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科学

2024-09-03

生物资源科学(精选11篇)

1.生物资源科学 篇一

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特别是青少年科学素质, 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事, 是科学教育的神圣使命。”据研究资料显示, 科学素养教育成果的显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我国又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开展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 就显得尤为重大、突出和紧迫。作为生物教师, 作为生物科学教育在生物课堂的代言人, 不仅要完成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 更要注重对科学的共性、本质和研究方法的指导, 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感悟, 对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关系的认同, 对自己行为准则的规范。

我工作多年以来, 注重发挥学科的资源优势, 依托初中生物教材, 逐步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体做法是:

一、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讲、演, 转变学习方式,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素养

生物课程目标涵盖了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是要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 教学模式的改革, 只有在课堂上体现出来才是可行的、有效的、成功的。我在“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针对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 如实验探究课、中心概念形成课、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课、问题模式课和学生主讲课等。例如, 我在学生充分预习的情况下, 给每组学生分别安排不同的展示内容, 由学生主讲, 并用小品、角色扮演、讲述、谈话等多种多样的手段, 把知识讲解得淋漓尽致, 使我真正认识到了“你给学生一个机会, 学生会给你一个奇迹”的内涵。

二、在探究实验中, 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实验,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方法素养

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 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科学课程应当将这两者相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 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 学习科学方法, 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将其放在科学教育的中心环节上, 着力于发展每一个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和从事科学探究的能力, 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和思考, 在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对自然界有所认识。

三、在生物课外科技活动中, 放手让学生参观、调查、访问,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精神素养

生物学习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教师应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 有计划地安排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 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保证活动时间。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是生物学习的重要形式, 生物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些与生物科学技术相关的试验、考察、种植等实践活动。一般情况下, 课外活动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 突出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 活动内容和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是相联系的。在课外活动过程中,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扩大、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生物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但由于课外活动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广泛性, 容易与课堂教学内容脱节, 因此, 生物课外活动应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和加深。这样, 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仅可以学到一系列科学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 增强学习的兴趣, 而且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实验素质和热爱生物环境科学的良好品质。

四、在校本课程编写中, 放手让学生搜集、设计、撰稿,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兴趣素养

为凸显学科特色, 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笔者创造性地开发了一批注重激发学生潜能的校本课程。在编写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搜集、设计、撰稿, 并让学生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多样的校本课程使学生获得能力、情感的提升, 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兴趣素养, 也为他们获得成功提供更多的机会。

基础教育需要通过一系列学生主动参与的科学探究和技术设计活动, 才能使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步发展并成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是教育与教学的统一, 是一项需要多方紧密配合、共同实施的系统工程。依托初中生物教材, 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摘要:本文介绍了作者工作多年以来, 注重发挥学科的资源优势, 依托初中生物教材, 逐步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一些做法: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讲、演, 转变学习方式,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素养;在探究实验中, 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实验,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方法素养;在生物课外科技活动中, 放手让学生参观、调查、访问,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精神素养;在校本课程编写中, 放手让学生搜集、设计、撰稿,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兴趣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顾志跃, 丁沅.走进科技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叶禹卿.科学新课程与科学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3]丁邦平.反思科学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 2001 (2) .

[4]钟启泉.国外“科学素养”说与理科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 1997 (1) .

2.生物资源科学 篇二

在学习了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结构的探究实验后,学生初步了解了: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之所以能够很好地繁衍它们的后代,完成其种族的延续性,是由于不同类型的种子和果实在其结构上都具有利于它们传播的特殊结构。由于这些特殊结构,有些种子可以借助于风力将它们吹向四面八方,从而达到传播种子的作用;有的种子可以借助动物的运动把它们的种子传播到各处,从而完成傳播和繁衍后代的作用。这些方面课本上已列举了一些特殊的范例,学生也易于接受。我在教学时提出了让学生结合我校周围丰富的生物资源,再列举一些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结构上有利于传播的例子,并与学生通过讨论列举了下面一些例子:椿树的种子上长有“翅”,在遇到大风的时候将会被风吹走,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又如:松树的种子上也生有“翅”,在大风的吹拂下便会飞到远处进行传播。与龙须草伴生的一种草,其上长有一些带倒钩的种子,当动物接触它时就会紧紧地抓到动物身上,从而达到传播种子的目的。生物体的这些特殊结构,都是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地适应周围环境和进化的结果。

根据我校所处的河流、水库资源非常丰富这一特点,在“鲫鱼”一节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回答:你们人人都吃过鱼,那么你们看到鱼骨有什么特点?许多学生回答:鱼脊梁骨一环套着一环。这里的脊梁骨就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水生脊椎动物的脊椎。水生脊椎动物的形体有高度的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鲫鱼对水生生活的适应性。首先将学生划分为了6个实验小组,将准备好的鱼分别放入6个小组的水盆中,让学生按照由宏观到微观,从局部到器官的先后顺序进行观察。针对学生的观察我提出了如下问题:1、鱼的体形有什么特点?2、鱼在水盆内游动时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说外形像梭子形(纺锤形)、流线型等。鱼在水中游动时鳍都在不停地摆动。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又提出鱼体呈流线型有什么好处,各个鳍的作用相同吗?这时有的同学就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同学就联想到船型,有的说可能是为了减小阻力,还有的则问鱼为什么要长这么多鳍?可能它们的作用还不尽相同.我说针对以上讨论我们通过实验来看看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的,是如何改变方向的,又是如何保持平衡的?然后让他们每一组研究一个探究课题。课题分别为:将鱼的尾鳍剪掉,观察鱼在水中的运动情况、剪掉鱼的背鳍后观察鱼在水中的运动情况、剪掉鱼的胸鳍后观察鱼在水中的运动情况、剪掉鱼的腹鳍后观察鱼在水中的运动情况、剪掉鱼的臀鳍后观察鱼在水中的运动情况、刺伤鱼的侧线让鱼在水中运动。要求每组同学把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予以记录,以便以后与同学交流实验结论。实验完毕后,让各组同学宣读他们的实验结论,同学们都非常踊跃地进行了发言和交流。出乎意料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最后经我和同学们共同归纳,明确了鱼的尾鳍决定着鱼在水中的运动方向,它向不同方向摆动不但可以使鱼向不同方向运动,同时尾鳍的摆动也是鱼在水里向前运动的主要动力。若失去尾鳍,鱼在水里只能缓缓运动,它不会转变运动方向,只会直行。背鳍能够保持身体平衡,若无背鳍,鱼的身体将会侧翻,不能保持原来的样子。胸鳍、腹鳍能够维持平衡,剪掉这两鳍的鱼游动时将摇摆不定。臀鳍能够协调其他各鳍,起到协调和平衡作用,剪掉臀鳍的鱼会轻微摇晃,各部位鱼鳍相互协调运动才能使鱼在水中运动自如、穿梭自游。这些都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一些廉价而丰富的生物资源,来达到了巩固所学生物知识的目的,不但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知道了探究生物知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生物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现代物质文明的提高都离不开生物科学作出的贡献。学完“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后,学生问道: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①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植物的叶把大量的水释放出去,这样在植物体就会产生一种向上的拉力,促使根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能量,太阳光的热能被树叶吸收进行了光合作用,故而树底下温度较低;②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叶绿素,在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水或是硫化氢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故而树底下空气新鲜,人在此处活动实际上是在进行有氧呼吸;③树叶能够阻滞尘埃过滤空气,好多树叶上都有毛细孔,或毛绒。就像人身上的皮肤上也有一层毛绒一样。大气里的灰尘在空气中飞舞时,碰到树叶的话,就会粘附在树叶上的毛绒或毛细孔中,慢慢地累积,将空气中的灰尘吸附,净化空气,故而树下空气较清洁。针对以上现象,完全有必要带领学生在夏天走进树林,亲身体验大树底下是否比其他地方凉爽一些,这里的空气是否比其他地方更清新、更洁净,从而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山区环境,理解山区还有许多城市无法相比的优势。

3.生物科学 篇三

理论作业

题目:父系遗传及相关例子

学院:生命科学学

一、基本概念

父系遗传:又称Y染色体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Y遗传,许多生物都有伴Y遗传现象。而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上所引起的遗传病叫Y伴性遗传病(Y-linked inheritable

disease)。本病的遗传方式表现在:

①由于只有男性才有Y染色体,故这种病只发生于男性。②家庭中的所有男性都会发病,并且是男传男。

③由于Y染色体只有1个(不同于x染色体有2个),故其上的致病基因没有等位基因,也就不存在显隐性的关系。

④只要带有1个致病基因就会发病。

属于这种遗传病的有耳廓长硬毛、箭猪病等少数几种。

为此病的特征是由父传子,子传孙,如此世代相传。因此,被称为“全男性遗传”,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

二、相关例子

1、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人类外耳道多毛症[1],(Hypenrichosis of external auditory meatus)又称人类印第安毛耳外耳廓多毛症,属于少见的Y连锁遗传。该类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基因,所以这些基因只能随Y染色体传递,患者全为男性,在临床上一般多发于青壮年人群。初生时外耳道即有绒毛状褐色霭毛,六岁后色泽转黑;青春期外耳道部位出现变长的黑色硬毛,长度约为2毫米至20多毫米,从丛生长,伸出耳孔之外,耳部未见其他遗传、疾患或先天畸形。外耳道多毛症全部都表现为双侧性,且有明显的对称性。多毛的部位常常见于外耳道口、耳轮缘和耳屏。仅见发生在耳廓的前面,而未见有长于耳廓背面者。耳毛最长可达到4.5厘米,有的呈卷曲状,还有部分络腮胡与之并存。

外耳道多毛症是学者们公认的Y伴性遗传症状。这种病在印度人中发现的较多,高加利索人,澳大利亚土人、日本人、尼日利亚人中也有少数发现。毛发对于身体的重要作用就是加速体内汗液的排除,多毛症虽然对于身体健康没有危害,但是却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外形美观,还会影响患者在正常生活中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2、甜瓜属线粒体基因组的父系遗传特性

线粒体是植物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2],它们分散存在于细胞质之中,世代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关于线粒体遗传方式的探索是在发现线粒体有 DNA 之后[3],并且首先开始于动物线粒体遗传研究[4],动物中线粒体呈现出严格的母系遗传。之后大量研究显示了植物线粒体比质体更严格的母系遗传方式,至今所研究的被子植物中,已报道的只有衣藻属、甜瓜、黄瓜和吊兰等极少数植物存在父系遗传或双亲遗传现象。

黄瓜和甜瓜的线粒体遗传方式为罕见的父系遗传,子代线粒体基因均来自父本,重组率相对核基因组要低,本实验选取甜瓜属 11 个不同种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成熟花粉 DAPI 压片,染色观察其细胞器 DNA信息的存在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胞器父系遗传的可能,进而运用 MTG-DAPI 双染色体系,观察花粉贴壁期和成熟期细胞中的线粒体分布[5],从而确定甜瓜属线粒体基因组的父系遗传特性。

结果显示,所涉及的 11 种甜瓜属植物均同黄瓜一样,成熟花粉细胞生殖核周围或精细胞中存在线粒体 DNA[6];而作为对照的南瓜和西葫芦的花粉细胞发育到成熟期时生殖核周围没有任何细胞器DNA。上述结果表明,甜瓜属植物线粒体 DNA 有可能通过花粉进行遗传和散布[7]。这个结果将线粒体基因组父系遗传潜力特性扩展到甜瓜属,在甜瓜属中检测到 2 种花粉发育类型,分别为两细胞花粉和三细胞花粉。[8]两种不同花粉发育形式的材料均具有线粒体基因组双亲遗传或父系遗传的可能,为进一步探究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父系遗传机制奠定基础。

3、贵州白香猪父系遗传

贵州白香猪属小型猪种,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生产条件下, 经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的珍贵猪种。1997年, 贵州大学教授刘培琼等对其所进行种质测定和系统选育, 经不懈努力 ,成功培育出全白毛系的“贵州白香猪Ⅱ”和具有两头乌毛色的“贵州白香猪Ⅰ系”。[9]选育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专利公开号:CN1313028A)。香猪除了作为特殊猪种在养猪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外 ,还因其主要生理参数与人类比较接近,适宜作为人类医药学研究的动物模型和器官移植的供体物而倍受人类医药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本研究采用 PCR直接测序技术对贵州白香猪 Y染色体SRY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检测分析,从父系遗传角度研究贵州白香猪的遗传背景, 以期对贵州白香猪资源有更全面的了解 ,为更好保护和合理利用此资源提供科学参考价值。

经过对SRY基因编码区单倍型及核苷酸变异位点分析,贵州白香猪 SRY基因编码区序列长 711 bp,两品系个体间没有检测到核苷酸序列差异(图 2)。与GenBank上下载到的4个欧洲猪品种和 3个中国地方猪品种的 SRY基因同源序列比对发现, 中国猪品种与4个欧洲猪品种在 145 bp和 647 bp处存在 2个变异位点, 分别为 G/C、C/G颠换 , 界定了2种单倍型 , 贵州白香猪两品系与 3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共享单倍型GWXPⅠ, 4个外来猪品种共享单倍型 Berkshire, 中国猪品种与 4个欧洲猪品种分别共享不同的单倍型,[10]说明其在父系遗传上具有一定差异性。从父系遗传的角度为家猪的起源、驯化研究做了补充。

图 2

8个猪品种(类群)SRY基因 2个单倍型及其多态位

4、箭猪病

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一种罕见的皮肤病,患者的体毛和箭猪比较相似。

5、甘草属种间杂交种叶绿体 DNA 父系遗传的发现及分析

大多被子植物的叶绿体DNA 通过雌配子以母系遗传的方式传递,比较杂交个体及其可能亲本的叶绿体 DNA 序列,可以揭示其母本起源。但也有一些类群叶绿体基因被证明为父系遗传,例如大部分的裸子植物。

本实验通过对甘草属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胀果甘草(G.inflata)及其人工杂交种组合 G.uralensis♀× G.glabra♂、G.glabra♀× G.uralensis♂、G.uralensis♀× G.inflata♂、G.inflata♀×G.uralensis♂共 68 份材料的核基因 ITS 序列、叶绿体rbcL、matK、trnH-psbA基因的序列分析[11],探讨了甘草属叶绿体 DNA 遗传方式。结果表明:(1)亲本种和人工杂交种 ITS 序列长度均为 614 bp,其中 34 份人工杂交种ITS 序列存在 4 处变异位点,且人工杂交种均检测出来自父本、母本 ITS 序列相同位点碱基的叠加,检测率为100%。

(2)亲本种与人工杂交种的叶绿体基因rbcL、matK、trnH-psbA序列长度相同,共有 4 处变异位点,人工杂交种在变异位点处的碱基与其相对应的父本碱基一致率高达 97.1%[12]。以上结果说明,该研究获得 34 份人工杂交种为 100%杂交成功的 F 1 子代,核基因 ITS 序列可用于甘草属杂交种的遗传鉴定;甘草属叶绿体rbcL、matK、trnH-psbA基因具有父系遗传特性[13],推测甘草属质体的遗传方式主要表现为父系遗传,这种质体遗传方式的发现为甘草属杂交种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也为杂交种的亲本鉴定提供分子依据。

6、家养梅花鹿品种的父系遗传

中国是世界最早养鹿的国家,家养梅花鹿已经培育了6个品种和1个品系,六个品种分别为敖东梅花鹿、东丰梅花鹿、四平梅花鹿、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兴凯湖梅花鹿,1个品系为长白山梅花鹿[14]。中国家养梅花鹿各品种和品系都是在东北梅花鹿亚种基础上选育而成的。通过对线粒体DNA控制区、cytb、COLL基因等序列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表明,线粒体DNA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梅花鹿遗传资源信息,但是还不够全面。Y染色体雄性特异区域(MSY)基因遵循父系遗传,不与X染色体发生重组,突变率低于线粒体DNA,高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是分析家畜的遗传多样性重要分子标记,其变异可以补充和弥补从线粒体DNA研究无法得到的大量遗传信息。

Y染色体SNPS是指位于哺乳动物Y染色体上的非重组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近年来许Y染色体SNPS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牛、羊、驴、马等家畜的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15]但是国内尚无梅花鹿Y染色体分子遗传多样性的报道。

本研究根据利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了我国培育的家养梅花鹿品种和品种389头雄性梅花鹿Y染色体AMELY基因部分序列,针对测序得到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进行Y-SNPS筛选,并进行单倍型分析,筛选出6 个SNPS位点,得到了6种单倍型(H1、H2、H

3、H4、H5和H6),结果表明,我国家养梅花鹿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种群之间没有发生显著的遗传分化。单倍型H1为优势单倍型,在种群中有比较高的频率,其次为单倍型H2,其他单倍型频率比较低。揭示中国家养梅花鹿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和父系遗传结构,为建立我国梅花鹿资源保护和育种提供理论据。

参考文献

[1] 马慰国, 张开滋.外耳道多毛症的遗传特征[J].遗传, 1988(1):40-41.[2] 赵娟, 沈佳, 李海梅,等.甜瓜属线粒体基因组的父系遗传特性[J].园艺学报, 2014, 41(11):2250-2258.[3] Nass S,Nass M M.1963.Intramitochondrial fibers with DNA characteristicsⅡ.Enzymatic and other hydrolytic treatments.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19(3):613–629.[4] Dawid I B,Blackler A W.1972.Maternal and cytoplasmic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l DNA in Xenopus.Developmental Biology,29(2):152–161.[5] Nakamura S.2010.Patern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 in Chlamydomonas.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123(2):163–170.[6] Calderon C I,Yandell B S,Havey M J.2012.Genetic mapping of paternal sorting of mitochondria in cucumber.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25(1):11–18.[7] Havey M J,McCreight J D,Rhodes B,Taurick G.1998.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of the Cucumisorganellar genome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97:122–128 [8] Shen J,Kere M G,Chen J F.2013.Mitochondrial genome is paternally inherited in Cucumisallotetraploid(C.×hytivus)derived by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ScientiaHorticulturae,155:39–42.[9] 王兆龙, 刘若余, 田甜.贵州白香猪母系与父系遗传检测[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 28(3):240-244.[10] 黄勇富, 张亚平, 邱样聘, 等.猪线粒体 DNA多态性与中国猪种起源、分化的关系[ J].遗传学报, 1998, 25:322-329 [11] 陈超南, 陆嘉惠, 李学禹,等.甘草属种间杂交种叶绿体DNA父系遗传的发现及分析[J].广西植物, 2017, 37(2):162-168.[12] NEALE DB,SEDEROFF RR,1989. Paternal inheritance of chloro-plast DNA and matern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l DNA in loblolly pine[J].TheorAppl Genet,77(2): 212-216.

[13] HU SY,1997. A cytoltgical study of plastid inheritance in angio-sperms[J].Acta Bot Sin,39(4): 363 - 371.[胡适宜,1997.被子植物质体遗传的细胞学研究[J].植物学报,39(4): 363-371.]

4.生物资源与利用总结 篇四

2,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3,生物质资源:是指绿色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及其衍生物,既是生物物质的总称,又是生物能量的总载体。

4,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1)生物资源的再生性:再生性是生物资源的基本属性。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生物所具有的不断自然更新和人为繁殖的能力。

(2)生物资源的可解体性: 生物资源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而导致某些生物种类减少以至灭绝的特性。

(3)生物资源用途的多样性:生物资源种类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用途的多样性。

(4)生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生物总是生长在与其生态相应的环境中,而非一切地方都能生存。生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是人类进行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依据。

(5)生物资源的未知性:目前有很多生物人类还不知或不完全知道其价值;即使现在已经认识、开发的生物资源,也不是完全清楚其所有的价值。

(6)生物资源获取的时间性:不同生物种类,获取有用物质的时间不一样。

(7)生物资源的可引种驯化性:野生生物资源可以通过人为的引种驯化而成为家养生物。生物的引种驯化,不仅可以解决野生生物资源获取的困难,而且可以拯救、保护濒危物种,扩大分布区,提高产量。

(8)生物资源的不可逆性:生物资源属可更新自然资源,在天然或人工维护下可不断更新、繁衍和增殖;反之在环境条件恶化或人为破坏及不合理利用下,会退化、解体、耗竭和衰亡,有时这一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9)生物资源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生物资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相对稳定的生物资源系统能较长时间保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平衡,并对来自内外部干扰具有反馈机制,使之不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但当干扰超过其所能忍受的极限时,资源系统即会崩溃。

5,对生物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1)使开发利用与物种恢复增殖相协调

(2)利用生物资源的强度和开发速度不能超过生物资源的生态耐受能力(3)不能破坏生物资源的复原和再生特性,使之不致出现衰退与灭绝。

6,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生物多样性包含四个层次:

(1)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各种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又可分为分子、细胞和个体三个层次。

(2)物种多样性:多种多样的生物类型和种类,强调物种的变异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生境的类型、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丰富程度。(4)景观多样性: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相互配置、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的多样化。

7,生物物种资源:

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以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及其遗传材料。生物物种资源除了指物种层次的多样性,还包含种内的遗传资源和农业育种意义上的种质资源。

遗传资源:是指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基因和DNA水平)的材料。

种质资源:是指农作物、畜、禽、鱼、草、花卉等栽培植物和驯化动物的人工培育品种资源及其野生近缘种。

8,生物物种资源多样性保护的关键问题:

(1)食物链的维持(直接因素)

物种之间通过食物链的关系起到互相依存、互相牵制的作用,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2)物种生境的维持(间接因素)

生境(生物体或生物种群自然分布的地方或地点)破坏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3)种植业品种单一化造成的基因多样性枯竭

随着作物种类数量降低,与之相应的固氮细菌、菌根、捕食生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的生物以及一些在传统农林系统中通过几世纪共同进化的物种消失了。

9,植被的作用

(1)减慢了水分大循环的速度(2)加快了局部水分循环的速度(3)调节了洪水/枯水的径流量(4)调节了洪峰径流(5)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

气候条件,土壤,人类活动,光照,水分状况,地形,温度

10,生物质能:是指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生物质能的分类:依据来源的不同,可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及畜禽粪便五大类。

生物质能的特点:

(1)可再生性(2)低污染性(3)广泛分布性(4)生物质燃料总量十分丰富

11,生物燃料:简单地讲就是指从生物质中提取的燃料,它的形态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还可以是气体。包括两类:

(1)第一代生物燃料,主要从糖、淀粉和植物油中提取。在这类燃料中主要包括乙醇生物燃料,生物柴油、废弃劣质食用油、木材、农业废料、不可食用粮食等。

(2)新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从“废料”中提取能源。而这种“废料”主要具有生态环保、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主要包括有纤维制乙酸、藻类燃料、生物制氢、生物制甲醇、乙醇和木材混合制柴油等。

12,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是指在加热条件下,用化学手段将生物质转换成燃料物质的技术,包括燃烧、气化、热解及直接液化。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的原理与方法:

原理:依靠微生物或酶的作用,对生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出如乙醇,氢,甲烷等液体或者气体燃料

方法:燃烧,气化,热解及直接液化

燃烧

A/生物质的直接燃烧是最普通的生物质能转换技术,所谓直接燃烧就是燃料中的可燃成分和氧化剂(一般为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化合的化学反应过程,在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并使燃烧产物的温度升高。其主要目的就是取得热量。从能量转换观点来看,生物质直燃是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加以利用

B/固体废弃物焚烧利用:固废焚烧利用是使固体废弃物在焚烧炉中充分燃烧,再将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通过供暖或者发电加以利用的一种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通过焚烧处理,能同时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气化

生物质气化是以生物质为原料,以氧气、水蒸气或氢气等作为气化剂(或称气化介质),在高温条件下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生物质中可燃的部分转化为可燃气的过程。气化的形式:使用气化介质,不使用气化介质

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基本应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供热、供气、发电和化学品合成。

A/生物质气化供热是指生物质经过气化炉气化后,生成的生物质燃气送各入下一级燃烧

器中燃烧,为终端用户提供热能。此类系统相对简单,热利用率较高。

B/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是指气化炉生产的生物质燃气,通过相应的配套设备,为居民提供炊事用气。

C/生物质气化合成化学品是指经气化炉生产的生物质燃气,经过一定的工艺合成为化学制品,目前主要包括合成甲醇、氨和二甲醚等。热解

生物质热解(又称热裂解或裂解)是指生物质在完全没有氧或缺氧条件下热降解,利用热能切断生物质大分子中的化学键,使之转变为低分子物质最终生成生物油、木炭和可燃气体的过程。

根据热解条件和产物的不同,生物质热解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烧炭,干馏,热解液化 直接液化

生物质的直接液化是把固体生物质在高压和一定温度下直接与氢气反应(加氢),转化为物理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液体燃料的热化学反应过程。

13,生物质生化转化的原理与方法

原理:依靠微生物或酶的作用,对生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出如乙醇氢,甲烷等液体或气体燃料

方法:(1)水解发酵法,采用各种含糖,淀粉,纤维素的农产品,农业副产物以及野生植物为原料,经过水解,发酵使双糖,多糖转化为单糖并最终转化为乙醇

(2)沼气发酵法,有机物质在一定水分,温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功能不同的各类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混合气体的生物化学过程

14,固体废弃物:指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半固体态废弃物

焚烧法:指将固体废弃物经分选装置分选,再输送至垃圾焚烧炉中焚烧,使其中可燃物质燃烧产生热量或发电的一种方法 焚烧固体废物的作用:

(1)固体废弃物的体积减少,质量减少(2)可以破坏其组织结构或杀灭细菌(3)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避免二次污染(4)同时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15能源植物:可以用作能源的植物,通常指那些可产生接近石油成分和可替代石油使用的产品的植物,以及富含油脂的植物 能源植物的分类:

(1)(2)(3)

燃料乙醇类能源植物 生物柴油类能源植物 生物制氢类能源植物

能源植物规模化种植的资源,生态问题

(1)

与农林争地,与粮油争地,消耗水资源,影响土壤肥力,增加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等(2)(3)(4)

植物加工成能源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环境污染问题 大规模收获生物量可能造成新的生态破坏问题

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还不能使众多的植物能源产品均具有成本上的优势(5)

发展能源植物产业方面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16,生物农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针对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一类农药制剂,或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性作用的农药制剂

17,生物基产品:是指以农、林、牧、渔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环境友好型化工产品,主要包括沼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塑料等。

生物基产品分为:

1.2.3.4.生物基能源

生物基化学品

生物基材料

.植物提取物

18,生物基产品开发策略:

1、面向原料

2、面向过程

3、面向产品

生物基产品过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1.生物基原料组分分离过程

2.生物基化学品转化过程

3.生物基材料转化过程

4.生物基能源转化过程 生物基产品的原料和生产特点: 2 3 4 原料组分多样性

产品转化途径的多样性 产品多样性

原料组成和产品设计

20,辅助能再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维持部分生物的生命(2)改善生物的生活环境

(3)改善生态系统中的各生物组分的比例关系

21,分析地球上物种消失的生态原理,地球上物种的大量消失对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影响

22,举例说明生物基产品加工生产的主要方法,及环境问题

23,如何从生物质原料的特性本质来辩证认识生物基产品的产业化前景 24,生物资源的生态功能维护作用

5.生物资源科学 篇五

【教学目的】

(1)通过发现人与其他生物存在哪些关系。

(2)通过调查发现生物资源的宝贵。

【教学重点】

能设计可以表现人与其他生物关系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写一份保护濒临灭绝生物的倡议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通过前几课的学习,例如第二课的植物博览会.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第五课细菌和病菌.第六课真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在哪些地方利用了生物资源?

师生活动:解答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共同构成生命世界,正是依赖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人类才能够生存。

二、人类与生物的关系: 生物的利用

1.师:设计图表,将人类与生物的关系表现出来(把表格写在科学记录本上)进行讨论

2.生:观察书中设计实例

师:提问图表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3.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并汇报

师:从31页的表格和图片其发到并看看哪个组的设计最能体现人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生:汇报完完成31页的设计并写在笔记本上。

4.阅读科学在线

三、生物资源的保护: 1.感受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

高等植物3万多种,木本植物7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1800种(爬行类300种,鸟类1100种哺乳动物40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10%,淡水鱼600种,海鱼1500种,占世界鱼类10%,还有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熊猫、金丝猴、银杏、珙桐

2.认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

已经灭绝:野马、高鼻羚羊、白臀叶猴、白鹤、黄腹角雉等10种 濒临灭绝:长臂猿、坡鹿、虎、白鳍豚、象等20种 许多贵重药材的药源也因为无计划采集枯竭:冬虫夏草 3.调查:当地有没有破坏生物资源的现象?(捕杀青蛙)4.设计保护生物资源的建议书。

四、布置作业:

6.初中生物课堂资源探析 篇六

一、观念是课程资源的核心

生物学的课程资源呈现出非常多样的状态, 通常将其按地域划分, 分为校内和校外资源, 校外资源又分为图书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馆藏资源, 网络资源, 乡土资源或社区资源等。可以说, 初中生物的课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但是无论如何, 课程资源的应用都有一个核心, 这个核心就是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课程资源观。所谓课程资源观, 即对课程资源的认识, 包括课程资源为什么服务, 为谁服务, 如何服务等问题, 不同教师的观念也许会有所不同, 但中心标准应该是一致的, 那就是, 教师所选择的课程资源, 能够辅助学生实现课程目标为目的。

例如, 《饮食与营养》一节, 需要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以达到了解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的目的, 本节所学的有糖类 (淀粉) 、脂肪、蛋白质, 以及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等成分。以鉴定淀粉为例, 可以使用米面制品、土豆、藕、地瓜等多种高淀粉含量的食物做实验, 如果教师在这一节课上安排的内容比较多, 而且认为演示实验就足以让学生清楚鉴别出食物是否含有淀粉, 他可能会选用上面任何一种或多种方便得到的食物, 并滴加碘酒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的变化。如果教师认为演示实验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得清楚, 他就会把实验操作的机会留给学生。还有的教师可能会认为将这个实验制作成动漫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他也许就只是采用多媒体演示而已。总之, 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决定着他如何上一节课, 也成为决定这一节课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我们一般都认为课程资源是被教师利用在教学中, 帮助学生展开或深入学习的外物, 很少有人会将教师自己也归为一种课程资源。其实, 教师不仅是一种课程资源, 还是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 因为教师处于其他课程资源通向教学的一个总汇合的位置上, 他管理着教学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他就像一个阀门, 制约着一切想要流入课堂的资源, 他将外界资源进行筛选、整合, 再结合自己已经内化了的知识能力, 组成了教学内容、环节、手段等, 他的整合行为是课程资源, 他自身所携带的已经内化了的知识储备也是课程资源, 因此说教师是课程资源最重要的一部分, 他具备课程资源的所有特点。

如果一位教师擅长制作课件, 那么他的课堂上就可能出现比较多的跨越时空的生物课件展示, 以其生动性来吸引学生, 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上下五千年, 纵横九万里的生物性状, 这是一种教学风格;如果一位教师热爱自然, 他可能会带领学生更多地穿越在自然生态园或者树林中, 直接观察动植物的真实状态, 以其直观性来触动学生,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家乡的可爱, 这是另一种教学风格。不管哪一种风格都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而不管哪一种风格都取决于教师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

三、教材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

也许有人会认为, 教材只不过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个工具, 只要能达到帮助学生学到相关知识的目的, 教材是可以任意改变的。在多期的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 笔者不止一次看到有教师提出这样的观点。但笔者并不敢完全苟同, 因为教材是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的, 其中包含了学生在本年龄段普遍的认知水平、人对自然的认识规律、新课程理念等多方面的隐性限制, 并不是任何一个教师随意编写的“教材”就可以替代的。当然, 不同学生的学情不一样, 不同教师的特长也不一样, 因此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又应当带有一定的灵活性, 尊重教材而不死用教材, 才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丢掉教材, 或者认为它可有可无。认识到这一点, 对教材的使用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范式, 在整合教学资源的时候, 一定要首先考虑教材, 围绕着教材, 选择其他的可补充的教学资源, 经过教师的整合和发挥, 引导学生走向教学目的。

此外, 学生、家长及其他人的想法, 都可以成为生物学科的课程资源, 既然生物课程资源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引导学生自己去开发是不是也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呢?既能站在教师的高度俯视学科内容, 又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并很容易将开发的结果回馈到生活中。在本文即将结束的时候, 我蓦然想到了这一点, 这种可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学生资源观, 给予我新的教学构想。

参考文献

[1]唐小平.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J].中学生物教学, 2002 (9) .

7.生物资源科学 篇七

关键词:生物;素质教育;科学素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通过生物课程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思想素质为首位

把握生物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利用生物学科教学的珍贵素材和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十分重要。通过介绍

DNA的功能、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等科学发展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能增强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通过介绍我国生物学成就、生物科技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资源危机,使学生“知国、爱国、报国”,增强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通过介绍可爱大熊猫、美丽银杉银杏、稀世珍禽朱鹮等,体现我国为拯救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世界人民宝贵财富所做的贡献,增强民族责任感。通过带领学生采集动、植物标本,分析生态环境,饲养动物、种植花草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品质。

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品德素质为重点

生物学科教学蕴含丰富的品德教育资源,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品德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素质教育。结合胚胎发育,来说明母亲的无私奉献,进行孝敬父母教育;结合通过生殖、发育和遗传实现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感恩父母;结合环境污染、食物污染、水源污染的治理,传授预防食物中毒以及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讲述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关系,渗透二者既矛盾又统一的观点;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这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身体素质为基本

在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经常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和进行冷水浴对皮肤的作用。了解骨骼生长的基础知识和体育锻炼对骨骼的影响,鼓励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参加体育

锻炼。了解体育锻炼影响心率和输出量,从根本上加强呼吸功能和提高防御能力。体育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机能,增强植物性神经支配的器官活动,使动作速度、灵敏性和耐力等有显著提高,对外界各种刺激的适应能力有显著改善,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了解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进行健康公民献血义务教育。结合细胞的分化说明细胞的全能性,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探讨细胞的衰老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激励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持续科学发展观。结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心理素质为取向

心理素质是人在先天性生理基础上,在个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决定人类智慧的并非“智商”,而是“情商”。生物学科教学中应及时挖掘心理素质的教育价值,处处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如,通过介绍“鲇鱼反应”知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自然选择”知识去启发学生如何把握黄金时间去塑造自己,使自己在不同价值取向中适者生存;通过细胞的生命历程,感知生命的伟大、人生的价值,提高抗挫折、抗压力的能力,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基因突变及育种工程教学,认识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了解遗传病的知识,更加关注科学发展与人类健康,增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教学,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深刻认识生命的奥秘,培养正确看待生命、善待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正确处理亲情关系,培养对家庭的良好情感,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总之,课堂教学不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上,而且还表现在兴趣、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和熏陶上。文化知识可以重新学习,而良好的人格却很难重新塑造,生物学科教学不能忽视心理品质的潜在影响。

五、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探究学习为着眼点

生物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而且还使学生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以及应用等能力,使学生着眼于严谨地完成中学所有的生物探究,获得一定的生物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促成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主动发展的过程中达到或超过大纲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参与育种、有害生物防治、生物净化技术、生物工程制药等生物探究活动,从环保的角度思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通过生物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科学,帮助学生体会生物科学与人类社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应注意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和

求真务实精神。从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以及教学方法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使标准规定的目标落到实处。

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实验教学为载体

通过实验教学明确实验目的,领会实验设计的思路,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学会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掌握生物实验操作、实验记录、生物绘图、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一系列实验操作技能,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要组织好各种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环境的实验条件和虚拟环境的模拟条件,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动手,有利于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和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师要重视定量实验,让学生在量的变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等科学素质。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安一中)

8.高中生物 植物资源分类素材 篇八

中国是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共计有植物种类3184属,27150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可作为资源开发利用的共2411种,约为全国植物种类的1/10。植物资源按用途可分为食用、药用、工业用、保护改造环境用和种植资源五大类:

食用植物资源

食用植物资源包括直接食用和间接食用的植物。可分为淀粉、糖类植物,蛋白质植物,油脂植物,维生素植物,饮料植物,食用香料色素植物,植物性饲料、饵料七种。其中淀粉、糖类植物是中国野生植物中较主要的种类,包括各种橡子、薯芋、蘑芋、蕨类、葛根、菱等,含糖及甜味植物包括龙眼、荔枝、柿、枣、罗汉果等;蛋白质植物包括叶蛋白、食用菌类、小球藻、四棱豆、派克豆等;全国现有含油量在15%以上的野生油料植物约1000种,其中含油量在20% 以上的有300种,能够食用的百余种,包括蝴蝶果、油瓜、榛子等;维生素植物包括猕猴桃、阳桃、沙棘、山楂、海棠等,多以野生为主;饮料植物包括茶叶、可可、咖啡以及一些地区性饮料植物,如白茶、菊花茶、金银花等;食用香料色素植物包括有传统食用色素如茜草、红花、姜黄等和传统调味香料如花椒、八角、桂皮等。植物性饲料、饵料包括大部分禾草类、豆科植物的枝叶果实,如各种野芭蕉、构树叶、高山栎等。

药用植物资源

中国现有药用植物11146种,可分为中草药和植物性农药两类。其中中药草植物达5000种以上,常用的约400种,如人参、杜仲、黄连、甘草等,有些已进行人工栽培和制造成药;植物性农药植物包括土农药植物,如除虫菊、冲天子、鱼藤等近500种,植物激素如露水草等,也可作为农药使用。

工业用植物资源

工业用植物资源包括木材、纤维、鞣科、芳香油、胶脂、工业用油脂及植物性染料七种。中国是少林国家且森林分布不均匀,木材资源较少,今后国家将大力发展泡桐、杉木、杨树等优良速生树种的种植;中国现有重要纤维植物190种,多为禾本科、鸢尾科、香蒲科、龙舌兰科、棕榈科等单子叶植物的杆叶及榆、桑、荨麻、木棉、等植物的根、茎、皮部或果实的棉毛,用于纺织业、造纸业和编织业;鞣料资源包括各种落叶松、云杉、铁杉等,它们含有丰富的单宁,可用于烤胶鞣革和制药;芳香油植物是提取香料、香精的主要原料,中国种子植物中约有60余科为含有芳香油的植物,包括木姜子、樟树、枫茅、香草等;植物胶资源包括富含橡胶、硬胶、树脂、水溶性聚糖胶等的植物,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料,包括各种松科、豆科、瓜儿豆、金合欢等;中国的工业用油脂植物资源中,含油量在 20%以上大约有300种,其中工业用油树种占50%以上,包括油桐、漆树、乌桕等,桐油、生漆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工业用植物性染料包括桑色素、苏木精、红木靛叶和姜黄等。

植物资源分类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中国是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共计有植物种类3184属,27150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可作为资源开发利用的共2411种,约为全国植物种类的1/10。植物资源按用途可分为食用、药用、工业用、保护改造环境用和种植资源五大类:

食用植物资源

食用植物资源包括直接食用和间接食用的植物。可分为淀粉、糖类植物,蛋白质植物,油脂植物,维生素植物,饮料植物,食用香料色素植物,植物性饲料、饵料七种。其中淀粉、糖类植物是中国野生植物中较主要的种类,包括各种橡子、薯芋、蘑芋、蕨类、葛根、菱等,含糖及甜味植物包括龙眼、荔枝、柿、枣、罗汉果等;蛋白质植物包括叶蛋白、食用菌类、小球藻、四棱豆、派克豆等;全国现有含油量在15%以上的野生油料植物约1000种,其中含油量在20% 以上的有300种,能够食用的百余种,包括蝴蝶果、油瓜、榛子等;维生素植物包括猕猴桃、阳桃、沙棘、山楂、海棠等,多以野生为主;饮料植物包括茶叶、可可、咖啡以及一些地区性饮料植物,如白茶、菊花茶、金银花等;食用香料色素植物包括有传统食用色素如茜草、红花、姜黄等和传统调味香料如花椒、八角、桂皮等。植物性饲料、饵料包括大部分禾草类、豆科植物的枝叶果实,如各种野芭蕉、构树叶、高山栎等。

药用植物资源

中国现有药用植物11146种,可分为中草药和植物性农药两类。其中中药草植物达5000种以上,常用的约400种,如人参、杜仲、黄连、甘草等,有些已进行人工栽培和制造成药;植物性农药植物包括土农药植物,如除虫菊、冲天子、鱼藤等近500种,植物激素如露水草等,也可作为农药使用。

工业用植物资源

工业用植物资源包括木材、纤维、鞣科、芳香油、胶脂、工业用油脂及植物性染料七种。中国是少林国家且森林分布不均匀,木材资源较少,今后国家将大力发展泡桐、杉木、杨树等优良速生树种的种植;中国现有重要纤维植物190种,多为禾本科、鸢尾科、香蒲科、龙舌兰科、棕榈科等单子叶植物的杆叶及榆、桑、荨麻、木棉、等植物的根、茎、皮部或果实的棉毛,用于纺织业、造纸业和编织业;鞣料资源包括各种落叶松、云杉、铁杉等,它们含有丰富的单宁,可用于烤胶鞣革和制药;芳香油植物是提取香料、香精的主要原料,中国种子植物中约有60余科为含有芳香油的植物,包括木姜子、樟树、枫茅、香草等;植物胶资源包括富含橡胶、硬胶、树脂、水溶性聚糖胶等的植物,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料,包括各种松科、豆科、瓜儿豆、金合欢等;中国的工业用油脂植物资源中,含油量在 20%以上大约有300种,其中工业用油树种占50%以上,包括油桐、漆树、乌桕等,桐油、生漆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工业用植物性染料包括桑色素、苏木精、红木靛叶和姜黄等。

用心

爱心

9.生物资源科学 篇九

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先自读课本5—6页,后依次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有:神创论、____________、化学起源说、特创论等。现得到公认的是化学起源说。

2、雷迪的实验就是一块肉不接触苍蝇,一块肉_____________.

结果:与苍蝇接触的肉上出现了______,不与苍蝇接触的肉上______________.

雷迪实验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迪实验的结论是:肉上产生的蛆与________有关,是_________产生的,产生的后代幼体。(_____不是自然发生的)。[知道?蛆是苍蝇的幼虫时期,苍蝇是由蛆发育成的,蛆又由受精卵发育的。]

雷迪的实验思想是:做_____个实验对照(对照实验),得出结论,证明问题。

3、现在来看,尼达姆的实验是成功 了还是失败了?_______________.

4、下述分析尼达姆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

失败的原因是:实验不严密、不严格,有未考虑到的因素,未真正达到将瓶中的营养液与微生物隔离开。(微生物很小,肉眼看不见,到处都有,空气中有,瓶壁内有,软木塞上有,羊肉汤煮沸时间短,里面有未被杀死的原来微生物等,所以他实验失败了,得出错误结论,而不是正确结论。)

5、下述关于巴斯德实验的叙述,正确吗?__________

巴斯德实验对比尼达姆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巴斯德做法达到了真正将瓶中的营养液与微生物隔离开了。

6、关于斯巴兰扎尼的实验

(1)、A与C对比得出的结论是:与__________有关。[瓶内肉汤污染与______________无关.](A、C瓶中煮沸时间短,都已含有未杀死微生物)

(2)、A与B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肉汤污染与____________无关.[而与___________有关。](有细菌通过软木塞进入瓶内肉汤。)

(3)、A与D能否形成对照,得出结论?___________,

有两个条件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怎样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4)、C与B能形成对照?__________

(5)、C与D能形成对照?__________结论是:污染与未污染与_____________有关。(煮沸时间短,原有微生物未被全杀死;煮沸时间长,微生物都被杀死。)

(6) 、B与D对照结论是:污染与未污染与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_____可能有微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则微生物无法通过。)

7、根据答案内容写出问题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赞同,因为(1)空气中本身含有微生物(空气中微生物自己繁殖出后代,不属于自然发生)。(2)存在不需要空气的微生物。

8、斯巴兰扎尼的实验是证明微生物是不是自然发生的。( )但他的实验设计中最好应允许肉汤接触空气,但空气必须是无菌的,不能带进去细菌。(做到这样的实验条件不容易想到,斯巴兰扎尼未做好)。巴斯德做的巧于斯巴兰扎尼吗?他是怎样做的?

(阅读课本8—10页,完成下面2题)

9、科学实验的`方法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0、池塘水中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充)实验设计的原则有:(1)科学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单一变量原则(4)可重复性(5)对照原则( 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等)(6)简便性

二、知难知易知重点:

1、知道题:______________2、基础题:______________3、重点题:_____________

3、难点题:_____________5、知识点总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完成作业:

1、雷迪通过实验回答了“蛆 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实验中,他考察的变量是( )

A、腐肉上是否有苍蝇 B、腐肉上是否有蛆 C、苍蝇是否与肉接触 D、蛆是否与肉接触

2、检验预测正确与否的最佳途径是( )

A、巧妙设计实验 B、观察 C、预期 D、讨论

3、为使观察结果表达得更加准确,可使用( )

A、测量 B、继续观察 C、设计实验 D、分析数据

4、巴斯德 在斯巴兰扎尼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鹅颈瓶实验”,其目的是( )

A、这种弯曲的“鹅颈”可以使肉汤与空气完全隔绝

B、这种带有弯曲细管的瓶是敞口的,空气可以进入,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阻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 C、证明污染物来自营养液

D、验证斯巴兰扎尼的实验结论,即只有在密闭情况下才能保持无菌

5、我国古代有“天地合气万物有生”“腐草为萤”和“蝉固朽木所化也”等说法,这契合了下列哪种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 )

A、神创论 B、特创论 C、化学起源说 D、自然发生说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观察必须如实反映所感知的事物,只有通过仪器观察,才可以得到精确结果

B、科学的测量应力求准确,因而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C、预测也可能出错,所以必须通过实验来检测预测的对错

D、运用数学的知识整理、归纳、分析数据,便于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

7、“自然发生说”的支持者是( )

A、雷迪 B、巴斯德 C、尼达姆 D、斯巴兰扎尼

8、使“自然发生说”首先产生动摇的是( )

A、雷迪 B、巴斯德 C、尼达姆 D、斯巴兰扎尼

9、彻底终结“自然发生说”的科学家是( )

A、雷迪 B、巴斯德 C、尼达姆 D、斯巴兰扎尼

10、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都需要实验加以解决,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必须遵循( )

A、单一变量原则 B、等量原则 C、对照原则 D、前三项均是

四、本课学习所思

1、2参考答案

一、自学导引

1、自然发生说 2、接触苍蝇 、蛆 、不出现蛆、蛆是从哪里来的? 苍蝇、苍蝇、蛆、2。

3、失败了 4、正确 5、正确 6、(1)密封还是塞上软木塞、煮沸时间 (2)煮沸时间、塞上软木塞 (3)不能 (4)不能 (5)能、煮沸时间(6)是否是塞上软木塞 还是密封、软木塞、密封 7、课本第7页分析题 8、正确、巴斯德实验巧妙,他的实验设计未隔绝空气,却成功地阻碍了空气中的细菌。他是将玻璃瓶颈拉成弯曲的鹅颈状,使外边的尘埃沉积在曲颈部而不致进入瓶中。9、观察、问题、假设、推论、实验、结论 10、变形虫、草履虫、眼虫、衣藻等。

三、课外作业

1C 2A 3A 4B 5D 6A 7C 8A 9B 10D

1、2参考答案

一、自学导引

1、自然发生说 2、接触苍蝇 、蛆 、不出现蛆、蛆是从哪里来的? 苍蝇、苍蝇、蛆、2。

3、失败了 4、正确 5、正确 6、(1)密封还是塞上软木塞、煮沸时间(2)煮沸时间、塞上软木塞 (3)不能 (4)不能 (5)能、煮沸时间(6)是否是塞上软木塞 还是密封、软木塞、密封 7、课本第7页分析题 8、正确、巴斯德实验巧妙,他的实验设计未隔绝空气,却成功地阻碍了空气中的细菌。他是将玻璃瓶颈拉成弯曲的鹅颈状,使外边的尘埃沉积在曲颈部而不致进入瓶中。9、观察、问题、假设、推论、实验、结论 10、变形虫、草履虫、眼虫、衣藻等。

三、课外作业

1C 2A 3A 4B 5D 6A 7C 8A 9B 10D

1、2参考答案

1、自然发生说 2、接触苍蝇 、蛆 、不出现蛆、蛆是从哪里来的? 苍蝇、苍蝇、蛆、2。

3、失败了 4、正确 5、正确 6、(1 )密封还是塞上软木塞、煮沸时间(2)煮沸时间、塞上软木塞 (3)不能 (4)不能 (5)能、煮沸时间(6)是否是塞上软木塞 还是密封、软木塞、密封 7、课本第7页分析题 8、正确、巴斯德实验巧妙,他的实验设计未隔绝空气,却成功地阻碍了空气中的细菌。他是将玻璃瓶颈拉成弯曲的鹅颈状,使外边的尘埃沉积在曲颈部而不致进 入瓶中。9、观察、问题、假设、推论、实验、结论 10、变形虫、草履虫、眼虫、衣藻等。

三、课外作业

10.生物资源科学 篇十

关键词:科学史教育 生物教学 生物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049-01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揭示了生物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很高的科学教育价值;同时介绍了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奋斗历程、曲折经历和成败得失,具有一定的人文教育价值。《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意发展三方面教育融合起来。本文举例说明了人教版生物教材科学史的部分内容,分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策略和意义。

1 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生物科学史举例

1.1 必修一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分别介绍了五位科学家所做的工作。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更新空气;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在1864年证明绿叶在光合作用中有淀粉的合成;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1939年进一步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而不是二氧化碳;随后美国科学家爱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探明了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光合作用历经300余年的艰苦探索才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

1.2 必修二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介绍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推断出S型细菌中有一种转化因子;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通过提纯和鉴定证明了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噬菌体最终确立了DNA是遗传物质;后来通过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科学家修正了遗传物质的范围把RNA也列入其中。DNA的发现过程有着严谨的实验方法和推论过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具有非常好的智育价值。

1.3 必修三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介绍发现生长素长达54年的艰苦探索。首先达尔文在19世纪末提出胚芽鞘尖端会产生某种刺激;詹森于1910年证明这种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1914年拜尔证明了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端分布不均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1928年温特证明这种刺激是化学物质;1946年科学家才从高等植物中提取出生长素吲哚乙酸。这节教学内容突出了科学发现中逻辑推理的思维法,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大有好处。

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策略

2.1 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趣味横生的科学逸事、舌枪唇箭的科学论争、催人泪下的科学事迹、鬼斧神工的科学方法、意蕴丛丛的科学疑案等都能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为课堂学习做好心理铺垫。如在学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之前介绍拉瓦锡等人对呼吸作用的研究,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新知识的引入做了背景材料的铺垫。如伴性遗传的学习可以插入红绿色盲发现的小故事,或者讲述英国皇室血友病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寻求答案。

2.2 作为课程探究的支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生物科学史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推论总结等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品质。如在学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让学生循着科学家的方法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同时渗透单一变量、同位素追踪等实验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的验证假设、设计排除实验。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时,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再用排除法一步步推论直到得到正确结论。

2.3 作为补充阅读的材料,加深学生记忆理解

人教版新课程教材“科学史话”、“资料分析”、“科学前沿”等栏目有很多科学史知识,也可向学生推荐与科学史相关的课外读物和网页作为扩展性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巩固新知识。如在学完细胞膜后,不知学生查阅2003年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对通道蛋白的研究资料,让学生接触科学的前沿。在学完遗传学知识后,让学生以生物科学史的顺序为线索,从孟德尔发现两个遗传定律,到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再到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引导学生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回顾遗传学知识体系,整理知识脉络,加深对遗传学知识的系统掌握。

2.4 作为课外活动的迁移,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教师可以引導学生开展基于生物科学史的各项课外活动,包括探究性实验、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如引导学生课后自行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相关材料撰写研究综述,或让学生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资料进行克隆技术方面的辩论。通过资料搜寻,学生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继续探讨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最新发展状况,深化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3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生物科学史教育的意义

3.1 利用科学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科学史大多具有故事性,如孟德尔发现豌豆的遗传规律、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等,每项科学成果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教学中以故事作导入或在枯燥的学习中插入有趣的故事,能激发学习兴趣,减少大脑疲劳,提高课堂效率。

3.2 再现知识的探究过程,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通过科学史中对一些经典实验和逻辑分析的再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有效避免强制灌输和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变死记硬背为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3.3 讲述生物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每个科学家迈出的一小步才逐渐汇聚成人类科学的一大步,中学教学中引入科学家生平事迹,对青年学生是一种情感教育,科学家人格魅力、科学精神和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有启发与感召的功能,也有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岳仓锁.浅议生物科学史在生物学教学中价值[J].科学教育,2009(1):81~82.

[2] 徐江平.让生物科学史教育渗透于教学之中[J].生物学通报,2010(11):24~27.

[3] 卢悟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

11.生物资源科学 篇十一

一、生物学史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大大增加了生物学史方面的内容,使新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色盲遗传时,新教材上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和第一个被发现是色盲的人是同一个人———道尔顿,这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时就轻松地突破了这一难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如青霉素的发现、进化论的提出、沃森和克里克创立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多莉”羊的克隆成功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等,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教学中以故事作导入或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插入一个感人的故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大脑和解除疲劳,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生物学史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科学习惯。

例如,新教材在讲述生物进化时,在对达尔文做简单介绍时指出:在18世纪到19世纪,上帝创造世界、上帝造人的思想占着统治地位,达尔文一开始也是一个虔诚的神的信徒,是“神创论”的坚定维护者和宣传者。但是,在有幸随英国勘探船“贝格尔”号做了8年环球考察过程中,他发现很多自然现象和科学事实与“神创论”的思想是不相符合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于是,他对“神创论”思想产生了怀疑,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悉心研究,逐渐地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观点,并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的观点,后被马克思认为是19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之一。生物书通过这一科学史的介绍,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很多重大的科学现象,就是从身边发现的,从生活中发现的,而它的发现更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深入地观察与思考;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从生活中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生物科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新教材在讲述生长素的发现时,重点地介绍了学生熟知的三位科学家:达尔文、温特和郭葛,以及他们发现生长素过程中所设计的巧妙实验。其实验过程大致如下:(1)用两株带胚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一株在光下生长,另一株在黑暗处生长。(2)切去尖端,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发现,植株既不生长又不弯曲。实验做到这里,通过(1)(2)对比,科学家就推测:可能是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是这种物质引起植物的生长和弯曲。为了验证推测是否正确,科学家紧接着设计了如下的巧妙实验:(3)将放在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儿放置在切去尖端的燕麦幼苗顶端的一侧,一段时间后,它恢复了生长,并弯向了放置琼脂块儿的另一侧。而将没有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儿作为对照,重复该步实验,则植株既不生长又不弯曲。这一巧妙的设计,科学地、严密地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能够产生促使植物生长的物质,并为最终发现生长素奠定了基础。

这一科学史的讲述,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地运用这些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生物科学史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的能力。

例如,新教材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中增设了酶的发现的教学要点,分别解释了五位科学家所作的贡献和相关的科学实验。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研究使科学家们普遍地认为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但是,历史的快车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生物的某些RNA也具有催化功能,从而使人们普遍认识到我们以前对酶的本质的认识是片面的。因此,在新教材中,对酶的定义由原来的“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改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通过这一科学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科学家对酶的本质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入和不断修正的,而且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科学的发展,还会有新的种类的酶被发现,使学生牢固树立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的思想。

五、生物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新教材在很多地方提到了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了我们国家在生物学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先进行列,有很多重大的科学成就甚至是独领风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荣誉感。例如,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82年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运RNA;素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院士及其合作者创立的水稻二系杂交法令世界刮目相看。而此时,他正向水稻的一系杂交最后获得成功而不懈地努力着;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中,我国承担了1%的研究计划,是加入该计划中唯一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它不仅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该高科技领域的垄断,而且使世界充分地认识到了中国,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中的影响力。

上一篇:学习能力测评系统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煤矿工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