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共14篇)
1.幼儿园美术教育 篇一
学习指南 了解孩子
——美术活动中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人们常说“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是今后时代所需要的。教育不仅仅是给予孩子渊博的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的确,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人们从科学技术日益迅猛的发展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和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和可贵。当前,我们的幼儿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幼教理念,我们懂得要把幼儿的需要放在首位。幼儿艺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创造性地表现美的教育,其中美术活动更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良好途径。《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那么,如何通过美术活动这一幼儿感兴趣的艺术形式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呢?
一、引导幼儿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感受和欣赏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指南》中指出“要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丰富感知经验是进行艺术创造的前提,只有见多识广,才能在综合表象的基础上加以发 挥和创造,才可能进行想象。我们要让幼儿多看,多感受,不断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他们才能在创作时想别人之未想,画别人所未画的。
幼儿能否较好地对事物进行绘画表现取决于幼儿是否拥有相关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既培养观察兴趣,又丰富绘画素材。一些在成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如一片云,一棵树,一只鸟,在孩子们的眼里,是朋友,是伙伴,是经过孩子们稚嫩情感和心灵浸润过的灵物,有情感,有思想,甚至有表情,充满生命力,美好而富有趣味。陈鹤琴先生在《谈谈儿童绘画》中指出:“儿童绘画的动机是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所致。我们教儿童画画,首先要扩大儿童的眼界,丰富儿童的经验。因此,要指导儿童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材料,指导儿童对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苍松翠柏、飞禽走兽、五谷六畜以及围绕在我们四周的各种事物进行精细的观察,以扩大儿童的眼界。对大社会中所发生的千千万万的事物亲身体验,以丰富儿童的经验。”
在一次美术课上幼儿要画《小鸡》,我们先通过前期引导幼儿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小鸡,后期幼儿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小鸡》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幼儿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了自己心中不同形态的小鸡。
赛跑的小鸡姐弟
抢虫吃的小鸡
穿体恤的小鸡
跳舞的小鸡
除了社区、幼儿园以外,我们要引导幼儿走进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去,扩大他们的视野。如观察山水、动植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博览会;观察建 筑物、环境设计等,观看各种类型的文艺演出,除此之外,还要经常选取一些形象夸张、色彩明快、充满想象的优秀作品让幼儿欣赏,如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毕加索的《戴渔帽的女人》等,那种大胆的富有创意的联想变形给视觉、心灵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促进孩子们的艺术迁移。还应让孩子领略优秀作品的魅力。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感受平时看到的色彩鲜艳的、不同风格的图书上的作品。
彭远芳小朋友很喜欢儿童读本《不一样的卡梅拉》系类故事,她深受故事读本的影响,于是根据故事里不同的小鸡的角色,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她画了很多“形态各异”的内容不同的小鸡的绘画作品。如下面几幅绘画:
滑冰的罗西娜
快!传球给我玩耍的小鸡
小鸡,快飞!5
我要帮助他
这样,他们的绘画题材就会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渐丰富,为绘画中想象力的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挥洒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描绘出自己的作品。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一些研究也表明,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工作时,人的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敏捷。我们应该做到:
1.尊重幼儿个性,支持幼儿自发的美术表现和创造,增强幼儿创作的信心。
手指拓画
只有尊重幼儿的个性,正确认识儿童绘画,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活动中的想象力。《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任何幼儿只要拿起笔来,当他画第一笔时,他的创造性思维就开始启动了。由于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莫及的。
要知道儿童绘画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也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正是这种游戏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孩子在绘画过程中是愉快的,是投入的,我觉得,只有孩子充分发 挥想象了,做到了敢想,敢画,就能画出真正的儿童画;只有让孩子充满自信,他们才能乐于去创新,才会有与众不同的表现。
2.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孩子们对画画总是感到新鲜又感到好奇的,他们画画时都显得很兴奋,但由于受年龄及发育的影响,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虽然能在画面把握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但有时这些思维在绘画中不能完全体现,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幼儿突破。
墙体绘画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儿童本性中藏着强烈的创造性欲望,只有我们在教育中注意引导,并放手让幼儿去实践和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的幼儿。”幼儿作品 的形式和内容是他们绘画思维的体现,在指导幼儿绘画时要充分肯定孩子的表现手法,要尊重幼儿视点的多样性,不能用成人的观点来理解幼儿的画,而是要善于发现作品中的闪光点和可贵之处。《指南》给我们的教育建议中指出:“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在给予具体的帮助”。例如:在画《我喜欢的动物》时,晨晨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小猫在吃盆中的饭,但它的两只眼睛望着外面,很有创意,但画面比较单一,于是我问她:“小猫的眼睛为什么向外看呢?”她说:“它怕别的小动物来抢饭。”“那你怎么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的意思呢?”她想了想,又在离小猫不远处画上了小鸡、小狗等小动物。这样画面就生动有趣多了。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倾向及思维的闪光点,适时适当指导,鼓励幼儿的奇思妙想和好奇心,让每个幼儿的创新能力在原有的水平上都能得以提高。
一个人的想象创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从小培养,从细微处着手,只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做个有心人,尊重孩子的兴趣,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需要,体会孩子的喜好,就一定能够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2.幼儿园美术教育 篇二
一、开展趣味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幼儿学习期间,主要的课业任务并不是让幼儿能够学会多少知识,收获多少学习能力,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审美能力。每一个幼儿都是不同的个体,在兴趣和情绪上都会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幼儿都是比较喜欢玩的,在玩中学习会让他们感受到乐趣,也会让他们更加喜欢这项学习活动。
刚入园的幼儿可能会不适应园内环境,不能和其他的小朋友愉快地玩耍,并且对幼儿园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学习活动比较难开展,并且不良的情绪还会影响其他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集体活动,尤其是在美术课上,可以与其他的课程相结合。比如,在教师教学生画蔬菜和水果的时候,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实物,让他们辨认这是什么,或许有一些是他们不认识的,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个契机教会他们准确的读法,同时,还可以让小朋友们对所有的实物进行记忆,看谁记得最多,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一个竞技类的小游戏,这样可以让幼儿忘记自己不开心的事情,然后投身于游戏之中,在游戏过后教师就把画这些实物的技巧教给学生,他们学习起来也会比较感兴趣。
二、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学习自信心
在幼儿园时期的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都是比较有限的,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的发展规律,在授课的时候运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找到最适合幼儿的学习方法,让幼儿可以在学习和创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生画简笔画大象的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画图的例子,大耳朵、椭圆的肚子、细细的尾巴还有粗粗的腿,然后把每一个小图画都分解开,教学生一个个比较简单的内容,这样的话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容易,教师就可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画稍难一点的画,这样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画画的效果会越来越好,在每一个图形画完之后,教师就可以教学生把不同的图形按照一定的顺序画在一块,让这些图形组成一个憨态可掬的大象,因为是自己画出的大象学生会非常喜欢,慢慢就会对绘画感兴趣。
三、教师要积极正确地评价学生的作品
学生眼中的世界与大人眼中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就如《小王子》中,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出来的作品“蛇吞大象”却被大人们看成是一顶帽子,并且在得知画的本意之后,就会对孩子进行批评,打消了他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所有想象。所以,大人应该给幼儿足够的尊重和理解,不能以自己的审美去要求他们创作,同样也要培养他们的差异性,不能创作出千篇一律的作品。教师要对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给予积极的肯定,在了解他们真实想法的同时理解他们的作品内容,让学生在创作中可以更加自信。
这是本人在教学中的真实案例。一次,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注意观察操场以及周围的环境,然后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内容进行创作。大家看到的东西可能不会有太大出入,但是,创作出来的作品却截然不同。大家画的太阳还带着笑脸,并且颜色都特别亮丽,不单有红色和黄色,在他们的眼中,太阳就是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的;学生画的操场同样也是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其中有一个学生把操场上的每一个学生都画成了一个个向上开放的小花,这名学生自己的解释是“大家都是一朵朵有生机的花朵,慢慢会开放”,我觉得这名学生说得特别对,并且很有道理,没有局限于条条框框之中,而是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力,真的是与众不同,很有想法,既激励了学生,同时又给其他学生做了榜样。
四、发挥美术活动的多样性
儿童时期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有非常强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也表现在艺术创作以及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表达形式上。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多创造出一些表现方式,提供尽可能安全、全面的创作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并且还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同时,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还可以把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用于教室布置中,发挥学生的创作灵感。
比如,教师可以举行《动物世界》为主题的美术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大的森林背景、颜色鲜艳的绘画材料、可以动手操作的艺术材料,供学生选择,让他们合作完成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动物的了解,在相对应的地方画上动物,或者在硬质纸上画上用剪刀减下来然后粘贴到背景墙上,通过学生的努力,整个背景板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相同动物也会因为学生不同的表达形式变得活灵活现,成为一个成功的作品。教师可以把完成好的作品放在班级比较显眼的地方,让家长也能看到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
总之,在幼儿园期间对学生进行美术方面的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人格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轻松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同时,教师还要正确理解学生作品传达出来的意思,了解学生的思想,与他们及时沟通,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发挥自己的能力,让美术活动成为学生思维发挥的重要活动内容。
摘要:幼儿阶段的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属于最基础的阶段,尤其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培养还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这个阶段,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国现在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是特别清晰,没有看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没有配备专业的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培养不到位。主要对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提出几点建议,保证幼儿美术教育能够顺利地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趣味课堂
参考文献
[1]杜代章.浅谈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始的艺术[J].学前教育研究,2013.
3.幼儿园美术教育之我见 篇三
一、激发美术热情,培养绘画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幼儿在情绪兴奋、愉快时,其想象创作力就处于最佳状态。所以,教师和幼儿建立良好的情感,增强语言交流,在绘画活动中注重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就能激发幼儿美术活动的热情,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
(一)由语言交流向美术创作过渡
幼儿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性,一旦他们认为是没有兴趣的事情,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是很难把握孩子绘画的特點的。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一直不喜欢绘画,一到绘画就苦恼和哭泣。我知道,如果没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创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难度的。分析一下孩子的特点,语言发展非常好,或许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和线索?于是,我利用空余时间,和幼儿说话,什么都说,什么都聊。慢慢地,孩子和老师交流多了,而总结每一次的谈话,我发现孩子的悄悄话都是一个个丰富的故事。在我把孩子的心理话变成画面时,孩子惊奇地看着我,让我把内容讲给他听。说着说着,孩子快乐起来,他问我,可不可以照着画,我点点头。就这样,孩子最喜欢的一幅画是在他讲述的前提下,临摹老师的画形成的。孩子喜欢绘画了,这是多么欣喜的事情,而因为语言发展好的缘故,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很快,孩子的画面就出现了创作的成分。最有趣的是:在“三八”妇女节期间他亲手制作的卡片上幼稚、富有童心的画面,是他和妈妈的生活场景。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有创造,那么,语言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不妨从语言交流着手,让幼儿在绘画创作之前大胆地说、充分地表达,这说和表达能为幼儿绘画创作提供丰厚的资源。
(二)情感教育与美术的灵活性结合
美术的表现形式非常灵活,可以互相之间联系,绘画过的形象可以运用在不同的创作画面中。如,我班的一个孩子在每次画画时都神情恍惚,不愿动手,相应的技能也得不到提高,我们向家长反应后,家长着急了,想我们寻求教育方法。于是我们对孩子投入了更多地关心和关注,让他感到老师对他的好,让他产生对老师的信任。然后,我认真观察孩子的画面,总结孩子绘画表现的最大特点是不自信,很多东西其实孩子会运用的,但他绘画的时候就是习惯看老师的表情。孩子是在渴望一种亲情的认同,我应该及时给他绘画活动的安全感我们经常主动和孩子亲近。一起做想象添画的游戏,让孩子发现绘画是有趣的、神奇的,它能由一个圆变成一个太阳、一块饼干、一个头像,由一个苹果变成了汽车、小猫……添画多了,孩子绘画的能力慢慢向美术符号的灵活性扩展。
其实孩子们的想象力远比成人要丰富得多,成人看多了各种绘画成品,脑海中形成了一种绘画定势,而孩子的想象和创造真的是海阔天空,他们无拘无束驰骋在广袤的天空,发挥着他们纯洁、童真的梦想和追求。只要老师在绘画教学领域里,付出爱心,与幼儿建立一定的情感,那么孩子的美术热情将会得到莫大的激发。
二、注重绘画前的观察引导
大自然是神奇多彩的。绚丽的色彩,对儿童永远有着新鲜而神奇的魅力,他们习惯用鲜艳的纯色来概念化地表现物象,如把树涂成一种绿色,天空涂成一种蓝色。那么树究竟是不是一种绿色,天空是不是一种蓝色?课堂教学应深入自然,让幼儿到室外去认真观察一下,他们马上会说:“树不是一种绿,朝着太阳部分是黄绿,没有太阳照的部分是深绿,还有点发紫……”这样画出的色彩就不单调了。组织幼儿到室外,引导幼儿观察,启发他们观察。“你们抬头看一看,靠近我们的天空颜色和远处天空的颜色有什么不同?看谁观察的最仔细。”孩子们经过细心观察惊奇的发现,头顶的天空很蓝,颜色清新,远处的天空不是很蓝,好象有层朦胧的薄纱罩着,颜色发灰。在细心观察自然的过程中,他们的兴趣会很高。观察时教师不仅可以用语言指导儿童的观察,而且可以用艺术性的语言去描述需要观察的对象。
三、适时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幼儿画的都是他亲眼所看到的东西,让他自由的画,千万不要用像不像来评价他们的画,我们要做的是看到他们点滴的进步,表扬他们。 教师可以指导孩子如何去观察事物,及作画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作画顺序,一幅画的整体与局部的布置,如何依照参照物来作画,例如画太阳的圆形可以用圆形的参照物来描临,画箱子可以用方形的参照物来创作,具体作画时可以由着他去画,不要告诉他要画成什么样的才是对的。比如天是蓝色的,叶子是绿色的,太阳是红色的,像这样的话。当孩子在作画时如受到过多的干扰,它会把画当成一个符号,即使是中午的太阳他也用红色涂上去,从此以后他就更不容易真实的去表现自己看到的东西了。但我们应该知道,世界的色彩是多样的,其丰富度非我们所能表达,教孩子时可以说天是蓝色的,叶子是绿色的,太阳是红色的,但是一定要记住多加一句,时间不同的时候它们的色彩也会不一样,而且蓝色也有好多种蓝,绿有好多种绿,红也同样丰富,你把看到的画下来就好。要记住,美是他心中自己的感受。
(一)注重绘画后交流、讲评
孩子喜欢绘画活动,他们会努力地创作整幅作品,也同样,他们在创作完毕后,兴趣依然盎然,热衷于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如果教师嘎然而止,对下一次的绘画创作是一次无形的制约。
(二)发掘每一幅作品的闪光点
如果每一次绘画创作后,都能看到孩子色彩的体现、线条的把握、想象的奇特、创作的快乐,那么孩子会增加绘画的信心,自觉调整好参与的热情,喜欢绘画,喜欢创作。
4.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论文 篇四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
美术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带给人美的感受,就幼儿美术教育来说,其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水平,并能够拓宽孩子的视野。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少有学校会将教学重点放在美术教学上,这就导致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陈旧滞后,无法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对于幼儿美术教学来说尤其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对幼儿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类行为,教师都应该本着多赞美少批评的原则,以积极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不是以严格的绘画理论知识来要求孩子。为此,当今的幼儿美术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还需要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配合,以不断改善美术教学氛围,为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创造性思维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
首先,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应用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上,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有助于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场景开展教学,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美术教师要想提高美术教学成效,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摒弃枯燥的教学方法,注意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幼儿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更多的兴趣,进而不断培养幼儿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后,创造性思维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幼儿时期的各种行为大都是以情感为导向的,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幼儿的情感,加深幼儿的审美体验,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幼儿视作完整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关注幼儿的情感发展,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应用
首先,幼儿美术教师必须创新美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幼儿美术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要对幼儿的思想行为进行过多的干涉,允许并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不断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幼儿在教学中为幼儿设定固定的绘画模式,影响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美术教师在向幼儿讲授基本的绘画技法的同时,必须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创作,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幼儿园应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美术教学体制。美术本身是幼儿思想表达的重要方式,为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用色彩、笔触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鼓励他们自由创作,勇敢的表达情感,避免让幼儿在课堂上对固定的事物长期描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可能限制幼儿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对幼儿园来说,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美术教学机制,为幼儿教师和幼儿提供更多的美术材料,为幼儿的美术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以不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再次,幼儿美术教育还应该注意营造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会给幼儿的美术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尤其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主动性,但是受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是有限的直接的,为此,幼儿美术教师应该为幼儿的美术学习提供充足的美术材料,以引导幼儿去更好的观察,对于幼儿的好奇心教师也应该对其加以保护,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当然美术材料的选择也应该注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注意不要用成人的观念去判断幼儿的思想,为幼儿的美术学习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自由借助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结语
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创造性思维引入幼儿美术教学中,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丛荣。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J]。美术大观。2009(06)
[2]叶如柯。创造力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现状和策略[J]。吉林教育。2009(11)
[3]张庆。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宁夏教育。2009(04)
5.幼儿园美术教育 篇五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美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作为幼师要避免只重视知识教育和技能表现,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幼儿创作作品的过程是他们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所以要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克服过分强调技能和技巧的做法。幼儿美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此外,根据幼儿个性的发展状况和需求,要对其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予以适当的指导,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过程中美感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美感教育培养首先要提升美术欣赏能力。审美与艺术是相互的`,没有审美就没有艺术,没有审美情趣和审美洞察力,就不可能创造出审美价值较高的绘画作品。美术欣赏的作用是培养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首先要选择适合的作品,尽量选择对教师教学有帮助、跟平时技能训练有关系的作品。教师通过欣赏,了解作品的不同风格和表现技法,并从中汲取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教师通过作品欣赏,思考分析艺术作品和现实间存在的距离,并从欣赏过程中体会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理论修养。同时也可将学到的技巧用于日常教学中,如将美术理论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相结合,选择更加恰当的美术欣赏内容,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并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形式向幼儿传达美的信息。其次是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幼儿教师在美术创作时,提高造型能力,把握色彩关系和色彩变化规律,表现出来的物象会更真切。教师在训练中可大胆地采用多种美术表现技法并融入环境创设,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画面颜色要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可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更容易使幼儿产生共鸣,从而引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增强创作的想象力。幼儿教师要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自制玩教具,提供幼儿感兴趣并适合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幼儿玩教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促进智力发展。教师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也是创作美、发现美、欣赏美、传播美的过程。教师可利用感知自然美的能力,积累美、创造美,从活动中体验创作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环保意识及创新意识,强化了教师的手工能力。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一次性杯子、蛋壳、毛线等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生活,从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这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三、结语
6.浅谈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 篇六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美育,培养人们热爱生活,促进知、情、意和谐发展,追求真、善、美相结合的人生境界。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具有的特殊功能是其它领域的教育无法替代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美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美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造型来再现现实,反应生活,表达孩子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欲望的。它所表现的对象十分广阔,从自然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风雨雷电,到社会生活、人物面貌特征等。幼儿用他们稚嫩的眼光捕捉生活中一切感兴趣的事物,经过想象塑造出生动丰富的形象,具有巨大感人的力量。
通过美术活动,能不断地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幼儿可逆思维的训练。学习以多种方式去思考问题。美术活动特别能影响幼儿具体想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的发展在美术活动中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因此,在任何时候,美术都是孩子所喜爱、乐于参与的一种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种类
(一)幼儿园绘画
1、油画棒画
油画棒,固体的油画颜料。与普通蜡笔相比,油画棒质地松软,色泽鲜艳、色谱较全,覆盖力强,更具表现力。纸张宜选择表面粗糙的图画纸、各种卡纸或水磨砂纸等。用油画棒作画十分的方便,手法多样,涂、点、挂刮、拓,并可综合运用,具有强烈的表现个性。油画棒的涂色方法:
(1)厚涂法包括:平涂填色法、过渡法、重叠刮色法(先用油画棒在纸板上图上各种所需要的颜色,再覆盖厚厚的一层颜色,接着用无油圆珠笔芯或其他英气在底版上刮画)。
(2)薄画法包括:单色薄画法、点彩法、映衬法。
2、线描与装饰画:绘画以其点线面三个基本元素构建出变化无穷的斑斓世界。其中线条的变化多端更是微妙之极:曲与直、长与短、粗与细、刚与柔、排列与交错、整齐与凌乱……线条不同方式的组合不时地给幼儿带来惊喜:线是多么的神奇!黑白色块的处理使画面更显生气盎然:方与圆、大与小、疏与密、阴与阳……孩子在画面上用对比鲜明的黑白色块进行装饰游戏是展现智慧,培养大胆、尝试创造的良好途径。
对于初学绘画的孩子来说,装饰线描画最容易出效果,方法就是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外轮廓,然后用点、线组成黑白灰的画面,夸张、变形地去装饰或表现,不用追求真实性,要鼓励幼儿创造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
3、水粉画:可以在各种纸张、布、木板或墙上表现。基本表现方法:虚画法(轻轻平行运笔,在物体的边缘处提笔,有意留出白色边缘)、枯笔法(挤干水粉笔上的水分,蘸好颜料,从上向下运笔,并注意到由浅到深的过度)、撒雪法(蘸好白颜料,在画面上洒动,注意调和时水分要适中)、湿画法(用油画棒先描绘物体,再用清水吧要描绘的部分刷一遍,趁湿把两种颜色平涂,使其自然衔接)、结合法、蘸点法(平涂水粉色,然后用废旧的纸张蘸上颜料在画面上轻轻滴点染)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水粉画可以用水粉笔、棉签等工具进行绘画。例如小班的柳条、迎春花、一串红、小草等都可以用棉签进行作画。大班的点彩画大树可以用水粉笔进行。
4、粉印版画:先用笔、圆珠笔芯或其它硬器用力在吹塑纸上刻画出各种需要的痕迹,然后在纸板上涂上水粉颜料,再用纸覆盖在上面磨印,揭起晾干,一张画就完成了。
5、吹画:是指把彩色的颜料,用笔或棉签点在纸上,用嘴吹出的气流让颜料四散或向一个方向吹开,形成一种特殊图案的作画活动。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例如:节日的烟花、梅花等。
6、油水分离画:利用油画棒以及水粉颜料的互不相容性进行的一种作画方式,她可以大大地缩短幼儿的绘画周期。例如“盲人摸象”中的大色块都是用水粉色平涂,中间的线条用黑色油画棒勾线。“享乐”、“赛跑”、“游泳”等画面都采用了油水分离法。
7、沥糊画:是将装在袋中的彩色浆糊挤出点、线、面等在纸上组合,形成画面的一种绘画方式。沥糊画的作品色彩鲜艳,有湿润感和很强的立体感。适合中大班的孩子操作。例如“秋天”。
8、喷刷画:使用牙刷蘸上颜料,在雪糕棒的边缘刮动、喷刷在纸上形成画面的一种绘画方法。作画前先将辅助物,如:树叶、图片、玩具等摆放在纸上,用一种颜色或多种颜色进行喷刷然后取下辅助物,就会在纸上留下喷刷物的图案,喷刷画就制成了。
幼儿园绘画的种类还有许多,例如:洇染画、中国画、图案画、浆糊刻印画、印画彩纸拼贴画、废旧材料拼贴画等。
(二)幼儿园手工
1、折纸:折纸活动,是幼儿美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趣味活动。在幼儿园开展折纸活动可采用看图示折纸法。即把折纸的过程用图按步骤画下来,幼儿通过对标记的理解,有顺序有系统地折出作品。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也锻炼了幼儿的识图能力,便于幼儿掌握。通过看图示,来发展幼儿的空间能力和空间辨别能力,折纸活动训练了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培养幼儿细致、耐心的品质。
2、泥工.:是运用泥进行塑造的一种活动,它包括泥塑、泥贴画、平面浮雕。泥工活动是通过搓、团圆、压、捏、挖、分泥、连接、拉伸等技能对物体进行塑造的过程。泥具有柔软、可塑性强、可粘连等特点。塑造出的物体立体感强,造型生动直观,深受幼儿的喜爱。泥工活动的材料包括粘土、橡皮泥、面团等。进行泥工活动,培养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有助于发展幼儿的立体概念和空间知觉。幼儿通过对物体的任意塑造,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3、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材料、工具简单,创作题材广泛,激发简单易学及功能多用等方面的特点。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幼儿园进行剪纸活动,应以培养幼儿对剪纸艺术的兴趣为主,在学习使用剪刀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剪纸的方法,即用折叠方法构图、造型,剪出各种对称的形象和连续的花边。幼儿学习剪纸不仅可以从中体验到剪纸制作的乐趣,而且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增强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4、软纸造型:是指运用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的纸,经过折叠而成为圆锥形,圆柱形、长方体、等各种立体形状,在对之进行装饰、造型,组合成立体玩具的活动。幼儿在进行软纸造型的过程中通过运用剪刀较好地发展了幼儿是目测能力和手指的灵活性,培养了幼儿黏贴的技能。
5、纸粘土:纸粘土是有由纸和陶土混合而成的一种手工制作材料,它手感细腻,色泽洁白。做好的纸粘土作品不需要烧制只需风干。
6、小制作:是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变形,装饰、组合等,创造出立体造型的一种美术活动。操作过程中,幼儿通过装饰,组合、想象和制作,有力地刺进了想象力、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所做出来的作品,有的可以欣赏,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有的可以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宣泄愉快的情绪,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在创作的欲望。
7、编织:是指在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底版中进行穿插、缠绕、大街,使之成为有趣的美术作品,这种方法作出的作品,色彩丰富,装饰味浓,富于变化。
三、培养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不言耳喻,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的动力,只有对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其不断激起更高热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美术活动亦如此,为使他们逐渐成为绘画的主人。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浅谈幼儿对美术兴趣的培养。
(一)找准基点,打好基础,产生敢画愿望。
对于初学绘画的幼儿,无意识做画已不能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断随外界影响及想象空间的增大会激起更高的表现欲望。在这之间,有的孩子就出现了不敢大胆下笔做画,惟恐画不好,要么就放不开,每次的画面都很小,以至于没法涂色。这时成人若再有目的的去要求色彩、线条、形象、构图等画面效果,往往只会打消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如:教幼儿学画“秋天的树”要表现出树叶变黄并飘落的情景,幼儿对此真是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笔。整堂课结束,幼儿作业不是白纸一张,就是连他自己也看不懂的乱涂一片。吸取经验,在以后的选择设计活动内容方面,切记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运用逐渐深入方法,先从最基本的横、竖线、各种圆形等教起,练习画格子布、手绢、皮球等圆形组合物。再穿插有趣的情节、游戏等,让幼儿在百变不离其宗的接受不同事物中轻松掌握基本线条、曲线的画法技巧。做到每堂课既有新知识的传授,也有旧知识的链接。即人们常说的“温故而知新”如:在练习组合画水母、乌龟、熊猫、海龟、恐龙时,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都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近似椭圆形或圆形组合而成,所以在教时,只好采用一环套一环的方法,从最基本的圆形开始,练习各种接近物体,然后,再进行简单的组合,也许刚开始幼儿不一定画的那么好,甚至组合不到一块,但这也是我所预料之中的。尤其是每当此时,我们不能对孩子加以指责、或说画的不好之类话。只要能给幼儿增进百倍的信心,就算是一句善意的谎言也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动力,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画的认可,让幼儿在期望中找出感觉、找出不同、产生敢画愿望,增进下次学习兴趣。
(二)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年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
新大纲指出:“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班都会有些能力强的孩子,也有些能力弱的孩子。教师怎样对待这些孩子,决定了些孩子的不同发展水平。同样一个教学目标,若要实现在每个孩子身上,那就谈不上因人而异。我们只有给他一个最近发展区,才能不断满足他的内心愿望,达到求知的乐趣。本学期,幼儿美术方面系统练习了圆形及基本线条的组合物。如:太阳、牵牛花、热带鱼、七星瓢虫等。也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难点即是事物之间的组合比例、细节画法等。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受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兴趣点不同的影响,幼儿的作品也不可能趋于一体化。这时,只有改变以往“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的局面,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要求能力弱的,可以随自己愿望,展开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不失兴趣;能力中等的幼儿,则可使其达到教学目的:能力强的幼儿,提倡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充满丰富、离奇的事物,大胆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所有这一切无形中拓展了孩子的空间思维、丰富了想象力,发挥自主、独立意识。也许有人会说“这下,老师轻松了,其实提倡了美术作品中的自由创作,并不意味着老师不用去教,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抓住了孩子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
(三)遵循幼儿的意愿,迎合他们的兴趣。
有人认为:画画是幼儿的一种游戏,没有任何功利,是一种“手和有关材料互动后的轨迹”。特别是低龄幼儿,用笔在纸上涂抹、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乱画线,完全是受其内在自发动机的驱使,满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幼儿从涂鸦期起,就开始创造一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只要成人不去干扰,他们才会十分自然地运用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完成皮亚杰所说的同化作用。如:我班孩子刘小大是个“小画迷”,整天喜欢画军舰、飞机、坦克、保卫祖国的解放军叔叔等。这不,他又趁休息时忙开了。我想他肯定又在画航空母舰或战斗机什么的,于是边轻轻走过去,出乎预料的是他画了一幅和以往“战火纷飞”的风格迥然不同的青山绿水、静谧优雅的大自然环境,但在我看来美中不足的是:要是再在上空添几只可爱的小鸟、几道灿烂的阳光,那将会是一幅完美的《森林春景图》。可是孩子还是添了一架直生机,使我的担心会不会画蛇添足,此时随着寥寥几笔一架在大树上空盘旋的直生机的诞生,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而我也为没有阻止他的浓厚兴趣而暗自高兴。
(四)在丰富的想象活动中激发孩子绘画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可以概括和创造出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孩子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超乎寻常的。他们的言行无不蕴涵着许许多多的灵感和顿悟,而小心的呵护孩子想象的幼苗、思维的火花,则是我们的职责。尤其对于绘画活动,它是孩子想象力的以画面形式的表现,是孩子内心的体现。因此,在平时我多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空间思维,利用同一事物的不同分析,充分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创造机会让他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并及时予以鼓励、表扬课余时间组织幼儿一起听故事、进行故事续编等等,让他们在“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氛围中不断增进新东西。从而也为画面内容的丰富性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五)在欣赏、评价活动中激励孩子、激发兴趣。
7.幼儿园美术教育 篇七
什么是“生活教育”? 在陶行知看来, “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 是指在幼儿美术教育中, 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 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 注重生活与美术的紧密结合, 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注重幼儿的自由创造与想象, 使幼儿美术教育体现生活化特征, 实现生活化价值, 让美术真正融入幼儿的生活, 生活化的美术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美术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 他提倡“教育以生活为中心”。 幼儿在家庭及社会生活中积累了大量鲜活的经验, 这些生活经验是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不竭源泉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此, 我们在选择活动的内容时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内容源于幼儿的生活, 以生活为背景, 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让幼儿习得美术技能, 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 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比如小班美术活动《我的妈妈》, 请幼儿画一画自己的妈妈。 妈妈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人, 每天都会见到妈妈, 而每个孩子心中的妈妈都是不一样的。 孩子们将一个个身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妈妈展示出来的时候, 还不忘记乐呵呵地说上一句:“我的妈妈最漂亮! ”在幼儿的心中, 身穿花衣服的妈妈是最美丽的。
二、美术教育形式的生活化
1.利用日常活动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工区活动是日常美术教育活动的一种, 在日常活动中将美术活动大量地扩展到各区角活动中, 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空间进行自由的摆弄、创作与交流。 日常美术教育活动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进行, 形式灵活多样, 有很强的机动性。
在小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手印画》中, 老师请幼儿将自己的小手印按下来, 等到手印晾干后进行添画装饰, 这需要不少时间, 而课堂上的时间并不能允许每一位幼儿都进行尝试, 老师组织幼儿利用区角活动的时间创作。 幼儿将自己的小手印装饰成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东西, 有的将小手印添画成河里的小鱼, 有的将小手印变成一棵有着粗粗树干和绿绿树叶的大树, 有的将小手印画成了一朵朵美丽的花……
2.利用主题活动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
主题活动是在一段时间内, 幼儿从多种角度、多个方面, 研究、探索某一事物或某一事件或某一主题, 将不同方面的认知、研究及零散的信息整合起来, 形成立体的、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以点穿线、以线连面, 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主题活动与美术教育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主题活动为美术教育活动奠定了丰富的认知基础, 美术教育活动也让幼儿充分地展现了对主题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在主题活动《春天真美丽》中, 在老师的引导下, 孩子们知道了春天万物苏醒, 花儿都开了, 小动物们也都出来玩了, 于是涂色活动《五彩小蝴蝶》和泥工活动《小蜗牛》和折纸活动《美丽的郁金香 》等活动应运而生。 幼儿非常喜欢这些活动, 他们体验了涂色、 捏泥和折纸乐趣, 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不断提高, 同时美术的技能得到了发展。
3.利用家园合作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
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观点指出, 在家园合作中, 丰富的社会环境能够成为实施幼儿美术教育的场所, 带幼儿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加深生活体验、 拓展相关的经验, 使美术教育活动更生活化、个性化、灵活化。
在小班涂色活动《美丽的树叶》开展前, 老师请爸爸妈妈带幼儿到户外、公园里去玩一玩、看一看, 通过实际的观察发现秋天树叶的颜色变化, 从而更好地开展活动。
三、美术教育材料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说:“要让孩子在玩中学, 学中玩。 ”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 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 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浓厚的创作兴趣。
1.大自然中的美术材料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了许多天然的材料, 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使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 这些材料贴近幼儿的生活, 容易唤起幼儿创作的热情和欲望。 教师要充分挖掘大自然的资源, 懂得利用大自然中的美术材料丰富幼儿的美术创作。
《树叶贴画 》的材料是最常见的树叶, 活动前老师带领幼儿到校园内的小花园里, 在欢快的嬉笑声中孩子们捡着树叶, 圆圆的、长长的、大的、小的, 各种各样的树叶激起了幼儿创作的激情。
2.废旧物品中的美术材料
《纲要 》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幼儿会对自己收集来的材料格外珍惜, 并更乐于进行探索, 他们会充分展开想象, 摆弄废旧材料, 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
在《这是我》活动中, 幼儿完成脸部基本轮廓后, 老师将由幼儿收集来的瓶盖、吸管、纽扣、雪花片、包装纸等材料提供给他们,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材料的理解选择材料进行表现, 展示出一个个不一样的“我”。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使幼儿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要: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 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美术教育的生活化, 主要是通过内容的生活化、形式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等, 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各项能力。
关键词:生活教育,幼儿教育,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菲.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14) .
[2]戚伟文.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 (小学) , 2014 (02) .
[3]王丽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家教世界, 2013 (05) .
8.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探讨 篇八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3.6
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大脑与智力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幼儿园教育能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美术教育可以说是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具有多种功能的教育效果,它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动手和动脑的协调能力,还能够开发幼儿知觉和情感的潜力,而在当今的幼儿园美术教育发展中,生活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幼儿园对美术教育生活化的认识不足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生活化的发展重要性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认识,但是普遍程度上的重视程度还相当不足,幼儿园以及教育部门在生活化形式的美术教育的探讨和发展中,虽然提出了相应的提倡方案,但是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却并没有付诸实践,对于这一课题的相关投入也相当不足,在教师课堂教学中也并没有严格的实施生活化美术教育的规定,这种状况的出现直接显示出了幼儿园以及教育部门对美术教育生活化的重视的缺失,而这种忽视则表现出了他们对这种形式的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的问题,这是幼儿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难题,必须循序渐进将生活化的教育模式逐渐融入到幼儿的美术课堂,从而提高全社会的普遍程度的认可和重视。
2、师资力量以及开发力度不足的问题
在幼儿美术教育的生活化模式推广过程中,一般由幼儿园的美术教师或具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进行演示,但是,往往会出现美术教师无法适应生活化模式的传授方式的情况[1]。在实际的教师传授过程中,生活化的教育形式往往只是成为了一句口号,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教师主要的教育方式还是传统的美术教育形式,知识和美术技能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并没有很大的改变,对幼儿自身生活体验的发掘也并不深入。幼儿园在专业师资力量方面也比较缺乏,教师的专业素质与现代化的幼儿教育相脱节,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和发展。另外,幼儿园美术教育在生活化的开发挖掘上也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幼儿美术教育的生活化可以说是一个新型的教育模式,还处于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我国在生活化的美术教育方面开发程度还远远达不到幼儿教育的要求,有的教师也只是在美术示范课上进行过教学模拟,在日常的课堂教育上则没有具体的实施,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生活化程度还比较低。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改进策略
1、立足教育实际,提高生活化教育的认识
如果美术教学内容脱离儿童生活,让幼儿机械地跟着教师的范画学画一些陌生的、枯燥的图案,幼儿在学习中就会处于服从和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做法会严重压抑和挫伤儿童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在选择教育内容上,教师应该积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增强其对自然景观、生物的感知与认识,比如让幼儿描绘自己眼中的学校,不同的学生肯定会非常积极地根据自己的思想画出不同色彩的校园环境。幼儿园以及教育部门也应该增加相关的投入,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加校园环境的美化程度,让幼儿感受到更加丰富的外界自然环境。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节日的主题创设不同的教室情境,新年期间就可以把教室装扮的红红火火,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春联、剪纸等进行布置,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美的元素,体会节日的热闹气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还有助于幼儿热爱生活的态度的养成。
2、丰富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素材内容
源于生活的材料因具有具象性、熟悉性、丰富性的特点,容易与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亲切感,让美术活动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3]。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大自然中获得美术的材料,比如石头、树叶、花朵等等,生活化的美术教育不再只是局限在画笔和纸张两种元素之中,它的形式将会越来越丰富多彩。通过从大自然中获得美术的灵感,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開发,而且可以培养其动手能力。另一方面,美术教育的生活化还可以从日常的生活物品中获得素材,对平常废旧的不用的物品进行再次创造,有助于调动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创新能力发展的主动性,比如利用一些废弃的饮料瓶盖,通过不同的摆设就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动物或者是植物的造型,再比如,通过收集各种包装盒(茶叶罐、牙膏盒、香皂盒),引导幼儿经过组合、变形,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楼房、机器人、汽车等造型,这种做法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为环境保护做出一定的贡献。
结束语:
美术教育生活化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创新与革命,是未来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生活化的教育形式不仅有利于幼儿亲身感受、体验生活,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获得美的感知和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幼儿感知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个性化的培养非常有利,同时也能够推动幼儿美术教育的不断革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菲.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3,14:155-156.
[2]顾玉兰.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2,08:64-66.
9.农村幼儿园美术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篇九
[ 2015/1/28 7:08:17 | By: Y028苏梅 ]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作为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全国迅速火热起来。但是在我们农村地区,美术教育在幼儿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艺术教育仍然是农村幼儿园教育的薄弱环节,有些老师还采取机械式的灌输,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人们对于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刚刚起步,农村幼儿园所具备的丰富的各种资源还未被开发与利用。很多农村园所盲目的学习、崇尚一些城市化的美术活动经验,追求并不适合农村的教学方法,甚至要高价购买一些美工材料,这无疑给农村的幼儿园增添了负担,开展美术课程也面临着种种困难。艺术教育仍然是农村幼儿园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农村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尤其不可忽视。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我园美术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幼儿园美术教育发展提供相应策略。以《纲要》精神为指导,结合农村幼儿园资源丰富的的优势,充分的将它们挖掘并利用,运用各种美术材料和新的美术表现形式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并且在这个新的美术创作过程中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就感及美的情感方面的真实体验,提高对于美术学习的探索能力及审美能力,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对象
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中心幼儿园
四、研究方法
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查阅法
五、现状调查
(一)师资现状不容乐观 强教必先强师,只有好的教师队伍才能有高质量的艺术教育。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园美术教育师资共存在以下问题。1.美术教育专职教师缺乏
我园教师几乎是幼师毕业、小学转岗教师、社会聘用教师,通常身兼数职,没有专职美术教师。
2.教师职业素质低
教师专业化水平低,她们对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
(二)经济条件差 通过在园的观察,美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最根本的原因,直接导致美术教育相关的绘画用品等严重不足,这就很难满足孩子们的兴趣需要, 教师与孩子的学习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1.材料单一:幼儿的操作材料较少,孩子拥有的仅是最最简单的、最最基本的白纸、水彩笔和油画棒。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当然不会有什么创新的东西,只可能用唯一的一种形式——绘画。虽说孩子喜欢画画,但是他们更喜欢一些新鲜的东西,也喜欢去发现,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但是这需要“条件。
2.教材的局限性:用了好几年的老教本,虽然对孩子来说,每堂课的内容是新的,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教材上的东西都是很老的内容,并不适合当今幼儿的需要。
六、现状分析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人们思想相对守旧,幼儿教育也存在许多问题。长期以来都未曾引起人们重视。
(1)从经济方面来说,经济投入少严重制约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投入一般较难得到关注的投入,美术教师待遇不好,美术教育难以朝正常方向。
(2)从家长方面来说,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于幼儿美术教育的意识较薄弱,很少能够提供良好的美术环境。很多家长认为对美术、音乐游戏等发展幼儿潜力、陶冶幼儿情操的活动,认为不能用于课堂的专门学习之用。
(3)从教师方面来说,部分教师受小学教育影响,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教给幼儿知识,幼儿园教育严重小学化。幼儿园虽开设了美术课,但课程内容不能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设定。
(4)从幼儿园领导方面来说,园长对美术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还缺乏了解, 认识模糊, 在工作中态度消极, 主观上不想给美术教学多投入, 这也是美术教育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
10.教育随笔幼儿园教育叙事 篇十
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曾说过这样的话:要多夸孩子,要采取广种薄收的方法来夸孩子,比如他画画时,你就夸他画画好,比如他唱歌时,你就夸他唱歌好,比如他折纸时,你就夸他折纸好。总之,你看他无论干什么你都夸,那他总有潜在的某一种天赋被你激发出来。“是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应用赏识的心态看待孩子,会发现孩子并非在所有的学习生活中都不专心,而是会在某些领域出人意料的特别专注,这就是孩子在某一方面呈现出来的强项。如有些孩子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神情特别专注,有些孩子在美术活动中始终能聚精会神个,有些孩子在音乐活动中思维一直相当活跃······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宝贝之处,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在其他方面也不断取得进步。
反之,如果教师带着厌恶的心态看孩子,那肯定是一叶障目——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这样看孩子会越看越不顺眼,批评、指责等如风雨般时常袭向孩子,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摧毁,那就别指望孩子能有所转变了。
”赏“与”贬“只在教师的一念之间,教师要正确把控好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1.幼儿园美术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 幼儿园 美术教育 完善对策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地通过美术鉴赏和创作活动,对学前儿童进行艺术熏陶,以此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最终达到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完善幼儿园美术活动至关重要,本文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分析,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幼儿美术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虽然很多幼儿美术教师已经意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一心想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灌输给幼儿,强调结构的准确性和线条的表现,鼓励幼儿画得像、画得准,忽视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就算偶然布置不同的创作作业,也是将重点放在美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学习上,要求幼儿按时完成作业,却造成了幼儿的逆反心理。幼儿的心智还没有发展完全,他们活泼好动、精力旺盛,本来幼儿天生就喜爱描爱画,但是由于教师的一味灌输,很容易丧失美术兴趣。为此,幼儿美术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正视幼儿的主体性,尊重他们的内心需求。教师要关心、信任每一个幼儿,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幼儿美术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关键要激发幼儿的内心情绪,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让他们将心中所想用画笔表现出来,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目标。
二、创造富含审美情趣的美术环境
合理布置幼儿园物理环境是设计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通过创造五彩缤纷的美术物理环境,可以凸显幼儿园的整体美感,使幼儿沉浸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在创造美术物理环境时,幼儿园首先要注意运用合适的材料,具体布置也要强调经济适用,不能给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造成不便。其次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布置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方式有两种:让幼儿亲自参与布置过程;将幼儿的美术作品作为布置素材,将他们的手工作品或者绘画作品用来装饰走廊或者教室等。最后要强调幼儿与美术环境之间的互动。作为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美术环境中蕴含的诸多审美元素可以给予幼儿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让幼儿调动多种感官(触觉、视觉等)参与其中,激发幼儿主动创作的热情,帮助他们陶冶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情操。
三、选择生活化的美术教育内容
在选择和加工美术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的题材,这样可以拉近他们与生活的距离,也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美术教师必须对题材进行深入的价值分析,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加工鸡蛋壳,让幼儿对平日常见的黯淡无光的鸡蛋壳进行加工,鼓励他们用画笔为蛋壳穿上各种各样的“外衣”,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其次,美术教师要仔细分析和研究美术题材教育价值的实现方式,看一看哪些题材适合进行美术欣赏。比如米罗的《星空》,从色彩和图案入手,让幼儿初步感受星空的美丽;哪些题材适合运用绘画表现,可以让幼儿接触齐白石的花鸟画,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对大自然的感受;哪些题材适合动手制作,教师可以让幼儿动手做泥塑,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思维,促进隐性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组织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
只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发展水平组织教学活动,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幼儿美术教师要正视幼儿的主体性,灵活设计一系列趣味性浓、可行性强的教学活动,并采取有力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活动的实现,比如主题联想法、修改图案法、意境想象法和色彩欣赏法等。幼儿好胜心强,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伴的认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美术竞赛活动,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圆,让幼儿开动智慧,为这个圆添加几笔,使之成为另外的物象。这样的活动让幼儿跃跃欲试,就这样,太阳、花朵、钟表、娃娃脸等就在幼儿的笔下诞生了。其次,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特点,选择与开发不同的美术材料与工具让幼儿投入教学,比如剪纸、泥塑、图案画、线描画、版画或油画等,也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适合的美术表现方式进行自由创作,使他们体会美术活动带来的无穷乐趣。再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美术教育活动。教师通过上网、下载、复制精美图片,引导幼儿用心欣赏,让他们在视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鉴别美的能力。
总之,幼儿园美术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中心,发展幼儿个性与能力、促使他们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其中,学会审美、学会创作应该成为这门课程的核心。完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方法不胜枚举,关键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组织教育活动,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为幼儿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毕芳.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新变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2]尤跃武.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安徽教育,2003,(23).
[3]朱卫红.在美术教学中为幼儿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导刊,2004,(5).
[4]沈建洲.幼儿美术教育的美学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2,(5).
12.幼儿园美术教育 篇十二
一、变废为宝的创意
在人们不断制造生活垃圾和废物的今天, 通过对废物的巧妙利用,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创造美, 并大胆地进行变废为美的艺术活动。这是对幼儿美术教学课程资源的一个扩充和延伸。?? 如果您是一个具备细心观察能力的人, 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 有许多色彩、造型都很漂亮、别致的废瓶、包装袋、包装盒, 扔了都挺可惜的, 如果用它作为一种美术活动材料, 请孩子们动脑筋, 想办法, 把他们制作成一件有趣的艺术品, 既可以废物利用、保护环境, 又可以引导幼儿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
第一类:巧妙组合。如用瓶子、乒乓球、牙膏盒、化装盒、蛋壳等制作出孩子们喜爱的火车、汽车、娃娃、动物等, 通过这种组合, 会提升孩子们操作的兴趣, 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创作和美术游戏的快乐。
第二类:“因势造型”。如为瓶子穿上花花衣, 利用的材料不仅有彩泥、彩纸、彩色沙等; 用各类纸盒制作故事盒, 利用手或其他物体形象进行添画、变形, 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创造性, 鼓励幼儿奇思妙想。
二、活用本土资源中的自然材料
除了让幼儿在广阔的大自然中丰富知识经验之外, 就地取材, 充分利用自然材料, 对农村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 我们充分利用每次散步、参观的时机, 引导幼儿拾捡、采摘一些自然物: 如各种各样的泥土、粗细不同的沙粒、形状各异的石头、松果、树皮、干树叶等, 并通过指导幼儿亲自加工处理, 便成了美观实用的游戏玩具, 如指导幼儿将捡到的各种石头做成棋子、在石头上画画、用石头盖房子; 将收集的松果、树叶和花瓣修剪、粘贴成各种动物图案;用“狗尾草”编小狗、小花鼠、草帽;用泥巴捏成的小动物、小泥人; 用高粱杆作眼镜、小飞机; 用稻草扎成一把把, 一个个稻草人形象而生动;用野藤和几块木板做的秋千等, 这些本土资源材料的创造性使用, 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无穷的乐趣, 都成了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器材。
农村有许多废旧物品, 只要是安全、卫生的, 我们就与幼儿一起收集, 共同制作, 以弥补游戏玩具的不足。如用包装袋编织“揪尾巴”的小辫子;用酸奶瓶粘上碎布当小飞镖, 用碎布装沙制作沙包; 用易拉罐做成梅花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动手能力, 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而且以物代物的能力也逐渐提高。
三、贴近幼儿生活的美术教育资源
创作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处处存在艺术的美, 精美的蛋糕、水果拼盘、节日装点等, 只要用心, 孩子们的美术活动无处不在。
第一类:提高生活技能、生活情趣。如制作简单的水果拼盘、水饺、包子, 提供鲜花或塑料花让孩子参与插花, 从而体验、探索生活中的美。
第二类:运用食品为原料。请幼儿同老师一起制作彩色面泥, 体验自制活动材料的乐趣;将面包师请入幼儿园, 幼儿创意“我的生日蛋糕”, 一片面包、几块水果片, 拼成好吃又好玩的蛋糕动物, 真可谓创意无限! 在我园的课程实验班中, 会定期组织孩子和家长们共同装点节日的教室, 制作节日套餐, 包饺子、做凉菜, 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纲要》中对幼儿园美育的要求, 将美术与生活紧密结合, 用孩子喜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第三类:以一日活动主题为源头。正确认识美术的本位主义与工具主义, 将促进美术的发展与利用美术为中介发展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幼儿园一日活动内容丰富, 美术存在于艺术领域之中, 与其他领域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认识秋天时我们组织了绘画———美丽的秋天、秋天的水果, 制作树叶书签、百变的树叶贴画; 泥塑———水果, 认识报纸, 有剪贴、制作报纸, 报纸简报, 报刊设计, 报纸服装等。科学活动中为了充分感知风, 可组织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风, 自制风筝、风车。自然形成的油水拓印画, 既富含科学内容, 又具有奇特的创意, 通过这些剪、折、画、拓等手法, 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妙用本土资源中的民间文化
《世界全面教育宣言》指出: “教师要认识到农村具有的传统的知识和本土的文化遗产, 具有固定的价值和效力, 并能促进发展。”传统民间文化是我们的人民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数千年来深厚积淀, 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情感、理想深深凝结着, 在幼儿园进行传统民间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13.幼儿园美术教育 篇十三
活动目标:
1、欣赏、交流自己喜欢的相框的造型和图案,感受相框装饰的美。
2、了解相框装饰的方法(对称、间隔),尝试用面状材料装饰相框。
3、能选择适量、适当的材料进行装饰活动,知道节省装饰材料。
3、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美术教育教案《相框》
活动准备:
1、手机各种相框资料,了解相框的外形和装饰方法。
2、收集可以装饰相框的面状材料。
3、幼儿已经有粘贴各种及简单的的纸的造型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有相框的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和交流。
教师:你喜欢什么样的相框?相框上有什么装饰?花纹有什么规律?
(二)教师出示各种相框图片,师幼共同讨论相框的制作方法。
1、教师:你会做相框吗?它可以用什么制作?怎么做呢?(装饰的位置、方法、纸的造型等)
2、教师:怎样选择合适的纸张做相框又节省又好看?做装饰时,怎么选择材料又节省又好看?
3、教师:还可以怎样装饰相框?怎样让自己的相框更漂亮?相框里需要有什么?
(三)幼儿自由操作,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1、强调重点:相框的制作方法。
2、注意难点:纸的造型和装饰方法。
(四)教师展示幼儿制作的相框,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1、教师:你喜欢哪一个相框?为什么?我们可以把哪幅作品放在相框里?
2、引导幼儿将绘画作品装在相框里展示、欣赏。
活动延伸:
请幼儿创作自画像并装在制作好的相框里。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14.幼儿园美术教育论文推荐 篇十四
一、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基本理念
(一)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内涵
“三位”主要是指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成为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应掌握的教学技能、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和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三个方面。“一体化”是指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对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所掌握的教学技能、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和个人实现成功就业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教学技能是教学能力与个人素质提高和发展的基础;教学能力是个人作为教师职业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既对教学技能的掌握有促进作用,又能够提高师范生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既是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培训和培养的目标,反过来个人就业综合素质的高低又影响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技能的培训。对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个人就业综合素质三方面进行一体化培养不仅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培养的主要目标,也是师范生能否成为一名中小学美术老师的基本标准。正如北京大学教授陈向民所说的“教师的‘专业学习’必须是整体性的,涉及老师素养的整体性转化。老师的素养不能被肢解为相互孤立的部分,如基础理论、实用技巧、专业态度,然后分门别类地对其进行培养。”[1]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提出既是适应新形势下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本质需要。
(二)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
从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课程培养目标来看,“三位”是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成为合格美术老师的基础和重要尺度。从美术教师专业化的角度来看“,一体化”培养是指将美术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美术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培养。从中小学美术老师的职业专业化角度来看,美术专业老师应该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和道德人文修养。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平台,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就业导向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从而使之达到未来美术教师就业岗位应具备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素质。为此,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是通过课程体系一体化改革、构建一体化教学实践平台、实施一体化改进措施,从而实现教育实习的培养目标。
二、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应用探讨
(一)构建以“三位”为核心的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体系
有效提高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能力,最重要的是改革传统美术专业课程体系。第一,突出以主干课程为核心、选修课程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结构。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了进一步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的特色,学院根据地方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开设国画、水彩、版画、油画、民间美术等主干课程,围绕主干课程模块,增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课程,如拼贴画、沙石画、编制、剪纸艺术、综合材料版画、陶艺和泥塑等实践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整合,对所选课程的内容进行精选、充实和补充,美术专业课程的设计体现了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培养的特点,增强了教学技能培养的实践性和实效性。第二,合理安排师范生教学技能和能力培训的时间。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根据美术专业师资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要求,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并做到有计划、循序渐进,才能使培训取得实效。笔者建议,通过观摩、感知、获得和研习与交流四个过程,和20个周次的美术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和能力培训较为合适。教育见习阶段可安排约4周时间让师范生到实习基地观摩学习,让师范生明白教师的职业观是什么、美术教学常规工作有哪些、应掌握哪些美术技能。在教育实习阶段中,根据实际需要可安排2周感知美术老师教学和管理的具体工作,进行12周中学美术教学课堂教学和各项活动指导工作,最后再利用2周时间让实习生进行美术教学研习与交流。第三,利用中学美术教学法的教学来调动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开展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各项研究工作。美术教学法的教学是开放的,可以开展如调查、讨论、座谈等各种方式参与到现行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中去,发现问题,给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为美术教学研究服务。
(二)建立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一体化培训的实践平台
从现行高师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师资情况来看,缺少美术老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表现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片面强调专业水平,而忽视作为美术教师应具备的技能和职业能力;从美术教育实习师范生自身来看,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能够适应当前地方中小学的美术教学。因此,建立一体化的美术专业实践平台十分必要。“实践证明,老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和建设性工具。因此,高校必须把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开发和反思能力的培养作为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多种渠道强化师范生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反思,更好地发挥师范生的个性特点,扩大师范生的创造空间,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2]笔者认为一体化培训的实践平台可从三方面进行。首先,分阶段、多层次、多模块培训师范生的技能和能力。分阶段主要是针对中小学不同阶段美术实践的特点和难度,可将美术专业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分初级阶段(小学1-6年级)、中级阶段(7-9年级)和高级阶段(高中阶段)来培养。分层次主要是根据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内容的需要,可划分为基本技能层、专业技能层和综合应用层等三个层次。多模块主要是根据中小学不同类型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不同美术教学技能,并具备美术不同专业方向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训练模式的目的是以美术专业师范生的应用能力培训为主线,注重对美术专业师范生的专业运用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次,以活动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对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说,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就是表达美、展现美和塑造美的过程,在教育见习和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始终让师范生参与到具体的美术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够对师范生进行技能、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的锻炼。如在大一年级教育见习阶段,通过观摩优秀美术课教学活动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未来美术教师职业的认知感。大
二、大三年级的见习阶段,让师范生参与实习学校的美术教学课外指导活动,培训师范生教什么,怎样教,通过试讲、模拟上课、参加美术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来培训美术专业师范生如何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在大四的实习阶段,在对师范生职业综合素质能力培训中,通过座谈、职场模拟竞聘和职业情感展示等活动,让学生能全面地了解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最后,开放式的指导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在教育实习中,美术教育专业实习生不仅接受本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还应该多请教其他专业教师的指导,学会获得各项技能和能力,并在实践中反复锻炼,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发挥地方民间美术的资源优势,培养美术专业师范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培养师范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是教育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具体落实这项重要内容就要借助地方民间美术资源优势。这样既解决了农村美术课堂教学只讲不做、严重脱离实际的问题,也能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师范生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改革,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美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求超越现有知识范围,进行施教和思考。”[3]现有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是,实习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有限,课堂教学仍以美术欣赏替代了动手实践,美术教学的理念和思维跟不上现有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步伐。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指导师范生实习过程中,要求师范生贴近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美术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具体做法是:笔者采用一利用、二发现、三探究的方式来加强对师范生美术教学创作能力的培养。一利用就是直接利用学生身边民间美术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广西玉林地方木偶戏人物呈现的造型美和色彩美,三江侗族吊脚楼木质材料组合的形式美。通过欣赏,用毛笔、水彩笔、鸡蛋壳等材料让学生尝试制作。二发现就是指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地方乡土材料制作成艺术品。如利用棕榈编制各种动植物形象、树根制作简易壁挂艺术品、地方小子石特殊肌理制作成色彩斑斓的图案、豆类的不同颜色和性状做成拼贴画等等。开动师范生的脑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培养师范生具体的美术实践能力。三探究指美术专业实习生根据已掌握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地方现有美术资源创作美。如根据所学专业技法和具备的造型能力教会中学生利用萝卜雕刻大象、铁丝制作简易书架等工艺品、纸张不同制作方法形成各种染织图案和浮雕等。总之,实习生可根据地方民间美术特点,结合多媒体课件,独立设计教学内容,独立组织富有创意的美术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师范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师范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四)实行有效合作的管理方式
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科学化的管理。就美术专业教育实习的管理来说,一方面由于实习生人数多,分布比较散,覆盖面广,时间、空间及各种条件对实习生制约性小;另一方面美术教育专业实习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老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又不能和一般的合格美术老师一样严格要求。所以这给实习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实行合作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美术专业教学实习管理难的问题。一是职责明确。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地方高师院校、教育主管部门、实习学校和指导教师四方应明确职责,即由地方高师院校精心组织、培训指导老师,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参与督促指导,实习学校和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对师范生进行技能、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二是加强合作、共同管理。高师院校、地方教学主管部门和实习学校应在师资培训和技术能力方面开展合作,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在充分调动美术专业实习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对美术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进行共同管理,美术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实效性才能进一步增强。
三、结语
【幼儿园美术教育】推荐阅读: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幼儿兴趣的培养08-10
幼儿园美术教育答案10-12
幼儿教育学幼儿园课程08-02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育随笔09-10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11-14
《我们的幼儿园》幼儿大班美术活动教案08-13
幼儿园三生教育11-03
幼儿园教育经验11-20
幼儿园数字教育01-06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