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完善自己(精选10篇)
1.提高认识,完善自己 篇一
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提高对党的认识 不断完善自己
敬爱的党组织: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自身应加强学习,提高对党的认识.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觉悟,争取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我深刻意识到,在大学四年,首先要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孔子说;“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说,如果德行好,人们就会拥护你、支持你,即“拱之”。倘若缺德,就会被人们所唾弃。曾国藩也提出过德重于才的用人思想。认为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德而无才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则近于小人。与其无德而近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党员品德的塑造,选拔领导干部的原则也历来就是德才兼备,而德与才相比,德又是第一位的。
德的精髓是讲政治,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道德规范,特别是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要想有所作为,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全心全意上狠下功夫。一是要无条件地为人民服务。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问题上,都应该自觉地始终一贯地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同甘共苦。二是要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三是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即为人民群众办了多少好事和实事)作为评价工作好坏、生命价值是否实现的重要标准。近几年,人民群众对在校大学生不满意的地方,大都是因为在就业实践过程中,我们有时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尽可能的转化为生产力,有时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对此,我将在在大学生活中努力完善,多参加社会活动,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累社会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另外,在大学期间,还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真实情感。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从某种意义说,一切工作都是做人的工作,要做好人的工作,必须有真挚的情感,否则,就不能启开别人的心扉,拨动别人的心弦,就难以稳定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就难以培育出健康的人际关系,就难以塑造出适应他人的良好自我个性。无情未必真豪杰,无情无义的人不能当领导。尤其对于领导,做工作一定要有人情味,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以人为本”。
培育真挚的情感,要求大学生有健康的心态,超越自卑、嫉妒、恐惧、猜疑、报复等不良心态,做到尊重他人、同情他人、理解他人、信任他人、礼让他人、宽容他人、支持他人,在尊重、同情、理解、信任、礼让、宽容和支持中显示出自己的品位与人格,增强自己的魅力。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尊重问题上,学生更要注意尊重校领导;尊重老师;同学之间也要互相尊重。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共同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
作为当代大学生,真挚情感的核心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对人民群众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当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把为人民群众着想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人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用知识服务群众,真正体现作为学生的本质要求。
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在这几方面多作努力,认真学习,提升自己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自身的真实情感,保持独立个性的同时,还要提升自身觉悟。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学习根本目标,听党的指挥,服从党的一切规章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实现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目标而奋斗。
2.提高认识,完善自己 篇二
42、自尊自爱,自重自强。
43、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把事情做正确。
4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5、博观细取,厚积薄发。
4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7、蓄势待发,有备无患。
48、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49、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关键的只有几步。
50、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屡挫屡战,笑傲群雄。
51、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52、迎难而上方可成功。
53、坐下去,没成功之前不要站起来。
54、以宇宙为教室,牵自然为宗师。
55、播种劳动,收获成功。
56、不要再空想了,放手去做才会成功。
57、借口使人离成功愈来愈远。
58、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9、志存高远,奋发向上,走向成功。
3.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篇三
我们常说要爱自己,但是怎样爱自己呢?在文章《回一封信之“爱自己”为什么会这么难》中,有一段话:
”我很少劝人说“你要自爱”,因为在我看来,自爱真的是件很难的事。一个人真正的懂得爱自己,可能要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成长过程,寻找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改变自己,最后才能够爱自己。这个过程可不像很多书里写的那样,只需要任性就能够了,它有时候甚至是痛苦而令人彷徨无助的,当你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看到自己身上也有种种的缺点,懦弱,自私,暴躁,贪心甚至是阴暗,当你深深的体会到自己的无能,当你需要作出重要的决定,而你是这个决定的唯一负责人,你不能为此抱怨任何人的时候。你会明白,你身体里的这个“自己”,并非完全是幸福的源泉,它可能是沉重的,令人不堪重负的,甚至令自己厌恶和鄙视的。这样的自己,你会爱它吗?有时候甚至会恨不得没有自己算了,有个人替我的人生做决定,承受所有的结果,承担所有的职责,这样的人生会不会简单一些?也正是因为如此,纳粹德国时期很多年轻人都宁愿放下自己,跟随希特勒的脚步,因为他们太迷茫了,自己太沉重了,爱自己,为自己负责太难了。就连大师安迪·沃霍尔都说,他最想雇的人是一个老板,这样就能够有人告诉他每一天该干什么了。“
要爱自己,先要寻找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改变自己,每一个过程都不容易。如该文所说,”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十分幸福的“。下方是关于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的一些推荐:
4.认识自己战胜自己初一作文 篇四
孙子兵法说:千千为敌,一人胜之,未若自胜,为战中上。
如果以一个人的力量战胜成千上万的敌人,当然是很勇猛的战将了。但是,可以克服自身的人必须是元帅。这句话的含义是“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认识自己,能够战胜,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
人的一生当中,自己才是最强大的敌人。
在人生的战场上,千军万马,杀气腾腾。一个在战斗时候万夫莫敌、百战百胜的将军,固然可敬可怕。不过,我们也要知道内心是否平静,轻松,快乐,这里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拿破仑,全盛时期几乎统治着大半个地球。可是最后一场小战当中他失败了,被囚禁在一个小岛,受到了相当大的创伤和痛苦。关于这样一场惨败,他后来说到:“我可以克服无数的敌人,但无法克服自己的`心。”可见,战胜自己的人,才是了解战争的最好战士。
要战胜自己并不是简单的时期,人必须化蛹成蝶。
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克服自身的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当中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为之奋斗。海伦凯勒,双目失明,残疾聋人。因为听不见,她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看不见,阅读时候,指尖往往被针尖的锋利划破了。最后,她用自己胜过他人百倍,千倍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哈佛女子学院录取。海伦・凯勒不仅是超越自己,而且也达到了普通人难以匹及的境界。
张海迪,5岁患病,胸部以下完全瘫痪。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抑郁、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做斗争。张海迪虽然没有机会去上学,但她决心努力学习,学习小学及中学课程,教自己英语,日语,德语与各种外语,并学习了一所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她说“活着就应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怀着这样的信念,她坚强地谱写了一篇篇辉煌乐章。
5.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读后感 篇五
塞利格曼博士从改变的可能性和生物局限性出发,帮助你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够改变的特性上,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一条自我提升的最有效途径。
本书从生物学、心理治疗和自我提升的角度,介绍了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改变(或容易改变),哪些不能改变(或很难改变);介绍了经实证研究检验的相关改善技术,并展示了应用各项技术可达到的改变效果。
本书启迪我们读者在生活中运用智慧分辨相关行为并合理分配精力投入其改善过程;同时也鼓励人们学会接纳不能改变的行为(如受制于生物学层面因素的行为),学会与之共处,提高生活质量。获益匪浅。
全书分两部分来解读:第一部分是认识自己。从我们一出生起,我们每个人都自带独一无二的基因。随着成长,每个人都会发展成属于自己的人格系统,我们身上也暴露出来越来越多的问题。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第二部分是勇敢改变,坦然接受。赛利格曼博士从进化论,基因,人格系统,行为心理学,生理,精神分析等等方面进行分析,哪些坏的情绪不受进化和基因的影响,是可以改变的,可改变的程度有多少;哪些坏情绪是不可改变的。
抽烟、酗酒、抑郁、焦虑、减肥、等等现象可能会困扰许多人,或许想过改变但最终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结果,本书从心理认知疗法和生物的局限性以及药物的单一性等详细分析了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的可行度和副作用。让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生物本身。真正认识了自己,才能真正改变自己!
乐观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我们要有勇气改变能改变的,平静地接受改变不了的,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东西上去。这就是作者认为的,对待自身问题的科学态度,才是提升自我的最明智的方式。
本书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指出,人们之所以会被负面情绪困扰,是因为人们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我们身上的一些行为特质,有些是我们能够改变的,有些是不能改变的。
有勇气改变你能改变的,平静地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智者能分辨出这两者的区别。
生活是一个长期的改变过程。我们的有限,在于我们不能什么都控制和改变;而我们的无限,在于我们永远都可以,走在去理解和拥抱的路上。
我们了解原生家庭,是为了了解,为了看见。理顺了那些一团乱麻、从未处理的各种情绪和各种故事,才能把原生家庭无形的影响和控制变得越来越小,能真正地在自己的世界里过好自己的生活。
我们了解他人,是为了理解别人为什么攻击,从而减轻攻击对我们的伤害。这本身也是一种疗愈。当我们学会开始表达自己的立场,抒发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感受呈现出来,这便是自我疗伤的开始。一个内心和谐一致的人,与外部环境也是和谐一致的。所谓成长,也就是有能力去整合自己内心的冲突,去接纳那些不一致的部分。
我们关注自己,疼爱自己,安抚自己。这是因为人人都是孤儿,都是茫茫宇宙间极其偶然的产物,爱自己这是自己为自己补充能量的方式。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处理情绪以及给别人提供情绪的能力,这是因为让自己和别人快乐,是一种超能力,它让这个不那么美好的世界,能够变得更好。
阅读此书,认识整个人类自己,真正接纳个体的自己。从此,共的不仅是自己的情,而更是别人的苦;感恩的不再仅是利己的,而是多了曾经为难过自己的人事物。阳光一直在,需要的只是我们是否愿意抬起头来,去感受它的光亮与温暖。
6.完善自己作文 篇六
已经多久没有走出家门了?看看墙上的日历,三天,有三天了。躲在温馨的小窝里,丝毫可以不理世事,仿佛丝毫可以不理……但心里的隐痛却那么真实,朋友又一次爽约了,让我在雨中足足等了她两个小时,没有电话,没有道歉。每次出门跟她约好,她总是迟到,而这一次更加过分。
我看看手机,仍然没有信息没有来电,她就这样消失了三天,我还要等下去吗?我能等到她来吗?我会不会也是在等待戈多一样的人呢?“唉……”无奈地叹了口气,我开始怀疑自己赌气不见她到底是对是错。
翻开杂志漫不经心地浏览着,忽然看到了一篇小短文,《一只蜘蛛》,三个不同的人看到蜘蛛的向上爬和掉下来表现出消沉、通达和感动。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但此时却让我怔住了,感觉自己有点像第一个人,总为不顺的事而消沉。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应该改变一下以往的心态呢?
想到便做,我拿起电话拨通了她的号码,刚一接通就传来了她急切兴奋的声音,激动地有点变调了:“啊呀真对不起啦,这几天倒霉透了,我马上来接你,见面说!”“啊,哦,好。”我疑惑地放下电话准备出门……
雨,还是雨,但翅膀却在真相大白后渐渐干透轻盈起来。原来她开车出门时与一个骑车人发生刮擦,冲动之下两人动了手,一同被送进了拘留所接受调查,而她的手机在争执中被摔坏了。事情调查了两天,今天才协调成功,该赔的赔了该道歉的也道歉了,事情总算结束了,所以才联系上了。
我不禁感叹,果然世事难料,原来都是我一个人在自作多情,消沉了这么多天却只是自讨苦吃。如果我像故事里的第二个人一样先找方法解决,主动联系她,可能就不会白白哀伤了。既然是朋友,开诚布公,直接指明她的缺点要她改正,这亦是天经地义的事。
云开雨散,日光灿烂,原来有的事只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不禁轻轻哼上了王力宏那首《改变自己》:“我可以改变世界,改变自己……”
★ 如何完善个人简历
★ 求职个人简历样板
★ 有关完善自己的作文
★ 简单的求职个人简历
★ 模具设计求职个人简历
★ 建筑行业求职个人简历
★ 初中生求职个人简历范文
★ 教师求职个人简历
★ 收银员求职个人简历
7.善待他人,完善自己美文 篇七
这时,父亲看见他们的行为了,马上走过来,喝住了他们,围在老农身旁的人也一下子散开了。
父亲来到老农面前,与之攀谈起来。两人聊得甚欢,父亲就干脆在草垛上坐下来,从背包里掏出一个面包和一瓶水递给老农。
那一刻,凯奇情不自禁地喊道:“爸爸,他太脏了,不该给他面包吃。”话音刚落,父亲一巴掌扇在凯奇的脸上。这是父亲第一次打凯奇,凯奇当即哭起来……
回去的路上,父亲严厉地对凯奇说:“爸爸今天责罚你,是要告诉你:你可以不喜欢一个人,但没理由不尊重人家。即使面对讨厌的人,也应该克制自己,对其以礼相待。”
8.认识自己:我是谁 篇八
——浅谈自我意识以及大学生自我完善
马海花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应用心理学2010级 12010240916)
摘要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应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它表现为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人格特征以及人际关系各个方面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正确地认识自我、科学地评价自我、有效地管理自我、不断的激励自我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自我意识与大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有些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形成不良地情绪,以致有自杀的念头。因此,通过对自我意识及其理论的认识,指出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的规律及特点,进一步提出了大学生自我完善的方法。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大学生
自我完善
引言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认识你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会不断的问自己:“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应当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我怎样改变理想与现实?”这些问题都与人的自我意识有关。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在这个群体当中凸显出来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几乎所有的研究报告都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于同龄青年,这说明大学生作为同辈群体中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一群,其心理健康水平却并非是较优的(刘伟芳,2006)。从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件到清华大学学生徐海洋用硫酸泼熊的事件,这些在大学生中发生的客观事实无不使人感觉到震惊。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其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把自我意识作为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陆璐等,2007)。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很不容易,对缺乏社会实际经验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大学生如何完善自我,发展和提升自我至关重要。
一
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个体认识的特殊形式。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作为主题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地意识,也可以说是个体对自己的存在状态的认知和指向,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和指向。自我意识担负着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内部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协调任务。
(一)本我、自我与超我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1856—1939)提出了人格“三我”结构,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所构成。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部分。它像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它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人格的意识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它代表理智与常识,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遵循现实原则,监督本我适当的满足。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它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表现为良心和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遵循理想原则,指导和限制本我。人格的这三种构成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地相互作用者的。本我是生存的必要动力,超我在监督和控制主题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自我调节冲动欲望,对外适应现实环境。
(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罗杰斯(1902-1987)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子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罗杰斯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与现实自我相对应的理性自我。理想自我代表个体最希望拥有的自我概念、理想的自我形象,即他认为我们设定的或我们为自己设定的特征。如父母亲、老师、朋友的期望的我们的未来形象。而现实自我包括对自己已存在的感知、对现实环境中自己的意识。通过对自己的体验和反应及对自我的客观观察和评价,个人可以认识现实自我。
(三)主我和客我
詹姆斯和米德曾提出把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即把自我一方面看做主体来认识,另一方面看做活动的对象或内容来认识。“主我”表示自己认识的自我,主动的体验世界的自我;“客我”表示物质我、社会我、心里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詹姆斯认为三种“客我”(物质我、社会我、心理我)都接受“主我”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判断,并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自我体验,进而形成自我追求。
(四)自我发展渐进成学说
艾里克森的自我发展渐成学说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艾里克森(Erikson)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但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核心课题,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一阶段上都存在一种“危机”,或称矛盾冲突。对危机的积极解决有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其中自我同一感与角色混乱(12-20岁)是第五阶段,对自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五)中国学者的观点 我国心理学界从“主体我”和“客体我”两个方面考虑自我,普遍把自我视为有目的的有意识的主体来理解,认为自我与自我意识的内涵是相同的。王垒、付凯(1995)认为,中国人自我差异与情绪不存在具有跨文化一致性的对应关系。不同文化下,有不同的表现模式。就中国人而言,无论是实际—理性自我差异还是实际—应该自我差异,都对应焦虑水平而不是抑郁水平。
二 大学生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表现出与其它阶段不同的独特的特征,是自我意识发展较为特殊的一个阶段。研究者们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兰玲(2004)年概括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自我意识的分化、内心矛盾的出现、自我意识的再度统一.茹阳李凤芹(2007)提出了高校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双重性(矛盾性),其主要表现为: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自负与自卑的冲突、积极自我与消极自我的冲突、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强与片面性、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仍存在不足。综合各种研究成果中关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的观点,可以得出结论: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稳步发展的阶段,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逐渐协调一致,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规律表现为:分化——矛盾——统一。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从明显的自我分化开始的。把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其中主观的我处于观察者的角度,而客观的我则处于被观察者的角度。自我意识的分化是自我意识走向成熟的标志。随着自我明显的分化,大学生们开始主动、迅速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每一细微变化产生新的认识和体验,自我反省能力增强,自我形象的再认识更加丰富、完整和深刻。自我体验更加丰富多彩,自我思考增多,开始要求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和世界,渴望得到理解和关注。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自我意识的分化,使大学生开始注意到自己以往不曾留意的许多方面,同时也意味着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即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的加剧。由自我意识的分化带来的矛盾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当然,它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安、疑惑与困扰,可能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但它更会促使大学生努力解决矛盾,实现自我意识的统一,从而推动自我意识向着成熟发展。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统一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常常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安或心理痛苦,他们总是力图通过自我探究来摆脱这种不安与痛苦。在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调整和发展。在自我意识的不断调整和发展过程中,他们极易寻求新的支点,寻找自我意识的统一点,统合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统一有多种形式,既有积极的、和谐的、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统一,也有消极的、不协调的、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统一。自我意识统一的过程也是自我同一性的过程,即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包括群体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三 大学生自我完善
(一)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全面认识自己
全面认识自己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基础,大学生应该全面认识自己,客观准确的评价自己,确立合适的奋斗目标,并未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
(1)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回馈,它把当局者变成一个旁观者,把自己变成一个审视的对象,站在另外一个人的立场、角度来观察自己、评价自己。反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机缘,在任何人身上都会发生大效应。
(2)与人比较。比较有两种:一种是与条件相当的人比较,这样既可以找到自己的个性、能力、人际关系、态度、情感等方面的特点,确定自己在同龄群体中的位置,进一步认识自己,又可以避免不良比较导致的自卑。另一种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见证自己的成长,从而树立自信。
(3)他人评价。他人评价比主观自省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大学生易犯的错误是只接受某些方面的评价,只喜欢赞美的话,听不得不同的批评。因此,多听听他人的评价,充分的认识自己。
(4)心理测验。专业的测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做心理测验时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测验题目是否专业;二是在选择答案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真实客观;三是心理测验只是一个让我们加深对自己了解的方式和途径,并非时终身判决。
(二)形成多元评价观,客观评价自己
人必须在正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自我悦纳、积极的自我体验、有效的自我控制。自我悦纳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悦纳自我首先得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我的独立特性,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愉快感和满足感;其次,冷静客观的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关注自己的成功,并将优势积累。
(三)合理确定期望值,不过分苛求自己
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现实和理想的天平倾斜时,某些学生的心里就失去了平衡,甚至会产生自卑。事实证明,期望值是一个相对值对自己和环境的期望要适合自己的能力及环境的客观要求。大学生应当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在学习和工作中要付出最大的努力,但不要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四)正确判断自我,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作出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感受。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一般学业期望高。
(五)客观看待他人,不苛求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许多人把希望寄托与他人身上,若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大失所望。他人是无法按照你的意愿来行事处世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正确把握自己,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六)冷静接受现实,疏导不良情绪
每个人的容貌、体型、生理特点都是无法选择的,也很难改变。因此,大学生不要太注重这些,相信自己。在遭遇挫折或情绪激动时,应该学会时常疏导、宣泄不良情绪。如一味的陷于苦闷、自责之中,则会意志消沉,无所作为。
除以上方法之外,大学生还应适当的进行自我提升。自我提升也译作自我增强,是个体肯定自我的驱力维持自尊的途径,以及寻求自我评价的动机。其核心在于:人们有一种增强自尊,提高人价值感,寻求积极自我认识,避免消极反馈评价的需要(刘肖岑等,2011)。大学生在进行自我提升的同时,也应当学会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个体选择目标及策略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的过程,其包括评估和运动两种不同的模式,评估模式关注的是最佳决策,运动模式只关注状态的改变(汪玲等,2011)
德国著名作家约翰·保罗说:“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能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大学阶段正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应注重自我意识的发展,努力的完善自我,能客观的评价自己,认识自己,认清自己在各种角色中的位置,能够回答出“我是谁?”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很好的抓住机遇,成就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9.认识你自己 篇九
我们给自己编故事,只是为了更安心地生活。---Joan Didion
人为什么对自己的人格(希金斯,自诩为礼貌的绅士,其实粗暴、歧视女性、控制欲强)茫然无知?
弗洛伊德的解释:压抑或许是罪魁祸首,自诩为有修养的英国绅士,而不是自我洞察看清真实自我,这样能免遭巨大的精神痛苦。
适应性潜意识对此有一个简单的解释:多数人的习惯特性、品质、气质都属于适应性潜意识范畴,人们无法直接感知,所以只好通过其他渠道构建自我人格理论,与其说,这种理论构建是受压抑和逃避焦虑的驱使,倒不如说,纯粹是受到自我连续叙事(不能接触无意识人格)的构建需求驱使。
适应性潜意识自我与意识自我,两者对于回应社会时都有固定模式,因此,单讲“自我”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这种差异受到心理学领域中人格理论的普遍忽视。
第一节何为真实的自我
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指决定一个人“特定性为和思想”的一种心理过程。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冲突、妥协,从而对“我们是谁”做出了界定。近年来,人格研究的主流方向是特质理论,该理论试图对人们共有的某些基本人格特质进行独立研究。人格特质理论很少研究人格特质起因,更多是对人格测量结果的定量分析。比如大五理论。研究发现,在人格特质差异形成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到20%--50%的比例。与上述研究相比,后现代主义学派认为,根本不存在单一的、连贯的人格或自我,在他们看来,自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文化、角色扮演及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米歇尔和国王的新衣 米歇尔研究发现,没有哪一种研究取向能够完全符合人格研究的黄金准则,即奥尔波特提出的带有某种确定性去预测人们的实际行为。米歇尔发现,人格特质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他进一步分析认为,人格心理学家低估了社会情境对行为的影响程度。社会情境对行为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个体差异对人格的影响。【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差异是最好的行为预测期器,社会心理学家则投注在社会情境的本质和人们的理解方式上】
米歇尔认为,与其将人格看成是归类人的静态特质,不如将其看成一组独特的认知-情感变量,用来决定人们解读情境的方式。
其他人格理论更多地侧重自我的意识构建,在作者看来,最好将米歇尔的认知-情感系统看成是适应性潜意识的一部分。
两种人格:适应性潜意识和意识自我
作者认为,人格存在于两个地方:适应性潜意识和意识构建的自我。适应性潜意识符合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包括解读社会环境的一些独特方式,以及引导人们行为的稳定动机。但是,意识自我也符合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由于人们无法直接接触自己的潜意识特质和动机,所以通过其他渠道构建一个意识自我,包括个人经历,可能自我,外显动机,自我理论及关于
感觉和行为诱因的信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意识自我和潜意识自我并不相符,两者看上去是相互独立的。这就表明,通过两种人格就可以预测人们不同的行为。适应性潜意识更可能对人们失控的、内隐的反应产生影响,意识构建的自我更可能影响人们审慎的、外显的反应。【遇到意见分歧时,是否要争论一番,下意识的快速决定受到无意识需求(权利和归属感的需求)控制,但是否邀请他人共进晚餐,这受到意识层面的自我归因动机的控制】 人们不能直接观察他们的无意识特质,所以必须尝试采用间接手段来推断这种特质,从通常意义上讲,对适应性潜意识的本质做出准确推断,对我们更有益。
第二节为什么我们很难了解自己
大量研究表明,适应性潜意识能够运用稳定的、具有典型性的方式对周围环境做出回应,它符合奥尔波特对人格的定义。
潜意识的“假设”判断
米歇尔认为,人们拥有一组独特的认知-情感变量,以决定我们回应世界的方式。“人格中介系统包括五个部分:编码(对自我、他人、社会情境的解读),对自我与社会世界的期望,情感与情绪,目标与价值,能力与自我调控计划。简而言之,人们会把自己设想成不同的角色,以决定他们对某种特定情境的回应方式。【五个变量,每一部分都带有适应性潜意识的特征】
对孩子的情境观察表明,特质论的研究用处不大,因为:
1、孩子的攻击性取决于他们解读情境的方式;
2、孩子对情境的解读会随着时间流动形成固定模式;
3、孩子们是通过适应性潜意识去解读情境的。
扫描模式:习惯性可进入性
用适应性潜意识辨别信息的一项标准是“可进入性”,这种扫描模式使人们快速而高效地对社会情境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我们越是可进入那种类别,我们对此方面的信息就越敏感,对敏感信息的获取速度极快,意识通常察觉不到。(一些人对诚实敏感,一些人对幽默,等等,见到新朋友,我们更可能习惯性的可进入某种特定类别)
移情:新旧交替
学术界将弗洛伊德对移情(婴儿时对父母的感觉转移到他人身上)的发现称为最具独创性的发现。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移情看作无意识的社会信息处理系统,将移情看作是日程生活的正常化运作,她主张,我们对他人的心理表征,与其他“习惯性可进入”类别一样,能迅速深入脑海并称为习惯可进入的类别,用来了解、评价新认识的人。安德森研究发现,如果人们新认识的人跟自己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很像,对此人的评价也与对重要人物的评价类似,即使人们并未意识到,目标者与自己心目中重要人物的特征有哪些相像。
依恋的运作模式
研究者对成年人的依恋模式进行研究,他们认为,人们在看待重要的过去关系时,例如与父母的关系,会采用习惯性的方式,这使他们不能正确地理解自己在当前关系中的行为,尤其在与恋人的关系中。
双重动机与目标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归属感、成就和权利的需求属于人格的范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动机是适应性潜意识人格的重要部分。内隐动机生成于童年时期,之后逐渐变成自动的、无意识需求。
主题统觉(潜意识动机)和自陈量表(意识动机)测试之间毫无联系,但结果都有效。无意识动机与意识动机相分离,比如依赖需求中,外显的、有意识的依赖测量中,女性评分高,而无意识的依赖测量中,男性的评分高。
我们看自己和别人看我们一样吗?
如果我们有双重人格,无意识人格和意识人格,两者都会诱发个体的行为,那么,别人是如何了解我们的?我们无意识的、无控制的行为会反映我们的内隐动机和特质(例如对归属感的内因需求),而可控制的、审慎的行为则反应我们的外显动机。但从某种程度讲,人们似乎可以留意到他人适应性潜意识的外显行为(比如一个人说自己害羞,但他却是个聚会狂),正所谓旁观者清。
人格的自我评定,以及他人对自己的人格评定,两者的相关性并不高,这种相关度,部分取决于人格特定,比如内外向,观点通常较为一致,但责任心等通常分歧较大。
还有研究表明,人们对他人行为的预测,要好于对自身行为的预测,比如慈善买花,比如献血。
人们为什么不能准确预测自己的行为?
1、我们往往“自命不凡”,且认为,自己比普通人更加道德;
2、在预测自身行为时,我们更多地根据自我人格的特质,而忽视了环境的限制,此外,内部信息还无法准确概括人格,所以当然不完全准确。
第三节不可靠的自我界定
独立于适应性潜意识人格外的意识自我,本质是什么?
麦克亚当斯曾经对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部分进行研究,即人们构建的关于自我的生命叙事,人们对过去、现在、将来所做出的连续性叙事,这些叙事的主要功能室将自我的各部分整合成连贯一致的同一性整体,这种同一性整体具有长期稳定性,且随着时间变化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研究结果显示,这个审慎的系统将自我的各个分散部分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连贯的叙事。
麦克亚当斯认为,生命叙事与客观现实不是完全一致的,也不需要一致,与其说,它们是以事实为基础对客观历史进行叙述,倒不如说,它们是对生命的解读。一个好的生命叙事有哪些方面组成,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它由多少事实依据。
很多理论学家指出,针对人们应该或可能成为那种人,意识构建非常重要,人们会有三种自我构建: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可能自我,这些构建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总之,当人们描述自我人格时,通常会陈述他们对自我的意识理论和构建,而这可能与适应性潜意识的特质和动机有分歧。
第四节自我究竟源于何处
有证据现实,适应性潜意识的某些性情,例如气质,具有遗传性,当然也受到文化和个人经历的影响,适应性潜意识的一个特征是自动化,将意识构建变为自动化的方法之一就是反复多次运用。人们并非生来就具有“如果-那么”模式,也没有心理学家所讲的“习惯性可进入”,这些都是通过频繁使用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第五节积极的自我和消极的自我
研究认为,人们一旦发展出一种自我的意识理论,就很难再否定它,我们会更多地注意到意识理论而不是潜意识指导下的行为发生的频率。
10.以认识为话题的作文-认识自己 篇十
星期天,我来到了镜子的前面,想要重新认识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孩童成长为一名五年的小学生,但是,由于年龄越来越大,烦恼也越积越多。
镜子里面的她,长发乌黑发亮,可是就是洗不掉,这就成了她第一个烦恼。
镜子里的她,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包这两个黑珠子,可一遇到风,晶莹的眼泪就会情不自禁地掉在地上砸碎了。
……
镜子里的她,特别喜欢看书。
有一天夜深,爸爸妈妈铺好棉被,叫她可以睡觉了,说完,便关上了房门,就急忙打开灯看起了她最喜欢看的《四大名着》,她正得意着她的办法,天衣无缝,这时,妈妈正要去阳台收衣服,看见了她的房间里有一丝灯光,就打开房门,看见我在看书,而没在睡觉,怒气冲天,对她说:“你在干嘛,这么晚了还在看书,现在都快10点了,你要是能把这个心思放在学习上就好了。”还把书没收了。
镜子里的她,有时也比较粗心。
有一次,数学小测验,她在做计算的时候,出现了24x5=她想:25x4=100,那么如果4和5换一下,不是老样子等于100,所以她就毫不犹豫地写上了100,试卷发下来了,看见旁边打着一个大叉叉,她就用算式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算了一遍。原来得数是120。
我重新认识了我自己,俗话说得好:“三分靠天,七分靠打拼。”这句话说得没错,人不拼搏是不会有成就的。
认识自己
认识自我,是人生一道重要的关卡,是人生的重要转折。一个人若能正确的认识了自我,那么在人生路上也便不会迷茫。古希腊人曾把“认识自我”作为最高的智慧的象征,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写着这样的一句话:要认识你自己
对自我的错误认知就有着错误的作为,所以要认识自我。一个人如果对于自己的认知都存在着错误的认知,那么将会作出错误的抉择。因为认知自己便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意识,它几乎是任何事的出发点,人的所作所为均以自我认知为基础。譬如富人就会认知道自己富有,消费的时候就会大手笔,穷人则会尽量的节省。试想如果一个穷人错误的认为自己是一个富人,那么他的行为也可向而知了。
清晰正确的认识自我,将成为人生的一大助力,所以要认知自我。既然认知自我是行为的出发点,那么清晰的认知将会令出发点更前。如果一个人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那么便能清晰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修补自己的劣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令事情一帆风顺。
既然认识自我有着如此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认知自我呢?首先就是他人的评价,他人客观的评价,往往会带来重要的信息,自己的优缺点。并且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能够从他人的身上吸取经验。最重要的就是自省,这是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不论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如果本身都不自省的话,那么那些都将成为废话。客观和主管的结合,才能更充分更正确的认知自己。
认识自己
我从睡梦中醒来,模糊地眼看不清窗外的黑色。原来冬天已经来了,格外的寒冷与意外。我变得疲惫,倦在被窝里,不愿起来。睡意又涌了上来,我听不见门外的嘈杂,脑海中浮现出一些春天的场景。
鲜绿的草,粉红的花,湛蓝的天壁,草地上打滚的熊,忽起忽落的蝴蝶,醉人的花香……
却没有我自己。已知冬天的来临,求我起床的时间T等于几?
门外的嘈杂越来越大。“这孩子!怎么还赖床上啊?快起!看看时间!”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紧闭双眼,想忘记曾经记得的历史。光荣与屈辱是共存的,就像硬币的两面。我也拿一枚硬币往上一抛,什么时候它不是正面也不是反面地掉在地上,我就起床……
我暗暗窃笑,但突然觉得后背一凉。母亲大人目眦欲裂,随即一把将我拽起。只见我单薄一人着一身单薄衣裤,右手揉捏着眼睛,打了个哈欠,冒出腾腾的热气……
衣冠不整。我忘了穿件毛衣,走在初冬的清晨,那叫一个沁透心脾。这时还在校外包子铺游荡的学子们无不心急火燎。我路过铺子的时候,好像想起了什么,但是什么我忘了,便匆匆走过,大步迈向六楼。
同学们早啊,齐聚在这明亮的教室。印象中我是压哨进的教室,同学们投来异样的目光,好像我打断了他们的清修。随即我打了个大大的喷嚏,他们竟笑成一片汪洋……
冷啊!而后在鲁迅的文章里读到“又冷又饿”这四个字时,我泪流满面。
我想起了刚才忘却的东西,一份四个热气腾腾的包子啊……
包子吃不了了,那就吃教训吧。六楼的教室顶着寒风,像窗外的藤蔓在风中冷得发抖。紧张的气氛将冬天都凝固,呵出的热气冻成了霜。墙上的倒计时历在一页一页被撕扯,越来越小,越来越安静。
我突然发现,高三的我还是那么“正常”:大大咧咧,爱赖床,不记得吃早饭,复习鲁迅的文章。自己没变,只是时间变了,变得瘦小、呆板、却迅速。我只是它的一枚棋子,子起,子落,攻守之势异也。
【提高认识,完善自己】推荐阅读:
提高认识 密切配合10-12
中学生如何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09-04
提高认识注重实效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06-11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应用07-08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08-04
以认识为话题的作文-认识自己10-01
认识自己写作指导10-04
关于完善财政扶贫管理机制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思考06-14
认识自己优秀教案07-18
一年级认识我自己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