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组校本培训计划

2024-09-07

物理组校本培训计划(精选12篇)

1.物理组校本培训计划 篇一

校本新理论心得体会

听了师大附中张波老师的讲座,收益颇多,困惑也很多,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修课的选取上

我们物理高二下学期涉及到3-

3、3-

4、3-5的选学问题,我们学校在2010届毕业学生当时是选了3-

3、和3-5,到高三重点复习了3-3,高考时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但是现在的高三却全部选学了,因为没到高考,不知道效果会怎样?我们还有一两个月就涉及到选修课的问题,不知道学校最后会怎样要求我们选课。我听了张波特教的讲座后,我就更困惑了,为什么师大附中的选修课越选越少(今年高一等到高二,张老师讲他们准备选修一本),而我们却越选越多,最后达到全选?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我可能没有从更大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二、尖子生得培养上

张老师在讲尖子生的培养上,他的体会是-----放,这个放子蕴含了许多内容,我感觉跟我们学校的做法有些不一致,可能是他们的尖子生太尖了,而我们的尖子生缺少一些东西----一种顿悟,需要老师没完没了的讲解吧。

三、综合学科的协调上

到高三最后阶段三科的合作上,一直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答卷时间上得安排、顺序的安排等等,需要三科老师应该有统一的观念,而不是各怀各自的小九九,否则,综合必败。怎么协调,学校应该有协调、有一个科学的方法----促进三科合作的方法,而不是-----。

四、高三复习的四部曲

单元复习、专题复习、科内综合复习、冲刺预测,这是师大的复习步骤,细想想,我们在高三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因为考试影响复习计划,而我们做到这一点很难,因素太多------这应该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五、教学教研方面

平时学校总是强调教研,教研兴教,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是我感觉我们学校选了一条正确的教学之路,如果能坚持下去的话,到最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会收益很多,不但是学生的成绩方面,自身也会有很大提高。

六、集体备课,合作共赢

集体的智慧是个人代替不了的,集体备课可以共赢,这是我们都明白的道理,我们学校也在大力促进这种这做法,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减轻老师的不必要的重复工作,还可以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有所提高,是提高教学的好办法。

以上是我一点点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同之处万望见谅。

校本新理论心得体会

物理教研组

尹训红

2.物理组校本培训计划 篇二

1.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表现为理论层面的探讨多, 教育部门的倡导多,谈个人的见解多,但反映教学实践的少, 能够反映农村学校特色的更是缺乏。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我们深感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具体的教育内容,而具体的教育内容又无法脱离农村学校所处的地域实际。构建“原生态”学习平台,充分整合农村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出具有农村特色的物理校本课程,对于满足农村中学的学生发展需求,同时提升农村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2.“原生态”学习平台的概念界定

“原生态”是指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一种形态。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原生态”学习平台是指有选择地整合这些社会资源而创设的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的一种开放式学习环境。构建高中物理“原生态”学习平台则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多渠道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获取有关物理现象的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基于课程建设构建物理“原生态”学习平台的实践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引领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关心社会发展、关注民生,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能拉近学生与社会的心理距离的物理校本课程。

3.“原生态”学习平台的特点

“原生态”学习平台的构建依托于农村丰富的课程资源, 由于农村课程资源的独特性,使得“原生态”学习平台与其他学习平台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是亲历性。农村的社会资源就是农村孩子每天生活于其中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物。在以农村课程资源搭建的学习平台下,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丰富的话题可谈,这种平台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例如讲弹力时,我们引入弹弓的例子,讲平抛时引入石子打水漂的例子,农村的孩子都有很多经验可谈。

二是实践性。“原生态”学习平台下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调查、访问、感受、体味周围的世界。例如在讲“节电小常识”的知识后,可以要求学生调查家里和附近村民的不必要的耗能现象,并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投入节电节能的行列。

4.如何构建物理“原生态”学习平台

构建物理“原生态”学习平台是我们开发物理校本课程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在实践研究中,我们课题组分三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一是确定利用农村本土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策略。这一部分研究我们首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师生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师生的需求,本次问卷共投放问卷230份,有效问卷223份。其次全课题组教师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多次研讨,最终制定出以下几个策略:(1)立足课堂,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2)关注生活,挖掘以“乡土”为特色的课程资源;(3)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周边的课程资源;(4)充分利用教师、学生、家长这一重要的“人本资源”。

二是研究构建物理“原生态”学习平台的途径和方法。经过查阅大量书籍资料,最终我们确定采用分层的方式构建我们的学习平台。主要是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实际,问卷的结果显示有的学生希望校本课程能够弥补他书本知识的不足,有的学生希望校本课程能让他学到一些有实际用途的技能,有的学生希望能在上物理校本课时进行一些科技小制作等等, 本着服务于学生的理念,我们精心设计了“原生态”学习平台几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构建目标。

三是研究物理“原生态”学习平台的模块设计。在明确了分层构建“原生态”学习平台的方案后,学习平台应该涉及哪些内容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重点。经过课题组半年的调查、研究论证,以及学生的需求,最终商定构建的学习平台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物理学史模块;(2)生活中的物理模块;(3) 小发明模块;(4)科技与物理模块。

构建物理“原生态”学习平台只是我们开发和利用农村社会资源推进校本课程发展的第一步。我们坚信,虽然农村学校的课程建设面临着不少问题,但是农村学校只要立足本地,放开手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便可以将自身劣势转化为优势,推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改进,实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摘要:随着课改的推进,“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目前中学物理改革的方向标。就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而言,虽然课程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但却拥有丰富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自然资源。本文就笔者参与开发学校物理校本课程前期有关物理“原生态”学习平台的构建谈谈自己的想法。

3.物理组校本培训计划 篇三

【关键词】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创新探究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6-0053-02

【作者简介】殷汉卿,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23)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高中生普遍反映物理难学,因此学习兴趣逐渐减退,加之教材对实验教学从目的要求、原理、仪器,到实验步骤都描述得十分地详尽,没有多少观察、分析和独立思考的余地,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独立探索能力以及迁移创新能力都形成了一定的障碍。针对这一现状,我校开展了以创新探究实验为主要内容的物理校本课程的研究,意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科学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运用创新探究实验来加强理论思维的渗透和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物理知识,整体上把握学生实验,训练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实验思想方法及科学探索创新能力。

一、创新探究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

从知识建构的角度讲,创新探究实验课程就是要求学生能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成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能力建构的角度讲,人的能力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能力生成的过程蕴含着知识的建构。知识与技能是能力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力作为活动的稳定调节机制是在获得知识、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迁移和不断概括化、系统化而实现的。

创新探究实验课程是从创新实验的开发、选题到课程实施都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课程共有55个独立创新探究实验,分别为:力学30个,电学17个,光学8个。

二、创新探究实验课程的教学设计

1.选题要具有障碍性与探究性。

进行创新探究实验课程的教学选题设计时,提出适当的问题至关重要。首先,问题呈现依托于情境,情境不仅包括学习所发生的具体物理空间,还包括学习过程本身一部分的外围环境。创新探究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实验室进行,事实证明,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并不能构成问题解决的所有情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需要获得组内组外成员、指导教师以及其他教师的帮助等等,这构成了保证学习过程顺利进行的情境。其次,不能马上知道对想做的事所采取的行动,这便使得创新实验有了障碍性与探究性。

2.教学目标要具有开放性与生成性。

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倡导科学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运用多元创新实验来加强理论思维的渗透和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物理知识,整体上把握学生实验,训练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实验思想方法及科学探索创新能力。创新探究实验选题的障碍性和探究性以及实验方法的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决定了教学目标的不唯一性,而呈现出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和生成性。

所谓开放的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改变学习目标或生成出新的学习目标。

3.教学过程要具有主体性与创造性。

教学过程体现主体性是指整个教学设计要力图归还学生课堂的自主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足够的思维和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创新探究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体现创造性是指要强调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观点,希望能看到一次又一次的深层次的思维碰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体现往往需要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前提,反之,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也往往需要创造性的助推,这两者的有效发挥都依托于教学过程中新认知的生成。新认知的出现与完成是学习动力的催化剂,具有明显的激发潜能、激活高级思维的作用,最终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同时也能使教学更具有广度和深度。

三、创新探究实验课程的教学评价

创新探究实验课程教学评价应着重强调解决问题的过程。呈现的问题是否得到有效地解决,取决于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评价方式也就不能单纯采用结果来评价,而应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要体现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结果评价、学生自评、答辩评价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主要有:一、学习小组成员探究过程评价包括实验规范,学习课时数等(30%)。二、创新成果或新情境中拓展应用(20%)。三、交流展示及答辩情况(20%)。四、完成实验报告(30%)。60分以上合格,75分以上良好,90分以上优秀。等级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和学籍卡。也可采用学分制记录学分。

四、创新探究实验课程的教学案例

【选题】“气悬球实验”教学。

【创设情境】

一股气流可以把一个塑料球顶起。用鼓风机作为气源来吹顶塑料球,鼓风机接上电源,打开鼓风机开关,调整鼓风机的风束方向(斜向上)。用一个圆形塑料气球,放在气流的侧下方,慢慢地靠近气流,当感觉到有气流从球的上部吹过时,把气球吸上去松开手,气球会悬浮在空中而掉不下来。

【提出问题】

(1)气球为什么会悬浮空中而掉不下来,是利用了什么原理?(2)生活实际中有哪些地方,有哪些东西利用了这个原理?(3)如果把气流竖直向上吹,气球悬浮得怎样,如何分析受力情况?

【理论探究】

教师指导学生初步研究自然的方法,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验中的初步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使学生对这种兴趣更加加强和深化,形成不断的探究欲望,并适当地介绍一些资料,以便于更深层次的探究。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流体力学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内容,结合牛顿动力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设计实验】

在教师进一步指导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探究流速与压强关系,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提出很多种实验的方案,其中有学生提出用自来水竖直向上冲击乒乓球的替代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4)为什么水管要竖直?(5)为什么乒乓球会悬在空中且时下时上?(6)为什么乒乓球总是贴在水线上不愿离开?(7)为什么乒乓球还绕着某一固定方向的轴线在转动?

【解决问题】

主体的不成熟性决定了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分析流体力学中的流速与压强关系,乒乓球的受力,结合牛顿动力学知识就可以基本解决上述问题。

【拓展问题】

向学生提供类似的任务和情境,对知识和方法进行一定的迁移训练,使学生将知识与方法恰当地运用到预期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高级思维能力逐渐增强。

(8)乒乓球旋转与人造卫星在轨道上的公转,同时还要绕自身轴线转动,这有何相似之处?(9)如何认识高科技技术与基础理论研究的关系?

通过实验、思考,翻阅资料,有的学生还查阅大学物理及有关航天资料,学生的探索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教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与方法,提高了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能力。

最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交流展示、答辩各自的成果及评价。

【参考文献】

[1]刘炳升,陈杰.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实验创新的问题(一)(二)(三)[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1-3).

[2]刘炳升.物理实验教学多元创新中的几个关系问题[J].物理教学,2011(05).

[3]殷汉卿.运用科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J].中学物理,2008(09).

4.中学物理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篇四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更好地适应课改的形势,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如何将现代的教育技术及多媒体教学在日常教学工作得到很好的应用,如何在平时的教学教研中积累经验,如何在工作之余再学习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是我眼下需要努力去学习实践的。为此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一、研修目标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积累教学经验。

2、加强学习,规范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

3、努力钻研教学方法与理论,使自己成为一个既会讲课也会研究的新时代专业教师。

二、研修内容与方法

1、加强实践学习,丰富教学经验。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最重要的一堂课,把握课前,课堂,课后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知识点,努力认真备课,讲课。

2、加强探究学习,大胆的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教育理论,通过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3、在工作之余阅读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期刊杂志等,吸取精华,强化自身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

4、学习教育教师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教学规范化,教育合法化,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合法的人民教师。

5、加强常规研究,规范教学行为。坚持听课,只要有时间就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通过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的锻炼,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6、积极参加学校与教研组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并主动参与各个级别的课题研究,在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5.初中物理校本教研总结 篇五

岁月匆匆,回顾本学期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如下:

一、认真领会校本培训主题思想。

在实施教育战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日益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注的重大工程,“教师发展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方向和领域也逐步受到重视。传统的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体系、结构、途径、方式等研究已扩展为更广泛、更多样、更灵活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设和研究,如优秀教师成长经验研究和新入职教师专业成长指导。区域性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为以学校为基地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一种更注重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的自主式、参与式、体验式的培训和培养,一种更注重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团队发展。教师发展研究与教师教育研究,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学校的理念、政策、实践等层面,在改变教师日常生活、生存方式、发展空间等方面,在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机制,如:教师素养、教师人格、教师良心、教师道德、教师智慧、教师能力等方面,不断形成新的生长点和广阔的研究空间。

二、认真落实校本培训教研活动

我校的校本培训是以教科室安排为主,每隔星期进行视频观看录象来展开学习观摩著名教育家余文森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讲座为主,紧紧围绕“有效教学”这个核心,从听讲座到观摩课堂,探讨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再及时地反馈反思。同时结合学校的四项规范达标,从课堂观摩中分析课堂教学最需要改进的方面。如:课堂中如何把握时间?课堂中怎样提问最合适?课堂中怎样设计环节比较合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怎样调整?课堂中如何落实任务目标?课堂中怎样处理教材?课堂中如何控制教师的教学行为?等等这些教学问题,都需要探讨,需要进一步地改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教研组就开展了一系列地集体备课,集体评课,教师个人反馈等活动。

本学期,学校以教科室安排4次讲座,要求教师及时地反思。然后,分3个教研组,即物理组,数学组,综合组。每个教研组以课堂观摩研讨为主要活动形式来落实‘聚焦课堂,有效教学’的科研主题。我是参与以综合组为基地开展工作。一学期统计,教师的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共12次,集体备课共4次。整体系列活动内容充实,形式丰富。主要亮点:(1)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探讨一些教育理念,从视频上获取一些信息,再结合实际的课堂实践来完成教学。

(2)从内容剖析,是可取的。因为,余文森教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大多数的教学事例是从他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获得,然后经过思索提炼出来,理论依据比较可靠。

(3)从推广价值分析,是可用的。因为,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进行授教、解惑地主要阵地,只有通过认真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教师的历史使命-----做合格地人民教师!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我们作为教学一线教师,必须要正确地处理各项活动,思考如何开展更有效地校本教研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开展后续工作的重要问题。

三、反复思考校本培训的后续工作。

针对本学期的校本培训活动,整体感觉不是很清晰,教师的主动性不够强,活动目标不是很明确,大多时是属于应付,有开头没有结尾,反思不够彻底,还没有形成系列性的实用性强的校本教研活动。

为此,笔者反思,后续工作思路建议如下:

1、以科研的思路来开展校本培训。

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目的是让全体教师参与某种活动,主要是通过学习理论来从事各项教学活动。也就是说让理论指导实践,又从实践中提升理论。所以,组织教师先开展活动前的准备,再准备活动材料,然后针对活动中的问题,及时地反馈,接着分工负责,制订计划,分学科专项分工合作,整理一套有效地活动方案,并实施落实,形成‘雏形---成长历程---成果展示’的活动趋势。比如就课堂教学来说,“尝试课---公开课---精品课”最后把形成比较规范地系列教学素材编辑成册。

2、以教师为主要源头,开发校本资源。

校本教研活动,可以展示教师的课堂风采,也可以展示教师的博客文质,同时也可以展示教师的个性空间。然后达到共享资源,互相督促,共同提升的目标。

3、揭示教师共性问题,加强校本教研队伍建设。

校本教研活动,可以及时地反馈教师共同存在的问题,建设一支强有力地校本教研队伍。可以让教师资源共享,允许教师自报家门,组建团队,结合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活动,开展系列性的校本教研组活动。组建一支计划性、治学性、组织性、实用性强的校本教研队伍。

所以,校本培训活动,不是形式上完成,要让活动目标落实到实处,是需要进一步地规划与发展。只有重视了“实践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规律,才能服务于教学,才能真正展示 “有效课堂教学”的风采。

物理教研活动工作总结

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物理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增强全面育人观念,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和以教学为中心发展学生身心素质为重心,切实落实“减负”精神为指导思想和总目标指导下,在更新、更好、更高的教学教研氛围中,我组老师按照学校安排,团结协作,踏实工作,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奉献意识和争先创优意识强,并从自身的工作特点出发,以内练素质,开拓创新;外树形象,争创一流成绩为主旨。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在教学改革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显著的成绩.(一)学校对教研组建设的支持

学校建立和健全了《教师教学常规》、《备课组组长工作职责》、《教研组长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职能,将权力下放到组,坚持每年定期召开教研教学会议,表彰在教研工作中成绩显著的教师。每学期开学伊始,教研组组长、备课组组长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制度,教研组每月开展两次教研活动,各备课组每周三上午定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含集体备课),周五下午再进行二次备课,并不定时进行组内平时课堂教学中问题交流,并作纪录。本学期组织了市级公开课、区复习研讨课、校复习引领课、教学理论培训、物理竞赛等教学活动,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每次期中、期末及月考考试后,都进行组内评议试卷,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二)教研主题化、课题实践化的校本研训活动

教研组不但是教师专业能力增进的重要舞台,还是教师形成专业归属感与学科崇拜的发源地。教研组不应当是“教务组”,全称应当是教学研究小组,根本任务是学校与教师的研发机构。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就要回归课堂教学研究。我们组从三方面改变教学理念:

(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2)注意研究高效现代化课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4)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的具体作法如下:

1、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为了节省老师的备课时间,发挥每位老师的特点,同仁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采用了集体分节备课,统一教案,资源共享,每位老师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风格再进行修改,在教学上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教案力求符合下列要求:

(1)教学目标应有: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教育目标,确定教学思想及学习方法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引导与规范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学目标和本校的学生特点安排教材,要深入理解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及不同的教法。(3)课堂模式百花齐放。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从发展的要求看,就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物理,具备在未来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考虑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重点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的要点是怎样听课、怎样做作业和怎样复习,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能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学校媒体的优势,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开展常态课、引领课、高效现代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取得良好效果。

3、课后辅导及作业

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件繁重的工作,每天都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批改一百多本作业,采用的形式是统批、面批、学生互批、讲评等,每位老师还都利用中午午休及下班后的时间针对学习成绩差、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他们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教学质量三部测查反馈分析、期末质量分析等踏实的教学常规取得很好的成效,对学困生和定位生建立个人档案,及时记载后进生和定位生的成长进步记录,教师有效开展分层辅导活动。在作业设计和布置上采用分层作业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4、教学成绩

我校物理教学水平同类学校名列前茅,由于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有定位生的辅导,物理学科在历次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师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5、在教学研究中注重反思

校本教学研究常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课程与教学的问题,是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开展研究的。反思是对教学实践的积极回顾与思考,是确定研究的方向、研究的问题的依据,也是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必要条件,具有明确的研究性质。反思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是物理校本教研中最经常、最普遍的活动形式。主动反思是积极的研究。在校本教学研究中,我组教师主动地、持续不断地反思,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对于物理校本教研中教师的学习,我们提倡反思性的研究学习,也就是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自己实践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策略。

(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1.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要求他们坚持自学教育理论,写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2.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讨论、参观等学习,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3.按学校的要求,组织了青年教师参加市青年教师优秀课比赛,区物理实验器材改进比赛、青年教师的说科比赛。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重视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时空,鼓励他们脱颖而出。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共同发展,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和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开设一堂教学研讨课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大量开设教学研讨课,课后及时总结教学得失及制订改进措施,并经常与兄弟学校教师参与教学研讨是物理组教学活动的一大特色,这样大大地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期,年轻教师都主动向老教师请教、取经,许多青年教师很快脱颖而出,进步都很快。在各种教学评比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注重教科研课题研究,培养研究型的教师

6.XX年初中物理校本研修总结 篇六

XX年初中物理校本研修总结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XX年初中物理校本研修总结

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迎接中考,我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的传授,而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较少,通过此次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更重于知识的传递,因为知识是不断的更新,而一个学生对本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主动的探索新知,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会受益一生。

物理新课程标准在我校实行已有几年了,本人担任了8年级和9年级的物理教学工作,一直处在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适应初中物理新:教材的过程中,努力用新的教学理念在自己所任教班级中实践着、探索着,现谈谈自己对课改的一些体会。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认识新编教材调整了一些教学内容和微调了课程标准,优化三维目标,科学设计课程难度,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减负落实到初中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教师要认真学习修订后的新课标,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正确认识科学探究的目的,《物理课程标准(20xx年版)》指出:在科学探究中,教师不仅应关注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某些规律,而且应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索兴趣,增进对探究本质的理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探究应该具有三维的课程目标。学生的科学探究跟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在目的上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学生的科学探究把提高科学素养作为重要目的,而不完全是为了得到探究的知识结果。处理好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矛盾:即课堂时间少和探究过程多的矛盾,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矛盾。

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必须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法,设计提问,随机性提问不能过多,教师言语表达要准确、清晰、和谐;实验操作要规范、可观察性。要让学生的合作探究、生活实践,突出了物理以实验为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加强了生活与物理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对教师的教学而言,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教材规定知识的阐释者和传递者,而学生也只能是教材规定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教师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课堂教学过程就成了教师的“表演”过程,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配角、听众或观众。但现在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能力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

XX年初中物理校本研修总结

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今后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物理组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我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一节课之后,会与同组的老师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2、自我反思及案例。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的备课;反思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培训活动,认真聆听专家的指导,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

三、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教书育人,师德为本,我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我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的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学习。课堂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7.物理组校本培训计划 篇七

1 学习校本开发理念, 激发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

“今天的教师面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全新要求, 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 提高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1]。校本课程开发是科学的、开放的、渐进的过程, 高职学院物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意识到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 从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高度看待高职校本课程开发, 这是高职学院进行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 是促进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物理教师在学院的组织下积极学习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的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观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激发物理教师的进行高职校本课程开发意识。

2 组织校本开发培训, 丰富教师的校本课程理论知识

高职学院进行校本课程师资培训的特点为让物理教师拥有与教学生涯同步的经验, 以校为本, 开发培训空间, 充分体现学院和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要, 凸现教师学习与提高的便捷性;立足学院教育教学实践, 突出教师培训与提高的恒常性和针对性;发展教师与发展课程内在统一等[2]。高职学院校本课程培训方式以课程专家培训讲座、组织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研讨、校本课程开放教学经验交流会等。高职学院通过统筹来制定培养规划, 与校办工厂积极发挥培训作用, 组建由厂长亲自挂帅、由一名副厂长专管的教学实习领导和实习教学大纲、技能训练教材, 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讲授生产流程等, 不断为教师“加油充电”, 通过校本课程培训丰富了教师的校本课程理论知识, 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3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定, 加强教师校本课程的执行能力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 因此, 高职学院的师资队伍应有其独特的建设途径, 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通过行业引领, 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高职学院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有技术理论、人力的优势, 企业有生产设备、场地、产品的优势, 高职学院与有关企业联合, 物理专任与兼职教师通过在实训中去改进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 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教学理念的提升。

高职学院的依据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结合专业相关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 按照“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模式构建教学体系。物理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制定, 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负责具体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及教学实训的计划, 提高自身的校本课程开发素养和加强自身的校本课程执行能力。

4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组织教师队伍开发校本教材

高职教育为地区经济服务, 为适应职业岗位需求,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突出应用性与针对性, 校本课程改革需注重学生形象思维智能特点, 树立“理论与实践一体”, “实训室与教室一体”的理念, 充分挖掘学生个性发展潜力, 构建在学习中工作, 在工作中学习, 突出培养职业能力, 打造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学院主动而有计划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教材是高职学院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客观因素。高职学院物理教师积极参加学院校本教材开发, 体现了高职物理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在实际生产中典型生产工序, 集成为项目模块, 使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随时跟进社会需求和技术创新, 利用真实项目驱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以启发、引导为主。物理教师定期到知名大企业学习进修, 熟悉生产需求, 具备很强的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教学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电路实验学习提供必要的物理基础。

5 立足校本课程的建设, 促进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受当前高职学院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师资、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为了使高职物理教师能够在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等方面, 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做好调整和准备, 高职学院需要主动的对高职校本课程开发实行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学院成立质量监控小组, 通过定期与随机抽查的方法进行监控, 收集有关校本课程开发实效性的信息、数据, 掌握校本课程开发运行状态, 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通过奖励和评价机制激发高职物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 同时也使高职物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 对所教专业不断深入认识, 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高职学院校本课程开发的完善和发展, 有助于实现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仅是物理教师在知识上的积累, 也不仅仅是教学技能的纯熟, 而是一切与物理教学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意特质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将持续物理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 促进物理教师成为既有理论素养又有熟练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摘要: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立足高职校本。校本课程开发是实现高职课程实用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一环, 在校本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师的积极参与必然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改变教学模式, 促进物理教师成为既有理论素养又有熟练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参考文献

[1]丁继安, 吴建设.高职院校实施校本课程标准若干问题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 2003 (5) :62-64.

8.物理组校本培训计划 篇八

关键词: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1.引言

物理是大学基础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对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当前教育改革需要, 物理课程的授课学时大幅度的压缩, 例如我院的物理课程的学时由原来的80学时缩减为60学时,如此一来,原来的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同时也增加了物理课程教学的困难,特别是在高职院校,由于注重于专业课程的培养,基础课的课时更加不能保障,因此,如何精选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少量的课时内使学生接受到更多的知识,值得教师们思考,本文就高职院校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做一些基础性的探讨。

2.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

对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以理论学习为理论依据。传统意义的授课,是教师把知识简单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的学习,但是这种教学模式逐渐不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学生需要自己构建知识过程,主动获取学习知识。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学习,改变了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由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由一个讲授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高职物理课程资源开发重要理论依据如下:

2.1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是在问题的基础上来进行,属于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也是设计研究性学习的参考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围绕一个真实的事件,在教师适当的启发下,由学生自己去收集、分析资料,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也能为学生学习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的能力。

2.2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主要由搭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环节构成。在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时,参考支架式教学的模式,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为学习内容创设一个学习情境,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其次为每个知识点建立相关测验的链接,及时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和反馈。

2.3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研究型的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追求卓越、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研究型课程的学习载体是:学生从社会生活以及学习生活中得到各种项目设计或课题、作品制作与设计等;研究型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科研方法、获得的体验以及获得的知识。

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研究性学习是由教师依据国家课程中的知识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选定一个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性课题,围绕这个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去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最终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精神。

3.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的一切课程资源,对于我院当前的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涉及到以下三点。

3.1开发教材资源

高职物理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基本素材就是高职的物理教材,同时高职物理教材也是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教科书的设计开发丰富多彩的物理教学内容,在学习中充分体现物理课程的理念和目标。物理教材自身就是筛选了的一种课程资源,也是物理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规的载体和媒介,更是物理课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资源。

物理知识联系着社会和科学问题,高职物理校本课程需要以学生为活动中心来组织学科课程开发,应该从学生生活出发,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发现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并且还需要将物理知识与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科技、社会中的广泛应用。这种将物理课程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其优势非常明显,不仅可以充实物理课程学习的内容还有助于物理课程的优化,让素质教育内容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得到体现。

高职物理教材在每章末节都设置了《我还想知道》的内容,其目的是鼓励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提出一些问题,并使用本章的内容把问题表达出来。《我还想知道》的第一行是一个实例示范,下面的空白是需要学生来填写的部分,物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基于所学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试图去表达心里的疑问,至于问题是否恰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利用好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很大。例如:在高职物理教材中,讲到光学部分,有的学生就会提出,光线在水中以及其它介质中的折射率如何等等问题,提出的问题都是学生有过体验的充满好奇的问题。新教材把空间还给了教师和学生,使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开发出切合学生实际的课程,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3.2开发教师资源

教师是物理课程实施教学的促进者和组织者,同时也是物理课堂课外资源的研究者与开发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理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物理教师需要注意自身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开发物理教师资源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树立现代物理教学的理念。在物理教学的思想上要将以传授知识作为重点,逐步转变为以发展学生为中心;在积累知识上,物理教师要准备教材上的知识以及个人储备的知识,但是物理教师更多的是要准备课堂上由于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就要求物理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开发课外的资源,学会在互联网上查阅资料,来获取新的知识。要从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过去模式,通过应用上述的探究式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去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研究物理课程的标准。使用教材的行动指南就是课程标准,把握好课程标准,才能不把教材当做圣经,不拘泥于教材,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可以帮助物理教师不断地更新个人观点,逐渐改变教育的行为,最后付诸于实际的物理教育教学中。(3)坚持集体备课。个人智慧毕竟有限,特别是在对新的课程标准理解上,每个的见解可能都不一样。通过集体备课可以体会每个物理教师对于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一名教师在上力学时, 改变了一下教材的顺序, 先探究力的规律 后讲述生活中力所发生的场景, 结果学生很费劲。经过课后的讨论才体会到编者的意图, 教材先安排生活中力所发生的场景,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去思考摸索才能得到力学中存在的规律。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对教材上的一些实验进行改进。

3.3开发学生资源

由一般高职院校教学大纲要求可以看出,高职物理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逐渐改变学科本位观念,全面的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所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同样也是一种重要资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资源。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就是学习兴趣,最好的向导是心里关于问题的疑问。因为学生有了疑问就会激发关于问题的思考,从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好奇心变为浓厚的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最具有说服力,也最能使学生信服,最后调动学生积极性。(2)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指的是学生目前已有的知识水平。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是与物理息息相关的,大多数学生都已经习以为常。物理教师要善于使用这一有利工具,逐步引导和提醒学生去关注易变的自然现象,这样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以及对于物理的求知欲望。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为教学作铺垫。因此,教师提的问题要经过推敲和思考,使这些问题真正来源于生活实际。提问也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多参加活动,经过学生自身的努力,逐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4. 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应用评价

4.1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应用评价的原则

与其他教育评价一样,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也是一个内涵丰富、操作复杂的活动,我院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评价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第一,形成性评价的原则。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持续发展的过程,对它进行评价的目的是要促进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提高质量和效益,因此,要在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过程中就进行评价,而不是待开发结束后才进行评价。第二,过程监控和即时反馈的原则。在开发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价,观察开发活动的动态发展变化,并及时将评价信息反馈给开发者。第三,质性评价为主的原则。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活动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和影响因素,定量的进行评价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而质的评价主要以参与讨论、观察、档案记录为主要的手段,可以为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活动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第四,着重结果评价的原则。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要对开发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相应的评价,但是对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产生相应结果的评价更应该引起关注。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质量怎么样,衡量的指标在于所开发的物理校本课程资源是否能够真正的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同时要看物理校本课程资源产生的实际效果。所开发的物理校本课程资源积极效果越明显、越多,也就意味着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效益越好。第五,自我评价为主的原则。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主体可以是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等各类人群,但应以学校和教师的自我评价为主。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发挥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性,使他们通过自我评价发现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不足,从而改进物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

4.2关于我院机电类专业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应用的评价

对我院机电类专业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应用的评价主要考虑资源的实用性与可行性。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课程设计比较科学、合理,整体上比较完整,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在线测验、专题研究等方面的设计比较合理,能实现有效的学习。学习目标明确,难点、重点突出;内容结构清晰,相互之间联系通过链接联系紧密;形成性测验具有针对性,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习反馈及时,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专题研究课题的选择具有科学性,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通过协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5.结论

物理作为高职院校基础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夯实专业课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我院机电类专业的物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应用与开发,本文给出了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几条依据,然后从三点叙述了我院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最后分析了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应用评价。总之,高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在物理课程资源方面肯定存在差别,我们应根据学校的性质、任务来灵活、和谐地开发和利用有效的物理课程资源,使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拉尔夫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98-201.

[2]张文军,李云淑,王俊.高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3]和学新.普通高职校本课程开发:天津市的经验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10):26-28.

[4]肖龙海,谢捷琼.论校际联合开发校本课程[J].教育发展研究,2008(5):9-12.

[5]张聪慧.三维目标如何统一[J].语文建设,2005(8):9-12.

[6]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7]李臣之.高职校本课程开发:情景分析与目标研制(上)[J].2005(5).12.

[8]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5-46.

[9]崔允漷.新课程“新”在何处-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福建教育,2001(11):6-8.

[10]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56-61.

[1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学,2002(8):7-11.

[12]赵莹,梁雪斌.对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三维透视[J].现代教育科学,2007(3):17-19.

[13]门秀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31-36.

[14]杨鹏.浅议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及意义[J].和田师范科学学报,2008(8):33-36.

[15]罗雪飞,陈秉初,郭伟保.课程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J].当代教育论,2008(12):19-23.

[16]刘英琦,钱扬义,刘建祥.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4-49.

[17]陈明.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思考[J].中国基础教,2005(1):37-39.

9.物理组校本培训计划 篇九

时间 班级 姓名

一.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来实现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文字表述: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EP2+EK2= EP1+EK1

1、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只有重力、弹力做功,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2、你对“只有重力做功”是如何理解的? 对于“只有重力做功”的理解:

(1)只受重力作用,重力做功.(2)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只有重力做功.合外力做功不为零.加深理解

(1)如果其它外力做了功,那么物体系统必伴随着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因而总的机械能不再守恒.如果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必定是其它外力做___功,反之,若物体的的机械能减少,必定是其它外力做____功.(2)机械能守恒指的是在整个过程中的任一时刻,任一位置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在整个过程中任取两个状态列方程解题

3.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和它的运动过程。

2.分析对象的受力,判别是否只有系统内的重力、弹力做功,确定机械能是否守恒。3.选定过程中的初、末状态和势能的参考平面,正确写出初、末状态的机械能。4.选择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列方程求解。三.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

1、物体做下列几种运动,机械能守恒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

B.做平抛运动的小球

C.空中匀速上升的气球

D.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

2、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不守恒。C 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D 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3.质量均为m的甲、乙、丙三个小球,在离地面高为h处以相同的动能在竖直平面内分别做平抛、竖直下抛、沿光滑斜面下滑,则()A.三者到达地面时的速率相同。

B.三者到达地面时的动能相同。

C.三者到达地面时的机械能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起重机将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重物吊起H高度,重物获得速度v,则()A.起重机对重物做功mv2/2。

B.起重机对重物做功mv2/2+mgH。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mv2/2。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mgH。

5.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g/3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势能减少mgh/3。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2mgh/3。C.物体的动能增加mgh/3。

D.重力做功mgh。6.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滑行,当它升高了h时,物体所具有的机械能为()

A.mgh

B.mv02/2 +mgh

C.mv02/2

D.mv02/2 – mgh

7.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在物体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B.物体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D.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8.以10m/s的速度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若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则:(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2)上升过程中在何处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

10.校本培训计划 篇十

《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颁布,学校工作站到了更高的起点。本青岛市10万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胡活动拉开了帷幕,学习教师培训更有目标,更有内容。现结合大练兵活动方案制定本学期校本培训计划。

一、营造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组织,启动实施读书工程

(一)宣传动员(3月份)

1、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成立青岛十七中教师“十二五”阅读工程领导小组和工作实施小组。(名单附后)

2、召开全体教工会,正式启动青岛十七中教师“十二五”阅读工程,部署专项工作。

3、教师制订个人读书计划。(5年计划、计划)填写《青岛十七中教师读书计划》。教研组长、工会组长共同负责监督落实读书活动。

4、新组建学校中青年教师读书班,为热爱读书的教师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在以前组织“读文摘、用文摘”的基础上,动员教师踊跃参与《青岛教育》“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专栏撰稿。结合研读教育名著阅读,利用可利用资源为名师、青年骨干教师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深度指导和理论引领,帮助他们提升实践智慧,形成自己的创新成果与特色品牌。

5、学校将为教师搭建阅读交流平台。一是网络平台互动交流,二是纸质校刊

(二)具体工作(4——12月)

1、全员阅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作者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4——5月份,责任部门工会、教导处)

2、教师征文(6月份)。主题:洋思经验对落实“学生为主体”新课程理念的启示。要求全员参与,理性思考,提交高质量成果,本学期之末将编纂教师读书实践专辑。(征文启事另发,责任部门教导处、工会)

3、读书论坛

(一)(7月份)。主题为:洋思经验给我的启示。(责任部门教导处、工会)

4、暑期阅读行动(8月份)。每人精读一本好书(在余下重点阅读书目5本当中选1本,推荐阅读书目100册(种)当中选1——2本。(责任部门:教导处)

5、教师读书竞赛活动(9月份),以工会组为单位参赛评奖,教师节表彰。

6、邀请专家、名人讲座(重点推荐书目的作者)(责任部门:工会)

7、读书论坛

(二)(11月份)。主题:读书与教师专业发展

8、评选读书人物、组织优秀读书人物外出访学(12月份)。(责任部门:工会、教导处)

二、结合中小学教师大练兵活动,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从2011年3月开始,到2011年年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3月)

1、成立“青岛十七中教师技能大练兵”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管领导组织各部门分头制订活动计划。

2、3月17日(周四)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举行“青岛十七中教师技能大练兵”启动仪式,传达实施方案,部署具体工作。

3、教师自主选择技能训练项目,制订个人计划,组内交流,个人建立《2011年教师技能大练兵纪实手册》。

(二)第二阶段:教师练兵阶段(3—9月)

1、普通话诵读活动。

教师大练兵活动首先进行普通话诵读培训学习。学校工会牵头,语文组协助,成立普通话诵读指导工作小组,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华颂?经典诵读”活动(详细方案见附件一)。参加该项活动的教师自行选择诵读材料,内容围绕“古典诗词、经典美文和爱国主义作品”三大类,语文组遴选2——3人教师担人诵读指导教师,以讲座辅导形式指导诵读技巧,提高教师诵读能力合人文素养。4月23日为世界阅读日,拟定于4月21日(周四)举行教师普通话诵读比赛。要求各教研组至少推荐一人参赛。

2、规范汉字书写活动。

与普通话诵读活动同步进行。学校工会牵头,成立规范汉字书写工作小组,聘请校内书法水平较高的部分教师担任培训指导教师,分期、分层培训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三字”书写技巧,5月初举行三笔字书法比赛。

3、教学课件制作活动。

以新一轮“班班通”配备为契机,进行课件制作培训。教导处牵头,信息技术组协组,遴选校内课件制作高水平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以集中讲座和校园网络培训为主要形式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培训旨在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堂效益,克服目前存在的弊端。与此同时,邀请“交互式”黑白板厂家技师专门指导教师利用好新型黑板的特点,实现其高效、快捷、卫生等功效。6月底将组织该项技能比赛。

4、说课比赛活动。

要求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全员参加。教导处牵头组织,邀请教科室教师和部分学科教研组长进行说课技能辅导。7月份,教师远程培训期间穿插该项技能比赛。(详细方案见附件四)

5、课堂教学比赛活动。

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功综合体现的平台,要求在职教师全员参加。9月、10月两个月将举行全体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活动过程中每位教师的课堂均为开放课,教导处牵头组织课堂展示大比武活动。以级部为单位成立评委小组,进行教师课堂综合观察,包括课堂教师普通话水平、板书水平、课件制作与黑白板使用水平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等,其中教学设计与效果重在落实教师“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和“学习习惯培养、学法指导”两方面的一是和能力。最终各级部评选出三分之一的高效课堂,作为表彰对象。(详细方案见附件五)

(三)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分项活动告一段落分管部门均要进行成果展示,学校科研处负责利用好橱窗、校园网和《教研传真》等载体,营造“全校联动、全员练兵、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将技能培训与师德教育结合,将校本培训与教师能力提升对接,将专业发展与职业精神融合。

10月份,全市举行教师技能大赛,我们将遴选优秀选手组成比赛团队,力争以优异成绩展示我校“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的良好形象。

年底,学校将举行“2011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总结表彰会”,借此机会举行校本培训专题论坛活动。

三、开发优势资源,为教师接受高端培训创造条件

(一)在2010年首期教师赴北京师范大学高端研修的基础上,组织好2011年第二期高端研修培训。6月中旬由张瑞海副校长带队一行40人,参加为期一周的新课程培训。培训期间安排与专家互动研讨、实地参观等活动将学习与实践、与反思相结合,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二)组织好2011暑期教师远程培训。2008、2009、2010三轮暑期培训我们都取得优异成绩,本的培训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做好优化、整合工作,切实提高时效性。将教师大练兵的的基础性项目比赛穿插其中,克服连续培训可能产生的倦怠感,关注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三)定期组织教师和班主任外出参观学习和参加短期培训。本拟组织骨干教师赴江苏洋思中学观摩学习,组织优秀班主任附上海、北京参加高端研讨会,组织部分中层以上干部和课题研究骨干人员赴重庆、苏州等地参观特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组织教研组长、集备组长参加省内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

四、重视教学研究,以行动研究和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课改能力和教科研能力

(一)以学科为单位梳理出高效课堂的有效做法。学期末以征集优秀课例(教案)和优秀论文的形式,遴选优秀稿件汇编《学科高效课堂精要》、《优秀教学案例集萃》(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课件、学案),学期末举行教学论坛暨“以美育人、求真求善”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会

11.从校本培训走向校本学习 篇十一

近年来,校本培训在我国教师培训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与实践。相对于培训院校“集中培训”而言,这种培训形式能够缓解培训资源不足、培训经费缺乏和受训者“工学矛盾”等难题,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反思校本培训的实践,发现其依然遗留着传统师训所固有的若干负面问题。其一,训教分离。来自高校或培训机构的专家往往游离于教师特有的教学实践之外,只是以传递系统知识为基本导向。其二,训研脱节。未能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纳入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并成为其中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其三,标准一统。从培训内容到培训考核,都用刚性和量化的标准要求不同学科、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客观上抑制了教师个体的独特发展。其四,缺乏互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有深度的双边互动,教师在灌输式培训中丧失了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当前,教育信息化正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向纵深发展。这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部分教师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对他们的实际教学工作来说,来自于外部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命期间不断地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使自己成为自觉、高效的学习者。因此,诉诸于教师内在的、主动发展的校本学习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

一、校本学习的涵义解读

校本学习是相对于校本培训而提出的,它是指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任职的学校为基本场所,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目的,以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方式的一种教师教育新形式。校本学习顺应了教育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形成全员学习的氛围,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主动学习的品质。学校和教师必须从教师专业成长和终身学习的战略高度去认识校本学习的意义,推进学习理念、学习方式的变革。

1.教师是学习者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根据美国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的观点,教师学习具有以下特点:从事学习时具有强烈的自我指导的心理需求,具备有待挖掘的丰富经验,具有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并且这种学习首先是内在激发的。因此,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自造”,而不是“被造”。校本学习就是要引导教师把学习当成专业成长的内在需要,当成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发地进行学习与研究。

2.教师是学习文化的建设者

教师学习是教师获得与教育有关的知识、技巧、理念和行为习惯的连续过程。可以预见,让教师通过长期、连续的立足于学校的学习,会“内化”生成专业教师所必需的知识、能力、信念、态度等专业素质,也会同步构建起新型教师文化。这种新型教师文化的特征是沟通、对话、合作、互助和共同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成员在相互理解、开放互信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思想与别人的思想交换,拿自己的经验与别人的经验共享,使自己的情感与别人的情感沟通,最终形成积极参与、全情参与、主动参与的学习文化场。因此,教师作为学习者的同时,也应成为学校学习文化的建设者。

3.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同步

教师专业化运动使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的校本学习将带动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促使学校成为具有开放性、创新性、生成性的“教师发展学校”。

二、校本学习的有效途径

1.反思教学过程,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自己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校本学习的基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通过反思型教学实践,实现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

这里的反思指的是:思考、探索、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自己。教师自我反思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自身素质、教学行为、教学计划、教学评价、自身成长、学生发展等。其中,较常见的是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主要涉及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氛围是否和谐、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能否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等。自我反思的具体方式主要有:教育叙事、反思日记、反思随笔、微格教学、相互观摩、对话研讨等。

2.投身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发展自己

英国学者斯滕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它不同于专家和学者,教师的研究植根于教育实践,研究内容来源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将这些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归类和筛选,最终形成研究的主题和方法。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可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归因—措施与行动—评估与反思”四个阶段,以问题解决为导向,重视与同行、专家的伙伴关系,重视研究过程对已有观念和行为带来的变化与改进,将研究过程变成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修正的过程,最后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并在把握规律中发展自己。

3.寻求同伴互助,在对话讨论中完善自己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持续的学习,而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能够为校本学习提供最有效的支持环境。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即使讲授同一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也是有很大不同的。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同伴互助,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或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教师之间的对话与研讨还是教学灵感的巨大源泉,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

在校本学习中,同伴互助的主要方式是在学校中构建学习型组织。可以采取教师自愿组合的方式,也可以由学校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学习型组织中的基本学习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分享式讨论和批判式对话。

4.阅读理论文献,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

教师的工作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教师才能主动地、自觉地学习教育理论,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为了避免理论学习的枯燥乏味,在校本学习中要让教师拥有阅读的自由、享受阅读的快乐。在形式上,要避免“言者昭昭而听者昏昏”的理论讲读,提倡气氛宽松的读书沙龙、读书俱乐部等学习形式。在内容上,要避免用硬指标给教师增加阅读的负担,而应向教师推荐教育故事和教学课例类的读物。唯有让教师享受自由阅读的快乐,方能使理论学习真正走出无奈、走出重负、走出枯燥。

三、校本学习的基本评价

为促进教师将学习需求从外控转变为内控、从生计需求提升为发展需求,校本学习的评价应建立起以激励发展为导向的多元化学习评价系统。倡导以真实任务为标准的评价,努力使校本学习关注真实任务的解决。倡导以知识建构为标准的评价,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新知识的建构。倡导情境驱动的评价,促进学习者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中将学习与教学研究整合。倡导基于进步程度的评价,引导学习者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评价的内容包含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态度及主动程度、迁移应用能力、自我监控水平和能力、反思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评价的方法可以是学习档案评估、学习成果展示、学习论文评比、课例研讨、教学技能比武、成长故事演讲、科研报告答辩等。

总之,从校本培训走向校本学习,将形成更加完善的促进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教师教育机制,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12.物理组校本培训计划 篇十二

关键词: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教育教学

校本管理, 英文是School-Based Management, 其字面意思是以学校为本的管理。其基本含义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它是一种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 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 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 使学校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 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优化学校教育资源, 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创办出更有效的学校。

校本管理是以学校为本体, 以发展为主旨, 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方式, 即一是以学校为基点, 学校的发展设计, 各项活动的展开, 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基于学校本身, 而不是来自外部。二是学校管理中应以人为本, 即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要做到学校为人、学校靠人, 要在管理中发扬民主, 和谐合作。三是学校是一个不断改进、适应变化的自组织管理系统。校本管理的核心是学校拥有自主权。

一、校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一)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学校管理的中心要素是人, 学校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 是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学校管理要以人为中心也是由学校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是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公民。学校管理的一切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以人为中心, 统筹安排其他各种管理要素, 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都要依靠人。学校管理要满足人的需要, 进而调动人的积极性, 提高工作的效率。

(二) 学校管理要注重主体人的素质提高。

学校管理中的人是主体的人, 而主体的人的思想、智力和体力等素质, 既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条件, 更是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管理中一方面要通过学习, 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另一方面要不断在实践中锻炼, 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在学校管理中, 要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具体来说, 在教师方面, 一是要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教书育人的自觉性;二是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教师的校本培训就成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

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校本教师培训, 是指基于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 由学校发起和规划、将本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并立足于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活动。第一, 学校要有明晰的办学理念, 有较详尽的发展规划, 这是培训的前提。第二, 培训的主体是教师自己, 是教师的反思、“觉醒”。外聘的课程和人员是辅助角色。第三, 追求特色是培训的关键, 目标在于形成“教有特色, 学有特长”的教育理念。

(一) 校本培训的内容。

培训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理论培训。结合创新教育不断呈现出的结果, 及时对教师进行新观念、新理论、新成果、新信息的培训, 这是培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使教师牢牢掌握理论的武器, 居高临下, 实践时才会得心应手。二是科研培训。创新教育本身是一种科研方式。对教师进行相应的科研能力方面的培训就显得更为重要。诸如选题、立题、写实验方案、实验研究报告等都是相应的教科研培训内容。除此之外, 还应对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培训。三是新授课技能培训。创新教育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 有其质的飞跃, 主要表现在目标设计、教案设计、授课方式、教师角色的转变等诸多方面。要在短期内掌握这些授课技能, 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培训。四是班级管理培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课堂教学之外, 更多地表现在课外, 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位教师除潜心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之外, 还应该着眼于班级管理的研究。因此, 对教师定期开展班级管理培训, 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培训内容。

(二) 校本培训的方式。

校本培训方式有别于师训部门的培训方式, 师训部门培训一般只注意理论、信息的传授, 忽视实践操作, 然而校本培训讲求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鉴于此, 校本培训方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首先, 学习吸收。学习的方式分为若干种, 从接受信息的角度讲, 一般可以分为传授式、辅导式、外出参观式、自学式。“传授式”一般指请专家讲课,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学习方式, 集中听讲课的最大好处在于声像统一、形象逼真、信息量大。“辅导式”在校本培训中应用的比较广泛, 学习前一般由学科带头人或其他辅导教师指出学习的重难点, 提出学习的要求, 然后再由教师带着问题自学, 学习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 可以随时找辅导教师请教、探讨。“外出参观式”就是走出去向别人学习, 或者参加上级举办的专题性研讨会, 为了使这种学习不流于形式, 使参观真正取得成效, 最好的办法是让教师回来后写出学习报告, 由学校领导亲自过目后, 把精神再传达给教师。“自学式”也是校本培训主要的学习方式, 根据阶段特点让教师读一些有价值的报刊杂志或者看一些光盘、录像。要取得良好的自学效果, 学校不仅应提供学习内容, 还要教给教师自学的方式方法等。其次,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巩固学习内容的关键所在, 也是学用结合的有效途径。理想化的实践操作不仅表现在课上, 还表现在课下;不仅表现在校内, 还表现在校外。总之, 操作要注意其广泛性、深刻性、多元性。只有强调这种广泛意义上的操作, 才能与创新教育的广泛性相吻合, 否则, 将浅尝辄止、顾此失彼。

(三) 培训评价的分类。

教师由于学历、年龄、能力、教龄等方面的差异, 培训结果会有一定的差异。为了能较为准确的区分培训结果, 使教师们满意, 可以制订基础性培训目标和提高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在某个特定的阶段要求每个教师都能达到的行为。比如说,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们转变角色, 一改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 变过去的上下级关系为现在的平等关系、朋友关系、合作者的关系。改变角色不存在操作技术上的难度, 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可以把角度转变当作基础性目标。至于提高性目标, 可以根据教师的不同能力进行适当的分类, 像名师培养目标、学科带头人培训目标、骨干教师培训目标等等。总之, 不同的培训目标可以锻造不同层面的教师。

校本培训的环境有利于形成教师主体意识:培训过程中, 有利于明确教师参与的义务和责任, 增加了教师的参与机会;同时, 校本培训主题集中在所在学校的问题中, 和当前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教师的经验和问题更容易受到重视和关注, 教师参与积极性更强;更为重要的是, 校本培训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学习需求, 培训成果可以直接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效益, 有利于形成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在动机。所以, 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郑国铎.企业激励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2].余凯成.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全, 陈太忠, 何芳.校本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4].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2

[5]. (美) 詹姆斯.库泽斯, 巴里.波斯纳.激励人心[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6]. (美) James M.Banner, Jr.Harold C.Cannon著;陈廷榔译.现代教师与学生必备素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7].吴德庆, 马月才.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下一篇:江行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