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学德育工作总结(共16篇)
1.2023中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一
1、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检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一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检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效果,丰富学生德育学习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本学期,根据广州市教育局举办我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竞赛的要求,德育教研会本学期申报了全市第一届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德育教研会的理事经过反复酝酿制定出竞赛细则,并在第8周的教研活动上进行解读,使全市师生的备赛有了具体的指引。为了使赛果能更好地反映出专业性、职业性,教研会还动用了多方资源,请来了某体育用品公司林副总裁、某公司的人事部秦经理、某连锁西餐厅培训经理钟先生等,还有来自商贸学校、交通学校、信息工程学校的资深专业老师作为评委,为我们的选手指点迷津。赛前,教研会还特意召开评委会议,讲解评分标准,讨论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明确避嫌规定(评委不能给本校选手打分,指导老师不能做评委等),以确保赛果的公正合理。
竞赛在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举行,共有33所中职学校参赛,参赛选手冒着严寒准时出现在赛场上,接受企业家、专业老师、德育老师的共同检阅。竞赛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展示”和“现场提问答辩”的形式,全面检查学生的个人形象的展示、真实自我的认知、职业方向的把握、职业目标的规划等。大部分选手都能克服紧张情绪,满怀自信地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风采。其中,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财经职业高级中学、天河职业高级中学、旅游职业学校、信息工程职业学校、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职业学校、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旅游商贸职业学校表现出色,获得了团体一、二、三等奖。活动达到了以赛检学的目的,不仅丰富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提醒了学生及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开展教师有效教学课例征集评比,总结前期课堂教学改革成果。
根据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有效教学活动的进程,开展全市第二批有效教学活动优秀课例征集活动,征集主题要求围绕聚焦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在教学实施中体现出问题解决的途径,呈现出有效性。或者针对不同的课型,研究课型特征及有效教学的突破点,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本次课例征集共收到15所学校共31个课例。经过教研会初评,评出一等奖3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9个。这次课例,从设计到教学实录,都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聚焦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展示了教师们在教学实施中解决问题的智慧。
三、切实加强教研会精细化管理,提高教研质量。
1、发挥德育教研会中心组的服务功能。
本学期各种主题教研和竞赛活动,都有赖于德育教研会,以中心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实行分项目管理,效果突出。例如:教研管理组的负责人凌燕华老师负责跟踪协调常规教研活动,同时做好每次教研活动的通讯及时发布到教研网;李晓辉老师做好每次的考勤工作的协调安排及学习证明的制作发放等,本学期还负责做好全市德育教师队伍模查表的调查统计。技能竞赛组的鲍静老师等带头协助好全市学生技能竞赛和课例评审工作,尤其是该组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的张雅丽老师,从赛前策划、筹备到比赛过程的跟进、赛果的即时公布等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保证了比赛的顺利开展。教研拓展组的孟磊老师做好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的组织协调和主持工作,并对我市德育公开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我剖析。资源管理组的负责人冼东红除了积极学习网站管理、及时发布信息外,还积极配合教研会的各项活动,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做好资源包的稿酬和证书的发放,课例资源的分类收集等。正因为有以上这些教研会骨干力量的尽职尽责,才使得我市各项德育教研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提高教研会的服务功能。
2、组织全市德育教师队伍的模查。
为提升教研会服务全市德育教师的质量,开展针对性更强的专项教研活动,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我们要对全市中职德育教师队伍进行摸查。调查各校德育课任课教师情况。
3、发挥德育教研网的沟通功能。
本学期广州市中职德育教研网运转正常,使用率明显提高,能及时发布教研信息,提升了教师的关注度,浏览的习惯开始形成,广州市中职德育教研网成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但网站资源的建设,需要更多的老师支持和参与,才能凸显教学资源的共享的优势。
2.2023中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二
一、转化好一个后进生, 是我校德育工作较为成功的前提
远觉中学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抱着混张文凭的态度来到学校的, 或是被家长逼着来到学校的。不少学生心理障碍严重, 人格发展不健全, 情绪不稳定, 惟我独尊;意志力薄弱, 抗挫折能力、抗诱惑能力差, 辩别能力差, 易被外界同化;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意志消沉;掌握知识过于呆板, 自学能力差, 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 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针对学生的实际, 学校把后进生转化作为工作的重点, 并且提出:“转化好一个后进生, 等于培养出一个高材生”、“先成人后成材”。学校将后进生转化纳入量化考评的指标, 将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教育资源上学校也对后进生进行了倾斜, 安排精兵强将, 担任职高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正是学校领导班子对后进生的人本主义关怀, 使得学校每一位教师都以转化后进生为荣, 以为学校德育工作作贡献为荣。
二、一支热爱教育事业的富有战斗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我校德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提出了“带队先带人”的理念, 并把它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中去。一是在调配年级长、班主任的时候, 高度重视对教师的人品、作风、敬业精神、能力等的考察, 确保教师在德、能、勤、绩等方面出类拔萃。对少数敬业精神不强、工作能力较差的, 及时进行调整, 以确保教师队伍有较强的战斗力。二是重视德育科研。学校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 一大批优秀教师在会上交流自己的学术成果, 在浓郁的科研氛围中, 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学无止境”。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师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 这不仅有一个量的问题, 还有一个质的问题, 更有一个“给”的艺术问题。鉴于此, 学校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教育理论, 探索新的教育方法, 全方位提高自己。
三、班主任富于师爱, 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
面对后进生, 要提高转差工作的效应, 班主任老师必须成为爱的艺术家, 给后进生施之以爱。学校的班主任充分认识到师爱的重要性。一是他们认识到, 师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世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与师爱, 因为只有这种爱才无私奉献, 一无所求。但师爱又不同于母爱, 因为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融化,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后进生产生出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班主任指出的正确方向进步, 只有当班主任老师给后进生以真挚的爱, 给后进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 后进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 才会对班主任敞开内心世界, 老师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转差效应, 才会使后进生从顺从、认同、内化, 培养起自我教育的能力, 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成功。因此, 班主任老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后进生, 做到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寓理于情, 情理结合, 才会产生“动情效应”, 从而收到较好的转差效果。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从一个人的心理、生理发展来看, 这正是他们心理定势形成的不可替代时期。这正是一个人生长的高峰期, 心理的转折期, 受教育的最佳期, 违法堕落的危险期。教育实践充分证明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可以终生受益。为此, 班主任十分重视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自尊心、自信心, 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向上的动力。面对自卑心极强、行为习惯较差的同学, 班主任没有嫌弃他们, 而是从爱的情感出发, 关怀他们, 爱护他们, 尊重信任又严格要求他们, 为他们创设各种各样可以看到自身价值的机会, 让他们带着成功的心态生活在集体之中, 而集体的关心, 爱护又给了他们信心、勇气和力量, 集体的纪律又使他们加强了自制力, 让他们在一次次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转化成前进的自信心。在这种教育氛围中, 学生感到了老师的关心、集体的温暖, 在爱中体会到自我价值与能力, 他们加倍努力, 在人生道路上快步前进。
四、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使毛病多多、心理健康问题较多的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 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逆反、戒备等心理, 学校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帮助学生克服不健康的心理。一是帮助学生排除自卑心理, 化自卑为自信。教师从学生身上找闪光点, 然后通过表扬激励, 强化这种闪光点, 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二是帮助学生排除戒备心理, 与学生心灵相通。由于不少学生以前受到的批评特别多, 即使做了一些好事、成绩上取得了进步, 也很难得到肯定与表扬。这对于自尊心特强的后进生来说, 犹如一把利剑, 深深地刺痛着他们。他们对周围的人猜疑、不信任, 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对戒备心理强的职高生, 班主任必须坦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 慢慢地, 他们就能够不断进步。三是帮助学生排除逆反心理, 建立朋友关系。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好奇心理强、对立心理偏激心理强。而社会缺乏对青年学生独立意识的认同感。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 社会舆论往往对这些孩子的前途存在担忧。同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而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对各种生活方式、各种思想观念缺乏正确分析能力, 往往盲目去追逐一些所谓“时尚”的生活方式, 甚至对西方一些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加选择地接受、崇拜、效仿;这就往往与老师、家长的传统思想教育产生冲突, 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向对抗心理。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春期学生思维活跃、自立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 但它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若不及时疏导, 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病态, 严重妨碍自身的成长发展。为此, 老师注意改变自身形象, “把微笑带给他们”, 以形成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多给他们安慰和关怀, 鼓励他们扬起学习的风帆, 还为他们创造一个友爱、互助的学习环境, 认真细致地做他们和家长的思想工作, 共同携起手来, 帮助他们从痛苦迷茫中挣脱出来, 使他们感到集体和老师真诚的关怀, 从而努力去学习。即使批评教育, 也要注意“艺术”性, 要“爱”字当头, 如同在药片的表面涂上一层糖衣, 做到良药不苦口。四是帮助学生排除厌学心理, 激活学习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多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功的机会, 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 只要他们有点滴进步和成功都要给予鼓励, 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 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 成功的喜悦, 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中学德育工作探讨 篇三
一、更新德育观念,开展工作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入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都出现了多元化趋势。道德作为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而变革。在社会日益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也随之发展。升学教育中,智育被抬到无限高的地位,德育则乏人问津。虽然今天素质教育以不可阻挡之势逐渐取代应试教育,但是考试制度不变,德育地位仍难有根本提高。
中学德育工作出现种种弊端,从本质上讲其根源在于自身。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中,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心理品质、价值标准与以往学生相比已大不相同,但德育理论与实践都未能及时地对这一特点进行科学分析或科学对待,依然沿用陈旧的方法,使德育工作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切实做好中学德育工作、走出学校德育工作误区将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性工作。要通过社会实践,跨学校和跨地区互助活动等渠道,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培养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平等竞争思想,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
二、突出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
按照现代教育学观点,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而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协同活动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这一教学理念同样适用于班主任德育工作,即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建立平等、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这一关系的确立,将为提高德育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班主任应让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建设的导演、演员,而自己则作为艺术指导、总监。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团结协作,开展广泛的自评、互评、师评活动,在师生合作的同时努力实现师生合作。
三、贵在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班主任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和表率,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老师就要用美好的事物影响他们,教育他们。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反之,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厌恶心理,不但教育任务难以完成,而且难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教师一定要注意身教与言教的结合,以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的道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因此,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加强师德修养,以良好的仪表举止、高尚的人格情操、正确的处事方式来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对学生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时刻注意行为举止,正确引导学生。例如脚边有纸屑,一个小小的弯腰动作,就能够换来身边的整洁。看到班级宣传栏上宣传纸页边脱落了,随手用胶带贴好,不要以为这些都是细节,学生时常在注意观察着,班主任看似不经意的行为对学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注重情感沟通,开辟德育工作途径
良好的情感交流有助于促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互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班集体的归属感,有助于学生排解情感上的孤独和烦闷,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一剂良药。为此,班主任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渠道,以高尚的人格、诚挚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开展德育工作。
1.以诚挚的情感解读学生的心灵。从心理学角度看,人都有情感与精神满足的需要,对情感的珍惜,对平等人格的追求与维护,是当代学生强烈的思想意识。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如池塘里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注重情感渗透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种内在需求,情感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感化学生的心灵。所以,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必须用真挚的情感去沟通师生的心灵,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给学生以亲近和信任之感,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如此,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仰慕心理、才会敞开内心世界,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使之自觉地、主动地沿着正确的教育方向前进。
2.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问题。初中生大多十五六岁,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成熟与幼稚交接,自尊与自卑并存,班主任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化解自己的心理压力,更好地引导学生。良好的心态可以产生轻松的教育效果,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让德育工作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同时,班主任要摆正对待学生的态度,对所谓的“好生”、“差生”做到一视同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特别是“差生”身上的任何一个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个性、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五、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可见家庭教育的缺失或滞后,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很大的。所以,班主任应该经常和家长沟通,增进学校与家长的感情。可通过家访、家长座谈会和家长会来树立家长对学生的正确的教育意识。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对家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每学期都开一次家长会,老师可以与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方法,同时对家庭教育提出一些要求。要求学生在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以体验生活,体贴父母;要求家长注意方式方法,多与孩子交流,教育方式切忌简单、粗暴。家长在家也要注意语言文明,行为举止得体,做孩子的好榜样。只有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一股合力,才能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教书育人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有规律可循,但无定律可依,班主任要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在德育过程中,要使学生真正提高道德水平,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文化为载体,以情感为纽带,创新方法和策略,加强引导和帮助,始终给予学生最多的关爱,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目标。
4.中学学校工作计划2023年度 篇四
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树立良好师表形象 。本学期在全体教师中要扎实开展以“爱心和责任”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激励教师爱生如子,爱岗敬业,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巩固“六条禁令”成果,教师言行零违纪,学校收费零投诉,师生安全零事故,育人方式创特色,力争创建“人民满意的学校”验收合格。
二、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稳步提高普及程度。确保学生辍学率控制在0.2%以内,力争实现“零辍学”,“普九”各种资料档案进一步规范。
三、不断强化“四个校本”,着力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专任教师高学历比例,80%的教师基本掌握初步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校本培训有新点子,校本课程取得新突破,校本教研再创新特色,让课改植根深处,成为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有力支撑,努力创建“话题式”校本教研示范学校。
四、突破难点,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民主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本管理理念进一步强化,办学规范,管理到位,过程落实,作风扎实。
五、突出中心,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达到99%;全校学生“三项”主要身体素质总成绩均值在70分以上,参加市运动会团体总分名次有进步,有体、艺特长生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力创学校艺术教学特色,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5%以上;各年级各学科各项指标进入全市前十名;综合办学水平保持全市优秀等次。
工作思路
一、强力推进全员育人,着力优化层级管理,大力实施过程管理。
二、强力推进校本课程,着力张扬师生个性,大力实施分层教学。
三、强力推进评价改革,着力营造和谐氛围,大力实施目标激励。
四、强力推进后勤改革,着力美化校园环境,大力实施名校工程。
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以创建“人民满意学校”为契机,大力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
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针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深入研究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及方法,解决好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计划多、执行少”,“管的多、育的少”,“虚的多、实的少”等突出问题;按年级分别确立德育操练目标及要求;继续开展好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认真组织好第六届主题班会设计研讨活动,使得德育研究有水平、上档次。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真正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德育氛围。各年级组要开展好以基本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的主题教育,调动全员参与,弥补管理“真空”;全体教师都要以“育人”为第一己任,针对少数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懒于学习,对抗教育的同学,我们要多关爱、多疏导、多沟通,特别要关注和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认真执行《宜都市中小学生违纪处分听证程序暂行规定》,采用必要的惩戒措施,坚决遏制“三对抗”行为(家长、学校、教师)。逐步推行学生干部竞争上岗制度。
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政教处、年级组、教研组要让学生动起来,阵地活起来,橱窗亮起来,认真组织好师生“迎五一、庆五四”文体系列活动,拓宽校内外育人渠道,提高家长会的实效性,开展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活动,认真办好家长学校,积极协调和统筹社会各方面资源,不断优化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狠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扎实开展好以“爱心和责任”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着力解决好教师队伍中打牌,以教谋私、有偿家教、乱收费等突出问题,努力培养全体教师的敬业精神,务实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树立师表形象。加大师德档案制度的落实力度,逐步推行师德承诺制度,大力培植先进典型,在宣传橱窗内适时推出管理、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等各方面优秀的人和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全面落实“六条禁令”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对有悖师德规范的教师决不姑息迁就。
二、以创建“话题式”校本教研示范学校为契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5.2023中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五
XX-XX学第一学期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方案
a、指导思想
以省市基教会精神为指针,以”讨论、指导、服务”为基本职责,以”将欲立人,先求立师”为突破口,以新课程的实施和寄宿制班的开班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进展”优质训练”这个中心,努力构建”自主、宽松、协作、竞争”的工作氛围,夯实训练教学的过程管理。使学校的训练资源优化组合,使我校老师的师德形象和业务力量上一新台阶,确保学校训练教学质量再创辉煌。
b、主要工作
一、以法治教,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不随便增减课时,不乱订乱发资料,做到一书一辅。
2、深化学习,仔细钻研,将课程改革落实于行动中。要深化学习和钻研《基础训练课程改革纲要》《义务训练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切实增加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和任务,在执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各老师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乐观性和制造性,使之落实于备课和课堂中。
3、学”规范”情感换位树师表
工作中进行心理互换,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考虑老师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一系列问题,随时留意调整各方面关系,以取得协调协作,全体老师要加强”规范”学习,注意师德修养,关怀爱惜学生,要主动俯下身子,倾听意见,训练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本学期将分班级召开两次学生代表座谈会,以征求学生对老师训练教学工作意见,并准时反馈给老师。
4、制造机会和环境,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组织老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竞赛,乐观争取上好校外展现课,要请进来走出去,引导老师投入到教研改革中,使老师能把握每一次机会,发挥自己的每一份潜能,各自走向胜利,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二、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管理,打造教与学的”双赢”
随着教改的深化进展,教学管理的内涵在不断丰富,管理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中要始终不渝地遵循三条原则,第一是面对全体原则,每位老师对全部学生担当相同责任,不放弃后进生和个别生。第二是全面进展原则,每位老师要关怀每个学生各种素养的综合协调进展,以其
它方面的进展促进其文化成果的提高。第三是主动进展原则,每位老师要把学生素养的形成过程理解为学生自身进展的过程,把全面进展素养要求变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占据好学生进展的战略制高点。
在新学期中必需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功夫花在备课上。各备课组老师要沿着”学生课堂上主体参加”这一主线,细心设计教案,努力体现”三高”和”三严”的备课原则,即熟悉高、站位高、标准高,严以律已、严谨作风、严厉 态度,使每份教案都分散备课组全体老师的才智结晶。教案内容应包含教学目标(学问目标、力量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配套练习,教学后每份教案应有教后感。教案要提前一周打印成册,送教务处备案。
2、本领显在课堂上。每位老师要合理支配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充分呈现学生的学问构建过程,多采纳操作实践、观看争论、大胆猜想等形式,养成学生乐思善思的习惯,用好教材中的习题和思索题,鼓舞学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寻求解答途径,切实做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当堂巩固。教务处将组织人员实施不定期督查考核和跑课制度,准时反馈教学信息,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当好参谋。
6.中学教师岗位职责要求2023 篇六
职位描述
1.招聘岗位: 小学:语文、英语、作文、舞蹈、音乐(至少会三种以上乐器) 初中:数学、英语、物理、舞蹈、音乐(至少会三种以上乐器) 高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2.岗位要求: (1)、大专以上学历,专业与岗位相符,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 (2)、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语言表达能力强,擅于调动课堂气氛; (3)、较强的亲和力和幽默感,讲课有激情,有感染力,擅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责任心强,善于与家长和学生沟通,能够在讲台上充分展示自我魅力; (5)、热爱教育事业,认同并理解“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愿意在中心长期发展。
7.中学德育工作体系构想 篇七
一、德育工作的管理机构体系
在德育工作的管理上, 目前有不少学校仍存在着诸多盲区, 比如教学与管理脱离、德育与智育脱离、专职思想政治老师与其他老师脱离、班主任与其他授课老师脱离等。为了克服这些缺点, 学校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学生德育工作的管理机构体系, 使组成该体系的各个部门、各个层次能密切配合、相互协作, 努力让该体系中各个方面的积极作用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德育工作的管理机构体系如图1所示:
该体系有如下特点: (1) 中学校长或分管业务工作的副校长是该体系的主要领导者、决策者, 其他各个环节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向他汇报工作, 对他负责。 (2) 该体系既可以从上到下逐级输入或输出信息, 也可以从下而上逐级反馈信息, 形成一个动态的、可控的、相互关联的、完整的闭合系统。 (3) 政教处 (不设政教处的初级中学可由教导处代行其责)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常设办事机构, 是整个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它在校长或分管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下, 在学校党支部、团委的密切配合下开展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制订相关制度措施,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 及时总结经验, 交流信息, 找出存在的问题, 布置任务, 协调行动。 (4) 该体系的最底层单位是德育工作班级指导小组, 组长可由班主任担任, 组员主要由授课老师组成,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主要靠他们来实施, 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 主要依靠他们来具体落实。
二、德育工作的实施网络体系
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起主导作用的是处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 他们对学生德育工作的认识和态度, 是学校德育工作成败的关键。中学教师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在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时, 广大教师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潜心钻研“科学发展观”理论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 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 甘于奉献;其次, 教师在工作中还必须把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与自己的本职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去, 并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启迪和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树立远大的理想,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努力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领导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者, 同时又是实施者。一个学校领导层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学校师生的整体素质, 他们不计个人得失, 任劳任怨, 无私敬业的精神, 对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校职工在各个岗位上接触学生的机会较多, 他们作为学校服务领域重要的一环, 虽然不直接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 但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品行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要想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也应重视这些“不上讲台的老师”的参与。
各级各类中学应充分发挥领导和教职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把学生德育工作同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后勤服务工作结合起来, 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想品德教育, 形成德育工作的实施网络体系。如下图2所示:
三、德育工作的第二课堂体系
学校应充分发挥党、政、工、团、教研组、学生会、兴趣小组等各级各类组织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中学生可塑性大、进取意识强的特点,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富有意义的活动, 形成德育工作的第二课堂体系。如下图3所示:
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不拘一格, 如每天组织学生举行升国旗仪式, 清明节由团委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园,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服务社区的活动, 举办业余团校, 开展德育方面的专题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符合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 易于被他们接受, 从而使对学生进行的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多方面的教育寓于活动之中, 逐步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德育工作的约束机制体系
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所在, 但任何教育的作用都不是万能的,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不例外, 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学生德育工作时, 还必须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纪律制度约束体系, 并且严格执行, 使学生受到纪律约束, 养成遵纪守法的品德和习惯。只有把教育机制和约束机制统一起来, 相互配合, 相互作用, 以思想教育为主, 以纪律约束为辅, 才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德育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从现实情况来看, 现在确有少数学生是非不分, 思想行为懒散, 大错不犯, 小错不断, 尽管学校做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 但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为了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 保障德育工作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 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 建立学生管理的纪律制度约束体系已势在必行。除了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订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纪律制度以外, 各级各类中学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 制订一些符合校情的具体的纪律制度, 诸如“学生奖励制度”“学生评优制度”“学生违纪处罚制度”“考试纪律要求”等。此外, 各个班级可根据班情制订相关的实施细则, 从而形成学生管理的约束机制体系。如下图4所示:
当然, 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严格执行, 那就成了一纸空文, 所以, 严格执行制度是关键。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 发扬民主, 实事求是, 公正办事。对于表现比较差的学生, 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 必要时可进行严肃而又诚恳的批评教育, 甚至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 要适时给予表扬乃至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实践证明, 纪律制度的约束不但不会削弱德育工作的作用, 反而会增强德育工作的威力, 有利于德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以上谈及的德育工作的管理体系、实施网络体系、第二课堂体系、纪律制度约束体系等要素, 虽然各自独立, 但又彼此相关,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目前的中学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德育工作的开展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为了避免中学德育工作的盲目性与无序性, 有必要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学德育工作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德育工作的管理机构体系、实施网络体系、第二课堂体系和约束机制体系。各体系各自独立, 但又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整体, 服务于学校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系统化
参考文献
8.中学德育工作现状与对策 篇八
一、 目前中学品德教育的现状
1.德育内容陈旧、单一,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
(1)品德教育的内容没有与学生的思想发展同步
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的不断变化以及环境的不断变迁,学生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不同的阶段所表现出的心理思想完全不同。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要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内容,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有非常强烈的理想主义、主观主义色彩,把目标定得高、大、全,选择内容远离学生生活,要求学生去实现理想化的目标,致使学生感到难以达到。而一些本是贴近学生实际的德育目标,如孝顺父母、尊敬教师、团结同学等,又没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导致教育的随意性、表面化。如每年组织进行的学雷锋活动,本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最好载体,但是,由于不少教师对学雷锋的真正内涵认识不清,导致教育方式、方法无法为学生所接受,致使效果差强人意。其实,学雷锋的根本是要达到助人为乐的精神,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是一个人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如果能对这一精神更加细化、具体化,把目标定得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不同。
(2)品德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严重脱节
中学品德课认识的严重错误导致教育效果不佳。中学品德课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感,产生品德内化,并将这种道德知识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而现在的品德课却异化为考试的工具,成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敲门砖。因此,课堂上教师讲知识要点,学生则背条条框框。这样的品德课怎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品德教育的途径异化、窄化,难以达成教育目标
在中学各科的教学中,通常人们认为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直接手段,也是最主要的途径。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重在让学生掌握一些纯粹的理论知识,理解并背诵一些概念、原理。这种教学,无法让学生在具体鲜活的社会现实中受到思想的教育,也不能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这样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忽视了它最主要的目标,忘却了它的根本任务,主次不分,轻重倒置,与其他文化知识混为一体,怎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中,都有“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基本上是学科本位思想占主导,不愿花些时间来给学生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使有些科目渗透思想教育,也是生硬地结合,通常是上课即将结束,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的思想。这样贴标签式的教学,将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割裂开来,形成两张皮,不仅不能让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反而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产生负效果。
3.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社会现实与学校德育反差较大
当前,社会上的精神文化垃圾仍然存在,扭曲了人们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念。网络在为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提供最大的可能性、为我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其中也携带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因素,缺乏有效监管的地下黑网吧使未成年人泡吧成瘾,致使一些学生学业荒废、精神空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现代社会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较高的生活水平和一些比较超前的意识,这本无可厚非。可是这些超前的意识也逐渐波及学校。学校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地方,这些超前的思想意识迅速向学校“蔓延”,逐渐影响到学生那本应很“纯洁”的思想,使得学生过早出现了和他们的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行为就变得逐渐成人化,一些本不该出现在学生身上的新潮行为,渐渐出现在学生身上。如讲究生活的奢侈、追求高消费、喜欢穿着奇装异服、过于成人化的打扮、语言行为的过分社会化等,这些都对中学生的言行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也使那些本应该把心思花在学习上的学生过早地走向社会。社会环境负面影响较大,德育环境急需净化。
4.家长教育自由放任
目前,部分家长本身就不能率先垂范,或留恋于酒吧、舞厅、赌场,或集中精力于自己的事业而疏于对子女的教育,于是部分学生在家里放任自流、在学校里得过且过,整天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社会离异的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留守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父母往往把对孩子实施德育的义务推给学校和社会,而自己却放手不管或是相互推脱,在学校,这些学生往往很难和其他同学相处,缺少伙伴的关心,再加上缺少父母的关爱,就特别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教师做的思想工作在这些学生身上往往收效甚微,由于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这些孩子很容易走上邪路,不能像其他学生那样健康地成长。由于家长的自由放任,学生缺乏必要的理想教育、美德教育、法纪教育。
5.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社会评价片面化
新课程改革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注重学生智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可是目前“一卷定终身”的情况未彻底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在短时期内很难有彻底的转变。
6.教育软弱乏力,德育工作低效化
社会不净、家庭不管、学校不力,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软弱的主要原因,担负着重要职责的中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常常显得无助和乏力。一方面,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孤军奋战、孤掌难鸣。在道德认识方面,社会对学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的教育,学生在社会和家庭接收的信息经常与学校的教育不同步也不合拍,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常常被社会的负面影响销蚀。另一方面,学校自身也存在教育偏位、德智失衡的问题。在升学率占主导的今天,学校不得不把抓教学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领导和教师知道德育的重要性,但时常是做起来有心无力,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很难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德智失衡已成为普遍存在并严重影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现象。并且,学校德育工作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德育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老一套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并不感兴趣。德育的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对重说教的灌输式教育常常产生逆反心理。德育的施教者与学生之间存在某种隔离,德育工作者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力量因此被削弱。endprint
二、中学德育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1.以新课改为契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新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又体现时代的要求,使我们明确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一大基本任务,而且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全局,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改变评价体系,不能以教学质量单方面来考核,要优先考虑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培养,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要体现以“德”育人,为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明确在新课程中德育的内涵。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首先要从理念上改变,要把德育工作切实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其次,必须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摒弃形式主义,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变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始终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坚持进行教育改革,形成整体的育人环境,增强德育的实施。从整体上深化教育的改革,使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模式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轨道上来。
第三,要针对学生情况,分层次地确定德育的内容和整体规划。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学段各年级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同时,学校的德育工作还要把创新意识融入其中,这样才能在德育整体上有所突破。在教育思想上体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育要求上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内容上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相互渗透,在教育方式上抓住主渠道,凸现主环节。
2.加强中学教学中的德育管理
(1)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变德育的自然渗透为自觉实施
育人意识,首先是个教育思想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能只教书不育人。
(2)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能力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第一,有丰富的知识,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知识贫乏既谈不上教好书,也谈不上育人。第二,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和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第三,掌握寓德育于教学中的规律,具有有机渗透德育的能力。
3.优化育人环境,多维联合,形成德育网络
新的课程改革,是一场全国性的教育革命,它不只是教育工作者的事,而且是全社会都要关注、共同努力去做的事业。德育工作为首,更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要加强协调,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逐步形成一个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 要建立健全学校、家长、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全社会人人都知道新课改的目标,让新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9.中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九
一学期来,我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文化促进内省,教育唤醒潜能”为德育工作主线,坚持“以特色文化锻造合格人才”的办学理念,以办好校庆为中心工作,以迎接省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和创建县文明学校为工作重点。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弘扬精品特色文化,打造鲜明育人模式,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办学效益显著提升。现将一学期来学校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1、加强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促进自身素质的根本性提高。始终坚持每两周一次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以教师职业道德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教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同时将教职工职业道德要求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并将其纳入教职工工作考核、职务评聘之中,促进了教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营造了人人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德育环境。
2、抓好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发挥班主任德育骨干作用。坚持精选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坚持规范落实班主任工作制度,严格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实行了新老班主任师徒结对制度,为他们相互切磋,共同探讨班级管理工作创造了条件。加强对年轻班主任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培养他们独立处事能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3、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通学生进出校园实行指纹管理。建立完备的安全保卫制度,切实加大警用设施的投入,学校保安小分队、警校联动系统、班级安全管理、寄宿生管理等运作良好、井然有序。
二、狠抓德育常规,锻造合格人才
1、狠抓德育常规
(1)课堂德育
学校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变了“知识课”传授的现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抓好学科育德教育,挖掘教材内涵,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广大教师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等的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德育的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从而不断增强道德素
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养成教育
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学校重点抓好《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养成教育,结合实际制定了《中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日常行为规范评比细则》、《中学学生个人形象要求“六讲六不”》、《中学课堂礼仪用语》、《宿舍长职责》和《寄宿生内务管理须知》等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每天安排值日行政、值日班主任、学生会干部进行全方位的德育常规检查,深入学生宿舍检查督促,落实生管老师的每天查铺登记制度,强化对寄宿生的管理力度。大力落实德育常规检查,有力地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促进了学校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构建了和谐校园。
(3)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法纪安全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文明自律水平。聘请官桥镇派出所谢德超同志担任法制副校长。利用每周升旗仪式、思想课、班队活动、主题班会中结合法制教育的内容,比较系统地进行有关法律常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懂得守法、用法、护法。
(4)心理健康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配备了心理咨询室,学校安排了一名专职老师和两名兼职老师,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重视心理健康个案分析,树立全人生指导,全人格提升的心理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模式。开通心理咨询热线(23039543),在规定咨询的时间内,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员值班接受学生咨询。每学期心理咨询室大约接待几百人次的咨询。
2、重视德育实践
在重大节日期间,政教处、团委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举办 “迎中秋.庆国庆游园”活动、第二届宿舍文化艺术节活动、元旦迎新演出活动、学生社团系列活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校以“辉煌90周年”为主题,通过举办党史讲座和知识竞赛、出一期专题板报、举办红歌会、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历史,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建立年段文明督导队,让学生参与本年段的管理。学校每月开展评选 “学习标兵、诚信之星、礼仪之星、环保使者、安全卫士” 榜样学生等活动。学校搭建多种德育实践平台,依托各种载体,激发广大学生形成健康成长的内驱力。
3、健全德育网络
学校成立由党、政、工、团、妇各部门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个以政教处为龙头,以政治组、团委会、工会、学生会、保卫科、生管组、年段长、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工作网络。
建立校外教育网点,邀请公安、司法、关工委等部门来校举办讲座、报告会,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前途理想教育。建立校外德育基地(茶厂、慈山农业中专学校、武警中队等)充分利用这些校外德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公安部门也加强对学校周边秩序的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净化优化了育人环境。
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家校联系。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全校性的家长会,向家长传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教育教学状况,并恳请家长对学校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另外各班由班主任自行安排与家长联系的方式方法,或班级家长会,或个别面谈交流等。学校还不定时的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思想情况,从而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这样,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形成了学生在校有人教,在家有人管,在社会有人导的综合教育管理机制。
三、弘扬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内省”
1、优化学校布局,提升办学品位
校园是学校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和人才成长的基地,环境具有育人功能。因此,本人自履职以来,就立志于建设一个具有文化品位、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农村中学。本学年,学校投入较大资金在全校所有可绿化的场地栽种风景树和地毯草,绿化面积增加到30284平方米;投入40多万元把旧运动场改造成音乐文化广场,建设孔子文化广场、环岛公园,为广大师生创设温馨和谐的休闲娱乐场所;建设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乒乓球桌等体育运动设施;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建设宣传栏,架设大型雕塑,大力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现在的蓝中,布局合理,美观整洁,绿树成荫,环境幽雅,融学园、花园、乐园为一体,有着很好的育人功能,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殿堂。
2、弘扬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内省”
一年来,我校在传承优良的办学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蓝中精神为核心,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宿舍文化节为依托,以课堂教学、各类社团活动为载体,形成“用特色文化锻造
合格人才”的办学理念和“全面发展,文学见长”的办学特色。大力推行“每日、每周格言进班级”的教育活动,以个性化的舍名、舍训打造宿舍文化,办好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引导每位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激活校园文化,发挥自身潜能,健康茁壮成长。
四、存在不足与努力方向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还须进一步理顺;学生的文明自律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 德育环境的优化还有待增加完善。
10.中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十
一、规范班级管理
1、学期初,下发了《班级管理制度》、《值日班长职责》、《班主任工作常规》、《班主任工作细则》、《班级环境卫生及文化布置检查表》、《班级事务分工表》、《课间操检查表》等规章制度和检查评比细则,使每个班主任对学校要求有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认识。
2、安排值周班负责每天对室内外卫生及课间操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及时记录检查结果,期中期末颁发流动红旗。
3、各班建立值日班长制度,实行班务分工。加强学生自主管理。
4、开展班级日报编写工作。
二、加强班主任工作
1、本学期,加大了班主任学习力度,改过去每月一学习为每周一学习,学习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重点章节。
2、助力年轻班主任成长。对于我校年轻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抓住班主任大赛契机,提早安排人选,并给指导。最终王旭老师在全县班主任大赛中脱颖而出,在市赛中又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三、抓好大课间操
大课间操坚持常抓不懈,无论是从校服的着装还是学生的出勤,都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每天计入考核。而且往年都是在局里大课间操评估之后就放松要求,今年一改旧例,始终没有放松要求。
四、其他活动
1、板报每月一更新,有检查有评比。
2、开展两次主题班会,初步形成学生人人发言的新模式。
3、召开了一次全校性的家长会,效果良好。
4、举办了三次体育竞赛活动:跳绳比赛,大课间操比赛,拔河比赛。
5、召开了四次班主任会议。
6、建立了特殊学生档案。
7、组织了一次班主任论坛。
8、班级文化建设正在形成。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争取改进,使更具公平性和激励性。
2、常规工作缺乏序列化,今后着力思考序列化的具体方法。
3、个别工作流于形式,今后要抓好时效性。
4、活动开展不足,今后争取丰富各种文体活动,促进习惯养成。
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纳入关注重点。
6、细化习惯养成。
11.对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篇十一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重传道教育轻养成教育、重说服教育轻示范教育、重有意教育轻无意教育、重课堂教育轻活动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就必须突出时代性、加强针对性、注意可行性和注重主体性。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更新德育观念,创新德育途径。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几种倾向
1、重传道教育轻养成教育
从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由于对德有的内涵理解不深,或是对党和国有和国家有关德育工作政策文件领会不透,因此存在一种重传道教育,轻养成教育的倾向:具体表现为把思想品德课或政治课当作像数学、物理那样的文件知识课,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引导学生通过道德认识去培养道德行为。忽视了《中学生守则》及《行为规范》的实效性,致使《守则》、《德育大纲》、《行为规范》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重说服教育轻示范教育
目前最常用最受重视的还是说服教育。它的讲解谈话、讨论等主要方式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但问题在于,有的教师在品德教育中几乎把讲解当做一种惟一的方式,久而久之,在学生心目中,这种讲解甚至包括某些谈话,一律被看做空洞说教,产生了厌烦甚至反感情绪。正因为如此,榜样示范教育法也就自然而然地忽视了。其实,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是师品德教育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最值得提倡的重要经验。
3、重有意教育轻无意教育
目前,德育为首已得到普遍认同,中学对学生的有意教育是抓得紧的,但是如何把德育工作做到社会上去,做到家庭里去,做到生活中去,还显得薄弱。
4、重课堂教育轻活动教育
当前,种仍旧存在重课堂教育轻活动教育这种倾向。虽说目前我们已开展了一些适时的有益的活动,但总体上看还存在着活动安排的随意与临时性,活动目的不明确性,活动组织欠严密性,活动结束的总结与强化作用的忽视性,缺乏全盘的科学的考虑,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嫌疑。这些不足都使得活动的德育功能大打折扣。
5、重理论轻实践
从目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状况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实际的状况,既脱离社会实际,也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其表现为忽略了要把“灌输”和启发、引导结合起来,也忽视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有序地开展。
二、适应时代要求,创新德育观念
要加强和改进德工作,必须根据时代的特点,德育任务和要求的变化及教育对象的变化特征,用全新的观念去对待,使学校德育工作更注意突出时代性,加强针对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状态、生活体验、知识结构、审美意识等进行开导,适宜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再者,注意可行性。只有对于不同的个体施与不同的方法,才能提高可行度。此外,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和德育活动中,思维牌积极活动的状态,德育的教学和活动才能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息息相通,才能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收到实际效果。
三、加强德育重新,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
如何使中学德育工作适应时代发展与要求,如何创造出一些整体优化中学德育工作的途径和办法,这既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更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下面结合本校探索和尝试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使德育组织网络化
网络就是组织系统,能产生巨大力量。我校组建了三个层面的德育工作队伍。一是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专职队伍——党、政、团、队的专职干部队伍;班主任年级组长队伍;政治课及各科教师队伍;二是校团委、学生会干部队伍及各年段班干部队伍。三是家长德育工作队伍。这样构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三结合”网络,形成了教育合力,促进着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发展。
2、使教育内容序列化
我们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生理心理特点及政治课教材的内容特点,分阶段分层次明确各年级德育内容,使之互相连接、互相配合,形成我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
初一:以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着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集体主义思想。
初二:以爱国主义、成人教育为主,着重培养爱国热忱和做社會的有用之人。
初三:以法制教育、劳动教育为主,着重培养法制观、劳动观念。
规范了德育内容,就使各年级只学段德育教育有章可循,从而克服了盲目性,随意性和被动性。
3、使教育管理制度化
一是每天的日常管理工作定人、定时、定职责,要求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有通报、有奖励,做到件件落实,项项到位。
二是坚持每天的十项综合评比,每周的流动红旗评比,文明服务队的执勤检查等常规管理措施。
三是制定了全套的管理制度并打印成册,人手一本,从而规范德育,使有规可循,有章可循。做到规章化、制度化进而达到科学化。
4、使教育渠道立体化
一是坚持抓好学科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从学科特点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寓德育于文化课教学之中。二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与体制。做到学校、家庭联系制,校外辅导员下班制,社会监控制,三者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三是营造学校德育软环境,形成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5、使德育活动多样化
活动就是教育,它的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影响更持久。为此,我们应充分注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活动,使我们在活跃的氛围里,愉快的心境中自觉自愿地受到影响,受到感染,受到教育。
德育活动要科学规划,形成序列,绝不能随心所欲,做到早规划、早安排、早布置。我校把德育活动按时效性划分为两大点,即专题活动和经常性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激活了他们的潜能,更到了德育目的。
12.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思路的构建 篇十二
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 就要求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必须对新时期的德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以负责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今天, 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涌现, 新时期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要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这就为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构建中学德育工作的思路?
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环境, 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1.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和部分人心目中的德育定位落后于社会变革中的学生的教育要求。
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 沿袭“运动式”的教育方式, 教育内容抽象、空洞而一成不变, 缺乏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这种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对今天要求个性发展的中学生来说, 无疑会产生某种“逆反心理”, 难以发挥德育的特有功能。甚至在部分人的心目中, 德育工作被视为“虚功”, 可有可无, 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 德育工作只能是“口头上有地位, 行动上无地位”, 致使德育工作投入多而产出少。
2.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构筑的道德信念。
当代中学生处于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之中, 每天都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在家庭, 耳闻目睹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 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 当学生一旦接触社会或走向社会时, 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学校和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 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苦心构建的道德信念, 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这一现象, 已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3.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思想道德的正面教育。
长期以来, 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教育, 而客观存在的社会阴暗面, 又迫使他们被动地、茫然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性。这样, 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现象, 必然使中学生单一的思想和单面的价值体系产生裂痕, 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正负抵消的作用。而当前来自社会负面的“冲击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和价值观念的扭曲带来了部分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失衡, 社会上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造成了部分学生“厌学”和“流失”。作为一所公办初中, 现在要承担50%左右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 如今大部分农民工子女由于父母只顾及生活甚至是生存问题, 关心经济收入问题, 对子女只能采取“放养”的形式, 殊不知, 初中阶段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 青春期适应性分化问题家长所不能忽视但是却遭到了他们的忽略, 这些孩子的心目中总是认为为什么同样作为学生, 有些同学不用怎么打拼, 却能享受比较优裕的生活, 而我却要这么遭罪呢?这样的印象不断地重复在他们的心中, 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失衡, 最后就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他们看来, 我再怎么读书, 也不能享受到优裕的生活, 在这群人中就出现了“厌学”和“流失”。
二是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如, 市场经济的求利性, 会诱发和助长“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倾向;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被引入社会政治生活和人际关系、社会非经济领域, 搞“权钱交易”, 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功利化、实惠化、金钱化倾向等等。这一切都扭曲了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丰富, 信息量非常大, 尤其是网络对学生更是诱惑力极大, 网络宣传中社会风气及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主导了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 对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冲击是相当巨大的。“5+2=0”或许就是这样得来的。
三是音像书刊、舞厅、电子游戏等社会生活及娱乐环境中存在的“病菌”, 侵蚀着中学生的灵魂, 影响着他们的思想、生活方式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
四是家庭教育相对畸形的发展与学校全面育人的目标发生了矛盾。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他们在物质需要上舍得对子女的大量投资, 而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少关心。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智育重于德育、甚至智育可以代替一切的片面印象。这种德育与智育的不平衡, 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 家长们对子女的要求可以说是做到有求必应, 尤其是物质上。在他们看来只要物质上保证了, 孩子一定会把书读好的, 成绩一定会上去的。殊不知如今的孩子不只是物质上有需要, 精神上的需求更是家长甚至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难以想象的, 精神上无法得到满足后, 就会给孩子造成这样的错觉:读书就是为了成绩, 就是为了成才, 其实成人比成才要更重要,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 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文件和法令, 使学校德育工作从此有法可依, 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把学校德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 新时期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改进工作方式。具体就是实现四个转变:
1.面向现代化的改革开放时代, 学校德育观念和内容要向现代型转变。
德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 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德育工作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德育教育要依纲靠本, 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凡超越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德育内容要坚决压缩, 凡已过时的道德观念要大胆更新。德育工作者要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 有健康的人格, 有角色的艺术, 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 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智能素质, 如, 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开拓精神、创新能力, 引导和激励学生不迷信盲从、不墨守成规、独立思考、创造进取, 重视和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爱好、特长, 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的修养教育和人格教育。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要求, 加强德育的层次性、针对性, 使其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2.建立健全德育基地, 强化德育实践, 促使德育方式向开放式转变。
市场经济全新的社会背景, 使学校德育已不能囿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方式, 德育的开放性已成为潮流, 尤其是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厦门经济特区更是要清醒地意识到, 如今的德育工作必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正确地认识社会, 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才能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学校要充分利用厦门的本地德育资源, 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德育基地, 如, 英雄纪念碑、英雄小八路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秋博饼纪念馆等传统教育基地, 竹坝中学等社会实践基地, 消防展览馆、船运大队等军事训练基地等;走出去, 组织学生进机关、到工厂、下农村、走市场, 进行社会调查, 开展实践活动;请进来, 请老前辈如彭一万等“厦门通”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请模范人物如侯斌、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 请企业的厂长、经理介绍市场经济的知识, 请共建单位的公安民警、交警同志到学校为全体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特别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负面因素, 如, 腐败现象、拜金主义等, 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讲座和讨论形式, 确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免疫”能力。
3.建立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 保持德育工作向社会化转变。
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已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范围, 必须纳入社会大体系, 全社会都要重视、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弘扬社会正气、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为学校德育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学校、家庭、社会要配合教育, 协同作战;以“家委会”、厂校、警校挂钩等多种形式, 还可以充分利用厦门市特有的网上家长学校的网络资源, 充分挖掘德育资源, 拓宽德育渠道;学校党、政、工、团、年级、班主任、科任教师齐抓共管、步调一致, 形成多元化的格局, 使新时期德育工作有地位、有形式、有措施。
4.优化德育形式, 变灌输型为渗透型, 保持德育方法向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趋势转变。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厦门经济特区的青年学生, 思想情绪的变化快、起伏大, 过去单调呆板的德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失去了往日的效应, 德育必须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当前受青年学生欢迎的德育方法主要有:
一是情景陶冶法。学校努力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和人际环境, 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到感染。例如, 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 一年一度的校园读书节、校园文化周、校运会、五一和元旦文艺汇演、入学教育、校史教育、文明礼貌月、教师节尊师活动月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在活动中不断地渗透和感染学生, 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是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德育中, 通过树立中学生熟悉的, 甚至是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形象, 能使抽象的伦理道德、人生价值、道德规范形象化、具体化、人格化, 以个性培养个性。
三是行为训练法。学校的德育过程, 一方面要坚持对学生的灌输教育,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 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的作用。学校的广播、橱窗、壁报、板报、少先队、团校, 都可以成为教育的阵地;学生会、文学社、艺术团、兴趣小组等社团,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学生干部值周制、班风班容评比制、书评、影评、书画、摄影、征文、演讲比赛等, 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自主、自辨、自律的能力。
13.元坝中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十三
我校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德育工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生活规范、学习规范为重点,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日常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德育工作内容,针对新时期德育新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一)加强德育领导力量
1、学校整合各方面教育力量,使学校德育工作既分工负责,又统一协调。组织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确定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切合实际的系列教育活动。
2、加强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促进自身素质的根本性提高。以教师职业道德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教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同时将教职工职业道德要求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并将其纳入教职工工作考核中,促进了教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初步营造了人人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德育环境。
3、抓好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发挥班主任德育骨干作用。我校坚持精选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严格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以上好班会课为突破口,每月一个主题,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有班主任能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总结。构建健全的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真实、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着力表彰在教书育人中成绩显著的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
(二)健全制度,完备,使学校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1、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和规章制度,对学校德育工作作了进一步的规范,使其更系列化、条理化和科学化。
2、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教育形势,提前制定好本学年、学期切实可行的德育。开学后,各班都能制订好相应的德育工作计划。同时,学校把相应的德育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三)开展特色活动,激发竞争意识
针对个别学生的自卑感和上进心不足等问题,甚至有“无事生非”的倾向,我们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和参与意识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活动中的得到锻炼,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本我们开展的主要活动有:抓好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好国旗下的讲话课,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爱校意识、纪律意识等。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寓教于乐。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对德教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班级、社团和先进个人,及时表彰奖励,使大家学友榜样,赶有目标。
(四)强化硬件设施,为德育工作提供充分物质保证学校为了改善德育大环境,在校园内新建了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的宣传牌;教室等地方悬挂着名人画像及宣传标语,充分突出学校的教育功能;通过上述努力,我校基本做到了使学校的每块土地,每一寸墙报都能说话,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环境育人氛围,育人效果良好。
二、强化行为规范管理,改变学生精神面貌
1、加强对学生的《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习惯养成教育,督促学生做到养成求规范,规范促发展。开学初,抓好学生的仪表、服饰、发型等行为规范,学生宿舍的管理,生管组加强住宿生的教育管理,杜绝夜不归宿、容留外人住宿行为,宿舍管理员正常进行检查,学校生活指导老师夜间巡视配合生管组对学生生活起居进行指导。又如各年段、班级能做到按照学校的统一布署,保质保量的做好常规卫生工作,保证校园大环境的整洁、清新,以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效能。
2、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课、德育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安全和思想品行的教育。通过主题班会课、校园之声广播站的宣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热爱家乡、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做时代新人。
3、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着力点,着手加强团干部、学生会各班的能力建设,增强理论学习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学习团知识,增强团员、青年的意识教育,塑造团员、青年的高尚品质,培育团员、青年的民族精神,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更上新台阶,尤其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教育效果显著。
14.中学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篇十四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一
紧张而忙碌的一年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年,感觉特别充实。这一年让我更加认识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充实自我。
七年级学生大多数是13、14岁的少年,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是他们的自制力却很差,注意力也不集中。总之,七年级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掌握其规律教学,更应善于引导,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真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学习。下面我谈谈这一学期来我对七年级生物的几点体会:
思想方面
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教学工作
认真学习、吃透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找准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力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品质培养,能力培养和文化水平的培养并重。做到了教学六认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钻研教材时,多方面参阅资料。提前写好教案,备好课。坚持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的前沿。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认真批改作业,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个人学习
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坚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与老教师们备课,吸取他们的长处,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同时,在本学年,我担任了校广播站的工作,管理各班级的广播站投稿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向广播站投稿,使学校的广播站得以正常运行。
取得的成绩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所任教的初一年级5—10班,生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平均分都超过了不同学校的同等年级,学生的知识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2、争取让自己所带的6个班孩子的成绩都得到提高。
3、在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方面还得加油。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二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以及本人的努力下,无论在思想方面、工作方面、教学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积极参加思想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向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具有奉献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校内校外或是在待人接物、言语行动等等方面,处处都以为人师表的形象要求自己。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无愧于社会、家长、学生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工作方面:
工作上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听从学校领导的指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教学工作,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年级语文科目教学。为了教好语文,本人系统地认真研究了初中的语文教材和相关的练习,并买来一些语文工具书籍。同时加强与其他语文老师的交流,认真研读他们的教案、教学心得。
经常抽空去听其他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并认真、详细地做好听课记录。对于学校的优秀语文教师,本人更是悉心向其请教,以尽快熟悉语文的教学。平时,本人还大量查阅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将一些优秀的与本地区情况相近的论文摘录下来做为教学备用资料。对于语文科组的各项活动,本人都认真积极地参与,并做好记录、整理。在上每节课之前,本人尽可能从网上、报纸、书籍上搜集相关的资料,结合本校学生情况,认真备好课,设计好教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常邀请一些语文教师来听课,课后虚心地接受他们的点评,同时也将这些意见记录下来,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同时,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反应在课后写好教学反思,总结每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方便今后的教学。总之,都是为了通过积累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教学体会,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本人很快熟悉了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这为本人的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个人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努力学习英语,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给自已充电,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总之,本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为人师表的老师。虽然经过努力取得一些进步,但由于参加工作的时间还短暂,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教学水平及经验上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仍须努力学习,从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三
秋去春来,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在过去的时光中,有过辛酸,有过欢乐;有过彷徨,也有收获,在荆棘中坎坷而行。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我较好的完成了我的本职工作。为了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本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首先在思想方面,我忠诚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严格执行教育方针,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同时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不歧视、挖苦他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同时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认真的参加政治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其次,本人能够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不早退,不迟到,做到了早出晚归,按时上下班,从不因为个人问题耽误上课,出满勤,干满点,给学生做了极好的表率。
第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积极认真学习新大纲、新教材,将教材、教法、学法进可能完美的结合,做好教学工作计划,积极、认真备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发挥课堂 40分钟的作用,尽可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积极学习钻研名师、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适合班级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与此同时,向身边的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同时在业务上精益求精,积极探索多媒体、网络教学,拓宽教学新思路;与此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例如演讲朗诵会、读书活动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首先注重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第二,抓好学习方法的转变。第三,搞好班级卫生,树良好形象,第四,积极稳妥地展开班级竞选活动,将竞争纳入工作轨道,同时借鉴他校的经验,采用成绩名次与日常学习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量化,分组竞争,给个人加减分,期末总评。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班级文化娱乐活动,活跃班级气氛,融洽师生感情。第五,积极会同各学科教师积极备好学生,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同时采用交流册的方式积极同家长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情况,共同管理教育学生。应该说,班级管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第四,成绩方面:上半年本人担任初二语文教学工作以及五班的班主任工作,班级的文体活动及学习成绩都走在级部前列。
下半年担任初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并担任五班的班主任工作。期中考试所教语文学科也到达了优秀,班级总平均分第一;五科竞赛的学科成绩也较期中有了很大进步。
在秋运会中,班级总分获级部第二名,在政教处组织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班级;在校团委组织的“网络与中学生成长的利与弊”的大讨论中,班级获得优秀组织奖,班级还参加了辩论会的决赛,崔琦惠同学获得了最佳辩手称号。
当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同学们的努力,更离不开领导的指导和各位同事的支持。
五、廉: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做有损教师职业道德的事
15.浅谈开展中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篇十五
一、德育为首, 育人为本
教育的目的不能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应承担起如何培养青少年怎样做人的职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是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爱护人和培养人。在教育活动中, 要学生做到四会: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 学会做人。求知、做事、共处, 落脚点还是做人的问题。
二、言传身教, 润物无声
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的一举一动皆为表率, 一言一行都当楷模。这是春风化雨, 这是一种熏陶, 这种熏陶在心灵上互为充实、在心理上互为感应、在感情上互为和鸣、在理智上互为启示、在行为上互为榜样。人们常说“学生是班主任的影子”, 要求学生做到的, 班主任首先做到。
三、走进课本, 美文熏陶
重视教科书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育资源宝库,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典范之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关注人的健康发展, 仔细地揣摩, 深入地挖掘每一章每一节的德育内容, 将之渗透在教学中,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过渡时期, 有人称, 初中是“危险期”, 这一年龄阶段最容易犯错误, 犯了错误之后怎么办?这也是学生面临的苦恼和困惑。《周处》就是一篇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教育性的德育素材, 学生在学完这篇文章后, 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犯了错误之后怎么办?应该怎样对待犯错误的同学?你是怎样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的?”学生们各抒己见, 讨论得热火朝天, 许多学生坦诚地谈了自己以往的过错和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受到的教育, 感受深刻, 其他同学也从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四、活动熏陶, 自我感悟
为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习惯, 自觉地把思想改造当做一辈子的事。我精心设计, 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熏陶, 在活动中自我感悟。每次活动先让学生分组准备, 利用课余时间积累素材。在“规范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上, 学生搜集了学习、生活中的实例, 以小品、相声等形式自编自演了一台节目, 给全班同学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生活课, 使每一个学生受到了教育;在“我为班级添光彩”的主题班会上, 每个学生为使班级成为文明班级、先进班级献计献策, 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每次活动都由学生主持, 最后由我进行点评, 深化主题。这样的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培养了学生能力, 逐步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
通过“我说我幸福”的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感知集体的温暖与力量, 增强集体意识, 从而引导学生热爱集体, 培养爱心, 爱自己, 爱父母, 爱他人, 知道给他人回报, 为集体添彩。在自我形象设计活动中, 让学生从言行举止出发, 端正态度, 转变思想, 先做人, 后成才, 寻找长大的感觉, 美化自我。在集体生活中, 激发美的意识, 自觉设计自我的美好形象。开展“规范在我心中”、“行为习惯早养成”、“道德永驻我心”等系列演讲、手抄报、征文活动等, 多创造机会, 使学生从低认识、浅阅历中走出, 帮助学生合格全面地发展。
在自我教育系列活动中, 我要求学生分阶段在周会课上, 自找三个闪光点, 自定上进的三个突破口, 自编三句警言, 自立三个榜样, 以此加强学生自我道德修养。
通过开展“告别陋习, 树立新风”文明班级创建活动, 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了自身及班级内部存在的陋习和它的危害, 从而形成了人人除陋习, 个个树新风的自觉行动。
五、重视实践, 增加体验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必须走进生活, 增加体验。有体验才有真情, 有真情才有回报。走进生活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只有增加生活中的体验, 才能塑造活生生的人。让德育走进生活,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 让学生主体参与, 在生活实践中体验, 逐步把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求。
16.新课改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篇十六
德育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开始,教师的师表、人格、情感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我们注意到,教师心理的健康必将促进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教师的不良行为容易产生学生的师源性心理问题,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疏导、排解使得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首先要对教师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心理培训,使教师掌握相关的心理教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其次,为教师创设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使教师能常常交流工作心得,在相互启发下掌握在“教书育人”中的养生之道,明白教书育人的过程就是心理养生的过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教师以善良之心面对学生,以宽容之心接纳学生,以淡泊之心看待得失,以宁静之心享受生命,真正在“教书育人”中修炼心境,完善自我,而同时教师儒雅的修养也会熏陶着学生的成长。
各科教师要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通过充分挖掘优秀文学作品中潜在的德育主题,利用情感展示、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同时围绕德育目标,尝试把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处理,结合本年级传统美德教育主题,将共同价值取向的教材组合在一起,通过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丰富其精神世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又如: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即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索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再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向学生传授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可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一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勇敢探索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
二、德育工作的措施要严活相济,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促使学生融入参与
规范学生行为是德育养成的前提,要从学习、生活到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各方面制订规定,严格约束,还要辅之以灵活的柔性教育,并注意实践活动,在自主体验中提高德育实效。
1在参观访问中体验
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红色革命资源,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访问,如组织“神舟五号”飞船模型参观展览、兴国传统教育、八境台郁孤台文庙拾遗等活动。在活动前,相关科任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做好参观访问对象的详细介绍和布置,每次活动都做到有准备、有作业、有过程、有跟踪、有结果、有收获,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文课和景观课。
2在时事学习中体验
学校不仅要让学生读好书,做好人,更要注重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从小养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利用教室电视、网络教室、阅览室、图书馆、广播站等阵地,通过每日时事点评、口语训练、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座谈讨论、征文周记、辩论大赛等各种形式,开展如“情动连宋大陆行”“为奥运喝彩”“心系汶川”“神七问天”等一系列紧跟时代脉搏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受教育。
3在学科实践中体验
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在学科中创自主实践,在自主实践中创德育体验。如在以“了解家乡、走向社会、认清国情”为主题的社会考察活动中,可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指导学生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有关社会问题,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现实,明确历史使命。向学生推荐能帮助他们塑造人格、打上精神底色的优秀书籍,鼓励学生多思多写,在思和写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将某些正确的认识凝结下来,把书中弘扬和推崇的道德境界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达到人格升华的目的。阅览室的开放,是建立“书香校园”的目的之一,在于养成热爱读书的一种习惯,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体验,通过读书找到共鸣,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4在日常生活中体验
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大的教育目标,落实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生活中。比如面对校园流行的青春偶像取代传统榜样的文化热现象。首先要求教师把它作为了解学生的一面镜子关注它、了解它、读懂它,从中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其次把它作为鲜活的教育资源、德育的教育题材,组织讨论,肯定美好理想和合理需求,认清现实不合理的根源,帮助学生分清是非,使他们走向成熟:再如针对当前独生子女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消费呈成人化趋势、理财能力差等问题,可组织学生进行理财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悟出道理来:钱到底是什么?人怎样才能获得财富?老实人会不会吃亏?市场经济中信用是否无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学习理财知识,养成科学理财的好习惯。
三、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在工作中结合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工作体会,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将义务工服务纳入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在美国,几乎所有中学生都参加各种义务服务组织,参加医院、图书馆等公益机构的服务以及为残疾人、艾滋病患者等弱势群体提供服务,规定要为社会服务一定的课时,才能获得义工学分,拿到毕业证书。我国的义工体系尚不健全。建议将义工服务列入基础教育必修课程,规定在中学阶段取得一定的义工服务学分和时间方可毕业,使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培养高尚的道德实践能力。
2增设心理健康调整课。少数学校拥有心理教师。开设了简单的心理课程,但这对解决目前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犹如杯水车薪。为此,建议设立系统的心理健康课,有专业的教材,有足够的课时,有恰当的评估,课程内容不仅传授心理知识,更应教给学生以心理调整的方法,从而矫治不良的心理。
3普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空白是进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软肋”。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开放,各种媒体特别是“新锐媒体”,如手机、网络等,给中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父母和教师。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媒介,坚决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保护;另一方面,要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中学生教育内容,集思广益,研究对策,制定方法,形成一定的程序,提高学生对大众媒介的分析、评价、选择和应用的能力。
4增加财富观念教育和理财教育。把引导学生认识财富和学会花钱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财富,明白靠劳动和智慧积累财富是对社会的贡献,要以诚信、守法的方式回报社会,要培养现代消费观念,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在学生中开设反腐败课程,增设预防职务犯罪等教育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结构和生活态度尚未定型之前,让其认识腐败危害,讨论反腐败问题,了解一些案例。可对职务犯罪行为具备一定的免疫力,使廉洁从政的理念根植于内心深处。势必对其若干年后参与公共事务的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2023中学德育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德育10-06
棋盘中学2014中学德育工作计划08-03
中学德育工作手册07-23
中学德育的工作总结11-03
中学班级德育工作总结11-05
中学德育导师工作计划08-15
年秋丰田中学德育工作计划06-30
渡普中学德育工作计划09-07
开县镇安初级中学德育总结09-08
中学德育导师工作计划结尾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