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有感作文(13篇)
1.坚持有感作文 篇一
贝壳忍受了沙粒的磨砺,坚持不懈,最终孕育了绝世罕至的珍珠;钢铁忍受了烈火的赤炼,坚持不懈,最终打造了锋利的宝剑;松树忍受了严寒醋暑的考验,坚持不懈,最终一年四季长青、茂盛无比……这一切都源于坚持,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我还记得那一次,是一个空气清爽的星期五……
那天,学校早早的放了学。我在回家的路上欢蹦乱跳!小鸟儿对我歌唱,小花对我微笑,再伴着大树伯伯的音乐,小草弟弟的舞蹈,那是多么的美妙啊!这是一场动人心弦的演唱会,这场演唱会也使我如痴如醉!
回到家中,正趁我心情高兴就计划:今天一定要把周末的家庭作业写完,两天的假期我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参加兴趣班了。
我放下书包,开始认真地读,默默地写。时间滴溚滴溚,一分一秒飞快的流失……就在这时,楼下传来阵阵欢笑声。我一听到声音,兴奋起来,知道是我的伙伴们。说罢,楼下响起喊声:“岳荣浩,下来玩儿!”我心喜若狂,一分钟也坐不下来,立刻收好作业,往下跑,但却被妈妈拦住了。“妈妈,我明天再做,反正明天我还有时间。”“可是孩子,你已经决定今天完成所有作业。更何况你只需要坚持十分钟就全部完成了,你要放弃吗?”我委屈的低下头,回到书桌前,楼下不时传来追逐,嬉闹声,还伴着催促声。我的心如一匹野马早已飞奔楼下。这时,耳边仿佛传来妈妈的声音:“你不能因为马上到终点而松懈,更不能放弃。”妈妈和蔼,温柔的笑容,让我躁乱的心平静下来。“对,坚持就是胜利,我已经离胜利一步了。我一定要坚持,不能放弃。”望着玩的开心的伙伴们,听着诱人的笑声,我静静地回到作业里。此时的我似乎忘记外面伙伴。我认真飞快地、迅速准确地完成了最后的作业。当我自豪的向妈妈炫耀时,妈妈正微笑地望着我,并给我一个“V”的手势,我高兴地飞驰楼下,如一只轻快的小燕子。
坚持就是胜利!我坚持了,我胜利了,胜利地战胜了自己的意志。
是啊!一切成功都源于坚持!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没坚持持到底的人!
2.坚持有感作文 篇二
如何切实有效地改变这一作文教学现状?在近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 我一直坚持阅读书籍与写作结合, 将感悟生活与写作结合, 丰富了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提高了作文教学效果。
一、阅读与写作结合
阅读永远是写作的基础, 是思想意识的源头活水。如果不阅读, 写作便成了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因此,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 我总是鼓励并引导学生大量阅读, 要求他们在阅读中吸收丰富的写作营养。
1. 读课文, 读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课本所选内容符合小学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语文水平, 具有示范作用:不仅是教的蓝本, 读的范本, 而且还是写作的样本。近几年的教学中, 我十分注重学生对课文的阅读, 努力让他们读懂读透, 引导学生探寻文中的作文技巧、规律、原则等。如《半截蜡烛》中, 对情况危急的描写来衬托伯诺德夫人一家的英勇机智;《林冲棒打洪教头》中, 通过林冲的语言、动作、神情描写反映他忍让、谦恭的个性以及高超的武功……
学习课文时, 读一些相关的资料, 不仅对理解课文有好处, 还能丰富知识, 促进表达, 培养作文能力。在五年级课文《早》一文的教学中, 我引领学生走近鲁迅先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 走进图书馆收集资料, 上网收集信息, 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制定了一个个小课题, 诸如“鲁迅的童年”“鲁迅在日本”“鲁迅的小说”等, 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通过活动, 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 主动学习的空间, 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 在探索中发展个性, 真正实现课内与课外结合, 这一课带出了多篇。这种活动几乎贯穿于整个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学生拓宽了视野, 丰富了语言, 作文水平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2. 读中外名著
中外名著无论是情节内容, 还是构思技巧、语言运用等, 无不堪称典范, 无疑是含金量颇高的习作素材。于是我精心选定了一批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读文水准的著名童话、寓言故事和简明易懂的中国古典名著 (少儿版) 、诗词等。从小学四年级起, 我便利用课余时间, 尤其是寒暑假阅读这些名著, 并让学生写相应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如四年级寒假时, 推荐阅读书目《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汤姆叔叔的小屋》, 学生写出了读书笔记《勇敢的人》《黑人也是人》;四年级暑假时, 推荐阅读书目《三国演义》《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 写出了读书笔记《曹操其人》《我喜爱的三国人物》《多彩的海底世界》……
每次, 我对学生的习作总是认真批阅, 把佳作张贴到“苗苗圃”中, 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热情。我们在教室里还举行了专题演讲会, 例如《曹操其人》, 同学们展开辩论, 他们根据书中的事实评价人物, 精彩至极, 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表达的能力。这样, 将阅读、理解、表达真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 读有益杂书
孩子的书架成了专卖柜, 陈列的除了《……AB卷》《课课通》和写作指导外, 就是优秀作文集, 文学名著、科普读物毫无踪影, 一概被贬为“野书”。家长买荠菜不喜欢大棚培植的, 偏爱野生的, 是因为野生荠菜吮日月之精华, 采天地之各类“野食”而鲜美, 更明白天天三荤六素地换着让孩子吃, 因其知道偏食无益于健康。但是, 却不让孩子多看些杂书, 而是让其一味地读优秀作文集、写作指导之类, 殊不知读“野书”“杂书”对孩子知识领域的扩展、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布局谋篇水平的提升, 甚至做人处世的道理大有裨益。
我班上的学生有的对军事题材特别感兴趣, 能说出现代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有的能把恐龙种类、生活习性、产生、消失说得头头是道……另一个学生读了一本《歇后语》后, 他的一篇习作连用了八个歇后语, 用得巧, 用得妙, 让我暗暗称赞。因此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书, 只要是健康的, 都应鼓励他们去读。
二、生活与写作结合
如何帮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呢?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感悟现实生活、热爱现实生活, 进而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流露真情实感。
1. 写身边小事
小学生的生活中虽然没有惊人的大事, 但细细观察, 每天都有新东西。要把写作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 如在完成了一次中队活动观摩后, 让学生写写准备过程的酸甜苦辣;一学生在晨练时拣来一只受伤的小麻雀, 最终还是在大家的过分“关心”下死了, 让学生就此写文谈感想;阅读书籍后,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位书中人物, 说说喜欢他 (她) 的原因;与同学争吵了, 写吵后感;今天我受表扬了, 明天某某挨批评了, 老师生气了……每天写日记, 每天写一感, 日积月累, 便能养成写作的好习惯。
2. 写学校活动
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及时地、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 对训练学生写作很有帮助。在环保夏令营活动中, 开展了以“水——生命之源”为题的作文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 利用各种渠道找到了相关的材料, 然后写出了一篇篇有关水的文章:《水是有限的》《渴望——水》《水在呼唤》……虽然文章仍略显稚嫩, 但学生写出了他们的心声, 用一个个铁的事实有力地向世人宣告了水的重要性, 呼吁人类爱水、护水。
一次, 南通市残疾人艺术团来我校演出。他们用一颗火热的、热爱生活的心, 为全校师生演出了一台精彩的节目。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了, 纷纷记录下自己最喜欢的节目, 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残疾人不需要怜悯, 他们和我们一样快乐, 他们需要的是尊重!”这让我对这帮孩子刮目相看。
3. 写国内外大事
经常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人, 信息灵通, 思维活跃。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大事, 对写作水平的提高帮助很大。
当我国的神舟飞船在太空遨游时, 让学生写作《我在飞船看太空》, 学生广泛搜集资料, 展开想象, 写出的作文内容新奇、丰富, 激发了探究太空、热爱科学的情感。日本地震出现核泄漏时, 我国沿海地区出现抢盐风波时, 以作文题《盐, 真的需要抢吗?》让学生观察后展开讨论, 并用强有力的事实在作文中进行说明。
写国内外大事往往需要伴随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了学生积极质疑, 乐于探究, 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同时更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表达的契机。
3.作文教学要坚持“三个观念” 篇三
一、作文教学的价值观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写作现状,关注学生写作发展动态,思考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找到有效的教学途径,从而促使作文教学达到有效与高质。我们必须认识到,写作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的指导固然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迅速提高,但归根到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二、作文教学的发展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意义非常,注重“实际情况”和关注“发展过程”,是教师在建设作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和开发新资源时必须关注的重点。
对学生作文方法的指导也要注意课程观,从课程观出发,抓好对学生的写作素养的培养,例如:我们平时写得最多的是记叙文和议论文,对这两种文体的结构安排可以作如下的指导:
记叙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即通过具体地记叙事件、形象地描写人物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立场,使人受到感染和影响。记叙文选材广泛、形式多样、结构复杂,通常在安排文章结构时采用如下几种形式: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结构,按人物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安排结构,按情节的发展过程安排结构,按事件的特定关系安排结构。另外,前后的衔接、照应、过渡等,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过渡句,大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自然能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层次清晰可见。
议论文一般采用的结构有:
对照式:文章的主体部分采用正反对比式。
并列式:几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一般以三到四个分论点为宜,每个部分可以采用“论点+论据+论述”的模式。
递进式:主体部分之间是递进关系,可以是深度上也可以是广度上的递进。
片断式:片断的选择既要求同,也要求异。同,在于材料之间要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表达同一个主题;异,在于所选片段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向表现主题。
当然,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充分讨论,充分内化为自觉写作的意识;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从课程上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鼓励学生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个人感受与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有个性的过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互转化,成为儿童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作文教学的生态观
朱慕菊在《走进新课程》中说:“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即使是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其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但缺乏的是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能力。”“我们有大地,有小草,荒山、黄土坡、茅草棚,它们的教育价值,它们对于实现课程目标以及发展学生感受和表达美的意义和功能是同质的。”这种教学中的生态,不论是学生已有的作文发展状态、写作水平,还是身边的作文现状:书籍,写作习惯,乃至对一草一木的观察感悟的能力、审美的情趣,都呈现出作文教学的生态。呵护、利用、开发、培养这种作文教学生态,能使学生储备更多的写作资源。
例如以“你听∕看,多美”命题作文的教学为例。作文的形式是命题作文,题目是“你听/看,多美”,文体不限。从作文题目看,我们的学生就必须储备一定的作文素材,才能写好这类文章。审题的关键是“听/看”和“美”。“听/看”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听/看”也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美”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是需要突出的主旨。文章重在表达审美享受的过程:即什么美,为什么美,美在何处。同时对美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有感染力、能打动人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写文章,无论写什么文体,总是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将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安排写作素材,在文章中体现清晰、合理的层次结构。文章的层次布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精心构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因此,文章层次的确定、叙述的先后、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文章的线索等均应由主旨来确定。
4.坚持有感作文 篇四
这篇课文讲了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三个
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开始动手编写《
记得我前年学骑自行车时,我十分害怕,生怕摔跤。开始时,我只敢坐在自行车上用脚挨着地面行走,我看了看别人骑车都把脚放在脚踏上骑。我想如果把脚放在脚踏上,那岂不是要摔跤,我没敢尝试。我看着
由此可见,只要有专一的目标,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可以成功。
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六年级 郑展容
5.读《坚持》有感 篇五
第一个人因为没有恒心而没有酿出那种沁人心脾的酒,但第二个人持之以恒就酿出了清澈甘甜的琼浆玉液。
哎,看完这个故事,想想自己:作业快要写完了却跑去看动画片,结果把每写完的作业交给了老师;考前复习马上就要完成了,却放弃了最后十页,结果考试的时候有一道分很高的题没有答上……我想:不管是写作业,考前复习,练琴……不管是哪一样都需要坚持,也贵在坚持,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6.读《坚持》有感 篇六
这篇文章主要是举了几个名人例子,如:巴顿将军、爱・罗塞尼奥,他们都是经过坚持而得到了成功。这些名人经历了多少困难,承受了多少痛苦,摔倒了多少次,又爬起来多少次!此篇文章告诉了我一个人生哲理:成功是用坚持换取的,只有坚持才能胜利。
读完这篇文章,我回过头照了照镜子,回忆起童年往事。那些事像海边的贝壳,五彩缤纷,每一个贝壳里都饱含着一个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故事。其中有一个贝壳,在阳光的映衬下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让我打开贝壳,一起欣赏里面的故事吧!
还记得那时我仅有9岁,总有些奇怪的想法。有一次,我看见电视上有人在溜冰,羡慕不已,便吵着要学。妈妈无耐下答应了我,我高兴得又蹦又跳,恨不得把地踹个窟窿。可到了溜冰场,却像只小刺猬,缩成了一团。
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大的溜冰区域,妈妈叫我拉紧她,跟她去买溜冰鞋。在准备厅里,我换上鞋,刚打算走,就摔了个“狗啃泥”。开始就很陌生的我顿时大哭起来,妈妈听了,急忙走来安慰我,当我睁开那双富有童真的眼睛时,发现所有的人都看着我,我也顾不上尴尬,只是一味地说:“妈妈,我不要练了,我不要学了!”妈妈鼓励我,我勉强走进了练习区。
在那儿,我像只笼子里的小鸟,不敢到处乱跑,生怕受了伤。看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如鱼儿在水里一般行动自如,我也尝试着走了两步,慢慢地,我找到了窍门。到了傍晚,我已经能缓缓地移动几步。
经过这件事,我给了自己多一份信心。
“假使成功只有一个秘决的话,那应该是坚持。”不错的,坚持,永远是我的目标。让我们站起来,努力勤奋吧!
7.坚持有感作文 篇七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是“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予人们知道,而且希望逾广愈好”。这种生活、思想情感的表述,实际上就是一种交流,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作文教学过程中,缺乏这种交流,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活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作文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应着眼于兴趣培养,循着“产生兴趣——培养兴趣——发展兴趣——巩固兴趣”的教学创新思路,做到“四个结合”。
一、课外阅读与说话能力训练结合
初中大部分学生特别害怕作文,根本原因除了学生的生活面、知识面窄的因素外,关键还是受到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从引发学生情感入手,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冲动,产生写作兴趣,成了改革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基于上述认识,应该首先抓课外阅读与说话能力训练,并使两者紧密结合。
根据新课程标准,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在不加重负担的前提下自愿订阅或借阅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向学生推荐较好的课外读物。同时,还要解决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时间。利用学校每周安排的一节阅读课,指导学生自由阅读,学生把自筹的搬到教室,让学生自由选读。
在此基础上,寻求与“说”结合的方法,借鉴《演讲与口才》上“一分钟讲话”的经验,在全班学生中开展“一分钟讲话”的活动。具体做法是:利用当天第一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分三人一组,每人一分钟,要求讲话形象、生动、吸引人。讲话题目自拟,内容自定,可以是一段新闻、一段名言、一个成语故事,讲话完毕,互评优劣。这样,每学期每人可讲六到七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由开始朗读摘抄的资料,发展到后来抽签即席演讲,说话由短到长,语言也由干瘪无味变得生动形象。
二、课内作文序列化和课外练笔多样化相结合
主要方法是按新课程标准进行不同题材的的作文训练,同时还根据教材中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内容,严格进行序列化的训练。这样的训练躲在课内进行。至于课外练笔花样更多了:诸如写日记、周记、办手抄报、墙报、黑板报,组织作文竞赛。同时,以教室后面的黑板为阵地,每周办一次手抄报。从当编辑,每人轮流执编一天,一学期可以轮流三、四次。每当轮到当编辑,同学们就将事先准备好的文章写到白纸上,并配以适当的插图。小编辑之间,相互学习,暗暗竞争,唯恐办得不如他人。
这样就把课外练笔融进了课内的作文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体。学生从课外写作中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培养了写作乐趣。加上课外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配合训练,作文的“源头活水”一块涌来,作文由无话可说变得有话可说,篇幅也由短变长。
在初中阶段,为了克服其束缚性、抑制性和单调性的弊病,应主张将“统一命题”作文与“自由命题”作文结合起来,经常变换,交替进行。可这样设计方案:建立大小两种作业本,做到大小作文结合。所谓大作文,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统一命题作文;所谓小作文,是指规定的批改原则,灵活批改,集中讲评。学生写作的内容涉及各个领域:记叙、说明、议论,无所不包,尤其在自由命题作文时,学生感动自己,消除了外界干扰而处在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
三、师生批改和教师讲评结合
如前所述,对于统一命题作文,一般采用灵活批改、及时讲评的策略。为了使师生批改和教师讲评相结合,作文讲评宜采用“三为主”的方法。即:批改以学生为主教师辅助:讲评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无论是批改还是评讲,都要以学困生为主。可设计如下评改过程:印范文——教符号——互批改——写后记——总评阅。首先,先把各种文体的批改范文打印发给学生,要求他们阅读原文,仔细揣摩批改的地方,认真推敲眉批、总批。其次,教给学生批改的符号,然后互相批改,并把改完的作文交给作者本人审查后写出批改后记。最后,交给教师审阅并总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由慢到快,由陌生到熟悉,培养了“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应该是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尤其是对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如一个词语用得好、一个句子写得生动、错别字少了等等,应予以肯定,给与鼓励表扬,切忌对学生讽刺挖苦。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哪怕很微弱、很朦胧,都应小心保护它,极力肯定并支持它。只有这样,他们潜藏着的内在力量才能爆发出来,写作兴趣才会产生、发展并巩固。
8.读《坚持的小草》有感 篇八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坚持的小草》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星期六的早晨,我一起床就读了一篇文章——《坚持的小草》。读后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进一步体会到了“坚持就会胜利”的深刻含义,它给予了我生活的力量和美好的遐想。
多姿多彩的`春天才刚刚开始,在漆黑的地底下有一颗柔弱的小草种子想伸出头看看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却被一块无情的石头挡住了去路。它想尽所有办法还是出不去,可它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坚持着,它的行为感动了大家:太阳公公照耀着,小水珠滋润着,土地爷爷爱护着,小蝴蝶鼓励着……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草终于破土而出,看到了美丽的世界。
读了这篇文章,小草那种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真值得我学习,更让我惭愧。每当我练习书法时,总有一种半途而废的念头;每当我考试碰到难题时,总不善于动脑子,勤思考;每当我爬山游玩气喘吁吁时,总是不想再继续往上爬,心想要是有台电梯多好啊!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总有这样让我半途而废的想法,要是我也有小草那样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无论做什么事情,我想都会取得成功的。
9.坚持有感作文 篇九
在寒假里,我有幸地结交了一位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家朋友——黄海岩。他描写了一本人物传记《金竹花》,这本贴切生动、真实感人。使我读完后依然沉浸在主人公金竹华一波三折的人生经历中。
这本书主要介绍一位普通的朝鲜族小学教师——金竹花,她长期扎根基层,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在黑土地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岁月无声,往事如歌。一个人,不为名,不为利,穷其一生,坚持不移,一辈子守护着一方校园。我原以为没有人能做到。但一个普通的金竹花、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她能做到,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个普通老师的不平凡。回想起班级的学困生,课余时间我一次再一次的辅导知识时,孩子们还是一知半解。年轻的我反思,教孩子们学会知识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周围的好多朋友从事别的行业,在他们的身上看到更多的是快乐和轻松,下班后很快的沉浸在享受生活的氛围中。我偶尔也想放弃过我的工作。但金竹花走过了四十四年的漫长的教师生涯,教育就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我也被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深深的吸引住了。遇见困难想放弃自己最初选择的职业,如同七八岁的孩子们,遇到不会的题目,就想放弃一样。我会再一次拾起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坚持在教育的岗位上。
读完这部书,我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好像是我真真切切地目睹金竹花在教育事业上的坚持与奉献。在一些章节中,黄海岩用
巧妙的文字为下文做好了铺垫,读起来会悬念迭出、引人入胜。令我最难忘的是场景,在一个暑假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将金竹花所在的村子洗劫一空,面对吃不上穿不上的日子,家里穷困潦倒的此刻,金竹花没有选择留下照顾父母,而是带上妈妈瞒着爸爸偷卖鸡蛋的五元钱和一条破旧的毯子踏上读书的道路。远离她从小成长的故乡、生她育她的父母,真的是痛处的抉择!当我读到这里,我被她对读书渴望、走出大山迫切心感动的留下了泪水。脑海仿佛回到童年的我,我也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幸运地是我的家乡没有遇见洪水的劫难,也出生在幸福的五口之家。那时的我没有体悟到获得读书机会的艰辛,父母都帮我铺好了上学的道路。那是无忧无虑的我,在学校也不用心的读书。偶尔也有逃学的冲动。比起金竹花,我是幸福的。是她让我懂得幸福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学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读书是她从大山里走出来唯一的信念。我深深的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即使没有生活的本钱,也不能没有生活的方向。
同时,这本书还是本很好的教育宝典。书中介绍了大量的金竹花对教育事业一路的钻研,最终总结出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获得了许多培养学生学习的好方法,例如:“五会特色学习法”——会预习、会听课、会复习、会做作业、会考试。看似寻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的名句道出了创作的甘苦。“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才有最真实的你。”“留下洁净,带走尊严。”“在这儿能行,在哪儿都能行。”寓意深刻、风趣诙谐的厕所墙壁上的警示语录也让我看见金竹花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抓住课堂上,而是
在细微处寻找契机。她提出的“三大习惯与五十考点”也是我最欣赏的。譬如她给孩子们设置“个人卫生、家庭孝行、就餐礼仪、接人待物、生活常识、勤俭节约”等模拟考试。表面看是一场考试,也是一个生活的舞台,孩子们都是舞台的主角。他们在塑造着自己,表演者自己。这样的考试真得能让孩子个人素养方面提高很多。同时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们生活的本领。
金竹花在农村教育这块贫瘠的土地上默默耕耘,历尽艰辛,然而她无悔无怨。金竹花的教育生涯是艰辛的,但却充满幸福。她的人生,也因了这份事业,而放射出动人的光彩。合上《金竹花》我似乎眼前一亮。她仿佛就是我教育道路上一盏指明灯。这本书不但让我们学习到一位教育者的精神品质,而且还告诫了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水师营中心小学郑立华
10.坚持有感作文 篇十
听说《老人与海》是一本好书。终于有一天,我拿到了这本书,带着许多疑问,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文中讲述的是一个贫穷的老人,他的捕鱼技术很高,却交上了霉运,84天没捕到鱼。当他第85天出去捕鱼时,遇上了一条大鱼,老人与大鱼搏斗了几天最终老人获胜了。可回岸的路上,遇上了许多鲨鱼,筋疲力尽的老人还是把鲨鱼赶走了,不幸的是,大鱼还是被鲨鱼吃掉了。当老人回到岸边时,虽然他第85天还是没捕到鱼,但是人们对他的敬佩又加一等了。
老人与海这本书生动的描绘了老人独自出海捕鱼的经历。他独自在海上,他以大海为伴,以动物们为友。无聊的时候跟大鱼说话,有时也自言自语。我也同样欣赏这个老人,当到了危机时刻,他就不停地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打败他,我不能被击败。虽然老人的外表伤痕累累,但老人的意志是不可打败的。每晚他都会梦见儿时见过的威风凛凛的狮子,每晚他都会以此来鼓励自己,不断地超越自我。就连看见了几只海龟,他都会鼓励自己,我的手呀脚呀都和海龟的手脚一样结实。在出现危机的时候,他总是自己不断鼓励自己。海明威写的这本书时,为了达到语言简洁,作者一直都是站着写着本书的。而作者在危机时刻却是用低调,简洁的手法描绘。我发现当作者描写到老人的外表时,老人的手、脸、脖子总是那么伤痕累累,总是那么附有岁月的痕迹。但作者每次都不忘突出老人哪双蓝蓝的海水一样的眼睛,只有他的眼睛才和手、脸、脖子那副伤痕累累的样子有分明的对比,他的眼睛里透出了他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性格。
11.读老人与海有感:坚持不懈的精神 篇十一
文章开头就描写了老人的运气很黑,连着84天没打着一条鱼。一个小孩,老人忠实的孩子。把他当朋友与亲人看待。
因为跟着老人大久没打到一条鱼。小孩的家人不让这孩子继续跟着这个霉运老人了。小孩跟着其他人后,运气真的来了。不一会就打上了大鱼。善良的小孩当这老人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处处为老人着想。在生活给了老人很多的帮助。
老人84天没打着鱼,他倒不自卑。他相信总有一天会打着大鱼。他有一次更久的记录,87天没打着鱼。他跟小孩说,他再出远一点的海,打了大鱼才回来。
小孩为老人准备了些日用品后,老人就一早出海了。
在茫茫大海中,老人看到许多飞鸟,他很喜欢它们。他把它们当朋友看待。船在航行中,渐渐有了异样。有大鱼上钩了。拖着船顺着海水越走越远。老人心里知道,是一条大鱼上钓了。他在想如果小孩在就好了。可以一起帮忙。
鱼拉动着船越走越远。老人明白,他离陆地越来越远了。他有点点心慌。期间不断地会想起小孩。也许人老了,再坚强的人都会感觉到孤独和无助了。
在海上被鱼拖行了一天一夜。老人拼了最大力气,终于捕了这头大鱼。这头大鱼的血染红了半边海。血腥味惊醒了海底的鲨鱼。
一条鲨鱼来了。老人和它进行了激烈的搏斗。好不容易制服它。他扑杀的大鱼也给鲨鱼咬去了一截。可恶梦没人完结。一条,二条,三条……鲨鱼相继的都来了,都来争夺他的大鱼。
老人已没那个体力和鲨鱼群体搏斗。到最后,他捕杀的那条大鱼已残缺不齐,不忍目视。幸好他还活着回来。
12.坚持有感作文 篇十二
四问是: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长进?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其中,最令我感受最深的是,自己的学问有没有长进和自己担任的事有没有长进。第二问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特别是我的学问一直不稳定,一会上升,一会下降。家长也拿我没办法。我现在学问已经进步了许多,成了班上的中等生。
我担当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我不会扫地,不喜欢值日,每次到我们组打扫卫生时,我都跑出去玩了。现在我每次都参加打扫卫生,直到打扫干净以后才出去玩。
13.坚持――读《根鸟》有感 篇十三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男孩去追寻他的一个梦想的故事:男孩根鸟在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做了一个关于一个有着许多百合花的大峡谷的梦,他梦见了一个叫做紫烟的女孩。那晚过后,根鸟出发了,他决定去寻找这个在他梦里出现过的大峡谷,去找那个叫紫烟的女孩。
一路上,根鸟遇上了同样是去追梦的板金先生。他们虽然迫不得已在外乡乞讨,却一点也不卑微。根鸟由于生病而留了下来,他买了一匹马,等病好后带上马儿踏上了旅途。在追梦的过程中,他无所不惧。他为了让自己更坚定的去追寻,一把火烧了自己的房子;他在鬼谷被奸诈的长脚强留下做苦工,后被好心的独眼老人救出;他在米溪结识了女孩秋蔓,在杜府上度过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他在一个名为鸳店的糜烂城市中为一个叫金枝的女孩而留下来……最后,当根鸟找到那片大峡谷时,他倾倒在百合丛中,大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