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读后感

2024-11-06

论持久战读后感(精选7篇)

1.论持久战读后感 篇一

《论持久战》读后感

通读了毛泽东同志所著的《论持久战》这篇文章之后,使我更加懂得了毛泽东同志在抗战初期之所以提出对日作战要坚持持久战,其根本原因就是从这场战争的性质和中日两国、两军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得出来的,它对于当时国内所盛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走极端的论调无疑是一副清醒剂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讲演。问题的提起是在伟大抗日战争的一周年纪念,七月七日,快要到了。全民族的力量团结起来,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同敌人作英勇的战争,快一年了。这个战争,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将是伟大的,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个战争。身受战争灾难、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然而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于是失败主义的亡国论者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会亡,最后胜利不是中国的。某些性急的朋友们也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很快就能战胜,无需乎费大气力。这些议论究竟对不对呢?我们一向都说:这些议论是不对的。可是我们说的,还没有为大多数人所了解。一半因为我们的宣传解释工作还不够,一半也因为客观事变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暴露其固有的性质,还没有将其面貌鲜明地摆在人们之前,使人们无从看出其整个的趋势和前途,因而无从决定自己的整套的方针和做法。现在好了,抗战十个月的经验,尽够击破毫无根据的亡国论,也尽够说服急性朋友们的速胜论了。在这种情形下,很多人要求做个总结性的解释。尤其是对持久战,有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反对意见,也有空洞无物的了解。“卢沟桥事变⑴以来,四万万人一齐努力,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样一种公式,在广大的人们中流行着。这个公式是对的,但有加以充实的必要。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坚持,是由于许多的因素:全国党派,从共产党到国民党;全国人民,从工人农民到资产阶级;全国军队,从主力军到游击队;国际方面,从社会主义国家到各国爱好正义的人民;敌国方面,从某些国内反战的人民到前线反战的兵士。总而言之,所有这些因素,在我们的抗战中都尽了他们各种程度的努力。每一个有良心的人,都应向他们表示敬意。我们共产党人,同其他抗战党派和全国人民一道,唯一的方向,是努力团结一切力量,战胜万恶的日寇。

可以说,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述说得是相当精辟,相当正确。因为只有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才能最终取得这场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充分团结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台儿庄战役胜利后,国民党的某些人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只有军队对日作战即可,而无需动员广大人民参军参战,用军队打几个胜仗就能将日寇赶跑,什么“这一战,就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我们胜利了,日阀就在精神上丧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一席话,使速胜论在不少人头脑中扎下了根。他们认为,这日本鬼子不堪一击,打几个胜仗也就胜利了,也就把日本侵略者赶回老家了。一时间,速胜论高调频起,甚嚣尘上。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随着战争的发展,国民党的这些幻想也随之迅速破灭。5月19日,徐州沦陷,这时,国民党内的失败主义情绪,投降派“战必大败”、“再战必亡”的亡国论调又传播开来。而速胜论和亡国论这两种论调,在共-产-党内和群众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些人存在着侥幸心理和轻敌思想,幻想速胜;而有些人则对抗战信心不足,悲观失望。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速胜论者,迷信国民党的正规战,轻视人民群众和游击战的战略地位,不赞成抗日战争的持久战。可以说,速胜论和亡国论这两种论调,都是走极端的,是不科学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可以说,毛泽东同志的这一席话说得可真是一针见血,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辩证和科学地区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制定出正确的方针和政策。而有些人却恰恰办不到这一点,为此,毛泽东同志及时写下了这篇文章,其目的和出发点,就是为了痛斥亡国论,扫除速胜论,从理论上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持久战,坚持必胜信念。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只有团结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实行“军民一致”,才能瓦解敌军、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可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是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实事求是,从而预言了战争趋势。毛泽东用他的正确的、科学的思想指导中国走向解放,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也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只有拥有强大的知识储备,才能在黑暗中找到出路。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持久战呢?无论是谁,都不可能经历一帆风顺的一生,也不太会有注定失败的一生,成功的取得往往需要经受过无数困难与挫折的洗礼,不可能不废吹灰之力就能享受幸福的生活。但是,只要你有毅力,不怕失败,不怕挑战,成功近在咫尺。所以“速胜论”与“亡国论”都是错误的,我们的人生同样需要持久战。在一生中,我们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正如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一样,人生或许有更多的时期,认清每个时期自己的任务,确立不同的目标,我们会过得更加充实。论持久战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论断,那么在人生中,自己就是胜利之本,每一个人都掌握着自己的前途与命运,选择怎么样的人生道路,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归宿,你,都是根本。我想,作为大学生我们现在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去学习思考论持久战,去体会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赋予它不一样的含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负我们的使命,不断的成长与提高。

2.论持久战读后感 篇二

关键词:大学语文,效力,教学期待,教学情境,人文意识

作为一名大学语文老师, 常常会面对学生这样的疑问:上了十几年的语文课, 为什么到了大学还要学习语文呢?何况我们又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我常常会这样回答, 因为语文学习不仅能让我们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还能提高人文科学素养, 又能提高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欣赏能力。可是这样的回答往往不能让学生满意。在现行考试制度下, 语文, 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 都是“学以致用”, 在一张张语文试卷上体现出其学习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一旦离开语文教学的课堂和考试试卷, 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价值何在?当没有了课堂的束缚, 分数的限制, 那些精美的文字, 那些思想性艺术性绝佳的篇章将何去何从?如何让大学语文教学伴随和影响学生的一生, 弥足久远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正视学生对语文教学的期待

认知学习论认为, 学习的发生是由于学生积极地想要了解周围的环境, 是由心理推断引起的心理结构的变化构成的, 在于改变已有知识结构应付新的环境。1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 有两种因素决定事物的可接受性:个体的期待与需要。2因此, 要上好大学语文这门了课, 必须让同学们对多年来已经司空见惯的语文课有个美好的期待。

大学语文, 是全校学生的公共课, 安排在大一上课。第一次大学语文课堂上, 我从不讲授新课内容, 而是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多年的语文课堂上你学到了什么?你希望在语文课堂上学到什么?“语文”二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到了大学还要学习?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有什么区别?前几个问题主要是同学们讨论发言, 后几个问题主要是我来分析。从同学们的发言和讨论可以看出, 很多同学都是很喜欢语文的, 可是他们特别反感枯燥乏味的练习, 也特别厌倦为了考试而循规蹈矩地学习。比如中学语文课堂上一再训练的划分层次, 归纳段落大意, 中心思想, 背诵文言文等。有人说, 语文是一幅美丽的锦绣山河图画, 它有优美的线条和斑斓的色彩。我想, 如果我们能从文学欣赏、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 在愉悦的氛围中通过对它的接触和了解逐渐去感受语言文学独特的文化魅力, 同学们学习起来会有很大的兴趣。这样, 我们在聊天式的轻松中度过了愉快的第一课。同学们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也被我调动起来, 也对

这门课充满了期待。有了期待, 至少是个很好的开始。

二.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情感是一个人对他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 对他所认识或所作的事情的内部态度的不同形式的体验。”3人们在学习过程中, 只有有了情感的投入, 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当今的大学课堂, 能够吸引学生用心去听课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是遇到同学们惧怕的文言文, 那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尤其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引导。

比如, 某天在准备墨子的《非攻》这篇文章的教案, 就隐约有了担忧。因为依照以往的经验, 这样的文言文在课堂上是很不受学生欢迎的, 何况墨子的文章虽然逻辑性很强, 但文章质朴, 较少文采, 读来似乎也少了一些音韵之美。正当我满心愁绪的时候,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一幅照片《躺在妈妈的怀里睡》, 这是一位艺术家在伊拉克的一家孤儿院拍到的场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在地板上画了妈妈的形象, 想象着, 蜷缩在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睡着了。而她的爸爸妈妈已经在战争的炮火中丧失了生命。作为一个母亲, 看到照片的那一刻我流泪了。小女孩对爱的渴望, 对妈妈的思念让人心疼让人心碎。第一次, 我觉得战争离我如此的近, 也是第一次如此强烈的厌恶战争。在那一刻我复又想起了墨子的《非攻》。在全球烽烟四起、暗流疾涌的今天, 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旋律的当代, 重读墨子, 重读兼爱与非攻, 是多么有必要。虽然墨子所处的时代的战争和当今的很多战争有着质的差别, 但使天下兼相爱, 少战争祸患, 少互怨互损, 少流血牺牲应该是人类共通的。所以在讲授《非攻》之前, 我给同学们展示了这张照片, 在介绍照片时声音也不由自主地哽咽了, 同时我看到不少同学的眼圈也红了。结果, 这篇我所担心的文言文上得非常成功。这种成功, 不单单指同学们认真听讲了, 甚至翻译得也很精确, 我觉得更大的成功在于同学们明白了墨子《非攻》的价值所在了。

语文教学脱离教学情境还能够持久延续, 这便是最大的收获。我相信, 在以后的生活中, 当同学们谈到战争时一定会想到那张照片, 一定会想到墨子的兼爱非攻, 也一定会渴求和平, 诅咒战争, 这种收获已经不局限在语言文字文学的范畴之内了。

三.引导学生体验美

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 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4因此, 审美性, 是文学的本质属性, 也是文学具有永恒魅力的所在。但是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往往只注重考试的功利性, 忽略了文学的美。如果能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让同学们切身的体会到文学的美, 那么文学便会跟随他们一生, 因为, 没有人会拒绝美。

文学的美有多种层次, 多种内涵。既有文字修辞之美, 也有所状之物之美, 更有余味无穷道义深远之美。《红楼梦》中是这样描写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娴静时似娇花照水, 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我在讲述《红楼梦》时, 让同学根据曹雪芹的描写, 来描述一下同学们心目中的林黛玉。结果每个人所描述的林黛玉都是不尽相同的, 但都认为林黛玉是美的。借此机会我就给大家讲解了中国文学中的含蓄蕴藉之美, 并找出鲁迅小说中“白描”的手法, 如“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二十六七, 脸色青黄” (祥林嫂) , 让学生了解文学塑造人物的方法原来如此丰富多彩。这样, 同学们对文学的认识就不仅仅停留在中心思想, 翻译背诵上。梁实秋说, “文学的效用不在于激发读者的热忱, 而在引起读者的情绪之后, 予以和平的宁静的沉思的一种舒适的感觉”。5语文课堂上, 字词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但我人认为在中学的课堂上同学们这方面的积累已经很多, 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 我们更多的让学生认识到:文学,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它的美才是最有价值的, 并鼓励学生去创造这种美的艺术形式。如果沉思之后能感到一种舒适的感觉, 这种美的所在简直是生命的至高享受。

四.巧妙设置作业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 我发现他们对以往语文课最深的印象就是背诵课文和每周都要疲于应付的周记。任何一个学科, 适度的练习都是必要的。但在大学生活中, 没有了升学的压力, 很多时候作业都是在应付。交上来的文章要么是直接在网上下载的, 要么是抄袭某本书上的, 这样的作业没有任何意义。后来我在布置作业时就实行弹性作业制, 给他们选择的自由, 比如, 我有次作业是这样布置的:1、写一篇小论文, 不少于两千字。2、写一篇小说, 不少于三千字。3、抄一篇文章, 或论文, 或作品。不少于六千字, 并注明出处。三者任选其一, 选前两题的必须保证是绝对原创。既然有的学生不喜欢动脑子, 与其偷偷摸摸地抄不妨给他们指明一条“光明大道”, 但是量要加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自己选择。同学们听后觉得还算公平, 有的同学甚至感叹道: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抄作业了。看到同学们的反应, 其实我内心有些担忧:如果大家交上来的作业都是抄的, 那这次练笔又有多少意义呢?结果出乎意料, 他们对待这次作业史无前例地认真, 全班七十多人, 只有三个同学是抄的, 其中一位同学抄写的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 而且不止6000字。看着满本娟秀的文字, 我一点都不觉得这份作业有什么不好, 甚至有些感动。而且那位同学还在后面附了一段话, 说明了自己为什么喜欢郭敬明的文字。有了这次成功的实践, 在以后的作业中, 我都是实行弹性制的作业, 甚至允许有个别同学不交作业, 但需向我说明情况。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 最后一次作业, 没有一个同学是抄写的, 都是认认真真地完成的。不管质量如何, 至少他们已经开始认真对待了。凡事最怕认真二字, 人生中若有了认真的心相伴随, 还有什么做不好呢?

五.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关切与珍视, 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当然人文意识的培养有多种途径, 但作为一名大学生, 大学语文这门课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我认为, 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就是要通过对文学的学习, 从中所感悟到人生意义和价值, 然后用以指导和衡量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孜孜以求的目标:培养人文意识, 感受世事人生。用震撼人心的文学故事, 借助故事中饱满丰富的典型人物以及他们对待命运的态度和行动, 以感染我的学生, 继而去打开他们的心扉, 启迪他们的梦想, 陶冶他们的情操, 塑造他们的人格, 激励他们的人生。只有让人文意识真正融入学生的血液里, 我们大学语文教师也才能算是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使命。

综上所述, 我认为, 要想让大学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从而产生弥足久远的重大影响, 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文学的美, 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当然, 在智能化手机普及的今天, 大学课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会遇到种种问题, 但作为一名大学语文老师, 我们要以此为目标, 使大学语文教学焕发生机, 从而产生持久性效力。

注释

112郭茂全.《语文教学与学生期待》.《甘肃教育学院学报》, 1 998年02期.

23 龚浩然等译.《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412页.

34 童庆柄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52页.

3.《论持久战》:神奇大预测 篇三

1938年5月,抗日战争已进行了整整10个月,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已相继沦陷,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天天在渴望战争的早日胜利。然而,战争的过程究竟会怎么样?中国能不能取得胜利?怎样才能取得胜利?让很多人感到迷惘。

抗战爆发前,国民党营垒内就一直有人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抗战开始后,又出现“再战必亡”的论调。身任国民党副总裁的亲日派汪精卫是他们中突出的代表。这种悲观情绪也影响到中间阶层和一部分普通民众。

速胜论的观点也有相当市场。国民党中有一部分人幻想依靠外援来迅速取胜。淞沪会战时有人提出:只要打3个月,国际局势一定会发生变化,战争就可解决。台儿庄一战取胜后,《大公报》又鼓吹徐州战役是“准决战”。

这种盲目乐观的轻敌思想也出现在共产党内,一些人把抗战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的200万正规军上,急于打大仗,对战争的长期性、艰苦性缺乏精神准备。

正是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在延安抗日研究会上发表了《论持久战》的讲演。

大胆的预测成为现实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预测抗日战争将经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发展阶段,指出中国抗战必胜的总趋势。

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日本战争力量虽强,但它是一个小国,军力、财力都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而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大人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日本的侵略行为损害并威胁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国际的同情与援助;而中国的反侵略战争能获得世界上广泛的支持与同情。

毛泽东总结道: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他得出结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毛泽东指出,这场持久战将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毛泽东着重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将是中国很痛苦的时期”。然而,它又是敌强我弱形势“转变的枢纽”。

“《论持久战》创造了世界军事理论上一个崭新的体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抗日战争史研究专家张宏志研究员这样评价。“历史演变完完全全应验了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的预测,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日战争史也是完全按照毛泽东的预测来发展的。”

张宏志告诉本刊记者,随着对抗日战争研究的深入,自己对“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的观点也是百分之百的认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在整个抗日战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张宏志用了很长的时间研究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他得出的结论是:抗日游击战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没有抗日游击战,就没有中共的地位;没有抗日游击战,中国的抗战就不能坚持。抗日游击战不但完成了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任务,而且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经过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成了主宰中国历史的大政党。而所有这些,都是在毛泽东当年的《论持久战》思想指导下所产生的。

中共力量在游击战中成长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论述抗日战争第二阶段、即相持阶段时指出,“此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游击战争能够胜利”。后来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正是依靠游击战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5年内,日军不再占领新的地区,而在于保守已经占领的地方,特别是在占领武汉后,侵华日军战略重心从进攻进入保守。虽然此时日军并未停止对国民党的战争,但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已经移至敌后。

在此阶段,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在逐渐地成长起来,最终成了抗击日军的主要力量,而担负的抗战任务也是越来越艰巨。

张宏志根据日军兵力配置将相持阶段的的战场状况分为5个阶段:

1938年11月至1939年9月,此时日军总兵力增至38个师团,八路军、新四军20多万人抗击着日军25.5个师团,相当于日军总兵力的67%,而国民党305个师220多万人抗击着日军其余33%的兵力。

1939年10月至1940年5月,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打了几个漂亮的胜战,打疼了侵华日军,其中黄土岭大战击毙了日军阿部规秀中将,鲁柏山战役歼灭日军一个大队1000多人,大队长以下全被歼灭。

1940年6月至1940年12月,八路军增至40万人,新四军增至10万人,中共领导的50万人的抗日力量先后进行了百团大战等大的战役,逼迫日军从54个县开始撤退。当年8月20日至12月5日进行的百团大战中,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大队长以上官员19名,毙伤日军大队长以下官兵20636名,毙伤伪军5153名,缴获了大量武器和军需品。张宏志这样评价百团大战:破坏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破坏了日蒋谈判,阻止了蒋介石的投降活动。张宏志说,从日本战史资料显示,1940年7月,蒋介石曾和日方秘密达成备忘录,主题就是“中日和平”。日本人称:“就在中日和平出现一线曙光时,中共突然发起了百团大战”。

1941年至1942年,日军总兵力37个师团,八路军、新四军共抗击日军66%的兵力。到1942年,由于日军的经济封锁,敌后战场进入最困难的时期。

1943年,日军总兵力32个师团,而在敌后战场上,主要还是依靠中共领导的三大主力抗击日寇,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此时由于经济极度困难,吃盐用火都成问题,应验了毛泽东所指的“此阶段的战争是残酷的,地方将遇到严重的破坏。”在这一年内,中共兵力约30万人反扫荡抗击日军23.5个师团,占到日军总数的73%。

《论持久战》也影响了国民党

一位外国记者曾经这样评论《论持久战》:“不管他们对于共产党的看法怎样,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是谁,大部分的中国人现在都承认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和国际的因素,并且无误地描绘了未来的一般轮廓。”

研究员张宏志认为,《论持久战》当时在全国对各党派都有政治影响,对抗战内部各阶级各派别各政治团体都起到了指导作用,

国民党虽然在军事理论上不予吸收,但客观历史上也是从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走过来的。

曾经在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身边工作过的程思远先生,在他的《我的回忆》中披露了这样一个情况: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也十分赞成。

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了周公的同意,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1938年4月17日,国民党高官卫立煌从前线返回内地途经延安时,受到毛泽东和延安军民的热情欢迎。毛泽东就合作抗战等问题同他广泛交谈。

那次延安之行对卫立煌产生了很深的影响。陪他同行的秘书赵荣声后来回忆道:“自此以后,卫立煌对于延安出版的书籍、杂志看得多些了,不只是看看标题,而且翻阅一部分文章。最突出的一件事就是叫我陪他细读毛泽东同志的名著《论持久战》。这本书不但对于卫立煌的‘速胜论’、‘唯武器论’等顽症有很好的疗效”,而且使“卫立煌对于八路军打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有所理解、有所同情了”。

4.《论持久战》读后感 篇四

《论持久战》读后感

一九三八年,面对严峻的抗日形势,毛泽东通过分析当时的国情,无数次理论与实践结合,多次实地的实践提出了持久战,驳斥了不切实际的亡国论和速胜论,表明了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念,点明了抗日的正确方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鼓舞了人们的抗日信心与决心。

在分析抗日要通过持久作战方略问题根据部分,毛泽东一针见血指出战争本质,然后分析中日双方的特点。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但它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又有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日本战争力量虽强,但它是一个小国,军力、财力都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而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大人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日本的侵略行为损害并威胁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国际的同情与援助;而中国的反侵略战争能获得世界上广泛的支持与同情。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最后他得出结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从而有利地批判了当时国内存在的速胜论与亡国论,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得出了非常精辟的结论:打持久战.毛泽东在其著名的《论持久战》一文中,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喻为“犬牙交错”的战争。他透彻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优劣,阐述了“犬牙交错”的几种形态:内线与外线,有后方与无后方,大块与小块,局部与整体,包围与反包围。毛泽东同志精当地运用了“犬牙交错”这一成语,以富有辩证哲理的分析,形象生动地巧抒胸臆,使人们明白了“长期而又广大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既驳斥了速胜论,又痛斥了亡国论,使全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前途,增强了必胜信心。

毛泽东还指出:这场持久战将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着重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将是中国很痛苦的时期”,“我们要准备付给较长的时间,要熬得过这段艰难的路程”。然而,它又是敌强我弱形势“转变的枢纽”。毛泽东强调“此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此阶段的战争是残酷的,地方将遇到严重的破坏。但是游击战争能够胜利”。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

5.《论持久战》读后感 篇五

文中首先对于“速胜论”和“亡国论”予以否定并提出抗日战争将是持久战。中国不会亡,中国人不会沦为亡国奴,我们必然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全文总结起来原因有四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由于敌强我弱,所以这场战争一定不会很快结束。而后三点则可说明我们一定会胜利,只不过要经过持久战。文章条理清晰,娓娓道来。据理力争的推翻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的无科学理论,使人们对这场战争持正确的态度。同时,条条阐述我们会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增强了我们对战争的信心。

随后文中阐述了我国将采取的战略,分析了战争趋势。我们的战略方针是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同时强调“兵民是胜利的根本”,应团结广大农民群众,只有人民战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可见他把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放在人上面而非武器,也许日本在武器上比我们先进,但是胜利最终还是属于我们的。而历史也足以证明他的理论的正确性。

同时,也指明了中日都不会妥协以结束战争。与日本方面,他们的胃口很大,单纯几个省份的割让并不能满足他们的狼子野心;对于中国,我们也不容许日本保留中国的寸土。我们是绝不会妥协的,战争也是必然会进行下去的。

最后,而对于战争的趋势,他预测将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总体趋势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这一点是我最为佩服的,当时毛泽东写这篇文章时刚处于战争初期,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对战争的推测准的让我们吃惊。足以显示了他对战争独特而敏锐的洞察力和他的军事才华,也难怪这篇文章会被奉为经典,成为一部伟大的马列主义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同时被誉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

在文中,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战争的根本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制订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证明了其无比的正确性。它可用于指导反侵战争,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他在文中所展示的思考模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即使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学习这篇著作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成语战略战术:泛指指导或决定全局的策略和作战具体部署和克敌制胜的谋略。如: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红军的战略战术,是在这种尖锐的对比上发生的。”

6.论持久战读后感 篇六

《论持久战》明确的点出了中国与日本打的是一场持久战——战争不能速胜,中国不会灭亡,最终的胜利是中国的。文中还明确指出“亡国论”、“速胜论”这些思想的错误性。毛泽东同志是站在一个超越了军事的角度来对军事行动进行表述。他的思想方向实现从政治层面着眼,再结合其特点运用哲学思想理论来进行认识,使我们能看得更加深远更加深刻。以下就知我对其中的一些片段的认知和理解。

“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这是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讲述的一段话。从中看来,我们平时看问题不能太片面也不能太极端,要学会全面的思考,而不要走两个极端,要权衡这件事情的利弊,仅有这样我们才能看透它,从而解决这件事。(。)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有顺心的也有不顺心的,那些不顺心的事不必须就是坏事,因为事情都有两面性,换一个角度看,或许坏事就会变成好事,那我们应对这件事情的情绪自然就会好起来,进而就能够更好的处理这件事,做出理智,正确的决策。

“抗战十个月以来,各种表现急性病的意见也发生了。例如在抗战初起时,许多人有一种毫无根据的乐观倾向,他们把日本估计过低,甚至以为日本不能打到山西。有些人轻视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他们对于“在全体上,运动战是主要的,游击战是辅助的;在部分上,游击战是主要的,运动战是辅助的”这个提法,表示怀疑。”这也是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一段话,总有人会认不清中国此刻的实力以至于对日本作出盲目的,不切实际的决定。这样就会影响我方的作战力。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应对困难时不要过度悲观也不要过于乐观,这都不是应对问题的最好心态,高估自我的潜力和低估对方的实力都是失败的隐患。仅有正确认识自我,明白自我的优点和弱点,才能扬长避短或者是努力克服自我的缺点,从而游刃有余地解决自我面度对的困难。

“平型关一个胜仗,冲昏了一些人的头脑;台儿庄再一个胜仗,冲昏了更多的人的头脑。”平型关和台儿庄是抗日战争中少有的大捷,之后几乎就没有打过什么胜仗,其中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人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就告诉我们:不能被一点点小小的胜利就冲昏了头脑,我们要冷静的应对一切。骄兵必败,这是历古以来的规律。冷静分析当前局势才是上上之策。

7.论民办高等教育的持久性 篇七

关键词:民办院校高等教育师资力量

民办高校自上个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已有30多年的历史,民办院校走过了风风雨雨,受到大家的肯定的同时,也遭受到大家的质疑和诟病。本文分析民办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以笔者所在的广东科技学院为例,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有助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

学术界主要以学校的办学主体和学校经费来源作为界定标准。如潘懋元教授认为民办学校实质上相当于私立学校,它不同于公立学校的基本点有二:(1)它是由公民私人或私法人所设立的。(2)由设立者筹集学校资金,而不是依靠政府拨款。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对“民办高校”的界定都是通过办学主体和办学经费这两个方面界定民办高等学校。在认识上,很多人缺乏对民办高校的地位与作用的理性思考,大都秉持着营利论,只要一说民办高校,在感觉上就觉得他们是以办学之名行赚钱之实的,对民办高校持不信任态度,对他们的办学目的和办学能力表示怀疑。这样的认识对大力发展民办高校的决策和积极支持民办高校的政策制定极其有害,从而阻碍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壮大和持续发展。

二、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重重的难题。自身内部的因素也影响着其发展。

1民办教育队伍的两极分化,缺乏优秀的专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广东科技学院教师队伍中以25-40岁的中青年教师为主,占教师队伍的80%以上,然后就是各公办院校退休的老教授构成,结构比例不协调。庞大的青年和老年,缺乏中间力量,这样的哑铃结构缺乏稳定性,不能形成以老带新的梯队架构,在结构层中出现了断层。大量的青年教师的存在,注定了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指导会大打折扣。教师的素质及其在大学中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决定了一个大学的品格。因此,作为大学,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其核心,民办高校尤其如此。而我们的民办院校的管理层认为只要能上上课就行了。另外,众多的民办高校没有将教师看成是事业的合作者,没有将教师看成是学校的主人,而认为仅仅是学校聘任的员工,沒有主人翁的地位当然就没有主人翁的意识。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很难产生事业的归宿感和由成就感的驱使所产生的使命感,临时工的心态普遍存在。

2缺乏大学的学术氛围和进行科学研究的环境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并没有真正履行科学研究的职能,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中,民办高校事实上是被排除在外的,国家现行的有关科研政策也不利于民办高校的科学研究。为此,培植和增强民办高校科研职能的意识,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办高校的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是当务之急。大学与其它任何形式的教育组织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学校,是学者的社团,没有浓厚学术氛围的组织就不是好的大学。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前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既有复杂的历史与社会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

1在社会大环境中的不利地位是制约民办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民办高校不仅得不到国家的投资,而且办学环境也不公平,学生待遇(如助学贷款、毕业生就业等) 、教师待遇(如工资、人才的流动、科研基金申请)等方面都得不到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而民办高校教师问题是办学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教师队伍的脆弱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秩序的稳定;而学生更是民办高校的生存基础,学生的待遇问题会影响未来毕业生的选择,从而会动摇民办高校的存在基础。并且民办高校在发展初期采用“低成本、低质量、滚动式”扩张方式进行发展,无暇过多地顾及师资队伍建设。在短时期内尚无法改变教师队伍中两头大,中间小的师资结构。

2在师资队伍的培养问题上,历史欠账较多

在发展初期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缺乏长期规划,主要表现为民办高校重使用、轻培养,重教学、轻科研等现象。教师进修的愿望是强烈的,但学校配套措施与资金缺失,以致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面不够宽,力度也不够大。尽管当前各学校正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例如广东科技学院把科研纳入到时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考评当中,并且每年拿出大笔的资金鼓励科研。但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依然与学校的蓬勃发展形势不相称。

四、提出的建议

揭示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本文提出相应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希望这些对策对民办高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加强“校本”培养模式,以人为本

由于历史等原因民办高校以青年教师为主,这些教师有旺盛的精力,如何培养他们和留住他们才是民办高校应该重视的问题。(1)实行“导师制”。通过老教师带领新教师过好“教学关”,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稳步实现教师队伍新老交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广东科技学院针对新进的教师,指定老教师实行“以老带新”,教导新老师适应教学环境。(2)提供和名牌大学“交流制”。由于民办高校师资的年轻化,学校应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安排他们进修,争取机会让他们同名牌大学的教师进行相互交流切磋。同时,学校也可尝试借鉴国外经验,实施学术假制度,创造机会让青年教师开展国内、国际间学术交流。(3)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校内,要做好基础建设。通过讲座、研讨、观摩等多种形式,为骨干教师提供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在校外,应当进行能力创新等综合素质的拓展,把骨干教师送出去,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培训班、研讨会,创造、提供各种参与科研的机会。通过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稳定教师队伍,带动梯队建设,逐步达到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

校本培训既满足当前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又满足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着眼于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把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学校的使命有机整合起来,实现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2学校应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质量保障活动是需要有利益驱动的,只有将质量保障活动与其利益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种动力效应,这样的质量保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激励机制不应该只有物质激励,对大家来说,精神激励有时会起到物质激励难以达到的效果。与此同时,约束机制应当适度强化,约束机制运用得当,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汪明义民办高校当前存在的问题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42-47

【论持久战读后感】推荐阅读:

《论持久战》之中美贸易战08-24

教育更需要持久的爱心07-08

上一篇:励志人生的经典句子下一篇:古代名人尊师重道的历史典故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