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反腐倡廉新常态(共10篇)
1.构建反腐倡廉新常态 篇一
教育从早
监督从紧
防控从严
—区检察院以“新常态”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今年以来,区检察院主动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坚持教育从早、监督从紧、防控从严,以“新常态”强力推动检察工作实现新进展,取得新实效。
一、教育从早,着力打造遵规守纪新常态
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全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全力营造全院上下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
一是强化纪律规矩教育约束。围绕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各级纪委全会精神,结合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七项任务要求,做好守纪律讲规矩深度解读文章,教育引导全院干警加强认识,切实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结合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加强对办案部门、一线办案人员的党性教育、纪律教育和廉洁从检教育,做到执法办案严守法纪红线,不踩雷线。
二是层层谈话筑牢思想防线。由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对班子成员、分管领导对中层干部、部门负责人对一般党员干部逐级开展廉政谈话,明确专人做好记录表并备案。同时,对个别党员干部出现的违规违纪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及时介入诫勉谈话,做到苗头性问题提醒在前,对倾向性问题防范在前,对普遍性问题约束在前。截至目前,共开展“谈话促廉”活动
32-1 抓手,紧盯“四风”问题的新面孔和新动向,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新机制,强化对机关考勤、办公秩序、会场纪律、禁酒令执行和公务车辆使用的检务督察,对发现违规违纪问题严肃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问责。今年以来,共开展督察活动10次,编发督察通报10期,做到督察有通报,通报从个人到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到分管领导,层层传导压力。同时,根据通报中发现问题,开展纪律作风整顿2次,召开规范执法整改会议1次,成效明显。
三是以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以“作风建设集中整治教育月”活动为契机,对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及联系服务群众等认真回头查摆,实事求是,不捂不盖,明确整改措施、完成时限。整合纪检监察和检务督察力量,打造监督合力,对查摆问题不认真、不准确、大而化之的,予以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同时,在院局域网开辟“作风建设”动态专栏,及时宣传活动开展情况、经验做法及工作成效。近期,又结合实际出台了《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办法》,指导全院干警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三、防控从严,着力打造程序公正新常态
严格落实全省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系统试点工作开展要求,创新实行“电脑管住人脑”监督措施,进一步把牢监督关口。
一是关口前移,加强预防。按照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要求,向全院干警发放廉政风险防控《征询意见表》,广泛征求意见,缜密制定《区检察院廉政
2.构建反腐倡廉新常态 篇二
一、微博的产生及特征
(一)微博产生的背景
微博,即微博客(M 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 EB 、W A 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发布140 字左右的文字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1]W eb 2.0 时代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为微博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持,3G技术的普及也使得微博迅速推广。2006 年,O bvious公司创建Tw itter服务,这项服务开始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09 年3 月突然走红,其克隆版本在全世界大量涌现。[2]2007 年,饭否网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网站,至此微博开始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四大门户网站(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均开设微博平台,而新浪微博以其专业性、高自由度和极强的互动性在发展初期就吸引了大批追随者,也造就了其在微博领域中不容置疑的领头地位。人们对于信息的广度和时效性的追求,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微博的快速发展。
(二)微博的特征
1.信息发布及时便捷
随着智能手机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用户可以通过多种平台在微博上发布信息,调查显示,以新浪微博为例,多数人最常用手机客户端登录新浪微博;其次,大部分人也选择常用电脑登录新浪微博网页版,其余人选择用第三方软件登录微博。具体情况见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见,登录微博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电脑,无论何时何地,用户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跟看法,也能便捷地搜索到海量的信息。
2.信息传播全民化
较传统媒体而言,微博的使用对于用户没有身份限制和地域限制,可谓是“零门槛”,无论是意见领袖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登录微博发表观点。微博用户遍布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发布消息已不再是媒体从业者的特权,微博上的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成为“全民记者”。
3.传播内容碎片化
微博平台上信息的发布无需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用户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而且操作简便,因此,用户只要是具有基本的文字能力,就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其次,微博的每条信息都限定在140 字以内,并不需要长篇大论或是篇章结构,使受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抓住重点,这种文本碎片化的特征大大提高了阅读速度和传播效率。
4.信息传递速度快
由于微博兼具“收听”和“转发”功能,用户可以自主选择阅读的信息,用户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将一条消息在短短几秒的时间,传遍全国甚至全球。微博对于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本研究在调查对象中,针对每天信息的转发次数进行了统计,具体情况见下表所示:
二、微博反腐的必要性
(一)我国反腐工作任重道远,微博可为反腐提供便捷传播平台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 年,我国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共32909 件;2012 年,这一数据为32567;2013 年,全年所查处案件以迅猛之势上升至165787件。[3]从这一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反腐工作任重道远,因此,打击腐败行为势在必行。
微博由于其受众面广、无门槛等特点,为揭露贪污腐败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用户可以随时登录微博揭露官员的腐败行为,为反腐提供线索。《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实名举报刘铁男就是微博反腐的一个典型例子。2012 年12 月,《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通过微博平台发布消息,称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学历造假、并且涉嫌贪污受贿。2013 年5 月,刘铁男接受调查。[4]同时,微博传播速度快,用户发出的消息在几秒之内就可以传遍各个角落,只要关注发布者,就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消息,并且进行回复和转发,又会掀起新一轮的传播,而消息接收者对其进行的评论又在一定程度上对贪污腐败事件进行补充和完善。微博强大的传播力在我国反腐这场硬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政务运作透明化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意愿逐渐高涨。2014 年1 月16日,第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北京发布。该数据显示,截至2013 年12 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 .[5]网络保持较快的速度向普通民众普及,也将微博反腐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 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达到0.469,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尼系数远低于这个数字,一般徘徊在0.24 到0.36 之间,较高的基尼系数折射出来的是我国贫富差距较大的社会现状。这种现状加剧了民众对于某些腐败官员通过非法手段敛财行为的痛恨,因此,只要寻到任何的蛛丝马迹,民众就会利用微博平台曝光。微博强大的传播效果促使相关职能机构加大对贪污腐败的打击力度,政府也适时实行政务公开化,从源头上遏制贪污腐败行为。2012年8 月,陕西省延安境内发生特大车祸,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事故现场面露微笑的照片被曝光后,在微博上被大量转发,并被网友“搜”出其曾佩戴的多款名表,随后,杨达才被撤职并接受调查。原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因“天价烟”而被网友通过微博曝光其贪污受贿。与之相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网络也为政府公务人员公示财产及收入情况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也是政府针对微博反腐适时提出的策略,也为政府运作透明化开了一个好的开端。
(三)微博反腐弥补了传统反腐方式的不足
微博反腐兴起之前,我国反腐主要依靠电话举报、群众上访、信件举报等方式,而这些以往的传统举报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传统举报方式都是举报人以匿名或是实名的方式,将举报材料直接交到监督部门,对举报材料的处理情况及进度很难了解,甚至一无所知;其次,监督部门个别工作人员甚至有可能因为利益关系,对举报信息视而不见,或是故意压制不予处理,举报人根本无从知晓,也不清楚上级的部门如何督促下级监督部门办理举报材料;再次,传统举报方式的处理过程和取证过程并不透明,举报这一事实只有举报人和相关监督部门知晓,对于被举报人的调查取证也是在不透明中进行,取证过程的公正与否并不为人所知,也无法与民众进行互动;最后,若是举报信息被举报人知道,或是举报材料落到被举报人手中,由于缺乏公众监督,因此被举报人很有可能利用自己的职权或关系将举报材料压制下来,甚至对举报人的人身安全或是前途造成威胁。
传统举报方式存在的种种弊端,促使微博举报这种便捷、快速、公开的举报方式应运而生。网民可以随时在微博平台上以匿名的方式揭露官员的腐败行为,并且微博消息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开来,微博平台上的其他用户对这条消息进行评论和转发之后,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效应”。一方面,网友通过互动的方式将被举报官员的更多贪污腐败行为,以及与被举报官员有牵连的其他人员曝光出来;另一方面,这种公开性和舆论效应,使得相关部门必须对这一信息尽快做出合理的处理,同时也加强了对贪污腐败的监督。重庆市北培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因不雅视频被调查一案,就是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不雅视频在曝光后,经过网友大量转发和评论,仅仅过了3 天63 个小时,雷政富就被免职并接受组织调查。处理速度如此之快被网友称为微博反腐“秒杀式”的经典案例。
由此可见,微博反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腐败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使打击贪污腐败工作走上了一个新的征程。
三、微博反腐面临的困境
(一)微博信息量巨大,真假信息难辨
由于微博每天甚至每秒的发布量和转发量都是巨大的,几乎每条重要消息都会发生二次传播,信息呈“井喷”式增长,必然会出现虚假信息的情况,而又因为无人把关,导致虚假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删除,肆意流窜。由于微博带有“转发”功能,因此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新的传播者,尤其是名人明星、微博大V发布或转发的信息更具权威性,传播更快。另一方面,由于微博的发布内容限定在140 字以内,字幅较少,容易出现片段化,受众浏览信息的速度也较快,可能会出现误差,不能获取信息的完整面貌。
网络推手“秦火火”、“立二拆四”利用网络编造、散布虚假信息,捏造事实损害他人名誉;“表哥”举报人周禄宝在网络上造谣进行敲诈勒索,都是近几年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从而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典型代表。无论是以利益为出发点,还是怀有其他目的,网民在揭露官员反腐行为的同时,也夹杂着一些虚假信息,如果对这些假信息不加以制止和监督,势必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也会导致公众信任危机。
政府应该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对于网友爆出的事件予以回应;大众媒体在评论以及转发的过程中,也应该对信息内容进行把关,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同时,加强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提高用户对于虚假信息的鉴别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微博用户参差不齐,容易出现网络暴力和媒介审判
目前,微博对于登录用户没有身份或地域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注册账号从而使用微博,而这些用户的素质、文化水平等参差不齐,加上微博具有匿名性的特点,一方面,导致信息内容质量不一;另一方面,由于一部分网友有“仇官”、“仇富”心理,容易发布过激言论,对举报人产生言语攻击,这种情绪化的言语在快速传播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影响到一些并不了解实情的民众,而网民在对话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这种巨大的舆论压力会对被举报人产生网络暴力,甚至会影响相关部门对腐败行为的处理结果。有些事件还在处理或取证阶段,尤其对于一些公众事件,网民的言论和行为会影响相关部门对事件的裁定,从而导致媒介审判。同时,部分网友会利用微博等媒体,对被举报人进行“人肉搜索”,侵犯被举报者的隐私,甚至对其构成人身威胁。
政府应加强技术防范,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从技术层面对于网络暴力和媒介审判进行预防;同时,应该对微博用户的举报行为进行法律约束。
(三)我国微博反腐制度构建不完善
目前,我国并没有出台针对微博反腐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法律的约束和指导,微博反腐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除上述困境外,通过微博反映的腐败问题很有可能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响应和处理。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只是为反腐工作提供一个线索,而相关部门在得到消息后愿不愿意介入调查和处理并不受约束和监督,相关部门有可能对微博上爆出的官员反腐行为不予理睬,微博反腐很难真正发挥实效。立法部门应出台一系列针对微博反腐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相关机构应对微博反腐的处理时间和程序。
四、结语
反腐倡廉是时下我国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微博反腐作为一支新兴力量,以其特有的优势,在这场反腐大战中占据重要地位。微博反腐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一些瓶颈,如何更好的利用微博平台,让用户畅所欲言,使微博反腐发挥最大效用,仍然需要政府、网民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摘要:反腐倡廉工作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微博由于其发布信息及时便捷、传播全民化、传播速度快、传播效果强等特点,成为反腐倡廉的主要战场。微博反腐在促进政务公开化、弥补传统反腐方式不足的同时,也显露出了诸多弊端,如真假信息难辨、易带来网络暴力和媒介审判等,这些问题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使微博平台在反腐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微博,反腐,新常态
注释
1[1]马晓红.大学生“微博控”现象成因分析[J].新闻界,2012(3):5-7.
2[2]阚道远,夏玉婷.微型博客——网络舆论引导的新视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8):38.
3[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历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DB/OL].[2014-08-24].http://www.gov.cn.
3.新反贪总局揭幕反腐新常态 篇三
目前最高检成立的新反贪局虽然也提到了“整合力量”,但是由于架构仍然在最高检内,因此并非跨系统的大整合,只可能是检察院内部反腐力量的小整合。因此新的反贪总局可能会整合检察院内部的反贪局和反渎职侵权局,并且像纪委扩充办案部门一样,扩充反贪局的侦查力量。以往反贪局主要负责侦查,侦查完成后,案件移交给公诉科处提起诉讼。强化之后的反贪局也有可能将公诉职能整合进来,成为检察院中专门进行反腐的“小检察院”。第二个改革要点是直接查办大案要案。目前有关方面并未对“直接”二字做进一步解释。根据以往反贪局办案的特点,“直接查办”可能有两种含义,首先是跨区域查办案件,反贪总局直接管辖全国范围内的大案要案。第二种可能性是一些案件不再通过纪委先调查,而是由反贪总局“直接”办案。
新反贪总局的第三个“新意”在于对下业务统一领导,这意味着反贪局系统可能形成垂直领导的新格局。根据中国的检察院组织法,检察院系统与法院系统不同,本来就存在上下级的领导关系,但反贪局作为检察院内部的一个机构,反贪局系统对下级反贪局的领导需要经过下级检察院才能实现,是一种间接领导。旧反贪总局的级别是正局级,而省级检察院是副省级,在行政级别上无法形成领导关系。此次提级应该有这方面的考虑,使反贪总局在级别上能够直接领导下层的反贪部门。预计地方反贪局也会遵照反贪总局架构,由检察院副职兼任局长。
总的来说,新成立反贪总局虽然与“反腐败局”的预期有差距,但毕竟在反腐体制上有所突破。反腐的法治化有多方面要求,对中国而言,最迫切的要求无疑是使权力反腐转变为制度反腐,依据既定规则而不是领导的意愿来反腐,其次便是像四中全会决定中要求的那样,将党的纪检、政府的监察和刑事司法衔接起来。反腐机制的超越性是实现反腐法治化的基础。超越性并不等同于独立性,因为任何反腐机构都不可能完全独立,例如香港的廉政公署得对公众和特首负责,美国的联邦调查局隶属于司法部。超越性是指反贪机构超然于所监管对象所处的权力体系。
4.构建反腐倡廉新常态 篇四
发布时间:2015-06-07 浏览次数:
商丘师范学院作为河南省试点转型的第二批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理顺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关系,立足省情,立于校情,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完善自我内涵发展,做到转型的优雅而朴实,自然而扎实,是一件要求当代高等教育管理者必须深切面临、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学校层面要构建转型发展新常态
要立足高等教育的定位与使命,为破解面临的转型发展难题,积极构建自身的“新常态”。
首先,要处理好学校教育自身规律与适应社会发展的关系。构建转型新常态不是对以往办学理念、定位与内容等方面的简单否定,而是应该顺势而为,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适应当下社会发展需求。对此,我们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同时还要破解所面临的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模式单一等问题,调整发展思路,加速转型发展。
第二,新常态下的办学定位,其核心是处理好“顶天”与“立地”的关系。“顶天”就是做好顶层设计,围绕高等教育功能的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真正承担起历史使命、社会责任;“立地”就是立足办学实际,彰显学科科研优势,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发挥地方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此,我们要进一步找准科学的办学定位,从同质化向多元化、多样化转型,围绕办学目标树品牌、创精品、出特色,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核心支撑,构建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新常态。
第三,新常态下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以人为本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系。“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深入贯彻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要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化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提升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对此,我们要以“以人为本”为导向,力求实现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同时,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法与平台建设上,注重专业素养与通识素质的培养,发挥师生之间的主导与主体作用,实现校地、校企的有机对接与深化协作。
第四,新常态下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核心是处理好服务与引领的关系。“服务”意味着我们具有支撑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引领”意味着我们发挥对地方建设发展的辐射作用。对此,要把优势变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资源和强大动力,做到“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价值体现在效益上”;同时,服务社会要作为科学研究的立足点,适应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在决策咨询、技术服务、课题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和效益,实现校地协同创新、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有机对接。
对于学校层面的转型发展难题,要保持主动姿态,稳步有序推进高等教育新常态的构建,凝聚最大的建设合力,实现我校从“积跬步”到“至千里”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师队伍要构建转型发展新常态
教师是传授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考、发掘学生潜能的灵魂工程师。要逐步改变长期以来的“黑板上种田”式教学方式,彻底改变长期存在的教学与实践脱节、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的局面,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尤其是要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学轻术”思想,引导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创造。
首先,要适应课程设置新常态。在课程设置上,很多课程要淡化学科体系,充分体现岗位和职业需求。从我们现有课程设置状况来看,基本是按照学科逻辑设计,而不是按照职业或岗位需求的逻辑设计的。因此,要有充分的在课程设计上有所改变思想准备,多数课程应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职业和岗位需求来设置。然而,课程开发并非一日之功。所以,课程设置问题无疑是我校教师转型发展必须面对且无法回避的一个难题。
第二,要适应师资队伍建设新常态。“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办好应用技术型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之所以效果好、有名气,长盛不衰。原因之一就在于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其师资队伍中的教授必须具有五年实践工作经验,且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另一方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因此,必须加快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第三,要融入实践环节新常态。教师要熟
悉掌握校企合作办学的四个特点。一是市场性。它是校内学习与校外真实工作的具体结合。二是现代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在提高岗位适应能力的同时,也同步掌握了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紧密结合。三是职业性。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实现自我教育,激发学习热情,养成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完成学习生活向职业生活的过渡。四是大众性。校企合作教育是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人们的生存和求职愿望,因此,职业教育的大众化是满足需求的必然结果。
教师要十分清楚专业的沉浮与产业结构调整,联系非常紧密。一定要形成校企双主体的教育机制。应该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四个方面着手。学校为企业服务,企业把好出口关,让学生成为合格员工。
第四,要建立科研新常态。我们如果不具备科研能力,无异于高职高专院校,如果我们的科研仅定位于基础研究,它与以往的研究型大学或学术型大学也不好区分。因此,应用性科研是应用型高校区别于学术型高校和专科层次院校的基本特征之一。德国的许多应用技术大学,在科研上大有与学术型大学分庭抗礼之势。要实现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我校教师尤其要在应用性科研上下大工夫。
三、管理队伍要构建转型发展新常态
首先,要明确转型发展主攻方向。出思想、谋战略、提对策,是管理人员的根本功能。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我校优势和特色,明确主攻方向。一是建立重大决策跟踪机制。紧密跟踪各级政府、企业等重大决策,及时提供动态监测、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加强战略研究,就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超前研究,提供决策储备。二是完善理论联系实际机制。如选拔推荐优秀教师到各级组织任职、到实际部门挂职,参与政策咨询制定,推动教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三是建立与需求对接的新模式。邀请实际工作部门直接参与、共同确定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联合组建研究团队,从源头上解决科学研究与决策需求脱节的问题。拓展转型成果发布应用渠道,完善专家建议报送机制,打造转型发展成果发布平台,增强对政府决策和社会舆论的渗透力、影响力。
第二,提升创新能力。真正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的转型发展对策,必须有厚重的理论、多学科的视角和先进的方法作支撑。推进转型发展,要从加强研究、推动跨学科研究和方法创新等几个方面提升能力、夯实基础。一是发挥科学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重点支持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长远影响的研究项目,为提升应用对策研究水平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着力推动跨学科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大力推进新兴学科发展,为应用对策研究提供更为有力的学科支撑。三是大力推动科研方法创新。吸收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文科实验室和数据库建设,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撑和条件保障。
第三,深化综合改革。学校转型发展关键在于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释放改革红利,激发教学科研潜能。一是完善评价制度。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健全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针对应用研究的特点,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机制,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核心标准,改进绩效评估,形成有进有退的动态管理体制。二是完善开放合作机制。大力推动协同创新,积极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对封闭、分散的教学研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组织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开展联合攻关。三是改进管理方式。推进转型发展,需要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宏观指导,完善顶层设计,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健全政策指导到位、保障措施得力、有利于激发转型发展活力的管理机制。
5.反腐倡廉 构建和谐 篇五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10会计4班 龚梅
腐败乃社会肌体的毒瘤,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助推器,是破坏和谐的头号公敌。和谐社会是转型时期的选择,是现代化的走向。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反腐倡廉,反腐倡廉与社会和谐循环互动,相得益彰。反腐倡廉乃构建和谐社会应有之义,和谐社会为反腐倡廉提供良好环境。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适应和谐社会的反腐倡廉机制。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时期,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这个转型时期是指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基尼系数超过0.4之后中国社会从温饱型到小康型进而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其基本特征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高度重合、社会结构优化期与社会问题多发期高度重合。可以看出,转型时期,既充满机遇、又面临风险,实际上就是发展方向选择期。如果政府决策科学,就可以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如果政府决策失误,不但会使经济停滞不前,而且还会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危及政权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蕴含着争取光明前景、规避黯淡前景的战略意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
和谐社会是转型时期的选择,是现代化的走向,这一时期恰恰也正是腐败滋生蔓延的时期,主要原因如下:其一,现代化开辟了新的财富和权力的来源,而这些新的财富和权力与政治的关系在该社会居统治地位的社会行为规范中没有明确,腐化是新的财富代表者争取在政治领域获得权力的一种手段,也是握有政治权力之人获得财富的一种手段,权财之间的交易又进一步助长了腐败行为;其二,现代化通过它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变革来加剧腐化,政治权威的扩大、政府参与经济行为的增多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刺激腐化的温床;其三,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时,不同价值观念激烈碰撞,新旧规范冲突,社会价值观急剧转变,会滋生腐败行为。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不是单纯地为反腐败而反腐败,而是把反腐败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原则、视角和要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目前,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还不能达到和谐社会的要求,制约反腐倡廉建设的瓶颈性因素主要是:民主法制建设有待深化和加强、反腐败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尚待理顺、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努力克服这些瓶颈性因素,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着力点。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反腐倡廉机制。
一、完善权力运行机制。着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关键是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核心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决策、集体负责,防止个人说了算。高度重视权力运行的程序,坚决克服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健全行政权力与监督检查双轨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加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强政务公开与群众监督相统一的“阳光工程”建设。
三、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在经济领域反腐倡廉,必须坚持完善正确的利益导向机制这个核心,当前主要抓三方面的工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完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认真做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分配差异化带来的贫富差距过大问题。
四、健全教育防范机制。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坚持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坚定信念,从根本上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五、健全查处惩戒机制。切实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对腐败分子形成高压态势。严肃查处以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为重点的违纪违法案件。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堵塞漏洞。
六、健全预警评估机制。健全信息灵敏、反馈及时的预警评估机制,提高及时发现、遏制、纠正、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的能力。建立违纪违法案件信息库,形成完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信息预警系统。加强对预警信息的分析,正确评
估和判断腐败行为的苗头和动向,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关口前移,防范在先,把腐败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
七、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兼有监督和维权职能,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和抓手。要切实加强领导,发挥好职能作用,做好信访工作,努力化解矛盾,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表达和诉求渠道,拓宽群众直接信访举报的渠道。既要认真受理纪检监察工作范围内的信访问题,也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大格局作用,重视非受理范围的信访问题,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八、完善人民群众参与机制。人民群众是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开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反腐倡廉的主要依靠力量。我们要进一步党探索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败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拓宽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败的渠道,调动和保护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努力营造一个让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无法藏身的社会环境。
6.构建反腐倡廉新常态 篇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企业要想谋求快速、和谐的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一、强化班子建设,切实提高反腐倡廉的执行力。
构建和谐企业,领导班子是关键。锻造一只素质高、团结好、管理强、作风硬的领导班子对于促进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班子的建设应做到:第一,要加强团结,把思想统一到企业的决定精神上来,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原则,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第二,不断增强班子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要敬业爱岗,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与激情,带动广大干部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积极投身企业的建设中。第三,要切实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形成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优良意识,坚持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
领和基本经验指导实践,将理想信念、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从政道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个人作风、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改造纳入到经常性工作中。严格遵守中纪委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七不准”规定。第四,强化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要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把反腐倡廉理论作为企业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定期安排专题学习。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企业考核计划和干部考评计划,对新任职领导干部进行廉政培训,党组主要负责人要定期讲廉政党课。
班子成员在反腐倡廉建设中也是聚焦的一个群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要十分珍惜在企业工作的机会,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组织和群众赋予的,它所代表的只是责任和义务。要把领导职务看作是一种干事创业的舞台,是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把精力集中到事业上来。要时时提醒自己保持健康心态,珍惜人生的事业平台,坚守底线,警钟长鸣。
二、构建和谐氛围,为反腐倡廉提供有力保证。
企业的和谐是指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之间的协调一致、相得益彰的状态,追求的是它的内容和形式的和谐,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和谐,活动主旨与运用载体的和谐。其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的和谐。
运用企业所构建的和谐氛围来促进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应当把握住三个要点:一是不断进行廉洁自律的引导,将廉洁自律理念印刻到全体员工的意识形态当中,强化行为养成使每个人自觉、自主、自发的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高度来警示自我、教育自我、审视自我。二是抓好思想教育,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纳入到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部署,纳入到领导班子理论学习的整体计划,纳入到干部培训、任免、考核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之中,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制定中长期规划和计划,统筹协调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做到警钟长鸣、拒腐防变,促进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自励。三是加大制度建设和监督的力度,筑牢制度上的“防洪堤”,划定监督中的“高压线”。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倡导责权对等,正确处理好利益关系,坚持权力制衡,发挥互相监督的作用。
三、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反腐倡廉的新途径。
一是加强党内监督。严格执行党章,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企业领导班子每应向职代会报告工作,接受职代会的监督。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内监督工作的领导,纪委或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党内监督工作。扩大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及时通报党内情况,逐步推行党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二是建立和完善职代会评议和述职评议制度。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三是提高效能投诉的受理质量和督办实效,建立和完善典型投诉事件通报制度。四是加强和改进信访举报工作,建立健全投诉举报网络和信息交流传递系统;探索发挥工会、共青团等团体监督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扩大员工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认真听取意见,改进工作。五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认真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询问和质询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社交圈和生活圈的监督。
四、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反腐败的治本之策。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认真抓好教育、制度、监督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三
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第三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处理好惩治和预防的关系。治标和治本、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有效预防本身就要求严肃惩治,严肃惩治本身又有利于有效预防。《实施纲要》充分体现了加大预防力度的精神。第四是,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是有效预防腐败的根本途径。上述四点精神的阐述,体现了反腐倡廉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认真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这本身就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有效途径。
五、推动文化发展,保障反腐倡廉的长效动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人的问题。提倡“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是现代型企业的重要标志,但要把这个口号落到实处,关键在于科学的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实质,不能停留在表面或形式,更不能片面、极端。应做到以下五点:首先,不断丰富廉政文化的载体,适时地开展廉政建设主题活动,立标兵、树榜样,大力弘扬廉政建设新风尚。其次,以员工群众监督为泉源,形成人人参与廉政建设的良性氛围。再次,以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为基础,促使廉政建设寓教于乐,使“尚廉为荣,以廉为乐”逐步成为个人作风的追求目标。第四,构建企业文化网络,建立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外部传播渠道,为全体员工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实现“企业小文化”与“社会大文化”的和谐。第五,将企业文化的势能转化为指导具体工作的动能,用文化指导和规范企业行为,提升企业素质,建立优秀的整体团队,把企业文化实施的每一步都当作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推进管理创新的具体实践。
7.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新常态的构建 篇七
一、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由收集工作、鉴定工作、整理工作、保管工作和利用工作等环节构成[2]16,其中鉴定审核工作是整个工作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既为承上启下之用,又是整个档案生命周期的心脏。
1992年出版的《档案启示录》记录的沉重史实感慨启迪了很多人。文革期间,因为一份来自废旧报摊的疑似汪伪政府的名单,在其真实性未经考证的情况下即对名单上的所有人进行了无情的审判,使得不少人蒙羞蒙冤或致死[3]52。几张废旧的未经审核的档案纸张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历史屡屡向我们述说着档案的重要性,也证实了档案工作中审核环节对档案真实性、档案价值的决定性作用。
2015年,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地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档案和档案审核的重要性被提到了空前高度。干部人事档案是反映干部情况的基本凭证,是考察、选拔、管理干部的重要依据[4]30,因此,干部人事档案必须确保真实可靠,才能为国家选拔优秀干部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档案信息,才能发挥人事档案在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否则将导致选人用人失误。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是否真实、准确、全面,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建设好、管理好党和国家的干部队伍;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搞好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是从严治党、严格管理干部的必然要求。
二、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新常态构建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档案工作所受重视程度不高,以及档案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资历限制等种种原因,档案工作处于缓慢发展状态,档案的管理和利用较传统,管理工作通常满足于日常管理程序,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得较浅,未曾深入。传统的档案工作方式越来越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传统的档案审核方式更是暴露出严重弊端,导致档案材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备、档案造假现象频发等严重问题。随着上级对档案工作重视度的提升和人们对档案工作认识程度的逐步加深,档案审核工作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时期的档案审核工作迫切要求我们加强档案审核工作的力度,改变一些现行的传统工作方式,创建一种新的档案审核模式,科学运行,建立审核工作新常态,以确保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真实、准确、全面,充分利用人事档案的社会价值,使人事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三、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新常态的构建
随着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的颁发,人事档案审核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期如何做好档案审核工作,如何利用审核工作来整合人才资源,提供清晰的人才信息,以便于单位发展决策部门选人用人,如何构建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新常态,成为每一个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5]129。笔者认为,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新常态的构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并向开展:纵横网络式档案审核+持续滚动式材料完善+定向挖掘式人才管理。
1. 纵横网络式档案审核。
(1)纵向常态。“纵向”即档案管理工作中自上而下、贯穿全局的。从宏观上讲,档案工作上有制度,下有细则。俗话说,规范管理,制度先行。要改变固有的审核工作模式,需制定一套新的审核制度和实施细则。只有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和档案理论达到了统一,才能将新的审核精神贯穿于审核实践中。从微观上讲,档案工作上有组织领导,下有具体业务人员。常任领导小组的成立是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新常态构建的先决条件,也是单位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现行的常见做法是:一旦有重要任务,各单位临时成立一个自上而下的任务突击小组,任务完成,小组自行解散。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是需要一直受到指导和支持的工作,因此,成立持久的档案领导组织颇有必要,档案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审核工作才能有更好的成效。此外,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是新的审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随着政治制度的革新,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项要求都在不断地变革。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实时跟进,同上级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在审核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循上级的要求,依照相关制度和细则规定严格把关,才能将档案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2)横向常态。横向常态指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展开性工作,此处为审核环节的具体工作。想要充分发挥新常态下审核工作的作用,需要有完备的审核制度和方式:健全档案首问制。在政策的引导和领导的支持下,除了遵循中组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审核细则,还应建立健全档案首问制,即单位在用人和为职员升职时,尤其在重要岗位任用干部时,应当首先审查其档案,详查其“三龄两历”,考察其道德品质,考量其塑造价值,从而达到科学用人的目的。档案真实性存疑者应一票否决,待查实后才能考虑是否可用,以确保用人得当。初审,逐份审核,齐全辨别。新形势下,应依据中组部关于档案审核的要求,拟定新的内容全面的档案接收清单,对于档案应当涵盖的档案材料在清单中逐一罗列,便于接收档案时,依照接收清单逐份检查档案材料的齐全性和规范性。对于缺失材料,立即出具追补清单;对于明显不规范的材料,立即提出整改要求。复审,逐页审核,真伪鉴定。档案初审由于时间仓促,对档案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无法直接看出,因此,整档时严格的档案复审才能确保在利用档案时能提供真实可靠的凭证依据。通过2015年的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各级组织和部门都不同程度知晓了人事档案审核的新要求和方法。此次专项审核只是档案审核工作的一个切入点,从这个点出发,逐渐扩大审核范围,逐步细化审核工作,使得新的审核制度和标准成为档案审核的常态,使得每一本档案都是符合要求的、真实可靠的依据,以期如“蝴蝶效应”般影响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对于复审中存在的一般问题,须出具清单,请相关部门补充完善;对于复审中出现的重大存疑问题等,应及时上报组织,研究处理方法。
2. 持续滚动式材料完善。
在档案审核过程中,不论初审或复审,最常见的问题通常是材料不齐全、不规范,因此补充完善档案材料是组建完整合格档案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方式。传统的档案工作,在接收和鉴定档案时,通常都满足于简单的整理和管理,工作较细致的单位会在接收时初审并填写缺失材料清单,但对于缺失材料补充收集缺乏积极性,对追补情况也没有及时跟进追踪。新常态下,档案接收时,应根据合格档案的要求逐份查缺并出具档案材料缺失清单。逐页审核时,更要二次出具材料缺失清单和材料需要完善项,不但要出具详单提交相关部门,还要一次、二次、多次地定期滚动式回访催促,直至清单罗列问题全部得以解决。
3. 定向挖掘式人才管理。
都说档案应“重用轻藏”,完整规范的档案是提供利用的根基,利用才是档案生命价值的体现。普通的利用通常仅限于档案的查阅,新形势下,挖掘档案的潜在价值,根据单位需求创建档案式人才管理,应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6]64。
档案是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从档案中可以初步推敲出人的性格、品行、才能、资质等重要人格因素。档案审核过程,尤其是复审,应当成为“伯乐识马”之途,利用逐页阅读审查档案的机会,大致记录人才专业成长历程和进展方向,对人才类型进行初步归类,如学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沟通型人才、宣传型人才、实干型人才或学术管理型复合式人才等。如此一来,一方面,单位某部门需要特定人才时,可快速提取相关类型人才的档案,它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针对性参考信息,便于人事调配工作开展,提高单位用人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人才浪费。另一方面,档案的人才管理能使人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位,同时激发其工作潜能,促使其培育自身的优势。
虽然人事档案工作中的人才管理活动不直接参与人才调配工作,但从整个单位管理的角度看,人事档案工作中的定向挖掘式人才管理,对确保整个单位有序运转、增强实力具有促进作用。
四、结论
总之,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当加强档案审核,建立健全审核新制度,运用更为全面科学的方式开展审核工作,使在新审核制度和细则约束、规范下的,更为全面科学的档案审核成为常态,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为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刘琴.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述评及趋势展望[J].档案学研究,2011(5).
[2]杨国祥.档案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姜龙飞.档案启示录[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
[4]傅荣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的理论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5(1).
[5]陈颖晏.如何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核程序[J].兰台世界,2015(S3).
8.构建新常态下国企管理体系 篇八
国有企业的责任与管理
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有企业的使命和责任
国企肩负国家重任,在国民经济中起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保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管控是党执政兴国的前提。国企要全面履行好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避免重大经营风险。
政治责任:国企姓党
党的政治领导作用和监督职能是国企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最有效保障。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的政治责任,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和国家对关乎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的人、事、经营等方面加以实质性控制,是国有企业履行政治责任的具体表现。政治责任确立了国有企业的基本底线。
经济社会责任:发展为先
发展是企业第一要务,也是国有企业第一要务。坚持效益导向原则,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维护社会效益离不开良好的业绩支撑。企业只有通过自身发展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服务于社会,惠及广大员工。经济社会责任确立了国企创造价值的根本目标。
避免经营风险:健康运行
国有企业必须遵循现代企业治理规范和准则,规避政策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违纪违法现象发生,提升抗风险能力,才能基业常青。
国有企业管理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底线与原则”问题
近些年来,国企暴露出来腐化堕落、监管缺失、国资流失等问题,主要是由于不重视党的建设削弱党的领导,以致底线不明,原则不清。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划定国企行为底线、制定国企遵循原则,设计权力监督和控制体系,防止国有资本流失,是国企管理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效益与发展”问题
高效的投入产出比是国有企业管理体系设计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包括任务目标分解体系、绩效考核体系、激励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
“边界与合规”问题
国有企业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雇员、政府等群体,同时受到通用的法律、政策、财税、审计等规范约束。外部约束和规范确立了国企需在党纪边界、法律边界、政策边界、成本边界的框架内合规合法运行。将外部风险嵌入到内部制度、流程等运行规则体系,是国有企业提升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的切入点。
国有企业管理体系框架优化设计
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系重构应在党和国家总体战略和制度安排的指引下,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以实现国家、企业、员工及各利益相关方互利共赢为出发点,适应外部治理发展趋势要求;以大党建构筑国企发展底线,使得企业运作不踩线、不越轨,确保国企姓党;以绩效管理构建国企激励体系,确保业绩达成;以打造内外结合规范高效的风险管控体系为国企确立运作边界,确保国企在合规合法框架内运行。
国有企业管理体系设计
构建三大体系:落实三大责任解决三大问题
解决“底线与原则”问题,落实政治责任:大党建体系。党纪严于国法,将党建作为企业内部重要治理机制,通过全面推进大党建工作,提升党建地位和作用,发挥党建政治堡垒作用和组织制度优势,通过大党建构筑管理体系基本底线。
解决“效益与发展”问题,落实经济社会责任:绩效激励体系。通过设计高效的绩效激励体系,实现战略目标和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和业绩评价。
解决“合规与边界”问题,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风险管控体系。通过构建风险防范管控体系,为国企经营设立党纪边界、法律边界、政策边界、成本边界,确保公司在合理合规的边界内健康运行。
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三位一体”国企管理体系
首先,三大体系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国企管理三大体系围绕落实三大责任解决三大问题设计,虽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但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大党建体系明确了国企的性质和发展的主航道,并为发展方向和航道划出了“硬杠杠”,指明了国企基本“底线”,提出了“守线”的行为规范和规则体系。
绩效激励体系明确了国企的经营任务和实现路径,建立起企业目标任务分解和落实体系,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和价值分配体系,保障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共同成长。
风险管控体系明确了国企经营环境的边界和约束,为国企确立了活动边界和经营管理的行为约束,通过外部相关治理规范与企业管控体系相融合,保障国企符合党纪、法律、政策、财税规则约束。
其次,三大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国企管理三大体系不可割裂,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对于国企管理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不能偏废。三大体系相互包含、融合、有机统一:第一,党纪严于国法,党纪边界是风险管控体系所确定的企业边界中最基本、最严格、最坚实的边界和约束,风险管控体系、激励机制须在党纪国法范围内设计,激励分配机制接受国家政策和法律等边界的约束;第二,风险管控体系与激励分配机制设计周到、考虑全面,对于推进党纪在国企内部落实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三,风险管控评价与党建评价是绩效评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先锋引领也是国企重要表现手段,是精神激励的最佳实践。三大体系在组织层面也是统一的。党的组织体系、企业生产组织绩效体系、风险管控组织体系是互相融合的有机整体,一套班子,互相嵌入,互为借鉴,互相促进,围绕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统筹开展工作。三大体系在管理手段上也是统一的。都以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作为基本手段,将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制度化和流程化。
nlc202309082248
国有企业管理关键机构和职责
从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实践来看,国有企业治理机构一般包括三条线:以党组(党委)为代表的党建线条,以生产经营管理等为代表的行政线条,以审计法律财务纪检等为代表的风险管控线条。
党建机构职责
政治引领作用。落实“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责任”的重要指示,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建立完善党组(党委)工作制度体系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发挥党组(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核心管理团队成员的遴选标准、审核批准等由党的组织部门负责。
监督管理层。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党纪为基本准绳,坚持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把党纪党规转化为基本行为准则。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激活主体责任,强化监督责任,建立刚性制度,形成监督合力。通过巡视、审计等方式,自外向内加强党的领导和监督作用。
先锋模范引领。开展新时期员工理想信念教育,形成良好内部氛围。
行政机构职责
行政机构承担着具体生产经营任务的组织和实施,实行责任管理,通过建立高效的绩效激励体系,实现目标任务的落实和业绩的达成。
风险管控机构职责
审计、财务、法律、纪检等风险管控机构主要是在上级单位的指导下从事具体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事前约束、事中管控和事后追究等工作,包括对“三重一大”民主决策事项、“一把手”履职情况和业务管理合规性进行监督,对未履职或未正确履职的进行问责。
新常态下甘肃移动内部管理体系的
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甘肃移动大力推进“路径清晰、管理高效、文化阳光、指标健康”的“好企业”建设,以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大党建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变革重构,以大党建与国企管理深度融合为重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党建、绩效管理、风险管控”三位一体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并开展了如下实践。
提升企业党建工作地位和作用,构筑发展底线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抓好企业党建工作作为最大政绩,以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抓手,以日常工作机制健全为依托,以党务工作队伍素质提升为依靠,以监督检查评价机制为保障,有针对性地改善提升。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企业发展活力;抓好思想文化引领,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建立起完善的党建责任体系
责任清单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以责任清单的形式把党建工作任务规定清楚、标准要求清楚,分解落实到各责任主体,包括各级党组织承担的主体责任、书记承担的第一责任、班子其他成员承担的“一岗双责”、各职能部门承担的具体任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党建述职报告确保责任落地。抓住各级党组织和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建立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制度,各级党组织和书记每年统一向上一级党组织报告相关工作落实情况。增强党建各专业线条间的协同性,统筹党建、反腐倡廉、述职述廉等大党建工作,建立统一述职报告制度。
考核评价促进党建融入中心工作。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尽可能用量化的方法把软指标转化为“硬杠杠”。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经营业绩考核相衔接,与奖惩任免挂钩,经营发展与党建工作同总结、同考核、同评价。
建立起常态化的日常工作机制
建立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严格落实“四同步”“四对接”机制,制定印发党内生活九项制度。
常态化开展先锋引领支撑保障转型发展。建立健全党建促发展的常态化机制。针对专业、岗位、区域、层级等不同类别经常性组织开展党建促发展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解决党建和生产工作“两张皮”的问题。
大力推进阳光文化建设凝心聚力。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载体,提炼形成了“用心做事,高效工作,诚信做人,快乐生活”的甘肃移动阳光文化,并组织在不同层面推广和宣传,增强员工群众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企业文化凝聚力。
建立起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
通过制度立规、过程督查、结果问责等必要手段,加强监督,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并举,提高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结合巡视督查、专题检查、述职考评等途径对各级党组织党建责任落实、阶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建立健全追责问责机制,完善领导人员约谈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重构绩效激励机制,打造卓越目标管理体系
立足“奖勤罚懒激活力”,打造公平、公正、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和激励体系,分解落实战略目标,引导价值创造,实现经营管理工作的自驱动自适应自提升,改变管理的运动式和随意性弊端。
科学设定绩效指标,建立起完善的目标任务分解体系
① 科学合理地分解绩效目标。基于平衡计分卡逐年修订完善绩效指标库,立足公司长远发展,从平衡好长期绩效与短期业绩、结果评价和过程控制出发,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及目标。
② 实施多维度考核和评价。注重基础管理提升、短板改善,上级认可度、工作执行力、协作配合、网业协同、业财协同、专业线条等维度考核,促进绩效目标达成、管理能力提升、工作短板改善。
③ 协同部门、个人绩效和KPI考核。整合内部考核体系,有效衔接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形成整体合力,实现局部业绩与整体目标一致。
建立起多维评价系统,确保绩效考核公平公正
综合采用重大专项难度系数评估、对标考核、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形成多维评估系统。将KPI考核和目标考核法融合,确保不同难度KPI考核公平。建立了对标考核体系,解决不同专业之间的业绩对比难题。
建立起有效激励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正向激励和负向扣罚对等,改变干得多错亦多,扣罚越多,而干得少、差错少、扣罚少做法,打破按职位按KPI分配机制,实行多劳多得。
绩效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对接。绩效考核结果严格执行正态分布,并与个人薪酬密切挂钩,切实提升绩效促发展作用,同时,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广泛应用于职务晋升、职级调整、干部任免等方面。
提升风险管控监督保障作用,构建企业健康运行边界
构建全员、全业务、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基础管理,建立以业务风险防范为主、重点面向前端部门的风险防范机制,将风险管控以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嵌入到制度、流程等管理工具和手段中。
构建内外结合规范高效的监督体系
充分发挥内外部监督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内外协同”的监督体系。内部监控发挥内审、法律、财务、纪检等风险内控作用,外部监控突出独立第三方、专项审计的监督外控作用。
完善内审工作机制提升内审工作价值
拓宽内审的覆盖范围,重点关注运营管理健康度、业务管理的效益效率效果,以及基础管理和成本控制等问题的审计,降低转型期试错成本;实施流程审计,强化对事前、事中及高风险问题的监管能力。
推动内部风险管控适应性变革
推进内控从面向财务报告的小内控向面向公司层面、业务流程层面和信息技术整体控制的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的大内控转变;推进内控从会计视角向市场营销、采购、工程建设等业务视角转变,更多关注核心的关键点控制,将重点问题发现纳入控制点;推进内控从人工控制向系统控制的转变,关键控制点固化到系统中,减少人为操作。
全面推进嵌入式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聚焦企业重点风险领域,特别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嵌入到具体业务流程、机制建设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和落实,从源头上把控和监督风险点,开展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强化执行层、管理层、监督层三道风险防线.
9.构建反腐倡廉新常态 篇九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向全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
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深刻领会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讲话精神,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各项工作中去,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科学把握和谐社会内涵,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纪检监察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又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纪检监察干部既是和谐社会的实践者,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忠诚卫士。纪检监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的作用,纪检监察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由党章赋予的职能决定的。胡锦涛指出:“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种种严重犯罪活动等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刻认识纪检监察机关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就必须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毫不动摇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是监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加强反腐倡廉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既要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要价值目标,又要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一种动力。要充分发挥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和预防对于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功能作用。要正确把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与促进党内和谐的关系。实现党内和谐不是“和稀泥”,不是放弃监督、放弃原则、放弃惩处,但强调监督、强调惩处,也不能淡化教育、淡化保护,反腐倡廉是一项凝聚力量的工作,我们不仅要依法惩处腐败分子,更要让失误者接受教训而奋起,让广大干部心畅气顺,创业激情得到最大程度的迸发,干事业的环境宽松和谐、风正气清。要正确把握反腐倡廉与“带民风”的关系。党风、政风、民风形成社会风气,在三者中,党风处在“带”的位置,要求我们必须抓住党风这个根本,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在全社会起到表率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建设和谐社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机制、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纪检监察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作为,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对策,创造新业绩。
一要根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拓展反腐倡廉工作领域,研究不同领域反腐倡廉工作的不同规律,把握住特点,工作才更具针对性、有效性。
二要在加大预防力度的同时着力提高预防有效性。要充分发挥制度在预防腐败中的积极作用,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要一手抓反腐倡廉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使制度更加配套、更加合理,更具有操作性;一手抓制度的贯彻落实,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三要主动了解和及时跟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改革动向,及时掌握和监控腐败易发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对象,从源头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到关口前移。
四要加强调查研究,不断研究客观形势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不断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应当如何适应形势和任务要求,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在反腐倡廉实践中探索出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把维护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突出位置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要求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要充分认识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是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的要求,是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的需要,也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要求。要坚决查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纠正为局部及近期效益而损害全局、长远利益的行为,坚决纠正为个人或少数人利益而损害大多数人利益的问题。
10.构建反腐倡廉新常态 篇十
——“忠诚履职尽责 切实维护党的纯洁性”
反腐倡廉理论征文 农兴乡
党中央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惩治了一批贪污腐败分子,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然而反腐倡廉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今年,党和国家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迈上新台阶
“权利归于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腐败产生的根源是公权利的异化和行政道德的沦丧,这使本该为全体公民服务的公共权力蜕变成为服务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私权利。私权利的产生和泛滥必将产生社会不公,满足部分人私欲的同时,导致绝大部分公民的合法权利遭到侵害,这无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恶化了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与党的执政路线、方针政策背道而驰。由于乡镇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执行机构,是各项强农惠农富民政策的推行者,与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直接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因此乡镇的腐败现象尤为值得关注。我乡历来将反腐败问题摆在基层纪检建设的突出位臵,对腐败现象进行雷厉风行的惩处和打击,遏制了内部腐败现象的继续泛滥。然而必须看到,目前腐败现象依然存在,有些领导干部包括占据重要职务的领导干部党性原则不坚定,价值观扭曲,各种腐败行 为逐渐渗透到所涉及的各个领域,范围越来越广,反腐形势不容乐观。从近几年的揭露的大、小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乡镇、村都有腐败现象的参与,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乡镇腐败的形式主要有:
第一、私设门槛。一些地方为了本地区,本部门利益,私自设立壁垒,对一些群众、企业业主抬高门槛,出现进门难、办事难。
第二、涉及广泛。从村社一级到乡镇机关各部门,为了个人利益不惜违反党性原则,以权谋私,影响人民群众利益,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公信度。
第三、行为失范。一些基层干部一方面对党和国家赋予权力的严重失位,给国家、集体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谋取暴利,另一方面,对基层群众态度冷硬,动辄吃拿卡要,出现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严重损害了基层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产生上述腐败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各种复杂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在乡镇、村社中滋生腐败的根源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基层纪检相关制度老化,不能有效遏制新形式的腐败现象,导致管理缺位。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有些领导干部台上反腐败,台下搞腐败,对反腐制度法规消极敷衍甚至暗中抵制,使本该有效的制度成为空中楼阁,遭遇执行尴尬。综上所述,构建惩防制度体系,规范的制度执行程序,科学的制度监督体系,高度的思想统一是消除腐败现象的关键,符合新形势需要的制度体系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首先,制度设定机制科学化是制度体系建设的前提。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某项制度的设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特定领域的影响是根本的、巨大的。因此科学的制度设定机制尤为重要。每项制度的制定都必须经过科学、严谨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利益相关各方的意见建议,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诉求,从而达成多元和谐。我乡反腐制度的设立,也必须依照这一原则。针对现存腐败现象,通过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摸清腐败背后存在的利益链条及制度漏洞,同时积极走访行政相对人,向他们征询基层乡镇内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将所得第一手材料分类汇总,为有效反腐制度的建立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邀请相关专家对制度的针对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指导后,进行试点、推广。
其次,制度执行程序的规范化是制度体系建设的关键。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原有制度不够规范和具体,程序不够严格,没有形成硬性指标,导致领导和基层干部权力过于集中,自由裁量权过大,使他们敢于徇私枉法,权力寻租。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执行程序,各个环节都配备相应合法手续,完善责任追查机制,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坚决一追到底。以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指导,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配套以相应的部门规章,对不按程序的办事的行为绝不手软,予以雷厉风行的打击,真正做到让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要建立健全公开制度,公开服务项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收费标准,让人民群众真正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自觉成为基层行政人员是否按程序办事的监督员。
第三,基层干部教育常规化是制度体系建设的战略性举措。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我国一贯坚持的政治原则,做为国家公职人员,更应该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做为第一信号,人民群众的需要做为第一选择,人民群众的的利益做为第一考虑。质检系统的基层干部特别是基层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接触最为密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人民公仆的形象,因此,基层干部教育常规化意义重大而深远。从政治、思想、组织、业务等各个方面着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强化公仆意识,杜绝吃拿卡要行为,真正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转变成为人民利益的服务者。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教育常规化机制,通过定期举行思想教育培训班,积极开展别开生面的思想教育活动,树立先进典型,组织学习参观等多种形式,使反腐倡廉理念深入人心。
最后,自觉维护制度的权威性是制度体系建设取得成功的保证。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美国学者提出的“破窗理论”揭示了一个朴素而重要的道理:“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玻璃”不及时修复 将危及整个大厦。因此,维护制度的权威必须要做到增强“护窗”的自觉性,按制度办事,严惩第一个破窗者,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及时和善于发现破窗苗头,及时弥补规定之不足。
制度是否能够起到预期效果,执行力至关重要。温家宝总理说“执行力是政府的生命力”。乡镇各个机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规章制度,以“抓发展,保稳定,促和谐,强服务”为导向,从领导责任,工作任务,协作配合上,责任追究等各个方面狠抓落实。切实在领导责任上狠抓落实。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要以身作则,切实担负起反腐败的第一责任。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建设和谐质检的突出位臵。深入群众,深入一线,面对面的解决问题,面对面的指导工作,面对面的督促检查。要层层落实领导责任,确保责任到位,组织措施到位,协调指导到位,做到不肃清腐败绝不放过,不解决问题绝不放过。
切实在工作任务上狠抓落实。每项程序是什么,如何执行,谁来执行,执行过程中需要哪些手续,违反程序如何问责,都要明确具体。要把最放心的干部放在最不放心的位臵。把反腐倡廉工作做到深而又深,细而又细,实而又实,决不能浮在水面上,决不能空转缺位。
切实在协作配合上狠抓落实。众志成城,无坚不摧。要牢固树立全乡一盘棋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县纪委统一部署,加强协同配合,形成统一指挥,整体联动,灵敏畅通,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凝集成强大合力,打好反腐倡廉的整体战,攻坚战。
切实从责任追究上狠抓落实。制定腐败现象问责的规章制度,规范问责主体及权利,问责客体及职责,规定问责事由,厘定问责标准,规范问责程序,包托责任认定程序,问责启动程序,问责回应程序,做到问责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构建反腐倡廉新常态】推荐阅读:
反腐新常态12-04
新时期以来反腐倡廉建设调研报告07-09
十八大以来反腐新形势06-30
科学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01-06
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构建和谐新农村10-25
全员参与,构建信息化建设新模式11-07
职业学校构建新型教学新模式的思考07-21
做好新医改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构建和谐医院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