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学作业

2024-07-29

国际投资学作业(精选9篇)

1.国际投资学作业 篇一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国际投资学》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号: 学习中心:

—————————————————————————————

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投资

答:国际投资是各国官方机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等投资主题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流动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经营得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2.国际资本流动

答:是指资本在国际市场之间进行转移,或者说,资本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作单向、双向或多向流动,具体包括:贷款、援助、输出、输入、投资、债务的增加、债权的取得,利息收支、买方信贷、卖方信贷、外汇买卖、证券发行与流通等等。3.资本输出

答:可以定义为一国国家政府、企业或者个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而对国外进行的投资和贷款的经济行为。

二、简答题

1.国际投资的作用

答:(1)可以促进资本输出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促进技术进步。(2)可以促进生产及资本等要素国际化。(3)可以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4)加速了跨国公司生产经营跨国化。(5)国际投资开拓了发展中国家新市场。(6)国际投资促进国际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发展。2.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答:(1)国际投资的格局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2)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上升势头减缓。(3)国际投资的地区分布趋向多极化,但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4)国际投资广泛分布于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5)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开始注重海外投资。

三、论述题

1.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分析

答:回答要点:(1)国际直接投资总体上保持增长态势,但是势头开始减缓。(2)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向依然集中在发达经济体;(3)发展中国家所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多流向新兴发展中国家;(4)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5)跨国投资开始向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转移。

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内部化理论

答: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跨国公司为了谋求企业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往往倾向于将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在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代替外部市场,以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造成的损失。2.产品生命周期

答:(1)新产品创新阶段;(2)新产品的成熟阶段;(3)新产品的标准化阶段

3.区位优势

答:是指跨国公司在投资区位上具有的选择优势,是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简答题

1.简述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 不完全竞争是指由于规模经济、技术垄断、商标及产品差别等引起的偏离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海默把跨国企业对外投资动机和不完全竞争假设前提结合起来,这种市场不完全性表现在:

(一)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

(二)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三)由于政府干预经济而导致的市场不完全

(四)由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形成

(一)技术优势;拥有先进技术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垄断优势

(二)资本筹集优势;大型跨国公司的紫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公司自由资金,另一部分为金融市场上筹集的资金

(三)规模经济优势;大型跨国公司大都从事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规模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边际收益越高,这就是内部规模经济

(四)管理优势;跨国公司拥有较为完善的组织系统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为企业的高效率运营提供了基础。

三、评价: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做了科学的分析和说明,该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将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为后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而该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该理论主要是对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成果,研究的对象是技术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公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及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没有进行分析。而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则是:自20实际6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国家的中小企业也积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加入国际直接投资的行列中来,垄断优势理论显然对这些新现象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

2.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主要内容

答:

(一)所有权优势理论

所有权优势理论是发生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指一国企业拥有或是能获得的国外企业所设有或无法获得的特点优势。其中包括:

(1)技术优势。即国际企业向外投资应具有的生产决窍、销售技巧和研究开发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2)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向外扩张,这实际上是一种垄断优势;

(3)组织管理能力。大公司具有的组织管理能力与企业家才能,能在向外扩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4)金融与货币优势。大公司往往有较好的资金来源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从而在直接投资中发挥优势。

(二)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将其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而保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其条件包括:

(1)签订和执行合同需要较高费用

(2)买者对技术出售价值的不确定

(3)需要控制产品的使用

(三)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投资的国家或地区对投资者来说在投资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它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即东道国的有利因素;和间接区位优势,即投资国的不利因素。

形成区位优势的三个条件:(1)劳动力成本。一般直接投资总把目标放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以寻求成本优势;(2)市场潜力。即东道国的市场必须能够让国际企业进入,并具有足够的发展规模;(3)贸易壁垒。包括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这是国际企业选择出口抑或投资的决定因素之一;(4)政府政策。是直接投资国家风险的主要决定因素

三、论述题

1.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评述 答: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认为,国际证券投资的起因是国际间存在的利率差异,如果一国利率低于另一国利率,则金融资本就会从利率低的国家向利率高的国家流动,直至两国的利率没有差别为止。

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仅说明资本从低利率国家向高利率国家的流动,而未能说明资本为何存在大量的双向流动,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实际情况是,发达国家不仅资本市场发育较充分,而且相互之间的投资在数量上也占优势。这个现象说明,资本国际流动与利率理论的解释并不完全相符。(2)它以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为前提,这与现实不符,在现实中各国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处处可见。(3)该理论仅以利率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点,有失准确性。

第三章 国际证券投资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股票

答:是指股票的发行和交易涉及一个以上的国家,具体来说是股票的发行者和交易者、发行地和交易地、发行币种和发行者的本币中至少有一组是属于不同国家的。2.国际债券

答:是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国家组织为筹措和融通资金,在国外金融市场上发行的债券。

二、简答题 1.金融期货特征

(1)交易所对手方制度。金融期货在交易所中进行,交易双方各自与交易所进行结算,以交易所为交易对手,因此解决了交易双方对对方信用度的但有问题,同时也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了违约的风险

(2)对冲结算制度。金融期货的买卖双方可在交割日之前采用对冲交易方式平仓,而无需强制性的现货交割,这样也加强了金融期货的交易流动性。(3)标准化的期货合约。期货合约上载明的标的资产各种属性等都有着明确标准的描述交易双方只需选择适合自己的期货合同,通过交易所竞价确定成交价格

(4)保证金制度。买卖双方在交易之前都必须在经济公司开立专门的保证金 账户,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交易所结算机构根据每天结算价格,计算每一交易未平仓的部分盈亏,增减保证金账户余额,这样可以是的保证金账户里有足额的保证金,以降低违约风险。

2.影响证券价格的宏观经济因素

答:经济发展情况是影响证券价格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公司的经济效益会随着经济运行周期、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物价水平、利率、汇率水平的变动而变动。3.国际证券发行方式

答:(1)按发行对象的不同分为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公募发行是指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公开募集资金。私募发行是指向少数特定投资人发行证券的方式。

(2)按发行过程分为直接发行与间接发行。直接发行是指证券发行主体不通过证券承销机构而自身旅行证券发行事务的发行方式。间接发行是发行人不参与证券的发行过程,而委托证券承销机构向投资者推销的发行方式。

(3)按证券承销方式分为包销和代销。包销又分为全额包销和余额包销。代销是发行人委托承销机构代为向投资者销售证券。

三、论述题

1.我国证券市场的作用

答:(1)证券市场作为现代金融的核心,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2)证券市场的财富效应,加快了中国社会财富特别是金融资产的增长速度。(3)证券市场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转型提供了市场化平台,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4)证券市场推动了中国传统金融体系的现代化改革。(5)证券市场发展提高了中国投资者的金融意识、民主意识和政策观念。(6)证券市场提供多样化的金融资产,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一、名词解释 1.合资经营

答:是国际直接投资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国 家的投资者——包括法人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共同商定各自的投资股份,依据东道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股权式投资经营方式。2.合作经营企业

答:是由两国或两国以上合伙人在一国境内根据东道国有关法律规定通过谈判签订契约、合同或者协议,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所组成的合营企业,双方权、责、利均在契约、合同或者协议中逐项明确规定。3.TOT 答:是英文Transfer-Operate-Transfer的简称,也是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直接投资方式,其含义是“移交-经营-移交”。

二、简答题

1.独资经营的特点

答:(1)由外国投资者提供全部资本,独立经营,自担风险。(2)能引进国外比较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3)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和营理水平2.BOT 答:也就是“建设-经营-移交”,这里的Transfer是指以政府特许权换取非公共机构融资建设经营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直接投资方式,也就是以政府与私人投资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条件,由政府向私人投资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协议中的基础设施,并且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投资机构分担。

三、论述题

1.中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与原因

答:(1)中国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的绝对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首先,跨国公司加大了对华投资力度,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其次,投资项目更加系统化。第三,投资地点愈加集中化。第四,投资方式更加多样化。6 第五,跨国公司大量投资研究与开发,使中国成为地区研发中心。

第五章 国际投资环境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投资环境

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东道国或某一地区存在着的决定和影响国际投资活动进行和预期投资收益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2.法律环境

答:是指东道国有关投资方面,特别是外国投资的所有法律、法规的总体构成情况。

3.专家实地论证

答:是指投资者为了解某国或者某地区的投资环境,由组成的专家组前往所在地进行的实地考察和评价。

二、简答题

1.优化国际投资环境的原则

答:系统性协调优化原则;定向优化原则;双向优化原则;费用最小优化原则;国际性优化原则

2.国际投资环境的空间层次性

答:影响国际投资活动的各种外部因素是存在于不同的空间层次上的, 有国际因素、国家因素、国内地区因素和厂址因素。这就使得国际投资环境具有空间层次性特点。从这个角度看, 国际投资环境包括国际环境、国家环境、国内地区环境和厂址环境四个子环境。

第六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

一、名词解释 1.跨国公司

答: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2.转移定价

答:是跨国公司特有的一种经营策略,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之间约定出售或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的价格,这种定价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的约束,多由公司上层决策者根据公司的全球战略制定,已成为跨国公司弥补外部市场结构性和交易性缺陷的重要措施。3.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

答:以获得母国所短缺的各种资源和原材料为目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种植业、采矿业、石油业和铁路等领域。

二、简答题

1.密集型增长战略

答:是指企业在原有生产范围内充分利用在产品和市场方面的潜力,以快于过去的增长速度来求得成长与发展的战略。该种战略又称为集中型发展战略或集约型成长战略,是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公司增长战略类型。2.横向型跨国公司

答:是指母公司和各分支机构从事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公司。在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各分支机构之间在生产经营上专业化分工程度很低,生产制造工艺、过程和产品基本相同。3.多元中心型公司

答:决策哲学是多元与多中心,其决策行为倾向于体现众多东道国与海外子公司的利益,母公司允许子公司根据自己所在国的具体情况独立地确定经营目标与长期发展战略。

三、论述题

1.论述跨国公司发展新趋势

答:(1)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方式。“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 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两种基本方式。上世纪90年代以前,跨国直接投资主要通过在东道国的新建项目来形成生产能力,进入目标市场;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5年以来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式,交易额迅速增长,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和流入总额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2)服务业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产业。现金世界经济在发达国家的带领下正向服务业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由于服务业能够生产,就业,贸易和消费方面发生良性效应,其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因此发达国家组不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何种变化使服务业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投资的主导产业。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务业对外投资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于跨国公司的金融子公司某跨国银行在服务业跨国经营中发展最快,同时保险,贸易和广告也占有较大比重。(3)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趋向国际化。(4)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转向本土化

第七章 国际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

一、名词解释 1.风险投资

答: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2.私募股权投资

答: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3.风险资本

答:亦称风险投资基金,是指由专业投资人提供给快速成长并且具有很大升值潜 力的新兴公司的一种资本。4.风险投资中的激励机制

答:效益激励、需求激励、竞争激励、风险激励

二、简答题

1.风险投资的功能

答:(1)聚资功能;(2)效益功能;(3)促进高技术成果的转化功能;(4)激励风险企业家和高技术研究人员创业的功能;(5)风险管理功能

风险投资能够拓展融资渠道,克服高技术产业化的资金障碍,能够加快高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够加速建立高技术产业群,推动科技园区的发展。

2.风险投资运作方式

答:风险投资的运作包括五个主要步骤:设立风险投资公司、选择项目、适时投资、培育企业、获利退出。3.风险投资主体

答:是对高技术企业创业及其新产品开发进行投资入股,筹集多渠道资金,并参与企业决策咨询、强化生产经营管理,集科研、金融、企业于一体的经济实体。分四大类:风险资本家、风险投资公司、产业附属投资公司、天使投资人 4.私募股权投资主要组织形式 答:1.有限合伙制;2.信托制;3.公司式

三、论述题

1.风险投资的项目选择机制

答:项目选择机制是指风险投资公司选择、确定投资方案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项目的选择必须考虑投资对象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需要用到科学的方法。项目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技术质量;2.企业家素质;3.产业性质;4.地理区域;5.成长阶段;6.投资风险与预期报酬

第八章 国际投资与企业并购

一、名词解释 1.跨国并购

答:是跨国兼并和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 支付手段,把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控制行为。跨国并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是国内并购的延伸。2.纵向跨国并购

答: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处于生产同一或者相似产品但是又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间的并购。并购双方一般是原材料供应者或生产成品的购买者,所以对彼此的生产状况比较熟悉,并购后比较容易融合在一起。并购的目的通常是低价扩大原材料供应来源或扩大产品的销路或使用。3.创立兼并

答:又称新设兼并或者联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合并同时消失,而在新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公司 4.混合跨国并购

答: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处于不同生产行业的企业间的并购,这种并购方式同跨国公司的全球发展战略和多元化经营战略密切联系在一起,以减少单一行业经营的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二、简答题

1.跨国公司财务协同效益

答: 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协同的发生在财务方面给协同公司带来收益:包括财务能力提高、合理避税和预期效应。表现在:1)企业内部现金的流入更加充足,在时间分布上更为合理。2)企业内部资金流向更有效益的投资机会。3)企业资本扩大,破产风险相对降低,偿债能力和取得外部借款能力提高。4)企业筹集费用降低。2.业务整合

答:在对目标公司进行战略整合的基础上继续对其业务进行整合,根据其在整个体系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部分的关系,重新设置其经营业务,将一些与本业务单位战略不符的业务剥离给其他业务单位或者合并掉,将整个企业其他业务单位中的某些业务规划到本单位之中,通过整个运作体系的分工配合以提高协作、发挥规模效应和协作优势。相对的,对其资产也应该重新进行配置,以适应业务整合后生产经营的需要。

三、论述题

1.企业在制定并购决策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在本公司战略的指导下选择目标公司;2.并购前应对目标公司进行详细的审查;3.合理估计自身实力。4.并购后对目标公司进行迅速有效的整合

第九章 国际投资风险管理

一、名词解释 1.政治风险

答:指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由于国家的主权行为所引起的造成损失的可能性。2.外汇风险

答:也称汇率风险,是指在国际投资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是投资者蒙受经济损失,表现在三个方面:交易上的汇率风险、折算上的汇率风险和经济上的汇率风险。3.风险转移

答:指投资者通过各种经济技术手段把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一般有保险转移与非保险转移两种。

二、简答题

1.国际投资风险影响因素

答:1.投资者决策水平;投资者的决策不仅决定投资项目的成败,也决定了项目收益的大小。2.投资者行为;如果投资决策正确,但投资者的经营管理能力与决策无法匹配,会同样导致国际投资的失败和效率低下。3.投资环境;投资者的决策和行为属于内部因素,可通过不断的学习完善以降低风险,具有主观可控性,而投资环境则是外部因素,具有不可控性。2.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

答:是为了克服专家会议法的缺点而产生的一种专家预测方法。在预测过程中,专家彼此互不相识、互不往来,这就克服了在专家会议法中经常发生的专家们不能充分发表意见、权威人物的意见左右其他人的意见等弊病。各位专家能真正充分地发表自己的预测意见。3.风险规避

答: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 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意识要降低损失发生的几率,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主要包括事先控制和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三、论述题

1.如何防范国际投资中的经营风险?

答:(1)风险规避;1)通过公司政策、限制性制度和标准,限制高风险的经营活动、交易行为、财务行为的发生。2)通过重新定义目标、分配资源、调整战略及政策。3)在确定业务发展和市场扩张的目标时,避免追逐“偏离战略”的机会。4)审查投资方案,避免采取导致低回报战略。以及承担不可接受的高风险行动,若开发新产品的成本很高且成功概率娇小,则可通过放弃新产品的研制或通过并购该技术来规避风险。5)通过撤出现有市场或区域,坚持生产经营自成体系;或通过出售、清算剥离某个查您组合或业务,规避风险(2)风险抑制;1)当债务国面临偿债危险时,若判断其属于流动性危机,则可继续向该国提供新贷款及。2)加强对本国派出的技术人员、经理和劳动者驻地和工作场所的警戒,防止当地宗教冲突和内乱的骚扰。3)拍卖撤回企业的资产,减少风险损失。4)东道国政局不稳时,为规避人员伤亡,要尽快将本国人员撤回大使馆或本国。(3)风险自留;1)国际银行对风险大的国家贷款时可适当提高呆账准备金率,有备无患。2)在某国内乱或战争刚停止,政治经济尚未稳定但有稳定趋势时,投资者迅速恢复对该国的投资,抢先占领投资市场。4)当大型跨国公司的某一子公司面临国有化危险时,继续保持生产经营,同时进行公关(4)风险转移;可分为财务形非保险转移和财务型保险转移。

第十章 国际投资项目决策

一、名词解释 1.投资项目决策

答:就是综合考虑投资项目的各项指标,从而做出投资或不投资的系统性方法。2.可行性研究

答:广义的可行性研究分为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和评估决定四个阶段。

3.回收期

答:是指投资项目收回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且增加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企业往往倾向于选择在短期内能收回全部投资的项目,即回收期越短,项目越佳。

二、简答题

1.国际投资项目决策应注意的问题

答:①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汇往母公司时,可能会受到的东道国国际收支方面的限制;

②项目部分投资是通过母公司以实物投资形式实现的; ③在项目经营期间内的汇率是不稳定的; ④项目所在国与母公司所在国的税率不同; ⑤特许权费和管理费已考虑在内;

⑥该项目有可能对公司的其他投资产生连锁影响。2.净现值法(Net Present Value)

答:简称NPV。净现值法是将各年的现金净流量按期望的报酬率或资金成本率换算成现值,以求得投资项目的净现值。3.投资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

答:是揭示有关因素变动对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敏感因素,抓住主要矛盾。

第十一章 国际投资政策与法规

一、名词解释 1.限制性措施

答: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国际竞争实力不强或者不符合国家海外投资法规的投资或者投资者,应该采取相对限制的政策,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认。

2.政府贷款

答:一国政府以其预算内资金向另一国政府以特定协定方式提供的优惠贷款。3.国际银团贷款

答:国际银团贷款是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银行联合起来,组成集团,共同向借 款人提供大额中长期贷款的国际信贷方式。

二、简答题

1.发达国家的境外投资的政策措施

答:1.信息与技术援助;2.金融政策:(1)信贷支持;(2)股本融资;(3)投资保险;(4)财政政策。

2.实行对外商股权比例的限制作用

答:有利于扩大当地企业在相关工业中的作用,保护东道国的投资,以便形成当地企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通过共同管理,共同使用土地和其他不动产,共同拥有技术财产,可以获得更多较先进的工业技术管理方法和经营利益。3.外国债券

答:是由债券发行人在某一外国的市场上以该国货币标价发行,并在该国证券市场交易的国际债券。

第十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研究

一、名词解释 1.海外投资

答:指异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渠道和支付手段投资国外、或者将外国企业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份额的股份或资产收买下来,从而对后者的经营实施完全的控制。2.技术动因

答:通过海外并购,能在快速进入行业核心圈的同时,获取行业的核心技术,在短期内迅速形成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开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简答题 1.海外股权并购

答:是指我国公司购买一家海外目标公司(通常是指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认购其新增注册资本,所获得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可对该公司行使经营管理控制权的一种海外投资行为。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

答:

(一)政策动因;

(二)资源动因;

(三)技术动因;

(四)市场动因

三、论述题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答: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过于集中

(二)产业选择不尽合理

(三)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仍偏小

(四)缺乏跨国经营管理人才

(五)信息服务欠缺,境外投资信息不畅

2.国际投资学作业 篇二

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学习数学的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记数学日记,并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日记的形式来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数学日记教学的特征:(1)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2)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3)重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关系。(4)重视学生的反思工作,包括对课堂笔记的归纳、总结、提高、创新和解题后的反思。

一、数学日记的内容

数学日记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课堂上讲授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推理程序的理解和运用情况;2.对教学过程和方式的评价以及建议,即允许学生对课程内容、课堂讲授方式以及课外活动、作业、考试等各类问题发表意见;3.自由发表意见,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关心或渴望倾诉的问题,其中包括自己的成就、失望以及生活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等。

对于数学日记,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来入手:

1. 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写。

结合当前教学内容来写是学生最易下手的办法。可以具体谈谈学习时的感觉、联想、体会,可谈谈学习中得意、收获巨大的地方与成功的经验,也可谈谈学习的困惑,寻找出错的原因,思考应对的办法。

2. 提倡学生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可以写预习或复习时的疑问与体会,可以写自己课堂的得失,以及自我评价。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常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时也有失败的懊恼,学生把学习数学的心理体验在日记中表达,让教师、同学了解,可让心情得到放松。

3. 帮助整理所学的知识。

一个单元结束后,学生的理性知识较多,感性知识积累不够,我指导学生将本单元的知识点疏理,采用与众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有的学生绘制知识结构网络图,有的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对比等等。

4. 记录一种学习方法,推荐给其他同学。

在学习数学活动中,学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并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构建中,在过程中又有许多方法要探索和选择。通过数学日记可以把探索选择方法的过程写下来,并推荐给其他同学。

5. 记课外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如果只限于课堂,就太窄了。为了使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获取知识,我鼓励他们把从网上查的、书籍上找的、从长辈那里学到的各种知识记录下来,通过交流让全体学生共享,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同时学习的方式在交流中悄然无声地变化着。

二、数学日记的实施要点

1. 由易到难,分层推进。

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刚开始时写日记的时候不知如何来写,因此,开始时教师要扶上马,送一程。教师可以先提出明确的条目,比如,今天研究的课题、所学的重要知识、所用的方法、理解得较好的地方、不理解或不太理解的地方,你对什么问题还有不同见解,今天你和谁一起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所学内容方法能否拓展到其它的场合应用,等等。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梳理知识形成过程的思维脉络,让学生当天写下这一共同发现过程,包括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回忆、归纳、总结、提高、反思、创新。再逐步让学生写一些数学预习日记、数学知识运用日记、数学归纳日记、数学实践日记,写下他们预习的想法、规律的运用、归纳方法的过程、实践中的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 由外而内,逐步深入。

数学概念,既是对象,又是过程。数学学习的最大困难,在于数学操作的对象的二元性。刚开始,学生大凡只会关注知识、定理、问题等外部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示范,通过波利亚解题表的学习,通过数学方法论的指导,让学生把操作的对象延拓到主体本身。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写数学日记的过程,就是学生反思数学学习的一次思维过程。数学日记可以使学生在课后及时描述、追问自己在课堂上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自我及思维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只有不断地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向、解题策略,加强元认知监控,才能不断提升学习水平。

3. 由零到整,形成系统。

利用数学日记,可以探寻内心冲动,找出自我激励的具体措施,建立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利用数学日记,可以建构“条理化”、“合理化”、定位正确、长短结合的学习目标,并使之随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能激励自己坚持原目标、开发新目标,形成优良的学习目标体系;利用数学日记,可以下达自我学习命令,保证学习效率,调控自我情绪,完善学习执行体系;利用数学日记,可以使学生思考做题的真正目的,抓住每次考试机会,上好每天临睡前的必修课,做好阶段性总结,强化学习反馈体系;利用数学日记,可以树立信心保障,关注身体保障,主动利用好教师资源,主动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保障体系。总之,利用数学日记,可以为学生综合构建良好的学习体系。

数学日记,从固定格式开始,到不拘于形,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它能使学生优化认知结构,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关注思考过程,提高元认知能力;拓展心理生活空间,提高对思想方法的再认识;丰富情感体验,反思过程得失;反馈教学信息,更新师生关系。

3.由作业引起学生学美术兴趣 篇三

关键词:作业;小学美术;兴趣

美术是创造性学科,“一刀切”教学模式不适合美术教学。小学美术应在尊重个性基础上开展教学。个性化作业是激发个性思维、表达主体情感、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方式。

一、形式评价

1.游戏展示。手工课上,随着学生作品陆续完成,让学生将作品摆放在课桌上,然后学生三五成群地欣赏品评。有时甚至让学生拿上作品来玩一玩。如我在执敦《小风车》一课时,就没有让学生停下来品评,而是让他们带上风车去教室外边玩风车.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看似没有评价的行为.其优势在于学生可以自由走动,可以在玩中欣赏到别人的作品,并由于可以无拘无束地在同伴之间相互交流,所以在评价他人作品时,暗暗将他人作品与自己作品比较.无形中吸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罔网乐园》《大嘴巴》等课型都可以这样做,在自然游戏中结束.不要在学生兴致正浓时叫停来专门作评价.那样会很煞风景。

2.表演展示。让学生把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作为表演的道具,一方面能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品的实用价值,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三年级《我们的节日》一课,在学生制作完成作品后,我让同学们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拿上自己锚作的乐器。表演庆“六一”的节目。。这样既震示了学生的设计制作成果。又能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3.展览展示。学生完成作业后,将作业展示于台前,师生共同进行欣赏评述。如二年级《彩旗飘飘》.教师帮助孩子们把一面面形态各异的彩旗串挂起来装点教室,学生既新奇又兴奋:“那是我的!”“这是我的!”话语中透着自豪与自信。

《蔬果巧打扮》《蚂蚁的巢穴》《盘泥条》《节日的餐桌》等课不易保存下来的手工作品,或是学生自己要保存的作品。教师可以拍成照片做成相册。或将收集的优秀作业集成美术画册,或将优秀作业在教室、校园里开辟作品展示专栏进行

展示.我还将部分优秀作业制作成幻灯片,学期末设立一节优秀作品欣赏课,组织学生观看、欣赏。

二、美术个性化作业的的生成智慧

(1)空间与思维,个性化作业的基础。个性化的作业不是模仿与加工,而是创造。小学美术不要把作业内容与方式设计得过于机械、狭窄,要给个性思维与情感表达留下足够的自主空间,充分激发学生能够大胆思维、充分表达。自主的空间是个性化的保证。如何在作业中给学生的个性留下空间呢?笔者认为:一方

面作业内容要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时间与空间;另一方面,作业设计的内容要“宽”、要求要“活”。例如,在以“星空”为主题的创作中,如果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星空的绘画,或者展示一些示范性的作品,再学生“用蜡笔创作一幅星空的图片,这样就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创作的空间,变得机械化。相比较之下,如果在充分激发学生思维与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然后提出这样的要求:“根据自己对星空的大胆理解与想象,回家后采取你喜欢的方法,如彩笔、撒盐、吹色、、染纸、电脑作画、手绘等,画出一幅星空为主题的作品来。”结果学生的作业更加丰富多彩,关键是各自优势从作业中充分发挥出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自由的思维促进个性化的提升。自主不等于随意,不能让作业成为“随意性”的自留地,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室外观察等多种手段,通过激发讨论、鼓励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思维活动,让思维与情感交融。例如,在上述“星空”为主题的作业布置中,我首先激发学生对星空的遐想:“大家闭上眼睛,回想自己看过的星空,星空美不美丽?”“为什么星空如此美丽呢?美在哪里?”学生纷纷举手,“有弯弯的月亮,点点繁星……”“有嫦娥与玉兔……”。我继续说:“星空中有我们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吗?”学生说:“有,飞机、卫星、宇宙空间站,还有圣诞老人……”我说:“你们记得几个与星空有关的故事吗?”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生活经验不多但想象力丰富。教师的引导要顺应学生思维特点,既防止思维“跑调”,也要防止思维“堵塞”。

(2)经验与情感,个性化作业的灵魂。个性的核心是成长经验与情感体验,它们是个性化作业的灵魂,是美术作品的灵魂。生活的经验是个性的起点。生活经验是创作的源泉。所以,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要充分发掘学生个性经验,引导去发掘、体验、升华,赋予作品生活的灵感。那么,如何在作业中被发掘、体验与升华呢?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回顾、表达、交流自己的经验,来一次课堂“头脑风暴”。例如,创作关于“绿洲”的作品,学生经验不足,可通过多媒体、画册与文学作品等积累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表达欲望。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思考:“你喜欢绿色吗?为什么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喜欢!”“绿色象征春天、象征希望;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对眼睛好;没有绿色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我接着问:“在头脑中‘放电影’,身边有哪些绿色?生活中见过哪些美丽的绿景?”学生思考后纷纷交流自己的感受:“门口的草坪、公路边的绿树、绿色的藤蔓、绿色的田野与庄稼……”接着,我拿出一组沙漠图片“你觉得这样的世界好不好?最想加进去什么?”学生纷纷说:“加进去几棵树!小草……”按照学生的要求,我在沙漠上用笔画上了几颗小树,画面一下子有了生机。我继续问:“大家说什么叫做绿洲?”有学生说:“就是沙漠中有水有树有草的地方。”“如果只有几颗树与草,能不能叫绿洲?学生回答“不能,应该

有一片。”我让几个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关于绿洲的童话故事。最后,我没有直接给出一个绿洲示范图片,而是说:“绿洲是什么样子呢?下面大家用画笔画出自己想象的绿洲,看看谁画的好!”这样的过程既是语言表达的过程,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更是向美术表达过渡的过程。其次,要善于带领学生体验生活。教师要把作业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室外参观、校外写生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校外生活进行体验,在体验中激发创作的灵感与基础素材。

结语:

总之,美术作业要在做好“激发”环节,即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情感、思维上下工夫。尽量减少一些单纯的模仿性的、技巧性的作业,给学生足够的表达自由度。这样的作业就能够充分且合理地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李永正 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2]张挂未 美術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斌汉:年中师范大擘出版社。2003.5

4.投资学服装类企业分析作业 篇四

一.目前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状况

1.目前,我国服装产业日益向集群化发展,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三大经济圈为辐射中心,在服装主产区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等地,围绕着专业市场、出口优势、龙头企业形成了众多以生产某类产品为主的区域产业集群。

2.国内服装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国内服装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品牌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也将进一步加剧。

3.生产成本压力加大,由于产业相关政策存在变数,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不确定。由此看出服装类企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在分析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些外界要素的影响。

二.企业分析的关键

影响服装类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是否拥有广阔的市场。企业需要拥有忠诚的客户、多样的销售渠道、品牌定位和影响力,是决定市场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收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政府扶持或壁垒、竞争对手等。

评价服装类企业发展程度,除了观察其每年营业利润等报表信息外,还应注意到企业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其营销策略。这样有利于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否稳定,是否符合市场需要,是否会受到竞争对手的挤压或者消费者的抛弃。

三.考虑哪些因素

企业的分析分为实质分析和财务分析。实质分析主要包括:产品和销售分析、经营管理水平分析;财务分析主要是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

对服装类企业的分析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市场的需求度、未来服装类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发展概况、上下游生产者对企业发展的的影响等信息。其中企业自身的分析要从实质分析和财务分析着手,关注:产品质量、产品生命周期、科技成果、行政管理水平、经营效率分析以及报表数据的分析。

四.企业分析的难点

5.青年创业学作业 篇五

1950年夏,李嘉诚在筲箕湾创立长江塑胶厂。他取“长江”的厂名,来自“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他长江般的雄心大志。1957年,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十年多,西方国家步入经济快车道,对生活品位的追求与日俱增,李嘉诚的工厂迅速转型——主攻塑胶花生产。塑胶花实际上是鲜花翻版,上世纪50年代是一个追求与尴尬并存的年代——有限的生活水平和膨胀的想法、追求,塑胶花就像一个转轨时代的完美替代品,迅速占领着香港甚至全球市场。

每个人的创业故事都不一样,第一桶金是最吸引人的话题,面对李嘉诚的成功,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不解:靠塑胶花的销售,就真的可以成为亿万富豪?没错,仅仅依靠塑胶花,李嘉诚已经跻身香港巨富行列。我们分析李嘉诚,无法忽略的是他的头脑和审时度势,这是中国人的良好传统,未雨绸缪。李嘉诚“塑胶花”的发展也不是一步到位,在他创业初期,香港的塑胶及玩具厂已有三百多家,长江厂只是其中经营状况良好,但缺乏特色的一家。长江厂出口的塑胶玩具,跟同业并无多大区别,只是款式有细微变化而已。此时,李嘉诚开始设想今后的问题——1957年,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十年多,西方国家步入经济快车道,对生活品位的追求与日俱增,李嘉诚的工厂迅速转型——

主攻塑胶花生产。1957年开始的几年中,李嘉诚靠批发贸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出口商、制造商,关键的一点是:他已经不仅仅是为了香港,或者为了街坊而生产,他的产品远销欧美。1951年,香港人口才过200万,20世纪50年代末,数量逼近300万。人口增多,不仅是住宅需求量的增多,因本埠经济的持续发展,急需大量的办公写字楼、商业铺位、工业厂房。香港长期闹房荒,房屋的增加量总是跟不上需求量。1958年,李嘉诚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的工业大厦。1960年,他又在新兴工业区——港岛东北角的柴湾兴建工业大厦,两座大厦的面积,共计12万平方英尺。1971年,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1972年,香港股市一派兴旺,李嘉诚认准时机,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骑牛上市,成为“华资地产五虎将”之一。从此,李嘉诚在香港地产股市大展拳脚。现在在香港,作为一个地产富豪,李嘉诚已经成为了城市英雄,他甚至就是这个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从塑胶花到地产,再到上世纪80年代购并重组和记黄埔,迈向国际化。在港口、电讯、零售、地产、基建及能源等产业领域成为世界级的行业领导者。上世纪90年代,李嘉诚转战新经济。在3G、互联网、媒体、制药等高新产业领地抢占制高点。李嘉诚用几十年去做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如果这是一场“经营策略”的在线游戏,他已经可以拿到最高积分;事实上这一切真的很像“游戏”,原因在于其“教科书般”的完美。李嘉诚旗下的生意业务,已渗入香港每个家庭,地

产、能源、电讯、零售……许多人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李超人”的客户。

李嘉诚做事的基本准则是认真、投入,1957年进入地产业之初,他手持一块秒表做“尽职调查”。从汽车站等热闹的地方步行到自己待购的目标,估算未来人流状况,时至今日,他仍自信于外界询问他问题,他平时有准备,可轻而易举地给出事实或数据,并自信“超过90%是对的”;受过贫苦洗炼的他崇尚节俭,对于任何能够降低成本的技术都充满兴趣,这让他在经营塑料花厂时就成为了优化流程的专家,到了今天,他也会为网络电话Skype而兴奋;他对风险高度戒备,并深知现金储备的力量,正因此,李嘉诚一生中几次重大的交易,比如1979年收购和记黄埔和1985年买下香港电灯,都是在极短时间内调动巨额现金完成的,这令任何一个竞标对手望尘莫及;李嘉诚珍视声誉与承诺,14岁其父去世时,他对父亲做出承诺:“我们一家人一定生活得好好的”,从此便拼尽全力工作及自学,这种一诺千金的品格,延伸到他对待商业伙伴和员工那里,从此意义上,今天拥有23万名员工的和黄就像他的家庭观念的延伸。

不可否认,坚守极为朴素的方法论在错综复杂的商业环境中运行,李嘉诚毕竟是个商业天才。最近的一个例子是,2006年时,他就在和黄系内提醒高级管理团队,要减少债务、准备好应对危险。而在2007年5月,全球次级债**尚未爆发之际,他也数度提醒投资者需谨慎。关于为什么他能感知连诸多华尔街大行都忽视的灾难,李嘉

诚给的回答朴素却又富有玄机:“这是可以从二元对立察看出来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烧水加温,其沸腾程度是相应的,过热的时候自然出现大问题。”——这很好地呈现了多年来外界对于李嘉诚的迷思:似乎他能像观察烧水的进度般,对抽象、复杂、变化多端的市场直观地做出读解。

如果可以总结李嘉诚的知识结构,至少包括两个方向。其一是他业务所涉及的种种专业知识,比如如何将油砂精炼为石油,或P2P技术将怎样影响移动通讯的未来;其二则是他的好奇心。他的好奇并不是率性的,而是认真预先设定自己看问题的好角度,然后像搜索引擎般尽可能全面了解相关信息。因此,他喜欢了解各国的文化、历史,以及这些世情如何积淀为今天还在影响人们思考的力量。

这最终让李嘉诚成为一个东西文化结合体:像西方饱受职业训练的经理人一样重视数据、依靠组织和制衡的管理法则,也像外国商人一样发自内心的乐于迎接竞争带来的压力和成就感,另一方面有着东方的谨慎谦虚,始终坚持东方企业家关心、重视员工的长远前途的传统。李拥有一群追随他多年、得力可靠的高级行政人员,令他引以为傲。

2005年,他在长江商学院谈“管理的艺术”时,指出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大重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模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思索是上天恩赐人类捍卫命运的盾牌,很多人总是把不当的自我管理与

交恶运混为一谈,这是很消极无奈的,在某一程度上是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2005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他谈及毅力和心力:“如果你认为毅力是每分每秒的‘艰苦忍耐’式的奋斗,这是很不足的心理状态,毅力是一种心态,不是一种生活。真正有毅力的人清楚自己人生的目标,且愿意承担责任,有颗坚强、又充满着希望的心。知道什么是原则、事实与正义,有极大的勇气和谨慎。”而“心力是理性和理智心灵的发展,通过终生思索和追求学问的人一定不会掉进时间的迷宫,在营营役役中黯然失去生命的光彩。善于学习的人能领会和掌握未来,好学的人懂得把观察、经验和知识转化为智慧并使用得当,不仅能把梦想持之以恒,更懂得如何事半功倍。”

总的来说,成功所缺一不可的素质就是:坚毅、勇气、有志、有识、有恒、有为、诚恳、可靠、有礼、宽容、公平、正义、洞察、智慧、尊重、正直、和善大方„

班级:09艺术设计2班

学号:SY0913210

6.医患沟通学作业 篇六

在医学沟通学实践课的时间,我借着自己有点小感冒特意跑去了一附院客串了一下病人。

现在的医患纠纷的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几方面,1,观念的差异,医生个体能力的限制、各医院的治疗手段的不同足、患者个人身体素质的不同,、患者配合医生治疗程度的不同等因素,使得医学职业风险很大。2利益冲突,一般是经济上的冲突。3,医疗服务质量方面,有些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太差。4,沟通交际方面,双方的交流有一定的障碍,导致矛盾的产生。

我在门诊处挂了个号,护士向我解析到要把病历本放在桌子上排队,我一看到桌子上的病历本起码有十几本,我就害怕起来了,记得有上次我来看急诊的时候,顶着38℃的烧硬硬是在哪里等了1个小时。不过幸亏这次我并不严重,只是小感冒。大概等了20分钟,就轮到我了,一进去,那医生就让我坐下,问:“怎么了,有哪里不舒服?”我答道:“头有点晕,鼻子不通气,可能感冒了。”“那你有流鼻涕吗?”我回答到:“没有,但是有点咳嗽。”问完后,医生就开始在埋头写着病例。医生又问了句:“你是医科大的学生吧,大几了。”看来医生在闲聊,我就顺着答复他“是的,我刚上大三。”医生抬起头:“医科大学是好学校啊,我也是在医科大学毕业的呢。”接着他站起来,双手拿起病例本,递给我,说:“拿到外面去交钱然后去拿药吧,没什么问题的,就是又点感冒,开点感冒药就行啦。”

7.国际投资学作业 篇七

一、作业批改中的教学交往价值探寻

作业批改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备课”“上课”后的又一个教学基本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提高。作业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结果的自我整理、反思、统整、深化的过程,能够体现学生掌握课堂学习内容的程度和水平,也为教师提供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作业批改是对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成绩的直接评价,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同课堂教学一样,作业批改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互动的过程。从交往的角度来看,教学即为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活动[1]。作业由学生完成,批改由教师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师生有传递信息的动作,作业是传递信息的载体,作业批改的全过程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可见,作业批改承载着教学交往价值。

1.作业批改是教师获取教学交往信息的渠道

对教师来讲,作业批改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这种教学交往,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状态,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与兴趣等。一方面,作业承载着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可以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作业也可以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通过作业批改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他应首先从各方面了解人。[2]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倾向是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

例如,三个学生解一道题[3]:0.99-(0.1-0.01)×0÷0.99。其解答过程分别是:

虽然结果一样,但是(1)的运算顺序是错误的,从作业反映出该生基础知识欠佳;(2)运算正确,但反映出其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解题思路;(3)显然有独到之处,思路最佳。通过对同一道题的批改,教师掌握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倾向。可见,作业承载着大容量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恰恰就是师生互动的中介。作业批改则成为师生教学交往的平台。

2.作业批改是学生反馈教学交往信息的舞台

对学生来说,作业是展示个性才华的舞台,也是反馈教学交往信息的舞台。一方面,作业的设计已从传统的指定任务逐渐向多样化的形式转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业记录着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 另一方面,完成作业的精细态度、书写态度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干净、整洁、端正、规范、漂亮的作业,令人赏心悦目,不忍释手;反之潦草、不规范的作业令人头昏眼花,心情郁闷。同样,教师的批改风格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在批改过程中,教师对细微错误的纠正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发挥引导作用,而且其规范严谨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行事风格。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3]:学校有女生80人,男生是女生的2倍,教师是女生的一半,这所学校共有师生多少人?常规解法是:80+80×2+80×1/2=80+160+40=280(人),有的学生的解法是:80× (1+2+1/2)=280(人)。

一题有多解,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很明显,第二种解法颇有创见,教师就可以批上“解法非常好,有创造性!”“聪明的解答,太棒了!”这些激动人心的评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心理学实验表明,经常得到鼓励性评语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上显示出明显的进步。[3]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向学生传递信息,以此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等方面。

3.作业批改是师生展开教学交往的重要纽带

从师生关系角度来看,作业批改能够促进师生建立平等、和谐、友善的关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展开师生教学交往的纽带。一方面,教师真诚的批改态度能够传递教师的关心。传统作业批改总是以“对”“错”为主要评价标准,教师扮演着“裁判者”的角色,这种冷漠的批改方式缺乏平等交流和人文关怀,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而富有智慧的教师则会重视作业批改的教学交往价值,作业批改完成后附上幽默且恰当的评语,促进师生更好地进行教学交往。 另一方面,教师幽默的批改风格能够拉近师生距离。真诚且幽默的作业评语让学生感到亲切,主动地改正错误,使学生更加亲近教师。不仅体现了作业批改的教学交往价值,蕴藏着巨大的教育力量,而且是教师与学生在作业中的一次秘密邂逅,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碰撞并得以短暂休憩的可爱小屋。

二、作业批改中教学交往价值缺失的表现

1.批改方式:单边评判

案例1:一位语文教师布置了这样一道作文题目:我生活中的导师,要求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但必须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如父母、朋友,也可以是一件物品,甚至一句话。很多学生都写了爸爸、妈妈、老师这样一些经常接触的人,而有位学生写了毛主席,教师觉得这位学生根本没有认真看要求,选取的人物并不是自己身边的人,于是给这篇作文的批语是:人物必须是生活中亲近的人,重写!第二次学生依然写了毛主席,教师当面询问了学生的想法,学生说:“毛主席活在我心中,时刻在我身边,是我最亲的人!”教师突然觉得自己当时的批改有些莽撞不妥。

这则案例中,教师第一次采用的作业批改方式是自己单独批改,以自己的想法揣摩学生的思维,没有进行沟通、交流,就做出让学生重写作文的评判。第二次批改是在沟通中进行当面批改。显然,两次批改结论不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作业批改方式多种多样,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遮蔽其教学交往价值。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业批改方式单一。“学生写,教师改”“教师全批全改”的方式占据主导地位,这是把完成作业当成学生个人的事情,把作业批改当成是教师的单边活动。这种方式既达不到沟通的效果,还会耗费大量时间,学生对作业中“错在哪了”“为什么错”“怎么改”“怎么避免”并不清楚。正如上述案例中学生并不知道为何要重写一样。这样的作业批改没有达到有效传递信息的效果,缺失了交往的价值。第二,多样化的批改方式流于形式。尽管很多教师会采用学生互批互改、当堂巡回批改、重点当面批改等方式,但这是由于教师全批全改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加速了他们的职业倦怠,因此才会选择一些多样化的批改方式。所以,这只会让这些方式流于形式,实质上,这样的批改也只是评判对错,并无启发激励效应。第三,批改过程残缺。作业批改的全过程,应该包含着“批改”和“学生思考纠错”两步。传统的作业批改只完成了第一步,没有第二步中的“学生思考纠错”。传统的批改方式,学生从简单的评判中看不到教师传达的关心,达不到交流的效果,作业批改本身所蕴含的教学交往价值缺失。

2.批改符号:冷漠固化

案例2:教师在批改小学四年级的一次习作时,对两位语文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学生的作文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批改。其中一篇作文,教师运用了多种符号,写得较为精彩的片段画上,并在旁边画上 “☆”;对使用恰当的成语用 “△”标出;在语句不流畅处用“———”划出并标上“?”;对错别字用“○”标出;在文章末写了评语并画上笑脸。对另一位学生的作文,教师只对错别字和表达不顺畅的地方用“?”“○”做了批注,对写得好的部分也未做标记,文章末写了等级。作文本发下去后教师观察两位学生的反映,第一位学生拿到作文本后立即详细阅读,脸上时而微笑,时而若有所思,并将有问题的地方做了细致修改。第二位学生拿到本子看到红笔标记极少,脸上表现出不悦,顺手将本子塞进书桌。

从上述的小测试可以看出,批改符号能够传递信息,这些信息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情绪产生影响。然而,教师极易忽视运用批改符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批改符号冷漠单调。作业批改中经常使用的批改符号是“√”“×”,作文则经常用“优”“良”“中”“合格”“差”五个等级或孤零零的一个分数来评判,这些冰冷的符号如判决书一般在师生之间竖起一道隐性的屏障。第二,批改符号缺乏启发作用。教师所使用的评判式的批改符号达不到提示错误原因的效果,学生只知道错了并不知如何修改。这违背了哈贝马斯所提出的言语有效性的要求,其中有效的言语行为包括: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提供某种东西去理解,使自己成为可理解的,并与他人达成理解。[4]因此,批改符号应该是可以被理解的,能够对学生的错误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第三,批改符号未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其学习结果,关注学习过程,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学生的作业错误较多,有些教师打“×”都打到没有耐心。这些冷漠的符号背后,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创设良好的纠错环境。

总之,教师运用 “√”“×”时,还可以自己创造一些批改符号,既能判断对错,又能提供一些帮助信息、纠错提示。时间久了,师生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心灵上的默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纠错效率,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看似一个小小的符号改进,实质却达到了与学生交流的效果。

3.批语:流于形式

案例3:对“我最熟悉的人———妈妈”这一主题作文,对两位教师不同的批阅风格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第一位教师喜欢从客观的角度评价,用了这样的批语 “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流畅,用词准确,书写规范,但情感表达不够细腻深入,可再改进!”另一位教师则喜好采用对话式批语,这样写道“你用完整的结构、流畅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老师很羡慕你能享有妈妈这样的关爱,如若能够更加细腻地表现出内心情感,文章会更加丰满。”对第一位教师的批改,学生表示不喜欢这样的评价,感觉评语是写给作文本身而不是自己的,另一位学生看到评价则表示开心,觉得教师在跟他说话。其实两位教师表达的意思基本相近,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从学生的感受可以看出,评价式的批语有些生硬,缺失了与学生交流的功效,而对话式的批语则能赢得学生喜爱,传递出有温度的信息,达到交往的效果。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在使用批语过程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批语。这主要表现在批改客观题方面,很多教师难以避免地将作业视为答案唯一的机械性练习,在批改作业时难以脱离固定的模式,无法避免简单的“√”“×”加上一个随意的等级的做法。这样的批语起不到沟通、交流的作用。第二,批语对话功效的缺失。正如上述案例所示,许多教师继续沿用评价式批语,并未意识到评价式批语的局限性,这使得批语不能达成对话的功效,限制了语言的有效性。

作业批改是每一位教师天天都在做的工作,作业批语却往往成为教学过程中被遗忘的角落。其实,看似小小的作业批语,却包含着大容量的教育信息。通过它,可以使学生更清楚自己的作业情况;通过它,还可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学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作业批改中教学交往价值实现的对策

1.从评判走向对话

杜威认为,社会在传递中、在沟通中生存,而且一切沟通都具有教育性,当沟通变成铸型,照章办事时,就失去了它的教育力量。[5]教师单边评判作业已沦为一种僵硬、模式化的程序,失去了教育沟通的作用。因此,批改方式需要从评判走向对话,挖掘作业批改的交往价值。

第一,作业批改既然是对话,就要摒弃单向的评判方式,对作业进行双向设计和双向批改。所谓双向设计和批改,是指教师可以布置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学生也可以给教师布置一些简短的练习并进行批改。针对同一题目,允许师生之间有不同的理解、解答或评价,允许有争论,这就是充分发挥了作业批改的教学交往价值,对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作业批改中的对话要讲究艺术性。一方面,对话要以中肯激励的语言为主。心理学家赫尔洛克曾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优于对学生进行训斥。[6]实验证明,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应该以赞美学生的闪光点为主,这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的优点进行保持;对于缺点或需要更正的方面,教师要较隐晦地指出,避免对学生直接否定或批评,要达到使学生认知错误、改正错误的目的,这也是教育的艺术所在。 另一方面,对话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对话方式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对于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应该对他们的优点给予及时肯定;对于成绩一般、无显著性进步或退步的学生,要多以启发引导为主,既揭示其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于成绩好、自尊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的方式,促使他们更上一层楼。

2.从固守走向创新

在传统批改作业环节中,教师固守于这样的模式:教师课上教学,课下批改作业;学生课上听课,课下完成作业;学生整天挑灯夜读,反复地做题,教师针对一套试卷,反复讲解。这样的密集训练使学生对作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教师的批改也只是以简单冷漠的符号标记。因此,走出固守的模式,创新作业批改符号是提高作业批改实效性的重要一步。

一方面,作业批改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创新一些批改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作业批改过程中,不难发现,因为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作业的完成进度和结果良莠不齐。 因此,创新多元化的批改模式是有效作业批改的第一步。例如,自省式批改,让学生在自己作业中积累出现过的错误并分析、改正,以便查漏补缺,用富有情趣的名字来命名学生的错题本,如 “数学病例”“马虎的故事”;竞赛式批改,由学生独立完成批改,通过对其他同学作业的批改理解知识、拓宽思路,批改过程实则是发现错误、相互学习的过程;辩论式批改,在师生、生生的交流讨论与辩论中进行批改,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锻炼口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除了以上这些集体批改的方式,还有个别批改,如一对一的辅导式批改、个别纠错式批改。当然,这些多元化的批改方式也并非都是完美的,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模式的精髓并灵活运用。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创新批改符号,增强作业批改的趣味性。例如,除了常用的 “√”以外,可以创新一些表示赞赏与激励的符号,可以用“△”表示优秀,用“☆”表示有创新精神,还可以尝试用QQ表情展示双方的心情。对同样一道错题,教师用难过的表情比一个大大的 “×”温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擅长绘画的教师可以用简笔画表达对学生的评价。运用这些新颖有趣的符号使作业批改变得更加生动,简单的符号中间所传递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师生之间的默契与故事。

3.从被动走向趣动

在过去作业批改中,对学生来说,完成作业是被动的,学生对烦琐枯燥的练习抱着厌烦、逃避的心理;对教师来说,批改作业也是被动的,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反馈。教师耐心书写的批语变成了发命令和接受命令,只改变行动和结果,它本身并不产生目的的共享和兴趣的沟通。[5]尤其对于出错率较高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批改就像是判决的过程,充满惶恐和不安。如何使学生从这种固有的作业思维中解放出来,发挥好作业批语的教学交往价值,让他们喜欢上作业呢。

一方面,以学生为本,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业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倾向,教师要主动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心灵世界,顺应学生的天性,形成趣动式批改,从简单的评判走向人文互动。马斯洛认为,人的尊重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来自于自身对于实力、成就、胜任感的需要,这是自尊的需要;第二是对于地位、信誉、名望、赞赏等的愿望,这是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一个人尊重的需要越是得到满足,就越具有信心、能力,也更有效率,更成功。反之则自卑,丧失信心。[8]所以,教师要抓住这种心理特点,在批改作业时,适当地采取趣味激励性评语,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人文关怀。

另一方面,趣动式批改能够让作业批改变得轻松活泼,富有意趣,让批改成为吸引学生学习的新动力。精确性是第一原则,坚持批改的准确性、实事求是是教学工作的前提要求。真诚地点评,流露出教师的诚恳与关怀,与学生保持情感交流是用好批语的关键。同时,批语要有启发性,具体教会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是批语的终极目的。教师需要利用批语主动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与学生发生智慧的碰撞,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与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是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学的实质就是交往和反馈,而学生的作业就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学习效果的反馈,作业批改就是交往的动作与过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重视作业批改的教学交往价值,主动与学生沟通,在作业本上打开师生互动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陈旭远.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85-91.

[2]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上)[M].郑文樾,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6.

[3]张国红.基础教育教学基本功[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5,86.

[4]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3.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9-11,14,10.

[6]钟铮.赫尔洛克论儿童概念的发展[J].外国教育资料,1984(4):44-48.

[7]刘娟娟.小学数学教学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1-252.

8.国际投资学作业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教学策略;有效教学

教育学指出,作业是学生个体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它是师生进行有效互动的有一种共同形式。相对于教师而言,数学作业成为教师巩固学生知识内容的重要方式、是了解掌握学生学习实情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重要“参考依据”。数学作业评价教学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数学作业一般采用教师“一手包办”的形式,并且方式比较单一,通过打分数和写等第的形式进行,同时,忽视对学生作业中存在问题的讲解,导致作业评价流于形式,起不到“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能、推动教学进程”的目的、新实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对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指导、激励和促进功效。因此,作业评价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深入教研的重要课题。本人现根据新课改小学数学作业评价要求,对如何实施有效评价教学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实施互动式教学策略,体现作业评价活动的双边性

作业评价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也是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重要途径。双边性、互动性,也应成为作业评价活动的重要特性。传统作业评价教学活动中,部分数学教师忽视评价的互动特性,教师将作业评价的“任务”全部放在教师一个人的“肩上”,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学生成为“听众”,主动特性受到压制,小学生有意注意力不能集中作业评价活动中来,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评价作业活动中,应将有意识的将作业评价的“任务”让学生来“分担”,把学生引入到作业评价活动中,提高学生听讲的“注意力”,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保持积极的“情态”参与到评析作业活动中,参与师生互动。如在“分数应用题”作业评价活动中,教师针对小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对分数加减法中存现的运算错误情况”,有意识的让小学生来当“裁判”,结合作业内容进行评讲并阐述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师进行实时的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结果”阐述表达出来,作业评价的双边性、互动性“展现无遗”。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体现作业评价活动的能力性

作业评价的目的为了传授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实践。能力培养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永恒的“主题”。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教学活动同样如此。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要渗透新课改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将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不能简单的“讲作业”,而应该设置探知、解决的“过程”和“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再次的“动手实践”、“思考分析”活动,让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解题方法、巩固解题技能,提升解题素养。

如在“路程类应用题”作业评价活动中,教师针对小学生对路程类应用题内在关系掌握不牢,容易出错的情况,结合作业练习中“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处5.2千米处相遇,两车用了几小时相遇?”问题案例,让学生开展探究分析活动,学生在分析问题条件基础上,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找寻问题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问题解答要求与问题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该问题解答的方法。此时,教师针对小学生的探析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活动,向学生阐明进行路程类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和策略。最后,教师引导小学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再次“反思”。小学生此时借助于实践探究以及教师指点活动,对数学作业中存在问题认识更加深刻,学习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三、实施分层性教学策略,体现作业评价活动的整体性

作业评价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新实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整体进步的教学目标要求”,要求“人人获得发展和进步”、“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知识”。因此,在作业评价中也落实新课改整体目标要求,采用分层性教学策略,将评价作业的重心和着力点放在中下等学生群体身上,针对后进生易出现的错误之处或解答的疑难处,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联系,有意识的让中下等学生群体回答问题和解答问题,并通过“以优带差”的方式,让优等生带领中下等学生一起“前进”。

四、实施多样性教学策略,体现作业评价活动的灵活性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会随着课堂教学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减弱。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作业评价方式,能够对提高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延长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方式,除教师评价之外,还应该采用让学生直接参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个体之间互评以及学生参与批改作业等形式,让学生主导特性得到有效激发,参与活动更加深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在评价作业时就采用多样性教学评价方式,基础性问题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解答题采用生生互评的方式,应用题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其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要按照新课改要求,创新评价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将能力培养贯穿其中,让小学生在有效作业评价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持续、深入的发展和进步。

9.审计学原理平时作业 篇九

第三次(第6-7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内部控制的描述方法。

A. 鉴定法B.流程图法C.逆查法D.抽查法

2、()业务属于不相容职务。

A. 经理和董事长B.采购员和购销科长C.保管员和车间主任D.记录日记账和记录总账

3、()易于判断选择。

A.文字描述法B.流程图法C.绘图法D.调查表法

4、功能测试的目的是证明()的有效性。

A.控制B.程序C.控制程序D.强化控制

5、不相容业务分工即禁止()经济业务。

A.一机构承办B.一组人承办C.一人包办D.包办

6、内部控制源于()。

A.会计B.审计C.统计D.控制

7、总分类账与日记账的记录()分工。

A.必须B.无须C.可酌情D.无须认真

.8、按()发放内部控制制度调查表。

A.部门B.单位C.班组D.人

9、法人重组可促使()发生转化。

A.控制B.风险C.人员D.行为

10、()是保证企业财产安全完整的一种内部控制措施。

A.经济效益控制 B.财务程序控制

C.财产管理控制 D.内部会计控制

二、多项选择题

1.审计证据按形式分类,可分为()。

A.直接证据 B.实物证据

C.书面证据 D.口头证据 E、环境证据

2.收集审计证据的基本要求是()。

A.充分性 B.成本效益性

C.独立性 D.重要性 E、相关性

3.审计工作底稿按类别划分,可分为()。

A.表格 B.流程图

C.综合类工作底稿 D.业务类工作底稿 E、备查类工作底稿

4.()为内部控制的要素。

A.控制环境 B.风险评估

C.控制活动 D.信息交流 E、监督

5.内部会计控制包括()

A.会计凭证控制B.会计账簿控制C.会计报表控制D.会计分析控制

6.流程图法的优点有()。

A.直观B.省事省力C.深入D.灵活

7.流程图法的局限性是()。

A.专业素质要求高B.复杂C.灵活D.直观

8.()为禁止无关人员接触的主要物品。

A.现金B.支票C.报表D.办公用品

9.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的方法包括()。

A.核对法B.穿行试验法C.检查证据法D.现场观察法

10.内部控制总评的要点是()。

A.健全性和科学性 B.层次性和适用性

C.经济性和协调性 D.合理性和可行性

11.审计证据的鉴定方法主要有()等。

A.分类 B.盘存

C.计算 D.比较

12.填制审计工作底稿在形式上应遵循的要求是()。

A.要素齐全 B.格式规范

C.标识一致 D.记录清晰

13.内部控制按工作范围分为()。

A.内部会计控制 B.内部管理控制

C.内部核对控制 D.内部分析控制

14、下列各项可以作为书面证据的有()。

A.会计凭证 B.会计账簿 C.经济合同

D.联营协议 E.会计报表

15.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可以分为会计师事务所的()的复核。

A.分类 B.主任会计师

C.项目经理 D.部门经理

三、判断题

1.在审计过程中,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越多越好。()

2.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员工询问后形成的记录属于书面证据。()

3.银行对账单属于外部证据。()

4.审计人员亲自取得的证据比他人提供的证据证明力强。()

5.部门经理复核是审计工作底稿复核最重要的环节。()

6.有效的内部控制离不开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7.审查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下一步工作创造条件。()

8.审计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后可立即进行符合性测试。()

9.职务岗位明确和权利义务清楚是界定职权范围的原则。()

10.良好的内部控制可完全杜绝串通舞弊。()

四、问答题

(一)什幺是审计证据?有何特点?

(二)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哪些方面有关?

(三)什幺是审计工作底稿?如何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

(四)简述内部控制及其所包含的要素。

(五)简要说明经济业务处理过程分工的要点。

(六)简述文字描述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各自的要点及其优缺点。

(七)什么是符合性测试?为什么要进行符合性测试?

五、实务题

1、根据内部控制的控制原理,指出下列职务哪些是不相容的?

(1)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

(2)审查某项经济业务。

(3)保管某项财物。

(4)记录明细账。

(5)登记日记账。

(6)登记总账。

(7)进行账实核对。

(8)执行某项经济业务。

(9)记录某项经济业务。

(10)记录某项财物。

2、请指出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为实现下表所列的有关内部控制目标,而应采用的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和交易实质性测试的方法。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测试 交易实质性

测试

现有销货业务均已登记入账(完整性)购货业务按正确的日期记录(及时性)

借款和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正

确(表达与披露)

投资单位均为被审计单位所有(权利与义务)

3、审计人员对某公司存货的内部控制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存货管理和控制制度的设计及控制者的职权范围、有关业务处理的程序、会计记录处理的原则及有关凭证的传递程序等。

上一篇:农业部2012年畜牧业主推品种介绍下一篇:去加拿大留学这些事情必须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