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专项训练一:半命题作文

2024-07-20

作文专项训练一:半命题作文(精选12篇)

1.作文专项训练一:半命题作文 篇一

半命题作文训练

【本场考题】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思路引擎】

这是半命题作文,命题人已经给出了题目的一部分内容,另一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自己补充。这里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命题人给的部分内容不能更改,也不能随意移动所给内容的位置。

2、要认真分析命题人所给部分内容的含义,以便自己补充出恰当的内容。如本题就要搞清“聆听”一词的含义,“聆听”就是“听”的意思,搞懂了这个意思,我们就知道在横线上可填和声音有关的词语,我们还可以适当地做一延伸,把它理解成“仔细品味”的意思,但要注意不要延伸太多,延伸太多,有可能不恰当。

3、自己补充横线上的内容,确立写作的角度及主题。在确立主题的时候注意思想的深刻性。比如声音有各种各样,有风声雨声,有花开花落声,也有生命的呐喊声等等,在这些声音中有的只能是对自然声音的描摹,有的能开掘出深刻的思想,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4、主题确定了,就可以确定文体了。半命题作文一般选用议论文、散文和小说等文体。也可以选用辩论、访谈等文体。一般来说传统文体有稳重之感,新颖文体有奇险之感。我们建议学生写作时还是选传统文体。

5、主题和文体确定后,就可以选择材料了。记叙文有记叙文的材料,议论文有议论文的材料,文体不同,材料也应该有所区别。这五步完成了,就可以动笔写了。

【素材必备】

1、名人名言

1、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新唐书·魏征传》。

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清)郑板桥

3、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

2、中外故事

1、周厉王不听召公的治国忠言,反而采用止谤的方式来阻止人们对朝政的议论,结果导致了“国人暴动”,自己最终被放逐到彘。

2、齐王能聆听邹忌的治国这言,虚心纳谏,广开言路,致使齐国实力大增,出现其他诸侯都前来朝拜齐国的盛况。

3、项羽不听范增之语,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刘邦听取张良的建议,鸿门宴上化险为夷。

【现场作文】

聆听自然的心跳

李星星

廊内的春风轻轻拂过,窗外的绿色流光溢彩。我的视线不由得又被你迷人的风采吸引,走近你,聆听你,我的心顿时轻舞飞扬。

眼前是如此让人心醉的“绿”,在这片绿中我可以仰天长啸,发泄内心的愤懑;也可以闭目养神,聆听你的心跳。你携我来到一片白花园中,我们席地而坐,手牵手,聆听彼此的心。

你说你不喜欢单调,于是蔚蓝的天空深邃而不乏可爱,缥缈洁白的云儿时而点缀其间,葱绿的草原辽阔而又生机勃勃,肥美健壮的牛羊流连于这片绿意盎然之中。我说,这些都是你别出心裁的精心构思,你用金黄诠释收获,用火红阐释温暖,我会珍惜你的美丽。

你说你们不甘寂寞,于是莺雀嬉闹,彩蝶飞舞,雁排长空,鱼翔池底,虎啸深山,每一条云涛雨霁后的彩虹,每一棵崖上的青松,每一次雪花飞舞都是你的匠心独运。你用潺潺如溪水般的声音,向我诉说山谷的宁静与静谧,用轻柔的落叶声向我讲述原始森林的古老与神秘,用飞流直下的瀑布之音,描述峻山的秀丽挺拔。

是你在创造着一个个美的奇迹,聆听你才能寻找到美之所在。夕阳西下,去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萧索与荒凉,云雾缭绕中去领略高山流水,知音无限的惬意,黄昏中去享受那份渔舟唱晚,满载而归的喜悦。

爬上长城,你时而化作绵延绿毯,时而化作漫山的红叶,你用你的温柔点缀着我的生活。融入大海,你时而调皮的化作滔天的巨浪,时而变成文静平和的微波,你用你的豁达,感染着我的情怀。

我喜欢你的美,你与生俱来的气质,你浪漫中透露着现实,阴柔之风中不乏阳刚,娴静而又活泼,这一切都是你美好的象征。

聆听你的心跳,让我真正的了解了你,我愿和你席地而坐,促膝长谈,共同领略属于你我的这无边欢乐,共同陶醉于那沁人心脾的流香中„„

〖老师简评〗

作文评分:内容得分:38分发展得分:18分总分数:56分

这是一篇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篇文章的“形”的确很散,作者一会儿写到地上,一会儿写到天上;一会儿写山,一会儿写水;一会儿写树,一会儿写鸟。但“神”很集中,突出“自然之美”。另外作者采用第二人称,就像和自然在对话,显得很亲切。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多处使用了修辞手法,读来清新优美。

聆听在哪里?

张亚楠

倒计时,二十天、十五天、十三天„„时间在一天天减少,高考越来越近了,强感到那根弦绷得越来越紧了。仿佛被人拨动一下便会断掉。

强小学是尖子生,初中学习也很好,但步入高中后总是在中上等徘徊,老师对他不关注,学生对他也不冷不热,父母见到他也是一脸无奈,想想以前父母老师的呵护,关注。连同学也会羡慕三分,而现在„„唉,从没有一个人愿意聆听自己的心声,强想到自己,背上的石头又重了,他抬头看看天,那天空是灰色的,没有一只鸟飞过,树枝上抽出的新芽也一副懒散的样子。

“回来了,快坐下吃钣。”妈妈热情地接过书包,“快吃饭,吃过后快去学习。”“学习,学习,总是让我学习。”强小声嘀咕着。他拉开椅子,习惯性地打开电视,里面正播着他最爱的篮球赛。“啪”的一声,爸爸把电视无情地关上。“不看看剩了多长时间了?还有心情看电视?”强无语,他想告诉父母他也需要一些自由,哪怕只有一点点,但父母从未听过他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多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逃也逃不出去,也没人愿意聆听自己的心声„„

教室里总有一些人到的较早,强摘下书包,“吱”一声拉开椅子,声音有点大,有几个同学投来不满的眼光。强无奈地坐下开始学习。“唉,这几天心里总烦烦地,要是能找个同学聊聊就好了。可谁会愿意聆听自己的倾诉?”老师进来了,依然是一大堆试卷,依然是对那几个苗子点化。强很想跟老师聊聊,可跟老师聊什么呢?况且老师愿意听自己的这些杂乱的话语吗?

十天,还剩下十天,强多么希望自己能在高考结束后去完成自己的梦想,他想去西藏,一个人,背着大大的旅行包。他喜欢那里湛蓝的天空,喜欢那里洁净的空气,喜欢那里神圣的布达拉宫,或许在那里,能找到聆听自己心语的使者。

〖老师评点〗

作文评分:内容得分:37分发展得分:16分总分数:53分

这是篇小说。作者主要塑造一个人物,选取两个场面,来反映当前部分高中生的学生生活情况,无论是立意还是选材都切合学生的实际。文章的多处使用心理描写,既写活了主人公,又引出人们对“聆听在哪里”这一问题的思考。文章的语言客观而又冷静,不拖泥带水,这种冷漠的语言风格为文章增添了悲凉情调。

聆听生命的呐喊

高静嫒

鸽子飞过,偶尔落下柔软的绒羽,那扇动的翅膀的声音,是蓝天在享受生命的生机;微风拂过,绿草摇摆如绿浪翻滚,那根尖吮吸的声音,是大地在滋养生命的活力,聆听这些声音,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然而,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聆听到另一种声音,一种因我们忽视而正遭受苦难的生命的呐喊,聆听这种声音,更容易让我们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

当人类砍倒第一棵大树的时候,宣告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开始;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大树的时候,则宣告着人类破坏自然的结束。那一声声枝节断裂的响声,是大树对生命的最后呐喊,那落叶簌簌下落撞击大地,是对生命最后的哀号。绿色的生命曾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不少帮助,而人类在发展的匆匆脚步中,却忘记了昔日的这个朋友,忘记了对他们的保护,忘记了聆听他们的呐喊,对他们乱砍滥伐,任意破坏。试想,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森林,我们人类还能在地球上生活下去吗?

当一名复旦大学生把刀子刺向猫眼睛的时候,当一名清华大学生把硫酸泼向熊的时候,当一位黑龙江女士用高跟鞋后跟踩猫的脑袋的时候,可曾听到这些动物那凄惨的叫喊声,那是怎么一声撕心裂肺的呐喊,这是受虐动物对残暴举动的抗争,是对生之权利年抗争。我们常说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和我们同住“地球村”,可是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朋友的呢?藏羚羊濒危,华南虎濒危,中华白海豚濒危。每一个微小的物种,都有着人类无法替代的生命之重。我们人类应该学会聆听他们的呐喊,应该与它们和谐相处。

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郑民生在实验小学门前手持凶器,连续砍死砍伤13名等待入校的小学生,造成8名学生死亡,5名学生重伤的恶劣结果。2010年4月29日9时40分,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伤人事件,一名男子持刀冲入校园,砍伤32人。2010年5月12日,陕西省南郑县,吴焕民持菜刀闯入该村幼儿园,致使7名儿童和1名教师死亡,数人受伤。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而这些丧心病狂的凶犯,将自己的魔爪伸向这些花季儿童和老师的时候,他们可曾聆听到生命的呐喊,可曾聆听到那种捍卫生命的力量?

漠视植物,虐待动物,残害幼儿,这虽然只是我们人类当中少数败类而为,然而危害却极大,大至破坏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和谐的社会;小至破坏我们和睦的家庭,我们公民的个人人身安全。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聆听生命的呐喊,尊重弱小的生命,共同建造我们和谐的家园。

〖老师点评〗

作文评分:内容得分:34分发展得分:16分总分数:50分

这是一篇议论文,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论点。作者在第一段通过一个转折句,提出了文章的论点。然后分别从树木、动物及幼儿角度来写社会上一些人对弱小生命生命呐喊的漠视,最后发出尊重弱小生命的呼吁。文章论点准确,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语句流畅。

【延伸训练】

1、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身边有一些被自己或他人丢弃的有价值的东西,面对这些东西,我们应该拾起来。对此你有什么感悟?请以“拾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思路点拨】

这里可填的词语很多,可以是具体的某个事物如邮册、画笔等等,也可是抽象的事物比如诚信、身边的阳光等等。一般来说,如果选用的是具体事物,写成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书信等更好。如果选用的是抽象的事物,那么写成说理散文或议论文更好。

2、请以“有一种,让我泪流满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首先我们要注意命题人所给部分的信息要点,一个是“一种”,这意味着我们在写作时只能写一种。如果写好几种那就不合适了。另一个是“泪流满面”,所写内容一定要能十分感动人,让人流下泪,如果写的事很平淡,难以感染人,那也不切合题意。在这里我们可以填“爱”、“亲情”、“力量”、“举动”等词语。

2.作文专项训练一:半命题作文 篇二

一、强化意识, 全面着眼

在作文题目中往往隐含了这篇作文的选材、结构、主题, 甚至写作技法方面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学生写作时的审题意识, 要求学生必须对一个作文题中的信息把握准确, 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一是选材。如作文题《这也是课堂》在选材上就有明确的要求, 所选材料就不是传统意义上课堂。老师上课讲授知识, 教育学生, 而应该把眼光放到大自然、平时生活中让自己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材料上去, 才符合题意, 写出新意。

二是结构。2006年江苏无锡卷, 文题为《门其实开着》。“其实”这一副词, 就要求文章前后两部分有着明确的转折, 通过事件的叙述, 对于某个领域“门”的开启有一个自我发现有所领悟的过程。看清这一点, 才能使行文的结构符合要求, 胜人一筹。

三是主题。2006年无锡市中学生当堂作文竞赛题《聆听秋声》, 对于选材非常明确。着眼于秋天的声音, 然而如果仅仅不惜笔墨地描摹秋日的风景, 立意就浅了, 要想脱颖而出是很难的。其实这篇文章就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宕开一笔, 除了写秋景之外, 对于人文也要有所关照, 做到景中有情, 情景交融, 才能别开生面, 赢得比赛。2010年作文竞赛题《落叶上的血色》就暗含了利用象征手法, 深化主题, 提升立意的要求。

四是写作技法。有些作文对于写作技法也有明确要求, 如《门里门外》就要求行文过程中要有鲜明的对比。一个同学在写这篇作文时, 以父亲为原型, 塑造了一位到城市创业的农村青年, 前后生活条件的变化, 以及这位青年前后品质的变化, 这样的鲜明的对比, 确实发人深思。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于题目的认真审视。

二、审好题目, 有的放矢

除了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 让学生学会审题时应该关照的领域之外, 教师还应该讲授他们审题的方法。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扣题。下面笔者就结合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审清题意第一步是教师引领学生对于历届作文试题进行收集、归类、总结, 把握一些规律性和趋势性的要素。笔者罗列了一些最近几年中考的作文题和竞赛题目, 进行了归纳总结, 大体有以下几种命题方式:其一, 利用状语、定语命题的, 如《门其实开 着》、《我终于 理解了他》、《在 的引领下》 (哪位古人) 、《久违的感 动》、《这里也 有春天》等。其二, 利用修辞命题的, 如《宛在春天》、《文学如灯》等。其三, 利用特定含义词语命题的, 如《姿态》、《礼物》、《风景》 等, 《一张白纸》这题就明显带有象征的色彩。

不同的命题方式所透露出的写作信息往往是不一样, 有着明显的区别, 如《宛在春天》和《这里也有春天》, 一个是利用副词命题, 一个是利用修辞命题, 虽然都围绕春天, 但所体现的写作要求是明显不一样的。《宛在春天》要求的是像春天的特征或者是拥有春天的感觉, 《这里也有春天》要求的是在本没有春天的地方发现了“春天”的存在。

所以, 针对不同的命题方式,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审题。

利用副词命题的类型, 就该抓住副词的限定的概念, 如《门其实开着》就应该明确本以为“门”没有开, 后来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发现这“门”是开着的, 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利用修辞命题的类型, 就该抓住喻体特征, 如《文学如灯》抓住喻体“灯”的在黑夜给人光明和方向的特征, 那么自然就能写出文学对于我们人生的启迪和指引作用。利用特定含义词语命题, 就应该把握这个词语意义的深度和广度, 如《礼物》一题仅仅局限在一些生日礼物就太一般了, 可以挖掘到给人教益, 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事物, 自然在文章的深度和广度上胜人一筹, 比如有位学生写在自己骄傲时父亲用半杯水教育自己, 使自己受益匪浅, 也有位学生写双胞胎姐姐陪伴自己长大, 姐姐是父母给自己最好的礼物。这样的题材处理正是出于对“礼物”一词更深层次的把握。

运用象征手法来命题的类型, 如果能从象征的事物入手, 自然会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摸清了这些规律性的信息, 采取有针对性的审题方法, 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抓住作文题的关键信息, 明确命题意图, 有的放矢地写作。

三、扣紧题意, 谋篇布局

审清题意是写好文章的前提, 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 我们许多老师会发现有些学生在清楚题意的情况下写作仍然是信马由缰, 并不能按照题意进行写作, 所以我们也有必要指导学生扣紧题意进行写作。如何才能让学生扣紧题意?笔者认为可以将文章分成开头、重点段落、结尾三部分, 并以此为抓手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

例如, 一个同学在《姿态》这篇文章当中, 写了两个开头, 抄录如下:

开头1:河水经过沙漠, 绕过悬崖, 终于到达海洋, 靠的是毅力;大雁穿越寒流, 经受风雨, 最终飞到南方, 靠的也是毅力;我们人生何尝不要靠这种姿态呢?

开头2:河水要汇于大海, 要经过沙漠, 绕过悬崖, 我们看到的是它不懈流淌的姿态;大雁要到达南方, 要穿越寒流, 经受风雨, 我们看到的是它“一”字飞行的姿态。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姿态面对?

两个开头相比较, 在语言表达的形式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然而在扣题方面很明显是第二条扣题更紧。所以, 在真正的作文实战中, 有些学生并不缺乏语言功底, 而往往是在行文过程中缺乏扣题的意识, 开头便留下离题的嫌疑, 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开头是行文之始, 扣紧题目, 就给全文的写作定下了比较好的基调。

写好重点段落是行文的基础, 扣紧题意也是相当必要的。而有些同学在写作过程中不着重点, 离题较远。一个同学为了表现坚忍的姿态, 选择了年老的鹰为了继续生存而“磨喙拔甲”这一独到的题材。他是这样写的:

它要趁自己没有被饿死前, 对着巨石打磨自己的喙, 直至它变得尖锐, 到这, 它并不能放松, 他必须忍受痛苦, 将自己的爪子一颗一颗用新磨的喙拔除, 等到长出新的爪子时, 它便又能称霸天空。

这个本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可是这个同学在写作过程中没能扣紧题目“姿态”, 只是叙述了“磨喙拔甲”的过程, 而没有着眼于鹰如何磨喙如何拔甲的整个姿态。若能扣紧题意写, 文章的“猪肚”部分自然能够更加充实、生动, 收到更好的效果。

扣紧题意写好开头和重点段落很必要, 结尾更不能草草收笔, 也要努力在点明中心的同时兼顾题意, 例如一个同学抓住荆轲、孙权、范仲淹三个著名历史人物, 写了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 只是结尾过于草率, 让人倍感惋惜。经过修改, 他给自己的文章添上了一个结尾:

荆轲通过刺秦的姿态展示了慷慨名义的侠士风范;孙权通过统领江东的姿态展示了气吞山河的帝王豪情;范仲淹通过忧以天下, 乐以天下的姿态透露的是一个心怀天下的士人的内心, 而他们的姿态, 让我膜拜, 给了我不断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这样修改以后, 就使文章首尾相合, 大放异彩。

3.作文专项训练一:半命题作文 篇三

在中考的作文题型中,有半命题、命题、材料、话题作文等四种,各具特色,相辅相成,却都不可忽视其重要性。半命题作文处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中间位置,有其特有的限制,也有其开放性。针对于初中生的心里因素,半命题作文具有独特的个性,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优势。掌握半命题作文的写作特点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够让学生在中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关键词】

中考 半命题作文 命题特点 写作方法引言

作文作为中考语文中分数比重最大的一道题,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根据题型的不同,应对的写作方法也各有所异。传统的教学方式确实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写作的技巧,不断地带动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但是,多年来照搬的运用,还是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下,作文的教学不断的变得更加的个性化。

1.半命题作文题目解析

1.1半命题作文的相关概念

半命题作文即是作文的题目只写出一部分或者一半,其他部分由学生自己发散思维填写的一种作文题型。这一题型需要学生从题目中、题目背景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扩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及表达能力完成作文。

从2007年—2009年的中考题目数据显示,半命题作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根据2015年全国中考题型总汇可以了解到,半命题作文题目还是较多的。

由上图可知,半命题作文不断出现在学生的中考试卷中。

1.2半命题作文的命题特点

半命题作文是比较灵活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给出的一半或者一部分题目,运用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写作。并且半命题作文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丰富且短暂的提示,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选择内容,完成写作。比如说:“_______,你不一般”“难忘______的眼神”都是极具特色的题目,选择的空间也变大,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累计的知识、兴趣,驾轻就熟的选出作文素材[1]。

当然,也有的半命题作文没有如此的开放,而是相对的加了限制。比如说:“______童心”作文中有几个选择“拥有、发现、久违了、爸爸的”等等。

1.3半命题作文的不同命题结构

一、命名前半题:比如说“笑傲______”“世界只有______”“在考验中______”“给自己一个______”“我读懂了______”“我渴望______”等等。

二、命名后半题:“______,做我自己”“______并没有结束”“______的承诺”“______的岁月”“______,我的最爱”“______触动了我”等。

三、两端命题,中间自命名:比如说“沉醉______的世界”“这里的风光______好”“一路与______同行”“走在______的小路上”等。

四、交叉的命题方式:比如说“我和______一起______”“有一种______叫______”“从______中学习______”等等[2]。

命题作文有各种各样的命题方式,给学生的选择空间更大,在学习中,教师能够从多方面进行对学生的半命题作文教学,让学生在中考尽情发挥优势。

2.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

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审题、补充题目,只有将这两点做好了,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下面的步骤。在审题的过程中,学生要通过作文给出的背景的提示进行选文章素材,选好之后根据自己所选内容进行补充题目。这样补充好的题目就和命题作文一样了,学生可以发散思维开始写作。补充题目的过程,考察的是学生日常学习的积累知识,学生初中阶段的写作特长。选择的内容以自己熟悉的为主,发挥自己的特长,写出新颖的文章,这样才能够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获得高分。但是,依旧要注意以下几点:

2.1认真审题,明确具体题目的开放点以及限制点

如上述中提到的“______,我的最爱”。根据这一题目来说,学生必须考虑到,这个半命题作文以“我的最爱”为中心点,在写作的过程学生要围绕“最爱”为主题。在补充题目时,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或事进行叙述,会更加贴切,表达出来也会一目了然。比如说“爸爸、妈妈、书籍”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以此来突出中心点。

认真审题还包含了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要认真的理解,不遗漏,减少错误的几率。对于半命题作文中的提示,也是学生不容忽视的,有的应该予以采纳、有的作为参考。

2.2注重知识的积累,内容创新

一篇好的中考文章,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平时注重素材和知识的累积,在写作时能够有效的运用进来,发挥作用。写半命题作文时,要结合自己日常的喜好、兴趣写,内容要自己足够的了解,但是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在题目的补充上,内容的选择上,都要朝新颖的角度出发,这样能够吸引住别人的眼球,得到更好的成绩。

2.3结合实际,化小题目

在半命题的题目填充中,学生要注意,题目的范围不能往大的方面进行填充,而是选择小的方面,这样会更加方便叙述。能够写的更加真实、更加具体。比如说“ 是幸福的”,这时,就不应该填“人生”,人生的范围过于的广泛,无法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学生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3]。就可以选择“读书、有朋友”之类的进行补题。

2.4内容积极向上

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学生的选择空间比其他类型的作为选择空间要大,自由程度高。学生在选材的时候应该注重内容的积极性,不要选择不利于身心发展的材料,这样会给作文的得分带来劣势影响,降低作文的整体品味。

3.结语

一篇中考文章,改卷老师最先接触的便是题目,一个具有特色的、新奇的、生动的题目,能够吸引老师的眼球,为文章获得第一印象的高分。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新颖的内容,会让一篇半命题作文发挥到极致,获得高分。

【参考文献】

【1】王兰.来自中考作文评卷组的声音——2011年哈尔滨市升学考试语文命题作文写作误区与对策【J】. 初中生优秀作文,2014

【2】李自斌,胥积宏.精妙立意 精巧构思——半命题作文的中考应试写作指导【J】. 新课程(中),2015(03)

4.中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训练 篇四

填题时要明确所填内容与自己特长的关系,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熟悉的半命题,感悟最深的半命题,自己最有把握的半命题,最容易写出新意的半命题。[半命题作文训练题及解题指津]

1、请以“__ __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立意指导] 半命题作文首先需要将题目补充完整。那么补充的内容应该着眼于哪些呢?关键点就在于一个“也”字。“也”字表现出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效果,也就是说前面所要补充的材料与“美丽”之间不可能是一种必然的联系。所以在补充题目中除了那些公认的美丽的事物美丽的精神之外,需要我们换个角度,逆向思考,比如:人们往往对失败、分手、放弃、遗憾、等没有好感,甚至讨厌,由此我们也可逆向立意为“失败也美丽”“分手也美丽” “遗憾也美丽”„„其次,需要明确的是“美丽”是本题的题眼,也是文眼。需要深入理解“美丽”—词,那是一种内涵:坚强、胆识、恒心、宽容、大气、尊重等,并非单纯的表象的“美丽”。

补充题目后,接下来就需要认真构思,建议考生能够冷静的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宽想。面对题目中的关键词,首先要进行辐射性思维,多角度地联想、想象,并将与话题有关的思想、具体材料大致罗列下来,从而找到源头活水。

(2)精思。面对罗列的材料要根据中心进行精心选择,多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一篇作文只能表现一个主题,防止“意多乱文”。

(3)实写。写“实实在在”的东西,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在文体的选择上,可以写成议论文,根据补充的关键词选择相应的论据进行写作。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采用排比段落横向选材进行抒情或从历史长河中起步进行纵向构思,气势磅礴的抒发情感。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把自己亲历之事或耳闻目睹之事用细致的笔墨表达出来。总之作文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加以分析,选定最适合自己的文体。[审题误区]

1、“-----也美丽”为题作文

上文说过,这个半命题作文,审题关键点就在于“也”字。有的学生不去理解“也”包含着一种逆向思维,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命题: “春天也美丽” “勤奋也美丽”„„这就属于错误命题了。同时这种反弹式的命题,还容易给学生造成另外一种误解,以为只要是反面的事物反面的精神都可以拿来写写,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例如:“自卑也美丽”“醉酒也美丽”„„这样的命题也属于错误命题。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反弹”也要成曲调,切不可“乱弹”一气。[拟题示例] 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平凡也美丽、挫折也美丽、简单也美丽„„

2、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俱全。请你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立意指导] 看到这一题目,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等词语,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刻内涵,掘而深之,那文章的立意就会高人一筹。如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求新的愿望当然值得鼓励,但不能为求新而求新,那样反而会弄巧成拙。

另外,要明确“滋味”是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文眼,它并非指简单的味觉,而是指一个人做某事的内心感受。因此,写作文时,一定要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突出“滋味”这个中心。[拟题示例]近视的滋味、得奖的滋味、挨批的滋味、被人误解的滋味、作弊的滋味„„

3、请你以“那一次,我读懂了 ”为题作文。要求:加上适当的词语,补足题目,扣题作文;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

[解题指津]

半命题作文,有了提示语既可能开拓思路,也可圈囿思维。如果没有任何提示或可供选择的项,反而更加自由。

“那一次”既有指向的限定,次数的限定,甚至还有环境氛围的限定。“读懂了”最有可能就是书,还可能有人、生活

什么的。“书”的范围很广,教科书、各类名著,但是“想说读懂了,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书”看来最直接,但恰是最不好写的。而且,写“书”很容易忽略题目的前半截“那一次”。再说,写“书”很难在立意上出新。所以“书”不宜写。

“书”不宜写了,那么还能读懂什么?像“书”一样的事物,需人用心品读的东西。如有一首老歌叫《懂你》,那么不《读你》(也是一首老歌)怎么《懂你》呢?所以读懂的应该是“人”。

确定了写作对象,再来构建氛围,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有了“新”的认识、判断、评价等。文体的选择以记叙为主,辅以其他手段。

4、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加上适当的词语,补足题目,扣题作文;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解题指津]

“我眼中的”确定了视角,必须是来自“我”的判断与认识,感受与体会。要填的是对象,可以是人:自己、父母、老师、朋友、伟人、明星等;可以是物:鲸鱼、沙漠、香格里拉、世界杯等;可以是事:齐达内“顶”人、丛飞之死、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等。选材的新颖、有趣是成功的第一步。[误区警示]

忽略了“我”的存在。

5、生活中,许多小事物都会触发我们无穷的联想:如静立在门前,望着淅沥的小雨,想起雨的滋润,万物生长,生活中的烦恼„„请以“_____的随想”为题(可补充草、烟、月等词)写一篇作文。[思路指导] 思路一:紧扣“随想”二字,毫无疑问,选择散文文体最为合适。生活中,许多小事物都会触发我们无穷的联想。花草树木、风雷雨电、鸟兽虫鱼、笔墨纸砚、锅碗瓢盆,无不是我们选择的对象。写这类文章,首先要对横线上所选的事物给予描叙,这描叙要尽量做到细致形象、生动传神,同时还必须将自己融入事物中去思考,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才具备感人的魅力,也才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反之就好比眼睛缺少眼珠一样,没有神韵。切记,“随想”的事物要有作者自己独特的感受,因为越是个性化的东西越能给人以新意。

思路二:这个题目,同样能写成议论文,如当你看到乱扔纸屑的现象时,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联想到社会上许多不文明的现象,然后进行分析、挖掘,阐明其危害,得出自己的观点。切记不能空发议论,不然读者不会心悦诚服。总之,求真、求新、求美,方能显出较高的思想性,展现较高的文学性,这就是我们作文应追求的目标。

6、生活中,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很多,例如:自己的未来,身边的人和事,我们生存的环境,民族的复兴,世界的和平,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纪念5•12大地震„„你关注什么?请以“我关注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思路分析]

“我关注”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是你认为值得关注的大千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因此,它有话题作文一样的自由。本命题中,关键词是“关注”,“关注”意味着“关心重视”,这要求你对写作对象了解并有一定的思考,否则难以写出较好的文章。不管你使用什么文体,都要先选择、确定关注的对象,然后再写作文。文章中要反映关注这个对象的哪些方面,以及为何关注,才能将你想说的话表达清楚。

可以“关注”生活中的小事;还可以“关注”生活中的大事;“关注”可以是对美好的人、事的关心。“关注”也可以是对消极、丑恶的现象的重视。长在江边的“你”,对汉江很关注,你发现汉江变得浑浊了。你呼吁人们要保护汉江。

总之,考题范围宽泛,选材自由,题材不以大小正反论优劣,只要有真实的感受,有一定的思考,就可以写出不错的文章。

7、请以“我们的名字叫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2)补全作文题目.[思路指导]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写作的主体是我们,对青少年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培养青少年群体意识、分析综合能力、把握形象特征能力,都是一个极好的引导。审题没有障碍,考生可以写欢乐、喜悦,也可以写尊严、责任;可以写拼搏、奋斗,也可以写谦让、遗憾;可以让考生更有创造性地描写“我们”的世界,表现“我们”的世界。写出考生在交往、合作和发展中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写《我们的名字叫子女》,可以用饱含真情的语言,诉说着同学、自己以及“我们”这一群人对父母的理解和热爱;写《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以翔实的内容写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文学、我们在世界上日趋发展的辉煌等,字里行间流淌着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真是人人有话说,人人能写好的题目,就看

你能不能抓住“我们”这个群体名字的代词所包含的特征特点、特定的事件和场合了。

8、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请以“生活因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实、歌声等),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9、半命题作文“____之于我”导写示例 相关展示 【引言】

从全方位训练学生的思维考虑,从培养学生全面的作文素养和作文能力考虑,各级各类考试中,作文的考查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对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主流形式之外的作文应该作一些补偿性的训练。半命题作文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半命题作文的基本形式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一部分,省去的部分由考生去补填出。要填出省去的部分,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补填写文章的选材,如,“我为________塑像”;二是补填出文章的立意,如“________,我所追求的品质”。从本质上讲,半命题作文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考生,因而属于半封闭半开放性的题型。【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书法之于林散之,正如音乐之于王洛宾;哲学之于周国平,正如文化之于余秋雨„„可以说,他们各自所钟爱的事物也承载了他们生命的几乎全部内涵。

请以“________之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先补全所给题目,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800字以上。【审题提示】

显然,这是一个要求补填出选材的半命题作文题。与常见的话题作文相似的是,这里也给出了一段材料。但是,二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即所给材料在写作构思和立意时的作用是不同的。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只是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写作者可以借助材料进行审题立意构思,也可以不受材料的束缚,只要扣住话题来写,就是符合要求的;而此处所给的材料对我们的审题立意和构思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含了题目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这段材料给我们提供的信息主要有以下三点: 1.书法、音乐、哲学、文化等某一事物与某一具体人的紧密联系。2.这一事物是这个人所钟爱的。3.这一事物承载

半命题作文资料

(二)题型盘点

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有所开放,在选材、立意方面给了考生较大自由,在审题上思考度较小,既便于考生展示文采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近几年来,命题者对半命题作文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半命题作文形式多样:有命前半题式,如2009年浙江金华的“,让生活更美好”;有命后半题式的,如2009年福建莆田的“给我快乐的 ”;也有命首尾题式,如2009年广东省“我和 一起 ”;还有命中间题式的,如2009年湖北襄樊的“一路与同行”。更要说明的是,近几年的半命题作文,命题人还精心设计了富有激情的提示语,帮助考生开启思维,拓展选材空间,激起考生的写作欲望;给出的另一半不拘一格,充分显示其魅力;命题内容更加贴近考生,让考生有事可写。近几年来,半命题作文既没有话题作文的大起大落,也没有全命题作文的一路高歌,而是稳中有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半命题作文依然会风光如旧。

难点攻坚新课标第一网

也许,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从近几年中考阅卷情况看,半命题作文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不少,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失误之一:不审要求,不合情理。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半命题作文也不例外,所选词语与已给出的词语既要搭配得当,也要合乎情理。但有不少考生却偏偏忽视了这一点,如写半命题作文“,也美丽”,选用“失败”“放弃”

“挫折”“绿叶”“小草”等符合语境;如选用“奋斗”“追求”“成熟”“鲜花”“掌声”,明显与“也”语境意义不符。也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导致观点偏激、荒谬,如写“,我的快乐之源”,选择“读书”“运动”“助人”“乐观”,则立意健康;有考生一意求新,选择“烦恼”“睡觉”等,与题意完全相悖;更有考生居然选择“让人痛苦”,新则新矣,立意却出现重大问题。在写“享受 ”时,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竟将文题补成“享受地震”,如此观点荒谬的作文,怎能赢得阅卷老师青睐呢?

所用对策:要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半命题作文补题首先要“合格”“得体”。所谓“合格”,就是要搭配正确,表达通顺,符合习惯。“得体”就是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如“ 谢谢你”,揣摩题旨,所填内容当与所感谢的对象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谢谢你”“对手,谢谢你”。如不顾及题目中对应关系,填成“辛苦了,谢谢你”“再一次,谢谢你”等,明显与题旨相悖。

考场作文是“速成”作文,难有充足时间来选材和构思。考生补题,应与平时积累或情感体验相契合;所选内容,最好是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只有熟悉的人和事,才能写得深刻,写得精细。

失误之二: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补题选材撞车几率相当高。如,“当我面对 的时候”,大多数考生选择的是“挫折”“成功”;以“人生路上 多”为题,大家不约而同选择的是“朋友”“坎坷”。

所用对策:发散思维,创新求异。

半命题作文补题,应大胆舍去试题提示语中的词语,舍去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打破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散思维,文章方能独树一帜,内容新颖鲜活。同时,要避俗求新,就应大胆选择带有自我色彩的素材,一般说这类素材大多带有个人“版权”,所以容易写新颖。其次,要学会比较鉴别,灵活取舍。如“我生活在----之中”,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而且“学校”“社会”范围太大,不易入题;填“集体”“亲人”“友谊”——词语平常,容易雷同;填“麻将声”“追星族”——选材新颖,切中时弊,发人警醒;填“题海”“夹缝”“梦魇”——选词新奇,比喻形象,容易出彩。如此比较一下,高下立判。新颖的题目、新鲜的内容和新巧的构思,极易为考场作文赢得高分。

失误之三:拟题过大,难以下笔。半命题作文另一半拟题,既要凸显立意,还要缩小选材范围,便于下笔。如写“感悟 ”,有考生拟成“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等,显然,如此大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很难写深写透。

所用对策:小处切入,写细写深。

要知道,记人叙事作文,细节细腻生动,情节曲折感人,是得分重要条件。在六百字左右的篇幅中,要写细写透,诚非易事。补题应从小处切入,如此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如写“ 龙门阵”,以“四川龙门阵”“重庆龙门阵”补题,因题目涵盖范围太大,很难写具体;而“夏夜院坝上的龙门阵”“爷爷的龙门阵”,开口小,易切入,不少考生有切身体验,自然容易写精彩。

失误之四: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是全命题作文,文章内容应围绕题目来写,但有些考生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写“我,因为我 ”,有考生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文题新颖,可惜具体行文时,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独独忽略了“我”,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拟题之后,撇开文题随意行文的考生每年都为数不少,希望我们这一届的考生对此类问题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重蹈覆辙。

所用对策:彩线串珠,巧妙点睛。

避免这种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彩线串珠”法构思。所谓“彩线”即线索,“珠”即材料。选用一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既可在段首或段尾运用相似的句子或短语,前后呼应;也可让同一中心句灵活地穿插在不同的段落;还可将某一线索句或中心句独立成段,分布在文章各处,前后照应。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围绕“彩线”展开,不能游离于“彩线”以外。

新题演练

1.,也是一种享受。

要求:补全题目,认真审题,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字数600字以上。

写作导航: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一种享受”对立意和选材都有所限制。既然是“享受”,显然应该是美好、温馨、浪漫的东西,而题目中最关键的字眼“也”,它表明题中所填的内容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享受”有所不同,需要同学们反向立意,如“平淡”“冒险”“离别”等„„写作中要重点围绕“也”字做文章,做到内容新颖、见解独到。同时,行文上也可以利用前后鲜明的反差,来突出“也”字的效果。

2.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始料未及,有些事情往往不会顺着我们的意愿发展,结果常常出人意料。但可以肯定地说,偶然的事件往往有必然的结果,当我们循着事情发展的轨迹追溯其根源时,立马便豁然开朗——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促使我们思考。

请以“没想到,是如此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在记叙中兼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写作导航:“没想到”意味深长,富有言外之意——结果与意料大相径庭,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材料中“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有立意的导向作用,只有把其中“深刻的人生道理”揭示出来,文章才具有启示性。“没想到”的事情非同一般,应是曾令我们感到震动的事情。文题前一横线是要陈述的对象,后一横线要填意料之外的结果。写作时开头宜出人意料,可采用倒叙,或先声夺人,设置悬念,紧紧拽住读者眼球,吸引人们读下去。中间可采用对比,或巧用插叙,使文章情节摇曳多姿:一向成绩优异的“我”却考试砸锅,成绩一塌糊涂;一向和蔼可亲的父亲却因“我”任性而打“我”„„前半部分可简略叙述,然后追溯原委,结尾适当议论抒情,既照应开头,又画龙点睛。[解题指津]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考题切入学生生活,审题没有障碍,加之恰到好处的煽情语言,能迅速唤醒考生的写作激情,自由选择另一半也给学生展示个性,彰显才情的舞台。要想在作文上出彩,还需要注意:

一、细审题意,主题求新。主题新颖、深刻、独到无疑是获得高分必不可少的条件,可以深思熟虑,努力拓展、挖掘“精彩”的内涵:美丽,有益,得意等。

二、精补标题,材料求巧。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是长于叙述,精于描写,擅长议论;内容“熟”但要力避“俗”,舍去那些大众化的词,力求选材的多样性;立意“新”要切忌“险”,开口要小,切题要巧。

三、活用文体,形式求新。这道半命题作文,考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积累和特长自由选择各类文体,不仅如此,还可以采用日记体,镜头式、一问一答等创新文体,力求作文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

全命题作文 题型盘点

近年来,每年的中考作文命题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和创新,但无论怎样改变,全命题作文一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像《在学海中游泳》(上海)、《我很幸运》(江西省)、《一步,一步,再一步》(湖南长沙)、《你我走过的日子》(浙江绍兴)、《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陕西省)、《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甘肃兰州)、《我们一起走过》(江苏南通)、《师生之间》(安徽省),便是2009年中考出现的典型试题。与其他命题形式相比,全命题作文在避免宿构、统一评分标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而颇受命题者青睐。在笔者收集到的120道中考作文题中,全命题作文便占到了47题。专家预测,这种命题格局在2010年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从内容上看,全命题作文命题范围也相对集中,它们以自我为核心,往往在文题中直接出现“我”或“我们”,有些考题虽然没有出现“我”和“我们”,但也强调书写自我体验,表达真切感悟。把握了这些规律,中考作文复习自然会事半功倍。

难点攻坚

考场上,要想让自己的全命题作文脱颖而出,审题与构思是不可缺少的步骤。此外,我们可以在内容上下工夫,寻找新颖独特的材料;可以在情节上做文章,构思出人意料的情节;可以在形式上巧布局,妆扮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掌握了下面四种方法,相信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会与众不同。

一、细审命题,关注限制。全命题作文中,开放式、独词式命题并不多,大部分考题都进行了明确的限制。这种限制,也正是命题者考查考生文章是否准确扣题的重要依据。像“从那一刻开始”“又是一年风起时”“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等便是代表。看来,攻克带限制性的命题,极为关键。如写“我们一起走过”,就应该写出自己与他人一起同行的情景,如果只是写自己或写他人,那就偏题了;如2009年江苏南京市中考全命题作文“今天真好”,文章的重点应放在“今天”,如果忽视这个限制,写的文章洋洋洒洒跨越古今,自然就偏离了命题者的意图。

二、添加语素,寻找角度。写作开放式、独词式全命题作文时,若采用添加语素的方法构思,视野会豁然开阔。添加语素的角度越多,筛选的余地就越大;添加语素的角度越巧妙,写作的内容就越新颖。如2009年福建福州市中考全命题作文“分享”,你可以写与同学一起分享丰盛的饭菜,也可以写与老师一起分享学习的乐趣,相比之下,前者平平淡淡,后者情趣盎然;你可以分享家庭的温暖,也可以分享自然的美景,前者大同小异,后者新颖脱俗。毫不夸张地说,全命题作文的切

入角度,像天空一样宽广,关键看你是否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三、匠心独运,情节求新。同题作文要避免千篇一律,唯有构思选材时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策略。当你看到命题后,首先想到的内容尽量不用,继而想到的要细细想一想后再用,经过深思熟虑后想到的内容也许就会有了与众不同的光彩。如写全命题作文“温暖的时刻”,一般同学可能会写自己的一次幸福经历,那么,我们能不能反向切入,从痛苦的感受下笔呢?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波澜迭起,情感动人。又如写全命题作文“我的一片蓝天”,一般同学可能会写自己一个个的成长故事,我们能不能独辟蹊径,站在某位历史名人的角度,或是某一动物或植物的角度来写作呢?如此独特的构思,相信定会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

四、与众不同,文体求新。恰当的文体,好比闪亮的时装,会令人耳目一新。写作全命题作文,我们也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选择与文题以及内容最适合的文体来写作。如写作2009年江西省中考全命题作文“我很幸运”时,95%的考生采用记叙文写作,我们能不能将文章写成日记体、书信体,或者童话、寓言体呢?文体出新已经成为了中考优秀作文的一道独特风景。在这里,笔者也提醒同学们,你选用了一种文体,就要充分体现该文体的特征,并在构思与语言上进一步精雕细刻,你的文章才会真正闪现出创新的光彩。

新题演练

1.鲜花怒放,是一种风景;满面笑容,也是一种风景。海浪滔天,是一种风景;和谐共处,也是一种风景„„在你的心目中,哪一种风景是最美丽的呢?请以“那是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内容自定,文体不限。

写作导航:关注美好的事物与情感,是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此题展示的便是这种特色。此题开口较大,所以我们首先得选择好要写的具体“风景”,这风景,可以是自然的景观,也可以是美丽的心灵。然后对之精描细绘,语言的生动优美和情景的自然交融,是写作这类文题应当着力关注的。

2.请以“一路有你相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航:此题既关注自我生活的美好经历,也倡导大家保留一份感恩之心,符合当前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细细想想,如果没有父母的呵护,家庭会如此温馨吗?如果没有师生的交流,校园会如此精彩吗?如果没有书籍的陶冶,智慧会如此美丽吗?选择前两种构思,写作时容易下笔;选择后一种构思,语言宜文采动人。

5.【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篇五

一、考点聚焦、命题作文一直是中考作文考查长久不衰的一种命题形式,要写好这类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认真读题、审题,尽管如今的中考作文审题难度降低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审题,审题先要读题,读题的过程就是思索、理解文题的过程。审题,包括审内容、审形式,要看清楚题目以下所附的所有具体要求,如允许的体裁、人称、篇幅等。其次,要从整体上构建文章,即搭好的文章的框架。中考作文的写作内容,无外乎“我和家庭”“我和学校”“我和社会”这几个方面,看到文题后要迅速确定写作内容。切忌构思尚未成熟便匆匆下笔。第三,要确定文体。淡化文体是中考作文的要求,但一经确定文体,则要体现该文体的特点,确定文体要根据考生自身的写作优势。切不可冒然选择自己平时不拿手的体裁,以防半途而废。第四,要写出新意,在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要力争选择那些与众不同的题材,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在结构上也力求富有新意。第五,注意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否则,会给阅卷老师不好的印象而影响作文得分。

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常常采用半命题作文的形式。这类作文题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命题人只命题目的一半或大半,考生必须按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这样的作文命题形式我们叫半命题作文。其明显的标志是题目中留有空缺(一般用“______”来表示)。近年来各地中考作文的排行榜上,话题作文无疑独占鳌头、春风得意,但命题、半命题、给材料等作文命题形式依然占有一席之地。2005年南宁市中考的作文就是半命题作文(“青春因_____而精彩”)。

写半命题作文,创新的突破点在补全题目上。谨慎于前,方能潇洒于后。只有在补题上煞费苦心,才有望一挥而就,写出情文并茂的考场作文。

补题之前,一定要反复琢磨已命的半个题目的含义,它往往对我们对作文的选材、主题、文体等有所限制。读懂了这半个题,我们才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写作特长将题目补成一个自己有话可说且能说好的题目。比如“我真想得到______”这一文题,题眼是“真想得到”,言下之意,就是眼下“我”还没有得到的,但“我”迫切渴望得到,你补写的词语(“得到”的宾语),必须符合这一特点。读懂了“半命题”,我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补全题目,比如,你可填上“老师的信任”、“父母的理解”、“同学的友谊”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可填入“一本书”、“一架钢琴”、“一支精美的钢笔”、“一条黄纱巾”等具体的物质方面的内容。

补题所应追求的目标是:补自己最熟悉的半题,补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半题,补自己最记忆犹新的半题,补自己最能写出新意的半题。以“永远的____”这一文题为例,有位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太好的同学,他无法忘记一台凝聚着父爱和师爱的随声听,于是写出了一篇真挚动人的《永远的随声听》。作家梅子涵不能忘怀读中学时给过自己关照的三位老师,于是写出了一篇题为《永远的细节》的散文,表达了对几位老师深深感激。你的记忆中,有没有难忘的“永远的一课”?有没有催人泪下的“的父爱”?有没有浮雕般的“永远的一幕”?若有,不妨将这“永远的„„”永远定格下来,那一定会是一篇特别棒的作文!有位同

学写过一篇题为《永远的麦考利夫》的作文,作者选取了一个在人类航天史上具有特别意义的人物――勇敢的女教师麦考利夫,并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与之有共同精神的一连串融合,从而讴歌了他们非凡的勇气,选材独特,联想丰富,感情激越,颇富有新意。

二、例题评点

例1、题目:请以“你很重要”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成长路上,总有对我们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事、物。“你”可以是父母、师长、同学;可以是一本书、一句话。“你”也许是一次摔跤、一次哭泣,也许是„„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字迹清楚,600字以上;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解析:本作文题目题材十分广泛。根据“提示”,“你”可以是人,是事,是物。如果是人,可以是父母、师长和同学,也可以是邻居、朋友、亲戚,活着的、故去了的,中国的、外国的,现代的、古代的,生活中的真人,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相识的、不相识的一切人;如果是事、是物,可以是一本书,一张报,一次摔跤,一次哭泣,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经验、一次教训、一个梦幻,一个机会,一场考试,一次出游,一次住院等等。要写好这篇作文,关键是如何抓住题眼“很重要”来作文章,生活中这类“很重要”的事不少,但必须要能够抓住最切合你实际、最适合你发挥写作水平的材料来写作。“很重要”的意思是,因为你,我的事业取得了成功,因为你,我的生活更精彩,因为你,我的人生更美满。

你很重要

鱼说:“你看不见我的泪,因为我在水里。”

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我在你心里。”

——题记

又是考试结束,而且又是这样一个炎热的夏日,心中自然少不了郁闷。教室内外聚满了同学,他们纷纷议论着分数,或欣喜或失望或无奈,等待着最后几科的成绩出来。等待的漫长,闷热的空气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人群之中不时传来叹息声,抱怨声。也有考得好的同学在开始说笑,打破了周围沉闷的气氛。我就这样无奈的等着,听着别人的欢笑声,心中很不是滋味。遗憾中,手中那张分数不太理想的试卷不知何时已滑落在地。

最终成绩还不有出来,人群在抱怨声中散去。走在路上,我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失望,心情十分沉重,既然这样,希望考试成绩永远也不要公布出来了。回到家,我已身心疲惫,一句话也不肯说。妈妈见了,似乎一下全明白了。她先让我坐下,然后拿出已切好的西瓜,静静地看着我吃,还笑着说:“这西瓜好甜吧!”我也就应付地点点头,竟没尝出西瓜到底有多甜。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我也知道她想说什么,但我始终没有先提出来,就这样沉默良久,她终于开口问成绩了。因为还有几科成绩没有出来,本想连这已经知道的几科都瞒着她,可我终究不忍,吞吞吐吐地将几个个位数、十位数报告给她。她听了若有所思,继续问我:“什么时候总成绩才能出来,你到时候打个电话问问老师啊?”这话正说到我的痛处,我小声说:“我就是不想知道,知道了又怎样?”“你这孩子,万一考得还不错呢?”我一听这话,不知从何来的火气一下子全向妈妈爆发了出来:“你怎么那么喜欢分数啊?你知道我现在心里有多难受吗?”我知道已经伤

着妈妈了。良久,妈妈才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孩子,我知道你心里难受,你有火就冲我发吧。”说完后就出去了。

等她又回来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她无言地忙那永远也忙不完的事,直到深夜,她又走到我床边,我闭了双眼,装着熟睡。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开了风扇,才轻轻地离开。看着她离去的身影,听着她渐走渐远的脚步声,我的鼻子隐隐发酸,心里也微微作痛,白天真不该如此对她。一直以来,我只会抱怨压力大,学习苦,却不知道父母心中的感受;我总是不断地伤害父母,总是„„妈妈又咳嗽了,她身体一直都不好,我真的为她担心。都快一点了,她洗衣服的声音还时时传来,声声扣击着我的心,我多么希望妈妈能够多歇歇,早早入睡,可是我„„我也想让妈妈知道她在我的心中有多重要,但是我一直都不善于表达我的感情,我只会把我的感情深藏在心里。或许是真爱无言,我只好在她的身后默默地流泪,为她祈祷,祝福她身体健康。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却已飞过。

你永远健康快乐,才是我的唯一希望。

点一盏心灯,我愿为你守候。

简评:本文通过一次考试失败之后与母亲的一次情感砥砺,升华了“我”对母亲在“我”的生命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对母亲的爱。语言真挚感人,主题鲜明突出。

2、题目:生活需要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立意自定。(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人名。

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可以补充的内容很多,如:付出、拼搏、竞争、回报、谨慎、认真、等等,学生可以写作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可见是一道很好写的作文题。

生活需要播种

真心播种,收获幸福生活。

题记

生活因播种而更加美丽,就好像天空因阳光而更加广泛阔,就好像山川因高峻而更加雄奇,就好像河流因浪花而奔流不息。生活需要播种,播种是一种宝贵的生活财富。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播种,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播种一种希望,收获一种美好的未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当我们真心付出以后,就无悔人生。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志士就是在辛勤播种后取得成功的。

我国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种下勤奋,勤学苦练,练黑一池清水,也收获了“入木三分”的书法。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种下信心,敢于付出,不怕牺牲,在一声巨响后收获的是烈性炸药的发明。

居里夫人执着奋进,种下艰苦朴素,专心研究,在自己的科学道路上收获了成功,也造就了自己辉煌和一生。

是播种,使他们平静的理想之湖收获雄壮的浪花;是播种,使他们和缓的心灵之曲收获激昂的旋律;是播种,使他们平凡的人生年货收获了美好的生活。生活需要播种,播种是一种宝贵的生活财富。

播种和煦的春风,收获一块金黄的麦田;

播种温暖的阳光,收获一片明亮的天空;

播种真诚的祝福,收获一种美好的体验。

朋友,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拼搏奋进时,试着播种一声祝福,播种一种希望,播种一片热情„„你的生活将因此而更加美好。

是的——

生活需要播种,播种是一种宝贵的生活财富。

简评:立意鲜明、旨意突出、选材恰当、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是本文重要的特色。作者巧妙地引用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和“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等俗言诗句,展示了作者广博的积累,还列举了我国晋代书法家王羲之、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居里夫人等典型例子来表现文章中心,显得很有说服力。本文语言也很优美,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修辞,如比喻排比句“生活因播种而更加美丽,就好像天空„„就好像山川„„就好像河流„„”以形象化的事物,来表达抽象深邃的内涵;既渲染了气氛,又丰富了内涵。这些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文采飞扬。

三、冲刺终点

1、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振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变化着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请以“充满活力的岁月”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2)不能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导写:题目很有时代气息。无论是从“大处”着手,还是小处落笔,都必须写出时代的特征,时代的激情。选材是夺魁的关键。要从试题的提示上去选取一个角度,或者写自己的成长进步,或写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或写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等等。行文时,要紧扣题眼“活力”二字,具体写出活力来。

2、开端是(事情的)开头。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端;清晨,是一日生活的开端。万事皆有开端;开端蕴含着希望„„

请你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以“开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限文体(除诗歌外);(2)不少于600字;(3)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导写: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开端,从这个思路入手,回想生活中的事件,文章便有了内容。不同的开头带给人们不同的结果,那么通过生活中诸多实践,我们对开端又有怎样的认识呢?执照这个思路思考,文章就有了中心。在写作过程中,内容与中心要一致,或通过内容表现中心,或围绕中心选取内容。行文时可写一件事,也可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不同的角度选材,还可以就开端提出观点,再选取论据写成议论文。写这篇文章立意明确是成功的关键。

3、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甚至一句话、一则故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内心,启迪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之灯。请以“点亮心灵之灯”为题,自定文体,写一些篇600左右的文章。

导写:分析题目,可以看到题目的核心是“点亮”,因此在文中要能写出是什么人、什么事,或者是什么话、什么故事引起了你的共鸣,触动了你的心灵,从而点亮了你的心灵之灯。可以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由某句话引发感悟,写一篇抒情散文。还可以写一则童话,通过童话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4、请以“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不少于500字(诗

歌不少于16行)。

导写:文章的内容必须鲜活,富有时代气息。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寻找一个最佳的切入口,集中笔力加以突破,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自己的愿望。结构要新巧,表述要新颖。

5、当你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徜徉于故乡的小桥流水旁;当你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时;当你倾心人际的交往,置身于丰富的活动中;当你走近灿烂的文学名著,陶醉于精彩的影视作品里„„你观察,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语文就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生活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

请以“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导写:题目中的“我”标明用第一人称写。“身边”,揭示我和语文相距很近,甚至是零距离。“轻轻”,暗示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提示语阐明了题材范围,揭示了切入的角度。几个排比句关涉到自然、社会、人生等方方面面,这些方方面面就是整个生活,生活是七彩的,如霓如虹,如梦如幻。一瓣馨香,一抹远山,一片真情,一肩道义都折射出语文的光辉。考生应充分调动自己的灵感,或写出你的思考,或写出你的体验,或写出你的欣赏„„找准自己的切入点,写出最新最美的作文。

6、成长路上,我们品尝过多少人生百味。妈妈的一碗热汤,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花儿的芬芳,浩瀚书海的心香,“千里共婵娟”的情怀„„带给我们许多感动。请以“ 的味道”为题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6.作文专项训练一:半命题作文 篇六

淄博市近三年来都采用了半命题作文的形式,今年的中考题里依然给出了半命题作文《我的——生活》。

完成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只要补出了题目,写起来与其他命题作文没有什么差别。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特长,避生就熟,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首先,选择材料要避生就熟。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事情,凡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往往都经历过一个对其痴迷的过程,所以对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往往非常熟悉,并且往往有过很深刻的感受和思考,我们应该善于把考题与自己熟悉的事情对接,这样肯定能把考场作文引入一个自己写起来得心应手的境界。

其次,选择文体要避生就熟,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扬长避短。 一般来讲,中学生应写记叙类文章。

补题注意事项

要注意三点:

第一,补出的词语必须和已有的词语搭配,构成完整的意思;

第二,补出的词语应当是自己最便于写作的方面;

第三,写作是要关注其他词语的含义,找准写作重点,一般来说,补出的词语就是写作的重点。

半命题作文的命题形式

1.命前半题:如《___我的梦想》;

2.命后半题:如《告别___》;

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的一封信》;

4.命首尾部分:如《___,别再让我_ _》。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策略

①补题前先要准确把握已给命题文字中的概念。

②所补词语宜“小”不宜“大”,力求“小”中见大,“小”中见深。

③所补词语要亮出文学色彩或哲理色彩。例如:《那一抹晚霞触动了我的心灵》、《我美丽,因为我有伤痕》等。

④补填的文字不仅要“准”,而且要力求“新”。

创新题目举例

“最美丽的___”大多数同学在横线上填上“风景”、“心灵”、“一瞬”等词语,从正面选材演绎题旨,有的同学别出心裁,在横线上填“苍蝇”一词,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三只苍蝇作选美表演最后都死于蝇拍之下的故事,告诉读者:邪恶的东西,即使看上去很美,也总是人们的敌人,必须毫不留情地除掉它。作者避开了“正面”、“赞美”这样的常规思维,巧选“反面”、“讽刺”这一鲜有考生涉及的角度选择事物,新人耳目。

作文题“走近___”,有位学生填入“老鼠的幸福生活”,造成悬念。这种创新手法与上述的笔法异曲同工。当然创新不等于怪异,“新”必须以真善美为前提。

7.半命题作文启发课教学设计 篇七

一、关注三方面:材料、提示语、题目

(1) 解读材料大意。准确把握其中所提供的重要信息和写作要求。

(2) 领会提示语。这是对选材的要求, 也是对选材范围的限制。

(3) 抓住关键词。标题中关键词是写作的核心, 抓住它, 作文才不会偏题。

二、想出一大片:充分调动知识积累, 罗列与关键词相关的素材, 以便进行筛选

(1) 运用发散思维, 联系教材, 联系自然, 联系生活 (家庭和社会) , 联系社会热点。

(2) 展开联想想象。

三、确立一个点, 即确定你最有把握写好的写作素材

写作应该选取自己最有把握的素材。但是, 要注意作文立意要积极向上, 要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所谓“最有把握”,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最符合题意; (2) 最有话可说; (3) 最有情可抒; (4) 最有理可讲。

需要提醒的是, 要选取独特的、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素材, 尽量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四、将题目填写完整, 这就是作文的中心

围绕中心构建文章, 可以有片段作文法、读后感法、场景连缀法、故事讲述法、改写教材法、段意拓展法, 等等。下面就让我们以贵阳市2010年中考作文题为例来进行阐释。

在成长的道路上, 我们需要父母和教师的深情关爱, 同学朋友的无私帮助;需要热爱生活, 珍惜生命;需要憧憬未来, 亲近自然……同时, 我们也需要阅读父母, 尊重他人, 扶弱助困;也需要善于探究创新, 敢于实践体验;也需要精诚团结协作, 保持良好习惯;也需要学会感恩回报, 学会承担责任, 学会面对困难时乐观与坚韧, 学会放眼世界、关心时事……

参考上面材料后, 以“成长, 也需要”为题, 写一篇600~650字的文章。 (60分)

写作提示:考生可以在材料中选取或自己确定所填内容, 可以借助求异视角和辨证思维, 独辟蹊径来诠释演绎或突出强调成长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某一重要精神元素。

(1) 关注三方面:从材料、提示语、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该作文的关键词是什么?

(2) 想出一大片:充分调动知识积累, 罗列与关键词相关的素材, 以便进行筛选。

(3) 确立一个点, 即确定你最有把握写好的写作素材:确立的这个点是什么?

(4) 将题目填写完整, 这就是作文的中心:采用什么方法构建文章?

(5) 中考优秀作文写法借鉴:请思考这样布局谋篇有什么特点和优点?你能仿用这样的方式来构思你的作文吗?

【例一】《成长, 也需要俯首》。

第一段:由“仰望”引出与之相反的“俯首”, 提出自己的论点———成长, 也需要俯首。

第二段:提出分论点一———俯首令人脚踏实地。围绕分论点, 列举越王勾践和鲁迅成功的事例来加以论证, 强调“俯首”的重要性。

第三段:提出分论点二———俯首令人谦卑。引用《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谈成长的过程需要“俯首”谦卑地学习和借鉴他人。

第四段:提出分论点三———俯首令人谨慎。强调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俯首”看清脚下的陷阱和荆棘。

最后收束全文。再次阐释“俯首”的真正内涵及重要作用。篇末提出勉励, 升华主题。

【例二】《成长, 也需要品味寂寞》。

第一段:从有人说“成长需要亲情、友情、欢笑、挫折”中引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成长, 也需要品味寂寞。

第二段:引用古代经典《大学》中的名句来阐发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看法。

第三段:以一句话独立成段———“品味寂寞, 在前人的诗词华章中”。

第四段:引用从古自今四位诗人 (李白、辛弃疾、纳兰性德、海子) 抒发内心寂寞的诗句, 段末总结———“文人骚客们用笔记录下他们的寂寞, 让后人站得高, 看得远”。

第五段:仍以一句话独立成段———“品味寂寞, 在前人的不朽奋斗中”。

第六段:例举古今中外四位名家 (司马迁、李时珍、诺贝尔、爱迪生) 忍受寂寞获得成功的事例, 段末总结———“中外名家们用行动谱写了他们的寂寞, 让后人走得远, 行得顺”。

最后用排比句收束全文。点明寂寞和成长的关系———“寂寞于生, 可晓真情, 明事理, 知人生, 历百味”。

【例三】《成长, 也需要几块石头》。

第一段:开篇以一个“一粒种子在巨石的压迫下长成参天大树”的故事, 引出主题———成长, 也需要石头。

第二段:解释石头和成长间的关系———“用石头划下足迹, 见证自己的成长, 人生更充实”。

第三段:以一句话独立成段———“成长需要绊脚石”。

第四段:叙写了海伦·凯勒身残志坚, 最终成材的故事, 阐发了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是让人跌倒后站起来、继续前进的动力这个道理。

第五段:仍以一句话独立成段———“成长需要垫脚石”。

第六段:叙写收录在《智慧背囊》中的一个故事:女孩捉蝴蝶被石头绊倒, 开始埋怨石头, 后来灵机一动, 借助石头反而捉到了蝴蝶。接着阐发“绊脚石”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变成“垫脚石”的这个道理。

最后收束全文。再次点明“石头”对于成长的重要作用。

8.半命题作文写作例谈 篇八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用“争”组成一个词、短语或句子,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自拟题目,题目中必须含有“争”字。(2)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如何写好此类作文,本文为同学们试作如下点拨和指导。

一、什么是半命题作文

所谓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者给出了作文题的一半或一部分,另一半或一部分则需要写作者根据要求将作文题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进行写作的作文。

半命题作文中的基本形式有:(1)前空式,如“ 笑了”;(2)后空式,如“储存”;(3)中空式,如“为而喝彩”;(4)双空式,如“ 眼中的 ”。在此基础上,命题者可以灵活地变换些形式,如在命题前增加些提示性的文字或材料,结合材料作文命题等。

半命题作文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在一定范围内作者有一定的自主权。(2)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不能忽略“限”的一面)。(3)作者对原题的“补填”,方便张扬个性,有利于发挥写作长处。

上面这道作文题是属于半命题作文的变式,是一种比较灵活的题型。其特点在:一是将“命”的那一部分内容继续压缩,给考生更大的思维自由和自主权,只给出一“争”字;二是提出了明确要求,避免了刻板的半命题作文常见形式,又给考生以审题的暗示;三是考虑到了历年高考作文曾出现过类似命题(例如在2006年湖北高考作文以“三”构词的联想思考)。

二、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

(一) 弄清题意

我们首先要分析题目中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要审明已提供的题目及有关文字所包含的信息和各种限制条件,准确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如本例审题时弄清下列两方面:

1. 显性信息:“用‘争’组成一个词、短语或句子”,“题目中必须含有‘争’字”。

2. 隐性信息:以“争”为中心词,扣住“争”来立意;选材围绕“争”字的含义。

老师们阅卷时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似乎不太合题意或不怎么符合老师对此题的理解,但又说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写出来的作文立意有偏差,甚至“跑”了自己拟的题。我认为,这是在审题时没有弄清题意和命题意图,没有作深入思考所致。表面看,这个命题的范围相当宽泛,似乎没有什么审题的难度。实际上他们忽视了此命题中的暗示信息,即“争”的含义以及如何写才更好地符合命题者的意图。首先,要审好“争”的含义。《现代汉语大词典》中“争”的解释有:(1)力求得到或达到;争夺。例:力争上游,分秒必争。(2)争执;争论。例:争吵,争端。(3)疑问代词。怎么。例:争知,争奈,争忍(多见于古诗词曲)。显然此命题择取了(1)(2)两个义项,且主要倾向于(1)。其次,学生在拟题和立意时应该将“争”作为中心词对待和处理。事实上,这次评选出来的优秀作文,都是符合这一点的。如《争,是一种生活态度》。相反,如果主要内容只是与“争”有点关系而已,那么他就将此题当成话题作文写了。

(二) 补好文题

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全命题作文,并确定好文章的中心。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所给的自主权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把握的关键词,避生就熟,以利于后续的写作。同样的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起来就越容易。如“争”的选材,同学们就可以从比较了解的中考、高考,从了解比较多的体育、社会热点等中间选择。

2.要定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议论文题目补填最好是言简意赅,判断性强;记叙文题目补填应该形象、生动、醒目。如“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争与不争的选择”“‘争’的艺术”“‘争’的价值”,就宜写议论文;“我的‘好争’经历”就宜写记叙文。

3.要小角度切入。如果给题比较大,那么就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如以“争取”“竞争”“战争”“争气”等为题,范围就定得过大。而“争与让”“我争,故我在”“人,需要有‘争’的精神”“有‘争’才有赢”等则比较好。

4.要形象生动。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让人“一阅钟情”。如“争,前世的约定”“‘争’的三重境界”。

此外,拟出来的题目要符合语法逻辑,不能令人费解。

(三)拓展题路

此例作文少了一些限制,多了一些自由,应该说更便于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但从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学生却似乎手足无措了。推其原因是思维没有发散,思路没有打开。对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学生似乎还能沿着“墙壁”扶着走;对这样的半命题作文,学生仿佛一下子来到了“太空”,反而失去了方向感,无从下手了。

就此例作文,可尝试下图的思路拓展。

9.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命题技巧 篇九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残缺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

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①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②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③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④标示一定的载体。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审视《我这个……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题首的人称词“我”,表明文章的“量”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我”,局限于“我”的一种兴趣爱好。至于这种如醉如痴迷恋的对象——载体,题目有意空缺,留给学生自主定夺,填之而出。

再揣摩文题《……之风不可长》,隐含信息,次第抽出:

类:“不可长”一语,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质:“……之风不可长”,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击浊扬清,此及本文宏旨。

量:“之风”是偏正短语的后肢,前面填充后,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中的一种。

载体:用空格隐去,由学生自揣自定,学生大可从“我”出发,为我所用。

二、填题,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

《在……面前》是前几年湖北省的中考题,稍一端详,可知文题是一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为何以态度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让思绪驰骋,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文题,其初衷是要学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造成特定的氛围,让生活中某一人(或数人)置于其间,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种环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钱、鲜花;也可能是无形的,如威胁、困难;可能是惬意的,如奖状、成功;也可能是恶劣的,如挫折、歹徒。运思到这个程度,就不难通过填充题,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为构思中的人事创下典型的环境,从而有力刻画人物形象,凸现文旨意念。

面对这一文题,有的学生无视命题,随意填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在校门面前》,如此,也能行文,但徒然增大了深层构思的困难。前一题除了点名兄弟(兄妹)关系外,很难形成对立、映衬关系;而后两题只是点出了人事发生的地点,除此,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的匠心与要求。

三、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

《……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长大”怎样理解。对“长大”一语,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1、增高长重(一般生理现象),2、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3、学业(事业)有成(有为社会现象)。对三者运思比较,可以断定,按第一种含义填题,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那么,题中的空白是不是只能填写人称呢?不一定,抓住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又何尝不可填写动物植物静物呢?如生物小组的良种免、种植小组的新种瓜、校园内外的共青林,可透过这些特指的物体增高长大,曲折地反映出科学少年、时代小主人的茁壮成长,迅速成长。

又如文题《我学会了……》,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连上前面的“我”,渗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激情。对题旨揣度有高下,填题也就有优劣。

《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填题正确,流于一般。

《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自卫》、《我学会了珍惜时间》——填题深刻,题旨凸现。

《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赚钱》、《我学会了吸烟》——填题错误,题旨走穴。

四、填题,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加以充分利用,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且看《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中储存,就要慎选。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力戒之,可填“鞭策”。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启迪”。一学生在校运动会3000米赛跑中不支落伍,是班上的拉拉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力量”。

又如《我……同桌》,题目已经限定了载体,如何填充为好,仍视素材而定。如果同桌系新来乍到,虽印象鲜明,但交往很少,可填“的”,以便从旁观察描述。如果与同桌交往频繁,碰碰磕磕,时有冲突,填“和”为宜,以展示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形象。如若对同桌的某一印象和某种情感强烈,不妨选填“敬佩”、“恨”、“同情”、“鄙夷”等。

五、填题,要力求创意新颖。

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使题与文,让人触读后俱为之一震。这,主要讲究填题的深加工了。

一组中学生面对《我生活在__之中》的半命题,有如下填题,试作比较:

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

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常,流于一般。

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发人警醒。

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象,深邃出格。

且题面的新与俗制约文面的新与俗。

拿起《……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含,掘而深之,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

六、填题,要符合情理、逻辑。

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

有这样一道题,《我第一次……》,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变换一下,选填印象深刻的“第一”,如“上学校”、“登台演戏”、“领奖”、“下水”则成,因为这一类“第一”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运思,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则文旨文趣当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乎逻辑,不违情理。

10.高考命题、半命题作文基础知识 篇十

题目写作要求明确完整,利于考生通过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步骤,迅速构思行文。但是,审题要求较高,要求审清题目里隐含的内容。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根据写作特长或者生活积累,明确文体,确定写作重点。

3、半命题作文特点:

11.突破半命题作文的教学瓶颈 篇十一

可是在课堂上,很多老师在驾驭半命题作文的时候,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应该如何切入那半个命题点,以点带面地进行作文教学。我结合自己多年来从教的经验和自己的写作,谈谈如何突破半命题作文的教学瓶颈。

一、精雕细刻,解读半命题作文的内涵

半命题作文,总是给学生一个难以下笔的初步印象,学生在很多作文过程中喜欢一目了然的全命题作文的形式,一遇到半命题作文就抓耳挠腮,不会变通,不懂如何把过去学过写过的全命题作文有效地嫁接过来。这就需要老师针对半命题作文有的放矢,带领学生精雕细刻,从语言的内涵上把握半命题作文的内涵。如《 夸我 》这个半命题作文看到的只是“夸我”两个字,学生要如何把这个作文写好?首先要在命题上好好研究一番,要夸我的人是谁?要夸我的人肯定是身边熟悉的人:老师,父母,爷爷奶奶,同学或者是其他的亲朋好友。如果“夸我”前面的主人公定下来了,这个两头都需要补充写作元素的半命题作文就变成了《妈妈夸我 》或者《老师夸我 》,但这个时候,作文的题目还没有敲定,还需要把后面的那个 变成文字,作文题目才算木已成舟。妈妈或者老师夸我什么?这就需要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把后面的半个命题继续完善,写成《妈妈夸我长大了》《老师夸我爱学习》等等的命题形式,这样半命题的作文题目就敲定了,敲定了作文题目才算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二、开枝散叶,拓宽半命题作文的外延

作文题目定了后,就需要对作文的外延进行拓展。让一条道路去的罗马城,变成条条道路都可以去。我们依然拿《 夸我 》这个题目为例,让这个作文题目开枝散叶,百花齐放。在敲定“夸我”这个主旨外,启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半命题作文写成自己的有个性的作文题目,而不是把半命题作文依然补充成全班一个调儿的全命题作文,那样的话就失去了作文教学的个性化特点,没有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有可能变成另一种补充题目后的全命题作文,这是语文教学的大忌。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在教学半命题作文的时候,就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命题,成就自己的作文,如果能不雷同,尽量不要和别人雷同。驾驭作文教学的命题,让学生的题目个个命得鲜活水灵,可以从题目上看到文章的语言走向和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妈妈夸我会绣花》《老师夸我真聪明》《邻居夸我真懂事》等等。

三、字斟句酌,丰富半命题作文的语言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完成了命题之后的关键就是写作。一篇好的习作,就如同一个好的服装设计师,不但要让题目给读者眼睛一亮的视觉美感,更重要的是要丰富半命题作文的语言。语言是作文的命脉。学生要在作文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学过的成语、诗句、谚语或者诙谐幽默的歇后语来修饰作文,让作文变得生动有趣,语言感染力强,可以征服自己,征服批改作文的老师,更能征服其他的读者。如一个学生在作文《妈妈夸我真能干》中写道:“我把鸡蛋搅拌后,倒入烧得冒烟的锅内,哧——溜,鸡蛋在锅中发出的声响吓死宝宝了!只见蛋液慢慢鼓起一个个小泡泡,渐渐地,锅底泛起一个圆形的裙边,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小作者就能抓住煎鸡蛋的过程中产生的声响,描摹声音和没有做惯家务的孩子听到蛋液下锅时害怕的情景。最丰满的还是那句太有儿童化的语言“吓死宝宝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美丽的童心,活泼的个性,也展示了作者语言的魅力。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启发学生把语言写出个性,写出特色,写得血肉丰满。对个别的句子,要反复斟酌,反复修改,力争在语言上创特色。

四、首尾连贯,构架半命题作文的篇章

我在第三个小标题里把写作比作是服装设计,那每一个作者就是服装设计师,一篇文章如何构架全篇,就如一个服装设计师如何把衣服的领子、袖子、前襟后背甚至纽扣的样子颜色和谐搭配是一个道理。文章要首尾连贯,语言要顺水而流,就必须做到从全局的高度来构架全篇,在文章的开头必须写清楚事情的起因。还可以在起因阶段设置悬念,引起老师和学生阅读的兴趣。在经过阶段,浓墨重彩,挥毫泼墨,把重点的过程用细腻的笔法写清楚,写详细,重点部分要突出,非重点部分要精简,做到繁简适度。在结尾的时候,一定要点明中心。不要看到“点明中心”区区四个字,真要做好,还真不容易。点明中心的语言要精炼,要和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给人浑然一体的美感。如小作者在《妈妈夸我真能干》中,这样写结尾:“吃着自己做的煎鸡蛋,感觉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妈妈夸我能干,我就像一个诺贝尔奖的得主,全世界都在看着我。这小小的成就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作者把被妈妈夸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再现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又从另一个高度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不是只有煎鸡蛋,而是要做有心人。做有心人,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好呢?这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只有篇末点了“睛”,龙才会飞,文章才会更美!

半命题作文如果能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一定能突破教学瓶颈,一个班的作文一定会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江西省上高县敖阳小学

12.半命题作文 学会—— 篇十二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商人带着开采了十年的金子,越洋归国,不幸遇到了暴风雨。一个商人为了保住金子,而被大浪吞没;一个商人为了留下部分金子,最终与船同归于尽;最后一个商人则放弃了船上的金子,乘救生艇逃离了危险。后来他又带领船队,打捞出三条装金子的货船,拥有了三个人的财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学会放弃。

放弃,就是指为了长远的、远大的目标或利益而放弃眼前的一点小利益。学会放弃,就是要学会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放弃并不等于丧失,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有。

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志士,为了最远大、最崇高的理想而放弃眼前的利益,最终建功立业,名垂青史。陶渊明为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放弃了荣华富贵,追求清静高洁,而成为流芳百世的“隐士”。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为了修身养性,不惜放弃家庭,放弃一切亲情、友情,最终创立了影响人类社会数千年的佛教。还有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为了改造中国国民的灵魂,挽救民族的危亡,追求独立自主,毅然放弃了就要学成的医学,拿起了文学这把快刀,刀刀刺向敌人的心脏。事例举不胜举,真理已摆在面前,学会放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才可能取得成功。

学会放弃,为了脚下正走着的路,为了我们有光明的明天,我们必须学会放弃,放弃那些把你引向失败的种种诱惑。

上初中的时候,我特别迷恋于小说,整天沉浸于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为小说中的人物命运感叹,与它们同喜同忧。我曾一度成为琼瑶、金庸的俘虏,成了小说的奴隶,整天无所事事,眼看考试就要到了,我却整天昏昏沉沉。是语文老师一把把我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他对我说:“你这样做值得吗?你会把你的前途、命运、甚至一切都葬送于小说之中!”我的心受到了很大的震动,继而清醒过来,这才有了来这里读书的机会。真的庆幸,当初那次坚决的放弃。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主动地放弃那些成功道路上的诱惑,坚定不移地走向成功。学会放弃,为了更好地拥有,为了脚下正走着的路,为了明天的成功,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要学会放弃。

为了生活,为了工作,为了房子,为了票子,几乎每个中年人都有着不小的压力。学会放弃,是让你告别“心苦”的处方。

在事业上我们要学会放弃,在生活中同样需要放弃。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时时刻刻都在面临放弃和被放弃。中年人必须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探索都能发现鲜为人知的奥秘,并不是所有的跋涉都能抵达胜利的彼岸,并不是每一滴汗水都会有收获,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会有美丽的结局。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明白这点,也许你就会在失败、迷茫、愁闷、面临“心苦”时,找到平衡点,找回自己的人生坐标。

放弃,是让我们正确的审视自己。放弃,是我们人生旅程的一种超越。放弃,也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升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窗外云卷云舒”,如果说这种境界,是我们常人难以企及的,那我们就学会放弃吧,放

弃同样也是另一种美丽。如果把“官瘾”、“钱途”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中年人的心理压力就会得到化解。

放弃是一种坦荡的心境和大度的气概。

放弃是一首流浪的歌,低回吟唱在心头,是失意的人生充满振臂而呼的自信;使跌倒的信念重新拔地而起;使消沉的斗志面向晨曦喷薄而出;使世俗的纷争化干戈为玉帛„„

但是,不理智的放弃是一种浪费和一种执迷不悟,也是一种对生命的践踏和对人生的不负责任。

不懂得放弃的人,总将生活中不如意绕在心灵的枝杆上,一生就像北方腊月的浓雾,挥之不去。就这么一味地自怨自哀,自暴自弃,于是青春美丽的容颜与悠悠岁月擦肩而过恰如风过竹面,雁过长空,就像苏东坡的一生人生长叹:“事如春梦了无痕”。

舍不得放弃的心绪,像一茎寂寞的芦苇,独立在夜风中守望,把自己幻成一季秋色,再从烟黄的旧页中只能握住一把苍凉„„

懂得放弃的人,是静下心来当一回医生,为自己把脉,重新点燃自信的火把,照亮人生中不如意的症结,然后分析与之失去交臂的差距,根据自己自身的特点选定一个目标,努力掌握一门专长,多看一些奋发奋力的书籍,开阔视野,荡涤一下容易浮躁的心灵。懂得放弃的人,会对任何事不会太过苛求,竭力用温情、柔情,大度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在荡漾着对生命充满着爱意的氛围中,舒展一下疲惫的心是多么惬意与幸福!

学会放弃,既是遍历归来的路,又是重登旅程的路,又是对过去诱发深思的路,也是对未来满怀憧憬的路。千万朵智慧的灯火灿烂着温柔和明朗的天空,牵出生命音乐般轻柔的翅膀、牵出一生春光明媚的季节。

生活中有苦也有乐、有喜也有悲、又得也有失,拥有一颗达观、开朗的心,就会使平凡暗淡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那种曾有过的莫名的忧伤和生命的空无,会师一生犹如过客。

学会放弃,让伤心随风而逝,只有快乐相随„„

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

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里,留下最美的回忆;

学会放弃,让彼此都能有个更轻松的开始,遍体鳞伤的爱不一定就刻苦铭心。

宽容即德

赵纯

纳百川,海有容乃大;睦万人,人有容即德。

有的人斤斤计较,他尝到了苦果的滋味;有的人宽容待人,他享受了善的温馨。很显然,后者更明智,也更幸福。

宽容待人,是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一位女顾客提着蛋糕摔倒在了地板店。老板急忙将他扶起,并说自己店里的地板偷吃了顾客的蛋糕,让她破费了。一句话解了顾客的尴尬,也体现了老板的宽容。对于别人无心的过失,老板“视而不见”;此举给别人留足了面子,老板也赢来了赞誉。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犯了错的人横加指责,无疑是在其愧疚的伤口上撒把盐,伤了人心,驳了人面子。每个人不都渴望犯错后得到宽恕吗?那么,推己及人,我们岂有不容他人无心之过之理?

宽容待人,是对自身涵养的肯 定。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见能容人的人,一般都非凡夫俗子。面对女政客锋芒毕露的“如果我是您夫人,定会下毒杀害你”,丘吉尔报以一笑,一句“ 那

我很乐意把它喝了”打破僵局,使自己不至于身陷困窘当中。面对政敌的挑衅,丘吉尔没有与之拼得你死我活;这是因为丘吉尔自由接受良好的教育,懂得与人为善;这是因为丘吉尔政坛上几番沉浮,明白多个敌人不如多个朋友;这是因为丘吉尔作为一代伟人,通晓以宽容感化人的益处。这是种以退为进,是有涵养的人屈身护己的处世之道。

宽容待人,是通向双赢的大道。

桐城六尺巷的故事算是家喻户晓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利益冲突;身陷僵局,退一步海阔天空。试想没有张英学士的睿智与宽容,那么两家比权量力的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老子说:“舍而得之。”其是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哈佛不能容人,于是历史上便多了个斯坦福与之为敌;丘吉尔抛开自己对社会主义的偏见,于是二战期间他和斯大林一道成了守护人间正义的英雄。历史的经验再一次验证了这个道理—宽容待人,才能博得他人的认同,换来别人的真心合作,从而互惠互利,走向双赢。

谁不想尊人与尊己呢?谁不想 提高 自身修养呢?谁不想成就双赢人生呢?

谁都想!那么,就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宽容待人,从而成就自身的大德。

学会宽容

田梦婷

纪伯伦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我们不一定会成为伟人,但在我看来,即使是一个凡人,也应学会宽容。

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任性放大他人无心犯下的过失。

秦穆公乘车外出,路上车子摔坏,马四散而逃,待秦穆公找到秦晋马时,马正被当地人煮食享用,秦穆公以吃肉不喝酒会伤身体为由赐酒于当地人喝。一年之后,秦晋交战,穆公被围,危急之际,被突然杀出的三百余人救出,秦转败为胜。而救人者正是当年杀食穆公马的原住民。面对原住民无意误杀自己的坐骑,穆公没有意气用事杀人泄恨,而是宽容了对方的无心之失,用宽阔的胸襟消解了心头之恨,终为他日英雄得救留得一条后路。

其实,学会宽容他人的的无心之失,你不会再因愤愤不平而郁结心中,伤人也伤己,也许在不经意间,这宽容之举会为你预留一条逃生的地道,待未来身陷困境时自我救赎。

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陷入患得患失的忧惧之中。

现代人常常将自己置于充满竞争的环境里,争强好胜,被身外之物左右。人们常常不愿以赞许、宽容的眼光看待他人他事。他人得之,他恨之;他人失之,他喜之。为自己戴上一副枷锁,困在得失之间无法逃脱。因为,他不懂得宽容他人的成败,宽容自己的不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宽容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宽容生活。将心放宽,接纳他人的 成,接纳自己的失,一个人才会有足够的眼界望见前方的蔚蓝天空。

学会宽容,意味着你将会拥有足够健全的精神家园。

宽容之人,有足够的理智,不冲动;有足够的勇气,不退缩;有足够的爱心,不冷漠;有足够的忍耐,不脆弱„„借用纪伯伦所言,可以说,伟人的品格,必定在一颗流血的心中;而滋养伟人的,必定是那颗宽容的心。人们宽容了美国校园枪杀案的制造者——韩籍青年赵承熙,为他和32名遇害者同时举行追悼会,因为在人们的宽容之心里,有包容让仇恨消解;有理智让和平延续;有悲悯让生命珍贵;

有爱心让世界温暖„„学会宽容,意味着你在构建强大坚固的精神家园,让生命趋向完美。

学会宽容,你不会再因任性火气而灼伤他人,你会因而更加快乐、自信;学会宽容,你不会再因患得患失而桎梏自我,你会因此更加从容,自在;学会宽容,你不会再因褊狭冷漠而脆弱肤浅,你会因此更加成熟,完美。学会宽容,成就人生,成就自我。

宽容的魅力

王雨菡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踝上,这就是宽容。”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这样说。但其实,宽容的魅力并不仅仅是原谅他人的伤害这么简单。

宽容是一种伟大而善良的生命关怀。1944年冬天,两万德国战俘排成纵队经过莫斯科街头。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离开了愤怒的人群,来到一个俘虏面前,把手中的黑面包小心地塞在他的手里。顿时,整个气氛改变了。

面对让自己失去亲人的敌人,这位妇女没有把全心的悲痛与仇恨发泄在敌人身上,而是关怀他们。因为她明白,当这些人手持武器站在战场时,他们是敌人;当他们成为战俘时,他们是需要关怀的人。正是这位妇女的宽容,正是她超越仇恨与敌意的心理力量避免了一场冲突。把敌人变成人,把战争变成和平,这正是宽容的伟大和善良的所在,正是宽容的魅力所在。

宽容是一种“铭记他人的帮助,忘却他人的伤害”的人格力量。吉柏与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途中马沙失足滑落幸得吉柏相助,马沙将此刻在石头上;两人争吵时吉柏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将此记在沙滩上。问及原因,马沙说他永远感激吉柏相救,至于争吵,他会忘记。

马沙诠释了宽容的意义。他牢牢记住朋友的帮助,忘却朋友的伤害是因为他懂得以恩报怨才是宽容的本质。他的不计前嫌为他赢得了风度,也赢回了一个朋友,消灭了一个敌人。试想若马沙以拳相向,那么结果一定是两败俱伤,马沙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显示出宽容的魅力。

宽容是一种以大局为重,不计较小的得失的气质。春秋时期齐桓公争得储君之位后任用曾险些令他丧命的管仲为相,令一直敌视他的管仲大为感动。此后管仲全力辅佐齐桓公,使齐国大治,雄霸一方。

齐桓公的气量令人钦佩,他有着以大局为重的包容之心,也有不计较小的得失的气质。没有他的宽容,哪有齐国的兴盛强大?没有他的宽容,哪有他与管仲的冰释前嫌,哪有管仲的以诚相待?这正是宽容的魅力所在---它能融化心中的坚冰,它能删除过去的仇恨与不快,它也能彰显一个人的胸襟。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对人对事的接纳;宽容是一种淡然从容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与心灵的丰盈;宽容更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是释怀之后的关怀,是跨越仇恨界限的心理力量。

能够宽容,敌人便会成为友人。

学会自立

大家都知道,在大自然中所遵循的法则是“适者生存”。只有很好掌握了生存法则的人,才能比较迅速地适应环境。

先看小鹰的成长史吧。鹰妈妈给了小鹰第一次生命,然而第二次第三次生命却要靠小鹰自己争取回来,因为在鹰家族中,每一只小鹰要成长为雄鹰,都必须经历多次“鬼门关”,过了这些坎,才能获得重生;一旦不能自立,将会被淘汰,这是鹰妈妈也无能为力的。小鹰在第一次脱毛时,这是第一道坎,这道坎完全是凭借着小鹰自己的毅志力去与生命抗横的,在这场激烈抗衡过程中,那些不能自立,没有毅力的小鹰就将被死神带走,而那些具有顽强毅力,能独在离开妈妈的呵护而自立的小鹰才能生存下来。学会展翅高飞,是小鹰成为雄鹰的又一个坎。在历练的时候,有时鹰妈妈要把小鹰推下山崖,如果小鹰没有自立、自强的顽强意志,那就将粉身碎骨。

在动物界动物们需要自立、自强,在人类也同样如此。

张海迪虽然一身轮椅相伴,不能“步足千里”却可以“阅览天下”。她在无名师指导的情况下,凭着顽强的毅力学会了三门外语,这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然而,张海迪却凭着自立、自强的精神做到了。不仅如此,她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有显著成就,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她那种自强不息,自立的性格。如果她不是一个自立的人,凭自己是残疾人而依赖别人,靠父母,这样子她会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吗?

然而,在当今我们这个社会上,有一些人就是拥有极大依赖思想的人,他们被称之为“啃老族”,大啃社会,小啃父母,整天游手好闲。这些游手好闲、吃了没事干的人,他们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整天无所事事,这样的人就是一种极其缺乏自立精神的人,他们这些人不能独立生存,要靠父母或社会支援,然而父母也不能照看一辈子,别人的支援也是有限的,自己的本领才是无限的,这样的人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希望这样的人越少越好,不然,他们会像庄稼里的蝗虫,堤岸上的白蚁,祸害人间。

为此,我们必须学会自立,学会自强,不要成为别人的包袱。然而,要想不成为别人的包袱,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从小学会自立。小时候幼儿园老师就告诉过每一位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到现在,我们都已长大就更应该自强,自立,争做社会的有用人。

简评:这篇考场竞赛作文能运用由彼及此的方法进行论证,先从动物界动物需要自立、自强说起,而后很自然地说到人类也需要自立、自强的精神,中心明

上一篇:辽东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实习大纲下一篇:生态养殖农场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