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读写和意义3》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读写和意义3》教学设计 篇一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复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再现旧知,回顾整理。
课件出示:请把下列各数分类。相信你一定很棒。
0 7.523 6.8 69 101 1.25 384 0.001 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整数: 0 69 101 384 小数:7.523 6.8 1.25 0.001 教师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二、小组交流,自我梳理。
回想一下,你学过小数的哪些知识?与之相应的整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并请举例说明。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整理知识时要参与其中,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三、全班交流,构建成网。
1、班内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整理板书:
整数 小数
意义
(0和自然数的统称……)←------------→(表示一个数的……)计数单位
(……千、百、十、个)←------------→(十分之
一、百分之一……)读写法
(从高位……)←------------→(整数部分……)比较大小
(先比较最高位……)←------------→(先比较整数部分……)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运算定律
(a+b=b+a……)←------------→(a+b=b+a……)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教师小结。
2、教师谈话:小数意义与整数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那么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①课件出示:用竖式计算
2.85+1.08 2.7+1.85 21.09—4.89 13-8.87 独立计算,班内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完成上面的板书)②课件出示:先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然后独立计算,交流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12.25+36+7.75 13.05+12.38—4.05 5.6—0.71—0.29 19.65—(3.98+6.65)
四、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一)填空
1、由7个0.1、3个0.001和5个1组成的数是(),读作()。
2、一个数缩小100倍是0.8,这个数是()。
3、将下列各数按顺序排列。
①0.58 0.85 0.085 0.058 0.8 0.805()<()<()<()<()<()②0.91米 1.0米 10.1米 87厘米 0.69米 9分米()>()>()>()>()>()
4、把一个4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后是5.690,这个小数最小是(),最大是()。5、96.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三位,结果是()。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1、4.60和4.6大小相等,精确度也相等。()
2、小数都比整数小。()3、10个百分之一是一个千分之一。()4、0.9595保留三位小数是0.960。()
5、把0.96的小数点去掉,原数就扩大了1000倍。()
(三)选一选。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1、把48.5 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①110 ②1100 ③11000
2、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① 2430 ②2.043 ③2.430 3、6.5时是6时()分。①5 ②50 ③30
4、大于0.2而小于0.3的小数有()。①只有0.29 ②没有 ③无数个
5、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8,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①18.808 ②80.808 ③8.088
(四)动脑思考。
□0.□9,在□里填数,使其符合下列要求。①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②使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③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
2.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读写和意义3》教学设计 篇二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在教学中,以故事创设情境,将数学置于童话般的故事当中,让学生感到亲切,引起情感共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中,小数点的故事、学生日记等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寓小数与情境中,使学生喜欢小数,对数学感兴趣。
2、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定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几点不足或困惑
小数意义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做的不够,老师引导太多。概念教学如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改变学习方式值得研究。归纳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的问题设计我修改了几次,但我觉得总是不能很好的揭示小数的本质,特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为什么能写成小数,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理解。
3.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读写和意义3》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教科书P50—51。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的,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2.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自表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并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
数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4.通过小数的产生及理解小数的意义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
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1)认识了简单的小数。(2)初步认识了分数。
2.原型:(1)测量黑板、讲桌的长度。(2)把1米尺子平均分成10
份、100份、1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小数表示。
3.探究的问题:
(1)测量黑板、讲桌的长度,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仍用“米”作单位,可用什么数表示?
(2)小数和分数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3)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1.口算。
(1)0.1是()分之一。0.7里有()个0.1。
(2)10个0.1是()。10个0.01是()。
(3)1米=()分米=()厘米=()毫米。
2.引入: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小数。
(二)探究与解决一:
1.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讲桌的长度,汇报测量结果是多少?
(2)启发思考:如果不够1米的部分仍用“米”作单位记录,可用什么数表示?
(3)小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可用分数表示,也常用小数表示。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和分数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遵循儿童认知规律:设计直观——概括——具体化三个教学环节。
1.直观。
(1)出示米尺让学生观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1分米)写成分数是多少米?(1/10米)写成小数呢?(0.1米),同时边提问边板书。再提问学生3分米、7分米分别用分数、小数表示是多少?让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学生汇报后教师完成板书,在0.1米下面写出0.3米,0.3米下面写出0.7米。接着让学生观察思考:以上小数小数点后面是几位数?分母是10的分数都写成了什么数?交流后小结:小数点后面是一位数的小数叫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都写成了一位小数。
(2)小组进行探究、交流: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1/100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01米)3厘米和6厘米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交流后教师板书要点,引导观察板书时,让学生明确:小数点后面是二位数的小数叫二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都写成了二位小数。
(3)尝试探究: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教学程序可以仿照上面的方式进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还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把1米继续分下去,得到四位、五位„„小数。
2.概括。
教师提问:上面的例子中分别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表示成小数分别是多少?(0.1、0.01、0.001)边提问边交流,然后启发思考:小数和分数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你能用一句话说明什么是小数吗?”
小组内议一议,全班交流。教师结合汇报板书小数的意义。
3.具体化。
每人写出几个小数在小组内交流,交流时说明是几位小数,写成分数是多少?
(三)训练与应用一
课本“做一做”
(四)探究与解决二: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通过类比,揭示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1/
10、1/100、1/1000)然后让学生结合米尺回答:1/10米里有几个1/100米?1/100米里有几个1/1000米?那么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这些计数单位用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结合学生回答揭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五)训练与应用二
练习九1——3题
(六)小结与提高
4.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读写和意义3》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 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活动,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使学生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小明和好朋友小红一起到新星文具店购买文具,文具店里的东西可真多啊。(课件出示文具店的情境,图中标明四把三角尺或直尺的价格,分别是:2角、5角、8角、3角。)
二、联系实际,探究发现
1. 教学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1) 提问:小明想买一把尺子,猜猜他可能买哪种价格的尺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角、5角、8角、3角。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尺子的价格,它们都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如果用元作单位,怎样表示上面商品的价格呢?
学生回答的同时,对应着上面的价格板书:2/10元、5/10元、8/10元、3/10元。
提问:你能分别说说2/10元、5/10元、8/10元、3/10元表示的意思吗?
引导:像上面的2/10元、5/10元、8/10元、3/10元,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边讲解边板书)如:2/10元可以写成0.2元,0.2读作零点二(师生齐读)。也就是说,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2份既可以用2/10元来表示,也可以用0.2元表示。
提问:你能说说0.2元表示什么意思吗?会写这个小数吗?
再问:怎样用小数表示5/10元呢?
追问:0.5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练习读、写0.5。
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用小数表示8/10元、3/10元,并读、写0.8和0.3。
谈话:小数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再来看一些例子。
(2) 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
提问:图中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量得的结果是多少?
再问:你能用米作单位分别表示课桌面的长和宽吗?(学生分别用5/10米、0.5米表示课桌面的长,用4/10米、0.4米表示课桌面的宽。)
(3)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的尺子图。
提问:小明买了这样一把1米长的尺子。它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指1分米的刻度)这里的1份是几分米?如果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呢?
课件出示相应的填空,谈话:你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吗?先想一想怎样填,再在书上第101页的第1题中填一填。
学生练习后,指名汇报。
(4)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指名口答。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分母都是几?
小结:十分之几用小数表示都是零点几。
(5) 游戏:对口令。
教师说一位小数,学生说表示几分之几,或教师说几分之几,学生说小数。同桌相互做游戏。
2. 教学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1) 谈话:我们再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这里还有两件文具。(出示例2的情境图)圆珠笔多少钱1支?笔记本多少钱一本?
提问:你能用小数表示圆珠笔的价钱吗?自己先试一试,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全班交流,并读、写1.2元。(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再问:怎样用小数表示笔记本的价钱呢?
小结:用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可以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的小数和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讲解: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像上面的0.5、0.4、1.2、3.5都是小数。小数中间的点叫小数点,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相机板书:小数点、小数部分、整数部分)
提问:你能写出两个小数吗?读给同座位同学听听,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指名汇报。
三、应用与拓展
1.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出示)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课件出示)
先读出这些商品的价钱,再说一说是几元几角。
3. 找朋友。(把分数和相应的小数用线连起来,题略)
4.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延伸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5.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读写和意义3》教学设计 篇五
P32-33
教学目标:
1、在升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小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识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的分数,写成小数是几个0.1,几个0.01,几个0.001,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PPT,小软尺,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小数和分数的小书签,我想把它们送给上课积极发言的孩子,想得到它吗?想得到就积极发言吧。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的认识了小数和分数,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用小数表示自己所测量的物体,请大家拿出大家准备好的软尺,请第1组的同学测量课桌的长度;请第2,3组的同学测量笔袋的长度;请第4,5组的同学测量数学书的厚度,请将你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老师发给你的纸里。
2、每生测量活动。
3、每组派代表汇报测量结果。
学生汇报预测:
学生1:我测量的课桌的长度是0.6米。
学生2:我测量的笔袋的长度是0.11米。
学生3:我测量的数学书的厚度是0.01米。
4、展示学生的汇报结果,有质疑的请举手。
5、根据同学们的测量结果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小数)
6、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这样的小数?请举例说明。
生例举一些常见的小数,师补充一些常见的小数。观察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这时候通常用小数来表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意义》。
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出示一米长的纸条,把它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分米?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的多少米?说出你的想法。
师小结:取其中一份1分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1米。
师:取其中的3份呢?取其中的6份呢?生独立思考。
生汇报:取其中的3份是3分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3米。
取其中的6份是6分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6米。
2、认识两位小数
我们都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么老师现在把这一米长的纸条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厘米?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的多少米?说出你的想法。
师小结:取其中一份1厘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01米。
师:取其中的40份呢?取其中的75份呢?生独立思考。
生汇报:
取其中的40份是40厘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40米。
取其中的75份是75厘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75米。
3、认识三位小数
我们都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一百分之一,那么老师现在把这一米长的纸条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多少毫米?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的多少米?说出你的想法。
生汇报:取其中一份1毫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001米。
师:取其中的59份呢?取其中的125份呢?
生汇报:
取其中的59份是59毫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059米。
取其中的125份是125毫米,分数表示:米,用小数表示:0.125米。
4、对比直观描述,小数的意义
师:结合我们刚刚学过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完成表格
生独立思考,汇报研究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通过研究,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1:我发现,分母是10的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几个0.1.
师:这位同学总结的非常好,还有谁想来说一说?
学生2:我发现,分母是100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几个0.01.
学生3:我发现,分母是1000的可以写成三位小数,用分数表示是千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几个0.001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的好,那小数点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想这样的小数和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等我们以后再学习)
5、小数之间的进率
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它们之间的进率发生什么变化?
0.001米→0.01米→0.1米→1米,它们之间的进率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在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1、把分数化小数(生独立完成,再汇报)。
2、填一填。
3、书本33页做一做。
4、找朋友(将老师发的小书签,根据书签上的小数或分数说出你的朋友小数或分数是几,请起立,展示给全班是不是朋友)。
5、生活中的数学,让数学贴近生活。
四、能力提高,聪明屋
用5,4,0,1,3这五张卡片摆出不同的数。
1、小于1且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小于1且最大的三位小数。
3、小于1且最小的三位小数。
五、全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本课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在创设情境中,我尽量让学生多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小数。如测量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自己的身高、体重、物体的大小或长度等。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实际在生活的应用是非常广的,因此我们有学习小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掌握简单的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转化,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用三位小数表示。从一位小数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的过程,为后面理解二位、三位小数的意义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再实现对小数的整体意义的概括,降低了教学难度。
★ 小数的意义教案
★ 小数的意义教案
★ 数学四年级下册复习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 小数加法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 小学四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案
★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6.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读写和意义3》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的意义(第40-41页)[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展开讨论。
二、合作探究。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三、试一试:
1、买1.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
第 1 页 先让学生解答1千克、2千克苹果多少元,再类推到1.5千克多少元。
2、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题。
四、练一练:
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 推想出0.01×1000=10
第3题:学生可以由6个2.5连加得出得数 ; 也可以这样想 :6×2=12,6×0.5=3,12+3=15。[板书设计] 小数的乘法
教学挂图: 计算方法:
7.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读写和意义3》教学设计 篇七
二、说教学目标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写作小数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习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8.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读写和意义3》教学设计 篇八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数学活动,学会读、写小数,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
[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迁移,学会小数的读、写,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小的数位较多的情况下,学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通过小数读、写法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整数的写法 .
2、复习整数的读法。复习整数数位顺序表。
3、尝试改数
你能不改变这三个数的数字,将这三个数改成小数吗?
563 4007 12378
二、教学小数的数位的顺序表
(1)复习整数的数位表
指名学生讲已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①说明什么叫做小数的数位?
②小数的计数单位哪最大,它和整数个位间进率是多少,那么表示十分之几的数要写在小数点右面第几位,这个数位叫做十分位。
③表示百分之几的数要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几位,这个数位叫什么,它所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④表示千分之几的数要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几位,这个数位叫做什么,它所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⑤再往下还可以有万分位、十万分位、百万分位等,因为数较多的不常用,我们在数位表上就用“……”表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上面的问题。
小结:实际用时小数和整数常写在一起,这样的数也叫做小数,小数点左边的部分就称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数就称小数部分。
三、学习小数的读法
(1)、读55.55
教师:通过预习,小数55.55应该怎么读?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呢?
学生(猜测):五十五点五十五;五十五点五五;五十五点五十分五百分。
教师:哪个同学回答正确?正确读法是“五十五点五五”.小数的正确读法是什么?
[小结] 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不同,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读,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2)、读5050.005
(课件出示5050.005读作)
教师:按照我们刚才的小结,大家一起读出这个小数。
学生:五千零五十点零零五。
教师:在这里老师要强调,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个数字都要读,这一点大家必须记住。
(3)、整理小数的读法
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成“零”,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四、学习小数的写法
(1)、感悟写的方法
教师:根据小数的读法,你能写出小数吗?
(幻灯片出示:写出下面的 小数三点三零、六十四点零五、零点零零四、一点零零一)
教师:请同学们快速写出白版上的小数,彼此检查看看正确与否。
学生:交流自己的成果,总结小数的写法。
教师在学生书写过程中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点拨指导,使每个学生都会写出相应的小数。
[小结]在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五、探究提升
(1)、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
(2)、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3)、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六、达标测评
(1)、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
(2)、填空
0.9里面有( )个 0.1,0.07里面( )个0.01,
4个( )是0.04,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
(3)、读出下面各数
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课后习题
9.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读写和意义3》教学设计 篇九
(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会进行单名数和复名数单位之间的换算;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会进行互化。
2、在测量过程中,经历小数的认识的过程,体会小数的意义。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过程,形成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教学准备:课件、米尺。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哪些?
2、单位换算。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的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引导并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36厘米等于多少米?(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二)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分组讨论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1、观察米尺,说一说你的发现。汇报观察结果:米尺上,1米被平均分成了100份,其中的1份就是1厘米。2、1厘米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汇报预测: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1/10米,写成小数是0.1米。3、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小组讨论交流。
4、小结: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所以将几厘米改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或者用小数表示。
(2)交流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1、知道了36厘米可以用0.36米表示,那么黑板长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应如何表示呢?
思考汇报。
2、强调:将2米写在小数的整数部分,只要把36厘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就可以了。
活动二: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1、出示教材第4页第二幅情境图,让生说说和第一幅情境图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确:原来进行的是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现在需要进行的是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2、思考:12克等于多少千克?1千克500克等于多少千克?你是怎么想的?
独立思考后交流
3、归纳: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和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是一样的。因为1千克=1000克,鹌鹑蛋的质量是12克,等于12/1000千克,也就是0.012千克;500克等于500/1000千克,也就是0.500千克。
四、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第5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2)小组活动,测量物体的长度。(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2、5页练一练第5题。
思考:0.3时写成分数是多少小时?表示什么意思?1时是多少分?0.3时是多少分?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二)长度单位的换算 质量单位的换算
1厘米=1/100米=0.01米 1克=1/1000千克=0.001千克 36厘米=36/100米=0.36米 12克=12/1000千克=0.012千克 2米36厘米=2.36米 500克=500/1000千克=0.500千克 1千克500克=1.500千克
10.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读写和意义3》教学设计 篇十
课标要求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小数、分数的转化。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 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学难点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意义。那同学们还记得小数长什么样子?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吗?
预设:0.3
师:谁能说一个和他不一样的?
预设1:0.47
预设2:0.356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那老师说几个,我说,你们来读(1.8、2.75、4.702)你能将这些小数分分类吗?并且说一说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预设:(0.3、1.8)(0.47、2.75)(0.356、4.702)我是这样分的,看小数点后面,有一位的分在一起,有两位的分在一起,有三位的分在一起。
师:我们把第一组给他起个名字,叫一位小数,第二组叫两位小数,第三组叫三位小数。
二、探究新知
(一)0.1表示什么
师:今天学习小数的意义,要想知道0.3表示什么?我们得从研究0.1表示什么开始。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如果把这张纸看作“1”,怎样表示出0.1呢?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学生操作。
汇报:将这张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1。也就是0.1就表示,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
2.谁能借助你手中的正方形纸说一说,0.3表示什么?
预设:将这张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3。也就是0.3就表示。(追问:0.5里有几个0.1?)
3.你还想表示哪个小数?
预设:我还想表示0.8。将这张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8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8。也就是0.8就表示。
4.观察这三组,你发现一位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预设:一位小数都表示十分之几。
(二)0.01表示什么
师:现在我们探究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么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又表示什么?按照这个思路,完成导学单第二题。
小组讨论。
汇报:
1.两位小数表示什么,应先从研究0.01开始,我们把这张纸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1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01。也就是0.01就表示。
2.0.06表示,它里面有6个0.01。
3.我还想表示0.73。我们把这张纸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73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73。也就是0.73就表示。
4.小结:我们发现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三)0.001表示什么
预设:0.001表示。我们把这张纸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1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也就是0.001就表示。
师:平均分成1000份是不不好分呀,我们找电脑帮帮忙。(ppt出示正方体)
师:现在从这1000份中取出365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写成小数呢?里面有多少个0.001?你还能写出哪些小数?
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三位小数都表示千分之几。
(四)认识计数单位
ppt出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通过ppt演示,学生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课堂检测
1.写出下面图形所表示的分数和小数。
2.哪两只手套是一副,用线连一连。
3.填空
0.8里面有( )个0.1
0.32里面有( )个 0.01
0.620里面有( )个0.001
0.1235里面有( )个0.0001
4.在直线上标出下面各数的位置。
0.4 2.6 1.3 3.85
四、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说一说,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
一位小数 两位小数 三位小数
十分之几 百分之几 千分之几
0.1= 0.01= 0.001=
0.3= 0.06= 0.365=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读写和意义3》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07-16
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的说课设计02-04
四年级数学整万数的认识和读写练习题12-2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11-09
四年级数学上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练习题09-1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的教学反思11-01
数学复习资料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