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教师工作计划及展望(共8篇)
1.年教师工作计划及展望 篇一
2014年职工大会发言稿
各位嘉宾及公司全体员工:大家上午好!
值此春暖花开,万物更新的美好时际,公司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信心、决心、恒心”,在此我谨向今天到会的嘉宾和公司全体员工多年来对公司工作的大力支持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同时恳请各位嘉宾对公司今后的工作一如既往地给予大力支持,寄语公司全体员工再接再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快马扬鞭疾奋蹄,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下面我借此机会对2013的工作做个简单的总结,对2014年的工作做个纲要性的展望:
一、2013年工作的简单回顾
2013年,通过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紧围绕着公司年初的工作目标开展工作,比较圆满地完成了目标任务。具体来说,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1、公司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公司先后制订了《公司考勤管理制度》、《公司项目及行政报帐流程》制度,逐步实现了由原来的项目部运作模式到公司化运作模式的转变,虽然在这些制度的落实上不尽如人意,但实现了公司从随意性、自由式管理的突破,为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公司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加大
2013年公司完成了雨溪沥青混泥土搅拌站、高沙沥青混泥土搅拌站建设及大兴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搬迁工作,两个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总投资接近2000余万元。在高沙拌和站的建设中,同志们加班加点,辛勤劳 动,基本按计划工期快速地完成了拌和场的搬迁和建设工作,确保了洞新高速公路连接线沥青混凝土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而在雨溪拌和站建设中,由于当地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参与建设的同志,通过多种努力,疏通各方面的关系,尽管中期因各方面的原因一度停工,但最终完成了雨溪拌和站的建设工作,保证了年底生产沥青混凝土的需要。
3、齐心协力度难关
2013年对公司来说是个很不平凡的年份,一段时间群龙无首,这是考察全体职工意志,考验公司面临突发困难的应对能力。事实证明我们的团队是一支团结的团队,我们的员工是经得起困难考验的员工。在非常时期没有一个员工临阵脱逃,全体员工都能听从安排,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完成的主要具体工作
一是全面完成蔡锷广场、小街小巷项目的现场施工和竣工验收工作;二是完成了邵水东路增绿工程的现场施工工作;三是全年共完成沥青砼路面摊铺项目30余个,完成总产值达4500余万元;四是加大湘潭项目的跟进力度;五是加强了公司对外业务联系,为公司拓展新的业务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六是吸收了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全面提升了企业资质含金量,进行了企业资质增项,公司已具备了市政、公路、房建、水利、园林绿化等资质。七是公司经营部已具备独立参与社会投标的能力,全年参加了多次工程投标,提升了公司声誉和知名度;八是通过了市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认证;九是公司员工管理意识明显增强,管理出效益的理念逐步形成。
二、2014年工作的纲要性展望
2014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更是富有挑战的一年。公司工作的纲要 性思路是:
1、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公司领导分工进一步清晰,部门职责进一步明确,工作流程更为具体,公司行政事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开源节流,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运作,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检查落实。
2、充分利用好优势资源,发挥公司沥青混凝土产业优势。依托四个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基地,使我公司沥青混凝土拳头产品优势更明显,抓住现在沥青混凝土建设的大好机遇,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
3、整合资源,多业并主。公司在2014年的工作中将充分发挥公司市政、公路、房建、水利、园林绿化资质的综合作用,广开门路,采取合股、合作的方式,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创造机遇谋求长足发展,借助公司资质能够涉及各方面领域的优势,公司给员工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员工借助公司的平台得到提升和锻炼。我们公司要抓住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机遇做大做强。
4、几项具体措施。一是逐步建立和健全公司、部门和员工的激励机制,对人员实行层次管理,用目标激励人,用精神鼓舞人,充分调动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公司管理要向自觉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的高层次管理模式方向发展,营造一种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工作氛围;三是要加强员工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鼓励广大员工创新和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增强公司的技术实力,形成我公司在行业领域的竞争优势;四是突出项目现场管理,狠抓工程质量,对工程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五是要加强对物质设备的管理,加强队伍和人员建设,建立规范的管理台帐,减少损失,杜绝浪费; 六是要加强园林绿化的业务拓展工作,对已有的绿化项目加强管理,实现绿化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和工程项目利润最大化的双目标;七是近期要完成石门沥青混泥土搅拌站的圈地围墙工作,争取年内要完成拌和站的建设并投产使用;八是加强公司对外业务合作,提升公司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力;九是加大公司筹资融资力度,加大工程欠款的回收力度,确保公司员工工资的及时发放和工程项目资金的正常运转。十是公司鼓励公司全体员工加强业务学习,所有40岁以下的员工必须考取九大员证,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考取二级建造师以上的证书,公司员工的职称证书、建造师证书必须放公司或到期后必须放公司,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和建造师证书将会直接影响档位工资的确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志们,我们全体员工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往大处说是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往小处说就是为了养家糊口,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们在芸芸众生中走到一起来了,这就是我们的缘分。在这里我号召公司全体员工努力拼搏,珍惜公司发展的大好机会,想公司之所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团结合作,以昂扬的斗志,积极的态度干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谢谢大家!
彭益清
2014.4.7
2.年教师工作计划及展望 篇二
一、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背景
以班级授课制的建立为标志, 教师专业化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师资培训是以“学徒制”为主的, 教师的训练只是一种普通职业训练而非专业训练。18世纪中后期, 教学开始作为一门专业, 逐步从其他行业中分化出来, 师范教育的系统化、制度化特征有所显现。
20世纪60年代中期, 随着世界各国人口出生率的急剧下降, 关注的焦点由对教师数量的需求, 转向对教师质量的提升。各国政府及其相关组织纷纷出台政策, 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发表的《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 霍姆斯小组的《明天的教师》、《明日之学校》等, 都从不同角度, 强调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 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 而且是教育的专家, 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1]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改革, 不仅是许多国家关注的中心问题, 也是世界教师职业和教师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
20世纪80年代, 教师专业化的重心从关注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和权利, 转移到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 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2]
二、专业化与体育教师专业化
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 并随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构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工作方式。而专业则是在社会分工、职业分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的职业。它是一种人们经过长期的专门教育或训练后, 掌握了比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 形成了比较专门的技术和技能, 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专门化的职业活动, 从而获得相应的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职业。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 成为专门职业, 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3]
体育教师专业化, 既是一种状态, 又是一个过程。从静态的角度而言, 体育教师专业化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所处的状态, 是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一致或相接近的状态。从动态的角度而言, 体育教师专业化又是一个过程, 是体育教师专业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提升的动态过程, 是体育教师职业从一般职业向专门职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体育教师依托其培养与培训机构, 通过专门训练, 习得专业知识和技能, 实施专业自主, 表现专业道德, 提升专业素质。可以说, 体育教师专业化, 是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4]
体育教师专业化在本质上强调的是体育教师个体的职业成长和发展的历程。它一方面具有漫长性的特性, 即体育教师个体发展、成长过程在持续不断地进行, 是一个贯穿体育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连续过程;另一方面具有生长性的特性, 即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累积和连续的特性, 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三、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历史回顾
1. 从依附发展到专业突显
回顾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历史, 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依附”发展。“模仿”是“依附”的初始形态。我国最初的体育教师教育以模仿日本为主, 后转向模仿美国。可以说,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体制的形成与建立之初, 对日美等发达国家的体育教师教育经验、理论、体制等具有鲜明的依附性。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方案、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材等都是对国外同类专业的照搬, 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等的推行也是“仿外”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依旧保持着一种依附性发展模式。体育教师教育模式, 以学习和借鉴前苏联师范院校和体育院校的教师教育模式为主, 从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到各专业课程所采用的教学大纲、教材等, 几乎都是模仿前苏联的。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 更广泛地借鉴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及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体育教师教育理论与经验, 全面探索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征渐渐显现出来。[5]
1979年“扬州会议”之后, 推进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如, 《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相继出台, 尤其是1999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颁布与实施、《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的出台, 确立了一体化的体育教师教育体制。一体化, “一是要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 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一体化;二是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一体化, 即师范大学与中小学校的伙伴关系”。[6]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贯穿职前培养与职后进修的全过程, 一体化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体化的体育教师教育体制的确立, 标志着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从“依附”发展, 走向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发展轨道。
2. 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师资均处于严重短缺状态, “每年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体育师资1000多人”, [7]很难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解决体育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 成为当时的首要任务。1959年, 《关于培养中等学校体育师资工作的意见》发布后, 恢复和重建了一批师范院校的体育系、科, 调整了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 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 “加强体育新师资的培养, 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体育师资的状况仍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很不适应, 特别是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甚为薄弱全市 (指上海市) 小学还有30%左右的兼职体育教师, 体育业务水平较差”。[8]
改革开放之后, 特别是1986年《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后, 我国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转移到“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上来, 既关注体育教师的数量扩张, 又关注体育教师的质量提升, “补充的新体育教师, 必须达到合格学历要求, 即小学体育教师具有中师毕业程度;初中体育教师具有体育专业专科毕业程度;高中体育教师具有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程度”。[9]随着师范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体育系 (科) 建设的加快, 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 新生入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以及教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加强, 使体育系 (科) 培养的新教师, 不仅在数量上增长很快, 在质量上也不断提高”。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 “每年培养具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体育教师达万余名。城市基本解决了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10]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证制度》的颁布与实施, 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行, “培养与培训体育师资工作的重点, 转向提高体育专业毕业生和在职体育教师的素质”。“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深化本、专科体育专业教育和教学改革, 以提高新师资的质量。同时改进培训与进修学习的工作, 加强对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11]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 也由提高学历层次为本位, 向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师德修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和更新知识、全面提升质量的方向发展。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了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优化型”的转变, 体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鲜明特征。
3. 从政策支持到法律保障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 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 教育部于1950年1月17日, 发布了《关于改革北京师范大学的决定》,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关于教师培养的政策性文件, 它构建了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基本框架。至改革开放初期, 中央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相继出台了教师及体育教师培养与培训的相关政策, 主要有:《关于大量短期培养初等及中等教育师资的规定》、《关于高等师范学校教育、英语、体育、政治等系科的调整设置的决定》、《关于培养中等学校体育师资工作的意见》、《高教六十条》、《关于保证中小学师资质量的两项通知》、《关于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政策、规定、意见的出台, 为新中国体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提供了政策支持。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0年, 教育部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 在总结新中国成立30年师范教育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讨论了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任务、加强教育学科研究、保证师范学生质量、提高教师待遇、加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等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 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如, 《关于加强高等师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大力办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意见》等。1985年, 原国家教委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把发展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 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标志,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由政策支持到法律保障的阶段。此后, 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政府提高 (体育) 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声望、专业化水平的决心和信心。只有确立 (体育)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和专业地位, (体育) 教师专业化才会成为可能。
四、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未来展望
1. 体育教师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 对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
强调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 并将教师专业化作为教师教育发展的理念, 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在我国, 对体育教师是否是一种专门职业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 甚至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识还存在偏见和偏差, 对体育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尚存一些争议, 这是目前必须澄清的问题。体育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 体育教师教育要在教师专业化理念的指导下, 依据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进行整体规划、全面设计。只有将体育教师专业化作为体育教师教育发展的理念, 正确认识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强调体育教师的不可替代性, 才能找准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 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才能符合世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体育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发展性、一体化的特征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2. 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紧密衔接, 体育教师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以完善的、规范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为前提。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主要由两大系统构成, 即, 体育教师的职前教育系统和在职培训系统。体育教师的职前教育系统, 主要由体育专业院校和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承担;在职培训系统, 主要由各级各类的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目前, 我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或重复雷同, 或相互脱节, 缺乏整合。因此, 只有坚持连续性和一体化原则, 以终身学习和终身体育的思想为指导, 根据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入职与职后教育, 进行全程的、系统的规划设计, 将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渠道打通、融合, 建立体育教师教育各阶段相互衔接、融合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 才能推进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 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3. 构建体育教师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 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一类职业, 能否被称之为专业, 在于该职业及其从业人员是否能够达到专业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讲, 体育教师专业化, 就是体育教师职业及体育教师达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过程和程度。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要求体育教师, 不仅应具有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团结协作、严谨治学、勇于奉献、为人师表的职业素养, 及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家长、认真教书、精心育人的职业情感, 还应掌握体育学科的知识、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育教学的经验性知识、人文科技知识;不仅应具备教育能力、体育教学认知能力、体育教学设计能力, 还应具备体育教学操作能力、体育教学管理能力、体育科研能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要能根据社会、经济、教育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充实、完善、更新自我。因此, 体育教师教育要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把教育学科课程、体育学科课程、人文教育课程、科学教育课程、体育实习实践课程有机结合, 根据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 确定课程内容、结构, 构建体育教师教育知识、能力新体系, 优化体育教师技能结构, 切实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4. 体育教师教育制度日益完善, 专业化的法律保障体系日益完备
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完善和发展, 必须以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教师教育制度作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 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宏观的法律保障。我国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时间较晚, 对教师资格的认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我们应以此为契机, 促进体育教师教育与体育教师资格认定紧密衔接, 通过研究制订“体育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体育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体育教师教育水平等级评估制度”等, 逐步完善体育教师教育制度。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是提高体育教师教育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5. 体育教师的社会声望逐步提高, 体育教师职业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我国历史上教师曾处于“九儒十丐”的社会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 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但是, 与律师、医生等许多专业相比, 教师的社会地位依然不高, 且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同工不同酬、劳动保护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专业是以较高的经济回报和职业声望为支撑的。只有这样, 才能吸引大批优秀人才从事体育教师专业;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建立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 从而提高这一职业的权威性和社会地位。因此, 只有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水准, 提高体育教师的经济待遇、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 体育教师职业才能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职业选择, 才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体育教师队伍, 体育教师职业才能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参考文献
[1]、[2].刘微.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N].中国教育报.2002, 1:3 (4) .
[3]、[4].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8:76.
[5].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8.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3.
3.2016年我区教育工作展望 篇三
学前教育:总结推广经验,提升保教质量
2016年,我区将深入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组织实施学前教育发展工程,深入推进学前教育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多元普惠幼儿园和学前教育集团试点认定工作,推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园(区)建设工作,总结和推广经验,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义务教育:实施“全面改薄”,以项目促发展
2016年,我区继续扎实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导各地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重点建设农村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探索并扩大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加强义务教育督导评估,加强常规管理,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继续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大力加强中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
高中教育:实施突破发展工程,注重特色多元发展
2016年,我区将实施高中阶段突破发展工程,促进普通高中高水平发展。开展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专题调研,研究制定促进普通高中突破发展的政策措施,适时召开推进会。继续组织实施普通高中突破发展工程,推动各地完成年度普通高中建设任务。继续加强特色普通高中、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元发展,提高育人水平和办学质量。继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指导普通高中学科课程基地开展研究工作,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职业教育:抓管理促改革,提升职教办学质量
2016年,我区将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十大工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扎实推进县级中专综合改革,努力开创县级中专办学新格局。加强职业院校常规管理,开展职业院校常规管理年活动,促进职业院校常规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深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制、课程、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成立行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做好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推进桂港合作。继续推进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工作。
高等教育:扩大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特色化上水平
2016年,我区继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特色化上水平发展。深入实施“强基创优”计划,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资金分配方式,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推进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加快推进北部湾大学建设和南宁教育园区建设,重点建设20个协同创新中心、20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00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继续实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和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继续开展高校科技服务地方发展活动。
师资建设:核定教师编制总量,重点支持乡村教师发展
2016年,我区将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进一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探索“区考县管校聘”管理体制,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实行农村教师职称评审优惠政策,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乡村教师。加大教师补充力度,通过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免费师范生等多种途径补充教师。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以“国培计划”“区培计划”为引领,加强教师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教师整体水平。
教育惠民:关爱特殊群体,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2016年,我区继续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启动实施脱贫攻坚教育帮扶工程,调整完善学生资助政策,逐步扩大学生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提高资助保障水平。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让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惠及全区各族人民。
4.年教师工作计划及展望 篇四
各位领导:
根据开发区2012年工作务虚会有关要求,现将我局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1年工作情况总结
2011年,我局在开发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区域大局发展需要,把握组织收入中心和依法治税原则,抓管理,强基础,促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创新驱动。确立了“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三个重点,实现六个提升”的工作思路,即: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突出税收征管这个重点,实现信息管税和依法治税水平的显著提升;突出纳税服务这个重点,实现纳税人税收遵从度和纳税服务满意度的显著提升;突出干部队伍建设这个重点,实现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和廉政风险防控能力的显著提升。在这个思路下,今年以来,我局始终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稳步有序增长为目标,上下齐心,克难奋进,组织收入总量稳步增长。今年从年初开始,面对税务管理专业化的新形势,我局上下统一思想,提振信心,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积极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加大与开发区管委会、街道以及重点局的三方协调沟通,不断优化举措,强化征管,夯实基础,确保组织收入的有序增长,并且各项工作得以有效推进。
1、突出统筹协调,增强组织收入合力。一是强化与政府、街道以及重点税源局的内外双向协调,虽然区级收入中的重点税源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从年初开始转由大企业局进行管理,但作为属地管理局,我们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主动承担组织收入的主要职责,认清自身在组织收入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定位,加大对调出户的协调力度,并通过同城通办等方式,积极配合做好服务工作。二是加强征、管、查之间的工作衔接和协同,建立科所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业务工作例会,加强税源动态分析和数据监控,以充分把握征管规律,强化“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四联动机制运行,不断提高税收分析预测的准确性,增强组织收入合力。从目前情况来看,截止10月31日,我局组织入库税收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同比增长 %,其中沿江区级收入(含重点局)完成*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长 %。
2、突出责任管税,增强日常征管基础。一是推进管理的专业化。今年7月,根据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的新要求,我局按照“抓大、控中、定小”的原则,成立了1个重点税源所,将行政区内年纳税额30万元以上税户和开发区管户分别进行集中管理,将一般税源户按街道属地划分到3个管理所进行管理,成立1个特定事项管理所(含建筑业项目管理所)对特定事项进行集中管理,并设置了专业事项岗、一般税源岗和个体岗,稳步推进“重点税源集中精细化管理、一般税源分类规范化管理、个体税源集约社会化管理、特定事项分类专业化管理”的税源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做好分层次、全方位的税源监控。二是严格落实管理责任。今年以来,我们提出了对于各项征管指标高标准、严考核的要求,而且在过程中要追求走在系统前列,并努力通过过程管理以保证实现。一方面要求职能科室对重点指标按月统计、及时通报,强化时间节点控制和过程控制,以确保年度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完善指标通报方式,在会议室设置指标推进板,将各部门序时指标进行张榜式公布,以此来督促推进各项工作。三是夯实各项工作基础。一年来,我局突出抓好税源税户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管理等各项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积极利用评估检查手段开展疑点数据应用,对系统考核的各种征管指标关注度不断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工作水平不断增强。
3、落实税收政策,增强组织收入效能。一是深入开展建筑业管理。建筑业属地化管理以来,我局针对建筑业管理现状,对建安项目管理实施“一体四翼”的管理模式,制定了《沿江局建筑业管理手册》和《建筑业项目管理办法》,并深入开展建筑业项目巡查。另外还加强与建管站、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的联络与合作,积极探 “甲供材”征管,建筑业管理效能显著提升。二是突破拆迁代理业管理难题。今年以来,针对拆迁代理业现奖,我局将拆迁代理业税收作为税源管理重点,主要领导亲自抓,主动向政府及各街道汇报工作,并深入每个涉税街道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及时跟进拆迁项目签约、进展情况,实现税收管理全程跟踪。今年以来,共清理入库拆迁代理业营业税*万元。三是深入开展广告行业调研。广告业营业税实行差额征税,行业征管难度较大。为化解难题,我局组织人员对该行业实施了专项调研。并结合调研结果,优化管理措施,实现了广告行业税收的规范管理。四是抓好新兴工业制造区制造业房、土两税管理。今年以来,我们以**制造业集聚区为重点,加强房土两税税收管理。通过比对园区制造业企业09-10年房产税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项目登记情况和纳税情况,完善税源登记、排查评估疑点、强化了税源监控。
4、优化纳税服务,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一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定期走访开发区管委会及各街道,深入开展行业调查,针对税收政策调整开展执行情况调研,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和发展建议。二是为高耗能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指导。我们对区内高耗能企业开展综合调查,针对高耗能企业抵免税收设备繁杂、限定条件较细的情况,到企业现场观摩税收优惠涉及机器设备种类和运行情况,指导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三是加强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开展 “税收惠及百姓,政策助推民生”专题走访活动,贴近式服务下岗职工、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确保政策落实及时准确到位。并进一步优化办税流程。在系统内率先实施减免税与退税合一管理,对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办理减免税流程进行优化,提升服务效能。四是扎实开展各项税收宣传活动。今年,我们开展了“纳税人学堂”走进电视台—“三十周年话个税”、税收宣传广场咨询、送税法进青少年税收文化教育基地、送税法进军营、“纳税服务开放日”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受到纳税人的普遍欢迎和好评。与组织中学生参加“税收.国家.文明”税收征文活动,征集税收征文*篇,共获得一等奖3名,三等奖2名,进一步扩大了税收宣传的影响面和覆盖面。五是强化纳税人维权服务。整合完善“纳税人之家”服务平台。在原有7家“纳税人之家”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形成2家“纳税人之家”,就个体定额评税、新《发票管理办法》解读等内容开展多项咨询维权服务,不断丰富服务内容。
二、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压力
1、组织收入工作面临压力。今年,我们的总收入完成情况较好,但存在结构性矛盾,主要是沿江区级收入还有缺口。就今年来看,管委会给我们下的任务是**万元(含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收入),增幅的要求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沿江局加重点局预测可完成税收收入*万元,缺口将近*万元,完成管委会的年度目标存在困难。另一方面,从今后组织收入的发展来看,*区作为了一个成熟的工业集聚区,区域经济、税源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中山科技园的整体规模还比较小,税源的体量也比较有限。并且而受房地产调整政策影响,全市房地产业呈现低迷,区域税收增长失去房地产业支撑,增长难度加大。
2、税收征管精细化程度尚显不足。今年,我们地税系统进行了专业化改革,在专业化条件下,上级机关对我们的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近年来区域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我们的管户量在不断上升,截止10月,我们局的管户量已经达到*余户,按我们现有的一线管理员数量,人均管户已经达到*户,排在全市前列,并仍有升高的趋势。片管员基本上每天忙于应付各类日常性的管理工作,如登记核查、催报催缴、纳税辅导等工作,基本无暇顾及到税源分析、评估检查等工作,很难做到规范化管理。从科室的人员配置来看,目前我局4个职能科室仅有16名干部,几乎每人都身兼数岗,人少事多的矛盾尤为突出。并且,税务机关除了日常的管户工作之外,还有数据分析、指标考核、行政管理等其他很多事项,因此,我们感觉到在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下,我们的税收征管工作面临压力。
3、规范执法和纳税服务与纳税人需求仍存差距。近年来,从外部来看,行风评议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对地税的关注也不断提升,同时,由于税务与每一个人利益的密切联系,网络舆情对我们税务机关执法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并且随着纳税人维权意识的提高,来自民间的减税声音也越来越大,这给我们的规范执法和纳税服务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给我们的组织收入工作带来压力。从内部来看,部分干部的素质、能力与纳税人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干部的思想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这几个方面使得我们的工作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如何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构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带好队、收好税都是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
三、当前形势任务分析
今年是“十二五”的起始之年,也是地税机关面临征管机制改革的第一年,从后期情况来看,无论是宏观形势还是微观动态,税务机关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1、区域经济发展形势
机遇方面:主要是全球经济总体趋好,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区 “十二五”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提出“十二五”期间*发展要“明确四大功能定位,实施五项发展战略,实现六个新的跨越”,其中把“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积聚区”作为首要功能定位。省市党代会召开之后,*区委已经结合“三争一创”活动的开展,就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也对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 “一个确保” “三个带头” “四个争先”的新要求,这些都沿江工业开发区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活力。**的城市化建设,**的大力建设也将推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税收可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不利方面:一是紧缩型货币政策给企业筹融资带来困难。近来国内CPI数据一直高启,央行已多次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来收缩银根,由于区内化工、钢铁等均为资本密集型行业,银根紧缩会给企业发展融资带来一定困难。二是由于欧元区债务危机和美国国债危机,辖区外向型制造业可能面临外需持续疲软、汇率升值、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的不利环境。三是市委市政府产业转型发展力度加大,提出要走条具有**特色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原有化工、钢铁等重工业的发展定位将有所调整,区内化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受其影响。
2、地税系统内部管理形势
从奋斗目标看,地税系统已进入建设更高水平“三个一流”的新时期,各项指标要求进一步增强;从管理方式看,经过机构改革,*地税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专业化、信息化的管理要求进一步提升;从工作平台看,全省地税系统正迎来信息系统“大集中”、“大统一”的新格局。另外,由于重点税源局成立,我局税源结构发生变化,缺少税源“大户“,对收入的控管力有所下降。因此,从内部管理形势讲,我局的工作也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四、2012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
2012年,**将**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依法治税、服务发展、共创和谐”的组织使命,把“持续推进税收征管、纳税服务和干部动力机制创新”作为转变事业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提升干部内生动力和社会税收遵从作为转变事业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信息管税、服务兴税、人才强税和廉洁从税,着力提升税法遵从度、执法规范度、社会满意度和干部认同度,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管理转型,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三个一流”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重点突破的目标任务
2012年,我们将突出抓好组织收入工作,着力在构建科学协调的收入增长机制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抓好主动型税政建设,着力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抓好税收征管和信息管税,着力在提高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抓好税收法制建设,着力在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抓好纳税服务工作,着力在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抓好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在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上实现新突破。
(三)具体措施
围绕2012年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向管理要税收。我们将完善收入管理运行机制、拓展税收分析功效,并不断强化重点税源监控,深化行业税收管理、夯实各项征管工作基础,完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四联动机制,加强与政府、国税、房管土地等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努力提升税收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组织收入职能,为地税收入增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2、积极拓展主动型税政的职能空间。我们将加大税政服务的深度。我们将变“侧重事中参与”的服务模式为“事前引导、事中参与、事后评估”的全过程服务。我们将会把税收政策服务的关注点直接落到经济结构调整上,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引导、管理与服务作用。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以及环境保护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服务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支持新兴产业、中心企业发展。明年,从中央到地方将有一系统促发展、保民生的政策出台,这些政策覆盖面和影响力都比较大,我们还将建立应对机制,及时加以研究,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实现税收政策的有效对接。
3、发挥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我们将会加强地方税源培植服务,并通过加强经济税收分析,深入剖析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将认真分析测算政策调整对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税收总量和税收征收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从加强税收征管、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4、进一步深化纳税服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帮助企业了解和利用税收政策,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将确保企业该享受的税收政策享受到位,引导企业向国家鼓励的产业方向投资转化;我们将加强税务人员法制教育,提高执法水平,切实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开、平等、优良的税收环境。
5.年教师工作计划及展望 篇五
今年以来,公司上下认真遵循“团结、诚信、务实、创新”的公司精神,严格把握省政府赋予我公司的主要职责,按照公司年初制定的04年经营方针、目标任务,发扬艰苦创业、拼搏创新的精神,通过主动积极配合省发改委的工作,使公司主业重新步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通过加大物业管理及综合服务,保证了基地的管理和收益;通过合资铁路董事会的召开,加强了我省股东代表的权益维护工作;通过主动出击市场,打开了公司下属单位市场运作的新局面,并初步形成以铁路为主业、多元化经营发展的新格局;通过《目标责任制》的签订与《考核制度》的实施,保证了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企业内部系列改革,彻底改变了公司全员的精神面貌;通过多种形式的党性学习教育,推进公司党员干部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建设;通过制定和实施多项规章制度,增强了公司全员的组织纪律性与团结进取、争优创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年来,公司在主业发展、基地管理、股东权益维护、项目运作、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党建工会、工作作风转变、经营费用控制等多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省国资委和省发改委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公司全年经营指标。
主要工作简述:
落实了西延扩能改造工程建设资金;完成了西安-神木铁路运力调研;召开西延董事会,维护了股东权益;开展西平铁路前期工作;拖欠长达十几年的西延、神延铁路项目工程款4800万元获得完全解决方案;长期拖欠建行本息5700万元经过多方协调已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完成了陕北铁路运力调研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铁路支专线规划;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铁路支线红-柠线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全省铁路发展调研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基地管理走上正规,全年经营目标圆满完成;公司阶段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圆满完成;陕西省铁路协会筹建工作得到上级批复,即将成立;成功举办了全国地方铁路工作会议和全国运输界行业协会第四次会议;继续完善了公司规章管理制度;全年各项经营指标基本完成。
全年总体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初,公司在省发改委工作会议(2月9日)结束的第二天,就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传达了委会议精神,并明确了2005年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超前思维、加快发展” 的经营方针,确定了2005年经营目标及工作任务。一年来,公司全体员工踏实工作,埋头苦干,共收回铁路运输分成收入及其他投资收益61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收115万元,增幅23%;实现物业收入156万元(其中清欠以前的房租、水、电、暖等费用17.2万元);费用(管理及财务费用)支出230万元,占年计划的92.7% ;工程咨询完成营业收入20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4%;煤炭运输截止11月底,完成1.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4万元,超额完成年计划的229%;完成出口创汇39.08万美元;工程施工完成工作量1517.5万元,完成年工作量的101.2%;实现工程款收入1192万元,为任务的119.2%;承揽签订工程合同价款2308.5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5.4%;地铁公司经营工作正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快速发展,经营平稳,势态看好。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与政府高度保持一致,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促进公司主业重新步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作为政府企业,最主要的职能就是配合政府搞好地方经济建设。鉴于公司的行业特性,再抓好在建项目的同时,公司将决策层更具政府整体发展思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区域经济对地方铁路的需求调研’及‘报批项目的资金筹措’工作上。一方面,更具省委省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战略,主动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拿出对拉动地方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影响较大的铁路项目建设计划,另一方面是积极配合政府多方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真正为政府排忧解难。
1、积极配合省发改委,落实我省资本金,实施西延铁路扩能改造
今年以来,我们在去年12月22日西延扩能改造开工仪式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加快西延扩能改
造工程项目的实施。9月23日,铁道部郑州局与我公司在西延线蒲城站隆重举行施工动员大会。公司总经理刘强同志作为我省出资方代表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与此同时,配合省发改委多次赴京落实西延扩能改造省上资本金。
2、抓紧抓好西平铁路前期工作
在03年西平线纳入国家2020年铁路规划的基础上,遵照省发改委的安排,与铁道第一设计院西安分院签订了可研合同。今年10月4—6日公司又组织专家对西平线的走向进行了考察调研,行程300多公里,途径4市12个县,与沿途市、县政府进行了座谈。并就西平铁路接轨方案的选择、线路的走向、车站的设置、建设的融资方式等问题同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交换了意见,为西平线的最终走向掌握了现实依据。
3、提早下手,完成《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铁路支(专)线规划》,并落实了柠-红支线的投资建设。
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以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具有相当实力的大型企业进入基地范围。随着能源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快,神延铁路沿线,将形成连绵不断的工业走廊,尤其是米脂至神木北范围内,众多大型企业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十分迫切。
根据省发改委十月初的指示,我们立即组织专家花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铁路支(专)线规划》以及《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铁路支线柠-红线项目建议书》。截止目前,前期工作全部完成。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铁路支线柠-红线项目已由我公司与煤业集团共同投资建设,业已进入实施阶段;
4、完成了西安-神木铁路运力调研;
西安-神木铁路是我国铁路网中“八纵八横”之一包柳通道的重要一段。在我国尤其是西部网架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线沟通我省陕北关中陕南三大自然经济区,对我省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能源外运的重要依托。
目前,西延铁路全年的区段货流密度已达1200万吨/年,超过设计能力的20%。随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必将对铁路运输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对西安至神木铁路的运输需求进行预测,作出正确的判断,以满足陕北建设对铁路的需求,为西延、神延复线的立项建议提供依据,公司受发改委委托,由公司领导带队组织有关专家,行程十余天,对陕北铁路的运力情况进行调研,编撰了《西安至神木铁路运力需求调研报告》。
5、全省铁路发展调研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陈德铭代省长在《全省铁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作为在我国路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陕西,“十一五”期间将成为全国铁路建设的主战场之一,按照国家《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我省铁路将重点建设10大工程,总投资500多亿元,新建2200多公里。在一个省份进行如此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这在我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我们要按照国家《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路网结构、扩充运输能力为中心,以路网新线、既有线增建二线和现有枢纽扩能改造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努力实现我省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
按照陈德铭代省长的指示精神,公司在前期已做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经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立即投入工作。于2005年11月18日和铁一院签订了“陕西省铁路发展调研报告”委托合同。此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6、成立铁路协会,推进铁路建设和地方经济共同发展。
我省铁路资源丰富,国家铁路陇海线、西康线、阳安线、各支线和合资铁路西延线、延神线、包神线贯通全省,在已有国铁、合资铁路线上,各有关企业的铁路专用线达二百余条,目前郑西客专线、西安铁路枢纽中心以及西平线、西康线、太中线即将投入建设。铁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省经济的发展。
为了充分协调、开发和利用现有铁路资源,推进铁路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桥梁作用,搭建政府部门、铁路企事业单位和依托铁路运输企事业单位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为政府制订政策和规划提供建议,为我省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今年四月份,我们开始筹建陕西省铁路协会。此项工作,省发改委已批复同意,并担任协会主管部门。目前,待省民间组织管理局正式批准。
7、用好国家政策,解决好西延、神延铁路信贷资金及拖欠工程款问题。
西延、神延铁路,全长719公里,分为两个项目建设。一是西(安)延(安)线,全长334公里;二是神(木)延(安)线,全长385公里。这两个项目均为铁道部与陕西省合资建设。在项目建设中,由于省政府财力有限,应投入的建设资金没有及时足额到位,形成了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4,128.82万元(不含1662.49万元利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5]94号)下发后,公司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分解任务,搜集资料,理清欠款,及时向省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领导小组上报了有关拖欠工程款情况。省政府、省清欠办对解决西延、神延线工程款问题非常重视,分管省领导作了重要批示,并责成我公司及时与施工企业签认拖欠工程款,向省政府办公厅、省清欠办报告。省政府办公厅于11月10日专门召开会议协调省发改委、财政厅、建设厅、省清欠办拿出切实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经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财政厅、建设厅、省清欠办和我公司协调并报省政府审定,决定:由发改委调整今年的基本建设计划,省
财政年底前予以支付工程款的40%,剩余的60%工程款列入05年我省的基本建设计划,省财政予以拨付。终于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在西延铁路铁路建设中,我公司于1991年12月底向省建行铁道支行申请贷款4000万元历史债务问题,因 1994年7月省、部合资成立西延铁路公司,商定该铁路的运营收入不再进行分配,全部用于铁路完善配套工程,致使我公司累计垫付还息3018.12万元。但仍欠本金4000万元,利息约1,700万元。
2005年2月23日省建行铁道支行保全部派专人,就中国建设银行“关于做好可疑类贷款剥离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建总函[2005]124号文件)与我公司进行商谈,并最终将该笔贷款划入“可疑类贷款”,通过剥离等方式进行处理。
8、成功举办了全国地方铁路工作会议和全国运输界行业协会第四次会议;
今年3月份,我们比较成功地承办了全国地方铁路工作会议和全国运输界行业协会第四次会议,会议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会议的举办,广泛宣传了陕西在西部网架中的核心地位,展现了我省铁路建设及运营管理为经济所做的贡献,同时向全国同行全面介绍了陕西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良好势头。会议展示了地铁公司良好的公司形象,展现了公司办会工作人员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强化资本监管,切实维护公司权益。
⑴、召开西延董事会,进一步加大股东权益维护力度
为了充分发挥产权方代表和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公司领导班
子切实履行职责,通过产权方代表的对话和董事会、监事会灵活合理行使股东的各项权利,积极参与有关的人事变动,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努力做好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工作,较好地维护了我省在合资铁路方面的权益。
今年上半年,我们依据《公司法》,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铁道部《关于陕西西延铁路公司改组为陕西西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及合同和章程修改的批复》(陕政函〔1997〕193号)的有关规定,选派贺建华、李占先同志出任西延公司董事会董事职务;徐西久同志出任西延公司监事会监事职务;严晓耿同志出任包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监事职务;经省国资委同意,推荐贺建华同志出任西延公司副总经理。
今年9月16日,西延公司在西安召开第27次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1-8月份,审议通过了郑州局提出的更换董事、监事等一批人选,并与西延公司经营领导班子签订了《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刘强总经理作为副董事长在会上指出,鉴于双方产权代表领导成员变动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董事会、监事会的工作,要定期召开董事会、监事会,及时审议公司的经营方针、投资方案、财务预决算方案,每年同公司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
⑵、推行绩效评价,注重监督审查。
为强化资本监管,我们在公司直属单位内推行了企业效绩评价
工作。通过效绩评价,了解掌握直属单位经营效绩状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并制订了相应的监管措施,促进了公司总体资本运营效益的提高。另外,我们还加强了与西安铁路分局、西延铁路公司、神华包神公司的沟通、协作。其中公司领导分别与本4月30、9月20日出席了神华包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两次股东会,讨论、审议包神公司股权转让、股本金及分红等有关事宜。对参股公司的监管除了在公司担任职务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依法履行职责外,我们还责成专人针对联营、合资公司历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掌握了解公司参股的经营公司的经营状况,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国有资产流失,加大资本回收与催收力度。
(三)下属公司的经营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与突破
在公司整体经营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公司下属工程公司、节能公司改变观念,积极开拓,励精图治,在做好公司委派任务的同时,主动出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与思路,竭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工程公司本着不养队伍、不养设备的原则,先后与陕西兴隆建设公司、西安秦大公司、中铁六局等实力较强的施工队伍签订合作协议,主动走向社会,积极承揽施工任务。2005,承揽工程项目4个,签订工程合同价款2308.5万元,工程施工完成工作量1517.5万元。实现工程收入1121万元。
针对工程公司外蒙项目的连年亏损,今年8月10-16日,公司总经理刘强同志亲自奔赴蒙古国,视察了现场,并就机械、人员的撤回,工程款、质保金、管理费等问题与甲方进行了磋商。要求全体工程人员回国后认真反思,汲取教训,力争在国内提高施工管理经验,加强技术学习,为以后打漂亮的翻身仗做好准备。
节能公司上半年经营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截止11月底,共发运煤炭1.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4万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29%;项目咨询和设计业务方面,签订合同总金额205万元。在配合公司作了大量调研、规划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思路和突破口,先后完成了“宝鸡市供水项目初设”的“修改补充”工作及审批工作;编制了《宝鸡市开发区东区集中供热项目优化设计方案》;完成了“宝鸡市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初步设计”任务,并报省计委已审批通过;完成了《“长安芙蓉园”水幕电影、水火奇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编制、出版工作。与省煤业集团公司签订陕北张家峁,柠条塔矿井予可研评估合同,并成功举办了此项目评估会;与大荔县自来水厂、白水县自来水公司、蒲城县自来水公司签订了县城供水工程的设计合同,目前,初步设计工作已完成,根据评审意见正在修改。
外贸业务方面,自营出口收入11.4万美元,代理出口收入27.68万美元,累计完成出口创汇39.08万美元。
此外,还分别与陕西省农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中国轻工西安设计院、西北电力设计院老年专家设计研究所等多家设计院签订合作协议。
随着工程公司、节能公司发展思路的确定,经营业务的不断扩大,地铁公司在立足主业的同时,逐步迈出了一条以主促辅、以辅扶主,主辅并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公司的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四)公司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根据公司今年计划安排,本着“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继续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一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实施办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聘用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人员编制及员工职位说明》等改革方案,并经会议多次讨论,下半年出台实施。在人事管理上,实行分级聘任(聘用)、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择优聘任的新机制。即:中层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职务聘任制;员工实行双向选择、择优上岗;全员实行劳动合同制;新增人员实行招聘制。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同工同酬、按岗定薪、岗变薪变。设立岗位津贴,津贴标准随公司效益浮动,按考核结果发放。
改革就是革命,就要动真格,摒弃以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用人上的论资排辈。这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些不求进取,无所事事,毫无贡献者再也坐不住了,流言蛮语,职工思想极不稳定。
鉴于此,在第四季度改革就要大动手术的时候,公司不失时机的安排了一次改革动员会。刘强总经理亲自作动员讲话。讲话指出,改革是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充分实现分配上的公平。改革是为了创建一个好班子,建立一种好机制,打造一支好队伍,为公司二次创业早作准备。刘总强调,要通过进一步改革,立志在“十一五”把公司做大做强,在全国地方铁路管理、效益、规模上处于领先水平。
动员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员工们认识了改革的必要性,明确了改革的目的。纷纷根据自己的所长,选择合适的岗位,并积极给有能力的干部投票。通过改革,员工们努力工作的积极性、组织性、纪律性明显增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任劳任怨,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蔚然成风。
此外,为了维护员工切身利益,公司相当重视劳资和三金的管理工作。今年二月份,我们以陕地铁司〔2005〕2号文件申报了2005年职工工资升级方案,方案已在4月份经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审批同意,人均增资241元,从2005年1月1日起薪。另外,按照公司综合考评办法并依据2005综合考核结果,经2005年2月18日公司行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对14位优秀员工每人月增两档技能工资,自2005年1月起执行。
为了做好“三金”的申报缴纳工作,公司于4月6日选派劳资干事参加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第五期社保培训班的学习,目前,“三金”管理工作已正常化,每月按时申报缴纳,并分别建立了台帐。另外,还办理了公司基地的土地证和高新区十二套房子的房产证;今年春节给困难员工安排生活费补助4000元,真正为员工排忧解难。
(五)苦练内功,严抓管理,确保公司健康发展
公司的健康发展,靠的是领导班子英明决策,制定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而公司决策的执行,就要靠严格的现代企业制度来保证。今年以来,公司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先后拟订了《计算机使用管理办法》、《廉洁从政提醒教育实施办法》、《2005年经营目标责任制》、《财务工作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会计人员工作规范》、《公物管理制度》、《差旅费开支暂行办法》、《招待费使用管理办法》、《人事代理试行办法》、《聘用人员管理办法》、《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图书资料管理办法》、《公司会议制度》、《2005年工资升级方案》、《陕西省铁路协会章程》等十几项涉及考勤、人事、劳资、车辆、招待、文档、行为规范、公物管理、物品购置、费用控制、奖罚等等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其中《招待费使用管理办法》、《图书资料管理办法》、《2005年工资升级方案》等一大部分已经会议研究出台,还有部分制度待上会研究后颁布执行。
制度出台后,办公室加大了督查落实力度。就拿考勤管理来说,为了彻底杜绝过去一贯养成的懒散作风,办公室坚持每天上、下午提前10分钟准时由考勤员管理签到,并每周不定期抽查出勤情况,月末及时汇总、考核兑现。公司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全体员工认真遵守,彻底改变了过去工作纪律涣散的现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收效显著。随着考勤制度的加强,卫生、安全、物业、物品管理等相继出现新的起色。此外车辆定额制、接待、电话费用包干制,着力压缩了公务开支,节支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办文、档案管理上,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规范了办理程序,从严把好了文字、签发等关键环节,提高了办文水平。通过文书资料档案的统一收集、归档、保管,认真、及时、基本规范地做好了档案工作。
通过多项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加强了公司的科学管理和规范运作,逐步显现出管理出效益、管理正风气的良好氛围,为公司下一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两项工程的进一步深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⑴.全面推行了经营目标责任制。
年初,公司隆重举行有应邀省发改委主要领导参加的经营目标责任制签字仪式,与各处室及所属各单位分别签订了2005年经营目标责任书。会议要求并动员全体员工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多钻研业务,多思考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争做到个人与企业同步成长。会议强调,经营目标责任书不是走形式,是硬指标。根据指标完成情况严格进行奖罚。⑵.加大考核力度,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目标责任制的实施,必须要靠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来保证,否则只能流于形式。为此,公司每月月初对各处室下达工作计划,考核领导小组月中检查工作进展落实情况,月末汇总考核。月度工作考核项目分为:日常性工作;月度安排的具体工作;公司安排的临时性工作。考核与员工收入挂钩,激发了全体员工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积极性。
⑹.实行费用包干,严格控制费用开支。
年初,公司确定了今年的费用预算并将费用指标一一落实到各处室、各单位,实行费用包干、超支自负、按季考核的管理办法。在执行过程中,我们狠抓了落实工作,上半年有7位同志因电话费超支,公司将超支部分从本人工资中扣除。2005年公司四辆小车的包干费用为5万元(含小型修理费、油料费、过桥费、停车费),到目前为止基本控制了此项费用。1—11月份公司通讯费开支5.2万元,与上年同期比较减少了2.24万元,效果非常显著。
今年管理费用累计开支230万元,比计划节约18万元。员工们个个当家理财,人人当家作主的好风气正在逐步形成。
(六)转变观念,提高意识,做好“服务上帝”工作
管好基地,是公司稳定的前提,也是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服务要效益的原则,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⑴.提高员工的服务理念。
公司要求物业人员树立租房户就是公司的客户,“客户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处处为用户着想,保证水、电、暖正常供应和通讯线路的畅通,为租房户创造良好的物业环境。经常性地组织物业管理人员学习贯彻国家新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邀请租房户进行座谈,征求租房户对公司物业管理的意见。
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物业收入。
为了确保物业收入,我们首先抓了员工观念的改变。对于所招业主单位,我们坚决不养‘折扣’关系户,杜绝因‘情面问题’导致费用拖欠,给公司造成损失。要明白“给人留面子,自己没面子”,“人家有饭吃,我们就要饿肚皮”,“政策面前人人平等,照章缴费是好业主,不缴费用就走人”;其次,抓好收缴费用的时效性。变等人上门为我主动上门,我们不等不靠,提前计算费用,月初下发通知,及时登门催收,争取月收,不跨季度。促使业主单位自觉养成不拖拉的习惯;改变水、电、暖费用的征收办法。水、电费收取改半年或一年一收为每季度一清,这样做既及时收回了费用,及时发现问题,也给用户化整为零,减轻负担。严格做到及时抄表,及时计算,及时清缴。今年采暖费即实行提前收取,收到良好效果;另外,抓好以前欠费的清收。为了尽快清收以前欠费,物管部员工多次登门等候,协商解决方案;截止11月底,新宇公司、蛐蛐火锅、聚珍园、建苑公司等多家单位的欠费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共清理欠费12万元,完成年计划的41%。
⑶.保安全、创清洁,营造卫生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
为美化基地环境,上半年我们对公司的花木进行了修整,并种植了花木200余株,购买盆景10余盆。对东四楼楼顶、二层卫生间和地下室进行了维修,渗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门卫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值班人员能够文明值班、礼貌待人、忠于职守,认真做好来访人员的登记工作及车辆出入、物品出入的管理工作;严格遵守巡查制度,坚持每日不定期巡查办公楼和家属楼,保证了院内各单位办公、生产的正常进行。由于服务意识的提高和办公环境的改变,公司既留住了老租户,又招来了新租户。房屋出租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另外,物管部还配合计财处、办公室对今冬公司采暖用煤情况进行了调查核实,最终与供煤方达成协议,比原供货价降低近4万元。
(七)力所能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自2002年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再下大力气抓好企业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开展了社会公益事业。接受公司包扶的长武县井坳村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结构单一,全村348户中贫困人口占到310户,其中特困户48户,救济户17户。为了真正让乡亲们摆脱贫困,公司领导亲自带队先后9次到包扶村进行调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为该村报请打机井1眼,落实资金10万元,;规划新建沙石路2.5公里,投资35.58万元,目前一些条省上下达资金44万元,以上两项目前正在施工。规划井坳等三个自然村电网改造,项目投资63.04万元,目前已协调落实。
此外,采取积极措施,想法筹措桌椅、棉被等价值10000元,为贫困户捐款2000多元,解决了3名青年就业,为该乡捐赠微机一台,打印机一台。
 
bsp;㈠充分发挥公司政策优势,已发展主业为核心,推进公司整体经营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抓紧抓好在建项目―西延扩能改造工程,争取提前完工,力争创建省文明工程、样板工程;做好待建项目-西平线、红柠线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做好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铁路支线的进一步规划与报批工作;花大力气提高工程公司项目管理水平;发挥好节能公司工程项目咨询、调研优势,为我省铁路跨越式发展多做贡献。
㈡、以“服务”为要旨,切实管好基地,保障公司发展‘稳中求变’。
要保障公司稳定发展,就必须抓好基地管理。而服务就是基地的产品,只有将产品做好做细,做成精品,才能保证基地的客户稳定。只有基地的稳定,才会有公司进一步扩张的可能,才能不断创新,做大做强。
㈢、认清形势,坚持原则,切实维护股东权益。
认清我省铁路发展的大好形势,认真学习贯彻《公司法》,坚持原则,以身作则,切实履行职责,以维护我省的地方利益。
㈣、整合资源,主动出击,以规范化、高标准迎接市场挑战。
06年,工程公司、节能公司应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加强与各对口单位的合作,主动出击,以规范化的运作,高标准的要求努力开拓新的市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㈤、严制度,严要求,创造和谐工作环境,打造一流队伍。
继续健全和完善公司管理制度,继续抓好考核工作,继续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严格的制度,是创造和谐平等工作环境的保障,也是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打造一流队伍的前提。
㈥、计划开展“形象工程”创建活动,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合作。
新机遇,新形象。06年公司计划开展系列“形象工程”创建活动,通过VI,CI系统的设计并规范应用,以提升公司形象;通过《简报》或相关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公司发展动态,为公司二次创业营造舆论基础。另外,公司办公室拟在全公司内开展“123451工程”创建计划,即:坚持一个信念(抓好历史性机遇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关键),实践两个理念(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公司才有希望;只有全员努力拼搏,公司才会有灿烂的明天),强化三项服务(为领导的决策服务;为处室的协作服务;为公司员工服务),突出四项工作(贯彻执行领导意图;管好基地稳定创收;抓好公司日常事务;保障公司后勤服务)强化五个意识(团结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意识)锻炼一支队伍(用则能战,战则能胜)。
㈦、坚持党务、纪检监察、工会各项工作的与时俱进,务实创新。
党建、纪检、工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具体的工作,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和掌握党对社会各项事业特别是经济建设的领导和指导作用。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岗位工作实践与自身的素质建设。要与时俱进,务实不务虚,创新不守旧,积极开展岗位做贡献、争先创模范行动。
㈧、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配合做好我省铁路建设“十五”冲刺与“十一五”规划工作。
6.年教师工作计划及展望 篇六
在过去的2009年,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理事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开展学术交流为主线,以提高全省整体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己任,在学会的组织建设、学术交流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对学会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为了活跃我省口腔学术气氛,促进我省口腔医学对外学术交流,全年学会邀请了来自国内外著名口腔医学专家教授前来讲学,共举办了14次专题学术讲座,内容新颖,学术性和应用性强,既加强了对外交流,又促进了各学科的发展。1、4月20日邀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儿科诊所Raymond Wang博士作“美国儿童口腔牙科的现状”和“树脂充填材料的临床应用”专题报告; 2、5月12日邀请阿姆斯特丹大学牙科研究中心主任Wim Crielaard教授作“口腔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微生物菌群动态相互作用”(Dynamic Microbial Community Interactions in Oral Health and Disease)专题报告; 3、5月19日邀请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牙科学院Georg-H.Nentwig博士和Paul Weigl博士作“平台转移种植体设计理念”和“短种植体与扩大种植适应症和保存牙槽嵴顶骨质”专题报告; 4、6月4日邀请德国Holger Dennhardt博士作“成功根管治疗秘诀”“Mtwo镍钛根管预备及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技术”专题报告; 5、7月9日邀请香港大学名誉教授原牙学院院长韦汉贤教授作“牙体牙髓病治疗的行为管理”专题报告; 6、9月4日邀请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牙学院院长Junji Tagami教授作“直接美容修复的新材料”(Direct aesthetic Restoration with innovative materials)专题报告; 7、9月11日邀请美国James Gutmann教授作“牙髓治疗的复杂性及临床意义”专题报告并就ProTaper Universal治疗锉、再治疗锉进行操作培训及疑难问题现场解答; 8、10月23日邀请新加坡牙科学会主席黄敬文医师作“牙科全瓷修复”专题报告; 9、11月10日邀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组织工程研究实验室主任戴建武博士作“生物材料与创伤修复”专题报告; 10、11月20日邀请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副院长金力坚教授作“An update on clinical periodontology”和“ Periodontal care as the foundation of general dental practice”专题报告; 11、11月27日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王大源教授作“植牙手术及修复的美学考虑”专题报告; 12、11月28日邀请德国Bernhard Giesenhagen教授作“环状骨移植一次性垂直骨增量技术”专题报告; 13、11月29日邀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Peter Moy教授作“all-on-4及Nobel guide的应用”专题报告; 14、2010年1月7日邀请美国太平洋大学牙学院院长Fatrick J.Ferrillo 教授作“全球牙科教授面临的挑战”专题报告。
二、各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
各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组织本专业领域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加强与本专业领域同行的联系。
1、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第二届IADR泛亚太联盟会议第一届IADR亚太地区暨中国分部第十届科技年会等学术会议,委员们在会上作大会发言,得到全国同行专家的好评。2009年4月,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广东省第一届根管治疗技术竞赛”,历时近3个月,得到省内广大同行的支持和响应;2009年8月,举办华南地区口腔专家蔡司显微牙髓治疗操作培训班;2009年11月,举办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牙体牙髓疑难病例显微治疗临床新进展》研修班,为广东省牙体牙髓病学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积极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在省内组稿参加2009上海第19届国际口腔颌面外科会议暨第8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会议、2009天津国际暨第十届全国头颈肿瘤大会、第二届中国微创外科研讨会、第七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等,展示了我省口腔颌面外科的实力和风采。2009年11月,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在珠海召开第五次广东省口腔颌面外科学术年会,收稿近300篇,到会近200人,学术气氛浓厚,得到了广大同行一致好评。
3、口腔修复学专委会委员积极参加第十四届华南国际口腔器械展技术研讨会、第二届IADR泛亚太联盟会议第一届IADR亚太地区暨中国分部第十届科技年会等学术会议、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等学术会议,在与国际国内同行的学术交流中,有力地扩大了我省口腔修复学专委会的影响。
4、口腔正畸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积极组织参加第五届世界方丝弓技术研讨会、全国第九届口腔正畸学术会议等学术会议,精彩的报告得到参会的广大同行的一致好评。2009年初,口腔正畸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广东地区正畸医师参加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专科会员及世界正畸联盟(WFO)会员的申请,共109人成功完成了WFO会员的申请,会员人数列全国第二。2009年2月,在珠海举办第二届全国临床高效矫治论坛,来自美国的Dr.Anoop Sondhi以及国内70多位临床专家就“高效正畸”主题分享宝贵的临床实践与体会,会场学术气氛热烈。口腔正畸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受邀在国内各地讲学,得到广大同行的一致好评,使广东省口腔正畸的学术水平得到了认可和推崇!
5、口腔种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组织参加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会议,多位委员在大会上发言,受到大会组委会的好评,扩大了广东省口腔种植学界在全国的影响力。2009年11月,召开第一次广东省口腔种植学学术年会,经过半年的会议筹办,论文征集,会务安排等,学术年会取得圆满成功,大会共收到论文136篇,参会代表250多人,大会发言27人,为广大同行和青年才俊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6、预防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在今年“9∙20爱牙日”期间,积极开展工作,撰写科普文章,出版《爱牙日专集》,派发到全省各地的口腔医院及医院口腔科,促进了各地在“爱牙日”期间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受到了欢迎,配合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组织各口腔医院和医院口腔科开展免费的口腔检查活动,提高人群中的口腔健康意识,促进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
7、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共举办省内牙周学习班三次,培养我省口腔医师进行牙周规范化专业治疗500余人次。2009年6月,成功举办第二期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培训班,学员达130人,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亲自授课,精彩纷呈;2009年12月,成功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牙周规范化治疗》学习班,对来自全省100余人牙周病学专业医师以及普科口腔医师进一步讲授牙周病学专业知识,受到广大同行的欢迎,同期召开广东省第一届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委员们对今后专委会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8、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在全体委员及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广东省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进展顺利。2009年,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广州医学院口腔系首届口腔医学本科生顺利毕业,南方医科大学首届口腔医学本科生进入口腔专业毕业实习,全省口腔医学教育形势喜人。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我省我省六家口腔医学院系共同参与和撰写《广东省口腔医学教育现状研究》一文,已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上发表,共同探讨广东省口腔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举办第一次民营口腔学术大会
2009年2月24~25日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一次民营口腔学术大会,来自全省民营口腔医疗界的代表及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兄弟省的民营口腔医生近500人参加会议,会议论文83篇,大会发言20篇,在口腔正畸、种植修复方面出现一批较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成果,显示一部分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正向特色专科和高端服务发展的趋势。大会邀请五位国内外著名专家进行了学术讲演,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在这次民营口腔医学大会的召开,对推动口腔医疗的规范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承办广东省“„微笑中国‟全国口腔健康教育项目”
为提高广东省居民口腔健康整体水平,学会承办广东省“„微笑中国‟全国口腔健康教育项目”,旨在动员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力量,利用2009~2011两年时间,围绕幼儿园儿童、小学生、妊娠期妇女、中老年人四类重点人群,开展以“阳光宝贝”、“微笑少年”、“健康夕阳红”、“孕妇学校”为主题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2009年8月28日,学会举行广东省“„微笑中国‟全国口腔健康教育项目”启动仪式暨“关注牙本质敏感”首届口腔医师演讲大赛广州赛区预赛,提高了大众对牙本质敏感问题的认识。
五、积极开展调研,深入了解我省民营口腔发展现状 为了促进广东省民营口腔的发展,学会积极开展调研,继2008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兼民营工作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口腔医学会会长黄洪章、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副秘书长兼民营工作委员会主任欧尧等,对珠三角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状况进行调研后,2009年6月黄洪章会长、欧尧副秘书长等继续走访粤西地区,深入了解县镇一级口腔科、口腔院校和不同层次不同管理模式的民营口腔诊所的口腔医疗服务状况。
六、成功举办第一期牙种植培训班
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民营口腔工作委员会主办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一期牙种植培训班,受到民营口腔医师的欢迎和好评。种植班学员完成基础理论学习70学时,模拟训练20学时,相关学习12学时,并参加手术观摩或临床治疗助手,初步掌握常见牙种植技术。
七、大力协作华南国际口腔医疗器材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的举办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广东省科技厅主办的华南国际口腔医疗器材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从2009年第十四届华南国际口腔展起,广东省口腔医学会作为协作单位与华南展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学会的主要领导被华南国际口腔展组委会聘为学术顾问,协助展会组织学术交流专场和专业会议,审核参加学术交流和专业会议的选题和内容。
八、积极开展“9∙20爱牙日”义诊活动
学会与高露洁公司合作开展“百家医院爱牙日咨询和义诊联合活动”,为患者免费进行针对性的口腔知识宣教、口腔检查,赠送牙膏及口腔保健宣传资料,给市民带去更多牙防信息。
九、做好届满专业委员会的换届改选工作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和口腔正畸学专业委员会分别于2009年7月9日、2009年11月6日和2010年1月17日举行换届选举,严格参照学会章程,以专委会提名和单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民主选举产生第二届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和第二届口腔正畸学专业委员会。
十、筹备成立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口腔健康越来越关注,全科口腔医学的重要性更加明显。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全科口腔医学界的学术交流,提高全科口腔医学专业水平,促进我省全科口腔医学的发展,学会积极筹备成立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
十一、积极协助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委会的换届改选工作 认真做好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专业委员会换届中我省委员的推荐工作和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一届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我省委员的推荐工作。
十二、认真做好学会网站建设和网页宣传
为在更大程度上展示学会形象和实力,给学会会员提供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团体与组织加入学会,2009年学会积极筹备网站改版和升级工作。
十三、认真落实学会各项日常工作,坚持民主议事制度 本年度召开三次会长办公会议,讨论学会的重大事项。学会日常管理工作和各项财政收支合理规范。学会办公室向民政厅提交了年度检查报告和财务报告,顺利通过 2008年社会团体的年检。
回顾2009年学会的工作,学会的学术交流已走向规范化、常态化,学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展望2010年,学会将继续坚持学会宗旨,工作重点是:
1、进一步促进各学科的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我省口腔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
2、积极申报和举办继续教育班及各专业学科的培训项目;
3、继续完成我省欠发达地区民营口腔调研和技术规范化指导,协助欠发达地区开展口腔专业交流和技术培训;
4、做好届满专业委员会的换届改选工作;
5、做好集体会员登记,依托各专业委员会做好个人会员登记;
6、加强学会网站建设、网页宣传;
7、启动2011年“广东省口腔医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筹备工作;
8、启动2011年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筹备工作;
7.江苏铁塔2016年工作展望 篇七
在新的一年, 江苏铁塔将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 全面贯彻铁塔总部的战略规划和各项工作部署, 围绕建设“网络强省”这一中心, 践行发展新理念, 适应发展新常态, 坚持共享驱动, 精准运营, 固服务之本, 强发展之基, 打造核心能力, 追求客户满意, 率先创新体制机制, 优先创造企业价值, 领先夯实发展基础, 努力开创江苏铁塔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
为此, 江苏铁塔将以“有利于改革成效彰显, 有利于三家电信企业整体利益实现, 有利于铁塔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践行“三个理念”, 不断提升社会效益。一是践行“共享发展”的理念, 始终坚持“能共享不新建”的原则, 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优化通信网络结构, 提升共享率, 为整个通信行业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为“提速降费”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 要加大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力度, 助力市、县城区主要公共区域的WIFI全面覆盖, 支撑智慧江苏建设的无线城市群的全面建成, 更好地惠及民生。二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充分利用好铁塔资源, 积极探索“充电桩”这一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助力国家能源消费革命这一重要战略举措。三是践行“创新发展”理念, 铁塔公司作为国企改革和探索混合所有制的“旗帜”和“样本”, 要在商业模式、运行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第二, 深化“三个融入”, 不断提升行业价值。主动将公司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 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主动将公司发展融入“三个共同体”中去谋划, 推动行业整体利益实现新突破;主动将公司发展融入产业价值链中去谋划, 构建更具价值创造活力的产业链。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好资产管理和运营公司的本质规律, 通过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建设和运营, 通过全面预算、精确管理和降本增效, 实现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推动行业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效提升, 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 强化“三个能力”, 全面满足客户需求。一是在服务能力上, 以追求客户满意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落实与政府相关部门、三家运营商的对接机制、联动机制和关怀机制, 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二是在建设能力上, 统筹安排好全年建设计划, 100% 承接需求、100% 及时交付, 实现“多、快、好、省”的建设目标, 加快构建我省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三是在维护能力上, 强化“客户就是上帝、工单就是命令、维护就是效益”的思路, 做到100% 客户响应、100% 服务达标, 支撑客户网络运行的安全、稳定、畅通, 优质高效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信息通信需求。
8.年教师工作计划及展望 篇八
2005年,皮革工业作为轻工业中的重要产业,在服务三农、出口创汇、扩大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2005年度皮革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生产效益继续增长,出口保持稳步提高。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3185亿元,增长26%;产品销售收入3014亿元,增长26%;实现利润126亿元,增长39%;实现出口额327.1亿美元,增长19.3%。其中:皮鞋出口171.1亿美元,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73.1亿美元,毛皮服装出口18.7亿美元,分别增长24%、17%和40%。进口41.5亿美元,增长7%。
(二)主要产品产量增幅较大,比较优势进一步显现。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轻革5.5亿平方米,皮鞋25.3亿双,皮包(袋)5.5亿只,革皮服装6640万件,分别增长19%、14%、3%和3%。我国原料皮资源、皮革产品产量、出口均名列世界前茅,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皮革生产大国。随着近年来我国农牧业的较快发展,皮革行业资源丰富、产业链完整、劳动力密集及带动就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显现。2005年全行业就业人数500多万人,新增就业40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新增就业17.7万人)。
(三)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牌战略成效显著。企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产品质量,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截止2005年底,全行业已有23家制革龙头企业的产品获得“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使用资格,400个家皮鞋、皮衣、皮具产品获得“真皮标志”证明商标。我国皮革、毛皮及其制品质量普遍达到国际中档以上水平,部分轻革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四)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布局更加协调。皮革行业结构不断调整,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制成品加工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东部发展继续加强,中部发展保持稳定,西部发展步伐加快。行业布局初步形成了浙江温州制鞋、海宁皮革服装、河北辛集羊皮服装、福建晋江运动鞋、广州制鞋和广州花都区狮岭镇皮具业、浙江桐乡、河北肃宁、河南桑坡毛皮原料加工和四川西部武侯工业园、重庆璧山鞋业等各具特色的生产格局。2005年皮革行业完成投资额188.7亿元,其中:制鞋业投资80.7亿元,皮革服装制造业投资19.6亿元,全年新投产项目318个。
(五)推行清洁化生产,节约与环保状况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皮革企业采用清洁化生产工艺,采取集中制革、统一治污、中水循环使用等措施,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污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了末端污染治理的效果。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制革企业基本都建有污水处理系统,90%以上污水做到了达标排放;50%以上制革企业已经采用节水工艺,皮革生产中的节约与环保状况不断改善。
同时,行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很突出:一是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二是出口增长方式粗放,对外贸易摩擦频发。三是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二、2006年皮革工业重点工作
(一)坚持创新原则,促进行业持续发展。创新是行业发展的灵魂,要积极倡导科技创新,引导传统皮革产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二)促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运用市场机制、政策调控和经济调节手段,合理控制产能,促进行业内产业链的科学衔接。大力推进节约生产、环保生产、循环经济,努力使增长方式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向以质量效益为主。
(三)注重市场开拓和培育,实施“走出去”战略。巩固美国、日本、欧盟等出口传统市场,实现从量向质的转变,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努力开辟非洲、南美洲、东欧等新的国家和地区市场。鼓励国内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输出、技术输出、品牌输出的方式到境外有市场潜力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
(四)继续推进品牌战略,打造自主知名品牌。立足国际化竞争,坚持以企业为品牌战略实施的主体,坚持品牌创建、品牌培育和品牌发展相结合,把品牌建设与企业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继续支持皮革协会做好“真皮标志”工作,打造具有国内外市场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努力提高自主品牌在国内生产和出口产品中的比重。
(五)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应支持在发展基础较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质量检测、人才培训、信息咨询、信贷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为广大中小企业和各种所有制企业提供服务;按照聚集化、规模化、国际化的要求,集中力量培育若干皮革特色基地,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环境友好发展。积极探索皮革行业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走节约型经济发展之路。在综合利用、废旧物回收、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实现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环保意识,加快对技术成熟、成本合理的污水治理技术推广,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强环保监管力度,坚决关闭污染治理不合格生产企业。
(七)有效应对贸易摩擦,进一步维护产业安全。要提高对外贸易摩擦应对能力,完善行业预警机制,维护产业安全。
【年教师工作计划及展望】推荐阅读:
教师对未来工作的展望08-28
教育局教师教育科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计划07-02
初中2018年教师工作计划08-03
15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09-15
年教师期中工作总结09-14
教师xx年工作计划个人08-02
教师思想及工作总结09-14
2022年教师德育工作总结06-17
教师一年工作总结08-26
17年教师年度工作总结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