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节选及注释

2024-06-14

采薇节选及注释(共6篇)

1.采薇节选及注释 篇一

诗经两首

二、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两首——氓

原文释义

采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采薇,薇亦作止(作:生。止:语助词)。曰(说,或谓语助词,无义)归曰归,岁亦莫止(一年将要结束。莫:通“暮”。岁暮,一年将尽之时)。靡(无,没有)室靡家,玁狁(音(xiǎn yǔn):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之故。不遑(没空。遑:闲暇。)启居(启:跪坐。居:安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载(语助词)饥载渴。我戍(驻守)未定(安定),靡使(传达消息的人)归聘(探问)!

采薇采薇,薇亦刚(指薇菜由嫩而老,变得粗硬)止。曰归曰归,岁亦阳(阳月,指夏历四月以后)止。王事靡盬(音(ɡǔ),休止),不遑启用。忧心孔疚(孔疚,非常痛苦。疚:痛苦),我行不来(不来,不归。来:回家)!

彼尔(“薾”的假借字,花盛开貌)维何(是什么)?维常(常棣,棠棣)之华。彼路(通“辂”,高大的马车)斯何?君子(指将帅)之车。戎车(兵车)既驾,四牡业业(四牡:驾兵车的四匹雄马。业业:马高大貌)。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马强壮貌)。君子所依(乘),小人(指士卒)所腓(音(fěi),“庇”的假借,隐蔽)。四牡翼翼(行止整齐熟练貌),象弭鱼服(象弭:象牙镶饰的弓。鱼服:鱼皮制成的箭袋。服,“箙”的假借)。岂不日戒(每日警备),玁狁孔棘(通“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枝随风飘拂貌);今我来思(语助词),雨(音(yù),作动词,下雪)雪霏霏(雪花纷飞貌)。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宾语前置句,没有人了解我的悲哀)!

译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赏析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

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

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似乎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因此,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人死的战斗生活,是极自然的。

第六章为最后一层,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伤悲”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今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

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深入探究

思想感情:

采薇(《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前三章的特点:

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来暗示时间的流逝,而人物内心的痛苦、焦虑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重唱,一唱三叹,表现出了诗歌特有的音乐美。四、五章的特点:

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没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当战争的残酷却明显可见。

艺术特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自露晞”(《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等等。

2.《采薇节选》说课稿 篇二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一、说教材

《采薇》是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精读课文,选自《诗经.小雅》,描写了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思乡之苦的戍边士兵在归家途中的所思所想,这首诗虽然没有《关雎》《蒹葭》等名气大,但也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充分体现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我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古典诗歌文化常识,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根据新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以及初二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较弱的现状,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诗经》文化常识,反复诵读,疏通文意。

能力目标:品味诗歌独特的语言美、音乐美;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目标:把握戍边士兵思念家乡以及厌倦战争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点:反复朗诵,赏识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把握情感

二、说教法及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采用诵读法、提问点拨法进行教学。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如果学生一味死读书,不求甚解,最后仍是“过目皆忘”。这就需要我们为师者在教学过程中多一点实质性的、能让学生受用不尽的读书方法指导。如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提问点拨法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现实中的战争、民歌题材进行探究,体现语文课堂的人文性。

(二)说学法

将在教学中贯穿自主探究,引领学生如何学习诗歌,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及审美感受能力。将疏通文意和理清课文思路的任务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说教学流程

本课计划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了解《诗经》常识

生活中少不了诗,少不了歌,在我们这个小地方也有客家山歌,请大家欣赏两首。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里,诗歌长河的源头又在哪里?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去寻找。

你是一条旺盛的河流

2600多年来边唱边走

多少人翘首追溯你神秘的源头

哦 到春秋 再到西周

“风”——土风民谣,淳朴自然

“雅”——诸侯朝会,贵族欢宴

“颂”——宗庙祭祀,乐舞翩翩

直陈、比喻、托物抒情

你的语言是赋、比、兴

因了你,“风骚”成为文学的雅称

你就是《诗三百》

人们还恭敬地称呼你《诗经》

(二)、自主学习

朗读要求:初读正音,把握节奏,要读得字正腔圆。再读解意,把握行式,要读得韵味深长。吟唱诗歌,品赏诗情,要唱得情深意切。

自主学习一:请从以下活动中任选一个完成。

一、自主完成。用现代汉语通顺地翻译全诗。

二、小组合作。把这首诗译为现代诗,语言流畅,能押韵更好。

三、交流活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作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自主学习二:诗歌美好的诗情画意让人沉醉,走出诗歌,让我们以探究的眼光,去寻觅本诗美的根源。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发现诗歌中的美词美句,体会篇章的美。

(三)、提问点拨:

问题1:感情基调?悲伤

问题2:为什么在归家途中还要悲伤?

材料: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解析:诗人被贬在外,家人音讯全无,终于踏上归家之途。一方面欣喜若狂,另一方面担心家人为自己所累,团圆之梦成为泡影,越接近家乡越是担忧。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

答案:归家喜悦因为对家人、自身命运的担忧而变得无比沉重。

路途艰难,又饥又渴的现状。

回忆过去,痛定思痛。

3.《采薇》课堂实录及解读 篇三

课前全班齐背《采薇》,请五位同学在黑板上默写《采薇》的五个诗节,并简单批改指正。师:古人云“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在我们这个以诗为经的民族,《小雅·采薇》表达的是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表达的是抵御外侮的同仇敌忾和对军旅生活激昂深情的回忆。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进行了扎实的朗读和背诵,这节课就几个问题,同学们将查找资料和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我们共享学习的成果。生:《采薇》的两处比兴,很有深意。一处是“采薇采薇”重叠复唱了三次,一处是“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薇,是野豌豆苗。维常之华是棠棣花。师:棠棣之花有什么喻义吗?

生:棠棣之花就是兄弟之情、兄弟之谊,我查字典了,老师,“棠棣花两三朵为一缀,茎长而花下垂”,诗人以棠棣的花比兄弟,这里有“与子同袍”的战斗决心。师:《诗经》“小雅”里有一首诗就是《棠棣》,另外郭沫若也有一部历史剧《棠棣之花》,可以课外阅读加深理解。

生:用采薇起兴的是戍卒生活的艰辛,用棠棣起兴的是将士精诚共御外侮。生:老师,在鉴赏《氓》的时候,你说《氓》的比兴手法有声有色。“淇水汤汤”是声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色彩,碧绿金黄构成对比。《采薇》的两处比兴,也作了色彩的处理。“采薇采薇”漫山遍野都是绿色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却是无尽的绚烂。这样在表达感情上也就有了起伏。

师:用已知推导未知是智慧,这个发现好!这个小组的同学谁接着发言?

生:两处比兴之间构成对比映衬,一实一虚、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草一花、一低一高,参差多态才是美。

生:另外“采薇采薇”三次比兴,有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由“薇亦作止”采薇刚刚昌出薇芽,到“薇亦柔止”,薇菜长出柔软的茎叶。到薇亦刚止,薇菜长得高大坚硬。这是一个复杂的比兴,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就是一个简单的比兴。师:看来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两处比兴“一繁一简”。我想问一下,在采薇的比兴里为什么要暗示时光的流逝?

生:时光流逝是为了表现抒情主人公思乡的情感的加深。

师:一种单纯的情感总是失之于单纯,只有将人物的情感刻画得复杂微妙痛苦焦灼才会有一种深沉的冲击人心的力量。这个话题我们另一组同学再探讨,我们还说比兴。

生:借助“薇”的成长过程表现时光的流逝十分巧妙,非常像电影镜头,体现了四季轮回。如果我是导演,我要在镜头的叠加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年少无邪的脸、青年血气方刚的脸、壮年沧桑的脸,就不再表现他的暮年了,这太残忍了。老师不是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吗? 师:很有想象力,杜甫在<<兵车行>>里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一个士兵整个一生都在征战。“岁岁金河复玉关,年年马策与力环”(柳中庸)太悲苦了。你对<<采薇>>的感情基调把握得很好。生:都是“采薇”,我们初中学的王绩的<<野望>>中的“长歌怀采薇”表现却是隐逸情怀,这说明任何比兴都不能断章取义。

师:第二组同学来谈谈<<采薇>>的叙事元素吧。好的抒情都有叙事的元素,叙事好比大地而抒情是生长在大地沃土上的花朵。

生:身陷战争的原因——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时光的流逝——作——柔——刚

莫——阳

战争和生活艰苦——岂敢定居,一日三捷

武器精良——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师:总的说来线索是清晰的,只是<<采薇>>的叙事结构采用的是倒叙。全诗分三部分:一是诗的一至三节主要以“采薇采薇”起兴,形象的展示了薇从发芽、长苗到成熟的过程,表现边地将士借野菜来充饥,生活之艰苦:二是诗的四、五两节主要是展示了具体的战争描写。三是第六章结束了对整个军旅生活的回忆,转写归途忧思,这位同学把一、二部分混同了,如果把时间梳理出去会更好。这样就更条分缕析了,叙事主要集中第二部分,我们就谈谈它,顺便问问阳月是几月,谁能把12个月的别称写在黑板上? 生:(写在黑板上)端月、杏月、桃月、槐月、榴月、荷月、巧月、桂月、菊月、阳月、葭月、腊月(其中有三个月学生没写出来)师:订正我们这个民族是浪漫多情的民族,12个月份除开始与结尾外都是用花用草用云用阳光来命名的。十月是小阳春,因此十月叫阳月。师:下面我们继续探讨叙事元素。

生: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写得精彩,前四句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生:写战争典型意象选得好,用战车作引,并且是高大的战车,壮哉酷哉。生:兵车和四匹高头大马侧面烘托威武的阵容和昂扬的士气。生:“一日三捷”是用数字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捷报频传。生:象弭鱼服是细节描写表现了武器的精良。

师:一个戍卒他带着深刻的矛盾和极度的痛苦,回忆和他的生命和青春如此密切相关的战争,那份保家卫国的建功立业的骄傲的情怀就是通过叙事表现出来了,一点点的勾描。一点点地雕刻。于是边关所有的日子就是这样流逝了,边关何处,家园何在,大敌当前、八方多难。又怎一个“永别了武器”了得。

生:君子和小人的称呼也很特别,“君子”,将帅也;“小人”,士卒也。这里有“自豪”和“自卑”,有矛盾情感的表达。

生:我喜欢“戎车既驾”有一种干练坚决,潇洒出征的感觉,让我想起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生:有人说<<采薇>>是边塞诗的的开山之作,这首诗的确充溢着建功立业的情怀,有一种军威、军容,有一种战必胜的豪迈。生:“象弭鱼服”这种精良的武器足以笑傲西鄙猃狁。这些游牧部落的北狄,秦汉时的匈奴,恐怕只有简陋的弯弓,而我们却有“象牙镶饰的弓和鲨鱼皮作的箭袋”.这是农耕文明的骄傲,也是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其实《采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重在“出征”,不在激烈的战斗场面。这是《诗经》中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惯常的写法。《秦风·无衣》仅言“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小雅·车攻》仅言“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这一手法影响了《左传》一直影响到《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而屈原的《国殇》,描绘的都是壮烈严酷的战争场面。诗歌从“短兵相接”的战斗的最激烈处写起。课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做比较阅读。师:《诗经》中的关乎“马”的词语有50多个,这一组同学可以就这个话题谈谈。生:《采薇》里描写马的词语有“四牡”“业业”“骙骙”“翼翼” 生:“牡”是雄性的马,“业业”是高大的样子,“骙骙”是强壮的样子,“翼翼”是整齐的样子。师:“牡”是雄性的马,那么雌性的马用哪个字表达(学生摇头,老师在黑板板书一个“牝”字),有个成语是“牝鸡司晨”,还有个成语叫“牝牡骊黄”(边板书边讲解)。

师:在《诗经》时代,马就与中华民族的生活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得马的称呼也变得丰富多彩这一小组的同学谁能上黑板写10种马的别称。

生:板书(骓、骒、驹、骠、骐、骃、骝、骟、鱼、龙)等。师:谁能列举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的名马。生:关羽的赤兔 生:项羽的乌骓

生:萧何月下追韩信骑得那匹马?(笑)

师:叫什么名字,老师真的不知道,课下我们可以查一下。生:唐太宗昭陵六骏。生:还有周文王的八骏。

师:盛世爱马,末世爱驴,马的确凝结了某种民族精神。师:《采薇》里对战马的描写体现了一种必胜的信念和爱国情怀,我请个同学再背一遍四、五两节。

生:背诵(略)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一向为人所称道,请第四组的同学来鉴赏。

生:一个戍卒在西北边陲与入侵的猃狁征战。几十年时光荏苒,他终于告别了战马戎车,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乡。这份感情太沉重了,而我认为这四句诗表达太精彩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师:抒情主人公就要回到故乡了,他究竟应该是一种怎么的心情。

生:既不是简单的高兴,也不应该是简单的悲哀,应该是十分矛盾千言万语无法表达的。生:李清照对国破家亡的情感的表达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生: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个怯字写出了归乡时的千万种感受和情感。

师:同学们的这种比较联想非常好,可以极大地扩展我们的视野。“古诗十九首”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几十年的征战物是人非,几十年的征战沧海桑田,几十年的征战亲人还在,爱人还在吗?《十五从军征》是《采薇》很好的注释只是写得过白了。《诗经》国风是还有一首《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这种痛苦的程度又显得过深。只有《采薇》达到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悱”的境界。同学们继续谈。

生: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娜,一个飞扬着冰冷。

师:像诗一样。生:“昔我往矣„„今我来思”一往一来,高度地概括了人生的短暂,人生变化的无常,从青春到白发,从欢乐到痛苦,时间在一往一来中积淀成人生的悲剧和无奈。

生: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在依依柳柳,霏霏雨雪中凋零的又何尝不是我们共同的人生,有着强大的张力和同样强大的共鸣。生:“昔我往矣„„今我来思”是乐景乐情,哀景哀情,更是以乐写哀,哀更哀。生:这四句诗很有故事性,像老师说过的那样富于弹性和张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年我离开故乡,杨柳依依惜别,美丽的女孩,多情的像翠翠守候傩送一样等待他的归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现在我回到了故乡,只有漫天的飞雪,青春不在,年华不在,爱情不在,家人不在,家园不在,杨柳不在,只有漫天飞雪。

生:最美的诗都是自然天成的,不假修饰淡淡道出“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就是“往矣”,“来思”。生:语言是口语般的语言,可是味道却是隽永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富有多种指向的。生:“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一个伤心人对生命的哀伤。这种哀伤更深刻,可以让每个读者共鸣,反思自己的哀伤和生命,我认为比诗经《黍离》里的那个“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那个形象更令人震撼。

生:因为这是一个平凡人的视角,这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他的生命的哀叹,一定会比周朝盛衰的感叹深刻得多。

生:同一个我,同一条路,却又着如此的不同,平平道来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着强大的情感冲击力量。师:同学们谈得很精彩。《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从它诞生之日起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代文人就没有不被其照耀,被其润泽的。诗经里有第一首写新嫁娘的诗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第一首表达夫妻生死不渝的爱情诗“我心非石,不可转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有一首最悲哀的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第一首写美人如月的《东山》,第一首写约会的《静女》,第一首写纯情至情的《蒹葭》。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另外推荐两本书,一本是安意如的《思无邪》,一本是鲍鹏山的《第三只眼看诗经》。

语文课“必须这样上”

——兼评董一菲老师《采薇》教学

该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0.11

作为一节常态语文课,董一菲老师的教学(实录见《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8期)无疑是成功的。我认为,这节课告诉我们的绝不像张玉新老师所言阅读课“也可以这样上”,而是“必须这样上”。注意,我所言之“必须这样上”是指董老师的课所体现的语文教学的宏观指向。对此,张老师所论甚详,毋须赘述。本文拟从两个方面对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常识性问题作具体解剖,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师以有益的启发。

一、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文本素质”

让语文课生机勃勃,决定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一条是,教师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文本。借用张玉新老师的话,教师要“先行进入文本”,然后“引导学生也走进文本”,才能“获得文本阅读直接经验”,这样的教学才是高起点、有效的。

教师“先行进入文本”,按理不应成为问题。毕竟首先自己把书读明白,才能教学生把书读明白是为人师者最基本的职业底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尚不能做到这一点。拿到一篇文章,还没有认真读一遍,就已经把《教师教学用书》或“教案选”上的结论“誊”到了课本或教案本上。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教材解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资源,鼠标频点,即可“拿来主义”。教师的备课是大大方便了,但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操作更加专业化、富有个性与特色,应该成为广大教师思考的很严肃的课题。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董老师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文学作品的解读大都允许在合理基础上的多元化。以《采薇》为例,作者是谁、创作时代、作品主题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就连被众多教师视为拐杖与扶梯的具有“权威参考”价值的《教师教学用书》,对《采薇》内容与主旨的解读也给出了“略有出入”的两种意见:“课文研讨”部分将该诗“丰富、复杂的感情”概括为“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分不出孰轻孰重”;而“有关资料”部分韦凤娟老师的《<采薇>赏析》一文,却认为该诗的四、五两章还“透露出了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有对作威作福将帅的“嘲讽之意”。如何取舍,绝对不是简单的选A或选B的问题,而是要给出合情合理、令人信服(首先要说服自己)的理由。董老师采取了前一说法,我想其理由也绝不仅仅是因为“课文研讨”的内容属于《教师教学用书》的基本板块,是提供给教师的“第一参考”。课堂教学中,师生对“棠棣之花”起兴将士精诚团结共御外侮的分析,对第四、五章所描写的军容威武、士气昂扬、充满必胜的豪迈气概的解析,入情入理,也可看作是其上述选择的“答案详解”。既是同仇敌忾,为国杀敌,哪里还会有“怨恨”与“嘲讽”。《<采薇>赏析》的分析带有明显的阶级分析的色彩。再者,《采薇》在《诗经》中属于“雅”,是“雅乐”,是宫廷宴乐时的音乐。如果诗歌中有那么多的“愤恨”与“嘲讽”,又怎么会“被允许”在朝廷上演唱呢?陈子展先生认为该诗“乃君子忧时作也”,(注①)当为中的之言。可以说,当时的《采薇》是“主旋律”歌曲,就如前些年传唱一时的《十五的月亮》与《血染的风采》。

当然,按照依瑟尔文学接受理论,读者可以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比如,对“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所隐含的思想情感,有学生理解为“是一个伤心人对生命的哀伤”,可能与诗歌作者的想法并不一致,但这样的理解是相对合理的,是一个当代学子对古老文本的现代理解。但必须强调的是,“再创造”绝不等于游离于文本无中生有、凭空臆测,尤其要反对的是僵化的“极左”思维的介入。

从教学实录中可以看出董老师阅读视野的开阔。十二个月的别称,马的不同称谓,以及大量的引用,腹有诗书的老师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只要引用准确、适时,只要拓展延伸得自然,只要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我认为,这样的“旁逸斜出”恰恰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体现。但说实话,语文教师其实是很普通的文化人,大部分是不能成为学者与专家的;要求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像董老师一样“博览群书”也是不现实的,甚至有些苛刻。面对着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源,教师要养成梳理、筛选、提纯的习惯,用鲁迅的话就是“占有,挑选”“有辨别”,更主要的要学会整合资源,在借鉴中出新。教师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深入的理解,才可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否则,只是机械地照“脚本”演出,背现成的台词,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能喜欢吗?

董老师的这节课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通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达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重点突破。这其实就是教师在俯瞰文本基础之上的科学有效施教(即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的能力体现,也是语文教师“文本素质”的特有要素。当然,如果“高标准严要求”,我觉得董老师这节课还有些“言犹未尽”之感。若是我设计教学的话,我会加上一道讨论题(当然,这问题如果能由学生提出来是最好不过的。我一直主张,课堂上应该给学生一些质疑、提问的时间):前三章强烈的思归,四、五章的同仇敌忾、回乡路上的“我心伤悲”这几种情感是如何“串联”成一个整体的?这个问题涉及到对诗篇整体构思的宏观把握,以高一学生的人生阅历,理解上是有些困难的。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有些问题就解释不通,诗歌就可能发生像苏联一样的“解体”。

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知易行难,在具体的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开合自如、张弛有度的。有的老师思想仍停留在单一“传授者”的旧轨道上,有的老师则走向另一极端,只是充当“组织者”(有些像主持人)。现在有一种误解,就是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无限放大,却忽略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有的老师上课不敢“讲”了,该讲的时候也不讲,整堂课教师只是一个劲地鼓励,或者“调动”一个又一个学生发言“参与”,教师“引导者”的作用消失了。我历来主张,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不应只是个“主持人”,有时还应该有“终极裁度”的作用。不错,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探究铺台阶搭梯子,但有些问题需要教师“点睛”的时候教师也要敢于大胆地讲。教师是“对话中的首席”而不是“一席”,不能把自己变成班里的第41或46号学生。“首席”的意见更多的时候不是“仅供参考”,而应有引领、指导作用。

看的出来,董老师的课是力求在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上臻于至境。出于维护学生自尊、激荡学生学习热情的良好愿望,课堂上以鼓励为主是很多优秀教师的共性选择。学生的回答只要没有原则性的、大是大非的问题,教师可以毫不吝惜地把“很好”“你回答得真不错”回送给学生。而且,学生是学习者,课堂教学是“即时性”的,学生的回答也是“即时性”的,他们对所学内容有时理解片面、甚至舛误都是情理之中、很正常的事。如果学生在学习上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还要教师做什么呢?所以,对于学生回答、解说中的不妥之处,教师必须有老鹰发现猎物的敏锐并以最佳的方式指出或纠正。董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是展示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和思考的结果”,很多学生的回答是“预设”的,有所准备的,但是不是就没有“不妥之处”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学生的回答同样是诗化的、形象的语言,颇有“月”朦胧“鸟”也朦胧的意味;而对比、映衬、景与情(以乐写哀或以哀写乐)的关系等本可展开的内容,学生的回答只是一带而过。可能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师没有引导学生作深入分析,也没有补充作“首席发言”,形成了教学上的一个小小的“漏洞”。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

有学生说,若自己是导演,要在镜头的叠加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年少无邪的脸、青年血气方刚的脸、壮年沧桑的脸。董老师肯定学生“很有想象力”,紧接着引用了杜甫与柳中庸的诗句对学生的发言予以“佐证”,并表扬学生说“对《采薇》的感情基调把握得很好”。

应该肯定与表扬。作为学习者,允许他对作品做这样那样的解读,当然也允许他把“薇”的“作”“柔”“刚”借助比喻联想为抒情主人公人生的几个阶段,把主人公戍边的时间扩大到他人生的大部。不能说这样的“想象”没有其合理性,但作为教师不能无原则地对此“一家之言”给予“佐证”与“认同”。我宁愿相信,杜甫与柳中庸的诗句绝对是董老师的“现挂”,但董老师对《采薇》与《十五从军征》(应是出自《乐府诗集》而不是《古诗十几首》,董老师口误了)的比较,却分明在说,她对抒情主人公的戍边时间也是持“几十年说”的。

关于抒情主人公戍边的时间,戴建华老师在《读<采薇>札记》一文中有详细分析。他认为主人公出征是当年之春,回还在次年之冬。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用了《盐铁论·徭役篇》中“古者无过年之徭,无逾时之役”句,并云:“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万里,历二期不还,父母忧愁,妻子咏叹。愤懑之恨,发动于心,慕积之思,痛于骨髓。”(注②)应该说,论述还是令人信服的。

本来比较《采薇》与《十五从军征》是无可非的环节,但非要将《十五从军征》说成是《采薇》“很好的注释”则显得过于牵强。由于教师的这一“误导”,分析诗歌的最后一章时,学生的发言纷纷说到:“人生的变化无常,从青春到白发”“青春不在,年华不在,爱情不在,家园不在”。《十五从军征》与《采薇》实现了彼此的“融合”。这样的“失误”不能不说是个不小的遗憾。---------------------注①: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 注②:戴建华《读<采薇>札记》,《中学语文教学》2008.3

香消于风起雨后

——读董一菲老师的《采薇》

董一菲老师是我很欣赏的一个老师,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尤为可贵的是董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默契,精神和谐,让人艳羡。

《采薇》一课保留了董老师一贯的课堂风格,轻舟流水,水波动荡,互动频繁,交流默契,确实是一堂优质高效的课堂。但任何课堂都是遗憾的艺术,完美的课堂,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作为旁观者,笔者本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拟从四个方面作探讨:

一、精致美丽,但要注意智力挑战

沈从文说,美丽是愁人的。

董老师的课堂自然是美的,结构匀称,语言洗练,优美的引用随处可见,潜移默化地熏陶了学生的思想情感。比如:

“一名戍卒带着深刻的矛盾和极度的痛苦,回忆和他的生命与青春如此密切相关的战争,那份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骄傲情怀,都通过叙事表现出来。一点点地勾描,一点点地雕刻。于是边关所有的日子就这样流逝了,边关何处,家园何在,大敌当前,八方多难。又怎一个‘永别了武器’了得。”

这是董老师对叙事元素的小结。其中有很深刻的感慨和寄托,“永别了武器”的引用,可谓神来之笔。

还有结尾提纲挈领的总结:“《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从它诞生之日起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另外推荐两本书:一本是安意如的《思无邪》,一本是鲍鹏山的《第三只眼看〈诗经〉》。”

我有理由相信,董老师这样的点染,肯定有极大的鼓动作用,尤其是两本书的推荐,使得课堂的连续性得到了有效保证。很多时候,下课了,就意味着我们的课堂死了,但董老师的课堂还在延续,下课是另一种开始,而不是结束。

叶澜曾经指出:“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审美和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也就很难有学生对审美和古典文化的热爱?

很显然,董老师的诗情画意激发了学生,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完全可以触摸到董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比如有学生说:“采薇起兴的是戍卒生活的艰辛,用棠棣起兴的是将士精诚共御外侮。”还有学生说:“‘昔我往矣„„今我来思’,一往一来,高度概括了人生的短暂,人生的变化无常,从青春到白发,从欢乐到痛苦,时间在一往一来中积淀成人生的悲剧和无奈。”这些妙语,几乎都有董老师的影子,打下了董老师的独特印记。这种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善莫大焉。

但是,美的课堂注重形象的渲染,给人直接的兴发感动,最容易滑向的歧路就是缺少深度,以致形成审美疲劳。课堂唯有不断追问,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智力挑战,才可能使得学生获得持久的语文兴趣,以及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比如:

生:老师,在鉴赏《氓》的时候,你说《氓》的比兴手法有声有色。“淇水汤汤”是声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色彩,碧绿金黄构成对比。《采薇》的两处比兴,也作了色彩的处理。“采薇采薇”,漫山遍野都是绿色;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却是无尽的绚烂。这样在表达感情上也就有了起伏。

师:用已知推导未知是智慧,这个发现好!这个小组的同学谁接着发言?

这一段董老师的处理,就有不妥。学生说,“这样在表达感情也就有了起伏。”究竟是什么样的起伏?这种复杂的情感起伏,正是诗歌最精彩之处,老师似乎不应该错过。

《采薇》表现了一个下层士卒在玁狁人侵,国难当头的形势下,抗敌出征的感情经历。先是渴望回家,渴望回家而不得,就渴望“抵万金的家书”,渴望家书而不得,就忧愁成病。但一旦战争来临,又义无反顾,奋勇杀敌。怀家思亲的个人情与为国赴难的责任感纠缠在一起,这是第一层起伏。四五节诗歌先是尽情展示戍卒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战无不胜的民族自豪感,但战胜归国之后,除了满头白发,一身伤病,亲人飘零,几乎一无所有,还要独自承受时间的飞逝,生命的消耗,以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于是,情感再次起伏,在痛定思痛的“我心伤悲”中,诗歌戛然而止。

与这种复杂情感相适应的,还有该诗艺术风格的起伏。或清丽,或低迷;或明快,或含蓄;或俊秀,或直切,形成了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相反相成的风格特征。正因为如此,本诗号称“绝世文情,千古常新”,老师岂可不察?

在行云流水的课堂之美中,往往以损失探究的价值为代价。

比如:学生说:“用采薇起兴的是戍卒生活的艰辛。”为什么采薇起兴能反映戍卒生活艰辛?这个追问恰恰是对标题,以及诗歌手法的求索,意义重大。

诗歌以“采薇”起兴,既是起兴,又是就近取瑜,简直妙不可言。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桑”截然不同,薇菜可食,戍卒采薇目的是充饥,由此可见戍边生活之凄苦。

薇“作”、薇“柔”、薇“刚”,不仅是时间的流逝,还是生活的恶化,再加上年老无成,成家无望,死生无常,怎不让人痛心不已?而这一切都是“玁狁之故”,怎不让人燃起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学生列举的《虻》的起兴也是如此,“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就近取瑜,不仅是叙事时间的变化,更是女子的容颜从鲜艳欲滴转为枯黄凋零的一种象征,兴中有比,比中含情,情中有叹,这是《诗经》起兴的一大特色,正好互文参读,岂不很好。

二、旁征博引,但要注意辨证分析

引用是高效的,但也是危险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引用注重了形的相似,而忽视了质的区别;在引用的过程中,我们只满足于外在的形似,却抹杀了内涵上细微的差别。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够严谨,随意比附。夸夸其谈,眼高手低,这一点,老师不能不警惕。

生:借助“薇”的成长过程表现时光的流逝十分巧妙,非常像电影镜头,体现了四季轮回。如果我是导演,我要在镜头的叠加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年少无邪的脸、青年血气方刚的脸、壮年沧桑的脸,就不再表现他的暮年了,这太残忍。老师不是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吗?

师:很有想象力。杜甫在《兵车行》里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一个士兵整个一生都在征战;“岁岁金河复玉关,年年马策与力环”(柳中庸),太悲苦了。你对《采薇》的感情基调把握得很好。

生:都是“采薇”,我们初中学的王绩的《野望》中的“长歌怀采薇”表现的却是隐逸情怀,这说明任何比兴都不能断章取义。

应该说,此处学生借助电影镜头,展示流逝的时间对戍卒的戕害,非常有想象力和创意。董老师也很赞赏,于是引用了两处诗句,来印证学生的观点。一个是说,士兵一生都在征战,头白还戍边;一个是说,士兵征战的悲苦。

这个引用看似巧妙,辨析下来,却有值得商榷之处。

确实,这两句诗都表示了厌恶戍边时间之长,哀叹征战的悲苦,正好与《采薇》合拍,构成了相似性;但仅仅是内容上的相似性还是不够的。教师引用或链接的诗句能否具有“互文”性、递进性,从而形成迁移性、矛盾性和碰撞性,尤其是内在情感的关联,这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此引用两诗的情感抒发,明显是诗人作为旁观者的情感显露,而《诗经》最大的特色就是抒情主人公的自我情感抒发,《采薇》中是戍卒的顾影自怜和自我情感宣泄,这是两者的第一点不同。第二,这两者的情感是单一的,就是反战厌战恨战,但《采薇》诗的情感明显更为复杂。很难用外在的词语意来代替内在情感的暗流涌动。

同样的道理,学生也是这样。

“生:都是“采薇”,我们初中学的王绩的《野望》中的“长歌怀采薇”表现的却是隐逸情怀,这说明任何比兴都不能断章取义。”

这个同学能够前引后联,貌似学以致用,但实质却有很大的问题。

本质上来看,两处的“采薇”,内涵都是一样。就是采薇充饥。

但后者运用了两个典故,其一就是《诗经》里的《采薇》篇,其二是古代有两个著名隐士伯夷、叔齐,他们坚持不食周粟而上山采薇充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可以解释为“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隐逸之士了。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所谓的隐逸情怀是这样来的,和采薇的比兴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三、自主学习,但要注意一以贯之

董老师此课很大的亮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如张玉新老师所言,高起点达成教学的高终点。董老师引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大容量的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不能不归功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上课伊始,董老师说:“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进行了扎实的朗读和背诵,这节课就上节课布置的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将查找到的资料和思考的结果展示出来,让我们共享学习的成果。”

此后,课堂一直就在这个框架里进行,基本上是学生的活动交流为主。课堂流程可以概括为:

第一,对比兴手法展开讨论;第二,分析《采薇》的叙事元素;第三,欣赏第四、第五诗节。

这个流程不可谓不简洁,但是也有缺憾。首先,第三点和第一、第二点不处于同一层次,分类不够严谨;其次,相对而言,把叙事元素放在最前面,也许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有益于比兴手法和诗意的把握。最后,让学生分组研讨不同的内容,是不是剥夺了学生研究其他内容的机会,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此后的自主学习交流,董老师基本退居幕后,很好的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但当第一组学生,游离出比兴的话题,老师囿于自己的分类,马上进行了干预,这个场景非常有趣。

生:另外“采薇采薇”三次比兴,有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这是一个复杂的比兴,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就是一个简单的比兴。

师:看来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两处比兴“一繁一简”。那么,在《采薇》的比兴里为什么要暗示时光的流逝?

生:时光流逝是为了表现抒情主人公思乡情感的加深。

师:一种情感总会显得失之于单纯,只有将人物的情感刻画得复杂微妙痛苦焦灼,才会有一种深沉的冲击人心的力量。这个话题我们另一组同学再探讨,我们还说比兴。

生:借助“薇”的成长过程表现时光的流逝十分巧妙,非常像电影镜头,体现了四季轮回。„„

师:很有想象力。杜甫在《兵车行》里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一个士兵整个一生都在征战;“岁岁金河复玉关,年年马策与力环”(柳中庸),太悲苦了。你对《采薇》的感情基调把握得很好。

在这段对话中,先是学生提出“采薇之作、之柔、之刚,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老师自然追问为什么要暗示时光的流逝?学生回答是“为了表现抒情主人公思乡情感的加深”。紧接着老师简析了复杂情感交织的妙处,含蓄的告诉学生不要把情感单一化,但始终没有忘记把学生自主研讨拉回到“比兴”的范畴之中。

有趣的是,当下一个学生的“镜头说”,再次把讨论引向戍卒的情感,因时光流逝而苍老的忧伤。而老师也终于忍不住引用诗歌印证学生的观点。但很快就又醒悟过来,再次干预了学生的自主研讨的走向:

师:第二组同学来谈谈《采薇》的叙事元素吧。

其实,比兴怎么可能离开情感?课堂的分块承包,有时候是人为的隔离,不仅会影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也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董老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做了可贵的探索,但放的还不够。还可以大胆一点,洒脱一些。

四、积累知识,但要注意课程意识

董老师和她的学生知识不可谓不丰富,这是读书积累产生的效果。但我觉得董老师让学生上黑板写12个月的别称,还有10种马的别称,意义不大。

一处是——

师:叙事主要集中在第二部分,我们就谈谈它,顺便问问阳月是几月,谁能把12个月的别称写在黑板上?

(生板书端月、杏月、桃月、槐月、榴月、荷月、巧月、桂月、菊月、阳月、葭月、腊月。其中有三个月学生没写出来。)

还有一处——

师:在《诗经》时代,马在人们生活中扮有重要角色,人们对它的区分也非常细致,丰富多彩的马的称呼是其重要的体现。这一小组的同学谁能上黑板写10种马的别称?

(生板书骓、骒、驹、骠、骐、骃、骝、骟、鱼、龙等。)

不如直接告诉学生十月是“阳春”,而对各类战马的描写,体现的是必胜的信念和爱国情怀,中国本来就有龙马精神之说的。让学生上黑板,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中断了逐渐展开的研讨思路,热闹活跃的研讨氛围,可谓得不偿失。

其实,这里涉及到教师的一个理念问题,知识确乎是重要的,但知识多了,可能就会转化为信息,而泛滥的信息有时候反而是有害的。一切知识如果不能上升到课程的层面,成为课程结构中的一部分,这个知识很可能就是没有价值的。

其实,这首诗作为《诗经》中很著名的一首战争诗歌,董老师没有把它放在《诗经》战争诗的背景中进行关照,成为一个有关战争的微型课程,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诗经》中的战争诗几乎全是民族之战和正义之战,这和后世的“武皇开边意未已”的战争完全不一样。这是戍卒既有思乡之情,又有战争意识的根源所在。

按照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地位来划分,《诗经》战争诗可分为四类:

一是《采薇》中的下层士卒;一是《出车》中的普通将士;一是《六月》中的最高统帅;一是《常武》中的周天子。四类人从上而下地涵概了周王朝军队的整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战争诗准确而巧妙地塑造了他们的形象,反映出他们不同的面貌和内心情怀。

《诗经》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全部隐藏起来,由抒情主人公自己去观察、感受和体验。由他自己去干预客观环境,影响事变的进程,因而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这四类抒情主人公,或有天子气象,或有全局特征,或专注于一隅,或集中于个人,淋漓尽致的展示了所属阶层的内心世界。

《采薇》从下层士卒的视角写凯旋而归。作为一个下层士卒,他的使命是奉命杀敌,诗中很少写总体形势和变化过程,主要是表现他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统治者的幽怨以及对于自己不幸遭遇的不平,特别突出的是“载饥载渴”的苦难和“莫知我艰”的孤独。其所见所闻和影响之所及,既不同于《常武》中的天子,《六月》中的统帅,也不同于《出车》中的将士,而是具有下层戍卒的独有世界。

《江汉》写召虎征伐淮夷胜利而归,《常武》写宣王命卿士南仲和皇父征伐徐国胜利而归,“将军百战未死”,诗篇洋溢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宏伟抱负,字里行间充满了欢乐和自豪。战争的胜利意味着他们官位的升迁和福禄的增加,他们的喜悦和欢乐是由衷的。

《采薇》同样也是写征伐玁狁取得胜利,但其抒情主人公的心境却截然不同。“壮士十年归”,打败了敌人,甚至是“一月三捷”,但是,胜利不但没有带给他欢乐和喜悦,反而是“岂敢定居”和“忧心烈烈”,充满了悲哀和愁怅。如果说王师军事上的胜利意味着王公贵族事业的成功,那么,对于这个普通的下层士卒而言,胜利的果实却充满了苦涩。

只有把《采薇》放在这一系列战争诗歌中,才能清晰地看出戍卒内心的苦闷和深切痛苦的来源。

董老师也尝试探讨过《诗经》描写战争对后世的影响,但后世描写战争,比如《三国演义》中描写战争,明显取法于《左传》,与《诗经》的关系并不大。

对于战争,史怀哲说得好:“善的本质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生命达到其最高度的发展。恶的本质是毁坏生命,损害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而战争作为一种极端的考验方式,必然对人性造成巨大伤害,必然带来一些人性的伦理问题。只要战争发生了,任何个体都不可能置身事外,都不可能脱离战争的损害。底层人民都是战争的受难者,真正罪恶的制造者是那些所谓的上层人物,那些战争的发起者——无论他们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无论他们有没有打着真理或者爱国的旗号。

正如弗洛姆在《爱的意识》中所说:“你爱你自己,爱你的爱人,如果这种爱不能穿越更广阔的空间,这种爱就是畸形的。”也许,这就是我们对待战争该有的态度。

4.《采薇》的边塞诗特色及影响 篇四

边塞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类型之一,其源头可追溯到《诗经》。

说到边塞诗,大家自然会想到唐代,想到高适、岑参。其实唐代只是中国边塞诗发展的高峰时期,唐代边塞诗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充分吸收继承前代边塞诗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关于边塞诗的源头有众多说法,这里我采取学界较为统一的《诗经》说,希望能够在分析边塞诗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源头进行一次探析,重点分析一下《采薇》所体现出的边塞诗特色及对我国后代边塞诗的影响。

一、简述边塞诗的特征

关于边塞诗的源头学界有这么几种说法:(1)先秦是边塞诗的萌芽时期,《诗经》中的一些战争诗就是代表作。(2)到汉代形成大一统王朝,边塞明确之后才形成边塞诗,认为第一首边塞诗当是细君公主的《黄鹄歌》。(3)源于神话传说中的《穆天子传》,认为西王母与周穆王的对话堪称边塞诗之源。毋庸置疑,这些观点都有其正确性,但具体如何判定,我们需从边塞诗的概念出发去探究核对。

对于边塞诗的概念,应从它的内容方面界定。一般说来,凡是反映和描写边塞战争、边地风光、民俗风情、诗人游边、送人出塞以及由边塞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内容的诗歌,都可以视为边塞诗。但由于我国历史悠久,不同时代疆界不同,边防要塞也就不同,所以有人认为只有明确的边塞一词产生以后才有真正的边塞诗。但众所周知,中国古汉语的特点之一就是单音词居多。我们现在通常所说“边塞”的连用,根据记载得到了汉代《汉书・晁错传》中的“守边防塞”,而在这以前,都是以“边”或“塞”或“鄙”、“封”的单字出现,但这“边”毫无疑问就是指国的四周与邻国接壤的地区,“塞”指边地中显要的地方,所谓边防要塞的概念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边塞概念基本相同,所以我认为对边塞诗的界定主要看其所描写的风物、战争是否为边塞地区,而不同的边塞地区的界定得具体分析,就拿战争诗来说,得是对外的战争而不能是内部平定叛乱的战争;就闺怨诗来说,必须是由边塞行役而引发的征夫的哀思,思妇的幽怨,而非普通的游子思妇的浅歌低吟,显然后者不能算作边塞诗,所以关键点就在于是否是有关边塞,在我看来,有相对稳定的国家政权机构,有一定疆域,对内对外都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明确边防态度的独立国家政权,它的对外战争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为内容的诗作都可算作边塞诗。对边塞诗内容的研究,前辈早有丰富的论证,在这里,我仅列举以下主要观点:(1)歌颂将士或诗人出塞从军保家卫国的英雄主义精神,《诗经》中的《六月》。(2)反映旷日持久的边塞战争给戍卒带来的痛苦,揭露穷兵黩武的开边战争给士兵和家庭带来的不幸灾难。如《诗经》中《君子于役》。(3)描写边地奇异风光,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诗序》说:“《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遣戍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而《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周时周边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猃狁、西戎、荆蛮、淮蛮、徐戎等部落,常常侵犯周朝边界,为此周朝不得不进行自卫反击。无论是何种说法都可说明《采薇》是周时对西北猃狁的一次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现在我们就通过回归原文来分析一下在《采薇》中体现的主题多样性。

二、《采薇》的多样主题

《采薇》全篇共6节,这6小节可分为两部分,也可分为三个部分,在这里我觉得按三部分划分更易于理解。其中第1―3节是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薇菜起兴向读者展示一群长期在外征战的戍卒在艰辛的战斗生活中对家乡无尽的思念。前三章通过叙写薇菜的变化“作止”“柔止”“刚止”来暗喻时间的变化,由出芽、柔嫩到坚硬表面上是戍卒采薇菜充饥反映戍卒生活的艰辛,而其实内含时光流逝,不得归乡的痛苦。紧接着的“心亦忧止”即是最好的明证,并且还是“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连一封家书都无法书写,痛苦哀怨之情溢于言表。戍卒长期戍守在外无法回家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但他们将这一切都归咎于“猃狁之故”,并不因自己的处境而有所懈怠。只因“王事靡”而“不遑启处”,这就说明戍卒拥有强烈的正义之心,保家卫国的爱国之心。并且这一点只在第二部分4―5节中回忆紧张的战斗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印证,如果说第一部分流露出的是伤感痛苦的哀怨之情,那么到了第二部分完全被高昂的爱国热情所替代。首先“彼尔维何?维棠之华”开头以棠棣之华起兴,暗示在战事紧急的情况下,将士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接着描写军队装备精良、军容整饬。通过“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描写军队战车战马的壮观。在如此壮观盛大的军车的指挥带领下戍卒奋勇争先。“岂敢定局?一月三捷”写出了战事的频繁,战争的壮烈以及取得胜利的喜悦。紧接着又描写战争指挥者华丽的装备“四牡”“四牡翼翼”“象弭鱼服”等。“岂不日戒,猃狁空棘”写出由于战事紧急戍卒不敢懈怠,体现出的是舍身忘我的保家卫国的战斗热情。其基调是高昂热烈的。第三部分为第6节,其中有最为大家熟悉,历来被人称道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原始》也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时事,别有深情,不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旋,生还,乐矣,何哀之有邪?”被认为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的诗歌美学境界。如“昔”字领起对过往的回忆,而“杨柳依依”描写出柳丝在风中飘舞的动感,写出了当时春光的明媚,也点明了离别的时间。“往矣”则说明了离别的在即,风景如此美好面临的却是离家别亲,怎能不让人更加伤怀。一片好景本该共同赏玩而此时却离别在即,悲伤之情更深一层。更妙的在下一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今”一方面对照了上文的“昔”字,现在我打了胜仗归来,却不再是当时的春光明媚“杨柳依依”,而是“雨雪霏霏”,本该喜悦的回归之情似乎也被这漫天飘舞的雪花所掩盖,也蒙上一层伤感之情,更因长期在外戍边打仗,物是人非,令人不忍猝读。一起奋战的同伴已埋骨他乡,自己独自生还,已有一丝的哀愁,更因遥想家中久别的妻子儿女,这一切都不能不让人思索感慨万千。而这一切的所思所感都是在归乡途中,且还面临着“载渴载饥”的困境,本来就会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恐惧,更何况现在是如此的狼狈不堪,怎能不感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综上所述,它至少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戍卒采集薇草充饥说明生活的艰辛;战事频繁,戍卒思归之情以及抗击外侮的决心等,第一部分是哀怨艰辛的悲歌,第二部分就是热烈激昂的战歌,第三部分则是深沉回忆的哀歌,是一首由多种乐器配合演奏的交响曲。

通常人们喜欢把《采薇》当做《诗经》中厌战诗的代表作,或者说较多的是谈论它的厌战主旨,我认为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说它厌战主要是建立在对戍边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浓郁的思乡之情的探讨之上的。这种厌战的根源可以从中华民族或者是周人的心理去挖掘,周时中原地区是农耕区,普遍的都存有安土重迁、渴望和平稳定的心理意识,所以自然就会厌弃战争。周人虽然厌战,但并不畏惧战争。所以在猃狁南下入侵时,周人并没有畏惧退缩,而是积极加入战斗,并把自己“靡室靡家”的苦难归咎于猃狁,得出“猃狁之故”,这就足以说明《采薇》作为边塞诗体所现出的边塞诗的主题―爱国主义,所以说爱国主义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心理土壤中,是华夏民族弘扬其雄强气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凝聚、发展、生存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前面已经提到过有人将《采薇》定义为厌战,我认为它有一定的正确性。首先周人厌战,但并不惧怕战争这是肯定的,但如果长期在外征战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这就跟周人的伦理意识和安土重迁观念相违背。再者,他们对家园故土的深切怀念与眷恋是造成这首诗整体上有一层伤感情绪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再加上在《采薇》中将士还面临其他的困难,如军备供应不足而不得不采野草充饥,战事紧急随时可能遭遇死亡的威胁,更加深了诗中的悲伤之情。尤其是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千古绝唱。在今昔的景物对比中主人公的感情也通过这“雨雪霏霏”而自然流露,“杨柳依依”的喜悦之感被离别悲伤之感替代。“雨雪霏霏”的悲凄之情更夹杂着战胜回归的喜悦之情,使欢娱之情更加深沉以至全给人一种悲慨苍凉之感,所以说《采薇》定义为厌战诗不无道理,把感伤主义作为它的情感内蕴,也是经得起考验的。

三、《采薇》对后代边塞诗的影响

首先,在主题上看,《采薇》主题的.多样性就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如它表现戍卒生活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就开启了后代描写边地生活艰辛和戍卒思乡的诗歌的先河,如汉代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主要描写修筑长城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和不幸,无疑是对《采薇》中戍卒艰辛生活的反映,那种不幸和痛苦的延续。到了中唐,盛唐气象开始消退,诗中描写戍卒生活艰辛和悲伤情感的诗作增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益的边塞诗。

其次,从表现方法上看,《诗经》中的边塞诗多以叙事为主,主体感情通过具体的叙述和特定场景的描绘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在《采薇》中,戍卒生活的艰辛和浓郁的思乡之情就是通过戍卒采集薇菜这一特定场景和薇菜这一特定植物的生长变化而表现出来的。这一手法为后来许多诗歌所继承,如李益的名作《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典型地将戍卒的思乡之情通过对边塞夜晚景色的描写以及听到芦管之声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章的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更为深远,如梁代萧子显的《燕歌行》就是受《采薇》最后一章的影响。

再次,《采薇》主题的多样性从整体上看对后代边塞诗也是影响深远。高适的名篇《燕歌行》就是典型代表,既有将士战斗的激烈,又有军中苦乐不均以及征人思妇的相思,更有对戍守的将军的辛辣讽刺。

5.《别赋》译文及注释 篇五

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别离啊。何况秦国吴国啊是相去极远的国家,更有燕国宋国啊相隔千里。有时春天的苔痕啊刚刚滋生,蓦然间秋风啊萧瑟初起。因此游子离肠寸断,各种感触凄凉悱恻。风萧萧发出与往常不同的声音,云漫漫而呈现出奇异的颜色。船在水边滞留着不动,车在山道旁徘徊而不前,船桨迟缓怎能向前划动,马儿凄凉地嘶鸣不息。盖住金杯吧谁有心思喝酒,搁置琴瑟啊泪水沾湿车前轼木。居留家中的人怀着愁思而卧,恍然若有所失。映在墙上的阳光渐渐地消失,月亮升起清辉洒满了长廊。看到红兰缀含着秋露,又见青楸蒙上了飞霜。巡行旧屋空掩起房门,抚弄锦帐枉生清冷悲凉。想必游子别离后梦中也徘徊不前,猜想别后的魂魄正飞荡飘扬。

所以离别虽给人同一种意绪,但具体情况却不相同:

至于像高头骏马配着镶银的雕鞍,漆成朱红的车驾饰有采绘的轮轴,在东都门外搭起蓬帐饯行,送别故旧于金谷名园。琴弦发出羽声啊箫鼓杂陈,燕赵的悲歌啊令美人哀伤;明珠和美玉啊艳丽于晚秋,绫罗和纨绮啊娇媚于初春。歌声使驷马惊呆地仰头咀嚼,深渊的鱼也跃出水面聆听。等到分手之时噙着泪水,深感孤单寂寞而黯然伤神。

又有自惭未报主人恩遇的剑客,和志在报恩的少年侠士,如聂政击杀韩相侠累、豫让欲刺赵襄子于宫厕,专诸杀吴王、荆轲行刺秦王,他们舍弃慈母娇妻的温情,离开自己的邦国乡里,哭泣流泪地与家人诀别,甚至擦拭泪血互相凝视。骑上征马就不再回头,只见路上的尘土不断扬起。这正是怀着感恩之情以一剑相报,并非为换取声价于黄泉地底。钟磬震响吓得儒夫脸色陡变,亲人悲恸得尽哀而死。

有时候边境发生了战争,挟带弓箭毅然去从军。辽河水一望无际,雁门山高耸入云。闺房里风晴日暖,野外道路上绿草芬芳。旭日升临天际灿烂光明,露珠在地上闪耀绚丽的色彩,透过红色的雾霭阳光分外绚烂,映入春天草木的雾气烟霞弥漫。手攀着桃李枝条啊不忍诀别,为心爱的丈夫送行啊泪水沾湿了衣裙。

至于一旦到达绝远的国度,哪里还有相见的日期。望着高大的树木啊记下这故乡旧里,在北面的桥梁上啊诀别告辞。送行的左右仆从啊魂魄牵动,亲戚宾客啊落泪伤心。可以铺设树枝而坐啊把怨情倾诉,只有凭借杯酒啊叙述心中的伤悲。正当秋天的大雁啊南飞之日,正是白色的霜露啊欲下之时,哀怨又惆怅啊在那远山的弯曲处,越走越远啊在那长长的河流边。

又如郎君住在淄水西面,妾家住在黄河北岸。曾佩带琼玉一起浴沐着晨光,晚上一起坐在香烟袅袅的金炉旁。郎君结绶做官啊一去千里,可惜妾如仙山琼草徒然芬芳。惭对深闺中的琴瑟无心弹奏,重帷深掩遮暗了高阁上的流黄。春天楼宇外关闭了青翠的苔色,秋天帷帐里笼罩着洁白的月光;夏天的竹席清凉啊白日迟迟未暮,冬天的灯光昏暗啊黑夜那么漫长!为织锦中曲啊已流尽了泪水,组成回文诗啊独自顾影悲伤。

或有华山石室中修行的道士,服用丹药以求成仙。术已很高妙而仍在修炼,道已至“寂”但尚未得到真情。一心守炼丹灶不问世事,炼丹于金鼎而意志正坚。想骑着黄鹤直上霄汉,欲乘上鸾鸟飞升青天。一刹那可游 行可万,天上小别人间已是千年。唯有世间啊看重别离,虽已成仙与世人告别啊仍依依不舍。

下界有男女咏“芍药”情诗,唱“佳人”恋歌。卫国桑中多情的少女,陈国上宫美貌的春娥。春草染成青翠的颜色,春水泛起碧绿的微波,送郎君送到南浦,令人如此哀愁情多!至于深秋的霜露像珍珠,秋夜的明月似玉珪,皎洁的月光珍珠般的霜露,时光逝去又复来,与您分别,使我相思徘徊。

所以尽管别离的双方并无一定,别离也有种种不同的原因,但有别离必有哀怨,有哀怨必然充塞于心,使人意志丧失神魂滞沮,心理、精神上受到巨大的创痛和震惊。虽有王褒、扬雄绝妙的辞赋,严安、徐乐精深的撰述,金马门前大批俊彦之士,兰台上许多文才杰出的人,辞赋如司马相如有“凌云之气”的美称,文章像驺奭有“雕镂龙文”的名声,然而有谁能描摹出分离时瞬间的情状,抒写出永诀时难舍难分之情呢!

注释

(1)黯然:心神沮丧,形容惨戚之状。销魂,即丧魂落魄。

(2)秦吴:古国名。秦国在今陕西一带,吴国在今江苏、浙江一带。

绝国:相隔极远的邦国。

(3)燕宋:古国名。燕国在今河北一带,宋国在今河南一带。

(4)蹔:同“暂”。

(5)逶迟:徘徊不行的.样子。

(6)櫂(zhào):船桨,这里指代船。

容与:缓慢荡漾不前的样子。

讵前:滞留不前。此处化用屈原《九章·涉江》中“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的句意。

(7)掩:覆盖。

觞(shāng):酒杯。

御:进用。

(8)横:横持;阁置。

玉柱:琴瑟上的系弦之木,这里指琴。

沾:同“沾”。

轼:成前的横木。

(9)怳(huǎng):丧神失意的样子。

(10)沈彩:日光西沉。沈,同“沉”。

(11)楸(qiū):落叶乔木。枝干端直,高达三十米,古人多植于道旁。

离:即“罹”,遭受。

(12)曾楹(yíng):高高的楼房。曾,同“层”。楹,屋前的柱子,此指房屋。

揜(yǎn):同“掩”。

锦幕:锦织的帐幕。二句写行子一去,居人徘徊旧屋的感受。

(13)踯躅(zhízhú):徘徊不前的样子。

(14)意:同“臆”,料想。

飞扬:心神不安。

(15)万族:不同的种类。

(16)龙马:据《周礼·夏官·廋人》载,马八尺以上称“龙马”。

(17)朱轩:贵者所乘之车。

绣轴:绘有彩饰的车轴。此指车驾之华贵。

(18)帐饮:古人设帷帐于郊外以饯行。

东都:指东都门,长安城门名。《汉书·疏广传》记载疏广告老还乡时,“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帐东都门,送者车数百辆,辞决而去。”

(19)金谷:晋代石崇在洛阳西北金谷所造金谷园。史载石崇拜太仆,出为征虏将军,送者倾都,曾帐饮于金谷园。

(20)羽:五音之一,声最细切,宜于表现悲戚之情。琴羽,指琴中弹奏出羽声。

张:调弦。

(21)燕赵:《古诗》有“燕赵多佳人,美者额如玉”句。后因以美人多出燕赵。

(22)上春:即初春。

(23)驷马:古时四匹马拉的车驾称驷,马称驷马。

仰秣(mò):抬起头吃草。语出《淮南子·说山训》:“伯牙鼓琴,驷马仰秣。”原形容琴声美妙动听,此处反其意。

(24)耸:因惊动而跃起。

鳞:指渊中之鱼。语出《韩诗外传》:“昔者瓠巴鼓瑟而潜鱼出听。”

(25)造:等到。

衔涕:含泪。

(26)寂漠:即“寂寞”。

(27)惭恩:自惭于未报主人知遇之恩。

(28)报士:心怀报恩之念的侠士。

(29)韩国:指战国时侠士聂政为韩国严仲子报仇,刺杀韩相侠累一事。

赵厕:指战国初期,豫让因自己的主人智氏为赵襄子所灭,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挟匕首欲刺死赵襄子一事。

(30)吴宫:指春秋时专诸置匕首于鱼腹,在宴席间为吴国公子光刺杀吴王一事。

燕市:指荆轲与朋友高渐离等饮于燕国街市,因感燕太子恩遇,藏匕首于地图中,至秦献图刺秦王未成,被杀。高渐离为了替荆轲报仇,又一次入秦谋杀秦王事。

(31)沥泣:洒泪哭泣。

(32)抆(wěn):擦拭。抆血,指眼泪流尽后又继续流血。

(33)衔感:怀恩感遇。衔,怀。

(34)买价:指以生命换取金钱。

泉里:黄泉。

(35)金石震:钟、磬等乐器齐鸣。原本出自《燕丹太子》:“荆轲与武阳入秦,秦王陛戟而见燕使,鼓钟并发,群臣皆呼万岁,武阳大恐,面如死灰色。”

(36)“骨肉”句:语出《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刺杀韩相侠累后,剖腹毁容自杀,以免牵连他人。韩国当政者将他暴尸于市,悬赏千金。他的姐姐聂嫈说:“妄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于是宣扬弟弟的义举,伏尸而哭,最后在尸身旁边自杀。骨肉,指死者亲人。

(37)负羽:挟带弓箭。

(38)辽水:辽河。在今辽宁省西部,流经营口入海。

(39)雁山:雁门山。在今山西原平县西北。

(40)耀景:闪射光芒。

(41)腾文:指露水在阳光下反射出绚烂的色彩。

(42)镜:照耀。

朱尘:红色的尘霭。

照,日光。烂,光彩明亮而绚丽。

(43)袭:扑入。

青气:春天草木上腾起的烟霭。

烟煴(yīnyūn):同“氤氲”。云气笼罩弥漫的样子。

(44)爱子:爱人,指征夫。

(45)讵:岂有。

(46)乔木:高大的树木。王充《论衡·佚文》:“睹乔木,知旧都。”

(47)“决北”句:语出《楚辞·九怀》。

(48)班:铺设。

荆:树枝条。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楚国伍举与声子相善。伍举将奔晋国,在郑国郊外遇到声子,“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后来人们就以“班荆道故”来比喻亲旧惜别的悲痛。

(49)尊:同“樽”,酒器。

(50)湄:水边。

(51)淄右:淄水西面。在今山东境内。

(52)河阳:黄河北岸。

(53)琼佩:琼玉之类的佩饰。

(54)二句回忆昔日朝夕共处的爱情生活。

(55)绶:系官印的丝带。结绶,指出仕做官。

(56)瑶草:仙山中的芳草。这里比喻闺中少妇。

徒芳:比喻虚度青春。

(57)晦:昏暗不明。

流黄:黄色丝绢,这里指黄绢做成的帷幕。这一句指为免伤情,不敢卷起帷幕远望。

(58)春 宫:指闺房。

閟(bì):关闭。

(59)簟(diàn):竹席。

(60)釭(gāng):灯。以上四句写居人春、夏、秋、冬四季相思之苦。

(61)“织锦”二句:据武则天《璇玑图序》载:“前秦苻坚时,窦滔镇襄阳,携宠姬赵阳台之任,断妻苏惠音问。蕙因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宣,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名曰《璇玑图》以寄滔。”一说窦韬身处沙漠,妻子苏惠就织锦为回文诗寄赠给他(《晋书·列女传》)。以上写游宦别离和闺中思妇的恋念。

(62)傥(tǎng):同“倘”。

华阴:即华山,在今陕西渭南县南。

上士:道士;求仙的人。

(63)服食:道家以为服食丹药可以长生不老。

还山:即成仙。一作“还仙”。

(64)寂:进入微妙之境。

传:至,最高境界。

(65)丹灶:炼丹炉。

不顾:指不顾问尘俗之事。

(66)炼金鼎:在金鼎里炼丹。

(67)骖(cān):三匹马驾车称“骖”。

鸾:古代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68)少别:小别。

(69)谢:告辞,告别。以上写学道炼丹者的离别。

(70)下:下土。与“上士”相对。

芍药之诗:语出《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以芍药。”

(71)佳人之歌:指李延年的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72)桑中:卫国地名。

上宫:陈国地名。

卫女、陈娥:均指恋爱中的少女。《诗经·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73)渌(lù)波:清澈的水波。

(74)南浦:《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后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75)珪(guī):一种洁白晶莹的圆形美玉。

(76)别方:别离的双方。

(77)名:种类。

(78)盈:充盈。

(79)折、惊:均言创痛之深。

(80)渊:即王褒,字子渊。

云:即扬雄,字子云。二人都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

(81)严:严安。

乐:徐乐。二人为汉代著名文学家。

(82)金闺:原指汉代长安金马门。后来为汉代官署名。是聚集才识之士以备汉武帝诏询的地方。

彦:有学识才干的人。

(83)兰台:汉代朝廷中藏书和讨论学术的地方。

(84)凌云: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汉武帝赞誉为“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6.《望岳》原文、注释及翻译 篇六

《望岳》原文、注释及翻译1

《望岳》原文岱宗夫如何⑴?齐鲁青未了⑵。

造化钟神秀⑶,阴阳割昏晓⑷。

荡胸生层云⑸,决眦入归鸟⑹。

会当凌绝顶⑺,一览众山小⑻。

注释

⑴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⑵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⑶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⑷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⑸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⑹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⑺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⑻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望岳》翻译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望岳》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望岳》原文、注释及翻译2

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同: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的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美好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望着那升腾的层层云气,心胸摇荡;睁大眼睛远望归鸟回旋入山,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

注释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赏析

这首”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景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怎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写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句中,是个新大,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描写泰山的近景。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胸,这力胸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胸,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大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为了看够,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说明已是薄暮时分作者还未曾离去。其中蕴藏着”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景美之情。

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以”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望岳》原文、注释及翻译3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⑴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⑵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⑶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⑷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⑸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⑹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⑺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⑻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

上一篇:爱吃的表弟小学生优秀作文400字下一篇:试论挪用公款罪的若干实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