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片段教学的感悟(共13篇)(共13篇)
1.英语片段教学的感悟 篇一
并没有像书中后记中的描述那样,让我用一夜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小说,而是用了两个礼拜的午休时间才读完《朗读者》。米夏游泳池边对汉娜的视而不见与汉娜的不辞而别,这之间到底是谁对谁错?这是没有唯一答案的。从整个故事中,我所看到的都是一种隐忍之中包含的爱,还有对当时逃避过惩罚的错误之后的忏悔。汉娜不愿意在法庭上承认自己不会读写,而把最终的罪行揽到自己身上,导致被判终身监禁。米夏在最终审判之前,错过了那次与法官面谈时本可以呈述实施就能减轻汉娜服刑时间的机会,那种后来心中翻腾的懊悔最终让他在间坚持录制朗读录音带,寄给在监狱中的汉娜,他也在实行他对于法理和道德以及情人之间的忏悔与救赎。
1
在《朗读者》的故事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忏悔与救赎,还有一种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爱。我不知道我这样的理解是不是正确的,当我看到汉娜在那个即将出狱、重新获得生命的重要时刻选择了自杀时,我脑海里面的第一反映竟是她是为了米夏而选择结束生命的,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能给他一片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因为她明白,米夏是不可能在他出狱之后对其置之不理的,但是她明白自己已经不再适合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了,与其卑微地或者不如高傲的死去,这是汉娜这个文盲所固有的精神高地。
2
原谅,这是个具有程度的动词。原谅的难以程度,与此前伤害的深浅成正比。那个小女孩作家,直到汉娜死去也没有办法对其在集中营中的“助纣为虐”给予原谅,因为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的伤痕,是无法用时间和金钱来修复的。但是,她最终选择了留下那只精美的茶叶罐,这又不失是一种安慰。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给予的原谅,因为这里面没有误解与误会,而有的就是明知杀人是不对的,但是他们还是那么做了,就那么活生生的剥夺了别人生存的权利,这是没有办法能够给与原谅的,比如抗战时期的日本,比如昨天在美国发生的枪击案的枪手。所以,在现实中不要总是将自己置于最至高无上的位置,这样容易给别人造成伤害,当你真正意识到那一点再回过头来想找回一次原谅时,你会发现是那么的艰难。在这一部分的描述中,我觉得作者是很现实的描写,而且就是能在生活中俯身而拾的东西,没有那般的高大上、没有那般的神奇翻转、没有那般的牵强附会,都没有,有的就是现实中的生活,就像你被偷了钱包总会去咒骂小偷、被给了一拳总要先还回去一拳是一样的。
3
正确的事情不要去犹豫,不要过分爱惜自己的羽毛。这是我在读完《朗读者》之后的第三点感悟。米夏与汉娜的交集可分为三个阶段,当他还是高中生时与汉娜相处而直到汉娜消失的阶段,在法庭上遇见汉娜而直到汉娜被判刑的阶段,开始向狱中的汉娜邮寄朗读录音磁带到汉娜出狱前一天自杀的阶段。这三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的结束米夏都会有后悔的如果来假想:第一阶段他假想如果在泳池边他能第一时间和汉娜打招呼,那么他就不会遭受汉娜消失带给他的痛苦以及念念不忘而影响到的爱情婚姻;第二阶段他假想如果在审判长面前如实道出汉娜是文盲的事情,汉娜就不会被判刑18年,而他也不必在懊悔中度过18年;第三个阶段他假想如果在联系到狱中的汉娜后,能够去看看狱中的她,也许就不会出现汉娜的自杀。以上三个假设,我感到最让米夏后悔的莫过于第二阶段,他与审判长的那次会面,他已经完全准备好了,但最终还是没能将实情呈述,他犹豫了,因为要说明情况也就意味着他曾经与汉娜之间的关系要公布于世,他犹豫了,他选择了爱惜羽毛而错过了那个最佳的机会,才导致后来的一系列懊恼和悔恨。
4
《朗读者》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其中所承载的道理和内涵并非一遍两遍就能读懂读透,在阅读之余还要加上不断的思索和与生活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真谛和韵味。
2.英语片段教学的感悟 篇二
“镜子中的数学”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镜面对称”的教学内容, 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这部分内容是根据“课标”要求新增加的。教材首先通过讲故事引入, 再出示“桂林山水”情景图,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 “镜子成像”现象, 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即“镜面对称”。再通过“做一做”的照镜子活动, 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 “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不是纯粹的知识学习, 而是一体验性活动, 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 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教学目标:
(1)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 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 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 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 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 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教学难点:
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大镜子一面, 小镜子每人一面, 数字卡, 钟面, 课件。
一、巧用情境, 感受“镜面对称”现象的存在
1. 讲故事——猴子捞月
师:同学们, 月亮真的掉到井里了吗?
生:不是, 那只是月亮的倒影。
以生动的故事引入新课,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欣赏“倒影”, 多媒体出示“桂林山水图” (静态)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我发现一座像大象的山, 而且水中也有一座这样的山, 而且是对称的。水面上的山和岸上的山一模一样, 对称的。
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这“倒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
生:镜子里。
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情境, 并结合平时的认知, 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 像和人的动作一样。
多媒体出示“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 即课本的主题图。
今天, 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 (板书:镜子中的数学) 。你们想知道镜子中有哪些数学吗?你们先想一想并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山水及其倒影, 擦桌子的小男孩及镜子里的小男孩, 引入新课。这样的引入情镜不仅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而且蕴涵了生活中镜面对称的两种典型现象, 即关于水平面的对称和关于竖直平面的对称, 使学生快速感知学习内容, 明确学习方向。《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样的导入, 不刻意雕琢, 不故弄玄虚, 看似平平淡淡, 实则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能有效服务于教学目标, 其教学效果是过多地拓展内容, 过多地进行非数学活动的做法比拟的。
二、照镜实践, 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
师:镜面对称中蕴涵着什么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1. 猜测判断
⑴男孩向前走一步, 镜子里的男孩将怎样运动?当男孩举起双手时, 镜子里的男孩会做出什么动作?
⑵女孩面对镜子, 左手拿着一张纸, 右手拿着笔。镜子里的女孩哪只手拿纸?哪只手拿笔?
大数学家高斯曾说过:“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 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由此可见, 通过学生的一系列自主猜想, 诱发了其跳跃思维, 加快了其知识形式的进程。
2. 演示验证
⑴看课本验证。学生学习课本“做一做”中的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
⑵照镜子验证。
活动要求:对你猜测判断的结论进行验证, 可以个人单独进行, 也可以数人合作攻关。
汇报演示:通过在大讲台上的大镜子前表演让大家清楚地看到, 从而验证你的观点, 大家作评判, 也可提出质疑。
大家看到的演示:男孩后前走一步, 镜子里的男孩也向前走一步;男孩向后退一步, 镜子里的男孩也向后退一步, 男孩举起双手, 镜子里的男孩也举起双手;男孩放下双手, 镜子里的男孩也放下双手。女孩左手拿着一张纸, 镜子里的女孩变右手拿着一张纸;女孩右手拿着笔, 镜子里的女孩变左手拿着笔。
3. 归纳特征
照镜子时, 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像前后、上下不变, 但是左右发生了变化——方向相反。这就是镜面对称的规律 (板书:镜面对称) 。
著名的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他们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通过“猜测、验证、归纳”轻松地把镜面对称的特征从复杂的背景中剥离出来, 让学生轻松地建立起镜面对称的表象。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多种方法验证镜面对称现象的判断猜想, 让学生感知、理解、体验镜面对称现象, 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与大胆尝试的能力。
三、多种练习, 拓展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1.“镜面对称”课中练
师: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老师做镜外人, 同学们做镜内人。随着教师的口令一起做。
“体验”是学生内化知识的过程, 它是课堂的灵魂, 是教学的手段, 也是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知识, 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2. 看镜子, 还原来面目
完成教材第71页第1题、第2题, 让学生想出还原办法:拿镜中数字, 镜中时间再照镜子, 可以还原出原来的数字和时间。
3. 利用对称知识猜图形
教材第71页第4题, 教师出示蝴蝶、天坛、青蛙、雪花等图案的一半, 让学生利用对称的知识判断出示的是什么图形, 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并讨论轴对称与镜面对称有什么区别。
4. 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镜面对称现象
观看课件:桂林山水风光, 这些江中的倒影也是镜面对称的现象, 由于镜面与物体的位置、角度不同, 镜面成像的特征也会有所不一样, 我们今天学的镜面对称, 镜面与物体的位置、角度是怎样的?
练习是巩固知识、应用知识不可忽略的有效手段。本环节练习, 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 通过变式练习、对比练习, 做、写、说等多种练习形式, 拓展了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这样的练习目的明确, 层次清楚, 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它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
四、回顾总结, 反思学习镜面对称现象的收获
师:留心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看一看, 说一说, 你还有什么发现和问题, 把它们记下来, 告诉大家, 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反思: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习活动赖以发生持续的心理背景, 也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环境。当师生之间, 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处于自由、安全、积极的情感交流状态, 学生就会把潜在的情感转移到数学内容的学习上, 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趣。我在课堂上积极努力地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中进行快乐的数学游戏。
镜面对称实际上是一个物理现象, 但是作为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抽象、空洞, 最关键的是教学要求的把握。我为了能较好地直观教学, 让学生能全面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 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照镜子做一做, 效果很好, 学生马上发现面对面时的对称关系, 在玩中探究了新知。让学生明白照镜子时看起来是一样的, 其实有相对性的差别蕴涵其中。我们的教学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教材, 学一知一, 学二知二, 而是引导学生善于分析、总结、比较, 找出学习的规律,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思维, 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我们正确使用了教材, 精心预设了教学环节, 才能促进课堂内的更多生成,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锋.数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人民教育编辑部编著.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数学卷第2辑[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4.
3.英语片段教学的感悟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片段教学;主体性;探究学习
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教师首先要树立“大学科”“大课堂”的教育新理念,从知识积累入手,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将兴趣作为英语学科学习的起点。为满足中学生的个性需要,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教材单元和本课的知识点,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组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自主学习中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张扬学生的个性,展示教学的亮点。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片段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英语片段教学的内涵
所谓英语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英语课堂教学而言。一般是截取某节英语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英语教师进行10~20分钟的教学。英语片段教学只是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教师通过完成指定的英语教学任务,以展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依据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个英语片段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科学感悟。1
1、整合教材新知,创设有趣的片段导入
教育从兴趣开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采用新视角挖掘教材内容,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价值取向,而不能老生常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那么就没有好的教学效果,英语所赋予学生的一切也只能是空谈。比如在导入仁爱版七年级上册Unit2 Topic1 Section B新课之前,拿出一张成龙的照片,让学生猜“Who is this?” “He is Bruce Lee.” “ What color does he like best?” “He likes...” 因为中学生最擅长于猜测,也特别喜欢这种活动,不仅创新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对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也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如:“You are very clever”, “Wonderful”, “You did a very good job”, “I think all of you did very well, but who has the best idea?” etc. 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发言是受重视的,体验到参与猜测自我表现的成功感,这样的导入既活跃了课题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进行了实际练习、铺垫了心智。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为下一步片段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在导入环节,教师引领学生从生活走向文本,激发了学生学好英语的欲望,整合教材新知,真正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2、调整教材,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仁爱版英语”教材的每个分册、每个模块、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有其科学性。由于片段教学受时间的限制,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三维目标来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任务的取舍调整知识点的整合和课外延伸等方式来处理教材内容。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如在教学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3 Let’s go to the zoo 时播放录象带《动物世界》,利用课件呈现动物园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动物,学生们边看边讨论。把全班分成A、B两组进行对抗比赛—We don`t think so .比赛规则是A组提出we like ….Because they are ….(喜欢某种动物,给予理由)。B组提出we don`t think so,we don`t like ….Because they are …(B组提出反对意见,说出不喜欢这种动物的原因)。充分发挥肢体动作,进入角色对话。学生在片段教学轻松又紧张的氛围中掌握了课本相关的动物名称。加强了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力,并大量应用已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增加了语言的输入量,在无意中培养了运用英语的能力,也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活跃了课堂片段教学的气氛,使整个片段教学变成一幕生活场景。2
3、活化教材,激励学生自主探究
片段英语教学不是从常态的教学设计中截取片段加以实施,更不是常态完整课删枝剪叶的缩微版,而是内容特定、课时长度特殊的微型英语课。仁爱版英语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于一体,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Unit 4 Topic 2 Section B与学生讨论现代科技之迷--UFO,由于教学无法通过学生的经验学得新的内容,因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化教材,播放关于UFO的影象引入话题,以视觉和听觉感染学生,增加学生的乐趣。在教学活动中,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相当重要。学生在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中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能力的主动建构者,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活化教材还体现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想象空间,去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他们自主探究、创造表现,通过做调查、填表格、做报告等小组活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性。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英语片段教学要充分发挥起思想情感的教育作用,在充分尊重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的魅力与价值,会使教材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在思想上、价值观上受到很好的教育和熏陶。
参考文献:
[1]卢健.中小学英语片段教学的设计与展示探析——以仁爱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第8单元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04):47-48
[2]张依芳.片段教学,浓缩的精华[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 (07):38-40
4.小学英语教学片段及反思 篇四
教学法课堂教学日记3 月 16 日 星期一 阴可能是因为天气原因,一年三班的教室里却比往常安静得多,以前闹起来连屋顶都快吵掀了的孩子们一个一个昏昏欲睡。例行的问好后,我准备上课了 今天该上《Aa-Di-Da 生活英语-咿呀学语》Module3 Unit2Do you like bananas Lesson1了,这课的内容不少,有 robot doll monster cool cute ugly 六个单词,还要复习巩固 Do you like…这个句型。这时有一只小手举了起来,“Miss Zeng你昨天不是答应要给我们讲故事的吗?” “Sure Today I will tell you a newstory.”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无精打采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齐刷刷地看着我。“Ok.”我合上教案,走到孩子们中间。„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beautifulgirl,她有好多好多玩具 但是她最喜欢 robot 和 doll ‟(说到这里,我在黑板上板书下 robot doll 并刻意地读了好几遍,模仿机器人走了两步,又做出抱着布娃娃的样子,他们一下子就乐坏了,但也马上明白这两个词的意思)了。“The robot is very cool and the doll is very cute.”(Cool 这个单词以前学过,说到 cute 的时候,我用食指指在腮帮上,做出可爱的表情,)他们也理解了我的意思。我又将这个句子重复了几遍。“Some kids 来到了她的 house 里.They ask the beautiful girl „Do you like the robot ‟„Yes I do.‟ the girl Answered.„Do you like the doll‟ „ Yes I(将句子着重重复几遍)„ Come on Let‟ play.‟do.‟ s They played happily,他们高高兴兴地玩了起来.Suddenly the house caught fire突然间 house着火了,大火烧了 the door the bed the books and the table.It‟sdangerous 好危险啊.The cool robot carried the doll they broke the windowand got out of the house.(做出动作)And then the cool robot and cutedoll 看见了一个 monster 此时我夸张的做出模仿怪兽的表情,他们纷纷猜测,哦,有人猜着了.Oh the monster is ugly.做出丑的表情 The ugly monster看见了 the cool robot and the cute doll too.The ugly monster ran towardsthem.The ugly monster 就飞快地跑向他们,The ugly monster wanted to catchthem.And then接下来啊……”我在这个时候故意卖了个关子,学生们焦急的问“然后呢?”“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吗?”“想。“可是我怕接下来的故事你们听不懂 ”他们回答的很整齐。啊。这样吧,我们先来学习一下新课文,这样我保证你们就能听懂了,好吗?”“好。”我请他们合上课本,一起来听课文录音然后复述课文内容。有前面的故事导入,他们对本课的新单词、句型已经十分熟悉并且能够快速地复述出来了。在操练 cool cute ugly 这几个形容词时,我设计了一连串的动作:甩头发,捋头发,叉腰,做鬼脸等,像拍照片似的说一遍单词换一个动作。接着,我请学 „One two cool.‟„One two cute.‟ One two ugly.‟生和我一起边念边做,„我的参与和幽默的表情使学生兴趣倍增,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被激活了,他们边读边做动作,千姿百态、夸张而富有童趣动作层出不穷,他们看得高兴,说得高兴,做得也高兴,随即我请了几个学生上台表演,让台下的同学根据表演猜单词,这比平时其他形式的操练效果好多了。口语交际活动和课文部分的学习也进行得很流畅,我顺利而又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得快,又善于运用,课后,我又布置了用英语把故事将给同学听的作业,使学到的知识得到有效的巩固。教学反思: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如何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性地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趣味性,并且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力,掌握新知。英语习得指“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英语的过程”R.Ellis1985。人的注意力通常由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组成。无意注意往往是没有预定目标、无须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小学低年级学生通常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我在授课的导入环节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反复呈现所要学句型结构和词汇,因而大大提高了所学语言的再现率,加强了他们对单词的记忆,并大量地再现已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增加了语言的输入量,在“无意”中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通过对语音语调识别、分辨,以及教师的手势、表情把握故事中信息从而增强了语感,学习了新知识。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整合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2在呈现教学语言材料前,教师创设出新颖有趣的情景,再由该情景逐步过渡到课文所展现的情景中,从而就能增强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好奇心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习的内容能使学生感到好奇的话,他们便会迫不及待、乐此不疲地学习下去。为了吸引他们的好奇心,在这节课,我没把故事讲完,之后的几个课时,我为这个故事编了续集,又加入了关于Lesson 3 的新单词 fat hippo thin monkey 等作为主角,然后,也加入了 magictree,智斗 monster,凯旋而归等新情节,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点都编入了我的故事之中。我绘声绘色的讲叙、夸张的表演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他们陶醉其中并在这个世界中深刻而又轻松的掌握了英语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所说的“故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而创作出来的小故事,如本文中所呈现的故事。而另外一种就是流传多年,一直被人们传说着的童话类故事,如:Snow White;The fish and the old man 等,这些童话类的故事语言地道,短小精悍,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其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3学生在听故事时教师可借用肢体语言来让学生熟悉语言,利用图片、实物、面具和木偶来让学生熟悉故事的内容,也可利用多媒体的声音效果及母语与英语相结合来展示故事人物的性格。学生通过语言声音(包括重音、语调、连读等)的识别、分辨,准确地把握故事中信息。教师通过手势等其他强调做到音、调、意并行,给学生建立定向反射的新异刺激物的整体概念,不断增强语感的训练。无论是 Aa-Di-Da 生活英语,还是其他种类的教材,大部分都是以某个主人公的生活、学习等成长经历为背景,使孩子们在精彩的故事中快乐地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书中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5.我的英语教学感悟 篇五
在英语教学的舞台上执教仅仅才六年,在这六年中我用心去感悟教学,用心去感悟学生,用心去感悟着每节课的成功与失败。经历了几番探索,改革,指教三年后我好像才真正对教学有了感觉,才能从教学中悟出点儿什么。
一. 关于英语教学中的“Group work”的感悟。
起初,在英语教学中怎样能够让学生轻松的在课堂上仅有的十分钟里练习所学的新知识点让我很苦恼,后来,我看了永威模式和315教学,我从最初的找不到定位,不知如何去教这些学生到有了方向,坚定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把学生教好。在我指教三年后接的第二批新生里我积极的引进了小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初一的孩子们天真,可爱。为了给自己的小组挣分,都积极踊跃的回答甚至抢答问题。在小组学习的练习两个月后,全班同学的精神面貌确实都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学生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其中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有C层的学生也敢于开口说英语了。但随着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个别较弱的小组,得分总是比其他小组低,慢慢失去了信心,有时拱手把机会让给其他组;有些学生逐渐对小组失去了新鲜感,对得分变得不那么敏感了,特别是C层的学生,不再主动回答问题,参与讨论了;对于一些稍微有点儿难度的问题,每组总是那一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就不动脑了,产生了依赖心理„„这也是我在英语小组活动教学中比较苦恼的地方。对于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我一直积
极思考,寻找解决办法,我想首先我们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不能过易或过难,哪个问题适合哪类学生要心中有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同等的机会,让每一位同学“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其次,我规定每组的成员回答问题的次数要有所限制,每节课每人只能回答2-3个问题,每组不能总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生回答。对于小组得分和个人得分要及时、定期总结,表扬先进,对落后的组和个人多鼓励,多帮助,多指导。最为重要的是重视小组长的选拔和培养。一个好的组长不但能够以身作则,而且能够很好地组织,带领全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由于我调整了课堂练习的教学思路,学生们通过小组练习都能很好的掌握每节课的新知识点,学生们都感到能学会,有了很大信心,大部分学生都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学生们对这一教学方法也很赞同。总之,对于小组学习的应用,我们必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改进,去完善,真正地找到一条适合我们自己学生的教学之路。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很艰难,但我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成功。
二. 关于英语多媒体教学的感悟。
自参加教师队伍开始,我们学校就一直对年轻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培养,并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现在,可以在2小时内就能简单的制作出一节自己设计的课件进行授课。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直观,能把课文中那些较为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精彩,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理解与感受变得容易了,因此,多媒体被教师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在专研英语初中教材中我发现课本中有很多句型要操练,学生感到这些句型操练比较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我把这些句子都从课本中摘出来,直观的展示在多媒体上,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到这些句型非常有用,能直观地感到这些句型该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我还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句型操练运用一些图片设置成一定的场景,使他们懂得学习这些句型的用处,从而能自觉地明确学习目标,产生学习欲望,增加学习兴趣。但是我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下面就我个人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一点感受。如何从正规的教学模式中准确的切入到多媒体教学中。起初我尝到了多媒体教学的甜头后,每次组内研讨课或是校展示课中我便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其它常规媒体的作用。我也发现有些教师甚至干脆用多媒体替代黑板与挂图。从此以后就可以不要粉笔,不要黑板就可以完成英语教学任务了。事实上我认为,多媒体教学是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但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播放多媒体,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使得教师成为多媒体的奴隶;使得教师丧失了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使得学生丧失了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中,导致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是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材料、创设教学环境时,不仅要
考虑在多媒体技术条件下如何能将教学设计得以实现,更要考虑到学生能否适合在这种教学设计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还要考虑到如何在人机交互中实现学生知识的增长和完善。
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把传统教学中那些有用的教学手段和媒体与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使我们的教学得以最优化。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对现代教学产生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我们应该充分地运用它来帮助我们进行教学,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加有效、更加科学化、更加合理化,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现代化。
三.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感悟。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呢?这是每一名英语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当然在这几年的执教过程中我也试过很多方法来改善学生们到了初二以后学习英语兴趣大大降低的问题。我知道要想让他们对英语有兴趣,首先就要激发他们有对英语学习的进取心。学生一旦有了进取心,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产生了学习兴趣。其次是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应该是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
6.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点感悟 篇六
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点感悟
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发展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只有拥有了科学有效的教学思路,才能切实组织、指导好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我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已接近八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也曾走过弯路,有过困惑和迷茫,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中也有些许感悟和收获。
长久以来,英语教学界提出了“听说领先,淡化语法,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教学指导思想。近些年的高考注重交际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几乎没有专门为考语法而设计的试题,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淡化语法”。因此在一些师生看来。教授语法和学习语法不够时髦。是过时了的。实际上这种看法比较肤浅。也不够全面。“淡化语法”并不是不要语法,从某一程度上讲,反而要求更高了,学生只有有了坚实的语法基础,结合语境灵活运用,才能选出正确选项。语法在语篇衔接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NMET阅读理解中句式结构趋于复杂,语法知识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已显现出来,再看近些年的高考完形填空,句子结构也是越来越复杂。要求也越来越高,简单句在减少,复合句在增加。考查了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另外省略句、插入语遍布全文,这都要求考生要有系统的、扎实的语法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所掌握的语法基础知识。我发现,现在的高中学生听说能力、阅读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同时也明显感觉到他们的语言结构、特别在语法方面差多了,具体表现在他们的写作里面,很多学生的作文里找不出几个完整和像样的句子。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我认为高中英语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加以认识,防止“重听说、重阅读、轻语法“而造成现在部分学生“没有对错标准”。动手写作就漏洞百出,语法错误连篇的教学不良倾向,在教学中切实领悟好“淡化语法”这一教学指导思想。
7.英语片段教学的感悟 篇七
【教学片段一】猜想三角形内角和
……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不同的三角形卡通图片),猜一猜这三种三角形哪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还是相等?都是多少度?
生:我觉得可能是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钝角比直角和锐角都大,所以它的内角和大。
生2:我觉得可能是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生3:我觉得可能是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认为三个内角都是锐角,大小差不多,加起来可能大些,所有内角和大些。
生2: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真不好确定。
师:猜一猜它们的内角和都是多少度呢?
生1:是180°。
生2:我认为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180°大些,其他两种三角形内角和可能是180°。
生3:我认为应该一样大。
生4:我认为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不一样大。
师:认为一样大并且是180°的同学有多少?
(学生你看我我看你 ,最后举手的同学大约一半 )
师:既然你们的意见不一致,那我们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吧。
【感悟】
通过观察卡通图片,让学生猜想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这一环节的教学属于直觉顿悟,不是毫无根据的瞎猜,而是在观察的基础上有根据地推测和判断。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猜想,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记忆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各种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在课始处猜想引发生疑,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当学生的意见产生分歧时,这便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开始。
允许学生充分地想,把道理说出来,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有意义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同伴交流,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也是让学生建立自信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思辨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是创新交流的机会。因为创新是数学猜想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无所谓数学猜想,有了猜想就会诱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去操作验证猜想的对错。通过想象,让学生产生了不同的见解或结论等,所以每个数学猜想的论证都有创新性, 数学猜想对于许多数学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学片段二】操作验证 ,得出结论
师:有的同学这样认为,有的同学不这样认为,那么三角形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 到底是多少度呢? 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吗?
师:好,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屏幕出示要求,指一名学生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学生操作验证,教师巡视指导。
(1)测量法
师:谁先来?
组1:我们小组用的是测量法,量出锐角三角形角1的度数是43°,角2的度数是65°,角3的度数是72°,内角和是180°;同样测量出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77°;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1°。我们组的结论是: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稍小,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稍大,但都接近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师:对于他们的结论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1:我觉得三角形内角和都应该是180°,他们可能量错了。
生2:我觉得他们在量的过程中应该出现了误差。
师:看到他们测量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三角形内角和大约是180°。
师:老师禁不住要为你鼓掌了! (鼓掌)
师:三角形内角和大约是180°,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大家觉得这两位发言人的表现怎么样?
生:很好。
师:继续努力! 请回。
(2)撕拼法
师:他们小组选择了测量的方法(板书:测量)进行验证。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组2: 我们小组是把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正好拼成了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把钝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也是180°;把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也是180°。我们组的结论是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师:大家觉得 他们的方 法怎么样?
生:(异口同声)简单。
师:非常简单! 大家有问题要问吗?
生:你怎么知道三个角拼在一起就是平角呢?
师:这位同学真是太会提问题了! 问你们怎样想的?
生:看起来像平角。
师:看起来像平角可不行,有什么办法验证吗?
组2:我们用三角尺验证过了。 (学生边解释边在实物投影上再次演示验证过程)
师:聪明,可以用三角尺来验证,大家看到了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正好是平角。这两位同学的汇报非常完整有序,请回。
师:他们小组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好吗? 撕后再拼叫它撕拼吧? (板书:撕拼)
师:老师也用这种方法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师讲解:把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1、∠2平移到右边的位置,∠3先平移后旋转和∠1、∠2拼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平角。用同样的方法可以验证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也是180°)
(3)折拼法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组3:我们组用的是折一折拼在一起的方法,我们把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在一起,发现正好是一个平角;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在一起, 也是一个平角,我们的结论是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师:多么巧妙的方法啊! 像这样(课件演示)折一折就拼成了一个平角,也可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同学们,直角三角形除了像刚才那样折3次,还可以怎样折?
组4:老师,只要折两次就好了。 (学生示范直角三角形折拼法)
因为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已经有了一个直角, 另外两个锐角也折拼成了一个直角,两个直角的和是180°,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了。
师:说得真清楚。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真棒! (课件演示并解说)
师:(指大屏幕)这种方法可以起个什么名字?
生:折拼。
师:这个名字好,就叫折拼。 (板书:折拼)
(4)验证法
……
师:我现在有一个疑问:刚才我们用测量的方法得出了有的三角形内角和不是180°,这是为什么呢?
生:他们测量的时候出现了错误。
师:有可能。
生:我觉得三角形本身有误差。
师:噢! 你是说老师剪的三角形有问题,有可能。
生:量角器可能磨损了。
师:对,这样就量不准了。
生1:1°角很小,很容易看错。
生2:量的时候手一抖就量错了。
生3:我觉得可能是计算错误。
师: 可能由于这些原因, 使我们在测量时产生了误差。实际上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 这些方法都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转化成了平角(板书:转化)。运用转化的方法,我们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大家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我及在座的各位老师充分领略了咱们班的风采。
师:让我们用响亮的声音,再一次读出我们验证的结论吧!
生(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板书)
……
【感悟】
8.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感悟 篇八
①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②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③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④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⑤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
一、让学生识别不同层次的语言信息
有些学生认为读文章就是理解所有的单词、词组以及语法结构,结果形成了在阅读中一个个词、一句句话读的习惯。
老师应该先要引导学生识别意群和关键信息,使学生不要过多地关注每个单词的词义。这样,在阅读中,他们才能读得很快,更好地记住关键的信息。接下来帮助学生理解句与句、句与篇的关系。老师必须想办法让学生了解到一篇文章是怎样通过不同方式使众多的句子以及多个段落构成一个完整的、有一定主题的篇章。然后要给学生灌输语篇知识,老师应通过讲授或练习教给学生常见的篇章结构。最后,让学生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弄清作者写作此文章是为了描述、议论、劝说还是仅仅是为了娱乐。是直截表明观点还是通过其他手段。所有这些问题对于理解都很关键。老师必须教给学生常用的标识符号以及怎样通过各种线索识别作者的意图。
总的来说,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改变学生拘泥于一词一句的习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语言层次上,让学生学会从客观上把握文章的意思。
二、练习学生阅读技巧
应该告知学生调整速度实行变速阅读。一成不变的阅读方法只会在很多时候浪费过多的时间,而且会由于没有重点而记不住重要的信息。还要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要使学生自如地进行策略的切换和综合运用。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从整体上加以理解,而不仅仅是字对字的翻译。既要让学生理解字面上的意义,又要理解作者从字里行间传达出的思想,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及对所述事物的态度。此外,比较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介绍各种修辞手法。
阅读考试题目分四种类型,有相应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会对学生解题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感悟总结如下:
(一)标题或主旨大意题
1.文章主旨给出的四种形式:文首,文中,文尾,没有明确主旨,需总结
2.解题思路
不管它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都作为最后一道题去做,因为做完其他题以后会对主旨的理解有帮助。
要理解首末段首末句。段落中出现转折时,该句很可能是主题句。反复的观点通常是主旨。首段出现疑问句时,对该问题的解答就是文章主旨。提出文章主旨时常伴有的文字提示:therefore, thus, but, however, in short等等。
(二)词义或句义猜测题
1.对词义考察的两种方式:超纲词义含义推断;熟词生义或是在特定场合的意思的推断
2.句义题的解题思路
正确选项不含有意义过于绝对化的词语,而是使用不肯定语气或意义解释深刻。含原文词或短语越多,就越不可能是正确选项。
3.根据上下文进行推理猜测,有两个原则:
①不管这个词多超纲,根据上下文都能得出其意思。②不管这个词多熟悉,都要通过上下文得出其在特定场合的意思。
(三)推理判断题
1.干扰项的特点
①只是原文的简单复述,而非推断出来的結论,把直接表达当作间接推理。②看似从原文推断出来的结论,然而实际上与原文不符,如因果倒置,偷换概念等。③据考生已有的常识是正确的,但文章没说。
2.正确项的特点
不是文中明确说明的内容,没有引申推理就不是正确选项。正确选项大多含义深刻,不是常识选项。
(四)细节理解题
1.正确项的特点
一般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或间接找到答案,但是不可能与阅读材料一模一样,而是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型表达相同的意思。
2.干扰项的特点
①部分正确,部分错误。②是原文信息,但不是题目要求的内容。③符合常识,但不是文章内容。④与原句的内容极为相似,只是在程度上有些变动。
三、将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
做阅读前由老师来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包含专业知识、文化风俗习惯知识等。因为阅读中造成误解的往往就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四、将情感融入到教学中去
老师要告诉学生遇到生词或难句时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并采取恰当的猜测技巧解决困难;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设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记录自己的学习成绩,适时地鼓励自己等等。
9.英语作文教学感悟 篇九
开学之后不久,在充满激情地上完第一模块之后,我进行了一次模块单元测试。从这一次测验的卷面分析,学生是第一次写英语作文,我从他们的书面表达来看,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生们的作文表达都是“中文式的英语”。可能由于是对英语单词和句型积累的欠缺,所以在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过程中受到中文的影响,致使在写作中按照中文的表达方式或者思维方式强行翻译。
第二,学生们的语法使用混乱。学生在表达句子时,往往忽略英语句子的语法运用。比如要表达:I am a boy.的句子时,往往写成I am boy.忽略了冠词,要表达I am a Chinese boy.时,写成 I am a China boy.混淆了Chinese 和China的用法。学生不了解英语语法的使用及实例的掌握。
第三,写作内容贫乏,语篇生涩。学生们的作文大多数是写作内容空洞贫乏和思路不畅,文章前后没有明显的照应,意义很难连贯,不能完整连贯地刻画主要细节,深刻地表达主题思想。
基于以上问题,我陷入深深地思考: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英语作文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于是,我查阅了国家教育部推行的《英语课程标准》一书,了解到,七年级学生必须完成英语课程分级目标的三级目标。其中对于语言知识技能的三级目标之写的目标是:1.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2.能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3.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卡和邀请卡;4.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明确了这个目标,我心里就有底了。想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入手,结合新教材进行写作训练。
一、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学习动力。对于我的学生学习英语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
高度有效。”因此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很重视创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愉快的课堂气氛、轻松的学习状态、有趣的语言环境、积极的自我意识,能促使学生去获得最大限度的语言信息量。根据我们班级的实际情况,我把每周五的晚读课定为我们的习作课,以小组合作竞赛的形式展开,要求全班同学分小组当场完成作文,并以展示的方式委派代表诵读,由其他小组同学当评委亮分竞赛。分数落后的小组以唱卡通歌曲,扮演卡通人物形象的形式进行惩罚。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一方式上课,纷纷在周记中表示期待着每周末的习作课。
二、坚持英语写作的教学原则。
1.渐进性原则。要坚持“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先短后长,循序渐进。先学会运用简单句、并列句,后学会用复合句表达。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句型并能写出简单句子后,逐步过渡到围绕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观点去写有中心的文章。
2.多样性原则。要坚持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本着这个原则,我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缩写 缩写是写作教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掌握缩写的方法和技巧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英语学习一般为三周两个模块,所以学生的写作题材可以跟刚学过的模块的题材相关。可以按照关键词—思考—讨论—复述—动笔这样的思路进行,将课文中的关键词串起来,写出本课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仿写 书写的心理活动是由视觉到运动觉,或者说是由观察到临摹,由临摹到自主,由自主到熟练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按模块里的重点课文进行仿写训练,学生们看到是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从心理上感觉就轻松了很多,自然兴趣很高,也容易写好。扩写 扩写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写成较长的文章。扩写属材料作文,一般是将概括的句子、段落加以扩展和深化,使文章更为生动,情节更为详细。扩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但又要求学生想象合理,做到符合原意,符合实际。
改写 新教材中有很多的对话。而对话是书面表达的好素材,我最常用的改写方法是将课文当中的对话改写成短文,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注意审清题意,研读原文,在准确理解原作中心思想后,按要求进行改写。在操练听、说、读后,通过写的活动巩固听、说、读学到的知识,实现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转化,以此培养写作能力。
情景作文,看图写话《英语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七年级的学生英语作文要达到: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那么,情景作文和看图作文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它要求学生把平时所学的知识点滴积累,提炼并转化为带有感情色彩的优美的文字语言。
3.结合性原则。在英语教学当中有“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说法,面对我们七年级的学生,我认为要坚持听说读训练和写训练相结合。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我们的习作课上,每个小组成员委派代表诵读作文,其他小组成员要仔细听,认真记,最后给于量分评定。把写与听说读紧密结合,进行多元化的能力训练,可使学生的各项能力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4.持久性原则。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班级努力做到“三个一”,即,每周一次习作课,每周一篇英语周记,每模块一次作文测试。以此达到训练的持久性。
三、注重对学生写作的评价。
首先我们要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教必须为学服务。教师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的每周一篇英语周记,我适时地采用全批全改,面批或者学生互批的方式。但是,每模块的一次作文测试,我坚持自己全批全改。在批改过程中坚持肯定为主,纠正为辅的原则,指出错误,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写作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我尽量做到:
1.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的作文。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形成,常常依赖于外部良好的刺激。赏识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思维灵活的良药。在作文评改中,尽可能地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把他们写得好的,表达贴切的句子指出,在旁边加批注,让他们更有信心去写,最大限度地激发习他们的创作欲望。
2.控制批改的错误率。在教学当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我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来批改学生作文的。掌握了不同的批改侧重点,在批改中把批改的错误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即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又避免可能出现的骄傲自满情绪。从而
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
写作是一个如何寻找最有效的语言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连续过程,是一个循环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造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学生在书面表达准确性和流利性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提高改进。我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新手,仍然有很多东西需要多多学习和研究。□
10.英语教学感悟总结 篇十
一、了解学生的实际是实施教学的前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去实施教学前,往往去通过调查。个别谈话,摸底测试等系列方式,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底细;并与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多沟通。了解到学生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后,便于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二、注重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有不少基础差的学生对英语并不感兴趣,这一现象在理科班更为常见。因此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在教学中,我一方面想尽办法,尽量上好每一堂课,借助于实物、图片,尽量用贴近生活的例子,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轻松生动。学生产生了兴趣,有了兴趣,积极性才能提升,教学也就轻松多了。
三、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伴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长大的这些学生,他们接受信息的手段相当广泛,知识面丰富,多数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自控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通常不能充分利用早读、晚自修和周末的时间,部分学生只是应付所布置的作业,而有些优生也只是完成而已,他们不会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及时复习,补缺补漏。因此,在学习上,我积极调动班级小组长,一起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督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巩固,尤其是周末给各种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学习任务,每周一必进行检测。
同时,让优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交流,充分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影响差生,改变差生,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对差生进行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当然,要真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还需要不断努力。
11.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尝试和感悟 篇十一
一、师生互联,目标反刍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学目标都是由教师确定的。我们不妨尝试着让师生共同设置本课所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以牛津高中英语 模块五 Unit 1 Grammar and usage 为例,我先引导学生拟定了本课教学目标的总体框架:1. 通过学习,能利用本课句型自由会话:掌握To—infinitive / Bare infinitve 语法知识。然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独立填写目标细节。他们都能写出在本课需要掌握的具体句型:1 To see is to believe 2 Things seem to be getting better 3 let / make / have 的用法。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我们的教学就有了可靠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目标反刍是检测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我除了使用试卷检测外,更多的是让学生相互监督和相互讲解。
这种要求学生自己确立目标,明确具体任务,进行目标反刍,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法,也能增加教师对所教学生的了解,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促进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
二、传授方法,用好猎枪
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还要教会学生用“猎枪”瞄准目标的方法,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虚拟语气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许多老师对这一语法项目进行过“突击”“猛攻”,学生沉溺于“题海大战”中。可到实际解决问题时,他们还是“山重水复疑无路”。问题何在?在于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实质,学生满足于“纸上谈兵”,而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虚拟语气的教学中,我没有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虚拟语气,更没有要求他们去背“语法”规则。我把虚拟语气放在真实的语言情境里,让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故事去理解它的概念,学会它的用法。
三、评价公平,适时引导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学生的课堂活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便随时了解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公正的评价是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方面所面临的一项具体任务。
我要求每位学生在每个月的第一天准备一个课堂活动曲线图,张贴在课桌的右上角,自己对每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分数是对他们的评价结果。表现好得1分,表现差扣1分。一个月24节课。一旦发现学生表上的曲线呈下降趋势,就会引起我对该学生的重视,引导他寻找原因,解决问题。有时,学生表现不好也可能是老师导致的,或引导方法不当,或解决问题不彻底。这种评价教学既是对学生的刺激和鼓励,更是对教师本身的反省和鞭斥。
四、定期复习,相互检查
复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在各单元授课结束后,我便给学生安排一节复习课。
课前要求学生从自己的书面作业中找出六七个新学的单词,词组和一两个语法点。如be used to doing,suggest doing等等,作为测试别人的内容。全班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组从各成员确定的单词和语法中精选20个,编出一段小短文。然后将那些检测的单词和语法抽出,形成一份完形填空试卷。最后大家交换试卷,相互测试并核对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在浏览和分析自己书面作业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难点编出一份试卷供他人使用,然后各组交换试卷,相互测试。
12.英语片段教学的感悟 篇十二
关键词:高中英语,长篇原著,片段欣赏,阅读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英语知识的输入有两大途径:读和听, 其中“读”是英语语言知识输入的最主要途径。 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知识的过程, 更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 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处在初级阶段向中高阶段过渡的时期, 其初级阶段所涉及的英语学习材料绝大部分来源于教科书和简易读物。尽管现在的教科书有多种版本, 但是出于为适应教学对象的目的, 所选文章有的是专门为某个话题而写, 有的是对文中进行改写, 很难找到经典原文。 简易读物虽然语言地道, 但是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角度讲, 简易读物只是一个过渡的阶梯, 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的。 阅读真实材料 (authentic texts)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对学生是激励, 让学生树立新的目标, 即在阅读真实原文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的语言知识还很局限, 从而促使他们为了达到完全理解原文而向更高的语言层次努力 (Alex Case 2008) 。 在阅读真实材料的过程中, 如何让他们接触长篇文学原著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目前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 加之词汇知识、语言知识都还有限, 让学生阅读原版的全部是不切实际的。以GONE WITH THE WIND为例, 该原著有一千多页, 一百多万字。 为了让学生花尽量少的时间, 仍然达到欣赏原汁原味的长篇原著的目的, 从而让他们在未来时间完完整整地欣赏原著, 对原著进行片段的采集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
二、片段的采集
对长篇原著进行片段的采集是这一活动中最耗时、最耗精力的一个过程。 教者必须对长篇原著的主题、主线、重要事件、精彩的人物外貌和心理刻画、精彩的场景描写和景物描写等要了如指掌。 在采集片段时要注意的原则是:不能割断原著的主线, 保留烘托主题的主要事件, 并采集原著中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写作手法片段。 如主要的人物外貌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场景描写、视角切换、闪回等片段。 在确定了这一原则之后, 应该在书中选择有关片段, 并用铅笔做上记号, 然后在个别缺乏联系的片段之间加上简短的介绍性的文字。 以 “GONE WITH THE WIND”为例, 可以选择小说开头Scarlett出场时的相貌描写、十二橡树的烧烤的细节描写、Scarlett对Ashley的爱的表白、Rhett的出场, 以及他与Scarlett的经典对白、南方的人们对战争的讨论、战争开始时南方人们的生活、战争中的Atlanta、战争中的Scarlett、战争的场面描写、Atlanta被北方佬占领时Scarlett血液中隐性的 “家园”终于被激发、回家的艰辛旅途、战后家园的惨淡景象、Scarlett为了自己的家园不惜牺牲一切、 为了家园再去Atlanta找Rhett帮忙、Scarlett终于弄明白她为什么会失去她爱的男人及小说最后的结尾部分。
选好片段后, 要将片段打印成册。 如果选用手工打印的方法, 可能会耗费很多时间。 为了节约时间, 这一过程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搜索网络中的文章并下载, 再用查找的方法迅速选定要采集的片段, 然后加以复制、粘贴。 在这一过程中, 一定要认真将电子书中的文字与原文进行校对, 防止与原文有出入。
三、片段的注释
为了保证所采集的片段原汁原味, 对其中出现的生词和疑难句子不能采用改写的方式, 而应该采用注释的方式。 可以采用英文注释, 也可以采用汉语注释。 注释时为了简洁, 便于学生使用, 最好只注释该词或词组在本语境中的意思、用法, 对要注释的部分在片段中以斜体的形式显示。 注释位置不宜离被注释的内容太远, 并以小一号字的斜体紧跟在有关语段后, 以方便学生阅读参考。 对于有关背景知识的内容最好也要做出简单解释, 如对“GONE WITH THE WIND” 中出现的KKK, 就应该做出必要的交代;对于Mr. Lincoln这样一位与历史背景有关的人物也有必要做出交代。
四、配上适当的书评
由于是长篇原著的片段欣赏, 片段之间的联系毕竟不如原著那么紧密, 因此, 有必要对采集的片段配上一个书评。 这样学生既可以通过书评从宏观上了解整部书的情节, 又可以集中精力细赏精彩的片段, 做到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同时有利于精彩片段的呈现。
五、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书评和精彩片段
虽然只是片段的欣赏, 由于是采自长篇, 因此再节约的采集也会有一万字左右。 如从GONE WITH THE WIND中采集的片段, 加上注释和书评, 就有一万一千多字。 如此大的阅读量, 完全安排在课堂内完成是不现实的。 这样就应该将它作为课外阅读来处理, 这种做法也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一个途径。 在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任务前, 要提示学生通过Book Review了解小说的梗概;通过采集的片段欣赏人物的外貌描写、个性的刻画、场景的描写等, 并准备上课参与讨论。
六、课内引导学生欣赏精彩片段
为了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并对阅读技巧做必要的指导, 根据学生阅读内容的长短安排适当课时的课内阅读活动。Chapter 1引导学生欣赏作者对Scarlett的相貌的细腻描写, 让学生明白作者对Scarlett的眼神描写的重要性。带领学生欣赏对Tara的景色描写, 了解她的个性, 即她在潜意识里热爱着她的家园, 而她此刻浑然不知, 这为作者对小说主人公的后续描写打下伏笔。Chapter 6欣赏Barbecue的场景, 让学生从此景中体会视觉、听觉、味觉, 以及由此给读者带来的感受。Melanie出场的部分侧重抓住对她的一个general的描写, 体会三个比喻, as simple as earth, as good as bread, as transparent as spring water, 为后面与Scarlett进行人物对照留下伏笔。找学生朗读和表演有关片段, 让学生从坚强的Scarlett身上学到这样的精神:我们不能为不喜欢某事而放弃。Chapter 62引发学生对Scarlett爱情失败的思考, 学习她永不言弃的精神及临危不乱, 乐观对待对未来。
七、结语
将长篇原著片段欣赏引入中学英语教学, 教师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准备, 而学生也要投入一定的时间阅读思考。 因此, 为了保证高效利用所采集的语段资源, 要趁热打铁, 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名著欣赏的热情, 以此为载体, 在欣赏语言应用之美的同时, 有意识地记忆语言词汇知识, 从而更全面地汲取片段中的营养。 对于经典的原著有的要阅读几遍, 对于经典的片段更要反复品味。 因此, 可借此引导学生, 培养他们研读经典的习惯, 让经典产生教育的功能, 让经典启迪人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试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3.英语片段教学的感悟 篇十三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新途径,培养这种精神,具备课改意识是很重要的。但我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学习形式、身边环境、自身素质等。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学得学习方法,习得学习技能,积累大量的语言,形成文化积淀。尤其是像英语这样的语言类学科,既要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又要进行实实在在的人文熏陶;既要提高思维品质,又要提升情感体验。
下面说说我本人对这几个教学环节的理解。
一、教学流程
1.“预习”。这是一个必须环节,它可以分为简单预习和详细预习。简单预习就是熟悉课本上的生词,读读课本上的对话、课文,领略大意。详细预习就是根据导学案上的教学目标、自学指导、预习检测等内容认真自学,并能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合作交流”。它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往一边一站,学生自己讨论去吧!老师应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学生的讨论,才能准确把握住学生的疑难点,点拨才能精辟,一针见血。
3.“展示”。这一环节应该让学生明白哪些该展示,哪些不该展示,教师应做好指导。学生展示的应该是不懂的问题,对某一知识点的见解、看法,或某一知识点的拓展、延伸。展示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口头、板书、独自一人或整个小组等。
4.“点拨”。点拨的语言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及时有效,忌讳文气诌诌、生硬、专业性较强的语言。最好设计相似题型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
5.“当堂检测”。这是一个重要环节,所选择的试题必须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去练习、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当然,检测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二、兵教兵
我认为“兵教兵”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也应该体现在课后,而很多老师理解成让学生去讲就是兵教兵。难道说老师指定一位同学课下帮助某某同学就不是兵教兵吗?我觉得课堂上的兵教兵也应该这样,经过组内讨论之后,把不懂的问题展示到黑板上,请求老师或同学帮助;也可以把其他同学请到自己组里来,虚心请教。另外,学生也可以有选择听讲解的自由权,如有三个学生SA、SB、SC同时讲解一个问题,某个学生喜欢SA的讲解就可以去听SA讲,喜欢SB的讲解就可以去听SB讲。“兵教兵”是一种双赢活动,不仅帮助学困生解决了问题,而且也能促进优等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对优等生来说,能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若像茶壶里的饺子一样,倒不出来,将来这样的学生到社会上也只能成为老板的奴隶、工具。
三、课堂上“谁紧张”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要按照计划、教案来完成教学任务,如果稍有耽误,就会拖堂,讲不完,老师紧张。
新的教学模式下,课前老师紧张,必须积极地备课,疑难问题采取什么方法突破,预测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并且恰当地回复;课堂上学生要比老师紧张得多,既要不停地去思考、找资料、提出疑问,并且还要写到黑板上。只要让学生真正地忙起来,这节课一定是一堂高效的课。如果说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说“真累”,你就是个成功者。如果学生说,“我就喜欢上某某老师的课,因为‘自在’”,那你就是一个失败者。我觉得应该课堂上紧张,课下轻松,课堂上都学会了,任务当堂完成了,课下就可以布置少量的作业。
四、高效课堂模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老师要有开阔的视野和过硬的专业。在备课上要求更加充分,要有对问题的预见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没有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题的机会。高效课堂模式就是把主阵地交给学生,如果不能预测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堂上会出现被问倒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广泛的课外知识。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必须不断地充电、加压。
2.老师要有规划课堂的能力。在课前,老师就要计划好本节课的任务如何分配,对各个组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当,学生自学多长时间,合作交流多长时间,展示需要多长时间等等,否则,会完不成教学任务。
3.老师要学会倾听、观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新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讲,老师听。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细心听学生的发言、讲解,有无不恰当的地方、错误的地方。不仅要倾听,而且还要认真观察学生的板书有无遗漏、错别字等。只有老师做到这一点,点拨才能精彩。
基于以上情况,我对集体备课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2)共同研讨每个学时的教学方案。
(3)共同确定学生预习的内容、范围,自学的方式、程度,自学的要求、时间等,统一要求。
(4)预测学生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5)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英语片段教学的感悟】推荐阅读:
英语经典影视配音片段08-04
6人英语电影配音片段08-07
《木兰诗》的教学片段07-30
秋天的图画教学片段及反思06-12
关于幼儿园的片段教学07-28
《草原的早晨》教学片段及反思09-20
白鹅片段教学07-25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的教学片段及反思08-29
片段教学评分标准06-22
字理教学片段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