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大旅游建设小城镇

2024-08-02

围绕大旅游建设小城镇(精选2篇)

1.围绕大旅游建设小城镇 篇一

浅析文化资源与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围绕文化

世界经济发展证明,以历史文化遗存、自然景观和文化服务为基础的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中国在二十多年的市场实践中,涌现出一批依托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发展起来的优秀旅游企业,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这些企业已经具备了向世界一流旅游企业冲击的潜质和实力。分析这些企业的成功之道,具有特色、个性的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各旅游企业文化建设中,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非常显著的特点,成为旅游企业文化的核心动力。

一、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形成旅游企业的文化基础。

自然和文化两个方面的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祖先世代劳动创造的成果,是人类的无价之宝。历史古迹饱含着过去岁月的信息,不仅可以引发人思古之悠情,更成为人类发展道路上活的、珍贵的见证,是现代人精神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誉,昭示着这一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和对世界人类的贡献,是所在国人民的骄傲。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遗产,塑造出一批旅游企业,他们是中国旅游业中的佼佼者,也是文化资源的最大受益者。

就旅游的特性而言,旅游消费的卖点是文化,对文化差异的渴求与追寻促成了消费者旅游的欲望。与工业企业不同,旅游企业不生产任何产品,其所销售的是以文化为基础的旅游资源以及与之配套的服务,也可以说,文化资源就是旅游企业的产品。卢浮宫的灿烂辉煌、黄石公园的自然与神奇、黄山的云海温泉、泰山的挺拔及历史的深厚积淀、长城的雄伟峻秀,构成了这些旅游企业的核心产品。在企业意识中,为了让其产品(旅游文化资源)产生永久效益,就要维持和保护文化资源付出巨大的努力。尤其是依托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事业,由于遗产的唯一性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保护遗产不仅是全人类全民族的责任,更是旅游企业发展事业的责任和基础。所有依靠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事业的企业,都遵循着以下三个原则:

(一)环境保护的原则

环境是影响旅游景区价值的重要因素,保护其内外环境相辅相成,具有相当广泛的意义。

印度泰姬陵为了保护古迹,使用现代技术处理寄生植物和排水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持古迹的原貌。在国内,承德避暑山庄专门制定了方案,以保护景区内外的环境,拆除有碍景点观瞻的建筑,连续拆除了丽正门、德汇门之间的现代建筑,为文物保护事业和依靠文物而发展起来的旅游业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而四川都江堰、青城山风景区在旅游发展中,为了保护世界遗产的完美,拆除了索道、单轨铁道、游乐园、商店、旅馆等非遗产建筑,价值两亿多元,而且还要继续作第二期拆迁规划,目的就是要将景区的环境保护到最完美的状态。八达岭在自年以来连续拆除了多处商业摊点,不断完善景区的绿化、环境设施,并在年进行了国际环境质量认证,借此机会使景区的环境保护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使景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达到了和谐自然的状态。

(二)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

无论是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代表着历史的过去,同是也蕴藏着未来的发展,由于它们独一无二的特点,其中任何一项的消失,都将是世界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旅游景区的义务和责任就是妥善保护好遗产,传之后代,使其得到永续利用。

美国的黄石公园为了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稳定性,派出专门人员管理,对游客遗留下的垃圾进行回收,甚至对游人踩踏过的草地都尽可能地恢复原貌,使环境和生态保护到最佳的理想程度,以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八达岭长城近年来在不断修缮的基础上,陆续恢复了关城古貌,其目的正在于为后世留下永久的遗产。

(三)挖掘和丰富的原则

各种自然和文化遗产孕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旅游企业形成规模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在已有的资源基础上,不断挖掘内在的文化潜力,为企业增添动力,无疑是非常好的途径。西安兵马俑的旅游发展,在遗址挖掘的基础上建起兵马俑博物馆,以此为中心,不断丰富拓展,使景区的外延不断扩大,形成独特的秦文化展示区,为当地旅游业形成规模创造了动力。八达岭在长城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博物馆”景区发展思路,从景区的总体规划到设施布局、从文化建设到环境改善,丰富和拓展了长城文化,加强景区环境建设和文化历史氛围的塑造,把八达岭建设成为中国万里长城的缩影,集游览观光、文化展示、学术研究、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诸多功能的博物馆式风景名胜区,使景区的文物保护和文化挖掘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形成保护——利用——保护的良性循环轨道。同时,在强化硬件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八达岭进一步加强软件文化的建设,在学术研究、文化活动、对外宣传等软件方面同步发展,以中国长城学术研究的权威组织——中国长城学会迁址

八达岭为契机,大力推动八达岭长城文化艺术协会的工作,并出版《八达岭长城》报,组建艺术团,推出“长城史诗”大型民族文艺演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宣传和发展长城历史文化。

围绕文化资源的开发,旅游企业形成了强烈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意识,旅游资源的开发围绕这一核心而开展。当今世界旅游的主流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历史文化的遗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正是围绕着已有的文化资源,旅游企业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基础。从旅游的角度来看,旅游消费的就是文化,国内多年的旅游发展表明,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将难以保持在旅游业中的地位。黄山、泰山、故宫、八达岭,每一个名词的背后都是充满迷人风景、孕含传说和典故的丰富文化,传统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理念构成了各旅游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品牌的象征。

二、围绕文化资源的开发提高员工素质,塑造企业精神,调动企业内部积极性。

企业的成功取决于把职工的积极性和才干与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始终围绕“顾客”这一中心做文章,企业应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使顾客满意,从而,现代企业提倡人本管理思想,企业管理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素质,依靠全体员工发展企业。构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很重要,它可以把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逐步渗透到全体员工中间,从而引导全体员工主动去实现企业目标,促进企业发展。

在旅游企业中,管理哲学是围绕文化资源的开发展开,因此,以文化资源的管理理念培育了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形成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

(一)战略——企业的远景目标,员工的价值体现。

作为一个整体,企业必须要有清楚的远景目标并为这一目标奋勇前进,有了明确的远景目标,就可以根据这个目标来评价每一位员工的业绩表现。对于旅游景区而言,最为明确的目标是提高景区的文化含量和环境质量,以此来带动游人的增加,以八达岭为例,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文化资源不断的保护、恢复、开发,从而形成了科学而有效的理论——“大博物馆”建设思路,“以‘提高文化品位,提高环境质量,塑造良好历史文化氛围’的指导思想,在强化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软件建设,带动企业的集团化、产业化、多元化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繁荣”,企业以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为职工树立了美好的前景,在这样的目标鼓舞下,职工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凝聚力增强,充分激发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围绕文化资源管理,八达岭的职工确立了“我是长城人,在中国人面前,我代表北京,在外国人面前,我代表中国”的服务思想,每年以创立优质服务为目标,展开形式丰富的职工技能竞赛,职工在不断提高素质的同时,为实现企业的共同价值和自我价值而努力,发挥出积极的创造力。

(二)制度——围绕文化而形成的企业行为规范,培养职工自律性的基础。

企业在培养职工主人翁意识的同时,要相应培养自律意识,在高度自律性的组织中,员工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实现职工自律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民主化的制度。企业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不是目的,而只是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的手段。各旅游企业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详细的工作细则,让职工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更清楚、明确,在培养职工主人翁意识的同时,相应培养其很强的自律性。在考核的目标上更明确,如八达岭每年都与各职能部门、管理部门及下属企业签订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的目标和责任。在规范的管理中,企业团队精神得到充分体现,职工的自律意识不断增强。而在规章制度的建立中,均是围绕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文化资源而制定,在以世界遗产资源开发旅游的企业中,前提是保证遗产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因此,建立有效的制度首先是在职工中建立强烈的保护意识,其次是约束职工不规范的行为,并在管理中灌输对文化传统的深刻认识,企业和职工形成共识——文化资源是共同的发展基础。

(三)文化氛围——企业的工作环境,员工的家园。

营造对员工有利的企业环境,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尊重,使员工建立起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是企业的需求,也是员工的需求。在旅游景区中,文化氛围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良好的文化氛围不仅是吸引游人的基础,也是企业员工工作的良好环境。旅游企业的工作是以旅游景区为中心的,景区能否使游人赏心悦目,直接影响到景区的旅游收入。文化氛围的塑造不仅从硬件设施体现,同时也体现在为游人服务的每一位员工身上。试想,如果景区混乱不堪,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不仅游人的游览心情会大打折扣,而且在景区工作的服务人员也不会感到愉快,从而产生对工作的厌倦心理。颐和园强化服务的管理,创造洁净的游览环境,八达岭年开始提出“淡化商业气息,恢复历史原貌”,并对景区内各种违法违规的商业行为进行清理,参加国家文明风景示范区评比、级景区评定及环境管理认证,并在国内著名景区中首家实行星级厕所免费开放,黄山在近几年来致力于景区环境的清理,打击不法行为,维持生态和谐,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在为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而努力。随着硬件环境的建设和改善,景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心态和精神风貌逐步与文化氛围保持一致和谐。西安兵马俑在遗址发掘和展览模式上不断摸索创新,采取边挖掘边展览的方式,将游人带入一个有着沉重历史感和考古工作神秘感的特殊氛围中,职工在工作中同时也感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以人文关怀为主的机制和氛围,使职工深切感受到企业是家的概念。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民本思想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古代就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名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以传统文化基础构筑旅游文化的旅游企业中,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充分体现,并赋予了现代管理的内涵。八达岭为职工解决困难,每年承诺为职工办十件实事,树立了心系职工、关心职工的企业形象,激发了职工热爱企业、干好本职工作的热情。

可以说,传统文化基础的发掘和发扬,在企业和职工中形成共识,从而创造了对企业和职工更为有利的工作环境和价值取向,积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三、文化资源为品牌的塑造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任何一种产品一经推向市场,就意味着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竞争中能否处于优势地位,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取决于其品牌能否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美好的形象。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品牌的作用尤其明显,外国人来到中国,首选的旅游项目就是故宫、天坛、八达岭,日本的富士山,不仅以其独特的形象吸引了无数外国观光者的目光,而且已经成为国家的形象代表,法国的卢浮宫,是什么吸引了每年数百万游人的光临呢?是其它景区永远无法代替的文化品牌。

所有的旅游企业都在注重品牌的培养和塑造。伟人毛泽东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言,让无数人对长城魂牵梦绕,由此演绎了八达岭长城每年五百余万游人登临的壮观场面,在游人心目中,“八达岭”就代表着长城,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最在大的国家公园,且不论其景色如何优美,还是资源、物种如何丰富,就是这个“第一国家公园”,已为游人提供了游览最好的借口。为了使自己的品牌永久常青,各旅游企业借助媒体、举行公益活动,围绕旅游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品牌的建立工作。作为中国万里长城的代表,八达岭长城早在年利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这项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公益活动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地位,在不断的发展中,利用对长城文化的发展和文化资源的建设开发巩固品牌,塑造形象,自年以来,八达岭每年用于直接广告宣传的费用都在数百万元,凭借各国元首登临长城的优势,他们出版了《世纪回眸——三百位外国元首与八达岭长城》大型画册,向世人广为宣传,在企业文化内容中建立了“八达岭长城文化艺术协会”、《八达岭长城报》等影响力不断扩大的组织,为企业形象的塑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凭借每年的元旦国际万人登山节和十余个国际性活动的宣传,凭借全国风景名胜四十佳之首、全国文明风景示范区等称号,八达岭确立了登长城非登八达岭的品牌形象。

在品牌的塑造过程中,各旅游企业也注重利用品牌价值增加文化附加值,从追溯历史文化、展望未来文化、并使其超越地理和民族文化上下功夫,挖掘与创造展示文化的潜力。法国的卢浮宫,因其建造了独特的金字塔建筑,为其注入了现代文化的魅力;泰山、长城的登山活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欣赏文物、追溯历史的机会,更在活动中增加了体现勇气和毅力的时代内容。年,八达岭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探讨的内容可能许多人并不太关心,但它的成功举办已经显示了八达岭的实力,利用研讨会,八达岭跨越了国家的界限,文化地位和文化形象站在了国际的高度,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文化意义。

四、以品牌为动力,发展现代旅游产业,从经营理念上走入现代企业管理。

中国的大多数旅游企业的形成,是由行政管理逐步转向市场机制,现在仍有许多企业还在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的双重轨道上运行,而纵观成功的旅游企业,已进入了现代企业的行列。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形式的表现,而是内在的深刻的变革。

首先,它表现在对资本的运营上。黄山作为传统的旅游胜地,率先以股上市,成功地利用现代融资手段,进行资本运作,打破了原始积累的常规,以全新的运作方式对景区进行规划和管理,这种运作将市场的风险机制引入了企业管理,使企业在发展中更具有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素质。八达岭年成功加盟北京控股,在香港上市,进入国际融资渠道,这一举措不仅使企业的无形资产扩大,而且利用融资使企业的规划提前实现,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增加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其次,是经营理念的变化。传统的旅游企业经营方向仅局限于景区的发展建设上,在旅游业市场不断发展变革的今天,尤其是面临的冲击,将制约前进的步伐。作为现代旅游企业,应该具有向产业纵深发展的能力和潜力,在经营理念上更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规律。八达岭上市的成功,带来了经营理念上的深刻变化,八达岭温泉度假村的建成,使八达岭从初级的旅游接待转向产业化、多元化的经营轨道,年,八达岭又启动了磁悬浮铁路工程,掀开了向高科技领域进军的序幕,同时又策划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全力开拓会展旅游这一新兴旅游市场。可以说,经营上的多元化使八达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具有了更强的应变能力。

第三,反映在企业管理上。进入现代资本运营时代,在市场化的要求下,企业必须不断规范自身管理,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压缩管理层次,精简管理人员,真正实现岗无虚设、人人满负荷的机构设置,各项制度在管理中规范运行,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经营压力、降低经济风险的有效目的。以八达岭为例,上市之后,企业对管理人员精简近半,实施定岗定责制度,对企业的财务、人事、经营决策实行科学管理,企业管理更加面向市场、面向国际。

随着经营理念的转变,旅游企业利用成功的品牌走出地域、走出国门,想方设法开辟、增加利润来源,向更深、更广的经济领域进展。

应该说,旅游企业的发展各有不同,但在发展过程中,在目标的追求上,均是建立在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营造具有个性、并赋予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含义在旅游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真正的体现。随着中国与世界市场融合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认识到了文化资源的魅力,从而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力量,建立了象八达岭、黄山、泰山……乃至更多的成功的旅游企业形象,在世界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向世界展示中国旅游的魅力。

2.围绕大旅游建设小城镇 篇二

为学习借鉴上海市在旅游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扎实推进我省旅游名镇规划建设,按照省委吉书记的指示精神,省建设厅组织了由厅长杨占报带队,副厅长杨春青、厅机关有关处室负责人,部分市(地)主管城建副市(副专员),省农垦、森工总局副局长和12个旅游名镇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组成的学习考察团,于2010年5月19日至22日赴上海市进行学习考察。重点考察了泰晤士小镇,并参观了龙湖·滟澜山别墅区、东方绿舟园区、朱家角古镇、松江城市规划展示馆等,学习了上海市在旅游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考察团还召开了座谈会,大家交流了学习体会,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圆满完成了学习考察任务。

一、泰晤士小镇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

泰晤士小镇是上海松江新城英式风貌区,是上海市政府“一城九镇”的重点项目,位于上海松江新城西区居住区组群以及新城商务中心区之间。小镇总开发者为上海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由松江区政府、上海地产集团、上海中星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一级开发公司。小镇的规划由英国阿特金斯集团进行设计,并邀请香港建设有限公司参与全程建造。

泰晤士小镇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挥了松江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采用英国特有的红与黑相协调的建筑元素,配合乡村自然的田园生活氛围;小镇以英式风貌为主要风格,不仅将经典的英国空间引入小镇,更着力塑造英国风情的生活情态。自然流畅的道路系统与优美的河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整个区域开发的骨架。一条多功能步行街以及湖畔英式广场成为总体规划的主轴线。小镇内景观层次丰富,引人入胜,整体气氛充满情调和乐趣。无须远渡重洋,就能让人体验到原汁原味的英伦风貌。

在小镇的住宅设计上,不仅借鉴了伦敦郊外住宅自然、典雅、和谐的特点,同时也充分吸取了现代英国住宅讲究环保、注重实用、追求现代的理念。大部分区域的住宅容积率在0.3以下,保证了一流的住宅间距空间;小镇大量实施装修后交房标准,符合了人们对现代住宅的最新要求,且大多采用新型的绿色环保建材,以实现人与住宅、住宅与自然的最佳和谐。

泰晤士小镇占地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设计安排了7万多平方米的公建和3万多平方米的商业服务设施,占总建筑面积28.6%。如此高的公建和服务配置比例,为一般社区所少见。除了拥有市政厅、中学、艺术中心、商业街、宾馆等功能性社区公建设施外,还配有一流的会所、幼儿园、影院、超市等社区配套设施。泰晤士小镇因此荣获了上海市2004最具投资潜力楼盘称号,也成为“一城九镇”中的“领头羊”。

二、上海市旅游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经验

上海市旅游小城镇规划建设之所以成为全国的典范,除了优越的自然、文化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外,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经验之一,着眼大局,高度重视小城镇发展战略谋划。面对长三角经济圈快速发展和构建特大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城镇体系的新形势,上海市及时调整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路,把小城镇建设发展放到全市乃至全国的大背景下去思考,作为提高经济综合实力的重大措施去研究。上海原来有212个镇,面积和规模都比较小,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因此,上海市在十五期间就把建设新城和

中心镇作为城镇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两镇合一,三镇合一,形成了100多个镇,为了使这100多个镇符合上海的城镇体系,2001年1月,上海市政府1号文件提出了重点建设展现异国风情的“一城九镇”的战略构想。即在10个郊区里每个区试点建设一个城镇,松江是个新城,其他9个是中心镇。按照这一构想,上海郊区依托重大经济项目和骨干交通建设,重点发展新城和中心镇,构筑上海现代城镇体系,改变中心城区蔓延扩张、郊区分散布点的格局,形成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城镇群和都市经济圈。“一城九镇”战略构想成为上海市小城镇建设和城镇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针和工作思路。

经验之二,科学规划,精心打造旅游小城镇精品。一个城市特别是新城能否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关键之一是城市规划能否科学合理的制定和实施。作为上海松江新城核心区泰晤士小镇无论在规划选址、功能定位和规划实施等方面都做到了科学合理。一是科学选址,准确定位。泰晤士小镇选址充分考虑了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环境,它的东北面是有7所高等院校的松江大学城,北面是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西面是以IT产业为特色的松江科技园区搜狐网,南面是有1000多年人文历史的古城。小镇的功能定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突出体现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体现21世纪新城市生活的特色风貌,并集旅游、休闲、居住于一体。科学选址和准确定位为小镇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舍得投入,聘请高手。为了使泰晤士小镇的规划建设能充分体现英国的风貌特征以及具有一流的设计水准,开发单位不惜重金,聘请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了多轮国际招标,最后由欧洲知名的、在全球拥有15000多名各类专家的英国阿特金斯集团获得了设计合同,规划设计费为200万美金。阿特金斯集团凭借其强大的技术资源,综合了英国本土历史形成的典型小镇规划和建筑精华,以莎士比亚故乡小镇为原型,融入英国历史各个阶段的建筑特点、建筑选料,最终完成了一个蕴含大气、纯正英国文化的作品—泰晤士小镇。三是执行规划,严格认真。泰晤士小镇规划设计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非常高,几乎每一个立面的建筑材料都不一样。甚至有的建材国内没有,必须从英国进。但开发单位始终秉承“对客户负责,对土地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理念,严格执行规划,层层把关,并斥巨资聘请承建“国家大剧院”内外装饰工程的“香港建设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工程的监造顾问。泰晤士小镇之所以能成为旅游小城镇中的精品,是与开发单位注重细节,严格执行规划分不开的。

经验之三,创新机制,广筹建设资金。建设资金不足是各地的共性问题。虽然上海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但在创新投融资体制和小城镇建设开发运作模式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泰晤士小镇投融资和开发运作模式是由松江区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10亿组建一级开发公司,松江政府组织编制规划,企业负责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将生地变为熟地,然后出让,土地出让金由政府与企业分成。同时,为了实现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开发单位引入了上海恒和、上海旭嘉等多家优秀房产公司参与小镇建设。从中可以看出,在小镇开发建设中,政府只负责组织编制规划,而本应政府负责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是通过市场运作完成的。

经验之四,强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管理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延伸,也是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完善。小镇投入使用之初,就成立了泰晤士小镇社区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物业监督、风貌保护和业态控制。社区管委会制定了《特色风貌管理公约》,对业主安装空调及有可能改变小镇风貌的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保证了小镇原有的特色风貌。还制定了《业态控制管

理办法》,并与工商、环保等部门联合,严禁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进入小镇,保证了时尚的文化休闲商业成为小镇的主要业态。据了解,上海市绝大多数婚纱摄影公司都在小镇设立了分公司,每天到小镇拍摄婚纱照的情侣络绎不绝,也成为了小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泰晤士小镇的社区管理实现了智能化,物业管理实现了国际标准化,业态管理实现了专业化,也使小镇真正成为了幸福小镇、艺术小镇、休闲小镇。

经验之五,加强宣传,不断提高泰晤士小镇的品牌知名度。自正式启动,泰晤士小镇开发单位就开展了强有力的宣传工作。新闻晨报、第一财经日报等许多国内知名媒体都对小镇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扩大了泰晤士小镇的影响,提高了知名度。开发单位还组织了大型招商团远赴英伦三岛,与英国商界进行了广泛的接洽,得到英国商家的积极响应,扩展了泰晤士小镇的国际知名度。许多社会名人和日、韩、法、美等国的商家、社团也来到泰晤士小镇参观,洽谈业务。BBC、美联社、日本电视台也对泰晤小镇进行了专题采访。他们都对泰晤士小镇商业区的投资前景非常看好,认为泰晤士小镇将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级居住社区和商业区。

三、上海的经验对我省城乡建设的启示

启示之一,转变思想观念,抢抓发展机遇。通过短短几天的考察,我们感到上海在解放思想、把握重要发展机遇、推动城乡建设方面认识深刻,工作到位。而我省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等靠要、“坐而论道”等思想障碍。在考察团座谈讨论时,大家也都提出我省在城乡建设中仍然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资金不足、政策不宽等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我省城乡建设大发展、快发展的大好形势,抓住旅游名镇建设的机遇,坚定信心,理清思路,破解难题,乘势而上,以旅游名镇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用足用活政策,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进全省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启示之二,提高规划水平,科学指导旅游名镇建设。一个完善、科学的规划对一个城市而言是100年的幸事,一个有缺陷的规划会给一个城市留下100年的伤疤。推动我省旅游名镇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从科学选址入手,对人口规模、资源需求、产业发展、交通组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科学预测,合理确定旅游名镇的发展方向。要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方针,科学编制旅游名镇规划。要坚持文化是灵魂、特色是生命的理念,深入挖掘特色,体现文化,切实解决“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的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满足人们对新型居住环境的追求和期盼。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聘请名流、名师、名家,引入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全面提升旅游名镇规划建设水平。

启示之三,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推进小城镇建设全面发展。任何工作都要抓典型、做示范,小城镇建设更是如此。上海市推进“一城九镇”建设,就是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成功范例。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习借鉴上海的经验,善于抓点带面,通过抓好12个旅游名镇建设,打造小城镇建设的亮点,尽快形成辐射和带动效应。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全局,走出一条中国北方特色的小城镇建设路子来。

启示之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泰晤士小镇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声名鹊起,享誉国内外,除了原汁原味的英伦风情和美轮美奂的建筑

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宣传到位。因此,我们的12个旅游名镇也要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向国内外推介我省旅游名镇的资源优势和投资热点,扩大影响,增强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为旅游名镇的招商引资和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上一篇:济南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下一篇:《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