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和庄子的异同(精选5篇)
1.陶渊明和庄子的异同 篇一
略论老子、庄子思想的异同
老子与庄子都认同道在宇宙中的本根地位,并发现通过内敛的思维方式能予以体认,他们由此向往原始、质朴的生活,贬抑造成文明的欲望和知识,对于充斥着异化现象的现实则权以柔顺处之.然而,老学偏于宇宙观的描述,庄学更关注人生论问题;老子从宇宙学哲学推演出政治哲学,庄子则致力于阐发精神澄明之学;这种差异与老、庄的立场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有关;在此基础上还形成老子注重处世策略而庄子主张率真,<老子>出语严谨、规范而<庄子>出语汪洋、恣肆诸特点.他们对后世的`影响一者主要在政治上,一者主要在艺术上,并且合力铸就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在超越性和外向柔韧性的特质.
作 者:胡家祥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肇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5(6) 分类号:B22 关键词:老学 庄学 异同2.陶渊明和庄子的异同 篇二
关键词:康德,庄子,审美观,异同
康德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把英国经验主义认为审美活动只带来感官的快适和德国理性主义认为审美是一种涉及概念的低级认识进行调和,提出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无利害关系的快感、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及共通感,奠定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基础。庄子是公元前4世纪中国伟大的哲学家,主张“无为”、“无所待”的绝对自由境界。二者生存的国度、时代均有较大差异,但在审美观念上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具有一些相似和相异之处。
一、相似之处
1. 美的无功利性
康德审美判断的第一个契机就是“无利害关系的快感”。所谓的“利害关系”,康德是这样解释的:“凡是我们把它和一个对象的存在之表象结合起来的快感,谓之利害关系。” (1) “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 (2) 利害关系影响审美判断的纯粹性,应该予以摒弃。所以康德提出审美判断是一种“静观”的判断,“它对一对象的存在是淡漠的,只把它的性质和快感及不快感结合起来”。 (3) 这就是说审美的快感是一种主观的快感,由对象形式的合目的性所引起的,它关注的是对象的形式,而不追究对象本身的存在,因此抛开了一切的利害关系,即美是没有欲望、没有目的的纯粹的愉快。而生理快感和善的快感都涉及对象的存在,构成利害关系。康德把它们和审美的快感进行了区分,是对审美无功利性的一种重申。
庄子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以“道”为核心,“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非人为的状态,万物都在“道”之内,都要符合“道”。所以,庄子推崇一种顺应自然、顺应人性的精神绝对自由境界。一切影响精神逍遥自在的东西都是要排斥和摈弃的,包括世俗社会中的功名利禄等一切欲望。庄子认为:“德荡乎名。”“名也者,相扎也。”(《庄子·人间世》)“其所殉货利也,则俗谓之小人。”(《庄子·骈拇》)名利引起人的欲望,对名利的追逐束缚了人的心灵,失去了精神的自由,“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因此庄子追求的美也是无功利的纯粹的美。
2. 美的主观体验性
因为审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而不是对象的存在,所以美的判断最终要通过主体意识的审核。这实际上触及康德哲学的根本问题,即人的问题,人是主体,也是最后的目的,“只有‘人’才独能具有美的理想,像人类尽在他的人格里面那样,他作为睿智,能在世界一切事物中独具完满性的理想”。 (4) 这可以从审美判断剩下的三个契机得到证明。第三个契机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无目的”和“合目的”并不矛盾。“无目的”指审美的快感不带功利性目的,是第一个契机所说的“无利害关系”;“合目的性”指不涉及对象自身,不依据知识和理性而依据情感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对象的形式满足人的情感体悟,具有让人愉快的特性。也就是说人是审美的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主体通过想象力与知解力不涉及概念的协调的情感,将诸多个别的自然现象统一于一个先验的自然整体,从给定的特殊中寻求普遍的法则,这正是审美判断作为反思判断的特点。对人的能动作用———想象力的强调,进一步强调了审美的主观体验性。另外,第二、四契机提出的“普遍性”和“共通感”表明审美的主体性不为个人独有,而应是全体人类普遍共享的,更加证明审美的主观体验性。
庄子也主张美是主体情感的体验。他的哲学观和美学观是主观主义的,着眼于人的内心情感。他提出:“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也。”(《庄子·则阳》)认为美如果没有通过人的欣赏判断就不存在,充分肯定人在审美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他不倦追求的“至人”“神人”“圣人”(《庄子·逍遥游》),这种不受外界干扰,内心高度自由,能够无拘无束“逍遥游”的理想人物,更是着眼于人内心情感的升华。因此,庄子的美学也肯定美的主观体验性。
3. 美的无概念性
康德审美判断的第二个契机提出了“无概念”,这主要由于审美的形式性和主体性。事物的存在必然具有概念,而事物的表象只是一种形式,并不涉及概念。审美判断是“无利害”的,只涉及对象的形式,因而是“无概念”的。因为对象的存在并不纳入考虑范围,所以审美依据的是人的主观判断,而“鉴赏判断是审美判断,这就是说,它基于主观的根据,它的规定根据不可能是概念,因此也不能是一定目的的概念”, (5) 所以审美判断是“无概念”的。比如,我们对罂粟花的鉴赏,只是从它形式的合目的性获得愉快,而不直接追究它的概念(“有毒的花”)。概念是知性的范畴,所以康德把无概念的审美和有概念的认识进行了区分,“用自己的认识能力去了解一座合乎法则和合乎目的的建筑物(不管它是在清晰的或模糊的表象形态里),和对这个表象用愉快的感觉去意识它,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6)
庄子的审美也具有“无概念”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他主张的自然无为和对有概念的知识欲望的否定上。“无为”是庄子哲学和美学的核心观点,代表一种顺其自然,不刻意追究具体概念的纯天然状态,“无为而尊者,天道也”(《庄子·在宥》),“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无为也而尊,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庄子·天道》)。“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关注的是心态的平和宁静,而不是事物的具体概念,言有尽而意无穷,“得意以忘言”(《庄子·外物》)才是要追求的境界。也正因为庄子对具体概念的漠视,所以他排斥具有概念的知识和欲望,因为二者都会使人的心灵动荡不安,产生“机心”(《庄子·天地》),所以说“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庄子·人间世》)。
二、相异之处
1. 自然顺应主体和主体顺应自然
康德和庄子虽然都肯定了人作为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审美判断是一种主观体验,但两者也有显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体和对象的顺应方向不同。康德提出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合目的性”是客体顺应主体情感的先验形式,也就是说,审美判断主要依据主体主观的自我判断,而无关对象的具体存在。这样,自然究竟美不美,关键不在于自然自身是否美,而在于自然作为一种对象的形式是否符合主观的审美判断标准。所以,康德认为的美是自然顺应主体的“合目的性”所达到的一种美。
而庄子的观点正好相反。虽然庄子也肯定审美的主观体验性,但他认为自然美是自然与生俱来的,是一种客观存在,无需适应人的审美情趣。所以他赞美“渊渊乎其若海,巍巍乎其若山,终则复始也,运量万物而不匮”(《庄子·知北游》)的自然之美,而反对人为干涉的人造美。“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庄子·马蹄》),批判工匠砍伐树木这种破坏自然美的做法。既然自然美是一种客观的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不能干涉,就只能去顺应,所以庄子主张物我不分,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物化境界。
可见,康德主张的是自然应具备顺应主体的合目的性形式,而庄子则推崇主体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
2. 人际的“共通”和天人的“共通”
康德和庄子的美学思想里都含有“共通”的观念,但是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康德审美判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契机都提到“普遍性”和“共通感”,涉及的都是审美应该具有普遍赞同的心意状态和普遍传达的能力。这种普遍传达的途径和范围是人类社会,“美只在社会里产生者兴趣”。 (7) 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具有社会属性,“倾向并善于把他的情感传达于别人,他不满足于独自的欣赏”, (8) 所以只有通过社会交际,才能把自己的审美情感传达给别人,也分享别人的审美情感,达到“共通”。强调社会属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本质上是一种“有为”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但庄子的观点却大相径庭。庄子追求的是排除世俗干扰的“无为”“无所待”“吾丧我”的物化的状态。他的“共通”不是参与人际交往的“共通”,而是天人合一、物我不分的“共通”,正如徐复观所说:“庄子之所谓无情,乃是去掉束缚于个人生理欲望之内的感情,已超越上去,显现出与天地万物相通的‘大情’,此实即艺术精神中的‘共感’。” (9) 庄子通过“坐忘”“心斋”忘却世俗,归隐山林,陶醉于自我与自然融合的一体状态中,这虽然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但本质上是消极避世的。他主张历史倒退回归原始社会,违背了历史先前发展的客观规律,本质上是一种倒退的历史观,是消极的。
综上,在“共通感”上,康德主张人参与社会,在社会交往中达到“共通”,是积极入世的“有为”;而庄子的“共通”强调的是脱离社会,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的“共通”,是消极避世的“无为”。
总之,康德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调和的审美判断,以及庄子唯心主义的审美思想在人的审美主体性和“无利害关系”、“无概念”方面有着相似性,而在“合目的性”和“共同感”方面却有着相异之处。对二者进行辩证性的比较有助于我们对其美学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对进一步开展中西美学的比较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2]朱志荣.康德美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7.
[3]庄子.陈亚琼译.庄子选译[M].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6.
[4]孙武军.庄子与康德审美观比较[J].柳州师专学报, 2008-10, (23) , 5.
3.比较康德和庄子的“游戏”思想 篇三
“游戏”思想在东西方都曾引起研究者的强烈关注,而康德和庄子作为提出这种思想的东西方的第一人,理论既有极大的差别又不无一致性.康德高扬人的.主体性,从而期望人自己拯救自己,而庄子则取消人的主体性,从而希望通过顺应“道”而由“道”来拯救人.但是,二者都体现了各自对人类的人道主义关怀.
作 者:何军民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刊 名: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N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4(1) 分类号:B08 关键词:游戏 主体性 自由 人道主义关怀
4.请示和报告的异同 篇四
在公文处理时,经常能够看到请示与报告不分的现象,其实请示与报告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种。
一、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和异同
关于“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请示与报告都属于上行文,都具有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功用,但也有其明显的不同: 1.内容要求不同。请示的内容要求一文一事;报告的内容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2.侧重点不同。请示属于请示性公文,侧重于提出司题和请求指示、批准;报告属于陈述性公文,侧重于汇报工作,陈述意见或者建议。
3.行文目的不同。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某项工作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报告的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下情,掌握情况,便于及时指导。
4.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事前行文;报告可以在事后或者事情发展过程中行文。5.报送要求不同。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报其上级机关的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注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主报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报告可以报送一个或多个上级机关。
6.篇幅不同。请示一般都比较简短;报告的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篇幅一般较长。7.标题写作不同。一般来讲请示的标题中不写报告二字,就是x x x关于x x x x x x的请示;报告的标题中不写请示二字,就是x x”x关于x x x xx x的报告。
8.结束用语不同。请示的结尾一般用“妥否,请批示”或“特此请示,请予批准”等形式,请示的结束用语必须明确表明需要上级机关回复的迫切要求;报告的结尾多用“特此报告”等形式,一般不写需要上级必须予以答复的词语。9.处理结果不同。请示属于“办件”,指上级机关应对请示类公文及时予以批复;报告属于“阅件”,对报告类公文上级机关一般以批转形式予以答复,但也没必要件件予以答复。
二、请示与报告不分的几种表现形式
1.把请示当作报告。就是把请求指示、批准的请示当作了报告。如《x x xx关于申请购买x x x x的报告》,指本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购买x x x的要求,请求上级机关予以批准,批准后方可执行的事情。这类应属于请示,而行文实践中有时恰恰使用了报告这一文种。
2.把报告当作请示。有些报告是下级呈送给上级并要求批转的报告,这类报告应属于呈转性报告极易被当作请示。如《x x x x关于x x x x的报告》末尾处应写“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x x x执行。”属于典型的呈转性报告但是往往被当作了请示。3.请示与报告混合型,有些公文既请示工作又报告情况或者既报告情况又夹带请示事项,这些形式都不符合文种的使用规范。如《x x x x关于x x x x的请示报告》,这类文件形式,其内容既汇报了工作,又顺便提出了请示或者一文数项请示,这种混合的形式,极易使上级机关理不出头绪,处理了一件事情而耽误了另外几件事情。
三、请示与报告不分的原因及负面影晌
造成请示与报告与不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有:一是理解上有偏差。有的同志没有正确理解请示与报告的真正含义,经常分不开请示与报告的界限,所以,动起笔来浮想联翩,鱼龙混杂,分不清到底应该是请示还是报告。二是拟写人员思想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请示与报告必须分开的重要性,认为总是请示问题报忧不报喜,不如混合起来既请示了问题又汇报了情况。三是领导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把关不严。请示与报告不分,往往为上级机关.正常的公文处理带来不便,还容易使上级机关错批、漏批文件,甚至有时延误事情的处理,严重影响公文质量。准确地报送请示与报告,可以使上级机关了解掌握情况,便于及时指导,增强上下级机关之间的交流。我们应下大力气纠正请示与报告不分的不良习惯,做到领导带头,有目的、有组织的加强本单位本部门的学习及培训,普及标准化公文的写作知识,提高公文写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请示与报告不分的现象。篇二: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一、请示的写作要求(一)概念与分类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事项”。
请示正文一般分为三个部分:①请示的理由。这部分十分重要,它是请示的依据和出发点,是能否得到满意批复的关键,一定要充分说明理由。②请示的具体事项及要求。这部分有什么就写什么,要明确、具体。③结语。一般用“妥否,请批示”等语。(二)写作要求
1、请示的理由要充分有力,请示的事项和要求要明确。对请示事项的理由要实事求是,具有说服力,不能虚报。注意行文语言,选用词语要谦敬、分寸得当,一般不用请马上、请立即等词语。学习资料:常用公文写作技巧(收藏备用)
2、请示要一文一事。切忌在一篇请示中同时请示若干个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问题,如在一个请示件中罗列了很多不相关的请示内容,请示的事项无法分清主次缓急,上级机关无从审批或因请示中某一件事不能解决,使得整个请示搁置下来,影响请示事项的及时批复。
3、切忌多头主送。请示要根据机关隶属关系向上级主管机关或主管部门行文,一般只报一个主送机关。如多头主送,容易造成责任不明,互相推诱,或领导机关的批复不一致。如县(市)妇联向省妇联写请示,同时也让设区市妇联知悉,则可用抄报的形式。请示不能送领导个人,不抄送下级机关。
4、请示和报告的内容不能混淆。请示与报告是两个不同的文种,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三)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请示与报告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上行文。其区别是:(1)行文目的不同。请示需要上级对下级有明确的批复;报告则是下情上达,上级领导机关只作为阅知件,不作答复。
(2)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事前行文,不允许先斩后奏;报告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行文。(3)行文内容不同。请示主要写带有迫切需要上级批示的事项;报告只是汇报事项。请示中可以有报告事项,但报告中不可夹带有请示事项。在行文过程中请示与报告这两个文种混用和不分的情况经常发生。有的该用请示用了报告,有的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有的请示件标题用“关于xxx的请示报告”,这都是极不规范的。
二、报告的写作要求(一)概念与分类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告一般分为三部分:一是报告的原由,即为什么写报告;二是报告的事项,用“现将??报告如下:”之类的转接语引出报告的事实和问题,这部分要突出重点,做到点面结合;三是结束语,可根据报告内容的不同写明”特此报告”、”专此报告”等。
报告分为综合报告、专题报告(情况报告)、随文报告、答复报告和建议报告。
(1)综合报告。是下级机关为了使上级机关全面了解下级机关各方面情况,便于上级机关掌握全局,指导工作而写的公文。综合报告的主要特点是:汇报的情况和反映的问题比较全面,一般和工作总结结合起来。综合报告的正文,一般包括报告起因和报告内容两部分。报告起因即说明为什么要写报告,报告起因一定要集中、概括、简要直陈。有时就是几句话,报告起因与报告内容之间的承上启下用语,往往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报告内容,是报告正文的主体,一般要写明完成任务、进行工作、处理事情的依据、过程、措施以及结果、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打算与安排。报告正文的结尾用语一般用“特此报告”表述。
(2)专题报告(情况报告)。是为了向上级着重汇报某项工作和某个问题,以使上级了解情况,做出指示而写的公文。专题报告的显著特点是,报告的内容专一。专题报告可分为:反映某项工作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意见的专题报告;为总结某项工作而形成的经验性的专题报告;为研究和解决某一问题或工作而召开会议所形成的会议专题报告;工作中有了错误,需要向上级机关检讨所形成的检讨性专题报告;对某一事情或某种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在分析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调查,专题报告。篇三:请示与报告的异同
请示与报告的异同
“请示”和“报告”是党政机关使用频率极高的两种公文,但长期以来,在使用实践过程中,“请示”与“报告”被错用的情况较为普遍,要么不加区别,“请示”、“报告”合二为一,以“请示报告”不伦不类的面目出现;要么张冠李戴,该用“请示”时用“报告”,该用“报告”时用“请示”,造成混用错用,不懂得区别。这些都不符合《办法》、《条例》中的规定。
造成请示与报告与不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的原因是:一是理解上有偏差,没有正确理解请示与报告的真正含义,经常分不开请示与报告的界限,分不清到底应该是请示还是报告。二是拟写人员思想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请示与报告必须分开的重要性,认为总是请示问题报忧不报喜,不如混合起来既请示了问题又汇报了情况。三是领导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把关不严,等等。
请示与报告不分,往往为上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带来不便,还轻易使上级机关错批、漏批文件,甚至有时延误事情的处理,严重影响公文质量。正确地报送请示与报告,可以使上级机关了解把握情况,便于及时指导,增强上下级机关之间的交流。
总之,请示与报告虽均属上行文,有一些相同的特性,但两者的行文目的和要求却不相同,区别也是明显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一)相同点辨析
请示与报告的共同点主要在于:
1、文种源流相同 “报告”和“请示”起源相同,可谓同根同源。如前文所述,最早可追溯到古代“上书”,秦始皇改“书”为“奏”,成为臣下上书于君王的专用文书。西汉时的“疏”、“状”,魏晋时的“启”,宋代以后的“申状”、“呈状”等,都属于这一类文书。官府之间,下对上先后使用过“牒”、“呈”、“申状”、“呈状”、“禀”等文种。民国时期,仍沿用“呈”,这种“呈”涵盖了当时的上行文书,包括“报告”与“请示”。民国时期已出现“报告”,但使用不普遍,主要是军事机关下对上的报告。1931年11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颁布的《苏维埃地方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中,有一种称之为“报告书”的公文。这种报告书包含了报告和请示两个文种。到抗战初期,在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编写的《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际》中,报告被正式定为上行公文的一个文种名称;请示也作为上行公文的一个文种名称,报告和请示分开了。1951年9月政务院公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中,又只有报告而无请示,并规定报告是“对上级陈述或请示事项用”的。报告和请示又合在一起。1957年国务院秘书厅在《关于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中,除了报告又有请示,并明确地指出:“报告和请示必须分开使用。报告中不能写请示事项,但请示可以反映情况,陈述意见,说明理由,以便上级处理”。这个文件把“报告”定为下级对上级的通用公文名称,规定“工作报告、工作经验、工作反映、检讨??均包括在内”。1957年,国务院秘书厅在《关于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中将“报告”和“请示”明确
分开,作为两种公文文种。
2、行文方向相同
从行文关系看,报告与请示均属于报请类的上行文,即都是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行文,因此在措辞口吻等方面都十分接近。《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条例》规定,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办法》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条例》规定,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显然,这些规定表明,报告和请示皆属于党政机关法定公文中最为典型的上行文。
3、结构模式相同
请示和报告的结构模式大致相同。它们都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等部分组成,正文均由开头(缘由,即报告缘由或请示缘由)、主体(事项,即报告事项或请示事项)、结尾(即报告结语或请示结语)三部分组成。从公文的表达方式看,都用叙述为主、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
4、行为特点相同
请示和报告的写作行为都具有主动性、及时性、如实性的特点。报告中除了答复报告外,其它的报告和请示都是主动行文。一般情况下,只要可能,制发报告应力求及时、迅速,否则就会延误问题解决的时机,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如实汇报。无论是成绩还是失误,都应该全面、真实地反映,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也不能夸大和虚构。上报的公文应该在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单位情况的基础上撰写。
请示是针对本单位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求得上级机关指示、批准的公文,如能够及时制发,就会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向上级机关请示时,要如实反映遇到的问题、困难,不要为了让上级领导批准而虚构情况或夸大困难,也不要因为没能认真调查而片面地摆情况,提问题。
(三)相异点辨析
请示与报告虽有相同之处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只有严格地将两者区分开来,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使用。因此,必须明确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其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
1、目的用途不同
请示是请求性公文,请示的行文目的是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某项工作或者解决某个问题。请示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或批准某些事项,一般说来,凡遇到本机关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如机构设置、人事安排、重要决定、重大决策、项目安排等问题,以及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或克服不了的困难等。待上级明确审批意见后再开展或结束工作,因而,在请示中可以明确提出务必予以答复的要求。
而报告是陈述性公文,其行文目的是为了让上级机关掌握本单位的情况,了解本单位的工作状况及要求,使上级领导能及时给予支持,为上级机关处理问题,布置工作,或作出某一决策提供依据。“下情
上达”是制发报告的目的。报告是沟通上下级机关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下级机关必须履行的一项工作制度。报告不能请求指示或批准,所以不带请示事项,更不能要求务必复文,主要起一种备案作用。
报告可以用于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陈述本部门,本单位贯彻执行各项方针、政策、批示的情况,反映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上级机关制定方针、政策或者作出决策、发指示提供依据;也可以用来向上级机关陈述意见,提出建议,如针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带有普遍意义或倾向性的问题,提示解决的途径,为上级机关当好参谋;还可以用于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使上级机关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准确、有效地指导工作。
2、行文时间不同
5.《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阅读练习 篇五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①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略有删节)< /> [注]①黾勉(mǐnmiǎn):努力。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B. 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
才能不及中人 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 半生出仕,以犯世患 D. 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 />不患寡而患不均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置家罗浮之下 B. 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 每以家贫,东西游走 D. 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7.下列各句,与“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无乃尔是过与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又何羡乎
D.终苟免而不怀仁
8.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的为人是“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①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
【陶渊明和庄子的异同】推荐阅读: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区别10-14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比较08-26
庄子桥的范文08-10
庄子二则翻译06-13
庄子哲学论文10-22
陶渊明的作文素材10-09
浅析《庄子·逍遥游》09-18
陶渊明诗歌的总体风格08-12
略论陶渊明的田园诗09-17
出自庄子寓言故事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