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经济角度重新理解学习型组织

2024-10-10

从市场经济角度重新理解学习型组织(2篇)

1.从市场经济角度重新理解学习型组织 篇一

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理解“儿童的理解”

摘 要:人自从呱呱落“地”以后,就不断理解着世界,体现生命和存活的作用,那些看上去很“浅薄”的哲学和科学思想,以及“简单”的艺术手法,无不体现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但在现实社会中,成人无法正确地理解儿童的理解,用成人的意识强加给儿童,成人要通过尊重儿童的理解,“澄明”、“阐亮”和平等对话来转变这种目前状况,还儿童一片新鲜的世界。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理解;儿童;成人

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这种对理解内涵的深刻揭示,其实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不断凸显。儿童也是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理解。但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处处制约儿童、压制儿童的文化。我们应该从理解的内涵中得到启迪,让儿童的理解有一片新的天地。

一、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理论

哲学解释学认为任何理解都依赖于理解者的前理解,“人绝不会生活在真空中,在他有自我意识和反思意识之前,他已置身于他的世界。他的文化背景、传统观念、当时的知识水平和思想状况等等一切,他一存在就为他所有,影响他、形成他”。海德格尔指出,“此在的作用——亦即整个世界的作用——不是说被理解后才呈现在理解者面前,而是随着理解被展开,不是说理解发现了这些早已存在于某处的作用,而是随着理解的展开‘生成’了作用”。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一种以理由为中心的对话,一种在问和答的辩证过程中被揭示出来的东西,对话是理解和视界融合的途径。

二、哲学解释学的核心话语——理解

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理解是人的生活的本源性的生活方式。海德格尔认为,人文科学的真理绝不是认识与对象之间的合乎一致。作用的本质就是存在的去蔽,存在的去蔽就是作用的生成过程,作用的生成过程即为理解过程。有学者主张“理解”与“学生生命”之间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提出作为精神作用的生命而言,精神作用的生成过程就是一种理解过程,理解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存在方式。儿童作为人,也有其主体性,也有其生活的`世界,也有其理解。所以,我们不能忽视甚至贬低儿童的理解。

三、成人对儿童理解的态度

1.充耳不闻

4岁至6岁儿童提的理由很多,成人很烦,所以对儿童对世界的理解充耳不闻,不予以理睬,殊不知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扼杀了儿童探索的兴趣和创造性。

2.随意糊弄

儿童有自己的理解,虽然并不符合成人的标准,但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能全盘否定,随意糊弄。我们要站在儿童的世界,把儿童当作世界的主体,更好地理解儿童对世界的理解。

3.极力压制

理解不是简单地获得“对象”的知识,它关心的不仅是真,而且还有善和美。过分的追求“客观知识”,压制实践理性追求的“善”,从而把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中的善和美给抹灭掉,忽视了儿童本身存在的作用,不利于儿童以后的身心发展。

四、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理解儿童的理解

1.尊重儿童的理解

从儿童对周围环境好奇、(出声或不出声地)发问、观察并对现象进行解释,这一过程被刘晓东博士称为“儿童的科学”。童年爱因斯坦对磁石的解释是泛灵论的。古代的科学与儿童的科学颇为相似。儿童的艺术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童年生命的律动。在儿童眼里,宇宙万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

2.成人要“澄明”和“阐亮”

理解的前提是成见和传统。理解不仅是智力活动,理解还是人存在的一种历史过程,理解是人生命的本质和表现。成人对儿童的偏见,我们要“去蔽”,要“澄明”和“阐亮”。这要求师生之间作为平等的主体相互理解。特别是教师一定要转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放下教师的架子,多一些宽容,少一丝苛责。

3.平等对话

在哲学解释学学者看来,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理解”与“对话”关系。在对话中,双方通过沟通理解对方的作用。通过对话,理解者与被理解者双方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又倾听对方的观点,在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的基础上达成新的理解,生成新的作用。

参考文献:

金生鋐.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49.

2.从市场经济角度重新理解学习型组织 篇二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马克思主义,战略措施

在去年5月河南考察时,习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这个概念,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出发,适应新常态。同年7月习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再次提出新常态,要求各界人士正确认识目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在11月的亚太经合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总书记第三次提出新常态,并且全面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分析论述了新常态的特点、机遇和战略措施等重大问题。

1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背景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是以深度剖析当前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和中国经济增长潜在变化为基础的,是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战略性预判。在客观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主观认识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正确反映客观世界,以适应客观的要求。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重要新情况。

1.1 国际经济走势疲软

整体上而言,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大环境发生着重大变化。从国际上讲,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日益密切的经济互联,各国家地区的经济合作增加,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化区域性合作组织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格局已经悄然变化,国际需求出现常态性的萎缩,各国需要解决自身的金融危机,均存在外需的渴求,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进出口外贸缩减,产业布局进行二次调整。

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赖于世界大市场带来外部需求,这是成就中国“世界工厂”和“中国制造”的重要原因。但是,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社会总需求疲软的问题,世界性的产业分布调整,曾经支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国际环境一去不复返。而欧美等经济体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等战略方案,尝试经济复苏,构建有利于其吸引国际需求的贸易规则,而且还出现了一些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同时,发展中国家间既存在南南合作,也存在相互竞争,各国相继推出各自的改革发展方案,推进相对优势产业发展,尽量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瓜分国际市场的需求。

1.2 国内发展优势衰退

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涉及到经济因素,还关系到社会、自然各个方面,多因素的有机组合才能构成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由于人口政策和社会发展,中国人口结构逐步进入了老龄化,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传统人口优势逐渐衰减,而由于技术和保护意识落后带来的自然资源过度耗用和环境破坏,使得曾经的资源环境优势荡然无存,这些曾经的经济发展优势已经不能再造中国经济奇迹。

实际上,近年在东部和南部发达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等现象,已经表明中国传统的人口红利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衰减。人口红利的减弱也是目前国内生育政策逐步宽松的原因。与此同时,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快速发展,资源耗用非常严重,来自环境、能源、资源的束缚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钒钛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重要战略资源的进口需求不断增加,经济外向依存度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的边际增量完全不能保障年均10%以上的增长率,这也客观要求中国经济发展逐步回归到正常增速的新常态,而事实上,从2010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回落18个季度。

我们需要正视一个问题,当一个经济体经过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必然会回归到正常的中高速模式。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的欧美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都曾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过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后都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状态,经济增速回落在40%左右。

2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事物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的。在经历剧烈的变化之后,事物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新特征,经济发展也是如此。中国经济新常态不能脱离旧常态,不是对过去的粗暴否定,而是融继承与革新于一体的,是经济增速转向中低速增长,产业转向中高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粗放转向集约发展,质量效益性扩张,公有经济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并立,发展成果惠及大众。中国经济新常态既是对发展趋势的客观描述判断,也是对发展状态的能动的反馈,这同科学发展观具有一致的内涵和历史的相续性。

习总书记在亚太经合峰会上发表了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演说,首次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在演讲中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2.1 中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之一是“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经常性两位数增长速度的中国经济奇迹已经过去了,中国经济开始回归常态,经济增速逐渐放缓,进入到一个较为正常的发展速度。

不管面对多么复杂的经济现象,首要的任务是认清现实,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只有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顺利推动事物发展。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是具有周期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幸免于经济周期,也不可能背离经济发展规律。在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4545.64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636463亿元,整体增长约140倍,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繁荣期,需要一段时期,甚至是一个较长时期的来进行调整。

2.2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第二个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就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经济发的长远持续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为质变做准备,质变体现量变的成果,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传统的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已经力不从心,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饱和,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和产能浪费。而中国经济内部的矛盾开始发生变化,主要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对矛盾对立面不那么强烈,侧重点也集中在文化精神需求方面,其他次要矛盾逐步凸显。此时经济发展不再仅仅集中在经济体量的增加,需要放慢步伐,根据人民群众需求,有针对性的调整经济结构,鼓励第三产业发展,提升文化精神消费档次,广大民众都能从发展中得到实惠,共享发展成果。支持和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

2.3 创新驱动经济

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出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的第三个特征就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传统的人口红利带来的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不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用趋近为零,需要创新思路,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来助力经济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立足点在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劳动力资源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比较优势了,技术复合型人才更是成为了较稀缺资源,经济增长将集中依靠技术革新和进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迫使我们必须调整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改变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创新的力量,是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

3 中国经济新旧常态的转换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经济基础脆弱,物资短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基于当时的客观实际,要走出国家贫弱的困境,走上民富国强的道路,就需要运用多方面的手段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已经基本完成,整体经济总量庞大,每一个百分点增长对应的经济量绝对值非常高,在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方面效果显著。然而,庞大体量下对应的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对于资源环境的消耗成倍数扩大效应。此外,外需萎靡不振,外贸成本比较优势弱化,传统产业投资饱和,供给过剩,人口红利等传统要素规模效应消失,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极限,这些问题都减缓了经济增速,也要求放慢经济增速,中国经济环境不能继续实现两位数的增速,也不能继续承受这样的高速增长。国内外的客观经济现实和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经济本身结构调整相互叠加,中国经济从旧常态进入了新常态。

4 应对新常态的战略选择

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这是经济规律客观性的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改变,只能主动去理解和适应规律。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预见性的科学的安排经济工作。

4.1 调整经济结构,创造新优势

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意味着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尤其是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传统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已经不能继续承担主力,制造业和房地产的大规模投资已经不现实。中国经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信息化、人口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进行,逐步增强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改造传统产业,降低传统产业的环境代价,提高边际回报,出台支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制度,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创造新优势。

4.2 优化发展布局,突出战略重点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仅是产业间发展失调,还体现在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失衡。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是发展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突出表现。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实施区域化整体发展战略,集中实施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现东西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西部地区及内陆地带不再是资源输出地,而是作为新的资源聚集高地。多区域发展和多经济带建设,促成多点发展布局,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地域差异。

4.3 推进体制改革,引领新常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多发展的困难,而这些难题在根源上大多是制度和体制的障碍,必须通过内部改革解决,为创新开启制度绿灯,为发展指引方向。去年以来,简化行政审批、取消部分审批事项、财税改革、投融资改革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为适应经济新常态打好了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闭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11-10(A02).

[2]张占斌,周跃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若干问题的解析与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5(01).

[3]石建勋,张悦.中国经济新常态确实分析及战略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4]金碚.中国经济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研讨活动总结下一篇:学校119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