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现状及对策

2024-10-13

浅谈学困生现状及对策(13篇)

1.浅谈学困生现状及对策 篇一

我国高校贫困生现状及资助对策研究

一、中国普通高校学费政策历史变迁 中国普通高校学费政策的历史变迁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高等教育免费时期(1949-1988) 1955年以前对普通高校的.所有学生免收学费并给与人民助学金,当时对高等教育实行“统包、统分、毕业分配的招生制度”,高等教育被当作纯公共产品看待,政府承担了所有的培养成本.1978年,一批短期职业大学开始招收“收费走读、不包分配”的大学生,成为中国普通高校招收自费生的雏形.

作 者:王川邛 王莎莎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G64关键词:

2.浅谈学困生现状及对策 篇二

一、学困生的界定

近百年来, 教育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社会学等许多领域的研究者, 从不同的角度对学困生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各自的视角不同, 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因而对学困生也有不同的概念界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学习障碍儿童。

学习障碍指这样一个异质群体, 他们在获取与应用听、说、读、写的能力和社会技能上有明显的困难, 这种失调来自于个体内部原因, 一般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引起的。学习障碍学生的概念, 强调个人内部神经生理方面的缺陷是引起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主张这个名称的学者, 竭力把学习障碍与学业不良加以区分。

(二) 学业不良的学生。

学业不良的学生是前苏联教育界常用的一个术语, 指的是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 学业不良可分为相对学业不良、绝对学业不良和成绩不足三种类型。

(三) 差生。

差生是我国教育界使用最多的一种称谓, 其含义很不统一。一是指学习成绩差, 二是指学习能力差, 三是指成绩、品行较差。近年来, 差生这个概念的使用受到了一些批评, 主要因其含义不确切, 有损学生人格或打击学生积极性, 因而一些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主张用“其才能未被开发的人”、“后进生”等词汇来取而代之。这些概念首先明确肯定了这一部分学生存在发展的潜能, 同时认为他们目前有明显的不足, 处于暂时的学习落后状态。

二、对学困生成因的分析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影响学习成绩的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 内因是制约人的思想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 制约学习的内因有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或学习兴趣;外因是制约人的思想行为的外在环境因素, 诸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当内外因素对学生发生积极影响时, 学习就有动力, 就会自觉, 就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 就会产生消极影响, 致使成绩下降, 直至厌学, 形成学习困难。通过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 我认为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探讨。

(一) 家庭教育有严重缺陷。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源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可是有的家长严重忽视家庭教育, 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 完全忘记了“养不教, 父之过”的古训;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不是过分溺爱、百般呵护, 就是严加管教, 大声训斥, 稍有过错, 便是责骂甚至体罚, 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还有的家长品行不端, 父母沾有酗酒、赌博、偷盗、吸毒等恶习, 或夫妻不和闹离婚, 致使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和应有的家庭温暖, 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

(二) 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社会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时代处在巨大的变革中, 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因素, 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社会思潮, 致使一些学生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许多事例证明, 一个厌学、逃学的学生背后往往有几个或一群不三不四的小青年。这都说明了净化社会环境、优化教育外部环境的重要性。

(三) 学校教育方法不当。

在教学中以至整个学校生活中, 如果对学生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当, 常常给学生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和无法忍受的刺激, 导致严重的损失或后果。方法不当一般表现为教师的教育不公正, 批评不当,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或教师态度冷漠, 缺乏应有的同情心;或态度粗暴, 经常训斥、辱骂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使学生惊慌失措, 丧失了对情感、对知识的感受性。

(四) 自身内因障碍。

学困生的形成, 除了受到来自外部的消极因素的影响, 自身内在因素出现障碍也是不容忽视的。大量学困生不仅学习成绩落后, 而且往往在学习动机上缺乏明确认识、学习态度马马虎虎、学习行为懒懒散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存在着严重缺陷;或未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意识不到学习是为自己而学的, 口头上说得最多的话就是“爸爸妈妈让我学的”。这就是明显的自身内因障碍了。

三、学困生的转优策略

在了解到这些学生的缺点后, 作为教师应同时看到青少年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师应该耐心地运用多种方法,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正确地看待引导他们。

(一) 学校的措施。

校领导与教师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思想的学习, 牢固树立素质教育思想, 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建立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重要”的观念。给每个孩子建立档案, 以便老师跟踪关注学生的发展。每学期对学困生的资料进行更新, 并要求老师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 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 进行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3.浅谈学困生现状及对策 篇三

一、造成农村初中学生学困生增多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有不少学生开始学英语时是从兴趣出发,随意性程度大。他们学英语只是一阵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丧失兴趣和信心,导致成绩直线下降。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如:记单词,死记硬背;练句型,生搬硬套,不注意语言环境;写句子不遵循英语习惯,逐句逐词对译等。

对大部分学困生而言,并不是主观上不努力,而是一开始就没有打好扎实的学习基础,没有掌握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方法。他们往往是记单词不知道音标,记发音不知道与形、义结合,而用汉字注音,死记硬背。没有学懂语法,翻译句子不懂句子的成分排列,摆脱不了汉语的影响。这样就会越学越困难,最终导致跟不上其他学生的步伐。初中阶段,老师们不再像对小学生那样,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生感到中学老师不如小学老师讲授得那么仔细,学起来吃力,一时间部分学生不适应,老师的教法不适应,周围的环境不适应,致使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社会及家庭方面的原因

新形势下留守生管理难度加大。留守生数量长期居高不下,在管理中形成了家庭教育真空,这是防控学困生工作的重点。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情绪不稳定,情感无依靠,致使学习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成绩下降明显。还有就是近郊乡镇,家长的教育意识普遍淡漠,对孩子的学习极不重视,尤其是英语学习。

(三)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学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情绪;教师是否歧视差生,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处理和认识的不同等都是造成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学只有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想方设法让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使课堂像一个巨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每个学生,使得他们流连忘返,津津有味。

(二)实施分层教学,尊重学生水平差异

课堂教学的主要缺点是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学的英语课堂教学,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可以尝试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针对性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在学生学习期间,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的类别学生,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既要有适合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教学活动,又要满足低层次学生的需要。对高水平的学生,应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对于他们不理解的问题,在课堂上要深入讲解,充分练习,使其能够领会、理解、掌握并运用。经过一阶段的教学,学生一定会有一个较快的进步。尤其是学困生,在扎实基础方面,会向前猛跨一大步。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实践中我感受到初中生的“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而且肯下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也往往比较突出。反之,他们就不愿意学或不认真学这位老师教的课。因此,要投入感情,加强师生心灵沟通。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感受到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可信。教师在课堂上对学困生回答问题时的表现应及时评价,这是鼓励和肯定学困生的最好方式。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在不断进步,从而消除惧怕紧张情绪。

(四)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尽管英语教学的时间及练习比较多,但由于缺乏环境优势,并不一定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教育他们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是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所必需的,也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例如,在单词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增大学生的词汇量,要求学生记忆单词。同时,要教给他们记忆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结合发音规律记忆,按同义词和反义词记忆,按前后缀记忆。对于学困生,尤其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五)利用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活动

实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采取一个优生帮助一个学困生,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也解决了老师指导不过来的情况,让学生互为老师,积极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转化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不断地探讨、总结、反思和完善。但我相信,只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真正地从内心去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实实在在地帮助学困生,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适合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的途径。

4.浅谈校园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 篇四

发布人:环球消防 来源:福建莆田涵江消防大队 发布时间:2006-12-11 阅读:905 次 字号大小:【小】【中】【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事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学校数量、学校规模、在校人数等也相应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扩招,民办学校的兴起,校园火灾隐患日益突出,全国各地校园火灾频繁,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特别是大学和寄宿制中、小学校、幼儿园的火灾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等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切实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对预防和减少校园火灾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结合自己的消防工作经验,就校园消防安全现状及预防对策做粗浅的探讨。

一、校园消防安全现状

(一)校园内学生宿舍隐患多。学生宿舍是学校火灾危险性最突出的部位,有的学校又疏于对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和管理。学生宿舍又多为集体宿舍,有的一个班、甚至一个年级一个寝室,寝室内铺满了床铺,几乎是铺连铺,床挨床,且随地摆放各种书籍等学习及生活用品,悬挂各种衣物、蚊帐,拥挤不堪;另外,有些教职员工在宿舍过道上乱堆放煤球、木材等易燃、可燃物质,私自占用防火间距,在过道上生火做饭等,既影响了安全疏散,又人为地增大了火灾危险性;有的学生则乱拉乱接电线在集体宿舍使用电熨斗、电热毯、录音机,甚至用电炉煮食物、熄灯后私自用蜡烛、煤油灯加班学习,有吸烟坏习惯的学生乱扔烟头等违章用火用电等问题仍严重存在。

(二)安全疏散通道不足,发生火灾容易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影响。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电教室、食堂、学生宿舍等部位,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而且经常有超员现象,这些场所校方往往重视不够,消防管理和消防安全措施不到位。有的学校为了便于对学生的管理,采取了一些不利于消防安全疏散的措施。如:给学生宿舍的窗户加装防护档,楼道出口安装防护用的铁栅栏,有的寄宿制中小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有些管理者为图省事,在学生就寝后就将宿舍楼出口上锁,关闭宿舍的安全出口。大多数一栋宿舍楼仅留一个出口,特别是在男女混住的宿舍楼,只保留一个出口,且封闭通道,或在男女学生区分隔的楼梯或通道处设铁栅门。如此种种,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混乱,极易造成拥挤、踩踏而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灾难。

(三)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学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知识,扑救初起火灾和火场逃生自救能力差。据调查,目前全国大部分学校没有开展有关消防方面的教育,有的学校很少甚至从来没有组织师生员工进行防火安全、应急疏散、火场逃生自救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应急疏散方面的演练,所以,大部分师生消防意识淡薄,对消防工作的认识有很大的偏差,有的师生认为只有那些厂矿、企事业单位、公共娱乐场所、商场、集贸市场、影剧院等场所才会发生火灾,学校没有易燃易爆物质,用火用电量少,不易发生火灾,似乎火灾离自己很遥远,因此消防安全隐患意识差,平时不懂预防火灾,以致发生火灾时惊惶失措,既不会逃生,也不会报警,甚至不知火警电话为119,对消防知识了解甚少,消防安全意识令人担忧。

二、防范对策

(一)消防执法部门要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全面消除学校存在的火灾隐患。凡是新建、改建、扩建及内部装修的计算机房、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礼堂等人员密集或易发生火灾的场所,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等技术规范进行,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把好源头关,杜绝新隐患。针对存在如下消防安全隐患的学校建筑的古旧、密集,建筑间距、建筑内的防火分区、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都未达到消防要求的应责令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改正的,加大处罚力度。另外,针对有的学校缺乏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但没有落实到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成了摆设;消防设施的欠缺,一些学校连基本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栓、灭火器、消防供水都没有,电路系统混乱,广泛使用大功率电器;有些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采用未达到耐火极限要求的材料装修等等,公安消防机构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对这些部位进行重点检查,督促学校落实整改。

(二)逐步建立健全校园消防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和防火安全责任制。消防执法部门要督促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狠抓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层层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学校要认真落实《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明确专人负责防火安全工作,制定明确的消防安全检查,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与目标管理,制定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组织教职员工成立各种义务消防队,建立巡查制度。定期对学校的防火间距、消防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消防器材设施、水源、电气线路及用火用电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教工宿舍,学生集体宿舍、教学综合楼、图书馆、实验室、礼堂、厨房等人员相对集中的部位。规范师生的不安全行为,不准躺在床上吸烟,不准乱扔烟头,不准在宿舍内用蜡烛照明,不准焚烧杂物,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准私接电气线路,不准私自使用电热器等大功电气设备,灯泡不要靠近蚊帐、枕头、被褥等可燃物,做到人走灯灭,不准堵塞安全疏散通道,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消除。对重点部位的灭火器材、设施要定期维修保养。学生宿舍内也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这是扑救初起火灾,保证学生宿舍免受火灾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教学楼、实验楼、食堂等重点部位要安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各安全出口不得上锁,疏散通道不得占用,确保畅通。为了解决防盗、管理与安全疏散之间的矛盾,可以在安全出口处安装先进的逃生门自动控制系统,以便在出现危险情况时,能尽快地把学生疏散到安全地点。

5.浅谈税收宣传工作现状及对策 篇五

税收宣传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服务的重要内容,税收宣传教育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税收法规、政策能否顺利得到贯彻落实,影响到税收收入能否顺利及时足额组织入库,也是营造和谐税收环境、促进依法诚信纳税、树立税务良好形象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十年来,税务机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税收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对税收宣传的重视程度仍存在事实上的不足,税收宣传并未发挥出最大作用。

一、当前税收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的税收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 “六个不到位”:

1、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基层税务机关日常税收任务比较重,因此,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重心都放到税收征管及任务完成上,没有真正把税收宣传当作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大部分基层人员对税宣活动仍然缺乏责任意识,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而是消极被动地应付。这样就形成“税法宣传月”活动都按程式进行,上级怎样安排,基层就怎样干,在思想认识上缺乏主动性,措施不得力,造成宣传效果不明显。2、2、宣传力量不到位。目前的税收宣传力量存在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税收征管法》虽然增加了有关税收宣传的条款,但怎样落实等具体问题没有明确,相关法律也没有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税收宣传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二是大多数税务机关没有配备专职的宣传队伍,基本上是由办公室兼职办理,而办公室本来就担负着文秘、调研、来人接待以及宣传等诸多工作,有时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由于任务繁重往往顾此失彼,削弱了宣传力。另一方面由于各级税务机关的经费日益紧张,用于税收宣传的经费越来越少,税收宣传只能搞短、平、快的项目。另外,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税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少数基层税干政治和业务素质比较低下,难以承担税收宣传重任;少数干部的服务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不能针对不同纳税人的需求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税法宣传和纳税辅导;更有甚者,极个别税务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妨碍了税法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此外,在目前的税收宣传中,税务部门往往是单兵团作战,缺乏有效的部门配合,尚未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风气,难能形成整体合力,也难达到预期效果。

3、宣传内容不到位。在税宣内容上,过份强调纳税人义务的宣传,而对于纳税人的权益维护保障宣传少之又少,特别是纳税人对税款使用情况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立法上尚属空白,社会主义税收用途还停留在“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等口号式宣传上。每年很多地方都对积极纳税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多用正面典型,但对一些税法意识淡漠的反面典型宣传不多甚至不予考虑,宣传自觉纳税实例过多,报道抗税漏税案件太少。这主要可能是当地政府怕影响本地招商引资的税收环境和税务机关怕上级主管部门怀疑税收征管质量有水分。

4、宣传对象不到位。在以往的宣传中,宣传对象存在着明显的局部化,多数只注重对各类企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的宣传,而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工薪阶层往往很少纳入宣传范围;在税收宣传过程中,各级税务机关举办的税务咨询、发放宣传品、集会等宣传活动,大部分比较集中地聚集在城镇,而在广大农村税收宣传活动相对较少;报刊、电视、集会等税收宣传活动的大场面宣传居多,而宣传人员深入企业单位、重点行业和纳税人聚集地宣传较少;在税收宣传过程中,大都注重对纳税人进行新出台的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各项制度宣传教育,而忽视对广大税务干部自身的宣传充实,影响了税收宣传的实际效果。

5、宣传方式不到位。综观各地的税收宣传,形式化、模式化现象严重。有的只重场面不重实效,片面强调领导参与;宣传内容空洞呆板,只是限于简单地发发宣传材料,发到就算完成了任务,纳税人理解与否一概不管;宣传手段单调陈旧,贴标语、发传单、挂横幅、设咨询台,是税务部门在宣传税法时的“老四件”,而随着资讯的发达,传播媒体的多样化,很显然“老四件”的宣传方式已很难再引起现代人们的关注了,因此也就势必使我们税务部门税法宣传的目的难以实现,甚至起不到什么作用。

6、宣传时效不到位。各地的实际税收宣传活动,往往集中在一定时间内,届时全体总动员,实行整条战线总体作战,组织有影响的宣传战役,虽然声势浩大,却忽视长期、持久性的宣传,导致国家政策、税收法令不能深入人心,很难形成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一般这个特定的时间集中在每年四月份的税法宣传月期间,“税收宣传没户口,四月来了五月走”,在这期间,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大张旗鼓的搞一次宣传,开会、写报道、报文章、搞得轰轰烈烈,等税收宣传月一过就偃旗息鼓。另外,对日常税法宣传还未引起重视,虽设有宣传栏但内容不全、政策过时,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税收宣传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增强税收宣传的效果,不能仅仅停留在每年一度的税收宣传月上,这种热一阵、冷一阵的现象,宣传并不理想,对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税收宣传工作的几点对策 税收宣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更是一个艰苦、持久的过程,既要抓紧、抓好一年一度的税收宣传月活动,又不能放松深入持久的日常宣传工作。

1、建立高素质宣传队伍,营造人性化税收环境。其一,坚持德才兼备,建立高素质税收宣传队伍。打铁还需自身硬,税收宣传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综合素质过硬的人去组织完成。这就要求税务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以精湛的宣传能力来提高全民的纳税意识。税务人员要时刻记住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是税务机关的职责所在,广大税务干部既要当征收员,又要当宣传员,同时要熟悉业务知识,增强长期服务观念。税务人员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德服人”,无论是作为执法人的身份,还是作为纳税人的身份,税务宣传人员都应该以身作则,处处发挥模范和带头的作用,有了过硬的素质,在执法过程中就能减少难度,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也能赢得纳税人的认可与支持。其二,坚持以为人本,营造人性化税收宣传环境。税收宣传是对人的宣传,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纳税人的主体地位作用,从而使税收宣传“人性化”、“职能化”。在税收宣传过程中应牢固确立“以纳税人需求为关注焦点”和“以纳税人满意为第一标准”的理念,把纳税人对税收宣传的需求作为整个税收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确立“每个人都是纳税人,每个人都是宣传对象”的理念。

2、完善税收法律体系,健全税收组织机构。首先,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税收宣传的保障。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我们要尽快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税收基本法。将税收的立法原则、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法的解释及税收管辖原则等,都以基本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应在税收基本法中明确指出要将税收知识写进大、中、小学的课本,将税收宣传与义务教育结合起来,使人们从小就接受税收教育。另外,赋予省级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改变当前税收立法权过于集中的状况,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对税收工作的积极性,在税收基本法中应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在税收宣传中的责任和义务,尽快摆脱税务机关孤军作战的现状。其次,健全的组织机构是税收宣传的关键。我们都知道,有了法律做保障,如果没有相关机构去实施的话,那税收宣传也无从谈起,设立专门的税收宣传工作机构就成为税收宣传的关键。一方面要充实税收宣传队伍,把一部分政治思想成熟,业务功底扎实的国税干部放到税收宣传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开展业务培训,由此建议选调专门人员,负责税收宣传工作日常的组织、协调、计划、落实、考核等,确保机构、人员和经费的到位。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量化考核,领导包片,人员包户,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层层考核,为税收宣传的开展提供组织上的保障。

3、完善税收宣传高效运行的保障和评估机制。其一,要切实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税收宣传是要花钱的,但钱必须花在刀刃上,同时要注重建设完善税收宣传的策划、实施。一个能为纳税人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迅速接受的良好宣传产品,会有效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并在纳税人和社会中进一步树立依法治税的观念。其二,要加强税收宣传输出的评估工作。不能为了宣传而宣传,要保证宣传的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费用最小化。宣传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要及时收集分析纳税人、社会各界对税收宣传的反应,做到进一步加强税收宣传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类型对象,采取不同宣传策略。

4、加强税收宣传必须创新宣传方式。税收宣传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公民的依法纳税意识从而实现税收收入增长,因此需要动脑筋,想办法,使人心服口服。目前,税收宣传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只注重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宣传标语口号,不注重深入细致、深层次细微的宣传效果。对公民和纳税人的宣传,只靠轰轰烈烈造成的“闪电式”粗浅的印象是远远不够的,纳税意识的提高,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税收宣传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在形式上要多样化、细致入微,例如充分利用街头巷尾的公益宣传广告,利用经常性的板报,利用纳税人报缴及办理税务事宜的每一个环节,利用征收、稽查现场不厌其烦的宣传等等办法,使税收宣传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6.浅谈污水回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篇六

介绍了国外污水回用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了我国污水回用存在的污水处理回用率低、规划管理程度低及节水和污水回用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污水回用战略的对策,从而解决水资源的危机,实现污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 者:徐瑛丽 徐秀丽 XU Ying-li XU Xiu-li 作者单位:徐瑛丽,XU Ying-li(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徐秀丽,XU Xiu-li(青岛理工大学,山东青岛,266033)

7.浅谈学困生现状及对策 篇七

一、贫困生就业的现状

贫困生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 同时由于社会关系壁垒、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因素,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因此变得更不平坦。他们的就业行为具有明显的务实、迫于生计的特点。

(一) 就业方向。

目前,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工作就业、升本、参军三个途径, 另外还有个别毕业生选择自谋职业等。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 贫困生更趋向尽快分担家庭的重担, 回报自己的家人。因此, 升本, 成了贫困生的奢求,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就业。

(二) 就业地选择。

大多数贫困生因迫于生计, 以及人脉的缺乏, 找工作时往往对争取留在大中城市不抱过高奢望。有调查显示, 贫困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 而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 包括参加省支教行动计划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三) 就业单位。

部分贫困毕业生往往因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拥有社会资本较少, 更倾向于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与之相反, 非贫困生则偏好去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成熟完善的管理体制、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的企业, 他们在职业的稳定性方面要求较低。

(四) 求职行为模式。

贫困学生的求职常呈现为两种模式:一部分学生为“先行者”, 认为自己无所依恃, 早早行动, 积极活跃在就业市场, 推销自己, 一有接洽单位就很怕失去机会, 很快提笔签约, 这种情形常见之于贫困生中综合条件相对较好者。而另一部分“被动接受者”, 自觉综合条件较差、无家庭背景, 加之经济拮据, 在遭遇用人单位几次冷脸后便长吁短叹, 最后只等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和期望教师的极力推荐。

二、贫困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一) 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

我国人口众多, 经济基础薄弱, 生产力水平不高, 就业形势严峻。全国农村现在至少有1.5亿剩余劳动力,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城市谋生。过去作为用人大户的国有企业, 现在为适应市场竞争, 下岗分流, 减员增效。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都面临着精简机构、人员裁汰的压力, 接受毕业生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在就业形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 加之高校连年扩招, 大学生就业不能不受到影响, 就业成为当今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忧心忡忡的第一要务。

(二) 综合素质较低。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 综合条件相对较差。上大学前缺少综合素质培养, 进入大学后他们将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 很少参加其他活动, 特别是一些需要经济付出的集体活动。因此, 多数贫困生实践能力、科研开发能力相对薄弱。因为家庭贫困而自卑, 把自己封闭起来, 缺乏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和沟通, 以致交际沟通能力、社会认知能力与社会适应性相对较差, 直接影响其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 心理弱势明显。

高校贫困生常出现“双贫困”现象, 即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经济的贫困导致很多学生心理的贫困, 普遍存在焦虑、自卑、盲目、从众攀比、急躁等不良心理, 不敢面对挑战, 在择业过程中更加害怕竞争, 急于求成, 遇到挫折时心里难以承受, 容易产生悲观情绪。由于大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 社会阅历较浅, 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中的多元化现象, 导致少数贫困生认为社会分配不公平, 存在着抱怨心理, 有的贫困生甚至出现厌学、厌世、自暴自弃、仇恨社会等严重的心理障碍。

三、促进贫困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 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在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 更要注重提高这部分同学的综合素质。通过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岗位, 把经济资助与提升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实践创新的能力结合起来;贫困补助也不一定全部以现金形式发放, 可以免费向他们开放普通同学有偿使用的学校资源, 如机房、语音室、实验室等;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通过参加一些课外活动锻炼各方面能力。

(二) 提升就业能力。

1. 积极转变择业观念。

贫困毕业生要实现充分就业, 转变就业观念是关键。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贫困毕业生应当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 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大学生在择业时, 要认真考虑所学的专业和方向, 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情况, 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气质特点、家庭情况等去确定职业期望值。贫困生还应树立多元化的就业意识, 树立到基层、到农村、到中小企业、到非公有制企业、到西部地区建功立业的观念, 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然后创业的思想, 真正把就业、择业观念转变到市场需求的轨道上来。当前, 国家出台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各类项目。只要把视野投向广阔天地, 只要坚持面向基层就业、坚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是相当巨大的。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的数量有限, 每年被机关事业单位招录的应届毕业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1%, 到国有企业就业的约占7%, 就业的主要出路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和城乡基层。

2.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哈佛大学的一项追踪研究表明, 没有明确目标的职业生涯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实际上只有4%的人能够获得成功, 而这4%的人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都和他们较早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关。大学生求职难的重要原因在于, 他们不能为自己确立一个清晰的职业定位, 给自己制定一个职业规划。在西方发达国家,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大学生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对影响未来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进行分析, 再结合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 制定出符合个人事业发展的战略和战术决策以及计划和安排, 制定出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可以使其在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的需求。

3. 认真训练择业技术。

贫困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参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宜性的就业指导服务, 选择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并结合实际情况, 参加各种就业训练活动, 通过职业测评、模拟面试、工作分析、就业技巧训练等活动, 提升就业自信心, 增加自身对面试程序的了解, 增强面试实战经验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提高面试成功率和就业竞争力。高校为贫困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指导, 帮助贫困生分析职业及专业的技能要求, 贫困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学习求职技能和技巧, 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主动适应职业岗位。

(三) 锻炼心理素质。

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心理辅导与引导。但是, 排解心理问题关键还要靠贫困生自己调整心态, 塑造健康积极的心理环境与品质。第一, 贫困生要客观评价自我, 认识自我, 走出自卑的阴影, 比照市场对毕业生的条件要求来主动完善自己, 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二, 贫困生应增强心理自我调试能力, 通过合理的、科学的途径进行心理宣泄, 保持心理健康。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 转移注意力, 减少不必要的忧愁和烦恼, 放松心理压力;遇到事情多向同学或老师倾诉, 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以及时解开心里的疙瘩。第三, 积极面对就业和求职, 正确面对择业挫折、社会不公等现象, 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很多学生一旦求职失败, 严重的不安和痛苦心情随之而至, 情绪一落千丈, 出现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 毕业生应对择业中的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的一场考验。

(四) 培养创业能力。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就业市场的逐渐饱和, 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成为一种重要方式和潮流, 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创业难度很大, 潜力也很大, 当前, 国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实行倾斜政策, 如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等;对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 三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 适当扩大贷款规模, 从事微利项目的享受贴息扶持。

摘要: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今天,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由于就业形势、自身条件、能力的限制等原因, 贫困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应该从以人为本的高度, 充分认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创新思路, 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贫困生就业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解读[EB/OL].http://www.ncss.org.cn/news_files/105001/2009216691.html, 2009-02-16

8.浅谈农村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篇八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但根据笔者多年农村教育的管理和执教经验所知,农村学校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低,自学能力差,学习有困难,有厌学心理等问题。因此,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予以矫正,既是学困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有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等多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较落后,文化教育欠发达,有的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农村中小学学校财力、设施落后,很难留下优秀的教师;教育资源更新优化欠佳等方面。此外,还有学困生自身的因素。如缺乏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习主动性不够等。

二、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第一,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投入,积极参与推进教育改革并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努力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农村教育提供优良的环境。

第二,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联系,重视家长学校的构建,加强对农村学生家长的培训,让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观。特别是留守学困生,学校要通过不同渠道建立亲子交流形式,如热线电话,亲情书信,网上聊天等,使留守学生能在交流中得到亲情补偿和亲情引导。同时,学校还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理解父母,尊重父母,进而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

第三,教师要了解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根据其困难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训练。辅导要有耐心,有诚意,否则会对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只有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没有问题,只是方法不当而已,才能让其逐步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第四,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学困生。教师要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经常做到换位思考,对学困生要倾注爱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第五,教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教法和教学内容上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六,教师可倡导学困生与优等生结对合作学习。现代教育倡导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时间多于师生之间的交往时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和合作是最直接、最及时和最经常的。因此,在班上可举行“结对帮扶”活动,给学困生安排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同桌,或给优等生找一个帮扶对象,指导他们制定目标、计划,改进学习方法,在平时的学习中,协助教师帮助、辅导检查学困生。在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中,加强合作,互帮互学。

第七,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帮助其更正并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要做到:诚、爱、严、宽、实。

总之,农村学困生的转变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温家宝总理曾寄语:“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我们相信,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注和关爱下,农村学困生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农村教育也一定会健康快速地发展。

作者单位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渡普中学

9.浅谈学困生现状及对策 篇九

在我国由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向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转轨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充分调动了不同利益主体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形式的转轨也带来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会计工作上违规违纪、弄虚作假,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人、债权人、国家税收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也混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信息的全面真实了解,导致国家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很难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存在,势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进行有效的会计监督。由此可见,会计监督已经成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课题。

一、会计监督的内容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分析、检查、计算等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过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由于监督权力是企业管理的各项权力中的一项权力,企业领导人作为授权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本单位的利益,授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监督权力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会计管理过程中,贯彻企业领导的意图。其监督对象是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所引起的资金运动,因此会计监督的内容覆盖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监督流动资金的使用,保证流动资金的安全与使用合理;监督成本和商品流通费用,促使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监督收益和利润,促进企业完成和超额完成拟定的利润计划指标;监督企业资金收入和支出,确保企业资金的收支平衡;监督企业遵守财政政策和财经纪律的情况,提高企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会计监督根据各种合法制度,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以及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以达到提高企业价值最大化。会计监督是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而这三个方面的监督必须相互协调,形成一套严密的监督体系。

二、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阶段也还存在着不足。目前社会上,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会计工作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比如,在2001年3月财政部公布的对159家企业1999会计信息质量的抽查表明,抽查的159户企业中147户资产不实,157户利润额不真,这严重阻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进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一方面会计监督不力,会计人员往往要无条件的服从管理者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致使工作开展不利。比如说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大部分单位将两者进行等同,以致于淡化企业会计监督的事前监督职能,或者根本就没有事前监督,只是决策凭“长官意志”,执行“顺其自然”,事后“审计算账”。再者,由于会计监督不力以及概念不清,因此会计监督的效果不佳。强化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是当务之急。

三、我国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分析1.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使得会计人员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企业会计监督不力。比如,新的《会计法》虽已颁布,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没有出台。其次,有的企业在新的财务制度运行之后,仍用传统的做法来看待新制度,没有按新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得出现“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会计管理混乱。再者,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比如说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概念模糊,执法机构职责权限有待明确。很多企业将审计监督等同于会计监督,而事实上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它侧重于事后监督,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对同一经济事项的监督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如果有针对性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还不健全,也就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2.企业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是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3.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目前,在一些企业中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

计工作。4.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一般来说,企业虚假的会计信息也是出自于会计人员之手,因此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快了会计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前些年我国会计人员奇缺,而现阶段,虽解决了量方面的问题,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而且有的还是无证上岗。再者,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自我管制能力差,惟命是从,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四、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应尽快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处罚;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如《经济法》、《证券法》等,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主要体现在: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这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这样就使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者相联系,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3.加强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因此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是提高会计监督力度的外部基础之一。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我国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

10.浅谈学困生现状及对策 篇十

社区警务室是公安机关下派民警到社区开展工作的常设机构,是公安派出所最前沿“瞭望哨所”,是推行社区警务活动的落脚点,掌握社情民意的信息点,处理治安问题的知情点,为民排忧解难的服务点,但从当前社区警务室民警工作来看,存在一定的误区和问题,影响和制约了社区警务工作的发展。现结合我区社区警务室民警工作实际情况,浅谈几点工作现状及对策,从而有效地推动社区警务长效建设。

一.社区民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认识不明

社区警务室的设置是为了更进一步贴近群众和为社区民警工作提供更大的方便条件。但是个别民警没有真正理解建立社区警务室的重要意义。一些新民警对什么是社区警务一知半解,而片面地理解为建设社区警务室只是一种形式,是应付检查和满足上级要求而做的一个样子,因此,虽然有些派出所按照上级机关的标准要求,完成了警务室的建设,但很多时候室中无人,形同虚设。上级来检查,才开门迎接,或者请社区工作人员帮忙看办公室有事再打电话联系,过后民警仍旧回到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成为口号,警务室成为摆设。

2. 三心二意

当前派出所中有一些社区民警不愿意到社区警务室做警务工作,尤其是年轻的社区民警更为突出。他们总认为社区警务工作成天要做的工作就是一些婆婆妈妈的繁琐小事,不如刑警等其他警种,能干出轰轰烈烈的惊人之举,工作中不易“出亮点”,立功受奖、提拔晋级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存在这些消极思想的民警,即便被分到社区工作,也是三心二意,不认真去开展工作,一有机会就想跳槽换另外的岗位。

3. 做法不清

一些社区民警对社区民警职责是什么?如何开展工作?工作重点有哪些?不是很清楚。除了办公室搬到社区,建立几本簿册以外其他基本照旧,工作老一套,不讲究方式方法,仍以管人者自居,以行政手段为主。个别社区民警存在“大事管不了,小事不想管”的思想。主动深入群众、吸引群众参与不够,不太会做群众工作。不能主动依托社区展开工作,对辖区的情况吃不透,每逢发案,在调查取证,摸底排查上反反复复,重复劳动,大大增加工作量。

二.深化社区警务建设的对策。

1. 放下“架子”,迈出“步子”。

派出所辖区内的警务室建起来了,牌子挂出去了,民警照片也贴出去了,群众也逐渐知晓了。作为驻警务室的民警,如果不到辖区去接触群众,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去为老百姓办实事,那么警务室民警所代表的公安机关就会逐渐失信于民,将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那么,今后的工作就更难开展。鉴于此,社区民警,尤其是年轻民警,就一定要放下“架子”迈出“步子”,坚持“一身警服、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张警民联系卡”的工作作风和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经常到辖区去接触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多为群众办些实事,以赢得老百姓的理解和尊重。社区民警要从办公室走出去,深入到小区、院落、街道、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欢迎。从而打开与老百姓之间的心灵之窗,达到灵通信息,促进社区警务各项工作的开展。这是社区民警放下“架子”,迈出“步子”同群众保持“零距离”的关键。

2、抓队伍管理教育,解决为什么干的问题

要让社区民警在思想上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自觉的投入到社区警务室工作中去。首先加强对社区民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加强对社区民警进行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等方面教育,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如何执法,怎么执法的问题。其次充分发挥派出所领导的表率作用。派出所的领导在单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民警的素质。“自身正、理才直”,才能教育和管理好每一位社区民警,用行动管理人,用品德服人,真正起到表率作用。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一位社区民警的积极性,“不是人管人,而是制度管人”。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要保证社区民警政治上有奔头,福利待遇上有甜头,该记功的记功,该提拔的提拔,从而确保社区警务工作吸引得住人,留得住心。

3.明确职责任务,解决社区民警“干什么”的问题。

一些社区民警虽然做到了按时下社区,但却一时还不能适应社区环境,不是觉得事情多不知道怎么干?就是觉得没什么大事可干。因此,规范和明确社区民警的职责任务是推动社区警务建设的关键所在。社区民警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人口管理工作。通过对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监管对象的管理,做到各类人口底数清、情况明,对辖区内的违法犯罪人员做到发现得了,控制得住,提供得出线索。

二是安全防范工作。社区民警要立足社区,最大限度地把辖区内的各方面力量发动和组织起来,利用强大的社会力量,建立起治安防范巡逻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防范宣传,积极推动治安防范硬件设施和“三防”建设。

三是情报信息工作。社区民警要发挥直接接触社会和群众的优势,物建信息员和治安耳目,及时获取治安动态、社情民意等方面的信息,为派出所工作走向,提供第一手基础资料。

四是便民服务工作。社区民警要通过为群众提供户籍、治安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解答问题,提倡上门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变“群众难见社区民警”为“社区民警主动服务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促进警民关系,使群众了解、理解民警,进而信任、支持、协助民警工作。

五是治安管理工作。严格辖区公共复杂场所、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出租房屋和危险物品的治安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检查,指导、监督辖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治安保卫措施,预防、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调解治安纠纷,办理治安案件和辖区内简单的刑事案件。通过掌握情报信息,为侦破刑事案件提供线索。

4.规范工作机制,解决社区民警“怎么干”的问题

在工作中,要积极创新警务工作模式,在“三队一室”警务模式基础上,完善“基层基中队”新型警务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下社区工作时间和弹性工作制,社区民警要主动沉到社区,阵地前移。每周下社区的时间不得少于20小时。打破过去封闭式的办公室工作模式,实行工作弹性制,做到“错时”工作法。

二是实行入户调查制。这项工作是社区民警最难做,最不愿意做的工作。一些社区民警入户调查时,怕“见面难、入户难、沟通难、理解难”。在平时工作中只要苦练基本功,把“三懂四会”牢记于心,那么入户调查时“见面难、只要深入群众就不难,入户难、只要注意贴近群众就不难,沟通难、只要主动联络群众就不难,理解难、只要心里想着群众就不难”。通过入户调查,同时提高了社区民警见警率和对辖区情况熟悉率。

三是建立社区警务工作台账,包括治安巡逻工作登记簿、暂住人口登记簿、社区民警工作日志等和完善市局《五簿一册》。做到社区民警工作底数清,情况明,有据可查。

四是社区民警填写工作日制和社区居民打考勤相结合的双向考核制,征求社区、单位和群众意见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测评制。

五是实行工作责任倒查追究制。对社区可防性案件和重口的控制、暂口的管理情况进行责任倒查。六是社区民警每周在警务室接待群众不得少于3个半天,每个月向辖区群众报告一次工作。

七是建立为民服务制。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是用“真心换真情”,培养社区民警对群众的感情。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间,多交朋友,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心声,及时了解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绝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利对群众“冷、横、硬、推”。要把群众“拥护与否,信任与否,满意与否,安宁与否”作为工作的宗旨。

5.完善社区警务保障机制,解决条件问题

一是建立社区警力保障机制,根据社区民警配置的要求,实行一区一警,充实社区警务室。保持社区民警的相对稳定,一般三年内不宜调换。

二是推行社区警务联勤制,发挥“基础基础中队”作用。由于社区民警独自一人下社区工作,在执法规范,调解纠纷,处理群体性闹事事件等重大治安事件方面存在隐患。因此,在2个相邻社区设立一个警务区,实行组长负责制,从而推动社区警务工作的联动。平时可“探讨”好的工作作法和经验,繁忙时可相互帮

助,以解决忙闲不均的问题。

11.浅谈小学英语学困生成因及对策 篇十一

关键词 学困生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70-02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初学皆大欢喜,继学两极分化,再学垂头丧气”。在刚刚接触英语的一段时间里,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英语渐渐褪去它神秘的面纱,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内容的增加,学困生的队伍也会逐渐壮大。如何教育转化英语学困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和英语能力,也是每一位英语教师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以下是笔者在平时所做的思考和探索。

一、学困生的成因

1.教材原因

①新教材的词汇量大,学困生难以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熟练掌握。

②教材课文的篇幅较长,学困生在流利朗读或背诵课文方面有较大难度。

③知识的重复率低、语法知识较多,譬如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冠词与be动词的用法、特殊疑问句及一般疑问句的问答。这些对于一些连二十六个字母尚未熟练掌握的学生来说,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2.教师原因

①教师对于学困生的关注与了解程度不够,导致工作中常出现不能正确区别对待,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②有些年轻的教师不能很好的结合学情进行教材处理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欠佳,不能很好的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把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

③教师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处理不到位,一些基础的题目得分率不高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的整体情况不理想,也说明教师在某些知识点的处理上有所欠缺。

④教师的评价机制欠缺,运用一些激励、评价的措施与方法,能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⑤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还不够多,还没有真正发挥家长的协助、配合的作用。

3.学生自身的原因

①偏科现象严重,学习英语的兴趣低,有些学生数学、语文学科学习的热情很高,对英语学习就是提不起兴趣。初学感到新奇,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就放弃,有自信心,但缺乏毅力。

②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思维品质,表现在单词记不住和不能很好的掌握必要的基本的语法知识。通常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主动记单词的意识,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英语语音知识。

③英语课时不足。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都需要具备两个条件:语言环境和语言学习的连续性。小学英语每周仅有三到四课时,这对一门外语学习来说时间不充分,因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④学习迁移能力弱,不能学以致用。如有的学困生可以清楚的说出可数名词变成复数的几种情况,但是在做题时却不能正确的运用。

4.家庭环境方面

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因素。单亲家庭的小学生,他们更容易心里受挫;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长辈的溺爱也会导致小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家庭不和睦,学生放任自由,家长整天忙于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关爱不够,也会引发小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5.社会环境因素

①沉迷于网络或网络游戏。小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反复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时便出现情绪烦躁等症状,这些情绪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

②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社会风气、不良人际交往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言行举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是自尊心方面,能够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二、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1.注重教学方法与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从源头转化学困生,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2.关注学困生,减少两级分化,成立班级英语互助小组,为学困生建立进步档案袋,取得进步时及时分享成功的喜悦。

3.实施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目标的确定、新知的探求、练习设计中分层设计、区别对待,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多给学困生创设机会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4.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注重以旧引新,创设适宜语言学习的情境,也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5.加强家校合作,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学校、老师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共同探讨。

6.利用错题资源,帮助教师在备课时提前预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思维错误,从而完善课前的认知准备及促成教学策略形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2.浅谈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篇十二

一、学困生现象产生的原因

1 . 缺乏学习兴趣或兴趣保持不持久。在小学学习英语时, 学生年龄偏低, 往往只是从自身感觉出发, 仅凭一时的兴趣来学习语言, 缺乏耐心与毅力, 加之自身约束力不够, 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比较容易打退堂鼓, 难以保持对英语的持久的学习兴趣。

2.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 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这在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学生能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正确评估自己的学习状态, 这会潜移默化地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 面对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会有勇气去克服, 会知难而上。而相反, 如果动机不明确, 他们就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思维懒惰, 缺乏上进心和竞争意识, 这会极大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

3.学生自身素质差异。心理学的发展愈来愈证实了人对外来信息的掌握必定要以以往的经验为背景, 有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 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 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 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 对语言学习悟性不足, 学习方法不科学,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

4.教师的“另眼相待”。任何一个班里都有学困生, 他们也是老师眼里的“眼中钉”。特别是初中生, 开始进入青春期, 受不了老师的批评, 他们自由散漫、懒惰贪玩、孤芳自赏、狂傲不羁。其次还有可能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 如多数教师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最大原因归咎于“学生智力差”, 整个课堂依然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不能设法使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造成一部分学生实际上处在学习活动的外围, 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二、转化学困生的几点策略

1.乐于给予关爱, 帮其建立信心。学困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成绩暂时落后。作为教师千万不能冷眼看待, 讽刺挖苦。他们同样具有自尊心, 渴望进步。教师应平等对待和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帮学生找出具体的原因, 对症下药。在平时课堂上, 只要发现学困生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我都会把机会留给他们;或者尽可能为他们创设低起点问题, 创造机会放大他们身上的优点, 以激励其争取学习进步的信心和决心。

2 . 善于创设情境, 进行语境教学。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 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对于那些学困生来说, 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情境, 他们不会主动开口说英语, 恐惧说英语, 我们教师要努力为孩子创造氛围, 在英语课上, 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全英文的;除此之外, 我们可以每周设立一个英语日, 这天在校的所有活动都必须是全英文的, 哪怕有语法错误也没关系, 只要大家都能明白彼此的意思。当然这对于学困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但在互帮互肋的过程中, 他们可能有些言语说得不够准确, 甚至是不伦不类, 英语中夹杂着汉语, 但这些毕竟能使平时不爱说英语的学困生说了、用了, 日久天长, 随着英语知识的日渐积累, 句子也会越说越长、越说越完整。

3.基于学生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布置分层作业。全班所有学生按照一个要求布置同样的作业, 势必会造成“学优生吃不饱, 学困生吃不到”的不良现象。布置作业的初衷也将无法达到。针对这几年中考的趋向, 学优生每天安排一些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一般的学生可安排一些紧扣教材重点, 有一定的灵活性的作业题, 通过训练让他们很好的把握重点、难点;学困生则安排每天背诵默写规定的单词和词组, 加强基础题的运用。在课后, 教师还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在学困生的作业检查和辅导方面, 多给他们正面肯定, 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 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 随之而来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 同时唤起对更高水平的需要。

4.巧用活动促学, 实行以优带差。我市推行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是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以及展示反馈, 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尽一切可能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引进组内组间竞争的机制来促进激发组内优生主动帮助差生, 差生积极寻求帮助的热情。比如在小组所获积分中, 可以将学困生展示或检测所获得的比分适当放大, 让他们意识到在小组中的重要性, 这样无论是小组内的学优生还是学困生, 都将会激发他们合作学习的内驱力, 从而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 就会觉得学有所获。

5.勤于家校沟通, 形成转化合力。学困生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与家庭有关系的。比如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现象、单亲家庭现象较为突出, 这些学生由于缺少了父母的监管, 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要是因为这些原因造成的学困生有所转变, 就需要我们通过家访、电话沟通或者召开家长会等沟通方式对学生、家长的情况进行详细、具体的了解与分析, 结合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制定转化学困生的目标、方式和时机。只有做到有的放矢, 才能事倍功半。

13.浅谈家庭教育的内涵、现状及对策 篇十三

成都师范银都小学李慧娟

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问题已成为时代课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就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部分家庭教育问题,着重从“教育孩子学会吃苦”、“让孩子在乐中求学”等七个方面简要论述家庭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赏识教育创新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

一般说来,家庭教育有两种基本含义:一种是指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另一种是指请家庭教师进行课外辅导。我们这里所要探讨的是第一种含义,即主要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学习的革命》一书曾提到过:“大多数大脑研究人员确信,在一个人一生中头4年里发展起来的是学习能力的50%,而不是知识的50%,也不是智慧的50%。但就是在这早期的岁月里,婴儿的大脑完成了大约50%的大脑细胞连接??那是将来所有学习基于其上的通道。”从而得出结论“如果这是事实,那么,家庭,而不是学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家长,而不是教师,是主要的启蒙教育者。”然而,目前我国的家长教育几乎完全是个空白,父母怎样才能成为一位更好的老师呢?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在谈到女儿成材的关键时,提到了功德无量的《早期教育与天才》;著名的家庭教育实践者周弘在培养出天才聋女周婷婷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赏识教育的理论构想。是的,有许多的家长都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摸索前行。然而,我们看到的是,还有更多的家长却仍然保持着一颗执着的心,随意构建自己的家教方略。他们抑或恩威并用,抑或放任自流。有些父母甚至认为教育子女就是学校的事,只要他们由进校时的“问号”变为出校时的“句号”就行,也不管这个“句号”画得是否圆满。当然,可以说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举动,也可以说或许我们的父母有些力不从心。尤其在部分地区,家长本身文化层次较低,教育的不得法也就应运而生了。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但是我们相信家庭的责任决不仅仅在于育,更重要的是,必须担负起真正意义上教的重担。现就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部分问题,分析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二、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1)从“吃甜”到“吃苦”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中国有个传统:长辈总是努力为子孙造就一份家业,留下一笔财富,造福子孙,长宜子孙。其实财富并不能“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明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幼小心灵的成长。本着“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于是便有了蜜罐里泡大的一代。这一代孩子往往独立能力很差,父母把得到好分数看成是孩子的唯一任务,其他一切家务,就统统由父母包办代劳了。其实这并不是帮忙,而是剥夺了他们锻炼能力的机会。相反,在美国,不分担家务劳动的孩子是很少见的,不是擦汽车,就是剪草坪,一到暑假,加油站、快餐店、超级市场,到处都有中学生忙着干活的身影,他们在劳动中不仅获得了报酬,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的这些孩子吧,他们把所有的时间几乎都用于了补习班、看电视、睡觉、打游戏„„有位女孩,已经年满十八了,却仍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惬意日子,母亲陪着去找工作,可前脚进去后脚立刻又出来了,说是没信心,又说是太累,还说是工作级别不够。更悟出了吉隆坡中日孩子对抗时,我国惨痛失败的原因之所在了。寄生、依赖思想是这一代孩子的致命弱点,望子成龙的父母们,要想培养出能经得起生活磨砺的孩子,那就让他们学会吃苦吧。

(2)从苦学到乐学

人们常说学生生活很苦,我想这苦应该是指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在学校里,他们要接受一天十节单调乏味课的学习,回到家后不仅要完成家庭作业,还要服从父母安排的各种培训,小提琴、钢琴、二胡、舞蹈、英语等超负荷的学习任务,孩子能不累吗?我国有句古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其实如果苦就指苦学的体验,那是不值得称道的。真正能作舟的是“乐”。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在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高钢最初把孩子送进美国学校时,因为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大笑,下午三点不到就放学回家而忧心忡忡,然而后来他也不得不为此“无为教育”所折服。给孩子一个快乐成长的发展空间,让孩子在乐中求学,作为父母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3)从专制到民主

作为父母,你的孩子因你而愉快、开心,还是痛苦、拘束呢?CSC赴美夏令营有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对美国老师说:我最讨厌的人是中国父母和老师,他们都是缺乏爱心的、凶狠的人。”使得美国父母频频对中国父母侧目。这话的确是冤枉了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你是一个父亲或母亲,一定爱你的儿女,问题出在哪里?你不是爱得不够,而是爱得不对。“打是疼,骂是爱”这就构成了凶狠的爱。一位初一男生告诉我“妈妈总是让我干这干那,可是从来不听我的意见,我做错了事,她就只会打骂。”家庭里没有民主,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只有服从,没有发言权,同一件事,老师只信家长,家长只信老师,唯独不信孩子。沟通是架起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作为父母,虽然你给了孩子来到人世的机会,但你却不能剥夺孩子自主自立的权利。现实中,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能像刘亦婷那样与父母有说不完的话的究竟又有几个呢?我们许多父母教育方法不得当,通过教育使孩子反而讨厌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可取吗?

(4)从父母到朋友

我曾遇到过一个爱看孩子日记的母亲,当提到为什么要看孩子日记的时候,她告诉我们完全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她作为父母,关心孩子的想法是正确的,然而这种关心孩子的举动实在是不可取的。问起她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怎样看待妈妈的这一行为时。他毫不犹豫地说:“不想让妈妈看我的日记!”其实尊重孩子的隐私,给孩子一个完全自我的空间是可行的。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人性中有个‘弱点’,就是经不起尊重。你不断尊重他,他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把全身的劲都使出来。即使是最差的、最调皮的孩子也会被你的真诚和尊重打动、折服的。因为尊重是心灵沟通的‘灵丹妙药’。”作为父母,为什么不能放弃“父母”,而不放弃“朋友”呢?

(5)从责难到赏识

教育实践家提出了赏识教育这一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家长应该将教婴儿学说话、学走路的耐心和信心延续到孩子的整个成长教育阶段,他认为“不是孩子需要常识,而是常识使他们变得更好。”赏识是一种激励,是一种教育,它能唤起自信和乐于学习的激情,使孩子智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

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警戒,但是更需要赞美。刘亦婷的父母很会赞美,培养出了自信但不骄傲的女儿。周弘很会赏识,将聋女培养成为天才。作为父母,首先应该高呼:我的孩子最美!无论成功、失败,都应懂得孩子需要你的支持与鼓励。这种需要就像人人都需要吃饭,人人都需要温暖一样。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赏识是使孩子喜欢你的秘诀,也是使孩子获得成功的基石。他们会沿着开满鲜花的道路前行,将“让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来编织你们!”写入日记。请相信:如果孩子有了高飞的冲动,他就决不甘于在地上爬!

(6)从高分到高能

大多数的父母都以成绩作为评定孩子的唯一标准,这样,最终导致孩子成为了学习的奴隶,考试的机器。于是分数高的孩子成了父母在人前夸耀的资本,而分数低的孩子则让父母“颜面无存”,真可谓“分高孩子像个宝,分低孩子像根草”。于此,传统的应试教育必须担负部分责任,考试中的反复失败,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形成严重的失败感。有的考试是为了让学生考好,有的考试是为了把学生考倒:目的不同。有的考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有的考试却增加了学生的自卑:效果迥异。考试,难免“几家欢乐几家愁”。用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高分低能的孩子将来更难立足社会。因此,作为父母必须正确对待孩子的分数。

(7)从模仿到创造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创造。创造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力的教育,其中心就在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提到:“中国老师教学生画画,要让学生看画得像不像,而美国老师则让学生看画得是不是。”而这“像”与“是”之间带来的结果可谓大相径庭。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父母首先应该给孩子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气氛,使他们能按照自己的爱好和意愿去进行活动,扩大和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开拓知识面,多让孩子动手,培养独立能力,发展孩子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同时还要为孩子创造力的发挥提供多种条件。

有位哲人曾说过:“我希望中国的父亲都学做富兰克林的父亲,中国的母亲都学做爱迪生的母亲。任凭自己的孩子去玩把戏,或许,其中能走出一个爱迪生来。”虽然我们的家庭教育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但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定能在实践与经验的基石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2、刘卫华 张欣武 著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家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3、徐英《素质教育启示录》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4、章永生 傅宗碧 著 《家庭教育心理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

5、刘良慧 张先华 著 《教育观念的革命》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年5第1版

6、陈枚 著 《家庭教育的艺术与方法》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7、彭书淮 编译 《教育书》 海潮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上一篇:国防教育感悟作文400字下一篇:【最新】感恩 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