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散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2024-07-28

关于生命的散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16篇)

1.关于生命的散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篇一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叙事散文

生命的精彩,在于勇敢与充实。在生命的面前,名利不过是一种虚无。对于那些看轻,生命永远独自承受。

当我得知那位矮胖的保洁阿姨患鼻癌的消息后,我的心头为之一震。在这之前,也曾听另外一位阿姨提起,矮胖阿姨流鼻血不止,当时在我听来,不过是上火之类的小病小患。哪曾想,生命竟然如此脆弱?

记得那些时日,我的心情还算明朗,心中的忧郁情怀有所减退。每次看见矮胖阿姨,我都会笑脸相迎,或说一些吃午饭没有之类的话。每次,矮胖阿姨也会笑嘻嘻的问我吃没有,以示回敬。

矮胖阿姨的确不高,我目测只有一米五左右,身形肥胖,特别体现在那高高凸起的肚子上。矮胖阿姨的年龄估计在五六十岁吧!对于看一个人的年龄,我真的不在行。

矮胖阿姨喜欢看电视剧,那段时间,她经常会拿着手机,让我帮她离线下载电视剧。起初我还挺有耐心,但时日一长,我就有些不耐烦了。毕竟我是一个性子急的人,恰逢那段时间心情有些郁结。我把自己的不耐烦都写在了脸上,但矮胖阿姨似乎没有看见,我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我只好接过手机,把她所要看的电视剧都加入下载列表。其实那时的我,在心里对矮胖阿姨就有一点厌烦情绪了。

不知道矮胖阿姨现在如何?病情是否加重?矮胖阿姨的鼻癌,让我想起了我第二份工作认识的那位司机。他也身患鼻癌,鼻子因做化疗,鼻子周围都是发黑的。那时,我并不知道他患了鼻癌,只知道他每天和妻子形影不离,到处散步玩耍。也许,那是他们最后的快乐时光。

由于我患有过敏性鼻炎,母亲一直很担心我的鼻炎病会加重,甚至担心病变成鼻癌。当然,我是不以为意的。今年,回老家过年后的父母,准备返回成都时,打来电话,问我鼻炎的情况,她好向药店的店员转述。这样,店员才好对症下药。我知道,她用的是医疗合作卡上的余额买的,可能是想物尽其用,恰好又想到了我的鼻炎。

母亲对我的担心,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儿时,我因营养不良,身体瘦的皮包骨头,视力模糊,眼看夭折将近,幸得父亲在医院的同学指点,缺少维生素,我才有幸活到现在。后来,母亲在一个XX算命先生那儿替我算了一算,算命先生说,我在二十出头会有一大劫,意思是说我可能活不过二十岁。到了前两年,我才无意间听母亲说起此事。似乎是我到了二十岁的生日时,她才放下心里这块沉重的石头。

我不知道,母亲对于我的生命到底有多少担心?但我所能肯定的是,作为一个母亲,她不愿意失去一个儿子的事实。

写到这里,我想说的是我第三份工作遇到的李叔。他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在酒店任工程部经理,而我正是他下属中的一员,另外还有两名同事,分别是李勇和舒黎。那时,我们经常日夜班颠倒,工资不高,但享受着着那种氛围。李叔是个不错的人,待人不错,经常开玩笑,他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好色,经常和其他部门的女服务员打打闹闹,甚至搂搂抱抱。

一二年我辞职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回去过。似乎离开过的地方,我都会永远离开,不再无缘无故的踏足。直到一四年,我无意间和客房部的经理赵姐在qq上聊了起来,当我问起李叔现在怎么样时?她回到——你李叔见马克思去了。当时我就是一愣,不明其意,也不敢相信。再次问后,才确定李叔真的已驾鹤西去了。

在这之前,其实我曾听同事李勇说起,李叔患病住院。当时以为不过是开刀吃药的病,没想到是肺癌。李叔烟瘾非常大,一天烟不离手。和赵姐胡乱聊了一番后,我就找到了李叔的QQ,他的QQ空间已设置成了只有自己能看。我只能点开他的签名,签名中,有一天是这样写的——做人啊,难。我不知道李叔在得知自己患肺癌的那刻,心里是怎样一种心情,我也无法体会。如今的李叔,估计已经在泥土中,承受他的那份生命之轻。

那时,上夜班的我有些无聊,正好发现了好心情原创。当时我怀着忐忑的心,以上下班路过的那处荒园为题,正式在网上投了第一篇稿。第二天匆忙打开电脑,发现得到了编辑的推荐,看着那一个“好”字,我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于是,我每次上夜班都会打开电脑写,有时一篇,有时两篇,乐此不疲。

也是我在那段时间,我非常想写写我的爷爷。因为我的爷爷,是患肺癌离开的。爷爷离开时,我才小学六年级毕业,懵懵懂懂,从不畏惧生死。那时,爷爷卧床不起,正值收割稻谷时节,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待在屋里,他内心的苦,实际上只有他自己能领悟。那时天真的我,还蹦蹦跳跳的跑到身患重病的爷爷面前,央求讲故事给我们听。爷爷有些气恼的说了一句:走开哦!这句话被我用录音机录了下来,但那张磁带早已不见了踪影。

我不知道爷爷是在什么时候发现自己身患肺癌的,但他生命中最后的那些日子里,他曾私下里对父亲说:给我点农药,死了算了。我不知道爷爷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说出这句话的。其实,我和爷爷并没有多少感情?在我生命的二十五年多里,我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至于原因,不便细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爷爷的离去,的确给我树立了生死观,让我知道,生命,也有不能承受的。至于不能承受的是轻还是重?我也不知道,也许只有当灵魂轻如鸿毛的时候,生命才会告诉你答案。

芸芸众生,活着的都在死去,死去的何时醒来?

2.关于生命的散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篇二

关键词: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特丽莎,悖谬

特丽莎是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人物形象, 昆德拉对特丽莎梦境的独特描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特丽莎与托马斯在性爱方面灵肉难以统一的恐惧和无助绝望的心境, 她从一开始逃避的母亲世界继续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上演, 而社会政治舞台更是母亲世界的进一步扩大和延续, 犹如她的生命也是母亲生命的延续。“在写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 我意识到这个或那个人物的编码是由若干个关键词组成的。对于特丽莎, 它们是:肉体、灵魂、眩晕、软弱、田园诗、天堂”。[1]可见特丽莎寄托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对生命形态的自我探求。

一、母亲的世界

在母亲的世界里没有羞耻, 母亲会不顾廉耻地当着众人的面掉自己的牙套, 在夏天不拉窗帘裸体在屋子里行走, 斥责特丽莎洗澡插门栓等属于她个人隐私的事情, 还公然在众人面前取笑特丽莎, “‘塔莉莎对人要撒尿、要放屁的想法都耻于承认呢, ’她说。塔莉莎脸红了, 可她母亲不肯放过她, ‘那有什么可怕的呢?’并以一个响屁回答了她自己提出的问题。全部女人都笑了”。[2]母亲把自己青春的流逝、婚姻选择的失误和自己不顾廉耻的行为全算在特丽莎身上, 这导致在特丽莎幼小的心灵中潜藏着一种负罪感和对生活的莫名恐惧感, 在母亲的世界里特丽莎没有了自我选择权, 失去了个人的尊严和隐私, 被母亲剥夺了受人尊重的权利。在这个意义上说母亲的世界代表了一切专制和强权, 在这个世界中个人毫无言说自主权, 个体在失语状态中慢慢沦为一个他者形象。在家庭中迷失的自我在社会中能否得到确立呢?作者进一步安排特丽莎逃离家庭走向社会。婚姻是她走出母亲世界的第一步。

二、在婚姻性爱世界中

对托马斯而言特丽莎像是一个孩子, 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乘水漂来, 而他在床榻之岸毫不费力地把她捞起。这个弃儿的隐喻更加凸显了特丽莎的孤独无助和生活的没有方向。她把一切生活的希望全寄托在了营救她的托马斯身上。可是在母亲世界中没有得到承认的灵肉合一在托马斯的世界中依然没有实现。她的肉体不能成为托马斯的唯一, 这对于她来说就是最沉重的审判, 人容易成为别人的镜子, 而自己却很难看到真实的自我, 特丽莎不希望通过别人的眼光确立自我的存在, 然而托马斯的性混乱让她成为了肉体集中营中的其中一员。为了寻找那个独特的自我, 她经常站在镜子前探寻自我质疑自我, 镜子成为特丽莎确立自我存在的一个外在意象, 文中多次出现特丽莎站在镜子面前凝视自我的情形, 她一直想通过镜子看到隐没在肉体里面的灵魂, 她苦恼于自己的身体不能成为托马斯的唯一。她希望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灵魂, 然而她在镜子里探寻不出藏在肉体后面的灵魂, 镜子里只会呈现一个令她本人都会感到惊讶的表象, “特蕾莎站在镜子前面迷惑不解, 看着自己的身体像看一个异物, 一个指定是她而非别人的异物”。[3]米兰·昆德拉说:“特丽莎在镜子里看着自己。她问自己如果她的鼻子每天长出一毫米会怎样, 多少时间她就会变得认不出来。如果她的脸不再像特丽莎, 特丽莎还会是特丽莎吗?自我在哪儿开始在哪儿结束呢?您看, 在灵魂的不可测的无限中没有任何惊讶, 倒是在对自我和认同的无把握面前感到惊讶。”[4]她在镜子里看到的也是一个令自己惊异的非我。她找不到本真的自我存在。她在自己的软弱中日益眩晕下去, 托马斯时不时把她搀扶起来。梦成为她眩晕生活的重演和延续。作者说:“她的梦如同音乐主题·舞蹈重复动作或电视连续剧一再重演。”[5]特丽莎的梦中反复出现一只猫, 窜跳着要抓她的脸。在另一轮梦中, 她总是面对死亡的场面。在一个包括特丽莎在内的约有二十个女子的室内游泳池, 托马斯站在房顶的篮子里, 拿枪射击对他跪得不合他意的边走边唱、边唱边跪的女子, 尸体遍地, 很可能下一个射击的对象就是她。在第三轮梦中, 她死了。在死亡的场景里她依然还有知觉存在, 呼喊着自己没有死还有要小便的感觉, 但死者告诉她这种感觉每个死者都会存在一段时间, 让她再次滑向绝望的边缘。第四章作者写了一个特丽莎爬培林山的梦, 这个梦境也是一场赴死的梦, 她在梦中亲历死亡的经过, 只不过在这个梦中她有选择是否死亡的权利。作者说她想念那个拿枪的人, 害怕托马斯。在第五章中特丽莎又在噩梦中吓醒继而哭泣, 她对托马斯说自己被活埋, 眼睛里都是泥土, 托马斯每周来坟墓看她一次, 但是她还担心托马斯不喜欢她的样子, 在梦中她一直担心托马斯因为自己的变丑而变得失望, 可以说这些梦一次比一次悲惨, 一次比一次令人心碎, 不是梦见猫在抓自己的脸, 就是梦见自己死去后还有知觉的存在, 而这残存的知觉依然在经受着灵魂的折磨, 梦中托马斯依然在和别的女人做爱, 依然在梦中向她发号施令, 依然让她在死亡中还残留着生的痛苦。

特丽莎梦见各种各样的死, 在死亡的边缘痛苦地徘徊, 也许死亡对于她是一种解脱, 可是在她的梦中灵魂依然得不到安宁, 她继续经受着嫉妒的折磨, 经受着死亡的威胁, 经受着死人的惊扰, 在她的梦里, 梦不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是愿望的满足, 梦成为她灵魂经受折磨的现实的延续, 梦再现了她在白昼的恐慌心理。作者把特丽莎内心的恐惧和绝望以梦的形式再现出来, 不但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而且让读者深层体验到特丽莎恐惧绝望的内心世界所经受的灵肉折磨。她所渴求的灵肉合一的境界在托马斯的世界中不会存在。文中安排了一段特丽莎和与一位陌生的工程师发生性关系的描写。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一直追求的灵肉合一的幻灭, 肉体是可以独立灵魂得以短暂存在的, 她的肉体出卖了灵魂, “她的灵魂在不知不觉间已经默许了身体的举动”。[6]特丽莎不能让灵魂说服自己, 她期待看到工程师的再次出现, “她每天都害怕工程师的出现, 害怕自己没有力量说一个不字”。[7]从这个角度看人在可能的境遇中也会做出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 灵魂沦落为肉体的奴隶, 人成为了一个可怜的存在物, 这段偷情的作用在表面上看是特丽莎想验证托马斯的性欲与爱的分离说, 但我认为这未尝不是作者对人的内心深处最本质的揭示, 特丽莎的各种梦境在小说中多次出现, 她的梦让我们再次思考人的灵肉是合一还是分离的古老命题。思考人在可能存在的世界中的各种作为, 特丽莎最终没有成为自己灵魂的主人, 在性爱的世界里她不能自主。那么在社会政治舞台上她是否能找到自我的存在呢?在祖国遭遇苏联入侵的情况下, 特丽莎仿佛找到了自己生活的目标, 她不顾生命危险拍摄了很多入侵者斑斑劣迹的照片, 结果照片成了秘密警察逮捕爱国者的证据, 这次事件和她的生命开了极大的玩笑, 让她直接晕倒在大街上, 在一个到处都是集中营的世界里她无处逃顿, 她依然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三、田园牧歌的世界

在小说第七章作者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世界图景。在这个世界里特丽莎仿佛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找到了自我的原初存在。在这里特丽莎不再闻到托马斯头上留下的其他女人的下体异味, 不再听到她工作的酒店里男人的下流言语, 不再看到布拉格丑恶的社会现状, 夜里也不会出现死亡的噩梦, 在这里她的肉体成为了托马斯的唯一, 实现了她长久以来所追求的灵肉合一的生命境界, 可是在牧歌吹响的同时天堂的钟声也在敲响。“天色还灰蒙蒙的, 月亮挂在上面, 就像是死人房间的一盏灯, 早上忘了熄灯整天都在亮着。”[8]这个苍凉的开头让这个章节都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挥之不去的怅然, 在短暂的温情后留下的是长久的落寞, 它隐喻着特丽莎的悲剧结局, 也暗含了没有冲突与隔膜的人间乐园是不会存在的, 这样的世界是难以存在的极易破灭的幻想世界。因此不能成为特丽莎母亲世界的延续而只能成为一个美好的憧憬。作者在给我们创造一幅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的同时也在有意识地进行着解构, 有意给读者传递这种生活的不可能, 进而让读者沉思在一个灵魂不能安生的社会人的最终归宿问题。

四、结语

悖谬, 又称悖论, 原本是一个哲学术语, 是一种哲学思想的逻辑学展示。文学批评家艾布拉姆斯认为, 悖谬是一个自相矛盾或者荒谬的陈述, 但在这矛盾和荒谬之中, 却包含着这一陈述的真正含义。在文学创作中, 悖谬经常被一些文学家借用来当作一种思维方法和修辞方法。米兰·昆德拉在塑造特丽莎形象的同时一直在思考一种存在的可能, 特丽莎是他“实验性的自我”, 特丽莎行动的结果和原初动机往往是呈现一种悖谬处境的, 特丽莎追求灵肉合一的境界, 结果自己却用行动实践了灵肉合一的难以达成, 一直追求成为自己的主人结果发现不但在性爱中难以实现, 连社会都在和自己开着一个巨大的玩笑, 一直渴望脱离母亲的世界, 结果还是情愿忘却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所有磨难, 选择回到母亲身边。特丽莎始终是一个试着逃离母亲自小给她设置的专制世界, 但始终却在这个集中营式的世界中生活的可悲的一个他者, 她所试图逃离的世界其实正是她所生活的世界, 她永远都逃不掉, 也许生命真是一个悖谬循环体, 走到尽头才发现自己还在原点打转。她在寻找自我和确立自我的过程中, 一次又一次以悖谬而告终。

参考文献

[1][4]米兰·昆德拉著.艾晓明译.小说的艺术.小说的智慧——认识米兰.昆德拉[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2.

[2][3][5][6][7][8]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3.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篇三

前两天,我班举行班队活动,确定了班级文化主题:美化班级。这不,今天同学们就带来了小金鱼、小蝌蚪、兰花等,并错落有致地摆放起来。

一下课,大家纷纷围上去观看,兴致盎然:

“看,这条小黑鱼游得多快!”

“咦,原来兰花也可以长在水里面!”

……

突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来:

“养这些小鱼有什么用?还不如捞出来烧烧吃掉!”

我面带愠色,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个要求养蛇的男孩小王。蛇可是我的“天敌”,听到他要养蛇,我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自然不会答应。今天倒好,他竟然要吃掉活泼可爱的小金鱼!真是够残忍的!本想狠狠批评他一顿,但转念一想:批评也无济于事,不如让他负责养小金鱼,借此培养他的爱心。

我对大家说:“金鱼还是有专人负责比较好,我看,就交给小王来养吧。”

孩子毕竟是孩子,刚才还说要把鱼吃掉,可一听说让他负责养鱼,小王又乐得手舞足蹈起来。

“金鱼很娇贵的,容易死亡,一定要好好养哦。”我把一些注意事项都耐心地告诉了他。

听完后,他看着我,信誓旦旦地说:“老师,您放心吧,我保证完成任务!。”

真不愧是男子汉,说到做到。瞧,一下课,他就把事先盛好的清水端来给金鱼换水。看着自由自在游着的小金鱼,他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同学也在一边夸奖:“看不出来,你还真细心!”

在小王的精心照料下,小金鱼长得非常好,它们悠然自得游弋的身影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少乐趣。同时,我发现,原先粗枝大叶、不大合群的小王跟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大家渐渐愿意和他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了。而他呢,吃饭的时候不再抢菜吃,遇见老师也会友善地叫声:“老师,您好!”我看在眼里,自然是喜在心里。

一个月后的一天清晨,小王急匆匆赶来向我报告:“老师,不好了,死了一条金鱼!”我一惊:“走,去看看!”

经过仔细排查,水是干净的,鱼没有撑死的迹象,也没有猫光顾过。究竟怎么回事呢?他低下头:“是我没有照顾好金鱼。”看着他那伤心的样子,我不忍责备他,摸摸他的头安慰道:“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很认真、很尽心了。”

之后的几天里,他始终闷闷不乐。伴随着小鱼接二连三的死亡,直至统统消失,他更是不愿开口说话了。

为了查明原因,我们特意请来了科学老师。经过福尔摩斯般地侦查、分析,终于找到了“真凶”,那就是鱼儿赖以生存的条件——水。原来我们学校水管里的水并不是自来水,而是井水。水的硬度大,水面有层水化的物质,如果不及时捞掉,时间长了,就会水中缺氧,水变质,最终导致金鱼死亡。科学老师还建议,最好三天换一次水,这样鱼儿才能健康成长。

事情终于水落石出了。我找来小王与他谈心。

“小鱼死了,你很伤心,是吗?”

他点点头。

“现在还要把金鱼烧烧吃掉吗?”

他摇摇头。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老师发现你变了,越来越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了。你自己感觉到没有?”

他又点点头。

“有什么想对老师说的吗?”

想了许久,他抬起湿润的眼睛,说:“老师,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哪怕是一条小鱼,也是一个生命。以后我再也不会无视它们的存在了。我一定会好好对待它们,对待每个小生命。”

【反思】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大家都知道珍惜。而对于万物生灵,它们生命的可贵孩子们(下转第37页)(上接第38页)却还不能完全领会。所以,看到小金鱼才会说 “不如捞出来烧烧吃掉”。这,对于大人而言,未免太过残忍,而对于吃惯鸡鸭鱼的孩子来说,也许他们看到鱼就会想到餐桌上的美食。童言无忌,我们无需过多的指责,重要的是如何教会他们懂得每一个生命的可贵。面对孩子,我们只有巧妙地引导,让他们亲自养养小动物,才能从心底唤起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从而懂得生命的轻与重。由此,他们才能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社渚中心小学)

4.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有感 篇四

轻与重,这组相对的概念,在书中的每一个角落幽灵般的闪现着,爱情,理想,背板,媚俗,生存,都在这张轻重交织的人生之网中互相联系着,纠缠着,却永远的不能被逃离。这是一个关于人的存在的深刻思考,即使离开文本。回望自身,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生命中那轻重交织的印痕。

“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但这种重负在这个轮回不存在的世界里,没有意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在书的开头,作者就将我们引入了一个轻的世界,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痛苦的空间。我们在没有意义的一次性中,不断妄图证明自己的存在,不断希望得到肯定与唯一,故事便在这种徘徊挣扎中拉开序幕。当托马斯将特蕾莎比作树脂的篮子里抱出的孩子时,他们俩命运的缉畔便开始将他们牢牢束缚,再也不能放开。因为他们是昆德拉笔下的第三类人:“必须活在所爱的人的目光下。”他们通过爱来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重,没有了爱,就必须面对那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生命的殿堂也将陷入黑暗之中。”但这种重也使他们的处在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因为人类的爱并不是只有无条件的付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回报,希望得到和自己付出说相同的一份爱,因为只有这种回报才能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存在的意义。在存在主义的世界里,认为人是无法知道自己的存在的,只有通过与他者的交流来找到自我。托马斯与特蕾莎也正是如此,为了找到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他们互相爱着也互相纠结着。正如故事中所提到的,“他们为彼此造了一座地狱,尽管他们彼此相爱。”

人们常常感叹生命的沉重,活着总有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为什么会感到沉重?是因为相信生命可以永恒轮回吗?认为今日的选择或者是现在所做的事会对以后抑或将来甚至是来世都会有着深刻地影响和必然的联系,所以,当你面对眼前的事情并且作出选择的时候,才会患得患失,忧虑重重,使每一次的选择变得沉重,以至于使生命也变得沉重。真的是以为这个缘故吗?其实世间并不存在永恒轮回,生命只有一次,并且从一开始,它就头也不回地向着终点奔走。Einmal ist Reinmal 只有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活。人的一生是一张永远不能成为正式作品的草稿,是一场永远不能正式登上舞台的彩排,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到头来,我们自己是无法通过比较来检验出究竟是哪种生活方式更正确,于是我们没有必要把每一次的选择都看得是那样的重要,那样的沉重,我们尽可以去做一个凡夫俗子,随心所欲地去享受生活的轻松,然而,真的能够这样吗?也许有的人真的可以,但是,也还是会有一些人是难以承受住这种生命之轻,有甚于生命之重,正如文中的托马思医生和他的情人萨宾娜,在他们的身上,灵与肉是相分离的,肉体能尽享的轻却使灵魂感到莫名的沉重。爱,同情,理想,责任,抱负等等,这些成分使精神得到满足,使灵魂得到慰藉,但却使生命变得沉重,牵挂、忧虑等等这些便随之而来。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今日的事明日将不复存在,我们不必认真地对待它,然而也正因为这唯一的一次,我们又不得不每走一步都小心谨慎,因要是走错了也无法回头。矛盾的人生,人生的矛盾,使我们常常茫然不知生命到底是何物,也正因为这种茫然,让我们承受了比沉重更痛楚的苦。到头来不得不说,一个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人生,要比一个责任重大,充满痛苦抉择的人生更加令人难以承受。

穿插在故事中的关于媚俗的定义,自然而然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作者幽默的从上帝是否排泄的问题入手,将媚俗虚伪的一面很好的展现,于是就有了上帝只吃喝不排泄的可笑理论。“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那是一种虚假的美好,他将一切对人类不利的对立都排除,甚至成了”掩盖死亡的屏风”,强调绝对,反对相对,作者将它概括为一种对于生命的绝对认同。萨比娜痛恨游行,因为媚俗在这里展现的无以复加,一致的口号,坚信绝对的真理,这些在萨比娜看来才是真正的恶。米兰昆德拉在这里用一种辨证的角度看待了人类间的所谓的绝对的正义,“每一次反对的是一方的屠杀,每一次支持的是另一方的屠杀。”这就是人类的实质,正义实际上是胜利者的欢呼,比弱肉强食更可怕的是----忘记真实。弗兰茨最终为他的媚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我看来,这种媚俗的实质是对自己价值的过度肯定,当整个人类都相信自己能够战胜死亡,代表正义时,这种媚俗就显现出它的最大化。在媚俗面前,生命之轻被完全忽略了。

人生就是一个异乡者的旅行,转瞬即逝,但这终究不能改变我们证明自己来过的信念,我们希望在这里留下足迹,我们希望得到“重”,对于人也好,对于世界也好。所以就注定

了我们被逐出伊甸园。轻与重,徘徊其间,蓦然回首,又有几个人能够看清自己走过的路呢?

5.《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篇五

书中主要对人公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弗兰茨这四个人物的生活进行描写,有爱情,有性,有对时局政治的看法,还有就是那些我尚未理解的存在,轻与重,媚俗等等。人物的心理描写一直体现着这些方面的冲突性,托马斯和特蕾莎在灵与肉之间的纠结,而萨比娜和弗兰茨则是在媚俗中选择,作者在不同的篇章中表现了不同的主题,甚至切换了主人公,切换了时空,但每一次切换都是在不断加深对这些方面的理解,反复迭代,直到终了。

想起昆德拉对生命的宣言“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都得以无限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永恒的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生活中总有太多的唏嘘感叹,说不上为哪般?不仅荣耀,事业爱情,加之鸡零狗碎,时间一过扬起的尘土便尘封满处,托马斯和特雷莎始终走不出死亡的轮回,萨宾娜始终选择漂泊地把一个个城市甩在背后,弗兰茨或许是毫无意义的死都承担着对生命本意的解释。尽管荒诞离奇,在轮回的高度上来说,却是如此的合情合理,如果说他们,甚至我们,此生的每一件事都在前生有个经历,来生有个重复,托马斯还会选择那个像是从上流漂过来给他的特雷莎吗?还会再驾着那辆汽车走向黄泉吗?弗兰茨也许会安分守己的当好老师,我们呢?不会再有错误的选择,不会再忽视周遭遗失过的美好,生命在设想中一步步的前进,平淡的像一张白纸,这也许就是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获得了永恒,却像耶稣一样,背负着十字架,无法承受。

如果生命的初次安排就已经是生命的本质,那么生命还有什么价值?昆德拉说的好,正是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没有前生也没有来世,生命仅此一次。

托马斯在灵与性中挣扎,最终选择了灵魂。托马斯是一个很花心的人,他渴望女人,而且总把性与爱分开,不和每一个他的情人睡在一张床上,他享受这种充满激情而不用负责任的生活。直到他遇到特蕾莎,这个让他有除了肉体上需求外的需求的女人,他享受与她一同牵手睡觉的时候,喜欢看她睡着的样子,沉迷于她工作认真的时候,他似乎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想要永远保护她。他对她的爱违背了他制定的原则,是的,他的灵魂归属了她。可是,他却总是保持与别的女人在肉体上的接触,导致了特蕾莎的离开与背叛。

特蕾莎是一个专一的人,她坠入情网,爱上了托马斯。可是,托马斯的不断背叛却让她心生恐惧,难以承受。她常作噩梦,在梦幻中总是梦到死亡,而且置她于死地的竟是她最爱的托马斯,她因为知道托马斯有许多的女人而痛苦不堪,总是害怕离开她。可是当她真正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是这么深爱着他。

托马斯无疑是受到沉重感的诱惑,为他的选择一再付出代价,最后这个布拉格的知名外科医生,不得不在一个偏远的小镇落脚。萨宾娜一再地逃避媚俗的世态,为的只是那份“轻盈”,可这样一种“轻”注定是一生的漂泊不定,这无非是另一种痛苦。正如昆德拉说的是一种不能承受之轻。无论是托马斯的沉重,还是萨宾娜的轻盈都可以说是基于某种形而上价值观的选择。当人们回首往事,重新回味人生十字路口的一次次选择,你曾经做出的决定是茫然随意的吗?那中间是不是也有一种东西被你坚持着,难道这些说不清的执着,便是我们今天种.种痛苦的根源吗?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时间不会为我们的欢笑或泪水停留。在这样一个瞬时性组构的世界里,一切选择都失去了充足的理由,一切结果都变得十分的合理。幸福何堪?苦难何重?或许生活早已注定了无所谓幸与不幸。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乐自知。就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那里飞过。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篇六

历来我个人阅读长篇小说是比较缺乏耐心的,但是长篇小说永远比理论书籍、诗歌散文等能够让人记忆深刻,我们读者能够更好地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等去更全面去分析、思考我们自身,长篇小说当我们认真读下去时,过后你总会有所收获,甚至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书充满了哲学的味道,首章就讲到了尼采的永恒轮回论,我不太能理解并去达到作者的思想境界,我只能勉强理解,这所谓的永恒轮回应该是讲:“当我们生命消逝后,生命再次得到重生并无限重复”,那时人们便各自让生命去承受更多的事情和责任,去重复循环。那该是多么可怕,我们人们每天重复着自己的生命,再去承受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我想在这样的一个永恒轮回的世界里,这该是痛苦不堪的。

本书是在美法俄等国家间的战争背景下,开始这段长篇故事的叙述,并通过托马斯与特蕾莎、弗兰克与萨比娜之间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刻地去了解了人物特点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作者通过这几个人物的爱恨纠葛,来反思和认清人们在灵魂与肉体之间,最本真的行为对待。所谓的重与轻、灵与肉,其实用一个词来概括最合适不过,就是通过深刻的对比和刻奇的讽刺手法来反映和突出现实。这几段故事中,托马斯对于萨比娜更多的是肉体上的爱,托马斯与妻子离婚后,他害怕后来那种家庭之中的阴影和静止,所以他的灵魂尽情地控制着自己,但是身体是最诚实的,在萨比那眼里,她明白与托马斯之间,只可能是肉体间的相爱,他们两都享受着这份爱,萨比娜一直是可以让托马斯感觉安心和踏实的人。而从特蕾莎的角度来看,因为她的成长背景,爱情成为了她生命中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它对于托马斯是真切的爱,深邃到骨子里的爱,特蕾莎是付出真心的人,因为恰巧的相遇,托马斯表现的大多是出于同情,到最后辞去医生的工作,跟随特雷萨去开始他们自己的田园牧歌的生活,都是在深深地讽刺。

全书使用了一个常用的写作手段,就是通过文中的主人公,来彻底揭露这个世界的无足轻重和绝对可笑。在俄入侵捷克战争期间,弗兰克去柬埔寨寻找萨比娜的过程中,她又遇到一名女大学生,他发现自己与女大学生在一起是多么的幸福,柬埔寨之行突然对他来说既可笑又毫无意义。作者写道:“他究竟为何而来”是为了抗战列队游行,是为了萨比娜?他是为了这个女大学生,他的这次出行,是为了是自己确信,现实大于梦想,远甚于梦想。”看完这段实在是想夸赞作者,写法之高深,也让我们看见一个如此让人惊叹、感到恶心的人物形象,用过这种讽刺,从而让我们明白,在现实生活中,及时认清现实,头脑清醒是多么重要,活在当下,认真对待现实下所发生的事情,比什么都强。

最后一段狗狗卡列宁的描写,到托马斯与特雷萨的两人的所谓的田园牧歌生活,都是最高级的讽刺。托马斯问特雷萨:“你难道没发现我在这里很幸福吗?”,特雷萨说道:“可你的使命是做手术啊”,托马斯说:“使命?那是无关紧要的事,我没有使命,任何人都就没有实使命。当你发现自己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使命时,便是一种极大的解脱”。我们可以看到,这所谓的“田园牧歌生活在现实面前是多么的空旷,她的托马斯是多么的不真诚,他两的这种生活看起来多美好,但一切都不是建立在真爱的基础上,所以作者通过这种现实状态去讽刺所谓的“真爱”,让我们看清人们对于自己的内心是多么的纠结和违心。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我们喜欢做真实的自己,不会为了同情或是某种将就,去迁就、束缚自己,这样反而会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最爱你的那个人。

7.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篇七

罗中立的风景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附中时期、出国时期和院长时期。作这样的划分,不是这些时期的前前后后罗中立就没画过风景,而是因为他在这三个时期的风景画创作相对集中,且各有特点,既便于笔者论述,也便于读者观览。

罗中立曾谈到过写生风景:“这种手工活,我们这一代从起步开始,实际上水平并没有增长。我看我附中也就这水平,有时候甚至觉得还是那时候画得好。”对一个成熟的画家而言,其实画得好不好已不太重要。仅仅从学院教育所谓专业角度看,构图、形态、笔法、光影等等,要画出对象的精神,甚至要画出个人风格,固然需要长期训练,但并不是那么难的事。关键在于你能否画出具体的、在场的、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不仅仅是风格化的,它需要视觉的敏感和尖锐,需要心态的自在与无碍,需要手头的灵动与才气。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喜欢那些画得很好的、程式化和样式化的风景画家,那是在制作风景,不是在画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罗中立的风景画划出不同时期来加以讨论。

附中时期的作品比较学院气,讲究构图,块面的分布较为严谨,或者说画得很正确。因为注重块面之故,形体的团块感明显,从色彩看黑白灰关系比较清楚,用色直截了当而略显粗略,不在意细节刻画的微妙变化,再加上总是使用比较宽阔的笔触,画面倒是显得质朴而厚重,有一种耐看的拙味。似乎从一开始,罗中立就不是那种画得轻松、飘逸和帅气的画家。米兰昆德拉所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对罗中立而言恐怕是与生俱来的。

出国时期的作品已是在他的《父亲》成名且画了《故乡组图》之后,指出这一点并非不重要。因为在《故乡组图》中罗中立已经开始用一种主观的变形方式处理对象,把笔下的农民画得敦实粗矮,从题材的意义思考转为形式的意味创造。这一时期的风景画主要是罗中立在游历欧洲时创作的。因为一路旅行之故,作品有速记写生的特点,这是一种日记式的绘画,方式记录了罗中立的旅行的勤奋。其作品色彩浓郁而饱和,以线条勾勒为主,像抓拍一样,迅速抓住瞬间印象和心灵的触动。构图不求完整,只求留下让眼前一亮的景物。形体的处理根据画幅,显得粗重稳定,这一点与附中时期画建筑的团块感有关,也和《故乡组图》中画人物的敦实感有关,这些似乎是罗中立绘画中贯穿始终的东西。至于用笔,此时画家已显得十分自信,不拘一格,率意为之。其中有些画出现的参差感,开始显示着他后来画风的某种改变。在城市建筑中,罗中立把树枝画得野性十足,其中潜伏着一种来自山野的冲动,一种城市风景中难以囚禁的激情。

院长时期的风景画出品很多,乃是抢时间的结果。如果罗中立不当四川美院院长,他可能还是天天提起一瓶水进画室,一定是油画人物多而水彩风景少。只因为他太爱画画,只因为他太勤奋,所以总是忙里偷闲,找机会出城或出国,逃避公务,寻时画画。因为来之不易,所以珍惜、专注、用心,其状态和有事没事找画来画大不一样。此时的风景画,题材不论,或田园农舍、或旧城小巷、或景区茶廊、或遗址断墙。往往是对景速记,写生作画,抓住在特定季节、特定光线、特定氛围和特定心情中的眼前景物。其作迅速而具体,寥寥数笔,一阵涂抹,形神兼备。本来景物长在,但感觉兔起鹘落,稍纵即逝。抓住并留下那一顷刻的感觉、感受、感悟和感动对罗中立风景画来说至关重要。记录下这一点,那逝去的一切就并没有消失。日后回想,尽管记忆不会历历在目,却保持着鲜活与生动。带着回顾与回味的兴奋,在画面上涂抹淡彩,对罗中立而言的确是一种享受。所以他笔下的风景画得自由而自如,既给你在场之感,又充满回忆之味:既不失冲动,又不觉急迫。在画中你不仅可以看到罗中立所见所闻的经历,而且可以读到他当时当地的感受;不仅可以观赏到他四处采撷的风物,而且可以体会到人与物之间难得的通融——只有在艺术中,这种通融平易而深入、偶然而珍贵。

老实说,画家要画到随心所欲的份儿上,也只有速记写生一类的风景画可以做到。因为在这里,没有多少功利,也无需太多的意义。因为热爱而投入,因为发现而感动。你在和自然沟通的时候,也在和他人沟通。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陶渊明的诗句,只能就此打住。诗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但愿评论与画作、批评家与艺术家能在真意中沟通。

8.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作文 篇八

习惯上,经验中,我们都会以为“重”让人无法承受。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谁又能说轻不是一种庞大的力量呢。

轻,是一根稻草的力量。从前,主人拥有一头听话的驴,他想知道驴到底能承受多少重量。于是他一点点往驴身上放稻草。而驴始终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主人便把最后一根稻草随便的扔到了驴的身上。没想到可怜的驴,就被这最后一根稻草压死了。

轻,是一根鸡毛的重量。国王曾经让他手下的大臣们比赛,看谁能将一根鸡毛扔过高墙。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失败了。只有一个人抓住身边的一只鸡,一把扔过高墙。然后对国王说:“我能把整只鸡都扔过高墙,何况一根鸡毛?”

一根稻草压死一只驴,一根鸡毛难倒一批人。那些看似轻细微小的东西,谁又曾真正想过它的力量有时真的让人难以估量。

轻便,轻捷,轻柔,轻盈,轻巧,轻快等等,当然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如果是轻薄,轻浮,轻狂,轻蔑,轻率,轻佻等等,又当如何?科学揭示,保持宇宙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万有引力。于此,我们所能够感受到的最直接的经验就是地球带给我们的重力。它使我们不至于脱离地球,进入可怕的游离状态。宇航员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失重,即是轻。

轻的又一个含义就是遗忘。因为遗忘,有时明明发生过的事,对我们来说却就像是压根儿没发生过一样。中国的历史不会再重演了,亚洲的历史也不会再重演了。中国历史和亚洲的历史来自命中注定无法有经验的人类的笔下。历史和个人的生命一样,轻得不能承受,轻若鸿毛,轻如尘埃,卷入太空,它是明天不复。

9.《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篇九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捷克著名小说家米兰·昆德拉于1984年所写,这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米兰·昆德出生在捷克这个小国家,但是在他看来,生长于小国实际上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世界所了解。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作家写的东西只能另该国的人所了解,那么他不但对不起世界上所有的人,更对不起他的同胞,因为他的同胞读了他的作品,只能变得目光短浅”。

本书描述的是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为专横压榨之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揭示出隐秘的无情,探索爱的真谛,书中描述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每个人对不同的爱有自由选择的权力,自觉的背负起沉重的义务。人的各种责任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这却是人存在的实际标志,如果一旦将所有的负担解脱掉,人就会变得轻飘飘的。没有负担和责任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本书以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展开论述。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由于经历了失败的婚姻,他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他应付他众多的情人。有一天他在一个餐厅里遇见了作为女侍应的特蕾莎,他们以书为媒介彼此相爱了,托马斯对特蕾莎的爱违反了他之前制定的原则,他从不带女人回家过夜,但他却收留了特蕾莎,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丝毫没有改变,依旧流连在众多情妇之间,而全心全意爱他的特蕾莎却因为此事在嫉妒不安的梦魇中惊醒。在猜忌和恐怖的想象中惶惶度日后来特蕾莎搬到了瑞士。但是面对托马斯仍然与情妇私通以及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她毅然决定离开,回到祖国。但分开之后的特蕾莎与托马斯彼此感到生活都很无聊,没有意义。他们意识到彼此分开了,虽然没有对爱人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生命却变得轻飘飘的,就像灵魂离开了肉体,行尸走肉一般。最后,托马斯又回去找特蕾莎,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相顾无言,但感受到的却是彼此对生命不可替代的重要。是重还是轻,似乎有了答案。也许“重”会使人无所适从,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但是“轻”却让人们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生不如死。书中的另一个女主人公叫萨比娜,她是一个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一,也是特蕾莎嫉妒的对象,萨比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虚无当中,她感到一次次的背叛使她的灵魂轻飘飘的,使她整个人没有归属感,游离于所有人之外。弗兰茨是被萨比娜背叛的情夫之一,他因

为她而放弃自己坚持的婚姻与忠诚,但是由于萨比娜的背弃,让弗兰茨发现自己过去对于婚姻的执着是可笑的、纯属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对于母亲理想的投射。离婚后,自由自立的单身生活为他生命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了解萨比娜只是他对革命与冒险生活的追随。后来他与他的学生相恋,在实际参与一场虚伪游行活动后,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学生旁边。一场突然抢劫中,弗兰茨因为想展现自己的勇气而蛮力抵抗,却遭到重击,在妻子的陪伴下,无言的死于病榻上。萨比娜和弗兰茨在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后才明白:原来生命中我们本以为无法承受的负担会在负担消失后,整个人生都变得虚无缥缈,我们没有了责任与负担的同时,也失去了我们之所以存在的依托,于是我们只能空虚度日,生命因此变得毫无意义,我们也找不到我们存在的理由。

本书深刻探讨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对于“媚俗”这一观点的看法。书中提到,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媚俗是以做作的行为取悦大众的。这种行为侵蚀了人类最初美好的心灵。可是,我们又不得不媚俗。媚俗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无法避免。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违背内心的价值取向去迎合整体的价值取向,个人似乎被集体所同化了。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的世界里,当我们的行为、意识、甚至精神与集体不相适应时,我们就会显得格格不入,无所适从。为了能更好的融入这一世界,我们又是只能委曲求全,改变我们的想法和观点,避免被群体所抛弃。当然,也有人会反抗,坚持自己对事物的认知,遗世而独立,但是我们又是否得知这种反抗是不是另一种方式的媚俗呢?其实,媚俗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有国家。媚俗是存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的。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本书以这样的一个疑问作为全书的脉络,旨在探讨在生命中,我们到底是该选择重还是轻?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是否能做出真正毫不后悔的选择?也许没有人知道答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同以前的生活来比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

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每天面临着各种思想和文化的冲击,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当这些压力积压到一起,终有一天

爆发的时候,我们会变得无所适从,我们会抱怨,会悔恨,甚至会选择逃避。我们想把压在我们身上的各种压力全部都解除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认为生命是精彩的,我们再也不会被那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所折磨。其实,这些压力就是我们所要承担的责任与负担。这些压力与负担是我们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的责任,可是当这一切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时,我们就想着抛下这些我们生命中沉重的负担,希望我们的生命变得轻松起来。的确,暂时放下这些沉重的负担让我们感受到了身心的愉悦。但是愉悦之后呢,我们又变得无所适从起来。然而,这一次的无所适从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之轻,这种轻让我们感受不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像人生又一次迷失了方向。于是,轻又变成了我们的负担,我们不得不再次背上这些负担,即使这些负担有些沉重,但这总比我们轻飘飘的远离地面要好,我们的根在地面,飘在空中是比重在地面更让人无法忍受的事情。这时我们终于明白,原来我们承受的生命之轻比承受的生命之重更加可怕。

轻和重是两种相对立的存在,我们无法承受重,于是才选择了轻,但轻却让我们失去了生命赖以存在的依托。最终我们又一次选择了重。这是否是生命的循环往复呢?我们徘徊在轻重之间,游荡于幻想与现实之间,在一次次的选择之中看清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

10.关于生命的散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篇十

关键词: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艺术特色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当代世界文坛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思想深邃,艺术特色别具一格,连同他的其他小说一同被誉为“对存在的勘探”。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其艺术特色,进一步探讨其艺术表现形式是昆德拉本人对文学、对现代社会的认识的精准呈现,同时极大丰富了文本内涵。

一、音乐般的复调结构

昆德拉早年受到作为钢琴家的父亲的影响,从小酷爱音乐,他是位文学家同时也名音乐家。他说道,“一直到我25岁时,音乐一直比文学更加吸引我。”

小说中对音乐的借鉴比比皆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共有七个章节,表示四重奏的七个章节。四个人物: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弗兰茨,正好与弦乐四重奏的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相呼应。这些建立在音乐基础上的数字,形成结构上的美感、叙事上的协调,使得小说匀称严谨,具有一种特殊意蕴的美学效果。

昆德拉发展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复调理论是从音乐理论借鉴过来的,它指两种或更多的声音同时出现,它们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但又保持着各自相对的独立性。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中提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 “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事实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

在巴赫金的基础上,昆德拉除了强调各个声部的运用,还指出各声部要互相组合、配合,多声部要有对位处理,其情感动机是一致的,也就是要达到像音乐作品般的内在统一、谐调共鸣的效果。从复调理论引出的对位处理,可分为情节对位、结构对位,是指不同的内容、材料呈现出相对完整的意义和不同的故事情节,共同指向同一主题,服务于同一目标。

在第六章“伟大的进军”中,关于斯大林儿子形而上的死 关于大粪和媚俗的关系,关于弗兰茨等人的伟大进军等,最鲜明地体现了复调理论,这几个声部源于同一个动机——媚俗。斯大林的儿子的轻生是由于他不忍再看到人类生存的两级——崇高与卑贱、天使与苍蝇、上帝与大粪——互相靠近得瞬间可及的程度,再无任何区别。媚俗就是对大粪的否定,当大粪被否定,每个人都做出这事根本不存在的样子,这种美学理想可称为“媚俗作态”。伟大进军的表演就是一种媚俗。特丽莎的梦揭示了媚俗的真实作用:媚俗是一道掩盖死亡而关起来的屏幕。萨宾娜反对媚俗,不顾一切地试图逃离人们要强加在她生活中的媚俗,但她也没能逃脱家庭幻象的媚俗。这几个声部,互为存在,互相衬托,互相说明,共同探讨媚俗这一主题。

二、“彻底剥离”的艺术方式

昆德拉的“彻底剥离”的艺术方式,是指小说既能包容现代世界生存的复杂性又不丧失结构的明晰性。他往往将小说构筑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虚构的人物故事,另一个层面在此之上发展出若干主题,并让主题暂时甩开小说的故事,,在故事外独自发展,他称之为“节外生枝”。

在“伟大的进军”这一章中,“关于媚俗的全部思考就是一种节外生枝:我离开了小说的故事,直接表达我的主题(媚俗)。”昆德拉将哲学思考、人生经验、激情、历史等融为一炉,探索媚俗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以及在人物内心深处所施加的影响。

在这种艺术方式的作用下,小说包含了大量的哲学性思考,这些思考纷至沓来,有机地与人物叙事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小说的结构更为开放。他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剖析事物的深层,形成了“专具小说特点论文式的新艺术”。

三、反复叙事构成多重视角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第一章就大致勾勒出托马斯和特丽莎的故事,在第三章中萨宾娜收到托马斯儿子的一封信,那时读者就知道托马斯和特丽莎是如何死去的。也就是说这部小说的重心并不在于故事,不在于悬念。昆德拉认为,“在一部小说中有太多的悬念,那么小说就会逐渐衰竭,逐渐被耗光。……读者应该在每一页每一个段落,甚至每个句子的魅力前停留。”

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反复叙事的写作手法。托馬斯和特丽莎的故事被重复叙述了许多遍,在“轻与重”一章中用的托马斯思索事物的方式,而在“灵与肉”一章中的思索仅作用于特丽莎的身上,因此反复叙事建立了多重视角。故事不断地穿插和倒错,不断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剖析,对同一个事件的内涵进行发问。每一次重复都具有不同的意义,正如昆德拉评价萨宾娜生命乐曲的一个动机——那顶男式礼貌——所说的那样,“每一次,同一事物都展示出新的含义,尽管原有的意义会与之反响共鸣,与新的含义混为一体。”反复叙事使小说具有现实深邃的穿透力,使小说得更为广阔,开放,沉重。

四、元小说的隐喻与幽默

昆德拉认为:“作品中的人物不像生活中的人,他们诞生于一个情境,一个句子,一个隐喻。简单说来那隐喻包含着一种基本的人类可能性,在作者看来它还没有被人发现或没有被人扼要地谈及。”

小说中,托马斯对特丽莎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爱时,想到“她像个孩子,被人放在草筐里顺手漂来,而他在床榻之岸顺手捞起了她。”托马斯将这一弃儿的意象与这些神话传说悲剧故事里的摩西、小俄狄浦斯相联系,他不禁同情特丽莎,他便爱上了她。在特丽莎感到托马斯的出现是绝对的偶然时,昆德拉评论道,“必然性不是神奇的公式——它们都寓含在机遇之中。如果爱情是不能忘怀的,机缘一定会立即展翅向它飞落……”在托马斯从瑞士回来的时候,关于“六点钟”的巧合的描述,“是一种美感,治疗着她的忧郁,给了她继续生活的新的意志。机缘之鸟再一次飞落肩头闪闪发光。”在这里,机缘之鸟便是一种隐喻。

昆德拉多次在小说中否认人物的真实性,消解文本的真实性,他将托马斯、特丽莎的产生归结于一个词语、一个语境。“我知道这一切情境,我都经历过,但这一切未能产生我提纲勾勒中和作品描绘中的人物。我小说中人物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种种可能性。”

他赞赏塞万提斯的幽默,喜欢卡夫卡、穆齐尔、福楼拜、普鲁斯特、加缪等反抒情作家,他是幽默反抒情的继承人。

昆德拉将极为严肃的问题与极为轻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他将政治和性爱这两个领域完美地结合,私密的性爱和最普遍的政治竟有惊人的本质上的相似,他用极具破坏力的性爱引入不断思索人类境遇;他将个人境遇和历史相联系,由人物的一个偶然的境遇,揭示出与之相通的某种重要的历史现象,使个人轻浮嵌进历史的深邃中去,互相说明,互为存在。

五、结语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具有音乐般的复调结构,像恢弘的交响乐一般形成统一、共鸣的艺术效果,在整体的“和谐”中将主题思想呈现得淋漓尽致。元小说叙述,使得小说的视角更加多元,最大限度地包含了作者对于文学、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生活等的思考。“彻底剥离”的艺术形式、多重叙事、隐喻、幽默等表现方式精准地表现了作者“对存在的勘探”,使小说具有极大的张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法)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1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心得 篇十一

这段话便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句话的出处了——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可说到底,萨比娜身上发生过什么事?什么也没发生。她离开了一个男人,因为她想离开他。在那之后,他有没有再追她?有没有试图报复?没有。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当然他不是仅仅局限于讨论“生命”这一命题的,紧接着,他又抛出了——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不能承受地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

这就让他的作品有了深度和厚度。耐人寻味,反复品咂。当然,《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很多,找来一些读读,从多种角度来审视,自然是乐不可支,但也犯不着过度解读吧。

多年前,有几次拿起来又放下,这次终于读它有了善终。当然,吸引我读下去的,自然有他独到之处。小说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记述的,而是分为了七个部分,按照某一主题来写的,“轻与重”,“灵与肉”,“不解之词”等等。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相互交错,让你不时地在作者和小说人物之间切换。这就多了一种空间任你转换,在诸多人物之间进行游刃有余地玩味,阅读体验便有趣了不少。感觉是作者常常是忍不住跳将出来,恨不得跟小说人物进行适时互动,同时又从多方面反复解构。

多线程的记叙,多维度的交错,让你顾暇不及。

小说表面是写的托马斯和特蕾莎以及围绕两人和周围其他人展开的感情纠葛,性爱故事,背叛与反背叛。

12.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篇十二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初看书名就油然而生一种肃穆的感觉,不由得端正了身子,小心翼翼地捧起它来翻阅。此书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极其聪明地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为线索,通过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散文化地展现了苏军入侵后,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富于哲理地探讨了人类天性中的“媚俗”本质,从而具备了从一个民族走向全人类的深广内涵。作者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这是一部哲理小说,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它不再通过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读者,而是用将读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件引起读者形而上的深层思考。

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读它时心情很压抑,米兰昆德拉就像张爱玲,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米兰要说的是: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书里的一个情节特别让我感触良多:特雷莎的妈妈年轻时很漂亮,她有九个追求者。第一个最英俊,第二个最机智,第三个最富有,第四个最健康,第五个最高贵,第六个最会背诗,第七个曾周游世界,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第九个最有

男子气概。特雷莎的妈妈最终嫁给了第九个,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她不爱特雷莎,她觉得特蕾莎是她的拖油瓶,害得她被迫呆在第九个男人的身边——她一直在想另外八个都比第九个好。她在想她还没有追求过别人,于是,她离开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追求一个没有男子气概,犯过几次罪,有过两次离婚的男人。后来,她嫁给了他,从此,她开始沦落,渐渐失去美貌,变成泼妇。

这段我印象最深刻。就像造物主不会让某一个人拥有一切旁人所羡慕的东

西,作者把九种特质分配到九个人身上,特雷莎的妈妈只能从中选一个。然而她谁都想要,同时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她开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质,失去灵魂。当特雷莎把门锁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权利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识到一切在离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亲的身份,几乎是要挟她女儿留下。可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她从没有承担过生命中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掉也只是轻轻地一闭眼,不会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灵魂。

另一方面,我在考虑作者要传达的爱情观。然而,我不懂爱情。我以为,爱

情是纯感性的东西,如果你用太多理性思维去思维它,那么爱情将不纯正。现在这种观点几乎完全被颠覆。爱情需要条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你所喜欢的一切特质。你必须要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找个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其他缺点,履行自己对对方的责任,这才是爱情。作者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大概伴责任走过的爱情才是真实存在的爱情。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执着地追寻一个自己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爱情是在特别的时段遇到特别的人。

一直在思索着生命为什么要存在,为了什么而生活。也许是思维的一种无理

取闹,但却让我为此困惑了很久,我尝试着做改变,但很多时候都是无疾而终,被当在了“深入探索”的门外,一直没真正的弄明白,所以还若以前,一样的困惑,一样的生活。自然,有了一些感悟,从中感觉到,茫然的状态多了,生命变得会更加的沧桑和脆弱,如果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多了些犹豫,那么坚强的人也会懦弱,而从未没有成就感的完成一件事情,那从不会体会到坚强毅力的重要性,而我很长一段时间内,从没有了那种胜利喜悦的领悟,让我倍感压力中,觉得对生活的空

寂。于是,去积极的寻求一种信仰,去弥补心灵随时出现的道德弱化,或者思想的挣扎,去积极的面对生活,以填充空余时间带给的凌乱,但生活还要生活,所以一直改变生活让之更好的生活,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正目的,生活着,探索着,这就是人生最终经历的过程。继续行进,不管是怆然,还是平坦,都是一种阅历,而阅历中感悟到的,会增补生活的单调和乏味,而在强调这意义时,人更应该多尝试寂寞带给人生的享受,而不只是充满“色彩”的部分才是向往之所在。曲折会让人柔韧,这才能让人曲伸自如。余华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的忍受力是无限的,对希望的期待也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力在极端的状态下仍然可以顽强地生存,这不仅是对生

命状态的提示,更是对人的生命力的肯定。“人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生活,让身上的重量把我们压得更低,更贴近大地,即使这样的状态很有可能会让我们感到辛苦。但是,在这个旅程中,我们我们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学会了从容面对责任。在一个接一个的窘境面前,我们渐渐成熟。也许不应该在“轻与重”当中选择什么,但是在人生态度以及原则面前,我们就要在“轻与重”当中作出选择。

英语学院教育1001

13.可以承受的生命之轻 篇十三

当婚礼进行曲奏响,Jean眼中泛起泪光。随着一声美妙的“砰”,象征欢乐、喜庆的香槟酒被打开,洁白的泡沫喷流而出,新郎新娘共持酒瓶,往高高叠成金字塔状的酒杯中倾倒幸福的美酒。“砰”、“砰”……软木塞冲出香槟酒瓶的时刻,像温柔的礼炮在燃放。而 Jean,心情复杂地走近酒水台,为自己取来一杯香槟。

清澈透明的酒体,细腻轻盈的泡沫,清爽适宜的口感。香槟酒,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喜庆时刻的最佳饮品。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除了Jean。刚才她走近新郎新娘时,前任看了她一眼,不知是演技太好,还是 Jean的变化确实太大,新郎官居然没认出一年前与他相恋的旧爱!

Jean的自虐行动,至此已抵达顶峰。没有人会在悲痛时喝香槟,悲欢对比,会刺痛人的心脏。奇怪的是,Jean不仅一口饮尽杯中酒,还来了第二杯、第三杯!她加入畅饮的客人群中,尽情享受美酒佳馔。

“看到香槟的泡沫时,我就高兴起来。它们真是轻盈,就像减肥后的我,身轻如燕。那一刻我觉得一切都结束了,一切将重新开始。我彻底放下了往事,接受现实,心情轻松得像卸掉一块大石头……”Jean这样描述着那天她在婚宴上的感受。

感谢香槟,感谢那些美好的泡沫。释放情绪,悲喜更替,Jean实现了一名自虐者的逆袭。

这让人想起《ELLE》美国版时装总监妮娜·加西亚在《我的 100件时尚单品》中的一段话:“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储备几瓶上好的香槟,等待欢庆时刻的来临……我想,没有人能拒绝那些芬芳四溢的气泡吧! ”

气泡是香槟的特征,但并非所有起泡酒都能叫做香槟。只有在法国香槟区选用指定的葡萄品种,根据指定的生产方法和流程所酿造的起泡酒,才可标注为香槟。而提到香槟,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及十七世纪香槟省欧维莱尔修道院的财务主管——佩里尼翁。

关于佩里尼翁神父,有许多传奇故事,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名完美主义者。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如何酿制出最好的葡萄酒,而在当时的条件下,佩里尼翁需要竭尽所能阻止葡萄酒起泡沫。佩里尼翁认为桶装葡萄酒会使酒变得“陈旧”,最好在酿造好后尽快把它装到瓶子里。而香槟省的气候条件,又使他酿出的酒不够甜。在瓶中加入白糖或蜂蜜,改善了酒的甜度,却也在瓶中发生了第二次发酵,产生了气泡。

正是有了泡沫,香槟区的葡萄酒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Jean不久前得到一次公派巴黎的美差,因为香槟的魅力,她抽空去了距离巴黎很近的香槟区首府兰斯,以及兰斯以南的小镇埃佩尔内。埃佩尔内的地下遍布着香槟酒窖,空气中散发着令人愉快的香槟气息。而兰斯,正是最爱香槟酒的拿破仑皇帝取得他一生中最后一次胜利的地方。

香槟的芳香使人刻骨铭心,令人心旷神怡、不能自持,很久以前,人们就狂热地爱上了泡沫,爱上香槟区的起泡葡萄酒。Jean在这里再次畅饮香槟,并在微信朋友圈发照片写下感言:“香槟,轻易就释放了人类的情感,使人轻松跃上云端,尽情享受生命中可以承受的轻盈与美好。 ”

TIPS

1 香槟的最佳饮用温度为 7℃ ~12℃。

2 如果来不及冷藏,可将酒瓶放入盛入半桶冰块的桶中半小时。

3 不要将香槟放入冷冻室,如果酒体结冰,将永远不会回复原状。

4 饮用香槟酒的酒杯宜为细长郁金香形玻璃杯。

5 酒杯要事先冰凉。

6 切不可在香槟中加入冰块。

7 香槟开瓶后最好一次饮完。

14.《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篇十四

带着一丝附和热望的心情阅读它,所以只能隐隐约约瞥见深入精神骨髓的主题,我全心全意地追求,想要清楚明白作者的心绪是以何种决然的姿势延伸至他的信仰世界。昆德拉用他敦厚松弛的文笔基底孕育精神信仰的婉转绰约,燃到尽头的温存化做浓浓密密的欣喜。我们都是害怕孤单的孩子,提着昏暗的灯笼寻找思想的光源。

思想的高尚和明丽,不禁让我们产生种种对生命理性思考的“动荡性”。这是一种大而神圣的境地,是任何脱离私心脱离狭隘的思想者的圈地。昆德拉是在用灵魂写作,用灵魂舞出生命的曲线。同样,灵魂是兼并了私心,兼并了狭隘的。否则,思想与写作,将不能摩擦出其“理性的感情”的眩目火花。只有对生命,对人类存在的广阔的空间的有针对性深度的思考,才能包容这些无限幽静却时时闪硕着不安分之感性的意境。

在这里,思想上作者抨击“虚无”的舞台。它令作者以致更多的散落在世界某一角落的人们费神。可是只有经历了如此痛苦的费神时期,思想才能在一定广度范围之内产生它的荣耀式自身结晶。

他试图探清这种“虚无”与“实在”的存在性,对人类的精神进行层层剥削,表露的仍是作者流放在字里行间的一览无余的“怜悯”。怜悯很多种——对“挣扎”的概括,对“死亡”的倾心,对不完满情节的恣意渲染等等。

最喜欢的人物是萨比娜。那个独立的,有丰富的“内涵”的女子。辗转于两个男人或完满或不完满的爱情之中,流离于本性或孤独或幸福的状态之中。

她有着非常吸引人的个性,个性包裹着那具寻找独特寻找自由的灵魂之身。所以当读到她戴着一顶与她美丽而冷漠的外表极不相称的圆礼帽出现在镜中时,不禁被她的神秘之美所折服。昆德拉另加重笔描述镜中的影象:她手牵着一位身穿灰色西服,打着领带的男人。

理所当然的,这段全情节理性描述的段落成了我最爱本书的三大支点之一。另外两处则是特蕾莎托着她笨重的行李捂紧伤口逃离那个一心掌舵她的男人,逃离她曾以为可以栖身的地方。只是她在引诱,她本着这样难以让人猜测的心情离开。还有关于小狗卡列宁的微笑的完整叙述,是整本书显的最为清新,最为感性的章节。它的存在使“不可承受生命之轻”这一主题思想更为深刻生动,也在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灵魂心田上植下一束超越庸俗超越无奈的幸福之光。在这里,人的本性被作者埋下的这一高层隐喻反复地践踏。同时,所有的低俗又被反复的引申和强调。人性受到了它存在为此最颠覆理念的的批判和谴责,不留余地。

15.《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书笔记 篇十五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度过了第一部分第16节,终于读到了轻重的启示!细加掂量的决断与命运之声联系在一起;重、必然和价值是三个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人只有一次生命,绝无可能用试验来证明假设,因此他就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还是错。

我们都觉得,我们生命中的爱情若没有分量、无足轻重,那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总是想象我们的爱情是它应该存在的那种,没有了爱情,我们生命将不再是我们应有的生命。我们都坚信,满腹忧郁、留着吓人的长发的贝多芬本人,是在为我们伟大的爱情演奏“Esmusssein!”

“如此必然的决定依赖的却是这样偶然的爱情。”

我的生命里多了太多的偶然,然而却没有一次让这些偶然成为必然,或许生活已经告诉了我必然的答案,只是我不知道,我无法接受,我不想承认这必然的结果!

16.布拉格: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篇十六

从迷路开始的旅程

在捷克国内旅行,比较方便的方式是坐大巴。虽然坐火车是欧洲很寻常且方便的交通方式,但是在捷克却不是很好使。比如我从CK小镇到布拉格,就选择的是购票方便且班次合适的Students Agency。不过大巴站远在小镇外的高坡上,实在是个很奇葩的选址,快到点时,只见众人背着如山的行李或者拖着哐哐作响的行李箱一路暴走赶往乘车处。

经过3个小时昏昏欲睡的行程,终于抵达布拉格。乘坐地铁到达了距离查理大桥最近的车站。走出地铁站,下午的阳光下波光粼粼的伏尔塔瓦河和架设在上面古朴壮观的查理大桥立刻扑满了我的眼帘,我一时竟然看得痴了……不知道是美景迷惑了我的头脑,还是路痴天性作祟,本来应当走过大桥直达青旅,我偏偏执着地走向老城方向,向着布拉格老广场前进。

布拉格的路面都是细小的石块拼成,“风驰电掣”的有轨电车擦身而过,和这石块路和中世纪的古城相得益彰。我忽然想起北京推倒重修的前门大街,崭新崭新的仿古建筑,所谓的“当当车”要坐一次意思意思还得花费不少,实在是怪异,不知为何国内就是喜欢这种不知所云的改动。而据说当年这布拉格的石块路在二战中德国占领捷克期间本来是被占领军官看不顺眼而要进行改造,变成宽广平直的水泥路面的,但是偏偏希特勒特别中意布拉格这座“东方巴黎”,放话下来布拉格的古风必须保留,一块石头也不许动,布拉格老城的石块路得以保存至今。

不过对于一个背着大包的人艰难行走的人来说,布拉格的道路可以说就是个噩梦了。“足底按摩”那是必须的,崴脚那也是常有的,以至于街边那些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小店我都无暇好好驻足流连。捷克盛产水晶——其实就是高档玻璃制品,酒杯、酒器乃至是玻璃制成的国际象棋都是大家喜欢带走的礼品。不过晶莹的水晶也比不过捷克的另一特产:红艳艳亮闪闪的石榴石,捷克的石榴石看上去格外的艳丽,在我这外行的眼里堪比红宝石,而且他们的首饰设计极具特色,很有异域风情,价格方面也并不那么高不可攀,可以说是个女孩子看到就会恋恋不舍。

在城里兜兜转转一大圈,途经了布拉格黄昏的广场,天文钟和火药塔等经典景点,也忍着双肩的酸痛,跟着一群人不知所云地傻乎乎瞪着金光灿烂的天文钟看了几分钟。据说此钟不但美妙而且神奇无比,造于15世纪却至今走得非常准确,所以可以对着它来校对手表。只不过它的背后也有一个血淋淋的故事:由于造钟的工匠手艺巧夺天工,国王希望这个钟能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宝贝,不愿意让工匠再给别人造出这样的钟,于是,把工匠的眼睛挖了出来……时值黄昏,老广场这座中世纪时期成为国王们夸耀和努力打造的“中欧CBD”果真是贵气与古意十足,音乐家在咖啡座边演奏着轻音乐,人们悠闲地喝着咖啡,广场上鲜花盛开,夕阳正照在教堂的双塔上,白色的鸽群时起时落,虽然我看过许多城市的名广场,却没有一个像这样让我心旌摇动的。

不过迷失在布拉格古老街巷中的我还得面临找到家的难题,在给青旅打了无数个电话又问了无数个冷冰冰不愿意帮忙的路人之后,被捷克语+德语的双语路标搞得晕晕乎乎的我几乎有种要哭出来的冲动。最终找到目的地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累虚脱的我狼吞虎咽下一杯啤酒,半块肘子,才最终活了过来。

日出查理大桥,日落城堡山

在布拉格最不能错过的景致,窃以为是城堡山看老城落日,老城黄昏的广场和查理大桥的日出。而我最喜欢的正是查理大桥的日出。清晨5点多出门,星星和月亮还挂在天边,晨曦已经透过云彩把老城广场的双塔大桥上圣徒们的雕像的轮廓勾勒了出来,一幅幅中世纪的剪影仿佛穿越时光而来,纵然你是身在21世纪,但是这座由查理四世始建于1357年,完成于15世纪初的古桥,拥有900多年历史的布拉格老城却活脱脱就在你的面前,美得让人窒息。

清晨的查理大桥静谧而美好,稀少的行人如同那寂寥的晨星一样,可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这里好像一下子就变了样子,早间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模样立刻隐去,大批的手艺人、卖艺人和旅游者占据了这座大桥。他们在这里售卖各式各样的小玩意,游客与手艺人讨价还价,卖艺者奏乐杂耍,情侣们在这里肆无忌惮地在圣像下拥吻着,用手机记录下自己的甜蜜时光,热热闹闹直到中夜。

不变的,唯有捷克人的母亲河伏尔塔瓦河就在查理大桥下静静地流淌着,我忽然想起《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那段话来:“她想站在河岸上,久久地望着河水,因为望着流动的河水,可以让人心静,可以消除人的痛苦。河水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在不断流淌,人间的故事就在河边发生。它们发生,第二天就被遗忘,而河水依旧在不停地流淌。”或许这座桥真的特别适合思考人生吧,这河水见证了多少战争的硝烟,政权的更迭,还有无数人的悲喜人生和他们的梦想都埋葬在这河的两岸呢?有时候我忽然觉得若是心生厌世,倒不如投身到这滚滚的河水当中,倒也是一种决绝的浪漫,不是吗?

在查理大桥的另一端,则是布拉格城堡山,雄伟壮观的中世纪城堡本来是布拉格王室的居住地,现在则是捷克总统的官邸,在有外国元首到来的时候就在这里搞迎接仪式。现在在黄昏时分还可以看看士兵换岗,虽然没有英国的大头兵那么有趣,但是士兵们站在像童话框子一样的小木屋里,用在我们看来很是滑稽的礼仪进行换岗,也还是很好玩。其实我一直觉得他们挺不容易,被这么多人围观拍照还能保持严肃的面容。

上一篇:内蒙古课题申请下一篇: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庆六一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