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律

2024-10-25

食品安全法律(共10篇)(共10篇)

1.食品安全法律 篇一

一、产品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包括哪些?

《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147号 1994年2月18日发布施行)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公安部令第33号 1997年12月30日发布施行)

焦点一如何规范个人信息收集行为?保护用户权益并确立边界

背景:网络安全法用户隐私有哪些内容,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一年间,我国网民因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人均133元。网络诈骗的发生,一般会经历个人信息被收集、遭泄露、被买卖、最后被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等环节。

法律规定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

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专家解读

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荆继武新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强调网络运营者要对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一定程度上确定了‘被遗忘权’,也就是说网络运营者收集了我的信息,我有权要求他删除或者是更正,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法律中的一个亮点是强调了收集个人信息的边界,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比如地图导航软件需要用户的物理位置,这是功能性要求,可以满足;但如果要用户提供姓名和身份证号,就属于不必要了。

焦点二如何斩断信息买卖利益链?未经同意提供、出售个人信息违法

法律规定

第四十二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第四十四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焦点三个人信息泄露如何补救?运营者要告知并报告

背景:刚登记房屋业主信息,各种租房、装修等电话随即而至;网上平台购买机票、商品,下单付款后就收到改签、取消等诈骗短信。各类网络电信骚扰、诈骗,令人不堪其扰,防不胜防。

各类网络诈骗,尤其是精准诈骗,源头都是个人信息泄露。

法律规定

第四十二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焦点四如何对网络诈骗溯源追责?重罚甚至吊销执照

一位基层公安办案人员介绍,网络电信诈骗犯罪成本低,团伙老板租一个小办公室,准备几台电话和电脑,花几百元买来个人资料,雇几个业务员,就能实施诈骗。在实践中,电信诈骗类案件常会出现涉案金额大、认定金额低的情况,难以做到罪刑相等。

二、网络安全法用户隐私有哪些内容法律规定

第六十四条规定,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提供者侵害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2.食品安全法律 篇二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当前现状

早在2009年, 为了更好的监管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国政府就已出台了《食品安全法》, 取代了《食品卫生法》, 并为此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 专门负责监督食品监管行政职能部工的工作情况, 也就是为了督促食品监管部门更好的发挥食品安全监督职能。然而《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及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成立, 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问题血燕”、“有毒血旺”等食品风波仍是层出不穷。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足以证明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不足以从根本上遏制食品安全问题。

首先,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 被认为不能存在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 只存在法律责任, 这个法律变得狭隘和不健全, 无形中降低了法律的执行力度。

其次, 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运行机制存在明显的职能交叉重叠的情况, 监管部门数量多, 不仅浪费了行政资源, 分段式的监管方式, 也让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能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统一管理, 使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出现漏洞。

第三, 由于多次机构改革后,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关普遍存在管理职能定位不准确、权责不清的情况, 使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无法良好的运行。

第四, 自2014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能整合, 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的组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有部分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执法人员缺乏食品安全监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很难胜任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第五, 在市场交易中, 常常出现欺骗行为, 这就导致市场失灵, 消费者无法了解到真正的食品真正信息, 虽然在已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属实, 但还是有少部分食品安全新闻是由人编造出来的。由于网络信息传播快速且传播量大, 导致很多人信以为真, 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最后, 我国对出现问题的食品缺乏相应的召回制度, 同时食品风险预警制度也不够健全。

二、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参考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建设远早于我国, 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法律制度也更为健全, 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制度改革中, 可以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借鉴。

以美国为例, 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首先要依赖于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 对各个监管主体所需监管的食品安全领域做出明确的法律职责规定, 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其次美国的监管机构分工明确, 不存在职能交叉的情况。并且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更高, 能够有效的尽到监管食品安全的职责。最后,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拥有完善的召回制度, 一旦发现某些食品有问题, 立即召回, 保证问题食品尽量不会流入市场。除此之外, 对食品风险的预警能力也更强, 彻底将食品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对策

(一) 完善食品监管法律

想要更好的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管, 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所以完善食品监管法律是前提。这也是行政执法机关展开食品监管工作、维护食品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法律依据和行动准责。

(二) 明确监管机构的权责

食品监管机构的权责化分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国的食品监管机构普遍存在责任模糊或者空白的问题, 导致监管出现漏洞, 部分食品领域无人监管的情况频繁出现。对此要明确的落实责任, 务必使各个食品领域都有相应的监管机构监管, 使监管机构覆盖整个食品领域。

(三) 实行高效的全程监管

我国一直实行分段式监管方式, 对此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全程监管模式, 将监管权进行整合, 从播种种植到企业加工最后端上餐桌, 全程都要进行有效的监管,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有监管机构进行检查监督, 甚至是停止或召回食品, 并及时发出预警。

(四) 加强信息交流

各个食品监管机构之间要加强沟通和信息交流, 时时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同时通过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整理、分析和研究, 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加强食品风险的预警职能。

(五) 加强公众参与监督

仅靠政府的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监管部门资源和能力有限, 此时就需要购买者和消费者也要对市场进行监管, 利用媒体等渠道, 对于有问题的食品及时举报, 及时监管, 及时扩散问题食品信息。同时对这些信息严格把关, 杜绝谣言。

摘要:食品安全不仅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更直接着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暴露出来, 其中食品安全问题, 就是全国人民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就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以及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分析, 并提出完善意见, 希望能够对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度制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刘真.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 2013.

3.中国食品安全法律保障探究 篇三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权;食源性疾病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伦理道德等诸多领域,本文仅从法律角度展开探讨,以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国际法律及规范性文件为研究起点,通过文本分析,证明食品安全权是人权的应有之义,并以此为中心对食品安全的国际监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目前国际食品安全规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旨在促进食品安全国际规制的革新和发展,为保护人类食品安全提供法律智识参考。

一、食品安全权:食品安全国际规制的法理基础

1.食品安全权在国际人权公约中的体现

人类享有的食品安全利益能否上升为食品安全权,关系到食品安全的国际监管与治理是否具有正当性依据。从目前情形看,尽管国际社会日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但在国际法律文本中却罕见“食品安全权或获取安全食品权”之类的表述。这表明,在国际法律规范中,获取安全食品的权利还没有上升到人权层次。在国际人权法中,食品安全权应是内涵于已经得到国际法律认可的健康权与食物权之间的一种权利。

2.食品安全权在国际软法中的体现

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无法律约束力但会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规则”的国际软法,是食品安全国际合作法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组织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专业性国际组织,包括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二是区域性国际组织,如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三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如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权益倡议组织等。

3.食品安全权的生长与证成

在起草人权文件时,食品安全的概念还不明朗,尚处于获取安全食物权与获取足够食物权和健康权之间的一项权利类型。不过,从此时开始,食品安全权就进入权利生成的路径,逐渐向一种独立的权利类型成长。

二、食品安全风险的国际卫生法规制

1.《国际卫生条例》的制度创新

以往制定的《国际卫生条例》存在一些不适当的原则。比如,在公共健康和卫生监管问题上,该条例提出贸易优先于健康利益;对成员国在某些传染病的公共健康應对措施方面设置限制,等等。为修正这些不当做法,面对新出现的各种流行病、人畜共生传染病及食源性危害的威胁,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年修订《国际卫生条例》,该条例于2007年6月15日起生效。2005年《国际卫生条例》是世界卫生组织授权其会员大会履行准立法权的产物,它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法律文件,对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具有实质约束力。

2.《国际卫生条例》的实施与食品安全国际治理机制

除在2005年《国际卫生条例》引入制度创新外,世界卫生组织还在其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中发起一些新倡议,旨在加强监督、早期预警以及构建该条例所搭建的应急体系。首先,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为了进一步开展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合作关系,与其共同建立了国际食品安全网络;其次,为了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与持续传播,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推出了《食源性疾病调查与控制指南》;再次,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注意到疾病的早期警戒以及对阻止扩散方面的早期反映;最后,世界卫生组织为填补食源性疾病统计数据空白,于2006年发起了《食源性疾病全球负担评估的倡议》。

3.《国际卫生条例》的软法困境及其突破

在前述倡议出台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在《国际卫生条例》这个框架之下创建了一个国际合作网络。尽管如此,2005年《国际卫生条例》却没有包含针对不遵守该条例规则的成员国的强制实施机制,也不适用于私人机构。《国际卫生条例》的实施从根本上说是各国卫生部门及其他相关国家机构的责任,世界卫生组织所能做的就是根据各国国情指出其适合优先展开工作的领域及预期结果。为了充分、有效地实施该条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员国的立法应考虑2005年《国际卫生条例》的规则,并对各自的现行立法、规则及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进行持续评估。

三、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的国际路径:问题与对策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食品进出口贸易的大国。食品安全的国际规制与全球治理,离不开中国的参与。通过参与食品安全国际合作,应对国际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有利于中国的食品贸易、有利于保护中国消费者权益,也为中国国内食品安全的治理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国内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不失为一举多得的一种规制手段。

1.食品贸易中的“内忧外患”

近十年来,中国食品进出口贸易呈逐年上升之势。尽管在食品外贸领域成绩突出,但中国食品出口遭遇信任危机由来已久。存在安全隐患的进口食品大量涌入,已成我国消费者健康风险的一个来源。这个情况要求我们在关注国内食品安全“内忧”的同时,必须同等程度地关注进口食品的“外患”。

2.中国参与食品安全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

在食品安全国际标准的采纳和更新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等发达国家采用国际标准已达80%,日本国家标准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发达国家目前采用的国际标准更广,一些标准甚至明显高于现行的CAC标准。但是,自1984年正式加入CAC以来,中国的国家标准只有40%左右等同采用或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中国的食品卫生标准,无论是框架体系还是标准的主要内容和指标,都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3.国际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与国内法的改进

在国内食品产业中采用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尽管可能在生产成本上有所增加,但是从保障消费者健康或者食品安全权的角度考量,健康永远比金钱更重要,而且通过损害健康获取金钱永远是得不偿失的——这是一个基本的法理逻辑,更是一个基本的生活逻辑尽管我国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方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但是从战略高度及长远角度看,应当创新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更多参与或主导食品安全国际标准的制定。

作者简介:

4.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篇四

1、《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2、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

A、先承担行政责任

B、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C、先承担刑事责任 D、先缴纳罚款、罚金

3、《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和餐饮服务许可的有效期为()年。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4、申请人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时所提供的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A、3

B、5

C、7

D、10

5、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后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的,该申请人在()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餐饮服务许可。

A、1

B、2

C、3

D、4

6、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

A、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B、营养师

C、烹饪师

D、选料师

7、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A、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B、食品安全保障

C、食品保鲜制作

D、食品运输保障

8、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责令停业、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的权利。

A、拒绝

B、要求行政复议

C、重新要求审核

D、要求举行听证

9、《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规定,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供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应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以上。

A.25m

B.35m

C.45m

D.55m

1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查处:()

A、擅自改变餐饮服务经营地址、许可类别、备注项目的;

B、《餐饮服务许可证》超过有效期限但不从事餐饮服务的;

C、不使用以其他形式非法取得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事餐饮服务的;

D、餐饮服务提供者违法受处罚的。

11、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下列哪种物质:()

A、药品B、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材C、食品防腐剂D、天然食用色素

12、餐饮服务提供者未对餐具进行清洗、消毒,拒不改正的,按照下列哪条给予行政处罚:()

A、警告

B、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C、处二万元以上五 万元以下罚款

D、吊销许可证

13、在餐饮服务单位()是本单位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食品安全负全面责任。

A、厨师

B、管理人员

C、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业主

D、服务员

14、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工、使用腐败变质或者感官异常的食品及原料,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下列哪条给予行政处罚:()

A、责令改正

B、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C、处二千元以 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D、吊销许可证

15、食品或原料置于冰点以上较低温度条件下贮存的过程为冷藏,冷藏温度的范围应是:()

A、-4℃~0℃

B、0℃~5℃

C、0℃~10℃

D、1℃~10℃

16、下列哪个物料应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A、食品

B、调味品

C、洗涤用品

D、食品添加剂

17、下列哪个物品是食品添加剂:()

A、豆酱

B、鱼露

C、鸡粉

D、小苏打

18、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集中消毒餐饮具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集中消毒企业盖章(或签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下列哪个复印件:()

A、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B、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C、盖章的批次出 厂检验报告复印件

D、每笔购物清单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试题答案

1、《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C)。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2、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B)。

A、先承担行政责任

B、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C、先承担刑事责任 D、先缴纳罚款、罚金

3、《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和餐饮服务许可的有效期为(C)年。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4、申请人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时所提供的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B)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A、3

B、5

C、7

D、10

5、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后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的,该申请人在(A)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餐饮服务许可。

A、1

B、2

C、3

D、4

6、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A)。

A、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B、营养师

C、烹饪师

D、选料师

7、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A)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A、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B、食品安全保障

C、食品保鲜制作

D、食品运输保障

8、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责令停业、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D)的权利。

A、拒绝

B、要求行政复议

C、重新要求审核

D、要求举行听证

9、《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规定,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供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应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A)以上。

A.25m

B.35m

C.45m

D.55m

1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查处:(A)

A、擅自改变餐饮服务经营地址、许可类别、备注项目的;

B、《餐饮服务许可证》超过有效期限但不从事餐饮服务的;

C、不使用以其他形式非法取得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事餐饮服务的;

D、餐饮服务提供者违法受处罚的。

11、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下列哪种物质:(A)

A、药品B、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材C、食品防腐剂D、天然食用色素

12、餐饮服务提供者未对餐具进行清洗、消毒,拒不改正的,按照下列哪条给予行政处罚:(B)

A、警告

B、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C、处二万元以上五 万元以下罚款

D、吊销许可证

13、在餐饮服务单位(C)是本单位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食品安全负全面责任。

A、厨师

B、管理人员

C、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业主

D、服务员

14、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工、使用腐败变质或者感官异常的食品及原料,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下列哪条给予行政处罚:(C)

A、责令改正

B、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C、处二千元以 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D、吊销许可证

15、食品或原料置于冰点以上较低温度条件下贮存的过程为冷藏,冷藏温度的范围应是:(C)

A、-4℃~0℃

B、0℃~5℃

C、0℃~10℃

D、1℃~10℃

16、下列哪个物料应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D)

A、食品

B、调味品

C、洗涤用品

D、食品添加剂

17、下列哪个物品是食品添加剂:(D)

A、豆酱

B、鱼露

C、鸡粉

D、小苏打

18、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集中消毒餐饮具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集中消毒企业盖章(或签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下列哪个复印件:(C)

A、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B、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C、盖章的批次出 厂检验报告复印件

5.食品安全法律 篇五

律体系框架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诊断的主要任务是。

A:在诸多致灾因素中找出危险性最高、危害程度最严重的主要因素,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对发展过程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准确、定量的描述 B:选用企业特性和行业安全生产共性相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C:判断已经发生的异常征兆、可能的连锁反应

D:通过对各种客观的事故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必要时咨询专家的意见 E:食品生产企业

2、矿山安全开采需要具备__的安全保障条件。A.严格的、精确的 B.严格的、系统的 C.精确的、系统的 D.万无一失的

3、火药、炸药制造、储存等过程中Ⅱ类场所,是指__。A.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储存场所 B.炸药、击发药、火工品制造场所 C.黑火药、烟火药制造加工、储存场所 D.理化分析成品试验站

4、[2010年考题]某县安全生产监管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一家烟花爆竹批发销售企业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花爆竹。执法人员现场检查中发现,该企业仓库内储存了非法生产的鞭炮30箱、烟花46箱、擦炮28箱,违法所得2万元。依据《行政处罚法》,就该事件对该企业最适当的处罚是。A:将该企业法人刑事拘留15天

B:罚款20万元但保留该企业经营许可证

C:给予严重警告,责令不得再次销售非法产品

D:没收非法产品、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和吊销经营许可证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5、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下列内容哪项是属于第一级预防 A:小李享受尘肺病待遇

B:小李尘肺病初期疑似尘肺病诊断 C:小李患病前被要求佩戴防尘口罩 D:小李疑似尘肺病初期的健康检查 E:食品生产企业

6、对露天边坡滑坡事故发生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A:露天边坡角设计偏大,或台阶没按设计施工 B:自然灾害,如地震、山体滑移等 C:边坡有小的结构弱面 D:滥采乱挖等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7、[2011年考题]变配电站内安装有多种不同的高压电器,如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互感器等,以达到不同的控制和保护要求。下图所示的四种10 kV高压电器中,真空断路器是。A:(a)B:(b)C:(c)D:(d)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8、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核发放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对建设工程是否有措施进行审查,否则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A:环境保护 B:应急救援 C:职业病防治 D:安全施工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9、《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规定》自__起施行。A.2004年8月3 日 B.2004年9月3日 C.2005年8月3 日 D.2005年9月3 日

10、对盗窃或者破坏煤矿矿区设施、器材及其他危及煤矿矿区安全的行为,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权__。A.检举、控告 B.检举、揭发 C.警告、控告 D.控告、揭发

11、[2010年考题]《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2003)和《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2003)规定,埋地输油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平行敷设时,其安全间距最小不得小于m。A:10 B:15 C:20 D:25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2、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不包括__。A.职业史 B.疾病史

C.用人单位健康检查记录

D.职业健康检查记录及处理情况

13、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建筑的防火屏障一般采用__。A.防护土堤、砖墙或夯土防护墙 B.防护土堤、钢筋混凝土防护挡墙或夯土防火墙 C.防护土堤、防护钢板、钢筋混凝土防护挡墙 D.铝合金框架的挡板

14、安全生产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依照《标准化法》制定的在安全生产领域内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企业标准 D:国际标准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5、《职业病防治法》第15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__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A.可行性论证阶段 B.设计阶段 C.施工阶段 D.竣工之后

16、事故发生后,组织调查处理,按照的原则,严肃处理事故。A:“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B:“领导责任制” C:“过错性” D:“四不放过” E:食品生产企业

17、擅自开采煤矿的,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责令立即停止作业,拒不停止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决定__。A.吊销安全生产许可 B.吊销营业执照

C.吊销煤炭生产许可 D.开除矿长

18、对行政处罚中当事人权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B: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C: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D: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采纳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9、在铁路运输安全的机务安全中,对于《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机车运行资料分析来说,监控装置记录的运行信息实行退勤、日常两级分析和运行干部辅助分析。其中是按铁道部相关规定,对列车操纵、行车安全、作业标准化等问题进行分析。A:日常分析 B:出勤分析 C:退勤分析

D:运行干部的辅助分析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0、[2011年考题]某煤矿采煤工作面因自然发火而封闭,并对该工作面采用了均压通风和黄泥灌浆等措施进行处理。1年后,经过连续2个月取样化验分析,火灾内氧气浓度为4%~5%,一氧化碳浓度在0.001%以下,没有检测到乙烯和乙炔,火区的出水温度为22~24℃,则该火区。A:可以启封

B:1个月后可以启封 C:4个月后可以启封 D:不能启封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1、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010年的销售收入是380万元,则该企业应该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是()万元。A.12.3 B.13.3 C.11.4 D.12.4

22、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其中红色代表()。A.安全 B.一般 C.严重

D.特别严重

23、“闪电型”死亡是由于接触了高浓度的__而死亡。A.氨气 B.甲醇 C.硫酸 D.硫化氢

24、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对同一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同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A:应当 B:不得 C:可以 D:酌情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5、[2008年考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公乎、公开的原则,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这体现了依法行政的要求。A:程序公开 B:合法行政 C:合理行政 D:高效便民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拥有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决策权。A:主要负责人 B:财务人员 C:从业人员

D: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国务院对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做出了调整,其中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__。

A.负责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 B.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

C.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

D.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E.负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

3、在基坑开挖时,为保证邻近建筑物不受影响,应采取__措施。A.截水沟 B.放坡 C.排水

D.边坡支撑加固

4、使危险废弃物无害化采用的方法是使它们变成__的物质。A.高度不溶解 B.高度溶解 C.可降解

D.可化合利用

5、《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不得从事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销售、购买、运输和爆破作业。

A:曾因违法受过行政处罚的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未受过专项安全培训的人 D:受过行政处分的人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6、依据《安全平价机构管理规定》,安全评价机构申请乙级资质,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A:具有法人资格,注册资金3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200万元以上 B:设有专职技术负责人和过程控制负责人

C:按照不少于专职安全评价师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D: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

E:有16名以上专职安全评价师,其中一级安全评价师20%以上、二级安全评价师15%以上

7、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营业性爆破作业单位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后,方可从事营业性爆破作业活动。A:《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 B:《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 C:《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

D:《爆破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8、下列电源中可用做安全电源的是__。A.自耦变压器 B.分压器 C.蓄电池

D.安全隔离变压器 E.电力变压器

9、《建筑灭火器配置爰并婉菇》(GB50140-2005)根据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物质效其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__类。A.3 B.4 C.5 D.6

10、某商厦2002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商厦共6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4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3200㎡,建筑面积7900㎡,高20.4m。商厦地下2层是家具商场和货物仓库。家具商场主要经营红木家具、沙发、席梦思床垫、办公桌椅等。地下1层主要经营副食品、百货等。地上1层主要经营小五金、小家电、文体用品、服装、日用品等;2层主要经营服装;3层仅有一些货架摊位;4层东侧和南侧为办公区,北侧有一间会议室,西侧为某歌舞厅KTV包间,中部为某歌舞厅大厅。火灾当晚歌舞厅内有400余人。2010年12月25日20时许,员工王某在地下1层中部进行焊接操作时,电焊火花顺着钢板上的孔洞掉落到地下2层中部,引起楼梯上的沙发塑料泡沫等物品起火。王某等人发现起火后,用室内消火栓通过孔洞向1层浇水扑救,但火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来越大,他就同其他职工一起逃离现场。21时35分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相继调集31辆消防车、200多名消防人员赶赴火场,随后又请调公安、武警等单位协同作战。由于这次火灾起火部位在该商厦的最底层,东北和西北两个楼梯间上下贯通,着火后形成烟囱效应,在风压的作用下,大量有毒烟雾很快扩散到整个大楼。火灾发生后,该商厦有关人员盲目采取了全楼断电措施,楼内又未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致使全楼漆黑一片,给扑救火灾和人员营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中,共营救遇险人员106人。22时50分将火控制,26日0时37分将火彻底扑灭。这起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3万元。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的正确做法是。A: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

B: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C: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D:利用普通电梯或观光电梯避难逃生 E: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11、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企业的,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A:驾驶员 B:装卸管理人员 C:主要负责人 D:车辆维修人员 E:押运人员

12、炉膛爆炸要同时具备的条件中不包括的是__。A.燃烧必须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炉膛中 B.达到不同可燃物的爆炸极限和爆炸范围 C.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燃的浓度 D.有足够的点火能源

13、×年×月×日×时×分左右,× ×省××市× ×城二期住宅工程×栋工地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造成18人死亡、1人受伤。据查,该工程建设单位为××置业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 ×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设备制造及租赁单位为× ×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设备安装单位为× ×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由于前一天晚上将施工电梯擅自升高,第二天未经检测民工乘坐施工电梯至18层时发生坠落。该施工单位发生了这起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地向报告。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E: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14、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__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A.紧急疏散要求 B.标志明显 C.警告标志 D.保持畅通 E.警示牌

15、烟火药的干燥方法不可采用__。A.日晒 B.明火烘烤 C.热风散热器 D.暖气炉烘烤

16、下列对于催化裂化的主要危险性,表述正确的是。

A:催化裂化在460℃~520℃的高温和0.1~0.2 MPa的压力下进行,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也较大

B:操作不当时,再生器内的空气和火焰可进入反应器,引起二次爆炸事故 C:U形管上的小设备和阀门较多,易漏油着火 D:裂化过程中,会产生易燃的裂化气

E:活化催化剂不正常时,可能出现可燃的二氧化碳气体

17、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在办理本条例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时,其受理、审查、许可、核准的程序必须.并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许可、核准或者不予许可、核准的决定。A:公平B:公正 C:诚信 D:公开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8、安全评价报告书的格式中涉有国家核准资质的证书有__。A.评价机构卫生资质证书 B.安全预评价资质证书 C.安全验收评价资质证书 D.安全专项评价资质证书 E.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19、按疲劳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心理性疲劳和__。A.环境疲劳 B.全身性疲劳 C.产业疲劳 D.生理性疲劳

20、编制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有__。A.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B.国内外事故案例及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及生产中的有关经验 C.FTA、LEC、MOND方法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D.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E.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和标准

21、事故隐患包括。A:较大事故隐患 B:轻微事故隐患 C:特大事故隐患 D:重大事故隐患 E:一般事故隐患

22、我国事故调查分析原因的主要依据是__。

A.《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1986)B.1989年国务院第34号令《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C.《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D.《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标准》(GB/6721—87)

23、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应当对建立煤矿安全监察档案。A:国有重点煤矿

B:事故多发地区的煤矿 C:每个煤矿

D:很少发生事故的煤矿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4、为了保证安全设备“达标”和严格管理,《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A:国家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B:企业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C: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D:地方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__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负责安全生产重大事项的决策并组织实施。A.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主要负责人 C.从业人员

6.食品法律法规 篇六

第一章总则1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餐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2监管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全国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工作,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工作。(4)第二章餐饮服务基本要求

1餐饮服务许可证;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

2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施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5)案例1某中学是一所寄宿制高中,由于学校没有食堂很多学生都在校外的小餐馆吃饭。。。。。。。。而学校也觉得食堂的饭菜肯定都没有卫生问题,就没有办理卫生许可证等证件。

Q1学校食堂是否应该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 Q2此种情况,因当如何进行处理? 执行餐饮服务许可范围

1餐厅2酒店餐饮部3企业,单位公共食堂4铁路运营中餐饮服务5集体用餐配送单位6食品摊贩7为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食品半成品的单位和个人

第九条申请人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餐饮服务许可申请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与制作供应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储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具有与制作供应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洗手,采光,照明,通风,冷冻冷藏,防尘,防苍蝇,防鼠防虫,系第一季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三)具有经食品安全培训,符合相关条件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与本单位试剂相适应的保障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布局和加工流程,防止代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条件和食品安全培训的有关要求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第二十九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等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制定。

(6)食品安全法

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尽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未发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一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一下罚款。

(7)案例二;万某经营一家以外卖为主的餐饮服务公司,产品主要有各种家常菜。。。第二十九条。。。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再起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 即有生产销售的生产许可优先,械仅办理生产许可

有餐饮服务,销售的,服务优先,且仅办理餐饮服务许可(8)食品出厂检验制度

食品安全标准1不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的企业2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3是否强制要求制定企业标准4食品安全企业标注如何让备案

未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 制定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未依照规定备案食品安全法第87条(9)二食品抽样检验制度;食品安全法第60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抽样检验的主体;县及以上的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抽样检验的方式;定期与不定期抽检,某一类食品,某以生产经营这的食品或某一区域的食品

抽样检验的方法;样品来源;市场或食品生产经营者或成品仓库内的代销产品,经自行检验合格的产品,食品检验机构,快速检测。

(10)三食品检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由检验机构分布在各部门及行业认定 同上由自己制定【食品安全法】出台

AFTER由卫生行政部门行驶统一制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职权(11)案例2某实验室从事农场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多年。。。。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由谁来认定呢

食品安全法第57条

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2)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管理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

2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实施监督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 3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所辖区与内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7.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制度 篇七

食品安全法监管的原则是由食品安全法确立的反映食品安全法监管的宗旨, 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全部规定以及全过程起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行为准则。主要有以下几个:

1. 预防原则

预防性原则, 是指将来很有可能发生损害健康、或者以现有的科学证据尚不足以充分证明可能发生的损害或者以现有科学证据尚不足以充分证明因果关系的成立, 为了预防损害的发生而在当前时段采取暂时性的措施。预防原则意在将食品安全事后规制变为重点预防事故的发生, 这是对食品安全监管理念的重要转变。

预防性原则在我国《食品安全法》中体现为具体内容:第一, 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第二, 食品安全标准制度。第三, 食品安全强制检验制度。第四, 食品安全标签制度, 食品标签应当清楚、明显, 容易辨识, 食品与标签应当一致。

我国通过以上各种制度的建构力求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也因应了“预防为主”的目标, 也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全程控制原则

新《食品安全法》明确提出了食品安全的全程控制。即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所有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管。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决定了我国仍然存在多个监管部门, 为了改变这一不合理又不合法的状况, 就需要对各监管部门进行一定的整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是考虑了此种情况, 全方位强化了全程控制。不仅强化源头监管, 同时还强化过程控制和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全程控制是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必然要求和良好方法。同时, 全程控制良好效果的实现也要求改变原先分段监管的模式才能真正实现。

3. 风险分析原则

风险分析原则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 风险分析是对人体接触食源性危害而产生的已知或潜在的对健康不良影响的科学评估是一种系统地组织科学技术信息及其不确定性信息来回答关于健康风险的具体问题的评估方法。当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分析制度, 风险分析原则是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依据和科学的方法, 是食品监管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食品安全法能够良好实施的必要条件。

4. 信息公开原则

信息公开原则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原则。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 理应享有知情权, 减少信息不对称, 鼓励民众参与到监管过程中, 实现全民监管, 让违法者无所遁形, 得到市场和法律应有的制裁。此次新法又进一步统一了食品安全标准, 对食品的标签标示有了进一步明确具体化的规定。同时, 新法倡导生产经营者主动对生产过程进行公示加大信息透明度。可见, 新法对信息公开原则的进一步贯彻必将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登上新的台阶。

二、监管主体

所谓监管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监管的权力和职责的机关和组织。依《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 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 综合协调食品安全工作。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 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则负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 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承担与其相关的食品安全工作。1此次修法改变了以往监管主体模糊、混乱的局面, 厘清了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能, 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监管职权的划分。

三、监管的范围

新法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范围进行了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规定。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从监管的环节来看, 监管贯穿于整个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全过程;从被监管的主体看, 包括了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者, 其中, 食品生产加工的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也首次被纳入监管的范围。由此看出,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监管范围十分广泛且全面, 新法的修订也进一步回应了现实的需要, 对网络交易以及小作坊等的规定, 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比较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维护社会稳定。

四、监管标准的制定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在生产、加工、销售等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的标准。同时它也是监管主体执法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此次新修的最大亮点即是规定“除食品安全标准外, 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 这实现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统一。

食品安全标准依制定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当然最重要最核心的还是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的制定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国家标准的制定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主导, 其他部门配合制定。所谓地方标准则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但其仅限于对地方特色食品, 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方可由地方制定。而且制定出来后仍须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我国法律规定“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在本企业适用, 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因此, 企业标准必须要严于既有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才合法。

五、监管责任

新法对于监管责任的规定主要集中于第一百四十二条到第一百四十六条。监管主体承担的责任主要是行政处分, 即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一般只追究到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中以行政处分较多, 与违法生产者的较严厉的刑事处罚相比, 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失职行为的行政处分的处罚程度过轻。事实上很多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与监管失职行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些监管部门人员还暗中保护这些违法生产者, 对这些监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显然过轻。但不能否认的是此次修改还是有其明显进步之处。

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在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过程中, 违法实施检查、强制等执法措施, 给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 应当依法予以赔偿”新法第一次规定了监管主体违法执法给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国家赔偿制度。但却未对监管主体失职行为给生产经营者所产生的损失包括在内。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新法规定了监管部门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依法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分对监管失职人员处罚较轻, 达不到惩戒的目的。而《刑法》“食品安全监管失职罪”这项罪名对监管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行为, 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追究刑事责任。刑罚可以达到惩戒监管失职人员的作用, 但在实践中很少有监管失职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原因是对监管失职人员的监管缺失行为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还是刑事法律责任没有明确的衔接, 这导致在责任追究现状时即使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时一般追究的都是行政法律责任。关于两者衔接的问题, 新法仅第一百四十九条原则性规定, 没有进行更具体细致的可操作性规定。因此笔者认为这一方面有必要进行细化、研究并制定可行的规则进一步完善监管主体的责任体系。减少因执法机关的违法或失职行为而产生的食品安全事故, 提高监管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增强公众对监管机构的信任和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时隔6年《食品安全法》重新修订并即将实施。它承载着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待, 力求进一步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新法对原法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良, 建立并优化了许多制度。特别是在监管方面推陈出新, 建立了统一的监管模式和统一的标准体系, 并强化了监管责任体系。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更为坚实完善的法律保障。可以预见的是, 这次新法的实施必将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大幅度减少, 极大增强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信心。

注释

8.食品安全法律 篇八

本次活动由办理交通肇事案件经验丰富的检察官,结合刑事司法案件和驾校学员身心特点,精心选题,有针对性开展了以“真爱生命,文明驾驶”为主题的授课活动。向各位驾校学员介绍了近年来国家、辽宁省及本地区交警肇事数据统计及该院办理的交通刑事案件数据,宣讲了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定罪、量刑的有关规定,并重点讲解了醉驾入刑的有关规定。深入剖析了北镇市近年来发生的典型交通肇事罪案例,同时穿插播放触目惊心的事故图片及演示文稿,使听课学员真切感受交通事故的惨痛后果和触犯刑法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广大驾驶员们深刻认识到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使他们进一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本次活动以案说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得到了學员们的一致好评。驾校学员们听了授课后纷纷表示要绷紧交通安全这根弦,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行车,远离车祸。(文/陈晓琳 张运峰)

9.安全法律法规清单 篇九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 11 12 13 14 15 法律法规标准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实施日期 2008/11/1 2007/12/29 2007/9/24

文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

2007/3/26

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正)

2007/3/19 2006/7/26 1996/12/1 2008/6/27 2006/6/30 2005/3/2 2004/10/28 2004/10/28 2004/10/28 2004/3/4 2002/12/31 2014/11/1 2001/12/31 2001/9/4 1999/12/30 1997/7/9 1997/4/10 1996/3/17 1992/11/7 1986/3/19

国务院行政法规 1 2 3 4 5 6 7 8 9 10 国务院第599号令: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

2011/7/15

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2月1日起施行

2011/3/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强降雪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

2009/11/1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

国办调整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际联席会议组成

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49号)

2009/10/22 2009/5/26 2009/2/7

国令第5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2008/9/1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8/9/16

国办发关于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08/4/30 国务院令第501号: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2007/7/20 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007/4/20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2006/7/27 13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2006/7/26 1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006/7/26 15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

2006/7/26 16 国务院令第455号:《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2006/1/25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7(第445号)

2005/10/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18 故的特别规定》

2005/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2005/7/25 20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2005/3/3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21 知

2005/3/30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2005/3/30 23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2004/12/1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2004/10/28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2004/10/282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2004/10/2827 尘肺病防治条例

2004/10/2828 国务院令第397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2004/1/20 29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001/4/21 国务院令第296号:《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2000/11/1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2000/10/29安监总局令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9号)小型露天采石场...2011/5/3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尾矿库安全监督管...2011/5/3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2011/3/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建设项目安全设...2010/12/24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5号)金属与非金属矿...2010/12/24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4号)金属非金属地下矿...2010/10/15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3号)煤矿领导带班下...2010/9/1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2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2010/8/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1号)安全生2010/7/27

第39号第38号第37号第36号第35号第34号第33号第32号第31号

产行政处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特种作业人员安...2010/6/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9号)关于修改《煤矿安...2010/1/26 1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煤矿防治水规定

2009/11/6 1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作业场所职业危害...2009/9/11 1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6号)冶金企业安全生产...2009/9/11 1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5号)海洋石油安全管理...2009/9/10 1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4号)安全生产监管监察...2009/8/17 1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作业场所职业...2009/7/8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2号):安全评价机构管...2009/7/8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生产安全事故信息...2009/6/17 2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2009/6/17 2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防治煤与瓦斯突...2009/5/30 2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18号(关于修改《煤矿安...2009/4/30 2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2009/4/14 2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2008/1/10 2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安全生产违...2007/12/122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4号)《安全生产行...2007/10/172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13号《〈生产安全事...2007/7/17 28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007/4/20 29 安监总局令第12号: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

2007/2/5 3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11号 注册安全工程...2007/1/18

监察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11号令《安全生产领域违...2006/11/22第30号 第29号 第28号 第27号 第26号 第25号 第24号 第23号 第22号 第21号 第20号 第19号 第18号 第17号 第16号 第15号 第14号 第13号

第12号 第11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0号)关于修改《煤...2006/11/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号)安全生产标准制...2006/11/5 3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危险化学品建...2006/9/6 3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号)《烟花爆竹经营...2006/8/31 3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尾矿库安全监...2006/4/2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5号《非药品类易制毒...2006/4/1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4号《海洋石油安全生...2006/2/1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3号《生产经营单位安...2006/2/1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2号局长令 《矿山救护队...2005/8/29

原安监局令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22号局长令 国有煤矿瓦斯治理安全监察规定

2005/1/14 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21号局长令 国有煤矿瓦斯治理规定

2005/1/1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第19号局长令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

2005/1/14 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第18号局长令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2005/1/14 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20号局长令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2005/1/12 7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2005/1/12 8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7号局长令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

2005/1/5 9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6号局长令 《煤矿安全规程》

2004/11/231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5号局长令 安全生产监督罚款管理暂行办法

2004/11/8 1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4号局长令 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管理规定

2004/11/8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3号)

2004/10/221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8号局长令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2004/6/3

第10号 第9号 第8号 第7号 第6号 第5号 第4号 第3号 第2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0号局长令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9号局长令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1号局长令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7号)煤矿安全监察罚款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5号)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6号)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4号)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3号)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复议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2号)煤矿安全监察员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号)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2004/6/3 2004/6/3 2004/6/3 2003/7/15 2003/7/4 2003/7/4 2003/7/2 2003/6/20 2003/6/13 2003/5/19

原经贸委令 1 2 3 4 5 6 7 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行政复议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7号)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督与管理暂行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10.食品法律考试重点总结 篇十

3.技术规范: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

4.法规:由权力机构通过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

5.技术法规:规定技术要求的法规,或者直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通过引用标准技术规范或者规程来规定技术要领,或者将标准,技术规范或者规程内容纳入法规中。6.规范:某一种行为的准则,规则,在技术领域是指标准,规程等。

7.市场准入:一般是指货物,劳务与资本进入市场的程度的许可。

8.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

9.食品安全: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10.食品行政执法:指国家食品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执行适用法律实现国家食品管理的活动

11.食品行政执法监督:指有权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食品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活动是否合法,合理进行监督的法律制度。

12.食品行政执法主体:指依法享有国家食品行政执法权力,以自己的名义实施食品行政执法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3.食品安全标准: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要素以及个关键环节所规定的统一技术要求。

14.食品污染:食品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致使食品的质量安全性,营养性和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15.食品卫生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16.预包装食品:预先定量包装或者指定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17.食品标签: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和符号及一切说明物,是对食品质量特性,安全特性,食用说明的描述。

18.食品新资源:是指在我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或仅在个别地区有食用习惯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物品。

19.食品召回:是指食品生产者按规定程序对由其生产原因造成的某一批次或类别的不安全食品,通过换货,退货补充或修正消费说明等方式,及时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动。

20.食品召回制度:经安全危害调查,评估,确认属生产原因造成的不安全食品的应确定召回级别,实施召回。

21.法律责任:指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食品安全法》及其派生法的规定,不履行应尽义务,侵犯食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或触犯刑律构成犯罪时,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

22.产品质量:指产品满足人们的有权期待的产品明显或潜在要求ide各种特征。特性的总和。

23.认证: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24.认可: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审查,评审的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职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

25.法律实施:是指法律在社会实践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 26.食品法律法规实施:通过一定的方式使食品法律规范在社会色和能干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

27.食品质量:食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8.合格产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质量要求或者符合采用的产品标准,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以其他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产品

29.产品质量义务:指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产品质量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者不得做出一定行为的要求。30.产品质量责任: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及其他有关主体违反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法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履行或者完全不履行法定的产品质量义务,对其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应当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是一种综合责任。

31.国际标准化:指在供给范围内由众多国家,团体共同参与开展的标准化活动。32.单独标准:在一般情况下指针对每个标准对象的应编制一项单独的标准并作为整体出版

33.食品安全性:指食品中不应含有有毒物质或因素,从而巡海或威胁人体健康,包括直接的机型或慢性毒害和感染疾病,以及对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潜在影响 34.食源性疾病: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是人体患病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基本要素,食物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病原物是食物中的致病因子; 临床特征为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35.食品安全性:指3P中不应含有有毒物质或因素,从而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包括直接的急性或慢性毒害和感染疾病,以及对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潜在影响。36.管理体系:管理机构(WTO.CAC.ISO),法规标准体系(SPS,TBT),认证认可体系(ISO9000),市场准入制度(QS),追溯制度,包括标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

37.合格评定:直接或间接用来确定是否达到技术法规或者标准的相关要求的任何程序

38.贸易技术壁垒:形式有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绿色技术壁垒,计量单位,卫生防疫与植物检疫措施,包装,标志等。

1.食品质量包括:食品的安全性,营养性,可食用性,经济性

2.食品的基本要求: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3.食品法律法规实施的方式有:法律遵守和法律适用。

4.法律法规实施包括两方面:执行法律和遵守法律

5.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需要的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经济性等特性的总和。

6.食品法律法规的效力范围包括: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对事得效力 7.时间效力的双层含义是指法律法规何时生效何时失效,法律的溯及力

8.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利益保障和秩序保障

9.宪法是食品立法的法律依据,食品政策是食品立法的政策依据,保护人体健康是食品立法的思想依据,食品科学是食品立法的自然科学依据,社会经济条件时食品立法的物质依据 10.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性标准,企业标准四个等级。

11.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按性质分为:强制性标准GB和推荐信标准GB/T 12.强制标准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 13.反映在法律上产品责任可分为瑕疵责任和缺陷责任

14.制定标准的出发点是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共同效益

15.标准化是一个活动的过程,核心是标准

16.标准化的四个基本原理:简化原理,统一化原理,协调原理,优化原理

17.食品市场准入标准表识监督管理的原则:方便企业,易于识别,便于监督 18.《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动态发展性特点

19.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的特点:自愿原则,先进原则,统一管理原则

20.食品加工标准体系=食品加工产品门类+食品加工过程要素+标准层次

21.规范一般分两类: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

22.法律的特点:规范性概括性,可预测性,基本形式是:国家制定或国家认可 23.质量管理的进化一般分四个级别:检验级,保证级,预防级,完美级

24.宪法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根本行 25.食品法律法规的特征:稳定性差,实体法和程序法集于一身,对象的确定性,主体权利义务的先定性。

26.食品法律法规的分类:综合性法律法规,各种单项法律法规,食品标准和管理办法。

27.食品法的制定具有的特定,权威性,职权性,程序性,综合性

28.我过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

29.食品法律法规适用特点;权威性,目的的特定性,合法性,程序性,国家强制性,要式性

30.食品法律法规的效力范围中对人的效力原则:属地原则,属人原则,本国利益保护原则

31.一般情况,食品行政执法行为产生法律效力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资格要件,职权要件,程序要件,内容要件

32.食品行政执法的主体:职权性执法主体和授权性执法主体

33.食品行政执法监督分为:国家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食品行政机关的监督)和非国家监督(社会监督)34.食品行政执法监督的特征: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监督的对象是确定的,监督的内容完整法定

35.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36.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过程包括: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漏评估,风险描述 37.掺假的方式:搀兑,混入,抽取,假冒,粉饰

38.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要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39.食品召回的程序包括: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食品安全危害评估

40.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一是报告制度,二是事故处置,三是责任追究

41.食品安全中具体监督管理措施具有:具体性,强制性,限权性,非制裁性 42.从法律规范的要求看来,一切组织和公民凡没有做义务性规范所规定的必须的事称为不作为性违法,做了义务性规范所禁止的事,称为作为性违法

43.法律责任包括:执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

44.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责令改正,予以取缔,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有毒有害食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45.行政法律责任的表现形式: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46.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均是独立的法律责任,不能相互代替或免除,但必要时,二者可以同时适用

47.实现刑事责任的方式是:刑罚

48.产品质量认证制度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以证明该项产品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活动,从认证内容看,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从认证性质看,分为自愿认证和强制认证。

49.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是一项强制性行政措施,以监督,抽查为主要方式

50.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质量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51.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特征:抽象性,技术性,经济性,连续性,约约束性,政策性 52.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则:超前预防,协商一致,统一有度,动变有序,互相兼容,系列优化,阶梯发展,滞阻即废 53.标准体系表的形式有明细表,层次结构图,序列机构图等。

标准体系表的组成单元是标准,而不是产品

54.标准的制定程序包括: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报批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

55.我国的认证认可机构是国家认可机构CNAS

56..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标准是市场经济运行必备条件

57.提升现代食品工业的一项战略举措是;以食品标准为准绳,以食品法律法规为支撑

58.《食品安全法》2009.2.28通过,共10章104跳,于当年6.1实施

59.食品行政执法与监督行为根据行为方式不同分为:行政监督,行政处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

60.世界标准日,10.14主题,2006(37届),标准:为小企业创造大效益,2007.标准造福人与社会2008.标准与智能绿色建筑2009.标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O国际电工委员会TTU,国际电信联盟

61.全国食品卫生法宣传周定于每年的11月第一周,主题:2005.保障食品卫生,构建和谐社会2006.保障农村食品卫生,维护农民健康权益,2007.关注餐饮卫生,预防食物中毒2008.加强学校餐饮监督,保障师生用餐安全。2009关注食品卫生安全,缔造健康人生

62.食品卫生行政许可的程序:行政许可的申请,对申请的审核,许可证的颁发 63.HACCP与传统管理方法的区别,HACCP预防和控制的重点前移,节约检测成本 64.食品召回可分为,一级召回(72小时内),二级召回(5天内),三级召回(7天内)

65.食品召回的形式分为;主动召回和强制召回

1.标准和规范的异同:

相对:a,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规则

b,具有一般性的行为规则

c,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并服从和服务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d,受社会经济制度的约束

e,是进行社会调整,建立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工具

不同:a,调整的重点不同,标准调整的重点为人和自然规律的关系,社会规范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b,标准是协调的产物,不存在一方强于另一方的问题,社会规范尤其法律规范,它总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c,标准本身不具有强制力,社会规范中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通常是与国家的权力不可分割

d,产生程序不同,标准是特定的产生程序,编写原则和体例格式,它不仅与立法程序完全不同,而且与其他社会规范的生产过程不同。

2.法规与标准的关系

相同:a,具有一般性,都是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规则,对于任何人都适用,同样情况下同样对待

B,公开性,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公开透明

C,明确性和严肃性,都由权威机关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都用严谨的文字表述,D,权威性,在调整社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享有威望,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普遍遵守,E,约束性和强制性,要求社会各组织和个人服从法规和标准的规定,作为行为的准则

F,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允许擅自改变和轻易修改

不同:a,法规处于之高无上的地位,具有基础性和本源性的特点,标准必须有法律依据,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在内同上绝对不能和法律法规相抵触和冲突

B,法律法规涉及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调整一切政治,经济,社会,民事,刑事等法律关系,而标准主要涉及技术层面

C,法规较为宏观和原则,标准较为微观和和具体

D,法规较为稳定,标准经常随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补充修改

E,标准注重民主性,强调多方参与,协商一致,尽可能照顾多方利益

F,标准的强制力源自法规的赋予,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对推荐性,标准企业有选择执行或不执行的权力

G,标准和法规都是规范性文件,但标准在形式上有文字的也有实物的。

二者关系,A,必须要有完善的标准体系支撑法律法规体系实现

B,只有法律法规与标准配套,各自发挥应有的功能,才能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3.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A,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B,恶性食品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C,食品高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 D,犯罪活动和恐怖活动

4.食品安全性的内容包括

A,是食用数量的多少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B,是食品品质的缺陷会危及人们的健康 C,对于食品,营养健康的科学认识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

5.建立食品的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两个链条,两个体系,一个网络 链条:一就是建立从产品设计到原料进厂,到生产加工,到出厂销售,一直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二 建立起从种养殖到生产加工,到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 体系:主要是建立起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核心是可追溯 网络,就是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6.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标准体系+质量安全认证+市场准入 监控体系+保障体系:1)谁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2)保障谁的食品质量安全,3)如何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标准体系:1)产品质量标准——把关2)产地或加工环境标准——前提3)生产资料或添加剂标准——保障4)生产或加工技术规程——指南5)包装标志标准——承诺

质量安全认证——证明质量安全认证即合格评定:GAP,GMP,HACCP,ISO9000-ISO4000-ISO2200绿色食品认证,哟及食品认证,无公害食品认证

市场准入QS——监督 在食品安全体系中,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居于核心的基础地位,有崇高的权威,是政府管理监督的依据,是生产者经营者的行为准绳,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武器,是国际贸易共同语言和通行桥梁,因此,没有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就没有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7.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基本原则 1)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

2)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的原则

3)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的原则 4)坚持民主立法的原则 5)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6)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原则 7)预防为主的原则

8)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的原则

8.食品法律法规的使用规则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2)同位阶的食品法律法规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使用 3)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 4)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 5)不溯及既往原则

9.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1)通过立法保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包括国际立法和国内立法 2)政府管理

3)强化企业自身管理

4)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5)追究法律责任(行政,民事,刑事责任)

10.食品法律法规渊源组成及关系

概念:以法律和政令形式颁布的,对全社会有约束力的权威性规定 组成:依据食品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及法律效力层级分为:1)宪法:是制定食品法律,法规的来源的基本依据2)食品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经特定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基本法和食品基本法以外的食品法律 3)食品行政法规

4)食品规章,国务院 各行政部门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食品行政管理规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

各地方人民政府

5)其他规范性文件,各种通知和办法等 6)食品标准:食品法的内容具有技术控制和法律控制双重性质,食品标准,食品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就成为食品法渊源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食品标准,食品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可分为国家和地方两级,依表现形式及其法律效力层级,宪法——食品法律——食品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食品标准

关系,食品法律体系由六个层次的规范性文件所组成,并依其法律效力的大小,形成一个上一层次知道下一层次,而下一层次补充上一层次的相互关系

11.我国法律法规生效与失效的办法通常有几种

生效:1)公布之日即为生效之日 2)公布日后一段时间生效

3)另一法律法规实施一段时间后,某一法律法规才生效

4)没有规定生效时间,但时间中以该法公布的时间为其生效时间

失效:1)新法生效日即为旧法失效之时 2)立法机关确定并公布法律法规的失效时间

3)新法优于旧法而取代之

12食品行政执法的特征

1)执法的主体是特定的:此主体只能是食品行政管理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执法是一种职务性行为:是执法主体代表国家进行食品管理的活动,是行使职权的活动

3)执法的对象是特定的:具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4)执法行为的依据是法定的:食品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过程,实际也是使用法律法规的过程

5)执法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执法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6)执法行为必然产生一定的法律结果:是确定特性人某种权利,义务,剥夺限制其某种权利,拒绝或拖延其要求,执政执法主体

13.《食品安全法》立法意义

1)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

2)强化了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a,由卫生到安全,实现由观念到监管模式的提升,b,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c,从产前组织,生产过程,物流运作,超市等整个产业链,d,食品安全立法由权力定位到责任定位的转移)

3)有效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4)推动食品工业和食品贸易发展

14.八大措施织牢食品安全监督网 1)加强政府职责,全程监管食品安全(依法行政,协调高效,权责一致,问责明细)2)加强风险监测

3)明确指定食品安全标准基本原则 4)消除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监管空白 5)强化食品添加剂标准的修订和使用监管

6)企业不主动召回,政府责令召回问题食品

7)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8)强调报告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

15.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1)防止食物的生物污染,预防食品的腐败变质发生

2)改善食品的外观形状 3)改善食品的风味

4)满足食品加工工艺的需要 5)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基本原则

1)严格食品添加剂品种的控制,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2)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3)不应掩盖食品的腐败变质

4)不应掩盖食品本生活加工过程中的缺陷

5)不应家底食品本省营养价值

6)在达预期效果下竟可能降低用量

16.瑕疵责任和缺陷责任的比较 相同:都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都应当承担质量责任

不同:1)瑕疵为一般产品问题,缺陷为重大质量问题

2)对瑕疵产品,国尚未丧失产品原有的使用价值,消费知道的,可以决定是否接受,对缺陷产品,因存在不合理危险,原则上不应被接受

3)索赔,对瑕疵产品,直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缺陷可向销售者要求,也可向生产者要求

4)损害赔偿方式和标准:瑕疵:三包加赔偿,缺陷,以损害赔偿为原则

5)诉讼时效,瑕疵一般为一年,缺陷为两年

17.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目的:1)简化日益增长的产品品种和方便人类生产和生活 2)改进信息传递

3)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保护安全健康和保护生命

5)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

6)消除国际经济贸易壁垒

作用1)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2)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手段 3)标准化可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标准化是推广科技成果和应用新技术的重要途径

5)标准化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和重要保证

6)标准化有利于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

7)标准化是规范市场的重要依据

18.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简化原理: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其多样性的发展规模超出了必要范围时,即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低功能的环节,保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并使整体功能最佳

2)统一原理: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对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性所确定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等效

3)协调原理:在标准系统中,当各项标准之间的功能被彼此协调时,才能实现整体系统的功能最佳

4)优化原理:是指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效果

19.从六个方面论述标准化的战略地位 一)标准化与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是以企业为主的法人,a,衡量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b,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

2)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主要依靠标准化a,标准化有利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b,标准化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灵活性,时效性的需要c,标准化是市场经济的合同,契约和纠纷,仲裁的技术依据d,标准化是市场经济活动国际性的技术纽带

3)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a,标准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标准化是其中的运用的一种有效手段,标准化是国家制定产品技术政策的重要内容b,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保护消费者利益同时需要标准化来支撑c,政府实施监督需要标准化

二)标准化与市场竞争 第一步,占领市场,制定和修订好确切反映市场的需要,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第二部,要站稳市场,第三部,解决扩大市场的问题

三)标准化与WTO

1)合格评定,指直接或间接用来确定是否达到技术法规或者标准的相关要求的任何程序,2)贸易技术壁垒:形式有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绿色技术壁垒,计量单位,卫生防疫与植物检疫措施,包装与标志等 四)标准化与市场准入

1)市场准入:一般是指货物,劳务与资本进入市场的程度的许可

2)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

3)市场准入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 五)标准化与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结果是标准化

2)没有先进一流的标准,企业不可能做大做强

六)标准化与企业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的核心,质量管理的进化一般分为四个级别a,检验级,产品把关,b,保证级,过程控制c, 预防级,所有相关过程实施预防控制管理d,完美级,系统化的管理

20.为什么要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内容有哪些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

原因:1)从我国实情出发,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2)提高食品质量,保证消费者安全健康的需要

3)保证食品加工企业的基本条件,强化食品 生产法制管理的需要

4)是使用改革开放创造量化经济运行环境的需要

内容1)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凡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企业,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2)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 3)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

21.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

1)两者适用对象不同,行政处分只适用于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不适于社会公民,行政处罚适用于所有人 2)使用的违法行为不同 行政处分使用于一般违法失职行为,行政处罚使用于违反某特定的违法行为 3)实施处罚的行政机关不同; 行政处分,被处分人所在单位。行政处罚:国家法律规定的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4)执行不同,行政处分,事业单位具体执行,行政处罚:可由事业单位执行也可由法院执行 5)救济渠道不同

行政处罚:行政附议,行政诉讼,行政处分,复核,申诉

22.法制与法治的关系

法制:国家法律法与制度的总称

法治: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法制是法治的必要条件,法治是法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现

23.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2)公民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原则

4)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 6)国家赔偿的原则

24.食品生产经营具体要求 1)环境卫生要求

2)应当具备的卫生设施 3)食品生产经营规章制度

4)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的卫生要求 5)餐具等的消毒要求

6)食品储存,运输和装卸中的卫生要求 7)食品的包装卫生要求

8)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卫生要求 9)食品用水的卫生要求

10)消毒剂,洗涤剂的卫生要求 1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25.掺假使杂的特点及结果

特点,a,利用市场价格差是掺伪的基本规律性特点

B,将食品进行伪装,粉饰 C,非法延长食品保证期

结果:a,因掺假使杂而影响卫生质量造成健康危害 B,掺假使杂,以次充好而降低了食品的经济价值,损害消费者的经济权益

26.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1)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用回收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 2)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3)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殊人群的主辅食品 4)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义务,掺杂掺假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5)病死,毒死或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6)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7)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8)超过保证期的食品 9)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10)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11)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的食品 27.食品卫生行政许可的法律特征 1)是一种行政赋权行为

2)以“禁止义务”的存在为前提

3)直接赋予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力和资格

4)依据相对人的申请而做出的行为 5)通常是要式法律行为

28.HACCP的特点

1)是一个以预防食品安全为基础的保证体系

2)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3)预防重点前移

29.食品安全管理原则

1)以消费者食用安全为关注焦点 2)实现管理承诺和全员参与 3)建立食品卫生基础 4)应用HACCP原理

5)针对特定产品和特定危害 6)依靠科学依据 7)采用过程方法

8)实时系统化和可追溯性管理

9)在食品链中保持组织内外的必要沟通 10)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体系的更新和持续改进。

30法律与法规的不同之处:

1)法规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基础性和本源性。标准必须有法律依据。严格遵守有关法律依据,在内容上绝对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

2)法律法规涉及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协调一切政治,经济,社会,民事,刑事等法律关系;标准主要涉及技术层面。

3)法规较为宏观和原则,标准较为微观和具体。

4)法规较为稳定,标准经常碎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补充修改。

5)标准注重民主,强调多方参与,协商一致,尽可能照顾多方利益。

6)标准的强制力源于法规的赋予。标准分强制和推荐两种,对于推荐,企业可以选择执行或者不执行。

7)标准和法规都是规范性文件,但标准在形式上有文字也有实物的。

31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制体系=标准体系+质量安全认证+市场准入+监控体系+保障体系

A标准体系(五类关键标准)1)产品质量标准(把关)2)产地或加工环境标准(前提)3)生产资料或者添加剂标准(保障)4)生产或加工技术规程(指南)5)包装标识标准(承诺)

B质量安全认证--证明 质量安全认证即合格评定:GAP GMP HACCP ISO9000-ISO14000-ISO22000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无公害食品认证,C市场准入(QS)--监督 在食品安全体系中,食品安全法规居于核心基础地位,有崇高的权威,是政府管理监督的依据,是生产经营者的行为准绳,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武器,是国际贸易中的共同语言,没有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就没有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1谁来保障食品安全2保障谁的食品安全3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32.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自主性,契约性,竞争性,开放性,主体地位平等,受调控和监督的经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产物,标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备条件。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利益保障和秩序保障。

33.食品为什么总出问题(影响因素)1)微生物污染化学性污染是影响我国食品卫生和安全的最主要因素

2)从农田到餐桌食物污染情况严重,一是源头污染,二是环境污染物给食品卫生带来的影响,三是农产品采购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

3)食品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

4)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的新的食品安全的问题

5)食品研究开发的新问题 6)监管的问题

1.标准 2.标准化 4.法规 3.技术规范 5.技术法规 6.规范: 7.市场准入

8.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9.食品安全

10.食品行政执法 11.食品行政执法监督 12.食品行政执法主体 13.食品安全标准 15.食品卫生行政许可 16.预包装食品 14.食品污染 17.食品标签 18.食品新资源 19.食品召回

20.食品召回制度: 21.法律责任 22.产品质量 23.认证 24.认可

25.法律实施 27.食品质量

26.食品法律法规实施 28.合格产品

29.产品质量义务 30.产品质量责任 31.国际标准化 32.单独标准 33.食品安全性 34.食源性疾病 35.食品安全性 36.管理体系 37.合格评定

38.贸易技术壁垒

1.标准和规范的异同: 2.法规与标准的关系

3.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4.食品安全性的内容包括

5.建立食品的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6.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

7.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基本原则 8.食品法律法规的使用规则

9.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10.食品法律法规渊源组成及关系

11.我国法律法规生效与失效的办法通常有几种

12食品行政执法的特征

13.《食品安全法》立法意义

14.八大措施织牢食品安全监督网 15.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16.瑕疵责任和缺陷责任的比较 17.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18.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9.从六个方面论述标准化的战略地位 20.为什么要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内容有哪些 22.法制与法治的关系

21.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 23.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24.食品生产经营具体要求 25.掺假使杂的特点及结果 26.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27.食品卫生行政许可的法律特征 28.HACCP的特点 29.食品安全管理原则

30法律与法规的不同之处:

31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

32.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上一篇:《音乐之声》观后感心得感触下一篇:税务开展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