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方面

2024-09-14

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共16篇)

1.班级文化建设方面 篇一

麦酷网原创文章http://

班级考试纪律建设主要方面

考试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素质的有效手段。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教师有检验自身教育效果的需要,作为学生也有了解自己学习状况的愿望,考试既能对教师的教也能对学生的学作出比较客观的反映。因此,考试纪律的管理历来受到各部门、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现在,很多地方出现了考试作弊现象,尤其是一些重要考试如高考、英语四六级考试、公务员考试等都出现过舞弊,甚至是群体作弊。关于作弊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使竞争失去了公平,学生丧失了诚信,严重影响学风建设甚至会败坏社会风气。要想阻止作弊,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诚信应试,另一方面则要改革考试形式,严格考试纪律。班级考试纪律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依据是《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考试不作弊。”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使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作用,正确对待考试,恪守诚信,保持公平竞争的心态,使有作弊动机的学生放弃想法和准备,从源头上净化考场环境,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二)强化考试常规要求

1.学生不得旷考。因病因事不能参加考试者,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或证明。经班主任同意报教导处批准,并参加补考。旷考者,一律按0分计算成绩。

2.考试前10分钟,学生必须带好本人有效证件,在规定的教室和座位上就座。迟到者需经监考老师允许后进入考场,开考30分钟以后,考生不得再进入考场。

3.考试答卷前,学生需自觉将有关书本、笔记和其他资料放在监考教师指定的地方。

4.考试者不得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

5.考试过程中,不得以任何形式作弊。凡作弊和助人作弊的学生,将受到相应处理。

6.开考30分钟以后方能交卷。交卷前,自行整理点清试卷,如数交齐,忘交、漏交的试卷,一律不给分。

(三)建立考试作弊处罚制度

1.考试作弊处罚的内容

作弊的处罚内容,一般国家的政策法规中都有相关规定,作为班主任,我们只要进行相应的细化就可以了。

完善考试作弊行为的处罚制度,主要是使考试作弊行为界定更明晰,处理过程更公正合理,其间主要应注意:各类可能出现的作弊行为的界定要更加明确,各种不同作弊行为的内麦酷网原创文章http:// 麦酷网原创文章http://

涵不应过多重合,同时,界定的用语不能有歧义;使考试作弊处理程序公开化,不但要使当事人了解,而且要使全体管理对象都能明白处理程序的来龙去脉,以维护作弊考生的合法权益;建立执法机构,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使执法队伍具有权威性,同时还要严格处罚时限,杜绝不正之风的滋生。

2.考试作弊处罚的举证

完善举证制度,赋予学生申诉权,以保证处罚的规范化。处罚的实施和作弊行为的界定,是建立在举证基础上的,举证是基础,举证的正确性是对作弊行为处罚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保证。举证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实事求是,对各种作弊行为的举证要立足于事实,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或随意猜想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作弊,而要严格按照对作弊行为的界定,结合实际行为来判断;其次要具有即时性,即对各种举证材料的获取要以作弊现场获得的材料为基础,不能事后随意添加或隐瞒。

3.考试作弊处罚的作用

作弊处罚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处罚使其承担后果,以帮助反省,责令其悔改,同时也能威慑和震撼企图作弊的其他学生;另一方面可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促进学生以正当的手段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对处罚制度本身的完善是处罚作用得以真正发挥的前提和保证,如果制度本身不合理或各种处罚程序不完善,则会使处罚结果不公正,从而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对于考试纪律的建立和完善,除了对学生,还有对老师和考试本身的,这里就不加以介绍了。

麦酷网原创文章http://

2.班级文化建设方面 篇二

一、环境布置注意全面性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在文化环境的布置上, 要把学生在学习、思想、活动等方面的动态凸显出来。因此, 我考虑的是利用一切有利因素, 力争让教室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就是要赋予它们教育的内涵。所以, 在教室正门的气窗上, 挂上了我给班级起的名字———好学堂。 (好既读hào又读hǎo) 每天, 学生背着书包高高兴兴走进校园, 来到教室门前, 驻足望着醒目的班名, 心里就会升腾起一股学习的动力。

走进“好学堂”, 就到了学生“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的古诗文学习屋, 屋里收集着学生自己收集来的学习古诗文的资料———

1描写桂林山水的诗;

2著名专家、学者谈中华古诗文背诵;

3诗文趣事;

4诗文撷知。

还有古诗文常识问答何古诗词。内容丰富, 真是意见学生积累知识的财富屋。

饱读诗书之后, 抬头可见教室后墙“追求进步, 拒绝落后”八个鲜红的大字。两道横梁上分别写着“借债的心理, 感恩的心”“只要我努力, 一定有成绩”这样两句朴素的语言, 意在提醒学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树立学习上的自信心。走出“好学堂”之前, 您还可以看见“现在的行为, 决定将来的生活”的警示语, 教育学生走出校门要审视自己的行为, 做守法的小公民。

讲台上方, 正中间是国旗, 两边是学生自己选定的墨子的话:志不强者智不达。

二、注意文化布置对象性

教室的文化环境布置的主要教育对象是未成年的学生, 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室布置过程中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教师包揽一切、学生被动接受和欣赏的作法, 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布置, 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充当布置教室的主人。在我班的环境布置中, 除了上文提到的经过学生商讨同意的语言外, 我把教室划块分割, 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完成布置, 从设计、采购到制作、张贴, 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我发现, 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 动脑动手的能力、策划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都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特别是在同学们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团结意识、互助意识、合作意识、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意识都会得以加强。同时布置出来的教室色彩鲜艳, 造型活泼、富于艺术美, 很受学生欢迎。

三、注意文化布置的情感熏陶性

在布置教室的过程中,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充分地去理解班级布置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情感因素, 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室布置的育人功能。比如, 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 悬挂各种学生自己带来的课外书籍, 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 领略名家的风范、伟人的高尚人格, 了解社会历史、天文地理和大自然的奥妙;通过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书法、绘画作品、手工制作等, 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 使班级形成浓厚的人人争先的学习氛围。

四、注意文化布置的动态性

学生的好奇心强, 只有引起学生注意的东西, 才有可能对学生施加影响。因此, 教室里的布置物除了几个主要的警示语以外、其余的内容, 应不定期地更换。更换不一定是大规模的, 可以是小范围的, 有针对性的。如当班级获得荣誉、学生取得明显进步时, 适逢重大节日, 开展某项有意义有活动, 学生有新的图书杂志都可以更换或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变化了的内容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给学生新鲜的感受, 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 更重要的是, 新的内容会给学生及时的教育、鼓舞、启发和熏陶。

五、注意文化布置的实用性

从教育的实际功能出发, 没有使用昂贵的、固定的喷塑图画, 要坚持经济、美观大方的原则。我们班级文化布置所需的物品大多是教师书写, 学生利用旧物布置而成。

3.多方面入手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篇三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爱;德育

有人戏称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是的,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我们面临着一项艰巨而意义重大的任务。所以,作为班主任,要从多方面入手,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以为高质量的班级管理质量的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完善自身,起好榜样作用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起不到榜样和表率的作用,当你下命令的时候也不会被服从。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完善自身呢?

1.提高专业素养。除了是一名班主任之外,我还是一名数学教师,虽然是两种身份,但却是同一个人,不论那一方面做得不好都会影响另一方面。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与时俱进,要认真学习新课程基本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展现数学的魅力,以期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拓展知识面。在信息网络的不断冲击下,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教师和课本,网络将是学生获得信息的最大来源,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不断学习,勇于接受新事物,拓宽知识面,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当然,除上述两点之外,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还要拥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幽默感等,这样才能在不断完善自身素养的过程中做好榜样作用,才能为班级管理的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用爱心做好转化工作

转化学困生工作是每个班主任都比较头痛的事情,但俗话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以心换心,要真正打开学生紧闭的心门,要让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流,这样才能找到病根,才能真正让学生走进课堂,走进班级。

例如,我们班的张某,性格内向,很少主动和人说话,上课也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不稳定,时好时坏,每天安静得像是没有这个人的存在。可有一次,语文教师在办公室里说了这样一个事情,前两天,让仿写句子,其中有一个学生写得很好,但是没有名字,课堂上询问也一直没有人回答。之后,仔细查了才知道是张某的。因为只是一件小事,所以,也没有继续追问。但是,这个事情却让我对这个文静的小姑娘产生了好奇。通过了解,让我出乎意料,和她比较熟的朋友对其评价却是和我们看到的相反,和朋友在一起的她也是有说有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心里又产生了一个疑问。接着,我开始和张某接触,可是,两次接触下来,基本上是“言听计从”,紧缩的门一点也没有打开。后来,我发现她喜欢唱歌,我便从这里入手,慢慢的她开始和我交流,我也知道该生属于严重的缺乏自信心,这也是成绩时好时坏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开始有意识地帮其建立自信,上课提问其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学生去参加学校的合唱团等等,而且,在各科教师的配合下,该生的自信心逐渐建立起来了,现在也开始和其他学生接触了。当然,成绩就不用说了,也比较稳定了。总之,在转化工作中,我们要给予学生爱,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三、结合实际,做好德育工作

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之一。可是,以往说教式的品德教育效果太差,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本起不到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重视品德教育,要借助多样化的德育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1.借助主题班会。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所以,我们就可以借助主题班会让学生对一些道德知识进行讨论,或者是正反方进行辩论,目的是让学生在思考、在辩论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观点。比如,中学生是否应该上网?尊重是相互的?等等,这些都可以在班会中进行讨论,而且,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科渗透。就以数学教学来说,我们就可以借助数学史来引导学生体会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当然,将数学史引入课堂还能打破课堂的沉闷,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总之,班级管理质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它是需要班主任长期的努力和学生的积极配合的,所以,我们要在不断完善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胡秋妮.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艺术[J].学周刊,2011(17).

4.班级文化建设方面 篇四

文/玉田毓秀 王蕾

班级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既有规律可循,又无一成不变的模式。实践证明,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应在七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

一个班集体是由每个学生所组成,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对象也是每个学生。一个班主任只有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动态、工作能力、家庭情况等,才能开展好班级工作,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在关心他,他是这个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因此,班主任老师要经常性地与学生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召开座谈会,了解整个班级的动态,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召开家长会,联系家庭和学校。

二、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心目中,不能有好学生与坏学生之分,尤其是在言语中,不能给学生留下这样的印象。不能嘲笑、冷落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否则他们会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更不能妄加指责任何学生,只有用平和的态度、最信任的眼神、最真挚的话语,给予他们最大的安慰和鼓励。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和细心教导,能促成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班主任要克服在对一些成绩好的、担任班干部或者和其家长关系好的学生,在他们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或屡教不改时,感情的砝码偏向他们一边,不能站在公正的立场按照班规和校纪来处理,以致引起班级其他同学的非议,真乃得不偿失,久而久之,导致班级凝聚力散失,助涨班级不良风气。为此,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采取适当的方式教育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应考虑一下五方面因素:一是要符合教育基本规律。教育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继承和发扬的过程,教育的时代性、先进性、发展性决定了教育者必须采用能够促进学生发展进步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二是要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规律。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心理状态、不同环境背景、不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三是要遵循及时纠错的教育原则。学生刚开始的出错往往是无意识和轻微的,教育者应采用“严格要求”的方式,关注学生的“第一次”,避免学生错误从量变走向质变。四是要以尊重学生、爱学生为教育基准。教育者采用任何教育方式都得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以爱学生为落脚点,没有爱的教育是不会成功的。五是绝对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手脚相加的方式、冷嘲热讽的挖苦方式不是教育,这种方式只会给学生留下心灵伤痕,把学生推向对立面。

四、着力培养小助手

在选班干部时应考虑到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班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班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其三,在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工作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五、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关键是在班里树正气,杀歪风。从第一天第一个人第一件事抓起,如新搬一个教室后,主动打扫教室、关门窗等情况,大力宣传表扬。相反,第一个人第一件不关心集体的事,毫不留情地大肆抨击。以后每天只要发现正反面情况,及时表扬与攻击。除抓典型外,还要辅之以名人事迹、名人名言,以理服人,让学生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让学生明白正气形成,班风自成,班风形成,学业自成。在树立正气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不要盲目攀比,只求日有所进,每天都能起超越自我。所以我送他们一句话:追求卓越,追求极限,思想有多远,我们的行动就有多远。狠抓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常言道,成才先成人。学会了做人,做学问可能不需要多说,而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没做好人,就无法成才,就算学了点知识,也是知识越多越。所以我接手一个班级,第一强调的不是学习而是做人。

六、多一些鼓励性教育,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进步

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给予肯定性,鼓励性评价,帮学生建立自信,使学生张扬个性,超越自我。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评价的方式改用了等级制,淡化了分数的竞争。但有时学生面对等级很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我认为:在给予相应等级的基础上再加上指导性的语言。这样,学生易于接受,而且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评价方式的转变,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老师心中有我,老师时刻关注着我。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张扬个性、超越自我。

七、帮助学生处理好与各科教师的关系

5.首饰文化方面论文 篇五

【摘 要】人类对珠宝首饰的认识和使用历史渊源,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衍生出许多关于珠宝首饰的文化和习俗。

本文通过对首饰文化的理解和总结,认为珠宝首饰内部所蕴含的文化修为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首饰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也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

【关键词】珠宝首饰;文化

1、首饰与宗教信仰

珠宝玉石往往被认为是天神所赐的宝物,通过它们可以与天、地、神进行沟通,因此,人类常常将宝玉石制作成首饰佩戴,以期望达到驱邪避凶,吉祥如意,万事顺利,财源广进的寓意。

所以珠宝首饰在这一方面有三种表现方式:

(1)作为“御鬼魔、敬鬼神”消灾避邪的护身符

从古至今,多数国家和民族都有将珠宝首饰作为护身符的传统。

但不同国家,其珠宝品种不相同,所代表的寓意不同:如东方人喜欢佩戴玉雕佛像,以保护自己;中东人则认为绿松石、珊瑚具有消灾避邪及防病治病的神奇功能。

(2)作为使自己“走好运、获吉祥、得幸福”的幸运物

这种象征也具有古老的传统,今天也具有普遍意义。

珠宝首饰大多有明确的主题,这些主题多出自一个典故、一个传说等,寄托我们的情感。

如玉石首饰:雕有两只羊的如意雕件,代表样样如意;一龙一凤纹饰组合,代表龙凤呈祥等。

(3)作为祝贺和纪念意义的寄托物

人们在节日或者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会购买或佩带一些首饰来寄托情感,如端午节带红绳串珠的链子、母亲节的首饰、毕业升职礼物等等。

西方国家崇尚的星座石、生辰石、结婚石等等,最早也被认为具有辟邪护身的魔力,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相信这些特殊功效,然而却把它作为一种美好的愿望和习俗继承下来融入到首饰文化中,以寄托人们的情感。

2、首饰与价值观念

首饰的材料如贵金属(金、银等)、宝玉石等,特点为美观、耐久和稀有,故从被人们发现到使用,多数都是集中在达官显贵手里,那么也就使得首饰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代表高价值的商品。

(1)作为权力大小、地位高低和金钱贫富的标志

这种象征在古代十分普遍,如代表权力的玉玺、金印,封官拜爵的玉佩等。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有这样的评述:“商代的玉石工艺具有高度的水平,奴隶主和贵族,无论男女都要佩戴玉佩,还有雕琢成的各种礼器,如圭、璋、璧、琮之类,以显示自己的身份”。

在清代,将红宝石作为亲王和一品官顶戴的标志等,也说明宝石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有一定的关联和象征意义。

就现在一般人的观点看,凡佩戴珍贵宝石的人,非富则贵,即便其身无分文,其身上佩戴的珠宝首饰也可帮他完成支付功能。

(2)作为投资和家庭保值传世的标志

由于天然珠宝是一种财富的象征,或者说是一种浓缩的财富,其价格逐年上升,因而往往被购买者作为投资、市场流通和家庭保值传世的硬通货。

例如,70年代后期在中国各地的首饰商店中花元左右购买一只翡翠手镯,到其价值已涨到40-50万元之多,价格涨幅超过百倍,投资价值可见一斑。

从历代世界各国王公贵族和统冶阶层对珠宝收藏的热情来看,珠宝首饰历来就是一部分人重要的储备资产,拥有珠宝首饰的数量和珍贵程度也常常成为一国财富多少及国力强盛的重要标志。

我国古代珠宝还作为货币工具,“宝石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币为下币”便是最好的说明,而且传家宝也是衍生出的很有趣的一种家庭财产。

3、首饰与审美情操

首饰作为美化生活装缀自己的饰品,这种功能贯穿古今,如古代有凤钗、步摇、耳坠、项链、手镯等各种珠宝饰品,现代的珠宝首饰种类更是琳琅满目。

不同时代的首饰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文明意义及信息,如:距今5000多年的古埃及皇后的木乃伊的手臂上就装饰有包金的绿松石手镯,让我们了解到当时古埃及人的美学追求和当时发达的工艺技术。

另一方面来讲,鉴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珠宝首饰会使人感到愉悦,获得美的享受,体会美的意境,从这个角度来讲,珠宝首饰也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念,也正是由于这样,人们设计珠宝首饰的思路理念越来越广泛,珠宝首饰的品种也来越多样化。

另外,同一首饰在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或不同人的主观意识中所表达的审美也有所不同。

例如西方人喜欢闪闪发光、色彩艳丽的宝石,东方人喜欢色彩温润的玉石,而中东人则钟情于象征天地神秘色彩的绿松石和青金石。

4、首饰与社会生活

首饰为人们认识已有数千年之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意识到珠宝首饰除了装饰以外,某些还具有实用的功效。

(1)珠宝的物用功效。

最早追溯到石器时代的玉斧、玉刀、玉剑、玉矛等。

随着历史的发展,物用珠宝越来越多,如玉角杯、玉灯、玉碗、玉碟、玉瓶、玉砚、玉笔、玉印盒、玉笔筒、玉酒具等等。

至今仍有广泛用途。

(2)珠宝的药用功效。

我国古代对珠宝的药用价值早就有所认识。

中医书中记载有关于琥珀的药性歌:“琥珀肚膀甘平,散瘀通淋能镇惊,癫痫目疾失眠症,辨血腹痛小便通”;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珍珠可安魂魄,止遗精百浊,解痘疗毒;能镇定安神,除翳名目,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古埃及人相信青金岩是治疗忧郁病的良药;希腊人和罗马人曾用青金石粉作为补药和泻药;还有人将青金岩作为催生石,认为有促进产妇生产的效用。

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戴耳环实质上是对耳部眼穴进行长期的温和刺激,可以起到预防眼病的作用;海蓝宝石能缓解呼吸道系统的病痛;钻石能使人精力旺盛等等。

总的来说,珠宝首饰文化就是指在历史长河中,珠宝首饰由于被人们认识和使用而使其内部所蕴含的`有关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审美情操、价值观念以及珠宝首饰与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蓓.珠宝玉石首饰基础[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张蓓莉,陈华,孙凤民.珠宝首饰评估[M].地质出版社,2000.

[3]段体玉.珠宝玉石首饰基础知识问答[M].中国标准出版社,.

[4]田培学.珠宝首饰鉴评[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6.茶文化方面论文 篇六

摘 要:“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春秋、西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代等都有不少对饮茶的记载。

至唐,唐统治者统一了南北,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饮茶就成了举国上下必不可少的一种风尚。

所谓饮茶必有器,陶瓷茶器的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陶瓷茶器象征着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内涵,更象征着我们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唐代;茶文化;陶瓷茶器

一、唐代茶文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辉煌的时代: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繁荣安定的社会为茶事的兴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封氏闻见记》说:“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这证明唐代都市多有茶肆,可见唐代饮茶的兴盛之况。

唐代饮茶兴盛与茶圣陆羽的《茶经》也是密不可分的。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茶的专著,体现了陆羽的茶学理论体系。

陆羽在《茶经》中“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茶的起源、茶叶的采摘工具、制茶、煮茶的用具和方法、饮茶的方法以及茶事的历史记载、茶叶的产区。

“四之器”中的“二十四茶具”是举行茶道的必备之物,只有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才可以省略其中某一部分;其中“五之煮”中“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并对这三种水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六之饮”中“膏薪厄炭非火也,一飞湍雍潦非水也”;可见唐人饮茶对用具用水用火颇为讲究。

使用上品茶,如煎时用水用火不当,则茶味大减,为茶道所不取。

可见陆羽对饮茶活动的热忠,见解详细而生动。

《茶经》亦对唐代茶业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唐代文人热爱饮茶,从茶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文人的饮茶盛况和他们寄托在茶事上的情感。

7.四方面工作推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 篇七

因地制宜健康发展建筑节能

提高建筑物的热舒适性, 减少能量的消耗, 和对环境的污染, 是全国推进建筑节能所共同追求的。但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我国地域辽阔, 南北东西气候环境相差很大, 资源条件不同, 历史形成的建筑风格各异, 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不一样, 千万不能用一个模式来解决。比如, 对当前普遍应用的外墙保温, 南方的专家就反映, 这种方法对北方地区的建筑适用, 岭南的建筑就不一定需要了。岭南的建筑关键要解决好自然通风、遮阳和屋面的隔热问题。尤其要把解决好自然通风放在首位, 力求使建筑物的公共空间都能自然通风。其实, 就外墙保温而言, 不同的地区方式也可不同, 可以是外保温, 也可以是内保温、夹心保温。有的专家还呼吁, 要关注外墙自保温以及自保温加保温涂料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此外, 对于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些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不消耗燃料, 或者很少消耗燃料的居住建筑, 要认真研究, 充分发挥其优势, 引导农村建筑节能的健康发展。

统筹全局严格把关各个环节

建造节能建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的工作做不好, 其他方面工作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甚至没有效果。

据专家反映, 为了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控制窗墙比, 门、窗、墙的热传导系数, 建筑体型系数等等, 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 如果节点的设计和施工出了问题, 严重的热桥存在, 整个围护结构所预期的热工性能就难以达到。而工程实践中, 这类问题大量存在。

从了解的情况看, 不仅仅是节点问题, 有的地方, 对施工图节能设计进行审查的人员, 审查过的图纸根本不符合节能要求。有的房地产开发商, 随意改用节能材料, 设计单位也不办理变更手续, 所用材料能否达到预期节能效果, 谁也不知道。更有甚者, 为了追求利润, 干脆使用劣质保温材料。还有的地方, 特别是地级市及以下地区, 施工队伍根本不懂墙体保温施工的要求, 不按设计要求施工, 施工质量令人十分担忧。

集中制冷系统是建造节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系统安装完后, 必须进行认真调试, 以保证系统的效能。工程实践中不少施工队伍对其施工的系统根本不认真调试, 有的用于调试的仪表都不准。另外, 没有多少工程对已建成的系统进行测试。致使有的制冷系统建成以后制冷效果很差, 有的甚至根本不制冷。

上述状况的存在, 有技术问题, 管理问题, 但更重要的是责任心问题。这种状况不改变, 业内几千万人的努力, 耗费的大量资源财富, 很大部分将付之东流!

科学有效加大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建设领域使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是国家大力倡导的, 近些年来, 已取得突出成就。但是, 使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我们面对的是大量新问题, 对这些问题, 若不以科学严谨的态度, 进行研究、处理, 很可能会事与愿违, 造成重大的问题和损失。

例如, 浅层地热能的利用问题。现在,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利用热泵技术, 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我国也是如此, 除港澳台外, 全国各省市都有热泵工程应用, 而且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最新统计资料显示, 10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占9.1%, 最大的已有几十万平方米。应用范围涉及到办公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各个方面。地源热泵系统确有其优越性, 比如, 采用一套设备可兼作冷、热源。全年的冷、热量输出稳定, 不受室外气温变化的影响, 能效比较高。夏季供冷时不会把制冷的冷凝热排到大气中去, 增加城市的热岛效应。但是, 地源热泵是一种资源条件型技术, 是否具备技术上、经济上适用的水文地质条件, 是否会污染岩土和地下水、地表水, 是能否应用地源热泵技术的头等重要的问题。因此, 业内专家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适应性。包括水源类系统的适应性 (地下水资源状况、回灌条件等) 和地源类系统的适应性 (地貌地势、土壤岩石热物性参数等) 。

2、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环境影响的监测。包括温度场、化学场、水动力场以及开发区生物种群变化监测等。

3、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办法。浅层地热能是深部热能向上传导和太阳辐射共同的结果。因此, 浅层地热资源的评价实际上是评价地球浅层对热量和水量的调蓄能力。

这些建议是正确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针对当前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有的地方, 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大清楚就盲目上项目;有的回灌不到位;对环境影响的监测更是十分薄弱。这样下去, 很可能产生如下不良后果: (1) 工程投资浩大, 系统效果不好; (2) 系统工作几年后, 效率急剧下降, 以致完全不能工作; (3) 对宝贵的地下水造成污染, 对岩土造成热污染。

坚持创新有力推进节能减排

我国建筑活动以每年竣工20亿平方米的速度发展, 几百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绝大部分是高耗能的, 亟待改造。时间不等人!我们要以百倍的精神, 极大的勇气, 不懈地努力, 不断创新, 解决前进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1、要明确建设活动的各方主体, 特别是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法律责任;2、要加强建筑材料特别是节能材料的市场准入管理;3、要加强关系节能减排的建筑部品的认证和监管;4、要进一步明确对设计文件节能减排审查的主要内容和审查人员的法律责任;5、要及时修订完善关于建筑节能减排的国家技术标准, 鼓励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制地方技术标准;6、要抓紧有关人员的培训, 特别是地级市及以下人员的培训;7、要完善建筑物节能状况的检测评价方法, 尽快推行《能源证书》, 即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 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可达到的节能目标、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 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8、在试点的基础上, 尽快出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有关政策。

8.智慧城市建设面临多方面变革 篇八

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达成了高度的统一。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智慧城市建设以为民众创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为企业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以及为政府提供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为目标,在发展的进程中迎来了巨大变革,并对城市的管理、人民生活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活环境在智慧城市发生变革。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政府部门必须全力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提升,并通过电子政务引领智慧应用的发展。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身边的数据网络实现“光纤到桌面,无线全覆盖,流量基本免费”,必然吸引各种计算设施不断汇入,激发大量信息产品不断涌现。各种精细化服务全面细致地渗入我们生活,各种创新性成果成为跃然指尖的乐趣,感知设备如同常见的电源插座一样随需而用。

幸福体验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發生变革。在智慧社会里每个人所需要的资讯都能唾手可得,信息关注聚焦是决定个人发展的主要因素。信息垄断成为过去,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大减少,因缺乏信息资源而失掉机会选择问题大大减少,社会彼此间是真实,是信任,是理性抉择。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平的社会环境基本形成,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保障。

产业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生变革。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个人创新更大地激发产品供给和社会需求。即使孩子和老人在这样的城市同样能创造巨大价值,学生成为创新的主力军。以信息流动为基础,发达便捷低成本的物流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物资流动和信息流动相辅相成,共同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网络提速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信息公平是幸福感知的愿景,产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保障。政府信息化融入社会信息大潮,势如川入海,站在人民角度看社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方能定乾坤。

9.巡视: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篇九

月 21 日-24 日,中国中铁第三巡视组先后对四公司机关本部及沈阳地铁项目进行了例行巡视,在机关本部重点检查了物资设备、工经、财务、人力、纪检监察、党风廉政等七方面内容,并与公司中层以上人员 19 人进行了巡视谈话,与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经营开发部、海外分管副总进行了业务询问谈话。并在沈阳地铁项目部检查了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工经管理、财务管理、综合管理等四方面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机关本部重点巡视内容及注意事项

1.物资设备管理方面:一是检查公司物资采购计划、设备配置计划,是否存在无计划、超计划采购;二是检查物资采购、周转料租赁、设备租赁合同,要求合同文本必须是规定范本,并严格履行评审流程,条款严谨不能前后矛盾、不能超限价,浮动价格结算要有依据(合同、收料单、网价、发票、付款须一致);三是检查物资采购招标(竞争性谈判)资料是否齐全;四是检查废旧物资处理资料,废旧物资收购方需以转账而非现金形式缴纳保证金,废旧物资处理必须履行审批流程,处理款项须上缴财务。

2.工程经济管理方面:一是重点检查分包招投标资料、分包合

同、分包结算,台账要与资料对应同时要与人力资源部分包准入资料对应,检查分包单价是否超公司限价,检查劳务公司签订合同数量是否与注册资金相符;二是检查重点业主验工资料,包括验工台账和验工单;三是重点检查成本分析,检查分析资料包括台账及项目责任成本分析,检查是否与内部承包责任状对应。

3.人力劳资管理方面:一是重点检查干部管理相关制度是否健全,人员提职是否符合程序,是否上党委会研究通过,公示职务是否与党委会记录一致;二是重点检查劳务准入是否按制度执行,相关准入资料是否齐全。

4.财务管理方面:一是重点检查领导班子飞机票差价返还情况,超标部分是否及时返还;二是公司废旧物资处理情况,是否按中国中铁相关管理制度执行,会计处理是否合规;三是领导班子年薪外收入核算情况,是否存在偷漏个人所得税情况;四是重点检查公司工资批量待发情况,要求对 2012-2015 年批量代发工资要建立台账;五是备用金使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一事一挂,及时清理。

5.行政办公管理方面:一是公司领导班子电话费是否按标准实报实销,是否超出限额;二是公司机关车辆配置情况,是否超标准购置车辆,重点检查购车请示批复单及车辆组固单;三是公司班子成员是否存在公车私用情况、检查机关派车单;四是检查办

公室有无“小金库”情况;五是领导招待费有无超标及高档会所就餐情况。

6.纪检监察管理方面:一是检查 2012-2015 年纪委工作总结;二是检查 2012-2015 年 提职人员廉政谈话台账;三是检查2012-2015 年案件线索统计台账;四是检查 2012-2015 年处分人员统计表;五是检查 2012-2015 年效能监察相关资料;六是检查2014-2015 年执法检查总结。

7.党风廉政落实方面:一是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分工;二是是否完成党风廉政任务分工,公司班子成员是否履行落实一岗双责;三是提职人员是否履行签字背书程序;四是党风廉政建设是否在年初进行重点部署,是否召开党风及反腐联席会,党委会记录是否有相关记录;五是党风廉政建设是否开展自查,是否对重点问题进行通报。

第二部分:项目重点巡视内容及注意事项

1.物资设备管理方面:一是重点检查合同,不能超合同付款;二是检查采购计划和批复,用料计划签字要齐全,上级批复意见要明确;三是检查谈判资料,谈判资料要齐全;四是检查合同比价资料,合同签订要有比价记录;五是检查废旧物资处理资料,废旧物资处理要查看过磅单等证实资料;六是检查收发料记录、

月动态表、月度材料计划、收料原始小票资料;七是检查核算分析,核算分析必须提供文字资料,不能仅提供表格;八是检查是否存在领导违规介绍供应商情况。

2.工程经济管理方面:重点检查项目成本管理情况、外协队伍管理情况。一是检查验工是否及时,相关资料是否齐全;二是检查劳务队伍是否办理准入,劳务人员工资是否及时打卡发放;三是季度成本分析资料是否按外部劳务分包单价进行盈亏分析;四是分包策划书和责任成本管理系统是否按照项目实际完善、细化及实施。

3.财务管理方面:一是项目成本是否及时入账;二是公司班子成员年薪是否在项目列支;三是季度财务结算是否及时办理。

10.汽车文化方面的论文 篇十

【摘 要】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科技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汽车维修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再不能光靠凭经验、凭听、凭说的感觉或老的传统作业方式解决问题了。

势必加快汽车维修企业采用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手段来武装自己,围绕着企业经营理念树立好正确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很有必要的,打造健康的企业品牌形象,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

【关键词】汽车维修;企业文化;发展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汽车维修服务与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提高员工素质、增强服务水平意识已不在话下了。

现代先进汽车维修检测技术装备投入运用,推动着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和转变。

那么,汽车维修企业如要永久生存必须在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提炼形成一套规范化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与员工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因此,构建汽车维修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全方位、优质快捷的现代化汽车维修服务理念。

1 以人为本促进汽车维修企业和谐发展

人才是发展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这些年由于大量的需求,造成汽车维修后市场各种人才越来越短缺,行业内越来越重视起来专业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从国外汽车维修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员工专业技术培训放在了企业经营理念中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汽车维修企业就提高员工基本素质,培养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不断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积极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促进汽车维修企业文化的构建向更高水平和规范化发展。

作为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怎么样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提高维修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提高管理与服务的工作效率,提高人文基本素质,其实还是说汽车维修企业的文化建设! 可见汽车维修企业合理运用各种综合资源要素,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文化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各种专业技术资料种类繁多,信息资料处理都要通过电脑网络才能达到更优化处理。

同时大量的国外高级汽车涌入国内,对汽车维修企业要求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技能队伍还要有一定外文基础的综合性人才,对现代汽车维修来说对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才能更好滴使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维修企业今后能够做大做强、做的更远不是产品或服务,而是企业文化。

2 建立汽车维修后市场竞争机制推动企业文化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兴起,汽车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快了新形势下的汽车维修企业快速发展和模式化转变,对纳入竞争机制势也是在必行的。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和行业协会不断的广泛开展诚信修车优质服务,推出了一些列的汽车维修行业诚信经营企业评估指标体系,对汽车维修企业构建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互助作用。

随着市场机制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企业也有了新的变化,从深层上明确了维修企业的经营方向,规范了维修服务流程,强化了企业的内部质量管理,重视人才教育和培养,依托更先进的机制建设提高汽车维修的企业发展步伐。

实践中,汽车维修企业经营服务理念创新发展都是企业文化进步的具体体现,每一次的企业变革都要思考是否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汽车维修企业文化的特色。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资源环境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引入竞争机制和模式创新才能给企业更好的重生机会,促进汽车维修企业适应市场发展,塑造健康良性可行的企业文化。

3 加强汽车维修企业品牌服务理念助力企业文化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到来,企业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品牌竞争,品牌形象的提升却孕育着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经营发展软实力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凝聚着企业的“精、气、神”,是企业品牌建设的主动力。

加强汽车维修服务品牌建设是企业一项长久继续坚持的重要任务,一个好的品牌往往给人一种信得过的依靠,对于汽车维修企业硬实力如先进的检测设备、良好的服务环境、最优质的价廉收费项目等是取得消费者对企业信任感的一种表现。

汽车维修企业是一个服务型企业,以服务谋生存,服务任务也就变为如何在竞争的市场中生存下去,向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优质服务,多方渠道赢得更多的客户群体。

现代汽车修理企业就比较重视服务的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努力塑造企业优秀的服务区品牌形象,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优质的过程服务,追求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度。

4 加快信息化技术在汽车维修企业中的运用

11.廉租房建设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篇十一

大力发展廉租房建设在我国1998年实施住房制度改革的初期就已经提出来了,目的是在房地产业进入市场化以后,通过建立廉租住房制度,重点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为什么在住房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这么多年后的今天,廉租房问题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这一是说明廉租房制度还不配套和完善,有的城市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还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二是说明在落实这项政策中,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到位,如土地、资金不到位等;三是还没有引起一些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大部分城市缺少廉租房建设发展的规划和计划。

我国的廉租房建设如何发展?笔者认为:

1、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廉租房建设是需要政府进行大量投入的工程,如果地方政府不将此列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就很难得到落实。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政府的业绩来设计,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工程来对待,存在的困难就好解决了。

2、要制定廉租房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这是落实廉租房制度建设的根本。有了计划和规划,就有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可以解决在哪里建、如何建、建多少的问题。

3、加强房屋普查统计工作,尤其是对低收入和住房困难家庭的普查统计。房屋普查工作非常重要。通过普查,能了解全市的房源和居民居住情况;对普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能够了解住房市场供需情况。不管是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还是解决廉租房建设和发展问题,都需要有比较准确的统计数据作基础,否则就容易无的放矢。

4、研究建立廉租房制度和分配政策。建设廉租房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的土地、资金、人力,如果不能将廉租房租给真正困难的家庭,廉租房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因此,要建立好廉租房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严格把住分配关,解决分配公平的问题。事实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因为低收入家庭的数量毕竟不大,监管起来不像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那么复杂。

5、加强廉租房的后期管理,完善退出机制。能够住上廉租房的家庭,都属于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群体,他们交房租、水电费等都是有一定困难的,政府应当采取适当减免或补贴措施。比如像一些国家,从家庭总收入中拿出固定部分交纳各种费用,其余部分则由政府承担。此外,大部分家庭是交不起物业费的,政府应当采取一些措施,将小区里有能力的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参与物业管理和环境清扫工作。对参与工作的人员,应给与适当的报酬。

由于政府在廉租房建设和管理上投入了很多资金和力量,在严格把好入住条件关后,更要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因为住房是固定资产,家庭收入情况却是可能随时变化的。要解决这变与不变的问题,就要建立一个廉租房居住退出办法,把不符合居住条件的住户及时迁出,把腾出的房子让给更需要解决住房问题的家庭,以此来保证廉租房使用的效率和公平。

廉租房建设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如美国将廉租房称为“公共建筑”用房,凡是符合低收入线的个人或家庭,都可以申请居住,居住的家庭将用全部收入的30%支付房租和水电费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助。对要求进入“公共建筑”的个人或家庭,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目前已有130多万户住进了“公共建筑”。

新加坡对廉租房建设也非常重视。他们将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和责任,每年都有计划地建设一些廉租房。廉租房费用分为两个档次:家庭月收入在800新元以下的,只交总收入的10%作为房租;家庭月收入在800—1500新元的,交总收入的30%作为房租,其余的由政府来承担。

12.班级文化建设方面 篇十二

关键词:文化差异,沟通,快乐交流

一、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

中西方在文化教育上的差别是深刻地孕育在两种文化的历史渊源中的。按先秦诸子的观点, 中华文化即“道”, 是教化的工夫;“仁者爱人”, 血缘的亲情是割不断的, 在宗法社会的基础上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基石。与此不同, 西方的一切学说的母胎都始于哲学。哲学的定义即“爱智慧的学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阿基米德的几何, 都是重智的产物。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实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 从饮食来说, 中国人和西方人无论在烹调技法上, 还是在进餐方式上, 都大相径庭。在烹调技法上, 中国人利用煎、煮、蒸、炸、炒等各种方法, 尽其所能追求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之中国人则简单很多, 他们似乎不太在意菜肴颜色和造型的美感, 而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上。这种差异使我们不难看出, 中国人注重形式, 西方人注重内容。再分析进餐方式, 中国人往往一家人围坐在桌边, 对整桌饭菜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则事先将食物分成小份, 每人一份, 各吃各的, 互不相干。中国人的整体观念和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在这种差别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 从对颜色的好恶上看。中国人喜欢红色, 把红色当成喜庆、兴旺的象征;西方人更喜欢蓝色, 因为在他们的心中, 蓝色是沉着、冷静的代表。由此可见 , 中国人崇尚热情, 西方人注重理性。

再次, 从造字方法上看。中国人以象形字为主;西方人以“尽量使人明白一个字的含义”为宗旨。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分明, 表明中国人注重外形上的美感, 而 西方人注重内在的实用性。

最后, 从艺术角度上看。中国的国画大开大阖, 泼墨写意, 气势如虹;西方油画讲究的却是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写意和写实的不同风格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个性:情感和理智。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几种表现形式

1.礼仪习俗不同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某些礼仪方面。最典型的不外乎在送礼的区别上。如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 表现出无可奈何地接受, 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 可能招致 “ 贪财 ” 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 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 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 并且欣然道谢;反之会被认为是不重视、不在意别人的礼物, 这才是不礼貌的。

2.思维方式不同

(1) 称呼。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背景, 这种文化背景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人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其制约。比如, 汉语中习惯上称呼 “王老师 ”、“ 张护士 ”, 而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 他们不习惯称呼职业名, 而常用“先生”、“女士”、“太太”来称谓。

(2) 致谢。

一般来说, 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 ” , 如果用了, 听起来会很怪, 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这是我们的文化习惯。而在英语国家中, “Thank you.”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貌用语之一。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 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 甚至夫妻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 准备一桌美餐, 对方都会说一声 “Thank you.”公共场合, 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 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 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 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 回答 “不用了” 或“别麻烦了” 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 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辞, 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 只要说 “No, thanks” 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含蓄和英语国家人的坦荡直率这两种不同风格。 可见, 在讲英语的国家里, 人们常常以“迎合 ”对方的方式予以接受, 以示对对方的肯定或尊重;在我国, 人们往往采用 “否认”或“ 自贬”的方式予以拒绝, 以示礼貌或谦逊。

(3) 赞美 。

在英语国家, 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 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 因为那是她父母给的而不是她自身努力的结果。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 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 最普通的回答是“谢谢” 。

(4) 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会问及年龄、婚姻、收入等以表示关心, 而英语国家却对此较反感, 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在我国, 很熟悉的人之间相遇, 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 “啊呀, 近来你胖了!”或者说: “ 你瘦了, 要注意身体啊! ”人们一般认为是你在关心他 (她) , 不会为此生气, 而问话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在国外可就不同了, 英美人如果听到说“你胖了”或 “ 你瘦了”, 即使关系很熟, 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回答, 他们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5) 打招呼。

在讲英语的国家里, 每当朋友、熟人见面时, 总要相互打招呼或相互问候。中国人见面时的一句常用套话是: “ 吃过饭了吗? ”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 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呢, 而正当他等着听你的下文时, 你却谈起旁的事情。这样往往会使对方觉得莫名其妙。他们会想, 不请我吃饭, 干嘛问我吃过饭没有?英语国家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 关心。

一位美国同事感冒了, 中国同事往往以出主意、提建议表示关心, 如建议他去看医生、要多喝水、打针吃药、多注意保暖、好好休息等, 这对美国人行不通。因为美国人比较看中个人的独立性, 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给对方出主意或提建议时, 不能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看他的能力。美国人对他人身体不适通常是这么说:“注意保重, 祝您早日康复。”而不是教你怎么做。

三、遵循国际礼仪, 发展快乐交流

人的社会心理、社会交往、经济合作效率、素质教育包括社会文明建设, 都离不开沟通交流。提倡快乐交流是沟通的最佳目标。其表现方式主要在如下五个方面。

1.信息的获取—— 了解对方, 沟通心中有数

在与人沟通交流前, 深入细致地了解对方的基本信息, 特别是对方比较明显的业绩、成就。把这些资料作为沟通过程中需用的主要素材。认真地了解对方, 其目的是为了表达对对方的重视程度和尊重。

2.甜蜜的微笑—— 开启双方沟通的大门

见到对方以后以微笑开始, 要传达一种信息, 那就是满足对方“赏心悦目”的需要。天下没有人不喜欢微笑的,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会微笑。因为具有感染力的微笑, 能使对方感受到这种微笑是深入人心的, 是甜蜜的、纯真的、友好的。并能使对方用微笑给予反馈。以微笑开启双方沟通的大门。

3.温暖的握手—— 传达一种仰慕心情

见到对方以后, 通过握手传达一种“见到您很荣幸”的心情。使对方能够快速地理解, 并接受你所传达的信息, 就会解除戒备心理, 开始真诚地与你进行沟通。

4.真诚的赞美——慷慨大方地欣赏对方

人们的天性是渴望赞美。美国著名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曾说过:“一句赞美的话能当我十天的口粮。”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也曾经说过:“人人都需要赞美, 你我都不例外。”赞美是对人的尊重。但赞美的方式必须出自于内心的真诚, 赞美的言辞必须能正确地表达对方明显的优点。见面时, 夸奖服饰得体、漂亮;抓住对方言谈话语中的优点, 所取得的成绩, 这样就会引起对方的共鸣, 满足对方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赞美对于赞美者来说, 是一种给予。只有宽广的胸怀, 才会将自己的心灵付出与他人分享。赞美, 首先就是你对他人成绩的认可, 一种高度肯定的评价, 一种对他人成绩的赞誉。在赞美中, 对方获取了一种优厚的精神报酬。

5.语言的魅力——散发和传递一种吸引力

谈话中沟通的效果, 取决于语言的魅力。这种魅力也表达着谈话者的人格魅力。语言魅力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系统, 还需要言辞表达的技巧, 如语速、音量、抑扬顿挫等。可以说, 语言的魅力是知识、形体语言、言辞表达技巧有机的统一。通过语言的魅力能够“先入为主”, 向对方传递一种感染力、吸引力, 促使对方的思维自觉不自觉地和你的语言融汇在一起。

事实上, 文化差异反映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这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自然结果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不仅是人类文化良性成长的自身要求, 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文化基石。中华文化应当兼容世界文化的差异, 传承、弘扬人类语言的精髓, 为人类文化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美]马修.麦凯, 玛莎.戴维斯, 帕特里克.范宁.人际沟通技巧[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5.

[2]顾嘉祖, 陆A.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12.

[3]叶龙, 吕海君.管理沟通——理念与技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10.

[4]王怀明, 王君南, 张欣平.管理沟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1.

13.党的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篇十三

党的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为保持其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进行的自身建设。党的建设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着的。现在我们党已经制定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路线。适应这种要求,就必须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它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四个方面,党的建设是我们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法宝。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领导几块革命根据地发展到领导全国政权,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条非常宝贵的经验,就是在斗争中不断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清除党的肌体上的污毒,吸收新鲜血液,使党永远保持朝气蓬勃的生机和坚强的战斗力。共产主义事业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党也必须不断前进。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中心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要靠党自身的正确和坚强,这就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和改善党的领导。党也只有在正确实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中,才能得到发展和进步。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需要,党的十四大党章总纲中规定了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即: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坚持民主集中制;

(4)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4.班级文化建设方面 篇十四

清朝前期在西藏地区多次用兵, 并派清军驻防。这些措施, 极大地推动了西藏地区与内地、藏族与内地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这些文化交流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清军轮番进出西藏, 带动两地文化交流。清廷多次用兵西藏, 战争结束之后大军绝大部分便要撤回内地;而驻扎西藏的军人, 又实行三年轮换, 形成了定制。所以, 清朝的军人持续不断地在两地之间来回。清军把军用物资生活用品和内地的农耕、畜牧、建筑、书籍、艺术等先进文化带进西藏, 又把西藏的地方特产、各种艺术品等藏区文化带回内地, 形成广泛的交流。清廷也曾明确要求进藏清兵, 要主动学习并适应西藏的文化,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和谐与当地人的关系, 以确保完成使命。

第二, 藏僧到内地活动, 既学习了内地文化, 也将藏地的宗教在内地进行了传播。大批的西藏僧人来到内地, 主要是到京城, 或学习, 或供职, 或主持寺庙法事, 也使藏族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影响了内地的广大地区。

第三, 从事两地货物贸易的商人, 往来不绝, 也带来两地文化有意无意的交流融合。随着内地和藏区的贸易不断加强, 汉藏贸易不断发展, 不但增进了内地和藏区的了解沟通, 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融合, 也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汉藏文化共同特点的城镇、集镇, 成为汉藏民族团结友爱、共存共荣的桥梁和纽带。

二、内地文化在西藏的传播

清军本有满、汉、蒙等各族士兵组成, 文化来源复杂。清统治者鼓励他们要“熟悉夷情”, 他们进藏后主动学习藏族文化, 所以与当地番兵百姓接触很多, 藏族人民也因此有大量机会向清军学习先进的内地文化和生产技术。

婚姻方面, 驻扎在藏的内地军人与藏族相互通婚、和睦相处, 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尽管清廷出于种种考虑, 曾经明令禁止, 但没有效果。到了清末道光年间, 清兵与藏族通婚, 渐成潮流。婚姻与家庭生活, 给不同民族文化带来的融合, 是最直接、最细致、最深刻的。

建筑方面, 清军在与藏族民众的接触中, 建造了不少关帝庙。有学者考证, 清军在西藏所建关帝庙有10多座, 这些关帝庙成为藏汉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拉萨的磨盘山关帝庙至今犹在, 位于布达拉宫以西约500米处, 由福康安于1792年所建, 是西藏僧俗人民缅怀中央政府和清军历史功绩及祭祀关公的地方。清朝政府还在西藏留下了大量的石碑石刻, 记述用兵西藏驱逐外敌安定海内的丰功伟绩。这些石碑石刻, 供当地贵族官员僧众百姓凭吊参观, 无形中也促进了内地文化在西藏的传播。遍布青藏高原各地的藏传佛寺, 建筑内外墙壁几乎无不彩绘, 其中不少内容是反映藏汉民族团结友好历史的。五世达赖喇嘛圆寂之后, 西藏地方要在拉萨布达拉宫加盖宫殿, 以为纪念。康熙帝曾派遣114名汉族和满族工匠, 参与了工程建设, 因此该部分建筑在斗拱、梁架、金顶等方面颇具汉族的建筑特色。

在教育方面, 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地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清朝初年, 西藏地区的地方政府, 以达赖为首, 主要包括两方势力掌权, 一方是格鲁派为代表的西藏藏传佛教势力, 另一方是固始汗为代表的蒙古势力。清政府的统治政策之一就是扶持黄教, 通过宗教安抚西藏人民, 以防范蒙古势力向西藏的进一步渗透。这种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 使得宗教几乎垄断了教育行业。可以看出这时西藏的教育形式很单一, 就是寺庙教育, 教育内容就是佛教经文。1720年, 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后, 在西藏设立噶伦政府, 蒙古部的势力被清除出西藏。清政府再无假寺院势力牵制蒙古势力之需求。1739年, 乾隆帝正式设立驻藏大臣, 协助西藏地方政权处理政务。后来的《藏内善后章程》则规定, 藏内大小事务, 都得禀明驻藏大臣办理。这种变化在教育事业中也有所反映, 那就是, 世俗政府开始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幼童在为数不多的私塾中经过基本听说读写训练后, 可以进入僧官学校或俗官学校学习了, 寺庙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这种政府举办的僧官学校和俗官学校, 相对寺庙教育来说, 学习的内容更专业更实用。清政府以出兵和驻军等军事手段为后盾, 逐步促使西藏地区的政教分离。带来的一个结果是, 改变了西藏教育完全由寺庙提供的局面, 从而出现了为宗教和政治培养不同人才的教育模式。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对后来西藏现代化教育的出现起到加速和推动的作用。

天文历算方面, 内地在清朝前期对西藏也有影响。1644年, 清朝建都北京, 次年颁布《时宪历》。1714年, 康熙帝对《时宪历》加以修订, 改名为《御制皇家历象考成》。后来, 他命令对历法有研究的蒙藏官员、活佛哲布尊丹巴 (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领袖) 、兰占巴等多人参与, 译成藏文, 题为《康熙御制汉历大会》 (俗称《汉历大全》) , 于1715年 (康熙五十四年) 刊版。乾隆八年 (1744) , 甘肃东北部华瑞地区的马杨寺数理学家索巴坚赞将前书简化, 作成《马杨寺汉历心要》 (又译作《汉历要旨》) , 先后流传到甘南拉卜楞与西藏拉萨地区。

18世纪末期, 西藏地方主事大臣竺仁·丹增班久在内地游遍各地名胜, 广泛接触各地歌舞音乐, 带上扬琴返回拉萨。他把内地的音乐元素融合到西藏非常流行的歌舞音乐“朗玛谐”中, 使这种西藏音乐中带有内地的昆曲和江南丝竹某些特色。

三、西藏文化在内地的传播

顺治帝时期, 达赖喇嘛应皇帝之邀进北京访问, 受到清廷极高的礼遇, 为西藏的喇嘛进内地弘扬佛法和其他藏传文化起到了示范和激励作用。1652年, 专门耗巨资修建了北京西黄寺作为达赖喇嘛来京驻锡之所。1653年, 隆重接待五世达赖喇嘛。同年5月, 在达赖喇嘛返藏途中, 皇帝遣礼部尚书觉罗郎球等赍送镌有满、汉、藏3种文字的金册、金印, 册封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清廷的这一重要举措, 不但正式确定了清朝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属领关系, 而且积极促进了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文化同内地的交流。

随着清廷对西藏用兵驻军措施的实施, 道路交通通畅安全起来, 僧众往来更加方便。从康熙朝开始, 大量的僧众陆陆续续到内地学习、游历、传法、灌顶、修塔、建寺。

有一位著名的活佛, 名叫土观·却吉尼玛 (1737-1801年) , 主要生活于乾隆朝时期, 是清代藏汉交流的重要人物。乾隆二十八年 (1763) , 他奉帝诏入京, 出任掌印喇嘛、御前常侍禅师等职。土观活佛进京时, 颐和园的前身清旖园落成。他以御前禅师身份游园, 被园中美景激发灵感, 写下了非常优美的诗歌《颐和园礼赞》, 成为汉藏文学交流的表现。他还与博学的章嘉国师一起, 参与了《四体清文鉴》、满文《大藏经》的编纂、翻译工作。

《四体清文鉴》被许多人认为是清朝为了民族交流融合所做出的重要成就。满文《大藏经》的翻译, 在中外翻译史上可以说是罕见的。清王朝当时集结了国内众多的既懂佛学, 又懂藏文、汉文、满文的高级人才, 历时近二十年才翻译完成。这些译者为了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 可谓是呕心沥血。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清王朝是由满族人所建封建政权, 满语一度被定为“国语”, 朝廷公文必须用满文写就。国语通行全国各地, 作为中国, 部分的西藏当然也不例外。在清代, 藏族人懂得满语的人也不少。在北京的理藩院中, 设在弘仁寺的喇嘛印务处, 就有几个藏族笔拈式, 专门办理有关喇嘛事务的公文。在章嘉国师的周围同样有一大批懂得满文的西藏喇嘛, 在京处理日常的喇嘛教事宜。

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 , 六世班禅入觐祝寿, 受到乾隆帝和清廷的隆重欢迎接待。为了接待六世班禅, 年届古稀的乾隆帝专门在承德颁诏敕建了一座占地3.79万平方米的“须弥福寿之庙”, 专供六世班禅安禅使用。同时, 乾隆帝为同六世班禅用藏语交流, 不顾年迈和国政繁忙, 潜心向三世章嘉活佛学习藏语藏文, 每与六世班禅见面, 先用藏语互致问候。在承德举行的文艺表演会上, 六世班禅随从中的12名舞童做了为时两天的藏族歌舞表演, 还展演了西藏杂技、马术等, 同中原戏剧、舞蹈同台演出, 不失为一次多民族文化艺术的大交流。

五世达赖和六世班禅进京, 随从逾千人, 一路传教、说法、释经, 传播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文化, 接受内地文化, 购买内地物品。同时, 清廷在经济上的赏赐次数多、数量大, 五世达赖和六世班禅也有丰厚精美的贡物献于皇帝和王公大臣。正是在这种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作用下, 清廷逐步强化了对西藏地方的统治, 也推进了西藏和内地两种文化的交汇融合。

参考文献

[1]松筠.《西招图略》.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2]赵志忠.《清王朝与西藏》.华文出版社, 2000年1月版.

15.班级文化建设方面 篇十五

2011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确立了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路子,明确了“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五大战略定位。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成为河南省科协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选择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与学习贯彻中国科协八大精神紧密结合,河南省科协深入研究科协工作融入、对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途径、方法和着力点。在认真总结多年来科协工作有效服务全省大局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基础上,经过反复调研、讨论,逐步形成了科协工作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成熟思路。

李建中在报告中,从五个方面对全省科协工作对接、融入与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了全面阐述和安排部署。

当好桥梁纽带,凝聚科技工作者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

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汇聚各界智慧和力量。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科协工作主要是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要切实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友”,自觉把加强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把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作为根本任务,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自觉行动,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真正把科技工作者动员和组织起来,把他们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凝聚到建设中原经济区宏伟事业中来。

搭建高效平台,推动自主创新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中原崛起,“三化”为途。要紧紧围绕“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这个核心任务,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着力点,继续打造和运用决策咨询高端论坛、“讲科学、讲创新、讲道德,比贡献”活动(“三讲一比”)和“创建先进科普示范县市区、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带动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奔小康活动”(“三创一带”)、河南省政府与中国科协战略合作协议实施等行之有效的工作载体,积极探索服务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途径,推动创新驱动,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汇聚强大合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打造人力资源优势

建设中原经济区,迫切需要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要积极履行《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职责,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作用,通过健全《纲要》实施机制、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通过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实现科普资源效益最大化,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扩大服务覆盖提升科普服务能力,通过丰富活动形式、精选活动内容增强科普工作实效性,不断加大科技知识在全社会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广度,有效提升社会公众科学素质,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弘扬科技文化,凝炼传承创新精神提升中原文化影响

科技创新同文化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充分发挥系统资源作用,宣传弘扬中原科技前辈革故鼎新、奋勇争先、崇尚一流、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科技文化遗产的挖掘、阐发,凝炼传承创新精神,把科技文化、创新精神融入到中原人文精神中,帮助人们以科学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态度看待问题,用科学方法处理问题,推动形成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浓厚文化氛围,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推动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发挥团体优势,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把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作为科协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科技工作者利益表达机制,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诉求和呼声。要积极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探索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应急科普体制与机制,发挥科技工作者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等事件预知、预警、预防、应急处置中的重要作用。组织选拔专家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提供科技方面的意见、建议,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万伏牛 马玉宝)

(河南省科协)

16.班级文化建设方面 篇十六

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活动的通知

各职能部门:

根据省卫计委鄂卫生计生纪函[2015]10号“关于开展作风建设方面重点制度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活动的通知”精神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医院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决定在全院开展作风建设方面重点制度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边梳理、边宣传、边检查、边整改,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的党风廉政制度,尤其是作风建设方面重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自查自纠,认真梳理制定相关制度执行情况,查找制度落实的薄弱环节,分析制度落实不力的原因并及时整改纠正。要通过自查自纠活动进一步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制度意识,巩固纠正“四风”、解决“三难”、整治“为官不为”等作风建设成果,培养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和“三严三实”的优良作风。

二、自查自纠内容

以我院在作风建设方面的10 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为重点,从加 强惩防体系建设、强化权力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 六条意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节约、反对铺张 浪费、对经济责任实施问责,以及整治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为 官不为等方面,深入开展自查自纠。10 项作风建设方面的重点制度是: 1.《关于加强对党政主要负责人监督的意见》(鄂办发 〔2013〕7 号);

2.《关于贯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 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鄂发〔2014〕11 号);

3.《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 众有关规定的具体意见》(鄂纪发〔2013〕1 号);

4.《湖北省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和省委“六条意见”情况监督检查的办法》(鄂纪发〔2013〕2 号;

5.《关于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检查办法》(鄂 纪发〔2014〕5 号);

6.《湖北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办法》(鄂发〔2013〕26 号);

7.《湖北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鄂办发 〔2014〕1 号);

8.《湖北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暂行办法》(鄂办〔2013〕 25 号);

9.《湖北省解决党政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 题的若干规定》(鄂办发〔2013〕33 号);

10.《关于对“为官不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鄂纪办发〔2014〕9 号)。

三、工作要求 各处室要站在从严治党、依规管党的高度,深刻认识强化制度执行对推进党的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查找我院在作风建设方面重点制度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对自查自纠中发生的违规问题,要深刻剖析,并有针对性的整改。各处室的自查自纠情况请于6月12日下午17时前交院纪委。联系人:谢清 联系电话:88920557 电子版:470279049@qq.com

监审处

上一篇:秋季班级工作计划下一篇:创建安全文明工地实施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