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共15篇)(共15篇)
1.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篇一
兴庆区第十八小学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工作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银川市及兴庆区委有关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创建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促进兴庆区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按照银川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的实施意见》(银党发〔2016〕73号)的安排部署,为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措施,不断推进教育系统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创建工作扎实开展,结合学校教育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以争创兴庆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为目标,以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为重点,按照银川市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宏伟目标,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坚持高位推进、协同推进,兴庆区第十八小学成立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田玉梅(校长)
副组长:魏林忠(书记、副校长)
白云兰(副校长)韩建忠(副校长)
成 员:秦鲜梅、韩小平、宋明华、王倩、刘强
全体教师、家委会成员
三、总体目标
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积极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机关氛围,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活动的过程,变为不断推动民族团结事业进步和学校工作全面发展的过程,形成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舆论和良好社会风气,力争在2017年创建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并鼓励广大教职工争创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017年4月1日——2017年6月1日)
1、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学校创建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组织召开动员会,并大力宣传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学校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创建目标,在校园内营造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浓郁氛围。
2、结合普通党员上党课活动,将宣传活动纳入党小组
学习计划,系统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引导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思想。
3、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活动。选树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宣传典型事迹,营造良好氛围。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借助校园泛在学习环境、走廊、墙报,定期推送民族团结知识、大力宣传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校园开展民族团结六个一活动:一次主题队会、一次国旗下演讲、一次专题讲座、一次手抄小报、一次学校特色活动等方式对我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同时组织开展民族知识、绘画与手工、演讲、民族歌舞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组织师生积极开展各民族学生之间结对帮学等活动,使民族团结意识深入人心。
5、通过家长学校、班级QQ群进行拓展性民族团结教育,广泛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做到家校同步,协同教育。
(二)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7年6月1日——2017年10月1日)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系列专题活动。
1、按照建设学习型单位、学习型教职工队伍的要求,树立“让学习成为一种常态,让学习成为一种风气”的理念,通过开展教育,使教职工牢固树立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
2、深入开展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和少数民族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六史”宣传教育。
3、结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突出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积极开展“知党史、报党恩、讲团结、爱祖国”的知识竞赛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党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历史,增进各族群众对党的感情、对祖国的感情,增进各民族大团结。
4、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慰问离退休老教师活动。认真做好扶贫解困工作,把党的恩情、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送到离退休老教师当中。
5、组织开展校园体育竞赛活动。6月份,组织教职工排球比赛。
6、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新局面,为学校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第三阶段:自评整改阶段(2017年10月1日——2017年11月1日)
1、结合实际,查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对各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和民主自查自评工作相结合,认真查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为广大教职工办实事上。
2、对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标准,领导小组对我校创建活动开展自查自评,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准备相应材料。
3、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座谈会,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全校开展评选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科室和模范个人,形成人人讲团结、个个求进步的良好风气。
(四)第四阶段:申报迎评阶段(2017年11月1日——2017年12月1日)
积极做好创建工作的总结及创建成果的收集整理工作,全面接受检查验收,积极申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五)第五阶段:巩固拓展阶段(2017年12月1日——2018年1月1日)
认真总结创建经验和面临问题,解决教职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面临的热点、难点及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保障措施
搞好宣传,营造氛围。积极宣传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全体教职工对民族团结进
步创建活动的认识,充分调动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广大教职工参与组织的各种活动,学习宣传创建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及时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信息上报,做好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
兴庆区第十八小学
2017.5.3
2.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篇二
一、群众路线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根本保障
围绕青海省委的要求和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定位, 海北州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创示范、五年再提升”总体目标思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就是依靠人民群众, 就是要做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可以说, 党的群众路线, 是实现海北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唯一途径和根本的工作方法。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时, 就提出了各民族团结、平等、合作的主张。这也成为建国后, 我党开展民族工作的工作方法和原则。因此, 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就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海北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文化集中交流的地区, 历史条件与人文背景的特殊性, 使得海北民族之间、民族内部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 这既决定了民族工作在海北全局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 同时也成为达赖集团在我国进行民族分裂和渗透的重点地区之一。我们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地区稳定的基础和关键的力量就是群众。所以,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必须结合群众路线进行, 以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学习宣传为契机, 在群众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让人民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坚定跟共产党走的立场, 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防线。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丰富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载体, 通过开展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工作, 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转作风、接地气, 通下情、解难题, 落实州县乡三级领导联县、联乡、联村和联系学校、寺院、宗教界人士等制度, 真正做到党员干部与群众的结对认亲交朋友, 增进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 使我们的党员干部时刻做到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时刻关心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正确把握群众的需求, 下大气力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以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为抓手, 注重在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 让广大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 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从物质条件上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 这样分裂、独立分子和反华势力就在国内没有了可以依附的群众基础。
二、立足海北民族团结创建实际, 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州工作说到底是为了实现更好的为各族群众服务, 促进海北跨越发展是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州的根本任务, 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民族团结示范州的根本目标。要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 互为载体, 共同推进。尤其是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把认真查找和集中解决一批影响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突出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 针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村级财务管理问题, 部分地区存在的廉租房、城乡低保政策落实中存在的不公正、不到位的问题, 深入全州农牧区、社区、寺院蹲点调研, 下气力开展惩治。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逐村挨户摸排有激进思想、极端意识、有可能制造极端事件的人群, 锁定对象, 纳入视线, 实行“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教育措施, 及时消除稳定隐患, 实现推动维稳由较多依靠应急处置向更好依靠长效机制的转变。要充分依靠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学习宣传, 在广大干部群众当中深入进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 让广大干部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最新动态。同时, 通过举办“农牧民交通安全知识培训班等活动, 切实提高干部群众民族团结的意识, 为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州集中正能量。
三、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州建设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 树立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发扬务实、扎实、踏实的工作作风,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能力, 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州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鼓励创新创建载体结合。要把密切联系群众贯穿于活动始终, 动员群众参与活动、监督活动、评价活动, 把群众满意作为活动取得实效的唯一标准, 做到“四问群众”一是在活动前, 问群众“希望怎样做”听取群众对党组织、党员干部和我们工作的要求、期盼和诉求, 更好地谋划活动, 制定好活动的方案计划, 确保活动的实效性。二是在活动中, 问群众“应该做什么”真诚听取群众对党政部门、党员干部工作作风, 特别是“四风”方面的不满和意见建议, 切实找准改好突出问题。三是活动后, 问群众“答应不答应”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价, 对活动进行“回头看”进一步明确方向, 改进工作。四是要服务群众, 问群众“满意不满意”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的理念, 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万名干部下基层”选派机关干部入乡驻村帮助工作”等活动, 继续深入推进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等工作, 努力拓宽服务群众的渠道空间, 多帮助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摘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创建海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两者都要依靠人民群众来开展, 都需要解决人民群众中突出的问题, 二者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扎实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
关键词:以群众路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实用手册.红旗出版社, 2011 (4) .
3.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篇三
国家民委对首批示范州创建试点检查验收之日将近,记者再次来到海北,感受历经两年示范州创建热潮洗礼的海北大地,时时飞扬民族团结进步赞歌,处处绽放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在美到令人心醉的金银滩草原上,李利什吉的“生态鸡王国”越来越壮大了。
2009年春,海北海晏县青海湖乡达玉日秀村藏族妇女李利什吉租下1000亩草场,发展草原散养生态鸡养殖。此后,在州县政府配套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山东援建资金等的大力支持下,李利什吉成立的海晏县绿野养殖繁育专业合作社跳步发展,2014年出栏鲜肉鸡15.4万只,销售收入1540万元,纯利润800万元,销售订单签往陕西等外省市。
作为“青海省科技致富女能手”,李利什吉不忘回报社会,接纳了352名汉、藏、蒙等各族牧民进合作社务工,还赞助维修寺院,敬老济孤助学,带动周边贫困户致富,赢得了广泛称赞。“我能有现在这点小成绩,是赶上了好时候。我最大的心愿是合作社每位成员、每个家庭都越来越富裕、快乐、幸福。”李利什吉说。
李利什吉是海北创建示范州分线工作——大力发展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进程中涌现出的带领群众致富典型之一。海晏县委书记董玉毅介绍说:“作为海北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分线工作的‘八项示范性工程’之一,我县以现代、生态、示范为落脚点,发展草原生态鸡与牛羊共养立体式养殖,启动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根据州委、州政府的战略部署,2013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设立专项资金为中小企业和合作社提供担保贷款等,使合作社经济越来越成为农牧产业发展亮点。”
“海北是资源富集区,草皮底下就是优质煤炭,祁连山因矿藏丰富被誉为‘中国的乌拉尔’,但州委、州政府却没有大力发展矿业采选挖掘业。比起牺牲草场开采煤矿带来的直观经济利益,海北的选择是更忠诚于生态,更坚信生态文明创造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祁连县县长龙永胜说。
2015年3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尼玛卓玛建议国家加大对青海重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支持力度。除三江源区、青海湖流域外,尼玛卓玛在建议中重点提到了在维护青、甘、内蒙及河西走廊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祁连山地区。
2014年夏,青海省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省级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实施。此前于2014年5月召开的海北州创建林业生态文明示范州启动大会上,州委、州政府明确要求利用7年时间,构建起祁连山森林生态屏障和青海湖北岸草原湿地保护带“一屏一带”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建设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州和全省林业生态文明示范州,是海北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分线工作中的另两项示范性工程,突出体现了我们生态立州的发展理念。”龙永胜说,“祁连山生态保护并不是要约束或牺牲发展,而是要求我们探索出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世界上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么适合骑行的地方了”
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民族团结进步的道路上,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是海北的主动选择。
随着我国首部青藏高原青春骑行文化微电影《爱,全在那儿》登陆主流视频网站,故事发生地、环湖骑行大本营——海晏达玉部落民俗村越来越火了,租上一辆自行车环青海湖骑行的游客络绎不绝。“在青藏高原,整整4天,每天近100公里,环青海湖一圈,据说还同时完成了一次藏式祈福,这样的骑行真是太刺激太有意义了!”来自台湾的小伙SamWong说,“身体下地狱、眼睛上天堂、灵魂回故乡、思想去流浪、理想在燃烧。我想世界上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么适合骑行的地方了。”
海北州文体局副局长张宗德介绍说:“《爱,全在那儿》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数位领导全程策划。这部微电影是海北文化营销的一种尝试,以时尚励志故事宣传海北‘骑行天堂’旅游品牌和‘文化海北’、‘运动海北’的形象。”
“梦幻海北”旅游资源丰富,原始性、神秘性、多样性、生态性兼容,是“大美青海”的典型缩影,全省旅游规划中82个精品景点有22个在海北州,尤其青海湖及鸟岛、沙岛、金银滩、原子城、百里油菜花海等,拥有较高知名度。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既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又保护传承好优秀文化,为海北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起到提升物质基础、发挥文化凝聚力的双重作用。
围绕“文化旅游活州”发展战略,海北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产品,做实做强观光旅游的同时,推出了以金银滩水(冰)上乐园为代表的生态休闲度假游、以马背民族互动营为代表的草原文化游、以高原桃花源为代表的华热民俗体验游、以岗什卡和黑河大峡谷为代表的登山探险游、以年钦夏格日山为代表的昆仑文化之源寻根祭祖朝拜游以及环青海湖自行车骑行游等新产品。2014年,海北共接待旅游人数56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3%和50.9%。
“确保学生一个都不失学”
“海北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归根结底是千方百计让各族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一个家园,‘同’一个梦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其落脚点就是促进民生改善、提升幸福指数,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尼玛卓玛在总结创建工作的意义时说道。2008年以来,海北每年财政支出的70%都用于社会民生事业。2011年开始,这一比例达到80%。
2011年,祁连县寄宿制民族小学主体仍只是一座平房。州委、州政府全力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后,州、县政府和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对祁连民小的投入。如今,学校教学区有明志楼、明德楼,配备了心理咨询室;生活区有熹香苑餐厅、龙鳞公寓,5人一间宿舍;活动区有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
nlc202309011735
为大力扶持祁连民小汉藏双语教学工作,县教育局让校长沙金莲面向全县教师“随便挑”。沙金莲对此深表感激:“我们学校生源复杂,全县7个乡镇都有,多为牧区留守儿童,入学前没有考核,只要你来就能免费上学。教育局为我们配足了优秀师资力量,这几年学校教学质量有很大提升。”
祁连县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尚海红说:“州委、州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教育布局调整等多项措施切实解决好各族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和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我县已实现‘3+9+3’(三年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三年职业教育)教育保障机制,并不断建立健全奖教助学长效机制,确保学生一个都不失学。”
祁连教育事业发展是海北全州社会民生事业不断升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在海北深入采访的日子里,这类鲜活的故事和数据不胜枚举:
刚察县“村村通”工程全部告捷,全县3乡2镇31个行政村所有“断头路”连成了路网;
门源回族自治县北山乡共7个行政村,培育了21家民营企业,经济总量过亿元,2014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1667元;
为庆祝全村圆满完成党政军企共建省级示范村任务,刚察泉吉乡新泉村两委班子组织了150名各族村民“华东五市游”,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愉悦身心;
2014年,海北率先在全州214个行政村聘用了214名不脱产的农牧民村警,发挥其“土生土长、群众中人、信息灵通”的优势,担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治理工作的“千里眼”、“顺风耳”和群众的“贴心人”;
海晏县把白佛寺基础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帮助寺院实现水、电、路、通讯、电视“五通”以及公共服务对寺院的全覆盖,所有僧人都加入了医保,6名孤身僧人成为县“五保户”……
如今,你无论何时来到海北,也无论去到海北何处,你总能目睹繁华的城镇、整洁的社区、美丽的乡村、通畅的大道、宁静的寺院,总能在磅礴壮美的风光中领略到群众舒心惬意的生活,总能在擦身而过的人群中体悟到那份神情的喜悦与满足,那份笑容的希冀与信心……
对话尼玛卓玛
《中华儿女》:2013年9月,国家民委选定13个州、市、盟作为首批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盟)试点,海北是其中之一,是青海省唯一入选的创建地区,也是全国藏区除拉萨市外唯一入选的自治州。对海北而言,相信这既是信任和动力,也是压力和挑战。
尼玛卓玛:是的。青海有三十多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传统,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是青海“三区”战略之一。2013年6月,省委、省政府正式颁布实施《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纲要》。正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申报下,海北才有机会入选首批试点单位。一定程度上,海北示范州创建工作,是青海先进区创建工作的缩影和代表。所以,海北创建示范州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只许成功。
同时,海北创建示范州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省委、省政府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战略即为“天时”;海北自1978年以来连续37年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所打下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即为“地利”;曾经全力以赴支持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建设的海北各族干部群众,如今又万众一心、聚精会神抓实抓好各项创建工作,即为“人和”。
当前是创建工作最后阶段,我们一定争分夺秒查漏补缺,自我加压再上水平,确保海北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首战告捷!
《中华儿女》:这两年海北具体是怎样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想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
尼玛卓玛:首先,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创建格局。在定位和谋划上,州委把“民族团结进步建州”上升为全州发展战略,州人大制定并审议通过了《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是青海省第一部民族团结进步地方性法规。在组织领导上,州委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全州各地区、部门、单位,均将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动。全州27个创建重点推进单位由27名州级领导直接联系指导工作。
第二,突出思想引导,做好宣传教育。具体落实七项措施:党委先行带头示范学,分层施教深入学,载体创新带动学,以建立一支宣传队伍、编发一套校本教材等“十个一”为抓手融入学,强化宣传阵地建设,进村入户100%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创新方式方法,充实创建内涵。主要是七个结合: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长期开展的一些创建活动如“平安海北”、“美丽乡村”、寺院“三比一促”等相结合,与各项示范建设如“林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水生态文明示范州”等相结合,与军地联建、企地共建等六项主题活动相结合,与彰显文化内涵相结合,与援青共建相结合,与鼓励创新载体相结合。
第四,抓关键强基础,提层次升水平。主要是牢牢抓住“依法治理、社会治理创新、寺院管理”三个关键环节不放松,强化创建的“物质基础、基层基础和群众基础”。
最后,完善创建机制,巩固创建成效。一共有九项机制:宣传教育引导机制,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机制,社会治理机制,寺院管理机制,平安建设机制,机关单位服务管理机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创建联席会议机制等。
责任编辑 陈晰
4.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篇四
校宣传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策勒县委、策勒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策党办﹝2013﹞64号)文件精神,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着力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面推进创建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宣传工作实施方案。
一、宣传目标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集中宣传活动,重点宣传民模创建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新途径及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营造“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引导全体师生统一思路,提高认识,扎实工作,积极投入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中来,不断开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舆论支持、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工作任务
(一)我校要积极动员全体师生观看或组织集中观看策勒县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开设的《策勒县创建民族进步模范县》专栏和《民族团结模范人物》专访节日,推广民族团结典型,在全系统形成向先看齐,向典型学习,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二)我校每年要组织2次“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引导全体师生进一步强化“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
(三)我校要在学校内制作永久性民族团结宣传栏,利用现有的橱窗和板报宣传阵地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悬挂一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标语;我校会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成就展、征文、演讲、书画、专题讲座等活动;我校会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有关条例、规定、办法纳入我校政治学习内容,会组织开展大讨论使“三个离不开”和“各民族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的思想在全体师生心中深深扎根。
(四)我校会在全体师生中征集民族团结有关故事、童谣等,我校会利用课堂、校园广播、课件体操等平台,以讲童谣、一个班级介绍一个民族、“一周一故事”、民族舞体操等活动,使民族团结教育深入课堂、深入人心。
三、工作要求
(一)我校会充分认识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二)我校会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握全局,整体推进。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打造团结奋斗、开放融合、感恩向上、进步创新的现代民族文化;会把创建宣传活动与当前“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与国家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
来,把握宣传基调,并且常抓不懈,注重宣传效果。
(三)我校会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宣传质量。我校的宣传教育活动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真正起实效,鼓实劲,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师生自觉性”、由“政府推进型”向“社会推动型”发展。
(四)我校会认真落实宣传任务。
策勒县第三小学
2013年11月25日
策勒县第三小学创建民族
团结进步
模范学校宣传工作实施方案
5.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学校心得体会 篇五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首先,作为一名新教师,要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作为一名光荣的党员,我们不仅要爱国家,爱党,更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我们既然选择了这项职业,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热爱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要怀着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胸怀进行工作,勤恳踏实,忘我投入,不计较个人得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同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所以,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名党员,更要在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自尊自励、自警自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对于一名立志从教的人来说,在教学中,应当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同时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各种新颖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手段,真正走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需求,真心实意的为学生的进步成长尽自己的义务;遇到困难挫折不畏惧,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在生活工作中全面贯彻十八大的会议精神,为自己的行动导航!
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同时也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大的舞台。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无止境,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育观念。在扎实肯干的同时,学会创新。做一个有深度和宽度的教育者。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是十八大最让我感动的地方。身为刚步入三尺讲台的新教师,对“学有所教”自然更为关注。十八大明确肯定了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不仅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还特别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从中不难察觉到,党正在逐步开放教育系统,这不正是要求我们教师也要富有创新精神,去感染、引导学生吗?因此我想,在今后的课堂中也要注意多鼓励孩子的合理想象,注重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力争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上不只学几个生字、词语,理解一句或一段话的意思,还应力争让我和学生一起营造的课堂生动有活力,及时发现孩子们身上的创新火苗并予以评价,让孩子们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去接受新事物,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力、想象力,让我的学生度过一段美好的儿童时光,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一些贡献,总之,尽自己绵薄之力,让孩子们“学有所优教”。
6.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 篇六
尊敬的陈科长,肖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学校,我叫江志勇,负责学校政教工作的,这次的民族团结创建也是我负责落实。下面先了解下我校的基本情况。
九江嘉华学校创办于2004年1月,隶属于广东嘉福教育集团,现有26个教学班,教职员工67人,学生1084人,教职工少数民族3人,均为壮族,占教职工总人数的0.45%。学生少数民族人数147人,占学生总人数的13.6%。其中壮族89人、土家族16人、瑶族16人、侗族4人、苗族5人、布依族13人、蒙古族1人、哈尼族1人、彝族1人、满族1人,是一个多民族学校,学校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化,年轻化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依然坚持依法治校,德育为首,全面育人,在接到上级关于民族团结创建活动通知后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活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在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民族知识启蒙、民族知识常识和民族团结教育
1、加强领导
认真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刚要(试行)》,期初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就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总要组成部分,制定了民族团结教育计划,制定了以袁维强校长为组长,朱一丁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总务、招生办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健全了民族团结教育的规章制度,镇教育局还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扶持,给予我校大力的支持与帮助,我仅代表学校表示衷心的感谢!
2、加强教育 各年级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一二年级以《民族常识》为教材,其他年级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教材,每学期不少于8次课,由学校教务员吴俊老师担任民族团结辅导员,学校还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教学中,教师认真备课,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时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3、培养典型
期初制定民族团结模范班集体和模范个人评比办法,定期开展民族团结班级和个人评比工作。
二、营造团结友爱气氛
1、加大宣传、教育
学校在师生中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通过教师政治学习活动,组织教师专题培训,学校充分利用班队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组织开展了“56个民族是一家”国旗下讲话、“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开设民族知识专题讲座1场,五六年级写一篇民族团结作文,各班级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出好一期黑板报。在音乐课上开设民族舞蹈技艺学习。对班级里的少数民族同学,同学之间手拉手互帮互助,尊重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
2、保障权益
学校食堂针对现有少数民族饮食习惯调整菜谱和做法,在招生方面做到不限户口、不限民族,积极接收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子女的原则。
三、发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
学校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学习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学校设立了家校沟通的电访记录表,积极主动和家长沟通,增强家校联系,了解民族情况,听取家长建议,以促进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
7.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篇七
为促进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进头脑, 有效推进我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全面幵展, 省教育厅、省民委将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 在《云南教育》和《今日民族·中小学版》幵展云南省学校民族闭结教育征文活动。一、活动意义通过活动, 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我同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和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树立建设伟大祖S的远大志向, 学习建设美丽家乡的知识技能, 投身民族团结的伟大实践, 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梦、%个兄弟民族一家亲的团结梦。二、征文内容及要求O学生作品 (反映民族文化、民族团结的作品) ·文章类1000字以内·绘画类类型不限, 可是单幅作品也可是系列作品, 配作品说明, 100字以内·摄影类配照片说明, 300字以内©教师作品 (民族团结教育巾的小故事、经典教学案例、教学心得体会等) ·文章类3000字以内·绘画类类型不限, 可是单幅作品也可是系列作品, 配作品说明, 100字以内·摄影类配照片说明, 300字以内©i己录性作品 (记录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感人事迹, 记录学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中有特色、有亮点的活动) ·文章类3000字以内·绘画类类型不限, 可是单幅作品也可是系列作品, 配作品说明, 100字以内·摄影类配照片说明, 300字以内三、征文作品刊登及评选O优秀作品刊登。师生反映民族丨才丨结的优秀作品将刊登在《云南教育》和《今曰民族·中小学版》上。©征文作品评选;为表彰先迸, 活动结朿后, 省教育厅、省民委将组织评选出“优秀组织奖”和“优秀作品奖”。四、投稿方式投稿请发电子邮件至:728970638@qq.com或邮寄到:昆明市学府路61号云南教育报刊社《云南教育·视界》编辑部邮编:650223;联系人:张金灿;联系电话:087丨一65844725
8.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篇八
关键词:高校;民族;团结
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构建民族文化共存的和谐校园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尊重各民族习俗、宗教以及基于宗教而形成的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高校校园民族文化建设要致力于构建更加和谐的校园环境,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尊重各民族的民族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各民族文化间的关系,形成良性、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就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第二,加强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民族校园的核心。高校校园民族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要加强民族间的团结、互助。因此,大学生进校第一课就要开展民族团结的专题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各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作出过杰出贡献,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成员之一。第三,增进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保证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民族校园的根本。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各民族培养优秀人才,要构建和谐校园,就要通过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全面推进各民族人才培养,为最终实现各民族学生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尤其要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解决好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只有这样,各民族大学生才能在高校健康成长,亲身体验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才能更好地学好专业知识,为民族地区的加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以加强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石,培养民族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高校要加强和完善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高校在为民族地区培养专门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经常组织民族学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结合政治理论课,进行时事政策的学习,请社会上的专家或学者开设各类讲座。这样做既丰富和活跃了第二课堂,又使学生从中受到了教育,激发学生努力维护祖国的尊严和统一的自觉性。其次,把爱国、爱党教育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来抓。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必须牢牢把握爱国主义这一主线。针对学生的实际,学校请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学者、英雄模范来校做报告,结合建党、建国周年大庆等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和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第三,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提高学生政治素质不可缺少的方面。只有各民族的紧密团结,中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三、以提高民族学生干部综合素质为核心,发挥民族学生干部的榜样作用
学生干部是实现学校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沟通者,是学校开展学生工作所必须依靠的力量。民族学生干部更应该在维护民族尊严、发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及加强民族间的交流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应重视民族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育。
一个合格的民族学生干部最起码应具备以下素质:第一,政治素质。这是民族学生干部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作为学生干部必须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保持与党、团组织政治上的一致,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帮助。同时民族学生干部应该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识别各种不良倾向和错误思潮的能力,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有极大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第二,知识素质。学生工作的特点要求学生干部应有广博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知识。民族学生干部更应该努力学好语言类学科特别是汉语和英语,为传播民族知识、促进民族间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第三,榜样作用。我们要发挥民族学生干部的榜样效应,努力塑造典型的民族学生干部形象,培养优秀的民族学生干部群体,树立广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内的学习楷模,以此来感染、激励、号召和带动学生共同进步。第四,组织能力。成为一名好的民族学生干部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团结能力和凝聚力,能够将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一个学院团结在一起,成为一个有凝聚力、向心力的集体。
四、坚持“以法治校”,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民族团结
要坚持“以法治校”,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和处理问题,就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处理突发事件的政策、措施和规范。不论突发事件涉及的是民族因素还是宗教因素,都必须将事件与民族、宗教问题剥离开来,按照事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程度准确、及时、客观地进行处理。
总之,民族团结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是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望,每个人都应在维护民族团结工作中做出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努尔力·阿不力孜.谈高校民族学生干部素质培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3).
9.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名词解释 篇九
尼勒克县84字民族团结乡(村)规民约
“互学习提素质、互尊重睦邻里”,“遇喜事要祝贺、遇丧事要慰问”,“逢节日要走动、多交流要交心”,“有意见不吵架、有矛盾不动手”,“性平和不极端、心善良不作恶”,“知风俗明事理、讲大局能包容”,“有纠纷找司法、有困难要帮助”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进”活动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乡(镇)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警)营、进宗教活动场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大工程”
一、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工程;
二、民族团结“细胞工程”;
三、现代文化引领工程;
四、发展富民工程;
五、民心满意工程;
六、平安塔城建设工程;
10.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篇十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国家民委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亮点工作来抓。学校特别是民族高校作为创建工作的主阵地,在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国家民委自2012年起,先后命名了3批共279个示范单位。其中,有学校48所。在6月2至3日举办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高校经验交流活动上,部分民族院校就如何开展创建活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以下是部分发言的摘编——
大连民大:构建嵌入式教育管理格局
大连民族大学突出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通过构建嵌入式教育管理格局,创造各民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环境。
学校按照“混合编班分寝、共同学习成长”的思路,在同年级同专业内不分民族成份进行混合编班、混合寝居,形成了各民族学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生动局面。以新疆籍学生和藏族学生为例,学校现有新疆籍学生553人,混合分布在38个专业、274个班级、456个寝室;现有藏族学生139人,混合分布在23个专业、102个班级、132个寝室。
学校通过教工党支部与学生班级“一对一”,处科级干部与贫困生“一对一”,班导师与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一对一”等制度设计,营造出师生朝夕相处、心手相连的育人氛围。学校建立了168个导师工作室,组建了近300个创新团队,成立了575个“一帮一”学习互助小组。在每年的创新创业项目中,仅新疆籍学生参与的就达到50多项;在历年创新竞赛奖励中,少数民族学生获奖超过50%。
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探索出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段考评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化、课程设置菜单化、创新创业团队化,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年均申报专利200余项,每年获得国际学科竞赛奖励200多人次,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600多人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5年超过90%。
中南民大:积极培育和打造特色品牌
中南民族大学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高位推动,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把创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师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学科专业等紧密结合,以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创建工作,实现了融合发展。
学校树立精品意识,积极培育和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特色品牌:深入开展新生成长训练营、少数民族学生骨干训练营、成长守望计划、“好巴郎”学业发展工作室、阳光工作室等一系列精品工程项目;试点建设边疆少数民族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公共管理人才实验班;深入开展“辅导员边疆行家访”活动,深化全功能发展型资助模式建设;深入推进“伴飞”志愿服务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活动。
学校先后建立、共建了中国武陵山减贫与发展研究院、民族地区廉政研究中心、湖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科院国家民委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联合实验室等平台,聚焦民族地区现实需求,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学校积极参与湖北省“616工程”,深入实施“1221”精准扶贫,选派干部赴武陵山片区担任联络员,强化精准帮扶,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月”为载体,紧紧围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民族魂·中国梦”主题,积极举办“民族风情文化展”“民族文化周”,开展民族知识竞赛、民族歌舞比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搭好“同心圆”进寝室帮扶前台。学校还以“民大节”为载体,分别举办了“舌尖上的民族美食文化”“少数民族风情展”“茶马古道民族缘”等活动,积极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
西藏民大:共建民族团结幸福校园
西藏民族大学建校近60年来,各民族师生在这里守望相助、亲如一家,铸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2009年底,学校决定将每年的3月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学校高度重视创新民族团结教育载体,不断深化“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丰富内容,拓展模式,找准教育切入点。
“三联”即联系班级、联系学生、联系家庭。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党建、团建、班风学风建设、学生思想动态和班级管理联系起来;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学生交心恳谈,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家长或家访工作,加大沟通联系次数,每学期至少与学生家长电话联系两次以上,努力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
“三进”即进宿舍、进班级、进网络。倡导不同民族学生混合住宿,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舍友关系;倡导不同民族混合编班,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纠正,使各民族学生共学共进;通过建立理论学习QQ群、组建民大网评员队伍等措施实现民族团结教育进网络,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网络专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认同感。
“一交友”即各民族师生交朋友,实现汉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友谊。全校12个学院中,结对子、交朋友活动已经遍地开花。
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将思想教育落实到学生行动上,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家乡新变化”主题班会,让学生结合寒假回乡所见所闻,谈家乡的变化、讲家乡的发展,享稳定、晒幸福。
湖北民院: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作为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学校,湖北民族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展示党的民族政策优越性和体现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
学校开展了“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程进计划、进课堂活动,确保各族学生能系统地接受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自觉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
学校邀请地方党政领导和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到“青年大讲堂”作民族团结主题的讲座;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团日”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促进者;通过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化各族青年学生的政治观念,自觉肩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
学校注重深挖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校园文化精品,以优秀文化感染和影响广大师生。一年一度的民族文化节,均举办民族文化专题讲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报告会、民族知识竞赛、民风民俗展等系列活动,形成了“多彩民族,和谐校园”品牌,曾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
云南民大:全面启动示范校建设
2014年初,云南民族大学制订了《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学校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示范校建设,力争2017年建成示范学校。
今年3月,学校出台《云南民族大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建设。《方案》要求充分发挥各民族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培育建设各族师生手足相亲的“共有精神家园”等。学校“十三五”规划确定,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步伐。
去年以来,学校投入550万元改造了“民族博物馆”的6个展厅,打造以“民族博物馆”“校史馆”“民族团结教育走廊”为主体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定期免费向师生和社会开放。基地现已成为新生入学教育、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学校积极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宿舍活动;大力支持各民族师生创办民族文化类社团,共建各民族师生团结和谐的“民族大家庭”;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元旦篝火晚会、民族风情文化周、民族歌曲大赛等传统文化活动,利用民族节日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黑龙江民族职院:精心培育民族团结种子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是国家民委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也是国家在东北地区开办的唯一全日制民族高职院校。学院把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高校贯穿于育人工作始终,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优秀人才。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龙江最美人物——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秦桂芝,被学生和家长亲切地称为“秦妈妈”。2015年寒假,秦桂芝只身到新疆开展家访,走访了11个家庭,见到了30多位学生,实现了“走进新疆、走进新疆家庭,走进新疆学生内心世界”。
学院成立了“秦桂芝工作室”,搭建起立足学院、面向全省高校的教育管理服务内地民族班学生平台。
2014年5月,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热依汉古丽·帕尔哈提生病后,因家庭贫困拒绝住院。秦桂芝为她垫付了2000元住院费,民族预科部师生为她捐款1.7万元。古丽出院后,提出将剩余的1.1万元用于帮助其他学生。学院党委研究,以这笔钱为本金,成立了“古丽民族团结基金”。这是黑龙江省高校首个以在校学生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基金设立一年来,陆续收到捐款20余万元,25名学生先后获得资助。
11.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篇十一
2006年8月,这个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首批“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这个碑的意义起于团结,五十多年过去了,却有了更广的更深的意义。
伟大的精神应当应时而生。解放初,边疆地区的民族关系十分复杂和特殊,民族团结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基础保证。
普洱专区是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处于西南边境,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有的边界尚未划定,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各民族的社会形态差异极大,发展不平衡。解放初期,由于长期以来的阶级压迫剥削,封建领主割据,民族隔阂很深,有的地方还经常发生仇杀械斗,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制度仍然存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并不容易,甚至还面临着流血斗争。
为加强民族团结,1950年元旦,云南组织了30多位各民族代表和少数民族中有影响的上层人士,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到天津、上海、重庆等大城市参观。解放军和云南民族工作队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进行了艰苦细致的思想动员,甚至甘愿做人质,以打消民族代表及头人们的顾虑。由于当时交通、通讯不便,代表和头人们返往时间将近四个月,盘踞于境外的残匪乘机作乱,他们与境内外的反动头人相勾结,派遣小股残匪潜入境内,造谣说:“头人们都在内地被杀害了”,挑拨民族关系,煽动部落械斗,甚至袭击基层政府,杀害民族工作队员,气焰嚣张。
受到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和内地群众热情欢迎,而深受教育和鼓舞的各民族代表及头人们回到思普,他们对本民族发生的事件深为震惊,认识到残匪及反动势力的真面目,他们有了更深的打算。
1950年12月至1951年元旦,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在宁洱县城召开,全区15个县的26种民族(含支系)的代表和当地党政军领导300余人出席会议。1951年元旦,尊霞拉祜族、佤族代表的提议,按照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宁洱红场举行了隆重的剽牛、喝咒水盟誓,刻建了“民族团结誓词碑”。同时刻上头人们用各民族文字写下的签名。
这誓词碑对于云南民族团结具有深远意义。它是给反对势力,分裂分子最好的抨击,它系紧了人心,稳住了局势。它增进了各民族对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信任,增强了符民族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拥护和信赖,更是增强了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团结合作建没幸福民族大团结的信心和希望。在保卫和巩固祖国边防上,也有重要意义。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云南民族工作的缔影,延续它的灵魂云南民委与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创了今天的大好局面。
以民族团结誓词碑为标志的普洱民族团结园,是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新中国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得体合适的象征。民族团结誓词碑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边疆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崭新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进步新关系的楷模,各民族共同走向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可称之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
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了历史,也激励着后世。前辈们的团结精神、爱国精神,如同那铭刻的碑文,永不褪色。在一代代的民政工作者的继承与发扬之中,誓词碑成为了云南民族工作最好的缩影。它不仅是云南边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也是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最好见证,它的精神值得永远铭记。
一直以来,云南民族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2006年,普洱民族团结园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云南边疆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12.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篇十二
一、民族体育具有促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特质
1. 民族体育文化的乡土性
贵州各民族在悠久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多样的民族体育资源, 直到现在, 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民族体育项目在村落中流行。这些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乡土性,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乡土社会的文化记忆和思维方式, 如果能够因地制宜地把各地区的流行体育项目以一定的方式引入到当地中小学, 经常性地开展这些民族体育项目的活动, 引导学生练习这些来自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体育, 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中小学生的乡土文化意识, 积累中小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尊以及他民族的文化认同, 再配合其他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教学, 对建构中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会有切实的作用。
2. 民族体育项目的活态性
民族体育项目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的各种技术动作的组合, 不同于中小学校其他大多数课程教学内容。它的这种“活态性”特征和正处在身体发育和好动期的中小学生具有天然的相融性。在相对枯燥、刻板的课堂教学之余, 通过组织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的身体和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 同时在热烈的活动气氛中学生的团结意识很容易被激发并表现出来, 潜在地强化了同学之间的情感联结, 这对于通常有着多民族学生共存的贵州省中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是有益的。需要说明的是, 民族体育项目有别于现代体育项目, 现代体育项目的核心价值思想是竞争, 民族体育项目则更倾向于娱乐和交流。因此, 相对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 如果以促进各民族中小学生间的团结为目标, 显然民族体育项目要更为现实和有效。
3. 民族体育传承方式的特殊性
民族体育既是文化又是有形的身体活动, 其传承方式具有双重性。把民族体育纳入民族团结教育体系的过程既需要让学生了解某种项目的起源、发展与变迁过程, 又要求学生以自身的智力和体力投入到项目的练习中来。这样, 在一静一动的传承形式中, 既可以生成并更新中小学生关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知识系统, 提高他们对民族多样性和平等性的认识, 又可以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充分享受民族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更有意义的是, 民族体育项目大多属于互动性的活动, 可以增加各民族的中小学生情感交流的机会, 这有利于消除中小学生间的民族隔阂以及建立民族互相尊重的意识。
二、利用民族体育促进贵州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1. 拓宽思路, 把优秀民族体育文化编入中小学民族团结教材体系
2010年6月, 贵州省政府要求把《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常识》《民族理论常识》系列中小学民族团结教材及教辅资料列入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 并于当年9月纳入全省中小学课堂教学。从教材的内容看, 里面蕴含的民族体育内容较少。其实, 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是培育中小学生民族自尊、互相尊重以及互相团结的意识, 教材只是实现意图的手段。因此, 只要是有利于中小学民族团结的资源, 都应该尽可能利用。鉴于前文所述优秀民族体育资源和民族团结教育良好的相融性, 而贵州省恰好又孕育了丰厚的民族体育文化遗产, 应该考虑在以后的民族团结教材编写过程中更多地编入民族体育文化。毕竟, 借助教材刚性、规范的力量, 民族体育对于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2. 更多频次地开展民族体育活动, 促进中小学生对优秀民族体育的认识和实践
近几年, 贵州省广泛开展了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 对于挖掘、传承优秀民族体育文化, 促进学生民族凝聚力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带有仪式性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具备的是形式上的示范意义。所谓“一开始轰轰烈烈, 接下来马马虎虎, 最后可能偃旗息鼓”。这种现象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优秀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频次还是太低, 难以保证民族体育在校园开展的持续性, 进而影响其预期作用。因此, 要让民族体育活动始终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 才能使其效益最大化。当然, 这里并不是强调要经常开展大规模的民族体育仪式活动, 而是可以采用多种多样方式, 如把民族体育项目融入中小学表演活动, 在体育课堂中融入适宜当地教学的民族体育项目等。
3. 开展民族体育师资的培训和交流
民族体育要在贵州中小学团结教育中开出美丽之花, 离不开民族体育师资。中小学生的世界观处于未定型阶段, 教师对于其价值观的型塑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小学有更多的掌握一定民族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师, 将对贵州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挥重要纽带作用。根据当前贵州中小学师资的实际情况, 开展民族体育师资的培训和交流是必要的。一方面, 组织掌握较多民族体育知识技能的专家开展定期师资培训;另一方面, 拥有不同民族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师间定期进行交流。通过培训和交流可以让贵州民族体育师资队伍的规模扩大, 同时丰富他们的民族体育知识和技能结构, 随之带入全省各中小学, 在广大学生中开花结果。
【注: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2009年大学生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DXS018。】
摘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对于贵州全省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把贵州省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引入中小学教学体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民族体育具有的乡土性、活态性和传承方式的双重性都能够对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起到推动作用。应采取措施力促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校园, 其中包括优秀体育文化教材化、在校园中多频次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开展民族体育师资培训与交流等。
13.2012年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计划 篇十三
发表日期:2012-04-20 19:24:34 出处: 作者: 发布者:xuhu 点击量: 1192
2012年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计划
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对党忠诚教育活动的精神,高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各个环节,在教职员工中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引导全校教职员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为实现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目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坚持不懈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不断筑牢创建活动的思想基础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广泛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政策观、宗教观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努力营造和谐地税的氛围。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我校将根据教育学院要求,及时讨论制定出活动方案。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认真开展对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学习活动,使广大干部更加明白民族团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的深刻道理,牢固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民族团结氛围。为使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我校将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深入开展维护祖国统一和热爱祖国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各族干部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及涌现出的先进事迹,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以营造浓厚的氛围,使民族团结工作深入人心。
(三)进一步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按照教育学院党委、学校党支部的要求,大力宣传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克艰难、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使全校教职员工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倍加珍惜当前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为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四)经常对教职员工进行民族常识教育,让教职员工更清楚地了解民族风情和习俗,在教育教学和生活中注意做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14.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篇十四
为进一步发展民族进步事业,建设美丽xxx市,促进xx民族工作的健康发展,xx认真贯彻落实xx区、xx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会议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活动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民族团结进步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核心。Xx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研究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班子领导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为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二、深入研究,制定方案
为确保活动有组织、按计划、分步骤、扎实有序开展,结合xx实际,从实施“八项工程”、开展“两项活动”入手,精心研究制定了《xx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工作要求。
三、精心组织,扎实开展
在活动开展中,xx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的思想,以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八项工程”为内容,“两项活动”为载体,坚持民族团结、群众路线、以人为本、自创自建“四个基本原则”,扎实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努力推动xx各项工作进程。
(一)全力实施八大工程,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1、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xx采取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重点教育与普及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学习先进典型与弘扬民族精神相结合的方式,以马克思主义、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民族政策等为重点,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各族干部职工自觉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截止目前,共投资xx元制作永久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牌x块、展板x块、永久性宣传标语x条,并坚持每天在电子大屏幕中滚动播出宣传标语x条。
2、利用春节开展领导贺节、走访慰问困难少数民族职工活动,为他们送去了x、x等日用品和慰问金,切实营造民族大团结的节日氛围,让少数民族职工感受到了xx的关怀。慰问过程中,xx领导还关切询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认真倾听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并现场指定具体负责人,确保切实解决。
3、扎实组织开展以“讲团结、讲发展、讲进步、讲和谐”为主题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等知识竞
赛活动,夯实民族团结和谐的思想基础。
4、由xx工会牵头,对xx少数民族家庭进行走访、摸底登记,了解具体困难,针对xxx名少数民族困难职工,有的放矢地拿出帮扶措施,逐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5、对工程施工期间需要设灶的部门,严格按少数民族职工的要求配备厨师、灶具和采购食材,尊重少数民族职工的风俗习惯,维护少数民族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维护了中心内部的团结、稳定。
6、由用户服务部牵头,组织少数民族职工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包括义务抢修维修、上门解决残疾、孤寡老人的实际困难等,努力激发少数民族职工学知识、学技术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职工的综合素质。
7、积极组织少数民族职工参加xxxxxxx组织各项的活动。在活动中深入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教育,引导各族职工进一步强化思想观念,不断增强职工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
8、目前,xx共有少数民族党员x人,没有少数民族干部。针对这一现状,xx决定加大少数民族职工和干部的培养力度,按照“政治上充分信任、组织上大力培养、工作上放手使用”的原则,力争今年培养一名少数民族职工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在少数民族党员中选拔一名中层干部,让少数民
族在中心的各项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积极开展“两项活动”,增进民族团结友爱
1、深入开展“手拉手”活动
一是精心组织开展各民族间互相学习,互助尊重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三是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
2、广泛开展“肩并肩”活动
通过“三坚持三维护”,即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坚持“四个维护”,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各族职工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激发各民族职工的爱国情,自觉维护、倍加珍惜民族团结。
四、存在问题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我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有:
一是民族团结教育在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三贴近”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需要加大工作创新力度;
二是如何扩大民族团结教育的覆盖面,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三是在一些干部当中,存在着对反分裂斗争形势严重性认识不清的问题 ,存在着在工作中只讲业务、不讲政治的问
题,存在着对相对隐蔽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不警惕的问题。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新进展,切实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xx下一步计划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为全面建设构建和谐企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是要用先进典型引路。大张旗鼓地宣传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典型,宣传民族团结的典型,弘扬社会正气,以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和先进经验去教育人、启发人、激励人,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和凝聚人心。通过典型宣传,使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中华民族大家庭好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民族团结的思想真正成为各族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二是要充分抓好民族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贯彻。要把与民族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全面、系统地进行学习,努力把握精神实质。通过学习领会和贯彻实施,进一步提高各族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增强民族大团结,增强党和祖国的凝聚力,促进我中心事业顺利发展。
三是要广泛开展“四个高度认同”宣传教育。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四个高度认同”的认知,即:使各族干部职工达到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
认同。通过开展“四个高度认同”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进一步认清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而为确保中心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是要把民族团结教育与为少数民族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要重视从解决少数民族职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入手,竭尽全力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少数民族职工提高思想认识,从而达到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目的。
15.浅析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 篇十五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时代意义
0 引言
近年来,“藏独”、“疆独”势力活动猖獗,打砸抢烧等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民族的共同进步。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5”事件后,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于2009年8月25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至此,民族团结教育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1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现阶段各项事业还不发达,民族问题显得异常突出。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涉及我国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十分繁重。
在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看着中国一天天发展强大,对其利益构成威胁,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的敌视态度,并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蛊惑下,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不断变换策略和手段,极力挑起事端,制造混乱,煽动民族对立和仇视,妄图从民族关系上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在这个时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异常迫切和必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通过加深大学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不断提高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功和共产主义社的会实现的伟大目标。
2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意义和内容
2.1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意义
2.1.1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面对国际新形势的需要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民族问题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并表现出新的特征。历次民族分裂活动事件,都是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内少数分裂反动势力阴谋的结果。自然而然地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鉴于此,加强各族人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中,也要求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空洞的宣传说教上,需要用新的方式进一步深入推进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以获得实际成效。
2.1.2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民族问题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当前,各族人民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当家作主,实现平等,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地位。但是,由于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不平衡,民族问题在经济、文化差异较大的区域间显得异常严峻。由于存在对各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不够了解的问题,误会和摩擦也不断增多。新世纪和平与发展虽是世界主流,但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的政治并不乐观,更不容忽视。其阴险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离势力相互勾结,加紧对我国进行反动、破坏和颠覆活动。还有一点,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转型的复杂环境中,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存在部分大学生对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不明确化、迷茫的倾向。一些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日益淡化甚至没有,价值观趋向于功利化、物质实用化,存在着严重的信仰危机。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民族问题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2.1.3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继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各民族、社会和国家继续发展的共同需要与追求。在新形势下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所关注的大事。然而,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国内各种问题上都存在着西方敌对势力直接或间接破坏的阴影。在国内,由于各民族之间因利益关系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差异,而产生了不同的矛盾。同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也日益严重。这都是危害我国民族团结、破坏和平统一的主要因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推动我国发展的巨大力量,它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作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力军,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使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2.2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党的民族思想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教育。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教育。紧紧围绕当代我国领导人提出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和“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党的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的民族团结思想以及“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着重开展“四个高度认同”即祖国的高度认同、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的教育。三是中华民族团结历史以及民族工作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三个方面主要内容不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所以,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对当前的教育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全面而深刻的传授给教育对象,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3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途径
民族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获得实效,必须要有良好的、切合大学生实际的教育途径,因此,我们应当在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和内容的时候,着重探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但是,教育的主体是各高校的授课教师,要想民族教育具有时效性的途径发挥作用,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下面,我就对几种常见民族教育的主要方式进行简要介绍,以便各高校在进行民族教育过程中,有效的运用。
3.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教育作用
民族团结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作保障,课堂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以强化学生维护民族团结意识为主,切实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融入,以使学生自觉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另外,还可以开依据学校自身情况,适当开设民族团结教育类选修课,将民族常识、民族政策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深入学生头脑。
3.2 高校自主创新,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3.2.1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是文化之都,是师生共有的教学氛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依据现有的条件,开展有关民族团结或民族知识的各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认识到各民族的传统和独特的文化、各民族都为中华文明做出过贡献,并且还在继续做着贡献,从而增进他们对各民族平等和加深民族感情,提高民族团结意识等的认识。
3.2.2 开展广泛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了解局势,体验生活,促进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各高校更应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可以依据学校情况自定,其中主要包括社会考察调研、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形式。高校可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将他们自身的认知转化为情感。并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的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同学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有了以上的渠道,各高校还应该加强制度保障,使各种教育活动发挥最大作用。任何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各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领导应当制订出完善的民族团结教育计划和方案,并且体现在学校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在教学计划、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和学生的评优评先中都应有比较详细的量化标准。同时,学校还应抓紧编写出有特色、符合时代和现实要求的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学习辅导材料。并且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报刊、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与报道工作,大力营造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浓厚氛围。最后,还应加强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及时对教育成效进行评估,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建立并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于一体的民族团结教育网络,推动教育取得实效。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我党始终把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放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之上,并通过教育的手段予以保证。在现阶段,要加强民族教育,就不应该盲目,我们应该深刻的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清楚民族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继而运用切实可行的途径,加强高校民族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与民族团结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都是无可争议的民族团结教育题中之义。作为高校,我们更应该从教育本身做起,从肩负祖国繁荣建设、民族团结使命的高校大学生抓起,使民族团结精神在大学生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关于思想战线上问题的谈话[Z].邓小平文选,1981-07-17.
[2]刘正寅.试论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形成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0,(6).
【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推荐阅读:
二中创建民族团结学校汇报09-17
学校民族团结信息07-26
学校民族团结计划08-20
青海学校民族团结宣传06-09
民族团结学校小故事10-21
学校民族团结月活动总结07-12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领导小组11-04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10-14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实施方案11-15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上半年工作总结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