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文学

2024-11-21

古代汉语文学(10篇)

1.古代汉语文学 篇一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739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1、亦余心之所善兮,()

2、()濯足万里流

3、()须把乾坤力挽回

4、日出江花红胜火()

5、何不策高足()

6、苍龙日暮还行雨()

二、《花间集》《四声猿》《六十家小说》《》《》《》《》

三、名词解释

风雅颂史记的五种体例大历诗风公安派桐城派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吾与点也。

1、这段文字出自《论语》的哪篇

2、孔子为什么对子路的回答“哂之”,子路的回答和冉有、公西华的回答有什么异同。

3、由“吾与点也”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人生志趣。

4、五、作品分析(任选其一)

1、杜甫《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六、论述题(任选其一)

1、举例说明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2、宋江“忠义”人生的悲剧及其意义

2.古代汉语文学 篇二

在古今汉语互译方面: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直译译文为“说起道德高尚者的操行, 用清静来修养自身, 用俭朴来修养德行······” (诸葛亮《诫子书》)

在英汉互译方面:

“I have a book.”直译译文为“我有一本书。”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 直译要求译文语法结构和语序与原文基本相同, 要尽可能地使原文的每一个词在译文里都有着落。而且, 在翻译经历中, 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在古今汉语互译中还是在英汉互译中, 能够直译的地方应该选择直译。

二、意译

在古今汉语互译方面:

“诚宜开张圣听。” (诸葛亮《出师表》) 意义译文为“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

在英汉互译方面:

“To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意义译文为“班门弄斧”。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 意译不受原文词数、词序的束缚, 允许调整次序, 甚至变换句式, 使表意更加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 其实任何文章都可以运用直译和意译了两种方法来翻译, 但是两种翻译的表意效果与准确度不一样, 译者要仔细斟酌体会, 选择更好的方式来翻译。一般说来, 翻译过程中, 人们会优先选择直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英汉互译中, 有的句子直译与意译出的意义完全不同。例如:“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d no turning.”

直译:那是一条没有弯的长巷。

意译:无论多长的巷也有弯的地方 (路必有弯, 事必有变) 。

上面的例子里, 直译的表意是错误的, 而意译的表意才是正确的。所以, 翻译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死议”, 我们要根据常识再加上思考, 选择最好的翻译方式。

参考文献

吴其宽&吴瑞华《古文今译技巧》 (1996:117-120) 上海人民出版社

思果《译道探微》 (2002:133)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张道真《大学英语语法》 (2006:156)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3.古代汉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篇三

关键词:古代汉语体系;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中华文明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语言文化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据现有历史资料证明,中国古代文化在殷商时期便已经显现出一定的特色,但是由于史料十分缺乏,殷商之前的汉语及相关文化的发展情况难以准确推断。而汉语作为我国长期以来一直运用的语言以及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其语言体系上的变化也保留着中国古代文化类型变化的痕迹。

一、古代汉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化类型的联系

中国文化具有意蕴深远、历史悠长的特征,其发展至今,历经了众多的变化。目前,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方面,由于史料资源的限制,专家学者只有通过神话资料对殷商之前的文化发展情况、文化类型进行了解,但是神话资料不可尽信,缺乏一定的真实性。汉语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用于沟通的重要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汉语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并蕴含了每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古代汉语体系中文化术语、概念等的变化,也体现着中国古代文化类型的变化,蕴藏着汉文化的变迁情况,两者之间联系密切。

二、从古代汉语体系分析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一)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汉字是汉语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汉字体系几乎就是汉语体系[1]。因此,汉字的变化中,也蕴含着汉语及中国古代文化的变化。当前能够追溯到最早的汉字就是殷墟甲骨文,其所包含的单字能够达到四千多,已经形成了加我诶完善的汉字体系。随着汉字的不断变迁,可以发现,汉字的结构逐渐更加精简,而每一个汉字所蕴含的意义却愈发深远。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汉字的变化巨大,汉语的思想层面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语言愈发抽象化,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精神世界,并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范畴体系和文化术语。例如在殷周时期之前,汉字主要是用于表现具体物质、制度等的名词,而后,在汉字的不断发展中,也出现了更多展现精神世界的抽象名词,并形成了一个具体化的汉字体系,这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化逐渐走向成熟。

例如“天”字,在最初的甲骨文中,是一个类似于人形的标志。在王国维的《观堂集林》中曾经有关于甲骨文的“天”字描述,即“古文天字本象人形”。其中还解释道,“本为人颠顶,故象人形。”也就是说,“天”的意义,最初是从“颠”演变成上天,又将“天”拆分,从“大”、“一”中最终获得的“神”、“王”的含义。其文化概念从汉字符号中得以衍生,并决定了古人的敬天观念,最终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形成了“天”的文化。

再例如“道”。其象形字主要是人的脚印形状,用于表示道路[2]。而在殷周之后,这一汉字的文化概念得以显现,逐渐用于表现一种观念和思维方式。如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道生万物”等。也充分显示出了汉字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思维方法等在这一时期的日渐成熟。

“易”、“儒”等文字也在这一时期逐渐转变为思想观念,并成为了中国古代的核心文化,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类型的形成。在中国古代文化的不断发展中,虽然文化形式依旧在不断变化,但也都是基于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文化而不断变动。

(二)典籍语言与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从先秦典籍的语言运用上,也能够看到中国古代文化类型的发展变迁。从历史典籍上可以发现,时间愈久远,语言文字越简约,实践越近,语言文字越复杂[3]。例如《诗经》,其中的语言运用十分简单,语句重复,能够看出当时词汇的欠缺。即使在后期的经典著作《老子》中,所运用的语言文字也十分简约。但是继《老子》之后的诸子百家,在典籍著作上所运用的语言文字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词汇大量增加,语句也愈发丰富,尤其是抽象性名词,在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也同样标示着中国古代文化类型的逐渐形成。

(三)话语与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很多历史资料中都可以发现,在战国时期,大多国家之间的话语各不相同,且无法相通,各地区虽然都有汉字和汉语文基础,但是发展方向不同,具有各地区特色,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字,在当时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春秋战国后,随着社会的剧烈动荡,人口的大面积浅析、国家的不断重组,使各地域文化不断碰撞、融合。汉语在这一时期也实现了词汇、字义等的充实、丰富,古代汉语体系逐渐形成,而中国古代文化类型也实现了基本固定,不再受人们的主观意志所影响,朝着固定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结论

文化类型的形成会受到的多重因素的影响,但是其一旦固定,并会始终按照固定的路线被传承、发展,并对后世的文化产生制约作用。人虽然在语言的创造中发挥着巨大的主动性,但是一旦语言被创造出来,便会具有独立的精神,这一点与文化类型十分相似。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两者相伴而生,共同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类型的形成及变化,仿佛缩影一般,印刻在古代汉语体系中,并在古代汉语体系的发展历程中同样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高玉.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2):70-78.

[2]朱成勇.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试析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作家的汉语诗写作[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48-52.

4.古代汉语文学 篇四

被动句

一、意义上表被动的句子

被动是就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来说的,叙述句的主语和谓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语是谓语动词的主动者,施事者,另一种是,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受事者。例如:

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

前一句主语“君子”是动词“役”的施事,这个句子是主动句;后一句主语“小人”是动词“役”的受事,这个句子是被动句。

表示被动的句子有的在句法结构上同表示主动的句子在形式上没有区别,有的有区别。形式上没有区别的就是概念上表不被动的句子,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宠之君弟乎?《左传》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墨子·兼爱》

这三个例句,都是带能愿动词“可”作状语的叙述句,句法结构是相同的,但是,从意义上看,前两个例子是表示被动的句子,第三个例子是表示主动的句子。不过,带能愿动词“可”的叙述句往往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有的名词主语直接加在动词谓语前面,也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例如: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昔者龙逢斩,比干剖。《庄子》

“兵挫地削”是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削减,“龙逢斩”是龙逢被夏桀斩,比干被纣王剖胸挖心。主语都是动作的受事,而不是施事。

由于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和主动句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因此用一个作为动作受事的名词在前后句中可以作宾语,又可以作主语,例如: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五蠹》 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史记》 “兔”和“人”在句中既作宾语,又作受事主语。

总之,这种表示被动的方式,在形式上没有表示被动的标志,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并没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动的句式,这种被动的表示方式一直到现代汉语中还使用,例如,“酒喝了”不过古代汉语中这种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式更多一些。

二、古汉语有形成标志的被动句

另外一种被动句,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是被动性质的句子,借助一定的虚词或格式表示被动,这是大家公认的被动句,也是人们研究被动句的主要 对象。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是用虚词“被”,“敌人被消灭了”“杯子被打碎了”。

古代汉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则比现代汉语复杂得多,总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用“於”字表示被动

这种句式多见于先秦古籍,即在动词谓语后用一个标志被动的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动词前面的主语就明显地具有了被动的性质。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左传》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

例一,“郤克伤於矢”,是个被动句,如果把“於矢”去掉,剩下“郤克伤”,“郤克”不是“伤”的施事者,受伤对郤克来说仍然是被动的,但被动的意思不明显,“伤”是及物动词,它后面要求有宾语,它可以表示主动,也可表示被动。如宾语是动作接受者,“伤”表主动,如果宾语是施事者,“伤”就表被动,因此“郤克伤於矢”之所以成为被动句,关键是动词本身可用於被动,并不是“于”表示被动。“于”本身不含被动义,它只是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例二同样,“幸”作为及物动词,它带宾语,可表被动,也可表主动,“于”只是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然而,兵败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何也?《汉书》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於人。《孙子兵法》

介词“于”在句中引进行为主动者,构成被动句,如果去掉介词“于”整个句子变成主动句,意思也完全相反了。

妻与子皆养於我者也。《圬者王承福传》

这种用介词“於”引进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大多可以去掉“於”变成主动句,古人常常用这种方式构成主动和被动对比的句子。例如:

物物而不物於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 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汉书》

“物物”是“支配外物”的意思,第一个“物”字是名词用作动词,“支配”的意思,“不物於物”是“不被外物所支配,是一个被动句。”“制人”和“制於人”是主动和被动的对应。

用“于”标志的被动句,有时可换用介词“乎”

二君者驱于声词,眩乎辨说„„故有失六十年政亡国之患《韩非子》 五痍者何?伤乎矢也。《公羊传·成公》 俄则来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荀子·恨相》 ——不久,就被官吏逮捕,并处死在大街上。

“于”字的被动句,它的形式结构跟表处所时间的“於”字句完全相同。如 上例,又如:

孙嘉聘於齐。《左传》在齐国聘问,主动句(比较,郤克伤於矢)由于用“於”字的介宾结构,既可以表示处所、时间,又可以表示被动,有时就可能发生混淆。例如:

及寡人之身,东败於齐,长子死焉;西丧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孟子·梁,惠王上》

这里三个用“於”字的介宾结构,到底是表示处所呢,还是表示被动?从辞句本身是很难断定的,必须考察历史事实,才知道“败於齐”不是在“齐国打了败仗”而是“(魏)被齐国打败了”。“辱於楚”不是在“楚国受到凌辱”,而是“被楚国打败”,丢了二个城池。“丧地於秦七百”被秦国夺走了七百里国土。三个句子都是表被动的於字句。

正因为“於”字句表被动不很明确,后来就由“被”字句所取代了。②用“为”字的被动句

古代汉语中另一种常见的被动句,是用介词“为”引进行主动者,放在动词前,使主语的被动性质明显地表现出来。例如:

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将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这种被动句同现代汉语的被字句,结构形式和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受事主语(名词)十介词结构(作状语)十谓语动词。

这种被动句,受事主语往往可以省略,如: 身死人乎,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中》 止,将为三军获。《左传》

主语虽然没有出现,但句子的被动性质是很明显的。

“为”字的作用本是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但是有时“为”字后面引进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直接把“为”字放在动词的前面,仍然是被动句,例如: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论衡》

“为”字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行为的主动者不出现,我们不能认为是省略了,而应该看作“为”字表被动的另一种方式。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为”字是介词,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为”字是表被动的助动词。“为世用”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为”是介词;“不为用”没有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虽然可以补上行为的主动者“世”,但不宜认为是省略,而应该把“为”字看作表被动的助动词。

“为”字的意义很多,用作动词,有“成为”的意思,用作介词,还有“给”和“为了”的意思,因此“为”字是否表动被动,有时可能发生误解。例如: 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荀子·君道》 “民不为己用”可以理解成“老百姓不被我任用”,也可理解成为“老百姓不为我出力”,单从本句来看,两种理解都说得过去,但是下一句“不为己死”不能理解成被动句,只能理解为“不为我死”;因此“民不为己用”也不能理解成被动句,例中两个“为”都要念“wèi”。

“为”字象“於”字一样,本身没有表被动的意思,只是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并且还有好些别的用途,可能产生歧义,因此表被动的为字句,后来被“„„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了。

③用“见”字的被动句

古代汉语中第三种被动句是用“见”字放在动词的前面帮助表示被动。例如: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汙;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

“见疑”、“为戮”、对举,“见汙”、“见信”、“见用”做耻的宾语,全句不是被动句,但这三个词组都是表示被动的,是“被汙”、“被信”、“被用”的意思。

用“见”字的被动句,同“为”字句、“於”字句不同,它只能作助动词,帮助表示被动,而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因而后来被别的被动句所取代。

汉代以后,“见”字用在动词前面,也有不表示被动的。例如: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故今具道所了,君实或见恕也。《——因此现在就》 ④“为„„所”和⑤“见„„於”式被动句

“於”字句和“为”字句可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但有时被动意味不够明显。“见”字句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三种句式在表示被动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又发展出“为„„所”式和“见„„於”式。例如: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项羽本记》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语板》

这种“为„„所”式被动句,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用“所”字帮助表示被动,被动句的意义比单用“为”字的被动句更加明确,“所”字可以看作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也有人称作表被动的助词。

“为„„所”式的被动句,在先秦就已经有少数用例。例如: 楚遂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 ..敝邑为大国所患。《吕氏春秋》 ..汉代以后,“为„„所”式大量使用,后来逐渐同“被”字句一起取代了“於”字句、“为”字句和“见”字句。唐代以后“为„„所”式在口语中又逐渐衰亡 下去,但是在书面语中一直沿用到现在。例如:

某种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要。《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儒术》

“为„„所”式也象“为”字句一样,有时行为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例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三国志》 ..“为”和“所”连用,虽然没有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动意义也比单用“为”字明确。

⑤“见„„於”式的被动句,是把见字句和於字句结合起来运用。“见”字帮助表示被动,用“於”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於张仪。《史记》 ..然而公不见信於人,私不见助於友。《韩愈进学解》 ....弥子瑕见爱于卫君。《韩非子·说难》 ..“见„„於”式的被动句在先秦两汉是常用的一种句式,六朝以后在口语中逐渐衰亡,但在仿古的文言文中仍然经常采用。

⑥被字句

现代汉语表示被动的基本形式被字句,在战国末期就已经出现。例如: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

“被”原是动词,是“遭受,蒙受”的意思,例一“被”动词性较强,例二“被”与“见”对举,“被”字被动意义明显一些,例三的“被”字虚化得多,更应看成表示被动的助动词。

汉代“被”字句逐渐用得普遍,但不能引进行为主动者,只是帮助表示被动的助动词,直到汉末才开始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5.古代汉语大二总结 篇五

(1)“曰﹑为﹑谓之”:用来辨析意义相同相类的词语间的细微差别。用法是“解释语+ ‘曰﹑为﹑谓之’→被解释语”。如“豕一岁曰豵”,“豵”是被解释语。

(2)“谓”:以狭义释广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分名释总名。偶尔有用“谓”辨析相关相类的词语的意义差别。如“有谓富也,亡谓贫也”。

(3)“犹”:被释语在前,解释语在后。使用这个术语大致有四种性质:用同义(包括近义)词来解释。如“同犹俱也。”用远引申义来解释。如“老犹敬也,幼犹爱也”。以今语释古语。“谁为,犹为谁也。”以常用字释非常用字。如“直犹但也。”

(4)“貌,之貌”:都用来解释表示某种性质﹑状态的形容词,相当于“„„的样子”。如“莞尔,小笑貌”。

(5)“辞(词)也﹑语词也﹑语助也﹑发声”:古注中使用这些术语,大都是用来说明某字是虚词(主要是指语气词)。如《诗经》:“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毛传:“思,辞也。”意思指“思”是虚词。

(6)“之言﹑之为言”:一般都是声训,即用被解释的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解释,目的在于探求事物的命名之义或同源词,并不是解释这个词在句中的具体表达义。如《礼记》:“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之言借也。”古注中也有用“之言”来解释用字通假现象的。如《诗经》:“既敬既戒,惠此南国。”郑笺:“敬之言警也。”

(7)“言”:是用来点明词语或文句的言外之意,即含意,包括用来串讲正文。如《诗经》:“黽勉同心,不宜有怒。”毛传:“言黽勉者,思与君子同心也。”

(8)“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主要是用来说明通假,即用本字来说明正文中的假借字及古今通用字。如:“信,读为伸”,“巨,读曰讵。”,“倍读曰背”。

(9)“读若﹑读如”:主要用于注音,起标明音读的作用。如“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10)“如字”:用于注音,表示被注的字按它通常的读音来读。如:《礼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陆德明《音义》:“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意思是“前面的‘恶’字反切音是乌路,(即取‘乌’的声母路的韵母,读。)。后面的‘恶’,读它通常的音。„„前面的‘好’,读‘呼报’反切出来的音,后面的‘好’读它通常的音。”

(11)“当为﹑当作”:用来改正古书中的误字。如《周礼》:“诵四方之传道”。郑玄注:“故书‘传’作‘傅’,杜子春云:”傅当作传‘“。

6.古代汉语试题(上) 篇六

一、名词解释:(10分)

六书本义笺疏衍文

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10分)

亦江北莫象徒载末岳鹿

三、多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

入括号内。)

1.下列形声字中,形符在左下角的是()。

A.裁B.疆C.榖D.窥

2.下列各句“表”字用的是本义的是()。

A.虢,虞之表也。B.表裘不入公门。C.或援誓以表心。

D.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3.下列句子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

王抑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之未能,请轻之。

4.下列句子中,“发”是引申义的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射者正己而后发。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E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做宾语的是()。

A.许子奚为不自织?

B.子归,何以报我?

C.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吾子与子路孰贤?

四、属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10分)

1、厉王虐,国人谤王。

2、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3、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4、世人皆醉,我独醒。

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两载之间一火,皆立而待鼓音而然。

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

秦军引而去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包括名词作状语),并说明是属于哪一种活用。(15分)

1、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5、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加点的字是入声字。10分)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陵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八、翻译下面句子。(10分)

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九、标点并翻译下面一段文章。(20分)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战国策·魏策四》

注:无忌:信陵君名。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0分)

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传统文字学认为的六种造

字方法。

本义: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词的较原始的意义。

笺:毛传的补充和订正。

疏: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解释古文正文,也解释古书的注。

衍文:古籍因传抄和刻印误加入的字。

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10分)

亦:指事江:形声“水”形符“工”声符北:会意

莫:会意象:象形徒:形声“辵”形符“土”声符

载:形声“车”形符“”声符末:指事岳:会意鹿:象形

三、多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

入括号内。)

1.下列形声字中,形符在左下角的是(ABC)。

A.裁B.疆C.榖D.窥

2.下列各句“表”字用的是本义的是(BD)。

A.虢,虞之表也。B.表裘不入公门。C.或援誓以表心。

D.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3.下列句子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BCD)。

王抑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之未能,请轻之。

4.下列句子中,“发”是引申义的是(ACE)。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射者正己而后发。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E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做宾语的是(ABD)。

A.许子奚为不自织?

B.子归,何以报我?

C.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D.吾子与子路孰贤?

四、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10分)

1、谤:批评。感情色彩的不同。

2、除:台阶。词义的缩小。

3、购:悬赏征求。词义的转移。

4、醒:酒醒。词义的转移。

5、穷:不得志。词义的转移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

集:鸟聚集。本义。

然:燃烧。本义。

题:额头。本义。

引:后退。引申义。

间:参与。引申义。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包括名词作状语),并说明是属于哪一种活用。(15分)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名词意动用法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工具。

3、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大小:形容词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名词活用作动词。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儿: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加点的字是入声字。10分)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

陵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

八、翻译下面句子。(10分)

庄公赏赐给他食物,(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庄公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家有母亲,吃的都是我供奉的食物,没吃过国君赏赐的食物,请允许把这些肉送给她吃。” 虽然没有敌国外部的忧患,但是谋士和勇猛的将士不能不培养、选拔。譬如蓑衣和斗笠,当适宜于时令的雨已经来临时必定会需求它的。

九、标点并翻译下面一段文章。(20分)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译文:

7.王力《古代汉语》文选注释商榷 篇七

(1) 《齐晋鞌之战》:“右援枹而鼓。”注:“枹, 也写作‘桴’, 鼓槌。”[1]P32

今按:根据王力《古代汉语》一书中的术语体系, “也写作”“又写作”通常用于解释异体字, 而这里“枹”与“桴”显然不是异体字的关系, 不应用“也写作”来解释。《说文·木部》:“枹, 击鼓杖也。从木, 包声。”[2]P124又同部:“桴, 栋也。从木, 孚声。”[2]P120桴本义是屋梁, 又有木筏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桴, 假借为枹。”[3]P272在鼓槌这个意义上, 枹是本字, 桴是通假字。在“右援枹而鼓”一句中, 枹即用的本义, 解释为鼓槌即可, 使用“也写作”这样的解释, 将其与“桴”字联系起来, 反而易使人产生误解。

(2) 《齐晋鞌之战》:“骖絓于木而止。”注:“絓, 通‘挂’, 后来写作‘掛’, 绊住。”[1]P33

今按:依据教材的术语体系, “通”用来解释通假字, “后来写作”用来解释古今字。这里注释认为“絓”与“挂”是通假字关系, 本字为“挂”, 可以商榷。而又用古今字来解释“掛”字, 前省主语, 反致“絓”、“挂”、“掛”三字之关系更加不明。

《说文·糸部》:“絓, 茧滓絓头也。从糸, 圭声。一曰□囊絮湅也。”[2]P271段玉裁注:“谓缫时茧丝成结, 有所絓碍, 工女蚕功毕后, 别理之为用也。引申为挂碍之称。”[4]P644“絓”本义为茧滓, 引申为缠住、挂碍。此句“絓”即絓碍、绊住之意, 絓是本字, 并非通假。王力先生晚年主编的《王力古汉语字典》即直训“絓”为绊住、缠住, 并引用此句为例。[5]P920

《说文·手部》:“挂, 画也。从手, 圭声。”[2]P25段注:“古本多作画者, 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4]P610依许说, “挂”字本义为区分、区别。《玉篇·手部》:“挂, 悬也。”[6]P123《广韵·卦韵》:“挂, 悬挂。”[7]P363此义后世为常。《广韵·卦韵》:“掛, 俗。”[7]P363段玉裁注“挂”字:“后人乃云悬挂, 俗制‘掛’字耳。”[4]P610《王力古汉语字典》在“挂”的“悬”义项下云“字亦作‘掛’。”[5]P362“掛”下云:“同‘挂’”, 亦释为悬挂。[5]P372可见“掛”是“挂”字在“悬挂”意义上的后起俗字, 与“挂”是古今字关系。

“絓”字亦可通作“挂”。《汉书·严安传》:“秦祸北构于胡, 南挂于越。”[8]P2811王念孙《读书杂志》:“挂读为絓。絓, 结也。言祸结于越也。”[9]P332《史记·律书》作:“结怨匈奴, 絓祸于越。”[10]P1242“絓碍”一词, 后世多写作“挂碍”。但在本句中, “絓”为本字, 不可视为通假字。

综上, 教材此注释义“絓”为“绊住”无误, 但以“挂”释“絓”, 则是以借字释本字, 颠倒本末, 而又牵连表示悬挂的“掛”字, 前后矛盾, 徒增纷乱, 更属不必。

(3) 《论语·先进》:“摄乎大国之间。”注:“摄, 逼近。摄乎大国之间, 意为处于大国中间不得伸展。”[1]P189

今按:摄, 教材释为“逼近”, 不确。《论语注疏》何晏注引包咸曰:“摄, 迫也。迫于大国之间。”[1]P2500教材盖据此引申。俞樾《群经平议》:“摄, 犹籋也。《说文·竹部》:‘籋, 箝也。’徐锴《系传》曰:‘今俗作镊。’然则摄之通作籋, 犹镊之俗作籋也。《周官》‘司弓矢职’郑注曰:‘并夹矢籋也。’是籋有夹义。籋乎大国之间, 犹云夹乎大国之间也。包注未得。”[12]P1206按俞说可从。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即释此句“摄”为“夹”。[13]P601

(4) 《论语·先进》:“鼓瑟希, 铿尔, 舍瑟而作。”注:“铿, 象声词。铿尔, 等于说铿然, 这里形容推瑟发出的声音。”[1]P190

今按:教材注“铿尔”为“形容推瑟发出的声音”, 可以商榷。《论语注疏》何晏注:“铿者, 投瑟之声。”[11]P2500邢昺疏:“投置其瑟而声铿然也。”[11]P2500陆德明《经典释文》:“铿尔, 苦耕反, 投琴声, 本今作瑟声。”[14]P351教材盖本此。杨伯峻《论语译注》翻译此句为:“他弹瑟正近尾声, 铿的一声把瑟放下。”[15]P120似乎亦是指舍瑟而言。俞樾《群经平议》曰:“此本与子路率尔而作相对, 铿尔者, 作之貌, 非舍瑟之声。”[12]P1206亦成一家之言。金良年《论语译注》:“铿, 放下瑟的声音。一说是结束乐曲的尾声。”[16]P128按, 一说可从。

“舍瑟而作”句, 段玉裁谓“瑟”当作“琴”。《说文·手部》:“摼, 擣头也。从手, 坚声。读若‘铿尔舍瑟而作’。”[2]P257段注本作:“读若《论语》‘铿尔舍琴而作’。”注云:“旧抄《系传》本作‘琴’。《论语·先进篇》《释文》曰:‘铿, 苦耕反, 投琴声。’是则陆氏《论语》本作‘舍琴而作’。”[4]P609

本句中“铿尔”当即形容琴声。字书有“”字, 义为琴声, 音与“铿”同, 二字通假。《玉篇·手部》:“, 口耕切, 琴声。《论语》曰‘而舍瑟而作’, 与铿同。”[6]P123《广韵·耕韵》:“, 琴声。”[7]P168《集韵·耕韵》:“、揁:琴声。《论语》‘尔舍瑟而作’。或作揁, 通作铿。”[7]P68《类篇·手部》:“, 琴声。《论语》‘□尔舍瑟而作’。”[18]P439据此, 旧注“铿尔”为“投瑟 (琴) 之声”, “投”字疑衍。扣身扣身扣身扣身扣身扣身扣身扣身

从古琴演奏的实际情况来看, “铿尔”应当是乐曲终了时所弹奏的一个强音, 表示乐终。古琴弹奏结束有时会用一种特殊的指法, 叫做“撮”, 以右手二指同时拔两弦发声, 较一弦单音为重, 用来斩截利落地收尾。著名古琴曲《广陵散》乐终即是如此。前句云“鼓瑟希”, 何晏注:“孔曰思所以对, 故音希。”[11]P2500琴声逐渐稀疏, 表明曾皙准备结束弹奏, 回答孔子的问题, 最后“铿尔”一声收尾, 放下琴, 站了起来。古人席地而坐, 弹奏琴瑟时将其斜靠在膝上。弟子侍坐, 先生提问, 弟子要起立回答。《礼记·曲礼上》:“侍坐于先生, 先生问焉, 终则对。请业则起, 请益则起。”[19]P17“侍坐于君子, 君子问更端, 则起而对。”[19]P17故而曾皙起立要先将琴移置一旁。《礼记·曲礼上》:“先生书策琴瑟在前, 坐而迁之, 戒勿越。”[19]P15在老师面前, 举止谨慎若此。曾皙舍琴, 亦必定轻拿轻放。《广韵·耕韵》:“铿, 铿锵, 金石声也。”[7]P167“铿”为阳声韵, 所拟为金石之声。如果理解为推开琴瑟所发出的声响, 可以想见其用力之大, 动作之鲁莽, 真属投掷了, 这在情理上亦难以讲通。

综上, “铿尔”不是舍瑟之声, 而是弹奏琴瑟乐终收尾时所拨的强音。

(5) 《齐桓晋文之事》:“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注:“刑, 通型, 用如动词, 示范。”[1]P293

今案:教材注谓“刑”通“型”, 不确。按, 刑罚之刑, 《说文》作“井刂”, 释云:“井刂, 罚辠也。从井, 从刀。《易》曰:‘井, 法也。’井亦声。”[2]P106引申而有法则、端正之义。《诗经·大雅·抑》“罔敷求先王, 克共明刑”毛传:“刑, 法也。”[11]P554《广雅·释诂》:“刑, 正也。”[30]又引申有模型、典型之义,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型”。《说文·土部》:“型, 铸器之法也。”[2]P283《荀子·强国篇》:“刑范正, 金锡美, 工冶巧, 火齐得, 剖刑而莫邪已。”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刑与型同, 范与笵同, 皆铸作器物之法也。”[21]P291

可见“刑”与“型”存在语义上的联系, 不是通假字, 而是古今字的关系, “型”字承担了“刑”的部分引申义。《王力古汉语字典》“刑”字下有“仪型、典型、铸造器物的模子”义项, 并云:“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型’。”[5]P68郭锡良《古代汉语》:“刑, 后来一般写作‘型’。这里用作动词, 示范。”[13]P635亦视为古今字。

(6) 《魏其武安侯列传》:“学槃盂诸书。”注:“槃, 通‘盤’。”[1]P734

今按:教材谓“槃通盤”不确, “槃”与“盤”为异体字, 非通假。《说文·木部》:“槃, 承槃也。从木, 般声。鎜, 古文, 从金。盤, 籀文, 从皿。”[2]P122商承祚云:“槃以木为之, 则从木;以金为之, 则从金;示其器, 则从皿, 其意一也。”[22]P58后世多用“盤”字, 而“槃”字罕用, 但“槃”与“盤”为改换形符之异体字无疑。

(7) 《魏其武安侯列传》:“籍福恶两人有郄。”注:“郄, 通“郤”, 隙, 衅隙、嫌隙。”[1]P744

今按:“郄”为“郤”的俗字, 二者是异体字关系, 教材注为通假字, 不确。此句中“郄”实与“隙”相通假, 教材释义不误。

《说文·邑部》:“晋大夫叔虎邑也。从邑, ●声。”段注:“叔虎之子曰郤芮, 以邑为氏。”[4]P289“郤”之本义为地名, 此句中以“郤”为本字显然于义不通。《汉书·窦田灌韩传》作“福恶两人有隙”, [8]P2386“隙”乃本字。《说文·●部》:“隙, 壁际孔也。从●, 从●, ●亦声。”[2]P306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坼裂皆曰隙, 又引申之, 凡间空皆曰隙, 假借‘郤’为之。”[4]P736隙本义为墙缝, 引申而有嫌隙义, 古书常假“郤”为“隙”, 例多不备举。

“郄”为“郤”的异体字。《王力古汉语字典》“郤”下云“也作‘郄’。”[5]P1473“郄”下云:“同‘郤’。”[5]P1471将此二字视为异体字, 不误。“谷”旁之字俗写往往从“”。《广韵·陌韵》:“郤, 俗从。”[7]P491《隶辨·陌韵》“”下按云:“《说文作郤, 从邑从谷, 谷读若臄口上阿也, 从口, 上象其理。碑变作, 与相似, 今俗遂讹作郄。”[23]P718揭示了偏旁“谷”到“”的讹变轨迹。又如“卻”字亦作“”, 《正字通·卩部》“?, 俗卻字。”[24]P119“”字亦作“”。《集韵·陌韵》:“隙或作、。”[17]P211皆可为旁证。

(8) 《报任安书》:“得竭指意。”注:“指, 同旨。指意, 意旨, 心意。”[1]P910

今按:依照教材的术语体系, “同”用来指称异体字。谓“指同旨”, 不确。

“指”本义为手指。《说文·手部》:“指, 手指也。从手, 旨聲。”[2]P251引申而有意向、意旨之义。《汉书·景十三王传》:“文约指明。”颜注:“指, 谓义之所趋, 若人以手指物也。”[8]P241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手部》:‘指, 手指也。’转为意指, 于意亦近。故《史》、《汉》多作此字。”[12]P1028“指”的这一引申义, 后亦作“恉”。《说文·心部》:“恉, 意也。从心, 旨声。”[2]P217“指”与“恉”为古今字。

“旨”本义为甘美。《说文·旨部》:“旨, 美也。从甘, 匕声。”[2]P101“旨”字又与“指”、“恉”通假, 有指向、意向之义。段玉裁云:“ (旨) 今以为意恉字。”[4]P202朱骏声云:“ (旨) 假借为‘指’, 《汉书·翟方进传》:‘有旨疆土。’又为‘恉’, 《礼记·王制》:‘有旨无简不听。’注:‘有其意。’”[3]P582

后世“恉”字少用, 而意向一义皆假“旨”字为之。“指”、“恉”、“旨”三字关系遂不易明了。《说文解字系传》“恉”下云:“指, 手指也, 旨, 甘美也。准 (惟) 此为意恉字, 古今假借, 多致纷杂。”[26]P208李富孙《说文辨字正俗》:“按旨为甘美字, 意恉当作‘恉’, 许《自叙》云‘晓学者, 达神恉’。今‘恉’通作‘旨’, 或叚作‘指’, 皆非本字, 而‘恉’字亦不行矣。”[25]P5097

综上, “得竭指意”一句中, “指”为古字, 后来写作“恉”, 后世“恉”字亦不用, 专借“旨”字当之, “指”、“旨”亦可视作古今字。

摘要: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部分对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注解时有可商。如“枹”与“桴”当为通假字, 非古今字;“骖絓于木而止”句中“絓”为本字, 不必“通‘挂’”;“刑”与“型”为古今字, 非通假;“槃”与“盤”、“郄”与“郤”为异体字, 非通假;“指”与“旨”为古今字, 非异体字。对旧注的取舍亦乏辨正, 如“摄乎大国之间”, 摄训“夹”为长;“铿尔”当为琴声而非舍琴之声。

8.古代汉语量词“两”研究 篇八

关键词:兩 量词 引申

“兩”就字形來講,許慎《說文·?部》有“兩”“?”之別。前者為銖兩之兩,後者為數字之兩。後代學者多不同意許的看法,認為是強生分別。不僅如此,对古文獻中兩的詞性、詞義孳乳及更替問題,學者們也多有探討,但仍無定論。在拜讀了前賢的大作之後,笔者又對文獻中“兩”的用例等進行考察分析,略有體悟,在此不揣淺陋,試陳述之。

一、量詞“兩”的緣起

在討論量詞“兩”的緣起之前,我們應先就一個問題達成共識:“兩”和“?”是一個字還是兩個字。

《說文》有銖兩之“兩”和數字“?”之分,清代學者多從此說。囿於考古材料的缺乏,他们未能準確判斷二者的關係。于省吾《釋兩》一文從出土的商周車馬形制出發,認為“兩”“?”本屬同字。“兩字的初文作?,乃截取古文字車字的部分構形而為之。象車轅前部衡上著以雙軛。”[1]张光裕也認為二者原為一字,“‘?加上一横只是文字增繁现象”。[2](P553)笔者在參觀金沙遺址博物館時有幸看到第五展廳展出的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晚期雙輪馬車,車身後部有陪葬的車夫。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王巍指出:“迄今為止,在我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的車子實物是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的馬車。”“秦漢以後,車子結構發生變化,从二馬駕的單轅車變為單馬駕的雙轅車。”[3]从古文字材料和古代车马形制来看,于、张二人的考察可信。因此我们认为“兩”和“?”本是一字。“?”是“兩”的初文,後者在前者的基礎上增繁而成。“?”取象于“車轅前部衡上是雙軛之形”,“車轅前部衡上雙軛”乃其本義。

可见,“兩”从一开始就包含“車”和“二”[4]兩重意義。後代文獻中“兩”用如“車兩”“馬兩”,及其表成雙之意,當直接緣於其造字時所取之象。

二、量詞“兩”的用例及相关问题考察

如前文所述,“兩”“?”實為一字。經考,甲骨文中未見“兩”字,金文“兩”字作“?”。從古代文獻來看,量詞“兩”的使用範圍頗廣,具體用例如下。

1.指稱車輛和馬匹

(1)孚車十兩(圅皇父簋·西周)

(2)大賓豕?章、馬?,賓五?章、帛束。(大簋·西周)

(3)伯賜小臣宅畫干、戈九,易金車、馬?。(小臣宅簋·西周)

以上用例中,例(1)“兩”表示車,例(2)指稱馬匹,例(3)同時指稱車和馬。後來,“兩”指稱馬的用例逐漸減少,直至消失。而指稱車的“兩”也逐漸為“輛”所替代,一直持續至今。

對於以上諸例中“兩”的詞性問題,學界存在爭議。一般學者認為“兩”用於車、馬时都是量詞;但馬國權認為“兩”指稱車是量詞,指稱馬是數詞;[5]杜鵑則以時間為限,認為在先秦文獻中“兩”是名詞。[6]

先來看馬先生的觀點。“兩”指稱車為量詞,這是大家都认同的。但馬先生認為“兩”指稱馬是數詞,未免有些表面化了。孫向陽曾撰文討論過馬先生的這一觀點。“金文馬以‘兩‘乘計,車也以‘兩‘乘計。在這樣的對應關系和發展系統中,說其他詞為量詞,偏偏用於馬的‘兩是數詞而不是量詞,就會令人費解。”[7]孫所言極是。我們認為,“兩”用於車、馬都是量詞。只不過所稱數量不同而已。這要从它的造字本義來看。“?”取象于“車轅前部衡上雙軛之形”。戰國以前車馬關係極為密切,二者往往並舉。於是“兩”就有了同時指稱車、馬的可能。而且,秦漢以後車子結構發生變化,从二馬駕的單轅車變為單馬駕的雙轅車。所以,可同時指稱車馬的量詞兩,又有了指稱數量的不同,但却有嚴整的對應性。張桂光對此進行過精闢的論述:商周金文存在不同事物共享一個量詞而所代表的數量不同的情形。最典型的就是車、馬及其量詞兩和乘。兩和乘指稱車時,代表之數為一;指稱馬時,代表之數為二和四。[8]

杜鵑認為,西周早期的語言中“兩”指稱戰車,是“車加馬加人”或“車加馬”的總和,與後世單純指車的物量詞“輛”大相徑庭,應為名詞。[9]我們承認,車是古代諸侯作戰的工具,古漢語中的車也多是車加馬(加人)的總和,但這並不能說明“兩”就是名詞。單就材料而言,“俘車十兩”“易金車、馬兩”等本就有名詞“車”和“馬”,此時“兩”和數詞組成數量詞組修飾前面的名詞車和馬,因此,將“兩”理解成名詞是不符合語法實際的。

在古漢語中,特別是先秦時期,漢語是極不成熟的,量詞也是如此。數、量、名之間常常“互相感染”,“界限頗不明晰”。如肖婭曼所言,“古漢語實際表明,越早的古漢語,語義越混沌,語法功能越不分明”[10],“词汇源自浑沌语的分化,词类是语言系统发展成熟后,人的语法意识和语法实践的结果”[11]。先秦語言的混沌不成熟性導致了人們對“兩”修飾車馬時量詞詞性的困惑。

2.稱量布帛

(4)舍矩姜帛二?。(九年衛鼎·西周)

(5)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周禮·地官·媒氏》)

(6)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禮記·雜記下》)

以上諸例,“兩”都用來稱量布匹。其中最早當屬例(4),九年衛鼎銘文屬西周中期。至於兩為何稱量布匹,例(5)鄭玄注曰:“五兩,十端也。”孔穎達疏:“云五兩十端者,古者兩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五兩故十端也。”可見,兩用來稱量布匹也是從其造字本義引申而來。又鄭注例(6)曰:“十箇爲束。貴成數。兩兩合其卷。是謂五兩。八尺曰尋。五兩、兩五尋、謂每兩五尋則每卷二丈也。合之則四十尺。今謂之匹。”即古代兩為五尋,合四十尺,也叫一匹。《說文解字注·匸部》匹字下段按語曰:“五兩則五匹爲一束也。凡古言束帛者、皆此制。”所以古代修飾布帛之兩為長度量詞,義同匹。

3.指稱衣褲襪履

(7)葛屦五兩,冠緌雙止。《詩經·齊風·南山》

(8)襪一兩(《居延漢簡釋文合校》287·24)

(9)布復絝一兩(《居延新簡·二》51·67)

用兩稱量的衣物“屦”“襪”“絝”等都有成雙成對的特點。現代漢語中,“屦”“襪”乾脆用“雙”作單位詞。可以說褲子“一體兩分”的特點是其古代用“兩”作單位詞的原因。許慎《說文》中收錄了“緉”字,釋為“履兩枚也”。可見,“緉”是在“兩”的基礎上增添了義符來分擔“兩”的義項。在後代文獻中,“兩”稱量衣物漸為“緉”字替代,如曹植《冬至獻履襪頌表》:“並獻白紋履七緉,襪若干副,上獻以聞。”

4.物體重量單位

(10)二十四銖為一兩。(《說文·?部》)

(11)正陽莫囂連……為正陽貸越異之黃金十益一益四兩以糴種。(《包山楚簡》111)

(12)絮七斤八兩十八銖絮六斤十五兩七銖凡十四斤八兩一銖(《敦煌漢簡》1408)

“兩”用作重量單位,多有假借之說。但就我國古代度量衡單位制度和“兩”的造字本義而言,我們認為,與表成雙特點的衣物量詞一樣,“兩”作度量衡單位也源於其造字本義中“雙、二”的語義因素。《漢書?律曆志》:“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重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於黃鐘之重……兩者,兩黃鐘之重也。”又《淮南子?天文訓》:“十二分而當一銖,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兩的這一用法一直延續至今,如“半斤八兩”等。

三、量詞“兩”的詞義孳乳與更替

從以上“兩”的各項意義來看,我們可以觀察到其中密切的孳乳關係。量詞“兩”的語義發展緊緊圍繞其字本義展開,呈輻射式分佈。見下圖。

“兩”,取象于我國古代雙輪單轅車“車轅前部衡上雙軛之形”,自始就包含“車”和“二、雙”的語義因素。從“車”這一語義因素出發,“兩”引申為指稱車的量詞。在我國古代車馬往往並舉,於是兩又有了稱量馬的功能。雙馬駕一車,故稱量馬時,“兩”為集體量詞,數值為二。嚴格來說,這也與其造字取象“雙軛”相關。從“二、雙”這一語義因素出發,兩先後引申為稱量布帛的長度單位、物體重量單位和表示具有成雙特點的衣物量詞。由於兩負載意義過多,後來產生了輛、緉等字形,分別指稱車輛和鞋履。輛作為後起字被後世沿用下來,直至今日,但緉字卻中途消失了。

注释:

[1]于省吾:《釋兩.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9页。

[2]張再興:《古文字考釋提要總覽·第三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王巍:《中國古代車馬制度的演變》,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第2期。

[4]指“具有成雙特點”的“二”。

[5]馬國權:《兩周銅器銘文數量詞初探·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26-136页。

[6][9]杜鵑:《量詞“兩”考辨》,北方論叢,2005年,第3期。

[7]孫向陽:《說“兩”》,廣東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

[8]張桂光:《商周金文量词特點略說》,中山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10]肖娅曼:《語言背後沒有詞類——人為語言立法,還是語言天然有法》,待發表。

9.古代汉语上 篇九

1文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其时代是(先秦)1.

许慎说:“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这是解释”六书”中的(转注)。

3..成为汉字字体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和古文字、今文字分水岭的字体是(隶书)。4.《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清代(朱骏声)。5.下列四组字中,全属会意字的一组是(斩休雀析)。

6.《汉书•刑法志》:“当斩左止者笞五百”。中”止”在句中表示的是(本义)。7.《说文解字》的部首有(540部)部。

8、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有(A古今相同、B古今完全不同、C古今有继承又有发展)

9、下列各句中是被动句式的是(A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C曾子见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论衡•感虚)、)。

10、语言中词的意义可分为(A:本义B:直接引申义C:间接引申义D:假借义)。

11、下列四组字中,属于古今字的一组是(:自鼻)。

12、下列四组字中,属于繁简字的一组是(後后

第2次

1、对古白话正确的解释解释应是(六朝以后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汉语书面语)。

2、《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清代(段玉裁)。

3、下列四组字中,全属形声字的一组是(问物盆现)

4、《荀子•天论》:“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中”是”在句中是(指示代词)。

5、《康熙字典》检字部首是(214)部。

6、《齐桓公伐楚》:“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句中”伐”作进攻讲,其古今词义的变化属(词义感**彩扬升)。

7、贾谊《治安策》:“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 中”解”在句中表示的是(本义)。

8、古书中常见的形体分歧的字有(A古今字B:异体字C:繁简字)。

9、古今词义范围的演变,通常有(A:词义扩大 B:词义缩小C:词义转移)。

10、下面对古代汉语数量表示法的正确表述有(A: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一般不用动量词。B: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数词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C:古汉语中,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时,可以改变句式,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数词前面用代词“者”复指。D:古代汉语放在动词前表示行为数量的数词,是作为状语来修饰动词的。)。

10.古代汉语 篇十

1.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因儿童入学先学文字。隋唐以后,范围扩大,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至清末,章炳麟认为小学之名不确切,主张改称语言文字之学。2.韵部:韵书中,把同韵的字归纳在一起,就成了一个韵部。从这个意义上说,韵即韵部。如《广韵》二百零六韵,就是二百零六个韵部。

韵目:韵部的代表字叫做韵目。如《广韵》中的一东,二冬,三钟,四江等。

3.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影喻晓匣、来日。

4.偏义复词:有一种复音词是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如园圃,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地方叫圃,这里只是“园”起作用,“圃”字无义。

5.音韵学术语,音韵学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分为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五类,称为五音。宋元等韵学家于这五音外又半舌音、半齿音,定位七音。

6.平仄是古人在诗赋韵文的写作中,利用声调升降变化造成音律和谐时,对声调的一种分类。平是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是指四声中的上声、去声、入声。7.(1)本字是表示本义的字。同借字相对。如信与伸通假,信是借字,伸是本字。

(2)本字指初文,指同一个字的初期写法。如網本做网,像网形,后加声符亡作罔,后又加义符糸作網,网是罔、網的初文。

简答题(共10分)

1.意符和部首

(1)意符和部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意符对声符而言,部首对所统属的各个字而言。;

(2)由于形声字的意符同时又是形体构造上的偏旁,所以原则上意符都可以作为部首,但部首不一定都是形声字的意符。道理很简单,一则因为部首所统属的字不一定都是形声字,如贝部的负赘等,言部的计讨设等字;二则因为有些部首本身就不是形声字的意符,如部首冓放雠等等,在这类部首下,没有一个是形声字。;

(3)但是从《说文》全书来看,形声字约占总字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绝大多情况下,我们可以说部首就是意符。

2.清代《说文》四大家及其代表作(1)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2)桂

馥 《说文解字义证(疏)》;(3)王

筠 《说文句读》;(4)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 3.辨析畏和惧(1)“畏”字多用作及物动词,“惧”字多用作不及物动词(2)“惧”字用作及物动词时,往往是使动用法,“畏”字很少有使动用法;(3)“畏”字有“敬服”的意思,“惧”字没有这种意义。(4)“畏”“ 惧”都有害怕的意思。

4.为什么说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举例说明。

(1)象形字以象形为主。包括两种:单体象形和合体象形。如:木,石

(2)指事字本身很少,分为三种:独体指事,加体指事和变体指事。独体指事和变体指事数量极少,而加体指事是占指事字的绝大部分。它是以象形字为基础,在单体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构成。如:寸。所以指事字是以象形为主。

(3)会意字是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意符号来表达新的意思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体象形字为基础的。所以会意字以象形为基础。如:牧

(4)形声字有了表音成分,但是声符虽然在该形声字当中起一个揭示读音的作用,但是在另外的场合下就是一个表意符号,仍是一个单体的象形字。所以形声也是以象形为主。如:和,试卷代号:(文学院—031—A)第1页

在该字中“禾”是声符,但在“秋”当中就是形符,“禾”本身也是一个象形字。5.叠音词与词的重叠使用有何异同,举例说明。

叠音词,也叫骈词,是重叠两个音节连缀表意的单纯词。词的重叠使用是一种修辞法。(1)相同点:

二者都是音节的重叠。(2)区别:

A.叠音词是单纯词,两个音节放到一起才有意义,只有一个语素,比如:坎坎伐檀兮,放在一起才表示伐木的声音;词的重叠使用是两个词的使用,常常有特殊的意义。比如:家家习为俗,“家家”是每一家的意思。

B.叠音词的词义和单个字的意义无关,而词的重叠使用离不开单个字的意义。比如:风萧萧兮易水寒,“萧萧”是刮风的声音,而单个“萧”的意思是“艾蒿”,意义无关。“家家”是“每一家”的意思,离不开单个字“家”的词义。

C.叠音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可以是不同的意思。比如:“风萧萧”和“马萧萧”的意思就不同,前者是“刮风”的声音,而后者是“马嘶鸣”的声音。而词的重叠使用没有这种变化。

6.举例说明什么是反切。

反切,又叫切语。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做为被切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做为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读音。如:都困切,取“都”的声母d,取“困”的韵母和声调ùn,合成被注字“顿”的读音。7.举例说明通假与假借有何异同。

(1)通假是古人书写某个词时临时借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来的字,其中被替代的书写原词的字叫本字或者正字,代替本字的叫借字或者通假字。例如:蚤——早

假借是口语中有这个词,但是书面上没有记录该词的字,于是借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书写该词的意义。例如:其,本是“箕”假借给代词“其”。(2)相同点:二者都是音同音近为必备条件的。

(3)不同点:通假是本有其字,假借是本无其字;通假是临时借用,假借是久借不还,甚至是长期的永久的借用。

8.举例说明什么是合音词。

(1)提取两个字的声韵拼合成一个音节,并兼有两个字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的词,叫合音词。古代汉语指“诸”。诸,是“之于”或“之乎”的合音词。

(2)当“诸”是“之于”的合音词时,提取“之”的声母zh,“于”的韵母和声调ū拼合成zhū这个音节,并兼有代词“之”和介词“于”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如:公伐诸鄢。(3)当“诸”是“之乎”的合音词时,提取“之”的声母zh,“乎”的韵母和声调ū拼合成zhū这个音节,并兼有代词“之”和疑问语气词“乎”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如:闻斯行诸? 9.举例说明什么被动句及其类型。

被动句相对于主动句而言。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不是主动关系,而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不实施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恰恰相反,主语是谓语动词的目的物和受事者。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有5种类型:

(1)意念上的被动:如:蔓草犹不可除。(2)介词“于”表被动,“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卻克伤于矢。(3)介词“为”或“为„所„”表被动,“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卒为天下笑;为人所制。

(4)用“见”或“见„于”表被动,“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盆成括见杀;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用“被”表被动:如:国一日被攻。10.辨析不和弗.(1)“不”和“弗”在词汇意义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表示一般的否定。

试卷代号:(文学院—031—A)第2页

(2)“不”字后面的动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即可以带宾语,又可以不带宾语。如《论语·宪问》:“不问马。”《战国策·赵策四》:“老妇不闻也。”(3)“弗”字后面的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如《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公弗许。”(4)“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用在“不”后面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如《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用在“弗”后面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如《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1.辨析能和得(1)“能”和“得”,古代都表示“可能”的意义,都用作助动词。(2)但它们的使用条件有所不同。(3)“能”字用于表示能力所及。“得”字则用于表示客观条件的容许。

标点

1.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2.客 謂 梁 王 曰:“惠 子 之 言 也,善 譬。王 使 無 譬,則 不 能 言 也。” 王 曰:“ 諾。” 明 日 見,謂 惠 子 曰:“ 願 先 生 言 事 則 直 言 耳,無 譬 也。”惠 子 曰:“ 今 有 人 於 此 而 不 知 彈 者,曰:‘ 彈 之 狀 何 若?’ 應 曰:‘ 彈 之 狀 如 彈。’ 則 諭 乎?” 王 曰 :“未 諭也。”“ 於 是 更 應 曰:‘ 彈 之 狀 如 弓,而 以 竹 爲 弦。’ 則 知 乎?” 王 曰:“ 可 知 矣。” 惠 子 曰 :“ 夫 說 者 固 以 其 所 知諭 其 所 不 知,而 使 人 知 之。今 王 曰:‘ 無 譬。’ 則 不 可 矣。” 王 曰:“ 善!” 3.曰:“ 德 何 如,則 可 以 王 矣?” 曰:“ 保 民 而 王,莫 之 能 禦 也。” 曰:“若 寡 人 者,可 以 保 民 乎 哉?” 曰:“ 可。” 曰:“ 何 由 知 吾 可 也?” 曰:“ 臣 闻 之 胡 齕 曰:‘ 王 坐 於 堂 上,有 牽 牛 而 過 堂 下 者。王 見 之,曰:“ 牛 何 之?” 對 曰:“ 将 以 釁 鐘。”王 曰:“ 舍 之!吾 不 忍 其 觳 觫,若 無 罪 而 就 死 地。”对 曰:“ 然 則 廢 釁 鐘 與?”曰:“ 何 可 廢 也,以 羊 易 之。”’ 不 識 有 諸?” 曰:“ 有 之。” 曰:“ 是 心足 以 王 矣。百 姓 皆 以 王 爲 愛 也,臣 固 知 王 之 不 忍 也。”

4.景 公 有 馬,其 圉 人 殺 之。公 怒,援 戈 將 自 擊 之。晏 子 曰:“ 此 不 知 其 罪 而 死。臣 請 爲 君 數 之,令 知 其 罪 而 殺 之。” 公 曰:“ 諾。” 晏 子 舉 戈 而 臨 之 曰:“ 汝 爲 吾 君 養 馬 而 殺 之,而 罪 當 死; 汝 使 吾 君 以 馬 之 故 殺 圉 人,而 罪 又 當 死; 汝 使 吾 君 以 馬 故 殺 人,聞 于 四 鄰 諸 侯,汝 罪 又 當 死。” 公 曰:“ 夫 子 釋 之!夫 子 釋 之!勿 傷 吾 仁 也。”

5.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之。”以为直於君而曲於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6.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地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

试卷代号:(文学院—031—A)第3页

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7.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8.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似重有忧者?”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9.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10.客 謂 梁 王 曰:“惠 子 之 言 也,善 譬。王 使 無 譬,則 不 能 言 也。” 王 曰:“ 諾。” 明 日 見,謂 惠 子 曰:“ 願 先 生 言 事 則 直 言 耳,無 譬 也。”惠 子 曰:“ 今 有 人 於 此 而 不 知 彈 者,曰:‘ 彈 之 狀 何 若?’ 應 曰:‘ 彈 之 狀 如 彈。’ 則 諭 乎?” 王 曰 :“未 諭也。”“ 於 是 更 應 曰:‘ 彈 之 狀 如 弓,而 以 竹 爲 弦。’ 則 知 乎?” 王 曰:“ 可 知 矣。” 惠 子 曰 :“ 夫 說 者 固 以 其 所 知諭 其 所 不 知,而 使 人 知 之。今 王 曰:‘ 無 譬。’ 則 不 可 矣。” 王 曰:“ 善!” 11.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天下同共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12.晉 文 公 秦 穆 公 共 圍 鄭,以 其 無 禮 而 附 於 楚。鄭 大 夫 佚 之 狐 言 於 鄭 君 曰:“ 若 使 燭 之 武 見 秦 君,圍 必 解。” 鄭 君 從 之。召 燭 之 武,使 之。辭 曰:“ 臣 之 壯 也,猶 不 如 人 ;今 老 矣,無 能 爲 也。”鄭 君 曰:“ 吾 不 能 蚤 用 子,今 急 而 求 子,是 寡 人 之 過 也。然 鄭 亡,子 亦 有 不 利 焉。” 燭 之 武 許 諾。夜 出,見 秦 君 曰:“ 秦 晉 圍 鄭,鄭 知 亡 矣。若 亡 而 有 益 於 君,敢 以 煩 執 事。鄭 在 晉 之 東,秦 在 晉 之 西。越 晉 而 取 鄭,君 知 其 難 也。焉 用 亡 鄭 以 陪 晉? 晉,秦 之 鄰 也。鄰 之 強,君 之 憂 也。若 舍 鄭 以 爲 東 道 主,行 李 之 往 來,共 其 資 糧,亦 無 所 害。且 君 立 晉 君,晉 君 許 君 焦、瑕,朝 得 入 而 夕 設 版 而 畫 界 焉,君 之 所 知 也。夫 晉,何 厭 之 有? 既 東 取 鄭,又 欲 廣 其 西 境 ;不 闕 秦,將 焉 取 之? 闕 秦 而 利 晉,願 君 圖 之。” 秦 兵 説,引 兵 而 還。晉 咎 犯 請 擊 之。文 公 曰:“ 不 可。微 夫 人 之 力,不 能 弊 鄭。因 人 之 力 以 弊 之,不 仁; 失 其 所 與,不 知; 以 亂 易 整,不 武。吾 其 還 矣。”亦 去 鄭,圍 遂 解。燭 之 武 可 謂 善 謀,一 言 存 鄭 而 安 秦。鄭 君 不 蚤 用 善 謀,所 以 削 國 也; 困 而 覺 焉,所 以 得 存。

13.謝 公 與 人 圍 棋。俄 而 謝 玄 淮 上 信 至,看 書 竟,默 默 無 言,徐 向 局。客 問 淮 上 利 害。答 曰:“ 小 兒 輩 大 破 賊。”意 色 舉 止,不 異 于 常。

《世說新語·雅量第六》

14.王 聖 美 治 字 學,演 其 義 以 為 “右 文”。古 之 字 書 皆 從 左 文。凡 字 其 類 在 左,其 義 在 右。如 木 類,其 左 皆 從 木。所 謂 右 文 者,如: 戔,小 也。水 之 小 者 曰淺; 金 之 小 者 曰 錢; 歹 而 小 者 曰 殘; 貝 之 小 者 曰 賤。如 此 之 類,皆 以 戔 為 義 也。

翻译

试卷代号:(文学院—031—A)第4页

1.商汤又问:“万物有大小吗?有长短吗?有同异吗?”夏革说:“在渤海的东面不知几亿万里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沟壑,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底的山谷,那下面没有底,名字叫归墟。地面八极、天空八方中央的流水,以及银河的流水,没有不流到那里的,而那里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那里有五座山:第一座叫岱舆山,第二座叫员峤山,第三座叫方壶山,第四座叫瀛洲山,第五座叫蓬莱山。每座山高低延伸周长达三万里,山顶上的平坦处也有九千里。山与山之间距离达七万里,却互相认为是邻居。山上的楼台宫殿都由金银珠宝建成,山上的飞禽走兽却是一样的纯白色。珠玉宝石之树长得密密麻麻,花朵与果实的味道都很鲜美,吃了它可以永远不老,永不死亡。住在那里的人都是神仙圣人一类,一天一夜就能飞过去又飞回来的人,数也数不清。但五座山的根部并不相连,经常跟随潮水的波浪上下移动,不能有一刻稳定。

2.逢丑父和齐顷公换了位置。将到华泉的时候,骖马被树挂住,车停了下来。(前天夜里)丑父在轏车中睡觉,有一条蛇从车下钻出,(丑父)用胳膊打蛇,伤了胳膊,丑父将受伤的胳膊隐藏起来,他也因此无法下车推车,所以被赶上了。韩厥拿着绊马索走到齐顷公的车前,拜了两拜,行稽首礼。手捧觞和玉璧进献给齐顷公,说:“我们的国君派我们这些臣子替鲁和卫向您请求,说:‘不要让军队进入您的国家。’下臣我很不幸,恰巧遇到了您的军队没有地方可以逃避躲藏,而且害怕(因为)逃跑躲避而给两国国君带来耻辱。(因为我在军队里,)使戎士受辱,我冒昧地向您告禀,我是不会办事的;人材缺乏,自己只好承担充数。”

丑父让顷公下车,到华泉去取水。郑周父驾驶副车,宛茷做车右,拉载齐侯逃走,免于被俘。

3.左师公说:“从现在算起,三代以前,一直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主的子孙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后嗣)现在还有存在的吗?”(赵太后)说:“没有。”(左师公)说:“不单是赵国,当时其他诸侯的子孙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后嗣)现在还有存在的吗?”(赵太后)说:“我没有听说过。”(左师公)说:“这样看来,祸患来得快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慢的就落到子孙的身上。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厚而没有劳绩,又拥有很多的贵重的宝物。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很高,分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的宝物,却不让他趁现在为国立功。一旦太后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足呢?老臣认为您为长安君的打算不够长远,所以认为对长安君的疼爱不如对燕后的疼爱。”太后说:“好,任凭你怎样支使他!”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当人质,齐国也就出兵了。4.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名叫武姜。(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武姜难产,让武姜受到惊吓,所以取名寤生,并且因而讨厌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要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答应。等到庄公即位,武姜为共叔段请求制地作为封邑。庄公说:“制是地势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其他的城邑(我)都听从您的命令。”武姜又请求京地,庄公使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大叔。

祭仲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三百丈,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大的都邑的城墙的长度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都邑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等都邑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不合法度,不合先王的制度。您将要受不了。”庄公说:“姜氏要这样,哪里能够避开祸害?”(祭仲)回答说:“姜氏哪里会满足?不如早点安排他各地方,不要使他发展。一旦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以铲除干净,何况您的地位尊贵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合道义的事情,一定会垮台的,您就等着瞧吧。”

过了不久,共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的边境城市两属于自已。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承受两属的情况,您将怎么办?如果想把郑国给予共叔段,我请求您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不想给,那么请求您除去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莊公说:“不用,将会自己赶上(灾祸)。”共叔段又将两属的地方收归作为自己的城邑,领土到达廪延。子封说:“可以了!占领的土地广大,将会得到很多百姓。”莊公说:“多做不义的事,别人就不会亲近他。土地广大也会垮台的。” 5.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于是全国上下都穿紫色衣服。在那个时期,五匹白绢换不了一匹紫布。齐桓公犯愁了,对管仲说:“我喜好穿紫色,紫布贵得厉害,全国百姓都好穿紫色(这

试卷代号:(文学院—031—A)第5页

一现象)制止不住,我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大王如想制止这一现象,何不(从你开始)试试不穿紫色衣服呢?(请你)对手下人说:‘我非常讨厌(闻)紫色的气味。’这时(如果再)遇到手下人穿着紫色而进见的,你一定要说:‘退后一点儿,我讨厌(闻)紫色的气味。’”桓公说:“好吧。”(于是桓公就照管仲说的办了)当天,宫中就没有谁穿紫色衣服了;第二天,国都中就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没过几天,全国就无人穿紫色衣服了。

6.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叫武姜。生下郑庄公和共叔段。庄公逆生,使武姜受到惊吓,所以起名叫“寤生”,于是讨厌他。喜爱共叔段,想要立他为太子。多次向郑武公请求,郑武公不答应。等到庄公接替国君之位的时候,武姜替他请求制这个地方。郑庄公说:“制,是险峻的城邑,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旁的城邑我惟命是听。”请求京地,让他在那里居住,称他京城太叔。祭仲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雉的,是国家的祸害。已故国君的制度,大都邑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无分之一,中等都邑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等都邑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现在京地不符合法度,不是已故国君的制度。您将不能忍受。”郑庄公说:“武姜想要这样做,怎么能躲避祸害呢?”祭仲说:“武姜有什么满足的呢,不如早一点安排他个地方,不要让他滋长蔓延了,滋长蔓延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被除掉,更何况您的尊贵的弟弟呢?”郑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一定自己倒台。您暂且等待这件事情的到来吧。”

7.逢丑父和齐顷公换了位置。将到华泉的时候,骖马被树挂住,车停了下来。(前天夜里)丑父在轏车中睡觉,有一条蛇从车下钻出,(丑父)用胳膊打蛇,伤了胳膊,丑父将受伤的胳膊隐藏起来,他也因此无法下车推车,所以被赶上了。韩厥拿着绊马索走到齐顷公的车前,拜了两拜,行稽首礼。手捧觞和玉璧进献给齐顷公,说:“我们的国君派我们这些臣子替鲁和卫向您请求,说:‘不要让军队进入您的国家。’下臣我很不幸,恰巧遇到了您的军队没有地方可以逃避躲藏,而且害怕(因为)逃跑躲避而给两国国君带来耻辱。(因为我在军队里,)使戎士受辱,我冒昧地向您告禀,我是不会办事的;人材缺乏,自己只好承担充数。”

丑父让顷公下车,到华泉去取水。郑周父驾驶副车,宛茷做车右,拉载齐侯逃走,免于被俘。8.译文:孟子拜见齐宣公说:“人们所说的‘故国’(年代悠久的古国),不是指的有高高的树木,而是指的有累世修德的贤臣。国王您没有可以亲信的臣,从前所提拔的贤臣,现在不知逃亡(到哪里去了)。”

齐王说:“我怎样才能知道那些不贤无才的臣子而罢黜他们哪?”(孟子)说:“国君提拔贤臣,如果不能不进贤,将会使地位卑贱的超过地位尊贵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能不慎重吗?国君身边的人都说这个人贤德,还不可以提拔他;各位大夫都说这个人贤德,也不可以提拔他;全国的人都说这个人贤德,这样之后再去考察他,发现他确实贤德,然后再重用他。身边的人都说这个人不可以任用,不要听信他们;各位大夫都说这个人不可以任用,也不要听信他们;全国的人都说这个人不可以任用,这样之后再去考察他,发现他确实不可以任用,然后再罢黜他。身边的人都说这个人应该被杀掉,不要听信他们;各位大夫都说这个人应该被杀掉,也不可以听信他们;全国的人都说这个人应该被杀掉,这样之后再去考察他,发现他确实该杀,然后再杀死他。所以说这是全国的人杀了他,这样之后,就可以成为保护抚养人民的君主了。”

9.过了不久,大叔又命令西部和北部边疆的城邑在从属于庄公的同时也从属于自己。公子 吕说:“国家不堪忍受两属,您将怎么办呢?如果打算把郑国送给大叔,就请您允许我侍奉他。如果不给的话,就请您除掉他。不要使民生二心。”庄公说:“用不着,他将会自己赶上灾祸。”公叔段又收两属的西面边城何北面边城并且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封邑,一直到廪延。子封说:“可以了。土地扩大将获得(那里)的百姓。”郑庄公说:“(他)对国君不讲究义,对兄长不亲,土地扩大将垮台。”公叔段修葺好城墙,聚集百姓,修理好铠甲和兵器,准备好步兵和战车,将要偷偷攻打郑国。武姜将要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郑庄公听说了那个日期,说:“可以了!”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来攻打京地。京地的百姓背叛了公叔段。段进入到鄢地。五月辛丑这一天,公叔段出京奔向共国。

试卷代号:(文学院—031—A)第6页

10.左师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材;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希望能让他递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禀告太后。”太后说:“可以。年龄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比妇女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女更厉害。”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摸住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也够可怜的了。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太后说:“是这样。”

11.颍考叔是颍谷的管理疆界的官,听到了这件事,就以进献贡物为由去见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食物吃。(颖考叔)吃饭的时候将肉放在一边不吃。庄公问他,他回答说:“小人家有母亲,尝过小人所有的食物,就是没有尝过您所赐的肉羹,请让小人带回去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送,偏偏我却没有。”颖考叔说:“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庄公就把缘故告诉他,并且把心里后悔的事告诉他。(颖考叔)回答说:“您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如果掘地到达地下水,在地道中相见,有谁敢说您不对?”庄公就照他的话做了。庄公进入地道,赋诗说:“大大的地道中,这种情形真是快乐呀!”武姜走出地道,赋诗说:“大大的地道之外,这样的心情也是快乐无比呀!”(此句按互文见义的方式翻译也可。)于是恢复了母子的亲情。

君子说:颖考叔真是大孝呀!他爱自己的母亲,又影响到了庄公。《诗》说:“孝子的心没有穷尽,永久把它给与你(指孝子)的同类。”

12.因此明智的君主规定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向上足以侍奉父母,向下足以养活妻子儿女,假使一辈子都遇丰年,就一辈子都可以吃饱。遇到荒年也不至于饿死,这样以后督促他们行善,那么百姓听从行善也会感到轻松。现在,规定百姓的产业,向上不足以侍奉父母,向下不能养育妻子儿女。假使一辈子遇到丰年也是生活困苦,荒年就不能免除死亡的境地。这样的情况下,只是救助死亡、维持生计都难以做到,哪里还有时间去休习礼仪文明呢?大王您想要这样做,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呢?五亩的宅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帛衣了,鸡、猪、狗等家畜的豢养,不要错失繁殖的时机,那么七十岁的人就能够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错失耕种的时机,那么八口之家就不会挨饿了。谨慎的从事学校的教化,用孝悌之义反复地修“庠序之教”,那么头发斑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帛衣吃肉,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以后却不能称王的,没有这样的情况。

13.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侯凭借诸侯的军队侵犯蔡国。蔡国军队溃败,齐侯于是攻打楚国。楚国国君派使者对诸侯的军队说:“您居住在北方的渤海,我居住在南方,这是放牛马也不能达到的地方。没有料想到您进入到我们的领地,什么原因呢?”管仲回答说:“过去召康公命令我们已故国君姜太公说:‘五等侯爵,九州之长,你可以征讨他们,来辅佐周王朝。’赐给我们已故国君可以践踏的地方:向东到黄海渤海,向西到黄河,向南到穆棱,向北到无棣。你进贡的捆好的茅草没有进贡上来,周王的祭品没有供给上,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滤酒的,我来索取它;昭王向南出征没有返回来,我责问这件事。”使者回答说:“贡品没有供给上,是我们国君的罪过,怎么敢不供给呢?昭王没有返回来,您还是到水边问问这件事吧!” 诸侯的军队前进,临时驻扎在陉地。

论述题:

1.举例论述“六书”。(15分)答:“六书”为传统汉字结构理论。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在汉代有班固《汉书·艺文志》、郑众《周礼注》、许慎《说文解字·叙》对六书的细目做了说明。其中以许慎的解释最为详尽专业。1.象形,《说文解字·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就是描摹事

试卷代号:(文学院—031—A)第7页

物的形状,把事物的轮廓或特征描绘出来。象形一般分为:1)独体象形,指字形中的全部线条笔画都是描绘所值事物本体形状的,如日、月、水、火;2)衬体象形,指字体中的线条笔画一部分是描绘所指事物本体形状的,另一部分是用来描绘相关事物形状的。如眉、果、瓜州等。象形字是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成基础。2.指事,《说文解字·叙》:“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意思是,指事,看了可以大体了解,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意义所在。指事一般分为:1)独体指事,由纯粹的符号组成,如一、二、上、下;2)衬体指事,以象形字为基础,加上指示性符号,如本、末、刃、甘等。3.会意,《说文解字·叙》:“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意思是,会意是把表示事类意义的字放在一起,并且把它们的意义会合在一起,从而看出一个新的意义。分为两类:1)以形会意,是用意符的形象会合成意的,如及、戒、兵;2)以意会意,是用意符的意义来会合成意的,如劣、歪、孬、卡等。4.形声,《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取表示事物意义的字做意符,取表示事物声音的字做声符,合在一起就是形声字。如梧、鸽、草、案、圃、闻、修、旗等。5.转注,《说文解字·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历来对转注的认识分歧较大,其中以戴震的“互训说”及汪荣宝的“改字造字说”影响较大,但至今没有定论。6.假借,《说文解字·叙》:“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意思是,语言中有些词,没有专门来记录他们的字,就根据这个词的声音找个音同音近的字来寄托它的意义。分为“本无其字”的假借,如代词之、其等;“本有其字”的假借,即通假。如以“信”代“伸”等。对“六书”的认识,人们现在一般采用戴震的“四体二用”说,即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法,转注、假借是两种用字法。2.举例说明宾语前置及其类型。

古代汉语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的现象叫宾语前置。有四种类型。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牛何之?

如果疑问句中的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一般是不能前置的。如:欺天乎?

先秦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规则是比较严格的,极少例外。这是当时汉语语序的常态。

(2)否定句中,有否定副词“不”“莫”“未”“毋”等,代词做宾语前置。如:不患人之不己知。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有“是”或“之”复指的宾语前置: 如:姜氏何厌之有?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4)没有任何标志的宾语前置: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这是为了强调突出宾语而前置的。3.词的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方式。主要有三种联系方式:

1.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事物有相似的地方,可以进行类比。包括:

试卷代号:(文学院—031—A)第8页

1)形貌形状相似。如:斗的本义是盛酒器,根据形貌,引申为斗星。

2)功能作用相似。如:牧的本义是放养牲畜,根据功能作用,引申为统治。3)方式情态相似。如:断的本义为砍断,根据方式情态,引申为判断、果断。

2.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可以通过借此代彼的方式实现引申。

1)甲事物对乙事物有标志作用,可以借甲代乙。如:齿的本义是牙齿,根据标志作用,引申为年龄。

2)借动作行为指代动作行为的主体。如:刍的本义是割草,引申为动作的主体——割草的人。3)借性状特点指代事物和人。如:姝的本义是妇女貌美,引申为美女。4)借方位处所指代人或事物。如:官的本义是官府,引申为官职。

3.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理可以引申。如:虚的本义是大山,大则空旷,故引申为空虚。

4.论述偏旁和部首 答案要点:(应举例,否则视情况扣分)

1.汉字有独体,有合体。独体不能拆分,如果拆分开来就没有意义,所以独体字是无所谓偏旁的。合体字可以拆分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有意义的部分。这些独立又意义的部分叫做偏旁。对于形声字来说,偏旁分两种:形旁(又叫形符、意符)和声旁(又叫声符)。

2.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按照形体和意义的联系归为一类,称为一部,共分为540部。每部的第一个字称为部首,而这个字一般是该部中所有字共同拥有的部分(偏旁)。如水部,把凡与水有关的字放在水部,而“水”字又排在一部之首,所以后人称之为部首。

3.在《说文》中,凡作为部首的都是偏旁,但不少偏旁却不能作为部首。偏旁的含义广,部首的含义窄。在《说文》中,部首的标志为“凡某之属皆从某。” 4.偏旁是就合体字来说的;部首是就其所统属的字来说的。5.首先对《说文》540部首做出重大变革的是辽代僧人行均。《说文》中的部首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是根据汉字结构,按照六书原则加以分析归纳以义定部的。行均在《龙龛手镜》中,将《说文》中“以义定部”的文字学原则部首,改为以形定部的检字法原则部首,把部首定为二百四十二个。

6.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对传统部首做了进一步改革:

1)在建部原则方面,以形定部和以义定部相结合。在二者不能兼顾时,就按照楷书,“论其形,不论其义”,按照以形定部的原则。改革目的在于对楷书字形进行检索。部首改为二百一十四。

2)调整了部首的顺序。传统部首的排列顺序,没有便于掌握的规律可循。《字汇》改为以笔画多少为序。笔画少的排在前面。

3)调整了每部属字的顺序。传统部首的所属字的排列,没有规律可循。《字汇》改为以笔画多少为序,笔画少的排在前面。

《字汇》的改革为后世所接受,部首检字法趋于定型。后世的《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都采用《字汇》的方法。

5.举例说明什么是使动用法及其类型。答:

使动用法是主语不实施谓语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完成该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翻译的动宾关系。分为三种: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发出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而主语并不发出这个动作,叫做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1)带宾语。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但当它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中时,就能带宾语了。

试卷代号:(文学院—031—A)第9页

即:动词,走向

(7)右援枹而鼓。.如:焉用亡郑以陪邻。

2)不带宾语。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的意思看,是使动用法。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1)带宾语。

如:晋侯饮赵盾酒。)2)不带宾语。

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二、形容词的使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叫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带宾语。

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不带宾语。

如:既富矣,又何加焉。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称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叫做名词的使动用法。1.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

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2.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如: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七:阅读题

(一)(鞌之战)

3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意义。(8分)

(1)師陳於鞌。(2)余病矣!.. 陳:摆开阵势 病:指重病,这里指受伤很重。

(3)苟有險。(4)此車一人殿之。.. 險:这里指难走的路 殿:镇守

(5)固即死也。(6)吾子勉之。..

勉:努力

(8)三周華不注。. 鼓:动词,打鼓 周:动词,绕

32.写出文中的被动句。(2分)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3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不介馬而馳之。

译文:不给马披上铠甲就驱马进击。(2)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

译文:全军都注意着我们车上的旗鼓,前进和后退都听从旗鼓的指挥。(3)擐甲執兵,固即死也。

译文: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二)(诚意·大学)

34.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意义。(12分)

(1)如惡惡臭。

惡(第一个)

惡(第二个)

注音:wù

注音:â

注音:xiù

试卷代号:(文学院—031—A)第10页

直译:

问题:(18分)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4分)(1)初: 当初(1分)(2)亟: 屡次(1分)(3)城: 城墙(1分)(4)國:诸侯的封地(1分)2.按要求写出文中的句子:(6分)

释义:厌恶,动词

释义:不好的,难闻的 释义:气味

(2)如好好色。

好(第一个)

好(第二个)

注音:hào

注音:hǎo

释义:爱好,喜欢。动词

释义:美丽的,美好的(3)心廣體胖。

注音:pán

释义:安泰舒适

35.指出下列句中的特殊语法现象并翻译该句。(4分)

(1)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语法现象:诚,用如动词,使动用法,“使„„诚实”。

译文:所说的使意念诚实的方法,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2)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语法现象:润,用如动词,使动用法,“使„„润”,这里指“使„„光彩”。

译文:富足了就能使屋子光彩,有德行就能使身体焕发光彩,心胸宽广身体就会安泰舒适。

(三)直译下面一文字,并回答文后问题:(郑伯克段于鄢)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叫武姜。生下郑庄公和共叔段。庄公逆生,使武姜受到惊吓,所以起名叫“寤生”,于是讨厌他。喜爱共叔段,想要立他为太子。多次向郑武公请求,郑武公不答应。等到庄公接替国君之位的时候,武姜替他请求制这个地方。郑庄公说:“制,是险峻的城邑,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旁的城邑我惟命是听。”请求京地,让他在那里居住,称他京城太叔。祭仲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雉的,是国家的祸害。已故国君的制度,大都邑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无分之一,中等都邑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等都邑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现在京地不符合法度,不是已故国君的制度。您将不能忍受。”郑庄公说:“武姜想要这样做,怎么能躲避祸害呢?”祭仲说:“武姜有什么满足的呢,不如早一点安排他个地方,不要让他滋长蔓延了,滋长蔓延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被除掉,更何况您的尊贵的弟弟呢?”郑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一定自己倒台。您暂且等待这件事情的到来吧。”

(1)使动句: 惊姜氏。(1分)

(2)宾语前置句: 姜氏何厌之有。(1分)(3)双宾语句(两句): 不如早爲之所。(1分)謂之京城大叔。(1分)(5)被动句:蔓草猶不可除。(1分)

(6)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句子:今京不度。(1分)

3.请按“大都不過叁國之一”的形式将下列两句补充完整:(2分)

试卷代号:(文学院—031—A)第11页

问题:(18分)缓慢。(1分)

(2)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1)中五之一 :中都不過五國之一(1分)

(2)小九之一 :小都不過九國之一(1分)4.指出下列各组字之间的关系:(6分)(每组各一分)

(1)大——太(古今字)(2)寤——牾(通假字)(3)巗——岩(异体字)(4)厭——饜(古今字)(5)辟——避(古今字)(6)無——毋

(通假字)

(四)直译下面一文字,并回答文后问题:(晋灵公不君)

直译:

晋灵公不行君道,收取重税来雕饰宫墙。从台子上用弹丸射人,并且观看这些人躲避弹丸的情形。厨师煮熊掌而没有煮熟,杀了他,把他放在土筐里,使妇人用车装着经过朝廷。赵盾、士季看见他的手,问事情的原因并且担心这件事。将要劝谏,士季说:“劝谏不被采纳,那么没有谁接替您了。我请求先去,不被采纳,那么你来接替我。”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一直到屋檐下,灵公才看到他,说:“我知道我所犯的过错了,正要改正它。”士季行了稽首礼回答说:“人谁能没有过错呢?犯了过错能够改正,好事当中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 做好事没有不有开始的,但很少有能坚持到底的。’假如像这样,那么能补救过失的人就少了。您能坚持到底,那么国家也就稳固了。这怎么不是我们群臣所依赖的事情呢。又说:‘天子有缺失,只有仲山甫能补救他。’这是能补救过失呢。您能补救过失,天子之位不被废除了。”

1.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并标明词性,解释字义:(7分)(1)宰夫胹熊蹯不孰。ãr 动词 煮(1分)...(2)趙盾、士季見其手。qí 代词 他的(1分).(3)稽首而對曰。qǐshǒu 名词 古代的一种最恭敬的礼节,先拜,然后叩头,动作..(4)善莫大焉。mò 否定性无定代词 没有什么,称代事物。(1分).(5)鲜克有終。xiǎn 副词 很少(1分).(6)袞職有闕。gǔn 名词 天子之服,这里指代天子之位。(1分).(7)殺之,寘諸畚。zhū 合音词 “之于”的合音(1分).2..指出下列各组字之间的关系:(5分)(每组各一分)

孰——熟(古今字)辟——避(古今字)

溜——霤(通假字)後——后(繁简字)闕——缺(通假字)3. 指出下列各句的特殊用法并翻译该句:(6分)(1)晉靈公不君。

君:名词活用为动词 行君道。(1分)晋灵公不行君道。(1分)

则莫之繼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1分)那么没有谁接替您(1分)(3)袞不廢矣。

不废:意念上的被动句(1分)天子之位不被废除(1分)

(五)阅读题(大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10分)

(1)为

(2)分

(3)恶

意义:成为

意义:职分、职务

意义:出嫁

意义:恨、厌恶

试卷代号:(文学院—031—A)第12页

(4)为

(5)是

(6)贼

意义:为了

意义:这

意义:伤害

意义:兴起(7)獨

(8)能

意义:惟独、只是

意义:有才能的人 2.指出下列各组字之间的关系:(2分)(1)通假字(2)通假字

3.指出下面句子中特殊的语言现象并翻译该句:(4分)

(1)特殊语法现象:第一个“亲”和第一个“子”都是名词用如动词。(回答意动或处动均可)。意思是:“以„„为亲”、“以„„为子”。

译文:所以(当时的)人不是惟独将自己的父母双亲当成是双亲,不是惟独将自己的子女当成子女。

(2)

特殊语法现象:“外”,方位名词用如动词,意思是:“从外边合上”。

译文:从外面将门扇合上而不用门闩插门。

(六)阅读题(《孟子˙梁惠王上》)

1.(1)辟:开辟(1分)

(2)殆:恐怕(1分)

(3)藏:囤积。(1分)(4)固:当然,本来。(1分)2.(1)朝:动词使动用法,(1分)使……朝见(1分)(2)服:动词使动用法,(1分)使……归服(1分)3.(1)暖,异体字,(1分)正体为“暖”(1分)

(2)采,古字,(1分)今字为“彩”(1分)

(3)辟,古字,(1分)今字为“闢”(1分)

(4)已,通假,(1分)本字为“矣”(1分)

(七)阅读题(《列子•天瑞》)

1.(1)喻:知晓,明白(1分)

(2)探:探取,盗窃(1分)

(3)怨:怨恨,埋怨(1分)

(4)若:你(1分)

(5)若何:怎么样(1分)2.

(1)使动句: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1分)(2)有疑问代词做前置宾语的句子: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1分)(3)名词做状语而表示处所的句子: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1分)(4)“之”字用在主谓而使其充当宾语的句子: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1分)3.翻译

(1)没过多久,就因为偷窃的赃物而受到惩处,没收他的所有财产。(1分)(2)你竟然没有明白(我的)“为盗”的道理达到这样的地步吗?(1分)

(3)庄稼、土地和树木、飞禽和走兽、鱼鳖之类,都是自然界所产育的,难道是我所拥有的东西吗?然而我从自然界那里获取却没有什么祸患。(1分)

(4)金属和美玉,珍稀宝物、粮食和布帛、财产和货物,是别人通过劳动而获得的,难道是自然界白白地送给他们的吗?你偷盗别人的财物而受到惩罚,又埋怨谁呢?(1分)

(八)阅读题(冯谖客孟尝君)

1.(1)“之”和“其”同属第三人称,“之”略等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其”略等

试卷代号:(文学院—031—A)第13页

于现代汉语的“他的”“她的”“它的”。(1分)(2)“之”只能用作宾语,“其”字只能用作定语。(1分)(3)作为指示代词,“之”是近指代词,相当于“这”;“其”是远指代词,相当于“那”。(1分)

2.A.孟尝君怪其疾也:快

B.狗马实外厩:充实 C.以何市而反:买

D.孟尝君就国于薛:前往自己的封邑 E.孟尝君顾谓冯谖:回头 F.来何疾也:快

3.按要求找出下列类型的句子,并翻译。(10分)

A.名词做状语的句子(两句): a.晨而求见。

翻译:早晨时请求拜见。b.因而贾利之。

翻译: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B.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句子(两句)a.一般动宾关系:衣冠而见之。

翻译: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去接见冯谖。b.特殊动宾关系:不拊愛子其民

翻译:不抚爱薛地的百姓,不把薛地的百姓看成自己的子女。C.宾语前置句(一句)以何市而反?

翻译:用收取的债款买了什么东西回来?

上一篇:班主任教学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以春为题的自创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