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艺术生的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方法

2024-07-11

浅谈提高艺术生的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方法(共12篇)

1.浅谈提高艺术生的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方法 篇一

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高等教育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教的方面来看,最直接、最重要的无疑是课堂授课效果,而影响授课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备课质量和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范教学环节;从学的方面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有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也是影响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规范教案内容

对教案内容进行规范化,能够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如在教案的开头要写“教材分析”,在当堂课课后要写“课后小记”。根据教材分析可以了解教师是否能吃透教材,抓住教学重点,弄清教材重点与教学重点之间的联系;课后小记包括本课成功与不足之处,学生的反映、学习中出现的差错,教具的使用情况以及改进意见,课时的分配、教学的效果、本课的心得及经验体会等。依据教案记录的切身体会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补救措施,可以掌握自己的授课情况,从而指导自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吃透教材内容,认真备课

备课应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五步,其关键是课前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根据教学过程的客观需要,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也是突出重点的关键,不论新课还是旧课、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要认真备课。没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是不可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通过备课,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归纳起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其次,钻研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教材,掌握教学目的要求,以确定教学重点并分解教学难点;同时还要适量的参考资料认真写好教案。我们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适量增加一些参考资料,包括基础理论、实验结果和新进展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授课内容会显得丰富多彩。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师生以教材为媒体的双边活动过程。

集体备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同学科、同教材的老师认真交流,切忌流于形式,要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认真钻研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真正做到提高备课的质量应做好以下工作:备课时必须遵循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差异,分层次、分类型、分程度进行备课。备课必须做到“十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科书、备学生、备教师本身、备教学方法、备学习方法、备涉及问题、备关键语、备板书、备作业设计、备教具准备以及备估计的反馈信息。

三、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我们作为老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有计划的进行系统的高校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将专业知识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能力,以胜任所从事的专科教学工作。

(一)教学设计技能

1、制订课程授课计划的技能

①清楚本专业课程设置的种类和相互关系;②对自己所授课程在本专业总体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有正确认识;③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制订详细的课程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

2、使用教学媒体的技能

①掌握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②掌握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③掌握教学软 1

件、课件的编制及其使用方法。

(二)课堂教学技能

l、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

①建立和维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②明确意图,集中注意,创造师生交流环境;③掌握导入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导入方式;④合理控制导入时间。

2、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

①普通话达到测试水平的二级,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讲课;②语调高低和语速快慢适中;③语言简练,逻辑性强; ④语言生动、形象、优美,通俗易懂; ⑤口头表述与体态语言相结合。

3、设疑和提问技能

①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②设问措词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③设问速度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④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分析评价和必要的引导、总结。

4、讲授的技能

①讲授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和艺术性; ②掌握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应用等不同教学内容的讲授方法; ③善于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发展思维能力。

5、总结结束课程的技能

①归纳总结要简练、概括、突出重点; ②总结要使教学内容前后呼应,形成系统; ③总结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延伸和自学。

(三)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技能

l、布置作业的技能

①能够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选择作业形式,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②能够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作业要求明确,并规定具体完成时间;③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及时予以指导。

2、批改作业的技能

①选择合理的作业批改方式; ②能够正确总结出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③批与改、批与评相结合。

(四)教学研究技能

1、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②掌握选择课题、制订教学研究计划的原则和方法; ③掌握经验总结、调查问卷、科学观察、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等教育应用 研究的基本方法; ④掌握对教学研究资料进行统计、撰写课题总结和研究论文的方法。

2、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

①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 ②了解本学科和相近学科新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 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吸取先进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

3、信息检索技能

①掌握本学科的主要文献种类; ②掌握图书馆书目的检索方法; ③掌握用微机在因特网上收集资料的技能。

四、提高教学艺术,优化教学过程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正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应贯穿“三讲三不讲”

原则,即所谓“三讲”就是重点、难点、疑点,这三个点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三不讲”就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永远也不会的不讲。

2、充分利用合作学习,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间存在着智力、知识、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使学生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相互帮助,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编组时就要注意合理搭配,优劣互补,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小组内的搭配要兼顾学生的智力、能力的优劣和兴趣爱好的差异。要注意发挥各小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竞赛,对于优胜者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稍差的小组也应给予激励性评价,激发他们的热情,为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造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饥民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在评价中被激发出来并在相应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积极的活动竞赛是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而积极多样的评价手段,又能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活泼的课堂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要实现师生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质的消耗,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精讲点拨。“精讲”是要求教师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规律、联系等必讲之处,扎扎实实地讲清楚、讲透彻,揭示知识本质。更要注意在讲授重点知识或主要结论给出之前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抓住学生思维契机,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主动获取知识。“点拨”是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进行“精讲”,精讲点拨时要注意科学性、针对性,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的掌握,而且要弄清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抓住知识形成的源头,把知识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善动脑、多动口、勤动手的良好行为。

其次要系统训练。是巩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训练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的低层次目标,通过一些综合性练习,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选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组时,应遵循“低起点、小坡度、密台阶”的原则,使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达成各层次的目标;发掘课本习题的潜在功能,使训练题组有机结合。通过转换问题的表达方式,改变问题条件、结论思路等,对课本习题加以深化、改造,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改题、编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和延伸。

然后练习要讲评。讲评要有选择性,突出重点,简明扼要,避免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不同类型的练习,讲评要有侧重点,对巩固基础知识的练习,主要讲评学生的思考过程,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对启发智能的练习侧重讲评解题思路,让学生探求最佳方法。

最后利用达标测试。测评题应覆盖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题目有浅入深,适当联系以往所学知识并进行转换。题型以客观性试题为主,适度选择解答较为规范的主观题。学生完成测试后,教师要公布准确答案,让学生自己评价,教师统计达成度,测评之后依据收集道德信息,济济进行补救教学。补救愈及时迅速,学生智能缺陷弥补愈容易,不久措施要根据学生达标情况随时进行,也可以课下利用作业联系补救或采取个别辅导指定学习内容,做到当日目标当日清,防止累积性误差,使学生走入误区。

4、分层布置作业,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布置精当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减负增效”。现在提倡的精心设计板演作业、基础训练作业、拓展提高作业等这样几种作业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还要做好批改记录,仔细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如是共性问题,就要集中讲评;如是个别问题,就要个别当面辅导。特别强调及时辅导好中等生,要随后出几道同类型的题目对他们进行考查;给优秀生布置利

用基础知识点做探究型的问题;给学习困难生布置基础知识的巩固题目。这样,通过分层次的对学生布置作业就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五、锤炼语言表达的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备好课不一定能讲好课,备好课是正确的思维沉积,而讲好课却是知识能力的升华。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知识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优质的教学语言应该是:

1.通俗明白,浅显易懂,这是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

2.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科学性要求教学语言准确无误、干净利落、不说废话、不带病句、言简意赅、恰到好处。概念的阐述不模糊,判断推理不模棱两可。同时从信息原理上看,教学语言的速度必须科学合理,使其与教学对象对语言信息反馈的速度相适应。

3.应具有启发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语言的启发下,沿着教师语言的逻辑和思维顺序一步一步的探求真知,寻求答案,从而既增长知识,又发展智力。

4.生动有趣,有感染力。如果教师讲课时幽默风趣,抑扬顿挫 ,富有感染力,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大脑皮层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听起课来精力集中,感到深刻,并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其教学效果就会更加显著。

老师应该不断地增强驾驭语言的能力,创造出最优美动听而具魅力的教学语言,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提高板书质量

板书能直观地体现事物的从属关系和因果关系,具有提纲契领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1.板书的设计应遵循实用性、直观性、艺术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2.板书布局要合理,层次要清晰。学生纵观黑板就能在头脑中对教学内容有个整体框架结构,便于回忆和掌握所学知识。

3.板书内容要精练。设计板书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需要,对讲述内容作高度的概括和浓缩,尽量少而精。

4.板书要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板书字迹要清晰工整。板书内容的书写要适时,示出过早,影响听课,示出过晚,则不起作用,甚至会干扰听课。

2.浅谈提高艺术生的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方法 篇二

针对艺术生作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笔者曾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过一些尝试。现就结合自己的尝试谈一些浅薄的看法。

一、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 抓住兴趣爱好顺势引导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中职学校的艺术生学习很被动。“教师可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 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比如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 崇拜巴赫、莫扎特。老师就介绍他读相关的人物传记。当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后再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可以适时地提醒学生做一些摘录并写下自己的心得。这样日积月累, 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养成了思考与写作的习惯。

(二) 利用教科书刻意引导

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篇目都是经典之作。当学习这些课文时, 教师可以刻意的进行引导。例如, 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 教师给学生讲述“通灵宝玉”和“木石前盟”的神话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结束课程后让学生通过阅读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在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他们做好摘录笔记, 写好读书心得。教师通过这种刻意的引导就将学生的阅读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把阅读与写作结合了起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阅读兴趣的生活, 学生才能积累起更加丰厚而又鲜活的写作素材, 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来。

二、通过片段练习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篇完整的文章, 是由若干个片段组成的。学生通过练习把这些片段写好了, 写精彩了, 写起整篇作文来也就容易多了。

(一) 片段作文减轻了学生的写作压力, 学生乐于接受

片段写作因为训练目的明确, 要求少, 学生更易于选材, 更易于将精力集中在某一个方面。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整篇写作过程中因要全面构思压力大而思维受阻写不出东西。

(二) 片段作文的训练, 易于师生交流便于及时修改

一篇大作文, 中职艺术生写好之后需要一段时间去修改, 而片段作文学生写完后, 教师会及时的发现问题, 汇总问题, 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这样更利于学生养成字斟句酌的写作习惯, 掌握一些写作上的技巧, 提高写作水平。

三、通过仿写让学生把握住文体特征和结构特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要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文体进行写作。但一些学生总是写出四不像的文章。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笔者通过尝试发现, 仿写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

“仿写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 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在指导学生仿写时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 仿写要找好例文

把握住文体的特征是中职生规范写作的关键。所以一开始教师要找典范的文章给他们作范文。比如议论文要让学生掌握好一般的论证结构, 提出合适的论点, 举出典型的论据等。例文不规范就会让初学者入不好门。

(二) 仿写要由易到难

教师应让学生从仿写结构简单一点的文章写起, 等到一般结构的文章会写后再让他们仿写结构较难的文章。如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写作要领之后, 教师可让学生通过仿写结构较复杂的文章来继续提高写作水平。写前可先让学生通过分析范文列出自己文章的写作提纲, 再让学生模仿例文进行写作。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慢慢就会掌握常见文体的写作要领。学生写出的作文渐渐地也就有了章法。

综上所述, 面对中职学校艺术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首先, 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 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思考, 去感悟, 去积累, 从而解决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的问题。其次, 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进行片段写作, 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再次, 要让学生通过仿写逐步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特征, 从而提高整篇作文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05.

3.浅谈地理课堂小结的艺术 篇三

课堂小结是地理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所谓课堂小结是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的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它常用于课堂的结尾。

完美的小结,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余音了绕,余味无穷。课堂小结形式很多,现根据本人体会,简介几种做法:

一、提纲挈领,归纳总结

这是最常见的结尾方式。在新课结束之后,把全课内容作概括总结,要求作到提纲挈

领,全面准确,简明扼要。不能只是前面教学内容的机械再现,简单重复。它起到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完世界的粮食生产和粮食问题一节课后,可归纳总结为:“一个粮食问题,两个解决途径,三种粮食作物,四个产粮大国,五大小麦出口国”。

二、动口动手,练习检测

在新课结束后,可根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一些口头或书面作业,作为课堂小结。练习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从易到难,层层深入,一般不超出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设计恰当的练习进行小结,既可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强化,使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又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

三、巧设悬念,承前启后

地理教材内容有着严密的逻辑系统,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后面的知识则是前面知识的扩展和深化。进行课堂小结时,除概括本节的主要内容外,还可巧设悬念,引出下一个问题的讲解,诱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大气环流”一节是在假设地表性质均一的前提下来研究大气运动的特点的`,该课结尾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的地球表面性质并不均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地球大气是怎样运动的呢?要知情况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进而引出下一节“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四、知识疏理,绘图列表

地图是地理学一种特殊语言。我们要求学生一方面能通过对地图的分析去获得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又能把获得的知识记忆在地图上。因此,教师上课常常绘制版图,边讲边画,讲完新课内容后,则利用图表进行小结。

例如:讲“气旋和反气旋”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北半球为例讲解,一边把气旋和反气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气流运动的情况画成图,使学生一目了然,再把讲授的内容从气压状况、气流状况、中心气流运动方向、过境时天气及实例等五方面整理成一个表。小结时让学生自己绘出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图,并将图、表对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联想对比,区别异同

许多地理概念、事象和原理既相关又相异。课堂小结时可把教学内容中那些形式相似,意义相近或相异的概念、原理进行分析比较。

例如:在“能源问题”这一节课结束时师生共同概括世界和我国在能源消费构成问题上的相同和相异之处。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艺术生的教学 篇四

这两年带艺术生的语文,应该说,这些学生还是很可爱的,个性化也比较强,在形象语言的表达上,比较强势,但也不能否认,在语文表达上,他们还是有些弱势。

这语言表达上的弱势之一,就是他们不愿意写命题作文,不愿意写材料作文。直接有题目的还好些,若是给材料,则很是有一些学生,不知道写些什么,或者审题的时候,直接就偏了。或者说,相对于我们大家主体的认知来说,他们是审题偏了。这审题偏了,若是自己写点兴趣文章,随意发表点网络文学,其实并不算什么的,毕竟老是随大流,也不符合艺术的规律,也不容易出精品。可是放在国家取材的高考之中,这些剑走偏锋的文章,就很容易被打入冷宫,然后就可能影响他们的人生道路。所以,在艺术生的语文教学上,如何让他们能写出适应高考的作文,真是一个难题。

对于这个难题,我曾经分析,不愿写或不能写一个可能是他们阅读能力弱,读材料抓不住要点;另一个可能是他们思维单一,不会联系,不会扩散思维;也有可能是他们生活阅历简单,看完材料后不能联系生活实际,没有感想。所以,我也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努力,比如说引导阅读,在阅读中有意识的让他们归纳,学习课文时,尽量联系现实设计问题等等。

5.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篇五

黑龙江省通河县清河林业局初级中学

郭艳玲

中学阶段地理学习并不受重视,学生自然缺乏动力,学习兴趣不浓,对地理课程缺乏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把课堂学习变得有效果、讲效率和出效益,成了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向课堂要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某教育家说过:“21世纪将是创新能力教育的春天。”其实,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地理创新能力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的灵魂。近几年来,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量算实地距、判断方位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本人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一、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谚语的妙用:

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学中运用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云过山坡湿,雨过山头明”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

2、巧借古诗文教学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还有用“马前挑花,马后雪”来夸张地表现秦岭南北两边自然景观的差异;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来描述内蒙古高原的辽阔富饶。这些诗歌犹如“味精”,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歌曲的借用

在课堂中适时引入歌曲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引起学生的思考。如在讲季风之前,让学生听一首孙南的《风往北吹》,这时学生的兴趣全部都调动起来了。因而想多了解她的知识。

除直接播放歌曲外,可间接引用了一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通俗歌曲,如田震的《黄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接着我就问:“黄土高坡上是否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盛行于哪个季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因此很自然地把季风引进来讲了。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801班上课时,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的“几”字形拉直,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地理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同学提出同样的治理办法。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

三、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同时,根据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如七年级上册讲到陆地地形类型时,我是这样导入话题的:“我们的地球家园无比美丽,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有绵延不绝、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有被誉为”世界屋脊“、富含民族神韵的青藏高原,有郁郁葱葱、神秘莫测的亚马孙热带丛林,有深陷千丈、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东非大裂谷„„”一段热情洋溢的引言,在学生面前幻化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学生不禁发出阵阵唏嘘之声。这样不但激起他们对地球的热爱,而且很自然地引发他们要去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如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一课中,我讲到黄河的忧患时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同时,还举出具体生动的事例,把黄河化害为利的今昔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产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借助地图,还可使学生加强对知识记忆的效果。

2.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投影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运用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实用、形象的地理教学软件,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学业评价的评定是:在教师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础上,以六十分为界对学生给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评定。地理结业评价试题的特点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6.浅谈提高艺术生的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方法 篇六

笔者从事Auto CAD课程教学多年, 教学对象为机械类或近机械类专业学生, 主要依托Auto CAD软件进行机械图形的绘制。在Auto CAD课程教学中, 教材中知识的引入是从概念、菜单、工具开始, 导致许多学生感觉该课程枯燥、乏味, 教学达不到理想效果。那么怎样让Auto CAD的课堂生动、有趣, 让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呢?笔者认为可从创新教学方法入手, 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 分层次教学

由于中职学生生源质量普遍下降, 再加上招生竞争激烈, 许多中职学校降低招生门槛, 导致招收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在年龄、文化程度、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有较大差异。面对这一情况, 进行Auto CAD课程教学时若采取“一锅煮”、“一锅端”的方式进行, 将会出现有的学生听得费力、接受不了, 而有的学生听得很轻松、学习潜力没得到发挥等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创设不同的学习情景, 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 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以笔者所教班级为例, 二年级开设了Auto CAD课程, 该班学生在一年级已学习了《机械识图》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两门基础课程。在实施分层次教学时, 参照学生知识基础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 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软件基本操作技能, 且机械识图课程掌握较好, 有较强的绘图、识图能力。这部分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集中, 思考、理解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第二个层次: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软件基本操作技能, 但机械识图课程掌握较弱, 绘图、识图能力欠缺, 这部分学生学习方面表现还不够踏实, 在学习中不能持之以恒。第三个层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机械识图能力都比较弱, 这部分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机和机械识图知识大多都忘记了,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Auto CAD课程分层次教学过程中, 对于第一个层次的学生力求夯实知识基础, 培养其独立完成难度较大的题目, 不断提高其动手动脑能力, 力求把他们培养成Auto CAD的高手、能手。第二个层次的学生要多给他们讲授基础知识, 辅导他们完成基本题目的操作, 帮助他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并引导他们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培养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能力。第三个层次的学生要耐心指导, 多鼓励, 少指责, 不离不弃, 课堂讲解中回顾相关学科知识, 实践练习中手把手地指导他们操作, 培养其学习信心, 使其掌握基础知识, 独立完成指定练习。

Auto CAD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不仅体现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 还要在备课、作业中体现。在课堂讲解中以第二层次的学生为主, 兼顾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学生,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有所收获。作业实施过程也要区分层次, Auto CAD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作业是该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在作业的布置中可按照学生层次设置作业任务, 把作业划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提高题,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

2 启发式教学

Auto CAD课程较为枯燥, 特别是具体的操作比较繁琐, 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较为管用的方法。启发式教学, 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 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 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启发式教学充分考虑了授课对象接受知识的过程特点, 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深受学生喜爱。在Auto CAD的具体教授过程中, 笔者常先与学生分析本节课所学要点, 然后展示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知识点的具体应用, 以此来调动起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组合体的三视图绘制中, 先让学生分析组合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再让学生思考如果用手工绘图的方法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它的画图步骤是什么, 对于特殊的点、线段和圆弧等该如何画出。然后由笔者讲解在Auto CAD中这些特殊点、线段、圆弧等是如何绘制出来的。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思考下用Auto CAD软件独立绘制出组合体的三视图。又如在“对象捕捉”的学习中, 通过实例给学生提出绘制该图形需要用到哪些绘图命令, 哪些编辑命令, 绘图的步骤是什么, 绘制图形的过程中需要捕捉哪几种特征点等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当学生运用捕捉方式绘制出图形后, 再一次设问, 让学生思考、讨论固定式对象捕捉与单一式对象捕捉的区别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设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动手、学会发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 任务驱动式教学

Auto CAD在教材编写方面通常理论知识过多过繁而练习实例较少。由于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认识欠缺, 有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感到Auto CAD的学习与实际联系不紧, 实际工作中没有用处。针对这一情况, 可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方法, 将Auto CAD制图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感受到掌握Auto CAD软件的必要性, 通过任务驱动, 调动学生兴趣。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引入大量具体职业活动的实例, 将知识点贯穿实例中, 以真实和模拟的职业活动为载体, 选取典型的零件图、装配图为实现目标, 构置特定的学习情境, 调动学生参与制作的热情, 提高学生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 能够使老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 让学生由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操作、积极的探索。学生带着真实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工作作风。例如学生学习Auto CAD课程时容易忽视图幅、单位和线型比例的设置, 总认为不设置也没什么关系。通过任务实例的学习, 他们能够切实体会到忽视这些设置对任务完成造成实际的危害, 从而使他们认识到绘制机械图不能随心所欲、掉以轻心, 要养成良好的制图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学记》中曾经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 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又从而怨之。”学生善学不善学与教师善教不善教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应遵循教学的规律性、科学性, 根据Auto CAD课程的特点, 选择、确定和运用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

摘要:中职学校的机械、建筑、电子和广告设计等专业均开设了AutoCAD课程, 怎么克服AutoCAD课程教学固有的枯燥、乏味, 缺乏吸引力, 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的现象, 是中职教师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 灵活采取分层次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方法, 调动中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

参考文献

[1]丛书编审委员会编.教师资格培训丛书.教学方法导论[M].华文出版社.

[2]张驰.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的探索[J].河南教育, 2010, 9.

7.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及改进措施 篇七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并保持求知欲成为广大地理教师所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针对初中地理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把地理纳入了中考范围,但大部分地区中考仍然不考地理,导致了地理教学不受重视,使初中地理教学工作难以开展,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教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使中学生对地理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地理呢?这就要求教师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着手,帮助中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一般就是地理教师在上面讲,中学生在下面听,中学生为了考取好成绩强迫记忆地理知识。大部分中学生以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学习地理,导致很多中学生考试过后就把地理知识遗忘,更不可能把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没有让中学生认识到地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想方设法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中学生才会被动地学习地理。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以中学生为主体,让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学习的快乐。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地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一开始就要把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让中学生把心思牢牢地放在地理学习上,那么课堂导入的设计就至关重要。精彩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起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地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讲授“各地温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故事导入法设计课堂导入。在这里笔者就是利用小故事进行导入的:图图家住在吉林,图图的妈妈因为所在单位的原因被外派到海南学习已经三天了,这天放学回家之后,图图正在家里打扫卫生,门铃响了,透过猫眼,图图看见是一位陌生的阿姨,陌生阿姨对图图说:“我是你妈妈的同事,由于天气变冷,你妈妈让我帮忙把她的羽绒服带去。”图图一听,就说:“阿姨你等我一会儿,我去找衣服。”但是,图图走进里间,并没有去找衣服,而是拿起电话拨打了110。在这里老师想问一下:“图图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很明显,这样的小故事既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中学生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如果图图不知道海南的天气情况,又怎么能判断陌生女子说的话是错误的呢。这样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会高涨,进而积极主动的学习地理知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使中学生保持学习地理的兴趣

中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地理知识的内在动机就是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鉴于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使中学生保持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例如,《盗墓笔记》这本小说在生活中非常流行,很多中学生也非常喜欢看,而且《盗墓笔记》中涉及很多自然、地理知识,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内容结合初中地理教材进行教学。比如,里面涉及长白山,恰巧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关于东北三省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其融合到一起,为中学生介绍长白上的地形、地势,描述长白山的神秘之处。中学生就会被这些内容所吸引,在下课之后还会继续和教师探讨一些问题,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中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让中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生既能发现新知识又能巩固旧知识,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地理教师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面临的是不利的教学环境以及一群具有自己个性、拥有与教师不同思维的中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地理教师要积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助中学生保持学习地理的兴趣,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从而让中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掌握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8.浅谈地理教学中的读图思维方法 篇八

祝廷远 贵州省石阡中学 555100 培养读图析图技能是地理教学中的基本要求,也是最富有地理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读图与析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地理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问题讨论来掌握知识,运用地图,据图设问,启发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读图能力。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针对学生有望图生畏,读图能力差的现象,能否总结出一些简便的,易懂的读图析图的思维方法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尝试和归纳:

(一)形状观察法:在地理教学中,把教材中描述性的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形态落实在图上,形成初步的地理概念,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轮廓、形状,看是否有明显好记忆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的把图形记住。如长江黄河干流呈“V+W”和“几”字形。国家省区轮廓形状也颇有特征,细细观察,准确判读,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了解该图的空间结构,相互联系,进而掌握其分布规律,从而进一步解决有关问题。

(二)特征描述法:在阅读各种地图时,离不开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其特征描述和说明。如认识五种陆地的基本地形的时候,让学生观察地形素描图,然后分别用海拔高度、相对高度来描述,学生们很容易记忆并理解这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平原海拔低,相对高度小;高原相对高度小,海拔高;丘陵海拔不定,相对高度不大;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通过这样的描述学生的具体归纳,又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概括过程,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三)有序读图法:是指地理事物按一定的顺序读图的方法。根据读图的顺序的不同,有序读图法可分为二种:

1、空间顺序读图法:凡是地理事象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的差异的插图都可采用此法。(1)按东西顺序读图,如三级阶梯示意图;(2)按南北顺序读图如《南亚地形》图;(3)按上下顺序读图,如气温垂分布图;(4)按左右顺序读图,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图;(5)按上下顺序读图,如《气温垂分布图》;(6)按先后顺序读图,如《玻璃温室图》;(7)按海陆顺序读图,如《我国降水量分布图》;(8)按中间向两边的顺序读图,如《太平洋海底地层年龄分布图》;(9)按中心向四周的顺序读图,如《北半球气旋、反气旋图》;(10)按反顺时针顺序读图,如《物质循环图》;(11)按高低纬顺序读图,如《地球五带分布图》;(12)按上下顺序读图,如《气温垂直分布图》;

2、时间顺序读图法:凡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和特点的插图都可用此法。中学地理课本里的气温曲线图、降雨水柱状图、地球运动图、人口统计图、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图等,这类插图都有明显的时间顺序特点。

(四)重点突破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图中的重点与关键,并把它牢记住。这些关键点往形成今后的析图的“切入点”。如讲述高中地理上册“地壳物质循环略图”时,教师启发学生发现图中的关键点——各种岩石形成新的岩浆时箭头均指向变质岩,这一重点一旦被突破,学生便能自觉地作为突破口,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另外,在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图的基础上,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截取所要强调的重点内容的图幅,排出整体干扰重点突出,使人一目了然,清楚易懂。如在讲述大洋环流时,在指导学生观察世界洋流分布时,可截取所要强调的重点内容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作重点讲述。

(五)点、线、面结合法:就是以线状事物为线索将点面事物联系起来。有些图,必须从点(港口矿产地城市等)、线(山脉河流铁路等)、面(国家省区自然带等)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帮助记忆和判读,引导学生从“线”来记住“点”。教学中应注意线状地理事物与其它区域的空间联系,即就是用河流、洋流、山脉、交通线、重要地理界线等线状事物,将区域知识串联起来。如利用特殊的经纬线经过的区域掌握如国家、城市、地形、河湖、海洋、气候类型、自然带等点面状知识。又如在复习长江流域时以长江干流为线索带动整个长江干流上的点面上的内容。用长江干流由上而下将钢铁基地、特大城市、大型水电站等;长江流域由上而下的自然保护区、商品粮基地等各自连起来。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六)对比归纳法:某些地理图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如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等统计图,因此,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比较归纳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地理事物的数量变化并进行对比或区域地理事物现象、特征影响因素的对比来判断出具体的结论。此法适用于柱状、坐标图以及有关地理事物对比的区域图等。如海洋表面盐度、温度随纬度变化为例:第一步,读图名,弄清图讲的内容。第二步,看图例;第三步,读特殊点的数据;第四步,寻找规律分析原因,然后,根据上得出的数据引导学生总结盐度和温度规律。

(七)综合分析法: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每个地理区域的特征或一个地理综合体的形成,都是由各种事物或现象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结果。在高考考查的区域地理教学中,阅读地区或国家的地图的时,通常上的方法是第一步,先确定区域分布。第二步,确定区域特征或现象。第三步,根据区域特征或现象进行成因分析或椐此运用地理观念进行评论、进行演变趋势预测以及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八)逻辑推理法: 就是运用已掌握的地图信息,使用和分析地图资料并进行信息的提取认定和推理,经过分析比较之后,对地理事物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不是只停留在地理事象的表层观察,而是包含着对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的深层思考。凡用以揭示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的插图或逻辑关系或因果联系的读图题的判读,都可采用此法。诸如中学地理课本时的地理特征图、地理成因图、地理联系图、相关模式图、等值线分布图等。在讲授传统工业区时,引导学生阅读《鲁尔工业区图》,可以按鲁尔工业区的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主要工业中心→工业区的地位→环境问题的逻辑顺序进行推理。引导学生运用影响工业区位因素这一原理分析鲁尔工业区发展条件,可以重点从原料、能源、水源、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

9.浅谈地理教学十种激发兴趣的方法 篇九

刘文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课堂注意力的催化剂。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因此,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把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立足直观,“引”趣

地理教学较其他学科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有着丰富多彩的直观内容,这对学生地理概念的形成和持久兴趣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教学中采取各种直观教学方式,如教学“中国的行政区划”时,出示中国政区彩色板图、空白政区图、自制的各省级行政区小卡片等教具,利用这些直观教具,让学生识记各省、市、自治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形状特征。分析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位置关系,海陆关系等规律。学会绘图、拼图的能力,使学生对中国政区图产生深刻难忘的印象。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从教学目的出发,把握学生的共同心理,利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其创造想象和美感心理,采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地理教学的任务。

二、用口诀,“教”之以趣

将教学内容编成简洁明快的口诀,使知识点串在一起,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并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如世界十大人口大国可用“中印美印巴,巴俄孟日尼”来记忆。识记”南亚”国家时,口诀是:“南亚八国家,海上斯与马,内陆锡尼不,临海孟印巴。”

三、创设情境,以“谜”引趣

地理教学中,新课导语艺术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一环,起着渗透主题、酝酿情绪、激发兴趣和创设情境的作用,风趣幽默的谜语导入,会像磁石般紧紧吸引学生的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产生师生共鸣,形成新课的教学高潮。如教学“地球仪”的有关知识时,先让学生猜谜:“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别看它的个子小,载着大河和高山”;讲“地图”时,则用“容纳万水千山,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山,浑身绚丽多彩”的谜语导入。通过这些谜语导入,使学生形成空间轮廓概念,加深对地球、地图特征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巧布疑问,借“疑”增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就是说,各种授课方式贵在巧设疑问,启迪思考,激发兴趣,形成高潮。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多疑,更应善于设问,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在教学“洋流”一节时,我设了这样一个疑问:明代航海家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每次从印度半岛到非洲东海岸去,都选择在冬季,而返航时则选在夏季,这是为什么?学生急于得到正确答案,我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导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精心筛选,以“熟”激趣

初中生的直观感受、视觉最为灵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量挖掘和使用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兴趣材料。如讲“地球的运动”时,通过让学生对太阳的东升西落,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概念,使他们知道某些现象和抽象的概念其实离我们很近,进而培养他们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六、引用故事,“横”生妙趣

把生动有趣的故事运用到课堂中,会使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变化得妙趣横生,很受欢迎。如讲到“季风气候”一节时,我引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作为导语:“„„当时正值隆冬,赤壁战场盛行冬季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若用火攻反而烧了自家,为此,周瑜焦虑成疾,一筹莫展,正在危急关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诸葛亮通过观察天气、天象的变化,准确地预测当地冬至前后短时间内会偶然出现刮东南风的天气反常现象,结果助东吴火攻曹营成功,大获全胜。”如此讲述幽默风趣,学生乐听乐学,寓教于乐。

七、运用比喻,以“喻”激趣

在教学“海洋资源”时向学生发问:“哪位同学见过大海,它是什么样子?”大海是生命之源,她不仅美丽壮观,而且十分富饶,有人称海洋为“天然蛋白质仓库”、“乌金储存库”、“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等。讲述“森林资源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时,可运用一系列的比喻:净化空气的“绿色工厂”,吸烟滞尘的“吸尘器”,涵养水源的“绿色水库”,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绿色卫士”,调节气候的“空调系统”,还有什么“隔音板”、“防疫员”、“庇护所”等作用。通过这样的比喻,展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八、授之以渔,“谐”之以趣

有些地理知识内容只能靠机械记忆,如果教师采用灵活、新颖、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变死记为巧记,也可使学生既学得轻松愉快,又能掌握知识。如教学“长江上、中、下游的主要河港”时,可以把港口名称串联起来,即:宾(宜宾)客重(重庆)来,武昌会晤(武汉),敬酒(京九)五壶(芜湖),难难老张(南京、南通、张家港)。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很快记住了河港名称。又如:识记我国储量居世界首位的锌、锑、钨、稀土、钛、钒等矿产时,可用“新梯污,洗土太烦”加以记忆,不仅省时,且可长期保持在脑海中。

九、巧用诗歌,出“奇”制趣

诗歌语言优美,气势宏伟,声情并茂,充满激情,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恰当地巧用诗歌于课堂中,会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意境,能起到出“奇”制趣的作用。如在教学“黄河”一课时,让学生齐唱《黄河颂》——“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唤起学生对黄河的无限爱恋,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教学“中国行政区划”时,教师领唱《歌唱祖国》这首歌,使学生进入到一种新的境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在美的享受中切入主题。这一形式,使课堂充满了轻松活跃的气氛,既培养了学生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听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美感和情感,一举多得。

十、反弹琵琶,追“新”索趣

10.浅谈提高艺术生的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方法 篇十

反思性英语教学实践-对大学艺术生的教学思考

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逢径,是教师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反思性教学对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进行初步的`研究,从中发现大学艺术生英语学习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

作 者:秦伟繁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4关键词:大学英语 艺术生 反思性教学

11.浅谈提高艺术生的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方法 篇十一

(1)充分用好教材、创生教材

教师要在认真备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案的设计和选题中既要满足中等以上学生,也要体现出对学困生的层次性要求,让每一位学生拿到学案后都有事可做,有内容可学,在点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编出的高质量的学案或教案就是对教材的优化和创新,是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它离不开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2)关注每一个学生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员”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教学中除了在备课上加以体现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予以体现。第一,保证课堂的全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行为,更是学生的行为;不仅是好成绩学生的行为,也是“学困生”的行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认真对待课堂训练。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要有吸引力,氛围要活跃,问题的难度要适中等。保证全员参与不是靠压制学生,而是靠吸引学生。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须为教师所关注。情感和信心的建立可能来自于教师的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和蔼的笑容,一个肯定的眼神……

第三,注重过程而不仅是结果。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题能力的培养是在过程中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在好学生的引导下忽视对学困生的兼顾,而学困生在逻辑思维和分析解题方面往往是“弱势群体”。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同一个问题,好成绩的学生能到第三步的,学困生哪怕只到第一步,甚至没有任何结果,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只要过程能长期坚持下去,相信必然会有结果,可能它是很表层的,但终归比没有好。如果教师在多次失望后采取放弃的态度,其结果可能是学困生不仅成绩下降,还会导致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蜕变,逆反心理由此滋生,最终有可能从学校流失。

(3)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要求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为学生间交流和互补提供了平台。

(4)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不仅指课堂氛围,还包括问题情境。

第一,教师情绪的饱满性是前提。换位思考,如果教师情绪低落或阴着脸走进教室会对学生带来什么影响呢?那是压抑和恐惧,处处谨小慎微,惟恐“祸从天降”,上课如临大敌,心绪不宁。这样的课堂氛围,师生双方都会疲惫不堪,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第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是根本。教师还要遵循“教无定法”的原则,灵活地选择乃至创新教法,引人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课堂讨论、演讲、辩论、音乐、表演等方式,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多种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氛围乃至课堂效果无疑是最好的。

第三,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是条件。语言要连贯流畅,语气和语调要灵活多变,抑扬顿挫体现节奏感,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营造课堂氛围的至宝。

第四,师生关系的民主性是基础。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5)教师角色要转变,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授道解惑,还要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组织学生有序地参与活动,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学生没有问题不是好事,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利于解决问题,往往是发现不了问题才是一知半解。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地位。不要把学生的质疑理解为学生对教师的不敬和故意捣乱。事实上教师也不是学科知识的权威,未知领域和问题也有很多。假如在课堂上出现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难以解答的情形,教师要运用语言技巧和灵活的方式进行应对,一忌鲁莽和草率,如此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二忌课后不闻不问,这样有损学生的积极性。再次,作为评价者,要丰富评价方式和手段,提高评价频率,不要吝音自己的尊重和赞赏。“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听上去似乎有点绝对,但也不无道理。要真正发挥评价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和总结,及时地作出有效评价;同时要“师出必有名”,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即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批评也是如此。评价并不排斥适当的批评,而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批评与赞赏应相辅相成。

一节课应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在课上要边教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自己的教学。一旦发现学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发挥教学机智,通过调整内容、方法、管理三个方面去激起学生的积极状态,如果内容太深了,就该尽量的浅显的方式来揭示的本质;如果进程太慢了,就该立刻加快来完成;如果学生太疲劳了,就该改个方法,如改讲授为议论或谈话,甚至讲个与为课题有关的故事。

12.浅谈提高艺术生的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方法 篇十二

长沙市第26中学地理组:胡国成

[内容摘要] “学案导学”模式以其特有的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从课前准备、学案编写、课堂教学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就如何以学案导学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 提高 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创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以较高的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校地理组根据学校“百分导练”高校课堂的构建框架,在以学案导学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与实践。学案是学生学与教师教之间的中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引导作用,提供必要的学法指导,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从而较好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不断的实践中,我校地理组学案导学实施的一般过程如下:

一、进行科学的课前准备——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课前准备包含了两层含义: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

就教师而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与考纲,充分了解学情,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要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比如地理文献、地理现象视频、影视剧、图片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是学生根据导学案预习课本知识,形成对课本知识的基本认识,找出存在的疑问,以便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课堂。

二、编写科学的地理学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如何使“学案导学”达到教学的有效和高效,首先取决于学案的质量。在实践中,我校地理组通过集体备课,提前编写好学案,学案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学习目标:根据教材、课程标准及考纲确定。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经过实践思考,我们认为学习目标的确立应该具体、实在、可操作性强、能达成。例如,我组杨恒老师在长沙 1 市中学地理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中所上研讨课《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时,学习目标确定如下:①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不同工业影响其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等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②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的形式,提高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认识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树立正确的环境观,用极度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体验学习的快乐。

2、学习重点:根据教材、课程标准及考纲确定。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一般不编写学习难点。

3、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体系出发,对教材、课程标准和教参资料以及学情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习过程”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课程标准及考纲规定的知识点能完整系统地体现出来,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例如,我组邓辉姣老师在青年教师赛课中所上的《板块构造学说》一课的学案中,板块的组成、板块的运动、板块运动造成的影响等知识点都清楚地体现了出来。

②创设情境,精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精选材料,创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精设具有层次性、梯度性的问题。每个知识点的结论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或自学、或探究、或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例如,笔者在上《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节时,在学案设计中通过精选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及播放视频材料等,设计了以下问题:鲁尔区繁荣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采取了哪些综合整治的措施?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面临哪些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以振兴其经济?问题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③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学生从“学习过程”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达标练习:紧扣教材与考纲,精选练习,习题数量要适中,难易要有梯度,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中等难度题,同时还要有能力提高题。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侧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

三、实施科学的课堂教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1、精彩导入

有趣才能乐学,乐学才会高效。莎士比亚说过:“学习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精彩的导入可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学案中导入的方法很多,利用时事新闻引入,利用生活实例、身边的现象引入,利用视频引入,利用名人诗词、民间谚语、漫画引入等,但都要讲求科学性、针对性、适当性原则。如学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节时,以三一重工相关视频引入;讲《地震》时以日本地震视频引入。在分析环境、资源问题时,还可利用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漫画,如学习《世界的人口》利用“冒汗的地球”漫画作为解决相关问题的引子,学生往往热情高涨。

另外,一节课要解决多个问题,而学生的兴趣一般不会持久,因此可针对每一个问题,均设计一种激趣的引入方法,让学生乐于探究。

2、学生自学

结合我校的学情,“学生自学”主要是教师及学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引导是一种方向性的引导、策略性的引导,对时间做出相应的规定等。之后,学生自己独立地学,努力通过自身力量解决学案上的问题。此时,不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相互研究。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地方作好记录。

3、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自学过程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学习小组讨论,即请学习小组帮助解决自学中存在的问题(“组教”),如学习小组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请全班同学帮忙(“班教”)。通过讨论交流,对一些问题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4、精讲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5、练习巩固

练习题尽量让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学案导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导学案的编写应防止出现教案化和习题化现象

教案的着眼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它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导学案的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导学案不是教案的翻版,而是学习的导案,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分层次安排学习内容。要求教师树立创新精神,从课程标准出发,但又不拘泥于课程标准,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从性质上看,导学案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而习题或考卷则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手段。从内容上看,习题只是导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应避免导学案习题化,要防止把导学案搞成练习册,应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

2、要突出地图及图像在学案中的使用功效

地理教学就是要充分利用好相关地图及图像,以图导学,以图带学。所谓以图导学,就是利用地图及图像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所谓以图带学,就是利用好地图及图像解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所以要在学案中使用好图像,尤其是区域地理教学中,有些内容就是要让学生去填写,让学生动手去绘制。例如动手画一下某区域的经纬线,在区域图中填出各地理要素的名称,动手画一画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分布示意图,动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等等。当然老师可以在学案当中给出一部分图像,让学生完成后续流程,这样可以降低难度。这些知识的掌握不是文字的记忆,而是图像的记忆,原理的理解,所以要让学生动起来。

3、让“比”贯穿课堂始终,以营造紧张高效的课堂气氛

“比”是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好的办法,应该将“比”贯穿课堂始终。在自学时“比”,比谁能既快又好地解决问题;在讨论交流时“比”,比谁能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比谁能在他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在“达标练习”时比,比谁能得到满分,比谁能获得胜利。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比成绩,也比谁积极、认真、富有创新精神、时间观念、团队协作的精神,还比自学能力、自学方法等诸多素质。“比”让学生更紧张、更投入,“比”使全班动起来了。这样,课堂气氛就会特别活跃,课堂教学效率也得以提高。

4、充分运用学案导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的直观性可以把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新颖而有趣地表现出来,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充分运用多媒体与学案导学相结合,让多媒体辅助于教和学,而不是围绕着多媒体展开着教学,让课件辅助于学案。适当地用课件展示地理素材有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既能满足学生对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学习《地球运动》时演示地球自转及公转相关的动画,形象生动;学习《世界海陆分布》时让两位学生上台在课件中把七大洲及四大洋的名称拖动到相应的地理位置,学生热情高涨;学习旅游地理中的《中国名景欣赏》时,播放我国名景的视频或图片,学生全神贯注,感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等等。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摆正教师的角色位置,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导学案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地理新情境如材料情境、问题情境等,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多让学生自学、讨论、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从而达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编制导学案,充分利用导学案进行导学,同时以多媒体教学做辅助,营造“比”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过多的讲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金玉,《高效课堂八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肖学平主编,《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余文森等编,《“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

上一篇:一元二次方程的说课稿下一篇:医保基金财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