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共14篇)
1.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 篇一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自主学习策略论文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高中学生接受社会科学思维训练的主要渠道,大多数学生对政治课并不感兴趣,主要为高考而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疲软”。笔者在本文中,阐述自主学习的内涵和提点,结合新课程核心理念,提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新课程理念;策略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点
(一)自主学习的基本含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决定的自觉能动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一种学习理论和学习方式。教师的合理指导是基本前提和保证,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由学生自己计划、判断、选择、执行、监控、调节的积极能动性学习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基本方式;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生独立学习,是学生主宰自己的学习。这里的“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也包括学生群体的自主学习,是狭义上的“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第一、能动性
能动性相对于受动性。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上,它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有: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从这个角度说,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它走出了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
第二、独立性
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他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对他人的依赖性上,将学习变成了机械活动,丧失了学习品质的独立性。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上,独立性是其实质和灵魂。它要求学生摆脱对教师、对书本的依赖,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自行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第三、差异性
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往往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在同样的学习条件下,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这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以自己现有的水平、基础出发,忽视了学生个体不同的最近发展区,结果是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
第四、协调性
自主学习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和学生自身学的相互作用,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以求教和学的协调以及师生关系的协调。自主学习同时也重视同伴帮助,注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等形式以达到生生互动、协调发展。
二、新课程核心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
三、新课程理念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策略
(一)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它表现为学习志向和愿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推动力,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根据思想政治课自身的特点,苦练本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情趣横溢、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差异性这一实际出发,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资源来开发,发展学生的优势差异。
教师不能一味只看分数的高低,而是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个性,捕捉其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允许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利用多种渠道为其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三)实行课堂讨论法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讨论法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小组的观点或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实行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所谓开放性,就是不拘于传统的、固定的或单一封闭的模式,而是要冲破学科、课堂和书本的局限,实行思维方式和教学途径的多元化。
实行开放性教学,要求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走出课堂,超越书本;不迷信老师的经验和权威,敢于向教师、书本和权威挑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独到见解;敢于想别人所未想,言别人所未言,做别人所未做的事;要积极开拓获得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方莉: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12):180
[2]苏东坡:让思想政治课“活”起来――政治课上提高学生兴趣的几点思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03)
[3]史维东: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反思[J]思想政治课教学,,(04)
[4]谭英: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J]安顺学院学报,2007,(03)
2.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 篇二
一、从导入新课入手, 寻找良好的开端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一开始就平淡无味, 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所以, 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要多样、创新, 紧扣教学内容,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 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 巧妙设计形式多样的导言, 比如:歌曲、传说、典故、名言警句、新闻资讯、生活事例、恰当的比喻等,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激发求知欲, 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探求新的知识。如在讲“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框时, 开头让学生欣赏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从歌曲中激发学生敬党爱党的思想感情。这样轻松自然地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
二、课堂过程中,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兴趣
(一) 运用多媒体,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较多地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它形象逼真、生动新颖, 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 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调动他们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应用, 减少他们听课的疲劳状态, 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进而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同时, 还要善于运用多媒体, 课堂中, 可以多多运用图片、视频、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立足实践、结合热点, 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政治新课标》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 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在教学过程中, 要坚持运用时事报道为先导的教学法, 把时事融入到政治教学中, 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事儿, 改变以往认为政治只是纯理论, 与生活没有联系的错误观点。时事报道为先导的教学法看似平凡, 实则是意义深刻的教学法, 它能在更大程度上体现政治课的时事性和政治性, 而且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要求教师把握时代脉搏, 把政治课的知识和关心国家大事有机结合,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同时, 实践性是政治课的灵魂, 思想教育是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而先进思想的历练离不开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日,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到十字路口帮助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参加清洁路面、擦拭护栏的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学雷锋、树新风的快乐。这些实践活动每个实质上也是政治课堂在课外的延伸。
(三) 打造幽默诙谐、生动形象的政治课堂, 激发学生兴趣
政治课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抽象, 如果仅仅就事论事, 学生学起来会觉得索然无味, 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如果应用幽默、漫画、典故、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等来对理论进行讲解, 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上可采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形象化, 例如讲授“我国的政党制度”时, 为帮助学生理解, 我打了这样一个比方: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 一定要把对方压倒;而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 为了大合唱更加和谐, 就要有指挥, 而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 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于是, 同学们很快就理解。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感觉亲切、理解深刻, 无形中就产生了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四) 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创设乐学情境, 就要求教师在教法上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注入式, 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 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讨论的题目不同于一般的问答题, 它需要我们在研究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生活水平, 研究教学的需要和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讨论题目不仅要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接受, 而且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使孩子有话可说。讨论题难易要适度, 具有针对性、导向性和新颖性。
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喜欢哪个教师, 也会喜欢他教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影响学生, 而且要以个人人格的魅力对学生实施影响, 在师生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
课堂上, 师生间如发生了矛盾, 教师绝不可在全班同学面前指责、批评, 甚至讽刺挖苦学生, 而应首先做出让步, 对个别同学的对立情绪暂且做冷处理, 等学生冷静下来后再交换意见。这种做法既顾全了学生的“面子”, 又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学生还会因感激你的宽容而喜欢你所任教的科目, 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要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 还要尊重、爱护学生, 尤其是对那些差等生更应多给些关爱。可以通过对其家庭生活的了解、关心, 来帮助他们摆脱消极、自卑的心理。他们有进步及时表扬鼓励, 使其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帮助他们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久而久之, 这些学生就会愿意和你讲真心话、贴心话, 他们就会因“亲其师”而喜欢你任教的政治学科。
摘要:高中政治课肩负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重任, 肩负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任。但目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高中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并不容乐观, 表现为比较低落。本文重点对高中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提高提出建议。
3.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 篇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前主席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这是时代发展对人的要求。可见,让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发展,完成生命底色的重要阶段,因此,探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肤浅认识。
1.更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据心理学家研究,人类通过五官吸取知识的比例是:视觉80%、听觉11%、嗅觉3.5%、味觉1.0%,可见通过视听获取的知识信息高达90%,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政治是综合性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政治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它能融文字、图像、影像、动画、声音、音乐等多种形式于一体,视听并举,动静兼备,能为学习营造资源丰富、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从而使得教学内容容易为学生所掌握;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示更多的知识信息,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视听感官的潜在功能。
教学中笔者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例如在讲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时,将战国时期的故事——公孙龙和守城士兵之间关于白马非马的对话制作成动画,对话如下:据说,公孙龙过关,关吏说:“按照惯例,过关人可以,但是马不行。”公孙龙便说白马不是马,一番论证,说得关吏哑口无言,只好连人代马通通放过。学生不仅被新颖的教学形式所吸引,而且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这样的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效果显著。这正好合了托尔斯泰说过的一句话:“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师秉承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宰,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学生只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堂向学生开放,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一种轻松而又引人入胜的氛围中,慢慢地,一步步深入探究,促使学生重视结论转而重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通过问题教学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最佳方法之一。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质疑 、思考、解疑的过程。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设置问题情境呢?笔者认为设置问题情境一定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为出发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尽量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的中难度问题或中低难度问题,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导到教学主题上来的目的。问题发展应逐步深入,做到前一个问题恰好是后一个问题的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拓展,环环相扣,使得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又有层次。例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中笔者是这样来设计问题的:
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的MTV,让学生思考:
问题1、MTV中哪些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小组接龙完成)
问题2、它们分别体现了什么类型的传统文化?(阅读教材独立思考)
问题3、它们因什么而精彩,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同上)
问题4、它们对我们产生了什么影响?(小组讨论)
问题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呢?(同上)
在本节内容中,设置的5个问题层层递进,揭示出本课的主要思路“什么是传统文化(问题1—3),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问题4),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问题5)”。问题的设置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由浅入深,第一个问题解决后,能自然而然地过度到下一个。使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指引下,从整体的角度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不会只跟着教师走,却不知走向何方,同时以上问题情境的设置,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了某种悬念,从而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在阅读教材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中拓展思维,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3.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教人以渔,受用终身。”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一直以来,政治学科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基本方法的掌握关注不够,尤其是忽视了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其实,政治学科教学不能限于知识的传授、考试分数的提高,而是应该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人生奠基。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想让学生学好政治这门课,只靠教师单方面努力是行不通的,强行灌输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也不会得到提高。要改变这一现状,最关键的是采用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高中政治课程实践性很强,这就要求教学紧扣时代脉搏,与时政热点、社会现实相结合,因此笔者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途径了解最近的时政新闻,如利用晚读时间开展读报活动,午饭后集体收看新闻,通过收音机收听新闻等,并定期举行时政知识竞赛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小组成员合作举办一周一期的以时政知识为内容的黑板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对时政热点的分析。
4.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 篇四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强调,课程应具有发展性,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教育要立足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已走过多个年头,经过多种方式的培训,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绝大部分教师仍采用“满堂灌”或“一言堂”,学生被动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也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效率,甚至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蔓延。
面对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一方面能够全面深入地探索和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帮助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探索,学会主动改革,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成长。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自主、合作学习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学习者自主性方面的理论性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领域的许多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他们纷纷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大胆主动的去学习,去探索。在这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适时地给学生指导点拨,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建构新知,提高能力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这种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学生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可见,这种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要培养学生这种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与培养才能逐渐形成。
三、课题立项依据
1、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看。经济全球化要求社会成员具有交往、合作、分享的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
2、从我国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合作学习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对于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意义重大。
3、从我校政治教研组当前实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教师较多关注教材教法,对学生学法,尤其是对合作学习指导不足;亦有相当部分学生学习方式单
一、陈旧,被动,需要寻找新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结合教情学情,研究合作学习,对于转变传统的教法学法具有现实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结合,使本校高中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上一个新台阶,从而引领我县高中政治教学。
1、寻求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政治学科教学质量。
2、通过课题研究,师生共同总结出在一定的学科领域内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可行性方法。
3、学生掌握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自信开朗的性格,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善于动手、善于交际等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富有社会责任感等价值观和世界观。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问卷法:设计问题和表格,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归纳
2、文献研究法:搜集有关资料,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新形势的要求为方向,探索评价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科学方法,迅速摸清我校高中生探究性能力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3、行动研究法:尝试用多种手段探索出培养高中生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经验总结法:总结在实验中成功的经验、教训,并在研究中收集资料便于今后总结课题。
六、课题研究过程:
课题研究计划一年半时间完成,共分三个阶段。
1、研究准备阶段:
------撰写开题报告,分配各项任务。
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例如:填写课题研究申请书,撰写开题报告,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目标。
2、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
----学习理论著作,撰写读书笔记及撰写论文 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有关高中政治自主合作学习的课题的专著学习及其他课题的成果进行文献研究,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采用研讨会的形式进行了开题相关工作的部署。通过学习理论专著,例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验的难点、关键点、及着力点的思考》《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理念与实践》《新课改形式下教师角色的回归》等教育著作作为开展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撰写多篇读书笔记、教学随笔及读书心得,对本组课题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阶段
----制作调查问卷,分析调查问卷。
本阶段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我校我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问卷调成,分别在高一4班(文科班)、高一5班(实验班)和高二3班(平行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98份,收回98份,及时统计了调查结果,书写了调查问卷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第三阶段
------开展公开课探究,积累教学案例
本课题开设了多节公开课,如《经济全球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开展课例研究。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除了邀请全组老师听课意外,还邀请学校其他教研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评课议课,之后邀请其他政治老师进行了集体讨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3、总结阶段
——进一步开展公开研究课及反思总结
对课题研究实施前后学生的变化进行了个案分析,调查高中政治自主合作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构建状况以及课题实施的实际效果。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收集资料,撰写中期报告,进行阶段性总结。
七、课题成果分析
(1)科学分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础和依托的,没有分组,谈不上合作学习,没有科学分组,谈不上能有好的效果。分组可以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老师进一步调整。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如性别、性格、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寄宿走读(走读生比较之下更有条件搜集下载查阅资料)等方面因素。在每一节实验课前,都在分组方面下了工夫。根据课堂活动需要,有时还要将小组合并成大组,正是有了合理的分组,两组学生才能唇枪舌战,激烈交锋,势均力敌。否则,分组不匀,有可能出现默默无声冷场现象。
(2)小组奖励。我国学者王坦(在《合作学习: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中指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在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方式,老师必须向学生讲明学生小组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它与学生的个体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只有当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个体自身才能达到目标。在这种条件下,小组成员之间必定会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关系,以一种既有利于自己成功又有利于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动。当小组成员达到了共同的目标时,老师应该给优胜组奖励,奖励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也可以是物质的东西。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在合作学习中一定要有。因为它可以是学生达到共同学习目标的一副“引子”,因为它的存在,学生会很在意小组活动的结果,他们也会积极地投入到小组活动中来,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与竞赛。
(3)酌情评价。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强调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在学生问卷调查中我发现,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很强烈的期待,假如老师对小组的活动没有及时做出评价,他们会表现出失望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们下一次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这就告诉老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做出合情合理的评价。合作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的是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往往热衷于分数排队,比出强弱胜负。
这种评价方式,由于拿到高分的或好名次的毕竟是少数学生,而大多数学生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因此这种评价方法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转化成小组计分,将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整个评价的重心发生了巨大变化。评价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性,评价标准一定要注重开放性
八、课题取得的成果
(1)从学生收获来说,我通过课题调查活动,了解到学生对什么是合作学习,怎样进行合作学习比较陌生,因此在不同的年级向学生介绍了合作学习方法,并且通过实验课让他们践行了合作学习方法。这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人际交往技能、形成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2)从教师收获来说,通过课题活动,提高了理论素养,丰富了教学经验,撰写了教育教学论文,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提高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自觉性。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九、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虽然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如何设计为课题服务的问卷,尤其是研究过程中的问卷,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2、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还缺乏力度
3、合作学习方式需要老师和学生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怎样体现,怎样运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4、对研究过程中的实验课案例剖析深度不够,课题研究还不够开放,以后在课题活动中注意邀请课题“外援”,让专家学者,学科外的老师,甚至学生参与到课题中来,我以为这种做法定有裨益。
以上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继续探索和验证。
小课题研究申报表
课题名称:高中政治自主、合作
学习方法的探究
课题申报人:韩梅
5.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 篇五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对于传统课堂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师生互动的形式和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适当调整教学环节,因为不同的课型对同一教学环节可能会有很不相同的要求。在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逐步建构了针对概念课、命题课、复习课和习题课这四种课型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概念课教学模式
概念课的教学模式是:预习――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合作交流(认识概念、形成概念)――展示交流,质疑点拨(理解概念、辨析概念、深化概念)――检测反馈(巩固概念、运用概念)――课堂小结。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这一模式注重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将概念形成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学生认真观察、思索,找出共性,加以概括,形成概念。这样学生会循序渐进地参与探究学习活动,从而避免了简单直接地呈现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展示交流,质疑点拨”这一环节,让部分学生向全班汇报研究成果,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畅所欲言,大胆质疑,进一步理解概念、辨析概念和深化概念。例如:在异面直线概念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教室或生活中的各种实例或几何模型,进而发现空间两直线除平行和相交外还有一种位置关系:存在两条直线既不平行又不相交,即不能共面的两直线,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抽象出异面直线的本质特征,概括出它的定义,并画出直观图,即沿着实例、模型、图形直至想象的顺序抽象出正确的概念。
二、命题课教学模式
命题课的教学模式是:预习――创设情景――合作学习(探究猜想)――展示交流(引导论证)――推广应用――检测反馈――小结与作业。
在这一模式中,突出了合作学习(探究猜想)和展示交流(引导论证)这两个环节,要求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猜想、验证命题,体验命题的发现过程。在合作学习(探究猜想)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发挥的“导”的作用,学生在探究、猜想中产生思维障碍时,教师要适时给与点拨、指导,为学生指明探究方向。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后,教师组织各小组展示讨论形成的结论时,要及时给与评价和点拨,对猜想的合理性给予评判。当各小组的结论不一致时,教师要及时组织围绕各结论的合理性进行讨论,最终确定较为合理的结论。在展示交流(引导论证)这一环节应注意:在学生经过探究,找到论证的思路之后,不要急于让学生证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讲出自己的思路,并反思自己的思路是怎样想到的,使更多的同学受到启发,相互借鉴,并讨论能不能用其它的方法来证明,促使学生思路发散,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分析问题。对于命题课的总结,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做。让学生总结本节课自己的收获。这些收获包含对命题的理解,规律的总结,解题方法、技巧的运用,今后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教师适当强调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强或削弱命题的条件,让学生思考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三、复习课教学模式
复习课是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课的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认知的继续深化和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是:概括导入,确认目标――梳理知识,构建网络――合作交流、提升能力――注重过程,典例深化――达标练习,反馈提升――反思总结,布置作业。
具体操作如下:
1.概括导入,确认目标
复习课的目标不同于新授课的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整合性。例如:在“二项式定理”这节复习课上,根据历年高考对这部分的考查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可设定如下复习目标:
(l)知识目标:①理解并掌握二项式定理,从项数、指数、系数、通项几个特征熟记它的展开式。②会运用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的特定项。
(2)能力目标:①怎样记忆数学公式,如何提高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从而优化记忆品质。②树立由一般到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意识,了解解决问题时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二项式定理的复习,使学生感觉到能掌握数学的部分内容,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课前或者课上,发放复习学案,利用学案中的表格、框图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复习内容,并让学生选择一定的角度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认真进行自主构建。同时,教师多巡回,以便发现问题,在关键处给予学生适当适时的指导和点拨,补充和完善学生的思维建构。
3.合作交流,提升能力
师生共同交流收获,通过交流完成对知识的回顾,同时引导学生构建出所复习内容的知识结构。这样,使复习的内容条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完成“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同时,明晰本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以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4.注重过程,典例深化
学生先独立完成典型例题,然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和收获,最后师生共同剖析典型例题,真正弄懂、弄通典型例题。教师进行点拨时要从复习的整体考虑,就某一个问题展开,以点带面,从特性到共性,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深化及规律的总结。
5.达标练习,反馈提升
本环节是对复习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又一次升华。此环节要求学生迅速做好达标练习,然后对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对其中暴露的缺陷和不足及时矫正、补偿。
6.反思总结,布置作业
这是整节课系统的概括,是全部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应该包括:①站在整个中学数学体系的高度,完整地归纳概括复习内容。②概括总结数学思想方法,说明适应范围和应注意的问题。③对复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要进行强调,同时选配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外练习。
四、习题课教学模式
习题课的教学不能仅仅以做题为目的,而要通过习题巩固知识,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习题的分类与归纳、引伸与拓展,完善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习题课的教学模式是:独立完成习题,明确交流题目――小组合作交流,确定重点问题――班内合作交流,突破重点难点――师生共同小结,完善归纳提升。
(1)独立完成习题,明确交流题目。根据教学内容精选一组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其次要求他们找出这些题目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题目,特别
是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可以进行变式练习的题目、有生长点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是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2)组内合作交流,确定重点问题。选出本组要在全班交流展示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①本组已胸有成竹的题目;②本组仍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③本组确定的重点题型等等。
(3)班内合作交流,突破重点难点。教师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知识的重点处、疑难处和关键处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
6.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 篇六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信息时代的学习型、创新型社会,新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主要依赖教师课堂45分钟的教来学习,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应彻底变革。未来的社会知识更新更快、社会协作分工更细,这就要求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一些充满求知欲的会自主学习的充满合作精神的人。英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核心就是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知识载体、设备器材,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去独立涉取知识、探索知识,以开放合作方式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作为外语教师,我认为应从这些方面做起:
一、课前巧妙布置预习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1.高中教材编写采取话题(Topics)、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路子。因此,教师可以按照任务型教学法的要求围绕即将学习的每个单元的话题,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以引导、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并且在检查的过程中不断地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向纵深方向拓展。例如,在即将学习SEFCBook1A中Unit7Eearthquake的这一单元前可让全班学生分成五人一个小组,给出5个不同的任务,每个学生自愿承担其中一个具体的任务:
①Find out some pictures of Zhangheng and seismograph.
②Something about the two big earthquakes in San Framcosco.
③Have a summary of Tangshan earthquake in 1976.
④Describe the“9.21”earthquakeinTaiwan
⑤Try to explain the reason why earthquakes happen.
学生通过上图书馆或在校园网上即可搜寻到大量的相关资料,有英文的、中文的、中英文对照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展示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要求小组内以简单的`英文,以Freetalk的形式在上新课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上新课时,不同小组选拔出的多个学生主持人上讲台前,通过多媒体双向教学网向全班同学展示搜集到的文学资料、图片、多媒体动画片断等,辅以精彩的英文讲解词,演示结束后,大家一起评选出本单元话题最佳学生主持人,最佳讲解词,学生课前预习时的部分成果在课堂上得以公开展示。
2.在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肯定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大大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课堂上巧妙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习惯的形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坚持采用较为灵活的,偏重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老师的提问应量避免学生机械回答的简单问题,多提一些能让学生开动脑筋的未知
7.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 篇七
一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政治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教师大部分采用照本宣读的教学方式, 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根据调查, 有将近80%的学生很少参与或从来没有参与过课堂的活动, 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融入政治的教学活动中, 整个课堂只有20%的学生以及教师在维持, 因此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学生的兴趣缺失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单调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调查中, 很多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给予较多的发言机会, 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形成主动提问与回答的习惯。
2. 学生缺乏学习政治的能力
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需要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 且与社会结合较为紧密。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高中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 辩证逻辑思维刚刚起步, 对于政治学科部分理论的理解较困难, 只能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另外, 高中学生涉世不深, 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还未形成正确的认识, 因此无法建立政治理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而且在高中的政治教学中,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得也比较少, 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政治教学内容进行记忆。
3. 中学生对政治课程内容不感兴趣
调查显示, 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政治课程不感兴趣, 只有10%的学生对政治课程有兴趣, 其他学生表示无所谓。政治课程的内容对中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而且大部分都是理论方面的知识, 很难让学生产生内生动机, 许多学生学习政治是为了应付高考。
二培养学生政治课程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学生兴趣、教学方式、课堂氛围、教师素质都是影响中学生政治学习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将从这几个方面对中学生政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1. 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与学习。兴趣属于一种内生动机, 即动机的来源来自于个体的内部因素。内生动机具有持久稳定的特点, 对于行为的产生、维持、调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兴趣是中学生政治自主能力培养的前提,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其主观能动性对课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政治教学中, 应时刻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 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兴趣的培养上, 应注意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 通过创新教学方式, 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可以减少政治课程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 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生动, 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以实际的事件材料作为切入点, 例如从马航失联探讨中马关系的变化, 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马航方面的信息, 结合政治的内容, 对问题进行阐述, 并做成报告的形式, 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时事热点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可以使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和实践性。
2.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和主导者, 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除了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外, 还需注重自我发展, 不断地为自己充电, 提升个人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教师是培养学生政治课程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为提升中学生政治学习的成效, 对教师的要求有: (1) 中学政治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 由教学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 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 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因材施教; (2) 中学政治教师需要吃透政治教材, 熟练掌握教材当中的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使课堂更有效率; (3) 中学政治教师需要掌握新时代下先进的教学技术,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能使枯燥的政治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中学教师需要了解时事热点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将热点信息与理论知识穿插起来讲解, 使理论知识更为具体化。同时, 还要扩展学生的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新闻, 培养与时俱进的思想。
3. 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政治教学都是以教师讲授课程内容, 学生听讲的单方向教学方式为主, 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度都很低,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因此,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中学生政治自主学习能力的保障。
这需要教师将主导权交给学生, 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支配学习的权利。首先, 在课堂上, 教师应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通过开放式的提问, 让学生积极思考, 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论进行思考与质疑, 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 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产生新的想法, 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其次, 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 应做到民主与平等。通过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 减少课堂压力, 有助于学生勇于质疑, 自由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 教师应对学生发言做出适当的反馈。其具体的操作为,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是对错都应做出积极的反应, 即教师需要发现并赞扬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一种自信心获得的重要方式, 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
4. 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的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 教学观念的更新需要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来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传统的政治教学方式较为陈旧落后, 已无法满足新时期中学生个性特点的要求以及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 亟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为中学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从根本上改变如今高中政治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
体验式教学是政治教学中的一种新方法。它要求学生充分地融入教材的内容中, 通过实际体验, 感受教材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时事研究与新闻辩论是体验式教学中的两种方法。时事研究是教师将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事件作为教材, 采用步步设疑的方式,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对案例进行分析, 时事分析可以锻炼学生将政治理论用于实际问题分析的能力;新闻辩论是对一个具有争议性的热点在学生中间举行辩论赛, 学生自行搜集材料, 通过辩论的方式, 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 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
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政治虽然是一门理论性学科, 但是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 而且政治学的知识理论还可以用来分析和预测实际的热点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说, 政治也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其教学不能仅限于理论层面的教学, 还需加强实践方面的训练。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增强政治学科的应用性, 增加学生对政治的兴趣。
在教学中, 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行捕捉社会热点, 并自拟课题, 以小组的形式亲身参与到社会调查中,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验证先前的猜想或得出合理的结论, 最后形成书面的报告。通过社会实践将枯燥的政治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 锻炼了学生透过社会现象的表面, 发现深层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对时事有了一定的了解, 还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坤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2
[2]魏建隆.高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企业研究, 2013 (18) :132
8.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篇八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自主学习;引导
自主学习是对于学生过去学习模式的优化,让学生做自己政治学习的主人,使学生通过深入的了解,研究,解疑等方式学习和掌握教材内容。不难发现,现今高中政治教学中不乏忽视学生主体性的现象,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发挥不足。本文从高中政治教学现实出发,提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1.1推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
政治教材内容其实离我们很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习政治能够让学生深入的理解现实中的问题和事情,深入的了解自身。政治教材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方面,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解决理论政治问题,还能够将政治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从而完善自己的生活,促进自身的更好成长。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政治知识,推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
1.2优化高中政治教学
现今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很多教学方法都旨在丰富政治教学内容,自主学习却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它能够改进学生的政治学习态度和状况,使学生的政治学习更深入有效,同时也能够有力的优化高中政治教学。所以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的参与重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取缔落后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学习政治。
1.3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
自主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同时也强调教师的指导和辅助。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在给予一定的安排和讲解之后,学生参照教师的引导自觉思考和探索,政治学习的方向会更准确,效率也会大大提升。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建议和疑问,能够调节政治教学方式,完善授课方法,改进教学计划,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科学。自主学习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很多的交流机会,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创设。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政治的途径
2.1灵活将政治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学生在政治教学中之所以自主性不强,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兴趣不足。所以教师要加强政治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学生产生了政治学习的好奇心,自然愿意主动学习政治,努力改善自身学习方式,深入探索和研究。教师可以把政治教学与生活相结合,通过真实贴切的生活现象或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问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消费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几乎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买些什么。如果你想买一样东西,你会为了什么理由而乐意花钱呢?”学生经常买东西,但却很少思考消费的原因,教师这个贴切生活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基于兴趣去思考。教师结合学生的结论再补充详解,就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消费心理和行为知识。
2.2努力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
教师想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应当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内学习政治,发挥自身能动性。教师要多接触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可以适时的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政治学习状况。对于学生的学习困惑,教师应当给予中肯的指导,使学生能够解决学习难题。同时,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根据教材内容提出疑问,让学生自主思考和研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创设教学环境,拓展学生的政治思维,促使学生吸收政治课本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授企业的形象和信誉知识时,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海尔企业的服务宗旨,鲜明事例等。让学生根据所看的资料思考一下,说说自己对于企业形象和信誉的认识。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不时询问学生的看法,与学生共同探究,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师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以自主积极的态度学习政治。
2.3積极引导学生动手学习
自主学习是发挥学生创新潜能,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途径。学生的政治学习不应当局限于课本,而要积极动手实践。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动手学习的意义,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政治,提升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对于就业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要重视就业问题?中国应当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求职者应当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念?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教师在提出这些问题以后,可以让学生做一个调查,询问身边的人。学生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获得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政治学习途径,也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
2.4有效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指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绝不是毫无方向的思考和探索,而应在教师科学指导下的高效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给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学习要求,指明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让学生能够高效利用时间,收获课本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政治学习大体上分为政治知识预习,自主学习和政治课本复习等部分。对于具体章节的学习,教师可以分为政治概念的理解,重点政治知识的学习,课本知识的拓展等部分。教师科学合理的指导能够督促学生有效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政治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还有利于学生政治学习能力的提升。
3.总结
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以探究的眼光学习和思考,不仅能够使学生高效学习政治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所以教师应当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将生活与政治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朱仁宝、王荣德主编,《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郝良群.“三自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9
[3]李瑾瑜等编,《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
9.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 篇九
葛建光
(江苏省溧阳中学)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只重视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学习自主性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学习结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
首先,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事先预习的习惯,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要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然后在教师讲课时要根据自己的标注重点听课,对于不懂的知识课堂上可以进行主动询问,当堂课解决好这些问题。由于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很多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的,如果不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就有可能影响下一节课乃至今后的物理学习。其次,在听课的时候,学生不仅要听教学的内容,还要学习教师的思路和对问题的分析方法,并且及时做好笔记。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物理的学习规律,迅速领悟已学过的内容,遇到问题也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再次,要及时进行复习。如果对学过的知识不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或复习,就容易出现知识间的断层,很难进行知识间的联系与融汇,从而造成知识的脱节。而物理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很强,这样学生就很难灵活地应用知识去分析与解决问题。只有认真做好以上几个学习环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使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以后的复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课后习题加以重视,既要有基础性的反馈,也要有训练型的提高。这样不但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将学习的知识得到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
二、激发学习动机
1.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接触这项事物,了解和学习这项事物,不断地进行探究和实验,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满足感和乐趣。对于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教师可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性,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效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非常有限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即使接触到了物理知识也没有仔细研究。因此,教师就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还能够不断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高中物理课程的开展。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荷叶上的露珠看上去晶莹剔透?为什么玻璃中的空气泡看上去特别明亮?接着让学生观察光照玻璃球、光射在玻璃水杯中的现象。然后进行折射与全反射知识讲解„„最后,根据本节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是物理学家经过认真的观察得出的,很多伟大的知识理论都是从一些小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动机
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必须让学生对于物理学科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知识的学习,并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不断地了解自然,探究更多自然现象的出现与原因,为人类解决迷惑的同时利用物理知识为人们服务。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吃力。因此,物理教师要科学地应用生活化教学,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紧的联系起来,这样不但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简单化和直观化,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在以后的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学会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物理学习过程中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促进学生物理自主性学习的培养。所以,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引题,并学会应用其中,从而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光的偏振的物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列举生活中3D立体电影的例子:为什么不戴眼镜时看到的是模糊的影像,而戴上眼镜就能看到清晰立体的影像呢?继而使用两个偏振片观察透射光强的逐渐变化过程„„这样的例子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到的,教师由此例进行引题,不但能够让学生对于光的偏振有一定的初步了解,还能够使学生对于光的偏振产生一定的好奇心,想要了解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现象。因此,学生就会集中于课堂之上认真的听课,从而达到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还能够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去形象地阐述理论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不要过于看重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通过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乐趣,同时,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理解科学探究的精髓所在。因此,在课堂上学生探究行为的设计成了提高探究创新能力的关键。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假定、假设,构思自己表达的内容结构,能即兴地表达、倾听与交流,达到一定程度的自主进行探究的能力。
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来增加学生的阅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进行探究行为的设计,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实践的反思和感悟,还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是省“高中化学课程基地”,依托该课程基地建设工作的开展,建设了理化生学生自主体验的实验室。实验室建设是构建核心教学内容体验式学习模型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途径,完善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结构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实践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我们的“标准化实验室”能开齐学生分组实验,现代化的“数字化实验室”能进行比较准确的定量实验探究,正在集成“虚拟实验室”,视频实验、动画实验等,将现实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进行过程模拟,进一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正在筹备建设部分“自主实验室”,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实践和创新体验的机会。这些都将会不同程度地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物理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秀英。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宁夏教育科研,2009(02)。
[2]谢汉萍。实施情感趣味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10.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 篇十
根据我在一线课堂中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动机。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才有潜力,有兴趣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民主,幽默的课堂气氛,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由讨论,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热闹,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这样创设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教学一年级快乐读书屋中的《荷叶姐姐》时,开篇便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美丽的视频情境,引导学生欣赏荷塘美景,优美的景色,同时配上动听的音乐,立即将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全部调动起来,将学生带入美的境界,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通过视频让学生对荷塘荷叶的美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我利用板画(展示荷叶姐姐),想不想听听她的故事,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孩子们的兴趣立刻调动起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要下雨了》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使学生更形象生动的感受到下雨前小动物们的变化,同时通过观看小白兔与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激发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的兴趣。此情境的创设连接出下一情境,让学生在连续的情境中,把学习看成自己的愿
望和需要,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去学习。
二、营造氛围、激发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在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学习中学会自主探索,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为了在语文课中能让学生自主探索,我有时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探索环节,有时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风》一课时,由于课文结构具有相似之处,所以第一节我引导学生去学习,剩下的两节向
让学生看一看有什么相似之处,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节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其中的知识,并把自己的得到的收获汇报给大家。这样一来,孩子们即主动又积极,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是短期行为,而应当把它当作一项长期的工作,如果像搞运动一样,一阵风吹过就结束,学生燃起的探究之火也许会渐渐熄灭,我们的民族创新意识也就永远落后于别人。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设法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最终让学生形成自觉探究、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质疑问难、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应允许和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当我出示课题后,学生马上对课题产生兴趣,借此时机学生会问:“小壁虎的尾巴怎么
了?”“他为什么要借尾巴?”“他都向谁借尾巴了?”等等,此时的他们正用头脑中的问号,来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又如教学《春雨的颜色》时,学生质疑,“雨是没有颜色的,她们为什么说春雨的颜色呢?”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给予真诚的鼓励,让学生敢于质疑;给予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善于质疑;努力创设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经常质疑。
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语文教师在关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应多提供学生活动的机会,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学生说的训练。还可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因为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在教学中我选择故事情节较强,人物较丰富,内容有趣的课文,引导学生演一演,如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进行故事情节表演。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自主学习。最后师生再共同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因为要表演,学生得仔细揣摩小动物们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因为要评,表演时学生得认真仔细欣赏,整个过程学生热情高涨,能力也得到充分的锻炼。又如
学习《北京》后,要求学生课外收集北京的一些著名建筑,和古代遗址的图片、文字资料,围绕“美丽的北京”为主题,以全班为单位制作黑板报。这样学生对北京的了解更丰富了,同时也更加热爱祖国的首都北京了。
五、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障
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语文知识无处不在,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知识,也要传授生活中学语文知识。我们学语文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书本,要“有意”在生活中学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一切新的、美的事物,周围发生的好人好事,有意义的影视节目、网络、新闻、广告、对联和各种自然、社会现象都有观察的必要。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 XX 啤酒,步步领鲜”、“使用 XX 牙膏,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便形成了在生活中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课文中也要再现生活。如学习《风》一文,风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看看在我们生活中哪里可以找到风。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11.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 篇十一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政治课堂;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一、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所谓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就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对现今的教学知识内容进行主动学习,通过小组的交流模式进行深入探究,最终实现课程标准中的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认知目标主要包括学科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概念原理等,情感目标则指的是对学生思想上、情感上、道德品质上的培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与新课程改革有很大的相识度,也是新课改开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区别,其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帮助达到共同进步,在培育21世纪有创造、有梦想、有能力,敢拼搏的新时代新青年方面能够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
1.创设问题隋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习情绪变得更加高涨,思维想象力也能变得更加活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可一味地单纯进行理论讲授,否则只能让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进行教学,则可以让政治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比如,笔者在进行高一政治《投资理财选择》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了关于我国最近一段时期的经济形势,之后,让学生结成小组扮演社会上不同的角色,通过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对当前的投资理财产生宏观的概念和认识。学生有的扮演证券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综合市场经济环境,综合对比进行谨慎理财;有的学生则扮演自己的家人,对家庭的投资进行演绎。整个课堂气氛也因为学生绘声绘色的扮演而更加活跃,学生在此过程中对于理财的探求欲望也更加强烈。
2.提出探究问题,启迪探究思维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解决问题,再对问题进行反思的过程。在实施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需要充分运用知识,并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收集相关的资料,让学生的探究思维得到启发,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比如,笔者在进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教学时,将学生非常喜欢的《太阳的后裔》电视剧引入到教学课程中来。笔者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柳时镇为什么能够舍弃爱情,而投身到维护世界和平中来?从此部电视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重要精神是什么?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凭借自己的努力而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之后,笔者让学生组成小组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太阳的后裔》本身就是学生非常喜欢的电视剧,加上其与政治课程教学的结合,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程内容的兴趣,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学习的效果很好。
3.结合生活教学,点拨探究方法
在探究型新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是知识的搬运者和传播者,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指挥者,需要帮助学生探索更加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深化课堂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予以内化,提高其学习能力。比如,笔者在进行《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的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而是将教学地点放到了生活中,让学生组成团体拿起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点滴的记录,让学生探索生活中的哲学,在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处理中、各种问题的解决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形成正确世界观的基础上融人自己的特点,探究最好的、最适合的学习方法。生活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而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需要以生活为沃土。同时,政治课程教学的内容也必须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具有活性,其学习才具有意义。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更好地对政治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探究性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作为此教学模式的主要应用者更加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探索,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模式对其进行改革,讓探究性合作教学模式更好地帮助學生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让整体教学沿着新课改的方向越走越好。
12.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 篇十二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针对学生的主体性而言, 一是针对学生的选择性而言。前者是指学生在课堂中能否体现出自己的主体性。只有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 才能够使学过的知识经验与知识客体相互发生作用, 继而建立起相应的联系, 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后者则是指学生能否在课堂中实现自己的选择性。学生要凭借以往的学习经验以及兴趣爱好,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环境, 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二中学政治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太过强调对知识的灌输
我国传统的教育多是应试教育, 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中学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多数会选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强调学生要记住课本中提到的相关概念, 还有一些基本的知识原理, 很少结合学生的实际, 也不结合现实社会上的一些重大事件等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训练就是将课本中的原理进行再次的分解, 最终的结果还是让学生记牢教师在课本上提炼出的重点知识。正是这个原因, 致使很多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 对部分问题常常无从下手, 这种现象反映出来的实际问题就是教师没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没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生探究精神培养的欠缺
中学的政治课程与普通文化课程存在很大的差别, 中学政治课程实际上就是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并且引导学生去探寻人文精神。在中学政治课堂上, 多数教师非常重视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 要求学生将课本上的内容背下来。这种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下降, 对所学知识产生厌烦情绪, 同样对所学知识或者提出的问题也很少有见解。导致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就是教师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国大多数中学政治课堂的教学模式, 都较多地倾向教师的教学水平, 提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基本上每节政治课, 教师都会将学生这节课应该看什么, 学习什么新内容, 怎样对上一节课所讲内容进行有效复习等, 做出统一的安排。有的中学政治课堂上, 时常出现教师在黑板上写, 学生在下面抄;教师自己讲, 所有学生听的现象。学生不会或者是不敢向课本资料提出质疑, 或对教师提出疑问, 基本不会发表自己的任何看法。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模式非常单一, 学生基本上没有多少自己学习的时间, 导致很多学生不怎么喜欢政治课, 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大多数中学生的自主性受到抑制, 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三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政治教师要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良好教学环境的方法很多,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音乐、提问等来构建。在讲到政治课本中“自我新期待”这一课题时, 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孔子的语录, 比如《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 在学生听完语录之后, 教师可以直接给学生提出问题:“吾日三省吾身是什么意思, ‘吾’是指什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能够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即教师要在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 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这样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时知道如何去学习。中学政治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 需要重视这门学科的共性,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目标的规范性, 进而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面对新知识时能够进行自主式的探究学习。例如, 教师在讲到政治课本中“生命精彩”这一课题时, 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 然后再向学生提问:你在生活中曾经被什么事情感动过?如果有, 请向你的同桌讲述一下, 也可以站到讲台上与大家一起分享。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情况, 做进一步的引导, 教会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通过这种方法, 教师能够调动课堂气氛, 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去聆听或者发言, 自主地去学习、接受新知识。
3.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 也就是让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会让学生对政治课堂产生厌恶感, 进而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分析案例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案例, 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 在学习“消费者保护权益”的时候, 教师可以直接引用当前社会上发生的真实案例, 对学生进行教学。新闻上报道, 有一天贾某邀请自己的两个朋友去一家餐厅消费, 在吃饭之前, 点到龙虾时问店主是不是一盘58 元, 店主回答“是”, 然后贾某就直接点了两盘, 在结账的时候, 贾某看到店主给的消费单据时吓了一跳, 平日里很普通的吃饭消费, 竟然花掉了他3000 块钱。于是, 贾某叫来朋友一起看菜单, 找餐费是怎样产生的, 竟然能够花这么多钱, 在检查无果之后, 他叫来店主为自己解释各项费用的花销, 谁知店主回答说龙虾是一只58 元, 所以是正常消费, 还将贾某直接赶出了餐馆。贾某一气之下将餐馆告上了法庭, 最后经过法院的判决, 贾先生得到了应有的补偿, 讨回了公道, 并得到餐馆店主的道歉。通过上述案例,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自己再与学生一起讨论, 引导学生了解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餐馆的店主侵犯了消费者的求偿权以及知情权。教师通过引入这种实际案例,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教会学生在生活中面对问题时, 应当如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进而培养他们自主思考与学习的能力。
四结束语
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需要教师先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再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让他们对政治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产生兴趣, 不再觉得枯燥乏味, 愿意主动地去学习政治知识, 让学生成为政治课堂中学习的主体, 不再依赖教师, 进而提升学生的政治课成绩, 完成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天健.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 2009 (34)
[2]莫文席.浅谈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 2012 (6)
[3]邓麒麟.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2 (5)
13.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 篇十三
内容提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自主学习已是当前各科教学的主流,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是学生学业取得成败的关键。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适时、得当、有效的引导,这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引导,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课外学习方面的引导。对学生的有效引导首先要学习理论,转变观念,为有效引导奠定基础;其次要在课堂中不断实践,逐步提高,为有效引导提供实践阵地;最后要注意课外延伸,建立机制,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创设氛围,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心倾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多维评议,引导学生合理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导展开的几个方面。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1、研究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心理与能力方面的条件。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民主和谐的氛围,离不开学生一定的学习能力,只有学生在心理和能力方面具有充分的条件,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有可能落实下去。
2、研究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条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引导,采取哪些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有哪些引导的策略。
3、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延伸到课外,教师如何建立有效的鼓励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自觉的进行课外自主学习。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调查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状况以及教师引导情况,对课堂的状况作出合理的评价,分析问题的症结。课堂行动研究。
2、实践法。针对当前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现状以及教师的引导情况,提出可行有效的引导方案与策略,并在课堂中与课外不断的展开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
3、讨论交流法 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加以讨论和交流,并能及时解决研究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现状分析
课堂有效引导的现状,在我们平时教学和一些教研公开课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我们的数学课堂常常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要么引导泛滥,整个教学以一连串的问题来贯穿,教学始终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完成,学生一直被教师牵着走,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余地很少,教师所完成的就是通过一个个的问题把数学知识教给学生。要么许多老师们受所谓的开放式教学的影响,教学观念过于开放,往往呈现一种放羊式无引导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抛出一个大的问题,由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索或者合作探究。教师从讲台上隐退下来,任由学生去进行“滚爬摸打”。而当教师在满心期待着学生的精彩发现时,学生却又东扯西拉,答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更可悲的是此时教师想讲却又不敢讲,想引却又不敢引。因为他们深怕教师讲得多了,引得多了会被扣上“灌输教学”的头衔。这样的课堂总是让我们感到很不是滋味,课堂往往死气沉沉,缺少活力,学生的参与面很少,有时即使课堂挺开放,但由于缺少了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一个个学生的回答总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目标得不到落实,教学重点突现不出来,整节课没有一条很明朗的主线索。针对这样两种很不理想的课堂现状,我们老师展开了讨论,每一个开课的老师进行了反思。有的老师提到,出现这样不理想的课堂首先是由于自己的观念上存在偏差,总认为学生那么小,哪有能力来自己学会知识,尤其是到了公开课的时候,深怕学生的回答会把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给打乱点,所以最好是设计一连串的小问题,学生就不会打叉了,有的老师提到,自己即使设计了开放式的教学,但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教材的钻研不够,课堂上学生出现的回答教师总是不能适时的引导,教师的教学机制很欠缺。通过老师的分析,我们得到一个共识,教师的适时、适度的有效引导对于整节课的完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学应该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教师有效的引导源于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源于对学生知识基础的深刻了解,源于教师教学机智的锻炼。
(二)具体实施
1、学习理论,转变观念,为有效引导奠定基础。
人有怎样的观念决定着将会有怎样的行为。科学的学生观、教育观是有效引导的基础,也是形成愉快、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有效的引导其实体现了教师浓厚的教学机智,体现了教师的深广的实践智慧,更是一位教师人文底蕴的良好的显现。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改变居高临下的角色意识,自觉地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应该正确的看待学生,既能看到学生身上存在的无限潜力,又能充分的认识到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需要教师科学地予以引导和培养。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正确的认识到教师引导的作用,学习引导方面的理论,努力提高引导的有效性。
2、课堂实践,逐步提高,为有效引导提供实践阵地。
有效的引导策略来自于教师高超的实践智慧。人的任何能力都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掌握有效引导的策略。鉴于此,我们在课题组内展开了课堂实践,力求在实践中掌握有效引导的策略。
(1)创设氛围,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任何事情只有投入到其中才可能有所收益,要投入就要有投入的动机。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外在的和内在的之分,内在的动机如:强烈的成功欲、兴趣、爱好及保持成就感的需要等。外在的动机如:他人的要求、环境的约束、社会认可的指向等。有动机的学生自然能够自觉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但是对于许多缺乏学习动机尤其是内在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可能就非常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在实际课堂中我们一方面努力把教学内容设计的有趣些,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能投入到学习中来;
(2)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借助一定的材料,学生学习之前,根据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实际有意识地准备探索材料,让学生在我们精心设计的材料中自主探索学习新知。(3)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优质的问题设计,是直接引导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高效开展的手段。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预设的目标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来实现的。于是问是教师有效引导常用的方法之一。如何巧设问题,这是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前应反复思考、推敲的重要工作。一节课的问题引导不能设置太多,太多了就引导得过细,就容易驳夺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有效的引导问题应设在:新旧知识衔接处、知识的重点处、学生容易出错处等。(4)用心倾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有效的引导策略来自于教师高超的实践智慧,也来源于教师超强的捕捉能力和敏锐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学会倾听,能在发言中把握学生的理解,并作为生成的重要资源,将“山穷水复疑无路”引向“柳岸花明又一村”的理想境界。有时充分利用学生回答中的错误资源积极进行引导将使课堂教学往往会产生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
(5)多维评议,引导学生合理评价
能客观的评价自我和他人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引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评价的引导时,我们要突破了传统学科教学中对学习单一的“作业评价”、“考试评价”模式,要几种评价多维交叉、有机结合。通过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另外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应该教给学生评价的标准,引导学生能从正反两方面客观的评价。
3、课外延伸,建立机制,引导学生自觉学习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仅停留在课堂是很不够。我们针对我们了解的课外引导的现状,对学生课外引导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内容明确。我们希望学生能做学习方面能自觉的自学哪些内容,完成哪些作业,我们都给学生明确的规定,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
(2)建立机制。我们通过建立一些奖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
(3)分层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要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有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真正尝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甜头。对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引导学生课外自学学习难度较大、思考空间较大的题目;对学习能力弱一点的学生我们对课外学习材料的提供、课外学习要求都可放低些要求。
五、课题研究的问题分析
1、教师的教学机智有待加强,教师捕捉问题的能力和敏锐的问题意识有待加强。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尽管教师注意了对学生的引导,但当学生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回答和事件时,教师有时还得滞后处理,及时处理、及时引导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2、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巧设问题引导,对问题的把握,设计还需要在每课堂实践中精心设计。这是每一节课的引导的关键。
14.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 篇十四
关键词:
高中生 自主学习教育观念 师生关系 归因 学习方法 自学习惯
协作能力 自律意识
摘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讲究教学方法,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整合教育力量。正确的归因师生关系有助于高中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学会竞争合作,发展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树立学生自律意识
加强常规管理 ,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具有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传统教育却轻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轻素质提高重应试训练。因此,目前仍有一些教师将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认为学生素质的培养可有可无,人为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造成不少高中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没有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课内忙于记笔记,课后死记硬背,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习负担过重,成了知识的消极接受器,学生自主学习环境难以创设,综合能力难以培养,素质教育难以实施。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必须认真探索高中教育教学规律,仔细研究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课题,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就此,笔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从以下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传统的“应试教育”在我国影响很大,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负担过重,缺乏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与现代教育思想严重脱节甚至背离的。
自主学习主要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的现代学习理论和现代教学结构理论为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由瑞士的皮亚杰最早提出,再由科尔伯格、斯腾伯格等人发展起来的,现已形成为一种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并成为目前西方极为流行的学习理论流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现代教学结构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居主体地位,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的主体。学生与教师作为相互依存、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教与学的联系就显得十分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学生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最大可能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1.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教学观
教师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学生大脑的巨大潜能,相信高中学生已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相信他们中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可塑性,能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尊重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与学生默契配合,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在日常学习中,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网上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听课、复习、作业、思考、发言和讨论,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精心安排计划观察分析事物,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求知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通过教师的导向和学生的学习相互作用,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努力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2.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众所周知,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外因,必须通过学生这个自主学习的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认识到学好英语的现实意义,帮助学生相信自己的学习潜能,对英语学习充满自信,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参与,公平竞争,密切合作,共同进步,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讲究教学方法,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教师要按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原则,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编对话、角色表演、热点问题讨论与英语演讲,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机会主动参与和表现,努力为学生展现个性自主学习获得成功创造机会。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知识水平、实际能力,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因材施教,对与旧知识紧密相连的新知识,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顺利掌握,基本不讲;对全新的知识,教师要寻找新知识呈现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和讲解;对练习与复习课,教师也不忘让学生思考,对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各抒己见,引导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呈现、整理、质疑与提高,不断创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环境,使自己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整合教育力量。
现代教育观提倡师生间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高中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具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而在各种活动中又带有强烈的情感因素,这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具有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以个人的良好人格、威望和精湛的教学能力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自己积极情感感染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注重良好班级人际关系的建立,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具有宽容的精神和多元化的现代意识,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学会与学生沟通交流,转变教师角色,使自己从原来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变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时刻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爱是学生接受教师的情感基础,是启动学生内在动力强化自主意识的外部条件,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也正是在教师自己创设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经常用赞许的话语激励学生,不简单地否定学生回答的问题 ,发掘学生错误回答中的闪光点,多让学生解答疑难思考提问,激励他们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产生兴奋和愉快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教师的爱,增进与学生的感情,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移情体验是个体通过移情对移情对象产生新的认识和情感。师生双方彼此的移情体验有助于缩短师生间的代际距离增强代际协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有熟悉感、和谐感、理解感、依赖感、睿智感以及学生对教师接近感、安定感、共鸣感、依赖感等师生双方彼此的移情体验会促使师生感情的沟通和融洽,能对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移情能使学生更愿意接近教师,相信教师,尊重教师,对教师的言语产生认同感,让教师对学生具有感召力;而教师对学生的移情能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增强教师对教师价值以及对学生所赋予的使命的认识,更有效地搞好教学工作。实践证明:即使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也会因拥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三分管理七分情感。这道出了师生双方彼此的移情体验的特殊作用,教师要予以高度重视。
四、正确的归因有助于高中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归因指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推测、判断或理解的过程,学习者可能用各种原因解释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其中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四个方面的原因起支配作用。按学习者对学习成功或失败原因的来源来看,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为内部原因,任务难度、运气好坏为外部原因;按其变动性来看,能力高低、任务难度归于稳定因素,努力程度、外部环境归于不稳定因素;按其是否能受自己控制来看,能力和持久努力虽都属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但前者不受意志支配,而后者受意志控制。
不同归因方式的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觉调节程度存在差异。调查表明:一些高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惧怕学习,讨厌学习,并非是智力运气等问题,而是对自己的学习现状缺乏正确的归因,不能正视挫折与失败,不能积极迎接挑战性任务,采取回避的办法,人为影响了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发现外控型学生过多地将自己的学习归因于题目太难、运气不佳等外部因素,很少在自身努力等主观因素方面寻找答案,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而内控型学生却总是倾向于把学习活动归因于自己的智力、能力和努力,常常通过对自己的努力程度、时间安排、方法选择等进行自我调控,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习情况,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利用控制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性维度三个原因特性组成的因果关系结构,以给学生成功的希望为总原则,做出对学习有利的正确归因,让学生对学习评价具有清醒的心理和认识,及时帮助学生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激发学习动机,调整学习策略,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五、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认真审题,帮助学生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掌握解题技巧,在讨论思考中分析判定最佳的学习方法与解题思路,交流学法,取长补短,规划学习;教师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中感悟解题思路,养成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中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是自主学习的必备条件。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抓住教学中的重难点,由易到难,精心设计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的材料,练习及问题可以是语言知识方面的口笔头材料,也可以是学生在阅读预习的练习材料,也可以是学生改编对话课文发表自己观点的活动训练材料,还可以是学生在预习或复习过程中遇到疑难的反馈信息,但不论什么的材料都应对学生的自学具有指导性,都应从拓宽学生的思路出发,把教师抽象的讲解变为学生主动进行的预习和复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动手、动脑、动口,独立地摄取巩固拓展知识,形成自我探究与反馈能力,使学生由长期完成预习复习作业逐步转向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
六、学会竞争合作,发展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高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容易沟通,喜欢从众,会自发地按照他们的兴趣爱好形成若干非正式群体,但竞争意识强,不愿服输,这有利于他们形成主动学习团结竞争的良好氛围。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正式和非正式群体,对学生合理分组进行合作性学习;在具体活动中要引入竞争机制与评估机制,采用分组竞争与及时评估相结合的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学会同学间相互合作与竞争。为了能让小组在比赛中获胜,也能展示自己的才能,他们常常以旺盛的学习热情、高度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到课前的一系列准备活动中去,主动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有效地运用各种信息资源,解决疑难,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自然而然地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树立学生自律意识,加强常规管理
自我调控能力的形成是培养学生自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自律意识与规范的常规管理,有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自律意识。教师要循循善诱,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教育教学始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自控能力等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教育切入点,让学生对纪律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懂得违反纪律的错误性与危害性,形成遵守纪律的信念,让学生对纪律具有正确、积极的态度,自愿遵守、积极执行、坚决维护,利用集体力量,形成人人遵守纪律的集体舆论,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执行维护纪律的意志力,增强自控能力。
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常规管理,让学生养成自我调控的习惯。教师要把严格要求遵守纪律与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相结合,从学生课前准备、课内参与、课外复习等环节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以学生自控为主,外加的他控为辅,以他控开始,实现自控为终,以积极引导为主,消极的强制性执行为辅,以培养良好的纪律行为为主,纪律处罚为辅, 帮助学生计划、监察、调整、控制、反馈、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持续的自我调控能力训练,及时帮助学生调整行为和思维方法,摆脱对教师和他人的依赖,促使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独立地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欣赏运用自我调控给学生所带来的良好学习效果,将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行为。
八、结束语
要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应从培养高中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入手,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精心设计学习过程,讲究教学方法,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引导高中学生学会竞争协作,进行正确的成功归因,增强自律意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大均 《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8月第1版
2.刘 琴 《自主创新--素质教育的瑰宝》
3. 常熟市孝友中学 《学习型校园网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推荐阅读: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激趣方法的论文11-30
高中英语趣味教学浅析06-24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浅析09-05
浅析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08-01
浅析高中生音乐素养的培养11-26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07-30
浅析高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及内涵07-22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11-03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