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共15篇)
1.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一
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一、“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兴趣是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统计数据显示,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这除了教材过于庞杂、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
刚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讲述历史典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实践证明,在一开始就历史科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
二、“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以身作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保证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这是北师大的校训,它告诉教育工作者,学识丰富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而品行端正、为人师表则是赢得学生尊敬、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很多事情教师喊破嗓子,却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事实证明,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少不了言传,更少不了身教。
教师也有自己不懂甚至错误的地方,但如何对待自己的失误则关系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品质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好几次出现了自己讲错、说错的地方,它们或者被细心的学生发现并质疑,或者事后被自己察觉,但我都没有加以掩饰,更没有将错就错,而是及时承认、及时纠正。这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威信在学生面前受到损害,学生反而更愿意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提出来,这更有利于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二
1. 学校因素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 很多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反思性教学的氛围, 很多反思仅仅是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尤其是历史这样的科目, 地位相对低下, 学生投入历史学习的精力有限打击了教师反思的热情。旧有的评价体制并未完全转变, 为了应付高考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反思。
2. 反思性教学自身的弱点
第一, 教师对教学实践合理性没有全面的认识, 反思性教学的评价标准尚不完善, 这给合理评价与正确掌握反思性教学带来困难。第二, 反思性教学不否定操作性教学, 但其过多地依赖常规性, 没有创造出较多的独特的教学策略, 使得自己的风格没有全面展示出来。第三, 反思性教学更多的是“揭短”“纠偏”, 容易使一些教师产生畏难情绪。
3. 教师自身的因素
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要求教师持之以恒。这对教师的意志、精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很多教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特别是历史教师的地位相对低下, 历史学科被打入“冷宫”打击了教师反思的热情。教师没有深入掌握反思性教学理论, 不能运用多样的反思方法, 也会影响反思性教学。教师之间由竞争引发的各自为政的状态也会影响教学反思的开展。
二、开展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建议
1. 改善教学环境
校园的文化环境对反思性教学的开展起到重大作用, 在一个充满反思氛围的学校中, 自然而然的大家都能有反思的意识和行为。要创设有利于反思的校园文化首先需要领导自身起带头作用, 善于反思、勤于反思, 起好榜样示范作用。其次要采取一些鼓励性的措施, 支持教师进行反思, 改变评价体系, 缓解教师之间激烈的竞争和紧张的关系, 使同事之间能够加强交流, 通过同事来反思, 这是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
2. 从实践出发明确问题
从历史教师本身来说, 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基本的素质之一, 在实践中要善于反思, 发现问题。例如, 在教授“民主”这个概念的时候, 有时学生无法真正理解, 尤其是无法弄清古代的民主和今天的民主有什么区别, 其他很多生涩的概念学生也难以理解, 例如: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等政体有何区别?差额选举制、比例代表制又是什么含义?如果学生不理解的话, 就很难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所以如何使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把握现代与历史异同, 成为教师备课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道德感。只有具备问题意识和道德感的教师才能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 从中发现问题, 并围绕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将“学会学习”和“学会教学”结合起来, 向学者型教师迈进。
3. 在反思性的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
反思性教学的“反思”, 不应该仅仅是内隐的思维活动, 更应该是外显的实践活动。教学是具有实践性的, 只有在实践中采取反思性教学, 并不断地监控教学, 发现证实或证伪假设的材料, 使假设在各个环节中都得到检验;要仔细观察, 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新情况, 并采取变通的措施, 才能促进教学实践更加科学地开展。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讲,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很多, 而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上要注意不要出现松散跑题现象。要时刻关注学生, 对学生的注意力情况进行反思和调控。一旦发现学生有注意力分散的情况, 可适时地调整教学进度, 采取富有吸引力的手段, 来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反思和调控课堂情况变化的同时, 根据变化及时地调整课时计划。
4. 反思性的教学评价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 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 对前两个环节进行评价。主要反思以下问题: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原因何在?有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何在?有何失败之处?这样, 才能在教学中扬长避短。课后反思的方法很多, 可以请同事听课, 课后进行讨论指出优缺点;也可以通过录像, 课后回顾发现问题并直接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与同事探讨;或者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寻找答案;还可以在网络上发帖子寻求更多帮助;可以通过同学生交流, 从他们的感受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可以通过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高与否来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刘志坚, 苏新友.试析反思性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
[2]谢慧.开展反思性教学提高历史教师素质[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2 (3) .
3.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 农村普通高中 历史教学 反思 对策
随着新一轮教学课程的改革,农村高中教学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发展,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带动下,都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在历史教学中,课堂互动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新课改后的一年内,我国农村普通高中的教学现状发生了变化,从老师到学生,学习已经成为生涯中的重要部分,但是,仍旧有部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观念与学习动力上稍有欠缺,要想真正落实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解决此类问题成为关键。
一、对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思
(一)对农村历史教学老师教学观念的反思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要想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会改变,虽然农村高中教学设备落后,但是,如果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观念,同样会提高课堂效益、学生学习的兴趣。但现实生活中,部分历史教学教师对新课标下的教学观念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目的主要在与考试,因此,他们授课的方式依旧以教材参考为主,并没有向学生讲解历史内容。[1]要知道,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除了让学生在应试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以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课程意识、问题意识。但是,现如今,农村高中历史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以灌注知识为主,在学生的死记硬背下对教材内容进行记忆,因此,在这样的教学观念里,学生的思维被束缚,成为学习过程中的被动者。
(二)对农村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
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绩,除了教师的优秀教学以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往往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事半功倍,但是,农村高中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家长督促努力学习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并且在学习中所涉及的知识范围窄,课堂表现不够活跃。农村学生对学习的基本要求便是努力学习,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这种情况,对学生而言,在限制他们思维的同时,也束缚了他们学习外界知识的意识,很多时候,当历史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问题,学生基本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回答。而新课标下,对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要学会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并对此适应,只有如此,才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自身的潜能。
二、提高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通过对上述我国农村历史教学的反思,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理念是现如今农村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我国农村历史教学的水平,就要从各个方面对此进行引导,其中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历史教学以课程实施为核心,以教学为途径,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农村高中教学设备落后,教师可以简单设计关于历史学习的情节,为学生讲述关于历史的典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诱导学生对此进行学习。再者而言,教师要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可以把不同层次的知识进行分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讲课,解答问题,这样并会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现如今,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农村普通高中基本都具备多媒体教学的水平,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一方面,教师利用网络知识收集历史案例、历史资料等,在课堂中进行播放,这样,可以让学生融入历史情境之中,对历史有所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路线,把历史地图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事件发生的本质与动态,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2]并且,在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中,教师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可以利用图表等方式进行总结、分析,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对知识点进行了解,从而加深印象。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关乎历史成绩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适合自身要求的学习方式,才能对事件深刻记忆,对内容进行了解。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要积极回答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进行有效的互动,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以理解为主,杜绝死记硬背为主要学习内容,要想在考试中获取优异的成绩,就要在结合课本内容的同时,对历史事件以及历史背景、历史内容进行理解,并且还要阅读课外书籍,了解历史发展现状,对我国历史人物进行概括,只有如此,才能摆脱机械学习的束缚,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在新课标的实施下,我国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迈入了新的台阶,在积极适应其要求中,仍旧有部分教师与学生对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与学习理念没有深刻认识,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就陷入泥潭之中,只有从各个方面进行解决,才会保证我国普通高中历史教学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玉胜.农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及对策[J]. 学周刊,2011(4).
4.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四
历史组:龙治敏
我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施新课程的理念、精神?如何评价?如何实施?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相信将来我的工作任务更重,挑战更多。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寻求对策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一、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针对普及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将教材内容的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二、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过去一学年来,教学时,我注意利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形成一个知识网,让学生能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首先,我要选取那些最实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选择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实可信,能够逐步展开并深化和升华主题,增强表达效果。其次,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乐学爱听。
三、常规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变成问题
在学科教学、师生交往中有很多“困惑”。如“我反复讲了好几遍他为什么还不会?”、“为什么学习不好的学生学习习惯都差?”、“为什么学生对涉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普遍感到困难?”等等,面对这些“困惑”我们只是说说议议,很少去深入地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也就是说我们缺少问题意识。我准备在新学期将问题细化,注重平时积累,着手解决,具体成文。
四、结合学生的实际,将知识整合。
在教学中,我往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将课本知识重新组织,整合,使学生思路清晰,通俗易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五
有许多学生对历史朝代不甚清楚,所以需要教师再次呈现古代中国的发展线索:
公元前21世纪前:原始社会
约公元前20xx-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公元前475-1840年封建社会:
战国、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时期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以此让学生明白经济的发展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把握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的线索脉络。让学生课前阅读,做好预习,再上课,效果就会好多了。
★ 高中历史教学总结反思
★ 高中历史成绩低教学反思
★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中历史研修反思总结
★ 高中历史怎么学
★ 农村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 高中历史教学组教研计划
★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 高中历史知识点
6.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篇六
兴华中学政治组:冯振华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阅历+反思=成长”。教师经常不停地进行教学反思,驾驭课堂的才干就会不时提高,后续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合理,学生的自动生成就会不时取代主动接受,就会取得越来越理想的教学效果。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际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结合多年的尝试,要把最新的时政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树立社会责任感。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鲜明白的道理,学生却不能真正体会。一般情况下我都采取链式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来弄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当讲到“我国经济发展遇到资金困难”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处置”的疑问,学生通过剖析其中的道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但是听了赵平老师的课后,我觉得我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还不算广,有一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我的课堂上依然缺少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
政治课的学科特点要求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如果仅限于课堂学习而不在课下及时温习就会很快遗忘,下节课就会出现知识衔接不上的情况,所以政治课的记忆落实很重要。而现实情况又是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在课下完成有次的记忆及复习„„听了赵老师的课后,依据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这样去做:
第一,在原有的备课讲课的基础上继续下大功夫,争取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在课堂上可以节省时间,以便给学生在课堂上留下时间趁热打铁,记忆刚刚学过的内容;抓好课前提问。每个班的政治两节课距离两天左右,所以每堂课前的温习很重要,我在每节课前精心准备检测题,上课前用投影仪打出来,让同窗们照着温习。这样通过上课和温习两个环节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点的记忆。
7.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七
一、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人是在不断认识自我中成长的,作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时代的必然,也是个人学识成长的必然。
(一)教学反思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里就出现了两个概念:“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新课改需要我们成为后者。正如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所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教师,教了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他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用心”的教师,在“用心”中成长。“用心”即“反思”。
新课改之前教师大都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有些教师只在教材上勾画所谓的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课显得枯燥无味。新课改以后,教学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要求教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中,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二)教学反思是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
现在的高中生成长在信息时代,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很强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这样,给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历史课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许多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教学反思的几种方式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教师备课时应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课时安排等教学环节进行合理性思考。如:教学《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Ⅱ)第4课]一课前,对课标进行反思。课标的内容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按课标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讲授,而人民版教材却没有相关内容,究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更合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目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已遭到了学术界普遍质疑。虽然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一字不提,况且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讲不行,关键是如何讲的问题。如果讲得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若是给学生一个定论更有悖于科学性原则。鉴于上述情况,在备课时一方面补充了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也简单介绍了学术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既贯彻了课标要求,也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以便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介绍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其他版本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都将列强侵华史与中国军民抗争史同时介绍。人民版之所以另辟蹊径,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单独拉出来,专门设置一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突出课标关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题。在备课时,我基本沿袭了教材的这一思路,而没有把两课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在讲授第一课时,学生都能按时间顺序掌握列强侵华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课时,我却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法战争”(第1课中的内容) 发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第2课中的内容)之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没有到位。怎么办?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时立即调整教学进度,先给学生补习初中历史,等他们形成必要的时间概念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调控却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
(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是反思性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归因、总结评价、寻找差距,可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今、未来的教学活动。承前所述,上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后,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效果进行反思。
1.如何解决教学进度与课时不足的矛盾。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初中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怎么办?能不能挖掘隐性课时呢?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事先解决上课时的“拦路虎”,到授课时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时,预习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这也是反思性教学目的——两个“学会”的具体体现。这样看来,设计一份既科学又经济的预习提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提纲:(1) 按时间顺序列举列强侵华的事件及其后果?(2)针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3)将列强侵华事件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一一对应起来。(4)在课本中找出中国军民反抗斗争的典型事件。这份预习提纲能否奏效,还有待于下一节课的验证。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标。在授课过程中,我侧重史实讲解,忽视了情感渗透,这堂课本应该上得生动感人,结果却变成了简单史实的罗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如下措施:(1)采取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上课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2)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选取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事例都具有特有含义。“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地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壮丽诗篇。上课应选择典型事件,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面对着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3)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讲授中国军民抗争时,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想,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这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再加上学生讨论持续时间过长,教学进度再次被延误。这些问题又将成为反思性教学的新起点,反思性教学就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推动教学日趋合理的。
8.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性教学实践措施 篇八
关键词: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88-01
教学过程师生双边的活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个老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更要求老师不断的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及模式进行更新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学效果。
一、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顾名思义,反思就是自我的反省,也可以说是对自己思维的一种批判,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冕”,而反思性教学就是指老师对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教学活动、学生的课堂反应等等)进行分析和思考。这种反思性教学的行为不仅可以及时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而且也可以煅炼学生们的逆向思维的能力,使历史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一个真正好的历史老师,一定要勇于反思、善于反思,在反思中让教学质量不断的提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高中历史如何做好反思性教学
1、做好课前的反思
学生课前预习,老师课前备课,这应该是所有的学校一直以来不变的规则,常言说的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老师的备课工作也就是课前的计划,即课前的反思,是为整个历史教学提前做好准备,给历史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进行提前的预测和预防,给有效的教学成果提供有力的保障。课前反思的内容有很多,包括教学的理念、教材的内容、各个阶段的重点和难点等等,这些都需要老师进行反思后再去决定用哪种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历史教学课堂变得活跃而有序。比如说,在高三的历史课程中有一章是“开辟新航路”,历史老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在上课前就用问题探究的方法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仔细、认真的看视频,然后找不同,让学生们通过观看欧洲15世纪和16世纪的两幅地图来发现问题,然后自己提出问题来,再去引导学生进入主题,说出为什么会开辟新航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开辟新航路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会去自主、自发的去教材中寻找答案,总结原因,分析问题,从而煅炼了学生们的观察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质量。
2、做好课中的引导
基于高中生们思维活跃、好动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些青少年们的思想意识,虽然历史老师辛苦的在课前做好了各种反思,课上还是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突发性事件,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不再象中小学生那么的单纯,他们具有叛逆的心理,老师课前所设计好的问题及课程讲解,他们也许根本不关心,而且时不时还会给老师提出一些偏僻或被老师忽略的知识点,而这时如果老师不能给予合理的解答,就会打击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于对老师会怀有某种偏见,从而影响到历史教学的效果。另外,学生们的心理都是不一样的,也许历史老师设计的这节课对这个班级适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下一届的学生就不一定能接受,引不起共鸣,所以老师一定要根据各个班级学生们的特点来设计课程,进行反思。教学反思的内容还包括根据学生的需要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时间、调整教学计划,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融入课堂,创造一个融洽、和谐又活跃、高效的课堂的氛围。
3、加强课后的总结
课后的总结与反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前车之鉴,只有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总体的回顾,从中发现不足与需要改进之处,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例如,一位历史老师在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一章节时,设计了许多的环节,准备了一系列的问题,一大堆的资料,还留出了一点时间给学生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很是完美,一定能收到最大的效果,但一堂课下来,仍发现了很多没有想到的问题,因为老师一直在提问,一直在摆事实、讲道理,而到了学生们互相讨论的环节,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还是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太强,教学内容安排的太满、太多,整个课堂都是老师在往学生们的脑袋里灌输,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消化、吸收,所以也就没有自己的观点去发挥、讨论。这就是老师课后需要反思的地方,因为老师现在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主见的高中学生,完全可以大胆的把课堂交给他们,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思维放的开,才能自由的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想法,才能推进有效教学、强化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之,高中历史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它不是主要的学科,没有引起学生们足够的重视,所以要想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让学生们对历史感兴趣,历史老师必须要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行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学生们的积极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何晓东.试论反思性教学策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论文 篇九
新课程与旧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旧教材以时间顺序为体系,而新课程是以专题形式为体系的;再者,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也有很大的差异,初中教学侧重于基本历史史实的讲述,而高中则侧重于能力的培养,要在一些史实中归纳、分析出历史事件的实质,从而得出某些道理。这样,新课程与旧教材有如此的差异,对没有接触过新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是极其必要的,否则很难讲好新课程。因此必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二、教研
由于新课程在内容上不同于旧教材,教学上初高中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评课议课,争取课堂教学方式上的突破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因此必须注重教研活动,包括教研组每周一节的教研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
三、认识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需要以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任务作为其基础。
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学校、教师都对初中历史教学不够重视,造成初上高中的新生历史基础几乎等于零,高一学生几乎对初中历史知识一无所知的现象。这就给新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一方面,教师对教材的教学内容的拓展很难把握,尚处于摸索阶段。另一方面,教学进度很难提上去,详说颇费时间,略讲又等于没讲(学生没有基本的历史知识,就不能掌握理论性很强的新课程知识)。因为新教材都是以前旧教材的高度浓缩,一节的知识几乎覆盖了旧教材的半本书。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对新课程教学有新的认识和宏观的了解,要从客观上把握教学的度。
总之,新课程确定了专题型的教学体系,课程结构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写体系,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也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但是,尽管新课程设计的专题型教学体系不错,但对没有历史知识基础的高一新生来讲是难于掌握的。作为历史教师,专题学习(复习)应该是在系统知识基本掌握的前提下进行,旧教材是在高三才开始进行专题复习。现在让毫无历史基础的高一新生学习专题,无异给老师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10.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反思 篇十
历史学不仅是人文科学与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而且还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历史教育所要给学生的有两样东西:知性与德性。所谓知性,就是给学生以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作为他们今后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必要的历史资源。这就一方面要求历史教学必须具有历史知识的准确性与系统性,这与史料史实有关;另一方面要求历史教育必须在总体认识与全局把握上具有深刻性与内在逻辑性,这与历史观有关。所谓德性,就是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赖以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让他们崇尚真善美,这与历史教育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一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看法,既是历史研究的指南,也可以说是史学的灵魂。历史研究,说到底,就是对历史的总体进行解释。在史学研究中,历史的总体起着类似自然科学中理论(或规律)的作用。重构历史的总体,并对其进行解释,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历史观在其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主导作用。
历史教育,不仅要将基本历史知识教给学生,更关键的要把对历史总体的解释方法教会学生。这两个环节,就好比那个点铁成金的著名故事中金子与指头的关系。对历史总体的解释中,虽然也有方法论的因素,但历史观的指导却更为关键。部颁《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足见历史观是历史教学的核心所在。历史教育中的历史观,在当今时代,有这么几点尤其值得重视。唯物史观,对于历史学的建设至关重要,但仍有一个完整准确理其全部内涵的问题。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有过经典的表述。马克思去世后,针对论敌指责其为“经济决定论”,恩格斯在不同场合进行过补充:一方面,对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既强调经济状况是基础,也强调思想意识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另一方面,阐述历史发展是众多人的单个意志所形成的合力所决定的,而合力是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造成的。正如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对一切社会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然而,在历史教育中应该克服一种倾向,那就是把唯物史观视为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万应灵药,并取代具体而艰苦的史学分析与研究。唯物史观也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发展与提高。它必然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实践而发展。唯物史观是开放的体系。这种开放,一方面是纵向的,可以汲取前代史学的理论之长与实践之长;另一方面是横向的,一是移植其他学科可为史学研究之用的理论与方法,一是借鉴其他史学流派的理论、观点与方法来丰富自己。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实际上涉及所谓规律性问题。但具体的历史总是以其特殊性展开的,大到整个历史的某个过程,小到个别具体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无不是独具个性、异彩纷呈的,都是黑格尔所说的独特的“这一个”。以往的历史教育,过份强调规律性与一般性,现在看来,应该更多关注历史对象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无论历史研究,还是历史教学,主要应该致力于特殊性的阐明,否则必然导致历史的乏味与空洞。为了在历史教学中把握好历史的统一性与独特性的辨证关系,不妨相对淡化历史发展的一般性或规律性,而努力说明其中的特殊性。尤其应该体贴入微地抉发其因果性,原因与结果是任何事物之间最普遍,也是最根本的联系。历史解释中的因果性,既是具有客观性的范畴,因为它是对事物客观联系的的一种表述;同时也是蕴涵主观性的范畴,因为它毕竟是认识主体带有主观意识的一种解释。在历史学里,过于强调规律性,往往会陷入决定论的困境。在当代历史哲学中,对历史决定论持否定态度的大有人在。例如,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任何一种决定论,不论它被当作自然统一性原理或者被当作普遍因果性规律,都不能被认为是科学方法的必要前提。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与决定论相对照的概念,也是充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创造性的具体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参与历史的人都在参与了历史的选择,尽管有的是主动的选择,有的是被动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表現为个人、集团、党派、阶级、民族、国家等不同层次,最后形成历史选择的总合力。在把握历史选择性时,应该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关系。历史的选择性里有历史偶然性的表现,而说到历史的必然性,也并不完全等同于不可避免性。重视历史的选择性,其最大意义在于,有利于阐述人作为历史主体的作用,避免把历史的必然性曲解为历史宿命论与不作为主义。二是历史的进步与倒退之间的关系。以往历史教育一味强调历史是进步的,前途是光明的。这种史观容易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历史进程抱着盲目乐观的单向思维,既不符合逆向思维的思想方法,也会对可能出现的历史逆流放松警觉性,削弱人在历史参与中的选择性。让学生明白,在历史发展中完全可能出现倒退与逆转,产生人类不愿看到的黑暗与浩劫,正是有助于人作为历史参与者在历史选择性中作出理性思考。三是历史合力与个人作用之间的关系。历史发展的合力系统,是恩格斯对历史动力的经典阐述,这种合力中既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所构成的基本动力的作用,也有与其相联系的其他因素的合力作用,例如意识形态的强大反作用力,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等等。历史合力模式,既把历史上大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正负作用包涵其中,也把每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对历史的选择性囊括其内,凸显了每个历史参与者在历史选择性上的主体作用,彰显了每个人独有的主体价值。在高中历史教育中,是否传达一种正确的历史观,比起是否传授准确的历史知识更为重要。但有的历史教材折射出来的历史观令人堪忧,其主要表現就是搞笑逗乐,轻佻侮慢。为改变历史课的“枯燥”,当然应该重视讲课艺术,努力讲得好听、耐听,但决不能为了趣味而没有品位,为了通俗而流于恶俗。倘若学生接受这种轻佻侮慢的历史观,在他们今后理解把握历史与参与创造历史时,都会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戏谑态度,这对他们人格的培养与我们民族的明天都是有害无益的。
二、、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
11.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的反思 篇十一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反思不足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教案“按部就班”上课,他们认为历史课上要尊重课本、尊重历史,所以对教材、教案深信不疑,更别提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教学的连贯性、教学失误进行反思了。课堂上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对于自身的实践方式和情境,立足于自我以外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教师的反思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堂课知识点。教学过程开始以后,教师要充分关注反馈信息,即兴反思,对教学行为及时做出调整,比如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增加举例、提问、讨论时问。课堂教学情况的可变性和偶发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即时性。对于偶发事件,一部分可由教师及时做出处理,但涉及教学技能和艺术的部分,教师临时处理不尽完善,则需要教师在课下进一步探讨。
反思有利于教师以及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以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实施“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即教师不断探究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是特定教学主体造成的个别问题,也可以是不同教学主体面临的普遍问题。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勇于接受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挑战,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生成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以后,历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越来越具有挑战性。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引导学生走上自主探究的道路,让学生自己发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
二、课堂教学中缺少学生的自主参与
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另外一个不足就是缺少学生的自主参与。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三个方面造成的:1.教师定势思维。他们认为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学生要做的就是记住那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没有必要参与教学过程。2.目前的教学组织形式导致学生自主参与缺失,大多数教师会预先设计课堂教学的进度,在教学中,他们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3.课堂交往中教师的垄断性使师生之间的交往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交往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从当前历史课堂上教师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机会的角度来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三多三少”上:接受学习的机会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少;全班统一学习的机会多,学生个人独立学习的机会少;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多,水平低的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少。
只有教师与学生全身心参与并且多向互动的教学才是可感、可见、可说明、可理解的教学。学生参与教学,可以表现为与教师一道参与目标的制定、内容与方法的选择。自主参与使教学过程充满了学生的智慧以及学生的理解、思维、观察、体验、比较等内发性行为以及合作、分享、倾听、操作等外发性行为。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转换教师的角色,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教学。老师的职责应该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满足学生在教学中的需要心理,提高其参与意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却忽视了学生兴趣发生的关键,即学生的需要。柏拉图认为,社会起源于人的需要。人的一切行为的动力都源于他们的需要,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也应建立在满足或发展学生在教学中各种需要的基础上。
三、课堂教学缺少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原因主要有:1.教学理念落后。如有的教师以高考和会考为目标,以传授历史知识为唯一任务,忽视对学生能力、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学科能力不强。部分教师对历史学科特点把握不全面,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性。3.心理学素养差。部分教师不了解高中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整个历史教学活动的核心,历史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了解和掌握历史学习中分析、综合、归纳的策略。从历史学科思维的特征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的具体情况,把重点放在探讨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1.具备历史形象思维是重构、形成历史表象的必要条件。历史的形象思维是以尽可能具体的、正确的、完整的历史材料为基本依据,通过适当的心理活动,在大脑中构建历史的本来面貌,使那些从未直接接触过的、已经消失了的历史事实在头脑中再现。教师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尽可能多地捕捉形象材料;运用生动的语言;运用直观教具。2.逻辑思维或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所不同,不是直接用具体的形象进行思维,而是用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理论等进行思维。历史的逻辑思维是在感知历史事实、形成历史表象的基础上,以抽象的历史概念为运用形式,以认识历史的本质为目的的思维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历史思维的核心,它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联系法、比较法等。
四、课堂教学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12.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十二
关键词:大众传媒,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 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有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 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等;电子媒介有广播、影视、互联网络等。从教学上来看,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教育载体, 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 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获取新知识。
一、印刷媒介对历史教学的促进作用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设置了九个学习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 以专题式和中外历史合编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新体系。高中历史教学重点在于解读历史概念、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相关历史问题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对于历史教师而言, 查找历史资料十分重要, 因此反映某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的报纸杂志作为一种历史资料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适合师生课外使用的报纸杂志更是多种多样, 如杂志《人物》、《环球》等, 这些能够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 进一步深化所学内容, 拓宽师生的视野, 而像《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之类的杂志更是深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 其中有各地教师对于历史课改进展的分析, 课改出现的问题, 相应的解决对策, 以及教学上的指导, 是很好的教学参考。
二、电子媒介对历史教学的促进
历史教学与大众传媒的结合, 迎合了历史学科的特性。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大众传媒广泛应用于历史的实际教学中, 在具体的教学中,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
历史学科的重要特征是历史无法再现和重演。但信息技术应用可以使学生快速、便捷地看到大量与历史内容相关的音像、图片等材料, 最大限度复原历史的原貌, “再现”历史过程, 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热情。历史学科跨越古今, 信息广博, 但教材编写相对简单, 历史教师往往感觉力不从心, 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将大量的课外资料引入到教学中, 以弥补课内知识的不足。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一书、一板、一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 更重要的是有效地节省了时间, 扩大了教学容量, 加快了课堂节奏课堂容量。
多媒体课件不能仅仅是书本的搬家、讲稿的翻版。教师首先要切实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 在选取材料时, 要坚持宁精勿滥的原则, 控制传递信息的量。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和大容量, 拼命地搜集和堆积资料, 一堂课下来, 教学内容可谓丰富, 但重难点没有突破, 拼命追求大容量却导致了低效益。
教师制作课件要采取灵活的方式, 不可以千篇一律。历史教师除了会使用Power Point外, 还应使用Photoshop, Flash, FrontPage等实用软件, 因为Power Point只能进行静态的演示, 而无法将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动态化。灵活应用多种教学软件, 可以帮助历史教师更加游刃有余地整合教学资源, 设计教学内容。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固然有着常规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但一定要坚持好适度的原则, 避免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 不能替代教师主导课堂, 泛滥的教学辅助资源反而会喧宾夺主, 冲淡课程重点。一节课如果全部被课件取而代之, 影视剪辑、五彩纷呈的表格和图解虽满足了学生视觉的享受, 调动了学生的兴奋点, 活跃了课堂气氛, 但随之也淡化了课堂的严肃性与整合性。再说滥用多媒体课件, 让过度的文字资料、图形图像、音频视频, 艳丽的色彩同时刺激学生的眼球, 一堂课下来, 学生往往或兴奋过度或疲劳不堪。因此, 在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同时, 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 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消化和做好笔记, 适当的时候还应及时对演示的内容进行调整。
在课堂有限的空间内, 多媒体课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越复杂越好, 效果不明显的应干脆不用或少用。过多过滥就会喧宾夺主, 费时费力, 而且会严重削弱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 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多媒体课件在一节课的使用比例应不超过20%, 40分钟不超过10分钟。要根据教学需要呈现多媒体。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而课件的内容是教师事先按照教学目标有选择有重点设计好的, 所有的内容都是预先设定好的程序, 教师充当电脑放映员和人工解说员, 学生则被动地跟着幻灯片, 这种点对点式的线性传播方式破坏了课堂的交互性, 学生成了信息的堆积者, 大量的直观内容蜂拥而至, 使学生来不及思考, 丧失了思辨的能力, 学生探索的能力未能得以有效的释放, 因此, 课堂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师生互动、对话。
2. 影视作品的大量使用。
历史影视作品能够拓宽师生的知识面, 加强他们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一些优秀的传媒作品不仅仅能够为课堂提供丰富的影音资料, 同时也是一种独立的历史课外学习途径。运用历史影视作品辅助教学时, 一定要提前准备好, 教师要先试看、预看, 要精心选择能够帮助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影视片段, 这些被剪辑或压缩的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片断, 容易造成影视情节的急剧变化和跳跃, 使学生理解困难,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解释, 使情节前后连贯。不能用所收集的影视作品而对学生进行“电灌”, 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由于影视作品主要通过人物和情节来实现主题, 是直观化、表面化的陈述, 如果缺乏相应的时间进行思考, 则无疑会影响教学的质量。有学者认为组织课堂影视教学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影视作品走进课堂, 如果没能够把握住尺度和分寸, 难免就会有喧宾夺主之嫌, 甚至很有可能造成学生过度兴奋, 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 从而偏离了课堂的轨道。
在人文精神教育上, 历史影视作品与文字历史相比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能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影视作品不仅能辅助历史教学, 而且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 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确立, 都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但是,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历史影视作品本身也存在给学生带来垃圾信息, 传播虚假历史等不足, 要杜绝垃圾内容依附大众传媒毒害学生, 近几年描写帝王将相, 后宫嫔妃的宫廷斗争的宫廷剧日益升温, 有些编剧、导演历史责任感沦丧, 为了满足部分消费者低俗的需求, 粗制滥造, 随意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 高中学生由于没有进行过专业性的史学研究, 很难甄别历史真伪, 一些热播的商业化的历史剧进入他们的历史知识构成当中, 其后果不堪设想。面对大众传媒, 历史教学绝不能拒之千里。但是, 历史教师要本着对教学、学生、传媒负责的态度, 对良莠不齐的传媒资源自行过滤, 整合,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鉴别优劣, 有选择性地参考、应用和借鉴。
13.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探究的教学反思 篇十三
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和革新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广大教师在推进探究模式过程中过于关注新课程理念的应用而忽视了实际,没有很好地把传统和新课程融合起来,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当然,新课程教学改革为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但在推进历史教学改革中却不能盲目跟风,而要结合实际在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秀做法基础上逐渐去渗透新课程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一、情境注重包装,忽视引导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要通过情境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情境中形成直观感知,从而更好地进入探究学习。但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情境创设来看,教师更注重情境包装,让学生获得了感官刺激,却忽视了情境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如“古代希腊文明与民主政治”的教学中,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了古希腊帕特农神庙、雅典娜女神来引导学生观察,并讲授了希波战争的历史,引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名言来介绍两位名人,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要么是在看教师展示的图片,要么是在听故事,表面上看学生较为投入,实际上却没有让学生对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条件、希腊城邦具有的特点、希腊公民的`素质更深刻的了解。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故事、话题等方式来创设情境,要注重以情境来引出问题或知识点,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古代希腊文明与民主政治”的教学中,教师可用幻灯片展示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由此让学生了解希腊的首都,演示课件《古代希腊地图》,问:希腊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这种地形有利于从事什么样的经济活动?由此引入到“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环节探究中。
二、导学注重结果,忽视过程
探究教学更强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故在实践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从实践情况来看,在导学环节教师所留时间不多,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而对学生如何完成的过程以及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够重视。其实,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来向学生明确具体任务,利用课前时间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课前预测题。在导学案中,还要留出空白,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收获。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知识目标提出任务来引导学生提前去阅读教材,初步形成知识构建。以“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的自主学习为例,对“重农抑商政策”只要求学生能初步了解其概念、基本表现和原因;对“海禁”与“闭关锁国”则要初步了解其背景,分清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概括其表现和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导学案来向学生展示这些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自主去阅读教材并完成导学案,课堂教学前教师收集导学案进行批阅,并在课堂中做出反馈和评价。
三、问题注重数量,忽视质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问题是不可缺少的引导方式。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因没有较好地把握问题和目标、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并且课堂中的问题往往过多,学生只能疲于应付,而不能深入到问题探究过程中。当然,问题是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但问题要能扣住教学目标和内容展开,要让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逐渐达成目标。尤其需要注意,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能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更好地进行知识构建,更多要关注的是问题的质量。以“罗斯福新政”为例,以《大国崛起》片断来引导学生思考“19xx—19xx年大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对美国的打击是什么?”由此引出课题,以罗斯福的总统竞选词来让学生思考:罗斯福为何会在竞选中获胜?以此引导学生探究“新政准备”,对于“新政内容”,先引导学生自学,然后围绕新政的内容包括哪些?在经济危机下,罗斯福是如何摆脱危机的?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罗斯福的新政来追问学生“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以问题“所谓彻底的革命”是什么?“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来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新政实质。最后,引导学生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价。显然,教学中的问题围绕目标和内容结构来循序展开,很好地促进了目标达成。
四、探究注重形式,忽视结果
14.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十四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永济中学 杨彦龙
郭燕红老师的讲解我觉得我要从中学习的很多,一是导入非常好,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吉祥物和口号入手,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加强师生互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有效的参与了教学。她关于课本的挖掘关于内容更具体的讲解,以及一些例子的引用都是我要学习的,我觉得只有通过生动的例子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希腊的民主政治,当然在希腊的民主政治中我们也要看到他自身的缺陷,而老师同样用例子故事式的方式讲解,所以在讲解中我要多总结多学习,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的教学。
通过对郭燕红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的学习,我觉得她主要采取多媒体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更形象生动的了解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政治制度。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是应用材料和生动的例子来让学生加深对这节课印象。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自己对课本的整合还是有不严密的地方,比方说在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这方面就做的欠缺,只是照本宣科没有进一步总结法律至上和公民内部平等。另一方面的不足就是自己对这方面的内容了解的不是很清楚,所以在讲解中不能更深的挖掘,像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我在讲解中还是分析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不断的学习。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在教学中不断提高。
15.对高中历史课堂评价标准的反思 篇十五
一、艺术课堂———“公开课”与“常态课”之辨
公开课真的一定要区别于常态课吗?
“公开课”与“常态课”有别已经成了中学历史教学研讨活动的一个定律。而专家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与探讨,却基本上是以教学研讨活动所展示的示范课为对象,这种标准对于一线教师常态课的教学到底有多大指导意义,却没能引起太多的思考。
从一线历史教师的切身教学实践与感受来看,准备一堂好的公开展示课,包括对课堂内容的深入挖掘、课堂设计的思考、实际设计与制作的过程、课程设计后的初步实践、课堂实践后的反复修改雕琢等,两三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属于常态。
但是,如果拿公开的展示课作为一般课堂教学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实际课堂,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环境或是实际的工作时间与工作量的问题,却是不能被忽略的事实。
目前,高中历史教师的人均工作量基本在每周12 课时左右。也就是说,基本上每天2~3 课时的上课量。如果按照一天8 课时的工作时间来定,2~3 节课是上课时间,剩下每天都会有2 节课左右的批改作业和课堂反馈的时间,1 节课跟学生答疑解惑或是交流时间,这样,每天剩下的就只有2~3 课时左右的时间。就算没有学校的常规工作,没有会议、研讨等师生活动之类的临时工作,也没有班主任之类的学科外的教育工作,也不包括教师之间的额外交流,而是将这剩下的时间全部拿来备课,也就只有每天2~3 课时的时间。
但教师所面临的实际环境是,哪怕是这样的备课时间,也还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每天能有2~3 课时的时间用来备课,这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理想。因为教师的时间通常是很难连贯的,而没有了时间上的连贯性,备课与教学设计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学校的常规工作是不可能减少的;再者,班主任工作往往很难排除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之外;最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工作,其工作的环境是一个需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群体,通常是不定时的会有面对学生、家长甚至是同事、领导的常规性的或是临时性的问题需要交流,这是每一位一线中学教师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工作环境。
也就是说,每天2~3 节课时间来备课,这对于真正在一线教学的中学教师,几乎是没有多大可能性的。那么,在比这更短的时间范围内,通常能准备的,也就是真正能给学生的是什么样的课呢?这个问题,似乎一直以来都被忽略了。
“公开课”之公开的目的是为了教学研讨,而不是为了简单地得到一个教学评价。教学研讨的目的,则是为了给常态的教学活动以切合实际的教学示范和教学指导,而不是为了单纯地评价某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高低,如果混淆了这个目的,单纯地为了评价的结果而进行评价,这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教学研讨的价值,更无从谈其课例的优劣了。
但是,如果“公开课”就应该是“常态课”,那么,对于“优秀课例”的评价标准又是否恰当呢?新颖的课堂导入、打破教材成规的教学主线、反复推敲的内容重组、多次磨合的课堂设计、眼花缭乱的学生活动、深入浅出的历史素材……这又是普通教师在常态的2 课时左右的时间内能准备好的吗?
因此,笔者认为,在失去一线教师实际工作背景的条件下设计出来的展示课,其教学研究与教学指导价值是会大打折扣的。
二、优秀课例———“形式”与“内容”之分
优秀的课例一定要有新颖的形式吗?
在这么多年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关于优秀课例的评价标准,几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和定式,即新颖的课堂导入、独特的设计视角、独到的设计环节、清晰的教学主线。
如果说一堂课真的做到了以上这几点,可能会是一堂很优秀的课例。但是,如果硬性将这些条件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与成败的标准,可能就会让一些一线教学的教师陷入另一个误区———单纯地为了追求新颖独特而忽视教学内容的基本规律与内涵,为了“新”而费尽心思去标新立异,为了“特”而绞尽脑汁去重组教材。最后的结果,如果教师的专业功底深厚,那么,可以出来一堂令人耳目一新的漂亮课例,但是如果教师的专业功底本身就不够扎实,也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而单纯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这样的课例,最后就算不是西施效颦、生搬硬套,也必将导致我们历史课堂的历史味道尽失,甚至会令人愕然。
例如,曾经有位教师在《美苏争锋》这一堂课的课堂设计中设置了一个辩论的环节,让学生分组分别代表美方和苏方对美苏争锋的挑起及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辩论。在课堂中,因为这一辩论正好将教材相关内容容纳进去了,同时,也因为势均力敌,学生代表的双方争论激烈、观点鲜明,使课堂异常活跃,同时也达到了使教学内容贯穿其中的目的,更令学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这一设计得到了在座教师的好评。
再后来,我们看到了同样一个以学生课堂辩论形式来展开的展示课。不同的是,这堂课比上面那堂课的课堂活动安排得更丰富,整个课堂只有学生的辩论,从开始就是将学生分成正反两大组,对本课的主题进行辩论,一直到课堂结束,也就是辩论结束为止。但可惜的是,辩论中完全没有了之前那一堂课的激烈与激情,甚至陷入僵局与冷场。其原因何在呢?这堂课的上课内容是“一国两制”,正反双方辩论的论题是“我国是否应该实行一国两制”。
无须多论,“一国两制”,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处于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中学生,要他们对一直以来都是进行正面教育引导的国家既定的大政方针进行是非辩论,他们能有话可说吗?就算有些同学有不同看法,他们敢于在课堂上当着那么多外校专业教师和市里专家的面讲出来吗?而且,整堂课40分钟,就只有学生的辩论,这一活动的安排,也不足以囊括全课内容,更不足以体现师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深入感悟。
当然,这是比较典型的一个课例。在展示课中更不乏一些导入异常新颖的课,为了能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也为了从一开始就能符合“优秀课例”的评价标准,对于课堂导入的设计教师往往会绞尽脑汁,但精心的导入能同课堂内容形成一个前后呼应的和谐整体的就少了,能同教材的基本内容之基调相吻合的就更少了。有些过于新奇的导入形式,甚至转移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注意力,过于流于形式而显得过于花哨和华丽,而使其失去了对历史内容的深入理解,失去了历史本来的韵味,更使学生停留在新奇的课堂形式中,失去了对历史的真正感悟,更缺乏对学生的心灵震撼。这样的课,的确符合我们对优秀课例的评价标准,但事实上并不能称之为“优秀课例”。
历史课,有历史课应有的使命,而历史课的设计,也应该是围绕着能否完成历史课的使命,或是多大程度上完成历史课的使命而进行的。
三、互动课堂———“行动”与“心动”之别
互动的课堂,学生一定要“动”起来吗?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学历史课堂,也更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的有效结合,而且,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的学生活动往往成为评价一堂课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标准。有些评课教师甚至一一记下一堂课中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时间、层次等,并以此作为课堂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一般的展示课都会以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来体现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因此,在一些公开展示课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高度的“热情”随处可见,很多形式多样、异常活跃的历史课堂的确令人一饱眼福。
这些课堂活动,不同的教师展示出了不同的形式,除了课堂设计的技术性跟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突破,利用电子技术做出非常吸引学生眼球的具有动感的各种PPT以外,还有动画、音频、视频等,单从课件制作上,就包含了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及其灵动性,已经能从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但是,我们的课堂活动除了课堂的技术性以外,更多的表现为学生参与课堂的形式。例如,课堂小辩论、历史情景剧的课堂表演、小组讨论、历史歌曲、历史话剧等等。有时候,甚至是一堂课中就有几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有点令听课者应接不暇。
新颖独特的学生活动几乎贯穿于整个高中历史课堂,例如,在《罗马人的法律》中,就有教师设计历史情景,让学生去扮演不同角色对不同案例进行裁判;在《美国1787 年宪法》中就有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总统、国会、联邦法院来演示三权分立原则。这些活动不能说不好,学生参与性很强,但遗憾的是,学生也就仅限于活动而已,对于一堂课的内容,因为过于注重这种“动”的形式,而缺少了静心的思考。作为高中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需要这种形式上的“动感”吗?
其他活动,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几乎是每堂课都被列入的“新常态”了,因为只有更多的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才能更大程度地体现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面”,所以,几乎在任何公开课上都能看到学生全面参与的课堂“答问”与“小组讨论”。
但事实上,作为教师,我们自己也应该清楚,尤其是我们历史学科,思维含量极高,很多内容是需要学生深度思考、积极思维的,也有很多内容是需要教师通过自己对历史的理解、认识与思考来带动、启发学生思维,需要师生在思维中产生碰撞,这种思维碰撞后的火花,才是学生最深刻的记忆,也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最为深刻的触动,历史教学的人文性、思维性应该是在这种“心动”中完成的,而不是单纯的拘泥于课堂中学生形式各异的“行动”。
动态课堂,我们应该理解为学生的思维之动,宁静致远,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应该更清楚:过多表象上的动态课堂活动,不仅对学生的思维无益,反而会干扰学生正常的课堂思考,干扰师生真正需要的心灵交流。
新课改还在进行,也将一直持续下去,作为一线教师,对课堂的探索与追求,将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我们期待着“公开课”的常态化,期待着对我们常态课堂具有真实指导意义的合乎教学现实环境的课堂评价,公开展示课是为了指导实践而展示,而不是为了研讨而研讨。
在常态课、常态教学中的师生,在精力和时间都有限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师生内在的、真实的课堂体验。常态的课堂,可能没有更多的课堂花样与设计形式,但是却能够用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广的阅读与学习、用教师对历史更深更透彻的理解与感悟,去启发学生对历史与现实更深刻的思考,激起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这应该是常态课堂最终也是最真实的追求。
【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高中历史课后教学反思06-16
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08-17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拓展型教学尝试07-31
新课程标准下普通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08-12
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训练的基本方法10-08
《农村普通高中理科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09-12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10-07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论文08-29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