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提纲

2024-08-01

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提纲(精选9篇)

1.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提纲 篇一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提纲

一、战略精要

1、战略描述

2、业务结构

2.1发展基础(理念性)

2.2开拓方向

2.3核心业务

二、外部环境分析

1、行业宏观趋势

2、行业市场格局

3、竞争态势

三、内部环境分析

1、业务开展状况

2、运营体系评价

3、管理体系评价

四、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

1、战略环境和机会共识

2、战略方案和定位

3、业务选择

4、经营哲学(使命、愿景、理念、价值观、精神)

五、战略保障体系

1、文化保障力

2、组织保障力

3、机制保障力

4、重要性和紧近性

2.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提纲 篇二

关键词:转变公司发展方式,战略分析,改革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电力发展方式;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到电网企业就是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改变生产方式,调整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变革生产关系,破解现行管理体制机制与快速发展的电网生产力不适应的矛盾,优化整合电网核心业务,实现公司发展方式转变。

“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为促进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1月9日,在国家电网公司第二届一次职代会暨2011年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在重庆公司和江苏公司开展“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简称“五大”)体系建设试点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五大”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推进管理变革、传播品牌价值、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是对电网规划、建设、运营等各环节的流程再造,对人、财、物等资源要素的优化调配,是转变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

运用战略评价工具平衡记分卡国网公司使命实践转化图和战略地图,从财务、客户、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观察国家电网公司“五大”体系建设的效率、效益,对“五大“体系下新流程、新模式的运行进行分析,为国有大型企业贯彻中央的政策方针,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率,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由工作亮点、有形成果、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组成的典型经验库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分析

1. 平衡计分卡简述

罗伯特.S.卡普兰(哈佛商学院教授)和大卫.P.诺顿(复兴全球战略集团创始人兼总裁)对在绩效测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通用电气公司、杜邦、惠普等12家著名公司的研究后,发明了“平衡计分法”。

根据Gartner Group调查表明:在《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前1000位公司中有70%的公司采用了平衡计分卡系统,Bain&Company调查也指出,50%以上的北美企业已采用它作为企业内绩效评估和战略评估的方法。哈佛商业评论更是把平衡计分卡称为7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战略管理工具。卡普兰和诺顿指出:“平衡计分卡是一个全面的框架,它帮助公司把愿景和战略转变为一套连贯的业绩指标。”平衡计分卡作为国际通行的先进战略研究方法,是在国际一流企业管理实践中提炼的科学管理工具,通过不断的检验和完善,已形成以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维度为基础的全面完整的研究框架。

2. 平衡计分卡绘制“五大”国网公司使命实践转化图

使命、价值观、愿景和战略是任何有效组织的核心。使命是公司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公司而存在的根本原因和目的,它不是公司经营活动具体结果的表现,而是公司经营应当坚持的一种原则。国家电网公司的使命是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

核心价值观是为实现使命而提炼出来的并予以倡导的,指导员工共同行为的永恒的准则,用于判断公司和员工行为准确与否的根本原则。它表明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些才可能凝聚和引导全体员工向战略目标迈进,避免文化信仰危机。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诚信、责任、创新、奉献。

愿景是对公司未来五至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想成为什么样的描述,好的愿景是简洁的,鼓舞人心及可实现的,同时愿景就像一幅有关目的的图画。国家电网公司的愿景: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

使命、核心价值观及愿景是公司未来的理想,战略重点则是搭建理想与现实的桥梁。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途径是“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和转变公司发展方式”。

在国网公司使命实践推进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公司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到愿景、从愿景到企业精神、从企业精神到战略途径、从战略途径再到建设“五大”体系战略行动方案,形成了一条科学、完整、系统的管理链,它是“五大”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以来,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引领下,电网发展进入了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标志的新阶段,公司发展进入了以“三集五大”为特征的新时期。适应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建立创新发展的新体制,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重庆电力公司坚决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决策部署,坚持统筹兼顾、过程管控、追求精益、务期必成,全力确保成功完成综合试点任务,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面推进“五大”体系建设探索经验。确保“五大”体系建设试点在公司直属供电局、业务公司、研究机构按期完成,率先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面建成“五大”体系,实现公司综合管理水平迈进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先进行列。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分析

本文运用战略分析工具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分析国家电网公司“五大”体系建设试点单位重庆电力公司在转变公司发展方式中的战略实践。

1. 财务维度

重庆电力公司在“五大”体系建设中通过统一规划计划管理,全面掌握各类社会资源,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度,加快拓展市场应对措施的落实;在“大运行”体系下构建电网运行风险预控集中决策平台;实施“大检修”统一管理,输变电主要设备可靠性和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五大”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完整统一信息化平台,实现规划、计划和统计数据共享,避免信息系统重复建设;建成新的工厂化检修基地,设备工厂化检修能力持续增强,减少设备更换购置费用。绘制重庆电力公司“五大”体系建设财务维度的战略地图如下。

2. 客户维度:

重庆电力公司在“五大”体系建设中,明确了公司价值定位,描述了公司通过优异运营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关系,建立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真诚规范的服务形象、严格高效的管理形象、公平诚信的市场形象和团结进取的团队形象。在市级和区(县)两级层面设置市场拓展和大客户管理组织机构支撑,强化市场和服务功能,实现由“业务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等改革建立起值得信任的品牌:国家电网。绘制重庆电力公司“五大”体系建设客户维度的战略地图如下。

3. 内部流程维度:

重庆电力公司“五大”体系建设重新梳理了公司内部流程,通过“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和“大营销”流程满足客户的需求。绘制内部流程维度的战略地图如下。

4. 学习与成长维度:

“五大”体系建设对公司的文化创新和品牌塑造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切实履行电网企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责任,重庆电力公司以“五大”体系建设为契机,促进国家电网公司“四统一”企业文化体系的有效落地,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实现战略与价值观、责任与目标、执行力与企业文化“三同向”,继续开创公司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三、结论与建议

国家电网公司把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率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通过“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建设,破解现行管理体制机制与快速发展的生产力不适应的主要矛盾,优化整合电网核心业务,实现公司发展方式转变。本文利用平衡计分卡绘制国网公司使命实践推进图和重庆电力公司“五大”体系建设战略地图,厘清了公司使命与“五大”的逻辑关系,“五大”是公司“两个转变”的科学实践,是实现目标愿景的必由之路,是公司成为国际一流企业的战略途径。“五大”体系建设通过建立一个“发现、理解、分享和使用知识创造价值”的系统,再造了公司内部流程形成了“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和大营销”五大流程,为客户提供优异运营,采用开发市场和增加客户价值实现收入增长,通过改善成本和提高资产利用率来提高生产力,从战略地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改革的试点单位重庆电力公司将在效率、效益和效果三方面反映“五大”体系建设的成效,通过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和转变公司发展方式助推国网公司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参考文献

[1]任浩.战略管理:现代的观点[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Robert S.Kap lan,David P.Norton,StrategyMap s:Converting Intangible Assets into Tangible Outcomes[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2004.

[3]万载扬.重庆:电网与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年23期.

[4]赵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境外的经验与启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1.

[5]鲁保林,赵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命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

[6]方石.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战略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1.

[7]杨樱.基于过程的公司战略评价和选择的模型及其应用[J]价值工程,2009,12.

[8]吴胜勇,季泽军,张利研.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战略[J]科技信息,2009,21.

3.物流公司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 篇三

【关键词】物流公司;发展战略;对策

公司发展战略是指对公司发展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的谋略,其内容包括发展定位、挖掘资源和战略措施等。本文重点从资源整合、服务品牌、组织战略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研究物流公司发展战略及对策。

1.物流公司的资源整合战略及对策

资源整合是企业战略调整的一种重要手段。资源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获得整体最优,其目的是增强服务客户能力,提高服务客户水平和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物流公司应从有形资源整合、客户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整合、信息资源整合及社会资源整合等方面实施资源整合战略。

1.有形资源的整合

据调查分析,物流公司出现客户流失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有形资源的分散或缺乏。比如,汽运不能与铁路中转形成业务互补效应、周转型仓储能力不足、堆场面积不足且吊装能力有限等。因此,物流公司应加大有形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力度,比如,扩充现有堆场及装卸场地,购置相应的吊装设施;加大投入建设周转型仓库,用于就地中转货物、临时寄存货物的存储与周转;加强汽运与铁运的业务互补,通过提高铁路中转的能力吸纳社会少量的铁运货物等。

2.客户资源的整合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客户标准,并建立了较为固定的目标客户群,这些目标客户群分布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有专家认为:如果企业的年客户流失率达到20%,就需要好好找找自身原因了。物流公司在发展中应积极整合自身客户资源,寻找目标客户,并在各业务中实行联动,形成综合营销,体现整体优势。客户资源整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留住老客户;二是发展新客户。物流公司在客户资源整合上应对客户实施全方位服务,包括建立客户资料档案,分析客户的购买心理和行为,经常走访客户,对客户实施分类管理,实施专家营销,实施个性化服务,帮助客户重构物流业务流程等。

3.能力资源的整合

物流服务能力资源包括物流服务所需的有形实体资源,比如,必要的仓储、运输、装卸搬运设备设施等;物流服务所需的无形技能资源,比如,物流组织方式、存货控制能力等;物流服务的知识资源,比如,拥有丰富的物流管理知识和对具体产品的物流运作具有透彻的了解和熟练的技能等;一个有效的物流管理团队等。发达国家物流公司的能力资源整合方式,主要是通过推出新的服务产品和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来建立和完善物流服务网络,服务创新是能力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作为物流公司,应以物流服务创新来整合能力资源,避免仅仅为了“做大”而进行的整合和整合以后的貌合神离。

4.信息资源的整合

物流信息化能够提升物流公司的服务品质,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物流公司应建立起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物流信息网络,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和通讯技术,将仓储管理、车辆调配、信息传递与反馈有机结合起来,与社会大客户的电脑网络系统实现互联网互通。同时,应充分利用外界的信息平台,使其成为物流公司与客户的联系窗口,比如:利用10086移动客户、99500银行客户等互联互通,实现多方共赢。

5.社会资源的整合

在社会资源整合上,物流公司应采取“借船出海”、“内引外联”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比如:采取“抓住上家,联合同行、整合下家、提升自家(增配地面货运车辆、改造物流场地、培训物流操作人员)”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物流服务业务。通过社会资源的整合,推动公司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2.物流公司实施品牌战略及对策

品牌战略是企业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品牌战略的本质就是创造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它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面临产品、技术与服务日趋同质化的趋势下,谋求以品牌创造差异化的战略抉择。

1.实施品牌整合推广战略。物流公司应导入视觉识别系统,实现规范化、统一化、整合化品牌形象的有效传播;以公司某个市场作为企业品牌推广的一个平台,配备相应销售人员,建立完善有效的营销队伍、营销考核运作体系;实施品牌扩张工程,实现战略联盟合作,向品牌经营多元化迈进等。

2.打造品牌文化战略。物流公司应强调公司行为、员工行为和公司价值观的统一,强调客户价值与公司价值的统一,做到领先一步,满足社会的需要和期望;开展形象设计,规范服务语言和行为准则,加强营销、广告、宣传、展示和营业推广等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努力提高物流公司及其提供优质服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赞誉度;营造良好的“品质文化”、“服务文化”,强调包括服务、劳务等质量,贯彻商业道德和伦理,遵循客户愉悦原则,在提供物流服务时应及时捕捉客户的反馈信息,真正做到提供给客户品质、价值、态度、安全和时间的“五满意”。

三、物流公司组织战略规划和设计

组织战略规划和设计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实际操作中必须遵循目标一致、统一指挥、精干高效、专业分工与合作、集权与分权相结合、责权利相结合、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等原则,并根据组织设计的内在规律有步骤地进行。物流公司组织战略规划与设计根据发展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1.集权型职能组织结构模式

物流公司采取集中战略,将全部或大部分资源集中使用于最能代表自身优势的物流业务网上,力求在该业务上取得最优业绩。公司采取集中战略不断强化自身在物流方面的核心能力的同时,公司组织结构应向集权型职能组织发展,同时公司应提高经营管理部门的生产预测能力。这种集权型职能组织结构模式,主要结构表现为:

(1)各管理中心主要职能

①战略管理中心职能:项目分类管理;项目统筹规划与统计;公司年度经营计划/预算;项目法律事务管理;战略规划与早期资本运营。

②资产管理中心职能:长短期投资;资金结算;子公司财务管控;会计核算融资。

③人事行政中心职能:薪酬激励、绩效考评;人力资源配置;员工培训;公司行政事务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信息化管理;党务管理;团务管理;工会事务管理(群众工作)。

④投资管理中心职能项目投资分析;建设方案策划;项目建设管理;项目合同管理;各级公司的内部审计;项目决算审计;风险管理;专业子公司职能;收益性项目的具体经营。

(2)公司监控模式

①业务监控部门:战略管理中心、投资管理中心。

a、战略管理中心:负责行业资讯,市场研究,加强组织的敏感性;业务/项目的拓展及审批;业务/项目的前期启动及资源支持;业务/项目运行的指导监督、执行控制;业务/项目的发展方向;专业性技术支持,权威性的技术指导等。

b、投资管理中心:负责业务/项目的投资管理、资本支持;业务/项目的投资回报分析等。

②财务监控部门:资产管理中心、投资管理中心。

a、资产管理中心:负责资产管理;财务/账务管理;财务人员管理;财务规范性监控等。

b、投资管理中心:负责投资回报管理;审计监察;资本运作;无形资产管理等。

③人事监控部门:人事行政中心。

人事行政中心:负责统一人力资源规划;统一人事政策制度;统一招募甄选的标准;统一的薪酬管理制度;统一的综合人事调配;统一标准考核评价;重要岗位集中人事任免,授权其他岗位的人事任免;基于企业战略规划组织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等。

(3)公司职位体系结构

公司职位体系分为:管理层和员工层。管理层分为:高级管理层(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和中级管理层(包括:部长经理、副部长经理、助理)。员工层分为:普通员工(包括:主管、主办、班组长、办事员、工人、实习生)和技术员工(包括:主任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副主管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实习生)。

2.混合型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

当物流公司发展为一个适度多元化的大型企业时,公司内部应实行混合型的管理体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公司主营方面实行集中一贯体制,这是集权的职能制结构的一种具体形式;二是对非主营单位实行分权的管理体制,比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制等形式。

(1)纵向结构上,实行集中管理原则。从客观上看,这种集权主要是由物流的生产技术特点决定的,但从主观上看,与其强调高效率、强化主生产线的管理思想分不开。主要表现在:把公司主要管理权限和业务集中到公司;各职能部门面向生产运营线服务等。

(2)横向结构上,实行一贯管理原則。坚持专业化分工的前提下,简化横向分工,对相似职能部门进行精简、合并。

通过横向、纵向结构分析,物流公司可以在降低有限理性的约束条件下,采用集中一贯的内部纵向一体化,降低运营成本,另外通过综合协调又可加强信息交流,降低信息成本,以非常低的交易成本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丁宁.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7).

4.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篇四

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市场和利润,没有市场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生存不下去。当领导要有威信,要有群众基础,就必须要有作为,能带领企业全体员工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让企业员工口袋里的钱一年比一年增长,做领导的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说话才有份量。大连弘泽投资有限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领导、员工的努力。但是,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础设施投资明显降温,使公司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同时,公司本身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形成制约,如企业发展方向模糊,战略目标不明确,机制不灵,公司内部人员结构失衡,技术管理人才匮乏,市场开拓较被动,内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等,公司今后到底如何发展?怎么生存和做强?以下是我对公司今后发展的几点构想:

一、制订战略,明确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市场不同情弱者。

在当前市场经济秩序已经基本建立和完善的大好环境下,根据国家、省及大连市的中长期宏观经济政策,结合本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必须很好地明确公司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从而突出各阶段工作的重点。一步一个脚印,使企业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避免发展中的大起大落,实现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高起点绘就公司发展蓝图,长远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规划,能够对我们公司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公司的凝集力,使员工自觉融身于企业的发展目标中,群策共力。鉴于此,我们应编制公司三年发展战略规划,为公司发展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二、突出主业,多业并举,向多元化发展

目前甚至十二五期间,国家特别是我们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仍会较快,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较大,为我们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应看到建筑业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大,市场管理还不尽规范,为了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在公司的产业发展战略上突出铁路和市政这两块主打业务,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优势,同时向其他产业领域延伸,具体有如下设想:

1、借着公司建立劳务公司及材料供应公司之际,利用各种手段宣传自己。一是公司要市场开拓经济效益好的新项目,要“走出去、请进来”聘请资深专家做市场开发顾问,与二三线城市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公司业务在扩展上要开拓视野,主动出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提高,对周围环境越来越注重,因此业务向住宅小区、单位场地绿化、道路绿化等方面延伸,不怕小,发挥我们的人才优势,给用户提供满意的绿化设计和施工服务。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将园林绿化形成为公司主要的经济增长亮点。

2、市政工程待人员到位后,积极扩展业务,积极创造条件,时机成熟时,完成公司资质的升级工作,以争取更大的业务,形成公司主要经济增长点。

3、可利用原始积累的资金以及原有企业的办公、生产、后勤基地所拥有的土地资源,向房地产延伸;同时准备在舟山购买23亩土地,近期搞物流开发。这些以建筑业为主,多方位经营的措施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三、基于公司战略及业务发展的公司内部管理实施方案。

(一)实施人才战略,缓解和消除公司发展的“瓶颈”。公司目前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技术人才少,独挡一面的人才少,高素质管理人才少,公司要发展,光靠目前的人员显然不够,市场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在做好企业现有人员素质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企业人才结构,根据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制定企业培养人才的实施计划。要改变用人观念,大力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用好公司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对公司目前急缺的靠引进和聘用来解决,同时加强新来大学生的培养力度,做好人才储备。

1、人才来源

1)制定措施,借才来用。杭州市萧山区市政园林公用事业管理处有大量公司急需,必不可少的工程、经济管理等人才,公司将与园管处协商,请他们到公司兼职,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为我公司所用。满足我公司近期人才需求。

2)招贤纳才,网罗公司发展专业人才。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我们适时调整用人政策,通过猎头公司等其他途径,招聘道桥专业高级工程师,为我公司技术负责人以及其他专业人才,在长沙、重庆等地的全国人才招聘会上,招聘公司急需的大学生,充实公司的技术力量。满足我公司长期人才需求。

3)立足岗位,加强培养。在做好引进人才的同时,根据我公司目前发展现状,还应注重企业现有人才的培养,调配和有效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挖掘现有人才的聪明才智,扩展其才能,提升其进一步为企业发挥智力的积极性。要鼓励其立足本职潜心学习,主动帮助其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对现有人才中具有一定实践经验、有培养前途的,要创造条件把他们送到有关院校进行专门的理论培训,进一步拓宽其知识面,尽早培养为企业自己的高级专业人才。这是我公司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对新来的大学生,大胆使用,给他们压担子,使其早一点成材,满足我公司长期人才需求。

2、人才管理

1)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人能尽其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要生存,要发展,离不开稳定的人才队伍,因此在人才的使用上,要建立一整套“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的用人奖惩机制。公司要尽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生活上多关心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尊重、和谐、进取的环境,让他们去发挥、去创造;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实行自我管理;敞开渠道,鼓励员工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只要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按贡献大小给予不同的奖励。使每个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和成就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使他们感到公司不仅仅是发挥才干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们提升才干的地方。做到公司与员工在利益上的双赢。

2)鼓励学习,不断提高。随着建筑市场各种管理法规的不断完善,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司要建立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学习,考取适合公司发展的各种执业资格。为赢得市场做好人才储备。

3)待公司新招聘的人员到岗后,公司要制定措施,定编定岗。在工作中鼓励竞争,对于公司内部少量文化程度低、专业不对口、出工不出力的人员,调离现有管理岗位,充实到生产一线。

通过以上措施,可尽快缓解公司专业人才缺乏的紧张局面。并形成一批经营管理、园林绿化、市政建设、物流、房地产等专业合理、业务精湛的人才力量,使企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健康成长。

(二)调整公司内部机构设置,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公司现行的科室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对公司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已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根据建筑业的特点和公司目前情况,对公司内的机构设置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强,突出经营和工程管理在公司机构设置中的重要位置,以更有利于公司的市场化经营。初步设想是:

1、将公司内的“科室”名称改称“部”,和市场接轨。

2、拟设立办公室、经营部、工程部、财务部、安全办公室、信息中心、苗圃经营部、总工办。

3、在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办事处。

4、各机构成立后,对业务分工和人员做适当调整和加强。

5、成立公司智囊团,充分发挥公司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解决公司在大型施工当中碰到的难点、疑点,吸收、改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

通过以上机构调整,使公司的市场开拓和经营活动由被动变为更加主动。逐步由以分公司投标为主变为以公司自己投标为主;以分公司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为主逐步变为公司自己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不断提高公司经营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三)建章立制,实行公司规范化管理

公司各内设机构成立后,根据分工情况,建立和完善各种管理和奖惩制度,做到责、利对等,提高公司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公司运做效率。另外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根据杭州市萧山区建设局(2004)109号《关于加快发展萧山区建筑施工劳务分包企业的通知》的文件,在企业申报劳务分包资质的同时,成立劳务公司,尽快建立专业承包队伍。

2、加强施工队伍建设。培养和锻炼公司自己的项目管理人才,与讲信用的分包队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一个产业链,加强公司“总装厂”地位,提高公司的项目控制和盈利能力,同时调整现有的施工班组,优胜劣汰,打造一支天开公司自己拉得出,打得响的施工队伍,是企业创精品工程的必要保证。

3、充分利用我公司具有园林绿化、道路、古建筑、城市照明二级资质、土建三级资质的优势,继续发挥天开品牌优势,继续完善公司现有的施工项目管理模式。公司去年完成施工产值2.1亿,无重大安全、质量事故。说明公司现有的施工管理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今年,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做到公司能对施工项目部的质量、安全、工期的有效管理。

(四)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公司网站建设

公司在一定规模后必须宣传自己、推销自己,恰如其分的宣传造势,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市尝机遇和信息。扩大在本行业、本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市场占领份额。因此,公司将加大自我包装宣传的力度,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合适的媒介和载体,特别是加强建设公司已经拥有的杭州天开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网站(),与别的网站加强沟通,相与链接,及时刷新,多一些项目和内容,提高网站的游览量,从而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同时,进一步确立“建一座工程,树一块丰碑”的精品意识,以工程的实绩和诚信的践约,做好最具信服力的宣传。

四、结束语

总之,要充分利用我公司具有园林绿化、道路、古建筑、城市照明、土建资质的优势,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历史机遇,遵循站稳杭州、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企业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既要看到公司发展中有利的一面,同时还有清晰的危机感,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一如既往的为用户和社会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将产值做大,将公司做强,创造新的业绩,展示新的风采

市场开发部承揽任务的战略思考

近几年以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施工队伍的发展壮大,建筑市场“僧多粥少”,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今年中央实施“稳中求进”的发展方针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投放政策,消减基建投资,压缩基建规模,着力调整经济建设中乱铺摊子,低层次重复建设的弊病。这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优化经济结构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今后一段时间施工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形势,只有未雨绸缪,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提出可行的对策措施,才能赢得生存和发展。

一、施工企业承揽工程任务的经营战略和方向

1、坚持一个方针

要始终坚持把承揽任务当作企业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把承揽任务提高到关系企业生存的“生命工程”的高度来加以认识。要出实招、鼓实劲,承揽到尽可能多的工程任务,保证全体职工有活干、有钱挣、有饭吃。

2、遵循两条原则

一是走“承揽——管理——效益——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辩证地处理好揽、管、干、收四者的关系,大胆地揽,科学地管,扎实地干,全力清欠。因为对施工企业来说,承揽任务是前提,强化管理是关键,干好工程是重点,收回效益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持续发展;二是确立“一业为主,多元经营,大小兼揽,揽干并重,专群结合,全员参与”的经营承揽方针,在思想上重视,在工作中抓实,在人员上配强,在措施上保证,打实承揽任务这个基础,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3、建立三大体系

建立三太体系,即:完善处、项目、队共同承揽,全员参与的承揽组织体系;建立覆盖全国,同设计院校、政府部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密切联系的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处、项目、队三级一体的既能独立承揽小型项目,又能合力拿下大型项目的能分能合、指辉灵、运转快的专兼结合的经营队伍管理体系。

4、实行四个转变

一是从单纯修建铁路向一业为主、多元经营转变,以市场为导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从单独依靠自己承揽向联合其它单位,优势互补,增强实力协作承揽转变;三是从偏居一隅、死守一地、怕担风险的保守型经营向东西进击、南北合围、抢占全国甚至国外市场的开拓型经营转变;四是从增加投入、扩大摊子、片面追求教量、高产不丰收的粗放型经营向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科技含量、精耕细作、挖潜增效的集约型经营转变。

二、施工企业承揽工程任务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更新经营理念,树立三种意识

首先,树立市场意识。市场就象一个广阔无边、深不可测的大海,时而波涌浪起、摧舟折辑,时而波平如镜、风帆正举。但是,任何神密的事物都有其规律可循,所以,每一个干部工人都要树立市场意识,认真研究市场运行规律,把握市场变化的特点,想方设法占市场,全力以赴揽任务,提高承揽任务的自觉性。做到主管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业务部门全力抓、干部工人都来抓。形成多渠道、全方位承揽任务的格局。“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企业的干部工人都眼睛盯着市场转、心里想把任务揽,就一定能扭转目前这种施工任务青黄不接的困境。其次,对立竞争意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在市场经济的竞技场上,施工企业别无退路,只有改变过去那种等靠要的懒汉思想,主动进入市场,勇敢面对竞争,积极承揽任务,才能打赢生存之战。第三,树立质量意识。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优良的工程质量就是承揽任务的信誉卡,所以,每一个企业的职工都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在施工中严格执行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对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把关,加大质量奖惩力度,实行工程质量一票否决权,养成时时不忘质量,事事注重质量,千方百计提高质量的好习惯,在施工中多出精品,多创名牌。

2、改善经营方式,走好三步“棋”

首先是大小兼揽,主攻大项。在经营承揽中要坚持“大小兼揽,主攻大项”的方针,大项目是企业的依托,但大型项目比较少,绝大部分是中小型项目。小项目多了容易分散企业精力,特别是不能发挥大型机械设备的作用。在任务不足,“等米下锅”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承揽一些回报率高的小型项目,组织精悍的小分队,轻装上车,速战速决,缓解任务不足的压力,但是,要姑终盯住大项目、争取大项目,实现规模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其次是站稳脚跟,就地滚动。承揽任务必须有战略眼光,短期工程,要长远打算,做到干一项工程,开辟一方市场,实施站稳脚跟、就地滚动的战略。因为一项工程二、三年时间就干完了,但是,一个地方不可能只有一项工程。要发展、要建设,就得上新项目。工程是干不完的,不能犯“近视病”,干完一项工程就急着走人。就象猴子摘挑一样,走一路丢一路市场。而要转变思路,把承揽的目标扩大到公路、市政、房建等相关领域,利用已经熟悉的地利、人和关系,继续承揽新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干一项工程、占领一方市场,实现滚动发展的目标。

第三是上下联动,内外协作。承揽一项任务,从跟踪信息到编制标书,从联络攻关到投标答辩,需要投入一定的人、财、物力。企业本级、项目部、队都要以承揽为中心,上下联动,形成点——线——面共同承揽的格局。在风险大,困难多的情况下,要放下架子,广交朋友,内外联手,共求发展。只有摒弃“同行是冤家”“求人不如求己”的陈腐观念,组成经营承揽的“联台舰队”,才能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

3、抓好业务建设,强化三项措施

首先,建立信息系统,加强信息管理。承揽任务必须有畅通的信息渠道,建立起上下畅通、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要从亲朋好友、上级机关、下级单位、设计院校、政府部门等关系开辟信息源,尤其要强化信息的管理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做到信息收取快捷化,信息论证科学化,信息处理制度化,信息保护严密化。

其次,提高攻关能力,打通主要关节。一是扩大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利用广告及重点项 目开竣工仪式大力宣传企业,或者邀请建设单位到企业考察实情,让他们充分了解企业的管理水平、科学技能、设备状况和经济实力,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二是广交朋友,主动争取各界人士的支持,朋友多了路好走,和招标单位的人交上朋友,就能及时获得信息,摸准招标实情,报出台理的价格,编出好的标书,就能争取到评委的分数,提高中标率。

5.公司发展战略 篇五

我公司有自己的研发实验室——滨州金汇建筑节能与环保工程研究实验室,本实验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6人,并积极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基础研究以及新材料开发和节能减排战略过程中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任务,解决建筑新材料与建筑节能技术开发与应用过程中的共性科学问题,并致力于构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开放性研究平台,打造在国内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同时将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市内建筑新材料与节能领域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室自成立至今,共申请专利及软著12项,分别是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项已获得证书(建筑外墙保温结构、一种石墨聚苯板、一种多用途复合保温板、一种便于安装的保温板、新型外墙保温系统);软件著作权3项也已全部授权(金汇钢丝架夹芯板插丝焊接机组控制系统V1.0,金汇钢网焊接机组控制系统V1.0,金汇节能材料工程一体化软件V1.0);发表论文一篇—《改性纳米碳酸钙制备乳胶涂料研究》。

近两年实验室共有三项突出研究成果:

1、聚氨酯建筑外墙保温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开发研究成果

聚氨酯外墙保温一体化技术是以大理石薄板和可发性硬泡聚氨酯,通过模具注射法将聚氨酯泡沫和大理石薄板有机的粘结复合在一起,施工过程中用粘结加锚固的施工工艺。其主要应用在现有的公用建筑、别墅、商用及高档住宅的外墙保温及装饰。

2、保温装饰一体化超薄石材粘挂组合施工技术 保温装饰一体化超薄石材粘挂组合施工技术,采用工厂化生产的超薄石材聚氨酯保温板在进行外墙施工时,用粘结加锚固的施工技术,来实现保温和装饰的一次性完成。期主要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外墙保温装饰。

3、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自保温体系研究成果 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自保温体系是以工厂制作的XPS单面钢丝网架板为保温层,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后而形成的结构自保温体系,钢丝网架板与混凝土剪力墙浇筑为一体,并通过连接件可靠连接,创新性设臵了预制挂式混凝土垫块,达到了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的技术要求,实现了建筑保温与墙体同寿命。

其中建筑外墙保温结构获得滨州市2011滨州市优秀节能成果奖,聚氨酯建筑外墙保温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开发于2013年5月份通过了滨州市科学成果鉴定,并于2013年11月份获得滨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保温装饰一体化超薄石材粘挂组合施工技术于2014年5月份通过了滨州市科学成果鉴定,并于2015年2月份荣获滨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同时我公司也一直注重与国内科研机构及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先后跟同济大学、清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研究新型节能保温材料。公司发展战略

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3倍。仅以建筑供暖为例,北京市在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前,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30.1瓦/平方米,执行节能标准后,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20.6瓦/平方米,而相同气候条件的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仅为11瓦/平方米。因建筑能耗高,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处在关键时机。2001年,世界银行在《中国促进建筑节能的契机》的报告中提出,从2000-2015年是中国民用建筑发展鼎盛期的中后期,预测到2015年民用建筑保有量的一半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据建设部科技司的分析,到2020年底,全国新增的300亿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中,城市新增130亿平方米。如果这些建筑全部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1.6亿吨标准煤。在40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城市建筑总面积约为138亿平方米左右,普遍存在着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空调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节能潜力巨大。以占我国城市建筑总面积约60%的住宅建筑为例,采暖地区城镇住宅面积约有40亿平方米,2000年的采暖季平均能耗约为25公斤标煤/平方米,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0.5亿吨标煤。空调是住宅能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住宅空调总量年增加约1100万台,空调电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根据预测,今后10年我国城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至少为每年8亿平方米,如果全部安装空调或采暖设备,则10年增加的用电设备负荷将超过1亿千瓦,约为我国2000年发电能力的1/3。如果我国大部分新建建筑按节能标准建造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则可使空调负荷降低40%-70%,有些地区甚至不装空调也可保证夏季基本处于舒适范围。

公共建筑节能潜力也很大。目前全国公共建筑面积大约为45亿平方米左右,其中采用中央空调的大型商厦、办公楼、宾馆为5亿到6亿平方米。如果按节能50%的标准进行改造,总的节能潜力约为1.35亿吨标准煤。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决心抓紧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对既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改造,则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约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减少电力投资6000亿元)。如果要求2020年建筑能耗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水平,则节能效果将更为巨大,另据报道未来十五年内,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达十八亿至二十亿平方米左右。中国经济发展,有两个基本动力,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城市化。城镇化比例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标志。在整个中国城镇化大发展背景下,房地产肯定是推动中国经济的最重要行业之一。建设部要求:要围绕利废量大、环境污染少、节能效果显著的生产技术,开发优质利废制品。一个中等城市,年建筑量在3000万平方米左右,则需外墙保温2100万平方米。相应的则需要504万立方米的保温材料;内墙保温则需要741万立方米。二者合计:1245万立方米,由此可见建筑节能市场前景广阔。公司下一步的总体战略规划为:

1)五年内形成国内五大产业基地,成为国内同行业龙头企业。

2)2017年挂牌新三板,精细布局各产业基地的市场(收购、并购等)

3)三年内将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节能新材料投放市场,直接填补国内高端保温材料的空白。4)实现利税3亿元。

(一)生产经营发展战略

我公司将确立以新型材料为发展主业,以外墙保温材料为主要特色,以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为发展方向,依托公司在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发高效,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品,进一步健全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增强销售,施工能力,使公司成为全国同业产品领先,技术领先,施工能力最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大型的节能新材料企业之一。

(二)发展目标和规模

公司将引进国外先进的自动生产线,应用数控系统实行全工序智能化生产,使技术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研究、开发能力,研究气凝胶相关保温产品,不断拓展国内市场,开拓国外市场,在未来2年内,本公司将抓紧实施计划中的新生产基地建设,确保2016年省内网络布局,打好可复制基础和国内基础建设的可行性评估论证及建设方案,在2017年全面布局各生产基地的建设,同时以挂牌上市为锲机,投放一种新材料上市,以放大公司市值,打好以后发展壮大的基础,实现规模化、系列化生产。

(三)市场发展计划

我公司将努力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加大公司宣传力度,争取在未来2-3年内,使公司的品牌成为全国名牌产品。同时,加强市场调查研究,把握市场最新动态,保持并提高公司在国内该市场的龙头地位。在拓展海外市场上,力争在2017年内,打开国外市场,并与国外用户建立长期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创造条件建立境外生产销售主体,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使公司产品占有更广的市场和更大的市场份额。目前已全面编制了省内的销售网络体系,设立分公司7家、市级代理8家和县级分销16家。

(四)销售计划

我公司将立足国内五大生产基地在全国开发区域,同时拓展其他地域的销售,继续完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加强营销信息反馈和推行行之有效的营销管理措施,通过改进和加强营销,延伸销售网络体系,使公司产品产销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为实现以上目标,一方面本公司大力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大力推行销售代理制度和发展海外代理商,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的营销人员,使公司销售人员扩充到100人以上,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60%以上。另一方面本公司将项目经理,销售经理共轨营销机制,使公司产品形成更严谨的销售链条,使产品在市场中有更大,更好的的品牌优势,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计划如下: 1)把握好青岛旧房改造的供料机会,完成一亿元销售额。2)拓展烟台旧房改造市场和日照两市的全面改造任务打好开局。

3)以国家和省防火规范所带来的巨大机会全面布局省内IPS的销售,现已在布局备案。

4)以我公司和省建设发展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建筑装饰线条》省标为动力全面优势性的开展全国的线条销售。5)利用多年来公司的网上优势展开电子商务销售,实现多种产品网上销售的突破。

(五)生产投资经营计划

公司在2016年在山东省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确保订单供应,同时在省内兼并购买一些规模不大,经营管理不善的厂家为主,以达到整合闲置资源,节约固定资产的高额投入,扩张市场辐射面积,节约运输费用。到2017年底达到10条发泡自动生产线,5条保温装饰一体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实现年生产1000万立方米保温板及新型保温材料的能力。

(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述投资生产经营计划的实现,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8000万元。可实现300-500人的直接就业,间接带动下游保温工程2000人以上施工人员的就业。墙体保温工程的大面积实施,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经经效益,带动大量闲散人员的就业,对节约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七)资金需求

如果实现上述计划,公司需要各种资金筹集方式或者各金融部门融资6000万元的支持。资金使用计划为增加流动资金5150万元,设备改造投入300万元,收购兼并厂家投入350万元,科研经费200万元。确保公司未来战略的实施和完成

未来,本公司将形成以客户为导向,提供建筑业综合解决方案的战略定位,并选择同时管理三个不同层面的业务组合,通过三个层面业务组合的发展推动本企业持续发展。

为实现战略目标,未来五年应采取的主要战略举措是:(1)全面导入精益运营,积极拓展旧房改造这个巨大的市场

(2)加大战略性业务的营销力度,积极拓展战略性业务。以中建集团、中南地产的合作模板合作更多同类地产商。

(3)改善客户服务和客户端流程,促进资源投资性业务发展。更深层的与中建投开展业务合作。

(4)在战略性业务领域,并购整合其他资源。并由省内延伸到省外。

本公司战略实施的前提:

(1)组织上,应进行分公司制改革,并健全强化总部职能,向战略导向型转变。

(2)流程上,建立和优化战略计划、业绩管理和高层人员管理等管理流程,提高效率和管控能力。

(3)人员上,实施英才计划,加快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

6.公司商标战略规划 篇六

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保护公司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护公司商标信誉,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公司原有的各种荣誉的基础上,再次制定2018-2022年公司商标战略目标规划:

一、成立由董事长为第一负责人的品牌及知识产权管理部—公司办公室,全面专业专项负责公司商标注册、管理、年审、宣传及联系申报知名(著名、驰名)商标事宜;

二、建立健全商标战略的各项制度、措施,为商标及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三、在“澳美森”商标取得知名商标的基础上,加大“澳美森”商标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树立好形象,创造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叫响“澳美森”品牌。

四、立足江苏,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争取在2022年将我公司的“澳美森”牌系列家具全面推向国外市场;

五、加强宣传教育,着力抓好对内、对外的品牌宣传工作。对内澳美森”的 品牌理念通过各种文化栏、企业文化培训等可视化的手段深入每个员工内心,进而转化为口碑宣传,为打造“澳美森”的品牌形象贡献力量;

对外的单一墙体、报刊宣传方式扩大至运用电视、网络媒体、合作赞助等各种手段,宣传“澳美森”品牌形象,扩大其在市场的影响力。

附件一:

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建设情况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这一组织各方面工作和素质的综合反映,要有领导强有力的、坚持不懈的推动。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为了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我们还坚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我们以“不求企业管理形式上的认证,但求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实用”为原则,建立了以抓生产的公司副总经理为领导,以总工程师为技术总监,由公司办公室和质检部共同负责,生产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质量管理小组。

二、建立原材料和成品检验部门,配备专职检验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并配备了专用、先进的检验仪器,每天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发现质量上的突出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随时进行纠正、调整。

三、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按照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的标准和模式,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及行业标准,制定了各种原材料和产品的检验标准、方法和规范,严格控制各项质量标准。对检测的情况及时报给有关单位,定期通报,对于违反规定的要进行处罚、整改;对于生产过程污染物的发生量也要定期通报,对于违反规定的要进行处罚、整顿。各生产单位也相应的配备了工艺技术员和质检员,开展自检自测,防止和杜绝不合格产品的出厂。并把每年的9月作为质量管理月、宣传月。多年来,产品一直受到用户的欢迎。

四、提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作为标准实施指导:

1、顾客为起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控制;

5、管理系统完善;

6、指导改进;

7、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决策;

8、与用户建立互利关系,增强顾客满意度。

五、建立完善质量检验原始资料和数据,确保检验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从原料进厂到产品的出厂,各种检验都要有原始记录,并有检验报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主导因素,是企业整体素质的全面反映,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公司质量管理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经常对职工进行质量方面的教育,以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多年来没发生过质量事故,产品销售无积压,产销率一直控制在96%以上。

附件二:

质量改进和QC活动情况

公司自20010年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以来,我们就将QC小组活动作为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成本、节能降耗、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紧抓不放,常抓不懈。近几年来,QC小组活动呈现出了勃勃生机,活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在QC小组活动中,一是领导重视。该项工作由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监管,总工程师主抓,每周召开QC小组例会,交流经验,讨论,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使得QC小组工作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开展。同时,企业在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得到大力支持,由于领导的重视,各项活动有条不紊。二是机构健全,措施得力。以研发中心下属质检部为组织枢纽,建立三级QC小组管理机构,设立专职人员负责QC小组的注册、课题登记。各分公司技术厂长兼职QC小组负责人,负责本公司的QC小组活动的管理和推进。最基层的QC小组,由班组长组织开展工作,从而自上而下的形成了QC小组管理网络。

7.中国中小保险公司发展战略探析 篇七

一、中小保险公司的界定

中小保险公司是一种常见提法, 中小保险公司的特征却没有得到明确。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提出了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但是没有对金融业中的中小企业规定划分标准。目前, 保险业呈现出“几强多弱”的市场结构, 划分保险公司大小常用的标准是以其市场份额为标准界定保险公司的大小, 市场份额在8%以上的为大型保险公司, 市场份额不足8%的则属于中小保险公司。本文的划分标准与此项相同。

照此标准, 以2008年为例, 在财险市场上, 中国人保、太平洋财产保险、平安财产保险的市场份额高于10%为大型保险公司;其他公司都视为中小性保险公司;在寿险市场,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保险的市场份额高于10%, 其他公司都视为中小保险公司。

二、中国中小保险公司发展的意义

(一) 发展中小保险公司是保险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从1980年全面恢复保险业务以来, 中国的保险业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 成绩显著:保费收入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09年, 中国的保费收入达10 000多亿元人民币。但是, 无论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 还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 中国保险业发展水平均显得落后。2009年, 中国的GDP占世界GDP总量的6.5%, 但总保费占世界保险市场的份额只有2.2%。2009年, 世界人均保费 (保险密度) 为634.8美元, 而中国仅为63.5美元;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 (保险深度) 世界平均为7.5%, 而中国仅为2.7%。大力促进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 能够增加保险市场的有效供给, 激活潜在的保险需求, 实现保险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 发展中小保险公司是优化市场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

从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看, 保险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 其基本特征是市场的供给主体较多, 场竞争较充分。而中国的保险市场总体上看还处于寡占市场阶段。从地区来看中国的大多数中心城市保险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保险机构也较多, 但中国县域及广大农村地区的保险供给严重不足, 不少地方还处于独家经营或无人经营状态。大力支持中小保险公司, 特别是为三农服务的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 对于优化市场环境意义重大。

(三) 发展中小保险公司是提高保险业竞争力的需要

为了在与大型保险公司竞争的过程中取得主动, 许多中小公司逐渐放弃了传统的依靠铺设机构、增加人员、扩大投入等外延式发展方式, 更加重视化业务结构、改善经营管理和提升人员素质, 主动探索集约化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另外, 中小保险公司具有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和动力, 尤其是在创新方面, 中小保险公司具有创新动力强、创新机制活、创新阻力小等独特优势。只有当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保险公司活跃在中国的保险市场上, 与大型保险公司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 中国的保险业才会真正充满活力和竞争力。

三、中国中小保险公司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 中国中小保险公司的优势分析

1. 中小保险公司可以以股东为依托, 向专业化保险公司发展。

中小保险公司的大股东往往在某一行业或者某一方面具有领导力, 该特征可以成为中小保险公司发展的有利条件。中小保险公司可以依靠大股东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在某一行业或者某一地区壮大发展, 借此建立绝对优势, 确立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公司知名度。

2. 中小保险公司具有较高的边际收益。

从公司扩大再生产的规律可以看出, 大型保险公司现在处于高速发展以后的成熟阶段, 中小保险公司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经营模式尚未完全确定, 可以及时有效地调整而不必付出较高的成本。

3. 中小保险公司可以为保险专业人才提供较高的职位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使海归增加, 加之国内对于金融保险人才的培养, 保险人才市场将供过于求。较之大型保险公司, 中小保险公司所具有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职业培训途径将吸引人才就业。中小保险公司的人才基础得到强化, 能够促进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

(二) 中国中小保险公司的劣势分析

1. 资金实力不足。

大型保险公司已经存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某些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业发展之初处于垄断地位。发展的历史轨迹成就了大型保险公司的资金规模, 使大型保险公司在新业务的拓展、资金运用、营销网络、吸引优秀人才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中小保险公司存续时间短, 资金积累有限, 在竞争时会受到资金规模的局限, 很难在资金投入方面与大型保险公司相抗衡。

2. 资金运用效率低。

拥有资金规模优势的大型保险公司在进行投资时容易达到保监会对投资资格的要求, 中小保险公司在投资比例和渠道上则受到限制, 因此大型保险公司有较大的投资自由和较丰富的投资经验, 容易获得更高的收益。

3. 经营策略不明晰。

中小保险公司的成立具有盲目性, 很多中小保险公司成立的初衷是服务股东。股东具有大量的保险业务, 这些业务可以分给自家保险公司。但由于保险业资金回收期较长的特点与股东短期回报的需求矛盾, 保险公司过多考虑股东的要求, 只能选择短期内具有高回报的保险产品, 忽略对长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考虑。

四、中国中小保险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 经营管理战略:集约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

目前, 在中国保险市场过度竞争的状态下, 保险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已经到了临界点, 行业已经面临生存危机。在这种形势下, 中小保险公司除了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别无出路。实现转变的关键是由注重保费指标的量的扩张向以经营利润为中心的综合指标的转变。

中小保险公司的集约化经营, 实施有三个重点:一是对机构销售费用的集中财务管理, 通过效益关键性指标考核, 对机构实施精细化管理。二是实行核保核赔集中管理。包括建立两核中心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的两核队伍;建立两核规章制度和业务处理流程, 落实核保核赔人制度等。三是强化业务和财务的流程管理。强化流程管理应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如何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 如何系统地提高承保和理赔服务的竞争能力, 如何更好地设计费率体系, 如何提高来自保户的信息反馈速度, 如何构建现代化的内控机制等等。

(二) 市场开发战略:差异化创新与充分的细分市场

中小保险公司必须认识到:它无法为市场中所有的顾客服务, 企业不应处处与人竞争, 必须找到并确认市场中最能有效提供服务的部分为自己的目标市场。中小保险公司利用机制灵活这一优势, 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 细分险种、地域、业务渠道、客户群体, 寻找属于自己的蓝海, 才是制胜的关键。

中小保险公司战略创新的核心就是找出新兴的目标市场, 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 加强对新兴保险消费市场供给能力的建设, 形成局部优势, 创建区域品牌, 凭借其专业化优势, 抢占某些利润较为丰厚的特定市场, 迅速完成利润、市场份额、经验、技术、人才和无形资产的积累, 实现高效快速的业务增长。

(三) 机构发展战略:科学的布局与区域性优势

中小企业可以根据甄选的产业集中度、产业重心转移趋向、本行业竞争度和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等四个维度的考虑, 科学合理地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 以具有相对优势的特色服务来占领目标市场。这样可以避免无谓地恶性竞争, 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尽早在新的市场占有一小块根据地, 为总部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和利润, 从而充分发挥分支机构的作用。

对人均GDP水平较低、保险深度和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区, 待开发的具有地方特点险种的潜能不容忽视。这些地区往往易于进入并容易先行一步培育目标客户群。这样可以少量的资源投入抢先取得区域性优势, 为整个公司的持续发展做好储备。

(四) 人才强司战略:培育专业化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实施人才强司战略, 必须创新人才机制。在人才管理机制方面, 一是要建立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 要按照公司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打造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环境, 构建以竞争择优、优胜劣汰为主导的人才管理机制。二是要建立以贡献定薪酬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科学的岗位设置、岗位分析、岗位评估, 对各个工作岗位实行分类管理, 建立不同的职等序列, 设计不同的升级渠道, 形成一套责任与利益相统一、贡献与报酬相一致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三是要建立终身教育的培养机制。必须把提高竞争力的着眼点放在培养知识型人才和构建学习型组织上来, 确立终身学习观念, 建立起分层次分类别培养机制, 提升全员素质。

摘要:首先对中小保险公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其次探讨了中国中小保险公司发展的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中小保险公司在经营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 最后结合优劣分析提出了中国中小保险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中小保险公司,发展战略,保险

参考文献

[1]夏益国.关于中小保险公司发展问题的思考[J].上海保险, 2008, (2) .

[2]黄本明, 黄贞.广西中小保险公司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8, (12) .

[3]汪立志.论中国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发展[J].保险研究, 2000, (12) .

8.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提纲 篇八

关键词:马航;航空市场;重组;政府津贴;战略漂移;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上不同区域、不同国家间的贸易往来、贸易合作更加频繁,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亚洲、欧洲、美洲乃至全球经济已形成一体。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发生的政治、经济、战争、金融危机或者公共事件危机,可以透过“蝴蝶效应”波及全球。可见,全球经济联系密切,当重大经济危机发生并广泛流行时,任何国家均难独善其身。因此,对世界经贸活动、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关注与研究愈显重要。

放眼世界航空业,航空市场一向竞争激烈,刚刚过去的2012年,全球航空市场重组氛围活跃,全球航空市场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世界航空界如何透过资本重组举措来扭转所面临的市场困境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亚洲航空领域的马航数年前也遇到较大的营运挑战,为此,本文通过剖析马航的营运环境来探寻马航市场发展战略以提升其竞争力,适应环境变化,走出困境,重塑品牌。

一、全球航空业竞争激烈,马航资金链断裂影响经营

2006年,掀开报纸映入眼帘的不乏有马航的信息报导,可谓马航的一举一动牵动众人之视线。马航从2005年起就已开始实施其重振企业的诸多举措,如人员自愿遣散计划,停止购进空客计划,出售其KL总部,停飞不盈利航线,新开辟盈利潜力大的航线,推出低价优惠机票,强化俱乐部计划,追讨欠款等措施。所有这些行动的目地就是为企业筹集资金、降低成本、止亏增盈、走出困境。我们也看到这些方案的实施已在某些方面显现出其积极的效果,值得肯定,令人鼓舞。因此,马航也数次更新其2007年的盈利预测。

亚洲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经理米兰达说:目前,要扭转一家航空公司的业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话是有相当道理的。尽管马航对其未来预测充满信心,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战略。其实,在笔者看来,马航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核心竟争力;资金链断裂影响经营;内部管理缺失导致一系列问题;油价攀升带来的影响;区域乃至全球间航空市场竟争的加剧带来的冲击等。

放眼寰宇,2006年全球资本市场异常活跃,企业并购热潮风起云涌,锐不可挡。据报导统计,2006年上半年全球企业并购金额创新纪录,达1万8千300亿美元。另外,由于西亚危机持续,油价居高不下,将促进全球能源业企业的并购行为,竟争会更加激烈。因此,也将对航空产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与此同时,航空业本身也引发新一轮并购热潮。香港国泰航空吞并港龙航空可说是航空业并购潮的高潮,国泰一举获得香港往返中国内地的23条航线,令行业刮目相看。此举将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将进一步加剧区域间乃至全球航空业的竟争。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国家也在进一步开放其经济领域,航空业也将更加开放,正如开放的天空。可想而知,竟争会更加激列。同时,各国企业也可以在巨大的国际经济舞台上施展才华,展现风采。就航空产业而言,其蕴藏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就看企业如何去迎接挑战、发掘并获得发展机会。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企业要具有一定的技能、实力去逐鹿寰宇、采星摘月。

由于中东危机绵延,美国经济放缓,将影响大马的出口产业,不利于拉动制造业等产业的经济增长。而在区域间的经济环境,如中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则显示较好的经济增长势头,这对于衬托大马经济的增长将起到辅助作用。另外,随着第九大马经济计划进程的推进,对于进一步提升大马经济的稳步成长也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尽管马航在使尽浑身解数艰难地支撑亏损局面之际,亚航则对未来表示出相当的乐观,这与上述的分析显示是一致的。亚航将于5年内购进92架空中巴士,至2008年亚航将有99.8%的新飞机,这将进一步提升亚航的服务水准和竟争力。届时,亚航的产品或许是“价廉物美”的典范,无疑会对马航的国内外航线产生冲击。

二、马航“战略漂移”致亏损巨大,重组资金缺乏

在马航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困扰其发展。首先,马航因苦于亏损困境资金匮乏,需约40亿令吉来维持企其业务运转,资金缺口颇大。因而,马航终止购进空客计划,脱售其总部大厦来筹集资金。尽管政府给予马航高达10亿令吉的重组津贴,马航也获得其母公司马航控股(PMB)的融资资金8亿5千万令吉,也不足于满足马航对资金的需求。在今后相当的一段时间里,马航都会感受到资金的压力。

其次,马航的内部管理有待加强。据报导,马航已起诉其前任CEO及相关企业,要求其赔偿马航的巨额损失,从中可看出内部管理的缺失也是马航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马航2005年蒙受超过12亿令吉的巨额亏损,可见,管理层的反应显得滞后,未能采取相应措施来阻止或减少其亏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管理远滞后于马航给予公众的感觉。

另外,马航的发展战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值得推敲。马航最早定位于“商务舱导向”,然后转型至“休闲与业务导向”,为摆脱亏损困境,进而与亚航大打价格战,亚航为此极为不满。亚航首席执行官曾扬言:“如果问题无法解解决,亚航准备退出与马航的合作关系。”最近,马航又大幅提高其燃油附加费,导致机票上扬高达25%,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是难以接受的。此举措将侵袭到消费者的利益,影响消费者对马航的信心,对大马的旅游业和马航本身也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马航贸然推行此方案,给人的感觉是止亏心切,转嫁亏损,并不是一部文笔流畅、优美自然的改革篇章,甚至给人有“拔苗助长、杀鸡取卵”之感。可见,马航的市场定位模糊,似乎给人感觉其已产生“战略漂移”。

三、马航调整国内外航线,大幅裁员

从2005年8月起,马航将其近100条国内航线交予亚航经营,给公众感觉为其角色转变,马航由“国家航空”变为“国际航空”;而亚航则由“私人航空”变为“国家航空”。马航的这种“纯利润型航线”战略,在未来的航空市场的竞争中并不令人乐观。此外,马航也停飞或将要停飞往返中国西安、上海、成都等地的航班,同样,此举不但会影响大马的旅游产业,也将影响马航在中国的市场拓展。

截至2005年底,马航共有雇员2万2千余人,为摆脱亏损困境而推行的“自愿离职计划”至今年中期裁减4千余人。此计划耗时长,进展缓慢,效率低。人力资本运营的目的是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裁员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如何吸引优秀员工到马航来和全面提升马航雇员的素质与效率方是马航的当务之急和重要所在。

马航处于高速增长且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中,马航唯有透过加强自身的管理、重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能继续参与航空领域市场的竞争。单纯靠政府的政策倾斜或出售资产、裁减员工、停飞亏损航线等方式来进行改革是不够的。尽管在某些方面已呈现出好的迹象,但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

按照市场运作的经济规律,政府不可能长期支持某一企业,也支持不了。在中国,政府必须推行国有企业改制就是最好的佐证。众所周知,温室里蕴育不出馨香的花朵。企业只有置身于竞争的市场中,才能显示出其生命力与英姿;也只有参与市场竞争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壮大。

四、马航应透过重组来推进改革,重塑马航的品牌形象

笔者也注意到,马航或一些研究机构非常关注其明年财测,并数次上调或更新马航2007年盈利预测。笔者认为预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航应制定并实施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重塑马航的品牌形象。

马航为摆脱困境而进行的企业重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认为,马航应借此次重组作为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和起点,全面推进企业的改革。

马航可从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因素着手,全面反省或更新企业的使命和战略目标。重点加强管理层及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的建设,凸显人才引进和资本重组的重要性。作为一家国际航空公司(马航的国内旅客营业收入仅占其总营业收入的11.2%),拥有足够的国际管理人才显得极为重要。正如一个国际商人必须持有Passport 和 Visa一样。马航只有进行资本重组和融资工作,才能为其筹集到足够的发展资金。

笔者认为,马航应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和清晰的改革方案,这对于重塑马航的形象和筹措资金非常重要。其一旦被公众认可且增加对马航的信心,则资金问题将迎刃而解。马航是一个庞大的企业,部门人员众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马航要持续发展,没有文化的支撑是不行的;同时,加强人力资本运营的管理和企业生产运作制度的系统化建设也刻不容缓,三者缺一不可。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效率,降低成本。

五、马航应重视个性化服务的开展,全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马航应继续加强市场推广及品牌传播,要吸取西安航线因市场宣传失策而导致停飞的教训。强化产品的差异化策略,马航成功夺得Skytrax主办的“2006年最佳经济舱奖”也显示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性。此外,马航也应注重品牌建设,以文化支持品牌,使品牌渗入社区,走进千家万户。继续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为振兴大马的旅游业、促进大马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马航应建设一个完善的空中网络体系,以使国内网络连接国际网络,正象互联网络一样。马航也应融入国际航空业之中,这就要求马航既要参与航空业的竞争,又要与其进行合作。要重视与SIA,、Air Asia、国泰、中国及欧美航空公司等的合作。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与其结成战略联盟,以减轻或分担风险压力。

马航要重视客户的管理工作,建设一个管理客户的开发、维系、发展的系统,此举可同时进行品牌维护,起到一箭双雕之作用。马航可继续强化其类似“Enrich”计划,并使其丰富多彩。在未来的航空市场,顾客的个性化服务将显得更加重要,谁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谁就将拥有更多的顾客。

因此,在未来,当人们在乘坐飞机时,不仅仅是在体会一种快捷、方便、安全、舒适的旅程,更多的是在享受一种文化,刻录一种回味,这就是航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高境界。

六、结语

纵观全球市场,近几年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波及世界上多个地区,在今后一段时间也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因此,世界航空领域重新布局的趋势明显,航空业界资本市场兼并重组行为仍将延续。航空企业为此应积极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兼并重组不是世界航空企业发展的目标,航空企业应透过资本重组举措来加快创新的步伐,强化企业的管理,打造具有特色的航空产业核心竞争力。

笔者相信,只要马航励精图治,坚持改革,打破条条框框,营造企业的创新氛围,重视人力资本的运营,全面推行科学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塑企业的品牌形象,集腋成裘,马航定能走出困境,翱翔蓝天,一展英姿。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九版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王 玉:企业战略管理教程.第三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9.公司安全文化发展战略规划 篇九

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企业安全文化是被企业组织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管理等手段,使企业的安全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为推进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逐步将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位员工思想中,用安全文化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提升员工的个人素养,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为打造安全高效型企业奠定基础,从而有力推进公司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规范发展、高效发展。公司决定全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为此,特制定本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珍爱生命、安全发展”的理念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统领安全文化建设全局,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核心,以转变员工思想观念为主线,以亲情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依托,以创建安全文化体系为手段,以规范员工操作行为为抓手,以构建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基础,以打造安全高效型企业为目标,以实现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规范发展、高效发展为目的,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二、组织领导

1、安全文化建设领导组 组 长:郭玮 陈万勋 常务副组长:朱兆强

副 组 长:简朝晖 余 豪 王远辉 蒙庆文 秦廷翔

聂小军 陈泽霜 李朝君

成 员:公司高管,各党支部书记,各职能部门、事业部、专业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刘 杰

副 主 任:张 柯 唐立平段 波 李 盛 刘忠进

2、安全文化建设领导组职责

负责提炼公司安全文化核心理念、安全愿景、安全价值观、安全目标;确定安全文化体系建立的模式和推行办法;制定推行安全文化体系考核管理办法;组织安全文化理念和体系建设培训;宣传安全文化理念、指导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3、部门职责

(1)工会负责掌握员工家庭、生活、工作状况,及时为员工排忧解难。

(2)党委工作部负责公司安全文化的推广宣传工作,利用广播、报纸、标语、板报等形式,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文化尽快深入人心。并负责组织工会、人力资源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对各部门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和考核。

(3)人力资源部负责安全文化的集中培训,提高全体干部、员工对安全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4)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各部门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日常抽查和督促。制作安全文化宣传牌板,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5)各党支部书记对本范围内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组织、落实、督促、检查。

(6)各单位、部门行政正职对本部门安全文化建设进行组织落实,安全生产副职负责组织进行安全文化体系培训。

(7)各单位、部门以班组建设为基础,把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融入班组安全管理活动中,加强基础工作的落实,切实把安全文化融入各项管理工作中。

三、推进原则

1、坚持重在提升素质的原则

推行安全文化建设,重在通过安全文化理念教育和团队精神的提炼、熏陶,用安全文化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提升员工的个人素养,打造具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团队。

2、坚持突出亲情和谐的原则

推行安全文化建设,要突出亲情教育,使企业、家庭、亲朋形成合力,通过关心、关爱、关怀,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干群关系,用亲情的力量约束、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增强员工责任心

和责任意识。

3、坚持贴紧安全管理的原则

推行安全文化建设,要贴紧安全生产实际,树立“安全大于发展、发展大于管理、管理大于生产”的理念,推行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灌输具有指导意义的安全管理原理和理论,落实干部的管理责任,落实各工种岗位责任,落实员工的行为责任,提高全员安全责任意识。

4、坚持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 推行安全文化建设,要把一些理念性、理论性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创造性地提炼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的管理办法,同时出台有针对性的考核、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在工作中按照要求严格的组织实施,纳入日常的安全管理和考核,使安全文化建设具体化。

四、推进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推进公司安全文化建设,使“珍爱生命,安全发展”的安全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平安、健康、幸福”的安全愿景成为全体员工追求的永恒主题;“金钱可计,生命无价”的安全价值观成为安全管理的行动指南;“培养本质安全型员工,打造安全高效型企业”的安全目标得以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得到广泛落实;规范的安全文化建设、考核体系全面建立;员工个人素养和团队素质得以进一步提高;形成卓有成效的、有特色的安全文化,从而推进企业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规范发展、高效发展。

最终目标是:协调好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规范行为+和谐环境+精细管理=安全高效型企业。

五、提炼理念

提炼理念就是将企业和员工所向往的,通过实践证明对安全管理行为和员工个体行为具有精神约束力的,对安全工作的意愿、目标和理念总结提炼出来,形成大家所共同遵守和努力实现的准则和愿望。

根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将公司安全核心理念确定为:珍爱生命、安全发展。

根据安全愿景的概念:“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所描述的企业在安全问题上,未来若干年要实现的志愿和前景。”将公司安全愿景确定为:平安、健康、幸福。

根据安全价值观的概念:“被企业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对安全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将公司安全价值观确定为:金钱可计,生命无价。

根据安全目标的概念:“为实现企业的安全使命而确定的安全绩效标准,该标准决定了必须采取的行动计划。”将公司安全目标确定为:培育本质安全型员工,打造安全高效型企业。

六、建立体系

综合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被企业组织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概念:“通过综合的组织管理等手段,使企业的安全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将公司安全文化体系确定为三大要素,九个体系。每个要素下各包含三个体系。形成在核心理念、安全愿景、安全价值观、安全目标指导下的达到人、机、环境和谐统一的安全要素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九个应用体系。具体为:

三大要素:规范行为,和谐环境,精细管理。

九个体系:教育先导、培训塑人、规范养成、动态稳定、静态预控、环境和谐、管理精细、执行到位、群防严密。

要素一:规范行为。要求做到遵章守法成为自觉习惯。行为是人们思想的外在表现活动,什么样的意识决定什么样的行为。人的安全行为是复杂和动态的,具有多样性、计划性、目的性、可塑性,并受安全意识水平的调节,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知识、认知水平决定人的安全行为水平,因而人的安全行为也表现出各自的差异性。正确的意识能够引导和鼓励人们去追求幸福、实现自我,进而激发在安全生产中的内在动力和行为活力。通过以下三个体系的建立,来实现行为规范:

(1)教育先导。育人亲情为本,关爱生命至上。坚持教育先导,采取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亲情育人的感情融化方法,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安全教育网络,单位、家庭、亲朋形成合力,引导员工认识教育是对自我的关心、关爱、关怀,使员工牢固树立我要安全、珍爱生命的自觉行为意识,安全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家庭的幸福。

(2)培训塑人。培训提高素质,实践练就本领。教者“诲人不倦”,为提升员工的素质而教;学者“学而不厌”,为自身的发展而学。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力求培训的科学性、时效性,使员工更新理念、拓展知识、提升能力,培育知识型、创造型员工,塑造要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型员工。

(3)规范养成。自律改变习惯,自觉贵在养成。自觉的安全行为,是一个员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行为规范的外在表现。在社会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做到学习兴趣化、工作学习化、生活快乐化。严于律己,系统思考,做到事前自觉、事中自律、事后自醒,真正达到安全工作自律、工作安全自觉。

要素二:和谐环境。营造零缺陷的三维空间,环境也就是机、物的表现形态,机、物的状态在生产过程中是千变万化的,机、物的稳定状态是人、机、环境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环境的状态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机、物的运行失常与缺陷会引起人的不愉快刺激、烦躁的知觉、急躁的不良情绪,影响人的识别和操作,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出现。环境变化也会刺激人的心理、影响人的情绪,同样可以引起人的行为变化。通过以下三个体系的建立,来保证环境和谐:

(1)动态稳定。把握变化规律,掌控能量转移。物的状态是客观存在的,人的行为是主观能动的。安全除了人的行为决定因素外,物的状态变化也对安全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物的状态变化是有规律的,事故隐患往往萌发于物的状态变化之中。随时掌控物体危险能量的转移,防微杜渐,确保物的状态变化始终处于安全稳定范围之中。

(2)静态预控。未雨绸缪则稳,防患未然即安。物的静止状态是相对的,物的状态变化是必然的,物的状态微小变化难以觉察,对静态的物要有充分的认识和预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预则安,不预则危。在事物发生有可能的变化之前,超前防控,使物始终处于零缺陷的状态,确保物态的长期稳定。

(3)环境和谐。强基固本趋衡,科技兴安致远。人的安全行为除了内因的作用外,环境的状况对劳动生产过程的人也有很大的影响。任何超限度的外力、环境缺失都会对系统的平衡状态产生作用。强化 “双基”(指基层、基础),质量创优,坚持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装备水平,以信息化引领工业化,使人与物、人与环境在相互需

求中达到和谐统一。

要素三:精细管理。要求做细做实每一件事,管理是一种责任,责任是份内应做的事,是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而应当承担的过失。责任有丰富的内涵,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岗位。责任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是自律,也是他律。应该基于自己的良知、信念、觉悟,自觉自愿地履行责任。没有责任心,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员工的健康幸福源于责任的落实和企业的长治久安。通过以下三个体系的建立来达到管理精细:

(1)细化管理。职务不分大小,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无小事,细节定成败,管理是关键。重心向下,关口前移。在安全责任分解上,严管干部,善待员工。在安全管理上,实现闭环控制、分级控制、动态控制、反馈预测,确保管理不留空档、不留空隙、不留遗憾。

(2)执行到位。工作做到极致,工程做成精品。人人要安全,执行要主动,工作要到位。对待安全指令要按照准军事化的要求执行,事事讲安全,遵章无借口。杜绝“三惯”,远离“三违”。牢固树立安全工作荣辱观,落实责任自动自发、一丝不苟,工程质量严格标准、精益求精。

(3)群防严密。密织监察网络,筑牢安全防线。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专兼并举群防群治。培育一支有爱心、专心、诚心的专兼职安全监察队伍。重点加强对行为内容和行为方式的监督检查,绝不放过“针鼻”似的问题,绝不留下“发丝”似的隐患。做到事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人负责、有人监督,考核评估、奖惩分明,实现全员监督,全过程、全方位监控。

七、推进步骤

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被动约束阶段(制度约束阶段:2016年6月1日—2016年12月30日)。安全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各种安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力的建设。员工的行为是靠制度来约束的,一个再好的管理制度,员工不执行,干部不监督、不落实就体现不出制度的作用。因此,这一阶段强化制度落实尤为重要。

第二阶段:主动管理阶段(管理约束阶段:2017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管理层已经在自觉的抓安全生产,而基层员工的安全

意识仍然不强,主观能动性不足,这一阶段主要靠管理层管理和约束。

第三阶段:全员自律阶段(自主管理阶段:2017年7月以后)。管理层与基层员工都能自觉、主动、规范的指导自己的安全行为,这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

八、推进方法

1、在教育先导方面,坚持“一个宣誓”,建立“一本一档”,统一“四个上墙”,开展“五项活动”,做到“五清楚”、“六必访”、“七必谈”、进行“十一种人”的排查。

(1)坚持班前宣誓。每班在班前会上,由班长带领员工进行安全宣誓。面对全家福照片,对亲人做出自己郑重的承诺。安全誓词为:我郑重宣誓:牢记亲人嘱咐,坚持安全第一,为了家庭幸福,为了企业发展,上安全岗、做安全人,珍爱生命,决不违章!

(2)建立“一本一档”。一本即“民情日记本”,一档即“民情档案”。项目领导、施工队长、各支部书记要建立民情日记,各支部要建立民情档案。

(3)统一“四个上墙”。

员工全家福上墙:将全家福制作成牌板,悬挂在各施工队(班组)会议室,并且有家人、妻子、儿女的安全嘱咐和安全寄语或安全理念。

团队安全理念上墙:每个施工队各自提炼切合本队实际的安全理念,并张贴上墙。通过弘扬团队精神,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培养员工团队观念。

安全帐户公布上墙:每月将员工安全帐户余额和考核情况公布上墙,让每个员工清楚自己的帐户资金和安全奖罚考核情况,从而激励每个员工自主保安的积极性。

队务公开上墙:每月队务重大决策、工资分配、员工敏感问题的处理以及安全事故分析和责任追究情况要的队部上墙公开,加大队组管理的透明度。

(4)开展“五项活动”。

家企联系活动:建立家庭和企业的联系制度,将员工好的表现和违章现象及时和家庭联系,并及时了解员工的疾苦,采取多种形式为其排忧解难。

为员工过生日活动:各部门要记住每个员工的生日,当天为其祝

福或赠送小纪念品,让员工感到大家的关怀和温暖,更珍惜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互保联保活动:坚持自保、互保、联保制度的执行,每班必须指定互保联保对象,实行同奖同罚,提高员工互保联保意识,并真正在现场管理中起到监督制约的作用。

“过五关”教育活动:对“三违”人员要进行“过五关”教育。即:对“三违”人员要停工培训,和家属联系上岗前签字,工会教育上岗前签字,本部门教育上岗前签字,安全环保部门教育上岗前签字。

“七个一”活动:让员工每人揭露一条隐患问题;提一条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谈一点接受事故案例教育后的感受;讲一个安全小故事;员工间每日安全一提醒;项目部门负责人以上领导每人写一篇安全论文;项目领导讲一次安全课。施工班组必须让员工做到前“五个一”,后“两个一”由党委工作部组织。

(5)做到“五清楚”、“六必访”、“七必谈”、进行“十一种人”的排查。

“五清楚”:施工班组长对员工要做到“五清楚”。家庭情况清楚;脾气性格和特长爱好清楚;工作表现优、缺点清楚;业余生活和社会交往清楚;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清楚。

“六必访”:婚丧嫁娶必访;家庭发生矛盾必访;员工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困难必访;缺勤旷工必访;本人和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访。各党支部书记是“六必访”的第一责任人。工会要指导协助各党支部做好“六必访”工作的开展。

“七必谈”:员工思想波动必谈;受到批评必谈;人际关系紧张必谈;工作变动必谈;新员工入队必谈;完不成任务必谈;发生“三违”必谈。支部书记、施工队长、项目领导都有做好“七必谈”的责任,对“七必谈”的情况要记录在“民情日记”上。

进行“十一种人”的排查:十一种人是:图省事怕麻烦的懒惰人;盲目蛮干的粗鲁人;遭遇不幸的痛苦人;探亲归来的疲劳人;上班之前的饮酒人;家庭不和的烦恼人;不安心上班的放荡人;业务不熟的糊涂人;红白大事的费心人;新婚前后的幸福人;受到批评的情绪人。班前会,班组长必须亲自对11种人重点进行思想隐患排查,对查出有思想问题的员工,要适当安排工作或劝其休息。

2、在培训塑人方面,努力搭建六条“绿色通道”。

开展实施“素质攀升工程,争当学习型员工”活动。在提高员工素质上,树立“成功的企业首先是座学校,优秀的员工永远都是学生”的理念,全方位、多角度搭建六条“绿色通道”。

通道一:日常培训。长期坚持“两日一题,一日一问,半年一考”和“周五活动”、事故案例教育、全员培训等培训形式,进行长期性的培训,并严格执行公司《班组日常安全工作制度》,搭建员工学习保障通道。

通道二:企校合作。寻求企校合作途径,从2017年开始,与××大学等院校联合,以大专班等为载体,重点培养班组长以上干部和生产骨干,将学习和实践融为一体,实现干中学、学中干,搭建人才素质提升通道。

通道三:“赛马”选将。结合公司工会《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管理办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从比赛中选拔人才,充实各个关键岗位,并进行奖励、享受津贴,搭建人才激励通道。

通道四:外培“充电”。每年有计划地组织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特殊工种进行外部培训,其他特殊岗位参加行业专业培训,专职安全员参加集团公司的资格培训等,保证持证上岗率达100%,搭建“充电”通道。

通道五:建立“图书角”。由工会牵头,各分会配合,组织每个员工每月阅读一本书,创建“图书角”,开展“读好一本书,写好一篇体会”活动,搭建知识传播、共享通道。

通道六:交流提高。坚持组织外出参观和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培训,开阔管理人员视野,转变管理人员观念,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搭建管理人员交流提高通道。

3、在规范养成方面,转变干部作风、规范领导行为,落实“一个标准”,抓好“一个建设”,严格“两项考核”,达到“四个统一”。

(1)转变干部作风,规范领导行为。

转变干部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规范三项行为:一是规范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决策时,要深入调查研究,按照决策程序,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二是

规范领导干部指挥行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程措施指挥生产。三是规范领导干部组织协调行为。遵循管理流程组织协调好本范围的各项工作。

(2)落实“一个标准”。落实好《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的贯彻执行。

(3)抓好“一个建设”。严格按公司《班组建设管理办法》抓好班组建设。

(4)严格“两个考核”。严格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和安全生产奖惩考核。

(5)达到“四个统一”。

统一班前礼仪。值班项目领导点名,安排布臵工作;班长讲评当班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员工对有关工作和注意事项进行点评;班长带领大家进行安全宣誓;宣誓后,班长带队,集体进入施工现场。

统一着装。进入施工现场前,按照要求,统一着装,带齐劳动防护用品。

统一收工。收工后,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统一管理目标。安全管理追求六个零:系统零隐患、管理零漏洞、设备零缺陷、操作零失误、作业零违章、安全零事故。

4、在动态稳定方面,坚持“五个不断线”,做到“四个到位”。(1)坚持“五个不断线”。

坚持安全监督检查验收不断线。班组每班自查;施工队每天巡回检查;项目部每月自查一次;公司每季度组织检查一次;保证全方位安全检查不断线。

坚持反“三违”不断线。公司建立四级安全管理网络:总部设安全环保部,对公司各层级实施安全管理;项目部设安全管理部门,对项目实施综合安全管理;项目各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对本专业实施安全管理;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协助班组长对本班组实施安全管理。形成点面结合、交叉立体的反“三违”网络,做到反“三违”不断线。

坚持现场管理不断线。班组长、队长、技术人员要做到深入现场,重心向下、关口前移,现场指导、处理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坚持走动式管理不断线。项目领导带班、专职安全员巡查、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旁站。确保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事前有人交底、事中有人监督,事后有人复查。

坚持责任追究不断线。安全环保部门对“三违”人员,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的部门领导,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不达标的部门领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在公司的安全生产会上进行通报。

(2)做到“四个到位”。

现场管理到位。项目带班领导、职能科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施工队长和班组长,要不间断巡查现场作业环境,及时发现和组织处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隐患,保证作业环境安全稳定。

设备检修、维护、保养到位。严格执行《起重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和《中小型工器具管理暂行办法》制度,遵守各项设备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

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到位。严格按规定和上级有关规范、标准和要求完善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做到各种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安全投入到位。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合理使用,保证投入到位,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环境。

5、在静态预控方面,提高“四个认识”,落实“三项制度”,加强“三道防线”管理。

(1)提高“四个认识”。细节决定“零违章”。做安全工作一定要注重细节,关注细节。细节就是让员工进行规范操作,做好做实每一个细节,才能保证操作过程“零违章”。

细节成就“零漏洞”。细节决定安全管理的成败,决定企业安危。细节是管理中最基础的东西,是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只有将细节管理融入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才能保证安全管理“零漏洞”。

细节实现“零隐患”。作业环境安全与否,对安全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从细节入手,加大投入完善安全装备,细化管理做好全方位隐患排查,提升科技水平加强全方位监控,才能最大限度地营造安全环境,实现工作环境“零隐患”。

细节确保“零事故”。细节是杜绝事故的源头和基础。只有员工操作实现“零漏洞”、管理过程实现“零漏洞”、作业环境实现“零隐患”,才能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2)落实“三项制度”。

严格落实《班组日常安全工作制度》。每班班前会,由班长对每位员工进行思想隐患排查,凡存在思想隐患的一律劝其休息。

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执行和考核。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班前会要做到:隐患排查情况必讲;交接班情况必讲;安全技术措施必讲;责任追究必讲。

(3)加强“三道防线”建设。

第一道防线,强化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第二道防线,完善制度划好警戒红线。第三道防线,严肃查处杜绝碰高压线。

6、在环境和谐方面,加强“双基”建设,严格“两项考核”,坚持“两个创新”,创建“五型团队”。

(1)加强“双基”建设。

加强基层管理。以班组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基层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环境,提升现代化装备水平。

(2)严格“两项考核”。

严格《安全生产责任目标承诺及考核制度》的执行、考核。严格安全生产奖惩考核,激发全员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的积极性。(3)坚持“两个创新”。坚持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4)创建“五型团队”。创建“学习型”团队、“管理型”团队、“协作型”团队、“创新型”团队、“廉洁型”团队。

7、在细化管理方面,突出“两个重点”,推行“5W、1H工作法”,提高干部“五种能力”。

(1)突出“两个重点”。

突出特殊时期的安全管理。突出节假日、季节性、年初、年尾等特殊时期的安全管理工作。

突出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突出机械设备、脚手架、施工用电、深基深坑、高边坡、高空作业、交叉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近带电作业、线路穿越跨越作业、与生产交叉作业、消防重点部位等的安全管理工作。

(2)全力推进“5W、1H工作法”。5W即:确定工作内容、工作目

标、工作地点、工作负责人、完成时间和结果。1H即:规定如何做。通过5W、1H工作法的推进,达到工作内容具体、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地点清楚、工作负责人到位、完成时间和结果达标、工作过程规范的目的。

(3)提高干部“五种能力”。抓好领导干部和班组长“五种能力”。即: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协调指挥能力。

8、在执行到位方面,落实安全制度,严格“一项奖惩”,用好“六个载体”,强化全员责任。

(1)落实各项制度。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加强监督和考核,严格落实执行。

(2)严格“一项奖惩”。严格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充分利用安全奖惩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安全管理积极性和责任意识。

(3)用好“六个载体”,强化全员责任。

一份保证书。年初,每个员工要签订一份安全生产责任书,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一份责任状。公司与职能部门、事业部、专业公司、项目部负责人签订责任状,明确安全生产指标,增强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

一份联保书。开展互保联保结对子活动,每个班组互保成员之间签订联保书,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一个责任区。各个施工队要划分清本部门范围的安全生产责任区,做到责权明确。

一条安全文化长廊。建立一条安全文化长廊,宣传安全文化理念,灌输安全文化知识,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一个安全文化园。在项目部生活区建立一个安全文化园,在进行安全知识宣传的基础上,为员工提供后勤服务,让员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温暖和温馨。

通过“六个载体”的有效运行,强化干部、员工的安全责任。

9、在群防严密方面,开展“一项问责”,密织“六条网线”,养成“四个相互”。

(1)开展“一项问责”。

在全体共产党员中开展 “实施安全问责,争当安全标兵”为主题的活动,党委工作部负责督促落实。

(2)密织“六条网线”。

党委负责的党委指导线。以“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为载体,强化党员的带头活动,以点带面,推动安全管理工作。

总经理负责的行政落实线。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施各项安全措施,将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

工会负责的群众监督线。充分发挥群监网员的作用,开展“网员身边无事故活动”,筑牢群众监督防线。

团委负责的青年监督线。分发挥青年监督岗员的作用,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调动广大青年的安全管理积极性,夯实青年监督防线。

纪委负责的纪检监督线。由纪委负责对干部安全生产管理执行能力、工作能力、工作作风、责任履行情况就进行不间断的监督,纳入干部考核内容。

员工家属组成的亲情保障线。通过家企联系活动的开展,密切企业和家属的联系,家企共建亲情保障线。

(3)养成“四个相互”。在员工作业工程中,要加强互保、联保,做到四个相互。即:

相互提醒。发现对方有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因素,或可能发生意外情况时,要及时提醒纠正。

相互照顾。工作中要根据工作任务、完成难度、操作对象等合理分工、相互关心、互创条件。

相互监督。工作中要互相监督、互相检查、严格按流程操作,共同遵章守纪。

相互保证。互保对象要相互制约、同奖同罚,保证对方安全作业。

九、推行十二个安全管理理论和原理

科学的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联系。寻找安全规律,需要艰苦的研究探索,甚至付出沉痛的代价。只有认识规律、遵循规律、驾驭规律,才能够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不断开创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1、安全木桶原理

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条或质地最差的木条。安全工作的好坏,事故的发生,不是取决于大多数人,而是取决于数量最少的“三违”人物、薄弱人物、操作技能不熟等事故苗子。每个员工都是安全这个木桶中的一根木条,千万不能做最短、最差的那一根。

2、安全链条原理

大工业生产的连续工艺把管理者和作业者组合成协作劳动的群体,即环环相扣的链条。任何一个链环的断裂,都会危及上下链环以及整个链条。安全是一个闭合的链条,每一个链环都是人主宰的岗位。安全的系数是由各个岗位链环的闭合程度决定的,千万不要去做那个不合格的链环。

3、安全堤坝原理

安全的堤坝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任何细小局部的隐患,都会危及整个堤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严重的“三违”、隐患,是颠覆性、破坏性很强的毁堤行为。防患于未然,决不能让堤坝决口,一旦决口,要坚决堵漏,亡羊补牢。不然,势猛迅急,很难补救。

4、球体斜坡原理

安全工作如同推球上坡。众人协力,推力越大,球体上升越高。稍有懈怠松劲,球就下滑。安全工作上的任何放松、撞运气,随其下滑,甚至放任自流,球体必然急速滚下,砸伤压坏的首先是推球的人,因为他们正是安全生产的实施者和责任者。

5、伤疤效应

好了伤疤忘了疼是普遍现象。伤亡事故的鲜血和生命,对于承受者本人来说,或死或伤,大多已经失去了接受教训的资格。有资格也很有必要接受教训的人,却不撞南墙不回头,不临深渊心不惊,眼看伤疤不知疼。这一点需要每个人好好反省。

6、暗箱效应

建筑施工作业是在相对封闭的施工现场进行。在这样的暗箱中从事艰苦的劳动,很容易由疲劳、枯燥乏味而导致情绪的烦闷、压抑、波动、低落。暗箱作业,时常处于监管的失控和现场人际影响的劣质化,人的行为随意放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滋生毁损动机。道德感、责任心、文明动力,在暗箱中的作用力就至关重要。有效的现场监控、高频率的走动式管理、自觉的自主保安和互保行为,都是关键的约束

手段。

7、场所移动效应

建筑施工的作业场所是频繁移动变化的,一些临时性的安全防护设施都是为了作业者的安全又由作业者自己施工、自己撤销的。移动所带来的临时性,不可避免地滋生将就、凑合、侥幸等观念和行为。因此,动态的安全生产设施管理,是安全最重要的保证。

8、漏斗接地效应

安全宣传教育,是一个艰苦细致地渗透过程。安全理念变成员工的自觉意识,安全规章转化为员工的行为习惯,需要长期不懈地、千方百计地疏导教育、养成训练。如果以为每个员工都是开口待哺的容器,漏斗灌入即可,那就走进了教育误区。员工如同大地,漏斗接地要渗透而非流淌,就要打开尽可能多的融入通道。

9、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安全哲学

必然性是在一定条件下确定不移的趋向或不可避免的结果。偶然性是事故发展中不可确定的东西。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又本身服从于内部隐藏着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任何偶然性的事情都是必然的。安全工作的每一步努力,都为安全的必然性创造条件;而每一次“三违”和每一处隐患,都为偶然发生的事故埋下必然的祸根。安全的希望在于遵循客观规律的必然性,把安全押在侥幸的偶然性上,是掩耳盗铃的愚者之行。

10、安全周期率

安全工作的力度大小、安全状况的优劣好坏,不是直线运动,而是波动曲折的。安全状况的波动与安全工作力度的波动呈反向运动;安全状况平稳的时候,正是骄傲自满、松懈麻痹的时候;安全出现问题之后,往往开始发愤扭转局面。居安思危,是难能可贵的危机意识;警钟常鸣,是拉长安全周期的法宝。

11、多米诺骨牌理论

多米诺骨牌理论,也称骨牌理论。该理论认为,一种可防止的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系列事件顺序发生的结果。事故发生的顺序是:社会环境和管理缺陷—人为过失—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事故。它的基本含义是,认为事故的发生,就好像是一连串垂直放臵的骨牌,前一个倒下,引起后面的一个个倒下。当最后一个倒下便是危害结果

发生。从骨牌顺序中移走某一个中间骨牌。例如,尽一切可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态,则伤害就不会发生。

12、冰山理论(海因里奇安全法则)根据“冰山理论”,任何安全问题都好比一座漂浮的冰山,而安全事件(如违章、事故等)都是冰山浮于水面上的20%的部分,真正产生影响的本质是沉没在水中的80%的大部分,即安全事故背后的东西。“海因里希安全法则”也告诉人们:造成死亡与严重伤害事故、未遂事件、不安全行为,形成一个像冰山一样的三角形,一个严重的事故暴露出来,必定有成千上万的不安全行为掩盖其后,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是冰山整体的一部分。每330个无损害意外,造成29个轻度意外,每29个轻度意外,造成一个重度意外。

十、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1、亲情和谐法:

亲情和谐法主要包括亲情、文明、民主、和谐。

亲情:准确掌握班里每个工友的家庭详细情况。谁家有困难,组织大家一起去看望;谁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组织大家一起去开导

文明:针对工友习惯性说脏话、开玩笑过火等不文明现象,要求班组成员做文明人、行文明事、上文明岗,避免因伤和气影响团结,避免因不良情绪影响安全生产。

民主:班组实行民主集中制,人人参与班组管理,并在工作中相互监督。不论谁出现问题,人人都有批评和提出考核的权利。对提合理化建议的组员给予激励,班长要充分听取组员的意见,集思广义,改进工作,通过发展班组民主,积极推动班组的发展。

和谐:工友在工作中偶犯错误,不乱发脾气,生硬批评,而是循循善诱,因人施教,耐心指出问题的根源;遇到问题时,不自作主张,一起协商解决。

2、班前礼仪法:

(1)项目带班领导点名,安排布臵工作。(2)班长讲评当班安全生产注意事项。(3)员工对有关工作和注意事项进行点评。(4)班长带领大家进行安全宣誓。(5)班长带队,进入施工现场。

3、“三必谈”身心调适法:

“三必谈”即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对受到批评的人必谈、每月必须召开一次谈心会。

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注重观察工友在工作中的思想情绪,发现情绪不正常、急躁、精力不集中或神情恍惚等问题的,及时谈心交流,弄清原因,因势利导,帮助解决困难和思想问题,消除急躁和消极情绪,使其保持良好心态投入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的注意力。

对受到批评的人必谈:对受到批评或处罚的人,单独与其谈心,讲明批评或处罚的原因,消除其抵触情绪。

每月必须召开一次谈心会:坚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谈心会。工友聚在一起,畅所欲言,共享安全工作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理念引领法:

理念引领法:主要包括提炼理念、宣灌理念、践行理念。

提炼理念:倡导工友每人提炼自己的安全理念,粘贴在全家福下面。

宣灌理念:利用班前会、班后会时间,采取看电视、读书读报等形式,组织工友学习安全知识,灌输安全理念,加强安全教育;运用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组织工友讨论,使大家时刻绷紧安全弦。

践行理念:牢记并践行安全理念,使每个人的安全理念成为自己安全行为的准则和目标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5、指令处理法:

主要包括指令、处理、督查。

(1)指令:班组人员集体到达工作场所后,班组长先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指出,给这里工作的工友发出指令。

(2)处理:工友到岗后,先看班长的指令,并按要求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方可开始工作。

(3)督查:坚持在工作中巡回检查,逐一检查指令执行情况,若发现新的隐患,指令专人及时处理。

6、“三快三勤”现场管理法:

“三快”即:嘴快、腿快、手快。

嘴快:安排工作说到、说详、说细、说清、说明,发现工作不到

位或哪里容易出现问题就及时提醒。

腿快:认真落实“三不少”制度,对班组所管的范围,不厌其烦地巡回检查,每个环节、每台设备都及时检查到位。

手快:无论到哪个地方,发现隐患和问题,现场能处理的当即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

“三勤”即:勤动脑、勤汇报、勤沟通。

勤动脑: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勤动脑、勤思考,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迅速组织处理。

勤汇报: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尤其是有可能影响其他班组安全生产和工程进度的,及时向上级汇报,使上级在第一时间能掌握生产一线的工作动态,合理分工,科学调度,统筹安排。

勤沟通:经常与队领导沟通,了解队里的措施要求;与其他班组人员沟通,了解施工进度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常与工友沟通,掌握工友工作和生活情况。

7、“三不少”隐患排查法:

“三不少”即班前检查不能少、班中排查不能少、班后复查不能少。班前检查不能少:坚持接班前,对工作环境及各个环节、设备依次认真检查,排查现场隐患,确认上一班遗留问题,并指定专人进行整改。

班中排查不能少:坚持每班对各个工作地点进行巡回检查,重点排查在岗员工精神状况、班前隐患整改情况和生产过程中的动态隐患。

班后复查不能少:当班工作结束后,对安排工作进行详细复查,重点复查工程质量和隐患整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处理不了的现场向下一班员工交代清楚,并及时汇报。

8、互助联保法:

互助联保法主要包括集体上下班、相互观察、师徒连带。

相互观察: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动态安全隐患的实际,要求全班每个人都能做到既是施工者,又是安检员,时刻注意观察工友身边的工作环境,并能做到相互提醒、相互帮忙、互助联保。

师徒连带:班里新工人拜老工人为师,结成一帮一对子。工作中,老工人带领新工人工作,传授相关安全技能,并对新工人进行帮助和约束。出现违章,师徒共同受到处罚;没有违章,且师傅所带新工人

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的,对师傅进行奖励。

十一、安全生产十条禁令和文明生产“十要、十不要”

1、安全生产十条禁令

严禁无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严禁随意丢弃垃圾、杂物、大小便。严禁流动吸烟。

严禁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严禁私自拆除、更改安全设施。

严禁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严禁擅自闯入警戒区域。严禁超限行车。

严禁使用安全装臵不全的设备。严禁污染、损坏劳动成果。

2、文明生产十要、十不要

要注意身体健康,不要流动吸烟。要做好焊材回收,不要乱扔焊头。要定臵摆放物品,不要乱摆乱放。要注意观察环境,不要擅闯警戒。要保持环境清洁,不要乱丢垃圾。要正确使用吊具,不要随意钩挂。要防止二次污染,不要破坏成品。要规范线路走向,不要随意拉设。要及时清理物品,不要遗留废料。要行走安全通道,不要冒险跨越。

十二、考核办法

1、考核内容

(1)切实加强过程控制,强化安全检查和考核

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各项目部进行巡回安全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组织各项目部之间的对比,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逐步推行安全负责人考核、项目部的安全文明施工考核、二级单位的安全考核。各单位要根据考核要求进行逐级考核,从考核真正体现管理水平的优劣,体现安全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依据考核兑

现月度奖金或安全奖的额度。

(2)切实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为加强安全文化的组织和领导,成立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制订年度安全文化建设目标、计划和负责考核各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以及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

2、考核奖惩

上一篇:聚成培训体会下一篇:写不幸的一晚的作文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