的文字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加强巡视,随时解决学生作文中的个别问题。
四、作文评进课的授课程序。(后教)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作文评讲一般教学程序如下:示标,教师明确作文评讲的重点。发范文或例文给学生,让学生独立修改找病因或归纳总结成功之处。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引志学生集体交流、归纳总结。学生修改、复作。
注意以下几点:所选例文要典型,要能结合作文的要求,选出有代表性的好、中差例文。课前要充分做好准备,要将选出的例文打印或写在投影片上,以便于上课使用。课上要放手让学生讨论评改,教师不能搞“一言堂”,如学生评改不了的则再由教学点拔。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只有真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思维能力,教学质量才会提高,素质教育才能落实到实处。
四个环节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前后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四环节课堂教学法”在组织教学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教材实际加以变化。有的课文可自学为主,有的课文可教读为主,有的课文可以练代教,总之要因文而异,灵活运用。
2.四环节教学论文 篇二
一、通过预习排除障碍
预习对许多科目的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 听力学习也不例外, 尤其是听力学习的初始阶段, 中学生会有很多困难, 如心理、语音、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都影响着听力的学习。陪同学生预先查查生词, 熟悉一下有关的背景知识, 对消除中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应性, 排除一系列障碍, 具有很大帮助。如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些图片, 鼓励学生猜短文内容, 适时讲解一些生词, 介绍有关的背景,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听, 这样就可做到有的放矢。
二、通过泛听了解大意
对材料的泛听, 即不求甚解, 只求掌握大意, 所以不宜中间打断, 要一气呵成。这时就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对一些生词, 教师在学生听之前给以讲解, 但在听的过程中, 程度不同的学生还会分别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词汇、短语, 不少学生总是将注意力停留在此, 反复思考, 其后的话语瞬间即过, 因小失大。这就要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意思迅速判断和猜测, 或权且放下, 暂不理会, 不至于失去听后面话的机会。其次, 某些学生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 大体内容能听懂, 但听完整篇短文后发现前面听到的在脑海中已经变得模糊了, 回答问题时仍是词不达意。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指导学生做些必要的记录, 如论点、过程及相应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况且, 边听边记录本身也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活动, 对大脑潜力的进一步开发有很大的帮助。再次, 泛听遍数不要太多, 一般二至三遍即可。听完后, 指导学生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 这为下一步进行精听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通过精听掌握知识
精听时, 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 能把录音中的每一句、每一词都听清楚, 不留任何疑问, 甚至一些升降调的变化特点、连续、弱读都记忆下来, 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感。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听, 直到完全听懂为止。在必要时, 教师可按下暂停键, 让学生重复上句话的内容, 以帮助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每句话的意思, 这时, 语速要慢。精听的时间不宜太长, 一般在10分钟左右。通过精听听者可详细了解各方面的语言知识。
四、通过复述巩固提高
学以致用是听力教学的最终目的。口头复述要求把听到的内容变为自己的东西并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去。当学生用正确的语调对所听材料大声复述时, 学生听到的是自己的声音, 这是一种潜在的听力练习, 它可以培养学生尽快练成一口纯正的英语口语, 把学生的整个听力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3.师范朗读教学训练“四环节”初探 篇三
摘要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朗读教学是师范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明标导向——精讲范读——课堂训练——查标评价”四环节教学法是提高师范朗读教学训练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师范朗读教学训练
师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母机”,担负着培养适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师资的重任。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职业技能之一。因此,必须把朗读教学作为师范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将师范朗读教学的目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读得“正确”,侧重于朗读基本功训练;第二阶段是读得“流利”。侧重于朗读技巧的练习;第三阶段是读得有感情,侧重于朗读能力的提高。在具体进行朗读教学时,笔者摸索出“四环节”教学法,大大提高了朗读教学的质量。
一、明标导向
明标就是向学生展示每次朗读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要求,避免盲目地学习,从而使教师制定的目标很快转化为学生心中的目标,于是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兴趣,热爱朗读学习。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也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兴趣浓厚,求知欲浓厚。学习就会专心致志,一旦体会到实现目标成功的乐趣,兴趣就更高涨。明确了目标,学生就会由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导向就是定向控制。由于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师生心中都有努力方向,教师为目标而教,学生为目标而学。这就为师生合作建立了机制。教师充分显示出目标教学者的主导作用,学生也显示了目标追求者的主体地位。
二、精讲范读
精讲是指教师在课堂训练前依据教学目标对基础理论的讲解要精约,要有选择地反复精讲,讲解那些学生自学难以解决的问题,讲解那些在知识链条中起契机作用的一环,讲解那些对朗读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知识。范读是指教师对即将训练的内容所作的高标准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有样可循。练有所依。让他们在感受朗读力量的同时激起朗读的欲望。当然,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师的示范朗读只是起引导作用。
三、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才是朗读教学的主旋律。教学目标是训练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形成能力。能力是以技能的形成为前提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训练活动,课堂训练时各种训练形式应交替使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他们的潜能、训练他们的基本技能为宗旨。训练的面要广,学生应人人参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能力实践的机会。课堂训练须围绕每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以学生的练读为主,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评点与指导,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核心,朗读教学也不例外。这是因为,朗读并不是见字读音的直觉活动,也不是“念经式”的不紧不慢,更不是“八股腔”似的千篇一律。朗读成功的基础是对朗读作品内容和朗读目的的了解。从准备朗读开始,直到有声语言的形成,都有思想贯穿始终。没有思想的读,是不能达到朗读的目标的。学生要按教师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法多读。对那些含义深刻的材料更应边思考边朗读。不仅要了解时代背景,理清结构,而且要了解词句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朗读准备阶段考虑用什么样的朗读技巧去处理,朗读时才能自如。
四、查标评价
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通过严格多样的课堂训练之后就进入了查标评价阶段。查标就是检查学生的达标情况。其目的是为了获取科学的反馈信息。反馈的目的是为了矫正、补救。由于教学目标的可测性很强,因而通过查标就不易漏过一个知识点,不易漏过一个未达标的学生。也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补救,使学生都能达标,达到正积累的目的。查标的手段是各种形式的测试与考核,以量化科学为依据。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朗读教学的活动进行达成评定,以便为下一个目标的实施提供参照。应该既重视传统教学中在活动终结时的总结性评价。以此检查朗读教学与训练的结果和成果,也要更重视对学生在整个朗读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贯穿学习全过程。评价推动着目标的实现。通过过程性评价就会找出行动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和原因,从而一步步接近目标。评价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扬成绩,纠正不足,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因而评价对整个朗读教学活动具有推动作用。
4.四环节教学法7 篇四
汇报人:刘丽丽
四环节教学策略是近年来教学不断改革的成果,旨在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把握教学四个环节,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我们的数学课堂达到高效。在实施四环节以来,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实践,现在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合理组织学习小组,是有效实施“四环节教学法”的前提。起初,我基于一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将学生每两人合为一小组,同桌两人按优差调配、住宿生和走读生同桌原则调配。其目的在于一来可以以优辅差、二来可以确保学具每组必备。经过一个多月的实施,孩子们增强了说的欲望,部分学生能有序讲诉自己的思考过程,但学困生说的能力提升不大。基于这一点考虑,我积极听课,认真学习,通过反思得出一结论,前期的失败在于我没有按班级学生特点合理组织学习小组。鉴于分层管理制度原则,我将本班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按好、中、差调配学生,由学习小组长统一管理。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都有一个响亮又好听的名字。比如第一小组叫“欢乐小组”、第二小组叫“七彩小组”、第三小组叫“胜利小组”、第四小组叫“快乐小组”、第五小组叫“无敌小组”、第六小组叫“阳光小组”。有了这些学习小组,教师只要将任务传达给每组的学习小组长,他们就会把一切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作为教师的我们当然就轻 1
松多了。
二、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是有效开展“四环节教学法”的保障。好胜心强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如果教师善于利用这一点,将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法宝。我准备了小组量化评比表,随时记录孩子们在课堂内外的表现。课堂上小组成员每回答对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该小组加分;哪个小组的成员回答问题积极也加分;每次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并且质量高的小组加分;能够团结合作的小组同样加分……总之,只要优点就要给予奖励。相反,如果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或站起来一言不发,该小组就要被扣分;家庭作业不按时完成或质量差要扣分;小组不团结也要扣分。在分数的“威逼”下,我班孩子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家庭作业再也不是难任务了。
三、精心设计“课前小研究”,是有效实施“四环节教学法”的根本。
我一贯的预习方式就是布置预习提纲,学生自己预习新课,回答老师预习提纲上预定的问题。这样来完成预习,优生的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欠缺主动性,作业也缺乏灵活性。而课前小研究是指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前研究,可以通过看书完成,或自己调查、实践、操作完成,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家长完成。
通过听课学习,我发现课前小研究在实践教学中凸显了它的积极作用:首先,它改变了完整的一节课的结构,在传统课型中,一节课的开始总是从打上课铃开始的,而在具有前置性研究的教学课中,一节课的开始往往却是在上一次课要结束的前几分钟时间里,在这个时间里,教师向学生布置前置性研究。其次,学生在完成前置性研究的过程中,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参与的热情,这对学生在课堂上增强自信心非常有帮助,有了前置性研究,也便于学生理解课堂上需要掌握的新知识点。再次,前置性研究的环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在教学上的压力,重点、难点较易突破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好了,由于前置性研究布置后,有课后完成的环节,所以教学花费的时间也节省了,教学效果也好了。
四、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是有效实施“四步教学法”的关键。在“四步教学法”中,教师的适时点拨是关系到整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适时、二是适度、三是适当、四是适合。
5.四环节教学法4 篇五
--小学英语课前预习初探
小学英语组郭喜廷
前言:我校“四环节”教学法的倡导者徐校长曾经教导我们:“‘四环节’教学法的关键是课前预习与合作探究。而预习又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开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学习活动,是精彩课堂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由此可见,高效的课前预习至关重要。因此,今天我想就小学英语的课前预习谈谈我粗浅的看法与做法,与各位同仁相互交流学习。
我认为,要想让学生甘心情愿地进行课前预习,我们的 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既然课前预习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这一点,使他们认识到高效的课前预习能让他们受益无穷。我在班上以请教学生的方式让他们探讨和总结出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带给他们的十大好处:
1.可以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2.通过课前预习掌握部分知识,大大减轻课堂听讲负担。
3.有更多机会在课堂上更加精彩地展示自己的风采。
4.能让自己在合作探究学习中争取到更多发言权,给组员更多帮助,为团队争取到更多荣誉。
5.能带着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听课或合作交流,适时地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让课堂
听讲更加高效。
6.能让自己在课堂练习中更加得心应手,提高正确率。
7.能让自己在课后作业与复习巩固中更加轻松自如。
8.高效的预习能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能最大限度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
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0.最重要的是,高效的课前预习能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各个环
节中更多地体会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成就感和幸福感。
(谁能让孩子做幸福的学习者,谁能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
年,谁将功德无量。)
注:学生思考、讨论、学习和总结的过程就是十大好处深
入人心的过程,学生对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最相信,最容
易执行,效果也最好。如果我们直接说教式地告诉学生,效果将大打折扣。所以,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亲自总结,切不可大包大揽,越俎代庖。
很多人都乐于见“利”勇为,孩子们更是如此,当他们真
正尝到课前预习的甜头时,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对课前预习乐此
不疲,“利”无反顾。此时,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让学生切实掌握预习的有效步骤。
为了让学生的课前预习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以后,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我把上学期的英语预习“四步曲”加以改进,让学生大胆尝试。第一步,听。多听录音,规范发音。
第二步,读。模仿录音,熟读课文。
第三步,记。牢记重点,标注疑点。
第四步,做。做好练习,预习笔记。
为了让学生把这种有效的预习方法持之以恒,尽快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还特别做了
第三件事:讲究布置预习作业的原则与方法。
1.尽量不要增加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感觉到是在为他们“减负”(把家庭作业部分前置为当堂练习,让学生用减少家庭作业部分的时间进行预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预习的热情。
2.布置预习作业要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预习内容尽量具体化,让学生清楚到底要预习什么,预习到什么程度。
3.预习作业的量与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既面向全体,又适当分层,兼顾优生与后进生,并且稍具挑战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4.尽可能增强预习作业的趣味性与灵活性。(除听、读、记、做外,还可以编故事、歌谣、顺口溜、情景剧等。)
5.尽量鼓励与指导学生学会有效地做好预习笔记。
(摘抄新旧短语、同义词、近义词、习惯表达法、典型句型、重点、难点、疑点等。)
6.鼓励学生在预习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争取提出有价值的问 题。
7.指导学生充分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为预习服务。
(除录音机、复读机、学习机、词典、辅导书、网络资源外,走读生还可以请教家长或辅导老师。)
8.鼓励、指导并规范学生进行合作预习。
(住宿生可以把课前合作预习与课堂合作探究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9.建立操作性强的有效地预习检查监督机制,有预习就要有检查评比。(教师、过关组长双管齐下,望、闻、问、切,赏罚分明,善用神奇魔力卡。)
10.充分运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强化学生的预习行为,尽快
养成习惯,进而转化成为自主学习的能力。(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就是千方百计地去成就孩子。)
绝非结束的结束语:当我经过大胆尝试和努力探索有了一些收获与感受时,心中确实有一丝窃喜与感动。我知道,预习方法的不断改进与成熟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不仅仅是勇气,更是智慧。尽管前进的路上充满了未知,尽管我只有一点点勇气和智慧,但是,我的领导、同事和团队充满了活力、勇气与智慧,所以,对于我们的尝试与改革,我充满了信心。
6.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流程 篇六
第一环节
自学质疑(3分钟之内)第一步 引入新课
1.引入新课,巧设悬念 2.精选素材,创设情境 3.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第二步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 读)
自学指导
(学什么地方的内容,用问题 显示出来)
(方法目标任务)第三步
独立自学,尝试解决问题,并 记下自己新发现的问题(此 时,老师巡视观察,提醒学生 的学习状态)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合探)
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2.并回答其他同学 提出的问题。
3.组长没有把握或不能回答的问题,组织本组同学讨论 交流、合作、探究。
4.经小组合探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或写在纸条 上,为下一环节实施做准备。(本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 倾听、引导、走近小组)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选派各组学习最差或较差者代表该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展示时,即展示自学的全部 内容,也要展示抽到的内容)
2.评价
两种方法:
第一:各组派代表去展示自己小 组的成果,中等生评价。第二:选派各组中等生,进行推 磨式评价。(意见不统一,再进行 辩论,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评价给 予鼓励。)
3.对在展示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点拨、精讲。
第四环节 巩固深化(训练)1.明确新的自学指导和自学任务或综合训练内容。
(1)自学自练
(2)小组合探
(3)展示评价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谈感悟、收获
四循环顺口溜
7.四环节教学论文 篇七
一、提出问题,重点辅导
研究证明,学生在每一节课中最好的学习时间大致在10分钟至20分钟。在这一时间内,我们要巧设教学环节,学生去主动自觉地探索知识。在开课后,我们首先要联旧迎新,以旧知识为生长点,启迪新知识,根据各节课的不同特点,抽出10至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逐字逐句认真阅读教材,最后要教给学生学会看书的方法,仔细给学生分析教材结构。
教师应通过对教学的研究分析和动手做实验中的观察判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懂得什么是重点知识,什么是重要知识和一般知识,学会读书方法,在读书过程中,将质疑部分标上记号。此时间内教师可巡视全班,找出学生学习中的突破口,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进行重点辅导。在这一环节中要特别注重使学生在未知境界中去认识、探索找出疑难,让学生亲身尝试与体会科学家发现原理和规律所经历的曲折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发现与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二、师生讨论,突破难点
人类历史经验和科学研究表明,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最优思维状态下将会出现大脑的暂时疲劳现象,疲劳是注意的最主要的敌人。所以我们要设法减少或抑制这种疲劳现象的生理反应,以调节思维多边信息交流,展开讨论。在阅读与讨论的基础上,我们要不断收集和分析来自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引导与解答,这样通过讲和操作的实践活动,可大大提高思维效率。经验证明:学术上的成就有很多是思维上的飞跃和问题难点的突破,它们就是在讨论与讲解的过程中实现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为核心,以讨论为手段进行发展思维的多边交流活动,最好能适时地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小实验、小创作和物理小品,把未知的、应该掌握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深入浅出,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及时的调节,大脑再次转入兴奋状态。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又能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启发诱导,以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更灵活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总结归纳,指导练习
事实证明,每一个科学研究项目的本身几乎都是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的结果。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之前的1609年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在哥白尼、第谷的基础上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1660年英国的物理学家胡克对弹簧的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弹性定律,从实验中得出了引力概念。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归纳、综合推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牛顿三定律,完成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是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大归纳。
综合、归纳是从部分到整体的逻辑思维方法,在师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是具体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在教师有目的的诱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图像,从而加深对物理规律和物理定律的认识,自觉地得出结论。因此我们绝不能轻易地代替学生作结论。另外,练习是为了检查教学效果的可靠手段,它可以反映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消化、吸收的程度,而在课堂中的练习显得更为重要,它与平时练习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的指导,其主要方法是精选突出本节课的习题,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根据回答的情况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要注意关心学生,主动给有需要的学生补课,建立物理实验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组织课外讨论,逐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自觉地掌握概念和规律的内涵,促进后进生的转化,求得圆满结果。所以,总结归纳、指导练习这一过程直接关系到整体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四、扩大视野,知识升华
众所周知,想象力是发散性思维活动的体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要认真备课,巧设富有想象的题目,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讲到“相对运动”时可提问,当你运动的时候,你对刮风有何感觉?风向与运动有关吗?讲到“弹性碰撞”时可提问,如果两个小球质量不同时,它在碰撞后运动情况又怎样?讲到“单摆的振动”时可提问,你能在从单摆在地球上的各位置摆动周期的变化情况,想到些什么?讲到“气体实验定律和气态方程”时可提问,你认为打气抽气过程可逆吗?讲到“电磁学”时可提问,从中学的角度你怎样认识电磁场和电路?讲到“原子结构、原子核”时可提问,怎样从放射性物质衰变时质量的变化情况来推导矿石的年龄?原子核的B衰变是放出电子,那么原子核中电子又从何而来?这些具有开拓性的问题的提出,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在一个兴趣横生的物理世界中,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纵横联系,无疑可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所学知识进入一个新阶段。
学生要把提高想象力摆到重要的位置上,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思维冲破时间、空间和物质条件的重要限制,敢于大胆地提出设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拟题,写些联系实际的小论文,如:“飞车走壁的学问”、“对人造卫星轨道的研究”、“从单摆的振动周期变化看地球是一个扁球体”、“关于氢光谱线的条数计算的综合公式”、“具有放射性矿石年龄的计算”、“打气抽气的不可逆性”……对学生小论文的写作,我们要及时指导,提供方便,使学生所学知识迁移、升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8.三板块四环节教学模式反思 篇八
“预习学案”的制作在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时也重视应用。多音字、形近词、成语和近义词等基础知识应在课本的基础上适当向外扩展,毕竟高考考查的字词等知识不仅仅只来源于课本。但只掌握字词的音形义就可以了吗?在交流《我不是个好儿子》“预习学案”时,学生解释“心安理得”的意思是“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学生的解释没有错,但让学生用“心安理得”造句时,该生是这样造的“过年时,我给爷爷奶奶拜完年,心安理得地放鞭炮去了。”学生知道成语的意思,但是在运用时却出错而不自知。所以在制作“预习学案”时,我们给学生加上了“造句”这一环节,并规定不可以抄用仿写课本或字典上的句子,有了这一要求,学生不仅知道成语的意思,学会了运用,更重要的是将成语运用到写作中,让文章增色不少。
“预习学案”在制作时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如果学习语文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下字词的音形义,让学生登书山游题海,这样的语文缺少生命力,这样的语文课堂必定只是单一的重复,只会让学生离语文越来越远。我们在制作“预习学案”时,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学海拾贝”“灵光闪现”等小栏目,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之余,要么潜移默化地增长知识,要么从中悟出人生哲理,涤荡心灵。《我不是个好儿子》的“预习学案”中,不仅有中外礼赞母亲的名篇佳句,更有“制作老师感言”:去世三年的老父亲,患脑血栓行动不便远在异乡的老母亲是制作老师心中的痛。后面的两部分感言,“mother”的英语诠释,让学生与老师之间真正地产生感情共鸣,更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不少学生在读时潸然泪下,德育教育的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在“预习学案”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也没有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思维的训练。在“初读文本”对文本内容有大体了解的基础上,再“熟读文本”,力争一篇课文训练学生哪怕一小小方面的能力。理清文章基本写作思路,在《六国论》“预习学案”中,文本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提出,例证、引证、对比论证和假设论证方法都由学生自己讨论完成,并将此方法按要求运用到以后的写作实践中。体会细节,如《祝福》“预习学案”中就设计了“一个日子”“二次微笑”“三样眼神”“四场飞雪”“五张帐单”细节描写对文章主题的作用。虽然这对学生来讲颇有难度,但从训练学生思维的角度去考虑,却是大有益处的。
当然,我们制作的“预习学案”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预习学案”的制作是教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不出学生的观点,有时甚至出现以教师的想当然代替学生的想当然,认为“一定会”或“一定不会”,忽略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心理特点。《古诗二首》“预习学案”中“古诗分析”《氓》,老师们的设计初衷是让学生借助“预习学案”的学习,通过婚前婚后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不同态度,为分析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打基础,结果学生却讨论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有没有爱,有的话,爱的程度有多深,且全班同学双眼发亮,激动异常,完全不同于往日的“瞌睡虫”形象。如果老师在制作前和学生适当沟通,了解他们的理解力与兴趣点,在讲解时就不至于出现让学生牵着走的现象了。
老师们制作的“预习学案”,不仅关注基础知识,更关注知识的积累梳理。于是,文言文的“预习学案”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纷纷登台,学生会做的题没几个,真正认真在做的学生也没几个,这固然与学生预习不充分有关,但老师唯恐学生归纳总结得不全,向外扩展太多也是一大原因,《屈原列传》“预习学案”中一个“本”字的词义老师找出的例句有十一个,整个“预习学案”满满五大页,学生做了三节课还没有做完,真是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
虽然我们的“预习学案”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完善,相信会真正满足学生的要求,为他们的成长助一臂之力。
宋俊姿,教师,现居山东荣成。
9.四环节教学论文 篇九
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山东寿光现代中学 单春永
一、问题的提出
与素质教育实施以前相比,各科的周学时大幅减少。这在客观上需要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新课程改革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转变教学方式最重要的任务是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应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潍坊市教科院自2009年9月开始,在潍坊市所有普通高中,全面推行“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结构与流程。其中,“3”是指“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个步骤;“4”是指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四个环节;“5”是指五种基本课型。我们在全面学习推行“345” 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结构与流程的前提下,专门针对“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二、问题的解决
为落实好潍坊市“345” 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结构与流程的要求,我们学校制订了《寿光现代中学“345”优质高效课堂达标验收实施方案》,历时近一年,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在全校高中三个年级,组织了课堂达标验收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听评课环节。每次听课后,这说明,在高尔夫球场上,短暂的领先并不代表最终的胜利;而一时的落后也不意味着全盘失败。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信,独立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与许多的竞技项目不同,高尔夫与其说是一场与别人的对抗,更像是一次自己与自己的较量,它需要足够的耐心和专注,锻炼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心态。有人形容高尔夫的18洞就好像人生,障碍重重,坎坷不断。然而一旦踏上了球场,你就必须集中注意力,独立面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并且承担一切后果。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
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都在级部主任室组织评课。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研究措施,特别是针对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进行了实践层面的研究与探索。
下面详细介绍该模式的四个环节:
1、自主学习
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而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该环节要求备课组老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一是通过集体研究制订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是精心编制、印发预习学案,提高学案质量。预习学案要突出基础性,以便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够独立完成。课堂上,老师在展示课堂教学目标之后,让学生依据预习学案自学,并完成预习学案。期间,老师要在教室内巡回指导学生。然后,教师通过提问检查等方式,师生一块订正预习学案。
2、合作探究
各小组组长负责组织、调控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内成员之间密切合作,互帮互学。各组之间平等竞争,开展竞赛。老师在备课时,要事先确定小组讨论的内容。各个小组讨论的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问题要尽量做到难易适中、思维容量较大。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要避免无效讨论,避免讨论流于形式。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之后,要进行小组展示。小组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到黑板上书面展示,也可以是口头展示。口头展示要注意的是,各组讨论相这说明,在高尔夫球场上,短暂的领先并不代表最终的胜利;而一时的落后也不意味着全盘失败。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信,独立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与许多的竞技项目不同,高尔夫与其说是一场与别人的对抗,更像是一次自己与自己的较量,它需要足够的耐心和专注,锻炼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心态。有人形容高尔夫的18洞就好像人生,障碍重重,坎坷不断。然而一旦踏上了球场,你就必须集中注意力,独立面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并且承担一切后果。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
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同内容时,老师要尽量减少抢答式提问;各组讨论不同内容时,老师要尽量提问具体学生代表小组回答,不要简单地叫几组回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有提高,而不是仅仅去关注少数几个尖子生。老师要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给予各组恰当的评价。
3、精讲点拨
对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老师精讲点拨了。老师的精讲点拨要重点落实“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学生自己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老师的讲解要细致、透彻、到位,讲解的重点要放在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上。讲评课要力求举一反三。老师还要把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和方法教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检测
该环节要求“当堂训练,当堂达标”。新授课要有当堂训练,讲评课要有变式训练。本着注重双基的原则,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选精编检测题目,要求学生限时完成。通过当堂检测、师生共同订正、老师及时点评,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在该环节,老师要注意当堂学情反馈。在学生做题时,老师要巡视学生做题情况,便于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三、取得的成效
这说明,在高尔夫球场上,短暂的领先并不代表最终的胜利;而一时的落后也不意味着全盘失败。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信,独立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与许多的竞技项目不同,高尔夫与其说是一场与别人的对抗,更像是一次自己与自己的较量,它需要足够的耐心和专注,锻炼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心态。有人形容高尔夫的18洞就好像人生,障碍重重,坎坷不断。然而一旦踏上了球场,你就必须集中注意力,独立面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并且承担一切后果。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
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通过近一年“四环节”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课堂教学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习惯,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使他们在短期内形成了自己较为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当然,“四环节”高效课堂模式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灵活变通,进而形成更为具体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今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为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将作进一步的探索。
这说明,在高尔夫球场上,短暂的领先并不代表最终的胜利;而一时的落后也不意味着全盘失败。
10.四环节教学法总结与反思 篇十
“四环节教学法”的提出,旨在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提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促使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还课堂于学生,变“教堂”为“学堂”,变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为师生互动,建构师生互动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愿意学习,能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从单一思维向复合思维发展,向深度、广度发展,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使用四环节教学法的过程中有一些心得感想,使我对四环节教学法有了深成次的思考。
一、自学
自学是学生根据自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学习发现问题,充分思考找出答案。该环节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教学环节,关系到学习目标能否完成和完成的质量,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备课涉及此环节时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不易的一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中告诉了他们要学会什么,可是对于如何学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太强,如果由教师全部带领学生学习又失去了该环节的意义,这也是我原来设计该环节时的难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同时也为了避免一言堂式教学,真正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语文
课在该环节时先由学生自读课文,我再将问题根据有难到易的层次分别提出,在分段解决。展示自学成果时由学生发言,这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展示,在战士对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也应加以指正,如回答问题语言的完整性,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二、讨论
经过自学探究,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经小组讨论仍然没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学生答疑,这个环节是四个教学环节中的关键环节,它承接的是第二个教学环节,是自学探究的进一步延伸。这个环节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最佳环节,这个环节处理的越充分,越得当,学生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
在这个环节中对教师也有了新的要求,要在该环节中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探究、矫正、解疑;培养学生勤动口、善于思考的习惯,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这是一个“生成”的环节,即问题的生成性。这个问题是学习达到一定程度的瓶颈问题,不是课前设定好的。针对学生在备课时我先设定了一个问题,还是基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较低,由学生根据问题讨论。当然,设计问题只是学生学习能了由低到高的一个过渡,在学生能力相对提高时则由学生提出问题。
三、反馈总结
该环节是对整个课堂学习成果的展示。一般设计题目唤醒学生回忆、通过学生的回忆情况查缺补漏,针对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解疑。
对知识进行再次巩固。通过该环节在学生心中最终形成优化的知识网结构。
11.四环节教学论文 篇十一
引领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至关重要。
“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的第一个阶段是“自主学习阶段”,就是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的引领下进行的。教师编拟的导学案,主要解决学生自学什么、怎样自学、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突出“指导性”。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指导、自我反思。学习指导是导学案的重要部分,按照“四环节”基本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科知识的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问题的形式呈献给学生,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思考和理解,对学习方法发现和探索。
问题的设计主要体现“四个明确”,即明确自学的时间、内容、要求、方法。规定自学时间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明确学习内容是指导学生学什么,提出学习要求是明确学生通过自学完成什么任务,指导学习方法和过程是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学生依托导学案,每天坚持自学有关内容,充分做好学习新内容的知识准备,逐步养成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想学、能学、会学,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在整体建构中强化系统知识
学生每一课时的学习内容都不是孤立的,都与专题内容或知识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如果注意到教材中横向和纵向的联系,系统地掌握知识脉络,发现同一类知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就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从教材整体编写的高度梳理教材,从而准确地把握学习目标,强化学生整体建构的意识和能力。
在“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中,以“单元导入”切入,促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立体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教材的前后联系,进而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方法、规律的链条。
“单元导入”就是把一个单元或一个知识板块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单元内容(或知识板块)的特点,发掘单元(或知识板块)各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或每一教学内容在单元内的作用与地位导入新课,呈现单元知识树或单元网络图。所呈现的单元知识树或单元网络图,由教师绘制,或师生共同完成,高年级也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互助,合作提高
交流合作学习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课堂中通过交流互助、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碰撞智慧,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中的第二个环节是“自学交流,精讲点拨”,它是基于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的结果进行的。对学生而言,自学能力和水平是浅层次的、参差不齐的,通过不同层次的交流,实现学生学习成果的不断提升。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交流分三个层次:一是同桌交流。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和同桌交流自学结果,向同桌请教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二是小组交流。教师梳理出同桌交流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组织四人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由小组长组织学生进行答疑解疑,解决小组内同学的部分问题。三是全班交流。针对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组织小组间答疑解疑,再加上教师的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交流的过程,就是学生互助提高的过程,在把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善于总结,自我反思
學生的自我反思,既是学生不断地监督、评价自身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的行为,也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探索与成功的学习过程。美籍匈牙利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益的机会。”
在“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中,教师三次引领学生进行反思:第一次反思是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后对自学的结果进行反思,主要是针对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第二次反思是第四个教学环节“课堂总结”,主要是针对课堂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谈谈学习的收获,强化新知,谈谈存在的问题,再次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第三次反思是学生完成达标检测后对学习结果的反思,主要针对错题的析因反思。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对学习中的知识获得、方法获得和疑难困惑等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发现自己的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12.四环节教学论文 篇十二
一、自主预习
预习是一种学习新课前的准备活动, 是提高自学能力和开发学习潜能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课前预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听课具有针对性,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把预习工作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指导学生去预习,使预习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笔者认为,预习的环节应包括:把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进行回忆和接触,发现不足,及时弥补,以架起“认知桥梁”。具体做法是:布置预习学案,明确要求学生将预习学案在课前完成, 然后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学案,了解其预习的情况。上课时,针对学生预习的结果,给予指导,并对预习工作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以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在适当的时候,可让预习工作做得好的学生当一次小老师,给全班学生讲一讲课。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并发现自己预习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也会调动起其他学生预习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体会到预习的好处,并主动去预习,进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发现质疑
发现质疑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因此,教学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质疑是通过问题来实现的,问题的提出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精心设计,抓住关键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能突破一点,带动全局。当然教师提问题不是随意的行为,是有要求的。如,提出的问题要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吸引力, 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还要有思维的深、广度,使学生感到课文如同矿藏, 需要不断开掘; 问题还要难易适中,不致使学生感到淡而无味或畏难而退。另一种则由学生自己提出,应该特别予以鼓励和提倡,并有意识地指导培养。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可以运用联想、类比、对比、转化、归纳等方法,在知识的生成、发展、运用上质疑,在知识的模糊处质疑,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拓展上质疑。教师要适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巧设问题情境、模拟现实情境,诱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不恰当意见, 应在肯定其勇于提问的前提下, 与其一起讨论,使其认识不足,并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使其在合作、探索、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又善于解疑的创新型人才。
三、讨论辨析
讨论辨析是指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或辩论。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实践表明,有效地讨论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 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比如课堂讨论参与率低、讨论不充分、小组讨论组织效率差等现象,笔者主要做了以下几点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确定明确的目标。设计课堂讨论时,精心安排,有所取舍,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简单易行、一目了然的不安排,高深莫测、令人望而生畏、无从下手的不安排。
第二,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空。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只有经过了自己酝酿和思考,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讨论时才会深入, 才会有新看法、新观点的不断涌现。
第三,动态地把握讨论过程。教师作为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平等的首席,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二是可以通过学生的情绪来作出判断,及时终止讨论,避免浪费时间。
第四,给学生提供表现的平台。让学生把他们小组讨论的成果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出来,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又让在讨论中处于弱势的学生再次获得解题的思路。
四、总结升华
总结升华, 就是将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或辩论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个性特点, 力求使课堂教学更完美,把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
(一)归纳式总结
利用下课前几分钟时间, 简要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的内容,帮助他们进行知识梳理,厘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又可以进一步强调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认知结构,同时还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练习式总结
新课结束后,针对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一些习题,最后以组织学生练习的形式结束本课。这样,既能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和强化, 又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 便于教师后续进行具体的辅导工作。
(三)比较式总结
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课堂小结时通过比较可以确定概念和公式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正迁移,从而达到深化概念、活化公式、开拓思维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互动式总结
课堂教学时, 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活动。同时要让学生有机会去畅谈自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获得的体验、感受和收获,并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其表达自己的困惑和喜悦, 以及对教师教学提出的建议和见解。这种小结是开放的,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而且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体验和感受, 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笔者探索的“互动式”小结方式,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也能使教师及时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有利于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互动式小结的采用,对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内涵是多层次的, 这也就决定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因此,简单地用某一种教学模式或某几个步骤进行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笔者上述所提到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多种教学模式中的一种, 数学教师完全可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探讨出更多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百花齐放的局面。
13.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教育论文 篇十三
“定向·诱导”应在学生课前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课标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确定目标时要做到“下要保底”,既要努力实现课标和教材提出的基本要求,又要做到“简洁,明确,可行,有效”。
常见的诱导方法有三种:
(1)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讲授“光的折射”一节时,就可以利用“池底变浅”、“海市蜃楼”等生活实例设下疑问,引入新课。
(2)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一节时,就可以利用“覆杯实验”、“吞蛋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利用物理知识的连贯性特点,通过复习旧知识,从而引出新课程。例如,在讲授“电功率”一节时,就可以通过复习有关“机械功率”的知识,从而引出“电功率”。
2、自学·探究
“自学·探究”环节可分为三步走:
(1)利用学案,结合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份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
(2)让学生自学,教师巡回辅导,及时了解学情,启发点拨。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学成果。
在这一环节中,学案的设计很重要,由于是要求学生自学,因此问题的编写要有一定针对性,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上可以独立完成。
3、讨论·解疑
“讨论·解疑”环节可分为两个层次:
(1)①针对自学探究环节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提问自己不懂的地方,即学生在自学探究中生成的问题。②让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解答疑问。
(2)如果学生提不出什么问题,教师就要根据学生一般不容易理解的重点内容预设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解决。教师在这里应以点拨为主,讲清“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抓住现象质疑;抓住关键词语、句子质疑;从“看似矛盾,却又合情合理”的地方质疑。
4、反馈·总结
“反馈·总结”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必然环节,它是全课主要内容的浓缩和概括,提出的问题得到阶段性的结论,展开的思路得到相对性的集中。编写试题要换一个角度,总结要有归纳性、规律性。
此环节可分为两步:
(1)反馈练习,就是当堂检测。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起到查漏补缺、巩固练习、积累运用的作用,要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分层次、有梯度。
(2)课堂总结,是对一节课知识的梳理,使学生对整节课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印象,或对某个问题进行拓展或升华,应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结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或对照目标,或根据板书,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谈谈“本节课自己都学到了什么”,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4.四环节教学论文 篇十四
一、预习:它是学生在课前自学将要讲习的课文,是上课前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预习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阅读、 独立思考的实践机会。所以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呢?我们的具体方法是:
1.精心设计预习题。初中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还较差,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设置适量的预习题来指导学生阅读,起到为学生引路的作用,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预习题的内容一般包括释题、文学常识、词、划分文章结构、初步体味重点句段等。预习题的设置要遵循三点要求1宜少不宜多,不要把预习课上成练习课。2宜简不宜难,不要使学生望而生畏;3宜精不宜俗,特别是针对训练重点设计的预习题,一定要形式多样,耐人寻味,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便于学生体味,质疑。
2.强化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及有关资料的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预习的事项,无非是翻查,分析,综合,审度之类。”这就是告诉我们翻查工具书及有关资料在学生的预习中非常重要。在查阅时,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既加深了记忆,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训练重点”,采用圈点法,标记重点难点指导学生预习。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预习 《背影》一课时,要求学生勾画出写父子真情的句子。圈点描写父子艰难通过铁道时的三个动词, 体会他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这样有助于学生针对训练重点进行思考,提出问题,便于在后面的讨论分析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预习这个环节,开始应放在课上进行,待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后可改在课下进行。教师在指导预习时要注意捕捉反馈信息, 以便在讨论时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二、讨论: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分成以下三步来完成。
1.预习信息的反馈:简单的问题边反馈边解决,如预习题中的文体、作者、出处、时代、背景、字词等问题,一般在3—5分钟内就能解决。老师一般不再重讲,否则既浪费时间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不再预习了。 疑难问题留在第二步分组讨论时解决。
2. 疑难问题分组讨论交流: 这一步要求学生对反馈上来的疑难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鼓励学生进行争论,在争论中某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发现共性问题在师生讨论解决中重点点拨。
3.师生共同讨论解难:在预习和分组讨论中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会带着极强的求知欲,期待教师解答,这时教师也不应该简单地将答案告诉学生,要通过点拨思路,教会学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教学《孔乙己》时,有些同学对孔乙己这样评价,“孔乙己是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只是在当时社会里怀才不遇,才造成了他悲惨死去的结局。”老师先肯定了这种敢于发言的精神,然后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孔乙己的才学,学生回答:“第一,他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说明他读过许多书;第二,他知道茴香豆的“茴” 字有四种写法,说明他对文字学很有研究;第三,他写的一笔好字,说明他在书法方面有一定的功夫。”老师进一步同他们交流说:“孔乙己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说明他读过很多书,这个观点对,但是他满口之乎者也的效果, 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叫人半懂不懂的。”教师又进一步点拨说:“既然都使人听不懂,那么他的学问是不是真才实学不就很明白吗?他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异体字这种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解放后我国进行汉字改革时,早已废除了这些异体字。”学生经过这样点拨, 消除了前两种错误认识,于是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孔乙己虽写得一手好字,却难以维生是因为:“正是孔乙己读了许多孔孟之道的书,他才认为‘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所以他歧视体力劳动,好喝懒做。这说明毒害他的正是他的所谓‘学问’,是封建科举制度扭曲了他的灵魂,造成了悲惨的结局。”通过循循诱导,再三点拨,学生消除了错误认识,理解了小说的主题,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要结合时代背景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检测:是四环节教学法中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评价、反馈、练习、巩固。 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评价题要符合教学目的要求,既要全面,又要有一定的梯度,可设置必做和先做,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他们都有提高和收获。2既要设置记忆性题,又要设置主观性题,使学生在做题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为学生能力迁移打下基础。3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大训练密度,提高课堂效率。4注意反馈矫正。
四、迁移:是将课上学生已形成的能力及时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由阅读“迁移”到写作,从而学以致用,迁移是教育必须寄托的柱石,因此须有足够的重视。
15.四环节教学论文 篇十五
1.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学目标: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操作要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恰当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1.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自主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操作要领:充分体现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给学生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1.3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教学目标: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操作要领: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要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现实性、趣味性、层次性和科学性。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点拨和提升。
1.4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学目标:反思学习过程,明确学习收获。
操作要领: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全面回顾学习收获。
2.策略解读
2.1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此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精心创设数学情境,开拓创新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生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情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情境可以是直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是有价值的。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数学情境一般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和活動情境等几种类型。
生成问题: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些数学问题是由学生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然后提出的;有些数学问题是随着情境的出现而直接提出的。有的问题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而有的问题只是一节课若干问题中的第一个,并且不是最重要的。
2.2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对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组织,找出对解决当前问题适用的对策,问题一旦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基本程序是:自主探索—互动交流—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自主探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互动交流:首先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对比,对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逐步补充完善,形成小组意见。
其次,是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质疑,互相补充,相同意见不要重复,教师要积极参与,调控全局,注意在关键环节点拨提升。
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互动交流的环节也不尽相同:有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不需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完成,可以由学生个体直接把自主探索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互动交流的形式可以灵活应用:低年级学生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不能有效组织小组学习,可以从同桌合作交流开始,逐步向小组合作交流过渡。
共同优化,形成结论: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通过比较、质疑和反思,不断优化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直至达成共识,形成科学结论。
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去,积极“捕捉”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预设作出适当的调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倾听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为学生的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包括情感环境、思考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交流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2.3第三环节: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产生策略,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基本程序是:基本应用—综合应用
基本应用:是应用的最低目标,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在应用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寻找答案,要重视过程,强调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综合应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综合应用的过程成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学生在基本应用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教师要及时鼓励和提升;同时也会暴露出学习的不足和疏漏,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加强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诊断矫正。
在本环节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要点:应用要有目的性,题目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着眼于指导思路,有利于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应用要有现实性,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应用形式要有多样性,要以新颖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应用要体现主体性,给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应用评价要有发展性,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要及时进行诊断评价,引导矫正,让学生在评价中发展提高。
2.4第四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课堂学习进行全面地回顾总结。在回顾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进行回顾总结。
3.策略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6.四环节教学论文 篇十六
(一)学前指导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度增加学习的紧张强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注意点〕
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四个明确: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和自学方法。(或范围)
②明确自学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自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③明确自学要求。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④明确自学时间。即用多长时间。
(二)自学答疑
“自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的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
[注意点〕
①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学习。
②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进而产生兴趣。
③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④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做演示操作,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⑤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学生,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做哪些练习等。
⑥搜集位上同学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做好记录和归类,供评讲。
(三)合作交流
“展示”是学生把自学的成果在小组内汇报,对于不同的观点引发小组讨论,最后汇集最佳成果,达成小组共识。教师组织小组代表汇报成果。一般要找中差生做小组代表,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暴露出知识的错误点、混淆点、遗漏点,分析查找学习的误区以求改正。
“交流”是教师在展示的基础上或过程中,结合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注意点〕
学生展示后,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
①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持不教。
②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一种“一帮一”的学习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
③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性知识,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避免学生走弯路。
(四)练习小结
练习反馈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其目的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注意点〕
①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②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要同教学内容匹配,有梯度。
③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④尤其是后进生的操作,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以上就是“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具体到不同课程和不同课的类型,这一模式的结构和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始终遵循两条线:一条是学生的自学、展示和练习,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教师的适时的和必要的指导、鼓励和评价,这是暗线。
王旭凌
【四环节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导学卡四环节教学模式操作亡羊补牢10-22
“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07-10
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12-07
抓好常规教学五环节08-19
教学环节管理制度11-28
数学课堂教学环节12-12
实践教学环节及安排06-18
导学案教学六环节07-02
课堂教学环节基本要求09-21
小学教学各环节规范管理要求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