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指导论述题(精选6篇)
1.期末复习指导论述题 篇一
三、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教材第12页)
2、人力资源开发:(17页)
3、人力资源管理:(19页)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页)
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67页)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部生态环境:(67页)
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内部生态环境:(69页)
8、人力资本运营:(96页第二自然段)
9、公共部门人力资本:(101页倒数第一自然段段首)
10、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103页第一自然段段首)
1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114页第一自然段段首)
1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需求:(122页倒数第一段第二句)
1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123页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14、人力资源流动:(134页倒数第一段)
1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135页第一行至第三行)
16、调任:(140页倒数第四行至第三行)
17、转任:(141页倒数第五段)
18、挂职锻炼:(142页倒数第四段)
19、人力资源市场:(143页倒数第三段一二行)
20、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153页倒数第二段第二句话开始至第四行)
21、品位分类:(169页倒数第三段第二、三行)
22、职位分类:(170页倒数第三段)
23、人才测评:(179页倒数第二段段首起)
24、评价中心:(200页)
25、无领导小组讨论:(200页倒数第二行)
26、文件筐作业:(201页倒数第三段)
27、管理游戏:(202页倒数第二段)
28、角色扮演:(203页)
2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208页倒数第一行)3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232页第二段)
31、部内培训:(238页)
32、交流培训:(239页)
33、工作培训:(239页)
34、选择培训:(240页)
35、选任制:(268页)
36、委任制:(268页)
37、降职:(272页)
38、人力激励:(281页第二段)
39、绩效:(309页第一段)40、绩效评估:(309页倒数第一段)
41、360度绩效评估:(316页第二段)
42、薪酬:(331页)
4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福利:(340页)
4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机制:(355页第一段第二行至第四行)
4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约束:(354页第二段第一行至第四行)
46、约束机制:(357页)
47、合同监控约束:(360页)
48、制度监控约束:(360页)
49、外部监控与约束:(360页)50、品秩:(60页)
四、简答题
1、简述公共行政人事环境对公共人事行政价值、制度的作用。(教材4-5页)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哪些功能?
3、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12)
4、人力资源具有哪些特征?(16-17)
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与人事行政管理具有哪些不同?(20-21)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独特性是什么?(22)
7、产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的原因是什么?(24-25)
8、发达国家公共部门人事制度具有哪些特点?(52-53)
9、发展中国家的公共人事制度存在哪些问题?(53)
10、欠发展国家人事制度具有哪些特征?(53-54)
11、各国公共人事制度共同的发展趋向是什么?(54-58)
12、简述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法》对《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超越与发展。(64-65)
13、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生态环境有哪些?(68-69)
14、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有哪些?(75-77)
15、如何理解人力资本的含义?(94)
16、人力资本具有哪些特点?(95)
17、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95-99)
18、如何评价人力资本理论?(100-101)
19、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与一般人力资本有哪些不同?(102)20、如何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114)
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是什么?(116-117)
2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是什么?(119-120)
2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是什么?(120-122)
24、在运用德尔菲法进行预测时应遵循哪些原则?(124)
2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原因是什么?(136-137)
2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是什么?(138-139)
2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139-140)
28、调入的条件有哪些?(141)
29、转任具有哪些特点?(141)
30、人力资源市场对人力资源流动具有哪些作用?(141-144)
31、人力资源市场具有哪些功能?(144=145)
32、工作分析的程序是什么?(157-158)
33、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哪些?(159-162)
34、公共部门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哪些?(163)
35、公共部门工作说明书的编写需要遵循哪些准则?(164)
36、简述品位分类的优缺点。(169-170)
37、简述职位分类的优缺点。(170-171)
39、公务员职位分类的程序是什么?(173-174)40、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具有哪些特点?(183-184)
41、面试具有哪些特点?(193-194)
4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的意义是什么?(209-211)
43、培训和常规教育有哪些区别?(232-233)
4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作用是什么?(233-234)
4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形式有哪些?(238-240)
46、目前较具代表性和较为通用的培训方法有哪几种?(242-244)
47、公共部门如何实现培训成果的转化?(254-255)
48、简述中国古代用人艺术的精髓。(257-262)
49、如何理解人力激励的含义?(281)50、人力激励具有哪些功能?(281-282)
51、简述双因素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290-291)
52、简述目标设置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294)
53、简述强化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295-297)
54、与工商界的绩效特征相比较,公共部门的绩效具有哪些特征?(310)
55、简述绩效评估的程序。(314-315)
56、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应注意哪些事项?(319-320)
57、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哪些问题?(322-323)
58、造成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现存问题的原因是什么?(324-325)
59、公务员的薪酬具有哪些功能?(334)
60、构建公务员薪酬制度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334-335)61、我国公共部门工资制度面临的问题是什么?(342-344)62、我国公共部门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是什么?(344-345)63、公共部门监控的对象有哪些?(356)64、公共部门约束机制具有哪些作用?(357)
6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的内容有哪些?(359-360)66、西方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机制的特点是什么?(363)
67、西方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机制有什么特征?(363-364)
68、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
系统有什么特点?(365-366)
69、简述《公务员法》对监控约束机制的新发展。(367-369)70、完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的基本思路是什么?(369-372)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28-30)
2、试述21世纪人力资源的特征。(31-32)
3、试述新世纪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33-34)
4、试述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35-36)
5、试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同。(48-50)
6、试述当代西方发达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54-58)
7、试述优化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对策。(78-81)
8、试述政府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中的作用。(145-146)
9、试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147-148)
10、试述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对策。(148-149)
11、试述公共部门工作分析的作用。(155-157)
12、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招募与选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211-213)
13、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原则。(234-235)
14、试述公共部门人力使用应遵循的原则。(263-267)
15、试述公共部门人力激励的特殊性。(285-286)
16、试述有效激励应遵循的原则。(297-300)
17、试述如何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325-326)
18、试述如何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工资制度?(346-349)
19、试述如何完善我国的公务员福利制度?(350-351)20、试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约束体系存在的问题。(366-367)
2.论述类文本阅读题 篇二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客观选择题,必须准确把握全文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要特别重视对文中重要长句和中心词语的理解,做选择题要注意:将题干与原文比较,将题干与选项比较,将选项与选项比较,将选项与原文比较。选项中,通常出现的干扰是: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混淆时间、模糊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主要涉及到表示时间、范围、程度的副词,对这些干扰项的设置角度,要了然于胸。另外,论述类文本还要分析文中运用材料的情况,运用材料有的是用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反驳别人的观点,有的用来表述某种看法。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对应。
简答题,一般是要求归纳文章的观点,而不要求“鉴赏评价”。因此,做题时要紧扣文本内容,紧跟作者思路,不能脱离文本空谈,脱离文本作答往往会造成偏离题意或理解失误。我们提倡用文本中的语句或压缩文本中的语句作答,不要随意更替原文中的中心字眼,以免造成语意上的偏差,要尽量就文章中的原句进行概括。
另外,平时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在做题时,也要关注文本讨论的对象,对于文化交流与碰撞等热点问题,对社会科学的新发现、新观点要适当关注。提升文化品位,开阔文化视野,同样有利于解题。下面将近年高考试卷上的议论类文本作简单的归类。
【文艺论文】
论述创作规律:如,《诗与歌词》(2009年全国Ⅲ卷),《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2009年辽宁卷),《诗与直觉》(2008年广东卷)。
讨论艺术现象:如,《昆曲》(2009年北京卷),《艺术上的“变形”》(2008年宁夏/海南卷)。
作品(人物)评论:如,《纯朴的嗜血者》(2008年江苏卷),《“龙城”还是“卢城”》(2007年山东卷)。
【文化论文】
学术文化现象:如,《说“异”》(2009年江苏卷),《甲骨文解谜》(2009年全国Ⅰ卷),《经典是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2009年全国Ⅱ卷)、《专家与通人》(2009年上海卷)。
历史文化知识:如,《图腾与社会制度的产生》(2008年山东卷)。
天文知识,关于“盖天说与浑天说”(2008年全國Ⅰ卷)。
社会生活现象:有关“居民健康”与“健康国家”的文章(2009年天津卷)。
【自然科学文体】
科技探秘:如,讨论“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2009年重庆卷),《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2008年安徽卷),关于“人类的左右大脑的不对称”(2008湖南卷)。
生活百科:如,关于“塑料袋”的环保问题(2008北京卷)。
本文以文艺论文为例。请看下面的例子: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文学因何而伟大
李建军
托尔斯泰与屠格涅夫是这样两个朋友:他们既互相欣赏,也常有龃龉。屠格涅夫属于西欧派,托尔斯泰属于斯拉夫派;屠格涅夫的创作具有明显的西方气质和唯美主义倾向,托尔斯泰的创作则是纯粹的俄罗斯现象。在托尔斯泰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特点——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利他主义倾向,民粹主义立场,蔑视威权的贵族主义气质,批判现实的人格独立原则。屠格涅夫的身上虽然有福楼拜式的对“纯艺术”的热爱,但他本质上不是一个“艺术至上”论者,而是,像绝大部分俄罗斯作家一样,他也将艺术当作影响生活的手段。但是,他似乎并不赞成作家过于经常、过于直接地介入生活,因为这会影响作家的创作,会因为生活而牺牲了艺术。然而,对托尔斯泰来讲,艺术就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为了现实中的人而存在的,所以,它天然地有着“功利主义”的性质——只有对生活有效用,只有成为人们之间交流情感的有效手段,它才是有价值、有生命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艺术。
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是巨大的,但他的作品之所以伟大,却是因为它们包含了作者终其一生都不曾放弃的“对真理和博爱的渴求”。无视真理、博爱、苦难和拯救等重大的问题,仅仅追求“文学”价值的文学,是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的。事实上,文学没落和破败的显著标志,就是作家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文学”上,只追求技巧的新奇和形式的完美,或者,都放在自己身上,只满足于对肉体快感的叙写和阴暗情绪的宣泄。在那些褊狭、平庸的作家看来,文学与他人是没有关系的,与政治是没有关系的,与道德是没有关系的,与苦难的历史、沉重的现实、茫远的未来,都是没关系的,总之,文学只为“文学”本身而存在。
文学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是人的生存境况。真正的作家把文学当作讨论生活的一种方式。他关心、同情弱者和不幸的人们。他把写作当作帮助人们摆脱苦难、获得拯救的伟大的伦理行为。他大胆地抨击罪恶,无畏地追求真理,执著地探寻生活的意义。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文学的这些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常常被当作一种陈腐的教条和失效的纪律。
为他人而写作,而不是仅仅为自己写作;为真理而写作,而不是单单为荣利写作;敢于对抗邪恶,而不是与之同流合污;勇于直面苦难,而不是视若无睹;充满拯救不幸者的焦虑,而不是陶醉于掉臂而游的逍遥——这就是俄罗斯文学的精神传统,也是俄罗斯文学之所以显得伟大和高贵的根本原因。
对比起来看,中国文学则呈现出与俄罗斯文学完全不同的精神气质。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文章被视为“经国之大业”,诗歌则被当作“观风俗”的镜子和“正得失”的手段。我们的文学被赋予了被夸大的政治作用,写文章的人反倒失去了自由感和余裕心,而统治者则因为多疑和恐惧,常常通过“文字狱”等手段,来控制写作者的灵魂,长此以往,很多作家便恂恂然如辕下驹,完全失掉了灵气、朝气。然而,大地上总有巨石压不住的竹笋,总有野火烧不尽的春草。从批判精神和责任意识的角度来看,中国也有与俄罗斯大师一样伟大的作家。我们的优秀作家——例如司马迁、曹雪芹和鲁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高贵气质,他们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经验,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作家和作品相比,都毫不逊色。
对那些被市场绑架、被欲望劫持、被时尚裹挟的作家来讲,司马迁和俄罗斯文学意味着方向和出路。只有像太史公和俄罗斯大师那样勇敢地生活,那样无畏地写作,我们才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才有可能使自己时代的文学显得高贵而伟大。
(有删节)
1.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屠格涅夫的创作属于具有西方气质和唯美主义的西欧派,托尔斯泰的创作反映纯粹的俄罗斯现象属于斯拉夫派;因此两人常发生龃龉。
B. 屠格涅夫像许多俄罗斯作家那样将艺术当作影响生活的手段,过于经常和直接地介入生活,因而影响了创作,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艺术。
C. 托尔斯泰具有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利他主义倾向、民粹主义立场、蔑视威权的贵族主义气质和批判现实的人格独立原则。
D.托尔斯泰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其作品包含了作者一生都不放弃的“对真理和博爱的渴求”,特别是对“文学”本身价值的追求。
2. 作者认为文学的目的和作家的责任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为什么说“司马迁和俄罗斯文学意味着方向和出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述主旨
本文首先比较两位伟大作家创作的不同特点,特别指出托尔斯泰的可贵,强调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最后指出,中国现代作家只有勇敢地生活,无畏地写作,才有可能创作出文学精品,才能跻身于高贵而伟大的文学领域,无愧于时代。
命题思路
1. 本题检测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本题四个选项针对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的艺术创作特点出题,答题时应重点关注相关的第一、二段。
A. 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之间互相欣赏的是各自的才华,常有龃龉的原因很多,如艺术追求的不同和思想意识的差别,两人分别属于什么派别并非他们意见不合的原因。本项的错误是误加因果关系。
B. 原文说“屠格涅夫的身上虽然有福楼拜式的对“纯艺术”的热爱,……像绝大部分俄罗斯作家一样,他也将艺术当作影响生活的手段。但是,他似乎并不赞成作家过于经常、过于直接地介入生活,因为这会影响作家的创作,会因为生活而牺牲了艺术”,后半部分加点的字才是原文的意思。选项将意思弄反了。
D. 原文说“无视真理、博爱、苦难和拯救等重大的问题,仅仅追求‘文学’价值的文学,是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的”,选项后半句意思与此相反。
2. 此题考查同学们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案可以从第三段文字中概括提炼,不赘述。
3.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要求同学们对全文主旨有准确的认识。第四、五两段体现了本文写作的目的。作者写作此文就是要告诉今日作家,文学是件神圣伟大的事业,并指出被私欲裹挟的作家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答案
1. C
2. (1) ① 文学必须面对人的生存境况。② 文学是讨论生活的一种方式。
(2) ① 作家要关心、同情弱者和不幸的人们。② 作家要为他人而写作,把写作当作帮助人们摆脱苦难、获得拯救的伟大的伦理行为。③ 作家要为真理而写作,大胆地抨击罪恶,追求真理,探寻生活意义。
3.期末复习指导论述题 篇三
结合实际,举例论述公共定价的方法及其实用性。
答:政府在选择公共定价标准后,具体可采用以下定价方法:
第一,单一定价法。即根据消费者消费公共物品的数量与质量,确定一个单位价格收费的方法。
如自来水公司根据每个居民户的用水数量,按每吨水一定价格收取水费,而不再考虑用水限额等问题。
第二,部定价法。即根据公共物品成本组成,分两部分确定其价格的方法。
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成本,按其构成可分为资本成本与经营成本。资本成本是该公共设施在建造时的成本,属固定成本;经营成本是指公共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属变动成本,也就是说,经营成本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二部定价法就是在公共定价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承担资本成本的准入费,一部分是承担经营成本的使用费,准入费在一定时期是固定的,使用费则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如公共电话系统的使用者,每个月需缴纳固定数额的月租费,还要根据通话次数收使用费。
第三,高峰负荷定价法。有一部分公共设施在使用时间上是不均衡的,存在集中使用的高峰期,在此期间,存在资源配置的拥挤成本问题,而其他时间设施可能不完全充分利用。
对这类设施,在采用二部定价的基础上,在使用高峰期再加收部分费用,以缓解高峰期供给紧张状况,均衡资源有效配置。
如对在用电高峰期的电力消耗加收一定费用;对在车流高峰期通过某一高速公路路段的车辆,提高收费标准等。
结合实际,举例论述政府外债的功能。
答:政府外债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借入国发展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前提,它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用政府外债可以促使本国社会经济更快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新独立国家把举借外债作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步骤。利用外资、外债成为这些国家弥补建设资金和外汇缺口,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方法,促进经济增长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因素。在当今世界,各国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利用外债和其他外部力量促进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既属必要,也有可能。任何国家都没有理由把自己与外部世界隔离起来,拒绝借用外债。自我闭锁,关起门来搞建设,只会延误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第二,利用政府外债是各国进行经济建设、政治角逐和军事战争的重要手段。政府外债这种国家资本流动形式,可以极大地带动商品贸易的输出和发展,是夺取市场份额,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政府外债还直接与一个国家的军事战争和战略格局相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国家举借外债进行军事战争就是明证。
第三,通过举借政府外债发展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准备条件。在改革开放当中,中国政府举借外债,在基础设施特别是铁路交通、电力能源和邮电通讯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试述影响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试述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
答:影响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有: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多,则该国政府能够获取的财政收入总额也就较多,其占GDP的比重也较高。反之,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产品匮乏,国民生产总值低,政府取得的收入就少,其占GDP的比重也就小。
第二,收入分配政策。在不同的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政府收入的规模也会随着政府收入政策的调整而有所不同。
第三,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收入已完全货币化,而货币收入必然受价格对币值的影响,因此,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必然影响政府收入的增减。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实际,论述政府支出增长的宏观和微观模型。
答: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模型从宏观方面加以解释的有:瓦格纳的“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皮考克(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的“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从微观方面加以解释的主要有鲍莫尔的“财政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瓦格纳认为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政府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皮考克(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认为政府支出的变化要受到公民意愿的影响,即政府支出的变化与社会抉择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考虑,他们将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归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并且认为外在因素是政府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认为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因素会制约着政府支出规模的增长。鲍莫尔将整个社会分为两个部门,并得出结论:作为生产率偏低的政府部门的规模必然是越来越大,负担必然越来越重的结论。
结合我国实际,举例论述预算外资金的涵义。
答:预算外资金,是与政府预算内资金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在我国财政制度中,有特定内容。一般来说,预算外资金是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政府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的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概念包括以下三层涵义:
第一,预算外资金性质,是财政性资金,但不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其所有权属于国家,分配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理财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分配政策和管理制度。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对预算内外收支范围进行调整。
第二,预算外资金由有关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组织收入,其他机构不得参与预算外资金的收支。如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经过国务院或省级以上政府及其财政、发展和改革(物价)部门批准,其他部门无权批准行政事业性收费。未经批准,行政事业单位一律不得凭借自身拥有的行政管理职能自行收费。
第三,收取、提取和使用预算外资金,是为了履行政府职能,其支出用途和范围只能用于被指定的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务,不能挪作他用,也不能在预算内外之间进行任意调节。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
答: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能够在促进深化改革和稳定社会.经济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财政补贴不是万能的,如果使用不当或过度,会对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起消极影响,因而财政补贴也存在局限性。
第一,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②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③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提供社会福利;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
相应举例。
第二,财政补贴的局限性:①财政补贴长期、大量的存在,将使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长期化、合法化,从而削弱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②不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③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矛盾,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相应举例。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当前及未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政府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的重点。
答:结合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十三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政府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的重点有:
第一,提高政府社会管理领域公共物品供给能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第二,努力缩小公共物品供给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继续推进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化改革。
第四,积极推进公共物品供给绩效评价,提高供给效率。
第五,推进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
答:在现阶段,为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内容:
第一,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政企分开步伐;
第二,建立现代公共事业组织,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职责,划分财政支出范围;
第四,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五,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第六,推行电子政务,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效率。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政府经济活动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试述政府经济活动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答:第一,公平。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阶级,以及不同的个人,都有不同的公平观。一般指人们从既定的概念出发对某种现象的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产出成果,就称之为资源配置效率高,反之,称之为效率低。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第二,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又具有一定替代关系。基于对公平和效率的综合考虑,收入差距既要满足效率的要求,又要防止差距过大对公平带来的冲击。
第三,政府决策时可形成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如我国目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还有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等。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政府支出绩效的评价方法及各自的特点。
答: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常用方法有“成本——收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
所谓“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为政府支出项目或服务等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项目方案,这种方法需要有准确的成本和效益,但是在政府支出的大多数项目中,这个条件难以满足;
最低费用选择法主要是针对成本容易计算,但绩效却难以衡量的政府支出项目,在不必使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政府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需要计算所有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且把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作为政府支出项目择优选择方案的基本标准;
公共定价法主要针对某些政府支出项目没有明确的收益但是可以通过市场进行定价来确定成本和收益,通过设计“公共定价法”来衡量它们的成本与收益,并可直接提高它们作为准公共品的绩效。
理论联系实际,试论政府经济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答: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限性表现在:
第一,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
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二,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政府在制定、实施有关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时,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或者其行为不能向政府希望的方向转变,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向等市场形势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致使政府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第三,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立法机关与政府关系、以及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即在制定实施经济政策中,政府未能有效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决策,中央政府未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行为,或者政府未能有效协调各个部门关系,以致出现政策执行偏差的问题。
第四,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政治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理论联系实际,试述税负转嫁效应。
答:税负转嫁是伴随着商品经济而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
第一,税负转嫁是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物质利益的再分配。消费者会因税负转嫁而增加负担,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会因税负的转嫁而改变在竞争中的地位。如对价格放开的生活必需品课以重税,由于需求弹性小,即使价格上升消费者也不得不购买,这样纳税人很容易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增加消费者负担;
第二,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假如原来确定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是合理和公平的,但是由于税负转嫁可能改变原定税负的分配格局,抵销税收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或导致税收负担的不公平。因此,在制定税收政策和设计税收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类商品的供求状况和价格趋势,并合理选择税种、税率以及课征范围;
第三,税负转嫁可能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即当税负转嫁不易实现时,纳税人极有可能转向逃税来取代税负转嫁,从而破坏了税收的严肃性。所以,税务机关在注意任意转嫁税负的同时,还必须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加强税收征管工作,防止纳税人逃税。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答题要点:
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能够增加市场购买力,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2)能够刺激投资,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3)能够配合价格政策,发挥宏观调控功能。
(4)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以上4个要点,必须每个要点都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否则每个要点扣1分。
答: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从政府角度看,是无偿支付;从接受者角度看,意味着实际收入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财政补贴和相对价格的变动相联系,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因而财政补贴是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交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财政补贴能够增加市场购买力,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虽然财政补贴的接受者具有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但是一般来说,在财政补贴额度一定的情况下,居民生活价格补贴、家用电器等特定产品补贴等财政补贴,会刺激消费者有效需求,提高其消费能力,进而拉动市场总需求,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当经济处在衰退阶段,政府财政补贴支出增加,能够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而使经济走向恢复性增长,进入正常循环。
第二,财政补贴能够刺激投资,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财政对于企业进行补贴,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加投资收益,进而促进社会总投资的上升,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特别是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财政补贴政策可以改善投资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进而有利于国家经济转型,促进国家经济科学发展。另外,财政对私人投资补贴还可以克服“挤出效应”。如政府扩大财政建设性支出,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前提下,那么这些支出会引起货币需求量上升,利率就会上升,私人投资的成本就会上升,降低他们的投资动补贴的方式对那些私人的投资者进行补贴,消化他们的一部分融资成本,那么就会增加他们的投资,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顺利发展,最终消除挤出效应。
第三,配合价格政策,发挥宏观调控功能。
财政补贴和价格政策相互配合,可有效发挥调控功能,实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当政府定价或管制商品和劳务价格一时难以调整时,可通过财政补贴进行有效配合,克服价格不合理形成的资源配置扭曲,为价格改革赢得时间,充分发挥财政补贴和价格政策相互配合的功能,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第四,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对外贸易是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国家财政大力支持,世界各国为提高本土产品的竞争力,占领国际市场,在WTO规范范围内,采用各种财政补贴方式,如低息贷款、提供廉价的运输条件等,支持本国对外贸易发展。
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能更有力的刺激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等松的财政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等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松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其结果是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这样可以消除经济衰退和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有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
第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不足时,可以把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这就是说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规模等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从需求方面抑制通货膨胀。而利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会使利率提高,投资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紧的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会使利率下降,而通过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其结果可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抑制经济过度繁荣,使总需求和总产出下降。
第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下降,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具体说来这种模式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能抑制通货膨胀,松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支出,有助于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而紧的货币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进而抑制由于松的财政政策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四,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反,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下降,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一方面,通过增加税收,控制支出规模,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上述四种组合各有特点,在现实生活中,这四种政策搭配与选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采取哪种形式,应视当时的经济情况而定,灵活、适当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投资的具体作用。
答:政府公共投资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表现在:
第一,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是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部门,企业个人等微观主体不愿、无力或不适宜投资,市场机制难以达到资源合理配置。这就需要政府投资发挥作用,克服市场失灵,通过市场私人投资和政府公共投资的共同调节,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第二,通过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有利于强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领域的地位。虽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国有经济所占比例不同,但作为政府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的一种方式,在一国的经济中,国有企业往往占据一些关键产业部门,并且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政府公共投资,有利于加强国有经济对重点产业和领域的控制。国家通过这些产业的控制,提高其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
第三,政府公共投资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作为社会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投资的总量扩张或收缩,以及投资结构调整,对经济总量和结构将产生调节效应。政府公共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直接调节自身投资规模,间接调节私人投资规模,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均衡。其二,通过调节政府投资结构,并进而影响私人投资结构,以促使社会投资结构更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债市场的功能。
答:第一,公债市场为政府的债券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一方面,它使得政府能够通过债券的发行来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用于投资活动和进行公共建设方面的开支;另方面,它又使得债券持有者在必要时能够通过债券市场迅速地脱手转让而获利,从而大大增强了债券吸引力。
第二,公债市场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资金统一由公债市场实现资金的再分配,通过利益和风险引|导筹资者和投资者,因而使债权债务关系依赖于利益的变化。资金不断流向效率高、经营好的筹资者手中,优胜劣汰,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公债市场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公债市场行情可以了解各种债券及金融状况,债券交易者通过相互转手买卖,可以彼此了解各行业的情况,并可以从债券价格行情中选择投资目标。公债市场是观察金融状况好坏的晴雨表。由于债券交易的需要,交易所有大量专门人员长期从事商情研究和分析,并且经常和各类工商企业直接接触,故能了解各产业各企业的动向。
第四,公债市场还能够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由于政府债券风险小,投资收益回报稳定,成为投资者青睐的理想对象。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原则是什么?
答: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政企分开。政企分开,是指将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职能相分离。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直接参与企业的人、财、物和供、产、销的管理。政府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政策工具,间接调控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使之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要求。企业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第二,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政府此两种职能的分
离,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专门行使国有产权管理,做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目标服务,而避免政府国有资产职能与一般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即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将所有权的管理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相分离,由不同的部门及职能组织行使,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益。
第四,分级所有、分级管理。即在中央、省市自治区和设区的市及自治州三级政府中,分别设立国资委,管理本级国有资产,但发生战争、严重自然灾害或者其他重大、紧急情况时,国家可以依法统一调用、处置企业国有资产。
第五,正确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企业职工)之间物质利益关系。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必须依法取得国有资产收益,拥有资产最终处置权,监督国有资产经营者的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国有资产经营者必须承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责任,在国家授权和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面向市场,有效运用国有资产,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对完成各项考核指标,业绩优良的经营者,按合同或有关规定兑现其报酬。有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甚至重奖。对业绩不佳,没有完成经营目标,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要按规定给予处罚,情节恶劣、损失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保护所有者利益,调动经营者积极性的同时,要维护生产者即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六,实现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就是以最小的国有资产投入,在经营中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这是国有资产经营最基本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科斯定理的局限性。
答:科斯定理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在产权界定方面,有些资源产权的界定有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第二,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只有在参与当事人数量很少,交易信息高度透明等情况下,交易成本趋近于零。首先,它的假设条件太苛刻。只有当交易成本为零,才能出现科斯定理所说的结果。而在现实中,交易成本不可能等于零。其次,即使交易成本为零,现实中也存在西方学者所说的策略性行为。由于存在策略性行为,就不会出现科斯定理所说的那种帕累托理想状态。这种策略性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在我们中国也有。比如在城市里拆迁,经常碰到“钉子户”,你不答应他的苛刻条件,他就是不搬迁。这种行为就是策略性行为。最后,科斯定理忽视了收入分配的效应。这是最重要的理由。科斯定理企图论证的是:不同产权的分配方式不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即:任何产权分配方式都会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
答:通常来说,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有五个方面:
第一,从应债能力方面看,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
第二,从偿债能力方面看,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
第三,从政府债务对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价格总水平。
第四,从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有多大的所谓“挤出效应”。
第五,从政府债务工具是证券市场的基本金融商品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政府债券。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政府从宏观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对国民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规划、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督,是为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采取的一切方法、方式、手段的总称。具体包括:
一、资源配置职能
1.涵义:主要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2.范围:应当是市场失灵而社会又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领域。(1)满足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2)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支出;(3)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
3.机制和手段:(1)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公共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3)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4)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5)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效率。
二、收入分配职能
1.涵义:是指财政调整收入分配的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2.机制和手段:(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加强税收调节;(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三、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职能
1.涵义:是指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的。
2.机制和手段:(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2)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财政直接投资等;(3)通过税收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4)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文教科卫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完善与健全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的基本思路与措施。
答题要点:完善与健全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其基本思路与措施是:
(1)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的监督力度。
(2)进一步提高政府经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3)扩大基层民主,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济决策的途径。
(4)加强政治协商,提高公共选择水平。
以上4个要点,必须每个要点都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否则每个要点扣1分。
答:完善与健全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其基本思路是,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扩大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济决策的渠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第一,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的监督力度。
政府经济是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纳税人缴纳的税收,财政支出应为纳税人的利益服务,其他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也要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代议制民主制度,人大代表代表其选民参加社会事务管理,参与公共选择过程,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的监督力度,是我国公共选择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目前我国人大制度的现状分析,加强对政府监督的重点有:(1)加强预算编制监督。通过部门预算等预算制度改革,要求所有政府收支一律纳入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透明度,有利于人大对政府预算执行全过程监督;(2)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即重视对政府预算的日常监督,要求政府向人大及时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人大批准的预算任务能够实现;(3)加强预算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没有完成预算任务或违反预算法律的有关机构和负
责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4)加强对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监督,减少失误,提高政策效益。
第二,进一步提高政府经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除立法机关的监督和制衡外,在政府体制内的决策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对政府重大经济决策,建立相应的决策程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实行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即政府重大经济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通过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尽可能减少政府重大经济决策失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扩大基层民主,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济决策的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公民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再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日趋复杂,扩大基层民主,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济决策途径,成为我国公共选择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1)正确认识政府失灵的普遍性。如没有必要的制约和制衡,政府失灵有可能使其决策偏离了社会公共利益,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2)扩大基层民主,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济决策,是我国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精神。(3)扩大基层民主,使社会公众对关系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等政府经济活动有知情权、决策权,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加强政治协商,提高公共选择水平。
在我国政治协商制度下,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具有专业人士密集、联系面广、社会影响广泛的特点。在政府经济管理中,加强政治协商,是我国公共选择制度的重要环节。(1)提高政府经济决策的透明度,主动征求各方意见。(2)利用政协组织人才密集的优势,委托其研究政府经济决策的有关重大事项。(3)进步提高政协议案办理质量,重视各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意见在政府经济决策中的地位。
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论如何衡量和防范、化解外债风险。
答:政府外债风险防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外债币种结构风险防范。必须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市场动态,把握好各个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预测主要货币汇价的发展趋势,正确选择好币种:①原则上借外债应选择汇率下降的货币。②软硬币适当搭配。③外债币种一般应与其使用方向保持一致。④外债币种应与我国出口贸易结算货币的构成相适应。
第二,外债利率风险防范。为了避免外债利率风险,债务国在筹资时必须根据广泛的市场预测和调查确定合理的利率体系。
政府化解外债风险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第一,提前支付债务利息。
第二,进行期权交易。
第三,开展调期业务。
论述财政补贴对经济的积极作用。
答: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第二,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提供社会福利;
第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
论述财政补贴对经济的消极作用。
答:财政补贴不是万能的,如果使用不当或过度,会对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起消极影响,因而财政补贴也存在局限性:
第一,财政补贴长期、大量的存在,将使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长期化、合法化,从而削弱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由于财政补贴是在价格之外对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进行补偿,就直接掩盖了接受补贴商品的真实成本、价值及其与相关商品的比价关系,如果长期、过度地进行补贴,势必使价格背离价值的状态长期化、固定化、合法化,必将造成不合理价格体系的进一步扭曲,使价格信号失真,不仅不能解决价格不合理引发的各种矛盾,而且也不能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并造成整个价格体系的紊乱和商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实行价格补贴,意味着价格在低水平上的凝固化。这种不正常的低水平价格对生产和消费都带来消极作用,既会影响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也会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加重供需矛盾。
第二,不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大量的企业亏损补贴,使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甚至还可能造成政策性亏损掩盖经营性亏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善合法化,这对于准确考核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十分不利。同时,政府对企业亏损进行补贴,其实质仍是政府行政干预企业的一种经济行为。这种经济行为,阻碍着企业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机制发挥作用。
第三,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矛盾,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财政补贴反映在政府财政上,不是使财政支出增加,就是使财政收入减少。而过多过滥的财政补贴,会进一步加剧财政收支的矛盾,而且还有可能挤占其他财政支出项目,使财政支出结构恶化。长期、过度的财政补贴,必将使政府财政背上沉重的补贴包袱,影响政府职能的全面实现。
论述目前各国政府评价政府支出绩效时的常用方法。
答: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常用方法有“成本——收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
第一,所谓“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为政府支出项目或服务等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项目方案。
这种方法需要有准确的成本和效益,但是相当多的政府支出的成本与收益都难以准确衡量,甚至有些就根本无法衡量,因此成本——收益分析的适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第二,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不必使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政府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需要计算所有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且把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作为政府支出项目择优选择方案的基本标准,在所有备选方案中,哪一个方案成本最低,就成为政府支出项目方案的首选方案。
第三,公共定价法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自身对市场也提供了大量满足社会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并且这些物品(和服务)也同样就涉及到与其他普通商品和服务一样的问题,即价格的确定。这种满足社会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的定价问题就是所谓的公共定价,公共定价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论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及各自的优劣。
答: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各有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即现收现付式、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
第一,现收现付式。这是一种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社会保险互助互济的调剂职能,简便易行,也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但由于只以实现收支为基础,使得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数量上的长期规划,调剂能力较差。同时当保险费用逐年增加、提取比例不断上升后,还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
第二,完全基金式。这是一种以长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基金筹集模式,要求劳动者.在整个就业或投保期内,采取储蓄积累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这种模式中,进行长期预测的科学管理要求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由于时间跨度大,储备基金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基金的保值与增值的压力非常大。
第三,部分基金式。这种方式将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相结合,在满足一定时期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者一定的储备金,凭此确定收费率。这种模式兼具前两种的优点,为广大国家所采用。
论述政府支出绩效的评价方法及各自的优劣。
答:目前,各国政府在分析政府支出绩效时,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成本一收益”分析法。
所谓“成本一收益”分析法,是为政府支出项目或服务等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项目方案。
成本一收益分析法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但是,在政府支出方面,由于相当多的政府支出的成本与收益都难以准确衡量,甚至有些就压根无法衡量,因此成本一收益分析的使用范围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总的来说,在政府支出方面,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绩效。
第二,最低费用选择法。
与成本收益分析法相比,最低费用选择法主要表现在不必使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政府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需要计算所有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且把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作为政府支出项目择优选择方案的基本标准,在所有备选方案中,哪一个方案成本最低,就成为政府支出项目方案的首选方案。
一般地,最低费用选择法被运用于政治、国防、文化、卫生等政府公共支出项目。实际上,对使用最低费用选择法来确定政府支出项目的最佳方案,从技术上看已经没有太大困难,而真正的困难在于所有备选方案的确定。因为,这里提出的备选方案应能无差别地实现同一个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可能并不容易。
第三,公共定价法。
对政府来说,由于其提供了大量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排他性物品”,那么,这些物品(和服务)也同样就涉及与其他商品和服务一样的问题,即价格的确定。这种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排他性物品”的定价问题,就是所谓的公共定价。.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政府通过公共定价方法,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使这些物品和服务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益。
论述政府支出增长的宏观和微观模型。
答: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模型从宏观方面加以解释有:瓦格纳的“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皮考克和怀斯曼的“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从微观方面加以解释的主要有鲍莫尔的“财政支出非均衡增长型”。瓦格纳认为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政府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皮考克和怀斯曼认为政府支出的变化要受到公民意愿的影响,即政府支出的变化与社会抉择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考虑,他们将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并且认为外在因素是政府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认为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因素会制约着政府支出规模的增长。鲍莫尔将整个社会分为两个部门,并得出结论:作为生产率偏低的政府部门的规模必然是越来越大,负担必然越来越重的结论。
试分析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影响。
答: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方面:
第一,制定符合执政党利益集团的各项经济政策。
在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由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政党单独或联合其他政党组建政府。而这些政党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必然使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符合本集团、阶层的利益。
第二,制定相应经济政策,取得选民支持,争取连选连住。
取得和掌管国家政权,是各政党议会斗争的主要目标,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要为执政党的这一目的服务。即根据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努力争取选民支持,以取得最大数量的选票,达到连选连任,继续掌握国家政权的目的。
第三,制定、实施某些适当顾及反对党和其他社会阶层利益的经济政策。
议会党派斗争中,在维护执政党的利益,追求选票最大化的同时,为了尽可能减少反对党对执政党及其政府经济政策的攻击,求得政治上的均衡,政府在经济政策的某些方面,还要适当顾及反对党和其他社会阶层利益,对他们提出的一些政策主张、要求,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试分析在直接民主制度下全体一致原则和多数裁定原则的利弊。
答:在直接民主制度下,全体一致原则的优点是,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应,也可达到林达尔均衡。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公共物品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承担自己应分摊的税收或费用,公共物品供给量可以达到最具效率的水平。
其缺点是该原则存在两个问题:(1)假定人们在投票时是诚实的,每个人都能真实的表露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要;(2)找到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税负分担比率可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两点解决起来都有一定困难。
与全体一致原则相比,多数裁定原则存在对少数人利益的损害,构成一种决策成本,特别是在简单多数原则中更为明显。
试论公债发行的方法。
答:公债发行方法是指采用何种方法和形式来推销公债。
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对公债发行方法进行分类:
第一,按照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直接发行法和间接发行法。
直接发行法是政府直接向应募者发行公债,中间不经过任何中介机构,政府直接承担组织发行工作,直接承担发行风险的方法。
间接发行法则是政府不直接担当发行业务,而委托给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公债的发行工作。
第二,从公债发行对象的角度,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公募法与非公募法。
公募法是指政府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不指定具体公债发行对象的公债发行方法。它包括直接公募法、间接公募法和公募招标法三种。
非公募法也称私募法,是指不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而是对有些特别的机构发行公债的方法。通常包括银行承受法和特别发行法。
第三,从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的角度,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市场销售法和非市场销售法。
市场销售法是指通过证券市场销售公债的方法,银行承受法和公募法等就属于市场销售法。
非市场销售法是指不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公债的方法,这种发行方法具有行政分配的特点,特别发行法、强制招募法、交付法等就属于非市场销售法。
试论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
答:当前,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第一,财政补贴数额大,已成为政府财政的负担;
第二,财政补贴的项目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第三,现行的企业亏损补贴制度不规范,不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
第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补贴领域中的职权划分不明确,不利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效运行。
试论我国财政补贴改革应当遵循的原则。
答:针对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弊病,改革我国财政补贴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财政补贴应尽量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扰;
第二,财政补贴应适时、适度调整其规模与项目,优化补贴结构;
第三,财政补贴应与其他政策配合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第四,规范财政补贴管理,提高补贴效率。
试论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限性。
答:政府并不完全可以解决市场失灵的现象。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二,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指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够及时对政府经济政策做出反应,或者其行为向政府希望的方向转变,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向等市场形势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致使政府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效。
第三,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是指在政府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
第四,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试论政府外债风险的防范。
答:政府外债风险的防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外债币种结构风险防范。必须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市场动态,把握好各个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预测主要货币汇价的发展趋势,正确选择好币种;①原则上借外债应选择汇率下降的货币;②软硬币适当搭配;③外债币种一般应与其使用方向保持一致;④外债币种应与我国出口贸易结算货币的构成相适应;
第二,外债利率风险防范。为了避免外债利率风险,债务国在筹资时必须根据广泛的市场预测和调查确定合理的利率体系。政府化解外债风险的措施有以下几种:①提前支付债务利息;②进行期权交易;③开展调期业务。
试述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投资的作用。
答:政府公共投资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表现在:
第一,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是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部门,企业个人等微观主体不愿、无力或不适宜投资,市场机制难以达到资源合理配置。这就需要政府投资发挥作用,克服市场失灵,通过市场私人投资和政府公共投资的共同调节,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第二,通过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有利于强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领域的地位。虽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国有经济所占比例不同,但作为政府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的一种方式,在一国的经济中,国有企业往往占据一些关键产业部门,并且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政府公共投资,有利于加强国有经济对重点产业和领域的控制。
国家通过这些产业的控制,提高其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
第三,政府公共投资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作为社会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投资的总量扩张或收缩,以及投资结构调整,对经济总量和结构将产生调节效应。政府公共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直接调节自身投资规模,间接调节私人投资规模,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均衡。其二,通过调节政府投资结构,并进而影响私人投资结构,以促使社会投资结构更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试述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
答: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税负转嫁的程度,还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第一,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对税负转嫁的影响。一般来说,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而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不易转嫁;
第二,税种差别对税负转嫁的影响。一般而言,对商品的课税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对所得的课税一般不能实现税负转嫁;
第三,课税范围宽窄对税负转嫁的影响。课税范围宽的商品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课税范围窄的商品则难以实现税负转嫁;
第四,企业谋求的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要谋求利润的最大化,税负转嫁虽然也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两者之间也会发生矛盾。
试述税负转嫁效应。
答:税负转嫁是伴随着商品经济而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
第一,税负转嫁是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物质利益的再分配。消费者会因税负转嫁而增加负担,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会因税负的转嫁而改变在竞争中的地位。如对价格放开的生活必需品课以重税,由于需求弹性小,即使价格上升消费者也不得不购买,这样纳税人很容易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增加消费者负担;
第二,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假如原来确定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是合理和公平的,但是由于税负转嫁可能改变原定税负的分配格局,抵销税收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或导致税收负担的不公平。因此,在制定税收政策和设计税收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类商品的供求状况和价格趋势,并合理选择税种、税率以及课征范围;
第三,税负转嫁可能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即当税负转嫁不易实现时,纳税人极有可能转向逃税来取代税负转嫁,从而破坏了税收的严肃性。所以,税务机关在注意任意转嫁税负的同时,还必须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加强税收征管工作,防止纳税人逃税。
试述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答:进入90年代以来,与价格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国家对财政补贴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财政补贴数额大,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财政补贴数额大,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目前,我国财政补贴总量较大,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其他财政支出的安排,而且也是财政连年出现赤字的原因之一。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财政补贴规模与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仍然偏大,因此,我国还必须努力控制财政补贴的总体规模;
第二,财政补贴的项目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在我国,财政补贴存在于日常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价格补贴一项,列入政府预算的补贴项目就由二三十项。主要包括用于稳定人民生活的农副产品价格补贴;用于支援农业生产的农用生产资料补贴;用于人民生活的工业品类补贴等。地方政府在国家统一规定之外,还自行出台了许多补贴项目。在市场经济中,大量财政补贴项目的存在,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造成不必要的效率损失。也就是说,目前的价格补贴大量存在的现象,使一些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大幅度偏离价值,而价格信号的失真,又加剧了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供求矛盾。一些地方政府利用财政补贴进行地方保护,保护本地的落后产品,导致大量的资源低效配置;
第三,现行的企业亏损补贴制度不规范,不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的亏损补贴,不仅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还包括很多经营性亏损补贴。这造成实际操作中难以区分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因而也就无法对企业形成硬的预算约束,无法迫使企业努力改善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财政的企业亏损补贴明显下降,但地方政府出于维护本地区的就业和稳定等方面的考虑,对经营业绩不佳和亏损的企业仍然采取保护的态度,因此,企业亏损补贴仍然居高不下。且这种补贴本身的随意性很大,存在企业与政府之间讨价还价的问题;
第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补贴领域中的职权划分不明确,不利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效运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效运行,必须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责的明确划分为前提。但是我国在财政补贴领域中还存在着中央和地方一部分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农副产品补贴,特别是粮食问题。由于对中央和地方在粮食流通方面的实权没有相应的明确界定,粮食产销和补贴责任的落实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粮食丰收、粮食市场暂时供大于求,或者在粮食价格发生波动,以及初现自然灾害,粮食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时,事权和职责不够清晰,就会影响财政补贴责任的落实,进而影响各级政府独立预算的运行。
改革方向:
第一,财政补贴应尽量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从经济的运行机制来看,不需要过多的政府干预,当然也就不需要政府财政补贴这一干预手段过多地使用,干预市场机制的运行。政府在使用财政补贴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市场机制干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第二,财政补贴应适时、适度地调整其规模,优化补贴结构。我国财政补贴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包袱。因此,在改革中应始终坚持缩小财政补贴规模的原则。财政补贴的规模大小,不仅取决于社会对补贴的需要,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应当将减少财政补贴规模与调整财政补贴项目、优化补贴结构结合起来,根据经济的发展变化,选择适当时机,取消已经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财政补贴项目,特别是企业亏损补贴,健全市场经济必备的补贴,从而优化财政补贴结构;
第三,财政补贴应与其他政策配合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财政政策工具,具有政策性、灵活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应当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充分运用财政补贴的这些特点,配合各个阶段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与控制。各种经济杠杆或政策工具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必须综合运用各经济杠杆,发挥其合力作用,才能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也才能够推动经济的良性循环,因此,不能寄希望于某一种经济杠杆就能完成对经济的调节,必须使财政补贴与其他经济杠杆配套实施,发挥各种经济杠杆的特有功能和优势,同时还要防止不同经济杠杆之间相互抵销其作用;
第四,规范财政补贴管理,提高补贴效率。由于我国财政补贴在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财政补贴问题上还存在着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不清,使得地方政府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预算;有的财政部门对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管理不严,造成一些单位冒领、挪用财政补贴款项等,致使财政资金流失、使用效益不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就必须加强财政补贴的管理,严格划分各级政府在财政补贴管理上的事权和支出范围,严格控制财政补贴支出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财政补贴规模,提高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
试述政府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区别和联系。
答:政府部门的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与基础。
这两类投资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区别。
第一,投资主体和投资能力不同。非政府部门的私人投资,以企业或个人为主体,依靠自身的积累和社会筹资进行投资。而政府部门是公共投资的主体,各级政府不仅具有强有力的、无偿性的税收等收入手段,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国家信誉,这就使得政府所进行的公共投资具有广泛而雄厚的资金来源,并能集中性地迅速加以使用,可以进行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的大型建设项目,是私人投资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投资效的评价标准不同。一般而言,私人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实现私人投资的价值增值,因此,其投资评价的标准,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出发点是企业或个人的微观利益。而政府公共投资则不同,它所追求的是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以投资项目本身的微观效益为标准。政府可以投资哪些项目本身只有微利,甚至无利可图,但社会效益好且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项目;
第三,投资范围不同。由于各个投资主体在经济社会中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其投资所追求的收益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企业和个人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一般选择投资规模较小,建设周期较短,回收较快的私人产品为投资对象,而政府的公共投资主要用于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而企业个人等微观主体不愿、无力或不适宜投资的领域,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等。
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两者缺一不可。同时,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范围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由大量的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产品,从而使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分工并不总是十分明确,还存在着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交叉投资部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发生转变,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等条件的变化,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领域也可能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存在这由原来的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私人投资或私人投资转化为公共投资的可能性。
试述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
答:影响政府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有: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多,则该国政府能够获取的财政收入总额也就较多,其占GDP的比重也较高。反之,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社会产品匮乏,国民生产总值低,政府取得的收入就少,其占GDP的比重也就小。
第二,收入分配政策。在不同的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政府收入的规模也会随着政府收入政策的调整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政府的分配政策,最主要的反映在税收政策上。当政府调整收入政策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时,往往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加以实现。只要政府调整其收入分配政策,就必然会引起政府收入规模的变化。
第三,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收入已完全货币化,而货币收入必然受价格对币值的影响,因此,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必然影响政府收入的增减。物价上升对政府收入影响的几种不同情况如下:(1)当政府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时,政府收入不仅名义增长,而且实际也增长;(2)当物价上涨率高于政府收入增长率时,政府收入只有名义上的增长,而实际上为负增长;(3)当政府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大体一致时,政府收入虽有名义增长,但实际上是不增不减。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税负转嫁的程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答: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税负转嫁的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第一,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对税负转嫁的影响。一般来说,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而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不易转嫁。
第二,税种差别对税负转嫁的影响。一般而言,对商品的课税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对所得的课税一般不能实现税负转嫁。
第三,课税范围宽窄对税负转嫁的影响。课税范围宽的商品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课税范围窄的商品则难以实现税负转嫁。
第四,企业谋求的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要谋求利润的最大化,税负转嫁虽然也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两者之间也会发生矛盾。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答:第一,能够增加市场购买力,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第二,能够刺激投资,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能够配合价格政策,发挥宏观调控功能。
第四,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以下四种模式:
第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第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
第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第四,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投资的具体作用。
答:公共投资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公共投资是政府克服市场失灵,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重要途径。
第二,公共投资是政府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实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
第三,公共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债市场的功能。
答:公债市场一般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公债市场为政府的债券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第二,公债市场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第三,公债市场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
第四,公债市场还能够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得客观要求,以及近年来对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得探索,建立合理得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准则:
第一,政企分开。
第二,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
第三,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第四,分级所有、分级管理。
第五,正确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企业职工)之间得物质利益关系。
第六,实现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得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科斯定理的局限性。
答:科斯定理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在产权界定方面,有些资源产权的界定有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第二,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只有在参与当事人数量很少,交易信息度透明等情况下,交易成本趋近于零。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
答:通常来说,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有五个方面:
第一,从应债能力方面看,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债务受债务的规模。
第二,从偿债能力方面看,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
第三,从政府债务对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价格总水平。
第四,从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有多大的所谓“挤出效应”。
第五,从政府债务工具是证券市场的基本金融商品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包容多少政府债券。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加强我国公共收费的管理。
答:根据我国公共收费管理现状,结合市场经济国家经验,公共收费管理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依法收费,依法理财。
第二,以政府预算管理为核心,加强公共收费管理。
第三,加强公共收费监督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指政府从宏观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对国民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规划、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督,是为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采取的一切方法、方式、手段的总称。
具体包括:第一,资源配置。第二,收入分配。第三,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完善与健全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的基本思路与措施。
答:完善与健全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其基本思路与措施是:
第一,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的监督力度。
第二,进一步提高政府经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第三,扩大基层民主,扩展社会公众与政府经济决策的途径。
第四,加强政治协商,提高公共选择水平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未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政府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的重点。
答:结合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十三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政府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的重点有:
第一,提高政府社会管理领域公共物品供给能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第二,努力缩小公共物品供给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继续推进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化改革。
第四,积极推进公共物品供给绩效评价,提高供给效率。
第五,推进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现阶段我国政府支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现阶段我国政府支出制度存在得主要问题:
第一,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
第二,行政成本居高不下。
第三,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第四,政府采购问题较多
第五,政府支出绩效有待提高
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答: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
(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与企业、个人相比,存在根本区别。企业、个人经济行为是追求私人利润的最大化,而政府经济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经济活动是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条件,如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则政府是市场上最大的买主,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总额、采购商品和劳务的结构,对市场供求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企业、个人经济活动,是从事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和供给,而政府经济是以财政收支为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宏观管理。政府机构不直接创造任何物质财富,政府财政收入来自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税收,构成支出所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集中的财力多少。
(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活动不同,政府经济是以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履行政府职责,并以收支为基础开展宏观管理,即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4)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社会公共权力。政府之所以能够强制地、无场地、固定地征收税收等收入,满足其支出需要,就是因为政府是公共权力机关,掌握着法律等强制手段,对违规者予以处罚,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4.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论述题 篇四
2.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3.为什么说两汉儒学独尊的重要结果是士大夫阶层的养成4.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文化在曲折中演进?
5.为什么说中国的日常文化石中华民族的生存文化?
6.谈谈你对服饰的自然与人文文化含义的理解 7.谈谈中国四大发明的民族成就感与历史局限 8.为什么说宗法制是维系王朝政治的重要力量? 9.举例阐释以节日聚会娱乐调节乡里社区关系。10.结合实例,谈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1.谈谈对语言崇拜观念的认识。
12.谈谈20世纪后期在汉字的思考和论争中取得成绩
13.谈谈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4.举例说明几种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 15.试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6.试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1怎样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2谈谈中国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3举例说明环境保护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4什么原因使黄河、淮河由利变害。
5为什么把春秋战国时期称作文化观念的原创时期?
6为什么说隋唐两宋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 7为什么说元杂剧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
8为什么说中国生产经济的文化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
9为什么说农耕灌溉是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
10谈谈中华民族商业和手工业对农业经济生产的带动作用。
11谈谈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
12谈谈中国四大发明的民族成就感与历史局限。13分析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14试分析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与局限。15分析中国法律制度的伦理特征。
16试分析庶族平民礼俗与社会上层礼制的关系。17简要论述家训族规的积极意义与阻碍限制作用。18谈谈“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9举例说明道德对古代科技文化的影响。20《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这些特殊文学样式,本身就是极具民族风格的独特文化现象,请概述这些文化现象。
21谈谈中国建筑人文性的表现。22试析“载道”与“明道”的区别。
23谈谈“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在历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和消极影响。
24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
25为什么说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26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
27谈谈文字对文化的足进作用。
28谈谈汉语对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29谈谈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30论述中国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31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怎么样才能坚持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
3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运用有关辨析下列具体的事物是文化现象还是文化事象。语言文字;建安风骨;词盛行于宋代;曲盛行于元代。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会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词盛行于宋代,曲盛行于元代,这些现象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具有个别、具体、经验性和联系性等特点,且偏重感性的体验,他们应属文化现象。语言文字、建安风骨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彼此类似的性质,他们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特色,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他们属文化事象。
2.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1)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从不同角度来指称的。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当然,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总是有所选择的,不适应本体文化的外来文化完全应当淘汰也必然会被淘汰,但这和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是完全不同的。(2)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例如,中国的诗
歌传统是讲求韵律,这一点,不论是民歌还是魏晋、唐宋的文人诗词,以至近现代的白话诗,以不同的形式保持这种传统的,都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又如,中国封建体制形成的等级和特权观念,宗法制形成的血统论,即使在现代社会里,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上层,仍会在人们头脑中时而起着作用。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传统。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3.为什么说两汉儒学独尊的重要结果是士大夫阶层的养成?两汉儒学独尊是从汉武帝时开始的,从这时起,儒学之上得到了提拔和重用。特别是从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东汉时已形成“累世公卿”的局面,许多家族的成员连续数代以“家学”做三公的官,儒学之士更是庞大官僚机构的骨干力量。这个阶层逐渐形成一种联系紧密的以家族为中心的地方势力,达官一般都是经师,想人仕的人必须向他们习经术,官僚之间渐渐形成“门生”关系;作为地方官又可以聘用属吏,“故吏”关系得以形成。汉末许多割据一时的诸侯都有这样的私人联系为依托,如袁绍集团等。这个阶层与外戚和宦官比是社会的“清流”,是天下的人望,影响力很大;他们也极其风流自赏,特别注重自己的身份和门第。而魏晋以后的门阀制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经学大兴于世的一个结果是学校的发展,东汉光武帝本人就是曾在太学读过书,他也十分注意学校教育,到东汉中晚期,太学里的学生有数万人。面对王朝外戚、官吏交替专权的昏暗局面,以太学生为主体的年轻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们,联合在朝的“潮流”力量,于宦官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在这个阶层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许多重大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4.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文化在曲折中演进?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此期的文化也在动荡中演进。第一,北方名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迁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融合不仅发生在北方,也发生在南方,融合是“汉化”,也是“胡化”。经过长期而深入的胡汉文化间的相互熏染,一种既不同于汉又不同于胡的文化重新形成。第二、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开发立功在当代更在后世,唐代中国文化的鼎盛与此有直接关系。第三、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力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山水诗、山水画兴起,书法文化高涨。总之,着眼于本期的中国文化,是动荡与混乱,着眼于更长远的历史,则是转变与展进。
5.为什么说中国的日常文化石中华民族的生存文化?答: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石中华民族在创造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的社会群体消费活动。它由衣食住行等各种日常化的生活形式表现出来,但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文化传承活动。}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石在私有制和私有观念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的情况下形成的。早期全民公有制并未彻底打破,只是从原始公有制度成了中央集权下的“国有”、“王有”、“社有”,这使中国人在后来的日常生活中,保留了相当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这种生活文化还是在民族血缘关系没有解体的情况下演进的,因此家族和宗亲关系一直在社会历史中发挥作用,这使中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富有天道人伦色彩。这种生活文化是在农业生产经济中的奴隶制不发达,生产者有一定人身自由,有一些属于个人的生产资料情况下产生的,或者说,更多地是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建立的。这也使我国人的日常生活与众不同:既有创造性,又有依附性;个性与集体性、等级性与秩序性、平等性与民主性的界限不大清楚等。}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具有东方社会的独有形态,很难用西方文化的标准来对照,它形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文化。
6.谈谈你对服饰的自然与人文文化含义的理解。答:服饰文化不可能是纯审美装饰性的,它虽然与本民族的自然性格有关,1、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其标志包括:(1)环境标志。中国服饰与文化的关系,首先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大,服饰的单、夹、皮、棉各有地理与季节气候要求。服饰要随地理、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更换。(2)性别标志。原始服饰之性别标志是各自遮蔽性器官部位。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服饰附会阴阳五行学说,男为阳,女为阴,故男子服饰鲜亮,女子服饰相对暗淡。今日之性别标志大部表现在样式、色彩、形体等方面。(3)体型标志。主要根据人的高矮胖瘦制作并设计图案。(4)年龄标志。根据不同年龄设计样式、色彩、制作方法利用料等。这里既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
2、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它包括(1)信仰标志(2)阶层标志(3)仪礼标志(4)政治标志(5)职业标志(6)审美标志
7.谈谈中国四大发明的民族成就感与历史局限。答: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这是举世公认的成就。东汉时蔡伦造纸术的发明对我国文教政经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利宋代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方便了印刷、提高了工效。它的出现带来了我国明、清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施。唐代火药的制成,宋代火器的出现对政治、商业都发挥着极大作用。指南针促成了海运发展,帮助哥伦布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地理大发现,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是具有独特民族文化历史意义的伟大技术成果。但遗憾的是由于受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性质和制度的影响,这些发明始终未能成为社会
前进的主流,没有能够得到更充分地推广应用和改进提高。
8.为什么说宗法制是维系王朝政治的重要力量?答: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宗法制度与宗法观念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是王权政治的沃土。一方面,在王朝出现危机的时刻,宗室贵族每每自觉地担当起匡扶社稷、复兴王朝的政治使命,使家天下的王权政治模式得到不断的复制与再生。在中国古代,皇室贵族拥有封地与优厚的待遇,人口众多,他们对外有一致的家族利益。而一般臣民习惯于视皇族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在国家出现危机时,皇室宗亲自然成为他们拥戴的目标。西汉末年的刘秀就是依赖王室后裔的特殊身份而重建汉家天下的。另一方面,在宗法文化的浸染下,人们将家天下的王权政治视作天经地义的统治模式,不仅旧贵族要重振家门,就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模伤着旧有的宗法模式,构建新的王.朝。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王朝国姓屡经更,王朝政权模式却一如既往,宗法制是维系王朝政治的重要力量。
9.举例阐释以节日聚会娱乐调节乡里社区关系。岁时礼俗不仅是家族伦理的再造日,同时也是乡里市井社会关系的缔造日。岁时节日时社会活动日,人们通过节日聚会、节日游艺、节日互访,缔结、调适乡邻、社区、团体等诸种社会关系。例如年节拜年活动,一般年初
一、初二时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拜邻里、同好、朋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是传统的社交节日,这天是传统礼法社会难得的开放日。“金吾不禁”在元宵之“闹”中,人们由家内到家外,由亲友到乡邻,由近及远,由里及外,将节日礼俗活动变成社会伦理关系更新的进程表。
社日,是以社神祭祀为中心内容的节日。社日的公共性原则是村社共同体风习的现实反映,社神是公共意识的投射,是村社的精神中心,同时社神祭祀的公共性活动,又为村社成员之间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维系力量。
无论是社日祭祀,还是社日娱乐,都有形无形地表现或强调这一文化特性,强化了社区传统,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情感联系,社日整合村社关系的伦理意义鲜明。
此外,端午、中秋、重阳、腊日等节日礼俗大都具有调剂乡里社区关系的因素。周期性重复出现的岁时节日,在民众生活中负荷着巨大的历史与伦理意义。
10.结合实例,谈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佛教传入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
2、佛教对儒家的影响,突出表现于对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佛教禅宗的“知为心体”、“知觉是性”的观点,转变了儒学从善恶论人性的观念,从而认为心性富有智慧的属性。佛教禅宗的“直指本心”论,启发理学家以人格的自我完善为齐家治国的出发点,以遵循“天理”为人格完善的唯一途径。佛教禅定的修炼模式,也为理学家所吸取。
3、汉魏之后,诗歌、书法、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魏晋的玄学诗、南北朝的山水诗、唐诗、宋词都受到佛教的深刻影响。两晋山水诗的集大成者谢灵运,对佛教义理领会较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贬谪江州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继而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东晋顾恺之、北齐曹仲达、唐代吴道子,在绘画中或融入佛道的意念,或借鉴印度的雕塑方法与绘画方法,宋元时期的轴卷、册页、扇面往往通过山水花鸟展示“无为”、“寂灭”的境界。
4、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平话、小说、戏曲多源自佛教的“俗讲”、变文,民间文学作品也受到禅宗语录的影响。
11.谈谈对语言崇拜观念的认识。语言崇拜源于巫术,是一种迷信,这是我们对这一事项本质的认识。但因为它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形成了许多的民间俗信,成为一种礼仪,所以我们又要“入境问禁”,“入乡随俗”,尊重和理解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合习惯,以便与人更好地交往。
12.谈谈20世纪后期在汉字的思考和论争中取得成绩。
1、重新评价汉字。人们否定了以往把汉字改革生硬地纳入社会改革、政治革命轨道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客观地评价汉字的优势,肯定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也说明汉字繁难给文化普及和信息处理带来的消极影响。这就打破了以往舆论一致的局面,不再盲目符合。人们也反思历史上及今天仍存留的汉字崇拜或汉字否定的观念,人们意识到无论哪种认识都是对汉字功能的认为扩大,都不利于汉字的健康发展。
2、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这一时期提出了许多有关汉字的新课题,将汉字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如人们注意揭示汉字本身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突出了汉字与汉民族、汉文化等的关系研究,加强了汉字教育i、汉字信息处理和汉字传播等汉字应用研究。这些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汉字与思维方式、汉字与民族文化传播、汉字与艺术、汉字与民俗等关系的认识,并在信息处理、汉字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人们在解决汉字及其相关学科的前沿问题时,意识到以往对汉字的认识还太简单,这又引起人们更积极地投身于汉字的本体研究和相关的研究之中,人们对汉字的认识逐步走向深化,科学化。
13.谈谈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有两项内容,即识字教学和预言教育。}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汉字字数多、笔画多,对初学者来说难记、难认。因此识字教学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整个重点采取的是集中识字的办法,即在儿童入学后用比较短的时间集中地教儿童认识两千左右的汉字,这样学童可以比较快的进行经典阅读,较早进行传统伦理思想教育。}识字教育和写字教育是两门相对独立的课程。识字课上学的字并不要求马上会写,写字课另有一套系统。当初学写字者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基本笔画后,再让他们按由简到繁、由易道难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学习,这样的写字教育是非常符合初学儿童的胜生理、心理特点。}传统的语言教育句子训练和作文训练。句子训练是通过属对训练来实现的,属对训练是一种充分注意了汉字汉语特点的语言训练。}作文训练与大量阅读结合在一起,汉代学习教育就以儒
家经典作为主要阅读材料,这为此后传统语文教育的阅读打下了基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语文教育的阅读主要以儒家经典教育四书、五经为主。}古人重视写文章。在先秦两汉时期,书面语与口头语是一致的,自从随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后,传统作文教育渐渐沦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其目的就只是使受教育者获得科举考试的写作能力,完全脱离实际应用。这同脱离语言实际的教学是一种畸形的教学,首先它对发展实际的语言能力是很不利的;其次,学习者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楷模,把古文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认为古人和古文是不可企及的,这无形中就制约了人们的思维和创新精神。
14.举例说明几种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比如对联,它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来的。故人认为桃木具有辟邪的作用,过年的时候就将桃木做成木板置于门两旁,上画神像用以驱邪,后来人们在桃板上写上一些吉利话,两桃板上的吉利话往往采用对偶句,以造成对称和谐的效果,于是桃板和对偶句合流,形成了对联。随着发展,对联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春节,还用以装饰和交际。对联的制作充分利用了汉语汉字在音、义、形方面的特点。因此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再比如用拆字来表达预言有时反映的是人们对文字的崇拜心理,是一种文字迷信,拆字算命就是这样。有时则以“拆字”作为一种隐语,借此说出不便直说的话。}再比如,字谜是谜语的一个门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利用离合字形的方式来做字谜的谜面。}另外还有汉语汉字的特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15.试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首先对古代文化中的科技文化影响较大,以古代医学、化学、药物学为例加以论证。其次是道教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民俗与古代文学艺术。
16.试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1、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过很大影响。
2、中国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给启蒙思想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5.期末复习指导论述题 篇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上述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上述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事,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和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派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人生何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 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同样具有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何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传统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1.第一节画线句子中“新的质变点”在文中指什么?请简要概括。2.简要概述第四节的论证层次。
3.“苏轼的意义”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答案】 1.(1)苏轼表达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深刻更沉重;(2)苏轼的“退隐”心绪,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对社会的退避;(3)苏轼对人生目的和意义怀疑、厌倦和乞求解脱与放弃。2.(1)首先提出苏轼传达的人生偶然的感喟。(或:苏轼诗文中总藏着要求彻底解放的出世意念);(2)接着分析了朱熹对苏轼不喜欢的原因,(3)最后指出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后世的影响。3.(1)苏轼是地主士大夫进取与退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2)苏轼最早在诗文中所表达的那种人生空漠感和厌倦感。(3)苏轼发现陶渊明的美与真谛,使之备受关注,广为流传。(4)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情趣,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先驱作用。【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找到“新的质变点”,分析内涵,抓住“质变点”,分条概括。如苏轼表达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深刻更沉重;苏轼的“退隐”心绪,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对社会的退避;苏轼对人生目的和意义怀疑、厌倦和乞求解脱与放弃。
本题苏轼表达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深刻更沉重;苏轼的“退隐”心绪,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对社会的退避。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论述层次,立足文本第四节,首先提出苏轼传达的人生偶然的感喟,接着分析了朱熹对苏轼不喜欢的原因,最后指出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后世的影响。
本题首先提出苏轼传达的人生偶然的感喟,接着分析了朱熹对苏轼不喜欢的原因。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谈谈“苏轼的意义”的内涵,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主要围绕苏轼的不同时期的影响,然后分析表现。
本题理解“苏轼的意义”内涵,答题时首先概括出苏轼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在文中的具体表现,结合文本分析,主要围绕苏轼不同时期的影响分析。如苏轼是地主士大夫进取与退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苏轼最早在诗文中所表达的那种人生空漠感和厌倦感。苏轼发现陶渊明的美与真谛,使之备受关注,广为流传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隐居是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扁舟”意象中既蕴含着他们人生的理想与期冀,也蕴含着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范蠡是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典范,但更多人却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一个意象。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常见的“扁舟”意象中,无论是矢志漂泊,还是追求自由,抑或是失意隐居,无不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虽蕴含仕途坎坷失意的无奈与消极,但为后世树立了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光辉典范。(有删改)
4.关于“扁舟”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的“扁舟”意象,有着隐遁之味,也充溢着悲凉或超脱的韵味。B.中国古典诗文中“扁舟”最常见的意象寄托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C.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扁舟”不仅是一只小船,它演化为文人在跌宕坎坷命运中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D.对潦倒困厄的文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心路历程的写照,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5.关于“最常见的扁舟意象蕴含”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羁旅乡愁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成为羁旅之愁的寄托。
B.常见的“扁舟”意象往往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过隐逸生活的愿望,让人感受到他们失意 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
C.范蠡和李白、苏轼一样,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仕途失意而隐居的意象。D.“扁舟”意象的典型蕴含寄托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生活、渴望摆脱精神苦闷的愿望,具有一种皈依自然的意识。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它涂满了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B.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最强烈地表现了漂泊思乡的意绪,蕴含着作者生活的苦难和不幸。
C.“扁舟”意象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成为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D.常见的“扁舟”意象蕴含了古代知识分子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情怀,也流露出了仕途坎坷失意的倾诉。
【答案】
4.A试题分析:A项,最早的扁舟不具备悲凉或超脱韵味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
5.C试题分析:C项,范蠡是功成身退的典范。完成本题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检查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表述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6.浅谈政治高考论述题的解法 篇六
[关键词]政治论述题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96
面对主观性试题,很多考生不是不知所措、回答不全面,就是不着边际答不上要点或单纯照搬书本上的内容,没有自己的见解,导致得分率低。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由于论述题答题耗时长,所以我们对论述题的答题训练往往是教师分析多,学生实战少,没能培养学生根据论题独立组织材料答题的能力。二是受简答题与分析说明题的影响,学生对论述题的答题特点缺乏认识与把握,答题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因此,教会学生解题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对于提高政治高考备考效率,让学生从容面对高考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应该如何分析和解答论述题呢?
一、 做题之前要先审好题
审题是做题的基础。只有审好了题,知道题目说的是什么,问的是什么,想要考生回答的是什么,考生才能根据要求写出答案。否则,就算考生将课本知识点熟读于心,答案文不对题,写得再多终究也是“正确的废话”。
审题的第一步是审设问。高中政治学科学的是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所以考题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无论题目怎么出,都围绕着这三大知识体系。所以我们就要明确设问问的是哪方面的知识点,如果是哲学,又要看是运用其中的辩证法、唯物论抑或是认识论来解答。明确目标之后,再结合课本的知识点,就可以答题了。因此,审题很关键,记好理论知识亦不可或缺。
审题的第二步是审材料。论述题由材料和设问组成,设问固然重要,但所给的材料更是解题的关键,往往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从材料中找到。那么,怎么审材料才更有效率、有质量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材料的类型。论述题的材料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文字材料,二是图表材料。图表材料给出的信息最明了,而这类材料最大的特点就是图表数据内容的变化均与时间地点有关。因此,审图表材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时间和地点这两个关键点,然后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一是纵向比较,比较不同时间内各主体的变化;二是横向比较,比较同一时间内各主体的不同。然后从中提炼观点,得出结论。至于文字材料,关键就是要把意思读懂,然后给段落分层次,看这段材料一共有几层,每层讲的是什么。找出每段材料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的指向挖掘出其中的内在含义,并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所在,也就是要把握这段材料的感情色彩。作者是单纯地叙述一件事还是想从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于这件事持什么看法,是“褒”还是“贬”,肯定还是否定。把以上这些信息都明确了之后,就可以联系设问和课本进行解答了。因此,考生答题一方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又必须具备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要规范答题模式
政治论述题的解答知道了审题方法还不行,懂得审题方法只能说明考生有一定的答题技巧,但阅卷老师看的不是技巧,而是考生写出来的答案。所以,答案的书写很重要。此时,就需要考生把答题的模式规范起来。那么,怎样的答题模式才算规范呢?回答论述题,最好是分点答题。如果考生的答案是密密麻麻的一大版字,就会显得很乱,给阅卷老师带来一种视觉疲劳。更重要的是不能突出重点,阅卷老师需要仔细寻找其中的得分点然后打分,这样很容易造成阅卷老师看漏了得分点,由此就会给考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们最好分点答题,并在每个点之前标上序号,这样答案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得分自然也会较高。除了分点答题外,还要注意采用先原理,再联系材料,最后表明观点的顺序。
另外,答题还要分轻重。一般而言,论述题的论题在理论上是不难把握的,但在高考的答题过程中,由于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所记忆的知识上,很容易忽略论题的内容与方向,导致论述的内容偏离了论题,这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予以特别关注。论述题的论题,不管是什么具体的内容,其论述的过程和内容必然是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分析两者之间的某种关系是论证的出发点和归宿。论述题的得分高低完全取决于对这种关系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只有考生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的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才有可能拿到理想的分数。
总而言之,学生要答好政治论述题,进而达到不断进步的目的,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解决好自身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在学习中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提高学习能力,做到知、信、行相统一。
【期末复习指导论述题】推荐阅读:
初二期末几何证明题复习08-30
财务管理-期末复习-判断题09-22
期末复习范围07-01
税法期末复习07-11
《期末复习计划》09-14
健康评估期末复习指导08-30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指导09-03
模块一期末复习08-19
期末复习-----班会记录08-28
期末专项复习卷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