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共9篇)(共9篇)
1.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篇一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活生生的有生命、有个性的人,是学习和成才的主体。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目标理想,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成为情感、理性和专业和谐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需求导向的原则。
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及时主动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训练体系,尽量做到专业与职业“零距离”。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3)特色品牌的原则。
办出鲜明的特色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高职院校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培养的人才必须有自己的特色。高职教育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专业设置还不够理性和完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存在重复现象,相对热门的专业,不管是否具备条件,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抢着开设,从而导致没有自己的特色。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教育观念落后。
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理论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知识掌握轻实践应用,重继承模仿轻发展创新。
(2)人才培养教育形式落伍。
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传统的办学形式模式,基本上仍以校内教育教学为主,而校内教育教学又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辅之以少量的实验教学,学生实践机会少。
(3)人才培养教育内容老化。
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合理,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人才培养教育方法陈旧。
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唯恐理论分析不透彻,课堂教学重灌输轻训练,师生互动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学习能力发展缓慢。
(5)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
由于高职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从而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以上几个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举办高职教育经验不足“、双师型”师资缺乏、资金困难、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惯性等。高职院校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由于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性,职业岗位的多样性和技能要求的差异性等特征的存在,这就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不同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1)订单培养,校企合作。
根据企业用人需求,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实践证明,学校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实施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学过程中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对企业来说,培养出的学生,岗位针对性和适应能力强,企业运营成本减少;对学校而言,该模式利于专业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就业导向的优势。高职院校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实施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学过程中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
(2)“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教学。
“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模式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
(3)培养方案依托行业,面向社会。
政府高度重视引导支持企业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建立校外实训基础等。但对企业鼓励的具体政策还不健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高职院校,应该紧紧依托行业,主动争取行业部门的支持,鼓励企业在资金、设备设施、教学工厂、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与学校加强合作,共同商议工学结合模式的改革方案。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依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重新规划设计课程,创新课程体系与课程形式、考核形式,彻底根治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科知识为体系的“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状态。要发挥自身的教学资源、师资等优势,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积极主动服务社会,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和谐发展。
(4)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验室和校办企业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最直接最基本最具可实施性的条件。政府要以法律、政策的方式强制性规定高职教育实验室建设规模、标准及更新制度,鼓励高职院校开办企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通过订单式培养、“预就业“”校企融合”等多种形式,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公司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保证学生在公司企业有足量的实训实习岗位。实践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比普通高校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与理论教学相适宜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
(5)强化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
在制订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应占有至少不低于50%的比重。要及时吸收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的管理理念等科技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最新成果。要改革实验教学,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要把实训基地作为实施高职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较逼真的技术操作氛围,尽可能缩短上岗后完全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具体来说,一是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举办高职教育的优越性,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国内外大专院校引进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从企业和行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技师到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三是加大教改力度,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建设对技能人才技术素质的需求,积极组织教师深入企业锻炼。
(6)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既要成为讲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成为本专业的工程师、经济师、技师等指导学生的实践锻炼,即成为“双师型”教师。一是尽快建立一定数量的高职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培训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二是坚持选派教师下厂顶班锻炼;三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技术人员来学校担任教师,弥补专职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四是尽快制定高职教师系列职称评聘标准,设立独立的职称评审机构;五是加大现有师资队伍的在职培训力度,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教师对高新技术的认知能力和教学水平。
2.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篇二
关键词:培养模式,培养定位,发展水平,办学体制
1 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
1.1 高职教育的培养定位
高职院校不仅要成为高技能人才的人才源,也要成为应用技术的技术源。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调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描述为生产、管理、服务、建设方面的人才。现在国家教育部门则表述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但国内尤其是东部沿海产业结构从用人角度方面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从劳动密集型到技能密集型到创新密集型。因此,原有的关于高职教育的表述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式下的需要,必须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生产一线紧缺的人才绝非只有高级技工、技师或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还包括大量的实务型工程师或技术师。研究工程师和发展工程师需要有较好的数理基础,属偏重理论的工程师,而工艺工程师和操作工程师则是偏重实务的,属于技术工程师,也有人称之为技术师。
现阶段的调查表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处在极不平衡的状态之中。在国内有7个省市处于工业化后期,有13个省市处于工业化初期,其余的处于工业化中期。如此不均衡的工业化水平,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多样的和多层次的,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强化以及鉴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现实,我们要在世界产业链的分工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培养大量实务型的技术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就成为高职院校必然的历史选择。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所谓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具有一定技术应用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区别与中职培养的人才,因为中职培养的是操作型的技能型人才,而高职培养的是技术型的技能型人才。这对于提升高职教育的水平和档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高职教育教学方式
一是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比例问题。高职院校为了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其中以实践教学为重。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技术,可满足工企业的需要。
二是生产性实训问题。为了加强学生能在学校里真刀真枪地进行技能训练,便引入了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概念。校内生产性实训即生产是真实的,产品是真实的,营销是真实的等条件。当然,这样模仿了社会的真实情景,能够让学生以解社会的需求。
三是产学合作。一个时期以来,高职院校只能提产学合作,而不能提产学研合作。理由是认为研发不是职业院校的任务,而是本科院校的任务。这样的指导方针与当前的实际需要已经不相符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作为新加坡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他们的实践已经出色地回答了职业院校在技术应用和研发方面同样能大有作为的问题。因此,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加强了研究创新体制。
四是加强校企合作。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一般专业多,前沿专业少;长线专业多,紧缺专业少;紧跟现在需求的专业多,指导未来需求专业少。因此,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很多高职院校采取了校企合作。
2 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
2.1 高等教育的培养定位
高等教育关注人作为高级生命体的自然价值。高等教育的价值坐标体系是建立在超社会的万物世界里,关注的是人与整个客观世界的关系,重在发展和展现人类特有的生命潜能与灵性,突出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不以学某一种技术或技能为目标,而是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为主。高等教育是从人的内在身心结构来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人的内在身心结构指人的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高等教育重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评价一个学生的素质不在是以成绩为标准,而是德与劳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凡属人的潜能的一切积极因素,都应当成为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不应当有所局限。从理论上说,人的发展是没有尽头的,但人的发展要受到人的生命时间和社会客观环境的制约,因此,真正的全面是一种理想。但,高等教育就必须积极地去追求这种理想,并且要能够打破以统一的考试,统一的门槛来框定在生命潜质包括性格志趣上千差万别的学生。
在教育的内容维度上,凡有利于开发人的身心所包含的一切积极因素的教育内容都应成为普通教育的范畴,凡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准则、法律制度、思想道德也都应归为高等教育的范畴,具体来说,它包括体育、德育、文学艺术以及人所能感知和认识的一切人类社会和自然办的客观现象和客观规律。高等教育所要求的认知内容不以应用为目的,而重要认识过程的本身,因此,它强调按认识的规律来要求知识的体系性和逻辑性,而且在同一社会条件下,不同的人所受的普通教育的体系及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层次上存在差异。另外,高等教育带有较浓厚的统治阶级色彩,因此,高等教育具有统一性、原则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等特性。在教育的内容上,高等教育强调传授过程的思想性、理论性、知识的渗透性和内化性,启发式、研究式、感染式等教学方法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办法。
2.2 办学体制
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高等教育的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三者之间所形成的权力分配和运行机制的典型范式。从现实发展来看,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公立办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教育部、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各中心城市举办的公立高校。各高校作为举办者是在《高等教育法》以及相关政策之下依法办学。民办办学模式,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一大批民办高校蜂涌而至,并且有良好发展的势头。如北京海淀走读大学、黄河科技大学等。这些民办高校办学效益好,社会信誉高,是我国民办高校的代表。这些民办高校与公立办学模式的区别在于没有要国家投资而创办了学校。
混合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比较复杂,涉及到多种情况,如教育集团、大学城、二级学院、公立民营等办学模式。教育集团办学模式,教育集团是我国新近出现的一种办学模式。它们运用市场机制,以市场需要为导向,逐步实现教育规模的集团化。大学城办学模式,它是以多种方式融资建校以满足人民接受高等教育需要的和种办学模式。如上海松江大学城、杭州大学城等。这些大学有的是以政府投入为主,有的是市场融资为主。甚至许多是多种形式的混合。
二级学院办学模式,这种模式与公立办学模式和民立办学模式都不同。它们是在公立高校内举办的具有合作性质的二级学院,现在许多省市都设有这样的教育机构,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巨型大学的不断涌现,二级学院办学模式将会出现更多,涉及省市更广。公立民营模式,这种模式的院校所有权公立,但院校引入市场的投资体制和民营的管理方式,院校实行董事长下的校长负责制。
3 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高职教育发展的不足
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配比例问题上,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分专业的具体情况,将理论教学课时一减再减,甚至有将实践教学来替代理论教学的倾向;不分具体的课程性质,一律套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项目载体等教学方法,搞得有些课程内容牵强附会,信息量锐减,大大削弱了现代大学集约式输出信息和传授知识的功能。结果造成理论教学缺斤短两,内容空洞化、稀薄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技术基础和后期发展。在实践教学的质量问题上,由于培养目标的重心下移和片面性,使得实践教学从内容上看比较浅薄,大部分学校停留在对某一实务、流程、软件的熟知和熟练上,缺乏对技术活动全过程的完整训练;从形式上看,集中表现在顶岗实习呈“放羊”状态,质量严重下滑。
另外,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反应迟钝,如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在全国范围来看都很稀缺。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核心的高技术服务业在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反应。至于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的信息服务化新趋势,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外包服务,以及现代物流服务、现代社会服务等出现的新业种,支农、惠农、强农的新技术等等,不仅高职院校普遍反应不灵敏,而且国家的专业目录指南也反应得相当迟钝。
3.2 高等教育发展的不足
高等教育虽然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但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也不可忽略。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离社会发展目标的差距仍较大。高等教育投资不足,限制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以二00二年为例,中国高等教育所需经费二千五百亿,国家投资一千二百亿,资金缺口近一半。高校教师人数、质量仍不满足要求。一方面尚缺至少三十万合格高校教师,另一方面新教师占教师总数近半、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当前中国学生和教师的比例总体超过二十比一,国际理想比例约为十四比一。大批新建高校教学质量有隐忧。目前全国一千六百余所高校中,一九九八年后新建高校超过总数一半。
部分高校办学思想及理念与时代要求差距大。我国高校离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相差甚远,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培养不出大师级的出类拔萃的创新人才,关键是高校实力太弱、办学经费不足。办学经费不足的原因,一是国家投入不足,二是国有化的办学体制造成国家负担太重,教育经费被平均分配掉了,不能确保重点大学有足够经费。许多发达国家、新兴国家的高等教育都不是由国家包下来的,私立高校占60-70%以上,这些大学主要靠学费、社会集资运行。政府把教育经费重点投入到公立大学,重点大学,确保它们有足够的经费。如果我国高校现有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不改变,即使教育经费达到GDP的4%,仍满足不了高教发展的需要,重点大学仍得不到充足的经费。
4 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联系
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教育对象和层次上的关联。首先,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来说,高职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对象具有同一性,即对同一个受教育者,在特定的人生阶段,既要接受高职方面技能的教育,也可能要受高等教育。如近年来,大学生回炉现象比较突出,众多接受了普通大学教育的毕业生为适应市场需要,又重新返回专门学校学习,以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以求掌握某项技能。另外,在高职接受过教育的学生,可能会专升本,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发展和完善人的身心,是一种自然的渐进的过程,可以从零开始,而高职教育存在一定的起步高度,受教育者必须在身心得到一定的发展、理解达到一定的层次之后,才可以全面系统地接受某种高职教育。因此,在接受高职教育之前必须要有接受一定的普通教育。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动手实践能力这方面有所欠缺,与社会实际应用有脱轨。很多大学生毕业前或毕业后要参加一定的公司实训才能就业,所以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加强这方面的师资力量。在实践方面要实行与公司相结合的教育制度。另外,中国的高职教育除了在理论上要加强之外,在实践上要更好的实行与公司相结合的制度,以发挥公司内需要基础型人才的机制。
5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的高职教育培养定位及发展模式。培养定位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职业岗位技术为主线从而设计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特点。培养模式有:产学结合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模式等。其次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定位及办学方案。高等教育以有利于开发人的身心的一切积极因素的教育纳入培养轨道。凡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流意识形态、思想道德也纳入高等教育的范畴。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以混合办学模式为主。又分别详细阐述了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不足,另外,又建议了两者相结合的方案。
参考文献
[1]陈西岳.现代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J].职教论坛,2004(19).
[2]张健.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的认识[J].职教通讯,2001(6).
[3]张振元.论职业教育的学制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3).
3.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篇三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策
1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1.1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单一僵化
对于处于初中高中等基础阶段的学生来说,设置固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等可能会为学生铺设有一条较为顺畅的道路,为学生的未来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体制中,学校所设置的固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限制了成人思考的广泛性,对于成人而言,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和较为完善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等,而在成人教育培训过程中,设置固定的必修课程大大束缚了他们对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在较为尖端行业中并没有国外的人才做的好的结果。在我国当前成人教学体制下,学院过度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希望学生能够在各方各面都有所发挥有所了解,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无法使学生在一条路上走的更远。
1.2实验实践环节过于单一
我国在教育体制方面向来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培养,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体制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书本上的知识一定要进行牢记,而学院往往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理论知识过于重视而忽视实践的后果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教出一批又一批仅仅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才,这些人才当进入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中往往在一开始仅仅只会理论的知识,对于实体的物体一无所知,这样的教学体制造成了人才的偏向发展。这种问题的出现也与目前大多数院校的实践条件不足造成的,当前院校首先在教学器械上有的器械过于陈旧根本无法使用,有的院校担心学生的个人安全等而将学生限制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从而忽视了实践课程的培养。
1.3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的单一运行模式
当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还是存在较大问题的,首先,当前大多数院校对成人进行相关学科的教学过于单一,在教学课堂上,大大忽视了成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教师也过度的重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一种现象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神采奕奕,学生在课堂下听的昏昏欲睡,对课程提不起一点兴趣,造成这种问题的发生就是教师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其次,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较为抽象化的知识和理论等也仅仅知识通过反复抄写的低效率学习方法来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而不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削弱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关创新思维的形成。
其次,就是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最终考核模式的运行过于僵硬,经过了多年的成人高等教育考试后,由于考试内容和考试体制的僵化导致试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前一年的大差不差,教师往往在对学生进行考试培训过程中,仅仅要求学生对一些重点题型进行死记硬背,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说,都需要将重点题型背过,即使学生对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想法。这种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教师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上成为了被动接受者,若没有教师的引导根本不清楚如何自主的进行知识的获取的问题。
2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前面我们对目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存在较大问题的,首先对于教育体制来说,成人人才培养教育体制的僵化使学生创新思维受到很大的束缚,其次在实践环节上的缺失也导致了人才无法达到全面化的发展等,下面针对我们所讲述的这些问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创新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
2.1教育理念的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对教育理念都持有错误的看法,对此,我们应当对教育理念进行先关的改进,首先转变教育理念,深化对教育体制的理解,需要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要清楚的认识到教育是一项不仅能够改变人命运的活动,还是一项能够净化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的一项活动。对于教育的深刻理解则是,教育能够使专业人员对于相应的专业技能有专门的了解,能够在其专业领域内运用合理有效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院首先应当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在课程中设立多种学科适合多种学生学习,对于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给予充足的时间来让其发展和学习。创新在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学院首先从教学理念上进行相应的改变,对于学生培养创新艺术,注重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
成人高等教育不同于高中初中等的基础性教育模式,它对于成人的教育应当持有一种创新性多方面发展的思维模式,因此,学院在对成人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情况下,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样化的课程,注重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在大学的学科中,学院也可以设立多方面的学习渠道,例如课程的学习可以不仅仅通过课堂的学习,还可以将课程上传到学院官网上,对于当时没有时间到课堂上学习的学生能够让他们在其他时间通过上网时间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教学模式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是较为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其次,学院也可以定时的举办相关成人证件的考取,对于不同需要的学生设立相关需求也有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2.3培训方式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下,教师往往对于学生的教学都是强制性的,课堂上布置的什么任务要求学生通过一段时间查阅资料的方式来进行完成,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对象,学生很难对知识有有效的了解。学院应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强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下时间对于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巩固对于不懂的知识进行相应的查询,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3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我们看以看出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存在较大问题的,从教学体制到教学模式上都存在着单一僵化的问题,对此我们应当积极的进行相应的创新。随着目前我国经济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当前人们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教育体制应当尽快的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下抓住机遇抓住挑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创新,从而使目前的教学模式适应当前这个学习型社会,为培养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浩平.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3,33(11):34-36.
[2]黄慧利,袁蕾.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3,(3):34-35.
[3]郭敬艳.以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发展方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10.
4.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篇四
关键词:人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思考。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1 致力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
长期以来,四川省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一直坚持对企业进行人才需求情况调研,认真听取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对畜牧兽医分院办学的意见,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尽量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例如,畜牧兽医分院与崇州旺达饲料有限公司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在2006~2007 学年从2004 和2005 级学生中选拔一批学生组建起了第一届“旺达班”,迈出了“订单式”
培养的第一步。在组建的过程中校企业双方召开多次研讨会,确定办班方式、针对企业用人要求,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确定课程及授课教师、教学方式、实习实训场所等具体事宜,同时对课程调整情况上报教务处备案。
在“旺达班” 的基础上,四川巨星企业集团公司合作也与本院展开合作,于2007 年初开始联合筹建第一届“巨星班”,这标志着畜牧兽医分院校企业合作又一次取得了可喜进展,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接轨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四川巨星企业集团公司合作与畜牧兽医分院已经联合筹建了三届“巨星班”。在毕业生招聘会上,有来自四川隆生集团、四川乾坤集团、希望集团、北京英惠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十家省内外知名的企业来本院招人。目前本院所设专业基本覆盖了饲料兽药生产加工企业、动物良种繁育场、畜牧兽医和动物防疫监督管理部门、果蔬饮料加工企业多方面的职业岗位群。
通过与企业座谈和毕业学生追踪调查,毕业生多数分布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服务与生产管理等工作。他们以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用的技术技能和较好的综合素质,深受企业的好评。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的骨干,并在校企结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企业参与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
1.2.1 校企共育人才。
本院组建了由分院专业教师、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如今专业顾问委员会中,主任委员和大多数成员仍为企业的专家,学院依靠专业顾问委员会全面推进专业的教学改革,坚持走校企结合培养高职人才的道路。
1.2.2 参与专业教学改革。
本院每年都召开教学改革会议,听取专业指导委员的意见,随时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服务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在修订07 级畜牧兽医专业[天下论文网]计划时把《畜禽饲养与生产》分设为《猪生产》、《禽生产》和《牛生产》三门独立的课程。在修订08 级畜牧兽医专业计划时做了新的尝试,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强调学习与实践的交替循环,把课堂办到企业车间去,养殖场里。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草食动物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宠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四个职业方向模块。针对当前畜牧生产实际,具备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岗位群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能通过相应的职业工种鉴定的前提下,必修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2 个职业方向模块课程,为扩大学生就业面和增强就业竞争力。在草食动物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宠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2 个职业方向模块中任选其一作为选修课程,完成规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在综合实践训练与毕业实习项目中根据职业规划、个性发展和爱好强化1个职业方向技能训练,实现零距离就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的教学交替人才培养方式。
在修订09 级畜牧兽医专业计划时做了大范围的调整,第五期只开设专业限选课程。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就业的基础上,把专业限选课程分为草食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治方向、宠物保健与修饰方向、养禽与禽病防治方向和养猪与猪病防治方向四个职业方向,以满足学生就业选择和当前养殖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了实践教学比例,增加了学生假期的专业调查与实践课程。此外还把职业技能考核单独列入教学计划,将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职业资格考核内容嵌入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实施“双证书” 教育,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至少1 个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连续四年毕业生100%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1.2.3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实训教学。
本院现与崇州旺达饲料公司、四川乾坤集团、四川隆生集团、四川巨星集团、大北农集团等10 多家龙头企业或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结合实训基地,还与双流县共同建设了严华村分院、红碑村分院、篁筱村分院3 个专家大院村结合实训基地,在金堂县帽顶村、邛崃市土溪村等地建立了对口扶贫基地。这不仅是教师发挥专业优势与技术优势服务“ 三农” 的场所,也是学生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及培养“ 亲农、事农、兴农” 情感教育的基地。毕业学生实习多数放在生产第一线,企业安排有技术人员作为实践训练的指定教师,学校也派有专业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特别是“巨星班” 的毕业实习由企业分成小组,每组全天派出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实习、监督、填写实习鉴定评语,综合评定给出实习成绩,学生普遍反映学到了东西,收获不小。
1.2.4 聘请企业专家兼课。
分院长期聘请崇州旺达饲料有限公司的余大军硕士、西南大学的佘永建教授、四川巨星集团生猪事业部总经理岳良泉、饲料技术总监及生猪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唐春祥、生猪事业部综管部副经理周欣等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亲自授课,深受学生好评。学院积极为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在面向社会开展职教培训的同时,本院积极主动为企业优先解决实际困难,与企业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创双赢的局面。专业教师为崇州旺达饲料公司等企业养猪大户及经销商进行《种猪的选择》、《仔猪和母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疫病免疫程序》
等针对性强的短期培训。2006 年开始与四川乾坤集团联合开展全国经销商专业技能培训,预计在全国范围内培训500 人,目前前三批近三百余名“金牌”经销商培训班已圆满结束。帮助隆生集团制定业务员培训计划,并参与了多家分公司业务员的培训。还有更多的企业主动找到学院,商谈合作培训事宜,以期提高员工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取主动。学校积极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有多名教师常年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服务咨询,在企业和广大养殖业主中建立了很高的社会声誉。周大薇和李光沐两位副教授及刘永红老师与温江农友家禽研究所合作的“红酒酵母多糖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研究项目在四川省目前存栏量最大的商品蛋鸡场(达25 万只鸡)——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的巨兴养殖场进行了推广应用扩大试验,使该场每只鸡净增纯利3.27 元,在一个产蛋周期中,就净增纯利80 多万元。周光荣和唐仁华两位副教授长期为温江区、邛崃等地的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的推广、饲养管理的规范以及畜禽疫病的诊治,两位副教授被聘为重庆西南大学科信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专家顾问团成员、成都凤凰饲料有限公司销售部技术顾问。6名副教授作为成都农业科技特派员分别对口联络和技术服务龙泉驿、邛崃、崇州、青白江、都江堰和大邑6个市县,按照当地的发展规划,收集急需解决的农业科技问题,反馈给成都农林科学院组织协调解决。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批靠得住,不脱产的农民技术员和农民经纪人。此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和农户的肯定,推动了当地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积极地开展“订单式” 培养,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综合效能,是实现本院突出特色教育、打造品牌的有效途径。本文参考如下文章:
1、胡萍。走校企合作之路,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能教育,2007(2)。
2、田明山。高职高专院校推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校企模式的思考,培养高技能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8(18)。
5.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篇五
论文摘要: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用于高职院校管理,有助于构建“无缝对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理想的高职教育供应链应体现办学主体多元、学历层次齐全,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就业渠道、生源渠道互通互连。实现这种“无缝对接”,需要政府参与调整供应链结构,高职院校实施拉动式人才供应链战略,并与外界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同时做好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市场;无缝对接;人才培养;供应链管理
一、研究背景
供应链管理是目前最先进的管理技术之一,它最早应用于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可以用最短时间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受益的不只是一个企业,而是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群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可看作是一种服务型企业,学生从生源地进入高职,经过教育加工后,再输送到用人单位。供应链管理思想完全可以引入到高职院校管理中来,改进学院原有供需关系,使之更有效地运行,实现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最终达到生源提供方、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多赢的局面。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中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与就业市场衔接不通畅。具体表现为:与就业服务市场缺乏信息沟通,毕业生就业进程延迟,就业成本加大;在专业设置方面,争相创办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或不对口现象严重,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教育与就业市场脱节,学生即使就业也无法很快进入角色,需要企业再培训,增加企业人力成本。从供应链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和就业单位是一条人才培养供应链上两个不同的节点,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这两个节点无法达到一种无缝化的连接,或者说是一种非常通畅的连接。“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人才市场需要大量的具备行业科学管理知识和一线服务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专门人才的情况下,与产业及企业同步互动、通联的高职教育模式,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操作技能层次上达到用人单位一线工作人员的就业要求,并具备事业的延展能力。
本研究将先从高职供应链分析开始,探究人才培养供应链的无缝化问题,进而找到高职院校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的解决方案。
二、人才培养供应链分析和创新
(一)传统人才培养供应链分析
高职院校自开办之日起,供需问题就随之产生,其供需关系网络是固有的。学校的供需关系不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培养而发生的学校和生源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而且还是为了满足就业目标而发生的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这种供需关系网络虽然也属于供应链范畴,但仅仅只是供应链的初级阶段而已。就是一个按照这种通联方式,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供需网络图。
由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系列中有职业技术学院、本科二级学院、高专、成人高职、民办高职等。虽然表面形式多样,但在实践中存有各自为政、相互分割、互不联系的种种弊病。中职与高职在纵向上缺乏信息沟通和良好的协作,高职院校横向之间也缺乏联系,更为不利的是专科教育成了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各自封闭、自成体系。在这里生源、高职院校与就业市场没有实现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供需关系是一种松散的、非合作的关系,在供应链中供需节点单位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或集成。这种供需形式的弊端具体表现在:
专业及课程设置仍缺乏对社会实际需求的科学预测与把握,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很多高职院校一味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重复现象严重,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就业岗位需求之间不成比例,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状况。
由于生源质量普遍下降以及专科成为职业教育最高学历等原因,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问题,同时社会又出现了高级蓝领严重短缺现象。这种现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专升本”学生毕业时发放与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不一样的毕业证书,这无疑会给希望通过高职院校转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的高职毕业生带来一定的打击,并且普通本科学校接受高职专科学生的动机多数在于扩大生源,在培养方式上一般也是按照传统方式,没有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更不是为了培养具有新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用人单位也对这些“专升本”高职生有明显的歧视。目前毕业生就业渠道包括学院推荐直接就业、参加人才服务中介机构交流就业、亲朋好友帮助推荐就业、网络人力资源招聘等。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成熟有效的毕业生就业通道,使得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路径尚未完全通畅,专业不对口和就业成本高的现象日益严重。
(二)创新人才培养供应链
通过对高职教育供应链的研究分析,结合就业市场发展趋势,并借鉴发达国家(地区)高职教育的先进经验,我国未来理想的高职教育供应链是:以应用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办学主体多元、学历层次齐全,与普高教育、就业渠道和生源渠道互通互连,开放式、高水平的供应链体系。
改造后的人才培养供应链具备以下特点:
1.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衔接
高职毕业生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按用人单位的要求“定制化”培养,实现毕业生能力与就业单位需求的“无缝对接”。由此,高职院校要及时了解用人单位要求,进行“需求”管理,参照就业单位岗位要求,共同设计教育培养方案,全方位实现“产学研”合作,并将管理延伸至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
2.了解生源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
一方面可以了解详细的学生信息,提高生源质量:另一方面使其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制定招生计划。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应减少其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建设,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外延范畴不是介于中专、高中与普高本科之间的一种学历层次,而是独立自成体系的系统,与普通高等教育形成相互沟通的关系。高职自身的体系应该由专科、本科及研究生3个层次组成,可以实行学分制,根据学分完成情况颁发毕业证书,并且部分所修课程学分在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内得到承认,改变职业教育是培育低层次人才的印象。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承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
4.由原有的推动式供应链变成拉动式供应链
如图3所示,推动式的供应链运作方式以高职为策动源,学生通过教育“加工”后从就业服务机构推向用人单位,就业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供应链方式在早期的就业市场是可行的,在目前就业供过于求的局面下,该供应链响应能力明显较差。拉动式供应链的驱动力来自用人单位,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而集成化拉动式供应链在原拉动式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供应链各节点的合作和协同,合作双方参与到对方的相关事务中去。
5.整条供应链必须是无缝的
只有实现供应链的无缝化,才能实现毕业生就业的无缝化。在这条供应链上,所有成员的目标、想法和行动完全处于一种协调、同步的状态,而这一切有赖于信息流的传递。海尔、大红鹰等企业办校就是一种办学单位和用人单位的有效集成。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降低了企业招聘成本和风险,同时,它还具备传统职业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即最先进的实训设备、最仿真的工作现场和最柔性的就业规划。
6.把自主创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
为改变以往人才培养供应链自主创业薄弱、就业渠道狭窄的局面,高职院校应设置自主创业的有关课程,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人、财、物的帮助,让一部分有创业实力的学生能顺利发展自己的事业,从而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无缝对接”的建议和方法
(一)政府应参与调整人才培养供应链结构
政府必须重新调整高职学历层次,从大专层次向本科、研究生层次拓展。在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中挑选办学能力强的院校作为本科和研究生职业教育试点单位,然后向全国逐步推广。高职和普高之间要做到学历对等、学分互通。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实现资源共享。
(二)实施拉动式人才供应链战略
拉动式供应链实施的主要手段是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目前“1+1+l”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采用。
如图4所示,这种模式包括1年学校为主的基础教育、1年校企共同的专业培养和1年企业为主的实习。每个阶段的实施主体并不独立,也不完全以时间来划分,它强调的是在学校的教育环节中,企业对人才培养由浅至深的参与和全程的渗透。这种模式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习以及职业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得教育与行业发展、市场经济相协调,提高了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建立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人才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要实现学院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必须先实现人才培养供应链的无缝化,而无缝对接需要各节点间良好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其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步骤为: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的需求分析;制定标准,选择生源提供单位和用人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此主要研究校企间的合作关系的建立。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多数高职学院和绝大多数企业缺乏主动出击市场的动力和积极性,即使合作也仅仅是一种短期行为。为加强校企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双方签定合同,严格履行契约;建立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校企之间形成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在校企之间搭建桥梁,负责将企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反映给学校。
(四)建设就业信息平台
高职院校在依托全国或省市就业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要拥有自己的信息平台,包括就业指导信息平台、高校和就业服务机构之间沟通的信息平台、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就业合作信息平台等。在供应链节点间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用人单位通过定单来描述自己需要的人才,学院根据订单来制订招生计划和教学计划。因此,需要生源地、学院、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制定衡量高职学生素质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思想品德、业务文化、体能健美和其他方面(包括创新精神和社会交往)。这4个指标都设立一定的权限。
思想品德、业务文化、体能健美和其他方面的权限分别为0.3、0.3、0.25、0.15。用人单位在订单中给出这4个指标的分数值或者指标的分数值与权限值的乘积之和,学院根据订单的要求,客观地给出分数,使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进入到合适的岗位。高职院校还可以将此评价体系扩展到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促进学生自主创业。
6.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篇六
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CDIO的培养模式开展工作,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使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更加与时俱进,切合实际。CDIO模式中,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生命周期模型。
首先,构思(conceive)。在CDIO模式中,构思属于第一阶段,包括确定客户需求、企业战略、商业计划等使命愿景,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使命与目标的明确是最基础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后续几个环节的开展,在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作为辅导员我们首先需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思想,明确高等教育在大学生一生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大学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时机,同时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经历过高考的风雨洗礼,从高中苦读的校园环境进入到自由开放的大学,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新的起点,有海量的信息与新鲜的事物等待他们去探寻,四年中他们源源不绝的进行汲取与吸纳,而这些不会随着大学的结束而中止,相反会渗透在今后生活的点点滴滴,乃至贯穿其一生,因此高等教育既是阶段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以此为出发点,作为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的过程中,不应该就事论事,而应该将每一个事件串联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闭环,把四年的大学教育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其次,设计(design)。在CDIO模式中,设计是将构思阶段的使命与愿景进一步具体细化的过程,是下一个实施阶段的依据。根据CDIO一体化的核心思想,我们应该把大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与规划,以“我的大学”、“我的集体”、“我的职涯”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进行长期和系统的工作。新生入学后,要利用军训的有利契机,对新生开展以组织纪律教育为主的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可以让高年级的学生代表现身说法,介绍学习经验与学习方法,利用各种宣传途径让新生感受作为一个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使学生尽快了解“我的大学”,掌握校规校纪,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与生活习惯,为今后四年的大学生活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在学生对“我的大学”有了一定认识之后,继续开展“我的集体”主题教育,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在班委会、团支部、寝室长配备建设完毕后,以“我的班级”、“我的寝室”为重点,让曾获荣誉的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优良学风寝室集中进行风采展示,以形象的方式倡导学生创建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优良学风寝室。同时,由心理健康中心组织开展“寝室向心力”大赛,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强寝室同学间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当学生完成了一个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逐渐适应了“我的大学”、“我的集体”、“我的班级”、“我的寝室”后,要继续开展“我的职涯”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度过一个积极、充实、有价值、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专业教师、知名企业的CEO给学生作专题讲座或与学生交流座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与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帮助学生规划四年的学习目标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并以书面的形式体现即每名学生都要有一份自己撰写的《我的职涯规划》,对本人一生的职业生涯作总体规划,使得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更有目的性与计划性,为今后的人生都能铺平道路。
再次,实施(implement)与运行(operate)。CDIO模式中,实施和运行阶段是指完成从设计到产品的转变过程以及交付使用后对客户的预期价值评估和对系统的支持、维护与升级改进,是对前期构思的总体愿景与使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付诸实际的过程。有了CDIO一体化的核心思想,日常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的时候,我们需要切实有效的实施细则与运行机制为支撑,保证预期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我们应当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评体系,成立专门的考评领导委员会,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工作小组,围绕学生的思想道德、专业知识、文化修养、身心素质各方面进行360°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估。每学期进行一次,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责成专人根据相关记录情况,结合工作小组提供的材料,综合审查每名在校学生的素质测评结果,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自测,多方综合出考评结果,并公示三个工作日,让全体学生进行监督。在每年的五四评优及评优中,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评结果是主要的评优参考依据,根据科学、规范的考评体系而产生的评优结果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评优结果的透明、客观与公正。同时,各种评优结果要进行公示,并组织获奖学生及班级对新生进行风采展示,一方面是对获奖者的表彰与鼓励,另一方面是对新入学的学生一种最直观而生动的教育,让新生在获得抽象概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通过对新生开展各种系列主题教育,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完成学生自评与他评的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评作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与管理手段,最后以此为依据产生五四评优及评优结果,再组织获奖者学生及班级对新生进行风采展示,现身说法,这样就形成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一个一体化的闭环,从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与连续性。
在日益发展的当代社会中,高等教育面临着越来越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CDIO的培养模式可以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开拓一种新的思路,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应该学习CDIO的培养模式,牢固掌握CDIO一体化的核心思想,熟练运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的周期系统,解决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7.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创新意识 篇七
我们从教育学角度讲的创新意识就是心理学上讲的所谓的创造意识。创造意识是指人们对创造活动的心理倾向和态度。一个人若没有创造意识, 则不可能开展积极的创造活动。创造意识强的人乐于创造, 勇于探索未知;创造意识弱的人, 因循守旧, 接受习惯。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中,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对老师只能“唯命是从”, 恪守“师道尊严”、“唯师独尊”。学生的独特思想经常遭到批判和挑剔, 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压抑和磨灭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致使许多艺术类学生被塑造成照搬照演、照葫芦画瓢的“庸人”。这对艺术职业教育来说, 已经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是当代艺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我个人认为, 对艺术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理论教学的角度, 应从这样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氛围, 创设创新环境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教师有必要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和愉快的学习环境, 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只有在轻松、愉快、民主、自由的气氛下, 创新教学的基本原则才能真正地得以实施。此外, 创新教育是与接受教育相对而言的, 它是以继承为基础、发展为目的, 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学生的创新素质并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 只有在相应的教学环境下,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发展。
1.尊重学生人格, 培养创新情感
创新教学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民主、亲密、平等和谐的关系, 是进行创新教学,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前提。教师必须用尊重、信任、平等、友好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设民主、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 使师生感情融洽、思维活跃。教师要尊重、平等地对待学生,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的意见;要创设教学情景, 提供机会, 启发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也只有在轻松、愉快、毫无顾忌、毫无压力的情绪氛围下, 才能激起对所学知识、所研究问题的兴趣, 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尝试、发现、创新”的过程中来, 才能敢想、敢说、肯思考、肯接受, 才能不断激发创新情感。
2.实行开放教学, 创设创新环境
宽松、自由、教学互长的学习环境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保证。传统的教学, 教师采取“填鸭”的方式, 我讲你听, 我写你记, 讲课内容脱离实际, 内容枯燥乏味, 形式简单, 这样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深刻地了解学生, 在情感、思想等方面要与学生产生共鸣。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应变“师道尊严”、“教师权威”为“师生平等”、“以诚相待”。教师应在课内、课外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勤于思考, 乐于接受知识, 实行开放式教学, 创设宽松、自由、教学相长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政治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的题目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对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关心的问题和社会上出现的某些热点、难点问题的看法,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自由展开讨论, 教师要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并积极投身到讨论中去, 对于在某些问题认识上的个别差异, 要善于发现其价值, 并予以相应程度的肯定,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为其创新意识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发展创新个性, 激发创新欲望
顾明远教授指出:“要培养创造性人才, 就要克服目前教育中的单一性、封闭性, 尊重学生个人,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自我负责意识。……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标志。”[1]创新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 创新就是一种“标新立异”的过程, 是一种求异性思维。没有求异, 就不可能有对新事物的独到见解和发现, 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标新。标新正是求异的结果。因此, 无论是标新, 还是求异, 都体现为鲜明的个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教师让学生画苹果的时候, 一个学生画出了方形的苹果。这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以至于有了下面的对话。“你吃过方苹果吗?”“没有。”“你见过方苹果吗?”“也没有。”“既然没吃过也没见过方苹果, 那么你怎么想到要画一个方苹果呢?”“我们家的人都十分喜欢吃苹果, 但吃苹果时常有这样的麻烦, 苹果是圆的, 一不小心就会到处滚。假如苹果不是圆的, 而是方的, 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再则, 我爸爸经常买苹果回来, 我发现, 很大的一箱子苹果其实没有多少, 因为苹果是圆的, 苹果与苹果之间的空隙较大, 许多空间被浪费了。假如苹果是方的, 一箱子就会装得更多。所以, 我认为苹果方的比圆的好。”听了这些话, 老师对学生进行了表扬。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这个孩子今天只是拥有一种想改变现实的不成熟的想法, 但这也恰恰成为他创新意识的萌芽, 从而成为他成年之后创新的一种前动力。
时代的发展需要教育的创新, 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个性化的思考, 一个抹杀了个性的民族不可能是有创造力的民族, 一个泯灭了个性的人不可能是有创造性的个体, 一篇缺少个性感悟的文章不可能给人以生命的启迪。教师要做一个有创造观点的教师, 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 积极看待学生标新立异和超越“标准”的行为, 自觉地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欣赏激发者和培育者。
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 向传统挑战, 向老师质疑, 不断地发现问题, 不能因为自己的墨守成规而随意扼杀学生的挑战性。批判理论性主义的代表波普尔曾经说过:“正是问题才激励我们去学习, 去发展我们的知识, 去实践, 去观察。”“一种理论对科学知识所能作出的最持久的贡献, 就是它所提出的新问题。”[2]教师可以针对“知足常乐”提出“不知足常乐”;针对“开卷有益”, 提出“开卷未必有益”等等, 使学生们在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过程中, 逐步地激发起自己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望。
三、注重学科改革, 开发创新潜能
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严重地影响了人才的培养, 造成了许多高校毕业生“说起来头头是道, 用起来处处碰壁”的严重局面。改革学科教学, 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是社会的需要, 是素质教育的呼唤。
1.利用课堂教学, 开展创新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性的将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引入各门学科及课堂教学, 并使之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例如, 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语文学科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 应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不应仅仅拘泥于文字的考证、词语的解释、语法的分析, 而应着力于语言运用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 尤其应注重对创新思维潜能的开发。因此, 语文学科应充分发挥优势, 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 激发起创造的欲望, 使语文学科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方热土。语文课堂应给学生思索的空间,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和语文教学一样, 各门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流淌着创新的主旋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弘扬传统精华, 提高领悟能力
创新教育对于传统的教育来说不是一个简单否定的过程, 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中国传统教育中有许多极有价值的内容、方式, 经过科学的整理、扬弃, 完全能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中国传统教育中的“背书”现象。背书决不是为了“死记”, 而是在背书的过程中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领悟与理解能力。实践告诉我们, 有许多经典之作所包含的意蕴、内涵、哲理等, 既不能“一目了然”, 也不是靠老师的一次讲解就能清清楚楚, 而是要反复地体会, 靠自己去逐步地领悟和理解。“背书”实际上就是一种有效的领悟过程和方式, 问题是我们很多人都把这一过程简单化了, 而把悟性的开发过程当成了“死记硬背”的过程或俗话所说的“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 不仅不能提高领悟能力, 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3.注重个体差异, 培养求知兴趣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同样, 学生们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区别学生的不同情况, 有针对性地实施培养计划。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 教科书的内容、考试的内容早就出现了一种倾向:越学越难, 越考越难。学生们忙于应付各种测试、竞赛, 整日地淹没在无穷无尽的题海之中, 完全没有学习的自主性。以至于他们能在考试卷子上准确地回答许多高、深甚至尖、难的问题, 但却连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问题都不懂。这实际上是一种“倒置”, 结果是极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重视这种现象,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 特别是对那些智商较高、个体优势较突出的学生, 应当有目的地引导他们“让思想走在年龄的前面”。这样做并不是违背教育规律以及认知规律, 恰恰相反, 是对这些规律的辩证地、能动地运用。
四、进行综合教育, 奠定知识基础
创新需要有力的知识支持。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 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 在创新人才的素质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以肯定地说, 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石在于是否具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理想的知识结构, 除了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广博性外, 还必须使学科专业知识、广泛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普及性的科学文化常识及学科相关专业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一定程度并互相补充、互为所用。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独特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从一定意义上讲, 创新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基础知识的厚实程度。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 教育工作者应从现在开始, 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 尤其是综合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们拥有雄厚的知识基础, 并能活学活用, 胜任未来的工作。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艺术人才, 是新时期艺术职业教育的目标, 是一个艰辛困苦的探索过程。但作为教育工作者, 其实他就孕育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创设创新环境, 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 激发创新欲望, 注重学科教学的改革, 开发创新潜能, 进行综合知识的教育, 奠定知识基础, 那么, 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 我们一定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永新, 徐亚东.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7:5.
[2]薛景华.问题教学法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 2003, (7) .
[3]李越, 孙枕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5) .
[4]曹蓉蓉, 吴毅.创新意识与能力[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5]彭坤明.创新与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6]林琳.知识改写命运的六种能力[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9.
8.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篇八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把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体系予以研究。较早研究的国内学者是查有梁,他在1993年出版了《教育模式》以及后来的《教育建模》两本专著,但该著作论及的教育模式并非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1998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在其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上,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揭示了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若干重要的内涵。但这还不是对人才培养模式最全面的概括。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是龚怡祖,他在1999年出版的由潘憋元教授作序的《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专著中,首次系统地从理论上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概念,提出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及淘汰模式”等六个要素,形成了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培养目标的研究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导向,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它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和发展方向,反映着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我国的潘懋元教授早在 1995 年指出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才培养要求不尽相同。笼统的提出培养目标是个范围过于宽泛的概念,应进一步根据各自培养的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目标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并符合行业的实际情况。他在研究过程中,面向的是整个教育行业而非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 1996 年 6 月 1 3 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高職教育目标定位为: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但还没有强调其技术性,应用性。2004 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强调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性。高职高专院校对人才培养应有正确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强调学生的理论学习、动手能力、实操能力,还需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一个健全的掌握某项高级技能的人才,虽然提出了具体目标,但没有清晰的划分。
综上所述,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国内学者显然已经拥有注重学生实操培养的意识,但受依旧以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观念影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的贯彻和定位依旧不够清晰。
二、专业设置的研究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的纽带,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较具代表性的有:李建求撰写的《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张丽萍、潘洪峰撰写的《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刘欣撰写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 张海峰撰写的《论高职专业开发的目标、原则与机制》、张连绪撰写的《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开发过程及条件评价》等,这些论文重点论述了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及专业设置的原则,但没有深入研究和分析专业设置的现状和问题,也很少有涉及专业设置的方法、程序以及解决问题措施方面的内容。 在著作方面,有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专业设置的也很少,只有两本是有关高职专业建设的书。一本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编写的《北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一本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办公室组编的《上海市成人高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这两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本地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案例及专业建设方案,实践性、指导性比较强,但缺乏理论研究。
综上所述,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上研究较少,没有研究清晰的说出专业设置的方法和依据,同时研究的理论依据也很缺乏。
三、课程体系的研究
课程内容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载体,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质量。“课程就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学校课程就是教学内容按一定的程序组织起来的系统。教育部与劳动部等颁发的《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2005),提出了职业教育要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去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课程模式,这从理论上为改革学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大多是对高职课程体系的某一点进行研究,缺乏系统分析。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厘清这些影响因素,才能构建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四、培养评价的研究
培养评价是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的一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和培养人才的质量做出客观的、科学的评判。培养评价是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设置等要素的反馈,为培养目标的修订以及专业的调整等提供依据。1998年通过《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接受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该法的《附则》进一步指出“本法声称高等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000年,教育部制定了“高职高专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估体系”和“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有六条原则,即科学性、可测性、简易性相结合;现实性、导向性和前瞻性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
综上所述,针对教学评价已经拥有理论基础,但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是较少,虽然对于推进教学评价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上述成果还没有提出一个可行性的系统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法也相对单一。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5.
[3]李宗尧,黄春麟.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特别计划.
9.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篇九
章丰慧(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研究生培养规模越来越大,同时研究生教育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硕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已成为高教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因此,重新审视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主要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现况,探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 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培养质量
一、培养模式的概念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生教育制度本身的发展,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其改革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更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主要在于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密切联系。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培养方式及其管理等诸多因素的最佳构成形式。它解释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培养”两方面的问题。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整体的概念,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系列必不可少的要素构成,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和考核与质量评价等。各构成要素之间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彼此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协调、统一的关系,并存在着目标取向一致的内在逻辑关系。
从培养模式的概念可以看出,一个学科专业的培养模式制定要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取向。总体来说,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这是贯穿整个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的;第二,符合校本特色,因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有着不同的自身优势与特色。在制定培养模式中,各个培养机构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并在规范的培养制度下实现培养模式多样化,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使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得到有力保证;第三,学科建设发展,高等教育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创新性、应用性特点体现了培养模式的应用性价值取向;第四,学生发展需求,培养模式的制定应考虑到学生发展需要,更好地体现出研究生教育人文关怀理念。
二、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况分析 [1]
(一)培养目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规定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目标为:“系统地掌握教育理论;了解高等教育学及相关学科中主要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进行教育研究所应具备的基本方法;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事教育研究工作、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和高等教育学科教学工作。”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1)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2)从事高校管理工作;(3)从事高等教育研究。[2]
高等教育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得到恢复和逐渐发展起来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学科建设的时间并不长。当时高等教育学科正处在初建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非常紧缺,使得培养教育理论研究者就成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初衷,也体现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学术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此时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基本能进入高校和相关高教研究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就业前景乐观。然而,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规模越来越大,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大量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无法能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多数毕业生主要所从事的是高校或其他机构的行政管理类工作,如教学秘书、辅导员等等。这说明传统的纯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二)培养过程
1.招生与入学。生源质量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并且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的影响,报考研究生的生源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很多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目的各式各样,有的是为了躲避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有的是为了通过研究生这种更高层次教育来为自己未来就业“增加筹码”,甚至不管自己是否对本专业研究感兴趣。并且,随着教育学研究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和研究生扩招,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入学门槛有所下降,致使招收来的研究生素质低、缺乏专业知识给研究生培养带来一定困难。
2.课程设置。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涉及到课程数量、课程安排和课程内容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基本按“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模式设置,理论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以及选修课,实践课程包括实训环节和科研训练等。以广西某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该专业硕士研究生需修10门课程,共32个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计8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5%;专业基础课程计12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7.5%;专业方向课程计8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5%;选修课程计4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2.5%。从该校的课程[3]
分布来看,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是以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占到总学分的62.5%,而在选修课程方面,学分数要求力度不够。另外,课程设置中对其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设置与高等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较少。
3.培养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研究生培养机构采取教师集体培养和导师制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相结合、课程教学传授和探索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但普遍的执行力度不强。有的学校重导师培养,轻教师集体培养。从指导方式来看,根据调研结果,83.6%的硕士生实行“单一导师制”,9.6%的硕士生实行“双导师制(正副导师)”,只有6.2%的硕士生实行“指导小组制”。以上数据表明,多数研究生采取的是“单一导师制”指导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存在许多不足,但对于导师来说负有明确责任,研究生能有所依靠感;科研训练与论文研究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当前很多学校要求研究生答辩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并把这一规定作为研究生是否有资格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硬性指标。为此研究生在完成第一学年的学位课程学习后,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为了发表而写文章,为了满足数量,同时兼顾评奖评优及找工作的需要,很多研究生匆忙选题,致使所撰写的文章“创新性不强,学术水平不高”,质量难以保证;对于课程教学方式问题。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教学多数仍然以传授为主而不是以探索为主,使得研究生的学术性不足,这种教学方式既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研究、应用型人才,往往只会培养出那种应试类型的人才,背离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探索等特点。
4.考核与评价。现存学生评价体系主要以量化指标为主,如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从而促使研究生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发表论文上,过于追求片面数量,忽视了科研活动中研究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虽然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普遍建立了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到答辩评审等一系列标准制度,但出现部分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考核评价流于形式的现象,没能真正起到考察学生学业成就、科研水平以及实践能力等作用。
三、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模式改进建议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时势变化,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就业去向多是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属性来讲,“高等教育学是应用性学科”,可见,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不是要全盘否定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只是以前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层次教育是作为一个独立性的教育阶段,现在它的角色应发生变化,转变为一种过渡性的教育层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应进行分流培养的改革,一部分具有学术科研潜质并有志于进行科研深造的学生继续进入博士层次学习,一部分毕业[6][5][4]
后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积极培养他们能拥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应用能力。同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特色设置具体培养目标,以达到培养多样化人才的目标。
高等教育学专业应加强实践性课程设置,以达到培养应用性人才目标。由于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职业去向主要面向高校行政管理或其他高等教育行政机构,在课程设置上要多设一些诸如教育统计测量、教育评估、计算机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技术性课程以及高等教育政策、高等学校实务、高等教育管理等应用性课程;而对于将来有志继续攻读高等教育学博士并将来准备从事学术理论研究工作的学生,其课程设置则要更加强调专业理论基础,比如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社会学、比较高等教育等理论性课程。另外,增加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选修课程比重,这些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使研究生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内;在课堂上,老师的角色应有所变化,不再是“传授知识——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讨式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学校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的管理职能,在培养模式中,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考核各环节都是质量保证的重要一环,每一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强了每一环节上质量控制,才能保证优质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严格执行中期考核制度、学位论文质量检测制度,因为中期考核是对研究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检测,对学生的后期学位论文研究至关重要,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做好开题报告、预答辩、答辩评审程序工作。最后,研究生应该树立自我监控观念,自身的自觉性、自控性在科研质量保证上有很大影响,研究生要强化自我监控作用。
[参考文献] [1] 邱灵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类型及比较[J].宜宾学院学报,2011.2.[2] [7]高耀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4.[3] 张霖,卢雅琳.对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6):
陈学飞,金红梅.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质量与问题.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28.[4]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
[6] 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59.潘懋元口述.肖海涛,殷小平整理.潘懋元口述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7:156.[7] 朱平.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6(1):66.作者简介:章丰慧(1986-),男,广西钦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学生公寓20栋108室 541006 章丰慧(收)联系号码:***
【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推荐阅读:
给排水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模式改革探究教育学论文12-03
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1-03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色研究报告07-19
刍议“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08-06
高等教育学培养方案11-20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10-17
高等教育研究10-28
高等教育财政公平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