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共8篇)
1.葡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一
富硒刺葡萄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
告
富硒刺葡萄,属东亚种群,抗逆性强、丰产性好,亩产量达2000公斤左右,高的可达4000-5000公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富硒刺葡萄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果穗圆锥形,果粒中等、圆形,皮紫黑色,果肉汁浓味淳,甘甜鲜美。含糖量高达%,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克中维生素c含量达36毫克,每公斤含钾908毫克、铁毫克、锰毫克。树势生长势强、抗病虫,适宜于阴凉山区栽培,以海拔500米左右为最宜,因其枝梢均带刺,并且采取富硒种植因此而得,葡萄产业作为我乡特色主导产业,在全乡
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葡萄种植面积占全乡种植总面积的15%。可以说,葡萄产业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全乡经济发展大局。为把大桥江乡葡萄产业做大做强,我深入各葡萄种植专业组、种植大户及外地葡萄酒生产企业开展了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富硒刺葡萄适宜栽培区是10℃的年活动积温3800℃以上,无霜期180天以上,年降水量500600mm,年日照时数2300小时以上。有灌溉条件的壤土、沙壤土即可。大桥江乡恰位于海拔850m以下地区,生态气候指标全部符合富硒刺葡萄生长发育的要求,属最佳适宜地区,发展葡萄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全乡种植面积达2000亩,覆盖全乡10个行政村,年产量达8000吨,经过近几年的栽植实践,大桥江乡富硒刺葡萄种植技术日益成熟、效益良好、前景广阔,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大桥江乡富硒刺产业发展大致可为分三个阶段:
1、20032004年为政府号召、群众尝试阶段。主要表现为政府虽大力倡导发展葡萄产业,但绝大部分群众畏于投资大,技术含量要求高,看不到市场前景,仅有部分农户零星栽植,尚未形成规模。
2、20042005年为葡萄建园成效凸显,群众大面积栽植阶段。主要表现为初期栽植的果农,富硒刺葡萄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单位面积效益是种植水稻的六七十倍,群众诱于可观的利润,纷纷栽植,富硒刺产业初步形成。
3、2006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主要体现在栽植面积成倍收长,产业规模进一步形成。截止2011年底,仅大桥江村葡萄种植面积达600余亩。其中种植大户杨大和通过集约土地种植富硒刺葡萄10余亩,年经济效益达8万余元,产业规模初步形成。
(二)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富硒刺葡萄的管理相较其他产业技术含量要求较高,通过县农业局农技专家指导,特
别是乡葡萄协会对果农的培训、实地讲解、示范,使我乡广大果农管理技术日臻成熟,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新型果农纷纷涌现,果园单产及果品商品率显著提高。加之近年富硒刺葡萄市场价格看好,群众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富硒刺葡萄产业日渐成为乡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也日益成为我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一村一品战略的典型。
(三)主导地位初步形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富硒刺葡萄产业在我乡的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物质基础和经济后盾。同时也促进了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广大果农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务农,科学种田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富硒刺葡萄产业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发展主导产业的引擎机。
二、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
(一)品种结构较单一,市场竞争优势不强。90%为中熟品种,缺乏早熟、晚熟品种。采摘期比较集中,周期短,不利于拉开时间差,提高葡萄价格。成熟期销售压力大;葡萄贮藏、包装、运输等技术跟不上,市场竞争力较低。
(二)技术开发滞后,优质苗木供应不足。与悠久的种植历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乡在葡萄新品种引进上基本属于空白,无法提供优质苗木进行品种更新。由于技术支持不够、优质苗木无法自给,导致个别村从外地引进的苗木质量无法保证或品种不对路,死苗现象时有发生。
(三)管理方式落后,种植规模发展受限。葡萄种植投入期较长,产前投入大。在成熟期前,每亩地投入至少在5000元左右。同时,由于葡萄种植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费工、费时,而目前农民种植主要采取以家庭为主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规模化种植的需要。
(四)品牌知名度还不高,产业竞
争力不强。目前,我乡鲜食葡萄没有统一包装,缺乏终端销售网络;葡萄酒生产企业缺乏,宣传不到位,后期维护跟不上,品牌建设力度不够,无法形成对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产业档次、效益和竞争力不高。
三、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土地集约,扩大种植规模。在巩固目前鲜食葡萄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围绕做强葡萄酒产业,重点通过土地集约加快葡萄种植示范区建设。按照县委政府发展集约高效农业,培育新型工业集群,建设长寿旅游名县的要求,积极推进葡萄产业的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以 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标准模式为主的种植基地建设。计划到2012年,大桥江乡实现建设富硒刺葡萄功能示范区4000亩。
(二)加快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条。改变以前重鲜食轻酿酒、重种植轻生产的做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葡萄协会为主体,加
快发展葡萄附加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葡萄酒加工业,把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预计在2012年通过招商引资引入葡萄酒加工企业,签订统一购销合同,提高葡萄种植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加示范区在葡萄销售中的话语权,降低市场风险,增加群众收入,丰富产业发展内涵。重点搞好上三区大桥江、托冲、文昌阁三个乡镇的富硒刺葡萄生产项目建设,把上三区三个乡镇打造成富硒刺葡萄生产三角区。
(三)加强产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葡萄产业发展在乡域经济发展中已占有绝对比重,但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多依靠长期的经验进行种植,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利用葡萄协会种植大户开展技术培训的同时,乡党委政府把统一规划葡萄种植技术培训工作,输血与造血并重,努力培养学得了、干得好的技术型和营销管理型专业人才。二是高度重视品牌化经营。品牌已经成为决
定产业和产品档次及效益的关键性因素。要大力推进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培育、维护富硒刺葡萄品牌。以葡萄酒品牌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加大宣传投入,强化市场营销,提高产品知名度,打造1-2个在全县及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三是加快葡萄保鲜库建设。建设葡萄保鲜库,可以实现葡萄的错季销售,提高农民收入。
(四)在调优结构上狠下功夫。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选择和搭配品种,重点发展晚熟和中熟优质鲜食葡萄,适度发展早熟葡萄。引导果农调整种植结构,加强对果农的培训力度,增强科技管理含量,努力提高果实商品率。积极发挥中介组织乡葡萄协会的作用,在加强对果农培训、技术指导的同时,积极联系大型果品批发企业与农户签定购销式合同,发展订单式农业,切实解决果品销售难的问题,解除果农的后顾之忧。
2.葡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二
实践证明云南(如迪庆产区)是可以种植酿酒葡萄的,已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葡萄酒品牌,如太阳魂、香格里拉等高端品牌。云南省特殊的立体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成就了云南葡萄的高品质,使其在葡萄酒酿造方面发展迅速并具备广阔而良好的发展前景。
1 云南发展酿酒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有利条件
1.1 云南省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优势
云南省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高海拔,低纬度,葡萄产区平均海拔1 500 m左右。其主要气候类型为高原季风气候,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四季如春,冬暖夏凉。降水充沛,干湿季分明,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5~10月为雨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有效积温高,光照充足,紫外线强,气候凉爽,因此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色素的形成和芬香物质的积累[2],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早熟的酿酒品种可以在6月下旬成熟,晚熟品种可在7月中旬成熟。云南省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壤为偏酸性的红壤,土壤母质由砾岩和白岩风化而成,土壤结构疏松,含有较多的砾石和砂,透气性好,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适宜葡萄种植。
1.2 政府的大力扶持
为推动云南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化发展,近年来云南相关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强质量管理,培育、打造龙头企业,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产、供、销及加工一体化的产销模式,促进了葡萄种植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并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葡萄产业发展。
1.3 大型企业的投资和科研机构的加入促进了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
云南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由金六福投资有限公司控股以来,公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生产、销售“香格里拉葡萄酒”“大藏秘青稞干酒”,香格里拉顶级高原葡萄酒可比肩法国波多尔红酒。“太阳魂”酒业公司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等单位合作,坚持采用云南地产葡萄资源酿制优质葡萄酒,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确保了原料质量,从而酿制出优质的葡萄酒。
2 云南酿酒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云南省葡萄与葡萄酒主要产区介绍
云南省酿酒葡萄品种主要有玫瑰蜜、赤霞珠、梅鹿辄、霞多丽、烟73、法国野等,主要种植区有红河的弥勒,迪庆的德钦,楚雄的永仁、宾川,文山的丘北,昆明的富民、东川,曲靖的陆良,大理的宾川等[3]。云南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的“云南红”以特有的品质取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云南红”有力推动了弥勒地区葡萄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优化了当地的产业结构。云南一个极具特色的葡萄酒产区是迪庆高原产区,迪庆产区位于“三江并流”的河谷腹地,葡萄产区绵延澜沧江、金沙江两岸数百里,葡萄园与梅里雪山遥遥相望,终年受高山积雪融水灌溉,是真正的绿色有机葡萄产区。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太阳魂酒业有限公司在迪庆高原产区均有自己的优质葡萄基地,而且赤霞珠葡萄的产量和质量还在逐年稳步提高[4,5]。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原系列干红在各项国际葡萄酒大赛中屡获大奖,充分印证了云南德钦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在丘北举办的“中食协2012全国葡果酒行业年会”上李华提出的“大香格里拉世界优质葡萄产区”正式通过论证,覆盖了西藏、云南、四川等广大地区。而太阳魂酒业有限公司利用迪庆产区的赤霞珠葡萄酿制出了品质优良的冰葡萄酒,这里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4,5]。
2.2 云南省葡萄酒产区的规划与发展
“云南红酒庄之旅”的旅游概念是云南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的创办理念,使葡萄酒庄成为旅游观光园,并有效地传播了葡萄酒文化,对企业和品牌的宣传以及弥勒的旅游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并且弥勒县将在已有的生态葡萄园的基础上,筹资打造一条温泉、美酒弥漫15.3 km的葡萄观光大道,这将更加有助于弥勒产区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2012年,云南省政府通过了由太阳魂集团发起的《云南民族地区百家高山葡萄中国好酒招商网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该项目由云南太阳魂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将组建云南太阳魂百家高山葡萄酒庄投资有限公司,以梅里酒庄和普者黑酒庄为龙头,采取多种经营形式,形成云南“百家高山酒庄联盟”。
2.3 进军电子商务平台,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上销售的发展越来越快,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认为“目前国内电子商务已进入细分化发展阶段,对于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公司均是机会”[6]。同样,对于酒类电子商务营销也是一个机会。传统的酒类营销代理商是分级的,经过各层环节,酒类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价格至少翻一倍。而酒类电子商务可以省掉这些中间环节保证给消费者提供优质、低价的产品,把实惠留给消费者。
2012年5月25日,云南红葡萄产业集团公司与酒仙网在弥勒云南红酒庄举行合作签约,正式宣布拓展全国市场,进军电子商务,标志着云酒电商时代的来临。云南红是云南省首家与酒仙网合作的云酒品牌。云南红借助酒仙网这个初具规模的平台拓宽了自己的销售渠道,而酒仙网也使得自身的酒类品牌更丰富,使双方达到双赢的局面。云南省其它的酒类品牌应以此为借鉴,达到宣传自身酒文化,使酒类销售渠道多元化的目的。
2.4 葡萄酒文化与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
目前的中国已成为波尔多葡萄酒最大的进口国,面对国外葡萄酒在国内市场的进入及国内大品牌张裕、长城等在葡萄酒市场中所占的大份额,在广告宣传中使消费者印象深刻、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将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融化于葡萄酒文化中,使葡萄酒产生神秘、古朴、原始的韵律,打造出自己的个性。“云南红”则依靠独特的地域风情,在设计上突出了阿娜多姿的少数民族人物和服饰,营造了“神秘之酿,世纪之梦”氛围,打造出浪漫、传奇又不失时尚的独特内涵,让消费者一见钟情[7]。
3 云南省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就中国葡萄酒市场现状而言,张裕、长城、王朝处于三足鼎立的状态,其它的葡萄酒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还是比较少的。作为我国酿酒葡萄新兴产区,与国际和国内其它的葡萄酒企业历史相比,云南的葡萄酒企业历史较晚,并且云南省葡萄酒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企业数量少,目前知名度较大的只有“太阳魂”“香格里拉”和“云南红”,且品牌知名度有一定的局部性、地区性。但由于云南特殊的低纬度、高海拔及立体气候变化很大的生态条件,其发展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
3.1 走高标准、高起点之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文化的深入传播和葡萄酒消费市场的积极培育,产品高端化成为葡萄酒行业的重要趋势,葡萄酒品质稳步提高,不能盲目地只求数量不求品质。要合理地确定酿酒葡萄基地的规模,服从葡萄酒市场的供求关系,走高标准、高起点的葡萄种植基地之路,使国际葡萄庄园的建设标准与云南特色相结合,这样才能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例如香格里拉的高原系列干红葡萄酒其葡萄原料赤霞珠的产量4 500 kg·hm-2左右,可谓粒粒精华,酿出的葡萄酒确为精品。
3.2 强化原产地域保护意识
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按照传统工艺所生产的产品,其质量、特色或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原产地域特征,获得原产地域保护的产品将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知识产权保护。葡萄酒的品质靠的是“三分酿造,七分原料”,葡萄酒产品的好坏受到酿酒葡萄的决定性影响,特定的地理环境会造就出酿酒葡萄不同的品性和质量。申请“原产地区域保护”,使葡萄酒产品带上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的光环会使产品更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目前云南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已做到了这一点。
3.3 因地制宜,适地适种
云南省气候类型复杂多变,各地海拔也分布不均,由于各个葡萄种植区条件的微小差异,就会导致酿酒葡萄品种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品质,虽然差异不是很大,但我们应最大化地展现出酿酒葡萄品质。云南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利用弥勒产区的水晶葡萄酿造出了“水晶干白”,且在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中荣获大赛金奖。根据杨明挚等人的叶绿素荧光分析法分析,赤霞珠葡萄在云南省高海拔的斯农地区比定植在丘北地区具有更强的光调节保护机制[8]。冰酒的酿造基地德钦海拔2 000 m以上,面积较小,特殊的环境才能造就出高品质的酿酒葡萄,所以要因地制宜,适地适种,使酿酒葡萄的品质完美地呈现出来。
总之,依靠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和民族特色条件,依据李华研究团队论证的“大香格里拉世界级优质葡萄产区”区划结果,本着“小酒庄、大产业”发展思路,争取政府优惠的扶持政策,云南省葡萄和葡萄酒的发展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华,王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小酒庄,大产业[J].酿酒科技,2010(12):99-101.
[2]刘加强,汪荣,张加魁.云南高原葡萄种植公司二万亩酿酒葡萄示范基地建设[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0(4):40-42.
[3]马春花,邵建辉,蔡建林,等.极具特色的云南葡萄与葡萄酒[J].酿酒科技,2011(7):123-125.
[4]张宁.云南葡萄与葡萄酒产区[J].中国酒,2008(1):70-71.
[5]杨明挚,康登昭,蒋通,等.云南高原酿酒葡萄的特点及梅里冰葡萄酒成分分析[J].酿酒科技,2007(10):37-39.
[6]唐勃.电子商务助力酒香飘出“深深酒巷”[J].信息与电脑,2012(3):91-94.
[7]赵文慧.精细营销为云南红品牌增“色”[J].经营者,2004(5):184-185.
3.葡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三
【摘要】云南是优秀的葡萄与葡萄酒产区,也是旅游、文化大省,本文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主题,从论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是最具备产业融合发展时代特征的战略性产业入手,分析了葡萄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提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探索创新等促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葡萄与葡萄酒;旅游;文化;融合;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1.011
近年来,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旅游文化产业也充满活力、方兴未艾,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那么,有着朝阳产业称号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起着龙头作用的旅游文化产业能否融合发展?二者怎样融合发展?下面,笔者以云南省为例,谈谈自己的观点以求教于同仁。
一、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产业特征分析
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是一个高度复合的产业,和农业、工业、服务业、文化业(也被称之为第四产业)关联度高,与四大产业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开始破题。2015年6月,在第二届中国葡萄酒论坛上,中国酿酒大师、山东滨州医学院刘树琪教授首次提出“葡萄酒+”,来论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问题[1]。
笔者认为,“葡萄酒+”实质上是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向其关联产业融合、延伸。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向其它产业渗透力大、融合速度快、延伸能力强,极易形成葡萄酒旅游、葡萄酒养生健康、葡萄酒体验休闲等新的产业业态。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成本低、效率高,而融合出来的新产业具有高成长、高效益、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之特征。因此,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本身不仅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也是绿色、生态、高效和成长性极好的产业,这是它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基础。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延伸到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以不同的演进方式,形成富有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新业态,最终将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直接促进行业变革升级,激活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构架出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
其实,所谓的“葡萄酒+” 即是指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的融合。它是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更进一步分析,这种融合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工业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最大化为中心,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为基础,依托与多个紧密关联产业之间的融合,形成相互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和互补关系的新型产业形态。当然,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还可以将“葡萄酒+”理解为在经济全球化、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产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关联度高、融合能力强、具备高成长、高效益、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才能成为融合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而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完全具备这些特征,其他关联产业可以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为依托进行产业间的融合,引发新业态的形成和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所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完全能够成为融合某个关联产业的基础。从这个角度上看,“葡萄酒+”不仅反映了葡萄酒业与众多产业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联性,而且反映了葡萄酒业与众多产业之间融合的可能性,既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基础,又拓宽了产业融合发展的范围和空间。从实践上来看,实施“葡萄酒+”战略,让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作为基础和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就能够优化市场结构、促进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复合产业,实现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葡萄酒+”的这些特征和作用,也决定了葡萄与葡萄酒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特征的战略性产业。
二、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最适宜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间能否融合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是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关系紧密,高度关联,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葡萄酒、旅游都是人类历史社会文化活动的产物,葡萄酒、旅游离不开文化,更进一步说,文化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葡萄酒、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把葡萄酒和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必须有载体,例如葡萄酒、旅游等其他能够物化承载的东西。刘云山同志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上指出,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时刻都在触摸着文化的脉搏、感知着文化的神韵、汲取着文化的营养[2]。这是对葡萄酒文化、旅游文化则是最好 的诠释。
自古以来,葡萄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相生相伴,形成了葡萄酒旅游和葡萄酒文化。有史记载 ,人类最早发现葡萄酒是在山野中结伴游玩时 发现的,漫山遍野的野葡萄藤下散发出芬芳的酒香,这就发现了最早的自然发酵的葡萄酒。后来就有了葡萄酒文化。看来,葡萄酒文化的传播者是葡萄酒旅游者,葡萄酒旅游的根本动因就是文化需求,葡萄酒旅游的核心资源在于文化资源。通过葡萄酒文化来促进交流沟通、获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是旅行者出行的最大动机。从目前情况来看,葡萄酒旅游过程实际上是葡萄酒文化的体验和享受过程。葡萄酒旅游拥有文化底蕴和内涵,就会魅力无穷,一旦失去,就会索然无味。一言以蔽之,葡萄酒旅游活动是一种高品位、综合性的葡萄酒文化体验活动。
从国内外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来看,现代葡萄酒旅游的第一资源一定是葡萄酒文化资源,旅游的最基础要素在于独特的文化魅力、文化品格和文化环境。一个葡萄酒产区要实现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一定离不开葡萄酒、旅游、文化这三大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独特的元素来支撑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endprint
就云南旅游来看,云岭高原上的高山大川孕育了云南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高原水城丽江、风花雪月”的大理,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香格里拉”— 中甸的神奇,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江狭水凶的虎跳峡……云南旅游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绝无仅有,弥足珍贵。近年来,云南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多元化综合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已经吹响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进军的号角。因此,地处大西南的云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独一无二,为云南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
从云南葡萄与葡萄酒来看,在这神秘的云岭高原,培育了我国海拔最高的特色葡萄产区-大香格里拉,产生了中国的ROSEHONY(玫瑰蜜),俗称“云南红”,云南自然成为中国葡萄酒的摇篮。目前,云南已经把葡萄酒产业作为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产业重点扶持,云南葡萄酒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葡萄园和酒庄建设已有相当的规模和品牌优势。这是云南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就云南文化底蕴来看,“彩云南现”给神秘的云岭高原增添了不少的文化底蕴。云南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地理地貌、历史变迁、民族分布都很特殊,尤其是多样的民族文化让人们感觉到云南的神奇瑰丽。神秘的云岭高原孕育着多元化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强大的文化合力,推动着云南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是云南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
综上所述,文化底蕴深厚的云南已经具备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作为一个边疆、山区、多民族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省份,推动云南经济的跨越发展,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施“葡萄酒+”战略,推动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葡萄酒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在众多可以作为产业融合依托的产业中,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是产业融合的最好的基础产业,这在实践中也得到广泛认可。在国外,美国纳帕、法国波尔多等国外产区,因葡萄酒而形成的葡萄酒旅游文化这一复合业态超常规发展是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3],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数以亿计的旅游者来到这里的葡萄酒产区参观葡萄园与酒庄美景,品位鉴赏体验葡萄酒文化,为当地带来了很多的财富和人气。
在国内,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火如荼。近年来,国内葡萄酒旅游文化产业伴随葡萄酒产业的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到葡萄酒产区去旅游体验葡萄酒文化蔚然成风,葡萄酒旅游文化活动呈现出井喷增长的态势。今年以来,作为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烟台大力实施“葡萄酒+”战略,推动葡萄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出现了可喜的发展局面,实现了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目的。据统计,今年国庆期间,仅烟台蓬莱葡萄酒庄旅游人数达到上万人次。截至目前,2015年蓬莱葡萄酒文化旅游突破10多万人次。今年来烟台进行葡萄酒旅游的海内外游客将超过千万人次,旅游收入将达百亿元[3]。烟台的实践证明了葡萄酒产业融合旅游文化产业的巨大魅力。国内的葡萄酒企业张裕公司、君顶酒庄、云南红酒业公司等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来客和不菲的综合收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国内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践,说明葡萄酒同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大有可为,大有潜力可挖。因此,葡萄酒产业要取得持续发展,必须要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而旅游文化产业的腾飞同样要融合于葡萄酒产业之中,达到互补互促的效果。
我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开发葡萄酒旅游文化市场的,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刚露端倪。在国外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早已开展,比如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葡萄酒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成熟的旅游模式[4]。葡萄酒原产地欧洲联盟主席卡尔巴斯特表示,葡萄酒旅游繁荣的秘诀之一,就是要重视其背后独一无二的历史和文化。他说:“葡萄酒是很多国家、城市历史长河的一部分,而每个城市的历史都是不同的,所以中国应当发掘自己独特的葡萄酒历史和文化[5]。”
文化是葡萄酒的灵魂,更是葡萄酒旅游的依托。国外许多著名产区的葡萄与葡萄酒文化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以法国的波尔多等地为例,当地在推广美酒的同时,会把一些看似关联度不高的元素整合在一起,例如在旅途中融入酒的历史、品牌等知识介绍[5]。这样的旅游规划叫做“配套服务”,而这一点正是我国在葡萄酒旅游上的短板。葡萄酒旅游文化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品牌故事、独特的资源及配套服务。品牌故事包括一款酒名字的来历,独特的资源是指每个酒庄背后独一无二的故事,例如不同的葡萄品种和不同的价值,不同的制作工艺等,旨在调动消费者的兴趣。与旧世界葡萄酒国家差异最大的旅游要素在于我国的“配套服务”还不够完善。
正是品牌、独特的资源、配套服务这些独特的元素促使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之间产生了诸多的必然联系,让其融合更为顺畅、高效。可以说,没有美酒就没有一种良好的旅游文化氛围。旅游者似乎离不开葡萄酒与文化,而葡萄酒和文化也似乎离不开旅游者,没有旅游者的青睐体验,再好的葡萄酒也难以成为美酒,再丰厚的葡萄酒文化也无法张扬。旅游者之所以对葡萄美酒情有独钟,并不仅仅在于葡萄酒本身的风味,更在于葡萄酒的文化魅力。正是由于旅游者对葡萄酒文化内涵的高度追求,才使旅游与葡萄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文化才是旅游与葡萄酒结合在一起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不仅是最完美的结合方式,也是业态创新的最好途径。
三、促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葡萄酒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综合性的文化活动,这一旅游过程实际上是文化的体验和享受。“葡萄酒+旅游+文化”之所以成为葡萄酒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基本模式就在于此。那么,我们如何做好“葡萄酒+旅游+文化”这篇大文章,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洋为中用endprint
向国外葡萄酒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学习融合发展的经验,洋为中用。只有善于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拿来为我所用,才能少走弯路,加快融合进程。目前,在国外葡萄酒业发达的国家,葡萄酒旅游业搞得相当出色,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国外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方面比较成功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已经涵盖了旅游活动的重要部分,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葡萄酒业和整个社区以及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收益。据澳大利亚制酒业联合会预测,每年通过旅游文化活动和酒窖直销给酒业带来的直接效益在4至5亿澳元之间。以维多利亚一个州为例子,该州葡萄酒旅游的每年总收入就达1.85亿澳元,其中大约0.7亿澳元来自酒窖直销[6]。
再比如法国、意大利、美国、南非、摩尔多瓦等国。这些葡萄酒生产国为了扩大本国葡萄酒在世界上的影响,并且提高本国葡萄酒产品市场占有比例以及销售量,就把旅游文化业与葡萄酒业两者很好地融合起来,以葡萄酒业丰富和提升旅游文化业的内涵和吸引力,用旅游文化业来带动和促进葡萄酒业的稳步发展。当然,国外在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上,特别注重葡萄酒环境创新、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新的旅游文化业态培育以及整体规划等等。国外的一些经验表明,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一定要做好葡萄酒旅游文化环境创新、葡萄酒旅游文化产品开发、 新的旅游文化业态培育、推广好葡萄酒旅游文化。对于我国发展葡萄酒产业文化有得天独厚条件的云南来说,要很好地学习借鉴,做好葡萄酒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实施“葡萄酒+”,推动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创造性地打造葡萄酒旅游文化形态,彰显葡萄酒旅游文化的魅力和风采,才能真正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古为今用
在推动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上,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古代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等资源,可以很好的古为今用,使我们的葡萄酒旅游业文化发展的更加完善。云南具有悠久灿烂历史,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资源,如,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历史悠久,农耕文化灿烂文明,具有以包容和谐为最大特征的云南农耕文化,如能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旅游和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即实施“葡萄酒+旅游+农耕文化”战略,把云南高原的葡萄酒庄变为融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文化休闲体验及旅游于一身的复合体,让它们尽情发挥云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特色,让来云南的旅游者在遍布葡萄园的山野与彰显古今中外特点的各种各样的酒庄建筑之间徜徉,在葡萄园采摘葡萄与酿造美酒中体验,在葡萄美酒与琴棋诗书画之侧鉴赏,尽情畅享彩云之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的休闲情趣[6],那么,结合古老的云南农耕文化,让葡萄酒旅游与云南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即通过实施“葡萄酒+旅游+农耕文化”战略,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古为今用”的目标,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此外,云南是开埠较早的省份,开埠文化历史悠久,要紧紧抓住这些厚重的开埠文化史实,实施“葡萄酒+旅游+开埠文化”战略,充分将开埠文化与旅游及百年葡萄酒历史文化深度融合,通过建设云南红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历史风情街、历史建筑遗存和各种文艺形式、传媒,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赋予新的时代气息,把葡萄酒与旅游及开埠文化深度融合,让丰厚的文化底蕴与葡萄酒、旅游相辉映,张扬葡萄酒旅游文化的丰厚底蕴,显示葡萄酒的文化张力,大大提升云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的品质,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
(三)探索创新
由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业的融合发展在国内还是发展中的新事物,在发展中还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亟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葡萄酒文化的推广、葡萄酒业的健康发展,葡萄酒旅游文化业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大,并将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收入增长点,甚至是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所以,我们必须充满自信,必须结合国情、省情,运用“葡萄酒+”,必须自我探索、摸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之路。
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决不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运用“葡萄酒+”,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循,必须以自我探索为主,结合国情、省情以及产区实际,摸索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省情、符合产区特色的葡萄酒旅游文化运作模式,并精心培育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产品。换言之,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就是要以葡萄种植和葡萄酒消费为基础,以葡萄酒文化体验为主题,以酒庄为依托,融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节 事旅游、会展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于一体,互相促进,协调发展[6]。当然,具体产品的开发应当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形成类型多样、多层次的产品体系。近年来,云南省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七大葡萄产区之一,云南的多个子产区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弥勒产区种植的特有葡萄品种“玫瑰蜜”、“云中舞”,迪庆高原产区的有机葡萄园及赤霞珠干红、冰红酒,楚雄的早熟鲜食葡萄等。因此,必须结合云南葡萄酒产区的这些实际,创新思路,自我探索。如结合“玫瑰蜜”文化,即十八世纪中叶,年轻的法兰西传教士来到云南,在香格里拉的茨中坝子,种下了第一株来自法国的古老酿酒葡萄,于是有了云南红。1904年来云南南部修筑滇越铁路的法国人在铁路沿线车站院落里栽培了许多酒葡萄,成为云南高原最早的“玫瑰蜜”酿酒葡萄园;围绕这些文化历史,可以编撰一些葡萄酒的故事、小说、电影、电视剧等,还可以围绕这些历史整理出版一些经典性书籍,编撰云南葡萄酒史志,使之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结合云南多民族(26个)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和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的特点,开发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节典、婚恋、丧葬、礼仪、生育、图腾、语言、宗教、文字、禁忌、审美,把这些个性鲜明的文化链与葡萄酒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把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与葡萄酒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既增加了云南葡萄酒旅游的文化内涵,又能够围绕这些开辟新的葡萄酒旅游文化景点(产品),从而给旅游文化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云南葡萄酒旅游文化业的大发展。endprint
四、结束语
总之,把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作为产业融合的基础,高度融合旅游、文化产业,就一定能够推动云南的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云南葡萄酒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从而形成以葡萄酒产业为基础、旅游为龙头、文化为支撑的葡萄酒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新格局,整体上带动云南各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目前,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业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云南葡萄酒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才刚刚破题,产业融合的经验不足,融合进程中困难不少,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乘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东风,更好地实践运用“葡萄酒+”理念,大力推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就能够促进旅游文化大发展,促进葡萄酒业快发展,实现云南“旅游文化﹒强省之梦”的共同梦想。
参考文献
[1]韩永奇,刘世松.开创中国葡萄酒的美好未来——2015中国葡萄酒论坛综述[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5(4):60-66.
[2]刘云山.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的主旨演讲[N].光明日报,2010 -03-21(1).
[3]刘树琪.葡萄酒产业密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8-90.
[4]韩永奇.张天良之经营智慧[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56-62.
[5]李鹊.葡萄酒旅游重在文化中外配套服务差异大.[N].国际在线,2014-08-01(2).
[6]韩永奇,刘世松.2015年我国葡萄酒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平台[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5(6):45-48.
Study o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Wine Industry and TourismIndustry around Yunnan Province in China
HAN Yongqi
(College of Viticulture & Enology,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264003, China)
Abstract:Combination of Yunnan is good wine, is also a big province of tourism, culture, tourism with the wine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s the theme, from the wine industry is the mos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time of strategic industri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ine and tourism culture industry, from two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wine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culture industry integration, puts forward the such as in the past, present, explore innovation to promote the wine industry and tourism culture industry integration synergy of basic countermeasures.
4.葡萄酒市场调研报告 篇四
一.调研目的:
1、初步了解样本市场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甜型葡萄酒的市场现状,分析武汉市场甜型葡萄酒的整体情况。
2、收集样本市场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不同品牌葡萄酒的市场分布、销售价格、销售状况以及同一品牌葡萄酒的产品分类、销售价格、销售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武汉市场最佳突破点。
3、了解样本市场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需求层次、品牌认知程度。
4、了解样本市场消费者的饮酒(葡萄酒)类型、习惯、场合、男女比例、年龄层次等因素,挖掘潜在市场消费者。
二.调研方法:
1、大型商场超市的走访和调研;
2、与部分商场超市促销员的个别访谈调研;
3、与部分商场超市消费者的个别访谈调研;
4、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进行补充。
三.调研概况:
2002年3月24日至2002年3月25日对样本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进行了市场走访和调研。此次调研的大型商场和超市包括:中南超市、亚贸超市、中百仓储超市(武昌珞狮路店)、徐东平价超市、麦德龙超市(徐东店)、好又多超市(民意广场)、家乐福超市(武胜路十升店)、武商千禧龙超市、武汉广 场、世贸广场、华联超市(汉阳店)等。这些商场超市为武汉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商场超市,几乎垄断了武汉市场大部分百货零售和批发;另外,它们分布于武昌、汉口、汉阳,由点及面辐射整个武汉三镇因此,上述调研的样本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武汉市场葡萄酒销售现状。
本次调研普遍感受到消费者在选择甜型葡萄酒时较为看重产品品牌、葡萄酒的包装、葡萄酒的价位和葡萄酒的容量。以上四点是促成消费者购买某一品牌甜型葡萄酒产品的主要因素。而在选择档次较高的的干红时则更注重品牌,对品牌似乎已经产生一定的忠诚度。像张裕、王朝等强势品牌,无论其甜型葡萄酒还是其干红葡萄酒都在武汉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佳绩。但是如果加上促销手段,那么情况就有一定的变化。例如威龙系列产品,历来是人们公认的低档产品制造商。但是,在武汉一些卖场,他们开展了一些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销售量就立刻超过了几大品牌。
在武汉市场红酒主要品牌排序:张裕、长城、王朝、威龙。张裕大约占30%左右的市份额。丰收一般化。
甜型红酒的市场适应面较干红要广。消费群体要大。因为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女性和一般不胜酒精的群体对甜型红酒更加青睐。而在一般的家庭消费中,为了适应全家所有人的口感,购买时选择甜型产品的可能性较干型要大。
详见以下调查资料:
四.调研内容:
1、主导产品品牌情况:
⑴国内品牌:
①张裕:
张裕葡萄酒在武汉大型商场超市的部分品种、容量、度数、价格详见下表:
注:1.表格阴影部分为本品牌的高档产品,其余为本品牌的中、低档产品。
2.本表格不包括张裕礼品盒产品。
3.以上产品价格以中南超市为准,其余商场超市同种类型产品价格略有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张裕甜型葡萄酒在武汉市场种类很多,干型半干型、甜型品种齐全。有珍珠红葡萄酒、红宝石葡萄酒、万客乐红葡萄酒、玫瑰红白葡萄酒、味美思营养葡萄酒等。这些甜型葡萄酒容量从500毫升、750毫升到1000毫升,价格从9.10、12.00元到24.30元,极大满足了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除甜型葡萄酒之外,张裕在高档葡萄酒上也是强势出击,其解百纳高级干红、赤霞珠高级干红、金张裕高级干红和精品张裕干红深受消费者喜爱。张裕甜型葡萄酒和高档干红葡萄酒的价格最大差异为67.10元(详见上表价格)。
张裕甜型酒系列度数多样,有4—5度、8度、12度、13度、18度等,其中主要以8度以下产品为主。而干红则统一为12度。在市场分布中,张裕高档干红分布于各个调研样品市场,而甜型酒系列则主要占据大型超市酒柜(如麦德龙、家乐福、好又多,而在武汉广场超市等小规模超市则没有张裕甜型系列。注:该超市主要零售高档次产品。)。据样本市场中的促销小姐介绍,张裕甜型葡萄酒销量较好的为天然系列、红宝石系列以及万客乐系列。而消费者介绍他们选择这些系列产品的原因是因为价格便宜、度数适中和容量较大。而且适应面广。
②长城(昌黎长城)
长城葡萄酒在武汉大型商场超市的部分品种、容量、度数、价格详见下表:
长城在武汉也有一定的口碑。但是,由于套用“长城”商标的葡萄酒繁多,使市场鱼龙浑珠,消费者不堪芸芸。如“华夏长城”、“沙城长城”、“安徽长城”等若干品牌。所以影响了其一定的销量。
③王朝
王朝葡萄酒在武汉大型商场超市的部分品种、容量、度数、价格详见下表:
在调查的十大超市中,长城、王朝在样本市场中的甜型葡萄酒品种不多。原汁白葡萄酒更少。笔者仅仅只看到长城天然白葡萄酒。这种在超市中售价为12.00元/750毫升的甜型葡萄酒在大型超市上销售业绩相对干型产品要好。但是,据理解在酒店消费中相对干型葡萄酒要差得多。
长城、王朝高档葡萄酒则在样本市场中与张裕几乎平分秋色,成为干红、干白市场销售的主流品牌。在样本市场中,像张裕一样,它们的高档葡萄酒贯穿于所有的调研市场,在有的商场中还设有摊位专卖,并且反响都不错。总之,在样品市场中,这两大品牌主要定位于高档葡萄酒,只是兼顾甜型葡萄酒。
④威龙
威龙葡萄酒在武汉大型商场超市的部分品种、容量、度数、价格详见下表:
注:1.表格阴影部分为本品牌的高档产品,其余为本品牌的中、低档和香槟产品。
2.本表格不包括威龙礼品盒产品。
威龙在样本市场中算得上是甜型葡萄酒的一大卖家,这符合其“甜酒大王”的称号。在各大商场超市中,除中南超市、中百仓储、家乐福、麦德龙等超市出现少量高档干红外,大部分卖场是其甜型葡萄酒的天下。其冰爽葡萄酒、鲜汁葡萄酒、全汁葡萄酒、纯汁葡萄酒大面积出现在陈列卖场,迎合工薪消费,并且销路不错。而且还有款式新颖的礼品装系列。另外,在所走访的超市中,威龙是国产几大葡萄酒品牌中唯一出现香槟的(张裕除外),其小香槟、苹果香槟、大红香槟销售情况较好,成为市场亮点。
从调研市场促销小姐和顾客反映的情况来看,选择威龙甜型葡萄酒主要因素是价格优势。在品牌和价格上,威龙表现为品牌大(濮存昕出演其广告代言人)、价格低,似乎找到了比较好的契合点。另外,特色也是威龙甜型葡萄酒的一大卖点,新品纷呈,其生产的冰爽甜型酒,度数仅只有4度,500毫升售价为8元左右,深受消费者喜爱。另外,瓶签出现濮存昕的1000毫升红葡萄酒和全汁红葡萄酒也成为甜型葡萄酒的主打产品。
⑤丰收
丰收葡萄酒在武汉大型商场超市的部分品种、容量、度数、价格详见下表:
丰收葡萄酒在调研的样本市场中,只进驻家乐福、麦德龙、亚贸超市、中百仓储等市场。主要销售以干红系列为导向。其甜型葡萄酒只有纯汁红葡萄酒、北京红葡萄酒和桂花陈酒,这些甜型葡萄酒在样品市场中只在家乐福、麦德龙超市中出现,销售情况不甚理想。丰收在武汉市场上,根本不能排上前四名。据了解,其销售业绩还是2000年以后开始出现回升的。
⑥新品牌
新品牌主要是指云南红新天红和藏秘干红等近几年在广告上动作最大的品牌。其中,藏秘干红由于是青稞酿造,口味非常不符合武汉人风格,所以,回头率很低。云南红和新天红由于广告品味较高(云南红的民族风情广告、新天的仿花样年华广告)很受人们欢迎。加上其产品品种繁多,品名新颖,如云南红的“柔红”,很富于创意,受到消费者青睐。已经成为新品牌中的新宠。后劲很足。
⑦其他品牌
这几种品牌的葡萄葡萄酒在样本市场的共同特点是进驻卖场不多,像新天,在样品市场中只有麦德龙超市一家超市中有这种品牌的甜型葡萄酒销售;富瑞斯也只有家乐福一家超市中出现这种品牌。
造成甜型葡萄酒在样品市场中群雄割据,竞争激烈的原因一是干型葡萄酒市场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甜型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而且风险较低。二是有利可图。在高档的葡萄酒市场上,以张裕、王朝、长城、威龙为首的四大国产品牌占去了大半壁江山,再加之洋品牌的渗入,一些实力弱小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在夹缝中不得不另找出路。于是,纷纷把生产战略调整到甜型葡萄酒生产领域。在这个领域中,由于地域的关系,使得竞争相对减弱。又由于消费面广,市场投展较容易。另外,开发甜型葡萄酒不仅可以获利,还可以对高档葡萄酒进行产品补充和市场补充,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维护品牌营销网络,可谓一举数得。⑵国外品牌
国外品牌葡萄酒在武汉大型商场超市的部分品种、容量、度数、价格详见下表:
国外品牌的葡萄酒在样本市场中基本上都为高档葡萄酒。只有法国蓝红葡萄酒价格在20元左右。这种甜型葡萄酒满足了一部分人花很少的钱买洋酒的心愿,在市场销售中还有一席之地。从武广了解到,洋葡萄酒由于纯正的进口原装产品甚少加上消费者害怕上当受骗购买了假冒伪劣产品,所以,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大约相当于一个新品牌(如云南红)的消费量。
2.销售情况:
从样本市场上了解到:在春节期间,高档干红的销量较好,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消费者购买干红主要认定的是品牌知名度,像张裕的赤霞珠干红、长城的三星干红、王朝的金王朝干红成为市场销售的主流。消费者购买主要是用于送礼、同朋友聚会、家人吃团圆饭。这一方面体现了档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饮用葡萄酒的激情氛围。到了三月份,葡萄酒的销售主流则为甜型的葡萄酒。消费者购买主要是因为这些葡萄酒的价格较低、容量较多、味道较好,而且酒精度也不是很高。在样本市场中,甜型葡萄酒销量较好的为张裕天然红白葡萄酒、威龙鲜汁全汁葡萄酒、狮王小利口红葡萄酒、通化原汁葡萄酒等。这些葡萄酒的价格普遍在5元至12元左右,口味淡雅,甜度适中,能为大多数消费者接受且长期饮用。
3.消费者调研
从总体上看,约有 6成的消费者饮用葡萄酒的原因是出于“在特定场合下,调节气氛和氛围”,约有 2成的消费者出于“保健作用”而饮用葡萄酒。但是如果从年龄上的角度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则会发现饮用目的随年龄的不同有着显著的差别。分析表明,在 35岁以下的消费者中,62%的消费者饮用葡萄酒是追求一种情调和氛围,甚至是当饮料喝,而出于保健目的饮用的人数比例并不大;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倾向于饮用味道较甜的葡萄酒;随着年龄的上升,消费者出于保健目的而饮用葡萄酒的人数比例则越来越大。在 36岁到 55岁之间的人群中,追求情调和因保健目的而饮用葡萄酒的比例大致已经大体接近,分别为 36.4%和 43.6%;而在 56岁以上的人群中,出于保健目的而饮用葡萄酒的比例则超过了半数,达 56.3%,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倾向于饮用档次较高的干红葡萄酒。而且在这个群体中,“嗜酒者”的比例也比较多,有 12.5%的人表示饮用葡萄酒就是因为“喜欢喝”。
调查表明,酒店是具体消费葡萄酒的重要场所。除此之外,家中也是葡萄酒的消费场所之一。
年轻人朋友聚会时在家中饮用统计显示,朋友聚会和平时在家饮用是饮用葡萄酒的主要场合。交叉分析结果表明,半数左右的年轻人主要在朋友聚会时饮用葡萄酒。随着年龄的增加,社交活动的减少,年长者在朋友聚会时饮用葡萄酒的比例逐渐降低,而在家里饮用葡萄酒的比例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半数的年轻人主要是在朋友聚会时饮用葡萄酒,但是在 18~25岁和 26~35岁年轻人中仍然有 20%~30%的消费者表示主要的饮用葡萄酒的场合是“在家里饮用”。
参考相关资料,从总体上看,消费者每月饮用葡萄酒的次数为 5.29次。但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饮用的频次存在一定差异:把葡萄酒作为保健饮品的消费者属于高频次消费者,每月消费的次数高达 8.49次。虽然出于调节气氛和氛围饮用葡萄酒的消费者比例最高,但这部分群体并非高频次饮用群体。场所主要是酒吧、酒店、夜总会或者同学聚会地点。
从饮用场合上将消费者进行划分,可以发现,平时在家饮用群体每月饮用葡萄酒的频次最高。其次是工作应酬的消费群体,这是饮用量最大。
从饮用不同种类葡萄酒的角度对消费者进行划分,可以发现,饮用干红的消费者群体的饮用频次最高。
从饮用不同价格葡萄酒的群体来看,饮用 20元-40元左右的消费者的饮用频次最高。
交叉分析表明,在家饮用和在外饮用旗鼓相当。
总体上讲,消费者在家饮用和在外饮用葡萄酒的比例接近1比1,但男性在外饮用的比例要高于在家饮用的比例,而女性在家饮用的比例则略高于在外饮用的比例。男性侧重于饮用干红,而女性侧重于饮用味道较为甜的葡萄酒。同时,随着消费年龄的上升,人们在家饮用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 46岁以上的消费者在家饮用的比例占绝对多数。
参考相关资料,从总体上看,约有 60%的消费者每月在葡萄酒上的花费在 50元以下。每月花费在 80元以上的重度消费群体所占的比例仅 1/4略强。
随着消费者文化水平的上升,每月在葡萄酒上的花费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上升,消费者在葡萄酒上的花费的上升趋势表现得更为显著。
五.小结
通过对甜型葡萄酒的市场进行调研,得出以下结论:
1、在样本市场上,各种品牌葡萄酒竞争激烈。传统的四大国内品牌(张裕、王朝、长城、丰收)占据市场高档葡萄酒主导地位,约占53%的市场份额,其中,前三个品牌约占50%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省会级大都市和高档消费场所。其它品牌对市场进行补充,激发市场活力。
2、武汉诺市场整体上葡萄酒消费呈现上升趋势。以1999年为例,当年的葡萄酒销量仅为5000万RMB,2001年则达到15000万RMB。增长比率为300%。
3、洋品牌的葡萄酒在武汉市场主要以高档消费为主,价格在50元至200元左右。价格在20元左右的葡萄酒只有法国红蓝葡萄酒。所以基本上定位在高档或者洋消费群体。整体上所占比例不高。但是试图尝新者不少,潜在消费群体较大,不可小视。
4、强势品牌市场细分明确,终端完善,品种、价格齐全。这在销售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在家乐福麦得龙等大型超市,促销架势使人汗颜。威龙的做法值得借鉴。武汉当地品牌劲牌公司生产的红珠葡萄酒开始为人所知。具有一定市场潜力。
5、品牌知名度成为葡萄酒高档市场消费者的首选因素,其次则是价格;味道、容量、价格、度数是消费者选择甜型葡萄酒比较注重的方面。
5.广东葡萄酒市场报告 篇五
广东省酒类管理局副局长、广东省酒类行业协编辑:时间:2009-9-2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首先,感谢华夏酒报和秦皇岛市人民政府能够提供这么一个机会给我,在这里介绍我对葡萄酒一点点的心得。
我先讲一点心得,我非常高兴,而且非常的荣幸能够投入酒类这么一个行业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三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我们大家的一种心得。孔夫子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知道了葡萄酒这个行业,我们了解了很多的知识,知道这个不如喜欢它,好知者,就是喜欢、好它。
喜欢了,我们就会全力以赴的投入到这个行业中。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就是我们投身到了酒类的行业中,作为这个游戏里面的一分子,也是游戏规则的制订者和参与者。也在这里面体会到我们从事酒类行业的一种乐趣。所以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是我说的一个心得。酒类行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行业,知之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
第二个心得就是,既然从事酒类行业,就要探索酒类行业发展的规律,依据这个规律来从事我们一切的活动。同时,也必须要有酒德,要有酒的胸怀,还要投身到这里面去。志以道,我们有志于探索酒类行业发展的规律,走酒类行业发展的道路。据以德,据以品德,那就是酒德,我们从事酒类行业,就要有酒德,按照酒的品德来从事这个行业。依以人,人就是胸怀,仁者就是爱人,仁者就是一种博大的胸襟。所以中国是继承了人的传统,忠孝仁义,日本继承了忠,才有武士道;韩国继承了孝,他们很有民族精神。我们中国继承了仁,有博大的胸怀。最后又回到了乐,叫游以艺,我们既然从事了酒类行业,还是在其中为好,遵守从事酒类行业的游戏,按照规则来办事。
唯酒无量,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我们各位既生产也销售酒类的产品,量是满足大家的,而且是无限的,以前是作坊生产,家庭酿酒。很多人很会喝酒,你的酒量很大,也很会喝酒。但是第二句话叫做不及乱,酒后不开车,不要到乱的程度。我们开车不能够喝酒,我们在酒桌上也要遵守我们的酒德,也不能乱。乱了以后我们朋友之间也会伤感情,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这是题外话。我说了三句话就是对所从事酒类的行业感到非常幸运,这三个心得。
契合这个主题,刘总给我一个作文,题目叫《广东酒类发展的探讨》,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第一,目前葡萄酒市场严峻的形势。
第二,在广东市场严酷的现实。
第三,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第一,现在比较严峻的形势,刚才晁无疾会长讲到了葡萄,我们有一些葡萄酒专家,一会儿李华校长也会讲到做葡萄,我讲到的最多的是卖葡萄。这是一个产业链,从种葡萄到产
葡萄,到卖葡萄,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前几年有几个数字,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就知道我们这个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一、现在我们全球的葡萄种植是一万两千万亩,中国的面积是六百二十八万亩,四十多万公顷,总数我们中国占的比例是可以的,占到百分之五点多。中国人种植葡萄的面积相当大。第二,产葡萄的产量。全球的产量是六千六百万吨,中国一年葡萄的产量是六百二十七万吨左右,所占的比例百分之九点五,也相当的可观,这个数字看出来我们种葡萄的面积、产葡萄的量都相当的可观。但是第三个数字开始看出来我们的差距,我们种的葡萄15%是拿来做酒,国际上平均的是80%是拿来做酒的。我们的葡萄大部分是生吃,生吃是75%到80%。从这个可以看出来,我们真正拿来做葡萄数字的比例比不上国际水平。第四个数字,因为我们做葡萄的比例少,所以我们葡萄酒的产量现在在国际上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去年是700万吨,国际上是2800万吨。我们所占的比例已经有所增长了,现在有1.5%到2%之间。第五个数字是销售额,国际上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一千亿欧元左右,一种是一千亿美金左右。我们国家去年是一百八十五亿,大概占的比例是2%左右。第六个数字,饮酒量,平均国际也有两个数字,一个叫7.5,一个叫4.5,我们是0.5,中国最怕的就是拿人来平均,相当于我们是十五分之一。第七个数字是进出口,现在每年大概十几万吨的进口,去年是10.8亿美金的进口,量是15万吨左右,我们的出口也就是0.9万吨。进出口也可以看出来我们葡萄酒的品质、比例。我们的产量、消费量跟国际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二,各大酒种中,啤酒的量是最大的,然后是葡萄酒、然后是烈性酒、保健酒。四大酒种,最大的是啤酒,啤酒占到76%左右,葡萄酒占11%,烈性酒,白兰地、威士忌占到10%,剩下的是保健酒和其他酒类。可以看出来葡萄酒在各个酒种中占到的比例是非常大的。我们国家现在这几个酒的比例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现在逐步的在接轨。在中国几大酒种中,啤酒占80%左右,烈性酒占12%。尤其是白酒,白酒想再增长,困难也是非常大,都是此消彼涨的竞争非常多。第三个是葡萄酒,我们所占的比例是1.5%左右。我们还是有差距的,有差距也就说明了我们还有希望。
三,现在在广东的市场上为什么说形势非常的严峻呢?第一个就是性价比,我们说到底就是喝,先看结果,就看性价比这一块,今天早上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现在洋酒的性价比在国内非常有竞争力。进口进来20块钱左右,法国到VDP级的,其实还有更便宜的,VDP级,我们7月9号在广东开酒类博览会的时候,他标9.9元可以买到法国VDP。9.9元的酒到了保税区里面不含关税,在税区里面你来通关,税钱你来出,你还要出50%左右的税,10%的关税、增值税等等,加起来是48.2%。他玩这个概念,大家都知道定价钱的时候一般都不定满,要留一点点余地,其实10块钱和9.9块是完全一致的。你通关出来,15块可以通到一个VDP级的法国葡萄酒。从这个就可以看出来,我们中国的葡萄酒,到VDP级的,你15块钱能不能做得到?这一块我不是专家,这里面有专家,我们要请教专家。但是我们喝的时候能够感觉得出来,15块钱卖到100块钱,卖到5倍一点都没有问题,卖到10倍也是有可能的。以前进口葡萄酒为什么说是暴利?最老师、最本分的人定价是3倍,定5倍是非常正常的,定10倍人家也不知道,但是现在已经开始理性化了。这一块我们看到了国产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之间的差距,我们的形势目前还是比较的严峻。
第二大点:在广东市场上比较严峻的现实:
第一个现实,在广东市场上,酒类市场三分天下,啤酒占30%,白酒30%,洋酒30%,洋酒主要是白兰地、威士忌、轩尼诗等等,也还有一部分的进口葡萄酒,广东的酒类市场大概占到整个酒销售额的15%左右。洋烈酒占的比例非常大,这在其他的地方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在珠三角地区你到任何一个地方,请你喝酒的时候,动不动拿出来的都是一瓶轩尼诗、XO。为什么洋酒销售那么厉害?我们这里有经销商,大家可以一起来探讨这个事情。首先,它的酒精度就是38到43度,它标榜为国际标准度数烈性酒。这个度数人家感觉到不是很烈,口感能够接受。第二,它这个酒可以多种多样的喝法,可以勾兑着水喝,可以加冰喝,可以对着饮料喝。而且国外的老板也提倡,他说你任何一种喝法,只要对销售有促进,他都非常高兴,都鼓励。包括葡萄酒,葡萄酒以前有很多是勾兑雪碧喝的,我说要低档的,几块钱的葡萄酒,又酸又涩。很高档的葡萄酒勾兑雪碧是有道理的。他为了增加他的气氛,为了多喝酒,他勾兑雪碧,这个还是有道理的。应该提倡多元化《 华 夏 酒报》全年订价156元,因为你的酒实在是太差了一点。但是要是高档的酒,我们就不主张勾兑的了,要原汁原味的。勾兑的都是低档的酒,包括几十块钱、一两百块钱的。真正好的酒是不会再勾兑的。洋酒在消费方面多元化。还有一个,它对市场的定位非常准确。白兰地的酒,轩尼诗,它在中国市场讲官本位,有科长、处长、省长,轩尼诗这个产品定位得非常准,VSO直接对科长,200块钱左右。到了广东各个地方市里喝酒,科长喝这个酒的就特别多。XO主要是针对处级干部。我们的很多处长确实会喝XO。贝墨迪现在已经超过四千块钱了,它是厅级干部喝的。你拿XO给厅级干部喝,他是不会喝的。还有一个是理查,他看到中国有市场,原来的时候八千块钱一瓶,去年春季的时候一下子升到一万八。是大老板喝的。副省级的干部喝的。它的售后服务非常的精确。他有几块是非常好的:第一,销售市场定位非常好。第二,售后服务服务好。第三,打假工作做得非常好。我们春节的时候肯定会收到一些小礼品,天气热了,洋酒公司寄一点小礼品。生日了,他很好的酒寄给你。尤其是对领导在公关方面做得非常细。领导带着喝酒,下面也都跟着喝酒。所以三分天下,要剖析一下洋酒为什么卖得那么好?有它的道理在里面。还有一个维权,我们一些厂家代表,包括白酒厂家代表,没有一个厂家的代表能够做到洋酒的维权那么好。他们有差不多一百个人专门在市场上巡查,跟执法部门的关系非常好,发现了假冒,马上去打假,去关窝点。发现关窝点的85%的都是中国的白酒。中国的公司应该感谢洋酒公司,他帮中国打假打了很多。我们一查窝点,都是白酒窝。他们第一时间开出鉴定来,我们要开鉴定,人家鉴定处的说你开车来接我,我去给你做鉴定。我们也有很多假酒,让他去做鉴定,还要去开车接他。这不能说,为什么老怨别人做得那么好,我们自己做得不好。
第二个现实,葡萄酒在广东各个地方,张裕在广东没有长城卖得好。我知道华夏长城在深圳一个公司一年就卖了五个亿。葡萄酒在前几年,是小酒庄和大产业的结合,他在大产业做得非常好,但是在小酒庄这一块,近几年让国外的公司侵占了,现在的销售额差不多出现了一比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第一,零关税以后,现在比以前方便了,政策的问题。第二,现在广东很多人到国外留学,他们到了国外以后不知道干什么好,尤其到了澳洲,他说他投资两个柜的葡萄酒,投资移民就OK了。我们这次去开酒博会,有一个老板他说我刚刚去了澳洲,我买了120万人民币的葡萄酒就可以了。我目的达到了,就是移民。有一批是在国外移民,什么卖法都有。前几年的粮店多,后来药店很多,现在到广州深圳去看,小酒吧很多。所以有一帮出国留**,这些人对引进进口葡萄酒,小酒庄的酒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市场还是比较乱,也是良莠不齐。这种状况也出现了中国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的博弈。原来我说酒有三个博弈,一个是中国白酒和洋酒的博弈,现在中国酒节节败退。我问经销商,他说他洋酒占了70%,国产的白酒占了30%。这是中国白酒和洋烈酒的现状。
中国葡萄酒和洋葡萄酒的博弈。现在洋酒,一种是大产业酒,卡斯特大家都知道,这也是无缺陷的酒,到处去流通。现在国外酒最多的做的是小酒庄的酒。说到小酒庄的酒,广东的消费能力比较强,现在所有的领导一开口拉菲,但是拉菲在广东确实非常的流行,他不知道小酒庄哪些品质好。所以拉菲的酒越炒越高,86年的拉菲在广东卖四万块钱一瓶。现在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他们在小酒庄方面不懂的情况下,已经开始知道一些大品牌,也在拉动大品牌的消费。一年就是36万瓶,2500箱,这些一点点拉菲还不够广州人喝。中国葡萄酒在小庄园酒要跟上来。
第三个现实,消费者越来越理性。香港零关税的冲击,现在我们很多人到香港去买酒,最近我们在广东保税区推动了一个项目,因为对接着香港着零关税,把世界各地的葡萄酒引到保税区里面,中国税率50%,引到报税率里面,你只交仓租费,先在里面进行现场的交易,比如说一百块钱的酒,我一百块钱来卖酒,我只交点仓租,比如说一百块钱,你要买的话,必须拿150块钱。中国税收你来买,世界的葡萄酒在你这里汇集,他们省掉50%资金的成本。买主那边出150块钱,卖主自己100块钱就够了。这个市场只能走中低档的市场,走不了高档的市场,因为关税太高。所以我刚才说的应该是一流的海关服务、二流的产品,三流的价格。因为这个地方是葡萄酒世界管委会基地,你出来就是第一手货。还有一个冲击,香港零关税的冲击,香港卖的高档酒一样是零关税。喝拉菲的人都是香港来的,香港是零关税,走私来的。一瓶05年的拉菲到香港就是八千到一万之间,到了广州就是一万五到一万
八。你要是在广州保税区通关,一分钱都没有赚的。但是广东那边的客商通过蚂蚁搬家进来,他赚一两千。这一块你要是去打税,成本就一万二,你要是在香港走进来,我一万二卖给你的话,我赚四千块钱。香港零关税对于我们市场的冲击,对于我们消费者的冲击也是非常严重。同时,也培养了我们那些消费者在逐步的认识酒庄,逐步的知道什么是性价比,知道哪些酒便宜多少。这也是对我们国产的葡萄酒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第三个问题,应该有什么样的对策。
第一,国产的葡萄酒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做酒,严格按照标准做酒。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出好酒,大规模、大产业化的酒,中国不缺,张裕、长城,我们不缺。我们缺的是小酒庄的酒,就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做,产量不能超过800公斤,老老实实按照这个做。你不做的话,我们的市场可能就会丢光了,就会给国外的酒庄的酒全部占领。这还需要时间的培养。不老老实实做我们没有办法做出好酒来。这必须要时间慢慢的去做。所幸,我们也有一些好酒出来了。几年前我们在黄埔江喝酒,喝完了以后觉得我们国内确实还是有好酒。我们不要自卑,我们还是有好酒,别把自己宝贝的东西丢掉,自己批着袈裟每家每户去讨洋酒的东西,我们还是要慢慢的培养自己小酒庄的酒,所幸我们还是有一些小酒庄的酒是不错的。
第二,营销上要创新。洋酒的营销很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国产酒在营销方面要是不创新,一定要落后。用孙子兵法一句话来说,作出一个产品质量必须要磨炼,没有磨炼是不能轻易打出去的。打胜仗的部队一定先谋略好怎么打胜仗,所以胜兵先谋略好打胜仗的谋略,然后再去打。所以一定要有谋略。我们在座的有一些是非常成功的,在广东,有一些从网上到专卖店,从一个市里面搞一个总公司,到社区里面搞社区店,现在有一些搞得非常成功,就是国产葡萄酒。在社区里面有几十个展卖点,一个市里面就有几十个专卖店,这个就是营销创新。我们的产品还没有跟上之前,我们的营销上要打败洋酒,我们也一定胜利。
第三,国家政策。现在国产葡萄酒还有一定的差距,据我们了解,进口葡萄酒是有补贴的,所以我们也要呼吁政府部门,一方面我们能不能采取补贴政策,另一方面,现在我们的轮胎跟美国打了一场反倾销。现在在酒方面我们只有招架之力,酒方面如何做反倾销,应该做一个调研。在汇率问题、外汇的逆差问题,我们中国的产品都是顺差的,但是在酒方面绝对是逆差,逆差的数量不小,我们还可以做相关的工作。要保护好我们的市场,技术门槛没有了,还要保护好其他的门槛。
6.葡萄酒工厂实习报告 篇六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习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教育环节,是我们食品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学生实践观念、专业运用观念和就业观念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实习学生能增长实践知识,以方便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同时还可以部分的了解本专业发展,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
宁夏巴格斯酒庄
宁夏西夏王葡萄酒贸易有限公司
四、实习公司简介
巴格斯酒庄(Chateau Bacchus)
酒庄始建于1999年,拥有500亩自主经营葡萄种植园,恒温、恒湿的地下酒窖,用法国橡木桶陈酿。由庄主王三伟、王彦辉夫妇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兴建。酒庄主体工程于2006年5月31日奠基动工,按照国内一流葡萄酒庄“绿色”、“健康”、“人文”原则独资兴建,经过8年的精心打造,最后于2007年7月30竣工。。酒庄占地面积达6,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绿化率54%。酒庄由酿酒车间、地下酒窖和商务中心三大建筑群组成,呈现出欧式园林建筑风格,以巴格斯酒神像作为酒庄的标志性建筑。巴格斯酒神是原始自然、绿色健康的象征。巴格斯酒庄坐落于我国葡萄原产地产品保护区域——宁夏贺兰山东麓,美轮美奂,是酒神巴格斯的东方家园。酒庄将得到酒神的护佑,源源不断地为世间酿出最美的佳酿。
酒庄秉承“崇尚自然,精心酿造”的经营理念,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条件,引进已被证实在本地区表现优良的葡萄苗木,在国内众多知名酿酒师和品酒师的指导下进行庄园酒的酿造,并亲自实施酿酒的关键工序。同时,酒庄将每年从法国进口橡木桶来补充和替换,保证葡萄酒橡木桶陈酿的效果,最终酿造出充分发挥宁夏贺兰山东麓原料优势,具有国内顶级品质的巴格斯酒庄酒。
西夏王葡萄酒贸易有限公司
[ 西夏王葡萄酒,即西夏王葡萄酒业(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宁夏农垦集团西夏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宁夏农垦玉泉营葡萄酒厂。酒庄拥有者:宁夏农垦集团西夏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在产区:中国酒庄等级:无年产量:3万吨主要葡萄品种: 赤霞珠其他葡萄品种: 霞多丽、蛇龙珠、贵人香平均葡萄树树龄:(各园区的葡萄树树龄各不相同)土壤类型:(各园区的土壤类型各不相同)葡萄园面积:13.2万亩。[
酒庄始建于1984年,是西北地区发展最早的葡萄酒加工企业,1996年改制为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档干红、干白、冰白等系列产品。厂区建筑面积13,800平方米,截至2012年底,公司在贺兰山东麓国家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区域内已发展葡萄种植面积13.2万亩,并拥有年产5,000万株优质脱毒葡萄苗木繁育中心,年葡萄酒加工能力3万吨。2002年,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被农业部等国家八部委确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五、实习内容
一、工艺规程
原料选择→分选→去梗→破碎→葡萄浆(SO2)→成分调整(酒母)→浸提与苹果酸乳酸发酵→橡木桶陈酿→调整酒度→后发酵→贮藏→沉清过滤→无菌装瓶、杀菌→地下酒窖瓶藏→包装出厂
二、工艺说明
红葡萄酒
红葡萄发酵的主要特点是浸渍发酵。即在红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酒精发酵作用和固体物质的浸渍作用同时存在,前者将糖转化为酒精,后者将固体物质中的丹宁、色素等酚类物质溶解在葡萄酒中。
1.梗破碎:
葡萄-振动筛选台除掉杂质和小青粒-移动提升架-除梗破碎机除去果梗并破碎-集汁槽及果浆泵将破碎后果浆搜集输送到发酵罐。
2.装罐:
在葡萄破碎除梗后泵入发酵罐时立即进行,并且边装罐加SO2,装罐完后进行一次倒灌,使SO2与发酵基质均匀混合。添加量视葡萄的卫生状况而定,一般50-80mg/l。果胶酶可以分解作用于葡萄皮,促进色素、香气和丹宁等物质的浸渍过程。虽然SO2对果胶酶作用较少,但仍要避免同时添加。添加20-40mg/l。
3.添加酵母:
将干酵母按1:10~20的比例投放于36~38℃的温水中复水15~20分钟,或在2~4%的糖水复水活化30~90分钟制成酵母乳液,即可添加到醅料中进行发酵。酵母添加后要进行一次打循环,以使酵母和发酵醪混合均匀
4.发酵过程:
对发酵温度进行监控,控制发酵温度在25-30℃,每隔4-6h测定比重,连同温度记入葡萄酒原酒发酵记录表。(28-30 ℃有利于酿造丹宁含量高,需较长陈酿时间的葡萄酒,如果原料的质量不好,要达到一定的酒度,发酵进入旺盛后,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糖。进行倒灌及喷淋。倒灌的次数决定于很多因素,如葡萄酒的种类、原料质量以及浸渍时间等,一般每天倒灌1-2次,每次约1/3。这一过程一般持续约1周左右的时间。
5.皮渣分离及压榨:
测定葡萄酒的比重降至1000及以下(或测定含糖量低于2g/l)时,开始皮渣分离。在分离后,为了保证酒精发酵的进行,应将自流酒的温度控制在18-20℃,满罐。
6.苹果酸—乳酸发酵:
苹果酸—乳酸发酵是提高红葡萄酒质量的必须工序。只有在苹果酸乳酸发酵结束后并进行恰当的SO2处理后,红葡萄酒才具有生物稳定性。而且是葡萄酒变的更加的柔和圆润。这一发酵过程必须保证满罐、密封。结束后添加SO2至50mg/l。
白葡萄原酒
白葡萄酒是用白葡萄汁经过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酒精饮料,在发酵过程中不存在葡萄汁对葡萄固体部分的浸渍现象。1.除梗破碎:
葡萄-振动筛选台除掉杂质和小青粒-移动提升架-除梗破碎(或仅除梗)除去果梗并破碎-集汁槽及果浆泵将破碎后果浆搜集输送到发酵罐
2.压榨取汁:
压榨时气囊及罐壁对物料仅产生挤压作用,摩擦作用甚小,不易将果皮、果梗及果汁本省的构成物压出,因而汁中固体物质及其他不良成分的含量少。
3.低温澄清及清汁的分离:
果汁进入保温罐后,添加60-120mg/l的SO2,并循环均匀。为了加快澄清和浸渍作用可添加澄清果胶酶和用膨润土等下脚材料进行下胶处理。保持温度0-5℃,24-48h低温还可以浸渍更优雅的香气,并可控制丹宁浸出量。
4.酒精发酵:
分离出的清酒,迅速回升到18-20 ℃,添加白酒专用酵母,启动发酵。发酵启动前,取汁化验各项理化指标。发酵过程中随时进行感官和理化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1\装罐应满罐 2\温度:18-20℃ 3\填写发酵记录表
5.澄清及分离: 发酵结束后,进行澄清。分离出的清酒,导进行储藏罐,并添加SO2至60mg/l,密封储藏。压榨酒可单独进行处理,也可和清酒进行混合。如果酸度过高,可考虑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发酵结束后添加SO2,密封储藏。
灌装生产工艺
葡萄酒的灌装就是将葡萄酒装入玻璃瓶中,以保持其现有的质量,便于推荐和销售。在灌装前必须对葡萄酒的质量进行检验。确定葡萄酒符合葡萄酒质量、卫生标准。为了保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一些品种的酒还需要进行调配。
1.调配:
颜色:增加和降低葡萄酒的颜色; 香气:通过勾兑新酒可以增加葡萄酒的果香。而相应的调配经过陈酿的酒则可以增加陈酿香气; 口感:使口感更加的平衡协调。理化指标:使之符合相关的标准。符合特定范围人群的消费也是非常重要的。
2.稳定性试验:
装到到瓶子里再出现浑浊,显然是非常糟糕的。这个过程正是要避免象这样的事情的发生。只有在葡萄酒通过稳定性试验后,才可能进行下一步工序——灌装。包括:酒石稳定性、色素稳定性(红色)、蛋白稳定性(白色)、金属离子稳定性、生物稳定性等。其中生物稳定性检验可以延续到除菌过滤后进行。
3.除菌过滤和灌装:
除菌过滤一般为二次过滤,先进行澄清过滤,再进行除菌过滤,过滤出的酒直接进行灌装。采用膜虑或者除菌板过滤。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送瓶、传送、洗瓶、干燥、灌装、压塞、套胶帽、贴标、喷码、装箱、码垛。
六、实习收获
1.发酵
发酵有三种形式:厌氧型,需氧型,兼性厌氧型。酿酒发酵时多采用需氧型发酵,但是有氧发酵不好会对眼睛有害;因在发酵过程中产生CO2,发酵期7天,温度25℃左右,不超过30℃。
2.葡萄酒副产物利用
葡萄皮可以做肥料,并且含有阿姆,故有美容、减肥、抗癌等作用;籽可以提取油,也可做肥料
3.葡萄酒制作工艺
浸提与苹果酸乳酸发酵,皮渣分离及压榨,除菌过滤和灌装,瓶储等等。
如瓶储:
① 躺着(头朝外,使葡萄酒和软木赛接触以保持其湿润,使空气进入很少,故老化速度慢)。
② 黑暗(避光,避免造成酒的变质)。
③ 通风(酒窖中最好能够通风以防霉味太重)。
④ 恒温状态(远离暖气、冰箱;最理想的温度约在11℃左右)。
⑤ 有灰勿动(振动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⑦ 湿度(70℃左右的湿度对酒的储存最佳)标准化系统:
4.自身发展
了解到企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1.良好的敬业和工作素质 2.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学习潜力 3.良好道德品行素质 4.较强的反应能力
5.良好的接受新事物能力 6.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7.良好的适应能力
七、实习感悟
7.一例鸭葡萄球菌病的诊治报告 篇七
1 发病情况
2009年10月份, 西平县某养殖户在自家的鱼塘附近建立鸭舍, 饲养蛋鸭1 000余只。10月28日早上发现有几十只鸭采食明显减少, 次日早上在鸭舍发现死亡10多只。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鸭葡萄球菌感染。通过药敏试验, 用敏感药物治疗, 2周后控制了病情的蔓延。
2 临床症状
发病鸭一般都是体质瘦弱, 精神萎靡, 合眼缩颈, 食欲减退, 双翅下垂, 羽毛松乱, 排灰白色稀粪, 部分鸭也有黄色稀粪。胸腹部皮下浮肿, 触诊患部发现浮肿部位有液体波动感, 穿刺有腹水流出。病程长的鸭, 皮下化脓性坏死, 并引起全身感染, 出现呼吸困难, 最后衰竭而死。
3 基本病变
胸腹部皮下充血、出血, 呈弥漫性暗红色, 皮下有胶胨样浸润, 液体呈淡黄色;胸腹腔内积有大量红黄色胶样物, 部分鸭有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肿大变脆, 有出血及白色坏死点、化脓灶;脾肿大, 色泽呈暗红色, 且有斑点状坏死;肺有出血、淤血;心包积液, 心冠脂肪及外膜有出血点。
4 显微镜检查
取病变严重的肝、肺、脾脏及脓肿部位组织涂片, 革兰氏染色镜检, 发现有葡萄串状的球菌。
5 细菌培养
把所采集的病料接种在血液琼脂板上, 经过37℃生化培养箱24h培养, 在琼脂板上形成湿润、光滑、隆起的圆形金黄色菌落。
6 药敏试验
选择一些药物进行药敏试验。试验发现庆大霉素、红霉素、新霉素、氟甲砜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
7 治疗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 (4万U) :肌肉注射雏鸭每只每次3~5mg, 成年鸭每千克体重10~15mg, 2次/d, 连续治疗2~3d。
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 (50万U) :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为30~40mg, 1次/d, 连续治疗3d。
对大群鸭用新霉素0.02%~0.03%拌料饲喂, 连用3~5d。同时用0.2%过氧乙酸对禽舍进行喷雾消毒, 以减少环境中病原菌的存在。
经过10d的治疗, 1 000多只鸭, 死亡70多只, 很快控制住病情, 鸭群停止了大量死亡。
8 体会
鸭葡萄球菌病是一种环境性疾病, 鸭场要杜绝此病发生, 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1.鸭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 尤其是种鸭舍要避免种蛋被粪便中的细菌污染。2.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对禽舍内外环境以及水源的消毒。3.对鸭接种疫苗时, 要做好局部消毒工作。4.种公鸭应断爪, 活动场地无铁丝、碎玻璃等尖锐异物, 避免鸭掌被刺伤。5.饲喂全价饲料, 提高机体抵抗能力, 同时要控制鸭群密度。6.一旦鸭群发病要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合理有效用药, 有条件有做药敏试验, 切忌乱用和滥用药物。
欢迎订阅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双月刊)
邮发代号:44-109年定价:36元
8.葡萄牙媒体产业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篇八
葡萄牙媒体产业现状扫描
葡萄牙居民的平均文化水平较低,多于10%的人是文盲,20%以上的人从来没有上过学或者完成过四年的学校教育,只有差不多8%的葡萄牙人获得了高等教育文凭。因此,葡萄牙虽然是欧盟各国当中报纸发行量持续提高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2.5%),但报纸的购买状况在欧盟各国当中却是名列最后:根据1999年的数字,葡萄牙每千人当中,报纸购买者只有73.5人。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是Correio da Manhǎ,发行量为101,448份,紧随其后的Jornal de Notícias、Diário de Notícias和Público三份报纸,发行量分别为89,021份、65,544份和53,222份。以普通消息为主要内容的周刊中,the Expresso的发行量居首位,达到了136,845份,其后是一家新闻杂志 Visǎo,发行量为100,907份。女性杂志、流行杂志和电视杂志的发行量巨大,销售最好的杂志是Maria,发行量达314,362份,其他发行量超过100,000份的杂志还有Telenovelas, Nova Gente, Caras and TV Guide。专业杂志是杂志出版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但同时也是新杂志推出和旧杂志退出市场频率稳定性最差的部分,这些杂志覆盖了经济、汽车、电子计算机技术、旅行等各种领域。体育类出版物几乎都专注于足球,表现出特殊的生命力。共有三家日报,其中两家的发行量超过了100,000份:A Bola 和Record。
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出版物算起来有几百种(日报、周报和隔周发行的报纸),但是由于这些出版物的创办人编辑尺度及其信息提供的维度,以及由于一些日报和周报的反对,造成这些出版物极端受限。
在视听媒体领域葡萄牙共有四个主要的电视频道,分别是由政府所有的RTP1和RTP2、私营性质的SIC和TV1。2001年6月的平均每日市场份额排列情况如下:SIC-34.1%;TV1-29.9%;RTP1-19.8%;RTP2-6.3%;其他电视频道-9.9%。其他电视频道包括有线电视以及卫星电视台等等。广播电台方面,天主教会所有的Rádio Renascenca拥有最多的听众,占有40%左右的市场份额,超过政府所有的电台RDP的市场份额,后者的市场份额只有20%多一点。除了具有全国性听众的广播电台(如TSF)之外,葡萄牙还有差不多300家区域性和地方性电台。
目前葡萄牙出版业和视听媒体业中所有重要的事情基本上都由以下四家集团支配:PT/Lusomundo、Impresa集团、Media Capital集团和Impala集团。除此之外,在葡萄牙媒体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的还有几家外国集团,比如Hachette Filipacchi和Bertelsmann等等。
葡萄牙的媒体集中的过程,可以分为比较明显的三个阶段:
1974年革命之前葡萄牙有长期的独裁统治历史,独裁主义领导人并不喜欢新的意识形态的传播,而是集中精力防止对立思想走到近前,自Estado Novo时期以来,作为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审查制度就非常严格,当时广播和电视并没有作为重要的政治工具来促进思想和价值,大多数报纸是家族企业,经常资金不足,并且利润很低或者没有利润。
20世纪60年代,经济集团渐渐地扩大规模,增强实力,解放战争在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爆发,葡萄牙当局由于独裁政治的性质和殖民政策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排斥。因此,政府开始投资于公共媒体(电视和广播),最重要的经济集团被鼓励购买报纸和杂志,媒体集中变得日益明显。很快,到1974年革命之前,最重要的新闻事业被由银行所有或者与银行活动有关联的经济集团所有,这成为最重要的报纸所有权形式。但是银行或者经济集团对于报纸所有权的取得并不是一种经济战略,而是一种政治战略。由于葡萄牙的高文盲率等等原因,报纸的发行量十分有限,广告收入比较低,经济利润十分有限。但是对于获取政治利益来说,一张报纸对于任何依赖于和政府的特权关系的公司都是一张非常重要的王牌。
1974年革命之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74年政变之后,媒体的所有制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强大的左派势力影响下,葡萄牙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如银行、保险业等等都被国有化,银行所有的报业也变成了国家财产,多数都由政府控制。新闻自由得到了法律上的保护,直接审查机构被废除。电视仍然由新政府直接控制,全国性电台既是天主教会的财产,也是政府的财产,最重要的报纸都被国有化,私人垄断的可能性随着主要报纸的国有化而消失了。1976年的宪法对媒体提出了一些条款,保证任何人拥有开办报纸和其他出版物的权利,但是这一保证没有延伸到其他媒体。国家对于电视的独占控制权和对其他媒体的控制也没有吸引对媒体产业部门的更多的私人投资兴趣。这一情况在80年代晚期随着关于私有商业电视和所有公共报纸与广播电台的私有化程序的讨论而得以改变。
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民主党政府迫于外部和内部的压力,认识到自由化和私有化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在统治集团内部仍然存在一种信念,认为如果最重要的媒体掌握在“安全”的手里,媒体对于政治的损害就会减低到最小。因此,如果经济集团和政权保持亲近的话,政府在开放媒体市场、废除审查制度的时候,便迫切希望这些集团买下报纸的所有权。而实际情况则是,直到80年代以前,媒体多元化在葡萄牙十分有限,国家作为媒体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媒体产业政策的主要制定者,的确以公共利益为代价用大众媒体达到了自己的利益。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80年代的媒体集中处于一个加速的过程当中,其中有一些常规的原因,比如自由化和私有化的发展。在葡萄牙,媒体公司、媒体运营者、电视生产者和厂商、消费集团、贸易协会和政府都发展了他们各自的战略,为了自己的利益来改变市场。但是,由于决策过程中多元化的缺乏,媒体游戏的主要特征主要由少数几个高级政客和几个集团或者已经卷入媒体的参与者决定。另外一些集团则由于太弱而无法对政治结果的决定产生重要影响。
2000年以来,媒体集团的主要目标已经越来越集中到经济利益本身——虽然也不排除政治动机和保持社会影响力的意图。几乎所有的全国性媒体都被大的媒体集团整合了。在葡萄牙,国家是媒体竞技场传统上的主要角色,国家不仅仅管制媒体,而且还拥有和控制媒体本身。这种控制贯穿于整个专政时期,专政结束之后又立刻产生,一直到现在。国家拥有两个电视频道和广播电台RDP。另一个历史性的媒体领域参与者是天主教会。它拥有3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电台RR。除此之外,教会还拥有17家区域性电台和26家地方电台。虽然教会不拥有任何全国性报纸,但它的势力却和印刷产业密切相关:它拥有或者控制着数以百计的地方或者区域性报纸,有34家所谓的“天主教的”印刷出版社。除了国家和天主教会的媒体集团之外,四家主要的集团实际上支配了出版业和视听媒体,它们是:
PT/Lusomundo——拥有Jornal de Notícias,Diário de Notícias和其他报刊,包括一部分区域性出版物;它拥有一家重要的以新闻为主的广播电台TSF;这个集团也是一个主要的电影院所有者,在电影和电视节目分销方面具有准垄断的地位,它和华纳公司结成联盟,而华纳公司在西班牙也有生意。PT/Lusomundo在有线电视和因特网(信息和其他服务)方面、蜂窝电话领域也拥有重要的股份。它未来的计划是进军数字电视领域并将生意扩展到巴西。
Impresa集团——以前由前总理弗朗西斯科•平托•巴尔塞芒所有,拥有Expresso, Visǎo, Telenovelas, A Capital, Caras和几十份报纸、妇女杂自、大众杂志、经济杂志和青少年杂志。它和比利时的集团Roulart结成联盟。它也拥有SIC这一葡萄牙受众份额最大的电视台,在因特网技术、出版印刷和分销方面,这一集团也行动积极。
Media Capital集团——拥有Diário Económico、两打专业杂志和报纸,这个集团在经济新闻方面地位重要。它拥有TV1这家受众份额居第二位的电视台、四家电台,其中两家电台属于市场份额最大的电台之一,在因特网技术方面集团也行动积极。
Impala集团——拥有Maria, Nova Gente和两打流行和女性杂志,其中一些杂志属于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这个集团在因特网服务方面行动积极,并在巴西和西班牙开展生意。
在葡萄牙还有占据重要的位置的几家外国集团,比如Hachette Filipacchi (Elle and others) 和 Bertelsmann (Círculo de Leitores, the largest book club);力量比较强大的市场参与者还有Impresa集团中的Abril and Globo集团的巴西人以及Media Capital中美国人的资本。
关于区域性信息,除了一些主要城市的日报和周报(其中一些报纸被整合在地方经济集团之中)之外,天主教会是主要的市场参与者,教会拥有600份以上的小报纸和杂志以及差不多60家区域性广播电台。
葡萄牙媒体产业发展历程的特征与启示
媒体业走向集中的过程中,整合动机未必完全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从理论上讲,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媒体业走向集中的最基本的经济规律,但是,这一规律在葡萄牙媒体集中的过程中并不完全适用。葡萄牙是一个小国,国内的媒体消费十分有限,而葡萄牙政府或者媒体集团在国外都没有充分的投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都不显著。但是,在葡萄牙,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拥有媒体公司都是一个增强集团实力或者个人政治力量的非常有效的途径,虽然媒体公司对于自己的发展战略要做一些经济评价,但是这种经济标准肯定要和政治以及社会影响力进行平衡。对于政府和天主教会来说,控制意识形态和保持社会影响力是拥有媒体公司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特别是政府,无论专政时期还是民主政府时期,通过对媒体的控制来实现对意识形态的控制,从而保持政权的稳定,从来都是历任政府坚定不移的战略取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媒体私有化进程中,由于政府面临着国内国外双重的自由化和私有化的压力,放开私营媒体市场已成难以避免的时代潮流,对于媒体集中拥有政策制定权力的政府选择了亲政府的经济集团和媒体集团作为媒体私有化的受益者(如Lusomundo),市场力量不强的集团或者和政府关系不很密切的市场新进者,则无缘在媒体私有化过程中分得一杯羹(如Sonae)。我们还可以看到,媒体是否为政府的政治利益服务,并不完全取决于媒体的所有权性质,私有媒体公司为了达成自身的利益目的,通常采取与政府合作的立场,为维护特定政府的政治利益服务,从而获得来自媒体市场及其以外领域的利益。
国家所有的媒体在媒体所有权实现多元化的过程中,难以抗拒来自私营媒体的市场冲击,迅速失去市场份额。以葡萄牙的电视媒体为例,自1956年开办电视以来,葡萄牙的电视媒体一直十分保守和谨慎,不给Salazar政权制造任何障碍。1974年革命以后,当时已经拥有两个频道的葡萄牙电视台RTP被国有化,并且像大多数其他媒体一样,落入左翼政客手中。RTP和RDP董事会的席位都被重要的党派成员把守,而这些职位的工作资格被认为不如党派成员的资格更加重要,国有媒体一直被用来为政党利益服务。1989年6月,葡萄牙宪法的改变允许在葡萄牙有私有电视广播。两家商业频道TV1(1993年开办)和SIC(1992年开办)被分别分配给天主教会控制的公司和前总理Pinto Balsemǎo所有的媒体集团。从那以后,国家所有的电视台RTP一直在丧失市场份额,1995年被SIC超越,最近又被TV1超过。2001年6月的平均每日市场份额这样排列:SIC占34.1%;TVI占29.9%;RTP1占 19.8%;RTP2占6.3%;其他电视频道占9.9%。TV虽然最早由天主教会设立,但是他从来没有盈利,债务越积越大。1998年5月,它被SONAE、Lusomundo 和Cisneros组建的一家集团购买,售出不久,又以丰厚的利润卖给了Media Capital。Balsemǎo的Controjornal集团的媒体产品质量一直很好,但是对SIC的规划却是一个明显的例外。由于资源缺乏,SIC用巴西肥皂剧和开办之初的软色情表现使自己具有平民化的设计,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葡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贵州葡萄产业发展11-30
葡萄的发展现状08-14
葡萄酒市场调研报告12-22
树葡萄市场调查报告07-16
宁夏葡萄酒厂实习报告07-29
葡萄酒会员分析报告12-06
葡萄酒销售述职报告01-11
我爱你葡萄酒市场调查分析报告07-11
作文摘葡萄07-26
葡萄酒试题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