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12篇)
1.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 篇一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招教考试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强化训练:问
答简述题一
相关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辽宁教师招聘公告信息
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
答: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3、教师怎样才能上出一堂好课?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提升和完善自己的能力? 答:(1)略(2)①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②让个性飞扬在你的课堂③使课堂充满诗意与情感④深情地关注每一个学生。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5、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
答: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位的转向。第二,在课程内容上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6、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答: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须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7、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
答: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8、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一、主动性;
二、独立性;
三、独特性;
四、体验性;
五、问题性。
9、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 答:(1)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2)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3)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10、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答: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1、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的人?
答: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12、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3、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答: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作。
14、新型师生伦理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
答: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15、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答:第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第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第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第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会型的开放的教师。
2014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公告汇总
http://ln.zgjsks.com/html/2014/ggxx_0806/10526.html
2.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 篇二
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聚微电子、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成果, 围绕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智能化、绿色化、极端化 (精密化) 、信息化、高技术化的发展趋势, 已逐步形成机床流水作业式的自动生产线, 深刻改变了传统制造技术。所以,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材料、信息、计算机和管理等多种理论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 对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学习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学生和讲课教师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培养更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机械类卓越人才, 从多个角度和价值层面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尤为重要。因此,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涵, 本文将以知识创新理论为依据, 结合机械电子工程类卓越人才培养目标, 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 对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研究。
1 知识创新理论概述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本质, 是具体获得成功实践的整个过程 (Schumpeter) 。Amidon于1993年首次定义“知识创新” (Knowledge Innovation) 概念为:“通过创造和应用等活动, 将新思想转化为产品和服务, 以取得经济和社会发展”[1]。Nonaka和Takeuchi提出的SECI模型诠释了知识创新过程。SECI模型理论指出人是通过在社会交往的群体与情境中来实现、完成知识创新的。知识创新是包含个体隐性知识的“社会化 (socialization) ”融入、隐性知识“外在化 (externalization) ”整理表达、知识点交叉与“组合化 (combination) ”成新显性知识、新显性知识再一次“内隐化 (internalization) ”为个体隐性知识的一系列过程。这个过程揭示了新知识产生的微观环节, 搭建了个体和组织之间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螺旋转化桥梁。知识创新理论以组织中个人“隐性知识”与组织共有“显性知识”相互转化螺旋上升的SECI模型, 生动说明了思想创新、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文化传承都离不开创新环境“场”。知识创新是在基础和技术研究中, 通过科学获得新知识的过程[2]。只有个人身临其境地融入创新环境, 才能激发创新思维潜能, 碰撞产生具体的认知方案。
2 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本课程具有集成性高、实践性强两个主要特点。
首先, 机电一体化是不断吸收机械、电气及计算机三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起来的, 以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目的, 因此课程内容趋于技术系统化、学科集成化。机电一体化课程各个章节所覆盖的内容来自不同的学科体系, 教师教学基本上按照基础教学模块、机械基础模块、电气基础模块和控制基础模块等几个方面进行依次讲解[3]。但对于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 知识模块之间联系零散, 学习起来体会不深且晦涩难懂, 难以完全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关系。
其次, 很多学校的课程内容将重点放在追求理论知识讲解, 学生毕业到生产一线后往往遇到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与日新月异的操作设备、设定工艺脱节。因此, 本文针对机电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实践需求, 探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创新理论开展以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 基于知识创新理论构建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
3.1 基础教学型案例
SECI模型中的“社会化”强调将理论和现实生活案例相结合, 能够基于情境式激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习积极性, 使其尽快投入到预设课程中。例如对控制系统和微机接口设计进行讲解时加入十字路口的信号灯设计等实例分析[4], 就是运用生活中的工程案例, 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 促进学生个人隐性知识转化。
3.2 创新实践型研究
SECI模型中的“外在化”指出正常的课堂理论教学之外,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机电产品的调研任务, 体验科研协同教学机制带来的互动学习和思维碰撞, 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又达到较好的教学实践效果。例如通过在工程训练中心、研究所、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场所,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教学工作内容, 能够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讨论学习中发现系统设计中的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 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促进学生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3.3 虚拟辅助型实验
知识主体从外界吸收利用知识后, 再次输出新知识是学习的关键, 也是SECI模型中后两步的“组合化”与“内隐化”的核心。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等虚拟实验辅助教学, 可以快速方便的对不同类型的机电系统进行仿真和特性分析, 利用调节模型参数观测系统零部件与性能的变化, 使对于系统动态特性的理解转化为直观体验呈现在学生眼前。这样学生就可以将所学习的各个基础教学模块、机械基础模块、电气基础模块和控制基础模块的知识串联起来, 提高课堂理论知识的吸收学习效率。
4 结论
工程是一种充满复杂学科性和知识尖端性的艺术。针对机电一体化课程具有学科集成性高、实践性强两个主要特点, 结合知识创新理论与教学实践体会, 提出了基础教学型案例、创新实践型研究和虚拟辅助型实验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 为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效果提供有益参考。
摘要:本文针对机电一体化课程具有学科集成性高、实践性强两个主要特点, 结合知识创新理论与教学实践体会, 提出了基础教学型案例、创新实践型研究和虚拟辅助型实验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 本文提出的措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知识创新
参考文献
[1]D.M.Amidon.The Challenge of Fifth Generation R&D[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3, 39 (4) :33.
[2]路甬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5.
[3]文振华, 尹欣, 孙新.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探讨[J].管理工程师, 2011, 5:63-66.
3.浅谈新课程下的乐理知识教学 篇三
关键词:多种方式;合理安排;引导参与;拓展内容
新课改以来,把大部分的乐理常识都删掉了,有些教师在上音乐课时,忽视了对乐理教学,以至于学生在完成小学音乐学习后,连简单的1(do)、2(re)、3(mi)都不认识。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乐理知识的有效掌握及准确运用是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体现,是检验学生音乐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
一、多种方式,激发兴趣
1.运用游戏,调动学生学习乐理的积极性
孩子天性是爱玩的,教师要善于运用讲、认、唱、听、记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玩中学,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如数字与唱名的游戏,针对学生不能快速把1、2、3、4、5、6、7反映成do、re、mi、fa、sol、la、si,我就和学生玩这么一个游戏:我说数字或用手势法,学生讲唱名,反过来,我唱唱名,学生说数字,看看谁的反应快。结果,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2.运用比赛的方式,强化乐理知识的学习
小学生喜欢比赛,它不仅会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训练,还会活跃课堂气氛。我们把每月的最后一节课作为乐理知识竞赛课,具体做法:课前将比赛的有关要求布置下去,将学生分组进行抢答赛,最后记总分,看哪一组获胜,获胜的一组可以在网上点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学生乐理知识的记忆力,学生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二、合理安排,有效讲解
1.教师在乐理知识内容安排上应做到
(l)由少渐多,递增积累。应将内容有计划地分散安排,并结合试唱和唱歌进行,使学生通过六年的学习逐步积累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2)多次重复,螺旋上升。教师在安排内容时应有计划地使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在一定的时候予以复习和巩固。
2.教师讲解乐理知识时应做到
(l)准确简明,生动形象。乐理知识很多书对其解释及阐述过于深奥,这些不利于小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因而准确简明地进行乐理知识讲述是教师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2)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小学生对感性具体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因而教师的教学要善于从感性的具体的现象和事物入手,通过分析、比较、概括,逐步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有关乐理知识。
三、引导参与,体验成功
1.结合节奏参与,感受成功乐趣
节奏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歌曲的灵魂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加入乐理知识中的节奏型训练,让学生感受成功带来的乐趣。
2.利用器乐参与,体验成功愉悦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乐理知识的教学中经常用乐器演奏的手法,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了解新知识。这样利用器乐的参与既符合高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通过舞蹈参与,成功展示学生艺术素养
舞蹈和音乐是密不可分。舞蹈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主题音乐。学生在对音乐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以后,可以运用已掌握的乐理知识,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立体。如欣赏舞蹈《看秧歌》和《小放驴》的同时,师设问:“这两个舞蹈的风格有变化吗?如果要你来选择,会用哪种表情术语来形容这两个舞蹈?并用舞蹈的形式给我们展现一下你优美的舞姿?”学生通过已学过的风趣、泼辣、粗犷、平静等表情术语,运用到表现舞蹈的主题中,小小舞蹈家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个精彩的舞蹈。通过把乐理知识运用到舞蹈表现,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和参与的积极性,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愉悦。
四、拓展内容,课外实践
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多种方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理解、感受、表演音乐的实践中去。各大网站和网页中都有内容极为丰富和专业的乐理知识的专栏,因此,我们将乐理知识作为课外作业布置,使学生通过网络上各种音乐站点的搜索和寻找,对所学的乐理知识进行选择、收集、分析、整理,全面接触乐理概念,这一过程对延伸音乐课堂中乐理知识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是十分有效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会原来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吴文漪.音乐教学新视角.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5.
4.新课程理论测试总结 篇四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让教师们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一、全面加强学习培训工作
我校把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活动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契机,认真组织开展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教师的培训,帮助他们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二、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我校引导广大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控制好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
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教学采取提出题目——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预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夸大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改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往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往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四、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3、夸大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着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5.新课程理论考试模拟试题 篇五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的变迁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4.A.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C.知识(D)和价值观知识,技能和方法技能和情感 B.D.情感知识与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5.A.6.斯腾豪斯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 B.斯腾伯格 ”C.的学者是杜威 D.(A)赫尔巴特
为(A)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A.7.加德纳—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 B.推孟 C.韦克斯勒,一般程序为 D.加涅
:定向——示范—(B)A.C.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8.探究发现式(C)在“对话 互动 D.情境——陶冶式”式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A.C.教师是主体9.都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A.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D.都是客体
(B)B.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D.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
10.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A.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11.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B)A.12.备课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D.学科课程
B.上课(B)名为《准备学习20世纪90 年代初C.批改作业 D.考试
: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A.C.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13.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B.D.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A.14.学生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学校(B)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A.15..学生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C.教师 B.教材 C.教师(C)D.校长
D.A.C.学科学习目标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校长
B.一般性发展目标(C)二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多选
D.情感目标 1.程管理体系外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还有(ABCD),重建课A.进教学方式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2.A.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C.档案袋评定 B.,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3.表现展示评定(ABCD)建构主义教育 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D.理成就测验论认为
,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A.4情境 B.协作 C.会话 A.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D.意义建构
B.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CD)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
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
9.作为一项政府行为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
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A.管理C.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ABCD)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11.和建设课程的资源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主要有
(ABD)
12.当今世界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 育实践回归A.向学生回归,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14.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BCD)
探索性
(BCD)
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A.(BCD)
B.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C.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D.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三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 判断
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展为本(√.)2.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本要求和最高要求(×)3.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6.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7.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10.)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四,简答
1.2.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3.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么
4.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5.6.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7.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8.9.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10.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五,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论述.计思想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
“以学为本”的设2.3.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4.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的关系.四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简答 1.答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 P8 ,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2.答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 P15
.(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3.答案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P34-35 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么 P43 4.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答案:(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P60-62 5.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6.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P94—95 ,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具有初步技术能力.7.国家实行,地方“三级课程管理,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的作用是什么 125 ,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8.①首先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 141 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9.答: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 P150 ,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10.答:一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P170
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五,论述
计思想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 P26
“以学为本”的设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系.P50
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答案要点:
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最终在教学中完成,在教学后完善,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的每一句话及学生的可能回答都写出来,使得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成了完全预定的,僵死的”走教案“,”演教案剧“.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是,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促进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又达到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基本要求.(3.举例略答案要点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
:
(P67—74)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4);(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4.答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P180 与选拔的功能(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淡化原有的甄别,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
6.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试题 篇六
1、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即将实施,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主体是各级各类学校。
(正确:义务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指在实施义务教育中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2、盐城市教育局为加快我市的教育发展,提出“三名建设工程”,下列哪项内容不在范畴之内:名学生建设工程。
(为适应盐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学校的内涵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学校和骨干队伍的引领作用,提升全市中小学的办学品味与办学质量,构筑创新人才高地,引领盐城教育走在苏北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列,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市开展“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的“三名”工程建设。)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这句名言强调的是要重视:榜样示范法。
4、“教学相长”一语出自中国古代著作:《礼记·学记》
5、把教育目标分成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的教育家是:
(美)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1956年以采,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B,S·Bloom,19一)提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这种目标分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细致地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人们观察教育过程、分析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框架。后来,他又提出,创造适当的教学条件,全面而最大限度地开拓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使所有学生努力学习,掌握所教的内容,最终达到目的的“掌握学习”理论。这种学习理论把大多数学生发展作为核心内容,着眼于所有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掌握水平,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6、提出“最近发展区”学说的苏联著名教育家是:维果茨基
(维果茨基以实验为基础,天才地提出了心理学的历史原理和意义原理。进而在发现了儿童自生概念向科学概念的发展趋向后,他敏感到了儿童发展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生长可能性。于是,他大胆地用以观照儿童的智力发展,提出,在儿童的发展中,存在着两种水平,第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则是指儿童能够做到、但不能独立地而只能是根据模仿来做到的那个区域,它是儿童在以后能独立完成的,所以应包括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之中。这一区域,就被维果茨基命名为最近发展区)
7、人的发展主要是指: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8、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性
(关于主体性的基本结构及行为表现特征,根据哲学认识论、教育科学、心理科学有关理论,初步形成了以下理论构思:主体性,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的本质属性,作为一种功能表现,它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独立性也叫自主性,即学生是自己行为的主人,有权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它是相对于依赖性而存在的。主动性也叫能动性,即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积极和主动的特征,它是相对于被动性而存在的。创造性,这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指在认知实践活动中具有探索新知、追求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活动成果的内在需求和意向,具有无限发展的创造的`潜力,它是相对于模仿性而存在的。)
9、在教育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以: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为主。
10、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是:执行决定阶段。
(人的意志总是通过一系列具体行动表现出来的。受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动就是意志行动。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采取决定阶段。这是意志行动的方向,规定着未来意志行动的轨道。决定的采取不是一刹那就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体现着人的意志的品质。它包括行动目的的确定、行动手段的选择和行动动机的取舍等环节。
二是执行决定阶段。这是意志行动实现的关键阶段。因为如果决定不付诸实际行动,最终一事无成,也就不能构成意志行动。执行决定常常要求更大的意志努力。所以,执行决定阶段直接表现人的意识品质。)
11、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生理和心理特征。
1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面变化的现象为:从众。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13、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
1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需要。
(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最初是马斯洛提出来的。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论中指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15、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思维的过程也称思维操作,是对复杂的信息的加工过程,它以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具体化等,由此而派生出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过程和相应的能力。
(二)案例分析
1、新学期开学,一个老师在点名时,被“赵志枨”这个名字难住了。前两个字已经读出口了,这第三个字到底读什么呢?他想凭感觉读一下,又怕读错了,一时间觉得非常尴尬。最后,他老实地告诉学生:“对不起,这个字我不认识,大家能告诉我吗?说着,他把那个“枨”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
“老师,这个字读‘cheng’,我叫赵志枨( cheng)。”一个男生站起来大声说。伴着他响亮的回答,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样启示,请简要分析。
示例: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我也积累了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比如,在点名时碰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一位“前辈”曾向我面授机宜:先故意把他们的名字漏过去,等被漏掉的学生站起来问时,就故意说:“你叫什么名字呀,我怎么会没看到,如此这般,既巧妙地知道了学生的名字,又避免了在学生面前露怯。
这个方法,几乎已成了教师们的“真实谎言”,可能很多教师都知道并沿用,但不久前我却读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新学期开学,一个老师在点名时,被“赵志枨”这个名字难住了。前两个字已经读出口了,这第三个字到底读什么呢?他想凭感觉读一个音,又怕读错了。一时间觉得非常尴尬,最后,他老实地告诉学生:“对不起,这个字我不认识,大家能告诉我吗说着他把那个“枨”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我叫赵志枨。”一个男生站起来大声说。伴着他响亮的回答,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真诚的老师,因为学生们见惯了原来那种虚伪的“教育机智”。
读完以后,我不禁有些惭愧。我一直以为学生不过是小孩子,经常为自己的一些“教育机智”沾沾自喜,现在才知道,学生的眼睛是那么的雪亮,亮得可以看透老师的心灵。
老年人有一种迷信的说法:带孩子经过坟场之类的地方时,一定要把孩子的眼睛蒙上,因为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都看得见。迷信归迷信,可有些时候,孩于的眼睛确实是雪亮的,他们最能看出我们的虚伪。面对这些鲜活的生命,我们必须真诚。
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永远不要企图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即便用最大胆的推测和假设去掩饰,这也是要不得的。不论这种肥皂泡的色彩多么使你们炫目,但肥皂泡必然是要破裂的,于是你们除了惭愧以外,是会毫无所得的。”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和独-裁-者,而是和学生一样,是新知识的不断学习和追求者。学生们喜欢的不仅仅是教师渊博的学识,同时还有教师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率真品格。在学生面前,教师不必也不能虚伪,惟有放下知识的权威身份,主动走下威严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尝试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才能真正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小心啊,不要轻易“漏掉学生的名字”,因为你同时漏掉的,还有学生对你的信任和爱戴。
启示:老师一直都在谆谆教育学生,做人要诚实。可是教师自己却由于虚荣心作怪,不愿放下知识权威的架子,不愿放下教师所谓的面子,做起了一个“包装”起来的教师。时代要求我们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做一个真实、真诚的教师,用教师的真诚呼唤学生的真诚。
2、小李是某校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在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小李为了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特意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可在一段时间后,小李任教班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效果。为此,小李感到非常困惑和迷茫。
请分析小李任教班级学生自学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的原因,并就此项工作以后的有效开展,谈谈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示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教学状况及教师认识等方面的限制,目前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已经表现出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采取正确的策略。
1.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学习习惯的转变。由于我们的教学是以“教师讲授,学生静听”为主要方式,学生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尤其是独生子女的依赖性、惰性更强,习惯的转变是非常困难的。再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改仍处于初期阶段,经验不足,力度不够,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非常艰难的,绝不是短时间、一两个学科、几次活动就奏效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2.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发展是自主学习方式建立的首要任务,而学习兴趣本身是个性心理的表现,是个性在一定条件下长期作用的结果。中学生学习兴趣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与学习成绩紧密相关,学习成绩越差,学习兴趣越低,恶性循环。学生不喜欢的学科,基础不好老师讲得不好,学了没有用,不喜欢文(理)科而喜欢理(文)科,基础不好与老师讲得不好两项是主要因素。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关键是培养师生感情和提高教学水平。
3.自主学习强调人人参与、学生质疑,适合于小教学班,大教学班很难做到,要做到就要延长时间,而教学时间远远不足。
4.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强调自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很多个案的教学质量已有降低),教师操作困难,学生、家长有意见。
5.自主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多选择性,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目前的教材又是新的,教师既要学习新教材、备课、改作业,还有很多别的任务,教师负担过重,难以承受。
6.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自学,多方获取信息,费力费时多,学生负担加重。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阶段都适合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各学习阶段的初始期,他主学习适合养成习惯,了解学习规律,获得学习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学习科目都适合自主性研究性学习,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需要强记的知识,就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探究,仅靠听讲、阅读、作业等方式就能掌握。因此,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不能成为教学的全部方式,不能绝对化,不能全面开花。
7.自主学习要求比较充足的教学设备和课外教育资源,在目前情况下,这些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8.由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艰巨性和学校、上级部门的压力,出现了片面作秀的倾向,功利主义,形式主义必须制止。
9.在目前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要实现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从而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随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的改变而发展。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长期性、渐进性、艰巨性、综合性等特征,绝不是一朝一夕、一招一式能完成的;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打阵地战、持久战,要联合作战,要坚决杜绝片面性、简单化、功利主义、形式主义。根据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我们研究了如下的策略和方法。
1.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升到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的高度来认识和操作,学理论,变观念,明方向,积极投入,策略得当,重过程,重实效,不作秀。
2.学习兴趣靠激发。培养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水平,转变教学方式,低起点,巧设计,多表扬激励,逐步培养学科成功感和学习兴趣。
3.抓好过渡,重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重在教学三环节的“析”和“用”,既注意思维的深刻性、系统性、严密性,又注意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开放性、批判性、创新性,创新思维是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
4.他主学习和自主学习要有各自的位置和比重。起始年级,他主学习比重可重些,立规矩,建立新习惯,向自主学习过渡;中间年级加大自主学习比重(50%),侧重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全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毕业年级,侧重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基本能力,复习阶段他主学习的比重适当加重。
5.教学任务要完成,教学质量要有保证,依据学生程度恰当定位,以课程标准的中度为难度标准,既完成基本任务又使学生有成功感,抓好小组落实,严防走过场。
6.主课(必修课)上突破,重点章节 (课文)上突破,题目要小、少、精,切忌全面开花、喧宾夺主,注意尽量少加重学生负担。
7.抓常规化,建立自主学习的常规,建立自主学习的教学常规,抓本质,勇创新,摸规律,有章法。
8.资源利用与开发:课件要少而精,建设新资源,团结合作,资源共享。
9.积极大胆进行改革,如推行小教学班,按兴趣和程度编组、分班,按男女分班授课等。
(三)教师必读书目考查(本大题答案示例待定)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 请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一书的相关内容,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谈谈“新课程新在哪里”。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共分九部分20条,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表述。请就“课程结构”相关内容谈谈这种设计的科学性和进步性。
3、《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一书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核心主题是什么?请结合书中的有关篇目加以适当阐述。
4、《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为我们描绘了无数美好的教育蓝图,其笔下“理想的教师”有哪些鲜明特质?
5、《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一口气给教师提出100条建议,请在以下五条“建议”中任选一条,简述该“建议”的具体内容,并作适当评论。(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3)“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4)“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5)“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
6、《有效教学方法》 加里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一书所说的“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具体是指哪些教学行为?请就其中一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阐述。
7、《陶行知教育名篇》 我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先生毕生倡导“生活教育”,影响深远。试就《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简述“生活教育”学说的核心内容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8、《教育过程》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系统地回答了教学“教什么”、“为什么教”、“何时教”、“怎么教”等问题,请简述布鲁纳在这几个方面的基本观点。
9、《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一书所讨论的教师专业素质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在当前形势下,你认为哪项内容是最重要的,请简要说明。
7.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 篇七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新课程探索
1. 新课程目标与多元智能理论同质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避免以前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重潜能开发和创新实践能力,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营造多样性的教育空间。由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看出, 注重每个人的8种智能, 发扬优势智能、弥补劣势智能, 智能具有发展性, 这正符合了素质教育中的“实施和弘扬主体性教育”的方针, 由此得出, 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的本质相通。
2. 新课程改革与多元智能理论相互关联
多元智能理论可以阐释新课程改革的某些理念, 为教师掌握新课程理念提供理论支撑。如新课程倡导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可以用多元智能理论对此阐释, 即每个人至少具有8种智能, 在适当的情况下都可以达到全面发展;每个人的优势智能是不同的, 要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 即个性发展;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基础上, 可以有一种或数种优势智能, 亦即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间是可以取得平衡、和谐发展的。
反过来, 新课程改革可以为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实践场所。多元智能理论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 并根据每种智能的特点提出了适应性的教学方法, 方法必须被实践, 必须有应用的场所, 才能证明它存在的价值, 加德纳本人强调学校教育应当为每个孩子提供发展、展示和强化优势智能的平台, 使孩子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原则探索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的法则或标准, 我国学者李森教授在《现代教学论》中提出“教学原则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原则, 就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 打破了智能单一化局面, 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很广泛。它的内涵是:智能是一种潜能, 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发展能力, 这种潜能的激活率依赖于特定文化下的环境和教育;个人至少具有8项智能 (如言语—语言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 音乐—韵律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 自我认知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 , 只是智能的发展存在差异性;智能是一组能力, 并非与生俱来就固定不变, 是可以学习、教导和提升的, 随着人的一生持续扩展与改变能得到适度的发展。
因此, 在教学方面,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产品的能力, 要求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孩子辨别和发展多种智能, 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 让他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或展示作品;强调教学中要遵循个性化的因材施教, 遵循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观, 目的是培养全面的多样化的人才。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新课程教学原则探索
1. 从教学主体出发, 遵循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指示“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良好品德,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新课程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种潜能, 潜能是否被激活, 有赖于特定文化下的环境和教育;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至少具有8项智能, 只是每项智能的发展个体存在差异性。所以新课程教学中要遵循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关爱全体学生在课堂的主动参与性, 关爱全体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 关爱学生智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关爱学生的幸福成长。
2. 从教学过程出发, 遵循贯通性和活动性原则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强调要重视师生作为主体个性化创造过程, 要重视师生、教材、环境的多元互动, 要重视新知探究, 要重视运用信息技术在各门学科的整合, 要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重视和发展人的智能, 为理解而教, 智能是一组能力, 不是固定不变的, 是可以学习、教导和提升的。因此, 新课程教学中要始终贯通多元智能理念, 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同时, 要贯通于实际的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科教学和各项智能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因此, 贯通性还体现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可以贯通其他智能的现象, 例如学习数学, 可以利用数理逻辑智能做练习题目, 也可以利用人际交往智能做游戏学数学, 还可以利用视觉空间智能和音乐旋律智能通过艺术熏陶来扩展思维等等。
新课程教学中还要尊重个性, 因此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无论是潜能的激发, 还是智能的逐步发展, 都离不开活动, 可以说活动是“多元智能的灵魂”。所以, 教学过程要遵循“活动性”的原则, 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科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 而且又能发展学生智能的活动, 例如:讲故事、玩词汇、演小品、猜谜语、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学习, 在例中学、做中学、探中学和评中学这4种活动类型中学习, 目的是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3. 从教学方式出发, 遵循互动性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并且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学关系、要为不同差异的学生提供服务。多元智能理论的个人智能包括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就强调人与人之间和人们内部自我对话的互动。
多元智能理论倡导要实现平等的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教学相长, 参与对方的角色中, 寻找双方交流的共同体达到“真正的理解”, 即为理解而教。另外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多项智能存在差异, 那么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就能互相取长补短, 弥补彼此智能的不足和发展优势智能, 所以也倡导生生互动, 就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教师多设置活动提供生生的互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两大杠杆, 所以, 教学中还有采取人机互动, 就是教学中要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发展智能的机会并能得到反馈, 促进学生的成长。
4. 从教学评价出发, 遵循发展性、真实性、多元性评价原则
新课程的评价观强调重视发展、综合、过程、多元等评价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种潜能, 是否被激活, 关键是有赖于特定文化下的环境和教育, 也就是强调真实性环境中的学习和真实性的评价的重要性。所以新课程教学中应遵循发展性、真实性、多元性评价原则, 就是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形式等, 在多种不同的真实性学习情境下进行评价, 而且要用发展性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评价的目的是,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产品的能力, 促进其潜能的最优化发展。
四、结束语
教育要实现真正改革, 需要4个方面:相应的评价——相应的课程改革——相应的教师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所以尽管新课程改革中存在很多问题, 但是我们相信课程改革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是一个强大的推动, 这需要所有老师都参与其中, 文章尝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新课程教学原则, 以供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Gardner Howard (著) .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2]祝智庭, 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张玲.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3, 3:44~52
8.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
要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学生、教材和教法,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在学生想学、爱学、乐学的积极状态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新颖的导入,以兴趣优化课堂教学
兴趣是一种学习品质,是推动学生主动求知的内在力量。而课堂教学的新颖导入,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所说:“每节课的导入都要让学生的心灵震撼,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通过新颖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使学生充满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比如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时,我们针对课文内容与学生的感知范围差距较大的现状,启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中的媒体素材,以关于南沙群岛的精彩视频导入新课。当学生在屏幕上看到绵延无尽的海滩,清澈明亮的海水,五彩缤纷的龙虾、燕鱼和海龟以及汹涌的海潮托起的一团团、一簇簇洁白的浪花时,无不为之所感,为之所叹。这样导入新课就使原本略显枯燥的语言文字呈现出新奇和动感,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推动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
二、艺术的授新,以思维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授新。艺术的授新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关键。教师要明确小学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快乐地学习语文。首先,教师要把微笑、信任和关怀带进课堂,追求教学语言的亲切、幽默,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处理,密切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实现知识的互联互通。如在教学《虎门销烟》时,可联系思品与社会中的相关内容,降低教学的梯度和难度。第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尽量通过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示语文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愉悦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将课文与PPT课件的同步展示结合起来,避免了语文学习的单调与枯燥。第四,积极启发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就具体教学问题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用探究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增强课堂活跃度。如在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我们就组织学生就“妈妈、托利亚在传递雨衣的同时还传递着什么?”“为什么萨沙自豪地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表现出怎样的美好童心?”等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自主掌握知识、发现真谛。第五,挖掘课程资源,组织学生自主演绎课文,延伸课文内容。如在学习了《负荆请罪》后,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补充阅读,设计编写独幕剧,并以小组合作表演独幕剧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课文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三、精巧的练习,以训练优化课堂教学
必要的语文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思维的经常性实践活动。练习在精而不在多,精巧的构思和布置语文练习,既能够满足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也能够避免单一的、机械性重复,使学生摆脱课业过重的负担。小学语文课堂练习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比如将练习题设计成“欢乐大比拼”“夺冠abc”“智力123”等竞赛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实现学习目标。练习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相应的梯度和层次,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在其中找到成功的乐趣。语文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随机的问答,特别要注重练习的实践性,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练习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四、完善的评价,以激励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定,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都有喜欢被肯定、被鼓励的天性,教师的课堂评价对于学生发展兴趣、巩固知识、强化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遵循欣赏、发现和激励的原则,从情感的维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生个性的评价语言,多给学生几把标尺,多给学生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从多个角度做出艺术性的、有针对性的、贴近学生心灵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教师的评价中找到超越的自我,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出坚实的自信。使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得到更完美的发挥。
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是摆在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要认真研究新课程理论,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不断反思、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鲜活、精彩、灵动,让学生在不断优化的语文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秀梅.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J].中小学教育,2012(34).
[2]李观龙.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J].文学教育,2013(10).
9.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 篇九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A.审美教育 B.五讲四美教育 C.美好生活教育 D.美好思想教育
2、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事例是()。A.老师对迟到的学生罚款
B.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 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
D.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一样,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4、“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5、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课外活动的主体是()。A.教师 B.学生
C.少先队组织 D.学校管理人员
7、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
8、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的干扰。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此资料由云众教育提供
C.单一抑制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请关注微信*** D.双重抑制
9、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A.强化法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B.示范法 C.消退法
D.行为塑造法
10、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为()。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21、()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A.思维 B.反应 C.语言 D.理解
22、孟子说“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在强调教师的()。A.道德素养 B.专业知识 C.教学技能 D.教育机智
23、甲乙两班同学学习一段材料,甲班同学学习不久就复习,乙班同学不复习:一周后了,甲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是83%,乙班同学的保持量是25%。由此可见,防止遗忘要()。A.集中复习B.分散复习C.及时复习D.适度复习
24、德育过程中的基础是()。A.提高品德认识 B.陶冶品德情感 C.激发品德动机
D.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
25、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学生对宏观世界的认识
26、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制定具有()。A.定向作用 B.决定作用 C.影响作用 D.促进作用
27、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A.发展认知结构说 B.习得知识
C.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 D.认识发生论
28、下列选项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是()。A.教育目的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B.教育影响 C.教育制度 D.教育环境
29、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30、()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什么联系。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性记忆 D.语意记忆
31、在教学中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丰富学生想象 D.突出概念本质
32、教师期望效应是由()研究发现的。A.皮格马利翁 B.勒温 C.罗森塔尔 D.夸美纽斯
33、《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A.15 日 B.30日 C.45 日 D.60日
34、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A.埃里克森 B.卡特尔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35、“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36、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A.感觉适应 B.感觉的对比 C.联觉 D.错觉
37、学生林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怀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办公室,对其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A.人格尊严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38、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A.夸美纽斯 B.马卡连柯 C.伊拉莫斯 D.赫尔巴特
39、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C.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0、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A.场独立性占优势 B.场依存性占优势 C.情感型 D.内倾型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41、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42、教师职业道德重在实践活动中锻炼、陶冶和提高。()
43、教师职业化就是要获得教师资格证。()
44、智力成果是指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45、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就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46、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发射的理论都认为动机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47、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48、班级课堂气氛对个人活动所起的促进作用叫社会助长作用。()
49、小学生先学“铅笔”“计算器”“作业本”等种概念,再掌握“学习工具”这一属概念,这种由种概念到属概念的学习属于下位学习。(50、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成为音乐家,这是遗传决定的。()
51、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启发性原则,一分为二看待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与不足。()
52、根据维果茨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53、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观念性。()
54、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为歌唱家、科学家、诗人。()
55、“奖惩合理”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10.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 篇十
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____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2、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3、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__。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4、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____ 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 C:发展指导 D:问题预防
5、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单词发音感觉比较困难。其中,汉语拼音对英语单词的学习的影响属于。A:正迁移 B:负迁移 C:一般迁移 D:逆向迁移 E:重视个别差异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____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7、下列属于教育现象的是。A:老猫教幼仔捕老鼠 B:老鸭教小鸭游水
C: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活动 D:父母给孩子补充营养
8、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A:初级 B:一级 C:二级 D:讲师
9、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__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10、某中学生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也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该生的道德判断处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11、警察要求司机停车,司机就必须将车开到路边停下来,这种现象是。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顺从
E:重视个别差异
12、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__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13、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A:德育教育 B:智育教育 C:美育教育 D:素质教育
14、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虽然只有8个月的瞬间,却不怕费力,大力兴办州学,捐出所有的俸银,用作办学费用,并积极推广唐朝的普通话,“以正音为潮人诲”。8个月后,韩愈就调离了潮州,几乎没有什么“政绩”可言,然而他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到南宋时,潮州已是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语言规范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B:潮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 C:文化建设对城市有深刻的影响 D:评价官员不应只看短期的政绩
15、学生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__ A.具有共同的生活准则 B.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C.具有良好的班级氛围 D.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16、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A:钱塘江大桥 B:上海浦东大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武汉长江大桥
17、”文化课程概念”的提出者是____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18、《幼儿园工作规程》是依据制定的。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义务教育法》 D:《宪法》
1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__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教师角色的文化传统是()A: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 B: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 C: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D:重视争取自我权益
2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__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22、顿悟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是__。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苛勒
23、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__。A.专业知识 B.教育学知识 C.心理学知识 D.相关学科知识
24、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__ A.认识动机 B.成就动机 C.赞许动机 D.交往动机
25、幼儿常把没有发生或期望的事情当做真实的事情,这说明幼儿。A:好奇心强 B:说谎 C:移情
D:想象与现实混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婴幼儿应多吃蛋、奶等食物,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以防止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A:佝偻病 B:异嗜癖 C:呆小症 D:坏血症
2、下列属于4-5岁幼儿特征的是。A:爱模仿
B:个性初具雏形 C:情绪作用大 D:开始接受任务
3、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__。A.获得规则 B.理解概念 C.创造性 D.知识迁移
4、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5、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哪几种经典的观点__ A.神话起源说 B.教育生物起源说 C.教育心理起源说 D.教育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种都是 6、1924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A:房东岳 B:潘菽 C:廖世承 D:冯忠良 E:林崇德
7、中学共青团活动的特点是()A:严肃性 B:鲜明性 C:灵活性 D:创新性 E:自愿性
8、下列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的是。A:赫尔巴特和凯洛夫 B:赫尔巴特和卢梭 C:卢梭和杜威 D:凯洛夫和杜威
9、声音的质量特征称为____ A:音强 B:音高 C:音色 D:音波
10、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具体包括()A:教育条件设备的现代化 B: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C: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D: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11、—Aren’t you Mary’s sister? —____I’m her aunt. A:Yes,I am B:No,I’m not C:Yes,I’m not D:No,I am
12、备课的内容主要有()A:备课程标准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法 E:备学法
13、魏书生主体性班级管理的经验有__。A.设立常务班长 B.设立值日班长 C.设立值周班长 D.实行承包制 E.实行班级顾问制
14、教师尤其应该尊重()的学生。A:智力发育迟缓 B:学业成绩不良 C:学习成绩优异 D:被孤立和拒绝
15、隐喻训练法的发明人是()。A.奥斯本 B.戈登 C.吉尔福特 D.戴维斯
16、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__。A.杜威 B.加德纳 C.布卢姆 D.布鲁纳
17、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____ A:元认知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认知策略 D:组织策略 E:资源管理策略
18、依法执教的基本道德要求是()A: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B: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C: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D:增强法律法规意识 E:自觉提高个人修养
19、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__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斯金纳
D.威廉·冯特
20、以下哪些是宏观教学系统中的主要变量__ A.教学内容 B.学生特点 C.教师特点 D.教学环境
21、职业道德的特征有()。A.系统性 B.科学性 C.稳定性 D.具体性 E.适用性
22、幼儿园摆放玩具的橱柜应()于儿童的身高。A:低 B:高 C:持平D:高或低
23、教程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是()。A.课程标准 B.教材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24、新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A:1986年 B:1982年 C:2006年 D:1990年
11.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 篇十一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新课程;教育教学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19
一、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类智能开发的研究。他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因其与我国多年来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的不谋而合而很快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认可。
加德纳在不断的研究中,把最初提出的六种智能发展细化为八种智能。这些智能是全人类都能够使用的学习、解决问题和创造的工具。与传统的智力理论相比,加德纳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智能体系,而且提出了新颖实用的智能概念。这一智能概念取代了以标准智力测验分数对人类聪明程度的界定。该定义为:智力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
加德纳认为,相对于先前的一元智力理论和智力评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更为准确地描绘和评价人类能力的面貌。这些智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每个人的各具特点的个性心理结构。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智能强项是不同的,也并非一成不变,教育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强项,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早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育还要及时引导学生从强项领域走向困难领域。因为,所有的智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其他智能的支持。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给高中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启示是:学生的智能是多元化的;社会与学校提供学生的学习机会应该是多元化的;学校与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课程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只有这样,学生的各种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教师“为多元智能而教”、“通过多元智能来教”。“为多元智能而教”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对学生的多种智能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各种智能的发展。“通过多元智能来教”在于努力使不同智力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新课程教育教学观的构建
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理念平台。笔者认为,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师教育教学观的构建主要应包括:
1. 课程设置多元化,开发多种智能
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多元性,且必须与社会的事业与真实的世界结合;强调智能的可变性,可以通过课程的设计,加以培养和发展。然而,传统的课程观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样,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力、主体性、创造性就无法得到发展,造成把学生的生命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活力和创造力销蚀。三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首先要求的是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多元课程观,这既是教师适应新的课程理念的需要,也是关注学生智能发展的需要。
2. 教学设计个性化,满足个体差异
学生个性包括学生个体的丰富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学生个体的社会性。正如多元智力理论表述的那样,学生存在八种不同的智力,而且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人各有智”、“智各有异”。基于此,教师必须树立多元学生观,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和学生个体的不同差异,能与学生深度交谈,以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态度关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性格的不同,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树立多元学习观。学生的八种智能均有同等的地位,每一种智能都有其独特的传达、接受及储存的方式。作为教师,就必须构建多元学生观,并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风格。传统教育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式教学,用同样的规格和模式培养学生,学生们进校门时“五颜六色”,出校门时整齐划一。这种缺乏个性的教育不能体现对人才的尊重,不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3. 学生评价多元化,促进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形成的评价观是把考试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惟一标准。这种用分数来评价教学的方式给师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也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师生教与学的实际水平,不利于师生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力和教育测验应当通过多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教师应从多方面观察、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和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不同的课程、教材和教法,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测验的目的不应该是对学生分类,排名次,或者贴标签,而应该是帮助教师和家长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其潜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多元的,不仅仅局限于课业学习智能的测试。从评价方式上也不能只看书面考试成绩,只注重终结性评价。通常,评价的主体也可以包括被评价者本人,自我评价有利于发展其自我认识智能,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12.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 篇十二
关键词:创新型,大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创新型的大学教学模式是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教学模式, 其核心是:基于一种崭新而全面的创新人才观, 在知识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四个重要维度上构建贯一性 (grounded, 又译为扎根的、有思想统领的) 的思想策略与实践模式。作为本研究的重要基础, 我们首先需要把握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国内学者对创新人才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 但也存在颇多误区。如仅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来定义创新人才, 忽视对基础知识、个性品质和情感态度的关注;在概念区分上, 往往把创新人才同理论性人才、应用性人才、技艺性人才对立起来等等。笔者认为, 对于创新人才观, 我们需要坚持如下的基本认识:其一, 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立的概念。所谓创新型人才, 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而所谓常规人才则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 习惯于按照常规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等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而产生的不同分类。无论哪类人才, 都需要有创造性, 都需要成为创新人才。其二, 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 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 (如知识基础等) 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其三, 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指出:“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 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作为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 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 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新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
综上而言, 在当今时代, 创新人才应当具备如下的重要品质, 即: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强健的体魄[1] 。本文试图基于这样的创新人才观, 在知识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四个维度上初步构建创新型大学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及行动策略。
一、知识观维度:参与·建构·开放
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诉求, 推动了大学教学模式在知识观维度上的重要转变, 即从旁观者知识观转向参与者知识观、从客观接受知识观转向主观建构知识观、从封闭型知识观转向开放型知识观。
旁观者知识观秉持的是这样一种基本理念:个人只能旁观和接受事物的本质规律而不去探索和发现事物未知的本质规律。这种知识观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学习变得顺理成章, 即:知识像溪流一样流向学生、教师像太阳一样将知识普照在学生的心灵之上。学生主体性被忽视了, 知识成了外在于学生身心结构之外、事先就已经存在的、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东西,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及经验体系与外在的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成了两种互不相容、不相联系的知识系统。科学的飞速发展, 使人们对知识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知识不再是纯粹客观的、普适的简单规则, 而是与观察者个人、与认识者个人的参与相关。个人的热情、个人的探究、个人的见解、个人的创造都构成了知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知识本身就内蕴了个人系数, 知识获得过程就是个人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 杜威将这种知识理论称为“参与者知识观”, 并将这种参与者知识观解释为人与环境的“互动”。
在参与者知识观的观照下, 大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立足点应当是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知识建构是一种认识论层面的诉求, 而不是方法论层面的运作。知识建构鼓励多种方法 (探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等) 的选择与操作, 但其实质在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结构在与新的知识信息的交互作用下的再组织 (或同化、或顺应) 与再创建。知识建构是学习者个性化知识的生成过程, 是创新能力积累的过程, 更是学习者个体精神逐渐变得自由、完善的过程。知识建构所要求的活动参与, 是主体思维的参与过程、个体精神的介入过程、内在个性的涌动过程。这种参与是主动积极的、内蕴着创造潜能的个体发展过程。
创新型教学鼓励开放型知识观。开放型知识观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内在经验的开放;二是外部知识的开放。个体内在经验的开放, 是指学习者超越自己内在经验的局限, 生成更加丰富的知识结构与人生经验, 并逐步增强内在经验之间的联系以及与他人经验、与自然、与世界之间更加复杂的关联。外部知识的开放是个体内在经验开放的直接要求。外部知识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课程知识。课程知识是中介学生内在经验发展的人类间接经验, 其开放性一方面表现在为学生打通各学科之间的界限, 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融通;另一方面亦表现为拓展本专业、本学科的课程知识界限, 将课程视野拓展到更加前沿、更加精深的学科知识领域, 但这种拓展又应是基于学生经验连续生长的有序拓展、逐步开放。
二、学生观维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发展
创新型的大学教学在知识维度上的参与、建构、开放性转向, 要求教育者在学生观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首先标志着教师角色的变化。传统意义上教师是学科分支领域的专家, 他们在自己研究领域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 主导着课堂教学及组织活动, 并主要通过讲授的方式呈现课程知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更加强调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的作用, 而非对学生的规训、控制。教师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内容, 同样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学习建构活动, 而不是为自己设计知识传递活动,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 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展开情况而做灵活的、生成性的调整与变更, 可变的情境因素与已有的课程知识之间是一种相互调适的关系[2] 。因此教师活动的本义不是执行已有的课程计划, 而是在考察具体的情境谱系基础上对课程做适应性的改编, 使之符合实践场景中的意义与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也进一步推动着学生角色的更新。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而是能掌控自己的学习, 并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主动学习者。新型的课堂学习活动, 要求学习者能主动地参与。这种参与既是一种思维的参与, 也是一种实践的参与。在主动的参与过程中, 学习者才能积极地内化学习内容、发展探究的能力、生成创新的品格与精神;另外, 学习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这个狭小的空间与时间段内, 学习者要能够将自己的学习拓展到课堂之外, 要能够发散思维, 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涵养自身的探究品质。大学教育最关键的一点, 不是知识传授, 而是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 培养学生的一种自我意识, 即:学生能意识到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 看清自身的起点, 决定自己的学习, 并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同时要能意识到整个大学甚至社会所提供的异常丰富的智力和文化资源, 既要能识别、更要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与发展机会。正如美国学者詹姆斯·杜德斯达在《21世纪的大学》一书所深刻地指出的那样:“大学将会变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机构, 学习者将有更多的选择, 他们决定学习的内容、方法、时间、地点甚至和谁学习。”[3]
三、课程观维度:专业与通识、结果与过程的整合
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锻造学生宽广扎实的知识基础、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以及深厚丰富的创新能力。那么, 如何从课程的视角去看待创新人才的培养呢?笔者认为, 关键要树立两种课程观, 一是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之间的协调与整合;二是课程中的结果导向与过程导向的融合。
从课程结构的角度看, 通识课与专业课在担负的功能上, 既各有特色, 也存在共性。创新人才既需要知识的宽度, 也需要专业的深度, 因而通识课与专业课正好可各负其责, 发挥彼此的功能优势。但另一方面, 无论是通识课, 还是专业课, 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手段与工具, 是学生学习的中介。因此, 在课程结构及课程计划的安排与设计上, 就需要充分地考虑学习者的兴趣、需求、经验、态度、价值观等, 简言之, 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这其中就存在着两个颇具重要性、但又常被忽视的地方。
第一是通识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关系。既不能出现由于通识课比例过大而导致的学生知识水平的“一英里宽、一英寸深”的泛化现象, 也不能出现由于专业课比重过大而导致的学生知识过深、过窄、视野局限、创新能力不足、后劲缺乏的状况。根据美国多年实施通识课程的经验, 目前全美的各个著名高校, 大都实行如下的学分结构分配比例:总学分的1/3是通识课程的, 其余是专业课程。这样的课时分配, 既保证了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宽广扎实的各科知识基础, 也使学生有足够的专业领域的训练与知识储备, 从而为其在本专业领域中的研究创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国在这一方面仍处于探索之中, 但美国的经验可以借鉴。
第二, 如果说课程结构的比例分配是一个表层问题, 那么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则是解决两种课程协调与整合的关键性问题。通识课程设置的关键在于与学生专业经验的对接、与学生兴趣水平的吻合、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融通。通识课程的设计需要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 这种设计与选择的安排既要考虑到专业的特性, 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既要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夯实基础, 又要为学生的个性生成构筑平台。例如, 美国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设为六大领域: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推理、科学、社会分析[4] 。这种文理兼顾、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要求, 不仅是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而且是未来的高素养的公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修养。在六大领域内, 哈佛大学开列了很多门课, 有些课是指定相关系科的学生必修的, 有些课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经验选修的, 有些领域是指定相关系科整体免修的。这样的课程设计, 既做到了通盘考虑 (考虑到作为群体的学生的需求) , 亦关照了个别差异 (考虑到作为个体的学生的独特性) , 实应为我国大学借鉴。
课程编制活动中的结果导向一直是潜隐于广大教师心中的基本观念, 即:课程开设、实施及至评价等活动主要是结果导向的——看学生是否完成了课程目标。预先制定的课程目标成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指南或导向。在结果导向的影响下, 教师往往潜隐性地认为, 课程内容是外在于学习者的、事先已经存在的真理性知识, 教师只需要忠实地传递这些知识, 学生只需要固定地接受这些知识, 至于学生是否能够内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这些知识对不同学生今后发展的效用价值如何等等, 均不在教师考察范围之内。结果导向关注的是学习与教学的效率, 能够高效地培养出定制规格的人才, 成为大学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式。单纯地追求效率, 追求划一, 是以牺牲个性、磨灭创造性为代价的。过程导向的课程编制活动关注真实场景中的学生、教师、环境、教学内容等各个因素谱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将解决课程活动中的涌现性问题本身视作目标[5] 。学生的个性、兴趣、态度、价值观、经验等成为教师考虑的重要方面, 课程的内涵不仅仅是预先定制的外在内容、文本, 而且也拓展到了不断生成的、师生共同创造的活生生的经验。我们认为, 基于目标的结果导向与基于经验的过程导向之间的融合, 应当是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结果导向的优势在于规定了本学科领域中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基本知识规范、知识结构。这为本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专业性的学科知识基础的储备。过程导向的优势在于着眼学生的兴趣、个性、经验等, 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探究过程、理解过程, 意在课程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结果导向与过程导向的内在深层融合, 应当是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的课程编制思想。
四、教学观维度:面向学习者的贯一性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模式的内在融合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斯·乔伊思 (Bruce Joyce) 等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了四种类型的教学模式, 即:社会型、信息加工型、个人型和行为系统型[6] 。她指出, 这四种模式并非是相斥互补的关系, 而是就不同的功能指向所做的类型划分, 如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功能主要是培养具有合作学习能力的人;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生获得及组织资料、形成概念的内在动力和能力;个人型教学模式则强调个人的发展、注重个人独特性格的生成, 促使个人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命运的责任;行为系统型教学模式则集中在可观察的行为、已明确的任务以及教给学生进步的方法上。应当说, 这些教学模式分别从某个侧面对教学的规律进行了揭示, 并且都各自具备非常明显的特定设计目的指向, 但另一方面, 这些模式都蕴涵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的有效教学要素, 如培养学习者的社会性交互能力、培养学习者获取信息及反思批判的能力、促进学习者的个性生成、强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等。这些教学要素均可融会为创新型教学模式中的有机成分。基于此, 我们试图在一种整体融合、充分吸纳各种模式内涵的基础上, 从创新人才培养这一视角, 在上述的知识观、学生观、课程观的理念观照下, 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我们认为, 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整合三个核心的设计要素:目标、知识的设计;问题、活动与情境的设计;评价反馈的设计。首先, 目标与知识内容之间是内在统合的。就大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说, 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即应当持久理解的课程内容、应当着重知道和理解的课程内容、应当熟悉的课程内容[7] 。在自然地孕育着目标的同时, 这三个层次对相应的评价也提出了基本的策略要求, 如对应当持久理解的内容就需要通过挑战性的实践任务来检测, 而对于应当熟悉的课程内容, 传统的标准化考试就能身负其责, 这也就体现了评价与目标及内容之间的整合性特征。此外, 不同内容层级不但对应不同的目标指向、评价指向, 亦对应不同的活动设计、问题设计及情境设计。如对需要深刻理解、持久理解的知识内容与课程目标, 就需要设计以挑战性问题为中心、以探究性活动为载体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是与其探究知识的活动过程相互包裹、紧密融合的, 因此, 这种知识与能力、理解与活动之间的彼此耦合消解了知识的惰性化, 增强了知识拓展及知识创新的活性, 推动了学生的个性品质的生成以及学习兴趣的发展, 这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创新型教学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弹性模式, 是一种生成性模式, 是一种情境敏感性模式。这种模式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这种要求既是学科专业方面的, 也是教学专业方面的。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的精深理解是有效实践创新型教学的基础, 教师需要能甄别学科知识的本质、内涵以及层级, 需要熟悉课程知识的学科发展史, 洞悉知识的过程性内涵, 这是其设计有效问题活动的基础;教师还需要具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能力, 这包括对学习者需求、个性、兴趣爱好的了解与分析, 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与层级进行相关的问题设计、活动设计, 能对不同知识的评价, 做类型、方式上的差异性划分与处理。此外, 教学情境的即时变化, 既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也为教师发展学生的探究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以及灵活应变的教学机智与生成性的教学设计能力。
总之, 创新型教学模式不是一种固化的可直接套用的现成框架。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贯一性的整合性教学策略模式。它在融合了各种教学模式中的合理要素的基础上, 表达了对教学情境的可变性及多样性的关注, 渗透了对教师动态专业实践能力的诉求, 从而为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及个性的养成赋予了真实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OB/D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6-10/09/content-5181223.htm.2006-10-09.
[2]施良芳.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32.
[3][美]詹姆斯.杜德斯达 (刘彤, 译) .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71.
[4]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6.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370.
[6][美]布鲁斯.乔伊思, 等 (荆建华, 等译) .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16.
【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推荐阅读:
教学能手理论考试——新课程理论知识试题11-07
教师考试新课程理论试题及答案06-30
新课程教学理论07-20
新课程理论填空题07-01
2011zuixin新课程理论11-18
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10-16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11-20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后进生”的教育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