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历史学科备考策略

2024-09-01

2019历史学科备考策略(共13篇)

1.2019历史学科备考策略 篇一

备考2019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单选题(共19题;共38分)

1.(2018·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C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家的思想。从材料“圆”“直线”等名词可以看出,墨家对自然科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反映了墨家思想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 A项诸子百家的其他派别思想从材料无法看出,排除A项;

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完整”科学体系的内容,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D项从材料无法看出,排除。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墨家的思想,旨在考查对历史材料的认识能力,难度中等。墨家学说在战国时期是显学,反映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力量的壮大。儒家思想因为主张仁爱,在春前战国时期与时代不符,得不到重视。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其它各家的思想也需要掌握。

2.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答案】B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 A“仁”和“礼”是孔子的思想核心,故A项排除; C项主张礼法并施,排除;

D项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排除。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易错选A。3.已知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答案】B

【考点】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B“司南”出现于战国时期,故B正确; A春秋时期没有出现司南,故A错误;

C秦汉时期不是司南开始出现的时间,故C错误; D隋唐时期也不是司南开始出现的时间,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难度较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4.《史记》载“(曹)参代(萧)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与这一典故反映的治国理念相一致的学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C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西汉初期实行的是无为思想,属于道家思想,C正确; A儒家是汉武帝时期得到重用; B是秦朝思想家; D代表下层民众。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关键是对材料“(曹)参代(萧)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的准确理解,结合所学可知,体现的是西汉初期的无为思想,是属于道家,难度不大。5.先秦时期,有一位学者的理论对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体制、权力运行的基本框架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位学者最有可能倡导()

A.“非攻” B.“无为” C.“齐物” D.“严刑” 【答案】D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法家主张专制统一,中央集权,对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具有重要引导作用,D正确; A是墨家思想; B和C属于道家思想。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通过材料判断出是法家,在根据儒家,道家,法家各自的特点,做出具体的判断。

6.西周由周公开始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格化,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的“周礼”。这主要说明“周礼”()

A.植根于原始礼仪和宗教 B.源于周公加强皇权的需要 C.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D.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答案】D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D材料“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格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反映了周礼以原始礼仪为基础,为西周统治服务,又影响深远的特点; A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周礼植根于原始礼仪和宗教,故A错误; B西周没有皇帝制度,且周公也不是最高统者,故B错误;

C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故C错误。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西周由周公开始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格化,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说明周礼继承了原始礼仪的成分,又进行改造和发展体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点,而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说明了其现实导向,构成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进而得出结论,难度中等。

7.古代中国某思想家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列属于该思想家观点的是()

A.“天行有常” B.“小国寡民” C.“以自苦为极” D.“富贵不能淫” 【答案】B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材料当中意思主要是积少成多,强调是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实现向他的对立面转化的过程,属于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小国寡民是老子提出思想,B正确; A是荀子思想; C是墨子思想; D是孟子思想。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判断出材料含有辩证法的思想,在根据所学含有辩证法思想的是道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学生根据识记知识作出判断。

8.三国时,吴国攻打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蜀军大败。这一记载说明三国时期()

A.各国开始在战争中使用火药 B.火药的使用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人们已不再将硫磺和硝石作为药材使用 D.人们对火药的物质性能已有一定的认识 【答案】D

【考点】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火种”说明的是火药材料已经被人认识,D正确; A中各国说法绝对,排除; B中决定性说法绝对,排除;

此时显然是将硫磺和硝石作为火药使用,并不是说不再作为药材使用,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认识和历史选择题选项的解读,尤其是对排除法的运用,学生一定要知道太绝对历史选项通常是错的。

9.战国时期有思想家主张:“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下列与材料主张相符的是()

A.“君轻民贵” B.施行仁政 C.克已复礼 D.超越功利 【答案】B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说明仁义是三代治理天下的根本,属于儒家孔子思想,B正确; A是孟子思想;

C属于孔子礼思想; D不符合孔子思想。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抓关键信息的能力,核心关键词为“仁”,根据此判断选择相应的选项。

10.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

A.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B.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 C.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 D.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 【答案】B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评判的问题。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对历史的褒贬、对历史的评判,而没涉及仁政观念、儒家干政、重史传统等方面的信息,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不涉及仁政观念,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儒家干政,儒家干政本身也是不合史实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重史传统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1.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提倡民本 B.呼唤仁爱 C.强调理性 D.倡导美德 【答案】C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苏格拉底

【解析】【分析】“当仁不让于师”的意思是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意思是在仁德和师道尊严方面,仁德是第一位的,而这里的“仁德”和苏格拉底所倡导的“有思想力”都是在强调人的理性而不是权威,故选C。

12.钱穆先生在《孔子与论语》中说,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这表明儒家思想()

A.主张建立礼乐制度 B.深受宗法制的影响 C.认同情感的积极性 D.提倡人文理性精神 【答案】B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B选项材料中强调了《论语》虽然强调的是节欲寡欲,但不是无情和绝情,这说明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人文关怀,注重血缘亲情,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礼乐制度;

C选项只突出了儒家对情的态度,没有体现对欲的态度; 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理性”。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 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 ”,这是一种对血缘亲情的重视,这同宗法制相关,再据此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13.美国学者肯·沃尔夫在《大历史视野》中比较东西方古代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时指出:(他们)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比如)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时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他们)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己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沃尔夫比较的两位哲学家是()

A.老子和苏格拉底 B.孔子和柏拉图 C.孟子和亚里士多德 D.韩非和柏拉图

【答案】B

【考点】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解析】【分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和柏拉图都认同社会等级制度的合理性,重视知识分子治国,重视道德的力量。孔子认为只有用道德的力量,才能使社会重新回到和谐的关系中,提出了著名的“仁”学来挽救世道人心。柏拉图写下了《理想国》一书,并提出了著名的“正义论”。故沃尔夫比较的两位哲学家是孔子和柏拉图,故B选项正确;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故两者主张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选项错误;孟子也没有强调道德的作用和认同社会等级制度,故C选项错误;韩非属于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与材料无关,故D选项错误。故选B。

14.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

A.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 B.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 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 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 【答案】D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D项儒家思想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究君臣等级关系,显然符合西周时期分封制度下“家国同构”思想内涵,故D项正确; A项中尊卑等级没有体现; B项中君主专制是秦朝时期实行;

C项属于西汉时期特征,不符合先秦时期特征。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注意解读材料中的“五伦”思想的含义,再结合早起政治制度的特点回答即可。

15.孔子主张“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朱熹主张“居敬察醒”,二者的共通之处是()

A.强调法治 B.强调德行修养 C.重视教育 D.人性本善 【答案】B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宋明理学

【解析】【分析】从材料看,二者都强德行修养,这是共通的地方,B项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排除。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论是智、仁、勇,还是敬醒都是德行修养的内容。

16.(2016•海南)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答案】A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孟子“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体现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材料体现不出个人独特的性格,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反对礼教的束缚,主张反抗专制制度,故C项和D项错误。

【点评】本题以孟子思想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

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也就是古代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知识点既是教材主干知识,又契合“一点四面”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这一知识点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我们必须要重视。

17.《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

A.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 C.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 D.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 【答案】A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A材料中对比了老子与孔子对天和人的关系的看法情况,可以看出老子比孔子更加重视天和人的关系,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B 错误,老子和孔子都处于相同的时代背景之下; C选项不符合孔子的观点; D选项与材料无关。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我们要抛开原有的思维模式,要认清楚材料给出内容的实质,不要被原有的儒家思想的主张所牵引。材料中说老子比孔子更加重视天和人的关系,我们就要肯定和承认这一事实,在此基础上来作答。

18.(2017·新课标Ⅲ)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A

【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解析】【分析】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战国时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不是主要因素。C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是秦统一后推行的。

19.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B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分析】据材料提到,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尚书》等成书年代比孔子更久远,这体现了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

史传统,故B项正确。“五经”是经过孔子编订的,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A排除。汉代儒学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故C项排除。儒学传统并未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故D排除。

二、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10分)

2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谈改革发展时说:“解放思想永无止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班固《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人的理性是人的本质,它一方面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或武器,另一方面,就是人的自我意识或不断反省自身的精神——有强烈的道德感的人——一言以蔽之,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如果用一个概念来概括,也就是说,启蒙思想的核心如果用一个概念来概括,那就是自由。——邓晓芒《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

(1)根据材料一,班固认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法家提出了哪些主张?

(2)17—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列举当时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并概括他们关于“自由”的主张。

【答案】(1)诸子为迎合诸侯争霸的需要;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改革观。

(2)伏尔泰: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孟德斯鸠: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

卢梭: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1)原因:根据“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提炼得出诸子为迎合诸侯争霸的需要。主张:结合所学,法家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奖励耕战,主张改革。

(2)根据所学,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联系所学,回答他们关于“自由”的主张即可。

故答案为:(1)诸子为迎合诸侯争霸的需要;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不期修古”“事异责备变”的改革观。

(2)伏尔泰: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孟德斯鸠: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卢梭: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靠了两小问壹问是百家争鸣的背景一问是法家思想的内容,相对简单,考的是学生的背诵能力,根据所学作答即可。

(2)本题的考点是启蒙运动,考查的是启蒙运动过程中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他们三个人各自的主张,相对难度也不大,学生需要熟记这三位启蒙思想家的内容,在根据内容作答即可。学生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背诵。

2.2019历史学科备考策略 篇二

一、辽宁省生物学科高考模式和试题设置概况

辽宁省的高考模式为“3+理 (文) 综”, 理 (文) 综总分为300分。理综中生物学科90分。其中选考题15分, 考查范围是选修1和选修3任选其一;必考题75分, 考查范围是必修1、必修2和必修3。

二、2009~2011年辽宁省高考生物试题比较分析

2009~2011年辽宁省高考生物试题, 注重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考查, 注重生物学能力、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素养的考查, 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与2009年和2010年相比, 2011年的生物试题既保持稳定又有所创新。综观3年试题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试题始终突出核心知识, 强调知识的综合性。

生物试题始终注重核心知识的考查, 强调一个知识点的多角度、多方位考查或多个知识点、多层面考查。

从表1可看出:

(1) 试题突出核心知识:2009~2011年辽宁省生物试题基本延续了全国理综生物的考查方式, 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来自细胞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免疫、遗传推理、种群和生态系统、实验探究等核心内容。

(2) 试题强调知识的综合性:试题设计既强调模块内知识的综合考查, 同时又兼顾模块间知识的综合考查, 不仅检测了考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检查了考生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如2011年第30题就是模块间综合, 其他题目为模块内综合。其中2010年选择第4题和非选择题第30题的立意可谓独特, 重点考查学生从题干、题图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从表2看出:高考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侧重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修1的知识可以说是高中生物学科的基础, 2011年对其考查分数达到30分, 接近必考分数的50%。必修3很大程度上说是对必修1知识的应用, 连续三年在必考分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3%、51%和32%。

2. 试题依然立足教材, 重视基础。

辽宁省生物试题坚持侧重对材料的理解及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命题范围有自身特色。许多试题背景能在教材中找到, 从知识点看, 都是平时教学重点, 只是问的角度进行了重编与设计, 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体现了重视基础和回归教材的命题思想。例如2009年第32题, 2011年选择题1、4和6等。

3. 注重运用图表作为信息载体, 提升对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图表类信息题是3年中辽宁卷的主要题型之一, 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3年试题有关图表类信息题统计结果见下表:

从表3看出:3年试卷中信息题所占比例很大。2009、2010、2011年生物试题中涉及图表处分别为4、4、5处。这些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而且考查了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观察、理解、获取、处理和图文转换能力。综观3年试题, 可以发现, 考查生态学、植物代谢与调节、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遗传图解书写等知识时都涉及图表信息。体现出考查形式的多样化、开放化、新颖化等特点。

4. 试题紧密联系实际, 密切关注生物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三年来, 生物试题体现了新课程关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理念, 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与科技、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发展。例如, 2011年的第40题, 背景材料为净化污水, 就是结合生态工程原理。

“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主要考查实验原理、过程、方法等内容, 与必修知识有一定的联系。近3年考试题主要考查了胚胎工程、微型繁殖、微生物培养与检测、植物芳香油的提取等, 其中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考查了两年。

三、2009~2011年辽宁高考生物试题学生答题情况概括

学生回答非选择题时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书写潦草, 错别字多。2.审题不细, 大意失分。3.思维混乱, 表达不清。4.基础薄弱, 能力缺陷。

四、2012年高考预测

1. 结构和题型平稳, 难度不会降低。

2. 试题将一如既往地注重主干知识、核心概念的考查。例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种群、生态系统、实验设计等。

3. 能力测试是永恒的主题。会突出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获得信息的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

4. 试题取材新颖, 更加关注生活、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高考题中不乏以现实问题作为命题的载体, 从生命科学发展的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考生回答的问题主要是考查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学习方法的应用、对人类行为和研究成果的鉴别、反思和评价。

5. 考查新课标新增知识的可能性仍然很大。2009年的第32题、2011年的第40题都是实例。

五、2012年高考生物科备考策略和建议

1. 加强对教材和考纲、去年和前年的高考试题的研究, 把握复习的方向。

2. 围绕教材, 熟练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等基础知识。一模前, 构建网络, 基础过关。引导学生构建各模块的知识网络以记住主干知识 (最好不看书完成) 。

自制学案对章节考点进行梳理以夯实基础, 狠抓教学常规落实, 以求提高复习效率。通过你问我答、学会看图、表述功能、实例分析等方法, 让学生自主复习。

3. 培养理解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图文信息转换能力、设计和解释实验的能力及应用能力。二模前, 强化训练, 能力培养。

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 表现在图表数量增多, 用完整准确的言语回答原因及预测结果的题目增多;采用新背景, 用特例代替常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题型等。所以, 在备考时的能力提升策略包括:选好题、考好试、评好卷。

4. 备考过程中, 教给学生的应该是解题方法而不是答案:做题时, 审题要细心, 通过题干找突破口;作答要考虑周全, 学会正确使用生物学专业术语, 语言简练准确。

3.2019历史学科备考策略 篇三

由于自主选拔试卷由大学老师命题,针对的又是全国各地的优秀高中生,所以出题难度和范围并不严格受高考考纲限制。就难度而言,大部分高校自主选拔的物理试卷比高考难。不过,从近些年的命题趋势看,考试难度总体而言是逐年降低的。考生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考试范围。由于同一所高校的自主选拔试卷全国是统一的,所以对于不同学校的学生而言,一定要注意各校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和线索,对某些知识点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利用有限的时间作有效地准备。

“门派”指南之2012年复旦“千分考”物理部分解读

复旦千分考由于题量多(200道)、题型单一(均为单项选择),所以不可能出过程复杂或难度太大的题目。2012年复旦选拔测试试卷物理部分有16题。知识点分布如下:

力学:运动的相对性、斜抛运动、通过p-v图求功、动量定理、弹簧的弹性势能、波动方程。

热学:热力学第一定律、多普勒效应、分子动理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电学:电路故障、部分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场中的导体(两题)、光学、原子物理:光的折射(两题)、单缝衍射两题(深度超纲)、双缝干涉、波粒二象性(微观实物粒子)。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只有16道选择题,但涉及超纲的知识点很多。参照2012年高考大纲,完全不超纲的题目仅4道。可见,如果考前不做准备,很难得高分!另外,16道题中,有5道题出在光学部分,有2道涉及电场中的导体,说明试卷在知识点覆盖方面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来看两道考试真题:

145.关于单色光作单缝衍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央亮纹最宽 B.中央亮纹最亮

C.单缝衍射现象与干涉无关

D.衍射花样是多束光干涉的结果

这道题涉及大学物理知识。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是由次波相干叠加而成的。所以答案应为C。只学过高中物理的学生几乎很难作出正确选择。

151.一端固定的弹簧振子水平放置在光滑平面上,开始时有一个方向与弹簧平行的冲量I作用下运动,以后振子每次经过平衡位置时,都有一个与速度方向一致的冲量I作用于振子。已知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L,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振子的质量为m,为使弹簧达到最大伸长量,弹簧振子要经过的全振动次数最接近( )

A. B. C. D.

这道题涉及动量定理、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定量表达,答案为C。对考生而言,动量为选学部分,有些学校根本不教的,即便是选学动量的学生,要求也很低。至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定量表达则是物理竞赛要求。

“门派”指南之

2012上海交大物理部分解读

2013年“华约”自主选拔考试中的物理学科独立成卷,物理的分量更重了,题型上肯定会有所调整。但是,“华约”的总体风格不会根本改变。因此,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2012年“华约”的物理考试情况。

2012年“华约”的物理与化学合卷,称为“自然科学”。其中物理部分一共11道题,选择题7道、实验题1道、推理论证题1道、计算题2道,总计70分(化学部分为30分)。

由于试卷题型丰富,特别是有实验、推理论证、计算这样的大题,“华约”试题难度更大一些。2012年“自然科学”考试卷物理部分的知识点分布如下:

力学: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测重力加速度)、机械波、动量定理、斜抛运动。

热学:分子动理论、内能。

电学: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容器、静电平衡状态、电磁感应、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

光学、原子物理:全反射、光电效应。

由此可以看出,“华约”物理考试涉及的超纲知识点也很多。参照2012年上海的高考大纲,完全不超纲的题目仅5道。另外,受题量限制(共11道题),知识点的覆盖面较小。

计算题主要考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其他学校对这部分知识要求很高,常常作为高考压轴题出现,所以这道题目对外省市考生而言难度并不高。但对于部分考生而言,这部分知识属于选学部分,难度就相当高了。

备考策略之

以知识点的补充为切入口

对于报名参加自主选拔考试的学生而言,高考要求的那部分知识大家都掌握得相当好了,因此很难拉开差距。真正拉大差距的是“超纲”部分,因为学生们在“超纲”部分的学习差异太大。所以,在考前这一段较短的时间内,考生应该以知识点的补充为切入口,集中精力迅速补充高考不考但自主选拔重点考的知识内容。会别人不会的,你的优势才会明显。

报名参加自主选拔考试的学生成绩都是很优秀的,如何在强者中胜出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另外,由于自主选拔考试涉及较多超纲知识点,这些超纲内容本身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因此,寒假期间考生必须全力以赴,集中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自主选拔考试作准备。如果心挂两头,很有可能两头都落空。人生难得几回搏,有时候往往一点点差距决定了事情成与败,拼一拼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纵然失败也无怨无悔。

在备考复习方面,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自主选拔的辅导书,很多书非常系统全面。如果是暑假开始准备,这些书无疑是很合适的。但是到了寒假,各门学科再从头开始全面系统地学习时间显然不允许。要想在短时间取得明显成效,可行的办法是:不要按照知识体系全面系统学习,而是从“题目”入手重点突破。具体而言,通过“考试真题”摸清自主选拔命题方向,有针对性地补充超纲知识点;通过“模拟训练”提高实际解题技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就使备考有了突破口、更加有实效。

考生应该注意的其他典型问题

另外,我参加了数次自主选拔物理阅卷工作,除了感受最多的累和压力大外,数万份的考生试卷又让我有了一些心得总结,在此,我把它们写出来,希望将来能加自主选拔的同学们在看过后能明白面对考卷应该怎么做。

字迹不清晰,在高强度的阅卷任务面前,干净、整齐的书写是得分的要素之一。虽然物理答卷不如文科答卷字数多,但一定要易于辨认,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字母要写清楚、写规范,忌字迹不清、潦草。阅卷时因为“v”不分,“G”看起来像“a”,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者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

物理学科中有些符号属专用。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要再另设符号,例如万有引力的题目中给出轨道半径为r,就不要写成R,这样会算错的。

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多用。例如物体在运动第一阶段的位移用s1表示,第二阶段的位移要用s2表示,不能都用s表示。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乱。

注意沿用习惯用法,拉力用F,摩擦力用f,阅卷人一看就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有误解。

角标要讲究,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要讲究,通过A点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或者v’好,通过同一点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反过来第一次用v2,第二次用v1就可能造成误解。

4.历史备考复习最后阶段策略 篇四

(二).两个立足点;

(三).三步走战略;

(四).依托四个史观;

(五).渡过五道难关;

(六).克服六类题目;

(七).联系七个热点;

(八).做好八件实事.

(一).一个中心—以分为纲

*以提高成绩分数为中心;

提高整体成绩;

提高尖子成绩;

提高关键生成绩

提高客观题通过率

提高主观题得分率

…..

(二).两个基本点—起点和落点

*教材—新教材和旧教材

*大纲—课程观和考试大纲

旧教材知识—考点,体系

新课标信息—观点,体例

课程观方向—探究,创新

考纲的指引—范围,能力

(三).三步走战略-死去活来真开心

*知识记死-前提-熟少巧

*技巧用活-关键-思纠练

*心态放开-保证-仁忍韧

有知识不一定会运用;-技巧

有能力不一定能发挥;-心态

有实力不一定能胜利.-运气

(四).依托四个史观;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文明史-新课程立意

*整体史-全球化必然

*现代化-时代主旋律

*生产力-唯物史基石

举例—辛亥革命再命题?

改革开放的转换?

(五).渡过五道难关;

*考点记忆关-分类推进

*审题解题关-题型分类

*规范卷面关-段层序字

*查漏补缺关-颗粒归仓

*心理调整关-得失之间

(六).克服六类题目;

*高考题-反复练

*专项题-针对练

*纠错题-变形练

*信息题-辩证练

*基本题-考前练

*冷门题-适当练

(七).联系七个热点;

*民生三农发散多;

*危机调整联系广;

*改革开放是重头;

*民族复兴正崛起;

*统一祖国超台湾;

*和谐发展靠创新;

*民族关系不厌烦.

(八).做好八件实事.

*组题重效果;

*评讲针对准;

*辅导重个别;

*串讲要出新;

*背书要监督;

*纠错要落实;

*合作靠团结;

5.2019历史学科备考策略 篇五

我代表高三英语备课组向老师做交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2020 年英语学科备考具体做法(一)

一轮复习

1.时间:2019 年 11 月 20 日——2020 年 2 月 20 日 2.内容:完成一轮复习中的高二、高三上册复习任务。

3.目标:复习、梳理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高考必需的语言基础知识(词、短语、句式、语法知识),夯实基础,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4.穿插语言能力训练题目,做到在练中巩固与提高。

5.定期进行阶段测试,加强复习反馈,提高一轮复习效果。

(二)

二轮复习

1.时间:

2020 年 2 月 20 日——5 月 20 日 2.内容:针对单项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书面表达每一个题型,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

3.目标:侧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精选题目,选择有代表性,与高考命题思想一致的试题让学生做。同时加大高考真题训练,将其分类,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多动脑,多动笔,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穿插知识要点等基础知识的回顾和复习,在训练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基础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熟练地运用这些语言知识的能力。

5.加强限时、定时训练,培养解题速度和准确度。限时训练要占训练总量的三分之二。

(三)

综合模拟训练

1.时间:2020 年 5 月 20 日——6 月 25 日 2.内容:模拟试题训练 3.要求:利用各地模拟试题组“加工拼组”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模拟试题,即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训练试题。每套试题均限时完成,训练学生长时间做题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然后阅卷,让学生讨论出错较多的题目,找出出错的原因。教师给予及时的点拨,侧重于进行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然后对出错较多的题目教师要补充适量的补偿性练习,变换命题形式和语境,但测试点不变,目的是训练学生克服定势思维,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灵活解题能力。

4.教师要求要做到备课充分,备材料、备学生,及时掌握学生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做到试题精讲,讲难点、讲疑点,讲学生不会的地方。

(四)考前回扣与心理指导

1.时间:2020 年 6 月 25 日——7 月 5 日 2.内容:做好教材和知识点的回扣与巩固,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适当梳理和浏览,查找知识遗漏,以弥补前面复习的不足,防止遗忘。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进行心理辅导,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健康的应试心理。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文章整体阅读和局部信息的理解掌握的能力较差,阅读方法单一。

2.学生在完形填空解题步骤方面缺乏策略,速读全文达不到高考的时间要求,平时训练存在问题。

3.学生在语法填空题的得分率较低,对语篇的理解,句子成分的分析,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较差。

4.学生在短文错方面,对考查发现、判断和纠正语篇错误能力方面较差。

5.在书面表达中,中国式英语较为严重,尤其是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运用混乱,基本句型和结构混乱,书写不规范,整体表达能力较差,高分段学生很少。

6.理科优等生不多,文科缺少优等生,成绩平平,抓了中等学生,却又没抓好,考试效果差。

(二)解决策略

1.夯实基础,抓纲固本

(1)加强词汇的强化记忆,边复习边回头识记,掌握其相关的词形转换、固定搭配、习惯用法、同义词对比、反义词联想、句法功能,用它们进行微写作等。

(2)对阅读训练的量和力度要加大。继续加强对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的训练,在让学生熟知解题的技巧和技能的前

提下,关注对学生阅读和完形深层次的训练和指导,不去一味地追求学生的阅读数量,而是在质量上下功夫,最终在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上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3)书面表达在格式、交叉使用长句和短句上下功夫,在形式上增加美感,避免同一词的重复使用,灵活运用倒转、非谓语结构等,可以是文章精炼、简洁、更具有文采和可读性,加强书写规范化练习,按照新高考的命题思路,强化训练。

(4)重视学生答题卡答题的规范要求,从书写、字迹清晰,字体规整,卷面整洁,以及答题速度等方面严格训练。

2.强化训练,提升能力 (1)利用各地模拟试题组“加工拼组”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模拟试题,即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训练试题。每套试题均限时完成,训练学生长时间做题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然后阅卷,让学生讨论出错较多的题目,找出出错的原因。教师给予及时的点拨,要侧重于进行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然后对出错较多的题目教师要补充适量的补偿性练习,变换命题形式和语境,但测试点不变,目的是训练学生克服定势思维,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灵活解题能力。

(2)教师必须做到备课充分,备材料、备学生,及时掌握学生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做到试题精练,讲难点、讲疑点,讲学生不会的地方。

3.考前回扣,反思提高 加强联系.关注高考信息和考试动向及时了解复习情况,了解今年考试说明的变化情况,在近期时间内有针对性地高效备考,借鉴各位老师的复习策略,更新个人的复习方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做好最后的复习工作。

4.心理调适,正视压力 做好培优工作,关注优等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并做好学生心里调整工作。

三、2020 年英语高考命题趋势 趋势一:语法考查趋向全面 通过对 2019 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发现,整体语法知识全面。2020 年高考在语法考查方面,多会更为趋向全面,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考点覆盖的广度,特别要关注 2019 年试题中未涉及的语法知识。

趋势二:提高语用能力,关注人文思想、情感教育以及在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 词汇的考查更多地以整个句子为背景,释义包括精准的汉语释义、英语释义、熟词生义、固定搭配等多个维度,精准理解话题词汇在具体语境和搭配中的语用意义。句子的含义不仅是词汇的组合含义,更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考生尤其要学会破解长难句:抓核心、找主干、化繁为简、从长难到短易。篇章的感情色彩一定要结合社会与人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弘扬精神。

趋势三:选材贴近考生,体现时代性、应用性

6.2019中考备考计划和方案 篇六

为了保证我校在2019年的中考备考工作有序进行,学生中考成绩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并超越中考目标,结合我校实际,特拟订我校2019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校本教研为动力,以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中考备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抓好我校2019年中考工作,确保实现我校中考成绩再上新台阶。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2019届九年级现有3个班,共有学生110人,学生数较少,且由于受招生范围的限制,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学科上的发展也不平衡。不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吃苦精神,少数学生厌学情绪较重。因此,要实现我校的中考目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时间紧、任务重。

三、备考工作措施

1、成立中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中考工作的领导。组 长:张希霖

副组长:杜日弘 徐树和 张波 秦俭 成 员:吕红 黄建 全体初三科任老师

中考备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教务处,具体指导我校的中考复习备考工作,协调复习进度,收集、传达中考信息,统一使用中考复习资料,统一组织阶段测试、期末考试和市区模拟考试及有关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以下共识: A、时间紧,任务重;

B、学科发展、学生培养做到既要统筹兼顾,也要重点突出; C、实事求是,依据各阶段的复习任务和复习目标确定不同的方法;

D、狠抓全部学生的发展,在优生和所有学生成绩上不可偏废,两手都要抓,双管齐下。使优生有突破的同时,平均分更要下大力气。

3、班主任的主要措施

(1)加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2)营造良好的中考备考氛围。各班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浓厚的备考氛围,有效地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备考。

(3)每个月召开至少一次科任教师碰头会,向课任教师了解班级学生上课的表现。

(4)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制定好备考计划,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学会阶段性自我总结。不定期召开优、中、后进学生会议,了解学生对科任教师上课的要求,对学校管理的要求,并及时做出调整。

(5)落实好班内的培养对象,组织本班科任老师对其进行分析,注重学科的均衡发展,扬长(优势科目)不避短,对弱势科目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对学困生要不离不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中考中能有所进步。

(6)抓学生管理,做好以下工作:

①抓优生,“响鼓重锤”。营造培育优生声势,适当运用心理暗示,让优生定位,并做到广种博收。

②抓边缘生,“推拉并举”。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千里马,创造条件,实施分层管理。③促后进生,“百炼成钢”。认真分析原因,做细致工作,教给学习方法,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认识学习的价值。

④抓心理辅导,“轻装上阵”。

⑤重视非智力因素对考生的影响,重视细节,提高学生抗干扰能力,减少中考中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⑥协调科任教师特别注重跟班教育,避免跟班脱节现象。⑦协调学科间、教师间、师生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4、要求各科任教师要把握中考命题方向,提高备考效率,做到: ①在班主任及教务处的双重领导下,团结协作、齐抓共管、乐于奉献。②关注中考信息动态,认真钻研《考试说明》。

③精讲精练,找好、出好典型题目,结合应试技巧及应试心理进行针对性练习,突出讲练评的课型。每次测验结束后再针对共性问题讲评,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发现问题及时查缺补漏。

④结合学生学科实际,分类指导。⑤教师不旷课、不迟到。

⑥适当要求文科教师到教室组织“早读”和“傍读”。(班主任统一组织在距离中考约80天时进行傍读,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各学科的学习任务)

5、切实做好培优转差工作

九年级全体科任教师要明确各班确定的培优对象,针对本学科比较薄弱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课外辅导,使之学科发展平衡。同时顾及全面,努力提高中等生,转化学困生,做到以点带面,一定要做到全面提高。

6、注重两种课堂的建设

抓好“两课”,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堂教学要效率。

“两课”即复习课和讲评课。要明确“两课”的特点、功能、作用,采取恰当的、科学的、有效的形式和方法,避免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的重复课,把讲评课上成对答案的宣讲课。复习课要有系统性、基础性、发展性,要引导学生疏理知识,辨识概念,总结规律,融会贯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讲评课要有“四性”。①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②准确性:言之有据,掷地有声,正误分明;③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内外交叉;④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激发共鸣。“两课”要采取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问题尽量让学生提——疑难尽量让学生解——方法尽量让学生悟——思路尽量让学生找——错误尽量让学生析。从而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分析比

较,区别异同,重视同化;构建体系,加强练习,深化理解。

7、抓好三个轮次的复习

中考复习采用“夯实基础、专题训练、综合检测”三轮复习方法进行,部分学科可根据实际安排两轮复习,合理安排,进度适度超前。

要求所有学科在2019年3月上旬完成各学科内容新授,3月中旬启动中考复习。3月中旬至5月上旬完成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教学时间约8周。5月中旬至5月下旬完成第二轮“专题训练”复习,教学时间约3周。6月初至中考前完成第三轮“综合检测”复习,教学时间约2周。

一轮系统复习是成绩提高关键,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网络,提升能力;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要做到“四个重视”: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归纳、综合、拓展、提高和运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多给学生自主消化吸收的时间;重视规范训练和针对性训练,要在审题、做题、书写上下功夫,反对单纯的题海战术、不加选择的训练;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师生无效劳动。

二轮复习为专题复习。其基本要求是针对考试说明、中考考命题走向、一轮复习中的不足,突出主干,精选专题;整体构建,注重能力;查漏补缺,提高“两率”(解题速率和正确率);避免时间短、走过场。

三轮复习为综合复习。主要是查漏补缺、模拟训练。其基本要求是:综合训练,全面仿真;模拟考试,保温训练;回归教材,考前指导。

8、教务处的中考备考工作:

(1)教务处对初三备考全程管理、监控、指导。

(2)教务处组织周考、联考,整合优秀备考资源,使中考备考高效、有针对性。(3)经常性的推门听课,了解老师的教学情况、教学状态。

(4)整理、分析每次考试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整改措施。(5)每月检查一次教案、作业、试卷。(6)跟踪部分学生,了解学生的动态。

(7)及时召开阶段学情分析会,了解备考情况,提出备考要求。

四、几点要求:

1、将质量意识放在首位,中考成绩力争在2018年中考成绩基础上再提高2个名次。

2、在工作中每位教师要体现奉献精神,特别注意跟班教育,避免跟班脱节现象;

3、合理安排时间,抓好早自习和延时放学辅导时间,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注重课堂管理和调控;

4、配合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向,决不放弃每一名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和提高;尤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偏差;

5、工作中要善于找差距、寻对策,积极吸取他人成功做法,努力改进教学中不足之处;

6、班主任要做好科任之间平衡协调工作,多与科任老师沟通。

7、做好保学控流等工作。使所有学生安心的学习,并取得应有的进步。现在总人数是110人,不允许再出现流生,望全体老师共同努力。

8、重视学困生的提高,重视平均分的提高,重视全科合格率的提高,所谓全科合格率

就是区平均分乘以0.8以上分数除以参考人数。

9、各位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课余时自己编辑试卷,试卷要有针对性、实用性。

10、营造好考试氛围和风气,严肃考试纪律。

五、2019年中考目标

1、校中考综合评估在全市所有初中再提高2个名次。

2、校中考总分均分在全区争取再提高1个名次。

3、有2-4人中考总分进入全区千百名以内。

现在,又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节,又是勤垦精耕、培育新蕾的时节。2019年中考,对我们来讲,会存在着诸多困难和压力。但压力也是催生动力的源泉。

我们坚信,在区教育局、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我们全体初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赢2019届中考攻坚战。

沈阳市第一四七中学教务处

7.高二理科历史“小高考”备考策略 篇七

一、营造冲A的氛围, 指导学生充满信心全力冲A

“小高考”毕竟也是高考, 同行们调侃高二理科历史地位比高三还要重要, 因为冲到A就可实现高考加分。而在江苏高考多一分总分全省排名就上几千名。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冲A的氛围, 指导学生有冲A意识、目标和信心, 激励学生要有“我就是为A而生”的勇气与豪迈感。学生的学习潜能无限, 但要靠我们教师用爱心、耐心、智慧去唤醒、激发、点燃他们的无限潜能, 引导他们树立信心, 明确奋斗目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 ,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二、抓纲抱本夯实基础, 做到记忆准确、理解到位

信心源自实力, 只有知识基础扎实到位才有可能实现心中目标。“小高考”历史试卷说白了就是活材料、死知识。对基础知识要做到“死去活来”。在“小高考”冲刺阶段, 3本书、25个单元, 平均每天按考点要复习一个单元, 还要对前一个单元进行滚动式复习, 与遗忘作斗争。这么多知识如何读?每一单元可以按照“总—分—总”的原则来进行。第一个“总”即从整体上驾驭知识单元, 形成知识网络, 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分”即对任何一个知识点,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的认知规律边读边思, 从微观上落实具体知识点。读书时特别要注意阶段特征、时空概念、关键词句, 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 并把不熟的知识点标注在考点上, 下次复习再拿出来读, 千万不能熟的依然熟, 不熟的永远都不熟。最后的“总”即再次将本单元知识进行提炼、升华, 并形成对本单元的规律性认识。冲刺阶段的20多天里, 我们每节课都要检查基础知识落实的效果, 并把它称为“地毯式”扫雷。这是备考成功的关键。

三、科学训练, 尤其注重材料解析题的训练, 提升解题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 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 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也就是说, 进行生动的创造。”历史“小高考”中还有10%左右的分数在书外, 要求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它侧重检查在新材料、新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运用新的史学观点及方法等, 例如文明史观、近 (现) 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以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等。除了课堂上教师要对以上史学观点、方法进行渗透外, 还要通过典型题目训练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冲刺阶段, 学生不能只做选择题、判断题, 后面3道大题一定要做, 而且要认真做, 因为这3道平均每道只能扣1分, 分析、归纳、结合材料提炼、上升认识等能力均在此体现。如果不做, 这些能力就得不到训练。

特别是材料解析题, 学生往往失分较多, 平时训练时往往存在畏难情绪, 其实调动非智力因素, 克服心理障碍, 认真审题, 掌握解题技巧, 这样的题目还是可以迎刃而解。一般来说, 材料解析题有三种答题要求:一是依据材料, 二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三是结合所学知识。第一种是纯材料考查, 要求学生紧扣材料, 从材料中提炼、概括答题的关键句、词, 特别注意标点符号, 一般几个句号就有几层意思, 尤其是省略号后面一定有答案。材料的出处也要引起重视, 时间、作者、作品名称有时对解题有提示作用。最后还要结合分值答题, 历史学科的分值一般较小, 几分尽量就要答出几点, 并按序列化规范答题。这种考查要求切忌不顾材料, 生搬硬套课本知识。例如, 2013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第37题有关孔子及评价题, 共4小题, 第二、第三小题的第一问, 第四小题均要求从材料中提炼答案。按照不仅依据材料还要结合所学知识的方法, 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是除结合课本所学知识, 还需照应材料所揭示内容作答。二是材料只是提供新情境, 起抛出问题的作用, 这种解法类似第三种答题要求。上文中提到的第37题的第一小题则属于第一种情况。最后一种, 材料只是“引子”, 所答要求从所学知识中提取。上题中第一小题的第二问, 第二小题的第二、第三问, 第三小题的第二问皆属于此种情况。这种题型一定要有信心, 有历史的领悟能力, 即学历史的小智慧, 再难的题目也能从书中找得到答案的影子。讲评试卷时, 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说、写, 解题方法、技巧及如何规范答题均在讲评课中渗透。总之, 方法的引领在备考阶段非常重要。

8.2019历史学科备考策略 篇八

一.河南专升本考试全称

河南省选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

二.学制学历

一般都是两年制,只有医学类个别专业三年制。

第一学历都是本科

三.主办方

河南省教育厅

四.选拔对象

河南省的高校应届大专毕业生(在外省就读的河南户籍学生,在校大

一、大二学生,自考大专生,成教大专生均不可以参加);2015年后退伍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服义务兵役退役和“下基层”服务期满后接受本科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9〕6号)的相关要求且具有河南省高等院校普通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也可在原毕业学校参加专升本考试报名。

三.选拔比例

2003年:30%;

2004年:35%;

2005年:40%;

2006年:25%;

2007年:20%;

2008年:15%;

2009年:20%;

2010年:20%;

2011年:20%;

2012年:20%;

2013年:20%;

2014年:25%;

2015之后不限制名额(无违纪处分,达到毕业条件)

六.考试时间

每年的6月7日,和高考同时进行。

上午9:00--11:30 考试英语;

下午15:00--17:00考试专业课。

美术类专业考试时间

省统考考试时间为2017年12月17日,考点设在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招办所在地。

上午8:30-11:30 素描

下午13:30-15:30 色彩

音乐类专业考试时间

全省统一组织音乐类专业个体测试,时间从2018年3月开始,分别按专业主科相继集中在河南省招生考试学术交流中心(登封市崇高路8号)进行。实行网上预约考试,考生须于2018年2月22日8:00至26日18:00登陆艺行家(http://)免费进行查询,也可拨打9601166进行电话咨询。

七、填报志愿

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5日8:00-6月28日18:00,考生可登录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网站(),进行志愿填报。

八、录取时间

考生可登陆 进行志愿结果查询。专升本的录取时间7月9日-7月14日,考生在这段时间密切关注所报学校的通知,及时联系学校,查询自己录取结果,一般出现档案运载中、已投档、拟录取、录取均表示被录取了。专升本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即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

九、补录时间

9.2019历史学科备考策略 篇九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2019考研数学19个备考疑问解答

考研数学复习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用什么参考书?怎么安排和规划?做题找不到门路怎么办?等等,小编总结了数学复习19问,帮助大家答疑解惑。

1.市面或网上的考研数学复习资料很多:考纲、各类文章、真题、各阶段的模拟题,那么考研数学复习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基本依据是考纲和历年真题。考试大纲是命题依据,考生可以通过考纲获得考研的最基本也是最权威的信息,如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而历年真题在所有试题中含金量最高,可以通过对真题的分析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如试题难度,核心考点等。2.能否简单概括考研数学的要求? 刘老师:我们依据什么来回答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是对考纲和真题的分析。从考纲看,考研数学对考生有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 了解、理解 和 掌握 从考研真题看,考研数学的要求如果用三个关键字概括,即: 基础、方法 和 熟练。3.基础、方法 和 熟练 具体指什么? 考生可任选一道考研真题,该题可能有一定难度和综合性,但其分解之后的考点都在考纲规定的考点范围内,说明考研数学重基础。

那么打牢基础是否能轻松应对考试呢?不够,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总结方法。比如中值定理相关的证明题是令不少考生头痛的一类题。考生把基础内容(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费马引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掌握好后(定理内容能完整表述,定理本身会证),直接做真题,很可能没什么思路,不知道朝哪个方向想。

知识从理解到应用有一个过程:理解了不代表会用,应用还有个方向问题——在哪方面应用呢?这时真题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真题是很好的素材,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总结,可以对真题的具体应用有直观认识,对真题的命题思路有全面认识。换句话说,通过对真题 归纳题型,总结方法 可以让考生知道哪道题目往哪个方向想。以中值定理相关的证明这类题型为例,如果总结到位了,就能达到如下效果:拿到一道此类型的题目,一般可以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看要证的式子是含一个中值还是两个。若是一个,再看含不含导数,若含导数,优先考虑罗尔定理,否则考虑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主要是两个定理——介值定理和零点存在定理);若待证的式子含两个中值,则考虑拉格朗日定理和柯西定理。4.后面的时间如何安排,如何规划?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考研复习周期为近一年的时间——从3月到12月,可以划分为 考研四季 :考研之春(3-6月),考研之夏(7-8月),考研之秋(9-10月)和考研之冬(11-12月)。前三季对应考研数学的三个要求—— 基础、方法 和 熟练,第四季的任务是模拟演练,查漏补缺。

以上是大的规律性的东西。每位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5.基础、方法 我相对完整地过了一遍,那接下来怎么达到 熟练 呢? 考生可能对考研没有透彻的理解,但一定对高考有较全面的把握。而考研数学和高考数学有不少相似之处,那么大家如何达到高考数学的 熟练 的要求呢?多做题是有效的途径。做什么题?真题和模拟题。优先选真题,市面上有十几年的真题解析,网上也有一些资料。此外,假设考生考数学三,那么不光做数三的历年真题,数一数二,只要在数三的考试范围内的真题,也要做。最后,想要达到 熟练,分享一句卖油翁的话,无他,唯手熟尔。6.刚做了两套测试卷,感觉不理想,基础、方法 我好像都没掌握好,受打击呀。李开复说过 挫折不是惩罚,而是成长的契机。测试成绩不理想,感觉受打击也是人之常情。但更积极的态度是将其看成完善、提升的机会。暴露出问题不可怕,甚至是必要的。我们还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完全可以有大幅度的提升。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邀请码:8806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你这种情况也不少。那既然发现了自己基础不牢,方法也未完全掌握,那怎么做其实自己也明白了。数学是很 诚实 的学科,有的文科自己没有什么思路,还可以写点自己的认识,但数学没有思路,真的写不出什么来。所以从头做起,扎扎实实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也不要忘记 考研之秋 的任务。

7.我基础还可以,下个阶段有没有详细些的建议?只一个 熟练 就够了? 对于基础不错,有志于考高分的考生,下个阶段的复习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适当拓展难度,提升熟练度,提升准确度。

要想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只做与真题难度相当的题目是不够的。适当做点难度超过真题的模拟题,可以使考生再面对真题时感觉 简单。也有考生问能否推荐模拟卷。大家可以上网上查查销量最好的模拟卷,得到市场认可的资料质量不会错。8.有时复习状态不好,有什么好的建议? 经验性的文章网上有很多,这里不赘述了。9.复习全书要不要过一遍呢?很纠结。

有不少质量不错的数学资料,考生不知如何取舍。我的看法是这样:可以按照权威性给资料排个序,以高数资料为例:《同济六版教材》《复习全书》各类模拟卷。这样可以按照资料的权威性来选择复习资料,过完教材过复习全书。

书不在多,而在精。真正的高手未必用了很多资料,但很可能是把权威性的资料用得很精。比如教材,包含了考纲要求的基础知识,来龙去脉写得很详细,而且一些方法也蕴含在题目中,但需要挖掘整理。所以能把教材用精了的考生水平一定不低。再比如,《复习全书》经过了时间检验,质量不错。怎么用精?过一遍肯定不行,得过两、三遍。另外,题目最好自己动手做,而不是仅仅看。走笔至此,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句子就在嘴边: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我是工作之后再回来考研的,前面没有系统地复习,现在做题很吃力,要不要从基础的开始看呢? 建议打牢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1.碰到一道题,想了十多分钟想不出来,怎么办? 不能一概而论,要视题和自己两方面的情况而定。

从题的角度,可以看题的难度和重要程度。如果题目本身确实比较难,而自己目前基础较薄弱,可以先放一放,等后面功底深厚了,再来个 回马枪 ;如果题目本身属于核心考点,那确实应该多花一些时间,两个、三个十分钟也值得。其他情况,考生可作相应处理。从自身的情况看,可以看基础和时间。如果自己基础较薄弱,那挑战难题就不大明智;如果时间充裕,多思考下难题倒是无妨,但如果时间紧,而还有比较基础的考点没搞定,那还是把难题放一放好。

以上策略适用于备考,也适用于考场答题。考场上碰到一时想不出来的题目是正常的,建议先放一放,把能搞定的题目做完,再回过头来琢磨这道题。这样做的好处是:万一这道题做不出来,因为已经搞定大部分基础题,所以仍能得到一个可接受的分数;做出来,当然是锦上添花了。另外,搞定大部分基础题后,考生心理会 有底,而在放松的状态下是有利于做出较难的题目的。

有的同学做不出某道题,不愿意往下走,做下面的题会不舒服。我想提醒这类同学:我们毕竟是在考试,而不是做学问。考试的目的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尽可能高的分数。所以考试是个 条件最值 问题,我们无法取到 无条件最值 那种理想解。而做学问应该花时间搞定每个点。考试是务实的,而做学问则带有理想主义色彩。12.我是 二战 考生,老是心里没底怎么办?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邀请码:8806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为什么会心里没底?是担心遗漏考点,还是担心会的题做错,还是怕搞不定新题? 如果担心遗漏考点,那么梳理体系是个不错的方法。找若干张空白的纸,可以按照章节,可以按照模块,系统梳理该部分的知识点、方法和题型。一趟梳理过后,自己心里会 有底 一些:考试要求有哪些,自己掌握了哪些,哪些掌握得不牢固。

如果担心会的题做错,那得分析做错的原因。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多练来解决。也不排除是心理作用。其实不只是考试,处理工作以及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自信。自信的人能充分甚至超水平发挥自己的水平。自信源自何处?充分准备和多练。所谓 尽人事而待天命,改变能改变的事,接受不能改变的事,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 以及 积极进取,随意而安,道理都是相通的。我们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就可以把心放下了。

13.概率中的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常考大题,这部分不大理解,但按照步骤也能做对,要不要花精力理解呢? 这就像练武,内功没有长进,也没有融会贯通,但是记住了招式,这样行吗?也未必不行。因为招式也是武功的一部分,遇见水平较低的对手,按照招式走也常常有效。但这是多数习武者追求的吗? 答案显而易见。对于备考而言,理解、融会贯通 能提升考生的内功,而排除偶然因素后,内功深厚是考高分的必要条件。

14.线性代数向量那部分的定理比较抽象,一定要会证明吗? 向量部分有两大部分内容需要重点把握:一部分是向量的两个核心概念 线性相关 和 线性表出 与线性方程组的关系;另一部分是向量自身有一些定理,需要把握。

前一部分对处理数值型向量组的 线性相关 和 线性表出 问题很有效——处理 线性相关 问题转化为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问题;处理 线性表出 问题转化为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存在性问题。

后一部分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定理内容要熟悉,大部分的定理要会证明。如 n(n =2)个向量构成的向量组线性相关的充要条件是存在一个向量能由其余向量线性表出,该定理有助于理解 线性相关 这个概念的含义,另外该定理的证明过程中包含着证明一个向量由一个向量组线性表出的思路:找一个包含这个向量和向量组的等式,说明该向量的系数不为0即可。

15.线代既灵活又抽象,怎么把握呢? 我问过不少考生这个问题:线性代数的知识结构是树形结构还是网状结构?不少同学回答网状结构。考生首先应该把考纲规定的每个考点掌握好,接下来完成 归纳题型,总结方法 的任务(可以自己把参考资料总结的方法消化吸收,也可以把老师讲的方法消化吸收),接下来就是形成体系和强化重难点了。

如何形成体系呢?用核心的概念把相关的知识串起来是个不错的方法。比如n阶矩阵A可逆有多少等价条件?从行列式的角度是A的行列式不等于0,从向量的角度是A的列向量组或行向量组线性无关,从线性方程组的角度是Ax=0仅有零解或Ax=b有唯一解,从秩的角度是r(A)=n,从特征值的角度是A的特征值不含0,从二次型的角度是A的转置乘A正定。还有,要有寻根究底的精神。比如,我们讨论下秩这个让考生百感交集的概念。首先要搞清楚秩是什么?线性代数中有两个秩:一个矩阵的秩,一个向量组的秩。矩阵的秩是矩阵非零子式的最高阶数。一个矩阵的秩为k意味着什么?要会 翻译。直接翻译 的结论是矩阵非零子式的最高阶数为k。只会 直接翻译 还不足以应对考题,还得会 间接翻译 :该矩阵存在k阶非零子式,并且该矩阵不存在k+1阶非零子式。再进一步思考:前半句话用秩的语言怎么描述?应为r(A)后半句话用秩的语言怎么描述?应为r(A)=k。再思考:该矩阵不存在k+1阶非零子式包含几种情况?应有两种情况:1)矩阵存在k+1阶子式,但k+1阶子式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邀请码:8806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全为0;2)矩阵不存在k+1阶子式(如矩阵是k阶方阵)。这样关于矩阵的秩的概念才理解到位了,但还需多做题才能达到熟练。p=

类似地,我们可以对 向量组的秩 这个概念做层层剖析。首先,向量组的秩是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所含向量的个数。什么是极大线性无关组?顾名思义即个数最多的线性无关的子向量组。但是严格的数学定义必不可少。这个地方提到一个问题:有同学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比较头疼,试图抛开严格的数学表述,而通过举例子等方式理解,这样可以吗?不行。举例子确实有助于理解,但代替不了严格的数学表述。其实,定义理解好了,方法就是自然而然的了。考生可以思考相关问题:如极大无关组是否唯一?如果不唯一,那它们是什么关系? 还可以继续思考矩阵的秩和向量组的秩的关系。任给一个矩阵A,矩阵可以按列分块,也可以按行分块,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三个秩——矩阵的秩,矩阵的列向量组的秩和矩阵的行向量组的秩。这三个秩是什么关系?结论是相等。这个结论不需要证明,会用即可。16.总是感觉概率理解不透彻,不好把握。

从考试的角度,大家看看历年真题就发现比较明显的规律:概率的题型相对固定,哪考大题哪考小题非常清楚。概率常考大题的地方是: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多维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其它知识点考小题,如随机事件与概率,数字特征等。

从学科的角度,概率的知识结构与线性代数不同,不是网状知识结构,而是躺倒的树形结构。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是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可以讨论随机变量,这就是第二章的内容。随机变量之于概率正如矩阵之于线性代数。考生也可以看看考研真题,数

一、数三概率考五道题,这五题的第一句话为 设随机变量X……,设总体X……,设X1,X2,…,Xn为来自X的简单随机样本,无论 随机变量、总体 和 样本 本质上都是随机变量。所以随机变量的理解至关重要。讨论完随机变量之后,讨论其描述方式。分布即为描述随机变量的方式。分布包括三种:分布函数、分布律和概率密度。其中分布函数是通用的描述工具,适用于所有随机变量,分布律只针对离散型随机变量而概率密度只针对连续型随机变量。之后讨论常见的离散型和连续性随机变量,考研范围内需要考生掌握七种常见分布。

介绍完一维随机变量之后,推广一下就得到了多维随机变量。多维分布总体上分成三种:联合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其中每种分布又细分为分布函数、分布律和概率密度。只不过条件分布函数我们不考虑。该章常考大题,常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和边缘分布、条件分布。之后讨论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分布包含着随机变量的全部信息,如果只关心部分信息就要考虑数字特征了。数字特征考小题。把公式性质记清楚,多练习即可。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是偏理论的内容,考试要求不高。

数理统计是对概率论的应用。其中考大题的地方是参数估计(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考小题的点是常用统计量及其数字特征,三大统计分布,正态总体条件下统计量的特殊性质。17.经常看着会,但一动手就会发现问题:要么是哪卡住了,要么是做得慢。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这是考生普遍性的问题。看着会说明考生对基本考点、基本方法有一定认识;但一动手就发现问题多多,说明要么考生理解不到位(考试要求考生对考点理解到一定深度);做得慢,说明不熟练。

那么如何解决呢?我觉得可以在两方面下功夫:理解和熟练。如果理解不透彻,不到位,可以通过听课、看书、做题解决;如果已经理解了,但不熟练,那只有多练,多做题了。18.数

一、数

二、数三,高数都是大头,高数命题有什么规律吗?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邀请码:8806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根据对2014年的真题分析,发现高数命题有如下规律:

1)侧重对数

一、数三独有知识的考查。数一有什么独有知识?大的模块有空间解析几何、多元积分(三重积分、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数三独有的知识包括经济应用和级数(相对数二而言)。比如2014年真题中数一考了切平面方程,斯托克斯公式还有曲面积分;数三考了边际收益和幂级数求和展开。

2)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说白了就是应用题。比方上面提到的数三的经济应用,数二考到了形心质心。前者是导数的经济应用,后者是定积分的几何应用。

3)考点覆盖较全。这提示考生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忽略次要考点,要做全面复习。这与把握重点是不矛盾的。这里可以把考研政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用过来:全面复习和把握重点的辩证统一。

19.为什么做题这么重要?多看不也行吗? 我经常问同学两个问题,你也可以试着回答一下这两个问题。

1)考研数学是跟高考数学比较像,还是跟奥数比较像?多数同学都认为跟高考数学像。我也认可这种回答。因为都是标准化测试,考查的也是通性通法。

2)大家都是从高考过来的,有没有见过这两种同学:基本不做题,光听光看,结果高考数学考得非常好;不听课,但自己埋头做题,结果高考数学考得非常理想?多数同学认为没见过第一种同学,有第二种同学。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道理也不难:考试的形式如果是这样,监考老师坐在那,问: 同学,请你说说中值定理相关证明这类题的思路,那么做题确实有点多余,我们的备考改成 坐而论道 就可以了。可是现实是考试的形式是笔试,是 双规 ——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地点用笔答题。所以不做题,做题少 就不行了。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听课与做题的关系,我觉得是:做题是取得好成绩必要条件,而听课是非必要条件。那听课的作用是什么?是帮助考生理解,节省考生自己总结方法的时间。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10.2019历史学科备考策略 篇十

有部分同学在语文复习后期不断盲目做题,结果是题目虽然做得多,但仍然会在同一个知识点或题型上丢分。而造成这一情况是没有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不反思自己所做过的错题,这样下去只会越陷越深,进入死循环。

我们可以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对试卷上的错题进行勾画圈点批注,加强解题后的反思,理解出题的风格,对典型的习题要做好归档工作。

2、注重基础

高考语文的中低档题,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我们要注重复习这方面的工作。例如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对所需背诵默写的64篇文章重温一遍,这种学习方法是没有任何速成的技巧,同学们一定要自己去动手,把平时的易错字常写写,逐篇过关。

对于成语题和病句题注意反复放到语境里面去理解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文言文的翻译练习要做到坚持,最后阶段要做到宁少勿错。

3、回顾典型作文

我们要把训练过的作文材料,结合现在的自身情况在去学习一遍,要理解提示语,并学会划出要点。写作文的时候不要照抄别人的素材,要学会变通,还要注意所挑选的素材是否符合题意。

开头不要标新立异,要以实际入题;结构不能一段到底,要学会分段,句末要加句号;字数不能少于800字,也不要超太多;注意书写方式,不要在答卷上过多修改。

11.2019历史学科备考策略 篇十一

诗词,一直都是行测命题的重点之一,可以说是行测必考点,不仅常识判断会考,类比推理也时有涉猎。本文梳理了行测历年真题中所有有关“诗句”的题目,大体有以下5种考法:

第1种是诗句与作者的对应关系。虽然这种考法近几年已经较少出现在常识判断中,但在类比推理中仍有一定的考查概率,且有提升的趋势,所以仍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第2种是考查诗句所传递的时节,具体又细分为季节、传统节日、一天中的某一时段这3种,其中考查季节的占了一半以上。

第3种是诗句描述的对象,包括涉及的人、物、历史事件、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城市、游戏活动、天气等。

第4种是诗句蕴含的知识道理,包括科学知识(又可细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和哲理。

第5种是诗句涉及的修辞手法、表达情感,这一类在常识判断中较为少见,不过有一定几率出现在定义判断中。

这几类考法,比如第1类,还是必须靠同学们平时加强积累、总结。

历年真题中,常识判断更喜欢考第2和第4种,即诗句传递的季节和蕴含的知识道理。备考要高效,当然要优先掌握更常考的知识点,所以我会重点分析这2类的积累技巧和解题方法。

今天先讲如何快速判断诗句传递的季节,就算不熟悉的诗词,也没关系,通过以下5种方法,一样可以做对更多题。

直接看诗句

(难度★)

有些诗句中明显含有“春夏秋冬”,完全可以直接判断。比如,含“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含“夏”: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含“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含“冬”: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但要特别注意,有些诗句虽然含有某个季节的字,但这些诗句的本意并不是描写这个季节的,只是用来比喻或对比,这就需要考平时的积累了。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看诗句中标示的月份

(难度★★)

古代以农历为准,一般以农历一、二、三月为春,四、五、六月为夏,七、八、九月为秋,十、十一、十二为冬。如此便可根据诗中出现的月份判断诗中所描绘的季节(一月比较特殊,一般不用一月来判断季节)。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写出日暖花繁、岸柳如烟的暮春盛景。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写出了夏季,农民忙着收割麦子的景象。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绘了秋季夜里江边的美丽景色。

看诗句中各季节具有代表性的天气

(难度★★★)

春季—细雨、微风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夏季—暴雨等。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秋季—(呃,暂时没想到有什么代表性的天气,请大家自行多多思考思考)

冬季—冰、雪等。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看诗句中各季节具有代表性的节日

(难度★★★★)

春季的代表节日有寒食、清明,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夏季的代表节日端午节(粽子、艾叶),如: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秋季的代表节日有七夕(牛郎织女)、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如: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菜萸少一人。

冬季的代表节日有春节(爆竹、屠苏、桃符)、腊八,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看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植物等

(难度★★★★★)

春季—草萌芽、花盛开、黄鹂、白鹭、燕飞等。代表诗句有: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夏季—荷花、蝉鸣、蛙唱、稻黄、梅黄、芭蕉绿等。代表诗句有: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秋季—菊花、枫叶、落叶、流萤、桂花、大雁南飞等。代表诗句有: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冬季—寒梅等。代表诗句有: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2.2019历史学科备考策略 篇十二

首先化学的学习需要我们学会构建知识网络图,做化学基础知识提纲。化学的综合性很强,也非常注重结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出学习的线索,也就是知识的主线,在主线的基础上延伸至知识网。比如你要以一种元素为线索,就可以形成一条元素单质与其他化合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元素-单质-氧化物这样的形式扩展。构建知识网络图关键在于找出知识线索,再延伸至整体知识,提纲也是同样的道理,是基础知识的总结。

其次,我们学会理解化学内部结构的相互联系。也就是元素、化合物与理论和实验以及计算之间的联系。我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遵循结合课本基本理论、实验和计算能力的原则,做到在这三项相互之间的练习上加深理解以及归纳其方法技巧。

13.2019历史学科备考策略 篇十三

文综考试内容中,知识点掌握程度深浅都影响着你的最终成绩,而文综考试内容大都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所以如何掌握课本知识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我们应制定科学,系统的学习计划,来针对性的学习与理解知识点内容,如背诵过程应结合之前考试经历针对性背诵例结,通过现实案例来结合学习的政治知识点,历史的学习内容以时间线为串联结合记忆,地理就主要以图带知识点。

分析历年文综考试试卷

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做大量的习题,但在做题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于试题的质量,可以寻找往年考试模拟题与考试真题,来了解历年真题的出题方向,来进行针对性的备考。在有空闲的时候,分析了解出题的方向与题型内容来锻炼自己的解题技巧与逻辑思维,从而在高考中处于不败之地。

巧妙掌握答题技巧

在高考的过程中,因为时间的限制关系与考题内容过多,就需要掌握有效的答题技巧进行备考,节省效率与时间。特别是在做单选题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排除法或者对比法,把那些明显错误的考试选项排除出去,提高自己的备考效率。

上一篇:音乐教研春季计划下一篇:2024年中国新型电池产业运行新形势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