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业融合发展(共8篇)
1.三产业融合发展 篇一
关于做好2016年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
作的通知
各市(州)、省财政直管县经(工)信委(局)、财政局,省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业:
为加快推进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支持重点军民融合项目建设,根据《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关于印发〈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湘财企〔2015〕18号,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现将2016年我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1.申报项目应属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支持范围。重点支持军民两用核能、航空、航天、舰船动力、特种装备、信息安全、特种材料、爆破器材等产业重点项目。
2.国家、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的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3.国家、省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民两用科研项目,军民两用技术深度研发及产业化专项(参照《关于发布湖南省军民两用技术深度研发及产业化重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湘经信军品研管〔2015〕415号)),国防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应用项目。
4.军民两用实训基地重点项目,军工行业人才培训项目。
5.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其它需要支持的重点项目和重要事项。
二、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应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申报条件。
2.申报项目应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条件,已经办理项目核准(备案)等相关手续,项目资金落实情况较好,原则上必须是已经开工的在建项目。
3.每个项目单位原则上选择1个项目申请支持。凡当年享受过国家或省级财政其他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国家要求配套的项目除外),原则上不重复安排。
4.已申报了中央和其它省财政2016专项资金的项目单位,不得重复申报。
5.项目申请单位存在批复项目建设(研制)未达到序时进度要求情况的,或者上经审计发现存在违规使用项目资金情况的,不得申报新项目。
三、申报程序和申报数量标准
1.中央在湘企业项目由中央在湘一级单位直接向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申报。每个企业(单位)限报1个项目。
2.省属企业项目由省直主管部门向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申报。每个企业(单位)限报1个项目。
3.市州项目经市州经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上报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
4.财政省直管县市项目经县市经信、财政部门审核,上报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同时抄送当地上一级市经信委和财政局。
各企业(单位)要选择优质项目申报,我们将择优支持。
四、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资料提交方式:项目申报资料通过网上填报。项目单位必须通过《湖南省财政企业项目资金管理系统》(网址:http://220.168.30.70:28889/mainPage.jsp)填报并提交《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报告》(产业类项目填报附件1,科研类项目填报附件2)。资金申请报告通过“湖南省财政企业项目资金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的同时,报送纸质材料2份至省经信委。
2.上报文件要求:各市州、省财政直管县、省属单位及中央在湘单位需上报专项资金申请文件、《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项目汇总表》(附件3)、单个项目的《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资金申请报告中的第二项,须加盖经信与财政部门或省直主管部门公章)等纸质文件一式4份(分别报省经信委3份、省财政厅1份),以及《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项目汇总表》电子版。
3.申报时间:市州、财政省直管县市、省直单位以及中央在湘一级单位向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申报截止日期12月15日,过期不予受理。
4.申报材料保密要求:请各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保密工作。如资金申请报告含有涉密内容,请脱密处理后再网上填报,上交省经信委的纸质材料无需脱密处理。
省经信委(国防科工局)地址:长沙市迎宾路238号,邮编:410011。产业类项目联系人:夏立斌,电话:0731-84666005;科研类项目联系人:钟年节,电话:0731-84666054。
省财政厅地址:长沙市天心区城南西路1号,邮编:410015。联系人:刘天学,电话:0731-85165299。
项目库系统技术支持电话:0731-85165438。
2.三产业融合发展 篇二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在现代信息、现代农业技术和其他支撑条件的背景下, 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现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个宏观发展战略。它为高职涉农教育提出了新目标, 指明了新方向和提供了新机遇, 同时为提高涉农专业吸引力提供了新动力。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提高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吸引力的新机遇与新动力
(一) 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与高职人才需求的新态势
创新人才培养。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关键在创新。, 而创新的主体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三次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给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机遇主要体现在: (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农村劳动力的空心化,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关键。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要明确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方向, 引导普通农户为代表的传统经营主体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 (2) 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农业科学技术是推动农村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由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引发的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变化和发展, 要求新的科技人才, 同时也要求农村更多地鼓励采用股份合作, 吸纳外部人才、资金和技术,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真正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 (3) 为创新型农业企业培育新型人才。农业企业是发展我国农业的一个引导力量, 且会逐步发展为主导力量。在三次产业融合过程中, 创新型农业企业的兴起, 会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注入新的动力。为企业培养人才是目前高职人才培育的主要方向。按企业岗位需求培养高职涉农创新型人才刻不容缓。
(二) 农业服务型人才培养。强化现代农业服务, 促进共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 第一产业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 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同时要求服务第一产业的第二三产业劳动力不断上升。比如美国, 第一产业劳动力只占总劳动力比重的1%, 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8.04年, 服务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量的20%。我国2014年,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仍有2.33亿, 占三次产业的29.5%, 受教育年限只有7.64年, 比发到国家的11.32年还少3.5年以上;比美国少6年多。在农村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的新形势下, 只有第一产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 才能促进第一产业的结构性改革, 促进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高。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也意味着供给侧的就业结构改革,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要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下降, 服务第一产业人才增加, 从而体现三次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这就要求高职涉农专业培育服务第一产业的人才。
(三) 农产品加工人才需求上升。延长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 缩减农产品销售中间环节, 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向。我国农民收入偏低出了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因素影响外, 农产品加工比例少、水平低、附加值不高, 农产品销售链过长等也是农民收入难以增长的原因之一。目前, 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就业最多、效益最好、农民获利最多的“五最”产业。根据国际上统计, 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农业的标准之一, 是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比值要在1:5以上, 发达国家甚至达到1:8--1:9。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扔还有差距。“总体上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处在承上启下阶段, 未来30年是这个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201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多万亿元, 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8%。2015湖南省年果蔬综合加工率和商品化率达到60%以上, 果蔬加工业产值即可突破1000亿元。在一二三产业融合阶段, 我国农产品加工潜力依然很大。据分析, 经融合发展后, 粮油薯可增值2~4倍, 畜牧水产品可增值3~4倍, 果品蔬菜可增值5~10倍, 在资源不增加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增加效益。因此, 涉农专业要针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同步扩大农产品加工人才培养。
(四) 农村休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促进乡土文明复兴, 是近年来许多县市的农村重大发展战略, 使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农村观光旅游业的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业科技、农业生态、民俗文化、休闲度假、古镇新村、农家乐、自然景区等。湖南休闲农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 经过近25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20) 要求:构建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服务良好、发展规范的休闲农业新格局, 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需求, 到2020年, 全省重点打造2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30个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示范片区, 200个五星级精品休闲农庄, 全省休闲农业年接待客人超过2亿人次, 年均新增直接就业6万人, 间接就业10万人, 加上相关产业形成年产值过1000亿元的新型产业。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提高, 城市人口的增长, 亲近自然, 享受乡土生活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农业旅游专业人才需求会进一步增长。
(五) 促进就地城镇化人才培养。《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目前, 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城镇聚合型、多村合并型、村企结合型、村庄直改型、异地迁建型等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 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布局选择, 同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对接起来。为更好地发挥城市产业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 发展农田艺术景观等创意农业, 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促进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培养促进就地城镇化的培养, 也是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
高职涉农专业目前人才培养情况与未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人才需求对照我国高职涉农院校人才培养发展迅速, 成绩斐然。但是人才培养还远远不能适应人才需求, 特别是不能适应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形势。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结构上以传统专业为主, 适应现代农业和农业服务业人才培养不够。以我省为例, 目前我省高职六大类专业占涉农专业的88、59%。其中园林技术占39.03%、畜牧兽医占31.14%、园艺技术占5.90%、兽医占4.95%、种子生产与经营占3.50%、水产养殖技术占3.16%, 观光旅游0.92%。而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白色农业、农业管理、乡村管理、中药材栽培和加工、现代农业物流等专业近乎空白。农业专业对口就业率只有70%左右, 跳槽现象严重, 说明人才培养与农业发展对接尚待改善, 很难满足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需求, 特别是对我国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空心化应对有很大不足。
二、我国涉农高职吸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 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阶段, 第一产业劳动力不断下降, 高素质农业类人才需求迅速增加。但是, 因农业的基础性、公益性特点, 在劳动比较报酬偏低, 工作辛苦, 缺乏趣味等因素的影响下, 传统农业类专业招生仍然非常艰难。就涉农高职人才培养而言, 农业类专业招生不足的原因分两个方面: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涉农高职院校对新的农业发展形势适应不够, 未能很好地抓住新机遇, 接受新挑战。客观方面是传统产业效率低下造成的人才培养吸引力不足。
(一) 高职涉农专业未能适应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 由创新引发的新兴产业可以视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其效益相对较高, 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大。如果高职涉农教育能与我国农村发展协调一致, 必然能够提高高职涉农专业吸引力。在我国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过程, 观光旅游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科技创新创业等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需要高职设能院校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敢有作为、调整方向, 加大投入。比如我校高职涉农专业占有全省的半壁江山, 但目前的主要专业仍然是园林、种子、生物技术、畜牧兽医和水产养殖等传统专业为主, 对生源的吸引力当然不强。
(二) 农业行业比较报酬低下, 报考意愿不足
农业是基础性、公益性行业。我国重要农产品价格受世界农产品价格影响, 长期偏离市场价值, 而投入相对不足, 致使农业行业比较效益低下, 农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报酬受到行业影响, 报酬不高, 学生对未来收益预期也不看好, 报考意愿低下。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在我国19个行业中, 农业行业就业报酬平均值为2876元, 在19个被调查行业中排列15位。农业行业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行业,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公益性行业,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 政府需要承担更大责任, 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保证农业人才的实时、有效供给。
(三) 高职涉农院校长期投入不足, 农业类专业人才培养入不敷出、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提高
十余年来, 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人才培养规模和类型迅速扩大, 成效显著。但是, 农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成L字型下滑趋势, 仍然难以适应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需求新形势。过去一个阶段, 由于农业专业的萎缩, 生源减少, 教师流失, 设备老化, 规模效益低下, 人才培养日趋艰难, 教学条件已经不上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企业人才要求。
三、提高我国高职涉农专业吸引力的主要对策
(一) 调整专业结构方向, 加大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力度
根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的人才新需求, 调整高职涉农专业方向与结构, 增设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 对那些有兴趣搞创新创业的学生, 最好是在三年专业学习后, 专门搞一年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学习, 培育创新创业大学生, 通过创新创业, 增加个人成就感, 提高专业吸引力。
(二) 减免农业类专业学费, 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农业的公益性非常突出, 在我国农业人口仍在不断向城市转移的阶段, 农业行业报酬相对低下的局面不能够根本转变, 减免农业类专业学生学费来增加涉农专业吸引力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其次, 就是鼓励涉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阶段, 填补高素质农业人才不足, 鼓励大学生自我磨练, 让学生们去基层蹲点, 进百村, 进万家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他们成长, 获取更好的专业成就, 从而提高专业吸引力。
(三) 增加新专业基础设施投入和改善教育条件
3.三产业融合发展 篇三
【关键词】 传统产业 高技术产业 产业融合
一、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特征与关系
1、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特征
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从一般意义上区分了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一般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前一阶段经过高速增长后保留下来的一系列产业。就我国来看,当前传统产业大多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原材料工业以及加工工业中的轻加工工业,主要包括纺织、轻工、部分机械、化工和建材工业等等;传统产业的特征主要有:①技术稳定性。传统产业一般是以较为稳定的技术为主,通过常规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产品需求弹性小,产品的附加值较低。②劳动密集性。传统产业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它能把大量剩余劳动力与丰富的常规资源结合起来,从事生产活动。
而高技术产业则是以高新技术成果为主要技术和资源投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目前这个群体可概括为六类,即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新材料为基础,新能源为支柱,沿着微尺度向生物技术开拓,沿着宏尺度向航天和航海技术扩展。高技术产业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技术产业具有以下明显特点:①高强度创新性;②知识的高密集性;③资金投入的巨额性;④投资的高风险性;⑤价值的增殖性;⑥高技术的渗透性;⑦深度产业关联性。
2、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信息技术产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在新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就不重要了,两者只有同时推进,互相促进,才能推动新经济的良性发展。首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迫切要求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对自身进行改造。旧的产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是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传统产业只有注入新技术,才能提高竞争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实现自我的升级,用高新技术融合传统产业,可以催生出“新产业”,WTO前总干事鲁杰罗指出,现在的汽车工业已不像是传统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占到一辆高级轿车总成本的70%、普通汽车的1/3。在新经济形势下,由于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高度融合,产业结构升级淘汰的不再是所谓的夕阳产业,而只是夕阳技术。总之,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完成产业革命,取决于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结合的紧密程度。
二、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方式
1、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软件”与“硬件”上的融合
信息化是传统产业与知识经济相结合的关键。信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的代表产业,信息产业正在促进工业化经济向信息化经济发展。信息化经济依靠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传统产业拥有更多的硬件设施。传统产业在硬件方面更新发展的同时如果能够大力借助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支持与引导。将使传统产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大大提高,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更高、更耐用、更有竞争力。发达国家早在六七十年代就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S)和计算机集成生产过程系统(CIPS)等先进制造技术,来提升本国的制造业,从而提高了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工业的竞争力。计算机软件在企业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大大提高企业运作过程中的效率。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更应该注意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融合,实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同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相应高技术发展上,也引导着相应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而基础科学的发展,又为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支撑。如制药业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引导并推动了生物基因研究,并为农业、畜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此外,高技术产业的成功发展,对社会文化、企业管理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传统产业的发展。
2、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上的融合
传统产业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方面的高技术化,使得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从而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如自动机械手在制衣业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衬衫的质量,加快了生产速度;信息产业的专家系统技术渗透到农业,进行病虫诊断等方面的工作,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等。用高技术设备代替原有关键设备,提供以更新工艺为目标的工序技术,如引进智能机器人、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及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增加企业设备的技术构成,提高经济效益。
3、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技术、产品替代中融合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新技术,与高技术产业融合不仅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需要,也是传统产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日本、韩国等国在20世纪50-70年代,通过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与本国传统产业融合,一举成为经济强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为获得竞争优势,传统产业与高技术在技术、产品替代的融合要抓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做到产业融合,重要的是要用高新技术装备传统产业,通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带动传统产业提升,用新技术“因子”激活“休克鱼”。二是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只有通过技术升级,加带产品换代,才能形成和创造新的需求,使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通过增强产品竞争力,藉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不失为传统产业延长青春期的一着好棋。三是提升产品附加值。传统产业,只有与高技术产业的融合,拉长产业链条,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
4、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产品原材料的更新上融合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优异性能的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光电、超导材料;生物功能材料;能源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及新型工程塑料;粉体、纳米、微孔材料和高纯金属及高纯材料;表面技术与涂层和薄膜材料;复合材料;智能材料;新结构功能助剂材料、优异性能的新型结构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技术高度密集、更新换代快、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保密性强、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具有强烈的国际性、产品的质量与特定性能在市场中具有决定作用。新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综观全世界,新材料产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支撑着一大
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各个国家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传统产业产品所使用的材料的更新(其技术含量更高),亟需高技术产业的融合,才能使得产品升级、产品效用增加,从而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如碳纤维材料、工程塑料及复合材料在自行车、汽车、体育用品中的应用。
三、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后的产业优势
1、产业的竞争力将会增强
我国目前传统产业的产品普遍存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特点,因而产品的性能及其质量都很落后,甚至连电源开关这样的产品都生产不出高质量的,因此在与国外产品竞争是明显处于劣势。因此,产品如果不升级换代我们的传统产业是没有希望的,所以传统产业必须走与高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才能形成民族工业。我国高技术行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非常重要,有时引进一项新技术,可以拯救一个产业。因此,利用把技术创新融入到传统产品,使传统产品功能和质量增强,技术含量提高,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逐步使传统产品变成高技术集约的新型产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我国传统产业走向世界的一个明确目标。
2、产业内企业的效率将得到提高
传统产业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变经营方式,能够提高企业效率,减低信息成本,从而加速整个经济的发展。但是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如何融合呢?前几年网络经济泡沫膨胀的时候,给自己企业建一个网站成了一种时髦,结果网站建起来了,却几个月才更新一次信息。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往于市场、技术、管理、成本节约四个方面,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融合,不只是简单地建一个网站或者设计一套战略方案,而是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新的平台,提高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管理效率,减低企业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优势,不但会为他的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同时还可以使他们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3、产业的结构将得到优化
(1)高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地改善市场需求和供给结构,协调好供需关系,保证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高技术产业能通过不断影响投资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来影响产业结构,所以说高技术产业能依据现状与传统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高技术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促进资源与能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总之,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可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2)高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以产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为重心,产业结构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向更高层次演进的过程,先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然后再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等。一般来说,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有3个标志:第一,技术基础高度化。主要表现在产业间技术转移速度回忆和新兴产业的地位不断提高。第二,产业结构开放高度化。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随着技术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而越来越趋于高度化。第三,产业结构软性化。 一方面表现为在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出现经济服务化趋势。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在所有产业结构中,伴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对科技人才成尤其是高技术人才的依赖性大大增强。
由于高技术发展的迅速发展及其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所以形成的新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一直在不断上升;同时由于高技术产业的成果向其他传统产业的转移速度很快,所以高技术产业中许多产业部门不但纵向看上升势头很快,而且横向看发展势头也很猛,从而推动产业技术基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产业结构向着高度化的方面不断迈进。
4.三产业融合发展 篇四
【内容提要】传媒格局的调整与重组,一方面为电视产业提供了壮大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它也带来调整重组过程中电视产业必须面对的诸多问题。如何应对这场大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当前电视业面临的一大问题。笔者在对当前电视产业微宏观环境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出自己看法。
【关键词】媒介融合 电视产业 创新发展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传媒格局进行着新一轮的调整与重组:新的媒介形态产生;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旧媒体之间出现“竞合”的态势;传媒产业在组织结构、营销策略、业务形态、发行渠道、市场规制、产业链等方面谋求重新布局,新的传媒格局正在生成。
传媒格局的调整与重组,一方面为电视产业提供了壮大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它也带来调整重组过程中电视产业必须面对的诸多问题。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的现状
媒介融合带来了电视产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对电视产业环境进行审视,我们发现当前电视产业在微宏观环境方面具有如下优劣势。
(一)优势
1.政策扶持。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推出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2001年,第一次明确提出积极推进集团化建设。2009年,“强调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交替、文化产业跨区跨行并且做大做强、吸引社会资本以及建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①。2010年,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②。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明确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③的发展目标。在此期间及之后,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文件,政策惠及范围基本上涵盖了已有的文化产业领域。电视产业也随之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环境,获得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
2.电视市场巨大,节目生产能力极强,网络覆盖率高。据2011年的统计,全国电视覆盖率达97.82%,全社会电视机拥有量高达4亿台,以城市为主的有线电视用户也达到1.64亿户,数字电视用户从无到有,达到4527.86万户。另一方面,电视节目制作数量比10年前(2001年)大幅增长86.7%,2011年全国各机构共制作节目时长264.19万小时,播出节目时长1495.34万小时;电视剧制作由10年不到1万集增涨到2011年的14942集,年制作量成为世界第一。④
3.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受到资本市场青睐。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电视节目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尤其在“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明确了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⑤后,传媒产业迅速成为新的朝阳产业,受到各方资本市场的青睐。国家政策对资本准入门槛的降低,将盘活传媒资本市场,为传媒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4.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等电视新媒体涌现,电视节目播放呈现“零时空” 特性,节目播出平台趋于多元化。节目制作水准大大提高,视听效果更加震撼,节目生产周期缩短,精细化的节目生产与差异化的定制节目成为可能。
(二)劣势
1.体制规制的约束。我国现有的电视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管办一体、政企不分的情况,政府既行使管理权,又直接参与经营,市场自主调节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政府?Φ缡雍砩喙δ艿闹厥右皇蹦岩耘ぷ?,经济功能重视不够,产业意识缺乏。电视产业按行政级别分级建制,多头管理,资源浪费严重,同时导致各利益群体无序竞争,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合作。电视台实行严格的国有,不允许民营电视机构开设电视台,传播渠道在资源配置上也存在严重的浪费。管理体制上的障碍使电视产业跨地区、跨媒介和上下游产业资源整合比较困难,电视产业还未完全导入市场,资本进入受限。
2.新媒体兴起,消费市场分流严重。随着网络市场的发展壮大,电视市场受到冲击。数字技术与网络的结合,带来新媒体的崛起,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零时空特性使网络等新媒体迅速分流受众群,尤其年轻受众流失严重。传统的电视产业格局面临技术、市场、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转型。
3.电视传统产业链单一。传统电视产业主要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以广告收入为根本利润增长点,以家庭为主要收看模式,产业链形式单一。从产业主体来看,缺乏大型的电视产业集团;从营利模式来看,传统的广告营利仍占主流,其它增值业务有待开发,后产业链业务格局没有形成;从经营理念来看,“内容至上”仍居高位,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尚未完全确立。电视产业链需要进行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的整合,提高运作效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4.版权问题。文化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节目版权得不到保护,直接影响电视产品生产、图书音像市场及衍生产品市场的开发。
二、电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一)推动规制创新,强化产业意识,整合顶层管理机构,制定电视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电视产业创新有待国家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应强化产业意识,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增强市场机制自发的调节作用,减少对产业领域的直接行政干预,通过高效、完善、规范的管理办法,把握既定的产业发展方向,达到产业发展目的。在当前,就需要促进媒介管理主体的整合,通过统一的媒介管理机构,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杜绝多头管理。2013年,国务院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这是国家以职能转变为核心,对媒介管理主体进行整合的重大举措。电视产业要做大做强,需要有基于全局性的战略考虑。从电视产业来看,相关部门应会以整个国家电视产业为主体,对电视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全方位设计,并对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价进行全方位管理。
(二)完善电视产业链,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的横向产业链并构与纵向产业链整合,尤其重视后产业链开发,实现资源的叠加效应
媒介融合对电视产业链的重构与整合提出了要求。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电视产业集团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链条,寻找能够维持长久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传统电视产业主要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以广告收入为根本利润增长点,以家庭为主要收看模式,在“碎片化”时代难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这就需要重新完善并整合产业链,一方面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的横向产业链并构,另一方面整合纵向产业链,从而打造电视产业的全产业链格局。从横向产业链并构来看,就是要推进电视产业与出版业、电影、音乐、游戏、旅游、艺术、网络、新媒体等相关产业的协作以及各区域间电视节目制作、运营、播出等机构的协作,完善不同主体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将竞争格局引向“共赢”为主的格局,实现价值增值。其中尤其要注意“台网”融合发展。从纵向产业链整合来看,电视产业集团应重新审视新媒介环境下电视产业链的上下游,研究制定增长型战略,实现一体化增长。这就要求以内容产品制作为核心,寻求制作、运营、平台、渠道、播出等环节的协同效应,在广告、付费电视、多平台联营、衍生品经营等利润生成部分谋求新的价值增长点。在内容生产层面,充分认识节目的周期性规律,在保证实时播出节目的同时不断策划推出新节目。在内容制作上,认识到细分市场的重要性,借助现代化的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分析受众信息,细分受众,为受众提供定制节目和服务,提高受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长期的营利关系。在利润增长上,寻求与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合作,针对不同传播平台,差异化生产同一节目,提高同一内容生产在不同平台播出的叠加效应,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提高利润率。同时重视后产业链开发,开发以品牌电视节目为核心的图书、音像、服饰、玩具、旅游、主题公园等业务,实现产品的附加值,产生资源叠加的放大效果。
(三)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运作来扩大规模、做大做强是电视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外电视产业扩大的重要手段就是资本运营,即“允许媒介兼并有高增长价值的企业而实现增值,允许电视业上市融资,允许电视企业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允许其他企业资本投入电视产业经营。”⑥“国外电视跨国巨头的超速扩张,无不是与资本的参股、控股、兼并、收购有密切的关系。对于缺乏资金投入和资本管理的电视业,这是最佳的出路。”⑦中国传媒业在市场化进程中,也在逐步放开资本的准入政策,传媒业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我国电视业现已打破原先的财政拨款方式,具备了初步的资本运营能力,在融资渠道上,通过吸引金融资本、吸引业外资本、成立上市公司以及创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获取资本支持。在投资方向上,实行多元化产业经营,合理分配投资,获取资本收益。但当前电视产业在资本运作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要大步发展,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放开政策规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需要学习先进的国际媒体产业集团的经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电视产业要在网络与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下获得长足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必须在政策规制的改革下进行。要建立现代新型企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战略规划,以优质与高效率的内容生产打造核心竞争力,以现代营销理念进行市场开发,注重产业链的横向与纵向整合,实现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经营,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将电视产业做大做强。
注释:
①《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发布http://.⑥⑦文硕、张小争、李晓萍编著.《电视营销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7)第1版.作者简介:李茂华,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广播影视文艺学专业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文艺与文化
5.三产业融合发展 篇五
北海市旅游局
镇威
北海自然风光秀美,生态环境优良,历史文化浓厚,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旅游为北海创造了辉煌的历史。1992年北海银滩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35个王牌景点之一;1998年北海市被评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成为重要的滨海旅游目的地。但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步入低潮,北海旅游也一直呈现不温不火的状态,旅游产业与拥有的资源禀赋和公众的期待形成较大落差。特别是近年来,石化、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北海长期缺乏产业支撑的局面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相形之下,旅游产业成为了北海全面发展的短板,正如王小东书记指出的,“旅游已成为影响北海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旅游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具有一般服务业所没有的许多独特优势。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旅游业不仅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能够极大地拉动相关产业特别是其他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因此,北海不存在要不要发展旅游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找准旅游产业发展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我们认为,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是实现北海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正确选择。
一、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背景与趋势
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乏活力。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旅游是文化的传承载体,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文化则是旅游宣传的重要载体,能够将旅游产品宣传推广出去,并对旅游产品可发挥提升品位和竞争力的核心作用。促进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将为拓展全市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注入全新的动力。
1、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顺应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大趋势。
当前,人民的文化、旅游需求与产品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缺口。文化、旅游单打独斗、各自为政难以做强做大。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文化与旅游结合既有利于放大旅游的载体作用,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的传播渠道。对内可以扩大消费,提升国民素质,提高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对外可以传播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2009年8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文化产业与旅游深度结合发展指出了方向。
2、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是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金融危机将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新兴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作为新兴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必将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发挥文化产业的反向调节功能,发挥旅游业在经济下滑中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既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又能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做出贡献。当今世界,经济结构正在经历深刻变化,旅游业也进入到一个大调整大发展时期,旅游与文化的关联度、协同性日益增强。旅游品牌与文化品牌深度融合越来越成为吸引人们旅游的重要动力;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融合越来越成为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旅游创新与文化创新越来越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支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越来越成为提升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源泉。
3、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市场化过程不同,旅游和文化在产业化程度上都存在着差异。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破束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面临着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历史任务,旅游产业发展也已进入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的关键时期。通过丰富和拓展文化内涵不断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借助旅游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化发展,以旅游独特的宣传方式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这些已经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旅游和文化合作共赢,实现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旅游与文化共生共进、一体化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潮流,预示着旅游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广阔前景。
二、北海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评价
北海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可供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突出特点的代表性的文化有南珠文化、海上丝路文化、汉遗址文化、西洋建筑文化、疍家文化、客家文化和渔业文化等。与文化特色相对应的是遗留下来的大量历史古迹。除此之外,古寺名人文化、地方戏曲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源远流长,相互交融。这些都为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培育以及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充足的文化资源。但北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发展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资源整合及沟通协调不够。文化资源丰富是北海发展文化产业的一大优势,但要把资源优势变成资产优势、资产优势变成资本优势必须有效地整合资源。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分散在文化文物、旅游、园林、宗教等多个部分管理,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无序、分散、条块分割的弊端,对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十分不利。由于职责不同,文化管理部门更多地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考虑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如何植入旅游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旅游管理部门专注旅游产业,没有足够的文化资源可以充分利。特别是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旅游部门没有发言权,而非旅游部门缺乏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手段和动力,导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近年来,市财政在文化项目建设和旅游项目建设中均分别投入了大量资金,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积累使文化、旅游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由于从项目规划上没有考虑文化与旅游如何很好地融合,使项目内涵不够丰富,展示手段单一,消费内容偏于苍白,直观的表现是人气不旺,使文化宣传不尽人意,旅游消费也差强人意。有点项目甚至成为财政负担。
二是文化旅游项目创新创意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观光旅游,体验式、参与式旅游。高端文化游市场日益广阔。北海的一些文化项目缺乏配套和旅游运作手段,旅游项目难以深入挖掘、植入文化内涵,出现自然景观旅游发达,深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旅游欠缺的状况。新型的旅游形态需要借助高新技术、以及通过创意策划来实现,技术和人才缺一不可。北海在打造新型旅游业态方面,目前还做得不够,在旅游发展设计上主要还停留在景观旅游、旅游购物层面,各种文化产业元素没有发挥出旅游效应。全市虽然集中了较多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产品重复建设、类型单一,大部分旅游景区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接待水平低、综合收入少、规模效应不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拉动作用有限。
三是发展观念和体制改革滞后。北海旅游发展的观念有待更新,体制改革进程较慢,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单一,行业规模偏小。旅游景区分散管理、资源分割,造成行业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加之政策不配套,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对文化的产业属性和特征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人片面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把文化看作政治的附属物,将经营性文化与公益性文化混为一谈,忽视了现代群体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是缺乏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长期处于小而散,低水平的竞争状态,影响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路径及方式
促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应坚持体制创新、产品创新、运作机制创新,进一步挖掘北海的自然及人文内涵,激活产业潜力,加强文化旅游联姻,形成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实现大发展。
1、将文化资源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
北海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最直接途径之一是直接将部分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如遗址展示园、博物馆、文化节事活动等。北海拥有多出高品位的人文景观,涵盖古人类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塔石庙、古墓古陵、古刹道观、名人故里和近代建筑遗址等。如合浦古汉墓群,著名宗教建筑有涠洲岛天主教堂、普度震宫等。古民居有曲樟客家围屋古民居、疍家吊脚楼等,水有党江、南流江、冯家江等,以及众多的汉代文化、南珠文化、海上丝路文化、近代建筑文化的遗址遗迹等等,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均可以转化为旅游产品。应该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物景点星罗棋布的得天独厚优势,将这些文化资源优势嫁接到旅游产业,如依托其设立专题博物馆、美术馆、工艺馆、园艺馆等,使文化旅游成为北海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突破点。
2、基于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活动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充分挖掘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其开发为特色旅游活动,如发展演出娱乐业的时候,可发挥北海文化优势,通过对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掘和精心雕琢,对有北海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风民俗、山水人文等进行研究、整理,将它们转变为旅游演艺活动,丰富旅游活动,激发旅游者爱国爱家的情怀。北海已经创作的《咕哩美》、《碧海丝路》和即将完成的《珠还合浦》、地方戏《老杨公》等就都具文化内涵和市场开发价值。将这些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纳入到相应的旅游线路之中,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表现,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3、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开发不足,消费低是影响和制约北海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应依托南珠文化、海洋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和文化符号开发旅游纪念品,以本地疍家人、客家人的生产生活物质为依托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大力发展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纪念品和工艺品等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销售业,促进北海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依托北海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工艺美术业包括工艺品、书画、城市雕塑、广告装潢等,如针绣器物、织锦、珍珠、贝壳雕品、海滩沙石、海底珊瑚等均可以赋予丰富的区域文化。此外,工艺美术品市场上珍珠饰品、铜凤灯、根雕盆景、竹编藤编、皮影贝雕等都是深深浸润了海洋文化、古汉文化等的营养,旅游市场上有特色、有市场的旅游工艺品如沙漏、玉器小座屏、椰壳饰品等也无一不是地方文化内涵丰厚的旅游商品。
4、利用名人效应,提升北海的知名度和区域旅游形象。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网络等文化传播媒介推广北海旅游形象,宣传促销旅游产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广播影视音像制品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含量空前提高,成为传播速度最快、时效性最强、受众面最广、直观效果最好的信息载体。广播影视音像业要实现产业化,除了发挥其新闻媒体的部分功能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挥其内涵的文化功能,即它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能够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和鼓舞人,给人以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北海及合浦的文化内涵丰富,历代名人群星灿烂,为广播、影视、音像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素材。如定边爱民的赵佗(秦),廉山留名的费贻(汉),珠还合浦的孟尝(汉),海门屯兵的高骈,爱民如子的颜游秦(唐),芒鞋不踏名利场的苏东坡(宋),名与州符的危祐(宋),著名画家王俭(宋),竭忠报国的伯颜(元),为民请命的李逊(明),一肩一仆的徐柏(明),殚力亲民的康基田(清)等历代名人。他们的活动和事迹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类智慧,大力开发这些名人效应,将这些璀璨的历史明星通过电影、电视、舞台剧、音乐剧等多种形式搬上舞台、搬上影视,使他们的艺术形象与区域形象相结合,借助文化媒介提升区域形象和旅游吸引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
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产品设计及项目支撑
产业发展必须以项目为支撑。精心设计产品,合理规划布局重大建设项目是促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重中之重。
1、滨海度假休闲文化旅游产品
纵观世界旅游业发展进程,随着城市生活压力日渐加大,无数生活富裕的人群开始追求一种体验式的休闲方式,尤其是滨海旅游,拥有巨大的包容性,兼容了户外游戏场所及城市休闲体验,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发展的重点。但是,北海现有的看海景、吃海鲜、洗海澡是很低端的消费,只有海景,没有文化,很难发展高端旅游产品,必须以海洋文化和北海地域文化为亮点,包装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拉长产业链。特别是要发展休闲度假产品,把单一的洗海水澡逐步丰富为邮轮、游艇、潜海、海钓、海滨高尔夫、环岛游、近海游、渔家乐和红树林生态游等。通过丰富旅游内涵,提升品质品位,让游客融入自然、融入城市。依托南亚热带气候和城市风情,北海完全可以打造以阳光海岸为主题的滨海旅游带,唱响“阳光海岸、阳光北海”品牌,建成国人向往、流连忘返的休闲度假目的地,从而推动北海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2、近代建筑文化旅游产品
近期以老街为龙头,恢复古城建筑风貌,完善北海老城游憩线路,打造北海近代建筑遗产文化旅游线。借助北海被批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契机,有针对性地选出一批建筑造型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老街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街区,扩大北海近代历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提升北海的城市形象。远期将外沙岛和内港纳入,整合岛上土地和单位,重新规划建设以休闲娱乐演艺、餐饮购物消费为主题的旅游岛,同老街一体打造中外风情浓郁、古今特色兼具的开放式景区,发挥依城临海的便利条件,形成类似阳朔西街那种人气超旺的旅游文化街区。
3、汉文化旅游产品
合浦汉代古墓遗址及古墓群、文昌塔、石康大浪古城遗址、汉文化博物馆、合浦博物馆。整合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汉文化旅游区域;以合浦为龙头,并与北海市对接,形成一条能推向国际市场的高品位专题汉文化旅游线路。同时,各汉文化遗址与周边自然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汉文化特色鲜明的系列化综合型旅游目的地。重点扶持建设汉文化遗址公园(合浦汉墓群遗址公园、石康大浪古城遗址公园等),以汉文化博物馆为龙头整合开发形成汉文化展示中心,并按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做好汉代古墓群的抢救性发掘和保护利用,建成后直接转化为旅游景区;汉文化产品开发要以汉代出土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展示,汉代时期历史成就对世界历史的贡献,汉文化的体验与普及为重点,注重有效整合现有的博物馆、古墓群、汉文化公园等文化资源,开展与国内同类汉代博物馆的互动,提高品牌的品位和知名度。
4、海上丝路文化旅游产品
以合浦为龙头、徐闻和广州为主要节点,与徐闻、广州共同打造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旅游产品,打破地域界限,实施深度开发,整体提升海上丝路文化旅游产品的震撼力、吸引力、竞争力。依据史书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记载,择址重点建设恢复古代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原貌。重在营造古港氛围,依托古港的恢复与景点打造,形成集海上丝路文化产业开发、旅游休闲、游憩商业于一体的特色文化街区和主题公园。联合广州、阳江和徐闻的类似主题景区,开辟南中国海海上丝路旅游航线,使其成为游客参与体验海上丝路文化的直接载体和集中展示海上丝路文化的目的地型旅游景区。
5、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客家木鱼山歌、老杨公、大堂歌、西海歌、叹家姐、黎歌等歌舞、婚俗、美食及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以合浦曲樟、公馆为节点,构建客家民俗文化旅游风情长廊。将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性开发与“曲樟画廊”山水自然景观相结合,将反映客家民俗风情和民俗的服饰文化、生产生活文化等贯穿到旅游活动的过程之中,使旅游者置身于浓烈的客家民俗风情氛围中,尽情享受曲樟山水的神韵秀美和客家风情,充分展示客家人民俗文化资源的鲜明特色。具体措施:办好一个节庆。以2011年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为契机,提升客家民俗旅游节事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将其作为一个旅游产品向外营销,通过营销节事来促进旅游、提升旅游;建设一批景区。建设一批浓缩客家人民俗文化精华、分工明确的文化旅游景区,如客家寨、客家村、客家土围屋旅游区等。提升现有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将客家人饮食、特色商品等整合到旅游线路及活动安排之中,提升旅游文化含量。
6、宗教文化旅游产品
将涠洲天主教堂作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宗教文化旅游精品来培育;对主体建筑进行修饰提升,修复完善已损毁配套附属建筑,充实宗教内容,适度搬迁周边民居;重点开发婚庆旅游、古建筑鉴赏、宗教朝圣、心理康复疗养等产品。以即将建设的普度寺为龙头,将东山寺、普度震宫、三婆庙等佛教场所作为主要面向国内旅游市场的佛教文化旅游精品来培育;重点开发佛教文化观光和修禅旅游产品。引导市内的寺庙观堂等宗教场所与周边其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形成旅游线路,丰富文化内涵。
7、名人文化旅游产品
重点做好珠还合浦的孟尝和芒鞋不踏名利场的苏东坡的文章,新建珠还合浦景区和廉州东坡景区,将其分别打造成中国廉政爱民和淡薄名利的精神圣殿。将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独立打造成景点后,与周边其他景点组合,如珠还合浦景区与白龙珍珠城、乌坭珠池的组合,东坡景区与廉州古城、海门书院、海角亭、东坡亭的组合,“教授村”与乾江古街的组合等,共同构建精品线路,使其成为精品线路上的龙头景区。对名人文化遗址遗迹进行整理恢复后,与该遗址所在地的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为综合性目的地型景区,采取建立名人雕塑园、纪念园的方式,对原址进行整体保护。对珠还合浦和苏轼传说等旅游开发价值较高的景区按照A级旅游区的标准进行开发和建设,形成极品文化旅游区,面向国际专题文化旅游市场。对诗人苏轼(宋)、画家王俭(宋)等文艺巨擘资源的利用,采取出版各种出版物、宣传其文学艺术成就的方式来提高地方知名度,通过导游解说方式增加游客的游兴,并在各地博物馆的建设中进行专门展示。
五、促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旅游文化产业结合发展的主流趋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在全市营造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大发展的舆论氛围。成立市旅游文化产业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旅游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2.统筹规划,联动发展。统筹考量和加快编制全市旅游文化产业结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项目策划,突出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通过自然与文化资源的结合,高起点地构建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集群化产业体系,以此来辐射和带动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
3.创新管理,强化配合。深入改革管理体制,解决多年来旅游文化产业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缺乏活力的问题,加快由事业向产业的转型,推进“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建立公司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积极探索对核心旅游资源、重点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创新,理顺发改委、旅游、文化、国土、海洋、林业、水产、环保等相关部分职能的关系,围绕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密切配合开展工作,形成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着力培育市场主体
引进如深圳华侨城、西安曲江、杭州宋城、湖南卫视等大型旅游文化运营企业,投资建设立意新、定位准、标准高、规模大、影响广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实现北海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通过整合、重组国有资产,培育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能够起到龙头和带头作用的大型旅游文化集团。
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采取“捆绑式”服务、政策支持、投入倾斜等方式予以重点帮扶,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延伸配套服务,促进提质增效。
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为民营旅游文化企业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大服务协调力度,增强民营旅游文化企业的发展能力。
(三)加快完善产业政策
1.完善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用地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整理平台,合理利用土地的管理制度,推进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在保障旅游文化产业建设用地工艺方面实现突破。
2.完善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融资政策。深化旅游投融资改革,探索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对部分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实行“政府主导规划、企业投资开发、市场模式运作”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投资者采用BOT、TOT等融资方式,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3.建立优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政府担保机制,引导国有大企业和有实力的外商,民营企业积极投入优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门票抵押贷款、政府担保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多渠道争取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开发建设,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进程。
4.加大财政税收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运用财政投入、财政补贴、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多种手段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性作用,支持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切实解决旅游文化产业建设资金“瓶颈”问题。
(四)加大投资融资力度
1.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建立政府对旅游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机制。旅游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除用于旅游文化规划编制、信息化工程、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休息站点、旅游厕所等公共建设项目外,还要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等方式用于支持开发性旅游文化项目的建设,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开发建设,放大政府资金的引导效用。
2.培育和发展一批民营、外资和混合经济结构的旅游文化投融资主体,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筹措更多的资金。
3.重点支持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企业上市,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和结构调整功能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旅游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革,积极培育上市企业资源,力争一、两家旅游文化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
(五)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发展和完善旅游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类旅游企业积极进入全市资本、产权、土地、林权、人才等要素市场,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企业产权交易和资源要素重组。
完善旅游文化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旅行社经营、旅游购物、旅游专业运输企业申报准入制度和旅游文化企业的评级、运营挂牌制度,规范旅游文化市场行为。实行部门联合监管,推进无障碍旅游。建立以旅游购物“公对公”的佣金制度。鼓励旅游文化企业采取参股、控股、联营等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加强旅游文化产品消费投诉机制建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六)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1.高度重视旅游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努力造就一批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旅游文化服务人才,吸引一批国内外高层次旅游文化专门人才。
2.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在旅游文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安排必要的专项资金,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文化经纪人、文化企业家来北海创业,同时高度重视本地化人才的培养。
6.三产业融合发展 篇六
文件摘要
2017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中公解读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作出重要部署,必将推动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在广袤田野上异军突起。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需求结构升级,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品质、品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抓好农村三产融合这件事,就抓住了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牛鼻子”。
[必要性] 我国农业技术、管理和物资装备水平都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解决“三农”难题完全具备条件。当前的问题在于涉及面太大,而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城市居民收入的1/3左右,很难有能力改善现代技术管理装备。而政府又不能包办,导致再好的现代化技术、信息化管理都无法推广开来,基础设施建设也跟不上去。
如果农村没有新的产业,农民只有往城市里跑,甚至很多出身农村的大学生也都离开农村走向城市。所以,关键是三产要融合发展,建立新的大农业产业,而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农民增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收问题。三产融合,让农民得到第二、第三产业的附加值,便有了改善技术、管理和装备的资本。
[对策措施] 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着眼于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着力解决从村到乡镇物流配送的“最初一公里”问题。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必须打造有效的载体和平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返乡创业园是集聚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利用这些园区发展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7.三产业融合发展 篇七
关键词:产业融合,政府管制,有效需求,融合型人才,集成经营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得到空前的发展, 从而促进了产业融合的发生。目前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 其趋势越来越明显, 已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生活、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产业融合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种新的趋势。
一、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创新方式, 也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高度化的必然趋势。研究产业融合, 不能仅仅将视角放在融合这一表面现象, 而应深入研究产业融合的动因。目前国内外有不少专家学者对这一趋势的动因做过分析研究, 从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实践看, 推动产业融合是多方面的, 笔者认为产业融合的动因既有技术创新的驱动, 又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以及自身对产业效率的追求, 同时还有市场需求的推动、政府外部措施的支持等。
(一) 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的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都无一例外, 当然, 产业的发展也必然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不见的手”。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产业种类趋于多样化、产业组织趋于复杂化、产业界限趋于模糊化, 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变大, 直到产业融合的出现。
(二) 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间日益密切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企业对效益的持续追求是产业融合发生的重要原因。企业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其效益体现出来的, 在市场资料有限的情况下, 企业与其它企业之前常常会选择合作共赢, 企业就会作出跨产业多元化经营的决策。因此, 企业内部的竞合关系和对效益的持续追求是产业融合的动因。
(三) 政府管制的放松。
政府管制的放松为产业融合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政府的管制放松逐步实现了从自然垄断到垄断竞争, 再到完全竞争、整合关系的出现, 使得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 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
二、我国实现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融合在发展过程中, 已经改变了很多行业和领域的现状, 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但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包括认知问题、宏观环境问题、微观技术基础问题等等。
(一) 对产业融合的认知问题。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革命, 尽管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但社会各界对于它的认知还不深入, 没有完全理解产业融合的实质和意义。第一, 对于产业融合的广阔前景仍持怀疑态度, 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不准, 特别是对它带来的全方位冲击缺乏足够的准备和应对措施。由于我国的一部分人观念落后, 长久以来的小农意识导致了很多企业都以“拥有”为第一要务, 而不愿意与人合作, 失去了在产业融合中壮大自己的机会。第二, 片面理解产业融合的实质, 夸大了产业融合的效应。有的观点认为产业融合只是某一产业或者某几个产业发生的一种简单混合现象, 忽略了其中的风险因素。企业由于盲目的多元化扩张, 而没有注重各产业之间是否协同互补, 最后反而处于不利境地。第三, 对产业融合的认知导致了消费需求问题。产业融合能否最终实现关键取决于融合型产品对传统产品的替代能力、消费行为惯性与消费者的学习能力等。消费者对于产业融合的认识不足, 消费需求的降低必然会导致其替代传统产品的能力降低, 不利于产业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二) 产业融合中的宏观环境问题。
产业融合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 它需要政府宏观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它同时也面临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一, 产业融合会受政府制度的制约。由于不同管理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 当不同产业分别由不同管理主体进行管制时, 其结果是导致产业系统的封闭。第二, 产业融合还会受到市场瓶颈的制约。因市场本身存在一个瓶颈, 技术创新产品不能产生有效需求, 仍处于一个封闭的市场中, 进而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产业融合将成为空谈。
(三) 产业融合中的微观技术基础问题。
企业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很多企业没有强大的技术基础作支持, 只能依靠贴牌生产国外公司的产品, 技术上的不完善使得融合后的新产品、新业务不能满足新需求, 缺乏市场活力, 不能受消费者的青睐, 最后只能退出市场。另外, 不同产业间的融合由于技术刚性的存在, 形成了技术融合的障碍。
三、促进产业融合的对策措施
(一) 政府创造有利环境。
为了使产业融合这一新的趋势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融合用产业的健康发展。
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产业融合的有利保障, 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可以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降低交易费用, 加快交易活动, 提高市场效率。政府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政策取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替代传统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在促进产业融合过程中, 应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机制的建立, 包括组织协调机制, 企业为主体机制和提供必要服务的中介机制。这些机制在实践运程没有统一的模式, 政府应为三大机制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2. 完善产业管制政策, 创造产业融合的平台。
传统产业分立的多重管制体制将不适应产业融合的发展要求和原则, 必须回归政府体制改革, 按照产业融合的要求完善产业管制政策, 迈向管制框架的融合。我国的传统管制模式是条块分割的, 随着产业融合的进行与深入, 这将成为产业融合的障碍。政府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时要打破各部门的既得利益, 让资源实现自由性流动, 实现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推广, 从而重组组成结构, 促进产业融合。
3. 培育产业融合的高端人才服务机构。
政府应该出台政策支持, 鼓励高校或者人才服务机构培养高端的复合型人才。政府要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把握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 在制订国家科技计划中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教育设施的投入, 建立不同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调控机制, 促进各部门间研究开发的合作, 融合有限的资源, 建立多学科和技术的预售地。在各类科研究院所实行融合型的研究机制和跨学科的专业设置, 培养出复合型知识人才。另外, 建立再教育培训机制, 通过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落实, 鼓励更多的员参加培训, 提高综合能力, 掌握更多、更新的复合型知识和技能, 成为融合型人才。
(二) 企业深化改革。
1. 加强合作, 集成经营。
企业通过结盟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互补利用和分散风险, 还可能在合作中进一步巩固发展战略, 明确技术创新的方向, 促进产业融合。在企业动作上可以采取集成经营, 推进市场扩张, 同时企业经营管理更重于综合整体分析, 从而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策略不断创新, 使企业从市场经营单兵突击和专业分工转向集成发展。
2. 组建并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区。
产业集群中的众多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 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互补效应, 集群区内的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并且, 集群区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
3. 注意核心能力的动态发展与管理。
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有些企业处于一定的垄断性质的行业中, 长期被锁在固定的经济运作方式下, 企业的核心能力容易形成刚性, 如果不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和维护, 很不利于企业在产业融合中进行竞争。产业融合过程中, 企业要保持核心能力具备一定的柔性, 克服传统动作惯性, 转变核心能力的刚性, 使得企业基于不同技术创新融合之上的核心能力柔性化。
8.三产业融合发展 篇八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入把握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对此先后作过重要论述。我们认为,在现阶段强调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顺应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
第一,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加深,依靠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式农业发展道路已难以为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在资源环境硬约束背景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战略要求,是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从国际经验看,日韩等农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家,为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竞争力,均从完善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第六产业等方面,寻找适应本国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些国家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二,加快农村产业融合面临难得机遇,具备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条件。“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农村改革全面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凝聚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新兴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支撑。
第三,农村产业已呈融合发展势头,还需政府助力。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工厂化农业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农村一二三产业呈现融合发展势头,对农民增收、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实践已经证明,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尚未破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较弱,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面临较多困难和薄弱环节,亟需各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体制机制创新,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作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手段,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也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今年以来,我们七个部门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办发93号文件的部署,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目的就是要鼓励地方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和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
二、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切实抓住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之处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概念,还有一个区域和布局的概念。简单地讲,不是要把涉农工业和服务业简单地搬到农村,也不是要在农村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家庭小工业,更不是要让城市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产能和产业转到农村,而是要有序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使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因此,要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一)要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要加强统筹规划,有序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像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乡村传统手工艺等新兴产业,必须要立足农业农村,充分发挥各地自然、人文等独特优势。但对于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主要是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通过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物流等产业园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这也是发挥集聚效应,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才能更好地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带动农民增收。
(二)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培育产业融合主体
这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关键所在。从本质看,市场、需求和消费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决定力量,企业、合作社、农民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多依靠市场力量主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方向和范围,更多尊重经营主体的市场地位和决策权。当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还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不是政府代替市场主体去搞经营,也不是对市场主体正常的经营活动搞行政干预,而是要充分发挥引导和护航的作用,重点在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供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发挥作用,在加强对经营主体的服务、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秩序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三)要完善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涉及产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不同主体,关键是要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的双赢,这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国务院领导同志最关心的问题。总的原则是,积极鼓励探索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鼓励与农民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机制。一是要围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等利益联结模式,建立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土地、林地为基础的各种形式合作,凡是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均应成为股东方,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二是要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与利益联结机制相挂钩,引导龙头企业创办或入股合作组织,支持农民合作社入股或兴办龙头企业,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深度融合。三是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探索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产业发展领域的支持资金按照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等方式,转变成村集体和农户持有的股权,让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长期分享资产收益。
(四)要运用现代理念、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就是要把传统分散的小农生产经营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要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农业,用现代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一是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促进产业融合的科技创新,积极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藏、分级包装等新技术,推广适合深加工、休闲采摘的农产品新品种。推广农科教、产学研模式,鼓励专家、学者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接。二是要大力培养农村产业融合人才,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村产业融合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分红等激励机制。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新的商业模式。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在大城市郊区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三、进一步发挥首创精神,认真做好试点示范工作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必须结合各地实际,探索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切实在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市场主体、打造新業态和新模式等方面积极作为、取得成效、形成经验,这也是我们开展试点示范的根本目的所在。
(一)突出试点重点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涉及的范围广、领域多,各县试点不可能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注重本地特色,发挥本地优势,选择重点领域集中突破。国家七个部门联合印发的试点示范方案中,重点划分了6种类型,供大家选择。
(二)大胆探索创新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既受到资源条件、区位优势、资金能力、基础设施条件等硬约束,又受到管理体制、市场机制、政策环境、农民和企业意愿等软约束,既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又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很多。各地在推进试点示范工作的过程中,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不能指望中央给钱才能搞。要充分发挥基层和企业的首创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破除体制和机制障碍,优化政策和市场环境,调动各方面投资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资源要素活力,真正实现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支持政策和投融资机制等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当然,对试点中需要突破现行法律法规的政策和做法,地方要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争取上级机关的同意或授权。
(三)及时总结推广
我们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很大程度上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国际上有一些经验可以参考,国内各地也涌现出许多新鲜的做法,但不能完全照搬照套,更多的是要根据本地区特点主动探索。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着力在体制机制、主体培育、模式创新等方面下功夫,避免出现“垒盆景”、“堆盆栽”的现象。形不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就发挥不出试点示范的作用,要认真评估试点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发展方向偏离、试点效果较差的做法,要及时中止并总结教训,举一反三,防止步入误区。对于发展方向正确、试点效果明显的做法,要坚决支持并形成经验,以点带面,及时组织推广。
(四)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涉及各行各业的分管部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必须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因此,希望试点示范县成立由县级主要领导为组长、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试点示范工作的重大事项、重点问题和重要工作,并在制度建设、投入机制、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确保试点示范工作顺利推进。◆
【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荐阅读:
创新引领产业融合发展08-07
123产业融合总结12-05
商品野鸭养殖及深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13
金融 金融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12-22
产业融合示范镇城建规划申报材料12-28
试析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07-11
城乡融合发展意见07-07
体育旅游融合发展11-06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12-23
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