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利与弊(共15篇)(共15篇)
1.网络的利与弊 篇一
网络的利与弊
网络有利有弊。电子游戏可以训练人的手脑配合能力,起到开发大脑、提升智力的作用;可以激发钻研、创造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但是,未成年人由于社会认知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沉湎于游戏会引发违法犯罪,带来游戏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伤害。
上网的好处
必要性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实用性
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只要轻点鼠标,就能与世界各地的朋友联系。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现实性
曙光工程就是为了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中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林寿桦书记、陈欣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去学校的网站看一看吗?年段、班级的网页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中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孩子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
21世纪将是计算机网络时代,莘莘学子将担任未来社会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网络,给信息带来了强大而有力的传播途径,并且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和接收的时间,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上网的坏处
网络成瘾带
报告指出,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功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本次调查显示:玩电子游戏后感到眼睛痛的占36%;脖子酸痛的占27%;头晕的占15%。同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使未成年人减少人际间交流,产生自闭倾向,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目前,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
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电子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
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认为因玩游戏性情变暴躁的占27%;认为玩游戏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达2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条款,但可操作性不强,还缺乏必要的惩罚性条款,执法力度弱。对法律的普及、宣传也不够。QQ浪费学生的时间
去年5月,广州市芳村区教育局在一家网络公司的帮助下,实现了“校校通”,学生和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芳村教育局此举,标志着广州的教育部门,第一次对网络的使师,便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教师也认为QQ与网络是一个中小学生难以回避的新生事物,但对学生是不是要使用QQ以及学习网络,表现出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近中学的徐老师就在一次家长会上说,现在一些学生开始玩网络游戏了,有些还偷偷地用QQ进行一些交友活动,如果学生沉浸在这种难以自拔的QQ交流中,会占去大量的时间,而现在学生这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如果让孩子过多玩这类游戏,显然对孩子的学习不利。
如何把坏处转变为好处?
作为家长要掌握一定的电脑网络知识,善用网络,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引导孩子选择有利于他们成才的网站。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工作,才能向孩子推荐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网站,才能掌握孩子的网上心理及动向。要正确看待网络,积极利用它的现代化的手段好的一面,引导孩子去避免他不好的那一面。
2.网络的利与弊 篇二
1.1 对于传统英语
1.1.1 网络英语的出现丰富了英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惯用词和惯用句型
在网络中, 网民在聊天室、留言版、电子邮件、网络购物和网络游戏等五大方面都有其常使用的网络英文。在网络聊天室中, 经常会遇到“??? (怎么了?不懂) ”, “Op me (升我当主持人) ”, “My computer was down. (我的电脑死机了) ”等等。在写电子邮件时, 经常见到“Please find a file attached to this e-mail. (请看这封电子邮件的附件) ”等等句型。
(2) 首字母缩写
在网络聊天时, 为了缩短打字的时间, 经常会将一些讲话中常用的句子或短语只取句中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打出, 这就是“首字母缩写”。例如:“afa Ict (as far as I can tell就我所知) ”, “bbiam (be back in a minute我马上回来) ”, “btw (by the way顺便一提) ”等等。
(3) 表情符号
网络上的沟通, 大多是通过键盘打字来传递彼此的想法、感觉、心意等等, 彼此的表情更借由键盘上的符号组合来表现, 并在字里行间传送着。表情符号的使用丰富了语言本身, 达到了更好的沟通。例如:“:) (happy快乐;高兴) ”, “;) (winking/joking眨眼睛;开玩笑) ”, “:P (funny很好玩;很好笑) ”等等。
(4) 缩简词
为了缩短打字所花的时间, 网络上也出现了缩简词———只取原词的一部分, 或是取其音, 保留其原意而衍生出来的词。例如:“cuz (because因为) ”, “u you”, “sup?What’s up? (你好吗?最近如何?) ”等等。
这四个方面的出现, 发展和普及丰富了传统英语的词汇, 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 越来越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和欢迎。
1.1.2 网络英语的出现扩大了英语的影响力
尽管英语在网络上没有官方给予的正式的地位,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英语是全球网络上最为通用的语言。英语地位的由来简单地说是由于说英语的国家经济和政治在全球的影响力所导致的。英语的这种强势在网络这样的全球虚拟空间里也得以体现。据俄罗斯媒体报道, 美国因特网检测公司“网器” (netcraft) 2008年2月28日宣布, 截止2月底, 全球互联网网站数量超过1.6亿, 达到162662053。这其中大约70%以上的都是以英语作为网页语言。网络英语借着网络这个平台, 使得传统英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1.2 对于其他语种
网络英语的出现丰富了其他语种的词汇和用法, 例如就汉语而言,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 词汇
网络语言衍生于无比宽广的虚拟空间, 网民在网络上可以自由地表达, 不受传统书面语的约束, 只要不影响交流, 可以任意发挥想象, 标新立异。例如:网络英语里的“e-mail”, 翻译成汉语为“伊妹儿”。又如英语里的“faint”, 翻译成汉语为“晕”。这些新词的出现或是新用法的出现都丰富了汉语词汇本身, 被中国的网民所接受, 并广泛使用。
(2) 词性
网络英语对于汉语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词汇。语言作为一个系统, 各个层面各种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网络上使用的汉语在网络英语的影响下出现不同于传统汉语用法的词性的改变。比如:名词作动词, 例如:你可以“谷歌”信息。“谷歌”是英语“Google”的中文翻译, 是个名词。众所周知, “Google”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很明显, 在上面的例子中, “谷歌”已经被当作动词, 表示用“谷歌”去搜索。
2. 负面影响
2.1 对于传统英语
网络英语的普及运用使得传统英语的用法越来越不规范,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 电子邮件逐渐地代替了传统的书信往来。在英语的发源地——英国, 其语法教师开始担心下一代的英语水平会受到不规范的电子邮件语言的严重影响。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 全英5到11岁的儿童在使用电子邮件时发明了一些新的速写词汇和符号, 并且数量越来越多, 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用法, 而这些新词令成年人根本无法识别。比如, 孩子们用“4”代替“for”, “2”代替“to”, “n”代替“and”, “Oh, I see”变成了“OIC”, 而“See you tomorrow”变成了“cu2morrow”。英国语文教师认为, 这些电子邮件的新速写形式给教师改善学生语文能力的工作带来重重困难。据统计, 去年全英只有54%的11岁学生在文法与写作考试中及格。英语老师们认为, 孩子们进行交流方式的革新在改变着传统的语言, 这十分危险。
2.2 对于其他语种
2.2.1 网络英语的普及运用和发展威胁到了其他语种
在虚拟世界中, 网络跨国界的传播方式和无处不在的渗透效应, 早就引发过诸如英语大肆入侵, 导致别国语言纯洁性受损的类似文化方面的讨论。不久前, 沙特阿拉伯也宣布, 将与德国联合开发阿拉伯语网上搜索引擎SAWAFI, 以刺激阿拉伯语网页的发展, 对抗Google、MSN等业内巨头。有关专家认为, 其背景在于, “目前阿拉伯语的网页数量只占所有网页总数的0.2%, 而目前大约有65%的阿拉伯网民不懂英语, 无法阅读占网页总数70%以上的英语网页内容”。放眼国内, 百度很早就将自己定位于“更懂中文”, 以此来对抗国际巨头。今年年初至今, 百度陆续推出了“上起先秦、下至清末历代文化典籍的国学搜索服务”, “开放式中文百科全书服务”等, 更加强化了借由文化牌来赢得市场的策略。
2.2.2 网络英语的普及运用和发展也使得其他语种的表达越来越不规范
例如就汉语而言:在一篇中学生写的文章中, 有这样的一个句子:“今天在英语演讲PK中, 偶战胜了张mm, 开心到FT......”你能读懂这样的句子吗?PK, mm, FT, 这些网络流行词汇, 现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有人将网络英语称为21世纪的“洋泾浜”。有这样的一些常见的洋泾浜语言:where where哪里哪里;people mountain and people sea人山人海;double horse double tiger马马虎虎;seven up eight down七上八下;no three no four不三不四。看到这些翻译真是让我们忍俊不禁。这样的英语翻译完全是生搬硬套, 完全是改变了中文的意思。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样的翻译非常有趣, 并广泛地使用。长此以往, 必将使汉语的表达越来越不规范。
3. 结语
网络英语的出现和普及丰富了传统英语本身, 扩大了英语在全球的影响力, 丰富了其他语种的用法, 但是其又使得传统英语和其他语种的用法越来越不规范, 并且威胁到了其他语种的运用和发展。如何来正视网络英语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将是我们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爱平.网络英语构词解析[J].外语电化教学, 2004, (04) .
[2]毕研韬.网上英语聊天的词汇特色[J].英语通, 2000, (2) :21-24.
[3]郭力.网络英语词汇大揭秘[J].大学英语, 2001, (9) .
[4]张锜.IT时代新新美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5]屠国元.网络英语[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
3.浅谈网络效果营销的利与弊 篇三
[关键词] 效果营销 搜索引擎 联盟营销 利弊
一、什么是网络效果营销
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时,网上营销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中国市场上主流的网络营销方式主要有网络广告和付费搜索,这些营销方式有的能够直接实现网上交易,有的则是一种品牌推广手段,从而促进线下交易。网络效果营销作为网络营销的一种,主要是指企业按照网络营销的实际效果来支付推广费用。营销效果通常用销售额、引导数、行动和点击数等指标来表示,这些可统计的指标就是企业付费的依据。
二、效果营销的实现方式
1.从计费方式看,有四种典型方式
(1)CPC,即按照点击广告或链接的次数来支付广告费的计费方式,这种方式在付费搜索中使用比较普遍。
(2)CPL,即按照点击广告或链接而成功引导用户到达指定页面的数量来支付广告费的计费方式。
(3)CPA,即按照成功引导用户到达指定页面后进行留言、注册和下载等行动的数量来支付广告费的计费方式。
(4)CPS,即按照销售业绩支付广告费的计费方式,这种方式下,广告主和代理商根据引导用户到达指定页面所产生购买行为的用户数或购买金额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
2.从实现的角度看,主要有基于搜索引擎的营销和基于联盟的营销
搜索引擎营销中最能体现效果营销的是基于关键词广告的竞价排名,其基本思想是按照付费最高者排名靠前的原则,对购买了同一关键词的网站进行排名。竞价排名是一种按点击率付费的方式,广告出现在搜索结果中如果没有被用户点击,不收取广告费,在同一关键词的广告中,将每次点击价格出价最高的广告排列在第一位,其他位置同样按照广告主自己设定的广告点击价格来决定广告的排名位置,这种付费方式的好处是广告主可以根据预算自己控制广告费用并获取希望的效果。
联盟营销是商家利用专业联盟营销机构提供的网站联盟服务拓展其线上及线下业务,扩大销售空间和销售渠道,并按照营销实际效果支付费用的新型网络营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商家通过联盟营销渠道产生了一定收益后,才需要向联盟营销机构及其联盟会员支付佣金。这样的模式最早起源于国外,因其相比在门户投放广告来说,其价格低廉,广告模式多样,而逐渐成为了中小企业的首选广告投放模式。
三、效果营销的优点
1.运用分众、定向技术,提升广告投放的精准度
传统的广告模式存在的最大缺点在于成本高并且不能有效的把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而效果营销采用了分众和定向的方法,将广告只呈现在需要它的受众面前,这对于广告主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最愿意看到的情形。所谓分众是将受众按年龄、教育水平、收入、行业、地域等划分为特定的人群,所谓定向是将广告推送给目标受众。在基于搜索引擎的营销方式中,用户总是去查询和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将广告定向到需要它的用户面前,对于基于联盟的营销,则是利用联盟的统一平台和技术将广告呈现在特定人群面前,实现所谓的“窄告”,而这些“窄告”受众就是企业产品真正的潜在客户,这当然会显著增加营销的实际效果。
2.性价比高,灵活性好
相对于在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投放广告,采用效果营销的费用较低,并且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付费策略。比如采用竞价排名时,如果觉得自己预算低,在产品的淡季就可以把排名靠后,甚至暂时失效,在产品的旺季再增加投入,提高排名,灵活性很高。在采用联盟营销时也是这样,可根据实际销售的效果选择不同的付费方式。
四、效果营销的弊病
1.效果营销不能有效的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
采用效果营销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企业的销售额,但在提升“品牌”价值方面具有明显不足,在传统媒体和网络门户网站上进行的广告投放虽然价格较高,但能够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在消费者中产生良好的口碑,并在大量潜在用户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从而促进企业的线上和线下销售。对于广告投入有限的小型企业来说,单单采用效果营销就可以达到目的,但对于大型企业或希望做大的企业,就必须把效果营销和品牌营销结合起来,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配两者的投入比例。
2.点击欺诈
按点击数付费的业务模式面临着点击欺诈的挑战。据调查公司Click Forensics公司发布的在线广告点击欺骗指数显示,整个搜索广告行业的平均欺骗点击率为13.7%。Google、雅虎和百度等多家搜索引擎公司都因为涉嫌点击欺诈遭到法律诉讼。尽管目前点击欺诈的影响还在可控的范围内,各搜索引擎公司也开发了大量的技术来防范这一问题,但由于CPC模式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和巨大商业利益的驱动,点击欺诈在今后一段时间还会继续蔓延和扩大,从而给CPC的营销模式带来巨大危机。
3.效果难以准确评价
相对于传统营销,网络营销具有更多的监控手段来判断营销的效果,但要想对效果营销进行准确评价也并非易事,比如广告主很难确定用户对网站的关注程度、转化率、注册率、最终销售额的提升、品牌的提升,跟他投入的广告关系有多大,对此目前业界也还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可以说,对“效果”认同度的差异将阻滞效果营销的发展。
五、结束语
效果营销作为一种新的充满生命力的营销方式,给我国的中小企业带来巨大商机,使它们可以用较小的代价获取显著的商业效益。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效果营销的认同,其未来将一片繁荣。
参考文献:
[1]蔡红:搜索引擎营销模式的分析及其发展趋势[J].图书馆论坛,2006,(1),95-97
[2]许鹏:网络营销之效果营销VS品牌营销.http://column.bokee.com/108456.html
4.网络的利与弊 篇四
这就是上网的利与弊,是我的一些见解。所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美丽却拥有着毒性。”
总结精选(13):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
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中学生的现代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理解新观念的挑战。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杨中芳教授认为,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网络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比负面的要多。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要注定成为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不让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那么中学生上网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一、开阔视野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能够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能够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带给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能够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此刻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个性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就应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带给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能够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能够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带给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必须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15%的人因为上网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也是我们上网值得骄傲的一点。因特网上的资源能够帮忙中学生找到适宜的学习材料,甚至是适宜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那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潜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能够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带给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同时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就应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能够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潜力、自我控制潜力和选取潜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个别网吧经营者更是抓住中学生这一特点,包庇、纵容、支持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学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监控潜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规范。同时互联网上信息理解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职责。部分中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说谎是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能够毫无顾忌”等,使得中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三、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网络能够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中学生人际交往带给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QQ新奇、及时,聊天室简单愉快,BBS的讨论自由、广泛,中学生透过这些途径能够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忙,互相倾诉。但是,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这种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而且,网络上的青年交往范围大多只限于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同辈交往,中学生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等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少,代际间的学习、互动明显不足。这一点从我们的调查中能够看到,20.4%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还是聊天。
四、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网络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理解新鲜事物的中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中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男性中学生是网迷的主要人群,由于他们心理素质不强,自制潜力相对较弱,所以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表现为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作“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简称IAD。
分析引起弊端的原因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
中学生时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小学进入初中、高中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出现了对其心理与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第一是性的成热,使中学生性意识与性冲动出现,即出现了性的需要;第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使中学生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就势必导致了他们容易受网上信息的干扰。
二、互联网本身原因
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互动性、信息资源及表现形式丰富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这为以盈利为目的色情服务业带给了难得的营业场所。这些网站为吸引顾客,往往在主页上张贴色情图片,使任何在网上冲浪的人有意无意地就能看到,中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一旦接触这些资料,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三、家长和学校原因
我们的调查数据中有79.4%的中学生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上网引导。当今社会,中学生家长将超多的时间放在了工作上,很少有大人陪伴的中学生便用上网来消磨时间。学校作为中学生最为集中并理解教育的场所,是中学生受教育中的最重要一环。但是有的学校忽视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忽视我们的传统教育往往回避的青春期教育问题,导致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网络道德意识。
四、社会原因
目前网吧经营竞争激烈,致使一些业户出于营利目的,不顾法律和道德,投中学生好奇心,专搞不正当竞争。同时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在对网吧的管理上,还不够和谐一致,“三证”不全的网吧还超多存在。防范措施和监管制度仍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电脑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双重的,有消极影响更有用心影响,关键在于广大心理卫生工作者、学校、家庭、社会如何进一步发挥电脑网络用心的心理效应,控制和减少其消极作用,这是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我们根据调查的数据和结果来就如何正确引导和防治上网带来的弊端,提出如下推荐:
消除弊端的推荐
一、中学生自身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上网的良好习惯。
中学生不要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尽量看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有益的东西并且必须要注意持续自制力;在上网之前,最好能拟个小计划,把要做的事情先写下来,一件一件的去做。中学生要在学校和家长的教育下,在感性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中学会五个拒绝:一是拒绝不健康心理的构成;二是拒绝网络侵害;三是拒绝不良癖好、不良行为;四是拒绝黄、暴力的毒害;五是拒绝进入未成年人不就应进入的网吧。总之,中学生要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二、家长要用心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
作为家长必须要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避免学生在不被父母明白的状况下私自去网吧上网。另外部分中学生往往在家中使用互联网,家长就应对网络有必须的认识,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的目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并且要和孩子一齐学习、交流、成长。心理咨询实践证明,许多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家长与孩子上网,能够带给两代人交往探讨的话题,共同上网,查找信息、评论是非这就是一个实施家庭教育的好机会。家长要有超前意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和潜力,争取成为自己子女最佩服的人。加强对孩子上网监管,更是每个家长责无旁贷的事情,严格控制孩子的上网资料、上网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既借助网络帮忙中学生成才,又消除它的负面影响。同时父母就应加大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与学校的信息沟通,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网吧登陆不良网站,以免受到网络侵害或引发违法犯罪。
三、学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中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学校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与遵纪守法及网络自护的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各学校的法制校长和德育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在学生中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并组织专题讨论。同时要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和引导广大中学生,充分思考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他们道德决定潜力,指导他们学会选取,识别良莠,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潜力,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能够建立校园网吧,带给学生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
三、建立适合中学生的绿色网站,占领网络前沿。
目前,形形色色的网站很多,但健康、具有教育功能的网站缺少点击率。因此,需要加强网络工作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了解熟悉中学生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的队伍,建设一批能吸引中学生“眼球”的绿色网站,在网上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弘扬主旋律。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网站,用主旋律和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资料吸引中学生、凝聚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高速路上的一代中学生就必须能够茁壮、健康地成长起来。
四、国家和地方要加大网络管理力度,规范互联网及相关事业的有序发展。
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犯罪就成为网络发展的伴生物。网络犯罪蔓延迅速,涉及面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已经成为网络社会的一颗毒瘤。我国在12月30日公安部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法规,也只是在必须程度上规范了网络的健康发展。我们的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等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网吧的管理与查处力度,坚决取缔违规操作的“黑”吧,并对有营业执照的网吧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外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加强网络“防火墙”的研制,个性是加强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的软件的开发。要建立网络监察机制,成立网络监察安全部门,招募网上警察,加大打击力度,以对付日益猖獗的网上犯罪。
研究结论: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就应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状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
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透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多听听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既带好路,又带给“保护”,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状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
5.网络培训的利与弊 篇五
网络培训的有利之处:
一是实现资源充分共享。资源共享是网络时代的特征之一,网络培训正是利用这种充分共享的优势,发挥它不可取代的作用。
二是快速传递信息。经常看电视的人,都喜欢看现场直播节目,因为这些节目能传递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网络培训在某些时候,也实现了快速传递信息的功能,这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三是降低培训费用。培训费用在教育事业发展中,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学习培训时,培训场地,食宿安排,乘车安全问题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有时候,还会因种种原因致使培训效果欠佳。采用“网络培训”的话,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就可节省下来。
四是时间空间的便利。借助网络,学习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学习,无论是公车上、地铁上,还是家里、公司里,甚至是餐厅、酒楼,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方便地进行网上学习。而且便于有工作的人,方便他们利用工作的空闲时间进行学习。他们不需要等到有连续的空闲时间才开始培训学习,只要他们想学习,在工作的间隙,他们便可以利用这些零碎的闲暇时间开始学习。
网络培训的一些弊端:
一是学员和老师不能互动交流。每位学员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培训中学员经常会产生诸多方面的疑问,这些疑问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的话,势必影响培训效果。另外,在网络培训的情况下,老师和学员不能实现面对面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往往是理解和沟通的最佳方式。
二是“人性化”设计不足。“百家讲坛”、“法律讲堂”等这些深受喜爱的电视节目融入了很多图片、列表、摄像等元素,因此容易被人接收。如果网络培训的知识和内容直接上传到网络上,让学员来阅读和观看,势必对受训者来说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
三是直接受制于网络建设。“网络培训”毋庸置疑需要网络支持,一些网络没有普及的企业无法实现网上培训,大多数农村教师参与网络培训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四是缺乏监督机制,较易落入虚设。一些课件被传到网上后,只是通知上网学习,很少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查考核。事实上,能打开学习的人并不多,能从中获得知识的人更少,网络培训很容易陷入虚设。
存在就是理由,任何事物总有利与弊,如果我们正确认识对待“网络培训”,为它提供生长的沃土,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升级改造,它将从专业培训机构到企事业单位,从工作到生活,从个别使用到普遍推广,实现新的跨越,并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建议:
一是设置相应的监督机制。例如上传个人学习过程的视频,规定个人学习视频的时间(30-60分钟),通过视频进行学习监督,可有效防止虚设的学习。设置视频报名时间段,学习视频每播放20分钟,学员必须通过点击视频进行报名,也可有效防止作假。
6.网络对孩子的利与弊 篇六
一、孩子上网过多的原因 1)由于我本身就是计算机专业的,从孩子很小时家里就有电脑和网络,平时一回到家就把电脑开开,就象别人一回家就开电视一样,已经形成习惯了,所以孩子接触电脑比较早,经常让孩子在电脑上看早教的VCD,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家生活中的一部分了。2)由于我们夫妻二人都是上班族,孩子在假期基本一人在家,为了让她倒处乱去,孩子在家看看电视,上上网,看看动画片等也就成了她假期生活的一部分,久而久之,孩子上网也就成了习惯。3)我们也发现,孩子自学能力比较强,对电脑绘画,修改照片等比较感兴趣,我们也没有教过,都是她在网上自己查资料进行学习,很多软件我们都不会,她都会使用。同时在学习奥数时,不会的题也知道在网上查,这样对她使用电脑限制的也比较少。
二、孩子上网的好处 1)开阔了视野:网络上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孩子通过上网可以开阔视野,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和便利。)加强交流:由于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又工作比较忙,和孩子的交流时间少,而把孩子又渴望交流,通过上网,可以认识一些新朋友,讨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网络给了孩子们一个自由宽松平等的交流环境。)拓展了孩子受教育的空间:通过在网络上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资料,从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三、孩子过度上网的危害)网络上的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孩子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又不强,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可能会造成想不到的后果,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网上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上的发育期,可能会诱发早恋,也可能是孩子的一点朦胧的意识,但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得影响。3)孩子上网时间长了,难免会玩一些游戏,但如果对一个游戏玩的时间长了,是网络游戏,就会上瘾,上学的时候怎么样不知道,但一回到家就开机挂上,有空就想玩,做作业也不能集中精力,无形中学习就开始下降,我们孩子就有这种现象:她玩QQ飞车就很难控制,有空总想玩,老是惦记着做任务,升级,做活动,学习成绩下降很快。发现这种现象后,就控制了她用电脑的时间,规定一天用电脑不能超过半小时,今天超了明天就不能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习成绩又升了回去。)过度依赖网络对孩子的学习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由于家长不会的东西经常在网络上查找,孩子也养成了这种习惯:作业遇到不会的,不是认识思考,而把是直接上网查答案,这样时间长了不会动脑筋思考了,考试时遇到不会的就不知道怎么做了,考试成绩明显下降。我们的孩子就出现过这种现象,我们发现后及时给她提出,和她讲明了利害,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好多了,就是有我们没把握的问题,也是我们查明白后再给她讲解。
7.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利与弊 篇七
一、研究方法及随机问卷调查情况
在调查与研究过程中, 笔者采取了查阅历史文献、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三种方法。其中文献资料包括网上资料、国内各大媒体和各专业期刊杂志中的文章等。
1. 调查的对象:
上网的初高中在校同学。2.被调查人数:高中生30名, 初中生20名, 其中男生35名, 女生15名。3.上网地点:公共网吧 (49%) , 家里 (29%) , 学校网吧 (10%) 4.上网目的:玩游戏 (62%) , 聊天 (20.4%) , 找资料 (10%) , 其中一部分人是找明星的相关资料, 其他 (7.6%) 。5.上网时间:每周平均上网时间50人中有34人都超过了10-12小时以上, 个别甚至超过了20小时。6.上网对身体和学习的影响:在身体方面, 50人当中有21人曾经由于上网导致视力降低、体力差、心情郁闷、反应迟钝和头晕等症状;在学习方面, 49%的人因为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只有15%的人成绩提高了。
二、分析研究结果
1.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
(1) 开阔视野:网络的信息含量大, 信息交流速度快, 自由度强, 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 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 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 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 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2) 加强对外交流:中学生上网可以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 在家中比较孤独, 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与人交往的, 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 特别是性格内向的人带来压力, 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2.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1) 网络丰富的信息容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 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 真假难辨,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 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中学生来说负面影响甚广。
(2) 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 但是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任意性, 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 这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容易丧失道德规范。
(3) 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 为中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互动性的立体途径。但是, 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 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 这种形式的交往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
3. 分析引起弊端的原因
(1) 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中学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 身体的全面发展, 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求, 这些身心发展的特点导致了他们容易受网络信息的干扰。
(2) 互联网本身的原因。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互动性、信息资源及表现形式丰富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这就为以盈利为目的的色情服务行业提供了难得的经营场所。这些网站为吸引顾客, 常在主页上张贴色情图片, 使网民都能随时看到, 当然中学生也不例外。
(3) 家长和学校的原因。调查数据显示, 有七成的中学生家长因为忙于工作, 没有时间指导孩子正确上网, 而学校作为中学生受教育的重要场所, 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导致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网络道德意识。
三、研究结论
8.素食的利与弊 篇八
先从有利的一面来讲。素食的优点如下:
第一,因植物食品中不含有对心血管构成盛胁的有害物质,因此素食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最近美国公布的一个研究报告证实,堵塞的冠状动脉,可以通过素食、运动、服药和减少精神压力等综合措施重新通畅,而不需要依赖手术打通;单靠素食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且在以后10年中不再发生使心脏病猝发的冠状动脉病;而不能坚持素食者,则出现了冠状动脉宿重度再发。
第二,素食可减少癌症发病率,尤其是直肠癌、结肠癌。这是因素食中含有大量纤维素,能刺激肠蠕动加快,利于通便,使粪便中有害物质及时排出,降低了有害物质对肠壁的损害。据美国有关资料,素食者比肉食者癌症发病率低20%-40%。
第三,素食可减轻肾脏负荷。素食对肾功能不健全的肾脏病患者来讲,能起到让肾脏“休息”的作用。肾脏病患者改为素食,外加乳制品的摄入,既可减轻肾脏负担,又不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实为一举两得。
第四,素食对预防骨质疏松症亦有好处。众所周知,老年人(尤其绝经后的妇女)为了防止骨质疏松,提倡多吃含钙质的食品,而维生素C有利于钙质的吸收。很多植物食品(如绿色蔬菜、西红柿和某些瓜果等)含维生素C丰富;相反,动物食品有时却能剥夺身体利用钙质的能力。因此,有人建议,素食者喝些牛奶,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钙质,这样有助于骨质增加密度。
虽然素食有以上的好处,但它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的方面:
首先是素食品不论如何烹调,总没有动物食品味道鲜美可口。因此素食或多或少影响食欲,往往导致热量摄入不足,这对从事耗能多的劳动者(其中也包括某些脑力劳动者)、正在成长中的儿童以及孕妇、哺乳妇女是不适宜的。
其次是植物食品缺乏人体必不可少的某些营养物质,如钙质就没有某些动物食品含量丰富。有些植物食品虽然也含有钙质、铁质等,但往往不易被人体吸收。
再次是人体必需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维生素B12,是任何植物食品中都不具有的。因此,绝对的素食者,从营养角度来讲,除有可能患缺铁性贫血外,一定患有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并由此给人带来系列性综合疾病,不仅妨碍健康,有时还会影响寿命。如果孕妇是素食者,将会影-阿胎儿的发育和生长。
9.网络的利与弊作文 篇九
网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就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几秒种内,便可收到千里之外的来信。利用网络,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漂亮的衣服,可口的食物。通过网络,游子的思乡之情就不愁无处倾诉,哪怕远在天边,也能听到父母的唠叨。有了网络,繁重的作业完成后,也可以得到适当的放松,即使“压力山大”,也可以得到合理的宣泄。有了网络,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只要百度一下,你就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有了网络,人们可以玩游戏、看新闻、刷微博······对于学生,网络也有很大的帮助,它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网络的确方便了你、我、他,方便了我们大家。
不过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它带给我们的伤害也是无处不在的。
网上信息五花八门,一应俱全。正是这些繁杂的信息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网上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容易受有害信息影响。网络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青少年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不能玩时便会出现情绪烦躁、抑郁等症状。沉迷于网络游戏还有很多危害:对视力、神经都造成很大的伤害,使大脑的灵活性下降。还会影响学习成绩,容易诱发勒索财物、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严重者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严重的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例如一些社会青年日日夜夜地呆在网吧上网、打游戏。他们整天逃学。甚至拿自己的生活费去买一些网络游戏中的虚拟物品。最后,还可能为了钱财而上街抢劫、触犯法律。白白断送了自己充满活力的生命。记得在报纸上读过一个报道,主要内容是:一名在校学生小燕通过上网聊天,认识了网友小z,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一致,小燕视小z为知己,当小z向小燕介绍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基本情况”后,小燕也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姓名、学校、家庭住址等真实信息都告诉了他。不久后,小燕家被盗了,而真正的作案者正是小z。这件事情告诉我们,网上交友还是有风险的。但只要我们不靠近这种有害的网络传播,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其影响了。
10.初中作文:网络的利与弊 篇十
讨论会开始了,有的同学说了上网的好处,有的同学说了上网的坏处,有的同学介绍了一些关于上网的各种事例,还有的同学谈了一些对于上网的想法。徐歆怡志学站起来很严肃地说:“在某地一位男子因为上网时间过长导致身体内缺乏人不可少的水而四肢无力地死去了。”
朱雨欣同学也非常严肃地说:“上网时间就算不长,那眼睛也会受到伤害,我觉得上网的坏处要比好处多!”
陈维熹同学立即站起来不服气地说:“谁说上网坏处要比好处多?网上有很多绿色网站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在字典、词典、成语词典、成语词典上查不到的词在网上肯定能找到!”
我的同桌徐敏剑站起来反驳道:“那也不能就说明上网的好处就比坏处多呀!我听过一个故事里讲道:”一个网吧里有百分之一的人是上网学习的。而上网打游戏的却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而且一上网被迷住的可能性达到百分之九十八呢!上网会危害人的健康。这还不能说明上网的坏处要比好处多吗?”
钟灵毓同学听得可认真了,还时不时地点点头呢!而我也跟大部门的人的意见一样赞同上网的坏处比好处多。
11.量化生活的利与弊 篇十一
在80年代初期,那些主动去健身室的人经常会被打上“超级怪胎”的标签。而事实上即使在今天,对于健康和生活有不同态度的人,通常都会被打上标签或者归类。我们在本文中将要介绍的内容,涉及下面的几个英语短语,例如“Lifelogging”(生活日志)或“self-tracking”(自我跟踪),又或者是比较为人所熟悉的“Quantified Self”(量化生活),它们代表着一场将科学技术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技术革命,代表着通过自我跟踪技术与记录、分析和评估来认识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运动。
这一运动由美国Wired杂志的编辑加里·沃尔夫和凯文·凯利在2007年发起,他们自己使用的名称是“通过自我追踪进行自我认知的工具开发者和用户兴趣小组”。2010年,沃尔夫在TED(一个科技、娱乐、设计领域的全球性集会)大会介绍了他的所谓的技术革命,并在2011年5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市召开第一届国际性的学术会议。现如今,“量化生活”运动已在全球35个国家大约130个城市定期举行成员的“聚会”。
在德国,弗洛里安·舒马赫是“量化生活”的主要倡导者。根据舒马赫的介绍,自2012年年初,他组织了在柏林和慕尼黑的会议,现如今德国已经成为美国之后对于“量化生活”最感兴趣的国家。在柏林、汉堡、科隆和慕尼黑社区已经拥有超过1500名的成员,他们定期召开会议,通过自我跟踪、自我认识,从而达到改善身体健康、生产力甚至感情生活的目的。
作为德国的“量化生活”倡导者,舒马赫自己定期记录体力活动、体重和睡眠时间的数据。他最感兴趣的是睡觉数据,对于快速动眼期(Rapid Eye Movement,简称REM)和深度睡眠阶段的持续时间特别感兴趣。这位34岁的“量化生活”倡导者甚至定期检查血常规,以确定自己的饮食是否是最佳的选择。根据舒马赫的介绍,这种测试通常需要跨越几个月,类似的测试主要用于了解某些食品或膳食补充剂对于身体的影响。舒马赫认为通过这种跟踪方法可以确定类似的相关性问题,然而对于体重控制、运动时的饮食或心率,则短暂的阶段性观察很重要。
幸福的承诺
是什么促使人们将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化呢?舒马赫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希望能够通过数据给出一个对于自我形象的客观评价。事实上,许多人认同自我跟踪有助于实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目标。慕尼黑的咨询公司“数字健康顾问”预料,定期跟踪检测数据将成为卫生系统中预防保健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数据可以在早期阶段帮助检测和避免疾病,因此预期人们可以拥有更高水平的健康生活,直到顺利进入老年期。
如果健身追踪器、智能手机或者智能手表等数字设备能够提高我们生活的满意度、健康和更长的寿命,那么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怎么做?谁做?或许斯特凡泽尔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作为注重健康、安全、社会问题的德国领先的应用科技类大学富特旺根大学的副院长,他的研究领域是“社会变革”,而泽尔克的工作不仅仅是研究数字化革命的理论,他与他的学生已经将智能手机变成了一个生活日志相机。
目前,泽尔克正在测试在欧洲的eButton,这是一个美国匹兹堡大学开发的小生活日志相机。根据泽尔克的介绍,他们获得了该研究项目的3款原型相机,并已经将其中的两款投入使用:一个用于监测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一个用于消防队员的日常练习。泽尔克认为这种自动记录的日志优势在于摄像头可以捕获各种紧张情况下的画面,可以在随后的回放中更好地分析和调整练习的方法。从这一个角度来看,生活日志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有着巨大的潜力。
泽尔克对于“量化生活”的研究很深入,我们可以看到在“量化生活”相关的网站上专门为他开设的栏目,除了介绍泽尔克所从事的相关研究之外,还介绍他出色的研究著作“Lifelogging”。不过,在泽尔克的著作中,对于“量化生活”的方法他并不是一边倒的支持者,他认为,出于优化的动机量化生活的欲望过于狭隘。泽尔克告诉CHIP:“数据提供取向以及在一些不可控制的问题上提供可控性的假象,又或者自我跟踪精确的数字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条形图、公式以及描述性的统计和最终幼稚的逻辑,诸如此类的东西都过于抽象和缺乏安全性。
宗教替代品
而当自我跟踪成为衡量身体的焦点时,按照泽尔克的说法,身体将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产品,并将被理想化和宗教化:“健身和保持健康将代替宗教的功能,人们将过分投入到身体和身体相关的目标上,生活将成为一个项目而身体将成为一个目标。”泽尔克认为自我跟踪是寻找自己社会定位的一种形式和处理潜在焦虑的方法。而当这种宗教化的机械人形象的内在机理出现时,它将掩盖根本的愿望。
事实上,除了上述问题之外,“量化生活”的数据安全等问题也一直受到媒体的批评。不像以往书呆子和健身爱好者被嘲笑的时代,数字化时代“量化生活”的追随者大部分拥有非常高的技术能力和良好的网络水平,并且他们敏锐地关注着相关的批评,也有足够的判断力去了解批评者的论据。当然,对于批评感到越来越恼火或者焦虑的自然也不在少数。在一个Facebook群组上“量化生活”的追随者承认,媒体有关“量化生活”缺陷和数据保护问题的批评确实令其感到心烦。
弗洛里安·舒马赫证实,目前对德国“量化生活”的数据保护问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对于他自己来说,可以自由地使用他的数据和API,也就是说,允许链接到其他的应用程序是很重要的。因而,舒马赫对于类似的应用程序和技术越来越多感到庆幸,例如能够通过苹果的健康应用程序更多地控制数据。目前,iOS 8的健康应用程序可以从第三方应用程序中获取数据,例如从不同的应用程序中获取并整合血压、心率和消耗的热量等数据,而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提供给其他的应用程序使用。这其中可能产生的数据安全问题不言而喻,为此,苹果公司特意修订了健康应用程序中的数据保护规则。规定开发商只能够将这些数据用于提供健身和保健功能的应用程序,而不允许将数据出售给广告公司。
IT安全公司赛门铁克2014年8月发表了一篇名为“你的量化生活有多安全?”的研究报告,其中的内容发人深省。各种自我跟踪产品的供应商对于用户的安全和数据保护完全漠不关心,尤其是登录信息和数据的传输部分,草率处理的程度更是令人难以置信。赛门铁克特别说明这种草率可能导致的问题: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许多人在使用各种服务时使用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因而草率地处理登录数据在导致用户账户泄漏的同时,很可能会导致用户其他更重要的账户同时面临着被盗的危险。
赛门铁克还检查了这些应用程序的通讯情况,平均来说,每一个应用程序大约与5个域名联系。这个数字不小,但是研究报告的作者认为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数据有可能被转移到云端,也有可能是免费的应用程序与合作端广告商通讯。然而,赛门铁克惊奇地发现,有许多应用程序与超过10个域名联系,该记录的保持者联系14个域名,其中大部分是营销公司,也就是专门负责跟踪和定位用户、创建和分析用户配置文件的公司。
数据风险对于数字世界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数字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绝对安全的,但是“量化生活”的追随者必须清楚的是,自我跟踪数据有一定的敏感性。自从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丑闻被披露后,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一个人的睡眠习惯、血常规、性活动或情绪数据都被收集起来,那么这个人的行为不仅可以量化,也可以被结合其他数据进行预测和控制。
泽尔克教授认为,媒体和科学家们一直都只是围绕着“量化生活”运动来进行炒作。而实际上在这个人口结构急剧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社会,工作场所才是各种自我跟踪和记录生活设备大展拳脚的地方,“量化生活”最大的市场将会是在雇员绩效评估的领域。例如英国超市连锁店Tesco监控其员工的电子腕带。根据一个前雇员的介绍,通过该设备跟踪的数据,可以根据员工对预定场所以外的访问来评估其绩效。
一维社会
泽尔克觉察到,类似的情况出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可能产生一个一维的社会。泽尔克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依赖于数据提供指引,而不是直觉或者经验。因而,我们目前生活在一个被各种排行榜和评估所包围的社会,而实际上是被各种为既定目标而设计的测试方法所笼罩。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教育方面就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学生们已经开始研究如何通过考试而不是接受教育。此外,还有许多社会期望附加了过多的数据,例如对于员工“健康评分”的评估:美国公司Fitbit是全球健身腕带市场的领导者,在其网站上,Fitbit承诺企业雇主和保险公司“减少病假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员工的生产力”。他们向成千上万的公司销售其跟踪设备,通过它们来控制员工努力保持健康,让不同的部门相互竞争,以求获得最佳的“健康评分”。然而,只要是评估总会引起社会比较和社会控制,在有赢家也有输家的评分方法之下,其结果无非就是迫使员工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所谓“正确”的行为模式工作、生活。
其他保险业对于客户的行为数据也有兴趣,德国杜塞尔多夫市的保险公司自2014年年初开始测试在一千余家客户的汽车上安装Telematics盒子,这个盒子除了记录事故和在必要时发出信息呼叫救援之外,每20s会将车辆的速度、加速、制动等数据发送到托管中心。保险公司将按照收集的数据来计算得分,并根据分数给予奖励,例如最高等级80分到100分的用户每年的账单可以获得5%的折扣。很明显通过这个设备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降低赔付率是保险公司的主要意图。不过,这个盒子并没有为保险公司带来真正的经济利益,因为设备的安装、维护和运营每一辆车每年大约需要100欧元,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必须降低25%才能够获得利润。保险公司的于尔根·克拉默主任告诉CHIP,在德国赔付率降低25%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或许在其他国家可以行得通。
不过,德国的“量化生活”倡导者弗洛里安·舒马赫认为,类似的方法对于德国卫生部门来说或许是有效的,目前,医疗系统的支出主要是用于疾病的治疗,只有小部分被用于预防疾病。
负面影响
市场研究公司YouGov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德国健康保险公司以及他们的许多客户在通过健康数据打分获取奖励的问题上与舒马赫持相同意见。根据这项研究:32%的德国公民认为可以收集衡量健康和健身相关的数据,并与保险公司共享这些数据,从而获得降低保费的奖励;45%的德国人已经以某种形式跟踪和记录健康值;17%的人因此使用智能设备或应用程序;20%的人能接受孩子使用自我跟踪设备;10%的人甚至愿意让自己的宠物根据跟踪数据来确定生活方式。而对于这种打分机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73%的人认为如果他们的健康状况下降,那么医疗保险会变得更加昂贵;81%的人认为他们的数据可能被用于其他目的。
尽管对于“量化生活”运动的激情无限,舒马赫也意识到其中的弊端。尽管新的技术有可能使更多的人受益,但是舒马赫承认必须防止因而对某些人产生压力。在这方面,他认同社会学家泽尔克的观点,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都基于数据,那么将可能会产生歧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问题,也是无处不在的现象是对于“非正常”的过度紧张,但是什么是“正常”?可以偏离规范到何种程度仍然是“正常”?谁来界定是否“正常”呢?
技术
数字化运动装备
不需要额外的装备,很多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健康或者健身功能,例如饮食控制 1 。简单的跟踪设备 2 (约300元)可以监控的不仅是运动数据,也包括睡眠。高端设备 3 (约600~1200元)能够完成更复杂的工作,如监测脉搏。
简单而高效
像Jawbone UP24之类的健身腕带构建技术比人们想象的简单,除了加速度传感器、振动电机和电池以及连接其他设备的蓝牙模块之外,其他的一切皆由智能手机和电脑计算。
“自我跟踪有助于实现日常生活中的个人目标。”
弗洛里安·舒马赫德国“量化生活”倡导者
技术
运动风格
Gear Fit是智能运动跟踪器,它配备了一个脉搏传感器,可以与三星智能手机通信。虽然其技术值得商榷,但设计非常时尚。
“最大的增长市场将是监控(雇员)绩效。”
德国富特旺根大学教授斯特凡泽尔克“Lifelogging”(生活日志)的作者
跟踪数字消费
波恩大学提供了一个名为Menthal的应用程序,该程序是一个研究项目的一部分,通过它Android用户可以控制如何以及出于何种目的使用智能手机,随后手机数据将匿名交给研究人员进行分析。
热门的自我跟踪程序
在德国,下面这些健康和健身主题的应用程序是最受欢迎的,它们的价格大约在0.79~4.99欧元之间。
安全
自我跟踪数据涉及的风险
很简单,如果我们的健身跟踪器无法导出数据,那么它的安全性自然是非常高的,只是这通常是一个落后的设备,但是当我们将数据同步到云端,风险则急剧增大。
心脏的隐私
来自纽约的一位通讯科学家以极其艺术的方式在onehumanheartbeat.com上展现自己的心脏搏动。
让家长放心的宝宝袜子
智能袜子可以通过皮肤检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即血液脉搏和血氧含量,增加婴儿睡眠的安全性。该技术类似医院检测脉搏的指夹,其数据可以从主机或者智能手机上监视。
安全
企业的健康之路
美国供应商Fitbit的装备不只是供健身爱好者使用,许多公司也使用这个小玩意试图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减少医疗保险等相关支出。让不同部门的员工相互竞争,以求获得最佳的“健康评分”。
Telematics:分数越高、保费越低
德国杜塞尔多夫市的保险公司尝试通过Telematics评估客户的驾驶风格,并让谨慎的司机少缴保费。
“我们认为Telematics未来是一种有前景的利基产品。”
于尔根·克拉默杜塞尔多夫保险公司主任
健康跟踪市场的成长
12.“情景再现”的利与弊 篇十二
“情景再现”并不是一个创新的举动。从电视诞生后, 随着电视专题节目、专栏节目的大量制作传播, 它就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表现手法。在新闻传媒专业教科书上, 对专题片、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规定。在相当一个历史阶段内, 绝大部分人认为“情景再现”是艺术范畴的表现手法之一:只在电视小品、电视散文中使用, 在电视专题节目、新闻节目、纪录片中禁止使用此类表现手法。
自从电视台把收视率作为考评编导、制片人的基本标准以后, 有些电视人为提高收视率用“情景再现”开始制造情节、再造故事, 甚至到了不知道是在看专题节目还是在看电视剧的地步。2008年, 河北电视台在拍摄“感动省城十大人物之一温德军”时, 摄制组看到了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反映温德军的一部专题片《一定要找到你》。这部片子在表现温德军二十多年前当长途客车售票员抢救平山县一位孕妇的故事时, 大量使用了“情景再现”, 而为了如实地记录温德军的人生历程和高尚品德的形成过程, 河北电视台在拍摄《草根商人的慷慨情怀———温德军的故事》时, 没有使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在他讲到上述历史事件时, 编导采用的是回忆、老照片、当年的村庄、老旧的房屋、弯曲的小路、已经长大成人的当年孩子的对比照片、已近中年的孩子的母亲讲述等一组镜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回忆当中, 仍然感人地展现了温德军的高风亮节。温德军在讲述中几次动容, 几次哽咽难声。摄制团队制作这个片子时强调的是采访的深入和细节的真实。用生活中常见也是他常做的事表现温德军不计名利, 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的高尚情怀, 尽管没有使用“情景再现”, 但节目在播出时同样收到了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令人担忧的是, 近几年“情景再现”不仅在纪录片中偶尔出现, 在不少社会专题、科学专题节目中也开始泛滥。“情景再现”成了离不了的表达方式, 到了不“再现”就难以讲故事的地步。而最危险的是它在民生新闻类节目中的使用, 它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度的降低并败坏了社会风气, 致使作假成风, 假新闻层出不穷。
“情景再现”在纪录片、专题片、新闻中的出现一般多为表现手法的作假, 在事实真实性上的造假还不多。有的情感故事类节目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 甚至是肆无忌惮的地步。风靡全国的交友节目几乎没有一对青年是在真正谈对象, 大部分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言辞越激烈, 行为越出界, 思想越诡异越受制片人欢迎, 真正想借此机会找对象的是没有机会的。河北台有一档旅游选秀的节目, 据编导说作秀人员是百里挑一, 专挑那些言语越位的另类者。因为他发现, 越能煽忽, 话语越苛刻, 就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为了收视率也只能这样了。这种为了表演而表演的节目, 打着真人真事的幌子, 追求的是无原则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享乐主义, 最终颠倒了是非曲直观念, 在观众中造成了相当不好的影响。
情感故事类节目, 说到底是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的缩影, 因而编导在处理这类节目时必须特别谨慎。石家庄电视台三频道的一档情感故事类节目《我给儿子当孙子》可说是“情景再现”登峰造极的代表作, 它最大的问题是打着真实的幌子欺骗误导观众。节目中许峰的字幕表明“儿子”是住在石家庄四中路的人, 而四中路一带正在进行拆迁, 父亲也是那儿的一个老住户。虽然并没具体到哪门哪号, 但人们不会怀疑他们的真实身份。看完这个节目, “儿子”许峰的嚣张、忤逆、不孝、不廉基本上都占全了。善良天真的观众自然难免怒火中烧, 直到“儿子”上街人人喊打时才知受到了蒙骗, 真是不折不扣的一大闹剧。
“情景再现”既然闹得沸沸扬扬, 那么, 还能不能在电视节目中使用这一手法呢?答案是不能全面否认, 但要把握使用原则。
新闻消息类节目中不得使用“情景再现”手法。新闻专题类节目确有需要使用的, 必须标注“模拟场景”字样, 不得以新闻报道的节目形态, 如主持人介绍、记者采访、演播室访谈等形式讲述虚构或演绎的故事。
情感故事类节目必须确保细节真实, 不得虚构故事情节或进行想象演绎, 由演员或当事人表演再现发生过的故事情节, 必须标注“情景再现”字样。
访谈类节目在当事人拒绝接受采访时, 不得由他人冒充当事人参与节目讲述, 有当事人在场时, 未经当事人同意, 不得使用“情景再现”和故事演绎的手法表现当事人的经历。
涉案涉法类节目不得采用“情景再现”手法展示犯罪细节、破案细节和暴力、血腥场面, 不得由当事人参与“情景再现”的表演。
全部由演员表演的故事, 须在节目名称的画面上标注“栏目剧”字样, 并在开始和结尾处出现演员表。栏目剧不得采用新闻报道节目形态, 以免造成受众误解。
13.关于网络的利与弊作文 篇十三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网络的利与弊。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达,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在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网络也有它的利与弊,也有它的正确使用方法。
现在的小学生回家了,第一件事并不是写作业,而是打开手机玩游戏、刷视频或者看电视,严重影响了学习,甚至还有的学生玩到凌晨一两点才睡觉,第二天早上昏昏沉沉的,严重影响了睡眠。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了一条新闻,讲的是一位青少年不想去学校,便在网吧里玩游戏玩了整整三四天,饿了也就泡方便面吃,最后导致猝死。像这样的情况还有许多,我们要严格控制。还有的同学沉迷于网上交友,最后把自己的全部信息都透露了,最严重的是把钱也搭进去了。
说了网络的弊,再来说说它的利吧。很多的人会在网上开店来赚钱,而有些小学生们上网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不仅这样,网络还可以娱乐时间,开拓自己的视野。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明白网络的利与弊,并正确地使用它:
1、合理安排好时间,上网不超过半小时,玩完之后做一下眼保健操保护眼睛,不能影响学习。
2、网上交友的时候,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随便约网友见面。
3、不得整天整夜地上网,以免事故发生。
4、在网上寻找自己有用的东西,坚决不浏览不良网站。
以上几点,要牢记在心。现在小学生大部分都戴上了眼镜,我们要懂得网络是把双刃剑,要正确地去使用它,我们要控制好时间,不然玩久了的话,身体会出现各种疾病。
懂得网络的利与弊,正确上网,从自己做起,为人民做榜样!
14.网络的利与弊初二作文 篇十四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是啊,我们在家中轻轻一点鼠标和键盘,世界就会立刻变得近在咫尺。优美的音乐,使我们放松疲惫的心,感到快乐和轻松;实惠的淘宝,使我们买东西更进一层楼,既方便又廉价;网上的卷子,使我们不需要花费一些不必要的钱买不必要的试题,既快捷又便宜。当我们做一天的工作后,可以“悠哉悠哉”。;当我们想买衣物时,可以“尽收心底”;当我们了解世界时,可以“一眼望到底”。网络还是一位电线,连接了隔着世界的你和我。一电脑,一鼠标,一键盘,一软件忘而已。有的学校开始了在网上学习的实验,这既保障了学生的安全发生概率,也让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但是,老子曾说过:“一切都有相对的。”那几乎全是优点的网络也给一些家长创造了烦恼。
当网络被“侵蚀”时,就不再是网络了,然而一个“病毒”。当他们沉迷于网络,将遗忘时间,遗忘亲情,遗忘友情,遗忘自己,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坏处。游戏,可以往,在放松自己时可以适当的玩一玩,可是,如果经常性的无论何时都思考着它的人,就会落入游戏的深渊,你的学习随之也会随之一落千丈。
网络让我们查资料,但是也让我们学会了偷懒。写作文在网上找一篇,一抄完事;有些基础题,不思考,直接找答案。这就叫:应付。对于作业敷衍了事,没有把老师辛辛苦苦制作的。
15.建立“药品银行”的利与弊 篇十五
1“药品银行”有利之处
1.1 杜绝浪费, 避免流出
建立“药品银行”初衷即为杜绝药品浪费, 避免药品流出。各病区将多余药品存入“药品银行”, 待需使用时再从“药品银行”支出, 方便取用。在该方案施行之初各病区积极配合, 使收支出现收入同比增长31.36%, 而支出仅占19.19%的情况[1]。
1.2 保障药品质量
规范药品储存条件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2], 各病区将多余药品储存于药房, 储存条件优于病房, 且由专职养护人员负责药品养护, 药品质量得到保障。
1.3 账目清楚
“药品银行”台账反映病区每月存取金额、药品明细汇总及存取账单打印等, 账目清晰利于管理。
2“药品银行”存在的弊端
2.1 工作量庞杂
需设专人管理, 医院各病区存入药品须逐个检查效期与内外包装情况等, 药房若人员紧缺, 倘再抽调专人管理, 难以保障其有效运转。
2.2 监管力度难以保证
若存取过程中缺乏监督, 个人交易常难于避免, 不利于“药品银行”运作。
2.3 参与者积极性不高
医院须设立奖励机制, 因随时间推移, 若无奖励机制, 参与者积极性降低, 存入“药品银行”药品量下降, 而支出增长, 则建立“药品银行”无实际意义。故医院应作适当奖励, 提高参与人员积极性, 做到院、药、护三方满意。
参考文献
[1] 陈华彪.“药品银行”模块的建立及运行探讨[J].中国药房, 2013, 24 (9) :802.
【网络的利与弊】推荐阅读:
网络的利与弊初一作文550字09-19
我读懂了网络的利与弊作文350字08-30
中国入世的利与弊01-11
高速公路的利与弊01-14
减少功课的利与弊作文07-10
人工智能的利与弊论文06-13
上网的利与弊研究报告06-18
电脑的利与弊作文500字10-15
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利与弊12-24
工程垫资施工的利与弊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