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才女

2024-12-01

中国才女(共13篇)(共13篇)

1.中国才女 篇一

、班1:昭汉 固,班班超妹之

。 代表:续写作汉。书

、卓文君2:汉 马司如相之妻。

代表数字作诗:

一别 后之,地二相悬,只说是四三月又,知谁六五年七弦,无心弹,琴行八书可无,九传连环从中折,十里断长望眼欲穿,百亭想思千系,念,万般奈把无怨。君

万语 千说不完,百言无聊赖依十栏,重九登看高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不人,圆七半月香烧烛秉问天,六苍伏月天人摇人扇我心寒。五石榴月火如遇阵偏冷雨阵花浇端,四月杷枇黄未欲对我镜心意乱。忽匆匆,月桃三花水转。飘随零零,二月风筝儿线断唉,!呀郎郎巴不得,下你为女世来为男我。

3 蔡琰、:即蔡姬,东汉蔡邕之女。文

表代:《作胡十笳拍》(厉八啊~) 害

、4道谢韫谢安侄:,女咏絮才”“出典斯人于 。

表代作:《山》登

峨东岳峨,秀极高冲天。青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匠非云构成,然自气。尔象何?遂然我令迁。逝屡宅将斯,可以尽宇年天。

、5上官儿婉上官:仪女,号称孙帼巾首第一相。人

代 作:表不。详

6、薛涛:代唐女人诗人称女,校书曾与当。时著诗人名缜唱元和,力实俗。不

表作:吟代梧诗(桐岁八时)作

庭除 一古,桐干入云耸;枝迎南北鸟,中叶往送风。来

7 、朱真:淑宋代著名女词人,知才女名,词诗擅皆当然,选。入

代 作:表有〈肠断集〉世传。

8花、蕊人:夫先为孟爱妃,后昶被赵匡招入胤宫中。

代作:述表国诗 亡

君王 上城竖旗降妾,深在那得知宫。十四万齐解人,宁无一甲是男儿。 个

9、唐琬 陆:游表妹妻子兼 。

代表作 钗头: 凤

情世薄,情人,恶雨黄昏送花落易。晓风,干泪残,意痕心事缄独,斜难。语难、难难!

、成各,人今非昨,病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魂,人询怕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

1、柳0如:是代明名才女,著秦淮八之艳首,于当时两大曾名著诗陈子龙人钱谦益、磋切过武,虎视功群,不雌须让。眉当然选入。

蜀中即四有大才:女文卓君、涛薛花、蕊夫人、娥。 黄

四大

美女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故的事->-[] 转

1、春 战秋国时,越期国有一个叫施的,是西个纱浣女子,的五官正端粉面,花,相貌过桃。人她在河浣边纱,清时彻的水映河照她俏俊的影身使,显得更他加丽美这,,鱼儿看时见的她倒影忘,了记水游渐渐,沉到河地。底此从,西这施“个沉鱼的代称,在”近附传开流来。

2

、三国时汉献帝大的.臣徒王司允歌的貂妓婵在花园后月时,忽然拜风轻来,一吹块浮云将那洁的明月皎住。遮这时正王允好见。王瞧允为扬宣他养的女得长何漂亮如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美,比月亮不过比赶紧躲,云在后面,因此彩,婵貂也被人就称为“们月闭了。”

3、汉元帝位期在,南北间兵,交界不得边安。静元汉为帝抚安北奴,选匈昭君单与结成姻缘,于以两国永保远和好。一个在秋高气爽的子日,里君昭别告故土了,登程去。一路上北马嘶,雁,撕裂她鸣的心肝;悲切感之使,心她绪难平。在她坐骑上,之动拨弦琴奏起,壮的离别之曲悲南。的大飞雁听到悦这耳琴声,的看到骑在上的马这个美女子,忘记丽动翅膀,摆跌地下。落此从昭君就,来“落得雁 的代”。称

4 唐朝开元年间,有、美一女貌叫儿玉环,杨选被宫来。进玉环杨宫后进思念,家乡。一天,到她花园赏花心散看,见盛开的丹牡、季月......自想己被在宫内关虚度,春,不青胜叹息对,着开盛花的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还岁盛开之有,时什么时我候 才出头之有日”?泪声俱,下她刚摸花。花瓣立一即收,绿缩叶卷起下低哪想到。她摸,是的含羞草这。,被时宫一看娥见。娥宫到说处杨玉环和花,美,比花儿都含羞低下头了“羞。”称花号来得。

以国中古的代四美女为大型,通原过明快细、致刺绣技艺的,力着表现四大出女美不同的特:西征施秀美的婉约与,貂婵恬静的与强,王昭君内孤的与寞艳,杨贵冷妃的贵华忧与怨,不无被染渲的漓淋致。尽者观在略领刺艺术绣的时又不得同不对四大女的仪美与命态产运生无尽的遐与思索。

想 国中代古大美四,西施和女婵貂是属于间谍类,为一了家人民国愿甘牲自己牺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此人出身二卑微,玉杨可能环是议最非的多她与其他三,相人比没为有为民国出作巨大过贡献,还誉被祸为殃国民的佳最代词名,霓虹雨裳仅为我舞国蹈事舞业有些贡献王嫱最,找不缺点出不愿,走门讨好后官,宦果结被嫁远匈,奴国为和家付出了平春青华年...

美女,大我是国古代民对人`美`解的化身 理

王 嫱形的象最高为大光辉,而也然最是不够满丰一的形象个总体,觉感很模糊,与其余三相比,位在们人印中是象名度知低的一位较西施,与貂婵被造得有塑有血,而肉贵妃的杨事迹更被大是广为家传,津津流道,很多乐人都认为玉杨环相对三位另格最低,环肥品燕瘦-杨玉应该环和是被为汉宫誉燕飞赵飞的相题并燕,一肥论瘦,相映成趣一.且二况人都是舞家,都被看蹈是作红颜祸水西施有范蠡,貂婵,吕中国古代十大才女布有,嫱王却了个

嫁老丑的匈奴王杨玉环,是嫁算最好得的个一,嫁了给了宗玄明皇,唐

于西施关和貂蝉有两种法,说种一是西施说在勾践灭攻夫差后死也,了貂蝉在卓被董允王吕布诛,后死于杀乱军之中另一;是说,种人二都有没,西施死与范蠡泛舟而,去范蠡经发商大财,了是为陶朱,貂公跟婵吕了布,情人终有眷成属..

.

欣 赏美,更爱女女 才

2.林曦,中国式才女这样炼成 篇二

看到她的经历,不禁令人产生好奇:如此标准的中国式才女,在今天这样慌乱忙碌急功近利的社会里,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2015年5月,林曦将自己母亲的教育理论披露出来。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林曦光环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位母亲超然的智慧——

枯燥大法

1983年,林曦出生于重庆,母亲是位成功的广告人,很有个性主见。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她的婚姻并没能维持长久,所以小林曦是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身为优秀的广告人,林曦母亲头脑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创意,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她对女儿的教育上。林曦母亲认为“婴幼儿时期,小朋友安静和专注的时间越长,未来智商就越高”。为此,她自创了很多超强的训练法,其中以让林曦半岁开始劳动才能吃奶最为离奇。

具体作法有两种,一种是“摘棉絮法”。把棉花撕成若干棉絮洒在呢子布上面,然后由小林曦一根一根把棉絮摘下来。从一天一张,到一天数张。另一种是“胶绳解结法”。把胶绳打上若干疙瘩(不是死结),让小林曦一个一个解开,从一天10个到上百个。

这两种别出心裁的训练法被林曦称之为“惊天地泣鬼神”,她曾向外婆求证,幼小的自己是否有过试图反抗,像大多数幼儿那样哭闹耍浑。外婆笑着说,当小林曦企图反抗时,母亲会微笑着在不远处摇晃奶瓶。几次下来,林曦就清楚地认识到,哭闹是没用的,只有干完活儿才有得吃。

林曦听了颇为感慨,深深觉得这就是个比狠的过程,斗智斗勇自己远敌不过厉害的老妈。不过,母亲的训练法听起来虽然奇特,效果却是非常显著,林曦两三岁的时候就可以专心看书一下午。

此外,母亲几乎不给林曦买任何玩具,基本上是一个气球玩一周,一串钥匙玩半年。并不是家庭条件差,买不起,这正是林曦母亲的另一大教育理论:不能过多给孩子新鲜劲儿,习惯枯燥,才能培养专注。

对于这个理论林曦本人也很认同,尤其她看到现在那么多小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和半间屋子的玩具,就会感到担心:那么强烈的感官刺激之后,孩子们如何适应枯燥的书本和现实社会?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不是孩子的错,是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不断升级的画面和精彩,长大了以后再想让他们专心、习惯枯燥,就有相当难度了。她说:“在限制中,未来才有无限。”

看到现在一些父母竟然拿游戏作为奖励,拿学习当惩罚来教育孩子,林曦也感到非常难以理解。因为这样的奖惩其实是父母向孩子传达了一个信息:学习是痛苦,玩耍是快乐。但在林曦看来,学习其实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情。当她做错事时,母亲的处罚内容从来都是“一周不许看书”“三天不准画画”,而奖励则是给她买新书。这个奖惩里包含的价值观就是正面的:读书学习是你的福气,你不珍惜,就不值得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在母亲独特方式的教育下,林曦从小就被埋下了“学习最珍贵、快乐”的思想,做事情的专注力也让普通成人望尘莫及。

先难后易

除了让人叹为观止的专注力训练大法,林曦母亲的怪理论还有不少。普通人学东西都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一步步提高,而林曦母亲却反其道而行之,她认为对于小孩子来说没有“难易”的差别,只有“多少”的差别。难和易是相对的,先难后易,小朋友就不会叫苦,反而觉得很轻松。所以,林曦背的第一首古诗就是有三十六句之多的《春江花月夜》。

这首七言长诗对于背惯了四句古诗的初高中學生来说都是件挺艰巨的任务,可初次接触古诗的林曦却没有任何感觉,她一句句跟着母亲念,然后再背给母亲听。不仅背诗,还要将整个注解也全都背诵下来,尽管小林曦连注解的意思都无法理解。不过,她还是很听话地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将这首长诗连同注解背得滚瓜烂熟。而从此之后,背诵四句的古诗对林曦来说就基本“跟玩儿一样”了。

长大之后,林曦对母亲的教育方式非常佩服,她说母亲的做法看似另类,其实与我国古老的传统是一致的。四书五经这么难的东西,都是在学前发蒙时就先背会了。

管他懂不懂,先输入再说,一回生,二会熟。等遇到实际情况的时候,过去学过的自然会跳出来,这种情况和遇到难题再去现学,有本质差别。

林曦母亲有一句自己的“名言”,就是永远不要去做伸手就能完成的事,你跳一下才能够得着的事才带来成就感和提高。而这句话,也为林曦埋下了挑战的种子。

小时候,林曦并不会像普通小朋友一样读专门为儿童制作的图画书,她读的都是有深度的成人书籍。平时母亲看什么书就直接推荐给她,读完之后再互相交流感受。教会林曦查字典之后,全家人看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都交给她,晚上统一查字典之后告诉大家。而林曦在“成就感”的驱动下,很快就认识了很多字。

佛家有句名言: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一粒种子种下去,总会开花结果。母亲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把种子撒播在小林曦的心里。

世界规则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林曦总结说:“人生里其实并没有一个时期叫做‘儿童时期’,大家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不要把小孩当做小孩,而是要用这个世间的游戏规则来对待他。”而林曦母亲爱孩子的方式就是对她“狠”一点儿。经营感情贯穿了林曦母亲对她的全部教育过程。

母亲常在批评林曦的同时对她说:“我可以对你很宽容,但是社会不会。是你要学习迁就大家,而不是要别人的标准迁就你,你未来被人尊重和喜爱的时候,你自然会感激我。”

林曦想要拜师学画时是8岁。母亲对她说:“我可以帮助你,也可以提供给你最好的学习条件。但是你需要清楚,这并不是我的义务,人和人之间没什么事情是‘应该’的,你要花点时间想清楚,是否能够坚持,遇到困难时如果你放弃,那么未来你所有的事情我都可能不会管,因为你失去了我对你的信任。”

直到现在,林曦都能回忆起很多类似的谈话。她从小就明白:即使亲人之间也没有“该”,也需要珍惜,互相尊重。对此林曦母亲的解释是:你很难想象一个连亲人都不够尊重守信的人,会对朋友和不认识的人尊重守信。

后来,林曦母亲如她所承诺的,尽自己的全力为女儿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条件,而林曦也如同当时答应母亲的那样,遇到困难,没有放弃。

当初对母亲有一丝丝不理解的林曦现如今非常感谢她的母亲。她说,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都忽略了契约和信用教育,而是更重视和强调父母为小孩子含辛茹苦、无条件地付出。

可是从来没人想过,为什么父母在做这笔付出时,不能如同做别的事一样,“自私”地问问自己,是否值得如此投入?这也就不难理解,现在有那么多父母老了后抱怨连天,感叹孩子只知道索取,不知回报。事实是,早在当年,作为父母的他们就没提出过要求。双方为此,并无契约和守信的承诺。

林曦认为,同样的时间精力,作为个体,父母其实是可以去做更喜欢和更有意义的事。再亲密的家庭都要面对生老病死,“无悔”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交代。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一个人来,一个人走。要确保每一步的付出都是心甘情愿,没有埋下负面情绪的种子,这样最终就会得到善果。

现在提起母亲,林曦总是由衷地感激和佩服。她说:“我妈很坚强勇敢,她从来把我当成年人来看待,让我没在长大时经历心理落差,而这常常都是少年得志的小孩最难过的关口。”

谈心时间

从小就把林曦当大人看待的母亲也会像对待同龄人一样与她平等地交流谈心,而在每一次看似无心的谈话中却蕴含着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

母亲一般会用委婉的方式启发林曦反省有没有做错事或是伤害别人。当林曦主动坦白自己觉得不够好的行为后,母亲会继续往深挖掘,循循善诱她继续思考有没有什么自己没意识到的,比如无意间说过的哪句话,伤害到了别人。然后和林曦一起分析再遇到此类情况该如何处理,教会她换位思考,体谅别人的难处和不易。

当林曦给一些朋友讲述此段内容的时候,很多朋友们的反应都是“你妈太过了吧。这样累不累啊”,林曦颇为不解,“重点是我没觉得累啊,反而在别人认同和喜爱中感觉到很轻松。我想,如果要保留一项我妈的教育理念的话,我愿意保留此项。”

由于母亲的尊重与善诱,林曦是真心享受这个过程。16岁之后,林曦独自一人离开家离开母亲在北京生活,这段日子她就靠写日记跟自己“谈心”。

无数次谈心,让林曦学会了换位思考,跳出來看自己。学会了不自私,爱他人。由于年龄原因,母亲说的话有些当时林曦并不能完全理解,可在经历了生活的磨砺后她才发现那些听似玩笑的教导背后用心良苦。

母亲曾经很夸张地对林曦说,即便未来你做一份最普通的职业,即使是你去扫厕所,你都要成为一个可爱、有修养的人。林曦当时频频点头,心里却不以为然地说,又玩儿我。

现如今已有自己家庭、女儿的林曦才发现原来这句话里蕴藏着大智慧。“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笑笑,就过了。如果总是觉得自己是特别好或是特别悲惨的那个,都是妄想执著,心生烦恼。”

在建立自己的生活时,在跟人群相处的过程中,林曦越来越体会到与母亲谈心的可贵,那些看似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教诲帮林曦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面对一次又一次竞争,最终建立起平和而美好的人生。她深深感觉到,在纷乱复杂的生活面前,有时才华、聪明、本事根本派不上用场,但是,一颗能跳出我执、真诚地关心别人需要的心灵却可以帮自己摆脱困难与烦恼。

如今回忆起童年的那些日子,林曦充满了眷恋之情。林曦所说的那些日子也包括悬腕练字一站就是一天,晚上睡觉要贴伤湿止痛膏才睡得着,练琴手指由水泡到出血再到结茧的漫长过程,只是别人眼中的艰辛,林曦却由于母亲正确的心灵引导而丝毫没有感觉到苦。她说:“虽然有时我会被骂,但是多数时候,都快乐又自由。”是的,那是心灵的快乐与自由,是一个母亲送给女儿最珍贵的爱的礼物。

3.才女自我激励 篇三

很抱歉7月在尼泊尔收到COS约稿的邮件,就答应下来一定完成任务。月底从西藏回来,又开始每天编程完成暑期作业,直到现在才有时间坐下来,静静写下些文字。这对我来说着实是个很好的机会。毕业前夕,院里的老师推荐我参加一个学校的毕业生活动,相关部门要求我把自己四年的经历和成果写成博客,一直到评选期结束。可是我没有想到这篇博文一时间被许多外校甚至海外的中国学生分享,虽然听到鼓励的声音会很开心,但我很遗憾太多人曲解了我的意图。我MSN的名字一度是outlier,是因为我并非传统思维和体制下长出的种子,我厌恶成功学,并不完全崇尚读书,更对现存教育体制和社会观念下的单一评价标准深感无奈。况且学习本不是我的强项,申请的结果也不算出众。在我认识的同届毕业生中,就不乏同时拿到哈佛,普林斯顿,宾夕法尼亚全奖的大牛。所以我更想分享给大家的是,如何在努力的同时不丧失生之为人的尊严,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不放弃心底真正的渴望,在面朝一个兵荒马乱的世界,被现实打击的灰头土脸的同时,还能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再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侯瑀,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四年来取得过一个还不错的GPA和排名,得过一些奖,参加过很多社团和文艺活动,有过几份投行的实习,发表过论文,学习交流的经历包括剑桥大学和耶鲁大学,2010年底申请了8所学校,被录取的有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我的申请经历有很多偶然性,但我还是想把一些可以推广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算是我对自己四年的一个纪念。

一. 象牙塔内的春天

统计学院号称人大四大疯人院之首,因为是纯理科学院,在人大这个人文社科学校也颇显另类。大一入校就听到一句戏言:好女不嫁新闻男,好男不娶统计女。开学之后才明白这句话的道理。每天早晨7点之前,知行1楼10层东面的几个房间就几乎人去屋空,07统计的女生们除了早早去占座就是去自习室晨读念英语。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下,我也不敢懈怠。因为从小生活在大学校园里,就连高考复习都是在天大和南大的自习室度过的,我很快就熟悉了人大的环境,习惯了除了上课和练琴之外都泡在自习室,除了一遍一遍地做数学题之外也提早开始托福和GRE的准备。

很多人批评中国大学的老师水平和道德都良莠不齐,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厌恶政治理论课,而我从来不。因为我认为无论如何,那些老师比我们年长二十岁以上,就算不是才富五车,也比我们多出很多的人生经验,他们总会有一些思想会启迪我们,哪怕只是一句话,也是值得的,也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因为从小爱好音乐和播音主持,我在大一刚入学就加入了学生会文艺部,主持院内几乎所有的文艺演出,担任声乐比赛领唱,参加声乐比赛等。但投入最多的还是辩论赛,人大的辩论圈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江湖,充斥涌动的才华与思想肆意碰撞的背后,是高强度的集中训练和完全忘我的比赛准备。每天一两点回到寝室,室友已经睡熟了,早上出去读书,大家都还没起床,一个星期也见不到室友几面。回头想想,却正是那一段魔鬼般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利用时间。

统计学是一门有自己根基的学科,我一直把它当作一门哲学来学,从不认为他只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统计学的哲学理念正符合我的人生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只是一个随机事件,而结果也是以某一概率存在,后验的经验会以更大的概率让我们接近真理,但是永远无法确认我们已经抵达,因为一个美丽的假设比不上纷繁复杂但眼见为实的证据,一个逻辑缜密的演绎也必须伴随能充分归纳现实的模型。

然而学习与学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考试分数只是服从一定分布的随机抽样,并不能作为评价知识的标准。为了想要提早开始学术研究,我在大二上学期找到了德高望重的易丹辉老师,而在此之前她既没有教过我一门课也没有听过我的名字。还记得当我提出想要跟随她做学术的请求后,她非常直白地告诉我,本科生水平太低,什么都做不了。我只沮丧了几秒钟就对她说,“我是最好的学生,如果我不行,别人也不行。我可以先从旁听博士生讨论班,做最简单的数据整理开始。”现在想想,那样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有些幼稚,但也正是那种志气和魄力赢得了第一个机会。在那之后,我很快有了自己的项目,在大二就登上全国学术会议的奖台,在众多教授和博士生之间报告了自己的论文。除了自己的争取,我非常感谢各位统计学院的老师们对我无私的帮助。现在还记得吕晓玲老师竟然同意我每周翘她的课去参加易老师的讨论班。第一次向她请教人生问题,她请我吃中饭,在听完我的梦想后,她抬起头问我,“我有什么能帮你的吗?”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说,我有什么能帮你的吗,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还有张波院长在我做学术报告的时候默默聆听的眼神,以及毕业的时候知道我没有继续深造统计学,痛心地说,“可惜了,但是你喜欢就好。”我真的非常感动。

二. “揠苗助长”的机会

在为研究生做助教的时候,去耶鲁做访问学者的时候,为了实习一次一次去面试的时候,常常有人惊讶,有人好奇,有人觉得我很幸运。是的,得到机会固然幸运,但机会常常需要“揠苗助长”,从不会主动降临。记得在中金面试的时候,一个MD拿着我的简历问,为什么你这么能折腾。我说我喜欢这个词,不折腾不成活。

大二暑假人大第一次开设小学期,统计学院邀请的教授与易老师的研究方向相近。当时认为与国外老师多交流能对我的出国申请有帮助,就主动对老师说愿意去接这位美国的教授,没想到易老师在跟这位教授交流的时候对我的才能赞赏有加,直接推荐我做了助教。谁知这门全校公开课主要面对研究生和博士生,选课的人中我是年级最低的,怎么可能做别人的助教!但我珍惜这个契机,马上答应了下来,在短短的几天之间看了好几本英文教材,自学纵向数据分析的统计学知识和SAS编程。因为同时还在准备GRE考试,每天几乎住在访问学者办公室,甚至把提琴也带来,吃外卖之后在明德的楼梯间练琴。

面对机会,我从来不会因为害怕或质疑自己而说不。大二的秋天曾接到一个陌生短信,说再过几天就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想邀我一起参加,还说是想找一个统计学院的学生,但苦于不认识,于是在网上搜国家奖学金的获奖名单搜到了我。当时距离比赛不过3天,而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地球上有这样一个比赛,也不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大三暑假人大举办两年一届的国际统计论坛,聚集了中国和美国几百位最顶尖的统计学家、院士和教授。院里的领导希望我担任欢迎晚宴的双语主持人。我一下慌了神,虽然有丰富的主持经验,但从未在公开场合说过英文。但是就算内心怎么纠结,我知道自己一定会说可以。两次数学建模比赛都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国际晚宴结束后,不仅很多美国教授主动与我交流夸赞我的英文流利,还有一位宾夕法尼亚的教授握着副校长的手说,希望我能申请宾大统计系。虽然只是一句客套话,但我依然感激那些意外的肯定。

这种争取机会的心态,在出国申请的时候尤为重要。2010年3月,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一位普林斯顿金融系的教授主页,对他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并且觉得他的一门课程对希望转专业申请金融数学方向的我来说大有裨益。于是我从普林的中国留学生那里要来这门课的课件,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自学,并自己编程完成了所有作业。巧合的是,在暑假到来之前突然从一位清华好友那里得知他要来清华讲暑期课程,而且正是我自学的那一门。这对

我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因为他还是当时的招生委员会主席。我埋伏在清华的教室里,趁课间的时候走上去做自我介绍,并问了许多之前积攒的问题。几天课程后和老师成了很好的朋友,现在还记得当我递上自己完成的一沓project数据和轻松讨论他最新研究方向时他脸上惊讶的表情。夏天过后,我每周都会给许多暑假认识的美国教授写邮件,告诉他们我最新的进展,比如又找到了新的实习,新学期的GPA又得了4.0等等。11月到耶鲁做访问学者的期间,我只身闯荡哈佛,普林斯顿等学校,争取面试机会,与招生委员面谈。在此之前做好充足的research,先联系各个学校的在读中国学生询问他们招生小秘和教授历年关心的问题。比如普林的招生小秘喜欢问当下的金融热点,我就把几个月来每天记录的财经新闻整理成要点,并用英文流利表述我对美国欧洲和亚洲金融趋势的看法。还记得在耶鲁面试的时候,前一天得了重感冒,嗓子哑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闷在酒店喝了一整天的药水。转天带着非常微弱而难听的声音见一位相当tough的老师时,她听说我在飞机上感冒了,竟然骄傲地收回刚握过的手说:“哎呀!那我不应该和你握手哦。”但是半小时过后,她满面笑容地伸出手说,等你来耶鲁。我就知道我几乎已经拿到了offer。

正是因为这些足够折腾的经历,所以到最后结果对我来说已经没那么重要。很多人喜欢我在杨澜节目上说过的那句“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你在哪里读书,读什么专业更加重要。”其实招生和录取本来就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很主观的过程。既然我们这些从传统教育体制下长大的孩子痛恨用分数(如GPA,G/T)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单一标准,那就同样不应该去为几个招生委员会老头老太太的主观判断而失神,更不要把常青藤的标签作为自己找到自信的依据。你喜欢什么,关心什么,懂得多少,又愿意为了什么而甘之如饴地付出,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 走出象牙塔

所谓大学,对于我来说认识自己是第一位,认识这个世界第二位,做学问只在第三位。在高考之后,我对自己的大学去向没有任何要求,只有一点就是希望在北京。现实证明北京真的给了我太多东西,可以说,我从这座城市学到的,要比在大学里学到的还要多。

我的高中班级叫合唱班,一个班就是一个合唱团,每个人都会乐器,大家都疯狂地热爱着音乐。来北京之后,我每个周末除了到中央音乐学院上提琴课,还必听一场音乐会,如果没有就看一场电影。四年来,去过了北京几乎所有主要的演出剧院,国家大剧院就去了29次,交响乐,演唱会,话剧看了上百场。至今记忆犹新的是,第一次看演出在中山音乐堂见到小提琴大师克莱默,就连观众席中都有好几个小提琴大腕,于是我激动万分地跑

去要签名。我喜欢孟京辉,跟着看了他所有的话剧。我敬仰Bob Dylan,他演出前半个小时把内场票送给了一个地铁里的流浪歌手,然后自己买了最便宜的票开心地坐在最后排。

大四即将毕业之际,我除了和别人一样狂欢地庆祝毕业季,每天还要穿梭在国贸和学校之间,穿越整个北京城去实习,光前后的四五轮面试就持续了一个月。北京聚集着几乎所有领域最顶尖的公司,当然也包括金融机构。在北京,我认识了太多优秀的人,就连一次很晚的时候与同事在国贸的酒吧迎接归国好友,都会遇到马云这样的人坐在旁边。他们每一个都是一种可能性,让我一次次更新着自己的视野,也更敢想敢做。犹记得在奥运村偷偷挤在运动员中拍摄普京,和次贷危机的“始作俑者”面试聊天,同清华数理基科班的大牛一起听民谣Live,为30多位美国和欧洲的商学院面试官做交互传译,和自己最喜欢的小提琴演奏家一起吃夜宵,认识乐评人和发烧友,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经历,也只有北京能给我这样多的机会。

从小家人教育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山川之壮丽河流之秀美,更在于你可以观察到人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可以有多么不同。这次去的尼泊尔,是我去过的第11个国家,却是第一个非发达国家。一天停好几十次电,一辆吉普车坐10个人,晚上睡觉会被蚂蚁咬,蚊子叮,热得眼睁睁看着天花板难以入眠。在等回拉萨的飞机时,我听到身边的人抱怨,尼泊尔好破,再也不来了。我心里很想对他说,要是为了享受,怎么不去法国小镇呢。我们愿意远行,正是为了去见那些自己的生活里难得一见的人和事。在西藏,我跟随藏族人去看天葬,才明白生命原来是怎么一回事。尽管被震撼地说不出话,流不出泪,但人类本该是食物链里平常的一环,从无中来,到无中去。藏族人索次说,活着时候又没做什么好事大事,死了当然应该回归自然,把自己的身体贡献回去。再回头想想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狭隘。我平时很不喜欢别人提及“精英”,“优秀”,“成功”这样的字眼,就是因为我认为这些字眼没有意义。一个人的优秀与否永远是相对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的成长环境足够幸运,就算无关钱和权利,父母的悉心照顾和教育方式本身也列为其一。要知道就在我因为被某所学校拒绝伤心欲绝的时候,世界上有些人根本说不出自己国家最好的大学叫什么名字;在我忙着打包到美国的行李的时候,世界上有些人竟然没有权利拥有自己的护照!

四. 孤独星球

轰轰烈烈的毕业季,我放弃了准备了好几个月的CFA考试,只是因为想多点时间和四年的同学在一起,不愿错过每一次旅行,游戏,歌唱甚至胡闹,酒醉和流泪。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远远比追求个人前途命运更加重要。我尊敬所有平凡的人,他们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失去另一些可能因此成为代价的东西。每个人从生到死,就像一颗孤单旋转的星球,在时间的纵轴上,个体的荣枯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当你与身边的自然,人和物产生联系,付出爱,让别人感到开心和幸福,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时候,生命才产生其意义。这也正是为什么,在渐渐了解金融领域后,我确定这不会成为我毕生的职业。此刻的选择,也只是漫漫长路上的一个驿站。

如果说大学还有遗憾,那就是我经历的失败太少了。虽然母亲说,不一定亲身经历失败才能获得教训,但我还是期待年轻时的大风大浪胜过一帆风顺。最后请允许我向人大统计学院的所有老师,师兄师姐,同学,学弟学妹表示我由衷的感谢。他们之间的一些人,甚至以我的梦想为梦想,毫无条件地帮助我。我还记得有一次伯克利大学的统计系主任来做小型讲座,一位研究生师姐问了她转专业会不会很冒风险的问题。当时那位教授讲了一个故事,最后说“你们现在20多岁,现在不疯狂,现在不冒险,那还有什么机会呢?”不是每个人都是梦想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改变世界拯救地球,但是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认清自己内心的选择,然后跟着心的方向,去不惜代价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爱自己愿意爱的人,面对自己不怕面对的失败。就像我在毕业时为同学们写的一首歌里说的一样,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4.才女试新郎 篇四

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不仅芳姿绰约,才貌并秀,且谙熟瘦辞,善制佳谜。

花烛之夜,李清照想试试新郎解诗破谜之才,于是双眸含情地对赵明诚说:“素闻官人抱玉怀珠,才华闪烁,乃佼佼俊彦,我愿当面领教。”说罢娇声而吟:

“三面有墙一面空,妙龄裙钗住其中,

有心和她说句话,可恼墙外有人听。”

接着掩面戏嗔“郎君倘射不中此‘虎’,今晚请往厅堂独度良宵。”

才思敏捷的赵明诚,思虑了片刻,嘻嘻一笑,取过文房四宝,悬肘落笔写了个字,然后双手捧上:“娘子,不才交卷了。”

李清照看罢,嫣然一笑,妩媚生采,让新郎进了洞房。

你能猜出赵明诚在纸上写了个什么字吗?

5.民国十大才女书法欣赏 篇五

民国十大才女书法欣赏

民国的舞台上,活跃着一群美丽聪慧的精灵,她们或是社交场上的明星,或是倡导女权的教育家,或是舞台上耀眼的明星,或是杰出的诗人、画家…… 她们有的如清泉般纯洁,有的如烈火般激情,她们就是那个时代最受瞩目的十大才女。

当然,才女们的才华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而书法,可让女子静雅嫣然,沉静内敛。且与年龄无关,与岁月无染。通过习练书法,使得女子在纤纤素毫幽幽墨香的潜移默化下,化浊俗为清雅,变奢华为朴素,令浮躁为安静平和。

林徽因一

在文学方面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被胡适誉为 “中国一代才女”。

林徽因清宵山空八言联

可能是林徽因去遵义考察途中所书。此时,面临着国破家亡弟死,林徽因内心的哀伤是可想而知的。联语描写了南方深山冬季夜晚的肃杀空寂的景象,黄鹤时惊,白雁忽来,这或许就是林徽因当时心境的写照吧。

林徽因时年39岁,尚在病中,因而笔力略显弱了一点,个别字有些笔划显得纤细飘忽。但这副楷书八言联整体舒淡雅致,笔划柔中含劲,虽多取弧势,而毫不俗媚,颇有几分丈夫气。全联无一字不飞动,亦无一字不规矩。通过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林徽因的临习之功和她的个人天分了。

诗歌手稿

林徽因教育其女儿梁再冰的手绘漫画图稿

冯文凤二

民国时期的书画界,奇女子甚多,豪迈干练者,当数冯文凤。冯文凤,1902年生,名鹥,广东鹤山人。父亲是岭南书法名家冯师韩,由于精于隶书,与邓尔雅有“邓篆冯隶”之称。

冯文凤幼承家学,13岁能对客挥毫,后经苦练,工篆、隶、真、行书风遒劲古朴,最擅长的是隶书。除了中国书画,冯文凤还懂油画、摄影、雕塑、音乐、骑术、游泳,可谓多才多艺。她曾留学意大利学习油画。也喜养名犬名猫。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通啊。

民国 冯文凤节书水经注

节书《水经注》,一件小小的作品,文字来自《水经注》。署款“文凤”,钦印“文凤书印”。如许要强的女子,出手的却是“柔”意十足的隶书。或许只能若此,才能刚柔相济,书写出不同凡响的意味来。她的隶书是刚柔相映、风生水起的。

民国 冯文凤节临秦公簋

节临《秦公簋铭》,设色纸成扇,民国廿三年(1934年)作于青峰山寺。该书字体方正饬严谨,微曲中求劲健,表现出强悍雄风。

陈小翠三

陈小翠(1907-1968),又名玉翠、翠娜,别署翠候、翠吟楼主,斋名翠楼。女,浙江杭县人。擅长中国画,十三岁即能诗,有神童之称,后从杨士猷、冯超然学画。擅长工笔仕女和花卉画,风格隽雅清丽,饶具风姿。擅书法,笔致清峭,有俊拔挺秀之趣。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著有《翠楼吟草》十三卷等。

民国 陈小翠抱愁别集诗

《抱愁别集诗》,纸本行楷扇面。款署“录抱愁别集诗,本龙先生正,小翠。”此扇行书行气疏朗,书风越唐而直追汉魏,隽雅灵动不失高古,实为难得的佳作。

庄闲四

庄闲(1872-1956),字繁诗,别署慧闻室主人。女,江苏武进人。晚年出家,法名“妙道”。解放后,1953年庄闲被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庄闲自幼笃信佛教,据说11岁便能画观音像,因此她大多数书法作品有强烈的佛教色彩。其书习北魏碑帖,崇北碑之大气,作品沉雄高古,刚健苍浑。

民国 庄闲禅诗手稿

《禅诗手稿》,梅笺尺牍,为庄闲出家后之参悟禅诗手稿。钤印朱文两方:“蘩诗”“慧闻室”。庄闲晚岁书法,刊落锋颖,乃一味恬静,在书家当为逸品,追求书法 “复真”,追求“内美”;通过碑、贴的“外齐之美”蜕变为无法至法的“内齐之美”,从外化之行迹回归内美之书写,极为重要。

民国 庄闲白公张祐七言联

《白公张祐七言联》,书于1945年,庄闲时年七十有四。联语为“白公睡阁幽如画,张祐书碑妙入神”。款识:“乙酉夏日庄闲,时年七十有四”。钦印二方。该书隶楷兼收,力蕴千钧,端庄大度,为庄闲晚年精品之作。

吕碧城五

吕碧城(1883-1943),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后又改为圣因)、宝莲居士,安徽旌德县人。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

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被称为“女子双侠”,诗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资本家。20世纪头一二十年间,中国文坛、女界以至整个社交界,曾有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

民国 吕碧城扇面日内即绘成奉寄手札

《扇面日内即绘成奉寄》手札,行书尺牍,1通2页,此系尾页局部。此犊纸本,每页纵22.5厘米,横14厘米。款识“姊碧城拜手”。其书内蕴唐书行、楷笔法,下笔轻重无矩自然,列成行而横无齐,可谓无意于佳乃佳也!

张默君六

张默君(1883-1965)女,原名昭汉,字漱芳,英文名莎非亚,湖南省湘乡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妇女运动先驱,中华民国教育家,记者。

民国 张默君山居八章之一

《山居八章之一》,近人李培洁说:“她(张默君)的书法,流利浑厚,毫无女子纤弱之气。”后人评价她的书法作品苍劲古朴,有气势、有变化、有聚有散,尤其是她的草书在当时女性作品中罕有其匹。

张默君 草书真迹

张默君 草书真迹

张默君 草书 真迹

张默君 草书真迹

张默君平生兼擅诗书,喜好收藏古玉。她的诗作甚多,古体、律诗、绝句都有佳品,著有《白华草堂诗集》、《默君诗草》二卷。诗作体现了南社诗人的风格和时代女儿的气息。张默君书法四体皆能,尤长章草、篆书。以草书传世居多,书法汇汉魏晋唐碑体,草书有索靖、宋仲温之风貌,仪态古雅拙重,行书秀雅脱俗。

谈月色七

谈月色(1891 ~1976),原名古溶,又名溶溶,晏殊诗有“梨花院落溶溶月”句,遂字月色,以字行,晚号珠江老人;因行十,又称谈十娘。斋名梨花院落、茶四妙亭、旧时月色楼、汉玉鸳鸯池馆。广东顺德龙潭乡人。擅长工诗善书画,篆刻、瘦金书、画梅驰誉海内外,有“现代第一女印人”之称。

民国 谈月色瘦金书五言联

《蔡守碑文》、《寒琼遗稿》,以小楷瘦金书写,秀美精丽,端庄方正,雍容大度,倾注了先生的思想感情。五十年代的作品笔画丰满,用笔更加老辣苍劲,洒脱超逸,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所向披靡的坚强意念,取势更为迅疾,力透纸背。八十三岁时,心脏病初愈,但角膜生翳,连折格痕迹也看不清,只是信手书来,却更恣情肆意,结字险绝,笔笔有法度,布白错落有致,已是人书俱老。

谈月色仿汉印或雄浑朴茂,或遒劲隽美,圆朱文最为见长,线条细若游丝,婀娜妩媚,布白精丽巧思,方圆并用,疏密得体,优美典雅,秀逸清新。

游寿八

游寿(1906~1994),字介眉、戒微,汉族。福建省霞浦县人。著名教育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和书法家。原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

游寿先生书法艺术亦臻炉火纯青之境。熔篆、隶、真、草于一炉,汇数法而归一家,编众工以成己妙。点画于瘦劲生涩之中,偶用丰腴之笔。刚柔相济,燥润间出,瘦处如铁,腴处如玉。结字、章法浑然天成,大巧若拙。格调高古醇厚,风骨凛然,显出儒雅学者风度和浩然磊落之气,耐人寻味,时人誉为“秦风汉骨”。

厉国香九

厉国香(1914-2003),名瑞兰,字墨华,号国香,以号行。1932年被送到县立女中读书,开始自习书画,先后师从张大千、赵叔孺、顾坤伯、李健、李肖白、唐云、陈秋草等名家学习诗书回。

历国香扇面书法

历国香扇面书法

1938年迁居上海,研习诗文书画几十载,擅长楷行隶,兼工山水花卉,翎毛俱妙,被誉为中国当代女书画家中之怪杰,她的传记被收入《美术年鉴》、《书画名人辞典》、《名人传记》。

萧娴十

萧娴(1902—1997),中国当代最为著名的女书法家,字稚秋,号蜕阁,署枕琴室主。萧娴幼承庭训,小小年纪就以善作擘窠大字闻名乡里,1964年被吸收为江苏文史馆馆员

萧娴学书从篆隶入手,取法乎古,以大字行楷为胜,受康有为书法影响极深。其书法作品以“三石一盘”(篆书《散氏盘》、《石鼓文》、隶书《石门颂》、楷书《石门铭》)为宗。

6.断肠才女朱淑真 篇六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功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这首诗描写了一对恋人追求自由的大胆与热烈、艰难与喜悦,着力刻画了其内心活动的真挚与细腻,文字之巧妙与抒怀之率真,在历代女作家的诗词中属于很别致、很突出的佳作。

朱淑真是浙江海宁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聪慧,通音律,能书画,主要生活于杭州。作为有个性、有追求的天真无忌的少女,她敢于突破封建规程的禁锢,除元夜与心上人相会之外,春夏时又与恋人放舟西子湖。她在《清平乐·夏日游湖》中写道:

悔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入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杭州西湖也真是个爱情圣地,这里所遗下的爱情类诗词车载斗量,而朱淑真留下的有限的诗词,却足以证明她是一位才情卓异的女子,她的鲜活文字与她放浪形骸的初恋形姿珠联璧合,在西湖上下组成的无疑是别样动人的一帧风景。

美好的爱情只能是短暂的。宋人魏仲恭在《断肠集》序中写道:朱淑真“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丽,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语。每临风对月,触目伤怀,皆寓于诗,以写其胸中不平之气。竟无知音,悒悒抱恨而终”。才女嫁为市井民家妻,等于是凤凰被关进了鸡窝里,朱淑真怎能不“悒悒抱恨而终”呢!

朱淑真简直就是为了一个“爱”字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而包办婚姻又无情地断送了她天真美好的爱情憧憬。习俗无声,却极为残酷。其父母之“失审”举措,很可能与朱淑真元夜之月下“缱绻”及湖上之入怀“娇痴”是草蛇灰线式的因果关系,是封建礼教与世俗法规对不加检点者所带来的沉重的责罚,是强行套住她的无形枷锁。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状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减字木兰花·春怨》

艺术是映在意识中的一片气息。对年轻女性的生命而言,文字对个人爱情暗地里起的是添油加火的作用。爱情无着,在这个世界上空有强烈的追求而一无知音,促使朱淑真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此时此际,她写下过这样的诗句:“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益悔风流多不足,须知恩爱是愁根”。抱怨风流,后悔恩爱,转情“弄文”,朱淑真不知道自己在痛苦中该去怨恨什么。对她而言,爱情与生命是融为一体的,失去爱情等于是失去了魂魄与生命,最后便决绝地选择了死亡。一个才女,抱恨终天,分明是爱情断送了这个800多年前的爱情至上主义者。

朱淑真的爱情际遇,与南齐那位苏小小颇有相似之处。苏小小将与心上人结同心的地点选择在“西泠松柏下”,朱淑真则用“悒悒抱恨而终”进行了最后实践,她二人在爱情追求上的纯洁与坚执,为整个西子湖增色非浅。倘是借用后人所立的“慕才亭”来一并纪念朱淑真,也未为不可。朱淑真究竟活了多少岁,谁也说不清楚。与苏小小有别的是这个断肠女为后人留下了《断肠集》与《断肠词》。朱淑真的生命纯然是为爱情而断肠,倘是单从爱情角度着眼,朱淑真在艺术上的才华与成就,与她同时代的李清照是难分轩轾的。

7.千古才女作文400字 篇七

宋有大文豪苏轼,同有千古难一遇之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有喜有悲,先喜后悲。在她身上,始终透露着一种特有的气质:气质清若兰,才华馥比仙。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自幼报读诗书,满腹才华。“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那是她少女的羞涩与活泼。

在前期,李清照的生活幸福美满,无忧无虑,与丈夫赵明诚志趣相投,相知相爱。那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潇洒而欢快,于是,她欣喜的唱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放纵,还有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优雅不失浪漫。

然而,命运的曲折总是人们无法逃脱的。她的命运如外表繁华昌盛,风平浪静,实则危机四伏,动荡不安的北宋之国运一般落魄曲折,辗转流浪。丈夫赵明诚之死,对她来说无疑是无法承受的打击。丈夫病死,妻子孤苦。于是,她抑郁不住自己的悲痛,唱出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那是她孤苦寂寞的心境,“帘卷西风,人不黄花瘦”那是她愁苦抑郁的表现。

8.耒阳作协的才女们散文 篇八

位于湘南的耒阳市是伟大发明家蔡伦的故里,也是一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中等城市。耒阳文化底蕴深厚,是湘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代以来,勤劳智慧的耒阳人民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耕耘,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发明家、军事家、政治家和影视明星、歌星,也吸引大批历史文化名人眷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憾的是,耒阳至今没有出著名的文人、著名的文学作品。这是130万耒阳人民的隐痛,更是耒阳文化史上的隐痛。

去年7月,笔者和本市一批文学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了耒阳市作家协会,创办了一份大型纯文学民刊《湘南文学》,从此结束了耒阳市没有作协组织的历史,填补了耒阳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一年来,耒阳作协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已有会员103人,去年在各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多篇,还形成了以童佳兰、郑菊芳、谢恒美、王颖、倪秋萍、李冰、李小艳、蒋凡、谷志华等为骨干的女性作者群。

现年43岁的童佳兰是耒阳市第一个省作协女会员,以长篇小说《风雨伊人》一举成名,她的事迹被《人物周刊》、《湖南日报》等国内多家有影响的报刊推介,是耒阳女性作者群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高考落榜的童佳兰通过招工成了—名地质队员,从小痴迷文学的她开始走向业余文学创作的道路。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她就在小屋里点上煤油灯认真地码字。静悄悄的山夜,雪白的稿纸成为了她心灵的归宿。她开始编织着一串将融进她半生心血的文学梦。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第一篇小说《(夏夜》终于发表了。此后,她不断有作品见诸报刊。1993年,她下岗了。她告诉自己,不要泄气,就是没有工作,还有笔,还可以写作。她决定写一部反映地质队下岗女工生活的长篇小说。5年来,她不分昼夜地爬格子,四易其稿,呕心沥血,终于写出了长篇小说《风雨伊人》。该书经著名作家、省作家协会常务主席彭见明的推荐,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引起社会轰动。,童佳兰被光荣吸收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并当选为耒阳市政协委员。从下岗工人到女作家,童佳兰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自强不息的赞歌。

郑菊芳,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以来,已届不惑之年的她以“四不像”、“湘儿”、“于湘女士”等网名,在诗梦和榕树下等网站发表20多万字的散文,许多文章被报刊。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独居一格,深受读者的喜爱。被推荐到榕树首页这个既富有人格魅力又才华出众的女士,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她的老公曹寿昌先生是她的中文系毕业的同学,有着共同的文学豪情。从曹先生为妻子《女人四十更美丽》一书写的《序》里,我感受到了一对中年夫妻的恩爱缠绵,以及他们不懈的文学梦想追求。郑菊芳现在是衡阳市作协会员。

青年女诗人王颖的成就引人注目。她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自幼爱好文学,长期坚持诗歌创作,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作品上百篇,出版有诗集《美丽的忧伤》,系衡阳市作协会员,现在新闻单位工作。她的诗歌,感情浓郁,长于抒情,朗朗上口且易懂,有点席慕容的风格。如她的诗歌《一本写满爱情的书》:亲爱的/读我/如一本美丽的书……如果我没有/很美丽的扉页/亲爱的./能否/永远不倦地翻阅/一本/写满爱情的书。”读王颖的诗,再躁动的心也会柔和、平缓下来。王颖心底善良,待人热情,追崇一种唯美的浪漫情怀。她一直坚信,“如果我们的心一直等待,一路上一定有美丽的人和美丽的故事,可以相逢。如果我们期待的故事没有来到,至少我们还有一个美丽的梦。梦中,我们也会很快乐。”这是一种宁静的、积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

耒阳作协有一位特殊的女诗人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谢恒美,也是一位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下岗多年的女工。她自幼残疾,言行艰难,体弱多病,却一直坚持在文学道路上苦苦求索探寻,从来不轻言放弃。20多年来,她默默写作,在各级报刊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作品,过着简单而知足常乐的生活。她的诗歌,真挚、感人,而且蕴含哲理,读后给人以深深的启迪。我们作协秘书长蒋能清很喜欢她的诗歌,多次在与人交流中提及她发表在《湘南文学》第二期的《在天堂》一诗。她的散文诗也写得相当不错,曾经在《散文诗》杂志、《湖南日报》、《衡阳日报》等报刊发表过不少作品。更重要的是,她对文学几乎痴迷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始终坚持在创作,这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难能可贵的。

耒阳作协女会员中还有一位文学的痴迷者,她就是本市仁义乡的蒋鸾凤,笔名蒋凡。她是一个很不幸的母亲,因为文学的梦想先后嫁了两个爱好文学的丈夫,两任丈夫却先后病逝,留下连两个未成年的儿女。二十多年来,在逆境中她始终坚持看书和写作,在《小小说选刊》、《衡阳日报》、《耒阳报》发表过几十篇散文。她对文学的痴迷还影响了两个儿女。她的儿子才12岁,就读完了很多名著,课余时间痴迷于文学书籍,完全是一个可培养的苗子。她的女儿现在也是边打工边自学写作。加入作协后,她多次拿着厚厚一叠稿子到我家向我求教,其真诚、虚心的程度令我感动而惭愧,感动的是这个年代还有如此热爱文学的人,而且是一个清贫的农家妇女,惭愧的是我算不上老师辈,除了鼓励,不能给她多大的帮助。

耒阳作协女会员中,李冰和倪秋萍的文学潜质是不可忽视的,两人都是中学语文教师,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正宗的科班出身。李冰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在默默从事业余创作,在各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和论文50多篇。为人处事很低调的她在古体诗词和对联方面也有所造诣,是衡阳市诗词协会、市作家协会会员。倪秋萍也一样,从小喜欢文学。她父亲倪介江老师,毕生追求文学梦想,是我们作协的理事,老作家,出版了诗文集和长篇小说。倪秋萍在父亲的影响下,一直坚持业余创作,二十年来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50多篇,中学语文教师,衡阳市作协会员。

相比前面那几位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同行,生于1982年的李小艳属于晚辈了。李小艳也是中学语文教师,科班出身,曾经在报刊发表过散文作品,论文多次在省、市获奖。她的文笔老道,若果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成为女作家甚至优秀女作家的。她还具有演讲才能,获过很多奖项。而同样很年轻的小学教师谷志华也是多才多艺,她写小说,写诗歌,还爱好音乐,有音乐、舞蹈天赋。

9.才女开店也亏本 篇九

徐静蕾平时关注各种流行杂志,圈内的好友去淘衣时也总会叫上她,一来二去,就有朋友给她支招——开家服装店。徐静蕾当时也眼前一亮,于是在北京东单市场4楼租了个店铺取名“蓝莲花”。店铺靠近电影院和特卖场,人流量大。另外,店内的背景音乐也选择了舒缓的古典乐,让顾客放慢购物节奏。服装也都以8、9作价格尾数,玩起了心理战。一切准备就绪,徐静蕾似乎已经看到了店铺里顾客涌动的热闹场面。

“蓝莲花”服装店走的是奇货可居路线,所以,徐静蕾把货源地主要定在欧美和中国香港,保证一款一件,可由于她的个人偏好,店里的服装大多是素花纯色的,所以评价不一,有人觉得款式特别,也有人觉得不够艳丽。徐静营则认定款式才是制胜关键,于是坚持自己的择货风格,最后,这些素雅的服装叫好不叫座,虽然不乏顾客试穿。但针对的客户群太小众,鲜有人愿意花钱买回家。

时间一长,换季时积压的货品就成了最大的难题。徐静蕾明白,打折促销是绝不可能的,“蓝莲花”走的是高端的路线,一旦开了打折的先例,就等于自降身价,以后再有新款就别指望有熟客光顾了。

于是,徐静蕾想出一个办法,在商场的角落里又租了个不起眼的小门面,起了个很古怪的名字叫“飞流直下”,把“蓝莲花”前几个月已经下架的服装,趁着没人的时候,让员工运过去,标个原价,再挂个大大的八七六五折标签,清货。

这似乎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但却小瞧了顾客们的智慧,爱美的女人对于时装总是激情不减、过目不忘的,打折店不管躲在任何角落,都能被顾客们发觉。不到一个月,就有人神神秘秘地问蓝莲花的店员:“那家‘飞流直下’也是你们开的吧?怎么前两个月挂在这里的那条裙子现在只要用七折的价钱就能买到?”

店员支支吾吾不敢承认,让顾客越发认定了自己的眼光,之后来蓝莲花顶多转上一圈,就一头扎进飞流直下挑挑拣拣,把原本价位高高在上的衣服用一个超低的折扣价买回家。有时候顾客还把自己发现的秘密传给要好的朋友或同事,“飞流直下”的生意倒很火暴,但徐静蕾就头痛了,服装本身都是贵价货,赔本打折只是为了顾及店内流动资金的问题,却因此影响了“蓝莲花”的正常销售额。

如此一来,“蓝莲花”一天做不了几单生意。员工待遇就成了新问题。起先,徐静蕾给员工的薪酬是底薪加提成,现在没了生意提成就少得可怜,收入一再缩水,员工便开始委婉地提出加薪或是跳槽的意向。于是,徐静蕾又订了新的高底薪低提成方案,希望能借此招稳军心。可是,没了提成的刺激,员工又开始变得懒散,生意还不如以前。

另一头,徐静蕾的博客人气旺盛,催生了电子杂志《开啦》,在网络上忙得不可开交的徐静蕾只能将服装店结束。

看样子,无论是谁,要开家成功的服装店,除了选址、装修这些门面功夫外,进货的渠道、货品种类、员工的薪资,就连打折都是一门学问和技巧,做决定前要慎之又慎哦。

徐静蕾的成功生意经

网上博客

徐静蕾博客从正式开通到点击量过亿仅用620天的时间,抓准了年轻读者市场,也吸引更多广告商的眼球。

电子杂志《开啦》

受博客启发,徐静蕾乘胜追击,邀请知名作者执笔,围绕时事、历史、时尚、电影等内容开办电子杂志,成功吸引了广大E肘代客户和商家。

方正静蕾简体

10.唐山“小才女”王梦玉小记 篇十

叶斌

年仅17岁的小女孩,竟写出了一部54万字的长篇小说《寻找炎亚纶》,但她把书稿打印出来递给她父母看时,父亲竟说她瞎吹,毫没在意。之后,小女孩的书稿在网络上发表后,此举震惊众人!点击率上千万次。她就是河北省唐山市的“小才女”王梦玉。2010年11月21日,记者赴唐山对王梦玉进行了采访。

家有“才女”初长成

驱车两个多小时后,记者到达唐山,经电话联系后王梦玉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记者下榻的宾馆与记者见了面。坐在记者对面的王梦玉此时显得有些拘谨和害羞,但这并不能隐饰她少女的天真与美丽。在记者启发性的采访提问间,王梦玉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王梦玉的昵称为宝宝,今年17岁,父亲是政府某机关干部,母亲是一名普通的职员,家庭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宝宝从未因为家庭条件好而自傲其荣,她从小就热爱学习,喜欢唱歌和写作,才艺渐显。她为人乐观开朗,善于和他人交流,人际关系处理得当,有敏捷的思维、创意、模仿能力。

进入高中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唐山弘基APTECH北大青鸟计算机高等院校,成为家庭的骄傲。也就从这时起,她梦想着自己将来要成为一名歌星或成为一名作家。出于少女本能的含蓄和谦逊,她把五彩缤纷的梦想深深藏在自己的心中,让任何人也猜不透,特别是她已经开始构思创作长篇小说《寻找炎亚纶》,她要让自己的行动、实际成果来证明自己一定能让梦想变为现实。

众人眼里的“小歌星”

随着宝宝各方面才华的显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她不断受邀参加学校和社会上的一些文艺活动,父母更是爱女有加,积极为宝宝创造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希望宝宝将来成为一名歌手。但对于宝宝的文学创作才能家人均没在意。

2009年12月4日,唐山市唐山晚报《金版》以封面人物将宝宝推出,并配发了宝宝自己创作的歌曲《我的崇拜》:

你的微笑在我眼前

欢乐幸福洋溢在脸

你的心间

却从未了解

无论你离我多么遥远

只想默默守护在这边

我的心永恒不变

绝不背弃的爱恋

任谁都无法动摇我的信念

感谢有你的出现

在我生命中的每天

让我更加信赖

我的选择是对的概念

想起你微笑的脸

却让感动蔓延

我的手心

锁着信念

默默一直爱着

流言坎坷

时间会证明

我的选择

„„

2009年12月29日,唐山市盛世演艺·民间新年联欢文艺晚会在凯源酒店三层多功能大厅举行,宝宝凭借自己的艺术才能参加演出,独唱歌曲《我就是这样》、《不想长大》等,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

2010年1月29日,唐山市唐山广播电视报《全咨询》第34期又以封面人物介绍了宝宝的事迹。此时的宝宝已渐成为唐山的“小歌星”了。

从唐山唱到北京

2010年2月6、7日,“公爵杯”首届唐山市青少年才艺大赛暨“青春中国”全国青少年艺术展评活动推选赛在唐山市举行,宝宝进入青年组声乐类,她以自己独特的才艺,演唱了自己创作的歌曲《我的崇拜》荣获一等奖。

2010年2月18日,宝宝从唐山唱到北京,她参加了“青春中国”全国青少年艺术展评活动全国总决赛青年组声乐类,她以《我的崇拜》获得二等奖。之后“青春中国”全国青少年艺术展评大型电视节目录制选拔《我的崇拜》,选拔结果:合格。最终获得中央电视台CCTV少儿频道节目录制资格,参与《青春中国青少年艺术展评大型电视节目》的节目录制,2010年5月15日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尽管她取得了同龄人难以取得的成就和荣誉,但宝宝仍谦虚随和,且又因她嗓音独特,模仿力极强,表演生动有趣,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2010年5月她荣幸加入河北省音协会,并且以历届委员会中年龄最小的成员经河北省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委员会会长亲自批准。

17岁与54万字的小说

宝宝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离不开社会的关爱,更离不开她自己的勤奋好学。她是学生,在校学习良好;她会唱歌、跳舞,社会已有公认。由此,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个90后的女孩鼓掌助威。可令我们认可她的不仅如此,她在文学创作上更让人叫绝称奇。

2008年下半年,她才15岁,家人、同学谁也不知道,她却悄悄开始了写小说,2009年7月,一部长达54万字的长篇大作《寻找炎亚纶》创作完成,同年8月在网络上发表,风靡网络,点击率上千万次。

据宝宝的父母介绍:对宝宝的文才家人一直没有发现,也没重视,认为孩子这么大了,能写几个字很正常,只知她每天回来先做作业,可能都是后半夜或业余时间写作,直到女儿宝宝把打印好的书稿拿到我们面前时,说这是她写的小说,我们还是不相信,以为她是孩子闹着玩的。后小说在网络上发表后,才知宝宝真的写了这么长的小说。

时下,宝宝还写了两部小说,一部是《汪东城,我最喜欢的人是你!》(网络连载中),另一部为《我是女生啦!》。

长篇小说《寻找炎亚纶》正在整理中,计划2011年出版发行。目前,河北省版权局已对宝宝的作品版权进行了认定。

11.才女张爱玲经典爱情语录 篇十一

2.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的出借口。

3.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4. 要做的事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总找得出借口。

5. 男人彻底懂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6. 小小的忧愁与困难可以养成严肃的人生观。

7.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8.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9.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10.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11.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12. 啊,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13.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14. 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15. 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都是严格的考验。

16. 外表上看上去世界各国妇女的地位高低不等,实际上女人总是低的,气愤也无用,人生不是赌气的事。

17. 如果你不调戏女人,她说你不是一个男人;如果你调戏她,她说你不是一个上等人。

18. 你疑心你的妻子,她就欺骗你。你不疑心你的妻子,她就疑心你。

19.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20.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象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相关阅读——

张爱玲在美国的生活

1955年张爱玲到了美国,但她引以为自豪的写作却遭遇毁灭性打击。一部部作品写出来,一部部被出版社拒绝,为此张爱玲不知流下了多少羞恨交加的眼泪。绝望之中她只好为香港电影公司写剧本以谋生,甚至着手写作《张学良传》。她终于发现,她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红”的天才。其实,20世纪40年代她在两年内从一个因战争辍学的大学生一跃而成为上海最有名的作家,是与上海“孤岛”时期的特殊形势分不开的。艺术和人生的“传奇”,并不能到处复制。

在张爱玲的性格中,有一种寒意沁人的真正的冷。在生命中的最后,张爱玲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心理疾病。她对人越发冷淡,生活日益封闭,家具、衣物随买随扔。她其实是以这种方式,来摆脱内心的空虚与枯寂。

而多年来一直潜伏在心里的“虱子”,此时终于变成实实在在的客体,来向她发动最后的攻势了。在洛杉矶的最后23年里,为了躲避这种令她触之丧胆的小东西,她在各地旅馆辗转流徙,随身只带几个塑料袋。在搬家中,财物抛弃了,友人的书信遗失了,甚至花几年心血完成的《海上花》译稿也不知所终。去世前4个月,她还写信给林式同,说想搬到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或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去——这两个地方都是沙漠,也许她以为在沙漠里可以摆脱被虱子咬啮的苦恼。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谢世于美国洛杉矶寓所,7天后才被人发现。屋里没有家具,没有床,她就躺在地板上,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毯子。一个曾经无限风光的生命以一种最凄凉的方式凋零。

张爱玲寂寞地走了,正如余秋雨在《张爱玲之死》中所说:“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才女张爱玲经典爱情语录

2.张爱玲经典爱情语录大全

3.张爱玲经典爱情语录摘抄

4.张爱玲个人经典爱情语录

5.张爱玲最经典爱情语录

6.张爱玲的经典爱情语录

7.张爱玲经典爱情语录,经典中的经典

8.张爱玲经典爱情语录

9.张爱玲经典爱情语录

12.才女缔造帝国 篇十二

在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 2012年普利策奖名单中,《赫芬顿邮报》抢得头筹,荣获报道奖。这是第一家盈利性的网络媒体获得这一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同时也展示了网络对媒体的深刻塑造力。

《赫芬顿邮报》在美国早已大红大紫,但能荣获普利策奖,多少有些令人吃惊。作为网络媒体,《赫芬顿邮报》以新闻、博文聚合、明星照片、狗仔式报道著称。普利策奖则意在鼓励严肃、扎实的新闻报道。《赫芬顿邮报》的获奖,反映了这种草根网络媒体崛起后,迅速向严肃新闻转型的成功历程。

谈起《赫芬顿邮报》,首先要从创建者阿瑞安娜 ·赫芬顿 (Arianna Huffington)本人谈起。这实在是位罕见的奇女,色彩斑斓。1990年代我刚来美国时,在电视上频频看到一位金发碧眼的 “美女 ”讲着口音重得几乎听不懂的英文。开始我觉得这大概是国际事务的评论,要请位相关地区的人来现身说法。等英语听力好一点儿才明白,此女不仅作为政治意见领袖出现在各大电视网中,而且讨论的总是美国核心的政治问题。这让我对美国在文化上的开放性感到震惊:美国人居然会听一位连自己的语言也讲不好的外国人教训自己该选谁当总统、该开什么车 ……

此女就是阿瑞安娜 ·赫芬顿,1950年出生于希腊,父亲是位新闻记者。她 16岁时移居英国,就读于剑橋,成为剑桥最大的组织 “剑桥联盟 ”(Cambridge Union)的主席。该组织 1815年成立,以言论自由和公开辩论为主旨,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公共生活中的精英,后为其他名校效仿,于是有了“牛津联盟 ”“、耶鲁联盟 ”等等。可见那时她已经非同寻常。 1971年,21岁的阿瑞安娜出现在 BBC的著名节目中,并认识了42岁的英国媒体大腕伯纳德 ·莱文(Bernard Levin),两人迅速相恋。可惜相处 9年,后者拒绝结婚生子,年届 30的她急着要孩子,于是与恋人分手,只身到了纽约。

在英国期间,阿瑞安娜早就成为媒体的重要人物,在 BBC的广播和电视节目中频频充任评论员和主持人。到美国后笔耕不辍,出版了包括《毕加索》在内的多部著作,并迅速进入政治领域。1985年,她结识了共和党人麦克 ·赫芬顿(Michael Huffington),次年两人结婚,生有二女,并助夫君当选为加州的众议员。在这一阶段,她是保守主义阵营中著名的意见领袖。从 1994年金里奇领导的 “保守主义革命 ”到 1996年大选多尔挑战克林顿,她都一马当先地在媒体上为保守主义鸣锣开道。不过,1990年代末期她的思想迅速左转,渐渐成为激进左翼,并在 1997年和丈夫离婚。

阿瑞安娜 ·赫芬顿涉足网络媒体是在她的保守主义时代。当时她配合共和党人弹劾克林顿,建立了一个叫 “辞职 ”的反克林顿网站。等她左转后,于 2003年发起反 SUV的运动,做出了耸人听闻的广告:“开 SUV就是支持恐怖主义者!”当时耗油的 SUV是美国最为流行的车型。这一广告自然触犯众怒,有些地方电视台拒绝播放。但是,广告的效力相当惊人,SUV很快随着油价的高涨被美国消费者放弃,三大汽车企业几乎因此破产。

2003年,加州举行州长特别选举。阿瑞安娜站出来和好莱坞明星施瓦辛格对峙。她把这一竞争表述为 “节能电油混合车型与悍马 ”的决战。后因在选民中仅仅获得 2%的支持率而退选。不过,她拥有的丰田普锐斯开始在美国自由派地区大为风行。日本车当时能够在和三大汽车企业

的竞争中节节获胜,和她领导的这种社会运动息息相关。

阿瑞安娜从政失败,但她的言论深刻地塑造了美国的社会生活。此时,她已经不甘心当一个媒体大腕了。2005年,她把自己的 “话语权力 ”作为软性资产,办起了《赫芬顿邮报》,利用自己多年在媒体经营的人脉求助于各派名人。她在政治上的变身也帮助她在保守和自由派双边都建立关系。

可以说,《赫芬顿邮报》大致是个写手的博客集合,外加网络媒体上流行的新闻集合,即把其他媒体的报道转发。所不同的是,阿瑞安娜本人一直作为社会运动的领袖,有大量粉丝,媒体大腕们也纷纷帮忙,把各自的粉丝也带来。集合来的新闻虽非原创,但网站这一平台给读者提供了发表评论的互动空间,加以大腕评论员的引领,影响不断扩大。2006年,成立一年后,网站吸引来 500万美元的投资,得以雇用专职人员进行 24小时更新。2008年又融资 150万美元进行扩张,开始招揽自己的新闻记者。到 2011年,AOL以 3.15亿美元收购,条件是阿瑞安娜本人必须担任“赫芬顿邮报媒体集团 ”的总裁和总编。AOL直言不讳地说,这笔钱就是阿瑞安娜本人的身价。获得普利策奖后,阿瑞安娜说:“AOL的收购使《赫芬顿邮报》有资源雇用记者、撰写严肃的独家新闻。”

如今的《赫芬顿邮报》正向地方化和全球化两个方向迈进:《芝加哥赫芬顿邮报》、《纽约赫芬顿邮报》、《丹佛赫芬顿邮报》、《洛杉矶赫芬顿邮报》、《旧金山赫芬顿邮报》、《底特律赫芬顿邮报》、《迈阿密赫芬顿邮报》等多种地方版已经全面铺开。另外,不仅英国版的《赫芬顿邮报》已经问世,法文版的《赫芬顿邮报》也在法国和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出现。短短几年,阿瑞安娜几乎是单枪匹马地把《赫芬顿邮报》塑造成了一个王朝的模样。

在某种意义上,《赫芬顿邮报》好比新闻业中的谷歌、脸谱,其崛起之迅速,让早年筚路蓝缕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也显得格外苦悲。不过,和谷歌、脸谱不同的是,《赫芬顿邮报》靠的是思想内容而非技术,完全是由媒体的意见领袖一手缔造。在网络时代,自办媒体越来越不是个梦了。我们不时能读到这样的新闻:某家长把女儿可爱的照片贴到网上,一下子招揽了众多点击,分享大量的广告收入,索性辞职专营此业了。当然,这不过是小打小闹。功成名就的阿瑞安娜 ·赫芬顿掌握着巨大的媒体和政治资源,身手就格外不凡了。

13.才女林徽因的爱情故事 篇十三

颜凌燕

114171839 11工商管理1班

摘要:人生若只如初见,最美人间四月天。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关键词:林徽因 梁思成 徐志摩 金岳霖 爱情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出生,1955年4月1日去世,公认的美女,在建筑和文学上有成就。但让我感兴趣的是她和生命中三个重要的男人的故事,即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他们的故事是探讨爱情、揭示爱情真谛最好的材料。

这三个男人中,最出名的当属诗人徐志摩,他的“再别康桥”,人人皆知。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在英国定居一年,恰巧徐志摩也来到伦敦。诗人在和林长民交往过程中认识了林徽因,很快被吸引并爱上了林徽因。“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能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诗人激情洋溢,写下一首首这样的情诗。

当时的徐志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第三个孩子,正怀在妻子张幼仪的腹中。为了林徽因,他甚至逼着妻子打胎,在妻子生产后不久,就逼迫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因此成为中国离婚第一人。可是当他兴冲冲的去向林徽因表白时,却被拒绝了。当时,徐志摩24岁,英俊潇洒,浪漫多情,前途无量。我想,很少有女孩不为之所动吧。可见林徽因这个女子不简单。后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身亡,林徽因非常伤心,据说将徐失事飞机的一块残骸挂卧室内悼念徐志摩。有人因此认为她其实是爱徐志摩的。

第二个男人梁思成虽然不太出名,但他的父亲却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林梁两家是世交,林徽因、梁思成早就认识,他们是两小无猜,两人的父亲交情也极好。林徽因热爱文学,却选择了建筑作为自己的主业,说明她的天性中有冷静理性的一面。拒绝了浪漫的诗人,她嫁给了梁思成,1928年在加拿大结婚。婚后,由于梁思成也主修建筑,两人成了事业上的伴侣。金岳霖说:“比较起来,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的结合,结合得好,这也是不容易的啊!” 梁思成、林徽因的婚姻生活也很有情趣,闲暇时,夫妇俩比记忆,互相考测,哪座雕塑原处何处石窟、哪行诗句出自谁的诗集,那甜美的家庭文化氛围,疑似李清照、赵明诚重返人间。

林徽因、梁思成的婚姻虽然美满幸福,可是在他们结婚三年后,却出现了危机,因为第三个男人:金岳霖。

金岳霖没有什么名气,一般人都不太清楚他,据说他是搞哲学和逻辑的,除了专业人士以外,没人知道他有什么建树。1931年,林徽因因病在北平休养。当时梁思成还在东北大学执教,徐志摩经常去探望林徽因,为了避嫌,就叫上国外留学时的好友金岳霖等人,这样金岳霖和林徽因相识了。由于金岳霖是单身汉,在徐志摩去世后,就住在梁家的后院。当时林徽因正怀着身孕,梁思成经常外出考察,陪伴她的只有金岳霖,两人就以徐志摩为话题。久而久之,他们相爱了。当梁思成考察回来,林徽因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梁思成听到后自然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之后金岳霖一直和梁家比邻而居,几乎没有分开过,和梁思成的关系也不错,甚至两口子有了争执解决不了要叫金岳霖来裁决。后来的林徽因在病魔的蹂躏下,经常不得不卧病在床,已经不复是当年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金岳霖依然每天下午三点半,雷打不动,出现在林徽因的病榻前,或者端上一杯热茶,或者送去一块蛋糕,或者念上一段文字,然后带两个孩子去玩耍。梁思成一家跟他相处融洽,临死前,他还和林徽因、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生活在一起,他们称他“金爸”,对他行尊父之礼。而他去世后,也和林徽因葬在同一处公墓,像生前一样做近邻。

这三个男人,林徽因爱的究竟是谁?从三个男人的后来表现可以看出来。徐志摩被林徽因拒绝后,爱上了陆小曼,和陆小曼结了婚。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再娶了一个妻子,而金岳霖则终生未娶。林徽因去世多年后,金岳霖有一天突然请客吃饭,大家都不知何故。在酒桌上,金岳霖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不能说徐志摩和梁思成的再娶是对林徽因的背叛,他们其实为林徽因付出的也不少,只是他们都从来都没有真正得到过林徽因的爱情。而金岳霖虽然在婚姻上退出了和梁思成的角逐,但他的爱情从来没有退缩过,他们的心灵始终相随相伴,直到自己生命的终点。

爱有很多种方式和理由,这里无意责怪谁,只不过我觉得金岳霖的故事听起来更加撼天泣地。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他一辈子都站在离林微因不远的地方,默默关注她的尘世沧桑,苦苦相随她的生命悲喜。有一种情,不很烫,但很熨贴。天长地久,静水流深。

若, 人生只如初见,多好!

参考文献:《林徽因的爱情》、《一代才女林徽因:三个爱情故事的女主角》

《林徽因 美与智慧的绝唱》——蒯乐昊

来自: 橙橙橙橙(愿你的理想,永远指引你。)2010-09-08 17:43:13

我们常常要借助一个男人的光线,才看到他背后的女人——对于那些从民国时代走来的文艺女青年们——但林徽因是个例外。在她身上,折射着许多优秀男人的光芒,而她反过来又为这些男人增添了光彩,我们举着她这支蜡烛,把那些有着别样才情与身世的男人照看得更加清楚:梁启超、胡适、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费正清、沈从文、张奚若……这串散发着光芒的名单里,间或瞥见林徽因的衣袂飘动,她与他们终生保持着或父或兄、或亲或友的深厚情感。

林徽因的父亲、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的林长民,不无骄傲地对徐志摩说:“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彼时林徽因刚满16岁,但谈吐和悟性已经超越了她的年龄,在她的美貌和聪慧面前被迫放低天伦辈分的不只是林长民,徐志摩也不顾自己是林徽因父亲的好友,且在国内已有妻儿,公然闹离婚并追求起这个刚刚中学毕业的小姑娘来。这段公案因影视、小说、文史学家津津乐道的介入而妇孺皆知。

不太被人知道的是,在徐志摩追求林徽因之前,他跟林长民互相引为知己,还玩过一场互通“情书”的游戏。在通信中,徐志摩扮一个有夫之妇,林长民扮一个有妇之夫,双方假设在这不自由的景况下互相爱恋。两个接受过留学教育的旧知识分子,用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来描摹他们渴望自由,但又身陷囹圄的情爱世界以及政治抱负。徐志摩写过一篇浓艳的短篇小说《春痕》,其中的主人公“逸”,就是以林长民为原型的。

林徽因最终没有选择徐志摩,她和梁思成在长辈的安排下相识相爱了。梁启超对长子寄予厚望,亲自挑选了未来儿媳人选,并在林徽因丧父后视她一如亲女。两家安排只待梁思成从清华一毕业,就送他们一起去美国深造。

这对小儿女于是常在一起憧憬未来,林徽因告诉梁思成,她以后准备学习建筑。梁思成大感意外,他从未想过文弱的女孩子要学盖房子:

“建筑?”他反问道,“你是说house(房子)?还是building(建筑物)?”

林徽因笑起来,她左边脸腮上有一个不对称的酒窝:“更准确地说,应该是architecture(建筑学)吧!”

这位建筑学巨匠晚年承认,自己最初选择学习建筑,只是为了林徽因,“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都不知道。”——梁思成以多种重要身份存在于历史之中,但贯穿他一生的核心身份,竟首先是个一心疼顾老婆的温和男人,这一点,在后来的金岳霖事件里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见过梁氏夫妇的人,莫不承认他们是恩爱的一对。1923年一次学生游行示威中,梁思成被军阀金永炎的汽车撞伤,并因此留下终身残疾,林徽因每天都来安慰他寂寞的病榻,为他拭汗、打扇、读书。这一点让梁思成的母亲极为不满,她认为思成伤卧在床,衣冠不整,大家闺秀应该低眉敛目小心回避才是,一个官宦人家的小姐,尚未下聘,怎能如此不顾体统?

梁启超却因此更加欣赏林徽因,老爷子洋洋得意地写信给大女儿梁思顺:“老夫眼力不错吧!”这个维新派因此生发出他的姻缘观:由父辈留心观察、看好一个人,然后介绍给孩子,最后由孩子自己决定,“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

这场婚姻确实向人们昭示了婚姻有可能多么宽松,同时多么牢固。终其一生,金岳霖都是林徽因和梁思成最好的朋友,他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一起,隔院毗居,同饮同食,同悲同喜。梁思成遇到学术上的任何问题,常常请教金岳霖,跟林徽因吵架,也搬出金岳霖来评理调停,在林徽因和梁思成双双故去以后,金岳霖还跟梁思成的儿子住在一起,梁从诫像对待自己父亲一样,陪伴这个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娶、亦无后人的大哲学家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从林徽因写给好友费慰梅(费正清之妻)的一封信里,可以看出他们3人的亲密与默契。当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时候,林徽因和梁思成蛰居李庄,生活困顿,贫病交加,金岳霖一有假期就来李庄看望他们,同他们一道过年,林徽因一边听着日本轰炸机从上空飞过,一边在信里这样写道:

思成是个慢性子,愿意一次只做一件事,最不善处理杂七杂八的家务。但杂七杂八的事却像纽约中央车站任何时候都会到达的各线火车一样冲他驶来。我也许仍是站长,但他却是车站!我也许会被碾死,他却永远不会。老金(正在这里休假)是那样一种过客,他或是来送客,或是来接人,对交通略有干扰,却总是使车站显得更有趣,使站长更高兴些。

林徽因写完信,就交给思成和老金看,问他们可有补充,于是我们看到了接下来由金岳霖写的一段:

当着站长和正在打字的车站,旅客除了眼看一列列火车通过外,竟茫然不知所云,也不知所措。我曾不知多少次经过纽约中央车站,却从未见过那站长。而在这里却实实在在既见到了车站又见到了站长。要不然我很可能把他们两个搞混。

金岳霖写完,梁思成又接过信来附言道:

现在轮到车站了:其主梁因构造不佳而严重倾斜,加以协和医院设计和施工的丑陋的钢板支架经过七年服务已经严重损耗,(注:梁思成因车祸脊椎受损,一直穿着协和医院为他特制的钢马甲),从我下方经过的繁忙的战时交通看来已经动摇了我的基础。

这封信写在又薄又黄的劣质纸张上,不分段,字极小,没有天头地脚,连多余的半页都被裁去,为了节省纸张和邮费。这封信让远在华盛顿的费正清夫妇笑了很久,接着又心酸了很久。

梁思成说:“人家讲„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但是我觉得„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林徽因的才华是多方面的,少女时代起,她已经是颇有名气的诗人,同时翻译西方文学、创作剧本、发表小说;学了建筑以后,在设计和测绘方面也多有建树,与梁思成一起完成了许多建筑学著述。虽然穿着窄身旗袍、体弱多病,但她爬起古建筑穹顶来却根本不成障碍,金岳霖到他们家去,常常看见林徽因和梁思成爬在自家屋顶上,为野外测绘练基本功,老金当即作了一副藏头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嵌了这夫妇二人的姓氏,上句打趣梁思成,下句奉承林徽因。梁思成很高兴,林徽因却不以为然,“真讨厌,什么美人不美人的,好像一个女人就没有什么事可做,只配作摆设似的!”

她怎么可能是摆设?在她家客厅的著名沙龙里,任何谈笑有鸿儒的对话,她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即使重病中都躺在沙发上跟客人们大谈诗歌与哲学。曾经的沙龙客之一萧乾回忆说:

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别说沈先生(沈从文)和我,就连梁思成和金岳霖也只是坐在沙发上吧嗒着烟斗,连连点头称是。徽因的健谈决不是结了婚的妇女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我后来心里常想:倘若这位述而不作的小姐能够像18世纪英国的约翰逊博士那样,身边也有一位博斯韦尔,把她那些充满机智、饶有风趣的话一一记载下来,那该是多么精彩的一部书啊!

可惜,林徽因自己也承认自己是个“兴奋型的人”,情绪喜怒不定,像朵带电的云,“只凭一时的灵感和神来之笔做事”,所以,她留下的作品并不多。她的聪慧,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传说,流传在那些见识过这聪慧的文化名人们的口头笔端,而战争、疾病、政治运动、贫穷而琐细的家庭生活又剥夺了她大量的创作精力,所以,抛开她那些著名的“绯闻”,在学术层面上,人们通常只知道她是国徽的设计者、北京古建筑的积极保护者,而忽略了她内心更加丰沛的才华。

被肺病折磨半生,她终于在1955年去了,比梁思成幸运,她躲过了后来席卷全国的“史无前例”。丈夫亲自为她设计了墓碑,碑上移来她生前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花圈;知己金岳霖为她组成治丧委员会,悉心料理后事。人生得此,夫复何求?

上一篇:曹建明7月19日全国检察长会议讲话下一篇: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物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