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反思

2024-06-20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反思(共12篇)

1.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反思 篇一

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感悟

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凭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热爱,在开学初,我参加了肥城市进修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培训会。此次培训请来的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有李凤霞、陈淑萍、肖建光。还有我们进修学校里的骨干教师亲自上课。培训的内容有《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中小学生学习能力指导》、《班主任心理成长工作坊》、《社会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等。

在培训过程中聆听了几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都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心理健康培训就像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扫去了我心头的烦燥,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几度迷惘徘徊的心灵,就像冲破晓雾的第一道阳光,使我豁然开朗!

李凤霞老师的讲座,将我的目光紧紧地聚焦在大屏幕上。他对学生的辅导,独树一帜。她的方法、她的技巧、她的策略值得我们借鉴、值得我们学习。她在讲座中说到:小学阶段学生发展的重要主题是养成一种勤奋、积极、进取的学习与生活的态度。“天天向上”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特质。我们不难发现新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脸上都是洋溢着对新学校、新生活的兴奋、期待与希望,上课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回答问题。可是过了六年之后这些充满朝气的孩子脸上却写满了自卑无奈,追根到底是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家长、教师的负面评价使这些孩子自卑、自贬、消极麻木。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他成绩处于班级的下游,经常拖欠作业,是那种让人感到比较头痛的后进生。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经常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他,久而久之,在我的严格教育下他的成绩反而下滑了不少。可

是一年后,我发现这个孩子的成绩稳步上升,已经处于班级的中游水平了,我纳闷极了。现在回想起来,我终于明白了其中原委。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会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倾听。蹲下身子好好倾听孩子的心声,协助他共同解决难题。所以说这次的辅导让我走出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说教和辅导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这次的培训不光是对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有用,对班主任工作也是十分有利,少批评多疏导。

陈淑萍老师的家庭学习习惯培养中的“强化”步骤也令我耳目一新。在这以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布置家庭作业时,应该规定时间让学生完成是多么的重要。小学低段的孩子没有时间意识,通常40分钟完成的作业他们都要延长到

一、两个小时。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孩子形成作业拖拉的习惯,对他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弊而无利。而以结合作业多少分钟完成的评估形式、在封闭环境中独立完成作业等强化方式能有效地改变学生作业拖拉的局面,也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家庭学习习惯培养的辅导方式,使我们受益匪浅。

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仅8天左右,但在我的心理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处在初步的学习、摸索阶段,但我相信它肯定能帮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难题。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一定会迎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灿烂明天!

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成长反思

本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从内心深处滋生出一片片绿洲,浸润着整个自我,启迪我脱离陈腐的轨道,踏上崭新的旅途。让培训的收获转化为强劲的动力,让过去的遗憾时常鞭策,奔向崭新的原野!

肖建光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学知识要学到心里去。因为学到脑子里的东西是知识,学到心里的是智慧,从知识到智慧需要一个漫长甚至一生的历程,这一历程叫成长过程。”这段话深深扎根到我的潜意识里。因此,我极其珍视这次培训及其整个过程,培训虽然完成了,但还要积极学习、探索,力争尽快地把知识转化为智慧的甘泉,化作些些细雨,唤醒春来复苏的大自然!让更多的人绽放智慧人生!

下面谈一下本次培训的几点反思。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深入接触“心理咨询”这一课程之前,可以说我对“健康”的理解是狭隘的。之前,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并鼓励孩子多参加些体育锻炼,我以为有了健康的身体,就会有幸福快乐的生活。虽然这种思想也不为错,但通过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我明白“心理健康”

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身为老师,在教好孩子们文化课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因为健康的身体再加上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提高工作的幸福指数,教育出更健康向上的孩子。

二、教学态度的转变。

学习的这些天,抛开了一切繁琐杂事,自觉学习机会难得,便静心学习领悟。虽然老师们的讲解非常精彩,但由于自己的基础水平受限,我仍感受到了学习的苦和累。此时,我想到了我的学生们,平时的教学中,我是否关注了他们的学习基础?体会到他们学习的心情?反馈过他们对学科学习的意见?审视自己的结果便是:一定要多体察孩子们的学习心情,多理解孩子,千万不能做高高在上的老师。

另外,授课专家的提醒也让我时时在反省自己。各位专家都有主张说:“学生是我们影响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老师在面对学生时也要有一颗谦卑的心,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还有对后进生教育的诠释都让我对老师这一职业重新定位——蹲下来协助孩子学习,这才是为师之本。其实,教育是“心”的教育,心快乐了,学习自然会事半功倍,这是多么简单的教学智慧呀!

三、生活理念的转变。

“心理学是一门幸福学”。的确如此,家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我们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拥有健康的心理会让人滋生幸福的

感觉,而幸福的感觉又能传递感染身边的家人,和谐快乐的生活由此开始。所以,善待老人、体谅爱人、关心孩子应该是我践行此次学习的最好方式。

四、教孩子、教学生的方式的转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一点也不假。父母的生活习惯、品行道德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为孩子做好一个健康乐观的榜样示范应该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这点我一直在认真做,努力做,孩子也朝着一个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但目前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父母孩子一样大,如何对做好青春期的父亲,我正在摸索中。再用小时候对他们的教育方法似乎已经不能让孩子接受了,虽然孩子还没有出现我们常说的“叛逆”,但我一直在找寻最好的方法来和孩子沟通。而这次心理培训正好填补了我此项的空白,老师讲解了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特点以及案例,让我在教子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知此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对待学生也应该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

另外,给位专家对家庭教育内涵的诠释,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及生动而又睿智的案例分析,都让我为之震撼,真正为我上了一堂心灵成长课。

总之,本次培训让我收获多多,感悟多多,我将努力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之中,让身边的每个人都能幸福的成长起来。

2.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反思 篇二

1 在探讨学生心理问题的来源时, 要用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去分析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尤其是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 值得注意和重视。现处的时代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以及随之而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面临的物质财富日益多样化, 这是一个选择的时代, 也是一个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二是快速的社会文化变迁。现代化与地球村使东西方文化发生着深刻的碰撞和融合, 无论是价值观还是生活方式, 都既有传统的, 也有现代的。所有这些无不强制性地要求每一个人进行自我调整, 以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环境。而中职生因为学历低, 在高层次人才都不太好就业的形势下, 更是前途未卜, 不容乐观。

不可否认, 校园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也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成长。学习生活的紧张;课余生活的单调;特别是双休日生活的乏味;娱乐场所, 活动器具的缺乏, 使有些学生觉得压抑、烦躁、兴趣减低、生活缺乏乐趣;人际关系的复杂化, 也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 学校教育重智育、重操作技能, 轻德育, 轻心育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同时, 学生个体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方面。青少年学生生理迅速发展接近成人, 心理却相对滞后, 身心的不协调使他们处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 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中间地带。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尽相同的, 有些素质本身就具有某些倾向, 如不良个性特征、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的卫生习惯等, 加上人生观的不成熟、不稳定等等, 他们对某些变化难以适应, 导致焦虑、不安和心理压力过于沉重, 而出现心理上的失调, 导致心理障碍。

2 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时, 要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 兼顾共性与个性

也就是说, 在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时, 既要以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水平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 也要照顾少数学生的独特之处, 只有这样, 才有做到统筹兼顾。

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问题, 低层次的中专学历在日后社会上如何立足, 可以说是学生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青春期共同的心理特征, (如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进取性、闭锁性、社会性) 使他们有着基本相同的情绪情感特征 (敌对冲动、胆怯懦弱、抑郁冷漠) ;以上两者, 可以以几百人的大讲座形式来给学生们提供成长所需的知识养分, 以“知”为前提带动“行”, 在“行”中体验微小的成功快乐, 逐步达到和谐的知行统一。

而对于另外一些有着自己独特心理问题或心理需求的学生, 则宜于采用个体咨询的技术, 即面对面的心理辅导。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最好的教育就是适宜他个性发展特点的教育, 就是根据学生自己从已往生活环境中提炼出来的基本定型的反应方式, 制定并实施既符合他的心理需求又能通过最近发展区获得提升的方案。这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比如对听课学习时思想爱跑神的学生, 给予专门的注意力集中训练;对场所恐怖的学生, 给予系统脱敏治疗;对性方面的心理问题的学生, 给予相应的心理帮助……

这两者之间, 还可以有中间层次的, 即组织起有同类心理困惑的学生, 形成一个小团体, 施以专门设计的活动方案, 类似于心理拓展训练。比如依据检验班班主任的目标, 以增强班级团结力和凝聚力为主题来设计活动, 用“合力吹气球”、“吹空罐”、“东拼西凑”等游戏。再比如, 有的团体以学习动机的激发为目的, 有的团体则恰恰相反, 以降低学习焦虑为目的, 有的以人际间的有效沟通为目的……

3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要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

充分发挥各种外部事物的多层联系和学生内部的身心联系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学生不是单纯的生物个体, 每个学生来到学校, 并不是白纸一张, 而是有着个人的成长背景和学习经历的。学校也不是神圣的殿堂, 即使是老师也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个人历史中, 有与家长的关系, 与老师的关系, 与同学的关系, 这些关系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有害的, 甚至影响到今天。个人现实中, 同样存在与身边这些人的关系。教师创设情境, 学生角色扮演, 在模拟现实中, 可以把这些活生生的人际联系生动地呈现出来, 扮演者设身处地深刻体验, 学会换位思考, 观察者纵览全局旁观者清, 可以反省自身, 可谓一举多得。比如, 在体验什么才是有效的人际沟通模式时, 设置情境如下:你和同学合作做实验, 出了意外, 老师质问你们:“怎么回事?别人都做得好好的, 你们两个怎么回事?”这里边, 既有同学间的沟通模式, 也有与老师间的沟通方法。不同的小组表现出了不同的沟通模式, 老师的点评才有了现实的基础, 在比较中学生们对表里一致型的沟通方式有了清晰的把握。在以后的校园生活里, 逐步练习掌握, 为将来职业生活中与各种服务对象的有效沟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我们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隐含了一个前提, 那就是学生们不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 大多数学生也不是有心理障碍的人。正常情况下, 每个人都是身心统一的, 心理活动与外在行为是一致。这样, 我们就有可能通过行为来推测其心理。行为包括有声语言、肢体动作等, 语言又有声调、语气、表情等。这就给我们及早发现个别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提供了依据, 班级心理信息员和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来筛查、甄别正在滑向心理不健康边沿的学生, 利于进一步的防治。而且, 身心统一的观点也告诉我们, 通过身体的外部行为和动作可以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如心灵健美操可以放松身心, 昂首阔步走路可以提高自信心, 手抚前胸然后打开并大声说:“我感觉我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起到积极心理暗示的效果。这样的方法很多, 不一而足, 原理都是用动作来提升心理。

心理本来就是从哲学脱胎的, 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和改善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 是一个高瞻远瞩循序渐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肖水源.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田雷.德育第一册[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3]邹泓.心理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3.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反思 篇三

关键词: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

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一线教师率先发动,继而政府推动,走的是一条“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2001年以来,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由教师“个体”的自发行为转变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行政行为,依托行政力量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经过几年的跨越性发展,目前,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级组织网络基本完成,心理辅导课有了相对固定的课时安排,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日趋规范,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实现了从自发、自愿的“教师游击队”向专业化队伍的飞跃。本文拟就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经验、问题与反思作一番阐析,作为一个发展的案例求教于同仁,以共同探讨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经验——以专业化为核心

2001年以前,浙江省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部分教师与学校的自发行为,缺少专业指导以及统一部署。2001年,浙江省教育厅设立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依托行政力量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由此,零星的、自愿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式开始转向有计划的、行政推动方式。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近几年来,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迅速,专业化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一)完善制度建设,组建四级组织网络与专业支持网络,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发展

浙江省依托行政力量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主要从以下两条途径进行:

1.完善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方面,鉴于2001年以来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基本上处于一个“量”的扩充阶段,这一阶段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的重心主要集中于组建组织网络与建设教师队伍。2001年以来浙江省指导中心颁布的10个文件中有7个涉及组织网络与教师队伍建设。在量的扩张达到一定程度后,下一阶段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的重心将转向考核评估制度的完善。

2.组建组织网络。在组织网络建设方面,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两大鲜明特色:一是组建四级(省、市、县、学校)组织网络,将学校一级纳入行政组织网络进行建设;二是组建专业支持网络,诸如公益性的辅导热线,弥补行政管理下辅导资源的缺失。

(1)组建四级组织网络。2001年,浙江省教育厅成立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求各市、县在三至五年的时间内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同时要求学校设立心理辅导机构,统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省指导中心的推动下,2001~2005年,浙江省进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的快速组建期。到2005年12月,浙江省市、县、学校一级辅导中心的覆盖率已分别达到100%、72.8%、54.5%,全省层面的四级组织网络基本建成,保证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浙江省各级指导中心的人员组成基本上是以兼职科研员为主,中心主任一般由教育局领导担任,中心成员由各处室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组织队伍的地域特色决定了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色:以课题研究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教育局的统筹下整合各方面资源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组建专业支持网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的推进不仅需要行政组织网络的保障,同时还需要一套专业机构(诸如心理教研网络、心理辅导站或心理热线等)的支持。因此,浙江省部分市、县(如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等地)在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组建工作后,开始在常规的心理辅导途径之外尝试开设心理热线或心理辅导网站,利用晚上或周末休息时间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心理咨询。

浙江省各地的心理热线基本上由市教育局组建,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承担具体工作,是一种公益性的热线,主要利用晚上与双休日时间提供服务,服务对象的主体是学生。热线的工作人员由各市受过专业训练并有丰富经验的来自学校一线的心理辅导员组成,由于缺少经费的支持,他们基本上是凭借一腔热情,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不计报酬和收入。

浙江省筹建市、县一级的心理热线与辅导中心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为学校心理辅导站难以覆盖的部分群体提供心理辅导或心理援助;另一方面则在于为学校的心理辅导特别是个别辅导工作提供更高一级、更专业一级的转介及督导的支持网络。

专业支持网络作为浙江省一股重要的心理援助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行政管理之下辅导资源的缺失,满足了教师、家长与学生对心理辅导的强烈需求。但由于条件的限制,目前浙江省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支持网络还存在明显缺陷:一是结构松散,基本上是以自愿的方式组织。缺少资金与制度的保障;二是功能单一,覆盖范围有限,目前,专业支持网络的指向对象以学生群体为主,主要承担辅导工作,尚不具备对其他辅导机构的督导功能。

(二)参考国际经验,完善上岗资格认证制度的设计,使心理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浙江省以专业化为核心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上岗资格认证制度,即资格准入制度。根据各国对心理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浙江省的学校心理教师上岗认证制度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重心进行设计:

1.细分专业要求。学校心理辅导有两个专业内容,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团体辅导以班级活动课的方式进行,个别辅导以个别咨询的方式进行。我们认为,相对于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具有更高的专业要求,应该有专门的咨询理论与技术的训练,因此,要求我们在培训、认证中引导、细分这种专业要求。

2.强调实践操作。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培训,更需要一定的实践操练,新的资格证书的专业等级应该与教师的实践积累挂钩,还需要一定的督导。

3.注重专业督导。上一级资格证书的持有者负责对下一级资格证书持有者的活动课设计以及个案辅导的督导工作,以保证辅导工作的有效性。

因此,浙江省的心理教师上岗认证制度,分A、B、C三个等级,并具有以下两点鲜明特色。

(1)在职责划分上:A级资格证书的发放对象为县(区)心理辅导中心的负责人,负责对区域内B证教师的督导;B级证书发放对象为学校辅导站站长,负责对本校C证教师的督导与考核;C级证书发放对象为一般的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三个资格证之间职责明确。形成一个有梯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

(2)在认证设计上:A级资格证书培训与认证的重点在于个别咨询的理论与技术;B级资格证书的认证重点在于心理辅导课的操作实务;C级资格证书培训与认证的重点在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三个专业等级之间的晋升有一定的实践积累要求。如,申请B级资格证书,需获得C级资格证书后个别辅导的实习时间累计超过20小时且心理辅导课累计超过30课时。

浙江省心理教师上岗资格认证制度的设计,参考了西方各国对心理辅导人员的从业要求,从专业培训与实践操作两纬度对专业等级进行划分,并通过建立常规的督导机制引导教师的专业实践与发展,是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培养一支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从行政层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保证。

(三)以心理辅导站建设为抓手,推进学校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

浙江省的学校心理辅导站是一个综合的载体,是学校一级的组织机构,涉及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规划,其中包括组织机构、人员的配置、辅导课的开设与辅导室的建设等方面。

2001年以来,浙江省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大致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以研究促发展,通过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以浙江台州为例;二是以基地促发展,通过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与实验基地的方式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以宁波为例,参考的是台湾模式;三是以评选促发展,通过心理辅导站的评选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以杭州为例。在这三种发展模式中,第一种出现了中断与停滞;第二种影响有限,仅限于宁波等地;就实践效果而言,第三种发展模式最佳。目前,浙江省学校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主要借助的是第三种发展模式,兼顾第一种模式。

以下,本文将着重介绍浙江省学校心理辅导站建设中心理辅导课的开设以及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情况。

1.心理辅导课的开设。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发展性目的为导向的,心理辅导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保证心理辅导课的正常开设是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之一。2001年以前,浙江省各区县对心理辅导课的开设尚未有明确的规定,基本上由学校自行安排。2001年开始,浙江省部分地区通过心理辅导站的等级标准对学校心理辅导课的开设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但实施的自主权仍在学校。

由于缺少统一的课程设置意见,浙江省学校层面心理辅导课的开设相对增幅缓慢,根据我们的统计,到2005年12月,浙江省只有25%左右的中小学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目前,浙江省高中阶段开设心理辅导课的学校比例最高,其次是初中和职高,小学比例最低,任课教师基本上是以兼职为主,平均每周3—5节。在年级安排上,小学与初中基本上覆盖所有年级,或安排在中高年级;而高中则基本安排在高一年级。

在心理辅导课的开设方式上,浙江省大致有以下三种基本方式:一是校本课程中设立心理辅导课,由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授课,两周一次或一个学期不定期安排一些主题,这是部分特色学校的行为;二是在班队活动中开设辅导课,由班主任授课,这部分学校占大多数;三是在地方课程安排辅导课,这类学校的数量目前在逐步增加。

在教材使用方面,浙江省的心理辅导教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省编地方教材(《人自然社会》).有上海、北京等地的教材或读本,也有学校自编教材,多数情况是心理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参考有关辅导资料组织教学。

综观上述,浙江省中小学的心理辅导课开设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课时安排,在班队活动、校本课程或地方课程中安排课时,并且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日益繁荣。其主要的困难在于学校心理辅导课基本上是单独设立,没有融入整个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缺少统一的、以校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同时,由于评价标准的缺失,心理辅导课的实际效果也难以评价。

2.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截至2005年,浙江省约30%的中小学已设立辅导室,高出开设辅导课的学校数5个百分点。从分布上看,目前,浙江省中小学辅导室主要集中在初中、重点高中及职业高中,在地区分布上,杭、宁、温三地占大多数。

在设立辅导室的学校中,高中设立辅导站的学校比例最高,接近半数;其次为初中与职高,约三成左右;小学设立辅导室的学校比例数最低,不到两成。在开放时间上,高中与职高一般是在中午与课外活动两个时间段开放辅导室,每周的开放时间在6~8小时;小学则一般每周安排两至三天的中午开放辅导室,每周开放时间只有2~3个小时。

在人员配置方面,设立辅导室的学校一般配有2—7名辅导员,轮流值班,以兼职人员为主,其中初中、高中与职高有部分专职的心理辅导员。在年接待率上,大多数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年来访者在100人次左右,平均每天接待1~2名学生。

在硬件配置与资金投入方面,浙江的学校心理辅导室发展领先。随着浙江省校舍改造工程的完成,学校的办学条件已显著改善,目前我省中小学的心理辅导室基本上都是单独设立,建筑面积在10—30平米左右,并且配有电脑或测试软件。

综观上述,目前,浙江省的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有30%的中小学已设立辅导室。从辅导室的配置标准来看,多数学校配有独立的辅导室、有固定的时间保证、有一支相对专业的辅导员队伍,基本能够承担起对本校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任务,每年100人次的接待率基本能够证明这一点。但由于缺少相关制度的保证,目前,浙江省的心理辅导室在年接待率以及辅导工作的规范化方面尚存在较多问题。

二、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问题、反思与展望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游离于学校的整体规划之外,并且缺少发展的保障制度与督导机制

2001~2005年是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2005年,全省11市100%建成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除台州、丽水两市之外,其余纳入统计的市、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组建工作覆盖率均达到100%,总覆盖率达72.8%。但学校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到2005年12月,全省只有25%左右中小学开设了心理辅导课,30%的中小学设立了辅导室。

学校层面的心理辅导站建设推进缓慢,原因如下:

1.部分学校领导及教师尚未真正转变观念,未充分认识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有部分学校领导尚未转变以“升学”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仅仅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一个辅导功能,或作为一支“救火队”,未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进行整体的规划,并以学校课时紧张为由,拒绝将心理辅导课纳入学校课程计划。

2.相关制度的缺失

(1)在职称方面:浙江省学校心理教师的职称系列一直未能解决,影响了这支队伍的稳定性以及专业建设的进程。2001年,省教育厅在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立之初就提出,要从2001年起,将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范围,但具体的人事制度一直没有出台,期间有人数不少的专职教师辞职、转行。直到2005年浙江省教育厅的职称评定文件中同意部分优秀的心理教师申报德育教师系列,心理教师的职称问题总算基本解决。

(2)在课程设置方面: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少统一的课程设置指导意见,每学期开多少课、课程的安排与导向,基本上都是由学校自行决定。学校自主安排活动课的开设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校特色,兼顾本校学生的需求,但其弊端是显然易见的,缺少内容的系统性,同时在时间上也难以保证。

3.缺少后继的督导与评估措施。在学校层面,由于没有将辅导站建设与等级学校、示范学校的评估挂钩,学校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缺少动力。在教师层面,由于没有跟进的督导与考核机制,没有将教师的辅导实绩与资格等级及职称挂钩,有许多获得心理健康上岗资格证书的教师并没有在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即便教师有兴趣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缺少制度的保障,多数学校的心理教师仍以单兵作战为主,没有形成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团队,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缺少定期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对全省中小学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全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缺少调研与监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校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个体的状态,而不是一种基本的能力。因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要根据本地或本校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选取辅导内容与辅导策略,一种“适切”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以校为本”的,应该由学校根据指导纲要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一个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并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定期进行修正。为了制定一个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学校需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美国、香港等地都为新入学的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监测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时,各州或各区域还会定期发布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报告,指导本州或当地的心理辅导工作。

目前在浙江省内,虽然有零星的课题研究关注了本地学生或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但有组织的,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区域层面对中小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测几乎是空白。在学校层面,仅有杭州部分学校为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但目前其功能主要限于为辅导教师重点监测部分学生提供依据,而没有将其作为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依据。在区域层面,鲜有对本县或本市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与监测,因此,对这些群体的心理干预往往缺少有针对性的措施,极大地影响了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成效。

此外,在2001—2005年的发展过程中,浙江省还缺少对全省范围内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的监控。作为一种行政推进的手段,2001年浙江省教育厅为全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制定了一个五年规划,但由于省指导中心缺少对全省范围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的监控,因此,在2001—2005年期间,省指导中心并没有对五年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的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对实施策略进行调整,最终在2005年底的调研中发现,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与省五年规划落差极大,区域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差距显著。

区域间:据杭州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2004年统计,杭州市除滨江区以外,各区、县(市)886所中小学中,已经建立学校心理辅导站的有622所(占学校总基数的70%)。而据发展速度较快的温州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2005年统计,全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仅有360所(占学校总基数的24.3%)。而像丽水、衢州、台州等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更加缓慢。

区域内:即使在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早的杭州几个县、区之间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市区的5个城区: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江干区、拱墅区100%的中小学校均建立了心理辅导站。县(市)的情况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富阳、淳安2个地区100%的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站;桐庐、萧山、余杭3个地区55%-70%的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站;而临安、建德仅有39%、21%的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站。

可以说,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前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全省范围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监控的缺失,使得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年发展规划的执行大打折扣,影响了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发展进度。

(三)学校心理辅导课的开设缺少以校为本的发展计划的支持,心理辅导室的设立缺少制度与标准的保障

目前,浙江省学校心理辅导课的开设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1.总体课时数较低,并且缺少保障。平均每学期安排3~5课时,基本上是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由班主任或心理健康教师自主决定课时;二是游离于学校的整体教育体系之外,缺少以校为本的发展计划的支持,课程内容与年级安排上缺少系统性。如高中年级的心理辅导课基本上安排在高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还只是作为升学导向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2.浙江省心理辅导室建设尚存在诸多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辅导室的设立标准尚未确立,接待率有待提高。如何提高接待率是浙江省心理辅导站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总体而言,目前浙江省学校心理辅导室的接待率不算低,每年有100人次来访者,但问题在于可能有许多来访者并没有心理问题,而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没有被发现,也就是说,目前浙江省的学校心理辅导员基本上是处于一种被动的位置,在心理辅导室等待来访者,少有通过筛选、排查进行主动的干预。

二是相关的工作条例(辅导员守则、个案的辅导记录与回访、督导等)尚需建立与完善。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对专业伦理也有要求,作为一个基本的要求,辅导员应尊重来访者,并为来访者保密,但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保证,辅导员很容易突破规则,对来访者造成伤害。

4.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 篇四

本节《当我独自一个时》的心理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活动课,为学生的独处经历创设交流平台,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独处能力。鼓励学生体验独处多样性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独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初步的独处能力,通过辅导活动,使学生树立“自护、自立、自律、自强”的意识。

活动课开始,我通过创设情境,体验独处情绪,进行一个软热身,情境体验,再漫话导入,揭示课题,因为我到这里是借班上课,所以对学生的独处心理设置一份问卷调查,从中暴露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这节活动课的重点。学生有了一定的独处能力,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此,通过贴切深切学生实际的一段录相,运用心理换位的形式,讨论交流,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自助互助共同分享独处的要领和方法。重点解决后,就是这节课的难点了。在初步学生四要领后,我设计了图片辨析这一环节运用法。通过学生的自己讨论交流,进行内在小结,从而让孩子们知道独处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千变万化,每一个人都会有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都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危险等应急的事情,通过一段四川地震视频,进行提升,让学生们知道独处不仅需要胆量,更要我们的智慧。

5.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反思 篇五

作为一名在职的教师,或许我算是一位新教师,但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我已不再是新教师了。自从07年来到次渠中学支教以来,一直担任着学校的心理工作,虽然心理健康课没有真正的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当中,但是我也在进行中。所以谈一些我对学校心理健康的一些反思。

心理教育课不同于一般文化课,它的授课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课内容、方式、语言等等都与一般的文化课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以整合,灵活运用,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课体现其科学性。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经过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总结、思考、调整,我逐渐形成了以下的思路和想法:

一、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正式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从情绪感染到情绪升华,从“肢体语言”到“从众”,引起了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阐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目的,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以后

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三、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1)心灵感悟:在课堂上,我经常会给同学们同龄人的“故事”。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习和掌握方法。其实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2)自我开放:如果心理教师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不过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

(3)角色扮演:心理剧的创设,其初衷是让角色扮演者体会其中的情境冲突,在冲突中宣泄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这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主体参与性,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及时地运用课堂所学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

成长。

四、改换师生关系,亦师亦友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够达成共鸣,能够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以一种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这些必须建立在“爱”与“信任”的基础上,因而,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亲密的、真诚的,像大朋友与小朋友,导游与游客的关系,心理辅导不是说教,不是训导,不是安慰,也不是逻辑分析,而是心灵的碰撞、人际的交流、情感的体验,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做出决策,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协助学生去解决问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力求为每位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快乐而充实的成长环境,力求使每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充分发掘潜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能够克服心理困扰;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树立人生理想,具备择业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心理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纠正一部分学生不正确的认知和行为,心理教育工作还需延伸到课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重点放在网络成瘾、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学习能力辅导、人际关系、困难生转化上,协助其他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使其自身特点在其他教育形式中加以明确和突出,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以上是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经过实践沉淀下来的几点

6.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反思 篇六

一 我喜欢的学科

教学反思:

学生尝试使不喜欢的学科变成喜欢的学科。学生开始做好学习计划,并尝试不用家长督促而完成学习任务。

二 遇到学习困难怎么办

教学反思:

学生能做好学习计划,并尝试不用家长督促而完成学习任务。认识到遇到学习困难不放弃,积极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

三 做功课

教学反思:

学生除了能做好学习计划,还认识到一个人只要专心做一件事,全身心投入,才能更好的把它完成。

四 看看我的房间

教学反思:

通过培养自理能力的活动,使同学们懂得如何整理自己的房间。

五 我的好朋友

教学反思:

学生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分清好坏。好朋友让你开心,让你勇敢。在你需要的时候,总会支持你、关心你。

六 大家来玩游戏

教学反思:

学生玩游戏要注意安全,守秩序。通过集体分享游戏活动,感受集体游戏活动的快乐,提高集体凝聚力。

七、欣赏自己

教学反思:

学生学会了勉励自己,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学生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可爱之处。

八 我进步了

教学反思:

7.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反思 篇七

关键词:网络心理教育模式,问题反思,发展策略

一、网络心理教育模式的问题反思

网络心理教育模式虽然具有传统心理教育无法比拟的新特征,但它尚处于发展初期,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诸多方面有待完善。

1. 教育内容知识化

有些学校和心理教育机构在实施网络心理教育的过程中,简单地认为网络心理教育就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教给学生心理学知识的过程,无论开展心理学知识专题讲座,还是进行心理学知识宣传,强调的都是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然而,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不等同于其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完善,也不等同于其心理调适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将心理学知识像传统的学科知识一样灌输是不合理、不科学的,没有体现网络心理教育的本质和特色。

2. 人文关怀缺失

心理教育的突出特征是人文关怀,心理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在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目前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大多追求内容丰富、快捷方便,重视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便捷,忽视了情感上的沟通,特别是情感上发现、感悟及认同的过程。网络心理教育模式中交流双方以虚拟化的形式交往,实体间的相互分离一定程度上影响情感的交流和传递,网络上文字、图片的频繁交互也难以提供真实情境的体验,一旦习惯了通过电脑倾诉自己的内心秘密,往往容易导致青少年逃避现实,变得更加封闭。

3. 教育深度受限

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能增强心理教育的视听效果,利用聊天平台能及时增进双方的互动,但网络心理教育毕竟是间接沟通,不像传统心理教育那样的直接和具体,往往无法建立一种连续性的咨询关系,不利于实现深层次的理解和对话。而有效的心理教育必须建立在双方真诚、坦诚和开放的对话基础上,虚拟世界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互理解的难度,使心理教育的深度受到影响。

4. 教育条件制约

网络心理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网络运行正常、快速便捷,教育双方都必须具备便利的上网条件,这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说,还存在众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如具体的办公场地、设备以及心理教育者的报酬等。特别是网络心理咨询师的缺乏、专业化水平不够成为制约网络心理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传统心理教育中常用的心理仪器、特殊的心理训练方法和心理治疗技术也难以通过网络实施,为心理咨询师准确测量和判断带来困难。

5. 教育合力缺乏

网络心理教育是一个涉及社会众多组织和机构的系统工程,只有各个层面都各司其职、恪尽职守、资源共享,才能构建心理教育合力体系,更好地发挥网络心理教育模式的功能。但目前网络心理教育建设还没有实现体系化,孤军奋战是现阶段网络心理教育的主要形式。各类网络教育平台各自为政,相互间缺少信息的流动和交互,阻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造成了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

二、网络心理教育模式的发展理念与策略

理念的反思与建构是教育改革、实践和发展的思想先导。科学的网络心理教育理念是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建构的基础,是其发展和完善的标尺,是取得教育效果的基本保证。

1. 发展理念

(1)自主发展。目前重障碍、重矫正的心理教育正悄然地转变为重发展、重预防的辅导模式。由面对面地服务于少数人转为通过网络服务多数人,由关注现实问题转向关注发展问题,由消除咨询者心理障碍转向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赋予了心理教育现代意义上的内涵。网络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必须注重受教育者的发展性和主体性,要以挖掘心理潜能、完善人格品质、促进身心整体健康发展为教育目标。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方式、进度的选择应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考虑不同个体的差异和发展阶段性,通过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和辅导活动,激发青少年自主发展的心理能量,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自我教育、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主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

(2)平等交互。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网络的交互式沟通有利于青少年由被动接受灌输变为主动参与交流,在互动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引导。借助于网络提供的平等对话平台,青年学生一旦遇到心理困惑时,通过QQ、飞信、EMAIL等方式与咨询老师直接进行沟通交流,能及时缓解其紧张心理和焦虑情绪;也可以通过论坛、微博等方式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得到更多朋辈的理解和安慰。对话交流中已不存在纯粹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在对话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3)育人至上。心理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发展提升、塑造完善人格,网络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必须以此为指导和规范,不能脱离以人为本、发展人性这一根本目的。从网络文化特点出发,网络心理教育者在关注青少年心理知识的获得及技能的掌握基础上,更应重视其全面协调发展,帮助他们身处网络虚拟世界仍能切实感受真实世界人文关怀的温暖,成为情感丰富、情操高尚的人。网络心理教育者应改变传统心理教育干预式、“患者”治疗式的方法,继承和发展“以来访者为中心”“无条件关注”等核心理念,高度关注人的发展,提供最人性化的心理教育模式,积极倾听、换位思考、平等对待,设计真正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其心理需求的教育活动。

(4)积极正面。积极心理学是致力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新科学,主要研究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主张以人固有的美德作为心理学出发点,倡导用积极的眼光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解读与诠释,激发其内在的积极力量,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力[1]。积极心理学不过于集中于人的心理问题,而转移为探求如何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帮助人们获取幸福生活。这一思想引导网络心理教育模式构建更加注重心灵和品德的培养,通过更加平等、理解、信任的沟通方式,用积极的人性观和思维方式去认识和引导青少年,用积极的心态和技术去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5)系统整合。网络心理教育是信息时代育人的重要部分,应将其纳入教育的总系统中,从人的心理发展和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出发,建成个体与集体、直接与间接、网上与网下、校内与校外的立体平台,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多层次开展工作。整合网络心理教育不是各种模式机械拼凑、平均用力,而是要以科学的系统论为依据,强调整体协调、重心突出、特色分明。不仅要实现内容、资源的整合,更要实现理念与目标的整合;不仅要与教学、管理等工作整合,更要与信息技术发展、网络安全管理等有机整合,最终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网络心理教育模式的整合还要体现动态性,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模式和丰富教育手段。

2. 发展策略

网络心理教育模式是开放的、发展的、进化的。探寻和建构一个更为理想、合适的心理教育模式,需要长期实践探索。从改进方式、构建系统、创新机制、优化队伍、加强文化、提升合力等入手,可以有机地整合资源,促使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1)改进网络心理教育方式。目前网络的主力军大多为青少年,正值“心理性断乳”的人格再构期,处于人生重要的过渡阶段。伴随新媒体长大的青少年具有与以往同龄人不同的心理发展特征,开展网络心理教育应调整思路,采用“五理”教育方式。“五理”即指“依据法理、讲清道理、注重情理、善于清理和引导自理”。“依据法理”要求教育管理者积极引导青少年了解并遵守使用网络的法律法规,避免因无知而出现网络犯罪等情况;“讲清道理”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帮助青少年辨别网络的利弊,引导他们合理、适度地使用网络;“注重情理”是指充分理解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赢得他们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同;“善于清理”是指应对各类网络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力争因“材”施“育”;“引导自理”是指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给予适度的成长空间,引导青少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2]。通过“五理”并用的教育方式更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养成正确的网络心理和行为。

(2)创新网络心理教育机制。机制建设是为了保障网络心理教育的有效实施。一方面,要构建并加强网络心理辅导和传统心理辅导的联动机制。传统心理教育主要实施面对面的教育和引导,具有交流深入、教育持续性强的特点,有利于长期跟踪、循序渐进地予以指导。心理教育工作者应有效地将网络与传统心理教育模式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功能互补,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少年的个性需求。另一方面,要构建和加强网络心理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的联动机制。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能更有效地服务于青少年的健康全面成长。

(3)优化网络心理教育队伍。网络心理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具备基本的心理教育理论、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还要求具备现代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能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心理教育实践中。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建立一支以心理学教师、心理辅导专职人员为主,以思政课教师、信息管理员、学生辅导员及行政管理人员等为辅,专兼结合的网络心理教育者队伍,通过“定岗位、定团队、定职责”来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范畴。一方面要发挥心理学专业教师利用课堂这一最大的受众平台,传授专业性的心理教育知识,帮助青少年提高心理素养;另一方面要发挥兼职队伍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青少年解决实际心理困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定期组织专门培训,不断充实网络心理教育的队伍,提高教育者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灵魂工程师。

(4)培育网络心理教育文化。在网络中反映出的心理和行为是其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折射与再现,与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密切相关。为此,非常有必要将青少年网络心理教育融入到现实的校园文化中。一方面,学校应有效利用文化艺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活动平台,深化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自律教育、责任教育等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在文化生活中合理分配时间,多渠道获取知识,加强与他人的交往,学会抒发真情实感。另一方面,学校应依托学生心理社团等组织,构建心理教育互助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和广泛的心理沟通和交流。由于虚拟性带来的安全感能使学生卸下心理负担畅所欲言,所以在网络心理互助体系中更能够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无论是在社团活动中得到的感悟,还是帮助他人带来的积极体验,都有利于调动学生自我教育、同伴教育、朋辈互助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5)提升网络心理教育合力。根据大教育观的理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同样需要构建纵向空间序列上的家庭网络心理教育、学校网络心理教育与社会网络心理教育三大系统。这三个系统只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充分发挥合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主动承担早期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学校则有义务承担起学生全面发展的主体责任,通过完善校园网络舆情平台,传播科学、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心理教育队伍建设等有效措施疏导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养成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尽快建立健全网络立法、加强网络监控、完善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资源的有机整合,做到优势互补、责任共担,为加强网络心理教育、提升网络教育成效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崔景贵,黄亮.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J].职教论坛,2013,(7):4-5.

8.睡前三分钟的健康反思 篇八

我喝的水够了吗?喝多少?有几杯?每天加上汤和水果、蔬菜应达到2000毫升,在空调下工作要比平时多喝点水。

我的睡眠状况好吗?是否有夜间醒来睡不着,清晨醒来又昏昏欲睡的感觉?如果只有一天出现这样的状态不用在意,但如果连续几天就要关注了,可以去看看医生。

这一天是否感到心情不好?如果这种低落情绪挥之不去,你应该找到一种释放的方法。当情绪大起大落时,要当心自己是否在抑郁的边缘。

我今天排便了吗?我排便的状况正常吗?如果排了想想颜色和量是否异常,如黑色、鲜红都有问题。如果没有排便,快采取措施让明天能排便。

我的排尿情况好吗?有没有出现喝水不多却频繁跑厕所的情况?正常的尿液呈淡黄色,如果出现浑浊、深黄色、有泡沫都不正常,还要注意不憋尿,喝够水。

今天是否有哪里不太舒服?如果自己不能回答,最好去请教你的医生,或查一下你健康档案中的不良指标和这次不舒服有没有关系。

是否有不正常的出血、分泌物多、小腹隐隐作痛?对于女性还要加上这一条自我检测。记清楚月经的时间,判断月经是否正常;分泌物是否有异味,量是否异常;晚上睡在床上记得摸一摸乳房和小腹是否有异常肿块。有任何一条异常你都应该重视,找妇科医生看看。

摘自《生命时报 》

9.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反思 篇九

2.要善于准确地赞赏他人。当发现他人有优点、长处时,我们要去赞美他们,并讲出自己需要向你学习的地方,感受激励作用,使之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3.称赞别人要真诚。我们对他人的夸奖与称赞,必须是发自内心,讲出真情实感,让对方感到是真实的评价。

4.称赞、被称赞者都感到是一种幸福。当有人发现你的长处优点加以称赞时,被称赞的人感到身心愉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称赞别人的人带着谦虚向学的心态去赞美他人也感到快乐、高兴,称赞被称赞彼此双方都感到一种幸福。

10.小学健康教育课教学反思 篇十

小学健康教育课,是近几年才开设的新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防止学科化倾向

健康教育课的标准如何确定?能否继续沿用一般学科课程的逻辑标准?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学科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健康教育活动课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是以教授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知识为目的;其次它也不是为今后更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若将此课程定位于心理学课程,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无疑也将会给学生增加一笔新的负担。比如现行的六年级健康教育教材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讲授诸如什么是“情绪”、什么是“意志”,有什么特点等等,而且还要对其进行考试,这就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但同时要指出的是,心理健康课尽管不是心理学理论的教育,不主张直接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但并不是说心理活动课中就丝毫没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事实上,每一节心理活动课都是以其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的。只是这些知识并非是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呈现的,而是以经过处理了的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而出现的,是始终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

二、与相关学科紧联系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与有些学科的部分内容相同。例如小学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劳动课等,有些内容与健康教育内容非常相似。因此,任课教师应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能够自觉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切实而有效地教学途径和手段,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同各学科相互配合,充分发挥相关学科的综合教育功能,相同的内容要共同研究,采取最佳教学方案,完成教学任务。我们知道,健康教育课是使学生获得健康的知识,培养健康的行为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上应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方法,要多采用启发式,分组讲座等教学方法,贴近生活,多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接受。同时,要多利用形象直观的模型、挂图等教具促进教学。

11.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反思 篇十一

学生体质 健康计划 阳光体育运动 体育教学改革

健康体质是人体在遗传基础上,经过后天努力,使体态结构、生理功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适应环境能力等各方面,均能达到一种良好的状态。[1]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却呈现出亚健康状态,不仅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我国也已十分普遍。学校体育教学是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败将影响一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比较来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成功,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一、中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比较

1.背景比较

(1)国内体质健康计划提出的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问题日益突出,发达国家的各种亚健康症状及其引发病症在我国青少年学生身上已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肥胖、豆芽菜、驼背、肌肉松弛、速度力量不足以及反应迟缓等不良体质现象非常普遍。另外,社会体育环境的缺失也使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节假日里除了网吧,几乎没有可供学生运动的场所。这些因素都影响到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其数值远低于国家所规定的标准。鉴于我国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4月联合发布了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发布了“中发[2007]7号文件”,以全面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国家的指导思想很清楚,就是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重视体育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作用,是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与实施计划。

(2)国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提出的背景

美国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体育发展与运动水平也非常高,但美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尽管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学生健康活动政策》,但2007年北卡罗莱纳州的一项普调显示,仍有高达17~18%的小学、初中生体重超标或肥胖,高中生的比例也达到了14%[2]。除了高热饮食的原因,他们在校期间的运动量不足是主要因素。数据显示,高达55%的初中生以及44%的高中生每周的运动量不足一小时[2]。类似地区的调查显示,加拿大的肥胖学生与其在校期间的运动缺乏也是直接有关,并且这种在青少年学生中蔓延的体重超标及肥胖现象正在翻倍增长,致使其体质下降越来越严重,和国际上有关体质健康标准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2.目标比较

(1)国内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目标

从国家层面来启动阳光体育运动,充分体现了这项举措的重要性。因此,国务院相关文件对阳光体育活动的规定是:要在全国发动亿万学生,鼓励他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掀起一场体育锻炼的热潮,并“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以改善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最终达到体质健康标准[3]。而教育部等三个部门则在通知里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各地各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根本目标,用三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够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体育教学,85%以上的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要达到一个小时,每个学生要掌握2项或以上的体育锻炼技能,以培养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可以看出,一方面,在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实施上,我国完全是由政府启动与推动,自上而下由学校扩展至社会,全面展开了促进青少年健康、增强青少年体质、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热潮的运动;另一方面,在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具体实施上,除可操作性比较强外,明确的量化指标也是一个关键,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核心这个基本点,使社会环境的营造都围绕学生的体育锻炼而进行。

(2)国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目标

如美国2003年出台的《学生活动健康政策》就对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做出了硬性要求;美国的某些社会机构也发起了相关活动,SPARK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研究机构所关注的是青少年学生肥胖问题,并提出解决肥胖问题的建议与策略:比如通过运动、游戏、玩耍等有趣方式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加拿大则通过税收优惠制度来促进肥胖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规定针对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只要其父母为其开展一项体育或健康计划,就能减免税收,以间接辅助健康计划的经济支出[6]。在学生健康计划的提出与实施上,这些国家体现出了方法的灵活与实用性。在实施目标方面,美国的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计划覆盖了小、初、高三个学段的学生,而加拿大和中国一样,还包含了大学学段。无论覆盖范围如何、方法形式怎样,均将加强青少年学生健康、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形成良好锻炼习惯作为实施的主体目标。如美国SPARK项目中的目标实施要求,就是通过改进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手段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同时增加在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机会,改善学校体育环境设施,使之更好地为学生的体育活动服务等。各国在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实施目标上各有千秋,不尽相同。比如美国的各种计划中,既有政府行为,也由社会机构发起。社会机构的发起不仅有助于掀起一场体育健身运动,还是对国家政府号召的一种补充与助推。再比如加拿大的税款抵收政策,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运动确能起到鼓励与发动作用。

3.体质健康计划的评价标准比较

(1)国内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评价标准

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标准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一评价标准除了具有不同年龄段的对应性,还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分别规定了多个方面的指标,并蕴含了较为细致的要求,如身高、体质、肺活量等;对应措施就是参与有关活动项目,并提出了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安全保障等参考意见和建议。对在校学生而言,规定的活动时间非常清晰,有每天的“两操”时间、午间及下午第三节课后的20分钟时间等[4],这些明确的规定与我国在校学生的特有情形有关,是对学生课业过重、运动时间偏少的一种改革措施。规定的活动内容也很具体,如广播操、健身操、游戏等项目,这些项目为塑造学生的身体结构、身高体重标准、肺活量指数等提供了可能。总之,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与我国国情及学生现状有着密切的关系,出于对学生锻炼时间与体质指标两个维度的评价依据,从具体时间限制到活动项目规定,为这项运动的开展及学生体质的提升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国外体质健康计划评价标准

在美国的SPARK计划中,有关评价的标准、主体及项目要求与我国不尽相同,其评价标准不像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那样统一、具体,更为关注的是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而学生个性化发展自然需要评价结构的多元化与多样性。在体育项目要求方面,则再次体现出其灵活性,如各种新兴的体育活动,皆可作为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项目选择,并不拘泥于固定形式。这应该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维持其体育健身与锻炼兴趣的同时,逐步实现体质健康的结果。而加拿大的GONB计划又有所不同,其评价标准在于运动人数的规模与提升,评价是以单位时间内的运动参与人数作为考量,在项目设计上提倡通过自主设计以争取更多人的加入[2]。显然,加拿大注重的是一种规模效应,是为了形成“全民健身”的整体局面。从中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评价标准来看,彼此的差别还是较为明显的。首先,从评价标准这一点来看,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目标明确,评价具体,指标细致,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过于明细的要求,其另一面就是约束性较强,灵活性不够,在统一性的规则下淡化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冲淡了学生参与时的兴趣,且随着学校组织的结束或者毕业后的离校,使这一活动不能维持下去,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反观美国的评价标准则是“个性发展”,这对不同状况的学生而言也就有了针对性与自由度,很多不利因素就会消除。其次,在评价主体方面,我国的规定也较为具体,即以学生的身体与技能作为衡量的指标,而美国的评价则比较多元,不固定、不唯一、不生硬,可以从更多方面、更多角度去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再次,是体育活动项目的要求。评价的灵活标志着青少年运动的多样性以及体育活动项目的多选性,所以在美国的活动项目中,各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都可入列,并不具体指定;加拿大在这一内容上也强调了“自主设计”的原则。显然,其灵活性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具有良好的普适作用。

通过以上比较与分析可以得出一个较为粗略的结论:第一,各国有关学生的体质健康计划在实施目标上基本一致:即以一定的体育活动方式为手段,来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为其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各国在推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具体项目要求上各有不同或侧重,细化程度存有差别,执行的宽松度也不一样,这与各国青少年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关,也与体育理念有关。第三,各国的体质健康评价标准不完全一致,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能力与身体指标规定存在差异。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每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质健康标准及其行动方针都不会尽善尽美,彼此间有着较强的互补性。

二、中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比较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1.体育教学改革成功需要社会支持

通过中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比较我们发现,社会支持程度对于各国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十分重要的。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大力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运动,而如何根据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各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引发原因都不尽相同的特点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研究课题。以阳光体育课程实施为例,无论在执行条件上还是在执行过程中都不可能具备普适性。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社会力量或社会机构对阳光体育的支持便显得弥足珍贵。当地社会机构的支持是一种补充,可能是经济条件上的补充,也可能是计划实施方式上的补充,以使这一活动计划更加适合于不同的情况。所以,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获取社会支持应该被重视。

2.体育教学改革要坚持自主性原则

通过对比,本文认为学生体质的提高需要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加以保障,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选择必须坚持自主原则。换句话讲,一所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上必须要立足于学校的教学环境水平,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必须立足于教师对设计的自主。同样还是以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例,各地将它作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或者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有效体育锻炼的平台[8]。但是,如果完全依照国家或上级部门相关的部署或者要求开展,而不是根据实际加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其过程必将受到影响,其结果也不一定非常理想。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同样如此,我们需要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目标、内容、评价标准开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教学内容。

3.体育教学改革须捋顺兴趣与发展的关系

研究证明,不同的学生群体,其运动的兴趣与爱好也存在差异性,体育教学的统一设计与要求会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比较国内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不同,笔者认为,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上要认真思考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学生个性发展间的关系,并有效地加以处理。例如,在教学内容项目设置上可以根据各地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在教学方案上分别加以制定,从而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6]。

参考文献

[1] 张继平,孔庆涛,刘波.中外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研究.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1).

[2] 高幕峰.中外青少年体质健康计划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12).

[3]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意见.人民日报,2007-5-24.

[4]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06]6号].2006(12).

[5] 陈志丹.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教学与管理,2008(24).

[6] 马新东,刘波,程杰.美国青少年体质研究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体育与科学,2010(01).

[作者:金玉珠(1980-),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体育部讲师,硕士。]

12.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亚健康的反思 篇十二

一、高校教师心里健康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生活压力也越来越重, 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许多人都在超负荷工作, 身体和心理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有调查显示, 仅在2003年—2004年一年的时间里, 有关高校教师师德沦丧、师表不存的报道就有20多起,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 仍是压力过大导致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近几年, 高校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 有51.23%的高校青年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其中32.1%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16.56%的教师存在重度心理障碍, 2.4%的教师己经形成心理疾病。常见的表现是焦虑、烦躁、睡眠不佳等多种形式, 有时会出现心悸、不安、胃绞痛, 各种与现实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教师的亚健康状态。

二、高校青年教师心理亚健康表现形式

首先, 个人人格缺陷。高校的青年教师90%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工作的, 有的是学士, 有的则是硕士、博士, 他们从小到大, 一帆风顺, 没有受到一点挫折。在大学阶段, 他们都是优秀分子, 在一片褒扬声中成长, 参加工作后, 虽然人还在高校, 但身份不同了, 要求也不一样了,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在职务职称评定、待遇分配等问题上, 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造成心理失衡及不平等的感觉, 心理承受力显得比较差。在自我认识方面, 他们大多自视甚高, 自我感觉良好, 自尊心过强, 领导批评不得, 同事说不得重话, 一旦受挫, 容易产生偏激、冲动、抑郁, 对现实要求过高, 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偏差, 在归因方面, 往往归因于外, 少从自身找原因。

其次, 人际交往不畅。大学教师具有多重角色, 他们既是学生的教师、子女的家长、父母的子女, 又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社会的模范公民, 繁忙的工作使他们的人际交往面过窄, 无更多时间去与人沟通、交流和进行心理调节, 而易产生种种亚健康心理问题。

最后, 躯体性反应。很多大学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及课题、科研的压力经常熬夜, 总感到身体不舒服, 疲乏无力、肌肉酸痛、失眠焦虑、身体机能下降。健康的人在疲劳后稍加休息便可得到恢复, 而亚健康的人则长期、持续处于“累得很”的状态。

三、高校青年教师心理亚健康的对策

1. 社会———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氛围

社会的变化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变化致使教师感受到压力。面临外部社会的急剧变化, 为了使教师心理有所准备和具有相应的适应能力, 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要求进行改革, 改革的内容和形式适合教师的现实。其次,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要求和态度也是教师压力的重要来源。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对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再认识, 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政府切实增加教育投入, 改善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 鼓励、支持高校青年教师认真育人、大胆创新。

2. 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学校制度的改革也是影响因素, 高等学校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 将解决这一难题作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解决教师的角色冲突, 提高大学青年教师的心理应激能力, 建立和完善工作上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增加投入, 积极改善大学青年教师工作和生活的硬件设施;对大学青年教师进修、学习和科研工作进行专项支持;要通过实施导师制和传、帮、带, 加强引导和扶持, 帮助青年教师开阔视野, 丰富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提升科研能力, 在团体创造中实现个人突破。通过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中创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 增强相互了解,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家庭———建造一个温暖的生活空间

家庭与高校青年教师是个互动的系统, 青年教师刚刚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家庭, 承担着对家庭和亲人的重要责任, 而家庭同时也是他们人生温馨的港湾和加油站, 家人的理解、支持与关心是他们心灵的鸡汤和事业成功的动力。高校青年教师阅历浅、缺乏经验, 可能遇到难以承受的问题, 难免将问题带回家里, 这时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就成为他们理想和信念上的重要的支撑。因此, 高校青年教师的爱人及其他亲人要真诚地关怀他们, 使之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有效地减少高校青年教师的孤独, 提高青年教师的自信。

4. 个人———有效进行自我调适

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 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帮助只是外因, 而个体的自我调适才是内因。高校青年教师了要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户外活动等, 可使人舒缓长期紧张的神经, 又可使精力得到恢复;学会避免不良认知, 学会经常进行自我表扬和反思, 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学行为, 从而找到焦虑、紧张的压力来源, 制定合理解决方案, 逐步进行落实;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要劳逸结合, 学会自我放松, 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摘要: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压力职业, 职业上的持久压力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本文从实际出发, 论述了新时期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表现形式, 并就改善青年教师心理亚健康状况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青年教师,心理健康,亚健康

参考文献

[1]王金辉.高校管理中重视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

[2]邱莲.大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J].四川精神卫生, 2003, (3) .

上一篇:数学区分左右下一篇:妇女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