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工作总结 体育部

2024-12-18

运动会工作总结 体育部(共17篇)(共17篇)

1.运动会工作总结 体育部 篇一

201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运动会

文法院学生会体育部工作总结

第一:活动概况

前期准备:校运动会选拔活动

2011年4月1日,进行了第一次选拔活动 ;4月8号,将进行第二次选拔活动;4月8号晚上,提交最终名单!活动:校运会

2011年4月27日,在田径场举办运动会。体育部工作主要负责各项目领队,负责签到以及帮助运动员与裁判员进行沟通。文法院运动员共102人,弃权退赛14名。

第二、活动中反映的优点:

第一:活动前期准备更从容,考虑的细节更充分;第二:与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更默契;

第三:活动期间,部门内对于紧急事故处理得当;第四:与领导间的信息通达度显著提高;

第三、活动中反映的不足:

第一:与运动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度有待于提高;第二:活动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达到高效为追求的目标;

第三:活动前期宣传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四:活动对于广大同学的影响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第五:出现缺少接力运动员的紧急事故;

第四、明年运动会展望

第一:前期运动员选拔活动必须严格流程,前期策划、物品申请、场地安排、运动员选拔赛报名、选拔赛。

第二:正选名单必须与运动员进行沟通,避免出现不参赛的情况出现,以及列出替补名单。

第三:部门内部各项目领队必须任务安排到位,严查出现怠工现象。

第四:接力赛名单以及替补名单必须在预选赛后确定。避免出现临时确定选手的特大失误。

第五:体育部内部也得确定一个协调保障组,以应对部门内部紧急情况。

文法院学生会体育部2011-05-01

2.运动会工作总结 体育部 篇二

作为一名教师, 备课时要先熟悉学生情况, 其次准备教材, 才能有好的课堂效果。同样, 作为班主任, 工作的对象首先是学生, 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就不可能有效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在还未“上岗”之前, 我总觉得体校学生学习上没有上进心,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 就会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们的学习。但自从担任班主任以后, 通过不断的工作实践, 我开始对这一看法渐渐地有了改变。这说明我对学生认识真的不够, 观念亟需改变。这就要求我在工作中, 首先要积极主动的了解和掌握所带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 譬如学生原先就读的学校、文化知识水平、训练的运动项目等, 这样才能进一步开展教学工作, 正如那句古话说的那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为体校的文化教育工作者, 我首先要明确体校的办学目的——培养高水平的体育后备人才及合格的社会体育工作者。客观地说, 考入体校的学生, 他们的文化课成绩是不能使班主任满意的。但是作为体校学生的班主任, 是不能拿普通中学学生的标准去要求他们的, 毕竟体校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 侧重的是体育, 学习文化知识的精力自然要少得多, 再加上他们生性好动, 不能静中求学, 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学过的知识, 已经是难能可贵的。应该承认这些客观情况, 绝不能因为文化基础差而带有丝毫偏颇的看法。

只有掌握了学生的这些基本状况和心理特征, 才能够顺利展开班主任工作。接下来的任务则是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正确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目标, 把原有的那种对体育竞技孜孜以求的积极精神发挥到知识、理想、道德领域内, 真正培育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二、多角度地与学生联系, 才能增强他们对班主任的信任与依赖

在体校, 学生的学习任务是两方面的, 一方面要接受文化知识教育, 另一方面要进行运动训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运动专项, 所以相对来说, 学生与教练之间的关系更具体一些, 而班主任则面对的是各运动项目的学生。我发现学生中的大部分对所训专项的教练都比较认真, 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似乎是边缘师者, 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当我掌握了这个情况后, 就有意识地与教练保持联系, 工作之余经常与教练交流, 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 下训练场观看学生训练。这样一则和教练在交流中彼此交换了对学生优缺点分析的意见, 相互掌握了学生的学习训练状况, 出现问题, 便于及时共同纠正;再则可以观察学生在训练中认真刻苦的表现。对于学生来说, 班主任主动去看他们训练, 心理上就会受到鼓舞, 训练也就更加刻苦认真, 更加一丝不苟, 同时, 也会增强对班主任的信任感。师生间的关系密切了, 依赖性就会增强, 学生内心有什么想法, 自然也会主动找班主任谈。时间一长, 班主任就会在真正意义上成为班集体的中心, 班级的集体意识也就增强了。有了集体观念, 班主任的各项工作就能顺利展开, 班级工作才能做好。

对于学生生活上的关心照顾, 也是班主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体校学生大多远离父母, 尽管已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 但他们在生活上尚不能完全具有成人般的自制和自理能力。另外, 由于长期过集体生活, 缺少家庭中那种特有的温馨, 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病痛、挫折, 或是运动性损伤, 情感上的脆弱性一下子就会暴露出来。他们未成熟的情感需要师长的体贴关心, 那么, 这种时候, 班主任的关怀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及时。另外, 作为班主任还应该直接深入到学生的业余生活中, 通过交谈, 多询问学生训练上的感受, 多关心生活上的困难, 他们会认识到班主任不只是文化学习方面的授业者管理者, 同样也是体育训练的热心支持者, 从心理和情感上都会产生满足感, 从而产生愉悦的情绪, 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三、以班主任所授学科为基础, 正确引导, 培养学生对各门文化课的学习兴趣

一般说来, 学生对班主任所授课程都比较重视, 无论是课堂听讲, 还是作业完成方面, 明显比其他学科好。班主任可以充分以自己学科优势为基础, 引导促进学生重视其他学科, 譬如多询问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学习情况, 也可以从其他老师那儿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对学习的态度。总体上把握后, 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正确引导, 使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强烈学习愿望, 逐步把对一两门文化课学习的兴趣和态度, 转化为对各学科文化知识接受的浓厚兴趣。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位叫小彪的同学, 他的柔道成绩特别好, 一年级就成为了国家一级运动员。但是他文化课成绩较差, 一提起英语就挠头。直到他拿到了一级运动员证书后, 我才找他谈心, 告诉他一个条件优越的运动员, 永远不可能生活在二十岁以内, 即便是世界级的运动名将, 其运动寿命也是有限的。那么不论是优秀运动员, 还是一般运动员, 将来的归宿肯定是社会各行各业。但是, 假若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进入社会后怎么能担负起社会赋予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呢?从目前而言, 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也就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优秀运动员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即便有天赋的竞技能力, 但能否在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那次谈话之后, 小彪开始思考自己的明天, 并将知和行自觉联系起来, 更有信心和毅力地为自己将来的考学目标而努力。

总之, 要做好体校班主任工作, 必须从体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 掌握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 在情感教育的基础上, 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 使班级成为凝聚力强的集体,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形成良好的班风, 才能保证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等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以上只是我在从事体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不足之处, 真诚地希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共同探讨, 以期体校班主任工作走向科学化、理论化的道路。

摘要:班主任, 既是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 也是一个班级的灵魂,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既有章可循, 但又没有固定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越来越深切的意识到, 当好一名班主任难, 当好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更是难上加难。如何做好体育运动学校班主任工作,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是体育运动学校每一个班主任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个人在体校工作多年, 也连续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 对此也有很多的体会, 此将我个人的体会与思考形成几点文字, 供与同行交流探讨。

3.运动会工作总结 体育部 篇三

现在的青少年运动员好讲尊严,好谈人生价值,并以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加以评论。教练员应因势利导,教育学生:人的价值应包括人格价值、才能价值,一个缺德少才的人,自然谈不上贡献,一个多才少德的人,不止谈不上贡献,而且有可能成为做恶的人。只有德才兼备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智不合格是次品,体不合格是残品,而德不合格则是废品。

要经常邀请先进人物或往届毕业生讲他们在岗位上的突出贡献,讲他们的理想与追求、讲他们的自身价值、人生价值。通过他们的影响和言传身教,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二、激发爱国热忱,加强爱祖国、爱集体教育

要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的形势,不失时机地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要结合重大节日进行理想、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组织参观游览;通过各种演讲会、报告会、专题讲座、讨论会等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要把历史和现实的教育融为一体,形式活泼多样,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要改进思想品德考核办法:学生除在思想品德取得学分外,还要根据在学校参加集体活动情况、思想行为表现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奖好惩坏,奖勤罚懒,体现好坏有别的原则。只有把思想品德考核提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三、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学习目的教育

改革开放,在人才的使用和分配上,打破了统分统配旧模式,走向了广泛的人才市场。这就迫使学生必须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迫使学校工作的着眼点必须放在多出、快出、出好人才上。必须加强学习方向的教育,在学习目的教育上要突出“优”和“精”字,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要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为祖国的腾飞而刻苦读书。

在专业知识方面,应注重能力、技能的培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培养人才,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有文凭没水平,迟早被社会淘汰。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勤学肯思的习惯。

四、加强法制教育,要规范学生行为

今天的中专学生,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之中,受不得半点委屈。从某中专学校学生拦路抢劫一案中不难看出,中专学生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某一中专学校学生发生轮奸案的全过程,竟无一人想到法律的尊严。可见,加强中专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很有必要。

严格要求与尊重热爱学生是相辅相成的.要在强化管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严而不死,严中不失亲切。要深入到学生中、和他们交知心朋友,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做到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多次反映的过程,采取任何粗暴、简单、急躁的方法都是不妥的。思想工作必须在“深”和“细”上下功夫。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渠道、多样化的教育。研究心理、摸清底数、对症下药。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坚持以人为本,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还必须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养成教育。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加强道德教育要从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出发。

4.运动会总结.体育部 篇四

一、工作职责

本人工作岗位是检录组的一检裁判,共有4名裁判员。主要工作职责是:根据各比赛项目检录时间,召集运动员进行赛前检录,检查运动员参赛证件、比赛服装、运动鞋及鞋钉是否符合规则规定及大会要求,检查佩戴号码布是否与记录单一致,核对比赛号码、身份证、项目组别等,确保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比赛场地。

二、工作要点

根据规定检录时间安排,全体一检人员在主裁判的带领下,每单元提前1.5小时到达检录处,各项检录依据分工进入岗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布置单元竞赛检录任务,分发竞赛检录表等,认真负责投入工作。将各项比赛实到人数与秩序册核对,填写检录表等相关表格。及时将运动员列队并同时将检录单交接于二检。

三、工作体会

5.体育运动会总结 篇五

一个优秀的团队不仅体现在幕前,幕后人员也很重要。生活委员曹益佳积极地为我们采购食物,为运动员提供能量,卫生部的工作负责,到位,尤其是周倩倩同学,尽心尽力。通讯报道组的同学也尽了力,张x同学主动为通讯报道组成员提供稿子。

通过这次运动会,我们首先要意识到:班级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份子,只有人人都投入其中,快乐就是属于大家的。

6.运动会工作总结 体育部 篇六

不知不觉中已经快走完了一学期的学生会生活,在这即将过去一学期里,在体育部这个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充满严肃与严苛、时而充满欢笑和温暖的大家庭里,我学会了很多,也学会了如何去对自己进行客观现实的认知,学会了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了如何去面对失败,如何去调整自己,如何在逆境中站立,更重要的是,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在我心里更加根深蒂固,我深刻的意识到,没有超强能力支持的个人主义很难做出成绩,更是很难获得他人的承认和赞赏,个人能力总是有限的,所以只有团结互助,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成绩,团队的荣誉,同样也是自身的莫大荣誉。平心而论,加入体育部并不是我最初的选择,但是,在进入体育部的那一天起,我便充满了激情和野心,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光辉。在没进入大学之前,父母、老师们口中的大学是如何如何的美好,但是,我向往的大学,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激情的未来,我所拥有的也只是一颗不甘平庸的心。

在过去的几个月的体育部生活中,在过去体育活动中,在我们大家的齐心协力和部长们的带领下,我们部门去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但是,客观的评价下自己,在很多工作上,总是那么的不尽人意,首先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经常在某些活动中出现放松和懈怠的情况,个人情绪化比较严重,在工作中,时而有带着情绪去做事的情况出现,这就出现了工作不认真,时而迟到早退的现象,有时也会缺乏工作积极性。在这些方面,我向四位部长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四位部长都有着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在平时的工作里,部长们的工作我们都看在眼里,充满热情,踏实,实干,自信,细心细致,是每一位部长们都具有的性格,甚至很多时候,我都会产生,只要和我们部长们一起做事,那么我们什么都可以不用去管,放手去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了。同时,四位部长性格各异,各有优缺点,但是却都能互补。我觉得,体育部就是一个大熔炉,它将里面的每一个成员都用四个字融合在一起,那就是兄弟姐妹。事实证明确实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大一的干事们之间的了解逐步加深,感情亦随之水涨船高,做事也不像以前一样,以班级或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大家这个集体为单位,体育部也不像以前一样,充满严肃和生疏,取而代之的是欢笑与融洽,那种‘家’的感觉也更加浓厚。从前,在我们部门成员之间,存在着一些隔阂与偏见,在认知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但是,随着大家之间互相的深入了解,以及部门活动所要求的团结互助,大家在心态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成员们的内心变得更加的成熟稳重,也知道了我们生活中各种事情的侧重点在哪,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只是按着自己的某一方面的意识去看待事情,懂得了如何换位思考,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事情,大家的感情得到了很明显的提升,尤其是我们大一的干事,相比刚刚加入部门时。感情上有了本质的提升。相信这在会成为我们大学生活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或许在以后,也会成为我们各自人生的一笔财富!

回顾过去的三个多月的体育部工作历程,从我们加入体育部后的第一个重大活动迎新篮球赛开始再到本学期最重要的田径运动会的圆满结束,四个部长和我们都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但是我们可以自豪的说,这学期我们的工作是功的。在迎新篮球赛的时期,初入部门的我们对于很多关于这一体育活动的情况都一无所知,但是在部长们的细心和耐心的指导下,也在我们的努力下,克服了很多困难,虽然在其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是在最后,迎新篮球赛依旧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紧接着的各种体育活动,一方面是我们的练兵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成了我们之间感情交流的桥梁和阶梯,部长和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感情稳步上升。清楚地记得在迎新篮球赛刚刚开始时,部长们对于我来说,就是威严和榜样一般的存在,对于部长们,我总是充满尊敬和敬畏,甚至于说话偶尔都会紧张和唯唯诺诺,当然也有个人性格比较腼腆方面的原因。在随之而来的体育活动中,在很多方面我们都体会到了部长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四位部长,从来就没在我们面前摆过什么架子,从来都是那么的理性,偶尔的严肃与生气也都只是为了严格的去端正我们的态度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事实也如此,在很多方面我们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四个部长们之间的关系也越走越进。

此次田径运动会,是我们部门本学期最重要的也是必须拿下的活动,从田径队招新那天开始,便意味着我们将迎来本学期最大的挑战,那不仅是对部长们的工作与领导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大一新干事的最有力的检验。运动会临近的前一个月里,在部长们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艰苦训练,在这一个月多月时间里,大家都表现出了极大地积极性。在每次训练前夕都提前到达运动场去为运动员们准备器材和运动所需的物品。部长们也都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表率作用,在各项事宜方面都发挥这重要的作用,鼓励着大家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同时,也在为自己参加的项目不断的训练着。到了运动会开始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去迎接运动会的考验。运动会期间各成员都变现出了很强大的集体荣誉感,从挂横幅开始,大家都积极认真地配合其他部门的成员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也都毫不懈怠的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部长们的带领和大家的努力下,运动会的前期准备工作成功的完成,也为此次运动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运动会开始后,大家也都积极地位运动员助威呐喊,观众席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本部门的干事们在有本学院的运动员的项目时都积极地去准备水和其他物品以便于运动员的项目能顺利进行。对于我本人来说,我感到自己在集体荣誉感上有很强烈的意识,在本学院的运动员在场上驰骋时,我甚至希望自己当时也能在场上去竞争,去为学院取得荣誉。但是在有一些时候也有偷懒不做事的情况,因为觉得自己累了,可是事实却是,四个部长们他们才是最累的,可是从未有过一丝懈怠,在这方面我仍然需要向部长们学习。也更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拥有更强的意志和集体荣誉感。

本次运动会,我们学院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不但是我们学院的荣誉,更是我们部门我们各个成员的荣誉,我们并不会因此而满足而是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的去锻炼自己的,力争在以后的任何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的完善自己。运动会过后的日子将是我的另一个起点,我要做的就是奋勇向前,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迈进,不断的向着前方奔跑。

7.运动会工作总结 体育部 篇七

江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发[2007]7号) 下发后, 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 (皖发[2008]12号) , 明确了我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提出了加强我省青少年体育的一系列措施, 对完善青少年体育的保障机制、构建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体育的工作格局作出了明确要求;制订了《安徽省义务教育办学行为规范》, 统一和规范了全省中小学生的作息时间, 要求各中小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上好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学校在下午课后要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 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

阳光体育实施得好, 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特别是面向广大农村学生, 普及和开展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 逐步形成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共识, 使每天锻炼一小时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二是坚持依法治教, 重视制度建设。成立阳光体育领导机构, 学校一把手亲自挂帅主抓, 并建立了一整套阳光体育活动、评估制度。三是在硬件改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此外, 还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 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 提高其运动能力。

但是, 阳光体育工作发展还不平衡, 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在少数地方和学校, 体育仍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还有些学校,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 体育课程也开不齐、开不足。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方和学校的领导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不到位, 重视不够, 措施不得力。他们认识不到体育更重要的是培养精神品质, 包括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结合作精神等等。二是学校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在有些老城区的学校, 学生活动场地如同一个小天井, 生均活动面积小。农村学校校园很大, 但是有地没场, 有的场地则器材年久失修。有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陈旧、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具体的评价与监督措施, 还有些学校的场地器材根本不适合学生。新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规格标准已颁布四年, 但落实情况不太好, 边远地区一些小学使用的依然是成人规格的篮球架。在以后的督导检查中, 器材是否达标应该作为一个专项指标, 专项督导检查只看宏观是没有用的, 要看真正用到学生身上的东西。目前的情况是虽然场地设备标准有了, 但是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四是学生、家长体育锻炼意识不到位, 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就是出来玩玩, 甚至有的家长认为体育活动会影响学习。

《中国教师》:近年来你们省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上主要做了哪些创新?学生是否越来越喜欢体育课了?是否都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江玲:实施新课标之后, 全国中小学的体育课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课程的理念比较新,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注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发其体育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在体育教学的各环节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体育教学坚持贯彻面向全体学生,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理念。二是体育课在内容上的着眼点不只是原有的竞技体育项目, 一些能够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游戏和培养身体基本运动能力的活动, 在经过加工改造后, 也能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课改以来, 一线教师积极开发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的课程资源, 对自然地理资源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进行了深入开发。例如, 亳州市除了把五禽戏引入课堂, 还把五禽戏作为课外健身的一部分, 具体的做法是, “晨颂《弟子规》, 午做广播操, 晚练五禽戏”。通过挖掘传统文化, 既开展了阳光体育, 又让孩子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的课程资源给体育课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与生机, 改变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的局面, 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另外, 我省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 积极引进垒球、网球、棒球等新型体育项目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如淮北实验小学通过网络招募了一位日本教师福满笃申先生到校担任棒球队教练, 福满教师免费为该校提供了20多套棒球用具, 包括球棒、球和手套。该校把棒球作为校本课程, 在全校普遍开设, 还常年组织该项目的课余训练。2009年组队参加全国小学生比赛, 获得了亚军, 而且是三年级的学生对阵五六年级的学生。

三是方法手段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既注重研究教法又注重研究学法, 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以前的体育教学比较刻板, 方法基本上是讲解示范、练习, 再讲解示范、再练习。而现在的课堂教学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新方法。有些适合学生自己做的就直接把它变成游戏, 变成一些学生可以延伸的东西来做, 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先探究、讨论, 然后教师再把技术的关键点教给学生。这样一来, 学生也变成真正的学习的主体, 课堂活跃了, 教学效果好了, 学生更喜欢体育课了。

我们去视导的时候经常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教师是教哪个学科的, 最不喜欢的教师是教哪个学科的。课改以前的调研结果多次出现最不喜欢的学科教师是体育教师。课改以来, 多次的视导和调研结果表明, 越来越多的学生最喜欢体育课也最喜欢体育教师, 在十几位教师中体育教师基本上能排到前三位。

体育课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运动参与, 但教师素质不一样, 孩子的参与度是不一样的。不过不管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好是坏, 总有一些孩子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 参与度比较低, 所以这些孩子就会不大喜欢体育教师。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度取决于组织者的理念, 如果是秉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一个理念, 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组织课外活动, 学生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总之, 在学校组织课外活动的理念上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中国教师》:可不可以按年龄段分别谈一下当前体育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为什么会导致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您采取了哪些对策?

江玲:我觉得年轻教师比较有闯劲, 加上年富力强, 其教学能够较好地体现课标的精神, 比较受学生欢迎。中年教师也有自己的优势, 主要是经验较丰富, 动作巩固得比较好。但是有少数中年教师评上职称以后就不大努力了, 还有的评上职称之后兼任了总务、政教或保卫工作, 从此不再潜心改进体育教学。这不是他们不够敬业, 也不能说体育教学没有意义, 有时候真的是太艰难。老教师虽然在动作上没有优势了, 但他们大都爱岗敬业。因为他感觉自己快退了, 反而会更加努力, 所以课可能上得更出彩, 更受学生喜欢。有的老教师会产生职业倦怠的问题。工作3至5年的年轻教师也有职业倦怠的问题, 开始的时候感到新鲜, 想把课上好, 也肯于向老教师取经, 但他努力到一定程度, 看到这个专业就是这个现状的时候, 就可能不再专注于教学, 甚至会跳槽。

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对缓解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具有缓冲作用。一般教师毕业后工作3至5年是个坎, 所以我们就坚持组织他们参加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教学研讨、申报科研课题等有利于其专业发展的活动, 例如基本功大赛是3年一届, 一直坚持得很好。通过这些活动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增强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使他们感到有了奔头。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了, 就相对稳定了, 所以教研员要有责任感, 要不断地外塑形象, 内练功夫, 像一个领头雁一样尽到自己的责任, 带好这支队伍。

《中国教师》:您前面所说的3年一次的基本功大赛是全员性的还是局部抽查?从中总结出了哪些先进经验?

江玲:我们发文的初衷就是要求全省体育教师卷地毯式地参加, 并经学校、县、地市的层层选拔, 而组织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让教师的素质有所提高。有的地市能够按照要求来做, 只要是50或45岁以下的体育教师, 都需参加进来, 但少数地市还是无法做到全员参与。地市的基本功大赛虽然不像省级比赛那么严格, 但还是对教师们提出了很高要求, 及格过关, 不及格补考。从历届比赛结果来看, 认真组织辖区教师基本功比赛并经过层层选拔推荐选手的地市, 省级比赛成绩明显优于没有通过选拔直接推荐选手的地市。

我省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已经举办了三届。1998年我省教研活动刚起步, 通过最初的调研工作发现, 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必须要巩固和加强, 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因此, 在全省各地市的大力支持下, 在一线体育教师的踊跃参与下, 我省于1999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全省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 2001年举办了第二届。在优质课评选、公开课、教学计划评选及视导活动的展示课上, 出现的共同问题就是这些体育课的准备部分轰轰烈烈, 非常活跃, 结束部分也很精彩, 但在教学的关键环节——“基本部分”却缺乏手段和方法。据此, 我省组织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精彩片段评选, 所报片段要求去除准备及结束部分的内容, 只报基本部分, 包括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 学生的学习方式 (即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 以及教学情景设计, 即中学课25分钟、小学课20分钟的内容。2004年, 全国组织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录像课评选, 我省推荐的课程中有两节课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展示 (全国共有30节体育课参加展示) 。

遗憾的是我们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 虽然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课上得非常好, 但学校不支持也没有条件制作录像课, 造成了对优秀体育教师的埋没。

《中国教师》: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体育教师会受到歧视, 您是如何为你省体育教师争取均等的专业发展机会的?

江玲:我省也有体育教师受歧视的现象, 最突出的

2011年10月下半月版15

表现是在绩效工资这一块。在我省的体育教研员工作会议上和教研活动中, 常有教师提出类似的问题, 大多数教研员都说在绩效工资问题上, 不只是体育教师, 还有艺术教师都吃了亏。当教师提出此类问题时, 我们的回答是, “要求学校要依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 合理解决体育教师的绩效工资”。

有些体育教师的绩效还是挺不错的, 因为他们还担当着班主任的工作, 而且做得非常好。有一个省示范性高中的体育教师刚毕业不久就被学校聘为班主任, 消息传出之后全体家长对此意见都很大, 认为她是学体育的不可能称职, 于是写联名信要求更换班主任。校长找这位教师谈, 转述了家长的观点并表达了学校希望换班主任的意见。不肯服输的她向校长做了保证, 约定3年之后见成效。结果3年过去后, 她带的那个班成绩最好。现在她当哪个班的班主任, 学生就争着要去她的班级。诸如此类的事例我们都会通过教研渠道广泛宣传, 让体育教师开阔思路。

在省级课题立项时, 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多方争取为一线教师的课题立项, 并在立项后给予指导, 参与研究, 提供服务, 包括文献资料、相关课题相关材料的收集、数据的处理等方面。

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 我们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历年的优质课评选中都有明文规定, 必须有农村学校的课。在推荐录像课参加全国评选时, 同等质量下, 我们会优先选送农村的课。因为农村教师在缺少资源、缺乏机会的情况下, 依然能把课上好, 说明他主观上特别努力。2008年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我们就报了一堂农村教师的课, 他的课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 并被推荐为现场观摩展示课。没想到校长认为这对学校没什么益处, 不同意派该教师去大连上公开课。我们找了当地的教育局长, 教育局当即表态同意拨付差旅费, 为教师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支持。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 我们除了“走出去, 请进来”, 每两年也会组织一次面向全省的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此外, 我省很重视课程开发类的优质课, 比如韵律操、五禽戏、滚铁环的录像课都曾向全国推荐并都获得了一等奖。如2008年我们推荐的韵律操课, 教师设计得非常用心, 教学设计也别具一格, 她把基本的活动能力提炼出来, 再把它串编起来就变成了韵律操, 整个授课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非常有活力。

总之, 只要是对教师发展有利的事情, 我们都会积极想办法, 而且想尽一切办法, 尽量让他们参加。例如课程改革以后小学阶段没有教材, 小学体育教师就没有机会参加课改培训, 鉴于此, 我们在中学课程改革发展研讨等活动中, 把小学教师也带了进来, 让他们参加培训学习。还有2007年年底, 我们为全省小学体育教师争取到一次培训机会, 培训在淮北举行, 本来会议的规模是260人左右, 结果到会教师多达360多名, 但我们还是克服困难, 顺利完成了培训任务。

每次搞教研活动, 我们都会精心谋划, 既包括评选、比赛活动, 如体育教师科研论文评选、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录像课评选、精彩片段评选、教学设计评选, 也包括各种观摩学习、知名专家教授讲座等, 用形式丰富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 开启教师智慧, 拓展教师的工作思路, 为我省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教师》:随着家长维权意识的增强, 学校体育开始走向保守, 凡是有可能出现意外的课程一律砍掉, 学生由此失去了体验丰富体育课程的乐趣, 失去了培养勇敢、顽强等优良意志品质的机会。对此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江玲: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单杠、双杠在多数的学校里已经不见了, 小学体育活动常用的联合器械、肋木、平梯现在也已很少见。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是场地限制。学校场地小, 学生数量多, 没有适合做这些活动的专门区域, 客观上不便管理。另外, 也有学校领导不重视、怕麻烦的因素。其实, 这些健身器械的使用对促进学生生长发育,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 只要使用措施得当, 组织有力, 学生掌握安全可靠的技术要领, 基本是没有什么危险的。建议在专项督导工作中, 一定要把学生锻炼场地器材的配备、使用情况作为重要检查内容, 并针对检查督导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被检查单位整改后需报送整改情况报告备查, 这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中国教师》:你们地市一级的教研员工作开展得如何?

江玲:我省教育学会有体育专业委员会, 各地市也都设有专业委员会。各市教研员都是省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同时也是各市教研活动的领头人, 他们都比较努力, 但教研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自己本身缺乏培训机会。

各市每学期开学都要召开教研工作会议, 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有教学研讨、讲座、公开课和各种评选活动。每年除参加省里组织的教研活动外, 还安排教研员参加旨在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特色化、个性化的各种全国性教研活动。

体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 必须要经常组织活动, 不做活动, 教师就没有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应该说我们组织的每一届教学观摩展示, 都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非常值得肯定。但开展大型活动存在问题, 主要是活动经费严重不足。现在有关部门对活动收费限制很严, 体育学科没有教材, 没有赞助单位, 主办方只给少量的经费, 难以维持活动所需, 这也是下一步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8.运动会工作总结 体育部 篇八

关键词: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社区体育运动;相互关系的研究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将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設。

学校课外体育包括校内和校外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锻炼包括校外自我锻炼、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等。社区体育指学生参加的由其所居住地区(或邻近地区)的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我国向来强调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我们农村社区一般都有文化站。最近几年国家狠抓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已逐步在农村建立了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等,这些场所,设施完善,富地方特色。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民办文化,丰富农民群众精神生活。

一、目前的农村社区普遍具备了社区体育锻炼的基本要求

1.设施比较齐全,比如说文化站建成篮球场、乒乓案、羽毛球场、同时兼具跳舞、跳绳、武术等体育活动的空间要求。2.农村社区居民都愿意参加社区体育锻炼,而且这种需求是越来越明显。3.阳光体育和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相同之处。

二、社区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外体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

2.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文化学习。

3.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阳关体育运动不仅是学生,更有助于农村社区文化发展。政策保障、内容、方式

1.阳光体育运动能带动本地农村文化活跃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已经在火热建设中,但仍不够完善。比如说笔者所在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首先,没有人教,没有人组织。让中学生在晚自习后,高高兴兴地参加社区的体育锻炼,完全可以以教师的身份来教授大家,比如说健美操、跳绳、踢毽子、呼啦圈等。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让我们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引领农民,他自己本身也获得了快乐和自信。

2.学生和家长关系更加和谐当前很多家庭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融洽,原因之一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沟通缺少交流。学生在社区文化体育锻炼中既可以教又可以学,既可以教给父母锻炼的科学方法,也可以向父母请教。

3.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让他们的特长能够展现可以在社区文化站当辅导老师,交给他们带操、辅导、组织活动等任务。对于这些学生发挥的作用和贡献应当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和肯定。

四、存在的问题

1.影响学生学习。农村社区体育锻炼设施完善、内容丰富精彩,而且不受人约束,为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科学地安排锻炼时间、锻炼时间间隔以及锻炼的负荷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妥善处理好学习和课外体育锻炼的关系,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得益彰,松弛有度。②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间、负荷及锻炼的间隔,应当在中学生能承受的负荷范围之内,而且锻炼的时间、次数都要试完成课业情况而定。

2.管理混乱,容易出安全问题。

五、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阳光体育运动的课余训练与竞赛反映了本地的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学生更感兴趣。社区体育锻炼也是一种体育锻炼,社区资源更是重要的体育资源,更有助于展开课程资源。

身体素质类(呼啦圈、橡皮筋、跳绳)

健美操简单美观、大方、健康、活泼、参与性强。

羽毛球

韵律体操和体育舞蹈以及排舞(健身操)

球类(篮球、足球、羽毛球)

民族传统项目(武术、喜庆秧歌)

家庭组合竞赛类亲子游戏

六、注意事项

1.活动必须由班主任到场负责管理,做必要的技术指导。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班主任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

3.如果遇到小型体育竞赛,体育老师必须提前到达比赛场地。各班快速、有序地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比赛。

4.遇到阴雨天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由班主任自行在教室进行室内游戏(器材自备)。

5.学校给予否定,打击学生自信心和参与心。不可否认,当今的教育注重学生的成绩,但我们更应重视学生的学习的态度、习惯养成、意志品质、自信心、自尊心、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6.政策扶持(农村文化站保障安全机制、学校加强激励机制、资金投入。)

七、结论

1.阳光体育与社区体育不仅要求我们在思想上重视,更要求我们在保证体育课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挖掘与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让阳光体育为社区体育的开展助力。

2.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并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切实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根本目的,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健康全面发展。

3.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协同一致,各尽其责,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不断挖掘和探索更为有效的开展阳光体育走进社区体育的方法和途径,真正让学生自觉地走出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向社区、走进大自然。参考文献:

[1] 聂盼.北京市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A]. 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 2011

[2] 袁熹.近代北京体育运动的发展[A]. 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 2000

[3] 杨梅.体育文学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A]. 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 2008

9.运动会工作总结 体育部 篇九

让学校运动会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发展

当今学校的.体育运动会,除了少数学校以体育节的形式改革运动会外,大多数都是传统的田径运动会的模式.本文提出了把学校体育改革的新理念融入运动会的设想,从而使学校运动会的开展能够真正学生为主,成为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催化剂.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内江科技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年,卷(期):200930(12)分类号:G81关键词:学校运动会 学校体育改革 催化荆

10.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篇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及《金沙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县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艺术展演活动的通知》及清校基【2012】06号文件通知,我校高度重视,认真成立以何仕宪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安排孙志敏、张显政两位老师负责,现将我校开展活动总结于下:

一、以“铭记历史、爱我中华,在阳光下成长”为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二、开展活动的形式

1.活动形式包括:三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踢毽、跳绳、跳皮筋、跆拳道、长跑、自编操、广播操、健美操、游戏、武术操、校园集体舞等。

三、开展锻炼时间

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早晨第二节课后和下午第二节课后的课间体育活动以及其他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

四、实施情况及保障措施

1.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日常教学计划,精心安排“课外体育活动表”,并形成制度,不得随意挪用或挤占课外活动时间。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调整作息和上课时间,将每天上午课间操时间调整为30分钟,坚持做好“两操”,每天下午第二节课结束后,安排大课间活动。

2.扩展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使学生在系统锻炼中增强体质,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并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结合本校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五、活动完后,学校请专业技术人员摄制光盘交教管中心总结,学校

认真做好总结,收集相关资料归档。

11.运动会工作总结 体育部 篇十一

世界群众体育运动会(之前几届称为世界传统体育运动会)是由国际群体协会(TAFISA)创立的世界体育文化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1992年以来已举办4届。此项运动会得到国际奥委会、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资助,逐渐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组成部分。举办世界群众体育运动会的目的是宣传展示世界各地的传统体育活动,通过表演和竞赛,使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体育遗产能够得到继承和发展。为提高运动会的观赏性和在年轻人中的吸引力,近两届增加了一些新兴体育运动,如极限运动和电子竞技,开始倡导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的和谐共存。

此次运动会,中国健身气功协会选派了由10人组成的健身气功代表队,在历时6天的运动会期间,先后在不同场合进行了多次表演展示:7月6日,健身气功代表队在开幕式前的游行途中即兴做了表演展示,引来众多代表队和市民的关注。7月7日,按照运动会统一安排,健身气功代表队在希奥利艾主会场体育馆广场表演展示了武术和健身气功,赢得了观众的好评。7月8日,运动会组委会为各代表队在希奥利艾体育场专设了表演展示区,健身气功代表队在主区做了两次表演展示,发放了宣传材料,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12.运动会工作总结 体育部 篇十二

1 问题的提出

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切实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和推广全民健身计划的体现。学校运动会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长期以来学校传统的运动会主要以田径项目以及球类的比赛为主, 竞技性强、组织形式、比赛项目、活动方法单一, 内容枯燥乏味, 参加比赛的学生人数少, 对比赛结果也不关心, 形成了多数人看, 少数人干的局面, 因此难以达到举办校运动会的最终目的, 不能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和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意识到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制定具体科学合理的改革竞赛内容与形式的目标, 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 改革学校传统运动会模式势在必行。从2001年起我校对传统的校运动会进行改革, 把每年的四月份定为学校的体育节, 在体育节中开展系列体育比赛、讲座和活动, 设置进行健身性、创造性、表演性、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综合性、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比赛, 给学校的体育竞赛增添新的活力, 把体育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重大举措, 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的多维载体, 以更新、更全、更有效的方式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使之成为全校师生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体育盛会。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法、个案研究等。

研究对象:自2001年学校开展体育节活动以来, 历届全校师生以及每班20名学生家长, 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我校的体育节已经召开了九届, 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喜爱, 被学生们誉为“最快乐的节日”。此课题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学校体育实际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体育节推动了学校运动会的和谐、共同发展, 促进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及学校一起体验体育节带来的乐趣, 把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良好的结合, 成为联系全体师生和家长的纽带。

3.1 精心组织, 精致打造

3.1.1 不同主题体现特

每年的体育节以奥运会、青奥会、阳光体育等设置不同的主题, 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可操作性。

3.1.2 组织动员营造氛围

四月初利用周一全校集体晨会时间向学生进行体育节的动员, 发动全校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节活动中来, 亲自去体验体育节带给自我的美好感受。

3.1.3 弘扬校园体育文化

历届的体育节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自我设计节徽、吉祥物, 学校组织评选, 优胜者所设计作品作为本届体育节的节徽、吉祥物。同学们自我制作体育小报、自画所崇拜的体育明星画像、布置班级体育黑板报、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等富有体育文化内涵的内容, 使校园处处洋溢体育文化的氛围。

3.1.4 系列讲座增长知识

为保证体育比赛的顺利进行, 增长同学们体育方面的知识, 体育组在全校师生中举办系列体育讲座, 使全校师生基本掌握比赛规则, 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对教师集中进行裁判工作的培训, 做到比赛中零差错、零投诉。

3.1.5 开幕仪式隆重热烈

精心准备和组织体育节隆重而热烈的开幕式和入场式, 让学生全方位的感受氛围。国旗方队在护旗手的护卫下,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体育节的节徽富有创意, 表现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校旗方队步伐整齐, 体现了学校体育风貌。各班方阵不同特色, 朝气蓬勃。

3.2 变革形式, 匠心设计

学校体育节的指导思想是全体性, 通过竞赛项目设置的变化、组织形式的改变吸引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在运动项目的设置上, 淡化竞技性, 强调大众性, 体现集体参与性, 设立具有健身性、创造性、表演性体育项目——广播操、团体操、健美操、集体舞、自编操以及身体素质项目。竞技性体育项目——普及型的田径、球类、棋类等项目为主的体育竞赛和与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比赛。娱乐性、运动能力性的体育项目——民间体育活动、跳短绳PK赛等。观赏性体育活动——体育表演、体育录象、体育歌曲等。综合性体育活动——体育节节徽、吉祥物设计、体育节口号、啦啦词、体育知识竞赛、体育绘画、自做体育小报、体育摄影、体育征文、体育图片展览等活动和比赛。

精心选编和整理出师生乐于共同参加的集体比赛项目, 便于师生交往互动、融洽师生关系。奥运火炬传递、迎面接力、多人多足行、齐心奔奥运等, 为师生提供同场竞技的机会,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师生共同参与意识。邀请学生家长到场参加亲子体育比赛, 家长与孩子组合参与趣味性游戏项目:搬西瓜、大脚板同步行、车轮滚滚、袋鼠迎奥运、翻轮胎、抬轿子、垫上滚翻过河、组合花样跑、组合耐力跑等。

3.3 实验结果成效显著

3.3.1 群众基础得以体现

体育节设置的项目类别十分广泛, 适合各种层次、各种能力的学生参加, 深受学生的欢迎, 师生和学生家长全员参与, 充分体现了广泛的群众性和良好的生命力。

3.3.2 教育功能充分发挥

体育节活动把体育融入到教育之中, 提高师生及家长对体育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刻苦精神, 不畏强手、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 增强学生体质, 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情感, 有目的、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3.3 体育兴趣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参加比赛的兴趣, 激发学生参加比赛的主动性, 是学校运动会改革的目标。体育节把趣味性、竞争性、民族性、开放性、实效性、全面性、时代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满了勃勃生机,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强化体育意识, 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体验到参与体育的欢乐, 形成体育增进健康的意识和习惯, 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提高体育素养, 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3.3.4 运动成就予以满足

体育节活动不仅设置集体比赛, 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适当设置一些具有竞技性的个人比赛项目, 使那些具有运动才能的学生得以施展, 发挥示范、激励的作用, 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3.3.5 个性潜能有所施展

体育节活动给每个学生设置了表演的舞台, 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个性得以张扬, 潜能有所施展, 活泼好动的天性暴露无疑, 校园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使学生充满阳光、校园充满阳光。

3.3.6 学校体育延伸家庭

体育节与广大学生的家庭联系, 推动社会对体育的重视, 更有利于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学校与社会的沟通, 提高学校在社区中的形象与地位, 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良好结合, 有效地拓展体育教育的功能, 体现家庭体育, 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教师、家庭和学校体育结合的三维一体。

3.3.7 集体观念融入意识

体育节中设置的集体比赛项目, 学生通过团结协作参与到比赛中, 在融入集体和团队过程之中, 共同体验比赛的乐趣, 培养团结拼搏的精神, 体现每一个人的价值和作用, 体现班集体的凝聚力, 大家感受到团队作风、团结一致战胜对方的境界。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体育节以崭新的理念和指导思想, 更具灵活、有效、开放的形式和更易于实施的组织形式, 把健康与趣味相结合, 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 满足了学生的参赛欲望, 体现了重在参与的大众体育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节, 不仅仅是传统运动会的本质回归, 同时也是现代人文奥运的体现。

(2) 改革学校传统运动会, 最大程度地开发了学校运动会的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以此增强了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素养、扩大知识面、增进学生的健康和体育能力。进一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使之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体育节活动在我校人人主动参与, 个个有参赛资格, 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节活动之中。通过努力与付出之后, 体验成功、团结合作、共同参与的乐趣, 为学生展示体育特长, 体验竞争的激烈, 提供平台和机会。学校的体育节已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盛会, 发挥和拓展了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 实现学生主动参与体育、体验体育、享受体育的目的。

(4) 改革后的体育节, 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参加, 都乐于参与、都能体验体育、享受体育的节日。体育节节日气氛浓厚, 各项活动的开展, 更增添了活动的节日氛围, 激励了学生的斗志, 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体育兴趣与能力的培养、终身体育观的塑造、意志品德的锤炼, 高尚情操的陶冶, 综合素质的提高。

4.2 建议

(1) 体育节要进一步充分发挥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等方面的优势和群众竞赛的功能, 达到始终面向全体学生, 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的目的, 不断强化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技能, 使学校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社会, 面向未来, 面向终身。

(2) 体育节是推动学校群体活动开展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作为学校组织者要始终结合学生身心特点, 富有创意的设置科学、有效、简便、有趣、有恒的大众性体育竞赛项目, 激发每一个学生对学校体育参与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3) 学校的体育运动会改革要始终立足于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坚持“终身体育”的主导思想, 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观点, 坚持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推广。

摘要:本文立足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终身体育”为主导思想, 贯彻全民健身运动, 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改革学校传统运动会模式, 变运动会为体育节, 把趣味性、竞争性、民族性、开放性、实效性、全面性、时代性有机地相结合, 使学校的体育节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盛会, 发挥和拓展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 实现学生主动参与体育、体验体育、享受体育的目的, 体现现代人文奥运, 推广全民健身运动。

关键词:改革,校运动会,营造,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赖天德.校运会, 别落下一个学生[J].学校体育网, 2004.

[2]邢树强.新世纪学校运动会的改革[J].体育文史, 2002~2006.

13.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总结 篇十三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们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

注重实效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阳光体育运动,我们成立了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管理网,层次清晰、职责明确,人人参与,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每年有专项经费用于阳光体育运动,把阳光体育运动工作列入到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中。班主任老师也把阳光体育运动列入班务重点工作。学生们在运动中锻炼了身体,接受了集体主义的教育,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弘扬了体育精神,创建了我们校园的体育氛围。

二、宣传到位

营造氛围

2007年3月27日“迎奥运到计时100天既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我校健美操队在启动仪式上进行了展示,借此契机,我们利用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晨会、课堂教学等阵地进行了发动宣传工作,号召全体师生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来,把口号“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深入到大家心中,广泛传播健康理念,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体育锻炼热潮。

三、突出亮点

凸显特色

1.师生共同做操。为了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学校改变了作息时间,把教师早操的时间融入到学生的大课间活动中,与学生同做一套广播操,为了使教师能正确的掌握动作,学校工会还特地安排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学生的广播操。每天教师与学生一起在优美的旋律中做操的场面也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们优美的动作也深深震撼了学生,大大提高了他们锻炼的积极性。

2.师生共同长跑。08年11月“阳光体育活动与祖国同行冬季长跑”活动在我校两个校区同时启动。余仙凤校长向全体师生发出了倡议:号召我们的学生向奥运健儿那样,人人参与,人人拼搏,在运动中领略体育的魅力,感受体育的激情,体会运动的快乐!至此,我校每年的冬季长跑活动也拉开了序幕。这时我们的教师不管年轻还是年老也一起加入了长跑的队列,教师们的坚持精神给学生做了最好的榜样,也诠释了体育的精神内涵。

3.确保活动时间。学校按照课程设置,开足体育课节,保证每周每班课外活动及每天的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在校一小时运动时间,此外我们还把体育锻炼延伸到了家庭,每位学生都收到了学校布置的一份体育回家作业,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每天回家坚持锻炼半小时,同时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响应了全民健身的号召。(材料附后)

4.游泳特色显示。我校是省游泳特色学校,除学校游泳队坚持每天的正常训练外,每年暑期我们还举办游泳培训班,游泳夏令营,要求每位就读爱山的学生在小学毕业前都要学会游泳,学会这项生存的本领。学校还自编了一套游泳操,在雨天室内进行练习,从不放弃雨天锻炼的时间,坚持落实阳光体育运动。

5.校本课程开发。体育组重视课题研究,《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成为区立项课题,着重研究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不仅开发了以游泳为主的校本课程,还把“高尔夫”这项绅士运动引进了课堂,由周旦、陈炳奎两位老师担任教学。确定每届的三年级学生接受学习,真真实实的把我们的校本课程扎根校园。

6.加强大课间活动。我们建立了“大课间”活动制度,每学期开学,体育组就制定好课间活动的计划,并人手一份,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每天按照体育组事先划分好的区域、各

年级学生在班主任、副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跳绳、接力赛、仰卧起坐、后踢腿跑、立卧撑„„,每天操场上都呈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7.国家体育俱乐部。08年申报并被批准我校为国家体育俱乐部,借此机会,我们的老师如虎添翼,更是大力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成立了学校游泳队、田径队、乒乓球队、定向运动队、健美操队、三棋队,在普及运动的基础上使运动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不耽误学习的同时参加课余时间的系统训练,增强体质的同时为校争得荣誉。学校游泳队多次参加省比赛获团体前三名的好成绩;定向运动队二次参加湖州市中小学生定向运动比赛均获一等奖;三棋队2006、2007连续两年获吴兴区团体冠军、08年获团体第二名;乒乓球比赛近五年连续获区比赛团体第二名;田径运动会07年获团体第四名;08年获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健美操队在“迎奥运到计时100天既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市运会”开幕式、退休教师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中参加表演,获得各级领导的好评!

8. 欢乐健身展示。我运动、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为了使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续的开展下去,第一阶段结束后,体育组与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联合开展了“欢乐健身,炫舞校园”主题大队活动,活动中学生表演了我校自编的游泳操、健美操、篮球球技、花样跳绳等节目。学校还表彰了一批在阳光体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市体育局费永康局长还对学校进行了体育俱乐部的授牌仪式。

四、常规教学

永抓不懈

课堂教学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主渠道,我校体育教师人人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悉心传授学生运动技能,使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我们更是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行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每学年举办“体育节”,召开校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每月课外小型竞赛,倡导学生人人参与,极大的丰富了师生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也充分体现了“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宗旨。

14.运动会工作总结 体育部 篇十四

总结

街道办事处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工作总结2007-02-06 09:52:10

崇尚健康文明、倡导体育运动

——××市××街道群众体育活动情况简介

××市××区××街道办事处位于××市中心,是市党政军等重要部门的办公所在地,也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中心,街道辖区面积为平方公里,有二十个社区居委会,驻街中央、省属及市直单位多家、人口万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全街各类民间体育活动队伍支,参加体育运动人数余人,占全街人口近。

几年来,我街积极开展区域性报告总结群众体育活动。在注重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全民健身的高质量化,摸索出一条开展社区体育运动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被省市评为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身意识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因此,我们把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列入重要议题,作为推动辖区内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确定一名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管理,以街道为龙头,各单位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形成网络化管理,做到年初有计划、每月有活动、年终有总结。各单位有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在对市、区两级文明单位的考评中,把是否开展文体活动作为考核标准之一,真正使社区体育作为一项群众性活动落到实处,并健康有序地开展下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

我们充分利用社区居委会“五栏一室”这一宣传阵地,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严格按照市区体委的活动安排,制定活动方案,并投资在辖区内重要路段树永久性标语和大型彩绘宣传牌,新建一条科技宣传街,发动驻街单位利用宣传车,穿街巷进行宣传,印发宣传材料到各社区发放,将好的典型事例通过电台、电视、报纸进行宣传,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出全民健身的健康氛围。“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就是幸福”是我们一彩绘宣传牌上的口号,也是辖区居民的共识。

二、充分利用资源,构建服务体系

××街道地处××市中心,辖区党政军机关都有体育活动室并配有健身器

材。

各社区都设有文体活动室,文体活动广场。社区和单位资源共享,经常开展体育活动,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

辖区南湖公园早晚为健身群众免费开放。

各学校都认真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街道建立了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内有全套健身器材,设有棋牌室、康乐球室等,并辟有两处室外健身路径。

市区两级体委都是辖区单位,为街道开展报告总结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们不但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更在活动场所、运动教练、裁判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

今年初,《关于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下发后,辖区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与街

道联系,选送了一批思想品质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热爱社区工作的文体活动积极分子,组成了一支由专业体育工作、群众体育工作者和群众中涌现出来的体育活动积极分子为主体的社区文体活动辅导员队伍,到社区长期指导工作,使街道的群众体育活动工作在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政府投入、单位支持、社区协调,构建了我们群体活动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我们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卓有成效

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精神,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文体活动室,文体活动广场等,与社区单位密切配合组织开展拔河、游泳、登山、钓鱼、球赛等各类体育活动,使社区居民相认、相识、相知、相

助,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形成平等友爱,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邻里互助,团结进步的人际关系,传播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街道仅晨练点就有多个,近万人参加早锻炼。南湖、南司两社区的门球场内每天都有老人的身影。市委大院内太极拳和太极剑队伍人员多,活动有规律,南湖公园内一支余人的舞蹈队伍每天活动,快节奏的迪斯科,欢快的竹板舞和风姿卓约的蒙古舞是他们的保留节目。

延支山社区的太极拳队伍在报告总结迎接党的八十一年生日时,自编自演了一台丰富多彩的节目,抒发了对党的热爱之情。能仁寺社区和南湖社区联手举办的反对邪教揭露“×××”邪教本质的图片展,用科技、文明的方式吸引近千人驻足观看。由社区工作者自发组成的腰鼓队,每逢街道有重大活动,他们都有精彩的节目参加表演。

辖区各机关团体每年都定期举办

职工球类、游泳、棋牌等比赛,提高了机关干部职工的体育水平。

每逢周末,从好汉坡登庐山的人不计其数,他们中大多是自发结伴,也有社区和单位组织的登山比赛,熙熙攘攘的登山人群,构建出秀美庐山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社区体育工作不能照搬以前的老方式和老作法,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进和更新才能充满生机,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我们将每年对体育活动有固定投入,并逐年增加。根据街道的实际情况,我们对今后的群众体育活动有一些设想,将对各类群体的体能进行细致地调查摸底,科学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我街群众体育工作的纵深发展。拟每隔三年举办一次全街各单位,纯居民参加的综合性运动会,开展广播体操的普及工作,积极挖掘潜力,为体育事业创收,使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吸收兄弟单位的先

进经验和作法,取长补短,推动全民健身赞助工程,为社区体育朝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开展奠定基础。

15.运动会工作总结 体育部 篇十五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以陕西省8所高职院校的900名学生和50名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研究结果与分析

运动会名称不一致以前, 所有的学校运动会都称为“第XX届田径运动会”。随着体育节的开展, 运动会的名称发生了较大变化:有的称“第XX届体育节” (占13%) , 有的称“第XX届体育文化节” (占13%) , 有的称“第XX届田径运动会暨体育节” (占13%) , 有的称“第XX届田径运动会” (占61%) 。体育节举办难度较大, 没有可供参考的模式, 所以举办的学校较少, 但效果较好。各院校应多交流, 互相学习, 多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节。

参与运动会的学生人数偏少调查的所有学校对运动会都很重视, 把运动会列入了学校的学期体育工作计划或年度工作计划。调查发现, 几乎所有学校都有学生裁判员, 但岗位太少。调查显示, 有65%的学生希望参与运动会的组织工作。总之, 目前, 在运动会的组织过程中学生参与较少, 应通过改革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运动会的组织过程中。而检验一届运动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便是学生的参与程度。目前, 大部分学校还是限制参赛人数。通过调查得知, 以系为单位参加比赛, 极大地限制了参与学生的数量。参加最多的学校为32%, 是举办体育节的学校;参加最少的只有6%, 是举办传统的田径运动会的学校。因此, 应该尽可能举办体育节, 丰富运动会活动内容, 鼓励学生参与到运动会的比赛中, 体验运动乐趣, 培养终生体育意识。

运动会活动内容偏少学校田径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是运动会的灵魂。运动会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是吸引学生参与的重要条件。从调查来看, 体育节的活动内容最多, 参与的学生也最多;其他开展田径运动会的学校比赛项目基本相同, 且严格按照田径比赛规则要求限制参加人数, 学生不喜欢。调查得知, 体育节活动内容多, 学生喜欢度最高, 田径运动会活动内容少, 学生不喜欢。应该大力提倡开展体育节, 丰富比赛内容, 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

奖励方法单一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努力拼搏是一种鼓励, 同时也是对运动员在以后从事体育活动的一种激励。通过调查得知, 各学校设置的奖项有:集体奖、单项奖、精神文明奖、道德风尚奖等;团体奖励前六名, 个人奖励前三名。获奖学生比重也非常小, 占参赛学生的40%。由此可以看出, 运动会奖项设置较少, 而且单一, 奖励人数较少。所以, 应丰富奖品种类, 增加奖项, 增加奖励力度。

场地小、经费不足通过调查发现, 有5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田径场太小, 有58%的体育教师也认为学校田径场不够大。由于近几年高职院校扩招, 学生人数增加较快, 被调查的学校学生人数基本都在8000~10000人。要在一个田径场里容纳这么多人是不可能的, 因此, 不同场地同时举办不同项目的比赛, 可以克服场地不足的弊端。另外, 运动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一定的活动经费, 而且运动会经费对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有保障作用。通过调查得知, 很多学校对运动会的经费投入不足。只有20%的体育教师认为学校对于运动会的经费投入充足, 有55%的体育教师认为投入不足。由此可以看出, 学校在运动会中的经费投入整体不足, 在节约经费的同时, 学校应尽可能增加运动会的活动经费。

教职工参加比赛的情况并不乐观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中, 教师的参与能极大地带动学生的参赛热情, 但教师参与运动会的状况并不乐观。一是教师的比赛项目少, 大都是娱乐性项目, 较少竞技性比赛;二是没有师生共同参与的项目;三是教师参与的人数较少;四是领导很少参与。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 目前, 部分高职院校开展体育节受到学生的欢迎, 应该大力推广;但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开展田径运动会, 活动内容较少, 学生参与人数受限, 场地器材及活动经费也不能满足运动会的需求, 应该及时予以改革, 适应学校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的改革对策

首先从思想上要进行改革, 抛弃单纯的竞技田径运动会的误区。建立起“全员运动会”、“欢乐运动会”等新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对学校田径运动会的认识, 根据各地各校的条件和自身的体育文化氛围, 开展学校体育节。

大力开展体育节体育节以其特有优势弥补了学校田径运动会的不足, 符合当前的体育教育思想和理念, 并且学生喜欢, 各学校都有开展体育节的物质条件。各学校应该以体育节的形式开展学校运动会, 切实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大型体育活动对学生长期参与体育活动的激励作用。

丰富田径运动会的活动内容首先, 必须保证足够数量的符合国家田径规则规定的田径比赛项目;其次, 必须从全体师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出发, 竞赛项目应以体育教材为主, 其内容和形式应有较强的可变性和选择性;再次, 必须丰富运动会的活动内容, 增加活动的娱乐性, 增加集体比赛项目;最后, 应该丰富教师的体育活动内容, 鼓励教师和学校领导积极参加运动会。结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学生实际情况, 运动会的活动内容可包括以下内容:健身类体育活动、竞技类体育活动、娱乐类体育活动、创造类体育活动、观赏类体育活动、知识类体育活动。以上各类体育活动内容之间可以互相渗透交叉, 并可与校园其他文化形式互相配合。活动形式应灵活多变, 活动内容应根据运动会的性质、主题、规模和参加者年龄、性别、兴趣来设置。对有关比赛项目的规则、所用器械规格应作相应要求和调整, 以适应普通学生和教职工身体素质的特点。

增加运动会奖项首先, 增加奖项, 奖项设置多元化。根据学生和学校的特点, 可以灵活设置一些奖项。如有学生在运动会期间捡到贵重的手机、钱物等, 可以设置一个特殊奖项, 对这些学生予以奖励;还有些学生在运动会比赛中带伤参赛, 没有取得好的成绩, 虽败犹荣, 也可以给予奖励等。其次, 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重, 应加大精神奖励力度, 多设一些精神上的奖项。如运动会后, 可在黑板报上开设冠军专栏, 在校园广播中进行表扬, 可向家长表扬获胜的运动员等。

节约经费, 多场地举办比赛在活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 节约经费是举办好运动会的必要条件。应发挥集体智慧, 奖品既让学生喜欢又花费少, 工作人员报酬既合理又能激励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由于现在各学校有多个校区, 同时学生人数较多, 集中在一个校区举办运动会, 不利于其他校区的学生参加和观看, 因此, 应在多个地方同时举办不同项目的比赛, 方便学生参与和观看。

目前, 部分高职院校以体育节替代了传统的田径运动会, 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还有些高职院校的田径运动会现状不容乐观, 故应大力提倡以体育节替代田径运动会, 并且加大改革步伐。最根本的是从思想上进行转变, 抛弃单纯的竞技田径运动会的误区;要打破“精英运动会”、“正规运动会”等旧观念, 建立起“全员运动会”、“欢乐运动会”等新观念。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对学校田径运动会的认识, 使学校田径运动会根据各地各校的条件和自身的体育文化氛围灵活开展, 才能为学生树立终生体育思想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体育节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形式, 具有传统田径运动会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 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不受学生喜爱, 以体育节替代田径运动会是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节,田径运动会,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学校课外体育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2]曲宗湖, 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3]芦金峰.新体育课程标准与高校运动会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 (3) .

[4]季浏.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6.高考体育加分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篇十六

关键词:高考体育加分 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250-01

高考体育加分,它不仅是一项鼓励体育特长生的高考政策,也关系着学校体育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对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1 高考体育加分能促进多元化人才的培养

高考体育加分这项政策的出发点在于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那么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这方面美国大学的思路或许能带来有益的启迪。美国大学选择体育特长生其目的是为了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自主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加之美国高校体育氛围浓厚,对高水平运动员可谓求贤若渴。岂止加分,还有丰富的奖学金奖励。激烈的竞争决定了高校不会自找滥竽充数之辈。中国的大學也面临激烈的竞争。这样就能树立培养多元化人才的观念,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我校每年有几十名学生在体育高考加分中得到了实惠,有的学生因为加分而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有的因为加分而选择了自己理想的专业。我认为体育加分是学生在体育方面付出努力的回报,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肯定,是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有一种趋势要取消高考加分。高考加分政策由来已久,它最初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对有特长的学生来说,单纯以高考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和选拔方式,不能顾及他们的特点,加分给现行高考制度开辟了一条辅助通道,有利于确有特长的考生脱颖而出。所以高考体育加分对于打破应试教育弊端,消除“高考独木桥”的负面影响,推行素质教育、体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如果高考不加分会产生另种不公平。高考加分政策是经过有关方面认真研究权衡和多年实践逐步完善的,对体育优秀学生的加分照顾是符合鼓励学生全面发展,鼓励拔尖人才这一原则的,因此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不容质疑。

显而易见,高考对各类优秀学生实行加分照顾是一种对高考制度缺陷的补充,是维护教育公平的手段,学生不再是死读书和读死书,而是在体育、艺术等方面脱颖而出。所以高考体育加分能促进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它符合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2 高考体育加分能推动体育教学

在目前高考只有智育科目的情况下,体育加分最能体现体育在评判学生综合素质中所起的作用。体育是一个终身学科,能在高考中体现出来,对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动力。

如果一个地级市每年能有几百名考生获得体育加分,体育加分就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会大大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与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体育部门也会把办好每年关于高考的体育比赛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不但地级市的比赛受到社会的关注,就连各县的选拔赛也会受到广泛关注。不但家长、学生、学校关注,地方媒体也会关注。这对比赛公平是极好的监督。总之,借高考体育加分的东风,可以把现在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大大推进一步。

田径是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游泳除了是很好的体育锻炼,还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本领,武术、健美操……中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把广大中小学生参加这些运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提高国民体质将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高考体育加分从根本上调动了中小学生参加这些运动的积极性。我校除了每年有几十名获得加分的学生外,学生的体育素质也大大提高了,优秀率达35%以上,达标率100%。

高考体育获得加分的学生,他们一批批步入了大学的门。他们一个个独具体育特长,身体健康、身材美好、文化也过得关,颇具青松气质红梅品格。在校的中小学生能不羡慕吗?他们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大大推动了体育教学,甚至还可创造奇迹。

3 高考体育加分影响着全民健身的开展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不是只需要一部分人,而是需要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高,需要全国人民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青少年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纲要》强调了青少年和儿童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要求“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要求学校、单位、家长等都负起保护和扶助青少年与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学校在青少年和儿童健康成长中处于特殊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创造条件、促进和保证学校体育的开展。要深入体育教学改革,教育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增强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终身体育的知识、技能和习惯。高考体育加分政策关注高中体育高考改革,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的体育意识。笔者一个曾获健美操加分的学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由于对健美操这项运动的爱好,不但自己把这项运动坚持下来,并且工作之余在一个健身俱乐部当上了业余教练。所以,体育教学—— 高考加分—— 全民健身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因此,体育教学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不仅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也是我们最终要培养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和生活的一代新人的需要。我们应重新提出一个概念,它超越了我们现在提出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概念,这就是“体育实践能力”。无论从全民健身,还是从学校体育、终身体育的需要来看,最终能影响人一辈子,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质量的就是“体育实践能力”。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1)从事运动的能力;(2)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3)体育的娱乐能力;(4)体育的观赏能力。培养这样的能力是体育教育能办到的。体育实践能力和我们的全民健身及人们将来能够幸福的工作生活密切联系的。而一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搞得好,必须在体育培训上有一套,在拼博中造就了人才,一个个一批批,从跑道上、从游泳池里、从乒乓球和羽毛球的苦炼中威武登场,这样的体育教学效果和体育学习的激情,高考体育加分的促进作用功不可灭。否则就会被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淹埋得寥寥无几。

所以,高考体育加分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也关系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判,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促进,也一定能够推动高中体育教学朝着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建康素质的意见[Z].2006.

[2]于可红,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7.楚雄州体育运动学校教学工作汇报 篇十七

教 学 工 作 汇 报

一、学校概况

楚雄州体育运动学校是在原州少体校(成立于1958年)基础于1996年9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有可使用地152亩,校舍面积达到1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达到600多万元。在州委、州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州体育、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11年的共同奋斗,现已成为我州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龙头和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强、作风硬、爱岗敬业、特长鲜明、技能领先的教师、教练员队伍。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32人,专兼职教师、教练48人,有1名教师研究生毕业,有3名教师在攻读教育硕士。在校生由办学初期的80人扩大到640多人。

学校于2002年3月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并被云南省体育局列为“三星”工程人才基地学校,云南省多个体育重点项目的训练网点学校,并多次获得省、州体育局优秀后备人才基地的表彰。

体育训练方面,学校培养输送的熊兆荣、邢树才、李有才、田静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在全国乃至世界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2002年,在云南省第11届运动会中共获得41枚金牌、39枚银牌、42枚铜牌,获得了金牌和总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04年,我校助理教练员徐从良成为中国第一个职业拳击运动员,并多次为学校赢得荣誉。

在教学方面,围绕“办特色学校,抓特长学生”培养的思路,在认真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利用“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资金技术优势,开展校内外多项技能培训,校内技能培训人数达1000多人,学生获得三级裁判证书2400多人/项,使学生在完成中专课程的同时专业特长更加突出,我校学生参加由省体育局组织的七所体校三次六科目的统考均获第一的好成绩。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培养了1000多名合格的中专(中师)体育毕业生,他们在各地中、小学和文体部门承担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管理等工作,部分毕业生被特招到一些优势行业、单位工作。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二、办学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顺应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专业建设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深化改革推动体制创新为动力,培养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具有体育特长的各类中高级优秀人才。

三、学校教学工作及成效

(一)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根本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我校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工作,把教学管理工作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三个方面来抓。

1、认真搞好建章立制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管理需要,近年来学校及教务处重视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先后制定和修订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如:《楚雄州体育运动学校教务处工作规范》、《教务处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教务处教师岗位职责》、《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办法》、《各专业培养方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基础课教研室管理规定》、《专业课教研室管理规定》、《学生简笔画、钢笔字训练管理办法》、《自学考试奖励办法》、《学生教材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使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用制度管人,用规章办事。

2、狠抓制度落实。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工作,由校长直接分管教学工作,形成校长、教务处、教研组三级教学管理体系。校长经常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学情况,帮助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务处搞好教学管理工作;教务处在校长的指导下,结合教务处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目标、计划及各项工作管理办法、措施,并深入实际抓落实。教研组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结合教研组的实际开展工作,教研室坚持每周检查教师备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等情况。通过一层抓一层,各项规章制度有效的落到实处。

3、重在细节管理。教务处各项工作都有严格的细节管理,实行全体教师上午坐班制度,教师上下课签到制度,上课教师负责学生考勤制度,教务员每节课查课制度,教师定时上公开课制度。我校教学管理工作初步做到了每节有记录,每周有检查、每月有考核。教务处及时对全体教师每月的教学工作做全面客观的考核,考核结果与年履职考核和月教师结构工资挂钩,逐步形成了奖优罚懒的激励机制。

4、努力做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学校教学实际,不断学习先进的职业教学管理理念,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改进管理办法,提高管理质量。下学期我们将建立以专业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模式,实行专业组长负责制,推行模块化教学,有关规章制度目前正在制定之中。

(二)强化专业建设 打造专业品牌

1、我校现有专业基本情况。建校十年来,学校十分重视专业建设,目前开设有体育师范、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篮球、保安、运动训练与机电技术、学前体育教育、体育保健等8个专业。2004 起先后同楚雄师院、云南省体育职业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楚雄州技工学校联合办学,走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的道路,形成初中、普通中专、2 十3 大专班、自学考试辅导班并存的办学格局。目前,学校有13 个教学班,在校生640 人。

2、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提出学生技能培养。按照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近年来我校修订了各专业教学 计划。修订后的教学计划对课程进行了的整合,加强基础教学、强化能力和素质培养,注重创新,强化实践,突出各专业特色。各专业课程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分为四个模块。即通用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通用工具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组成。模块设置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教学中要求实践与理论有机地融合,以专业技能为教学重点,围绕专业技能设置专业知识,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以篮球专业的课程模块为例,通用知识课程模块包括经济常识、语文、数学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公共礼仪等。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培养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常识,掌握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书写能力;掌握一定的社会礼仪知识和技能,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专业知识课程模块包括生理、解剖、保健等专业知识。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掌握体育运动专业理论知识,为专业技能训练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用工具模块包括篮球裁判证书、足球裁判证书,排球裁判证书,田径裁判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普通话、计算机应用等,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获得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社会体育指导员三级以上裁判等级证书及普通话等级证书;能够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包括田径、篮球训练、篮球专修、足球、武术等课。通过该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田径、足球、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篮球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具有较高的篮球运动水平。

3、教材建设初见成效。教材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环 节。目前我校使用教材的情况主要原则是:中专部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和体育运动学校专用教材为主,3+2大专班基础课教材则采用普通高中教材,初中部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各专业部分特色课程则使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如《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公共礼仪》等),逐步建立了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注意体现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我校特色的教材体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研室和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大纲,按大纲的要求来上课,对一些不适应我校教学实际的课程和一些新开设的没有现成大纲的课程学校组织骨干任课教师认真修订和编写大纲,基本上做到了每门课程都有切实可行的大纲,在实际教学中大纲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4、专业发展有规划。为使我校的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学校领导高瞻远瞩,紧紧抓住搬入职教中心的发展机遇,制定了我校专业建设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专业建设目标:建设三大实训中心(运动医学实训中心、体育与社区服务实训中心、体育健身实训中心),六个实验室(运动心理学实验室、运动解剖学实验室、运动生理生化学实验室、运动力学分析实验室、运动营养学实验室、科学选材与训练实验室),办好9个专业,办强做大四个专业,即体育与社区服务、运动训练、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学前体育教育专业、体育与机电技术应用、体育与生态农业、体育与信息技术应用、体育设施经营等9大专业,在校生规模达1400人。

(三)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形成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我校实践教学活动主要体现在三各方面:

1、我校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实验、实训设施场所。为了保持正常的教学、训练秩序,学校与州体育局达成共识,体育局无偿为学校提供运动场地、体育馆、田径场、足球训练场、综合训练馆等,同时分别与学校临近的州人才技术中心签订微机使用协议,从而保证了学校日常教学中体育实践课和计算机操作课教学的正常开展;

2、按不同专业每年组织毕业班学生分别到学校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实习,促进学生了解社会,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工作的初步经验,为学生顺利毕业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我校还充分利用学校地处州民族体育馆的有利条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每年在楚雄举行的省内、州内各行业、各系统篮球运动会,楚雄市一些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及楚雄州中考体育加试的组织工作、裁判工作和服务工作。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形成了具有体校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

(四)切实加强教研教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研教改工作。教务处专设了一名的 7 教务处主任助理分管教研工作,基础课教研室、专业课教研室各设组长、副组长一名,有比较健全的教研机构。

2、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取得初步成绩。我校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以研究职业教育和体育教育规律促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为宗旨,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今年我校向州级申报了5个研究课题:杨文津校长主持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模块式教育与管理研究》,肖国贞老师主持的《参与式教学在青少年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符波老师主持的《对中专生德育教育研究》,张兵老师主持的《在体育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研究》,丁志远老师主持的《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维度研究》。这是我校办学以来课题申报数量最多的一次,我校的课题申报和研究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3、教研工作形式多样。首先是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各教研室学校每周集体学习不少于1小时;二是要求每学期每位教师在校内上公开课一节,本教研组组织学生及时评课,通过讲公开课、互相评课,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是教研组教研活动每周一次,在教研活动中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新知识、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集体备课及检查教案、批改作业情况等。四是组织教师到“州民族中学”等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借鉴。五是每学年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四个一”竞赛活动,即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普通话、书法、教学论文等各种业务竞赛。通过这些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教师教研意识和能力,我校的教研教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据不 完全统计,建校十一年来,我校教师在参加州级以上的课堂教学、教学论文等各种业务比赛中有22以上人次获奖。在各种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25篇以上。

4、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为了更好的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遵循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我校正稳步推进教学改革。一是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技能课的课时比例、围绕专业技能设置专业知识,形成以专业技能为教学重点,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二是逐步推行模块化教学。把课程分为通用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通用工具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并科学分配各模块的课时比例和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原则上第一学年重点上知识模块,第二、三学年重点上工具和技能模块。三是下学期将推行专业组负责制,进一步突出以专业核心的办学思想。

(五)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

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安全第一”办学理念,认真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

1、发挥德育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我们把《政治思想课》作为各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政治思想课》和其他的各门课程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落实四个制度强化学生教育工作。针对目前中职学生教学难管理难沟通难转换难的特点,教务部门密切配合政教处及其他各处室落实“四项制度”即《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参与值周制 9 度》,《青年教师24小时值班制度》,《教职工联系学生宿舍制度》,《党员联系后进学生转化制度》)强化我校的德育工作,3、开展道德实践周活动。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增强学生自省、自律能力。每学期每个班负责一到两周道德实践活动,每天安排8个学生专门负责礼仪岗位、卫生监督保洁岗位工作,主要负责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要求全校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做起,逐步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4、切实加强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学生经常进行“防火、防盗、防交通事故、防溺水”安全教育;严格学生请假制度;坚持学生离校签名制度;有效杜绝课堂教学中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安全工作得力,近年来,我校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六)加强学风、校园文化建设

培养优良学风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教育质量的主要前提,加强新时期职业学校学风建设具有主要的意义。我们在学风建设方面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主要通过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加强诚信教育和考风考纪管理,通过强化考前动员和签订文明诚信协议书等形式建立良好考风。

3、严格考试成绩评定制度,对考试成绩不合格的一律补考、补考两次不及格的学生不能毕业。

4、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对学习努力、成绩突出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通过每学年评选“三好学生”、“自学考试积极分子”等举措,建立学风激励机制。

5、我校经常举行“奥运知识竞赛”,“校园歌手大赛” “学生书画展”,“汉字纠错比赛”“中秋晚会”“班级篮球、排球、足球比赛”、“冬季运动会”“计算机操作比赛”等活动。今年以来,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七彩云南行自愿者行动、健康教育讲座、国防教育讲座、十七大精神进校园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风的好转。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教师基本情况:我校目前有31名专兼职任课教师,占全校教职工总人数的43.7%。其中理论课教师17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4.8%;实践课教师14人,占教师总人数的45.2%;“双师型教师”1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48.3%;基础课教师16人,其中占教师总人数的51.7%,专业课教师15人,专业课教师占48.3%。学历结构: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25人(其中有3人目前硕士研究生在读),专科5人;职称结构:中教高级和中专高级讲师6人,讲师和中教一级14人、助理讲师和中教二级9人,无职称教师2人。

2、培养教师情况。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对学校的办学质量高低具有决定性意义,我校始终把教师的培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我校教师培养的主要方式:一是提倡与鼓励教师在提高学历水平。近年来有4位教师通过通过函 授学习获得本科学历,有1人获在职研究生学历,目前有4位教师正攻读在职教育硕士,我校学历结构将有很大提高。二是注重中、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教学拜师制度。每个青年教师都要签订拜师协议书,接受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使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素质方面加快成熟起来,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三是近年来积极推荐教师参加“走进新课程”“各学科教材”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裁判员”“职业学校管理干部”“计算机考评员”等培训班接受培训,2007年8月有9名教师参加了州教育局组织的楚雄州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四是鼓励与支持中青年教师勇于创新,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和攻关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提高师资水平。今年我校申报的教育科研课题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由肖国贞老师主持的科研课题《参与式教学在青少年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 》被立为省级重点课题。

学校对参加师资培训活动给予经费、时间等方面的支持,按有关规定报销费用,对积极参加培训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校的教学工作在州教育局的指导和关心支持及我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讲,与我州其他中职学校相比,发展还比较滞后,教学工作还不 12 能适应目前职业学校的发展形势。主要存在的困难及努力的方向是:

(一)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素质有待加强

教师素质对学校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目前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一是部分教教师在思想还没有树立职业教育的理念,缺乏危机感、缺乏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面对新问题用“一只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老办法上课的现象仍然存在;在教学管理中的创新意识不够,教学管理理念和方法还没有与职业教育完全接轨;二是专任教师人数在学校总人数的比例偏低,教师既承担初中部的义务教育任务,还要承担中专部和大专部各专业的教学任务,教师教学任务较重;三是教师的专业结构较单一,“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不能适应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硬件条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较突出

我校教学硬件条件十分有限,一些课程在教学中一直受到教学条件的制约,随着教学班级的增加和课程结构的变化,教学硬件条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我校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三)专业建设任务艰巨:

由于国家政策性调整,学校原来的《体育师范专业》、与高校联办的《3+2体育教育》两个骨干专业停办。同时由于体校自身的专业特点,开发更多能满足就业市场的新专业的难度加大,给我校的专业建设带来很大的挑战。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尽管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多困难,但这些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在州委州政府和州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我们要牢牢抓住即将搬入职教中心的历史机遇,克服眼前的暂时困难,教学工作不断争取新进步。今后我们要做的主要工作是:

(一)全体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增强素质,改进教学管理办法,建立教学激励机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优化教师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适应专业建设的需要。

(三)在硬件建设方面,因学校即将搬入职教园区,政府和学校不可能再进行大的投入搞硬件建设,我们要科学合理利用好现有教学硬件发挥最大使用效率,保证所有教学活动按计划实施;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帮助解决目前急需的一些投入较小的教学器材和教学设备,从而更好的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建立有利于专业建设的教学管理机制,实行专业组长负责制;改造老专业,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学计划,重新整合课程,注重强化技能训练课程;开发新专业,在对就业市场深入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推出一批有就业市场前景的新专业。

上一篇:新的希望从此刻开始作文下一篇: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综合笔试真题试题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