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媒体运营助理

2024-08-27

大学生新媒体运营助理(9篇)

1.大学生新媒体运营助理 篇一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而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较之于报刊、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 互联网新媒体聚集和承载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息, 对于各种社会舆论、时事风波, 它也像一面放大镜。新媒体依托其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广泛、获取便捷、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开放、全球、互动等特点备受年轻人的青睐, 其具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 且这些优势是基于其自身特性之上的, 因此也自然而然地走进当代的大学校园, 大学生对新媒体有着强烈的熟悉感, 正因为这样, 武汉科技大学作为广大青年人的基地, 不断推动着互联网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同时, 新媒体作为各种信息的承载体, 也对武汉科技大学公告、校园信息、校园新鲜事等的传播有一定影响。武汉科技大学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依托新媒体。在新媒体时代, 高校网络文化特征具体如下:

(一) 网络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

互联网新媒体的内容涵盖的丰富和多样化已经完全让传统媒体的单一和固定如大海中的小舟, 新媒体信息中涉及生活、学习、工作、时事等等的讨论几乎展现了目前人类所有的文化形态, 为武汉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很多素材。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个体也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互联网新媒体在提供便利、搜集信息和知识的同时, 也提供传播信息的载体和平台, 创造更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

(二) 网络文化的传播平台更加多元。

网络文化传播具有许多鲜明特点, 诸如间接、虚拟、便利等等, 减弱了“意见领袖”的权威, 学校师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发表言论。同时, 网络文化所提供的平台也为语言交流能力欠妥的学生提供了社会交际及交流途径。

(三) 网络文化的更新速度更快。

互联网新媒体文化具备其特殊性,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 网络文化必须不断发展、不断变化。新媒体文化在武汉科技大学校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武科大校园中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新媒体这一有效承载体, 也加速了网络文化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快速发展, 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对武汉科技大学广大师生造成很大影响,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受众中最活跃的群体, 接受新事物快、应用新媒体技术较高, 但是区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欠缺, 并且容易相互影响的特点造成了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在利用新媒体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 现实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造成信任感缺失和人格障碍。

在以微博、微信和论坛为代表的新媒体空间内, 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以匿名的方式对当前事务进行评论。新媒体的互动性、虚拟性、海量性等给各种虚假言论的扩散提供了条件, 大学生的言论无法得到规范和有效的限制, 极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言语, 使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二) 新媒体主导市场, 易使学生的价值观混乱。

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 新媒体有着信息的传递、交互更便捷、更迅速、更自由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下, 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对大学生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 大部分的信息对于学生来说真假难辨, 容易影响他们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 校园网络新媒体平台体制不完善。

新媒体时代个体传播载体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多样化使得网络舆论环境更加复杂。因此, 武汉科技大学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网络体制, 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氛围, 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观。然而, 网络平台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且水平参差不齐, 原创作品少, 导致学生对于所谓的“校园官方”媒体的关注热情不高。

校园文化体现高校的文化素养、青年活力, 而由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开放性、互动性、多样性、创新性等特点, 在这样的前提下青年大学生需要扬长避短、谋求对策。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建设现状及问题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 武汉科技大学新媒体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据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 目前武汉科技大学官方新浪微博粉丝达27, 446人, 官方认证微信累计粉丝达3, 000余人, 累计推送图文数量40余条;武汉科技大学共青团官方新浪微博的粉丝达1, 155余人, 校团委官方认证微信累计关注人数7, 400余人, 累计推送图文数量200余条。基于使用社交软件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 学校校级学生会、校社联、各分学院分别开设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公众号, 关注学校新媒体的用户也随之增多, 尤其是年轻的学生群体, 但粉丝累计人数基本处在较低的水平, 如该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新浪微博关注人数为245人, 腾讯微博关注人数为760人, 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为112人。微博、微信等各类社交软件中二维码的使用标志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 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目前, 武汉科技大学新媒体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 内容同质化。

新媒体平台, 诸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校园网等泛滥式增长带来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传播效果仍流于表面, 而没有深化剖析, 许多新媒体平台还停留在“公告栏”的初级阶段, 这表明新媒体的使用仍在很浅显的阶段, 各个平台之间的运用还没有得到更进一步交流。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 该校共有3个官方认证的微信公众平台, 但内容不外乎“新闻推送”、“信息查询”、“生活正能量”等信息类和服务类。

(二) 线下活动较少。

依托于新媒体平台热度的是许多与之相关的线下活动。如果没有丰富的实体活动, 粉丝活跃度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间接导致活力不足。

(三) 内容创新性不足。

内容形式和创新性均显得不够饱满充实, 尤其是与鲜艳亮丽的平面宣传相比较, 显得太过单调, 严重影响特色栏目和节目的形成, 宣传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 缺少专业管理人才。

武汉科技大学在运营模式上与其他新媒体平台有较大差距。

(五) 忽视受众的用户体验。

新媒体平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能够连接无数的个体, 让各个用户之间可以交流无阻。只有对用户提供友好的交互感受, 才能让他自主依赖于新媒体平台。

创新不足、缺乏吸引力、没有“新闻点”、视野不开阔、过于就事论事等诸多问题导致在碎片化、差异化的时代, 用户群喜新厌旧地抛弃一成不变的媒体平台, 而转向新鲜的资讯平台。在这种情况下, 经营者需要抓住最有价值的用户群。就像微博之于需要传播交流资讯的用户, 或是微信之于注重安全性高交流的用户。

四、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平台经营的有效途径

怎么样才能使多媒体信息被更高水平地发布出来呢?宣传类型的工作又怎么样才能变得多姿多彩呢?又怎么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所喜爱呢?高校都在寻求最佳途径, 去将理论付诸实践。

(一) 明确定位, 打造品牌。

要想把媒体建设成高水平的平台, 并让其发展迅猛, 最核心的一步就是定位。如果要把一个媒体作为一个平台努力发展壮大, 必须制定一个适合高校自身发展以及符合自身建设的定位, 以形成独特品牌效应辐射受众。

(二) 创新内容, 提升内涵。

思维为王, 内容为王, 内容是一个媒体生存的最大武器。要想吸引受众, 新媒体所传达的内容和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务必做到内容和信息丰富、精彩、实用。校园新闻作为新媒体建设的核心, 校园新闻和校园活动等应该占到新媒体报道的大部分, 但并不是简简单单地从其他地方复制过来, 而是加载自己的思维, 让信息具备活力, 在赋予它生命的同时, 让信息传播的更久更广, 实现真正的新闻二次传播。与此同时, 新闻反映的时代性, 就要求我们对新闻的内容方面必须有创新, 要与时共进, 也正是如此, 在新闻栏目的创新这一块需要加大力度, 开拓新颖栏目。除了校园新闻所关系的习惯动机外, 还应注重情感动机、沟通动机、互动动机以及娱乐动机等。

(三) 灵活时间, 增强互动。

以学生为本, 灵活时间, 增强互动, 提高网络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要以培养当代新型人才的大学生为主, 以更好地服务学生为宗旨, 同时要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结合青年群体特性, 联系大学生的学习情况, 进行综合处理, 实现真正让大学生感兴趣的目的。学校校必须抓住人文教育和科学发展同步发展的核心, 同时加载科学素质、思想素质、艺术素质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网站建设。并将优质的上课资源、教育类讲座等活动也通过媒体传播出去。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专业化, 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为培养全面型人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同时向外界展示特有的校园网络文化风格。

(四) 整合资源, 优化人员, 进行资源整合和新型队伍建设。

对当今新媒体的建设必须要求我们严格把握好其发展走向及应用方式, 当今的新媒体也使得宣扬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变得更加便利, 也正在向主阵地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是师生之间交流感情的有效方式之一。将新媒体建设成为思想传播的主阵地, 培养出一个强有力的新型队伍, 让网络成为教导人的主要方式, 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而要建设出新型新媒体队伍, 高校必须加强领导团队建设, 对网络建设的规划必须完善, 建设出一个有独特风格而又高素质高水平的团队, 依靠这样的团队才能真正地指导并建设校园网络文化。

(五) 教育与引导结合。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具有多种特点, 例如快捷、趣味、灵活、生动、多元, 可以不受限制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学校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 要及时反馈, 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对网上的言论进行时刻监控, 引导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新媒体网络教育不仅仅只有教育, 还必须加强其实践性以及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建设, 使大学接触文明、纯净的网络文化。但也必须教会学生去识别网络信息, 学会区别良莠, 正确获得健康有利的信息, 加强其分辨能力, 同时还必须教导他们合理利用新媒体资源, 要让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 真正能驾驭新媒体。

五、结语

随着21世纪的到来, 人们生活、讯息的来源已经离不开网络新媒体, 可见, 互联网新媒体对于人们的生活已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为学校的宣传阵地工作带来了新契机、新挑战、新机遇。武汉科技大学已有一部分平台开始建设比较完备的校园互联网新媒体体系。一方面需要构建网络矩阵, 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内容供应、繁荣网络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队伍建设、凝聚骨干力量、开展网络活动、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服务平台, 凸显人文关怀。通过新媒体对外打开武汉科技大学的宣传窗口, 在增强校园讯息时效性和感染力的同时, 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摘要:近几年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 在高校中已经全面普及。经调查发现, 武汉科技大学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着忽视师生关注度和吸引力, 缺乏群众基础, 教学、文化、服务功能发挥不足, 网络浏览量不大等一些困难与问题。新媒体的应用, 对高校大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 打造以新媒体技术为媒介的互动式宣传阵地, 打通以新媒体技术为媒介的高效信息传播渠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探索适应于武汉科技大学新媒体平台经营和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文化,平台经营

参考文献

[1]孙珏.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行政管理, 2014, 11:157~158

2.专业出版单位的新媒体运营策略 篇二

【关键词】专业出版;新媒体;微信;运营

【作者单位】李洪健,天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微信作为目前使用率最高的社交APP,2011年1月上线以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腾讯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业绩数据显示,微信及 WeChat 整体月活跃账户于季度末同比增长 39%,已达7.62 亿。微信用户增长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2016年春节假期期间的红包活动,二是公众账号发布的原创内容增加。传统出版单位面临新媒体前所未有挑战的同时被迫与新媒体加速融合,其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传统出版单位微信公众号阅读和使用情况来看,微信运营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內容杂乱无章且缺乏创意、读者定位不准、微信账号宣传力弱、专业化运营率低等,但有些专业类书籍出版单位凭借专业内容资源优势迅速在新媒体领域站稳脚跟,并借助新媒体扩大其品牌影响力。

“建筑邦全媒体出版平台”正是基于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设计传统内容资源优势,由天津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投资近300万元建设的集建筑邦社区、建筑邦智库、建筑邦APP、建筑邦微信公众平台、建筑邦微博、建筑邦电子书、建筑邦纸质图书出版为一体的出版平台。2013年2月,建筑邦微信公众平台上线,目前建筑邦微信共发布文章1200多篇,从最初的单篇文章阅读数为1,到单篇最高阅读数超过6.6万,建筑邦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截至2016年6月底,建筑邦微信粉丝数超过15万,文章累计阅读人数为810万人,文章累计阅读次数超过1200万次。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邦微信虽然面临筑龙网、ABBS等建筑门户网站强烈的竞争压力,但在新闻出版界,建筑邦的新媒体运营方式领先于其他传统专业出版单位,主要原因在于建筑邦规避了内容定位不统一、 读者层次不清晰、跨产业融合渠道不畅通、微信运营专业性差等问题。

一、建筑邦微信的特点及发展

1.建筑邦微信的内容聚焦性强

建筑邦微信只发布建筑设计案例及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的文章,严格贯彻天津大学出版社出书方针中“以建筑图书出版为特色”这一观点,结合天津大学出版社品牌定位,总结出建筑设计出版品牌的简单格调,即建筑设计师对天大建筑图书品牌的看法和感觉,专注于建筑设计的互动分享,为中国及世界成千上万的建筑设计师、设计机构提供了一个专业内容作品的阅读、展示、分享、互动的服务平台,让他们通过阅读与互动激发创作灵感、全面专业地展示个体或机构的设计实力与成就、分享甚至交易设计经验与创意思想、实现设计师之间的社会信息交流,为建筑设计师的下一个项目设计从创意到实现提供一切可能的参考。建筑邦平台以“Better Design, Better Life”(设计使生活更美好)为核心理念,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建筑设计业界作品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提高作品传播和创意分享效率,强化业界沟通与交流,推动建筑设计发展,构建更美好的建筑世界。

建筑邦微信内容在风格上表现出建筑设计全面、专业的形象,内容选取上采取以建筑设计案例为主、建筑理论及建筑设计圈奇闻趣事为辅的定位,采编人员通过主动约稿获取国内外知名建筑设计机构或知名建筑设计师的原创设计案例,并通过“邦首发”“邦设计”等微信栏目推送出去,保证了微信内容的实用性、时效性和创新性,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3年的运营,超过15万的用户数及1200万次的文章阅读数充分表明建筑邦内容定位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极大地提升了天津大学出版社在建筑设计传统出版领域的知名度。

2.建筑邦微信的读者层次清晰

首先,建筑邦明确了对建筑设计师群体的定位。建筑邦微信中文名和英文名称都具有极强的建筑师色彩。中文名称“邦”通“帮”,隐含建筑师之间相互帮助的意思,同时,“建筑邦”是建筑设计师之邦,是建筑设计师相互交流、彼此帮助的城邦;英文名称中 “archit”指建筑学,“bang”是爆炸或者碰撞声音的拟声词,在此代表建筑师在建筑邦平台上实现建筑设计思想的碰撞。

建筑邦微信的读者绝大部分是从事建筑设计的建筑设计师及建筑设计院校师生。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的数据,我国共有建筑设计企业4271家、建筑专项设计机构3491家、建筑设计专项及施工企业3514家,从业人员总数为141万人。建筑设计师读者群虽然很小,但在建筑设计阅读的细分市场中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建筑设计界,设计师追求审美、追求细节,从而创作出一个个令人震撼的建筑设计作品。建筑邦微信通过阅读、互动、分享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创意会聚到一起,通过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产生完美的设计作品,来表达“设计使生活更美好”的理念。近几年,国内外建筑设计作品在技术发展上呈现“建筑设计回归自然、节能低碳、建筑智能化、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完美融合”四大发展趋势,这些趋势代表了建筑设计师群体动态化的需求。建筑邦微信在此期间重点发布或转载了一批获得BCA绿色建筑白金奖的设计作品,如新加坡皮克林宾乐雅酒店、雕塑一般的办公楼、低碳建筑——竹元素等热点案例,深受建筑设计师喜爱,微信关注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其次,建筑邦明确了对建筑设计师需求的定位。建筑设计师属于较高收入人群,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建筑设计师具有希望实现“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特点,自主阅读意识强,能够主动阅读并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并对阅读内容做出独立理性的判断。为了满足建筑设计师的直接阅读需求,建筑邦微信通过发布设计案例及相关文章, 并对后台阅读人数、阅读次数、公众号会话人数、会话次数、分析次数、分析人数、收藏人数、收藏次数等数据加以分析,了解建筑设计师群体阅读微信的偏好,从而实现对后续微信内容的筛选和调整,最大限度满足设计师的直接阅读需求。建筑设计师的职业兴趣偏向于艺术型,旅游、摄影、艺术都是建筑设计师所追逐的方向,特色建筑旅游更是设计师喜爱的活动。作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要通过不断观察不同的建筑来刺激思维方式,提高对建筑设计的理解能力,保持充沛的创造力;建筑旅游通过身临其境的游览建筑使建筑设计师对建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保证了他们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等建筑设计大师对建筑旅游情有独钟。因此建筑邦在推动与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在国内举办“中国建筑科技大会及展览”的同时,积极布局与德国慕尼黑建材展的合作,通过“慕尼黑建筑师之夜”“建筑之旅”等活动,组织建筑设计师游览德国著名的建筑,最大限度满足建筑设计师多层次的需求。

nlc202309081509

3.建筑邦微信的跨领域融合优势明显

第一,出版单位内部横向领域的出版方式融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未来出版是技术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只有以技术为支撑,以内容为根本,运用新的出版技术,创新出版方式,将传统纸质出版物转化成集传承文明、传递知识、传播信息为一体的新媒体出版产品,才能使文明成果能够更有效、更便捷地传播出去。

自2003年起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带来了建筑设计市场的火热,但是建筑图书市场并未呈现销售爆发的局面,网络媒体和电子产品的出现,以及建筑设计新技术和软件的应用降低了设计师对建筑设计类图书的需求热度。建筑设计类图书必须转变出版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阅读需求。

建筑邦通过微信、微博、建筑邦社区、建筑邦电子书等渠道吸引读者,将传统纸质出版资源与微信、手机客户端、网站社区、电子书等结合,充分运用新媒体出版优势,通过持续推送优质的建筑设计案例,保持读者的活跃度,赢得了读者信赖,进而提升了天大建筑图书出版的品牌。

第二,跨领域垂直产业链的融合,做上、中、下游资源融合的调节剂,做好行业的连接器。微信的媒体功能,使垂直类微信与其所在产业链上的上、中、下游具有充分合作的可能。專业出版社具有某领域的专业出版资源优势,很容易构建自己的垂直类媒体,如垂直类微信公众平台。这类微信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特定的领域或者特定的需求,提供这一领域全部深度信息和相关服务。垂直类微信开创了行业精英媒体的全新方式,侧重将某一领域专而精的内容高效、快捷地传达给行业内人士,迅速受到行业内人士的喜爱,这使得垂直类微信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粉丝。

建筑邦微信面对的是建筑设计产业链中的建筑设计企业和设计师、建筑设计上游的地产开发商、下游的建筑材料供应商和从事建筑或建材展览的公司等。作为建筑设计垂直媒体,建筑邦微信的内容有一定的预设性和规划性,对房地产商开发楼盘的计划、房地产交易博览会、“金九银十”购房季等活动进行选题策划,建筑邦以这些预制的选题为基础,根据时间安排,及时、快速地收集信息并发布出去。房地产开发商与建筑邦合作,将项目的详细内容信息提供给建筑邦,并进行项目植入和卖点传播。如2014年建筑邦与SOHO中国合作推广上海凌空SOHO项目,该项目是SOHO中国与建筑设计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联手打造的建筑精品,被安排在“邦首发”栏目中,受到建筑设计业师、地产商的极大关注。建筑邦微信通过观察分析微信阅读量和后台讨论问题的某些集中点,寻找设计师的需求,策划相关主题建筑设计学术交流会、建筑设计大师的案例分析、设计师访谈、建筑材料供应商答疑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建筑设计深层的设计理念、明白建筑材料对建筑设计的作用,会集建筑设计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人群,构建建筑设计产业融合发展共同体社群。

4.建筑邦微信采用专业化运营

微信是出版社一款独特的数字产品,需要专业的运维人员专业的维护,运维人员不仅要掌握传统出版的基础知识,更要有“专业主义”精神。建筑邦微信运营团队通过设置专业采编、专业拍摄剪辑、专业美编和专业推广人员岗位,实现专业垂直类微信运营团队化管理,采用头脑风暴和项目论证等方式对发布的项目案例严格把关,对细节上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求进行讨论,这种专业态度进一步提升了读者群体对天大社建筑图书出版品牌的认可度。

二、建筑邦微信对传统出版单位微信运营的启示

1.做专业内容的传播者

专业出版单位拥有该领域专业化的优势内容资源,其微信内容定位可以借鉴企业经营战略中的聚焦战略,走专而精道路,进行差异化定位, 实现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细分市场服务,从而超越其他竞争对手,形成专业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一家专业出版社同时出版两种及以上专业类的图书,并在传统的专业图书出版领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见表1),可考虑设置多个微信公众平台,按照类别进行分工,分别为某一细分市场服务,做好专业内容的传播者。

2.做专业阅读人群的服务者

我国的专业出版是以大学及以上层次的教材和边缘、冷僻学科的学术书籍为主,面向大学或以上学历的高层次读者或具备高度专业化技能的从业人员的出版物。我国的专业出版社有很多,如地质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这些出版社有明确的读者群,每个专业的读者群都有独特的阅读需求。微信等新媒体提供了专业信息推送服务平台,这些平台将分散的专业知识会聚在一起,为专业人群提供精细化、准确化、便捷化的服务,极大地满足了特定用户群对专业信息方便获取的需求。因此,不同专业类别的出版社在微信运营过程中要深入了解专业人群阅读微信的偏好,实现为专业人群提供精准的专业知识内容服务,同时根据专业人群的社会地位、知识层次分析其需求,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满足专业人群的多层次需求。

3.做专业领域跨界融合的开拓者

专业出版单位不仅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参与者,更是在专业领域实现深度融合的主力军。首先,专业出版单位可以凭借在专业领域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出版,以及一种内容多平台、多渠道发布。其次,专业出版单位的媒体性成为行业之间跨界融合的润滑剂,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可以使专业领域产业链上的参与者都成为专业出版单位的合作者。

4.做专业化运营的先行者

在新媒体繁荣发展的当下,微信运维人员要具有专业精神并把自己培养成运营的专家,首先需要培养自己的预见能力、构思能力和讨论能力,这三种能力缺一不可。第一,预见能力体现了运维人员对互联网+、用户思维、粉丝经济的理解;第二,构思能力体现了运维人员宏观上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现出版社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运营微信平台,微观上从用户需求出发,推送用户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第三,运维人员的讨论能力,体现在对新媒体的认知上,当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出版社遇到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时,开展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做到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证新媒体平台运行顺畅以扩大传统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

随着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不断推进,微信公众平台等自媒体凭借其成本低、交互性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传播方式从大众传播向专业性小众化传播转变。本文以建筑邦为例,通过内容聚焦定位、读者层次定位、跨产业融合与专业化运营四个方面探讨自媒体的运营策略,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些实用性的运营策略,希望对其他专业出版社自媒体的发展有所帮助。

[1]刘瑞霞. 建筑结构设计类图书出版应对困境之对策[J]. 出版参考,2014(13):35.

[2]周璐. 自媒体的运营策略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2015.

[3]赵鑫,郭泽德,梁丹. 出版社微信运营现状分析及思考[J]. 出版发行研究,2015(6):41-44.

[4]吴迪. 出版社官方微信制作和传播策略研究[J]. 编辑学刊,2016(2):33-36.

3.新媒体运营助理的工作职责 篇三

职责:

1.负责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微信、微博、手机终端、各大论坛、官网等)的日常运营及维护;

2.制定社会化媒体运营与品牌营销策略,在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开展品牌营销工作;

3.协助进行微博、微信等大型活动方案的策划、创意、执行、运营以及汇报和总结;

4.跟踪各平台推广效果,分析数据并反馈,建立有效运营手段,提升用户活跃度,增加粉丝数量,通过持续互动转化潜在客户,提升企业及产品口碑;

5.了解旅游或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熟悉行业内各产品和运营发展状况,能够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用户运营想法。

任职要求:

1.熟悉新媒体运作流程;

2.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3.了解旅游或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熟悉行业内各产品和运营发展状况,能够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用户运营想法。

篇二

职责:

1、协助部门对主流新媒体平台的内容采编及资料收集,及时捕捉热点信息,辅助内容编辑和发布;

2、协助跟踪与维护新媒体平台的内容投放,及时反馈,定期分析和汇报效果数据;

3、协助领导处理部门工作,跟进落实,整理备份内容资料库;

4、协助新媒体运营活动的策划和执行,记录并管理运营活动数据,及时反馈。

任职资格:

1、年龄在21-

___岁,中专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优秀者可放宽至高中或中专;

2、了解基本的网络知识,熟悉办公软件;

3、好学、细心,喜欢发现事物当中的不足,责任心强,并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4、接受应届毕业生。

篇三

职责: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维护微店(有赞)、微信公众号;

2、辅助微营销平台整体运营、推广和销售管理工作,能随业绩的增长,完成业绩指标;

3、店铺产品上下架等日常维护工作;

4、会简单PS,制作店铺微页面;

5、提高粉丝活跃度和用户量,与粉丝做好互动;

6、主管布置的其他各类工作。

任职要求

1、大专及以上学历;

2、熟悉新媒体运营推广,有相关工作案例;

3、熟悉微信公众号、口碑营销,能熟练使用各种网络营销推广工具,整合推广资源;

4、会简单PS等做图软件;

5、具有很强执行力;

6、有责任心,勤奋好学。

篇四

职责:

1、负责公众平台的日常操作、发布和维护工作;

2、搜索选题相关资料,具有即时操作的能力;

3、即时对社区、评论、热点随时搜索、更新;

4、与相关新媒体能建立一些联系,并了解同类媒体的特性,最新趋势与动态;

5、完成每天微信文章的预览;

6、负责网络文学的相关工作。

职位要求:

1、即时了解每日最新新闻、资讯、热点,对新媒体行业有浓厚的兴趣,富有热情;

2、热爱新事物,同时对社会化营销、社交朋友圈的热点具有敏感、兴奋度,能为我所用;

3、具有服务意识,善于沟通、适应能力强;

4、具有选题的编辑与组合思维能力;

5、搜索信息手快,能使用修图软件做简单修图。

篇五

职责:

1.负责天猫店铺商品维护、库存更新及日常活动报名;

2.负责天猫店铺营销推广;

3.负责产品规划与数据分析;

4.完成运营经理安排的店铺运营工作.运营助理岗位要求:

1.有客服经验,电子商务、广告学、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毕业优先;

2.热爱互联网行业,对电商运营有浓厚的兴趣;

3.有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方法,擅长对工作进行统筹与规划;

4.新媒体运营培训讲稿 篇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称之为新,即是相对于旧而言的,因此,从广义上,新媒体是指新形式的媒体,具有相对性。

例如,相对于口语传播,报纸的产生可以称之为新媒体,而到了广播、电视诞生后,电视可以称之为新媒体;互联网时代,网络电视、贴吧、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较之于过去的广播、电视,就称之为新媒体;所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微博、微信也很快会成为旧的媒体,被别的新媒体所替代。

而在狭义上,新媒体指的是计算机信息技术时代的一种媒体表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如数字电视、电子杂志、新闻移动APP、B站等,都是新媒体。

有人的地方,就有媒体,有媒体的地方就有技术。可以说,新媒体依托于新技术,有新技术就会催生新媒体。新媒体之所以新,在于它能够高效的集合受众,其实媒体的本质是“引流”工具。

这里,我设置了一个问题:大家可以想一下,在生活中最常用的新媒体应用或工具都有哪些?试想一下,这些新媒体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生活离得开这些新媒体工具么? 知晓了新媒体的概念,我们来了解一下新媒体运营。

新媒体运营,是通过互联网手段,利用微信、微博、知乎、一直播等新兴媒体平台工具进行产品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的一系列运营手段。

通过策划品牌相关的一系列优质、高度传播性的内容和线上活动,向客户广泛或精准推送消息,以提高参与度,提高知名度,从而充分利用粉丝经济,来达到相应营销目的。要做好新媒体运营,一般而言,我们必须了解以下五种最常用到的工具与网站。

做任何事情,我们都有一个不断学习、模仿、练习、总结的过程,新媒体运营也一样。我们

首先要知晓一些学习如何运营新媒体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或是应用APP。例如,一个“插坐学院”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专门教你如何运营微信公众号的学习的平台。

其次,在写作文章或是编辑图文的时候,可能会需要查找一些文章素材,知道当下最热门的新闻、文章有哪些,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到如“搜狗微信”、“爱微帮”等一类的文章素材网站; 第三,如果想要发布的信息、图文具有吸引力,让人赏心悦目,并让阅读者乐意转载分享,我们就必须用一些排版、配图工具对编辑的文章进行排版、美化、设计。例如,我会经常用到135编辑工具进行排版,会到花瓣网、千图网等免费网站搜索自己想要的图片。这里,要强调一下,作为新媒体运营的初学者,一定要有版权意识,我们在百度上搜索的很多网络图片是可能涉及侵权的,对一些小的企业、新媒体平台而言,任意使用网络图片,可能不会带来多大的问题,但如果是知名的大企业,阅读量动不动就100000+的新媒体平台而言,就要小心使用。

最后,对于新媒体运营而言,我们要学会数据分析能力,学会做数据新闻。我们要知道当下大众最关注的话题、网络热点是什么。用户关注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利用“紧抓网络热点”的营销策略,往往会使得新媒体运营工作事半功倍,甚至收获更多。

常用到的数据分析平台,如百度风云榜,新浪微博热搜、新榜、清博指数等。通过这些平台,我们就可以轻易获晓各类热点榜单,以及做得最好的一些新媒体平台。

那么,在新媒体运营过程中,有哪些可借鉴、学习的技巧呢?这里,我主要总结了以下六大技巧,掌握了这些小技巧,可以让初学者更快地上手,将一个新媒体平台运营好。第一:明确受众目标,确立自身定位。一个运营者只有清楚自己平台的定位,明确了受众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内容与活动。例如,高校的新媒体平台主要面向的是学生群体,媒体类平台其主要是针对区域内的居民用户,读书类的其受众自然就是一些爱好阅读、喜爱文学的群体,电影类就是面向电影发烧友等。

第二:图文编辑时,要一丝不苟,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可能出错的细节。也许你并不在意,但即便只是一个错字,就可能使得用户对平台内容的精准性、可信度产生怀疑,而取消关注。在图文编辑时,我们要认真对待,不要出现任何明显的错误。如标题太长,遮住了背景图,文章中出现错字或是重复,网络图片的水印没有处理掉、图片模糊等等一些小错误。第三:注重时效性,紧跟网络热点。利用网络热点进行营销,可能是我们新媒体运营最常用

到的一种手段,而且效果可谓十分显著。只要网络热点利用得好,增粉、100000+的阅读量其实都是分分钟的事。例如引爆网络的王宝强马蓉离婚**,王宝强深夜发表离婚申明不过片刻,新浪微博热搜立马被引爆,而接下来的一天,从微博、朋友圈到微信公众号,几乎整个网络都被这一消息给刷屏。有数据显示,仅 8 月 14 日一天,提到「王宝强」的头条号文章就有 10629 篇之多,其中 106 篇阅读量突破 100 万+,而各类文章的总阅读量达到了惊人的 7亿!

第四:建立特色栏目,适当固定内容类型。新媒体平台吸引用户关注并长期支持的动力在于,平台的内容是吸引人的,是用户需要或感兴趣的。因此,在确立平台定位的基础上,要针对受众用户的特点,建立平台的特色栏目。有特色、够有趣,用户自然乐意转载分享。例如,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就设立了夜读等特色栏目;同时,要适当固定平台发布的内容类型以及发布时间,以培养用户的关注习惯。例如一个营销平台的公众号,其内容就主要固定为销售、观察、干货、案例、职场、管理等多个板块,每天发布的内容,都与之相关。另外,还有一个读书号将每天发布的时间固定在早上七点,长期关注的用户就知道每天早上七点进行关注阅读了。

第五:不定期策划线上互动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运营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与用户进行良好互动,给予其最佳的体验感。因此,要注重不定期策划线上互动活动。如策划一个线上活动,送电影票,读书活动送热销书,抽奖、砸金蛋等线上小游戏等等,以提高关注用户的活跃度与参与积极性。

第六:定期分析数据,并对运营作相应调整。互联网用户最是善变的,一不高兴就对你取关了。因此,作为一个新媒体运营者,要定期对后台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如阅读习惯、关注人群的属性特征、哪一类图文最受用户欢迎等等,进行总结,写作用户数据报告,并对平台的内容定位做出相应的调整。

讲完了新媒体运营,接下来,我们学习如何做好高校的新媒体运营工作。

高校的新媒体运营,主要是指通过利用学校官方网站、校园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工具发布重大新闻、通知公告、活动信息等,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对外进行宣传推广,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影响力,维护学校的正面形象。新媒体平台是高校连接全体师生、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

那么,如何运营好高校的新媒体呢?这里主要提供五点策略: 第一:明确受众目标,确立平台定位。

高校新媒体的目标人群:主要是全体在校师生,其次是校友、关注本校的社会人士,如想考取本校的学生以及家长等„„

内容定位:主要是发布学校重大新闻、活动通知等,各项学校查询服务,以及关于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些趣味文章。

运营目的:为全体师生提供服务;对外宣传,提高学校影响力。

第二:开设校园特色栏目,适当固定部分内容板块。如浙江大学的微信公众号就开设了系列特色栏目,其查询大厅一栏可以查询包括课表、成绩、讲座信息等全部学校查询服务,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的青年之声栏目也受到学校师生的喜爱与关注。因此,可以设置爱悦读、大学生情感驿站等色栏目,并定期发布一些固定板块内容,如学术分享、学霸的日常等。第三:多开展校园线上互动活动。如定期开展校园征文活动,阅读show、寻找校花、校草活动,校园网络歌王活动等,以提高学生的活跃度与参与互动积极性。

第四:坚持原创,借力网络热点。新媒体运营,依然是以内容为王。要坚持提供优质的原创内容,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作力,想象力。同时,要学会借力网络热点,重大节假日,组织与策划平台内容。

第五: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新媒体运营团队。有的人擅长写作,有的人对排版设计独具天赋,有的人爱好摄影、摄像,有的人喜欢视频剪辑。术有所攻,各有所长,团队的力量更强大。所以,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新媒体运营学生队伍。

5.大学生新媒体运营助理 篇五

1 关于新媒体经济的概述

1.1 关于新媒体经济形成的概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改革, 传统媒体正发生着翻天覆地地改变。比如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处理数据信息的方式与人们思考问题的模式与交流沟通模式, 另外,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文化发展形态。

1.2 关于新媒体经济所具有的特征的研究

新媒体经济所具有的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新媒体经济终端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数据信息发布的时间, 同时借助于人际传播的互动性与及时性, 进而使得资讯信息呈现出乘积式的增长, 资讯信息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受关注度的高低。新媒体经济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一项优势是信息的传播者不再是单一的个体, 可以是任何一个人, 信息受传者与传播者之间的主客体身份是可以互换的。第二, 新媒体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跨行业合作的发展, 新的商业发展模式由此产生, 使得传统媒体朝向信息化、电子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逐步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第三, 新媒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的成本, 拓宽了媒体的发展渠道。从渠道的角度来说,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易操作性, 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信息内容发布的入口, 使得利用网络卡的受众具有了平等发布信息的权利, 内容传播的成本逐渐降低, 从设备的角度来说, 数码设备中所包含的信息数据处理功能在处理信息数据方面与传统的机械设备相比, 价格相对低廉。

2 针对新媒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的研究

2.1 问题之一——新媒体经济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存在问题

新媒体经济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新媒体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所引发的数字化与电子化资讯的洪潮,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知识产权与传统媒体经济之间的契约关系。二进位制的数字所具有的方便复制、移动、编辑的特征使得信息拥有者所具有的权力变得模糊不清。在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时代, 数据可以自然地进行复制重复并以跨越国界的模式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沟通。新媒体经济的发展无疑给传统知识产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一是需要对知识产权所具有的适用性特征进行有效性探讨;二是需要根据科学技术的建设与发展来有效完善传统知识产权的受保护范围。新媒体经济与知识产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对复杂的依存关系, 一方面是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需求, 信息数据内容的提供方有可能会放弃知识产权来进行新商业模式的建设, 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二是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从相关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说, 主要保护新媒体经济中产品中的财产合法性, 进而实现保护信息内容提供方的社会经济利益。

2.2 问题之二——新媒体经济与绝对权力之间的关系存在问题

新媒体经济与绝对权力之间的关系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本文所研究的绝对权力主要是传统媒体在社会生产发展中所具有的权力。但新媒体经济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以及其所依赖的经济利益团体的权力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传统媒体的发展过程中, 信息把关人的角色一般情况下是与权力团体相联系的。这些团体的利益诉求在其相关的传统媒体发展意见中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进而在最大范围内影响社会大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而新媒体经济的发展, 信息发布方模糊的身份与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绝对权力对社会大众接受信息的控制力。在这种新型经济模式中, 人们处于相对隐性的地位但可以自由平等的发布信息。再加上互联网虚拟平台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现实生活中由法律与政治所构筑的坚实壁垒或者区域限制。但是新媒体经济却不能完全地取代传统媒体经济, 这是因为新媒体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传统媒体经济作依托与内容的提供者, 或者受利益驱动的观点明确的传统媒体因为有强大团体的支持, 公信力比新媒体经济更强。

3 针对我国新媒体经济的运营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新媒体经济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它与市场经济运行中所产生的一些无法自然调和的矛盾,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从内容制作、内容创意、交易传播以及生产复制等环节来进行创新。首先从内容制作的角度来说, 一般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很难拿出较高的成本预算来完成成本高昂的媒体内容制作, 这其中的成本内容包括制作室的构建、硬件的购买与安装调试、软件的购买与安装调试、工作创意人员与内容制作人员的成本费用等,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其次是从内容创意的角度来说, 内容创意的环节是新媒体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 创意产品的出现对版权的诞生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而版权的获取也就意味着经济利润演变为企业的合法利润, 但在新媒体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 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不能准确地把握政策引导的方向, 对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不太了解, 因此在内容创意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三是从交易传播的角度来说, 新媒体商业环境的保护与渠道运行的通畅与否需要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 但在当前的情况下, 一些中小型企业依靠自身微薄的力量不足以创新商业模式与打开新的媒体渠道;四是从生产复制的角度来说, 这个环节是对整个产业链贡献相对较小的环节, 但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中国的入世, 我国新媒体经济要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不仅需要在软件方面多下功夫, 在国际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保护与发掘我国的创意资源, 而且需要在硬件方面多与国际接轨合作, 不断引进先进的硬件设计理念来完善整合我国内部的硬件设计体系。

4 结语

新媒体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新媒体经济自身的本质特征也使得它与现行的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可自然调和的问题与矛盾。因此, 在新时期加强对我国新媒体经济的运营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是当前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 我国新媒体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 新媒体经济的运营与发展目前处于什么样的态势与格局, 由此, 本文将从新媒体经济的角度出发, 对其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与新的发展趋势进行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经济,运营,格局,发展,趋势研究

参考文献

[1]康路.浅论我国新媒体经济的运营与发展[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8 (2) .

[2]陈旭洲.新媒体经济迎来产业革命[J].浙江经济, 2009 (15) .

[3]康路.新媒体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J].艺术百家, 2008 (S2) .

[4]朱春阳.话说新媒体经济[J].新闻前哨, 2010 (2) .

6.新媒体运营实习日志 篇六

实习第二天,今天一大早8点我就到了台里。实习证还没办好,但早上进门没有人拦我,很惊讶!不过下午进门时又被拦了,打电话到办公室,证明有我这个人,老师没下来接我,但是还是让我进去了,但保安说仅此一次!哎,下午的这个保安很严,没昨天的好说话。我说明天还要来的,他说下次一定要老师接,明天上午还是他!哎,真担心明天的进门问题。

因为是新人,没有人带我出去采访,有点小失望,但这一天也失很充实的。今天一天我都在干被认为最枯燥的事,当然也确实很麻烦,那就是听采访的带子,把同期声一字不差的记下来以便于做字幕,因为那个片子不是一般的新闻,带叙述性,所以很长,我们也听了很久,而且带浓厚的方言,所以很难辨别,听起来很辛苦,在那个时候,我最大的感慨是——推广普通话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听完带子后又快到5点了,又准备打电话,今天打电话的实习生不多,而且昨天一个打电话很猛的女生没来,所以很没气氛,没怎么打。昨天没说那女生的,这里说一下,她是一实习生带来的,东北的,不停地打电话,还是用自己手机!有传闻说打了20多个,也有说打了38个,具体多少我们也不清楚,但确实很猛!后来她连饭都没吃就走了。哎,东北人就是实诚啊!

7.新媒体运营述职报告 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一年来,我在连锁酒店各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培养下,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工作,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遵纪守法,认真开展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同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的进步。现将这一年来的点滴工作总结如下,请组织和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一是对于本岗位的工作和认识,通过网络线上渠道多方考证,博采众长,完成对于微信公众文章的编写。工作当中对于微信公众号文章的编写以及对于网站文章的发布,不仅来源于自身的灵感,同时也结合酒店的立场与时间媒体事件多方的结合,并且参考了像各酒店的公众号精品文章以及相关自媒体,如网易新闻,搜狗微信等等。致力于每一篇温馨文章都能获得粉丝的青睐,并且提高扩大酒店的影响力度。打造酒店的品牌效应。在新媒体专员的工作中,同时也要打造出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突出自媒体时代的优势。形成粉丝黏性。同时在工作当中也要加大对于各店的推广力度,对于软文的把握,在推广产品的同时要做到“肥而不腻”的感觉。认真的换位思考,考虑到客户的感官以及产品的接受能力。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眼都达到精益求精认真对待的境界。结合自身的岗位特性辅助各店推广,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创新方面,更要脚踏实地不能天马行空,在结合技术的角度,把相关的线上活动做好,达到事半功倍一劳永逸的效果,同时针对各店的地理位置,节日环境以及人文做出好的线上营销方案,通过公众号来获取目标群众的方式,快速的掌握并实践活动方针。

二是本的工作完成情况。在对于酒店的熟悉程度日渐提高的过程中,微信文章的质量以及适应性也得到逐步的提高,同时对于粉丝的定位以及活动推广的时机有了具体的把握。在尝试了多种线上活动之后,比如“小黄鸡自动陪聊”“关注送红包”“大转盘”“刮刮卡”以及各种节日活动。微信的质量粉丝也得到了提升,并且对于酒店的宣传推广得到了很大的效果。通过自行购买的服务器搭建的微信公众平台,也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了考验,对于酒店各方的预订流程也有了充分的把握。使我积累了更多的工作经验。同时系统的多方活动模块更是充分彰显了公众号的趣味性。在通过修改酒店网站模板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网站发相关软文以及同步公众号文章的同时,也做到了,网站漏洞修复,以及SEO优化。

对于现阶段的别样红系统的学习也充分的掌握工作细节以及微信相应的模块配置,健全并完善了公众号相应模块的功能。并且对于相关工具的使用,也积累了大量经验,无论是dreamweaver还是ps还是phpstudy,在网站建设以及改图的工程中也体验到工作的乐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页 2

三是中短期工作计划及长期发展规划,在做好文件上报下达工作的同时。同时还要对工作有长远的期望和规划。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我们在脚踏实地的同时,还需要仰望天空。在未来的工作计划当中,短期计划应以发展公众号推广效果为目标,需要扩大酒店品牌影响力,以及粉丝质量。长期目标需要立足于酒店的未来发展,在通过微信公众号打造成完整的销售链,不仅局限与售房与售卖会员卡的盈利模式。打造成售房-售生活用品-售生活保障-售旅游规划-售出行,等全方位一条龙式的生态链模式。打造极致的生活体验。同时还要通过自身的技术水平,完善技术上的空白。打造售房APP,自助开房等等完整的生态理念。纵享轻奢主义带来的品质与便利。活跃雅在悦酒店文化生活,树立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文化。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积极协助各店进行推广酒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向他人学习,并结合实践慢慢积累经验,争取做到少一些浮躁,多一点沉淀,积极配合领导把各项工作做好,成为一名优秀人。

述职人:XXX2017年8月25日

8.大学生新媒体运营助理 篇八

微信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关系网进行贴身传播;第二个特点是圈子文化;第三个特点是, 微信是一个最佳的O2O (Online To Offline) 商业模式, 可以从线上到线下, 也可以从线下到线上。在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时候, 同时需要建立微信群, 并通过微博吸引一些种子用户。建立种子用户—加入微信群—文章通过种子用户传播—文章吸引更多人加入群—再进行传播, 这样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由此, 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得以扩大, 并最终实现商业化运营。

现在, 很多网站都设了新媒体部, 因为他们认为原有的网站运营形式已沦为传统媒体, 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除了腾讯通过微信找到一个切入口外, 其他的部分网站都还在摸索阶段。本文所讲的新型媒体的特点及运营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媒体的发展趋势、当下的媒体转型以及微信的运营。

一、媒体的发展趋势

提及媒体的发展趋势, 媒体人不得不关注新闻的最早起源。有人说, 咖啡馆里的一些传言产生了报纸, 笔者并没有从新闻学的角度去考证过, 但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其实, 今年来发展火热的微博就有着咖啡馆一样的效应, 深层次地看, 媒体其实是一段时间内从无到有诞生的一个产业, 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现在传统媒体比较失势的情况下, 未来媒体是否还会存在?因为媒体的起源是相互交流, 只是因为技术手段的欠缺, 所以当时需要媒体作为中介, 当现在技术足够发达时, 是否还需要媒体作为中介, 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媒体有两个要素:对信息的获取、对传播的需求。一方面, 获取别人的信息, 一方面, 对外进行传播, 这两个要素一直没有变, 有所变化的只是传播主体和内容不断增多。事实上,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使得媒体的变化体现在对空闲时间, 即垃圾时间的占有率一直在变。媒体发展的趋势是通过技术进步更有效地抢占人们的空闲时间, 比如, 读者的阅读方式, 从纸质媒体、电视、网络到APP、微博、微信, 这每一次不停的变化都是为了更有效地抢占读者的空闲时间。所以, 从这一点能看到未来媒体的一些趋势。

媒体离我们越来越近, 从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 到后来的PC、网站和手机。媒体离读者的生活越来越近, 对空闲时间的占有就越有效。以微信为例, 微信对传统互联网的替代非常明显。为什么呢?因为微信里面有通讯录, 具有相互通讯的功能, 而手机又是随身携带的, 不像电脑受限于网络及体积, 这就是微信流行的原因。

进一步说, 媒体的变化体现为, 对媒体的产品化和平台化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当媒体越来越贴近读者生活的时候, 会自然呈现出这两个特点。譬如, 《人民日报》可能开通一个微信公众号, 但它无法研发像微信这样产品化的东西, 因为原有的IT储备能力、产品研发能力、渠道推广能力都不够。而从微博开始, 媒体平台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例如, 大型的互联网公司, 可能会通过现有的技术、流量和产品优势, 做出一个让其他媒体在上面活动的平台。微博、微信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媒体产品都是平台化的, 媒体会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变化。

未来媒体行业的就业趋势有两个, 一个是产品。做产品首先要求的不是技术, 而是经验, 需要对某个行业有一定的了解, 产品是未来一个行业的金字塔的塔尖。二是运营。无论新媒体的具体形式是什么, 最主要的工作其实都是运营。比如, 作为一个公众账号, 其99%的工作是运营。产品研发完成后, 怎么发展用户、怎么维护、怎么有效地选择阅读人群, 以及如何组织线下活动?

二、目前的媒体转型

2014年传统媒体的收入经历了巨大的滑坡, 许多传统媒体在转型面前束手无策, 当刚明白微博是什么的时候, 微信已经开始流行了, 怎么从线下转为线上、怎么赚钱, 传统媒体遇到很多困难, 所以很多传统媒体都在观望。当然, 也有一些转型比较成功的案例, 比如,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传媒梦工厂, 成立孵化器。由于浙江商人的凝聚力和筹资能力比较强, 成立传媒梦工厂实际就变身成为投资机构, 去投资比较好的媒体, 比如, 传媒梦工厂就投资了虎嗅。

也有媒体定位为为机构提供服务, 比如大智慧, 大智慧通讯社主要为机构服务。但是这种模式存在一个问题:当由单纯的传媒向提供服务转变时, 很多媒体的服务跟不上。比如, 新华社之前做了新华08, 但服务能力跟不上, 发到终端上的新闻没有分类, 不能根据客户需求调整;客服能力不足。而大智慧由于一直在做服务、做平台, 因此积累的经验较多, 服务能力上有优势, 而甲方做惯了的媒体, 转型时会面临更多细节方面的调整。媒体的另外一种转型是做智库。《财经国家周刊》做了一个智库, 因为有新华社内参的渠道, 所有报告、产品可以直接送上去, 有比较大的优势。

也有媒体转型为线下活动为主, IT媒体向这方面转型的比较多, 也比较快。比如黑马大赛等, 有比较清晰的盈利模式。另外一种是资产管理, 像清科和雪球。清科的模式很清楚, 最早是通过网站将VC (风险投资) 、PE (私募股权投资) 聚集起来, 后来自己做PE或者VC, 这是非常聪明的一种办法, 雪球主要是做美股的资产管理。

三、微信的运营

(一) 微信的三大特点

微信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关系网进行贴身传播。以往的关系网传播比较慢, 比如说最早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是通过口耳相传来分享的, 到微博之后快了一点, 可以用@的方式引起对方注意, 到微信就更快了。因为微博可能是在线的时候可以看见, 不在线就看不见了, 微信分享则更快。有一次本刊编辑部的微信推荐了一篇文章, 不到半个小时, 文章作者自己就转发了该文。再比如, 笔者自己的微信账号经常会分享本刊编辑部的文章, 吸引了不少潜在作者及老作者的关注。由此可见, 微信有一个非常明确、清晰的特性, 就是你想吸引什么样的人群, 就去组织什么样的文章。只要你的客户在圈子里面, 文章就一定会传达到他的手机上。

微信的第二个特点是圈子文化。什么是圈子文化?班级的同学就是一个圈子。每个人的手机上肯定都有很多的群, 每个群都是一个圈子, 这个特点在微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原来有的人可能也有QQ群, 但是总是有时候在, 有时候不在, 手机却是随时带着的, 基本上是随时在线, 所以微信圈群的特点特别明显。

微信的第三个特点在于, 它是一个最佳的O2O (Online To Offline) 商业模式, 甚至天然就是O2O的, 可以从线上到线下, 也可以从线下到线上。

再来看看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可以很容易从公众平台看到总用户量、每天的新增人数、每天的新消息等数据, 并随时将这些数据提供给广告客户, 而传统媒体却要找第三方监测, 而且获得的数据并不准确。广告客户比较看重公众平台的总人数和人群, 还有文章的打开数量。腾讯还会帮公众号区分用户属性, 比如订阅用户的性别分布、语言分布、省份分布等。由此可见, 微信公众号是非常有活力的。

四、如何运营微信公众号

(一) 精进深耕

在佛学里, 纯而不杂谓之“精进”, 在市场营销领域叫“定位”。基于个人大脑容量有限且容易遗忘, 定位理论在新媒体时代尽管充满了争议, 但依然适用。目前微信订阅号种类繁多, 如何脱颖而出, 首要就是要做好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受众, 以便占领受众心智, 获取先机。如何做好定位, 这还依赖于个体的资源、能力、兴趣等。此外, 对微信订阅号的起名也非常重要, 名字最好能代表其账号的基本定位, 这样有助于在细分领域较快为受众接受。

(二) 抓住要点, 满足需求

同一细分领域也会有众多订阅号, 有的订阅号甚至名称都一样, 只是ID不同, 因此, 必须给受众一个选择或不选择你的理由。解决受众想解决的问题, 但怎么变换花样, 都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之列 (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笔者认为, 在碎片化的阅读时间里, 让受众“阅后有感”最重要, 而在有关信息的有用性 (功利阅读) 、信息的二次传播 (可作为引爆点或谈资) 、信息的快速性 (第一时间传播) 、信息的趣味性 (会心一笑) 等多种“需求”中, 对公众号订阅者尤其是财经类订阅者来说, 前两者最为重要, 是需要着力考虑的问题。代表着账号的品质和档次, 两者在数据上基本分别体现的是“阅读量”和“转发分享量”。在实际操作中, 本刊编辑部编辑静心挑选一两篇重点文章推荐给读者, 一方面, 为对该选题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另一方面, 又具有一定的话题性。

(三) 圈聚影响人群, 借势增强影响

业界基本上认同微信粉丝量很重要, 但粉丝质量也不容忽视。笔者认为, 两者同样重要, 特备是阅读量公布后, 粉丝的数量能够带来马太效应, 粉丝量级太少, 很难以跳出一个封闭的传播空间, 你若过于端着, 自个儿玩自个儿的, 就成了传统媒体, 最后的结局难免是衰败。倘若粉丝质量不高, 便羞于谈账号的档次和真正的影响力, 特别是后者还可能对公众号的“货币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粉丝质量对影响力的发生机制无需细说, 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很扼要地进行了阐释。信息的传递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两种传播的模式进行, 观众总是先传向“意见领袖”, 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南方都市报》高调宣扬的“高度决定影响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说前期, 公众号影响力的构建一部分是基于注册时间早, 能关注的号少, 当时选择性很少, 很多大佬自然关注了你的账号, 无所谓策略和方法。但在目前这个阶段, 选择变得更多和无所适从, 圈聚影响力人群就需要一些技巧。我们用六个字来概括——“混圈子、多展示”。“混圈子”指的是进入有着众多专业人士的相关专业领域微信群, 分享专业文章和见解, 将他们转化为你账号的粉丝。“多展示”指的是参加线下一些活动, 比如相关专业年会、专业研讨会等。

(四) 提供特色服务, 提升订阅品质

我们自始至终强调品质, 因为我们希望, 即使是作为原创内容较少的编辑账号, 我们依然能够传递我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功底, 体现我们的立场、态度、志趣, 或者说是“情怀”, 我们不希望仅仅做到在恪守版权的前提下“复制”、“粘贴”那么简单, 也不希望给受众仅仅造成一种“文章还不错, 但也就那样, 这事儿其实谁都能做谁都可以做, 不从你这获取信息, 也能从别的地方得到信息”的感受。我们还希望能够在信息传递之外, 帮助更多的受众解决问题。因此, 给账号附加更多功能, 就成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有些工作或者特色服务会体现在账号的菜单设置中, 有的是一些幕后的工作。我们的编辑部账号应该考虑在给读者、作者提供文章的同时, 给作者提供投稿指南、写作指导、专业学术交流信息等特色服务, 这些既体现了账号的特色、品质, 也展示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实力。

(五) 强化与受众互动, 增强平台黏性

这一点是对上述两点的补充, 最近有一篇“心灵鸡汤”很火——《你不牛, 认识再多牛人, 也与你无关!》, 套用这句话, 你和你账号的粉丝始终是一种弱化的关系, 你账号粉丝再多, 你圈聚了一帮有影响力的人, 如果始终是一种弱化的关系, 而没有其他的方式和纽带, 使这种弱化关系向前迈进一步, 那他们在后台也始终是一个头像, 是男是女你未必知道, 是草根还是“高富帅”你也未必清楚。账号运营人和受众, 都是两个符号, 太无趣就没意思, 需要更多的有趣对抗无趣, 这样才好玩。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这里不是教你要怎么去功利化, 去与受众成为一种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而是说你可以做更多的有趣、好玩的事情, 最好能够更多地传递一些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让这个账号充满更多的灵气、灵性, 而不是像机器一样每天在特定的时候发一条消息, 成为一个一点黏性都没有的账号。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自己期刊编辑部的账号会在年末给所有的受众发新年祝福, 我们也是期望账号和受众的互动显得更加的生活化, 更加生动一些, 使得账号充满黏性。

当然, 随着微信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 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 作为媒体人的我们, 更应该都思考在面对新媒体的各种新的传播特征的时候, 我们应该如何改变传统媒体的运营方式, 以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9.新媒体运营实习报告 篇九

去年1月份我与xx公司合作建立并运营具有综合型的中国超市网站的运营专员,为期5个月。在这次实习中,我在网站运营经理的指导下独立负责公司网站的内容建设、页面完善、内容优化、关键词筛选、搜索引擎优化、各种网站的推广方法的实施、网站的流量的监控分析、网站会员的包装及后期的日常更新维护等有关网站运营的工作。在这段时间内,网站的流量稳定,运营正常。

二、实习工作内容:

1、负责网站的内容建设、设计、优化、推广、追踪等运营和维护工作;

2、负责网站内容的采集、撰写、编辑、扩充、发布等日常维护工作;

3、负责网站搜索引擎优化工作的制定及执行,实现网站在百度等各大搜索引擎上的良好排名;

4、依照网站运行流程和规范,确保网站良好运行,对网站频道内容的日常检查、更新、信息的收集、整合与编辑;

三、实习工作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实现了由理论到实际的转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自己与真正专业人士的差距。我们做的这些内容在我看来已经受益匪浅,但是在专业电子商务人士眼中却只是SEO技术的皮毛,并没有深入核心,这些工作只是之后真正工作的铺垫,是必经过程。在这六个月的实习中,我看到了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也获得了经历和体会。经过这次实习,也提高了我的专业水平。在以后的工作上我会有争取更大的进步。

在这次实习工作中我总结了几点经验教训。首先,态度决定一切,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积极主动,按时上下班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当然作为新人就要不断学习,遇到自己不懂或不会的地方及时向经理同事请教;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从六月开始我便开始了时长三个月的实习。

首先我觉得要从面试这一块儿说起,这一部分相对而言还是蛮重要的。我从老师开始说要实习后便开始搜索工作信息。首先思考的是自己要找的是什么岗位的工作,设计我是不太行的,所以不太愿意去通常的广告公司。我一直都比较喜欢新媒体,认为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很大,能玩转线上的广告也很厉害,所以决定实习去做新媒体运营。先在知乎看如何找工作的,下载了五八同城、boss直聘、实习僧等一系列APP,然后整体用下来感觉BOSS直聘相对好用些,在面试前可以与人事做直接的沟通。其次我也学着如何做一份漂亮的简历,让聘人单位眼前一亮。自己去面试时也会带上一份,虽然后面发现很多公司会要求当场写简历,但有准备总归是好的。

我当时一共答应面试四家公司,但在第三家时当场就答应了会在他家实习。其实在面试也是对一家公司的初步探索。第一家公司是一家主要做房地产广告的公司,人事是个比我年长几岁的小姐姐,她问了我一些专业的问题,现在看来我觉得自己当时的回答非常差劲,然后她说回去等通知。两天过去了没有等到通知,我便知道了自己没被聘上,于是又开始了找下一家。

第二次和第三次面试都是在同一天。第二次是一个集合性广告公司,人事跟我说我的工作内容就是在他们的公众号里插入商家的软文广告,但在对话中我觉得人事连各部门的职责都不是很清楚,不免对这个公司产生了些许怀疑。下午我接着去了第三家。面试时我已经基本摸清了招聘者会问些什么问题,也就新媒体这个媒介与他产生了一番热烈交流,发现跟公司的理念比较契合,日常工作也是经营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写策划案、做海报等与专业吻合的事情,于是双方爽快地对彼此应允了上班的请求。

去上班的第一个星期基本上都是在熟悉公司的产品,我们公司主要是做线上和线下课程,类似于网络公开课那种。公司的结构分为人事部、技术部、销售部和网络运营部。网络运营部有两个新媒体编辑、两个做动漫的、一个剪视频的、一个做搜索引擎优化,分工比较合理有序。刚开始部门经理就让我们查资料、看文件,然后把每天的收获写下来给他做总结。我在查看了我司所有的自媒体平台后还去看了同类型商家的制作,给经理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他还是对我挺满意的。我也终于得到了认可,于是晚上回去时仍会与他做一些工作经验上的交流,对于刚出来的我而言,工作进度远远赶不上其他人,于是只能用下班后的时间来弥补。

这段实习时间里我学会了什么呢?

一、微信公众号的排版。虽然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过了,但大多数公司都还是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发布资讯、福利。开始我是学会了公众号编辑器如秀米、135的使用,其次注重整个版面的美观性,大到封面图,小到字体字号都有讲究,一个注重细节的公众号才能有高质量高粉丝粘度。每天发两篇公众号的推文也成了我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发文后我很注重数据的收集,会隔几个小时就看一下文章的浏览量、转发量和吸粉数。渐渐地自己也摸索出了客户群喜欢看哪样的文章,哪种福利对他们有吸引力。

二、自媒体平台的扩充。以前在学校学的就是双微一抖,但出来后才发现自媒体平台远远不止这些。更要根据产品性质不同要选择不同的平台。除开公众号外还有大鱼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等。做线上课程的更有音视频平台,荔枝FM,千聊、抖音、火山小视频、快手……每个平台的客户群也不同。抖音现在是最红的,每个商家都想去分一杯蛋糕,公司的领导也在每天强调做抖音引流,但我们做出来的效果一直不是很好。

三、海报制作。跟学校课程很不同的是,公司的海报基本都是每天两张,而时间只有一两个小时,所以根本不可能自己去慢慢摸索设计。他们的要求也不会很高,要我们去千库网、创可贴之类的网站找模板,改内容。这样的效率确实很高,我想大多数非商业性公司应该都是这样操作的。但我途中也挨过批评,因为套模板就敷衍,字体跟模板不是很配。经理把我教育了一番,我觉得他说的很对,即使是模板也要做到让人看着好看。

四、建立社群,做粉丝裂变。我觉得这是最有意思的一个环节。互联网营销和普通营销最大的区别就是裂变,它的传播不是一个挨着一个,而是成几何倍数增长。短短几个小时就能从几个人做到上百人。但我没有什么把握,公司之前也没做过这个项目,于是我在操作之前查了很多资料,比如如何冷启动,如何管理群,如何找到裂变的原始粉。这个项目最开始因为上层不同意被暂停了,但在八月又实现了操作,我们从三四个人做到了上百人,并且粉丝较为精准。中途也遇过问题,如粉丝中会混入其他商家造谣,这就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维护。还有每天投放点小福利,保持群的活跃程度。

五、独自生活。因为学校距离上班的地方太远,做了一个月后我便决定搬出来租房住。首先是找房子,我还是先用租房的APP,结果发现大多数都是中介,而工资微薄的我是无力也不愿承担如此高昂的中介费,于是到理想的小区楼下挨着看出租广告。最终选择了一个距离公司车程十分钟的小区。上班时间缩短后就有更多时间属于自己的了,我可以用这些时间来看书、看视频学习。自己住后也学会了计划用钱,每分钱都来之不易,柴米油盐酱醋看起来不贵但是买起来还是肉疼。每个月交水电费、煤气费、物管费,总之实习生活是真的让我提前感受了一番上班后精打细算的日子。

六、关于抖音。把这个媒介单独拿出来说的原因是它现在很重要。抖音和今日头条同属一个公司,它们都是属于信息流的推荐方式,这样减弱了KPL的话语权,让每个普通人都有爆红的机会。这无疑是将来媒介的一个趋势,正好我实习期间公众微信号也改版了,虽然没明说但仍能看出是信息流。现代人们已经变得愈发没有耐心去阅读,短视频成了最简单的轻松方式,但如何在短视频中不留痕迹地植入广告,转化粉丝,这是我回到学校后要思考和学习的东西。

七、与人交流。实习期间我十分喜欢与人交流,先是和同事,他们大多都是刚毕业或者毕业没几年的人,所以也没啥代沟,和他们聊起来会提前预知到自己毕业后会出现哪些问题又该怎样解决。与其他部门的人交流,虽然我们的工作不同,但我对他们的工作也有极强的好奇心。毕竟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本质都是销售。从不同的工种中也能得到一些新的灵感。和人事部门的交流,了解人事部在招聘是会倾向于选择哪一类人,这对我将来的面试会有很大的帮助。

最最重要的是要和领导交流,领导都会想要一些能有新想法的人,而不是只会循规蹈矩的二愣子。新媒体这一行,想法和行动力是最重要的。不要畏惧领导,刚开始工作时可以每晚都做下总结,加深领导的印象。在领导提问时要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天马行空的,也许一不小心就实现了呢。

以上基本上就是我在这三个月的实习期间学到的宝贵经验。短暂的实习生活过去了,通过这次实习,在运营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这次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从学习中也让我更深刻的了解新媒体运营者的个性和潜力。而作为将来的广告人其中一员,不仅要将营销学的理论掌握好,更要充分的去认识市场、了解受众。作为一个运营者,要不断地开拓思路去填补设计u者与管理者之间的鸿沟,让设计与市场更加融合。

总的来说在实习期间,很辛苦,工作和生活两方面的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也为我的人生开启了一条新的旅程,带着这三个月收获的诸多思考,回到学校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丰富自己社会经验的同时,更向我自己的人生目的地又迈进一步,向理想的自我和人生前进。

在此次实习的工作单位是在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实习让我对土家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在实习期刚开始我就主动要求,接触多方面的工作,想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实战经验,来弥补在大学期间所欠缺的。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xx年,是一家原生态文艺表演、文化艺术策划、企业形象策划和推广、旅游产品开发、农副产业等一体的新型文化公司,而这方面恰好是我的兴趣所好。

其实第一天进入实习单位,我感到非常陌生与害怕,因为在大学三年的学习中,我所学习的大部分都是书面知识,实践的机会非常少,我非常害怕自己学习的知识不够,还有在这样大型的公司,我很害怕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在实习的第一个星期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公司微博的运营,既要符合网络安全的标准又要符合公司的形象,同时还要吸引人们有点击的欲望。这样的三项指标看似简单,但对于我这样一个菜鸟却是很难。每天上班都会提早半个小时到公司,开始大量浏览新闻,观察和总结各栏目的内容风格,查看点击量。

闲暇时间我也会积极询问其他实习生,听取建议。三天后我已经可以掌握负责的栏目风格,找到的新闻也基本符合要求。而第二个星期则进行原创微博,这让我痛苦了很久,因为我常常是难以取舍,都是重点,哪个都想放在标题吸引眼球,于是常常感到十分苦恼。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要对自己办理的业务负责、如果没有完成当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那职员必须得加班;如果不小心出现了错误,也必须负责纠正。在实习期内,有一次我在工作期间用电脑看电影,受到了批评,让我感到很羞愧。我觉得工作后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在这一点上我从实习单位同事那里深有体会、比如,有的事务办理需要工作证件,虽然对方可能是自己认识的人,他们也会要求对方出示证件,而当对方有所微词时,他们也总是耐心的解释为什么必须得这么做、

感谢实习的公司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来到这个集体,在为期三个多月的实习是我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第一步,这个阶段是我从学生步入职场的重要的过渡,对我来说有很大帮助,为我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两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

我觉得工作后任何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做一行就要懂这一行的行规。在这一点上我从实习单位同事那里深有体会,比如,有的时候需要身份证件才能进入会场,虽然客户可能是自己认识的人,他们也会要求对方出示证件,而当对方有所微词时,他们也总是耐心的解释为什么必须得这么做。

最后,在实习公司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我的老师。我虚心学习经验,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多思考,多总结,多请教,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积极性。我觉得到了实际工作中以后,学历并不显得是最重要的,主要看的是个人的业务能力和交际能力。我深刻的体会了这一点。学历只是一张证书、只是代表你接受的文化教育的程度,但并不能完全的展现个人。以实际说话,也许你能说出很多新兴词汇,可客户不懂,那你就算不上是个优秀的员工。实习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但是我感觉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我要感谢我的同事们,当我在业务上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教他们时,他们都会悉心帮我解答,使我大大提高了对新媒体相关研究课题的熟悉程度,这对我的实习经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实践,我体会到了新媒体工作的大致工作内容和艰辛,也提前了解了社会,有利于自己以后在社会上少走弯路。同时,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当我认真工作起来就会很投入但是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就会手足无措,自己做起事情来不成熟。社会实践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让我们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学会客观的看自己,避免毕业后择业眼高手低,到头来一事无成

结束了一个月的实践,感触真的很多:

1、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制定几个近期的目标,在日新月异的市场中发现机会,把握机会。我们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培养工作的兴趣。我们尚未步入社会,除了青春,我们没有任何的资本,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要眼高手低,而是要勤劳、诚恳,在接人待物方面有张有弛。

2、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初出茅庐,我们的经验真的是很少,所以对待每件事我们都应该力求尽善尽美。没有过分的希望,就没有烦恼;没有短暂的贪婪,就没有恐惧。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做事,我相信那会比急功近利去做某件事好的多。

3、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距离。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在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么做人,,移提高自己的能力。

上一篇:简历中工作能力的写法下一篇:政协一次会议开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