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复习计划及内容

2024-09-07

物理复习计划及内容(精选6篇)

1.物理复习计划及内容 篇一

小学二年级体育课考核内容及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

按水平一内容及项目进行各考核项目的复习及教学

水平一:

内容1

内容2

一年集合、解散;立正、稍息;向级

前看齐;向左(右)转;原地踏①持轻物投准(正面、侧向);步——立定;齐步走——立②前滚翻成坐撑;③原地连续拍定;国编操; 30m快速跑;立篮球;④连续并脚跳短绳;

定跳远;坐位体前屈;

二年向中看起;向后转; 50m跑;①持轻物掷远(正面、侧向);级

立定跳远;仰卧起坐;1分钟跳②连续前滚翻;③行进间运球;短绳;坐位体前屈;

④斜面(侧面)跑入跳长绳

考核内容:1.基本能力测试40% 2.校本教材20% 3.过程性评价20% 4.基础理论知识10% 5.体育课的加分10% 第一部分基本能力测试由4个项目组成:50米,立定跳远,50米*4,坐位体前屈 第二部分校本教材由两个项目组成:仰卧起坐和1分钟跳绳

第三部分过程性评价由平时课堂常规及纪律分组成 第四部分基础理论知识由体育课日常规范及生理卫生简单知识组成

第五部分体育课加分由参加校外各级体育竞赛的比赛成绩给予加分

林庭翥2012、5、30

2.物理复习计划及内容 篇二

海洋物理学是以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并研究海洋水体与大气圈、岩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的科学。《物理海洋学》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海洋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全貌, 理解目前的研究水平和今后发展的方向。通过对《物理海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海洋动力现象 (海流、海浪、潮波、内波和风暴潮) 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 学会对海洋动力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而《物理海洋学》的课程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海洋观测数据的提取方法, 掌握潮汐类型判断方法, 潮汐调和分析的概念、目的和方法, 学会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编写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潮汐调和分析程序, 加强学生对潮汐现象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安排

(一) 海洋潮汐数据的读取和潮汐过程线绘制

潮汐现象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生产实践活动中, 滩涂围垦、水产养殖和捕捞、航海、港口建设、潮汐发电以及军事活动等都和潮汐现象有密切的联系。本问题的实习目的是希望学生学会利用Fortran程序编写简单海洋数据的读取程序, 熟悉海洋潮汐观测数据的内容、格式, 并学会和掌握利用潮汐过程线初步分析潮汐类型。实习要求是编写Fortran程序, 自动读取不同格式的海洋潮汐数据, 利用excell绘制潮汐过程线, 并通过绘制潮汐过程线分析潮汐类型。实习程序与时间分配:介绍实习目的和实习要求 (0.5学时) ;学生进行编写程序、绘制图形 (1.5学时) 。检查方法:实习图形及潮汐类型分析结果。

(二) 三阶Stokes波分析

线性波动理论, 使得方程得到简化, 复杂波动使用线性方法进行研究, 可以解释一些实际波动现象:波动的轨迹、波动的能量、波浪的折射等问题。线性波动理论假定波动振幅相对于波长无限小, 而实际海洋中的波动振幅相对于波长不能视为无限小, 因此具有局限性:在实际海洋中波形并非正 (余) 弦曲线, 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也不封闭, 而且线性波动的叠加不能完全描述实际的复杂海浪现象。有限振幅波动取消了小振幅假定, 认为振幅有限, 其结果可以解释线性波动理论所不能说明的一些实际波动现象。Stokes波的波面关于x轴不对称, 波峰较陡较尖, 波谷较圆。

本问题实习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线性波动和有限振幅波动的理解, 并学会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分析简单物理海洋学问题。实习要求:编写计算三阶Stokes波剖面图的Fortran程序, 分别选取波数和振幅的大小, 绘制相关波剖面图形, 结合Stokes波的特征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实习程序与时间分配:介绍实习目的和实习要求 (0.7学时) ;学生进行实习编写计算三阶Stokes波剖面图的Fortran程序 (1.3学时) ;根据Stokes波物理特征, 调整选取有关参数绘制图形 (2学时) : (1) 绘制不同波数和振幅的大小的1阶Stokes波的波剖面; (2) 绘制不同波数和振幅的大小的2阶Stokes波的波剖面; (3) 绘制不同波数和振幅的大小的3阶Stokes波的波剖面。检查方法:各阶Stokes波的波剖面图形。

(三) 潮汐调和分析

潮汐波动通常可用一系列分潮之和来表示, 而潮汐调和常数就是潮汐各分潮的重要特征参数, 调和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根据观测资料求出潮汐各个分潮的调和常数。潮汐观测曲线可以看作是有许许多多分潮组合而成的。对实际观测的水位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可求出各个主要分潮的平均振幅和初位相, 结合天为条件可推算未来时刻的潮汐。

本内容实习目的为让学生学会利用程序来处理较复杂物理海洋学问题, 加深对潮汐调和分析的理解。实习要求为理解潮汐调和分析理论, 编写调和分析相关程序。

实习内容和时间分配:讲解潮汐调和分析理论和调和分析过程 (1.5学时) ;绘制潮汐调和分析程序流程图 (0.5学时) ;补充编写调和分析相关程序 (4学时) ;根据给定连云港等观测站的不同年份潮汐实测数据, 分别给定挑选11个、63个和128个分潮时角速度, 进行调和分析预报和后报实验 (4学时) 。检查方法:计算程序和调和分析实验误差均方差结果。

三、实习效果与思考

关于实习情况。本次实习自编了实习讲义, 给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供了较大方便。学生能够按时参加实习, 认真听老师讲解有关内容和注意事项;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及相关编程;对存在疑问的问题能够积极向老师询问;相关实验基本能够顺利完成, 能够认真撰写实习报告。

关于实习效果。进一步加深了对物理海洋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理性认识,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学会了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处理和分析简单物理海洋学问题。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 培养了学生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为将来进行海洋科学方面的工作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存在问题与不足。学生理论基础不一, 编写程序的能力也有很大不同, 需要分别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另外, 多数学生在实习报告中只重视图形和数据的简单展示, 而对现象和结果的分析较少, 分析问题能力较弱。

摘要:作为海洋科学专业的学科主干课程, 《物理海洋学》为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相应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配套了相应的实习环节。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实习环节相关实习内容的设置, 并对实习效果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物理海洋学,课程设计,教学

参考文献

[1]叶安乐等.物理海洋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2.

3.物理复习计划及内容 篇三

一、具体措施

1.每周利用早读的时间要求学生对一轮资料上的重点考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

2.研究学生,将理科班学生按照实际接收水平和现有的能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高三15班为主体,由于这些学生基础稍好,接受能力尚可,采取重点强化,基点提升的措施,以专题建立知识网络,内化基础考点,整合考点;第二层次,除过单招各理科班参加高考的学生为主体,学生基础水平层次不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低,学习接受能力欠缺,缺乏一定的自觉性,采取强化熟练基础知识,二轮复习过程中穿插一轮资料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物理模型,通过相对简单的专题知识训练,要求总结方法,强化记忆,逐步提升成绩;第三层次,以单招推免未被录取的学生为主体,由于这些学生基础很差,知识结构不完整,以一轮复习资料为抓手,再次过基础知识,强化记忆,熟悉高考试题特点,教会基本的考试方法,掌握高考最简单的知识点和基本的解题方法。

3.每周星期二为集体备课时间,讨论下周应讲授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研究其学情与教法。

4.认真分析测试结果,及时调整复习计划、训练内容和辅导的方式。

5.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情感交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

二、复习安排

1.第一层次复习计划(以专题训练为主)

(1)针对群体:高三15班

(2)说明:共分为六个专题,每一周一个专题,每专题6课时,每专题配有专题训练,为1-15题左右,到第十周所有专题复习结束(5月10日左右二轮复习结束)。

(3)专题分类:

第一专题:运动和力,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

第二专题:动量与功能关系在力学、电磁场中的综合应用;

第三专题:电路与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

第四专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第五专题:实验,包括力学实验、电学实验。

第六专题:热学-近代物理初步。

2.第二层次复习计划(以专题训练和一轮复习资料相结合)

(1)针对群体:各班没有参加单招直接参加高考的学生

(2)说明:共分为六个专题,每一周一个专题,每一专题8课时,其中进行专题之前,利用4课时重新复习一轮资料相关内容,4课时进行专题知识和专题训练,到第十周所有专题复习结束(5月10日左右二轮复习结束)。

(3)专题分类:

第一专题: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3月27-4月12日);

第二专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4月13日-4月20日)

第三专题:电路与电磁感应综合应用(4月21日-4月30日)

第四专题:热学-近代物理初步。(5月1日-5月5日)

总结:(5月5日-5月10日)

3.第三层次复习计划(以一轮复习资料为主)

(1)针对群体:各班没有被单招推免录取的学生

(2)说明:从4月2日-11日为第一阶段,4月17日-5月10为第二阶段,5月11日-6月1日第三阶段。

(3)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第六周-第七周):

将一轮复习资料重要知识点内容重新粗略过一遍,唤起学生在近阶段时间准备高考遗忘的内容,并要求学生总结识记考点知识笔记;

第二阶段:

1.(第八周、第九周)以一轮复习资料为主导,每一星期三章内容,复习重要考点,重新总结资料笔记,强化考点识记内容识记,进行简单的题型训练。

2.(第十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第三阶段:和其他同学一样,进行高考模拟训练。

三、二轮复习要求

物理第二轮复习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1)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

(2)要求学生做知识点总结笔记:把所有的考点知识进行总结,对每晚自习的高考模拟训练的重要考点进行摘录、总结,并对重要方法进行归纳。

(3)建立纠错本:把每次训练、模拟考试中的错误归纳。

四、二轮复习复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构建知识网络

以回忆的方式构建知识网络,找出知识间的关联,学会对知识重组、整合、归类、总结,掌握物理思维方法,将知识结构化,将书读薄。结构化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只有经过自己的思维在大脑中重新排列的知识,理解才能深刻。一般来说,一个专题有一个核心的主体,其余的概念为这个主体做铺垫,要以点带面,即以主要知识带动基础知识。再次对知识回忆,模糊的地方要回归课本。

2.重视物理错题

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往往是考生知识的盲区、物理思想方法的盲区、解题思路的盲区。所以考生要认真应对高三复习以来的错题,问问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儿,今后怎么避免这些错误。分析错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巩固复习成果,反思失败教训,及时在高考前发现和修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漏洞。充分重视通过考试考生出现的知识漏洞和对过程和方法分析的重要性。大家一定要建立错题本,在大考前对错题本进行复习,这样的效果和收获是很多同学所意想不到的。

3. 突破高频考点

例如电磁感应、牛二定律、电学实验、交流电等,每年会考到,这些考点就要深层次的去挖掘并掌握。不要盲区的去大量做题,通过典型例题来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重视“物理过程与方法”;重视物理思想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全面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定量规范、有序的训练来提高应试能力。习题练习在精而不在多,在质而不在量。习题训练,要通过一道综合题串接零散的知识点,努力做到以点带面、借题发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上联知识、下挂方法,第二轮复习要体现知识的整合、方法的总结。

物理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时间按排:3月中旬至205月中旬。

二、内容安排:

专题一:牛顿运动定律;

专题二:功和能;

专题三: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

专题四:电磁感应和电路分析、计算综合应用;

专题五:物理学科内的综合;

专题六:选择题的分析与解题技巧;

专题七:实验题的题型及处理方法;

专题八:论述、计算题的审题方法和技巧;

专题九:物理解题中的数学方法。

三、其它问题:

我们认为要搞好第二轮复习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概括起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1)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3)选修部分:机械波和机械振动、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应用、气体实验定律。

(4)实验部分:力学实验、电学实验。

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

(2)功和能的综合应用(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一个基本的观念,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

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

一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二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5)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

二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限流法、分压法)

三是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

4.物理复习计划 篇四

一. 指导思想:

新学期又开始了,本人继续在市教研究室、中心学校的指导思想领导下,在认真总结自己上学期工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学工作计划:

思想基础:总的特点来讲,同学们爱学习,对学习物理更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

学习基础: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优秀率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后,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具体要求:

1. 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主要是以复习为主,系统地复习八、九年级的物理知识。

二. 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

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多听课、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总结上期所学知识,练习上期末考内容

第二周:总结上期所学知识,练习上期末考内容

第三周:第一章 声现象第二章

第四周: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周:第五章 第六章

第六周:第七章 第八章

第七周:第九章 第十章

第八周: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一次模拟考试

第九周: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周: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一周:第十七章 专题复习一

第十二周 专题复习二

第十三周 专题复习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第十四周 专题复习四

第十五周 综合复习第三次模拟考试

第十六周 中考考试

5.高考物理复习计划 篇五

注意课标要求: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第二个月,板块复习,利用<中考方略>进一步明确主要知识,培养能力。注意落实课标要求:

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第三个月,综合复习,以实战演练为主。认真使用<中考方略>中的五套综合试题。在讲解点拨过程中,注意渗透课标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通过探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课标中已明确指出:命题应该注意向联系实际的方向引导。要避免死记教科书中的条文,避免在概念的严密性上做文章,避免烦琐的数学计算。题目中的物理情景应该有实际意义,避免故意编造。

适当注意复习内容的新颖性和前瞻性,同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6.物理复习计划及内容 篇六

关键词:中考物理复习,基本思想,具体策略

新课程的实施提出了自主学习理念、合作学习理念、科学探究理念、注重全体学生发展的理念。 在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下,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具有基础、新颖、灵活、开放的特点。 试题的改革促使我们必须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复习策略, 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复习过程。 我将在中考物理复习过程中所作的有益尝试和自己的所思所想, 归纳为两个基本思想和三个具体做法。

一、中考复习的两个基本思想

(一) 正确理解复习的重要性, 注重优等生的培养与学困生的转化。

中考复习, 一是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是填补过去学习中的漏洞, 三是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只要对各个知识点做全面细致的复习, 大部分学生就能够亡羊补牢, 中考成绩能够上一个新台阶。

复习课要立足中等生, 提高优等生, 扶持学困生。 复习进度和教法要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基点, 对优等学生要发挥他们的学习优势, 通过他们排难解疑, 带动全班。 对中下学生多给予关怀, 寄予希望, 对学困生多鼓励、多检查、多辅导、优先面批作业。 一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 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坚持不懈地唤起并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 认识到转化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

(二) 复习要紧扣课本, 抓好基础知识。

课本是中考命题专家的第一手资料。 在复习时一定要紧抓教材。 教材中的每个实验、图形、图表、“小资料”, 以及“想想做做”“科学世界”等都是高频率的命题点, 必须引导学生学透学活。 近年来中考试题中较易和中等题占80%, 基础知识的复习效果对中考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一贯要求学生熟记三本书的目录。 当看到一个题, 在脑海中能浮现出这个考题属于课本哪一节, 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二、教学中的三个具体策略

(一) 落实自主学习的理念, 运用 “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教师点拨→先练后讲”的策略。

1.目标引导, 让学生自主学习。

复习每章节时, 我拟出自学纲要, 使学生产生“任务驱动”的效应,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让学生根据纲要, 采用看教材、分组讨论的方式完成。 学生深层次地参与复习过程, 复习效率大大提高。

2.让学生归纳整理, 搭建知识框架。

中考复习, 重在把归纳的方法应用于学习。 让学生学会把零散的知识梳理清楚, 用提纲式、表格式搭建知识框架, 这个过程中, 教师只是激励者和组织者。 坚决不要把自己整理好的东西直接灌输给学生, 因为每个同学总结的内容都是他对所学知识的写真和创新。 只有学生多形式地主动参与课堂才是张扬着生命力的课堂。 当然师生可以合作顺口溜式的总结整理。如力臂的做法总结为:“欲作力臂找支点, 再作二力延长线, 经过支点作垂线, 动阻力臂再分辨。 ”电磁感应总结为“电生磁, 磁生电, 电磁感应马达转。 ”这些顺口溜学生记忆更深刻。

3.典例引路, 让学生先练后讲。

为了提高复习质量, 我努力渗透成功教育观, 借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成功经验。 在复习每一章节内容时, 我事先

编拟综合性强、能拓展、有层次, 一题多变的典型例题, 目标是用一道大题涵盖本章所有知识点, 让学生在练习中进行复习。

例如复习电学时, 我自拟这样的练习题:如图, R1=10Ω, R2=20Ω, 通过R1的电流为0.3A, 通电1min, 求:1通过R2的电流;2干路中的电流; 3电流通过每个电阻所做的功; 4两个电阻消耗的总电能;5每个电阻上产生的热量;6每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

通过此题的练习, 复习并联电路特点, 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计算等一系列知识。 因为是基础题目, 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复习就能正确解答, 既巩固了电学中的每个公式, 又体验了成功感。 再把此题拓展成两电阻串联, 加入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 布置成课后作业。 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另外也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题进行难点突破。 例如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学生易混淆, 于是设计典例:一只猴子蹲在树上和倒挂在树上它受到的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分别是什么? 从而营造出快乐的氛围, 学生热烈讨论, 记忆深刻。

(二) 落实合作学习的理念, 建构 “分组合作→讨论交流→阐述、评估”的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一般可记住自己听到的20%, 自己看到的30%, 自己看到和听到的50%, 自己所说的70%。因此课堂上, 要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把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 让学生大胆张口彼此说说本节课的概念、定律、公式、解题方法、思路等。 引进竞赛机制, 创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对话。结果学生往往给我惊喜, 讲题的能力超出我的预料。一个学生的发言能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这是老师做不到的。复习时, 当一个学生在讲台上主讲时, 其余学生都认真聆听, 积极思考, 对遗漏的知识及时补充。 很多学生在下面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三) 注重全体学生发展的理念, 尝试 “分层指导”策略,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中考复习的目标是让全体学生通过复习都能得到发展, 因此要关爱每一个学生, 做到内心不歧视“差生”, 表情不流露爱憎。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实施分层教学, 进行有区别的帮助, 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 精选三类试题, 成绩好的优生选择新颖、灵活、开放、综合程度高的题目;中等程度的学生选择基础性强、适当灵活、开放、难度稍低的题;成绩较低的学生则选择基础性的, 源于课本稍加变化的题。 这些题目可由教师精选也可以让学生编拟。 学完每一章, 我就给学生一节课, 让他们照课本自编一份试卷, 让同一层次的学生交换做。 我挑选出不同层次的优秀试卷进行鼓励性评价。 分层指导过程中, 一些学生的思路和见解, 让我欣喜不已。 我会当堂让其他学生分享。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其他学生的积极性由此被调动。

上一篇:毕业设计参考书籍目录下一篇:教案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