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之介绍与防治

2024-09-24

结核病之介绍与防治(精选4篇)

1.结核病之介绍与防治 篇一

一、传播途径

病畜尤其是开放性结核病牛是主要传染源, 常因病畜的鼻液、唾液、痰液、粪尿、乳汁、气管及生殖道分泌物排出的结核杆菌污染周围环境而散播传染。主要经过被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感染或通过被污染的饲草、饲料、饮水和乳汁经消化道感染, 有时可通过胎盘或生殖道传染, 经皮肤创伤感染很少见。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环境差是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

二、临床征状

临床特征表现;潜伏期长短不一, 短者十几天, 长者数月甚至数年, 通常呈慢性经过, 渐进性消瘦、咳嗽、呼吸加快、衰竭, 产奶量减少。病初征状不明显, 病久征状显露, 由于患病器官不同, 征状不一。以肺结核、淋巴结核、乳房结核和肠结核最为常见, 生殖器官结核也时有发生,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脑与脑膜发生结核病变, 常引起神经征状如癫间样发作, 运动障碍等) 。

1. 肺结核

病牛病初有短促干咳, 清晨时征状最为明显, 随病程发展为湿咳, 咳嗽加重、频繁, 并有淡黄色黏液或脓性鼻液流出、呼吸次数增加、甚至呼吸困难、体温一般正常或稍升高, 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2. 淋巴结核

常见于肩前、股前、腹股沟、下颌、咽及颈淋巴结等, 体表部位可见局部淋巴结肿大、变硬、变形。有时有破溃, 形成不易愈合的溃疡。

3. 乳房结核

病牛乳房淋巴结肿大, 常在后方乳腺区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硬结。乳房表面凹凸不平, 硬结无热无痛, 乳房硬肿、乳量减少、乳汁稀薄、混有脓块, 严重者泌乳停止。

4. 肠结核

多见于犊牛, 表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下痢与便秘交替, 继而发展为顽固性下痢。粪便呈粥样, 混杂脓汁和黏液。当波及肝肠系膜淋巴结等腹腔器官组织时, 直肠检查可以辨认。

5. 生殖器官结核

可见机能紊乱, 母牛发情频繁, 性欲亢进、流产、不孕, 从阴道、子宫内流出脓性分泌物。公牛附睾, 睾丸肿大, 引颈前部出现结节, 发生糜烂等。

6. 中枢神经系统

主要是脑与脑膜发生结核病变, 常引起神经征状, 如癫间样发作, 运动障碍等。

三、病理变化

在组织器官发生增生性或渗出性炎症, 或两者混合存在。当抵抗力强时, 机体对结核菌的反应以细胞增生为主, 形成增生性结核结节, 有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集结在结核菌周围, 构成特异性肉芽肿。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机体的反应则以渗出性炎为主, 即在组织中有纤维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弥蔓性沉积, 后发生干酪样坏死、化脓或钙化, 这种变化主要见于肺和淋巴结。

四、诊断方法

本病常呈慢性经过, 临诊征状多不明显, 往往不易确诊。当发现奶牛有不明原因的上述征状, 可怀疑为本病, 通过病理剖检, 可做出诊断, 要确诊就需要做结核菌素变态反应。

临诊上, 结核菌素试验是诊断牛结核的标准方法, 每次检疫各作2回, 以结核菌素皮内注射法和点眼法同时进行, 任何一种呈阳性反应者, 即为阳性。

五、防治措施

对奶牛结核病的防制, 无理想菌苗。对动物结核病不采取免疫预防, 对病牛也不治疗, 予以淘汰, 病牛肉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预防本病最好的对策是加强检疫, 防止疫病传入和疫情扩大。一般采取检疫、隔离、消毒等策略淘汰阳性牛, 同时采取综合措施, 从牛群中净化本病, 培育健康牛群。结核病人不能担任易感动物饲养员。

2.结核病类型与防治方法的探讨 篇二

【关键词】结核病;防治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7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18-01目前针对结核病的防治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明确的治疗体系。通过观察患者得出结核病患者耐药型增多,主要原因在我国人口多,并且流动性大,人们的生活不规律甚至吸毒等等原因。目前治疗结核病的困难主要的关键在于DR-TB尤其是MDR-TB(即耐多药结核患者)的流行。1结核病的分类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顽固的传染性疾病,根据分类大体可以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原发型肺结核主要是原发综合症及胸内淋巴结结核,在儿童身上发病率较多。

1.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包括急性、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这种病症是比较严重的,而且会影响到多个器官。

1.3继发型肺结核这种类型是肺结核多见的一种,包括的方面比较多,像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球及结核空洞等。

1.4结核性胸膜炎,又分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及结核性脓胸三类。

1.5肺外结核这种类型是新出现的,指骨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2影响结核病得到有效治疗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在确定之初没有及时到医院确诊经过调查发现,我们国家的结核患者就诊率很低,大多人对结核病这个概念还很陌生,甚至一无所知。不知道结核病的发病症状有哪些,甚至在患上结核病后也不知道去医院接受治疗,结果延误了治疗,错过了早诊断早治疗的最好时机。

2.2居住的地方比较偏僻,就诊不方便我国农村结核病患者约为城镇地区的1.6倍,并且有一大部分都居住在偏远的地方,环境闭塞,交通也不方便,在确诊治疗后的后续治疗跟不上,不能按时取药,定期复查,有时候因为农忙而忽略了治疗。

2.3不能坚持化疗在患者经过化疗一定的过程后,发现症状好转减轻后,就自己停药不再接受治疗,有的因为怕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最终放弃治疗。或者不按要求服药,不连续治疗,最终导致耐药,这样一来治疗就非常困难了,治疗的费用也在不断地增加。

2.4病人耐多药经过调查,我国结核病患者耐多药和其他国家相比较是很严峻的。耐多药的患者在治疗上比其他患者更加的困难,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患者对结核药物不敏感,病灶长期得不到药物治疗,有的在治疗后不停地复发。3预防结核病的方法

一定要加强对公民的卫生教育,促使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医务人员和家人也要经常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进行焚烧或药物消毒。要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对于结核病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另外,一定要按时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以使肌体产生免疫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发现有低热、盗汗、干咳嗽、痰中带血、乏力、饮食减少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结核病以后,要立即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彻底,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结核病人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可以避免许多问题的。早发现在选择药物的品类上也是比较宽泛的,并且治疗的费用相对要低很多,药物对患者本身的不良反应也会降低,安全就有了保障。病人容易耐受,治疗起来也就比较方便,治愈也就相对容易些;失败率也会大大降低。其根本目的在于对病人进行彻底治疗,缩短其传染期。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对结核病患者是非常有好处的,通过根本治疗也是对结核病预防的重要方式。

约有一部分感染结核菌者可能发生结核病,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感染者的抵抗力和感染结核菌的数量。最好不要长期劳累,精神要放松,在饮食上结构要合理,在加上适当的身体锻炼,加强自身的抵抗能力。另外还要注意改变平时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像吸烟。吸烟越多的人,患结核病几率也就越大。吸烟会引起身体很多不好的反应,像咳嗽容易掩盖结核病的症状,影响结核病的诊断,也会对结核病的治疗带来困难。

降低结核菌环境的浓度。结核菌在封闭的环境下是很容易传播的。所以,一定要经常通风呼吸新鲜空气,尽量让太阳直射。另外还要注意隔离,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传染源。患者自身应该清楚不要到人比较多的场所活动或工作。家庭成员中如果有结核病人的,除积极治疗和经常通风换气外,最好给患者单独的房间,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也不要在一张床上。

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因为疾病的原因会消耗很多的体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有足够的营养进行补给,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因此,病人在饮食上加强营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饮食上,要注意高蛋白和热能的补给。结核病的任何症状都会使组织蛋白和热能严重消耗,因此在食物蛋白质和热能的供应上,都要比其他正常人要高许多,蛋白质要尽量多的供给,以奶类、蛋类、动物内脏、鱼虾、瘦肉、豆制品等食物为主。牛奶对结核病人来说营养比较丰富。

通常结核患者的食欲因为病情会有所下降,应当积极调节患者的饮食。除了一天三餐正餐外,也可以早上和下午加点点心。但食物应尽量清淡,以素菜为主。因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除在药治和饮食进行细心照料外,还要适当注意休息和多进行户外有氧运动,当然要注意环境及餐具的保洁。4小结

总之,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也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人体各个器官都可以患结核病,但是,结核可防可治,只要坚持正规治疗,大多数的结核患者都是能够治愈的。但是结核病的治疗需要双方积极的配合与治疗,才会对结核病的治疗有很好的帮助,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的效果,这种配合的成功与否主要还在于患者本身。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S].2001.

[2]吴景时.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46.

3.结核病之介绍与防治 篇三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2—2010年中国结核病控制工作酒泉市月报表、季报表和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市统计局年鉴。

1.2 方法

以《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防治效果分析,结合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

1.3 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将收集的资料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录入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酒泉市辖四个县两市一区、9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和492个村(居委会)。2010年总人口数109.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4.97万人,农村人口54.62万人。自2002年以来,以县为单位DOTS覆盖率达100.0%。2002—2010年期间,全市结核病防治经费为671.57万元,市级配套经费到位率达100.0%,县级配套经费到位率达107.1%。各县(市、区)均设立了结核病防治机构,隶属于当地疾控中心。

2.2 患者发现与登记情况

9年来,全市结防机构登记的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就诊总数为30 075例,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就诊率从2002年的215.9/10万上升到2010年的306.3/10万,可疑者就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初诊查痰共计26 151例,痰检率平均为87.0%,由2002年的34.4%上升到2010年的98.6%,与此相反的是涂阳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44.1%下降到2010年的12.2%;9年来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 465例,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登记率从2002年的38.8/10万逐年上升到2006年的135.3/10万后,开始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至2010年为109.4/10万;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中,涂阳患者4 039例,占47.7%,涂阴患者4 426例,占52.3%;涂阳患者初治复治构成比由2002年的1∶0.28下降到2010年的1∶0.15,下降了46.4%,复治涂阳患者登记数2010年比2002年下降了38.2%,见表1。

2.3 病人的治疗与管理情况

2002—2010年共登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4 039例,系统管理治疗3 818例,系统管理率为94.5%,由2002年的88.3%上升至2010年的99.5%;登记初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3 307例,治愈率为91.5%,复治涂阳患者732例,治愈率为86.9%,涂阳患者治愈率每年均保持在85.0%以上,见表2。

2.4 患者转诊与追踪情况

酒泉市非结防机构肺结核病人转诊工作从2004年开始纳入正常管理和统计分析中,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预和结防机构不断的培训、政策开发和督导检查,医防合作得到不断加强。2004—2010年,我市肺结核病人转诊率、转诊到位率、追踪率和追踪到位率均逐年增加,分别从2004年的34.7%、32.4%、56.1%和31.4%上升到2010年的98.0%、88.1%、100.0%和86.6%。7年来通过综合医疗机构转诊到位和结防机构追踪到位两种方式共计总体到位6 545例,总体到位率平均为71.1%,由2004年的44.3%上升到2010年98.4%,上升了54.9%。充分反映出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内涵得到加强,实现了病人发现模式的重大突破。

3 讨论

酒泉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以项目为依托,以《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通过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几个核心指标的变化上:一是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就诊率大幅度提高,9年中上升了29.5%,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8 465例,涂阳患者治愈率平均在85.0%以上,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登记率以2006年为峰顶呈由高到低的“峰行”变化[1],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中,酒泉市活动性肺结核病患病率为380.8/10万,与1996年流调相比活动性肺结核病患病率下降了62.0%。二是初诊患者查痰率由2002年的34.4%提高到2010年的98.6%,提高了近3倍,确保了涂阳肺结核病人最大程度地被发现,而涂阳检出率却逐年下降,2010年比2002年下降了3.6倍,减少了传染源,提升了人群健康水平。三是病人系统管理率由2002年的88.3%提高到2010年的99.5%,与此相对应的是初治涂阳病人与复治涂阳病人结构比例逐年降低,复治涂阳病人不断减少。四是医防合作不断得到加强,病人总体到位率显著提高,实现了病人发现模式的转变。

目前,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进一步巩固目前的防治成果,在原有的防治基础上,找准差距和不足,结合《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的实施和全市新医改政策,深化工作机制,探讨新的工作思路与模式,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全市结核病综合防控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任务。一是在结核病人实际管理治疗中,免除的费用只包括全疗程抗结核病药品、痰涂片检查和2张X线胸片,而一名结核病人完成全部疗程,除上述费用外,还需要止咳、平喘和保肝等辅助药,需要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末做血、尿常规、心电图和肝功检查各1次,肺结核病人多合并并发症,有些病人在免费疗程结束后,为达到治愈和防治复发的目的,还需根据病症、放射学检查等结果评估需延长疗程用药,这部分费用是病人自己承担,特别是保肝和治疗肝损伤药物的应用,因为抗结核药是引起肝损伤的常见药物[2]。对大多数结核病人来说,自费部分仍是重大的经济负担,一部分病人会由于经济困难,坚持不了全程规律治疗或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我市目前正在大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职工、居民医改工作,借助政策将结核病纳入新农合门诊慢性病管理,对自费部分费用给予适当比例的报销,对患有严重合并症的需住院治疗的结核病人列为大病统筹对象,并规定结核病人只有在结防机构治疗才能报销新农合和医保相关费用,这样既有效解决了结核病人的经济负担问题,提高治疗的效果,又能提高转诊率和到位率,有效减少肺结核病人的追踪成本,促进病人的发现和管理[3]。二是根据全市多年来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平均维持在87.0%的结果推算,估计难治耐多药病人在13.0%左右,高于2007—2008年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结果全国肺结核病病人耐多药率为8.32%的水平,防治形势非常严峻。但目前市、县两级均未开展实验室痰培养,市级结核菌药敏实验、耐多药肺结核诊治和耐多药可疑者筛查工作还未展开,影响防控工作质的突破,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人员培养,尽快开展耐药监测工作。三是将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浏览功能权限授予乡镇卫生院一级,使乡镇卫生院防保专干可以在疫情网上第一时间掌握外地报告的本乡肺结核病人信息情况,及时进行追踪,提高追踪到位率,同时,可以通过该系统随时了解本乡管理治疗的肺结核病人情况,及时对取药、查痰等工作进行跟踪管理,并避免了县级结防机构由于工作人员少、逐个电话反馈信息带来的不便,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村医的工资收入没有保证,仅靠不多的公共卫生防疫经费很难调动村医对病人实行DOTS管理,患者主要以家庭督导为主,DOTS策略的高覆盖率并不等于DOTS的高执行率[4],加之各级结防机构在对肺结核病人的督导访视中,受车辆进村、人员数量较多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病人隐私的泄露和内心的恐慌,会产生拒绝心理,降低服药的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探讨合适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访视尤为必要[5]。多年的防控经验告诉我们,提高村医工资待遇,发挥三级防痨网中最基层村医的作用是实现肺结核病人全程督导化疗,及时掌握药物毒副反应,做到全程规则服药,提高治愈率,防止复发和耐药产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枢敏,王铂,王雯.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甘肃省结核病控制项目病人发现和管理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12-14.

[2]文斌,叶涛声,周伯平.216例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2,18(6):555.

[3]盛喜玲,马士文,徐吉英,等.河南省结核病防治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合工作实施效果初探[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6):334-336.

[4]高巧凤,甘培尚,张岚,等.甘肃省边远贫困地区肺结核患者DOTS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1):22.

4.结核病之介绍与防治 篇四

1 材料与方法

1.1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研究

为摸清菌核病在如东县的发生规律, 2008—2010年选择全县不同类型油菜田3块, 系统观察子囊盘萌发情况及叶、茎杆发病情况。病情定局时对发病情况进行鉴定性普查。

1.2 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研究

1.2.1 农业防治技术。

选不同类型茬口的油菜田调查发病情况, 对油菜品种抗病性和丰产性进行比较试验, 在盛花期人为摘除中下部病老黄叶进行田间试验, 提出适合当地的主要农业防治措施。

1.2.2 化学防治技术———施药适期筛选试验。

用50%腐霉利·多菌灵1.2 kg/hm2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50% (A1) 、80% (A2) 、100% (A3) , 一次分枝开花株率80% (A4) 、100% (A5) , 一次分枝开花株率100%隔后10 d (A6) 6个时期分别用药, 并以不施药为对照, 明确施药适期。

1.2.3 化学防治技术———施药次数及间隔期筛选试验。

用50%腐霉利·多菌灵1.2 kg/hm2于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时施1次药 (B1) , 主茎开花株率100%及隔后5 d施2次药 (B2) , 主茎开花株率100%及隔后10 d施2次药 (B3) , 主茎开花株率100%及隔后15 d施2次药 (B4) , 以不施药作对照 (CK2) , 确定用药次数和间隔期。

1.2.4 化学防治技术———不同药剂筛选试验。

选菌核病发病重的重茬油菜田, 用50%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1次 (C1) 、防治2次 (C2) ;52.5%扑海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2次 (C3) ;38%梁果丰可湿性粉剂防治2次 (C4) ;37%菌治灵可湿性粉剂防治1次 (C5) ;并以不施药为对照 (CK3) , 病情定局时调查病指防效, 选出效果好的药剂品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

2.1.1 子囊盘消长情况。

2008—2010年3年系统观察结果表明, 油菜菌核病子囊盘始见期时间不一, 早的在2009年3月上旬, 迟的在2008年3月下旬, 但在4月上旬都出现1个萌发高峰。另外, 在2009年3月上旬、2008年4月中旬还有1个峰 (图1) , 主要与不同年份的温度、雨水有关。2008年、2009年、2010年子囊盘累计数量分别为246.8、396.0、94.5个。

2.1.2 叶发病的消长情况。

2008—2010年3年系统观察结果表明, 油菜菌核病叶片于3月中旬开始发病, 高峰出现在4月下旬 (图2) 。

2.1.3 茎发病的消长情况。

2008—2010年3年系统观察结果表明, 油菜菌核病茎杆于4月中旬开始发病, 5月上旬开始激增, 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 (图3) 。

2.1.4 油菜菌核病鉴定性调查。

2008—2010年鉴定性调查结果表明, 油菜菌核病发生量大小与子囊盘数量、叶发病轻重关系不大 (表1) 。

2.2 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

油菜菌核病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积极使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2.2.1 农业防治。

一是利用条件, 开展轮作换茬。通过调查水旱轮作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中菌源数量, 达到防病控病目的, 因此, 应积极推广水旱轮作。二是选用抗耐病性好、丰产性优的抗病品种。如东县植保植检站调查表明, 目前抗耐病性较好的品种主要有秦优10号等品种 (表2) , 应大力推广应用。三是盛花期去除中下部病黄老叶。2005年试验结果表明, 油菜中下部的病老黄叶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影响较大, 因此摘除中下部叶片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2.2.2 化学防治———施药适期。

不同时期喷药结果表明, 用50%腐霉利·多菌灵1.2 kg/hm2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100%时喷药的效果好, 防效达80%以上。而过早喷药 (主茎开花株率60%、80%) 和过迟喷药 (一次分枝开花株率100%隔后10 d) 的防效明显下降 (表3) 。

2.2.3 化学防治———用药次数及间隔期。

主茎开花株率100%及隔后5 d施2次药处理和主茎开花株率100%及隔后10 d施2次药处理的防效好, 防效达90%以上, 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主茎开花率100%及隔后15 d施2次药处理的防效较差, 主茎开花率100%时施1次药处理的防效最差 (表4) 。由此表明, 50%腐霉利·多菌灵1.2 kg/hm22次施药的防效显著高于1次施药的防效。经统计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 轻发生年份适期内用药1次, 中等以上发生年份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及隔后5~10 d用药2次即可把菌核病的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2.4 化学防治———不同药剂筛选。

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 50%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2次处理的防效最好, 为91.71%, 其次是52.5%扑海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2次处理, 防效为77.88%。50%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1次处理的防效为64.81%, 高于37%菌治灵可湿性粉剂防治1次处理 (2.01%) 、38%梁果丰可湿性粉剂防治2次处理 (46.88%) 的防效。由此表明, 50%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2.5%扑海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是目前油菜生产上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理想药剂 (表5) 。

图5不同药剂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

3 结论与讨论

2008—2010年3年系统观察结果表明, 油菜菌核病子囊盘始见期时间不一, 早的在2009年3月上旬, 迟的在2008年3月下旬, 但在4月上旬都出现1个萌发高峰。油菜叶片于3月中旬开始发病, 高峰出现在4月下旬;茎杆于4月中旬开始发病, 5月上旬开始激增, 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农业防治是利用条件开展轮作换茬;选用抗耐病性好、丰产性优的抗病品种;盛花期去除中下部病黄老叶, 减轻病害的发生。化学防治是掌握在主茎开花株率100%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100%时喷药。轻发生年份适期内用药1次, 中等以上发生年份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及隔后5~10 d用药2次。50%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2.5%扑海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是目前油菜生产上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理想药剂。

摘要: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2008—2010年系统观察, 油菜菌核病子囊盘萌发高峰出现在4月上旬。油菜3月中旬叶片开始发病, 高峰出现在4月下旬;4月中旬茎杆开始发病, 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防治方法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积极使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是选用抗耐病性好、丰产性优的品种;开展轮作换茬;盛花期去除中下部病黄老叶等, 减轻病害的发生。化学防治是用50%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2.5%扑海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掌握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100%时喷药。轻发生年份适期内用药1次, 中等以上发生年份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 并隔后5~10 d用药2次。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1]孙攀, 陈文虎.速克灵防治油菜菌核病[J].植物保护, 1989 (2) :54.

[2]郭世平, 曾德联, 李德友.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初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9:61-64.

[3]张先华.双低杂交油菜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 2001 (12) :21.

[4]常彭阳.赣抚平原油菜菌核发病程度预测模型[J].江西农业学报, 1999, 11 (4) :51-54.

[5]赵丹丹, 臧新, 田保明, 等.菌核菌及油菜菌核病相关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2) :120-123.

上一篇:花店创业策划案下一篇:写杭州的英语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