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愚公移山(共18篇)
1.教学内容愚公移山 篇一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作用应该逐渐隐蔽、逐渐减少,应让学生的主体凸现出来,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感悟,去探究、发现。假如仍然只是停留在一种“传授”,一种“灌输”的状态,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三千年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多塔戈告诉我们:“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我们不要“灌水”,而要“点火”,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
《愚公移山》一文我已上了两课时。上第三课时时,我想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愚公“移山”的创举的感想。当时,学生发言很积极,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愚公移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造福”,有的说“从愚公移山的壮举看出他老人家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但有学生认为“愚公移山不理智,应该举家搬出大山定居”;更有学生开玩笑说“愚公违反了‘计划生育’”,听了使人哭笑不得。这充分说明学生对《愚公移山》这则经典寓言故事的实质精神和故事所弘扬的蕴意还不理解。在读解《愚公移山》这一文本时,教师又不应该带有太多的情绪与结论,而应该如一个洁净的读者面对一个洁净的文本一样,不带任何偏见,要让学生读解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这就是新课程的主要理念。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寓言的最后一部分,然后提出愚公的行为为什么为“帝感其诚”的问题,让学生再带着问题“回炉”全文,进行思考。
教学反思
新课程明确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新课程要求教和学都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思维。 这堂课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恰到好处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基本上能领会文章的寓意,认识到愚公精神的伟大,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学习愚公精神,排除万难,争取胜利。课堂气氛活跃,有激烈的讨论交流,也有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所取得的课堂效果比较令我满意。
2.教学内容愚公移山 篇二
笔者对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愚公移山》的课堂教学设计, 基本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引入
方法1:播放歌手江涛演唱的歌曲MV《愚公移山》引入学习。方法2:欣赏画家徐悲鸿的作品《愚公移山》引入学习。方法3:引用毛泽东同志谈愚公移山的故事引入学习。
[环节二]新内容学习
课文说明:《愚公移山》选自《列子》, 是著名的古代寓言, 其中愚公、智叟等人的形象为大众所熟悉。课文的内容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愿望和毅力, 也点明了要下决心战胜困难以及坚持不懈的道理。
梳理字词句, 初步弄懂文意。用工具书、依照课文注释试读课文, 力求读准字音, 正确停顿, 逐字、逐词、逐句了解。概括段意:大山挡路———愚公一意移山得家人赞成, 挖山———智叟怀疑, 愚公反驳———神助山移。
全文翻译:用现代汉语直译。
内涵分析:愚公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 认为山是一定可以搬走的, 显得胸有成竹, 展现了“不愚”;智叟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显得鼠目寸光, 展现了“不智”;“神助山移”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借助超人力量征服大自然的愿望。
写作技巧分析:完整的结构和细节描写, 丰富了愚公等人的形象。对比和烘托的运用更突出了主题。
[环节三]讨论、质疑
观点1:愚公“搬山”的精神值得学习, 因为这体现了人类改造大自然的气魄。
观点2:愚公应该“搬家”, 因为家易搬, 山难移。
观点3:不能说是愚公移山, 因为是神助才移了山。
观点4:愚公真愚, “明知不可而为之”这种做法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环节四]拓展延伸 (略)
[环节五]作业
对《愚公移山》五个环节的自我思考:
1.“引入”环节很重要。这是学习每一篇新课文的开始,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开始相当于为接下来的学习定好了基调, 可以使师生迅速进入教与学的适宜状态, 使教与学的过程变得轻松、自然, 使课堂气氛融洽、和谐。
《愚公移山》的“引入”环节设计了三种, 用哪一种比较好呢?针对农村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选择播放歌曲MV《愚公移山》。优美的旋律和直观的画面以及切合课文内容的歌词, 在多媒体的运用下形成了听觉和视觉的冲击, 极大可能让人脑洞大开, 这样接下来的学习就顺理成章了。
2.“新内容学习”环节是重点。这是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环节, 要了解的内容多, 需要的时间长, 分组学习能使教与学事半功倍。
《愚公移山》的“新内容学习”环节设计的课文说明可以是教师介绍, 也可以是学生自己了解。这是学习新内容必须做的事。字词句和文意的梳理则通过个人、学习小组、教师三方面进行配合解决。全文的翻译宜直译, 依照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意义, 要翻译得明白、顺畅, 还要有现代文的简洁、优美及富有文采。这方面需要斟酌。内涵分析, 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 把《愚公移山》所包含的内容挖掘出来。写作技巧分析, 要明白任何技巧都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 《愚公移山》完整的结构和对比、烘托等手法的运用就是为了表达本文的主题。
3.“讨论、质疑”环节, 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能使课堂和谐, 学生思维活跃, 更能展示学生个性。在学习《愚公移山》的过程中, 学生的质疑精神得到了培养。
4.“拓展延伸”环节,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沟通与生活的联系, 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 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愚公移山》涉及的知识很多, 可以进行适当选择。
5.“作业”环节, 一般是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力求省时高效, 可以采取学生互改和教师批改的方式, 重在考查学习的结果。
农村中学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是客观事实。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则要关注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有效的环节产生有效的课堂, 有效的课堂产生有效的学习。
2.课堂教学环节的共性, 课堂教学环节是为学习目标和学习效果服务的。
3.课堂教学环节的个性, 体现教师和学生适应的特点。
3.《愚公移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课时设计;愚公移山;教学
【分类号】G633.3
一、教学目的
(一)反复朗读,分析人物形象。
(二)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过程
1、引入
播放背景音乐——《愚公移山》的歌曲。
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高峡”,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愚公移山》,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放录音),注意揣摩语气。
2.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注意字音)。
3、再读课文,重点研读。
(1)愚公要移的是什么样的山?
讨论归纳:又高又大,可见移山任务艰巨
(板书:太行 王屋 方七百里 高万仞)
(2)齐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归纳: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板书:愚公 移 豫南 汉阴)
(3)、愚公移山要克服哪些客观困难呢?齐读第三段.
讨论归纳:年老将少 路途遥远 工具简单
(4)、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注意体会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
讨论归纳:两人身份不同,立场也不同,两人对待移山问题的态度也不同。
愚公之妻的怀疑是从关心出发,提出需要实际解决的问题,意在帮助愚公,语气较轻。智叟则是旁观者,一副“于己无关”的样子,假装关心,实际上是讥笑、责难,阻止愚公去移山。
小组展示朗读,先组内自评,再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进行适时朗读指导。
选出各组优秀者进行班级示范朗读,增进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
(5)、移山结果如何?齐读第四段.
讨论归纳:移山成功。
(板书:帝令背走)
4、结合文体,理解主题
愚公要移的山,却是夸娥氏二子移走。文章为什么设置这样的结果,移山成功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一篇寓言。寓言就是通过某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它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远喻近,还可以小喻大。本文以移山成功结尾,就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是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和坚强意志的讴歌。
5、课堂辩论,学习精神
(1)、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你认为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
辩论,小结: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 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 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汶川地震发生时,正是广大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众志成城,进行救灾,“地震无情人有情”。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可智叟在愚公的驳斥下啞口无言,可知他是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的人。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如果遇事怕难退却,何来"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如今的“南水北调”了。
其实,今天我们可以不移山也不搬家---打隧道。而我们今天仍要学习的是这种精神接力。苦干、实干加巧干才是成功嘛!
(2)、人物精神大讨论:愚公和智叟到底谁愚?(注意陈述理由)
讨论归纳:(板书:愚公不愚,智叟非智)
6、拓展延伸,歌词创作
(1)、听歌曲,感受人物形象。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感受愚公形象,口头描绘出来。
(2)、歌词创作,再现人物形象。
4.《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篇四
二、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5.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五
茄子河小学 孔欣欣
教学内容:
《愚公移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四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持之以恒”,《愚公移山》是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受到坚持不懈,不畏困难的精神。体会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的作用。教学重点:
1.愚公与妻子、智叟的对话。2.理解愚公移山的深刻含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霄”“渤”“箩”等7个生字,理解“直插云霄”“痴心妄想”等词语的意思。
3.能概括课文大意,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愚公移山》。板题(指导“移”字)“愚”什么意思 ?“公” 什么意思?“愚公”又是什么意思?“愚公”真的愚蠢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书打到103页,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每组的3号同学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共同纠正字音。边读边理解“直插云霄”“痴心妄想”等词语。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指导用关联词语把课文内容概括完整:因为(),所以()。虽然(),但是()。最终()。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面对愚公移山这件事,其他人的看法是怎样的?拿出笔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2.品读句子:“算了吧,老头子,就这一家子人,哪能搬得动两座大山呢?再说,即使搬吧,那么多石头、土块又往哪里放呢?”
“愚公啊,你还是歇歇吧!山那么高,像你这样风烛残年的人,哪能搬得了两座大山呢?”
3.这两人的话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提出了困难:人少、土石无处放、山高、年老)可以调换吗?(不可以,妻子的出发点是关心,智叟是嘲笑)
4.你觉得妻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愚公妻子的话什么语气读?(心平气和)指名读妻子的话
5.品读句子:“愚公啊„„” 自由读,你觉得智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盛气凌人,嘲笑,自以为是)把智叟的话活灵活现的读出来。
6.恰当的语言描写能够彰显一个人的性格。我们来看看面对这些困难愚公是怎样做的?
品读句子::“这个不难,我们可以把土石倒进渤海。”
“是的,我是老了,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太多了。但我死了,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儿子还会有儿子,子子孙孙干下去,不怕大山平不了!”
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愚公?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指生读。
7.在《列子·汤问》原文中,愚公的话更有气势,我们要按照标点读出节奏和气势。
四、拓展延伸
1.愚公精神感动着我们,更加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他派来了(生齐读)2.想象一下,当道路通畅后,愚公再次和智叟相遇,他们会说什么呢?试着写一写吧。注意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
3.汇报写的内容。
五、总结
6.《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六
1、指导学生会认读6个生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四字词语,重点学习(( 式叠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3、使学生懂得:凡是对人民有益的事,无论怎样艰险,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把理想变为现实。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情,总会获得成功的。
三、教学难点
理解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出示课题,你们了解愚公吗?谁能介绍介绍你知道的愚公?
2、“移”是什么意思?你还可以用它组什么词?
3、围绕着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4、教师梳理学生提的问题。
(1)愚公为什么要下定决心“移山”?
(2)愚公是怎样移山的?
(3)移山的工作最后成功了吗?
(二)读文感悟。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在文中画出生字,读一读。
(2)小组内互查,读准生字。
(3)组际间交叉反馈。
2、请七位同学分段读课文。
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愚公为什么要下定决心“移山”,移山的工作最后成功了吗?
3、同学回答问题,教师指导。
(1)你从哪儿读懂的?把这段读出来。
(2)出示填空:因为所以愚公要下定决心移山。
(3)移山的工作最后成功了,但是谁帮了他的忙?为什么天帝要帮他的忙呢?我们一起看看愚公是怎么移山的。% 小组学习,突破难点。
(4)组长带领本组同学读―自然段。
(5)组员分别画出愚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邻居们是怎么做的;智叟说了什么。
(6)在组内读一读,想一想愚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4、各组汇报,组际交流。
5、重点指导:
(1)指导学生把愚公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的语感读出来。
(2)练习对话。
(三)思维扩展。
如果愚公是你的邻居,你是去帮他移山呢,还是劝说他想别的办法?看到大山被搬走了,人们会对愚公说些什么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1、请同学们看课后的生字表,自己先把生字读一遍,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多读几遍,然后把每个生字组成词再读。每个生字能组几个词就组几个词。
2、请同学分段读课文。(教师从学生读得正确流利的程度,就能看出学生对生字掌握的情况,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句子的语气。)
3、学生自己评价。
(二)了解积累词语的情况。
1、本课“我的词语库”中有个词语,出示词卡,全班齐读一遍。
2、说说后三个词有什么特点。(式词语)
3、这样的词你还能说出几个吗?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讨论:按结构把八个会写字分类;不同结构的字应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重点指导:应写得左窄右宽的字有“抬、神”;应写得左宽右窄的有“邻”。应写得上窄下宽的有“穷”。“齐”字上半部的“文”不应写得过长。
(四)学生书写。
(五)反馈。
7.愚公移山精神与“中国梦” 篇七
一、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坚持凝聚力量, 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动力
实践表明, 一个国家要实现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必须具有一种既适合群众需求、又符合客观要求的精神力量, 只有以精神为动力, 凝聚人心, 团结一致, 持之以恒, 才能实现最终的梦想。凝聚力量就是要找到一种能将不同思想、不同追求的人聚合到一起的共识, 这也是愚公移山精神的重要内容。愚公通过凝聚力量, 将全家老小、子子孙孙的精神团结起来, 拧成一股绳, 形成了挖山的合力, 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美好愿望。也正是靠着这种精神,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把力量凝聚起来, 通过全民族的努力, 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践行着“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把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国家富强联系在一起, 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 把现代化的实现与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 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 承接了整个民族的愿望。凝聚力量, 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和源泉,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得到拓展的基础和保证。当前, 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 国内社会思想意识多样、多元、多变特征更加凸显, 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干扰和考验, 这更加需要坚持中国精神, 保持坚定立场,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坚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凝聚社会共识,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形成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定不移地成就“中国梦”。
二、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坚持克难攻坚, 为“中国梦”的实现排除障碍
为打通与外界的通道, 解除塞迂之苦, 造福子孙后代, 九旬愚公明知挖山困难重重, 需几代人才可以完成, 但仍坚持克难攻坚, 毕力平险, 最终感动了天帝, 创造了奇迹。愚公克难攻坚的巨大勇气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具有经久不衰的思想魅力, 是我们推进各项事业的动力源泉, 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强大精神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为提升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力排众议, 从最困难的农村开始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的大政策, 从而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为人民幸福铺平了道路。为发展经济实现民族振兴, 中国共产党从最棘手的国有企业开始, 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虽然困难重重, 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攻坚克难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迫切需要进一步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攻坚克难,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持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根本保障。
三、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坚持突破陈规, 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方向
突破陈规是对旧体制的破除和革新, 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遵循,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移植, 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试验、不断总结, 以开放的胸怀迎接突破中的各种问题。正如古时的愚公, 为了改变太行、王屋二山的阻挡, 走出闭塞的大山, 走向广阔的天地, 独辟蹊径, 毅然决然地突破陈规, 挖山开路。虽然在搬山过程中家人疑惑过、智叟嘲笑过, 但是愚公以开放的心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最终实现了搬山的愿望。突破陈规是从封闭自守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是愚公移山精神的题中之义, 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对旧体制的破除, 靠的是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通过改革开放, 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 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为“中国梦”的实现铺平了道路,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历史性突破, 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 短短30多年时间里, 中国经历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 由一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农村2.5亿人生活在温饱线下的国家, 变成了有强大市场活力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国际影响力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 社会政治稳定, 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 “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未来“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 中国必须继承和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地在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上迈出新步伐, 这既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出发, 根据人民群众需求, 循序渐进推进改革, 又要扫清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努力为科学发展明确方向和提供保障, 为社会和谐创造条件。同时“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改革的主体, 必须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更加注重权力公平、机会公平, 让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参考文献
[1].薛玉森.愚公移山——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 142~149
[2].李新生.解放思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法宝[J].福州大学学报, 2008 (1)
8.众说“愚公移山” 篇八
今天,我们的时代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有人认为,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如果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們的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更有人谈到,按照现代人的逻辑思维去看愚公的做法,那真是高智商的头脑。愚公很清楚,如果不搬走这两座大山,一家人就只能靠山吃山,放牧狩猎,伐木采药,将世世代代停留在一个生活水平线上。搬走大山,走出去是广阔的天地,就会遇到更多的发展机遇,这是一个造福后代的伟大抉择。
然而,也有人很不认可,认为愚公的做法确实是愚: 他为什么不“搬家”呢?一家几口背上行李,翻过大山,走不多远,就可以到达洛阳、郑州、西安这些大城市。他凿石搬山,移至渤海之滨,破坏了生态环境,助长了沙漠化,引发沙尘暴。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资源丰富,愚公不好好开发,与人类共享,却去干哪些劳民伤财的无效劳动,实际上人为地加剧了资源紧张。
9.《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九
1、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
2、明确故事寓意
3、正确理解有关实词、虚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
1、明确故事寓意
2、生动的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神话色彩结尾的作用
2、“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和思维训练来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在泛读感知、品读感悟、研读迁移中,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2、通晓课文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3、理解词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属于文学作品范畴。愚公是作品中一个艺术形象。这是一幅放大的书中插图,请说出图中各种景物、人物的名称。(“太行、王屋二山”、“云层”、“夸娥氏二子”、“愚公”。教师板书课题:“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本文选自《列子·汤问》。这篇故事的内容是什么?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仔细体会。
二、检查作业
1、注音
箕畚()
始龀()
穷匮()
亡以应()
魁父()
2、解释加点的词
惩山北之塞()
指通豫南()
寒暑易节()
三、师范读课文
1、对照书中的注音,学生默读课文。要求读流畅。
2、学生齐读课文。分小组或分男生女生读。
3、教师指导朗读,学生练习后,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读出语调。
四、学生品读课文
1、理解读。对照书中的释义,默读课文。教师检查阅读效果,根据教师提示的要求,学生读特定的句子(如教师提示:“请读出写愚公移山方法的句子,……原因的句子、……结果的句子”)
2、理解说。(每个同学根据老师提出的说的内容和要求,先个人思考,后小组交流,
每一小组推派一人在全班交流)
①说故事内容
②说故事寓意
③用现代文分角色表演。
3、理解写。①感悟道理:愚公不畏困难移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后代人。愚公认识山不加增,人力能战胜自然的道理。
②设计板书:
苦
愚
愚公:利
移山
不愚
公
理
移
山
智叟:知难而退
无所作为
不智
讥讽阻拦
五、课堂检测
1、注音:
万仞()
孀妻()
迂()
曾不能()
一厝()
朔东()
智叟()
2、解释词语
惩_____
险______诸______
箕畚_____
心_____
虽_______
匮_______感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文言词的含义
2、体会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学生提出质疑的词语,互动解疑
2、小组汇报交流网上搜集到的信息
3、背诵课文某一段落
二、品读课文。
(教师设问激思,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词句的含义,以下设疑供选择。)
1、愚公的年龄有多大?
2、小男孩有多少岁,父亲可疼他?
3、愚公妻子和智叟话的结构相似,都对愚公的体力提出了质疑,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4、“江阴大桥”中的“阴”是什么含义?地名或企业名中有类似的词吗?请举例。
(江阳工业园区、淮阴市)
三、检测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其妻献疑曰()年且九十()
①惧其不已()②
其如土石何()且焉置土石()
以君之力()
③操蛇之神闻之()无陇断焉()
魁父之丘()④
汝心之固()且焉置土石()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四、研读课文
(一)阅读思考,探究迁移。(以下设疑供选择)
1、能不能以“智公移山”为题?
2、如果没有玉帝的被感动,愚公的志愿最终能实现吗?
3、文中为什么要安排邻人相助的情节?
4、有人说“面山而居”不如“背山而居”,根本不需要耗巨资(人资,物资)去移山。
你认为对吗?
5、想一想,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中,在你的学习生活里,会遇到“山”吗?面对“山”,我们应抱怎样的态度?
(二)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三)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学生自测自评自结。
(四)小结参考:
1、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或社会的现象,就借助于幻想中具有超人智慧的力量的神来解释问题。神话往往代表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2、愚公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因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是伟大、艰巨的,必须有坚毅的精神才能完成。所谓绕道搬家,是屈服于自然,是害怕困难、逃避矛盾的心理表现。
五、布置作业
1、书后思考练习
2、背诵全文。
10.《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思路 篇十
以钱梦龙创造的字词教学方式解决了《愚公移山》一文的字词; 讨论:以今天的眼光看,愚公的行为愚不愚?
学生对愚公的行为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智叟才是明智的;有人认为愚公的精神是可嘉的,但做法是愚蠢的;更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人的落后正是信奉了愚公移山的愚蠢精神„„
因势利导,让学生下一节课以辩论的形式讨论“愚公究竟愚不愚”这个问题,到时大家根据所持观点将位置分成相对而坐的两个阵营,进行正反方大辩论。
课堂上正方(愚公不愚)与反方(愚公实愚)的第一回合交锋的摘要: 正方:(先以课本语句为所,从愚公移山目的、过程、结果等方面论述了“愚公不愚”的观点)。反方:愚公之愚,在于有勇无谋,不识变通。他一碰到二山问题,考虑还不周,就决心要把二山移走。愚公他虽有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但他缺少了灵活性,不思变通。倘若他当初选择的是搬家而不是移山,那他只需把家搬迁,易地而居,二山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又何劳子子孙孙都为愚公的愚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糟蹋了他们的一生。愚公!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三岁小孩;子孙之难,无穷匮也。反方:从古至今,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愚公一样,做事不考虑长远利益,他们都不曾考虑对不对、值不值。就像有一些人一样,决心要把“森林问题”铲除。于是,世世代代都在坚持不懈地砍树伐林,终于,得到了上天的怜悯,上天赐予了我们“特大洪灾”。试想,如果这些樵夫没有砍那么多的树,就不会导致水土流失,洪灾可就没有那么严重了。这都是前人的愚,给我们带来的难。反方:拿破仑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上有四种人,聪明人、愚蠢人、勤快人、懒惰人;聪明而勤快的人、聪明而懒惰的人,甚至愚蠢而懒惰的人都可用,惟有那些愚蠢而勤快的人不可用。因为愚蠢通常会使他们走错方向,而方向错了,他们的勤快岂不是会造成更大的麻烦?反方:如今,在这个适者生存的时代,那些愚公式的人都会因无助于或少助于社会而被淘汰。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考虑“移山”好还是“搬家”好。这才是智者,更是适者。正方:„„
如我所预料,反方由于找到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比赛的一篇获奖作文,一下子就占据了场上主动,而把老老实实依据课文,认为课文讲得不错的正方同学打了个措手不及。辩论出现了一边倒的倾向,似乎大家已经完成了这场辩论。
分发下事先准备的一道文言加标点练习(前一段是钱梦龙教学时为巩固课文字词而作,后一段是我预测论辩赛的情况而作,为方便阅读,下面都已加上了标点):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为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余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愁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生丙闻二生之言,移席而笑曰:“愚公之精神虽甚可嘉,然其法则实愚也。移山何若搬家,所费之力寡,而子子孙孙免受山之阻、移之苦,何乐而不为?况移山之法,叩石垦壤,毁山之草木,损海之生灵,实有百害而仅一利之为也。愚公之愚,愚不可化也。”生乙闻言而正色曰:“见国土鄙陋而厌弃之,委身为他乡之客,异国之子,实今人之常所为也。然则长此以往,何人整治吾乡吾国,搬家之举,虽省力少忧,然非大丈夫之所为也,毋须复论也。至若叩石垦壤之法,亦当初所仅能为之者。愚公及后来者,必能于干中思,移中学,时至今日,有悬索之法,有隧道之法,有盘山公路之法。皆既能使山中之出传之四方,复能使山外之物输之于内;既可不损天地之大貌,复能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之目标。愚公之为,何愚之有?”
在纠正标点并进行朗读之后,辩论继续进行,这时正反方的力量又起了一个大逆转,原先认为自己无懈可击的反方阵营中产生了相当一部分“倒戈相向”的起义者,而本来以为自己已必败无疑的正方又看到了一片光明。并据此把对方原来提出来的盘山公路、高架索道都纳入了“移山派”的“方法论”中„„ 最终的临时性结论是:“愚公不愚”,我们应该以新的方法来完成愚公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理想,并学习他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就这样,通过辩论,为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寓言故事重新正了名。而随之而来生成的新的问题是: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的行为那些只是愚蠢之“愚”,那些才是“愚公之愚”呢?在“固执”与“执着”之间,我们走的究竟是哪一条道路呢?
一段改变我知识观的文字:
从整体而言,语文课本知识是陈旧的、贫乏的,有的是脱离实际的(汉语语法知识)。正因为课本知识这种不如人意的善,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知识所能引起的惊异、好奇、求知欲、挑战性、征服欲、欣喜、认同等心理反应不足,动机、兴趣、焦虑感、满足感四个基本的学习心理条件,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满足度,客观上一般不高,换言之,这一知识群本身(在未被教学加工时)的认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种‘支持’‘灌’的功能。”(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4期,方武《课本对语言课程知识的建构》,引号内文字引自区培民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7页)
11.“书”材妙用·愚公移山 篇十一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不要急功近利。在与河曲智叟的对辩中,愚公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段话揭示了:对待事物或问题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功近利,要有发展的眼光,要懂得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实现预期的目标就会有希望。
2. 继往开来。愚公从事的事业是开创性的,他知道,仅凭一两代人是完不成这项任务的,但还是要下决心干成这件事情,并且要求他的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地完成这项伟大事业。这是当代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当代和未来虽不在一个时空上,但只要有了统一的理想目标,这个目标就会跨越时空界线,成为一代代共同为之奋斗的精神支柱。
3. 大智若愚。愚公看似愚蠢的移山壮举,是因为有宏大的理想做支撑。他不顾年迈力衰,毅然从事这一伟大事业。而智叟目光短浅、安于现状,对愚公的行为冷嘲热讽,结果是愚公凭借坚忍不拔的精神取得了成功,而智叟则因貌似聪明而被人们嘲笑。这完成了愚与智的转化,即“大愚就是大智”。
4. 人与自然。《愚公移山》揭示了人与自然(山是自然的象征)的关系,即人可以改变环境,人可以改造自然,人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也正是有了这种思想,愚公移山才更加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5. 敢于说“不”。在神话世界里,神主宰着一切,有着超人类的能力,譬如移山造海就只有神仙才能做到,而愚公却带着自己的子孙开始了移山工程,并且立誓山不移走,决不罢休。一个凡人敢于做神仙才能做的事,体现的正是对神的否定,这也正是操蛇之神所恐惧的地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明确了“两个一百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其前景之光明,挑战之艰巨,均前所未有。
为之奋斗,依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依然要珍惜奋斗历史,咬定奋斗目标,正视奋斗困难,坚信奋斗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几次讲话中提倡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他在讲话中谈到的踏石留印、水滴石穿、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善作善成等,实际上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呼吁发扬并光大愚公精神。可以说,愚公移山精神是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呼唤愚公精神》)
片段紧扣时代特点,呼唤愚公精神,既对愚公精神进行了传统的挖掘,又引用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予以提升,使愚公精神更有了时代感。
12.移山之术的教育哲学 篇十二
读完这则故事, 深有感触。
教育也是这样。当我们碰到那些不是那么“听话”的孩子时, 或者面对孩子们那些不令人满意的行为时, 我们何不像大师一样“山不过来, 我就过去”呢?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因材、因人、因事恰当处理, 也许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去年秋季, 我担任一年级118班的班主任。全班51人, 15个来自村庄。由于小朋友初来全日制学校学习, 他们尚未养成良好的习惯, 下课了, 他们的果皮、纸屑乱扔乱丢, 校长和老师们纷纷向我提出意见。对此, 我没有直接地批评小朋友, 更没有歧视小朋友, 而是默默地当着面将扔下的果皮、纸屑一点点地捡起来放入垃圾桶里。起初一两次学生没有什么反应, 长时间的身教, 再顽固的小朋友也有了触动和醒悟, 他们由看着教师捡到变成了跟老师一起捡, 后来主动地捡———只不过在教室里、公共区里捡的机会愈来愈少了, 因为地上也愈来愈干净了。
学生朱苗苗常常迟到、旷课、衣衫不整且嘴巴上挂鼻涕。面对这样“难看”的女孩, 我实行“零距离”的接触。开学的头几周, 我早早到校, 等到朱苗苗入了校门, 我便先拿出卫生纸, 弯下腰把她的鼻涕擦干净, 再把她的衣服整理好, 让她高高兴兴地走进教室读书。在我与其父母双方的配合下, 朱苗苗变得爱整洁、爱干净了。
13.公开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十三
古沟民族中学 蔡长勤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揣摩人物语言中隐含的思想情感。
3、领悟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章,熟悉了故事情节。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课文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分析愚公移山的原因、众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遇到的困难以及移山的意义(再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1、愚公为何要移山?
大山阻塞,去山南要绕道而行。或答“出入不便”。
2、移山有何意义?
可用原文回答:“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也可用自己语言回答:道路畅通,出入方便。如答“造福子孙”则更佳。
3、众人对愚公移山持何态度? 1)、愚公妻:献疑,合乎情理的疑问。真实地指出丈夫移山所面临的困难,对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君:尊敬。(疑)2)、智叟:反对(强烈)和嘲笑。汝:轻视,轻贱的称呼。(笑和止)
3)、愚公的子孙:纷纷赞同、坚决支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妻子的“疑”,使移山得以顺利开始。)
4)“遗男”: 乐于相助、积极参加。
4、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子孙及“遗男”的态度说明愚公的举动得到众人的支持,移山是造福子孙的一件大好事。
5、在当时的条件下,移山有何困难?
可从三四个方面回答:⑴ 山体庞大;⑵ 工具简陋; ⑶ 劳力不足;⑷ 路途遥远。(要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6、既然移山困难重重,愚公为何不放弃呢?
因为愚公坚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大山必能移走。
7、太行、王屋二山最终是靠神的力量移走的,作者为何这样设计结尾?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说明愚公精神感人至深。
8、学生概括愚公移山精神
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9、如果你是愚公,你如何解决大山阻塞的难题?
可开凿隧道,可开辟一条山路、可搬家„„
10、在今天,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困难,除了需要愚公精神外,还需要什么?
除了苦干,还要巧干、依靠科学技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会遇到一座座山,希望你们也像愚公一样,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当然,也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充分发挥想象,描写愚公等挖土运石的情景。
板书设计: 愚公妻:献疑。智叟:反对、嘲笑。
14.课文愚公移山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十四
1、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3、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读准下列字音:
仞 惩 塞(惩山北之塞)迂 汝 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
荷 叩 箕畚 龀 匮 亡(亡以应)厝 朔
2、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⑴ 惩山北之塞
⑵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⑷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⑸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
二、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
三、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写有下列字的卡片(或将下列字集中写在一块小黑板上),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 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不能 遂 荷担者 叩石
箕畚 始龀 穷匮 亡以应 一厝朔东
四、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五、读好停顿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制成卡片,或写在小黑板上),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六、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集体讨论
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学生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学生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学生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学生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粗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听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学生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2、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过程
一、研究内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
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
⑴ 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⑵ 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⑶ 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5、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二、词语练习
学生做课后练习。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常识。先个体做,后全班订正。有条件的,可适当补充以下内容: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返)
汝之不惠(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无)
一厝朔东(厝──措)
无陇断焉(陇──垄)
三、背诵课文
背诵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应。
四、扩展研讨
读练习五第1题。讨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再背课文要求的段落,直至记牢。
2、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目:
15.教学内容愚公移山 篇十五
故事中的“夸蛾氏”是指某位大力神,但是对于其具体身份,一般人并不十分清楚。李子伟先生在《“夸蛾氏”——“蚂蚁神”》一文中指出,所谓“夸蛾氏”是“蚂蚁神”。〔1〕
“蚂蚁”的“蚁”繁体作“蟻”,现代汉语通常用于“飞蛾”一词中的“蛾”字本是“蟻”的古字。《说文解字》:“蛾……从虫我声。”段玉裁在“蛾”字下注:“蛾是正字,蟻是或体。”〔2〕“蟻”字《说文解字》未见收录,但显然它是从“義”得声的。《说文解字》说:“義,己之威义也,从我从羊。”段玉裁注云:“威仪出于己,故从我。”〔3〕可见“義”从“我”字是音义兼得的。“蛾”“蟻”两字在先秦时代因读音相近,可以通用。在唐宋时期流传的《列子》某一版本中,“夸蛾氏”就写为“夸蟻氏”。〔4〕“蛾”“蟻”相通,在古代文献中还可以找到其他例证。如《楚辞·天问》:“蜂蛾微命,力何固。”王逸《楚辞章句》注云:“言蜂蛾有毒之虫,受天命,负力坚固……一作蜂蟻。”宋人洪兴祖《楚辞补注》云:“蛾,古蟻字。”〔5〕又如《墨子·备蛾傅》:“子墨子曰:‘子问蛾傅之守邪?’”清代学者孙诒让在《墨子间诂》中注解说:“蛾傅即蟻傅。”〔6〕在前引《“夸蛾氏”——“蚂蚁神”》一文中,作者也引用了《墨子》中的这条材料,但将“蛾傅”误写为“蛾传”,这当是由于“傅”字与“传”的繁体“傳”字形相似的缘故。“蟻傅”也作“蟻附”,是古代战争中攻打城池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战法,指战争中攻城的一方在进攻时,众多士兵借助云梯之类的作战工具爬城,如同蚂蚁一样蜂拥而上。《孙子兵法·谋攻》:“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7〕“蟻附”一词形象地描述了攻城时攻击方士卒的攀附之状。“傅”与“附”在表示“附着”之意时可通用,“蛾傅”应读为“蟻附(yǐfù)”。
由以上论述可见,“夸蛾”即“夸蟻”。
“夸蛾氏”中的“夸”,在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中有“大”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夸,奢也。”〔8〕《广雅疏证·释诂》:“夸,大也。”〔9〕著名的神话传说《夸父逐日》中的主人公名为“夸父”,意味着他是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夸”字表示“大”的这一含义,在现代汉语中还有所保留。例如,“夸大”一词为并列结构的复合词,“夸”与“大”意义相近。此外,在古代,“夸”隐含有“美”的意义,因为在古人的审美观念中,身材高大壮健是体态美的重要特征之一。《诗经·卫风·硕人》中“硕人其颀”“硕人敖敖”都是形容女主人公庄姜身材高大的赞美之词。屈原《离骚》“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咸页颔亦何伤”一句,王逸注云:“姱,大。”洪兴祖《补注》曰:“信姱,言实好也,与信芳、信美同意。”〔10〕“姱”字从“夸”字得声兼得义。由此可见,“夸蛾氏”中的“夸”字在描述所指对象的形貌时隐含着赞美之意。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蚂蚁虽然体形细小,但是其负载能力相对其他物种较强。《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郑玄注云:“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复成大垤。”〔11〕这里的“蛾子”就是指小蚂蚁。这句话的意思是:小蚂蚁时时学习衔土,久而成垤(蚁冢,即高大的蚂蚁窝)。正如前引李文中所指出的,《愚公移山》中“蚂蚁神搬山”的情节显然是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
综上所述,所谓“夸蛾”即“夸蟻”,也就是“巨大的蚂蚁”,《愚公移山》中的“夸蛾氏”(即“夸蟻氏”)用现在的话说应当名为“巨蚁神”。《大戴礼记·夏小正》中说:“十二月……玄驹贲。玄驹也者,螘也。贲者何也?走于地中也。”〔12〕《经典释文》:“螘,本亦作蛾,俗作蟻字。”〔13〕“螘”是“蚁”的异体字,而所谓“玄驹”一语,含有蚂蚁是黑色之意。如此,“夸蛾氏”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向其他媒介转换时,这位神祇应当被描述为一位面目黧黑、身材高大的英俊男子。
“夸蛾氏”意义的正确解读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愚公移山》“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句和该故事中蕴涵的神话思想都大有裨益。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原本应该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它们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多有散佚。现存的中国神话,系统并不很完备,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神话人物谱系。今天所保留下来的见于各类古籍中的神话故事,多是一些零碎的片段。在《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中,“夸蛾氏二子负二山”这一有强烈神话色彩的故事情节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夸蛾氏”在现存的古代文献中未见有其他记载,也不见于当代学人所归纳的中国神话人物谱系中,所以人们对其真正身份并不清楚。通过前文所引学者的解析和本文所作的补充,“夸蛾氏”的形象应该说是基本清晰了。
关于列子其人以及《列子》一书,历来歧说颇多。对于《列子》的成书年代,学者们大多认为今传《列子》并非先秦时代作品,或以之为魏晋时期的伪书。具体情况如何,本文不作考辨。我们想说的是,“夸蛾氏二子负二山”这一情节是在神话思维模式支配下的艺术创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列子》中的这一故事保留了先秦时期神话的思维方式,纵使该书是魏晋间人之伪托,其内容也是受到了先秦时期思想方式的影响的。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列子》的相关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1〕李子伟《“夸蛾氏”——“蚂蚁神”》,《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3〕〔8〕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666、633、492页。
〔4〕杨伯峻撰《列子集释》:“《释文》云:夸蛾氏一本作夸蟻氏。”(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第161页)按:此处所说《释文》是指唐人殷敬顺纂、宋人陈景元补遗的《列子冲虚至德真经释文》。
〔5〕〔10〕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3月版,第116、12页。
〔6〕孙诒让《墨子间诂》,《诸子集成》第4册,上海书店1986年7月影印本,第334页。
〔7〕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中华书局1977年1月版,第22页。
〔9〕清王念孙著《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3年5月版,第40页。
〔1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第1521页。
〔12〕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1月版,第47页。
16.教学内容愚公移山 篇十六
濮阳市第五中学 王红玉
[教学设想] 本节课以学生“朗读”为主线,以老师的示范朗读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层完成感知、理解、领悟的梯度学习目标,在老师适时的引领朗诵及解读中完成认知文本的升华。[学习目标] 1.流利地朗读全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语汇。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态度,理解人物形象。3.理解并学习愚公精神。[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课
同学们,总书记在2017年新春贺词中因金句不断而倍受好评,在这诸多金句中以“撸起袖子加油干”最广为流传,成为2017年的流行语,这句话之所以受人追捧的原因是,它既接地气又形象地诠释了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这是一种什么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呢?或许学了今天的课文,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神话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二、读文释疑
1.师:首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懂大意。时间是5分钟。(出示幻灯片2)
(学生按照要求,根据自学指导自主阅读)
师:大家关注到这些字音了吗?谁来试着读一下?(出示幻灯片3)读准字音
汝(rŭ)迂(yū)
厝(cuò)
魁(kuí)父
箕畚(jībĕn)
始龀(chèn)穷匮(kuì)
荷(hè)担者
亡(wú)以应 师:让我们齐读两遍。
2.师:请四名同学依次读课文的一、二、三、四段,其它同学认真听,把读错的字音和节奏不准确的地方画出来。对这四位同学的要求就是尽量读出文言味儿。
(出示幻灯片4)(学生读,师评价)师评价预设:
这位同学读得不错,很流畅。
这位同学读得声音洪亮,值得表扬。这位同学吐字清晰,听起来很舒服。
这位同学如果声音再大一点儿,就很棒了。这位同学如果不紧张,一定能读得更好。
同学们不仅字音读得准确,而且读出了节奏,真了不起!
(如果哪个段落读得错字多,可以再找一个同学读一读或是写到黑板上。)
三、话山说移
师:同学们对文章的大意读懂了吗?请用原文来回答。(出示幻灯片5)
师:太行、王屋二山如何? 生:方七百里,高万仞。
师:但是这两座山,对愚公而言,怎样? 生: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师:能否解释一下蓝色字?
生:惩:苦于,迂:曲折,绕远。师:如果移山,会如何? 生: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师:众人(包括神)对移山是什么态度呢?(出示幻灯片6)师:家人—— 生:杂然相许 师:解释“许” 生:赞同。
师:孀妻、遗男—— 生:跳往助之。师:其妻—— 生:献疑。
师:解释“献疑”。生:提出疑问。师:智叟—— 生:笑而止之 师:操蛇之神—— 生:惧其不已也 师:解释“已” 生:停止。师:天帝—— 生:感其诚。
四、读言品人
1.精读愚公妻和智叟语言,比较两人态度
师:在这其中,愚公之妻和智叟用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们的态度如何呢?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到他们的话?
学生读出愚公之妻和智叟的话。(出示课件7)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请同学们比较他们语言的异同。可以先自己思考,然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思考交流,老师巡视了解讨论情况 师:好,有发现吗?
生:妻子是献疑,智叟是笑而止之。生:妻子是关心愚公,而智叟仅仅是嘲笑。生:愚公之妻只是提出疑问,而智叟是讽刺。生:愚公之妻说的是“以君之力”,称愚公为“君”,这是对愚公的尊重。而智叟说的是“以残年余力”,这是对愚公的讽刺。
生:愚公之妻说的是“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这是尊重事实的,而智叟说的是“曾不能损山之一毛”,这是夸张,表现他对愚公的嘲笑。
生:智叟说“甚矣,汝之不惠!”直接表明他对愚公这种移山行为的否定。但愚公之妻没有说。
生:愚公之妻说“且焉置土石”是考虑到移山的实际困难,而智叟只是嘲笑愚公老。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深入,有理有据,妻子的献疑是从实际出发的,让我们看到了愚公面临的困难之巨大,而智叟的讽刺,则让我们看到愚公移山所面临的精神压力和打击。
师:两人的话应该分别读出什么语气? 生:疑问语气和讽刺语气。师:怎样读出疑问语气? 学生读。
师:疑问语气一般用升调来读,如:你去哪儿啦?怎么啦?为什么?在这里,表示疑问的句子是“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何?”谁来试试。
(请两位同学读)
师:智叟的讽刺语气应该怎么读呢? 学生读。
师:讽刺语气一般用曲调,老师读一下。师读。
师:这样读是不是更好一点儿?同学们试试。(请两位同学读)
师:请两位同学分别读愚公之妻和智叟的话。(两位学生读)
2.品读愚公语言,分析愚公形象
从妻子和智叟的话中,我们应该能感受到愚公在移山这件事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精神压力,但是愚公又是怎样说的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愚公的话,谁能读一下?
学生找出,并读出。(出示课件8)
“我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师:第一句话是在什么时候说的? 生:聚室而谋的时候。师: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预设一:
生如果说疑问语气,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愚公只一句话,就让家人杂然相许,可见愚公的话很有号召力,如何让语言有号召力呢?生如果说不出来,师就示范读出疑问语气和坚定语气让学生比较,由此得出结论:坚定的语气才有号召力,坚定的语气是通过重音和平调来表现。
生如果说坚定的语气,师引导学生读,如果学生读不出坚定,师引导学生通过重音来达到读出坚定语气的目的。
师: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有号召力的人。
师:将近九十岁的老人要决心竭尽全力带子孙移山,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生:勇于挑战,迎难而上、信念坚定的精神。师:第二句是在什么时候说的? 生:在反驳智叟的时候说的。师:这一段应该如何读? 生:读出坚定语气。
师:刚才我们讲到用重音和语调可以达到读出感情的效果,同学们想一想,哪些字应该重读?
生读
师:在说到子孙绵延无绝期的时候,语速上应该有所变化,越来越快,在“穷匮”达到顶峰,当人的力量无限大时,再高的山也变得渺小,所以,“而山不加增”就读得轻,“何苦而不平”要读出铿锵有力。
生根据指导读。预设二:
生:从“汝心之固„„”可以看出愚公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师:面对打击,不畏缩。请读一下。生:“虽我之死„„子子孙孙无穷匮”,可以看出愚公一个坚持不懈的人。
师:我们经常说一个人为了正义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愚公选择了一项事业,至死不渝,死而未已。请读一下,语速要越来越快,到“无穷匮也”达到顶锋。
生:从“何苦而不平”,可以看出愚公是一个信念坚定的人。师:反问句,表示肯定,加强语气,读一下。(生读)
生:从他对智叟的反驳中,可以看出愚公是一个聪明的人。师:从哪儿可以看出聪明。
生:智叟说他年纪大了,移不了上,他反驳即使他死了还有后世子孙,一定能挖平,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
师:他是在智叟讽刺他的时候,他才想到用这句话来反驳他,还是在挖山前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
生:早就有了这种心理准备。
师:那么从这一点说,愚公的反驳,不仅仅表现了他言辞反应上的机敏,更体现了他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有深谋远虑的眼光。(随着学生的分析,师板书)
五、论事悟理
师:愚公那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们似乎看到他穿越历史的风烟站在我们面前。
(出示课件11)同学们,愚公移山的故事始记载于战国前期思想家列子编撰的《列子》。这是一个神话寓言故事,也许在真实的生活中,未必真有愚公其人,但是千百年来,愚公移山的故事被不同的艺术形式引用、改编再创造:
1940年,徐悲鸿画国画《愚公移山图》。
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引用愚公移山 的故事,发表《愚公移山》为题的闭幕词。
1999年,由韩永久作词,卞留念作曲,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唱响大江南北。2015年,由黄伟文作词,冯颖琪作曲,周笔畅演唱的歌曲《愚公移山》获奖无数。2009年,大型神话电视连续剧《愚公移山》播出。„„(师随图文展示旁白: 他被定格在徐悲鸿的画里,他被引用在毛泽东主席的发言里,他被传唱在不同歌手的音乐里,他被演绎在电视荧屏上,走进老百姓的心里„„)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就在于,愚公精神的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我们的中华民族一直在传承这种精神,所以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岁月,迎来了国家的日新月异。民族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历程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相信大家也会遇到像王屋、太行这样的大山,学了今天的这则寓言,你有什么启示呢?
(出示课件17)
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会启示?(学生独立完成,展示。)
师: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读愚公那铿锵有力的话语,感受他的精神力量!学生齐读。
六、结语:
同学们,生活只会眷顾自强不息,奋勇拼搏者,而不会等待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者。让我们共立愚公志,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好,下课!
七、作业:
17.《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十七
培养学生围绕中心,充分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通过课前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讨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阐述清楚。
教学难点:说话要有针对性,能有条理、合乎逻辑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愚公移山》影片的片段或录音播放《愚公移山》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愚公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二、学习指导语,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和训练方式。
先学习题解,然后每个同学思考一下:愚公移山的精神自古就被人们所传颂,当代也应该肯定,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人提出是否还需要愚公精神。本次口语交际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要求能用充分的理由阐述出自己的观点。
三、分组。
学生各自思考好自己的观点后,可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组,一组持“愚公移山的精神已经过时了”观点;另一组持“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仍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观点。
四、组内交流。
两组同学在各自组内都要分别说说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分别列举事例,组员之间提出意见互相补充。
五、全班讨论。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两组学生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阐述观点时要有充分的理由,对方如有反驳也可以插话。教师也可以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如果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还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是否会费时费力,达不到好的效果。
2、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如果放弃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人们变得越来越懒惰,科技是否还会继续进步呢?
六、总结。
18.教学内容愚公移山 篇十八
关键词:中国形象 《愚公移山》尤里斯·伊文思 权力话语
1975年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带着向西方重塑中国人形象的决心,完成了纪录片《愚公移山》(How the Yukong Moved the Mountains),影片最初的名字叫《第二次长征》,拍摄于1972年至1975年,时长约十二小时(710分钟),由《大庆油田》、《上海第三药店》、《上海发电机厂》、《一个妇女,一个家庭》、《渔村》、《南京部队》、《上海:一座城市的印象》、《球的故事》、《秦教授》、《北京歌舞团的彩排》、《北京杂技团的训练》、《手工艺人》十二部纪录片组成,拍摄的地点包括大庆、上海、南京、青岛、新疆等,拍摄了工人、农民、渔民、教授、学生、战士、售货员、演员、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们。影片主要为了展示文化大革命的实践成果而拍摄,《愚公移山》片头字幕引用毛泽东《愚公移山》一文,明确地阐明了表现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愚公移山”精神的主旨。“愚公移山”也正是影片所要传达的新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的总结。
一、革命与建设:《愚公移山》的话语框架
“愚公移山”是来自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故事。毛泽东曾在《愚公移山》一文中,引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比做压在人民头顶的两座大山,而“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①此文后来被收入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中。这个故事在70年代的政治教育中被解读为:“毛主席引用《愚公移山》这个古代寓言故事,形象地说明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两大任务,就是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并教育和鼓励全党只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依靠全国人民大众,就能排除万难,取得最后的胜利。”②
《愚公移山》以70年代的无产阶级革命为基本内容,记录了文革时代的公共情感,反映出了70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整体上处于革命话语体系中,中国形象的主要内涵是面对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如何创建新的社会秩序和道德理想的过程。伊文思对《愚公移山》主题和内容的阐述是“我们的想法是拍一部表现一九七三年中国综合形象的放映三——四个小时的影片。但是,当我们真正接触到现实时,随之而来的丰富多彩的景象,五花八门的问题,居然如此之多,以致我们即使不停地拍摄也要用一年半的时间”,③ “因为我们要说明的问题是困难的、复杂的,因为我们所反映的中心题材是文化大革命以及中国各阶层在中国的变化”④。1958年伊文思就拍摄了一部名为《早春——寄自中国的信》38分钟的纪录片,影片的基本涵义为“预示我国经济建设高潮即将到来的《早春》(夏衍)”。具体来讲,《愚公移山》主要以社会主义建设和群众性文化大革命为主要内容,由 “革命”与“建设”两大主题组成。
《愚公移山》中的《大庆油田》为反映工业生产和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而拍摄,当时大庆油田是新中国工业生产的建设成就之一,也是体现工人阶级的革命献身精神的样本。中国官方拍摄的关于大庆油田建设和先进人物的新闻纪录片有《大庆红旗》、《大庆人》、《敢想敢干的大庆人》、电视纪录片《大庆在阔步前进》、《铁人还在战斗》等,当时的宣传口径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一个铁人百炼成仙钢,千万个铁人茁壮成长,人人学铁人,铁人精神大发扬。大庆人为建设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社会主义新型工矿区创出了一条新路。”(新闻纪录片《大庆红旗》解说词)伊文思拍摄的《大庆油田》与中国官方的宣传口径是一致的,内容包含了工人们充满建设热情的劳动场面,高潮段落是一段工人们的文艺表演,表演宣扬了集体主义的力量以及“人定胜天”的豪情壮志。
1971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中国》的时候,官方就对其提出拍摄“人”的要求,更具体的阐述就是“高就高在具有高度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美就美在他们是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新人”⑤,即一是歌颂英雄人物,二是赞美社会主义新人。《愚公移山》没有拍摄英雄人物,而是拍摄了广大工农兵群体,强调了集体的革命激情,他一直对社会主义制度塑造新人的方式兴趣浓厚,《秦教授》、《上海第三药店》、《一个妇女,一个家庭》几部影片都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的社会形式给予人的变化,即社会主义新人的主题。
《愚公移山》展示的是“革命化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内涵是“指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所展开的整个20世纪的共产主义的理论思考、社会革命和文化实践”。⑥安东尼奥尼《中国》中人性的光辉是古老而传统的,而《愚公移山》则展现了新中国如何通过社会主义道德运动的洗涤,实现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伊文思充满对当时中国文化革命的崇拜感,在上海电机厂采访时为职工夜校对工人的教育感到兴奋,关注个人的改造和被改造过人民的精神面貌。《上海第三药店》中拍摄了一场职工的内部会议,药店职工讨论了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一议题,整个会议过程展示了社会主义的道德革命和自我净化的过程。
伊文思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和人民的民主意识。《上海第三药店》拍摄了一名叫包涵的药店青年职工的家庭生活,特意表现了男女平等的夫妻关系。《球的故事》以一场关于“一名学生踢球踢向老师是否正确”的民主辩论为主要内容,展示了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场辩论的最后,学生做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批评,老师也不得不做了自我检讨。《南京部队》中,其中有关于官兵关系的一段采访:
问:军官是不是总是跟战士们一起吃饭?
答1:这进一步体现了官兵一致,我们干部和战士同艰苦共患难。
答2:我们干部和战士都是政治上一律平等的,所以都是同劳动同吃饭同娱乐同训练。
问:那么怎么区分指战员和战士呢?
答:战士是两个口袋,干部底下多两个口袋。
问:为什么多两个口袋?
答:战士底下要放子弹袋,再放东西就不方便。而干部平时学习工作,有本子以便于往底下放。
值得一提的是,伊文思对于文革中对抗式“清除旧人”的阶级斗争似乎选择了回避,更强调“塑造新人”的过程。《球的故事》中虽然是一场师生双方的民主辩论,表现出来的双方都是比较克制的,最后握手言和。《愚公移山》并没有直接拍摄文化大革命的阶级批判斗争。有批评者认为,伊文思忽视了他所拍摄的人群中的政治压力,并非是有意是遮蔽文革的负面影响,而是缺乏对于文革社会中的内部混乱的判断力。需要了解的是,伊文思的拍摄实际上受到了严格的制约,当时的宣传机构名义上以接待外方来华采访的形式对待拍摄,但拍摄内容并非是伊文思个人选择的结果,官方可以直接选择回避什么样内容。“据中国摄影师杨之举说,当地政府为了配合伊文思的拍摄专门给居民发了颜色不同的上街票,上街时间、地点和着装、表情都有明确规定,他们按照上街票的要求笑容满面地在街头走来走去,天天如此。商店里货色齐全,顾客排队购买物品,然后走到柜台的另一边退掉,再排队购买——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规定的下班时间。”⑦
伊文思一方面受到官方权力话语规训,无法超越意识形态的制约;另一方面没有刻意地迎合,却在积极地寻找纪录片表述中国更为开放、更有说服力的形式。“这辑影片充满了政治;但如果说这些影片是宣传品,它也是一种承认中国日常生活中各种矛盾的宣传品。伊文思和罗丽丹允许在他们的影片中表现那些冲突、缺陷和失败,因为他们把中国本身看作是一场胜利。”⑧伊文思并没有完全回避社会的矛盾冲突,比如《球的故事》中师生之间的争执;而《上海第三药店》拍摄了店员与顾客的一场纠纷,一名顾客试图退还一个咽喉喷雾器但是被拒绝了。上海第三药店作为当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型单位而被拍摄,青年职工包涵对着摄影机谈论了自身的思想过程:“(当时)没有上大学,到了单位以后,自己不安心。认为医生这个工作比较高尚,而这个(营业员的)工作,好像是服侍人的工作,没劲。但是现在认识到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影片拍摄了上海第三药店如何实现“将顾客当亲人”以及“小病当医生 大病参谋”的服务理念,其中包含了一次职工内部会议的段落,会议讨论的议题为:“药店是否应该多储备几个氧气袋”。在讨论过程中,有人认为如果储备氧气袋那么一年有可能一个也卖不掉,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有病人可能因窒息而呼吸困难急需氧气袋,应该多储备几个氧气袋。很快持前一种观点的人进行了自我检讨,认为他只是从药店的经营角度,而没有从病人的切身需要考虑问题。最后会议达成共识,药店要敢于储备氧气袋,因为病人的安危应该放在首位。
二、“新中国”与伊文思的革命乌托邦
伊文思被称为“飞翔的荷兰人”,其中之意便是“哪里有革命他就到哪里去。”纵观伊文思一生的创作历程,始终关注各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在思想上保持着激进的态度。早期创作便受到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他受普多夫金的邀请到苏联交流放映并拍摄新闻纪录片,这期间接触了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苏联电影导演,并接受了大量的共产主义理论,消除罪恶,实现平等一系列无产阶级主张也给了他感情上的共鸣。伊文思认为应当带着摄影机参加战争,“用纪录片的形式表现社会真相”⑨,1934年拍摄反映比利时博里纳奇矿工悲惨生活的《博里纳奇矿区》,1937年拍摄关于西班牙内战的《西班牙土地》,1946年拍摄印度尼西亚反殖民统治的《印度尼西亚在召唤》,1968年的《十七度纬线:人民战争》拍摄了越南战争中,人民武装反抗美军侵略的斗争。伊文思曾于1938年来到中国拍摄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四万万人民》,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影片拍摄了周恩来、叶剑英在汉口讲解介绍中共领导下的解放区战场斗争形势的镜头。伊文思在中国呆了九个月的时间,虽然未有机会和中国共产党有较为深入的接触,但是对当时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有了直接的认识,并把当时使用的手持摄影机通过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转送到了延安。这架摄影机被延安电影团使用,称为“我党拥有的第一架电影摄影机”。 1949年之后,伊文思以拍摄纪录片、文化交流以及友好访问等名义到过中国十几次,1958年在中国拍摄了《早春》和《六亿人民的怒吼》两部短纪录片,为帮助中国培养电影人才,还担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艺术顾问,讲授纪录片创作。相比安东尼奥尼,伊文思的政治态度更为明确,对新中国的建立充满热情,将中国称为他的“第二故乡”。伊文思在《摄影机与我》一书中对这种感情作了明确的阐发:“在中国,使我感动的是真实而具体的工作。中国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工农业和科学,而且是在造就新型的人。这种人在他的工作、生活以及他与别人的关系中都具有真正的社会主义觉悟。我观察到,这种努力最近几年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逐渐消失了。这些国家正在修正马列主义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人则保持着这种哲学的面貌和道德。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国家建立多年之后,在仍然继续多年的阶级斗争中,毛泽东思想在反对当时还存在的资本主义倾向时,总是发挥巨大威力。在这个国家中,可以感到与亚非拉反帝革命运动和斗争休戚相关的真正国际主义精神。”⑩
《愚公移山》摒除了“旧中国”的形象,面对“新中国”的共产主义社会实践,伊文思受到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力量的感召,对“红色圣地”的中国有着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为时代精神所感染,对人民文化大革命格外憧憬并积极拥护。《愚公移山》塑造了脱离原有的旧的社会传统的新形象,展示了新的社会秩序,其中人民豪情壮志、情绪激昂,获得了自我解放,充满了政治热情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幸福感。伊文思认为这正给予了西方社会一种启示,“从影片看到他们的生活、工作、吃饭、笑、思考,这些正是西方极缺乏的。”{11}
《愚公移山》塑造了“文革”期间政治社会化的中国形象,《大庆油田》中的女工不但具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而且应用毛泽东思想于工作之中,日常生活中渗透着政治观念,两位女工抒发了将布变成棉花的工作过程的心得体会:
女工一:这样应用于毛泽东思想之后,事物就是相互转化、相互变化的,所以我们这个思想就开窍了。我们就把布条变成棉花了。
女工二:只有通过实践的话,才能得出真正的真理来。开始是那样想的,布是棉花织的,我们就想为什么棉花能织成布,布为什么就不能弹成棉花呢?通过实践以后,确实得出真正的真理,真正地就出了棉花了。大家经过了反复的实践,出来棉花之后,那高兴地简直就蹦起来了。
当时,伊文思一直试图为中国树立一个具有“道德理想主义”和“政治唯美主义”的乌托邦化色彩的“新中国”形象。而十多年之后,1988年伊文思在中国又拍摄了《风的故事》,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自我反射式纪录片。影片开头伊文思和童年的自己相遇,童年伊文思坐着飞机大喊:妈妈,我这就要去中国啦!”抽象的表达形成巨大的阐释空间,整个影片都可视作伊文思中国梦的隐喻。伊文思曾说“那是在一九三八年,我第一次带着摄影机来到中国,参加了你们的抗日斗争。也正是在那时,我生平第一次意识到,我所目睹的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文明,一种十分悠久的文化。”{12}《风的故事》不再关注以前的共产主义的社会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影片航拍中国优美的三峡地貌,拍了练习气功的晨练者,拍摄风婆祈求雨的过程,意象性地重现了中国神话后裔射日的场景,复活了兵马俑群。其中一个场景是,一位老者和90岁伊文思的交谈,悟空也跳下假山加入交谈的行列。孙悟空曾是文革造反有理的“革命者”的象征。在这个场景中,孙悟空的造反精神荡然无存。《风的故事》重视个人化的情感和认知,显示了伊文思对中国怀有的深厚感情,同时创作放弃了政治化的理想中国模式,反思了以往共产主义信仰体系及政治热情。影片的审美价值体系归属到二三十年代创作《桥》、《雨》等纪录片的起点。
三、伊文思的纪录美学与中国形象的表述方式
相比安东尼奥尼,伊文思显然拥有更多的政治资本,他获得了更多的信任,因为他不仅较早在三十年代就在中国拍摄了《四万万人民》,而且和中共高层领导者有所接触,《愚公移山》的拍摄是受周恩来的直接邀请而来。“除了拍原子核设备外,我们确实是可以到处去拍片,甚至可以去西藏,只是由于健康的原因,他们才劝阻我不去。我们确实是出于特权地位。”{13}《中国》拍摄了22天,而《愚公移山》“他们在广阔天地安营扎寨,其中有四个月是在上海的一家汽轮机厂、两个月在同一城市的一家实验制药厂、一个月在南京附近的一座军事营地、一个月在山东半岛的一个小渔村、一个月在大庆油田,还有一个月是在北京的一些教育机构。”{14}
伊文思的中国形象是经验性的,不同于安东尼奥尼直觉性的体验,他具有和中国的友好关系以及长期的中国体验。虽然伊文思和中国仍有不可忽略的社会文化心理上的巨大差异,但是他反对异国情调化的拍摄,在拍摄《四万万人民》时候,就说“这部分农村,特别是西安周围,风景特别优美,就象你想象中的中国。小庙,高塔和小桥。我没拍太多,因为大家都在旅行纪录片中都看够了。电影观众往往有错误的印象,因此我更多地集中反映那些异国情调较少的东西。”{15}伊文思和夫人罗丽丹穿着绿军装,打扮与中国人一致,尽力消除身上的西方化色彩。不同于安东尼奥尼始终面临的是陌生的景象,展示是带有异国化性质的形象。为了向西方更好地介绍中国,拍摄之前伊文思做了深入的调研,组织讨论会收集了二百个西方最希望了解中国的问题而来。
在当时社会语境下,伊文思同样无法回避人为组织场面的问题。有的被拍摄者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或者有着一个比较清晰的自我身份的定位。因此,拍摄对象会按照自我定位进行镜头展示。伊文思一方面接受了官方安排的组织场面,另一方面又注重细节的真实,反对表演。《愚公移山》摄制组领队叶式春回忆说,“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到大寨,陈永贵专门爬到虎头山的头上去,拿着镐头像开荒一样,意思是让伊文思拍,伊文思根本连看都不看,没拍。”{16}但是伊文思并非对“重现现场”持完全的否定态度,而是强调了导演的“正直”,“重现现场给纪录片的摄制引入了一个非常主观和个人的因素:导演的正直——他对真实的理解和态度——他说出主题的基本真理的意志——他对观众的责任感的理解。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正在创造一个新的现实,这个现实会影响到观众的思想,并激励他们按他的影片表达的真理去行动。不包含这些‘主观因素,纪录片的定义就是不完整的。”{17}
《愚公移山》一直试图突破当时中国纪录片的美学体系,不同于文革官方形象宣传的电影语言,采取的是一种直接电影的拍摄方式,注重同期声的使用以及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交流,力图“让人民讲话”,伊文思“将对白减少到最低限度,所有判断性的话语均出自中国人。”{18}而《中国》画面加解说的形式被称为“没有对话的入侵”。
《愚公移山》于1976年3月初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四家艺术影院上映,伊文思所呈现的“新中国形象”被认为是虚假的、反西方的,与西方话语权力的期待视野是相悖的,显然“在当时冷战的气氛下,作为一个在社会主义世界生活和工作的社会主义者,无论伊文思本人或他的作品,在这里都不受欢迎。”{19}伊文思因此声誉受损,他也称自己为“卖身投靠了工人阶级”的艺术家,但试图淡化影片的政治化倾向,反复强调自己是遵从艺术创作的规律,按照个体立场进行拍摄,并没有按照官方的任何要求进行拍摄。当然也有西方评论者持肯定态度,认为伊文思《愚公移山》颂扬中国人民的力量,对颠覆了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伊文思和罗丽丹所塑造的中国的形象,是西方人所罕见的,即使对很多近年来访问过中国的人也是如此。持续了将近一代人之久的冷战局面和误解,使我们这个国家往往把中国人设想为缺乏人性、默默无闻地为毛泽东主义而献身的人。”{20}
《愚公移山》是伊文思与当时官方权力意志之间不断“磨合”的结果,完成之后被中国官方要求删改61处地方。1977年12月《愚公移山》在北京首映,这仅仅是一次象征性的放映,伊文思的影片并没有在中国获得广泛的传播,只在中国短暂地公映过其中的一部分。《愚公移山》虽然是官方意识形态特征较为明显的文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官方权力话语的意志,但是很难整体性地纳入官方意识形态体系中,与官方话语要求的仍有差距。总体来看,伊文思的创作与官方意识形态是趋同的,和当时官方权力话语的政治理念和文艺路线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注释:
① 毛泽东.愚公移山[A].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1050.
② 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编写组.《毛泽东选集》里的成语故事[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8:132.
③【荷】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325.
④ 【荷】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328.
⑤ 反映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革命文艺.人民日报.1974-7-16.
⑥ 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
⑦ 张同道.中国表情——读解安东尼奥尼与伊文思的中国影像[J].当代电影,2009(3).
⑧ 【美】罗勃特·斯克拉.尤里斯·伊文思——中国特写[J].世界电影,1979(1).
⑨ 【荷】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59.
⑩ 【荷】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297.
{11} 【荷】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328.
{12}中国电影资料馆.尤里斯·伊文思50年电影回顾[M].1980:55.
{13} 【荷】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327.
{14}【加】托马斯?吴沃.拍摄文化大革命——评《愚公移山》兼论伊文思的纪录电影创作[J].世界电影,1999(1).
{15} 【荷】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161.
{16}张同道、孙红云.愚公如何移山——《愚公移山》摄制组成员回忆伊文思[J].电影艺术,2009(2).
{17} 【荷】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69.
{18}【法】克劳斯·克莱梅尔.须臾不离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尤里斯·伊文思和玛瑟琳·罗丽丹访谈[A].聂欣如.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研究[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444.
{19}【美】罗勃特·斯克拉.尤里斯·伊文思——中国特写[J].世界电影,1979(1).
{20} 【美】罗勃特·斯克拉.尤里斯·伊文思——中国特写[J].世界电影,1979(1).
【教学内容愚公移山】推荐阅读: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06-14
教学案愚公移山06-21
读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有感08-15
体育教学内容09-30
拓宽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11-05
小班全年教学内容10-05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总结11-10
教学准备包括哪些内容09-17
小说教学内容的选择06-24
ps入门教学内容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