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制探究(共10篇)(共10篇)
1.本科生导师制探究 篇一
教师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全方面的, 不仅仅是课堂授课这一个角色。我国高等院校的本科毕业设计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 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成效如何, 与导师在此过程中是否恰当地定位了自己的角色以及是否扮演好这些角色紧密相关。
一、毕业课题的设计者
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是做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毕业设计的方向、范围和深度, 是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的前提和条件, 此外选题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 一个优秀的毕业设计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原则要求, 应该遵循与实际、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有利于学生在课题完成过程中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
导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第一角色就是课题的设计师, 选题的设计要满足三个需求:
满足学生对现代设计方法应用的需求, 从而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对现代设计思想、理论、方法和手段有一个初步了解和应用;满足学生对前沿知识了解的需求, 从而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对课题和专业知识领域的前沿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满足学生对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需求, 题目不仅体现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的应用, 还要具有新颖性、真实性、创新性和可完成性, 使得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培养自己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还能掌握和了解现代思想、理论、方法、手段以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 既要考虑题目内容、难易程度、知识覆盖面等是否能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同时强调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与科研实际有机结合。此外, 针对军校教育的特点和毕业学生去向特点, 还要考虑毕业设计课题与军队特色的有机结合。
二、科研素养的培育者
素质教育在一系列的中央文件中都有明确的体现, “素质教育已从实践探索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法律规定, 成为教育工作的主体”,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 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1828年耶鲁大学的办学宗旨中就提出人的素质培养远比技能培养重要, 斯坦福大学通过本科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做人第一, 修业第二”的道理, 日本各大学所推广的“博雅教育”, 也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修养。而科研素养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科技和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对于绝大多数本科生来说, 毕业设计是他们第一次独立地从事科研活动, 而教师的身份也从课堂讲堂上的授课者转换为科研活动中的指导者, 科研素养的培育者是本科毕业设计中导师的第二个重要角色。
导师具备的高尚品德、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卓越的才能、真诚的情感、美好的心灵等优良素质所显现的形象影响力即人格魅力, 对学生产生着较强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导师的思想、道德、言行在与学生的频繁交往和接触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成为学生的学习楷模和精神支柱。在短短的本科毕业设计期间, 导师的自身素质 (学术素质和非学术素质) 、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于本科生的做人和做学问方面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这就要求导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严格要求自己, 遵守学术规范, 并以自身高尚的品格、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模范带头作用来教育和感染学生。不断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 加深专业知识, 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和广博的专业知识来保证本科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指导质量。
三、学术环境的创造者
根据学校、学院的要求, 学生的毕业设计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 但是这种指导不是简单的导师布置、学生完成任务的关系, 而是导师努力创造能够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科研学术环境。因此, 学术环境的创造者是本科毕业设计中导师的第三个角色。
好的学术环境, 必定是和谐的, 自由而不放纵, 轻松而不轻浮。这种环境和氛围的形成, 取决于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首先, 必须是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 有助于双方保持一种开放式的交流;其次, 必须是一种互相平等的关系, 导师对待学生, 必须严格培养其严谨的学术态度, 但学术交流中要保持平等,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形成新的学术火花;再次, 必须是一种轻松自由的关系,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 人的思维才能突破常规和局限。“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质疑是杰出人才培养的关键, 好的学术环境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勤于思考、勇于争辩。
平等地对话, 民主地争辩, 温和地启发, 从容地分析, 通过师生双边探讨, 建立宽松民主的学术环境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在平等探讨的氛围中,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思路针对毕业设计的内容进行设计。诚然, 相对导师而言, 学生在知识结构、认知深度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因而提出的方案可能不会尽善尽美, 甚至是不合理的。对不合理的部分, 导师要进行引导, 对正确可行的部分要支持学生大胆尝试、勇敢探索。
四、学位论文的指导者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当前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唯一评价指标, 学位论文的指导者是导师的第四个角色。
首先, 导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他的个性是什么, 其已有的知识结构有何欠缺, 其能力结构有何特点。针对具体的课题, 结合学生的特点, 设计相应的技术路线, 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知识补充。
其次, 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的查阅和资料的整理, 这对于今后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最需加强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帮助他们顺利地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即从课堂单一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再次, 要指导学生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 提高学术效率。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 一方面, 要将自己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提供给学生, 以供参考;另一方面, 要努力充实自己, 通过指导过程和良好的交流、讨论, 吸收和发展研究方法。
最后, 要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 学习提炼和展示自己的科技成果, 总结自己的科研工作。
此外, 在学位论文的指导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 一方面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 另一方面渗透在指导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细节中。培养学生科技研究过程中的严谨性、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真实性。
五、科学活动的管理者
我们学校是在大四第二学期正式开始毕业设计, 在此期间, 学生还面临精工实习、军体训练和考核等等问题, 真正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有限。为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就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与管理。因此, 科学活动的管理者, 是本科毕业设计中导师的另一个重要角色。
首先, 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的深刻意义。导师应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对学生进行广泛宣传、动员,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 使他们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对自己能够从毕业设计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有充分认识, 激发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热情。
其次, 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激励”。导师要有热情, 这种热情包括了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热心, 也包括对自己所指导课题的兴趣和热情。导师要对学生有明确的期望, 学生毕业设计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导师对他们的期望值。如果学生从导师那里感受到的是不热不冷或无所谓, 就会丧失信心, 自暴自弃。
再次, 要定期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为每一名毕业生制定课题工作计划, 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学习心得。当学生碰到难题时, 导师不要包办代替, 要善于启发, 循循善诱, 提高学生自己寻求、积累知识、信息和技术的能力,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 导师要以身作则, 坚守工作岗位, 在毕业设计期间尽可能不出差;对学术、技术问题严格把关, 一丝不苟。
六、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做好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并没有一个普遍适应的固定模式, 需要因环境、因人而异不断地探索、研究和总结。导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不同角色中的作用, 指导本科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摘要:文章探讨了导师在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应扮演的角色, 即毕业课题的设计者、科研素养的培育者、学术环境的创造者、学位论文的指导者以及科学活动的管理者, 并对导师如何扮演好这些角色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角色
参考文献
[1]肖丙刚, 王秀敏, 赵吉祥.本科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44) :147-148.
2.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践初探 篇二
【摘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设计和实施了科研导师制,并建立了培训、支持和激励等相关机制,使科研导师制能真正地发挥其功能、效益,为把本科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 本科生 科研导师制 激励机制
【课题项目】本文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项目批准号:Y201303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53-01
我国高等教育因为持续扩招,已从精英型快速转向大众型,而僵化的教育模式和未匹配的师资支撑,使得本科生应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适合能力不足,学生就业难度加大[1-2]。为了加快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换,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根据本科生培养的特殊性,建立了以精英教育模式为基础的科研导师制,探索一种符合本科生学习规律的教育模式。
一、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
1.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学分制的自然选择:目前在实行学分制的过程中,学生选课呈现盲目性。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以让学生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选课,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3-4]。
2.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提升人才素质的有效途径:目前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较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能力都有待提高。而我院辅导员管理学生人数众多,学科背景基本为非本学科专业。在此种情况下引入科研导师制度,旨在提升本科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
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
1.建立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制度:双选制度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意愿,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真正体现管理的人性化。我院制定了符合学院实际、可行性强的科研导师双向选择制度及实施细则,实施细则里包括导师指导学生人数规定,导师公布简介、研究方向和科研情况的途径,学生选择导师的方式,导师遴选学生的方法,学生更换导师的工作流程等。
2.选择导师时间的考量:我院在科研导师制实施的时间节点上曾经做过几次探索。初期我院在学生大学二年级下学期选择导师,由于存在时滞性,导师真正指导学生是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此时因为学生入学已两年,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基本上已比较固定,在短时间内要改变比较困难;而且,因为参加科研导师制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大都有留学考研的想法。这部分学生在大三第二学期就开始为考研考托做准备,到大四第一学期基本全力以赴考研和进行出国申请。这样,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时间较短,起不到较好效果。
3.建立科研导师的培训机制:在科研导师制最初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出现过两种问题。一是年轻教师带学生做科研的经验不足,二是有经验的硕士生导师习惯于带硕士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给大学二年级的本科生布置科研任务和进行科研指导时,通常没有细分任务,学生承担起来很困难,工作进展也很缓慢。因此,我们定期请有经验的科研导师进行经验介绍,培训年轻老师,启迪硕士生导师,取得较好效果。
4.建立支持体制:在科研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注意提供支持的环境。一是提供教师学生科研讨论的场所,提供会议室、小型工作室等场所;二是在实施实验项目过程中,提供经费支持教师和学生购买试验所需仪器;三是支持导师带领学生外出调研,鼓励学生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学院提供差旅费、会务费等经费支持。
5.实施激励机制:学院制定科研导师制奖励细则,对导师指导本科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参加科技竞赛获奖,指导学生写作和发表科研论文,申请专利等给予实施激励制度。一方面,对导师按成果等级给予物质奖励,同时还在教师评奖评优上给予优先考虑。另一方面,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科技竞赛获奖、论文发表均可获智育、德育加分,在参评奖学金和各项荣誉评选中凸显优势,同时学校和学院还给予物质奖励。
三、小结
现在社会正处于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本科生在校期间学到的应当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主学习、研究和不断创新的能力。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通过参与导师的小会研讨、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设计,综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培养成为具有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才千.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学术探索·理论研究 2011(5)
[2]裴长安.浅析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 2010(21)
[3]雷艳虹、张艺、曹小华、张康华.地方本科院校导师小组制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2)
[4]王丽萍、杨博涵、袁云岗.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9.No1.Mar.2008
作者简介:
3.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三
发布时间:2006-10-21
文章作者:教务处
作者: 张福生 转贴自:辽 宁 工 学 院 学 报 第 8 卷第 3 期2 0 0 6 年 6 月
导师制和选课制是国际高等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也正在试行学年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完全学分制的有效方式。在逐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大选修课的开课比例和选课范围,同时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行导师制。为了论述方便,相对于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在此我们暂且简称本科生的导师为“本导”。
一、我国高校实行本导制的必要性
实行本导制,是我国高校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高水平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指导工作,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综合需要。
(一)实行本导制是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贯彻“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迫切需要
因材施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教育教学原则,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实践这一原则的教育家。他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特殊需要,一般都有相当地了解,因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论语•先进》篇载有孔子对不同学生的同一问题有不同回答的实例。
在当代西方,自觉实践并发展孔子“因材施教” 思想的教育家、教育心理学家很多,典型的有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 的布卢姆(B.Bloom)和创建“多元智能理论”的加德纳(H.Gardner)等。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每个学生都具有六种不同水平的思维,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突破了我们传统对智力的理解,拓展了“聪明”的含义。他认为人类至少有 8 种“智能”,即口语/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和自然观察,并且指出,尽管每个人都具有这些智能,但掌握情况不一样,有的智能比较突出,有的智能比较薄弱。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偏好不仅影响他们的最佳学习方式,还影响他们用以表现自己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最佳方式[2]。本导制的推行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个性、个体差异得到关注,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二)实行本导制是密切师生关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只教书不育人,不能算是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几千年来,中国从孔子纳徒授业开始,就有良好的师德相承关系存在。今天学术界仍然重视师承关系,也说明教师直接培养学生这种体制在今天仍然有它的生命力。
目前,高校学生与任课教师师生关系淡漠甚至对立的情形不鲜见,课堂上师生缺乏心心交流更是普遍现象。人们长久以来期待的任课教师也肩承起学生思想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等等这些使命仍远未实现。实行本导制,让任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和教授以及学有专攻且学有专长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科研人员、机关工作人员都走到学生中间来,能够极大地提高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行本导制是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里实施的是研究生导师制,而对本科生则实行辅导员工作制度,相应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落到了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主任等思政人员身上,教师则主要负责授课和科研。这样一来,往往是一个思政人员要做少则几十名学生、多则几百名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令他们抽身乏术。这与我们一直倡导的全员育人的愿望相违背。一般来说,在一个教学周期内一个导师大约能够指导八到十名学生。这样,本导制的实施就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有效地贯彻了全员育人的教育宗旨。本导制的显著优点也在于大学生通过与导师的交流,有效地解决了诸多思想上的困惑,排除心理障碍,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各个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
(四)实行本导制是培养本科生科研意识,建设教学研究型院校的前提
众所周知,目前本科教育阶段学生的最大缺失是实践能力差,科研意识薄弱,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水平低下。这些在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以及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过程中都得到了突出的爆发式的表现。那时候我们嗟叹,恨铁没成钢,但为时已晚。本导制的实施,可以让我们救失于未晚,让我们的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具备应有的科研意识、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从另一方面说,本导制在客观上也为我们广大的教师提出了课题和挑战,推动着我们建设教学研究型院校的进程。
二、我国高校实行本导制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于 14 世纪诞生于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导师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成为这两所大学人才培养成功的“秘密武器”。在谈到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人才培养的秘诀时,加拿大大学教授兼幽默散文学家斯蒂芬•利考克早在 1922 年发表的《我见之牛津》的著名散文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了解到,这个秘诀的关键就在于导师的作用。”[3]从此导师制不断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仿效。
(一)导师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校学分制顺利运行的有效保证
时至今日,国际国内的著名大学纷纷实行了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导师制更加普遍地成为这些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学分制成功运行的有效保证。在国外,美国的哈佛大学、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都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闻名于世,其中,长久得到坚持和改进的导师制和学分制是其成功的基本经验。在国内,一些知名大学也都开始推行学分制,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等等。从其学分制的成功经验看,坚定不移地推行本科生的导师制,逐步加大选修课的开课比例以及学生选课的自
由性,是其核心内容。北京大学先行在化学化工学院进行本科生导师制试点,随即 2002 年秋季在全校部分院系推开。
(二)本导制将成为我国普通高校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加大内涵建设力度,廓清办学定位,理顺办学思路的重要前提之一
当前,国内高等学校在扩大外延建设的同时,都在不失时机地狠抓学校的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学校本科生教育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些工作的有力推进,需要全校师生的密切配合,共同攻坚。从一定意义上说,本导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平台,一个师生共同打造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平台。本导制的成功推行,将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同时增强学生发展后劲的共同前提。
在这里,各个高校都必须认清学校办学现状,深刻挖掘自身办学优势。我们感到,对于那些二级院系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生师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状态,同时师资力量相对雄厚且拥有拔尖人才,人才梯队也合理的学校,可以先行本导制。
三、我国高校实行本导制的一般操作程序 参考国内外知名大学实行本导制的成功经验,我们感到本导制的实施可以灵活地遵循制订规程、双向选择和指导提高三个紧密衔接的步骤。
(一)制订规程阶段
在对学校办学现状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学校教学委员会或者职能部门教务处牵头,成立专门的组织制订形成《本导制实行办法(草案)》,提交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会讨论研究通过。《本导制实行办法(草案)》要认真分析明确学校的办学优势,同时也要全面查找可能制约本导制实施的不利条件,从而客观地规划出学校推行本导制的初步运行规程、安排步骤以及前进方向。
(二)双向选择阶段
学校要把本科生导师的配备工作放在仅次于研究生导师遴选的重要位置,统筹安排。试行本导制阶段,学生依据所学专业配备相应教研室的导师,根据学校各专业的生师比,基本上是每 6~8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比如在 2004 年 10 月,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首先请 2004 级新生和 2003 级学生自主选择一至两名老师,拟作自己的导师,并填写申请表,表达自己的选择意向及四年的学习目标。之后,全体教师根据学生的申请情况和自身的研究方向、专业特长,选择自己希望带的学生。
本导制师生匹配要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由学校二级学院和系统一安排。具体做法是首先让学生了解二级院系全体教师的基本情况,二级院系将全院系教师的详细情况,尤其是专业特长、主要研究方向等,整理汇总,按照所属教研室张榜公示,供学生选择时参考。经过师生的自愿双向选择,学院或者系办公室调剂余缺,最终完成师生匹配。
(三)指导提高阶段
在具体的指导提高阶段,学校要制定较为详细的《导师工作职责》,并制定考核办法,给予相应的待遇,同时也要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
1.本科生导师要关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主要职责有:
(1)熟悉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学生成绩考核和管理办法,特别要熟悉学分制管理办法,向学生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言传身教,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
(2)掌握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和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接受学生咨询,帮助学生安排适合于自身特点、能力、素质和就业目标的学习计划。掌握被指导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指导学生在学业上沿着比较合理的道路不断进取。
(3)每学期开学初必须与学生见面,并保持一定频度地接触,每月与被指导的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不少于一次,每次至少安排二小时辅导学生,每学期参加学生集体活动或面向学生开设讲座不少于一次。每学期向学生布置必读书目 2~3 本,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1~2 篇,并向各级报刊杂志推荐学生优秀论文。
(4)指导学生论文(毕业设计)选题和撰写工作,指导学生选择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考研和带领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活动。
2.导师的工作考核
(1)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纳入学校教职工的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细则由学校制定。
(2)本科生导师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作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门槛条件。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视为当考核不合格,取消当年职务晋升资格,低聘或暂缓岗位聘任。
3.导师的待遇及“优秀本科生导师”遴选
(1)二级院系将选定的指导教师名单分别报送教务处、学生处备案。
(2)导师所担负的指导工作折合计算相应教学工作量。
(3)学校设立“优秀本科生导师”荣誉称号,对本科生导师工作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其比例不超过本科生导师总数的 10%。被评为优秀本科生导师的教师,在岗位评聘时给予特别关注,同等情况下优先聘岗。并可优先考虑招收和指导硕士研究生,将来有权优先选择免试研究生即本硕连读研究生。
4.对学生的要求
(1)尊重导师,主动与导师联系、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2)每学期开学两周内与导师见面,并根据导师的意见与本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学期的学习与综合素质发展计划。
(3)以主动、认真的态度,参与导师确定的各项活动,积极主动参加导师所在系(所)或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在科研训练中要认真、踏实、多思、多问,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
(4)自觉遵守所在实验室、课题组的有关管理制度。
在试行本导制的过程中,学校和二级院系都要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比如,师生经过一个学期左右的互相适应期,在适应期内师生均可以调换自己的对象,逐步完善完全的师生双向选择制度。导师每学期就指导学生的基本情况向所在二级院系提交一份汇报材料,要求说明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基本问题,以便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工作方法。学生每学期要客观、公正地对导师的指导情况进行综合评议等。
1998 年,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中就曾建议,“每个学生都要有一名导师,导师与学生间一对一的关系对学生智力发展会产生最有效的影响,个人的表现受到观察、纠正、帮助和鼓励,这种形式应该在所有的研究型大学推展开来。”[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国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建树,更应该成为我们今天改革前进的不竭动力。参考文献:
4.本科生导师制探究 篇四
摘 要:本文在研究目前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地方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地方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解决策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导师资源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晰界定导师职责;加强过程监控,健全评价机制。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地方高校;实施困境;解决策略
一、引言
导师制始于英国牛津大学,19世纪以来被世界各国大学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教育制度。早在民国初年,我国就有部分与西方高校联系紧密的学校借鉴西方教育经验,自行引入顾问制度或指导制度等,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学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1936年竺可桢接掌浙江大学后全面推行导师制,1938年陈立夫接任教育部长后即全面推行导师制,颁行《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形成了民国时期基于控制学生行为的导师制体系[1]。建国后我校高校导师制几度浮沉,改革开放后从重拾研究生导师制到推行本科生导师制[2,3],逐步构建中国特色的导师制体系。本文从国内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分析入手,探讨地方弄月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困境及其解决策略。
二、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分析
本世纪初开始,我国高校积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江萍(2006)认为,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包括选拔、管理、考核、监督四个基本环节[4]。徐承刚等(2013)根据导师指导方式的不同,将本科生导师制分为五类:全程式导师制、半程式导师制、精英式导师制、专项式导师制、阶梯式导师制[5]。谢宗波等(2015)分析了?A东理工大学的“1+3”科研导师制培养模式,大一实行班级科研导师制,其后实行基于双向选择的科研导师制[6]。张永进等(2017)认为,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本科生导师制运行的必要保障,遴选、监督、考评和激励机制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组织管理体系[7]。杨仁树(2017)提出本科生导师制应秉承精英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全程化的教育引领进程为纲,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结构,搭建梯队化的科研创新团队,形成个性化的导师人文关怀,实现定制化的实践创新训练[8]。
三、地方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现实困境
(一)导师资源不足
高等教育硬件可短时期得到快速扩充,但以能站稳讲台的教师为代表的高校软件水平不是有了经济投入就可以短期内快速提升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增加比例与专任教师增加比例并不协调,导致的国内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第一,我国的师生比并不理想。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生师比为16:1,牛津大学导师制是最早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到现今为止也没超过5∶1。美国常青藤盟校和哈佛大学为使生师比处于较低水平,严格控制学生规模,平均一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有的只有3-4人[9]。但我国许多高校根本没办法达到这一要求,一位导师负责指导的本科生每年通常在10位以上,过大的生师比,导师们往往负荷过重。第二,名义上的师生双选模式。徐岚(2011)等对一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质性研究中提出[10],由于优秀导师的缺乏以及一些教师不再愿意担任导师,在不符合学生自身需求和违背老师意愿的情况下,学校会以硬性分配的方式安排导师,这种被强迫完成的指标影响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欲望和实
际诉求。
(二)责任划分要求不明确
导师制由来已久,但对于我国大部分高校而言本科导师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进一步探讨与完善。在职责划分范围,一些院校寄希望于导师制能够解决一切与学生相关的问题,因而导师所要负责的具体职责比较宽泛,从而模糊了导师的工作职责,没有真正发挥导师制的作用。而导师与辅导员在对学生的生活指导方面没有明确的职责规定,这就会出项工作盲区和重合,加之各教育工作者培养理念不尽相同,这就很难协调两种制度的之间的职能,势必造成学生工作效率的低下,职能的浪费。这种对职权的不明晰界定,往往也导致了学生在本科导师制里的迷茫与困惑,学生不知道从何问起,向谁询问,学生只是被动执行导师的安排,不利于导师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激励奖罚机制缺乏
由于大多数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往往注重学科建设,强调科研课题,而对教师在学生德育中发挥的作用不关心,漠视导师们的责任心与职业操守。本科生导师本就是院系的中坚力量,除去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对于本科生的指导工作往往难以分配出更多的精力来分类指导。同时,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长期性与复杂性缺乏有效的机制进行监督与评价,在导师制的落实环节中,全凭导师自身的职业素养,无法科学的量化导师在培养学生时投入的精力与心血,这就会导致本科生导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无法激励导师积极投身于本科导师制中的热情与工作积极性。
四、地方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导师资源库
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教育逼近普及化阶段。高校专任教师的增长速度却追赶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相对于导师数量上的不足,优质的本科生导师更为稀缺,在这种情况下,更需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一是健全退休教师返聘机制。退休教师已深扎教育教学第一线,熟悉高校教育规律,并不再受硬性科研任务约束,有较充沛的时间和精力发挥自身长处。二是建立健全导师培养机制。年轻教师与本科生年龄相仿,更容易与学生建立亲密的私人关系,有利于本科导师制有效高速的开展。定期为新增选的导师进行有关专业方面培训,让这一类导师队伍在高效的教学管理水平指导和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总结,快速成长为本科导师制团队中的后备力量。三是建立校外导师队伍。通过资源整合,聘请校外专业对口、声望高的专家、优秀校友、社会知名人士与学生结成师徒关系,使学生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晰界定导师职责
导师制其本身并不是万能钥匙,过于泛化导师的职责和模糊的分工,只能让导师在开展工作时力不从心,妥善调节与处理导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细则,让导师制与辅导员制有机结合起来,各自集中精力解决擅长的问题,各方默契配合,让导师制既不孤立,也不与其他职能重叠起来,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在低年级阶段,班主任和辅导员可代替导师一部分的工作,对新生在日常管理中进行引导,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新环境,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目标。当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导师就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指导,不仅要在思想上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而且要在科研上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培养学生,进而成为影响学生以后科研或工作态度的一门无形的宝贵财富。
(三)加强过程监控,健全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团队,学生层面通过发放问卷,集体或个人访谈,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导师工作的评价。并且通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获奖情况、相关技能等级考试通过率、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科研立项、最终的就业率等情况,实时量化导师工作情况。学院管理层面通过追踪管理导师日常工作及履职情况,真正使导师考核与教师考核、职称评审、外派进修、评优评先、提拔任用等方面挂钩。最后,将课外辅导纳入教师自身教学责任观,这是借鉴国外和香港的做法,对额外开设导修课的导师给以额外经济补助的形式对教师的付出予以肯定和支持,费用由学校和学院共同承担,但教师需考核合格后才能得到酬劳,这也避免实际课外指导模式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5.本科生导师制探究 篇五
摘要:民办高校丰富了我国的教育结构,有效的促进高校教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本科教育已经成为民办高校的重点教育内容,为了全面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民办高校纷纷引入导师制,但是民办高校的导师制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导师制度,需要结合自身的特征来确定合理的导师制度。由此可见,民办高校的导师制还在实践与探索阶段,本文就民办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及探索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民办高校;本科生;导师制
民办高校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求,同时也缓解了高等院校的教学压力,给学生提供了新的选择,可以让一些高考成绩未能达到本科分数线的学生继续接受大学教育,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内容,增强自身的职场竞争力。在民办高校引入导师制,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得到优质的教育,掌握丰富的知识内容。导师制在民办高校的推行并没有现成的参考模版,只有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探索,不断的进行试错尝试之后,总结经验方法,才可以确定科学的、适合学校特点的导师制度。
一、本科生专业导师的内涵
17世纪,“导师制”普遍被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19世纪末开始仿效美国高校实施学分制,并进一步将原来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推广到本科生的培养中。[1]可见,导师制对于我国而言是“舶来”文化,比起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民办高校推行导师制度更是缺乏实际的参考模版,需要在研究和探索中寻求发展。“导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指导个体学习、进修、写作论文的人员。导师制主要应用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在某一学术领域学习、研究和论文写作。[2]《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导师的服务对象局限在研究生,重在良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民办高校在本科阶段开展导师制度将导师的内涵进一步丰富,由于学生并不具备研究生水平,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不强,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并不能完全的照搬高等院校以自学为主的导师制度,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构建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导师制度,即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育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时全面实施,还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民办高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为此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为了抢占优质生源,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到学校学习,各民办高校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只有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在竞争中存在一定优势,而导师制正是有效途径,为此对于导师制的研究和探索,成为民办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民办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1.指导专业规划的需要专业规划对于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至关重要,它可以为学生勾勒蓝图,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得知通过学习可以达到何种效果,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专业指导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传统导师制的教学实践模式中,教师只对所教学科负责,关注的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要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可以认为教学质量较高,对于除此以外的内容,教师并不会过多关注。传统的导师制存在着片面性,并不利于学生发展,学生在教育内只能把专业学习视为科目学习,而无法给未来的专业发展构建清晰的定位,让学习处于模糊状态之中,教学效果。为此,民办本科高校开展导师制时,导师应该在新生入学时就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规划,帮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性,了解所学专业的性质和特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未来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未来再确定在校学习的学习目标,从而让学习更具有针对性。2.实行学分制的保障学分制是本科院校普遍采取的教育考核方式,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学习,只要修够学分就可以认为合格,完成学校的教育目标。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不高,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缺乏顽强的学习意志,如果单纯的以学分制作为考核标准,就会让学生缺少束缚,在学分考核中很难合格,导师制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一旦学生选择了所学的专业,学校就会配置专业的导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可以有效的执行过程监督的职责,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获取合格学分。3.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类似于“师徒制”,学生自大一开始,就接受导师的专业指导,导师不仅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还会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技术操作,通过四年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活动,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还会形成自己的研究和学习的风格,为步入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导师制度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民办高校导师制模式的探索
1.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力推行导师制的是研究生教育。但研究生阶段的导师是重业务学习、轻思想政治。不少教育学者已经指出:只教书不育人不能称其为导师。[3]在民办高校的本科教学时,导师制同样不能把专业知识作为唯一教育目标,在教学时要兼顾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道德素养,实现学生全方位的综合发展。2.导师队伍的建设导师制的核心在于导师,导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民办本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应该重视导师队伍的建设。在导师准入门槛的设置方面要严格把关,在思想品质方面选择责任心强,政治素养过硬的骨干教师;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选择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出色的优秀教师。要定时定点对年轻的导师进行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采取“以老带新”的“师徒帮扶”制,来不断提高年轻导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民营本科学校对导师的评价应该综合考虑,把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教育教学水平、课外辅导、活动组织能力等作为参考因素融入其中,在考核方式上不仅要参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面对面的谈话,还要进行网络测评,让学生给导师打分,最终对导师给出一个综合性的客观评价。3.导师的工作职责(1)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三观”体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再通过外界教育进行改变难度就会明显增加,甚至无法达到二次教育的目的,所以导师的首要工作职责并不是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三观”体系,这是开展专业教育的前提,只有“三观”正确,才可以确保学生在未来从事的行业内恪守规定,具备基本的职业操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才会对工作负责。(2)引导学生合理的规划职业生涯民办本科学校的导师要在大一期间,就引导学生合理的规划职业生涯,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了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在现阶段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合理的进行自我定位,让学生对学习和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专业教学,就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模糊的状态,而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的对待专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3)陪伴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业当学生踏入民办本科校园,选择专业之后,导师对于学生的陪伴与守候就开始步入正轨,导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的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与身心发展情况,同时掌握学生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学生学习节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开展专业知识教育,在教学中除了要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确保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步入社会以后,依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总结
我国的民办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度还在发展的路途之上,比起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民办高校要建立科学的导师制度,尽管没有现成的参考模式,可是仍然可以依据学校的风格、学生的特点,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导师管理制度,在实行该项制度时,要勇于发现错误、积极改正错误,不断探索和研究,从而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形成成熟的导师管理制度而付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勇,李晓光,张德江,李文国.民办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以长春光华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2016(13):13+18.
[2]杨成群,陈振.民办高校本科教育推行导师制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0(03):170-171.
[3]潘劲.民办高校导师制的特殊性研究———以北京吉利大学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03):7-9.
★ 导师制活动总结
★ 研究旅游管理本科生论文
★ 大学本科生论文开题报告
★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体会
★ 全员导师制的心得体会
★ 德育导师制工作体会
★ 本科生自我鉴定模板
★ 本科生毕业论文
★ 关于本科生自我鉴定一千字经典
6.本科生导师制探究 篇六
一、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原初宗旨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导师制。事实上, 牛津大学导师制最初的宗旨是实施自由教育。从发生学上讲, 弄清楚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元教旨”, 能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牛津大学导师制的起源与发展
牛津大学导师制产生于14世纪。它从中世纪一路走来, 虽然始终受到大学内外的各种批评, 但至今仍然是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和基础, 也是其一流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时的导师主要是学生在道德和经济方面的保护人。19世纪以前, 牛津大学的导师都不被认为是学院的正式教师, 而只是私人导师。此时的导师教学也只是学院正规教学的补充。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以学生的学业为主, 而是涉及道德、经济等多个方面。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牛津大学导师制建立于19世纪大学考试制度改革之后。导师制开始成为一种以学院为依托, 以本科教学为主旨, 以导师个别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制度。此后, 牛津大学导师制逐渐向学科化、学术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导师职业成为一种真正的学术性职业。
2.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核心理念:自由教育
牛津大学导师制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关注学生个体的智力水平和兴趣爱好。虽然这种一对一的导师教学在当今的牛津大学并不多见, 更多的是2~4名学生一起上课, 但是关注每个学生的论文, 实现对学生有益的个别指导, 仍是牛津导师关注的核心问题。在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中, 学生不是消极的消费者, 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师生双方的协作和互动对于导师教学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导师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师生对于学习观念不同理解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在这个过程中, 双方共同思考同一个问题, 双方的合作能使他们获得独自无法获得的成果。导师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牛津大学导师教学的过程重在培养学生如何看待事物, 如何评价证据, 如何将事实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的能力。学生在准备周论文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独立地搜集资料, 并进行连贯地表述, 同时在导师教学的过程中, 学会如何在导师的批评面前捍卫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在牛津大学, 学生不会屈服于任何标准答案和学术权威。正如法国现代史教授马蒂亚斯·夏尔曼所说:“在牛津大学, 我们不培养绵羊, 而是培养具有负责精神的人。”这些人今后无论在什么形势下, 都能作出正确的选择[1] 。
综上所述, 作为导师制发源地的牛津大学, 一直把自由教育作为导师制的核心理念, 把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由作为导师制的重要目标。该校导师制的内容也一般限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耐性、坚韧和决心;对于真理真诚坚定的思想以及从容、沉静的品质”, “并不是对研究的尊重, 而是对学问的尊重”[2] 。由于导师制为牛津大学带来了极大的荣誉, 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本科生导师制也在世界高校中得以广泛推广[3] 。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在借鉴、效仿与移植中, 发生了变化, 由原来的培养学生“学术之独立, 自由之精神”的育人制度, 逐渐加重任务, 最终演变为学生管理的手段和工具。自从20世纪30年代, 我国引入本科生导师制以来, 就是走的一条本科生导师制的“加法”道路。
二、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加法”历程
1.我国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移植及其最初目的
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 当时的浙江大学训导长费巩针对当时我国大学教育的“教法呆板、重知识灌输轻思想启发、师生关系生疏、重技术之授轻人格陶冶”等问题, 提出我国大学教育应学习英国导师制的优点[4] 。于是, 在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和费巩训导长的倡导下, 浙江大学率先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可以说, 当时的本科生导师制的理念是为了启迪学生思想、陶铸学生人格、增进师生关系。
2.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双重任务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我国高等教育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部分高校实行了学分制、弹性学制、专业改选等方面的改革, 对本科生实施选课制和导师制。当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更替阶段, “培养精英人才, 服务四化建设,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时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个重要任务。与此同时,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做人”等也是当时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3.当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繁重任务
自1999年开始, 我国高校连年扩招, 高校生均规模一再扩大。随着学生人数的扩大, 课堂教学规模越来越大, 学生与教师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学生的基础和个性差异越来越大, 学生专职思政人员与学生人数比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 单靠专职思政人员来做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教育, 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以此为背景, 众多高校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目标、过程与结果, 实施多渠道培养、多方协调、多元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 以求保证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从一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推行的举措可以看出, 这一阶段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 提出要把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提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就业指导等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内容。本科生导师制成了一个什么都能装的“筐”。
此时, 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已经脱离了牛津大学导师制“自由教育”的原始真谛, 由一个育人制度, 演变为一个管理制度。而这种脱离与演变, 使本科生导师制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 导致了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目标偏差、功能错位、行动不力和评价不当等方面的问题。为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减负, 促使我国本科生导师制转型, 才能使其沉重的翅膀成为奋飞的轻翼, 才能保证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发展和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减负”与转型
由以上论述可知, 担负沉重任务的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必须“减负”与转型。具体说来, “减负”就是要结合导师制最初内涵, 以培养学生的自由、自主、自立的精神和品格为切入点, 剔除本科生导师制不该承受的学生管理方面的职能。本科生导师制的转型, 则要做好本科生导师制由“一厢情愿”向多元互动的转变, 由封闭孤立向开放融通的转变, 由形式单一交流向多元沟通的转变, 以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效果。
1.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减负”策略
当前,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承担了学生管理的部分职能, 承载了高校学生入学教育、事务管理、思政管理等方面的任务。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把本科生导师制定位在管理学生的工具和手段上。促使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减负, 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目标定位“减负”:
教书育人, 而非管理的工具。 首先要明确的是, 本科生导师制不是一个为了防范学生的管理手段或工具, 而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平台和载体。“育人”是本科生导师制的首要定位。本科生导师制是基于人文关怀而产生的, 它要求指导教师直接面对学生, 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 还要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和人品影响学生,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5] 。当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目标定位必须“减负”为教书育人。只有这样,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才能目标明确, 定位准确, 行动有效。
(2) 主要内容“减负”:
专业教育及学业指导。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实施专业教育是大学的中心任务之一。本科生导师制也要服务于这一中心任务, 以专业教育为内容和载体, 通过专业教育使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内化和升华, 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人相处的合作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以专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本科生导师制, 导师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导师的职责应以学业指导为重点, 通过学业指导, 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 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导师应言传身教, 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培养;针对学生个体差异, 对学生选课、选择专业发展方向、设计学习方法和职业生涯等方面进行指导。而涉及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事务性工作主要由专职学生思政人员负责[6] 。
2.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转型构想
当前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由于在目标定位、师生关系、制度体系、交流形式方面存在种种弊端, 致使有的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流于形式。我国本科生导师制要想突破当前困境, 除了目标定位、主要内容“减负”之外, 还需要实施如下转型。
(1) 由“一厢情愿”转为多元互动。
交往主体间因认同与共鸣而形成的主体间性是交往行动得以实施的关键所在。本科生导师制是由学生、导师及学校等多方面主体交往所形成的行动格局。其中任何一个主体的“一厢情愿”如果激不起交往对象的互动与反馈, 本科生导师制就达不到最优化的理想状态。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 就存在学生、导师或学校“一厢情愿”的状况, 如此本科生导师制, 要么成为学校单方面的呼吁与倡导, 要么成为导师评聘合格的形式, 要么成为学生孤立的诉求。所以, 当前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要由学生、导师或学校的“一厢情愿”向多元主体的多向互动转变。具体说来, 学校在实行导师制前, 应对学生和导师预先进行导师制阐释, 使双方都明晰导师制的宗旨、意图, 清楚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在落实中也好更默契地配合、互动。学生要把握好请教老师的限度, 不能事无巨细地咨询导师, 要尊重导师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时间。导师也要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年轻学子, 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授之以渔。
(2) 由封闭孤立走向开放融通。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由于缺乏好的制度设计, 致使本科生导师制封闭孤立, 流于形式。本科生导师制中的导师导了什么, 如何导, 导的怎样, 学生对导师的评价如何, 学生是否通过本科生导师制有所收益, 学校该如何完善调整本科生导师制等重要信息没有得到沟通与交流。所以, 以制度设计为依托, 促使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由封闭孤立向开放融通转型, 是增强本科生导师制效果的重要方面。具体说来, 本科生导师制要由学校相关部门统筹安排, 打通本科生导师制与学生社团、科研团队、研究性兴趣小组、导生制组织之间的障碍, 设立导师制评议与反馈组织, 促使本科生导师制走向开放融通。
(3) 由单一交流转为多元形式沟通。
定期当面指导、课堂教学、开会座谈等是当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中导师指导学生的主要形式。这些形式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囿于本科生扩招所产生的过高生师比, 时空局限, 这些形式势必会增加导师负担, 降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采取本科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多元沟通交流方式是本科生导师制转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说来, 在原有导师与学生交流形式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建立网络聊天群、导师或学生Blog、学生或学生小组负责的主题讨论会、学生小组内部的导生制等多种形式, 发挥导师、学生的主体性, 调动导师、学生的参与度, 由“你说我听”到“对话、互动与参与”, 由“谆谆教诲”到“互相学习”, 以促成师生之间的平等、开放式的交流氛围。
摘要:我国本科生导师制是借鉴牛津大学导师制而形成的, 然而在发展中却远离了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核心理念, 承载了过重的任务。当前,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需要从定位、内容等方面“减负”, 同时, 还需要做好由“一厢情愿”向多元互动、由封闭孤立向开放融通、由交流形式单一向多形式沟通等方面的转型。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减负,转型
参考文献
[1]杜智萍.牛津大学导师制与自由教育传统[EB/OL].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15789.
[2]杜智萍.牛津大学导师制与自由教育传统[EB/OL].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15789.
[3]姚娜.本科生导师制的困境[EB/OL].http://www.cas.ac.cn/htm l/D ir/2005/04/21/7817.htm.
[4]周萍, 等.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 2002, (12) :307.
[5]聂迎庆.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意义和困惑[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1) :35.
7.本科生导师制的践行与思考 篇七
关键词: 导师制 本科生 盐城工学院汽车学院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教学环境上营造和谐、自由和宽松的氛围,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1]。在我国,由于本科生人数较多,班级管理者以班主任和辅导员为主,导师制教育模式还处于探索期。王颖等[2]通过结构化访谈和大样本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导师的指导对大学生的学业提升、学校适应及未来取向都有正向影响,实施新生导师制效果是显著的。盐城工学院汽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主要是培养汽车整车及其重要零部件企业的管理、生产、研发及汽车后市场的应用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辅导员管理的基础上,学院给每个班级另外配备学业导师。
一、学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的需求。
大学是人生学习的一个全新阶段。相对于高中生活,大学学习与生活环境有很大的改变,大学新生容易在学习、生活、心理情感等多方面产生不适情绪,进而影响其专业学习、人际交往及人格塑造[3]。所以大学生学业导师需积极地引导大学新生,使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大学生学业导师都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对本专业的课程知识都非常了解。所以,导师可以通过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学习计划的制订及专业知识的讲授,更有利于学生融入专业中,提升学习兴趣,通过大学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制定大学学习目标。
(二)管理模式调整。
虽然汽车学院成立仅有5年多的时间,但是学院的学生人数已经达到1200多人,而且涵盖有普本、专升本、单招班(高职招生)、国合班(国际合作培养班)等几个不同类型的本科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学院也在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方式,根据社会及学生的需求调整培养目标。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专业知识需求、对教育教学方式有不同的看法,急需具有深厚专业背景,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就业问题等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导师制实施的现状
学院目前有三个本科专业招生,拥有普本、单招班、专升本班、国合班四种类型。学院导师制的实行由学院教学副院长统一领导,所有专任教师具体负责。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采用四年制的辅导形式,是指从学生大一入学开始就配备导师,导师要在大学四年内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的职责在学生的每一学年都有所不同,不仅涵盖大学生活指导、专业知识培养,而且包括科研活动、学习方法、实践创新能力、就业择业等方面的全方位指导。
目前来说,学业导师执行的重点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大学新生入学后要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节奏,迫切需要有学业导师进行定期的指导,学院对大一新生每个班级配备两名学业导师(每位导师指导15-20人),学业导师要跟随学生渡过大学四年时间。
三、导师制实施的成效
(一)加强了专业认知,明确学习目标。
大一新生对专业培养目标及为专业培养而设置的课程很难全面理解,导致很多学生产生盲目情绪,失去学习方向。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适应和了解,对大学学习和成长十分不利,那么学业导师就起到很大的作用。
通过我们一个学期以来的专业课程设置的讲解及引导学生进行大学生涯规划。学生逐渐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认识,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目标更清晰。学期结束时,我们进行大学生涯规划的答辩。大部分学生都能对专业人才培养、就业有充分的认识,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根据自身特长制定自己将来的职业设想。
(二)综合能力提高。
大学是我们走向社会的跳板,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仅仅学习文化课程、专业课程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在社会上生存需要一定的交际能力,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生刚入学的时候,班级大部分同学都比较腼腆,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低着头,简单几句话之后就讲不下去了。其实,学生是缺乏这种锻炼机会的。在大学生生涯规划的课程中,把讲台、把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让他们多上讲台锻炼,介绍自己学习生活中的感受,然后老师和学生共同交流,逐渐的,学生的“胆子大起来了”。
大学生涯规划课程开展得非常顺利,学生对学院、专业、课程等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大学生涯规划有更清晰的认识。在期末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演讲中,从学生的PPT格式、内容、版面等都可以看出,他们是用心在设计自己的“艺术品”。这样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通过学生的不懈努力,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部分学生参加学校的大学生涯规划演讲比赛取得不错的名次。最重要的是这种自我锻炼、自我提高从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开发了学生更大的潜力,成为一股潜移默化优化学风的力量[4]。
四、导师制实施的问题及建议
(一)提升导师素质。
作为大学生的导师,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导师要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专业学习指导能力。虽然学院的导师都有硕士、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背景,但是要做好大学生四年的导师工作,还必须加强培训学习,专业培养、课程设计、社会学、心理学、法规政策等学科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学习和积累。学院应定期召开导师的总结大会,对前一段时间的导师工作进行总结,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和校外专家学者做培训报告,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提升导师自身素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大学生活、学习。
(二)采用双向选择机制。
为了方便管理,学院以班级为单位配备了学业导师,就出现有些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导师的课题方向及专业倾向不一致的情况,以致学生不能完全地个性化发展。建议在以后的导师安排方面采用双向选择机制,双向选择机制不是盲目地把老师名单发给学生让学生选择。在分配导师前,我们要让学生和老师相互了解各自的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愿向符合导师条件的教师提出申请,由教师根据自身科研教学情况判断是否同意接受,最后将信息反馈到管理部门;当然,学生根据个人发展情况可以更换导师,但是要经过学生和导师的互选环节,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师生不对应的问题。
(三)完善评价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对学生管理的完善、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保证导师制顺利长久实施,应建立稳定长效的评价机制[5]。目前的导师制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作为学业导师,当前仅仅作为兼职或者平常的课程考核看待,主要检查是否完成与学生的面导等内容,评价不够深入具体。建议改善对学业导师及学生的评价标准,学院内部定期开展评比活动,如专业知识学科竞赛、导师带队的团体比赛、优秀学业导师、优秀学员评选等活动,邀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做评委,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指导老师获得相应的考核分。充分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以保证导师制健康、良性发展[6]。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导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呈现的不同特点开展工作。导师制对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及新一代大学生人才培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本科学业导师要有更多的耐心、责任心和爱心关心和帮助学生成长,推动学院导师制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聂迎庆.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意义和困惑[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93.
[2]王颖,王笑宇.本科新生导师制对大学生的影响路径及实施效果研究[J].2016(1):26-34.
[3]朱慧敏.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控制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4]伍学滨,尹士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医学创新人才[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5):673-674.
[5]温爱玲,游永豪,宋旭,等.技能型人才培养视野下体育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与实效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4):115-120.
8.本科生导师2014年工作总结 篇八
车辆工程2013级共
人,其中西华学院
人,汽车电子
人,汽车设计
人,由xxxxxx和xxx三位老师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
2014进行了4次选课指导,对西华学院进行了单独指导,与其余的内容一致。首先对车辆工程专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根据学院的教学计划,将车辆工程专业分成了汽车电子与汽车设计两个专业,对于第一学期只有一门课不同,这门课的选择就决定所选的专业方向,希望大家认真考虑,其余的基础课不作选择,学校按要求已经选上了,同学们对两个专业进行了详细的资讯。按要求进行第一轮选课,如果没有选上进行第二轮选课,一定要在第二轮选课时看看自己的课是否选上,尽量减少补选、改选的人数。
对学生的学业、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指导,和班主任进行了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希望在一年级大好基础,要有远大的理想目标,在考研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于有创新的同学,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院的科技活动,如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节能赛车等。
签字
2012年12月10
2015年工作计划
1、计划2次选课指导,重点关注学分够的,关键选修课的学习。
2、计划2次科技创新活动指导,鼓励积极参与
签字
9.本科选导师自我介绍 篇九
(一定要提到他的姓并清楚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为什么?这就不多说了吧?) 冒昧打搅您了,我是某某某(男、女,年龄,老家哪的),现是某某大学大四学生(如果是工作过的,就写在某某单位工作,如果没有工作,就不写了),我是从网上(哪个网,或者某本书,或者某本学术期刊上)得到您的邮箱,我于1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政治多少分,外语多少分,专业一多少分,专业二多少分,参照去年的复试分数线,我可能有机会参加某某学校的复试(没有机会参加某某学校的复试,想调剂到我们学校来,不知道是否还有调剂的名额),但由于初试考得不是很好,想在复试时候多拿一点分,目前不知怎样着手复习更有效一些,心里比较着急,特向您请教,如果能得到您的指点,那将是我的荣幸!
(针对调剂的:如果能顺利调剂的话,我想顺便请教您如何准备复试效果会更好一些) 另,我已经于某年某月过了六级,或者发表论文(没有就不提了) 再次感谢您的在忙碌的工作中抽时间读我的这封信,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学生某某
10.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与探讨 篇十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教学模式
0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与合并,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教师数与学生数的比例严重失调,上课班级不再是以前小班(30人)的班,而是大班制,一个班同时上课最多可能达到100多人,这样上课取得的效果经实践证明并不理想,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低,教师任务繁重,久而久之,大学生旷课变成了普遍的现象,讲台上教师孤独讲课,台下学生自愉自乐的现象也不少。导师制的实行,是高校一种新的探索教育制度,不同于传统形式下单纯的教学任务,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同时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这种制度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新的“导学”关系,要求教师要具有育人的责任,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同时还要将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思想、学习、科研、心理等方面的教育,真正起到良师益友的作用。导师制的模式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有利于将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为了使本科生在进入高年级后,能更好地把握专业方向、更多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毕业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因此完善导师体制也是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1导师制实施目的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本科生的教育往往都是同一教学计划和相同课程设置,单一性的培养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千篇一律,让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无法更好地发挥所长,逐渐磨平了尖子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创新性,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失去了个性化特色,脱离高校教育的宗旨。同时,由于大学教育不同于高中学习模式,从每天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后,面对宽松的大学环境,更多的学生反而不适应,盲目无从,社会生活经验不足,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方向。此外,教师授课结束后,就认为已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再与学生联系沟通,这就造成课程考试结束后学生还不认识老师,老师也不熟悉自己学生的现象。课后学生有相关学习、学术的问题也不懂往哪里询问、找谁咨询,学生与教师相对脱离。实施导师制,导师所带的学生较少,能够较经常了解学生的个性、志趣和特长,因材施教,挖掘其特长,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将学生融入到科研工作中,增强学生动手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教与学的单一关系,还是导与教的关系。
2导师制在本学院的实施
2.1 导师的任职资格
首先,导师应具有教师资格,同时具备高级职称或一定教学经历的中级教师;其次,专业知识水平扎实,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及人才培养需求,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最后,还要求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2.2 导师的选择及管理
本科生导师制实行双向选择模式,由学院向学生公布导师的名单及基本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或就业方向选择导师,本科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为了让导师能集中精力开展工作,更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原则上规定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为10名左右,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可独立指导,初级职称教师应在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指导下参与学生工作指导,每学年的期中、期末由学院组织对指导工作的检查,对合格者进行工作量的补贴,较差者查出原因,进行督促及整改。
2.3 导师的职责
首先要明确,本科生导师工作职责不同于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对象主要是高年级的学生,工作的重点是通过专业化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发展方向,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发展情况,并在指导学习过程中,多跟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生活,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成功的生活经验传授给学生,将教书、育人、科研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主要职责有:第一,关心学生思想,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以身传教。第二,三年级学生的课程大部分是专业课,指导学生选课,积极鼓励学生课外选读。第三,引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有计划地安排针对性的实习实践,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和提高其动手能力,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为毕业论文或设计做准备。第四,指导学生择业,并给学生就业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3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首先,导师制的实行,让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了互动的平台,特别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师德及其专业知识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建设。其次,这一制度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则因为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就要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极大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再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4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导师制的思考
4.1 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在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总会存在个别学生不会主动联系导师,而导师为了完成指导任务,“求”学生的现象并不少见,颠倒了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同时也挫伤了老师的指导积极性。因此,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措施,分清责任,杜绝该现象的发生。为了促进该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单有监督是不够的,还应健全导师评价制度,对优秀的导师适当激励,对较差的导师进行指导,监督、评价、激励三者构成体系,才能保证导师制的良性运行。
4.2 进一步提高导师的综合素质
导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培养学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导师应从多方向加强自身的能力,时刻关注专业的发展,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的责任感。
导师制并不是短期内就能预见得到成效,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提高创新能力,这是长期的过程,重点应在完善培养模式,同时增强教师的使命感,不再是只从事单纯的教学活动,要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另外,由于高校师资力量的限制,要做到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配套实行导师制还相对比较困难,可以将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相结合,由院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任职两年,将其作为职称评定的硬性条件。这种作法,一方面可以使青年教师更多了解学生,从学生方面出发,更多思考和改进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学生有相对的知识基础,在导师指导下,更快进入专业角色。导师制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摸索,才能得到更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珏.关于高等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评价的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 王车礼.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与实践.
[4] 聂迎庆. 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意义和困惑[J]. 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93-95.
[5] 王伟,辛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困境与发展思路[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08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