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2024-09-08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精选11篇)

1.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重点)

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重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体会说明的条理性。(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农谚。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方式一:(提问式)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

方式二:从图片导入,从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像这些草木荣枯,春华秋实的现象,古代的劳动人们称为“物候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她们的语言。

〖新课讲授〗

一、察言观色:学生介绍竺可桢,教师补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赴美国留学,19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 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狼吞虎咽

快速朗读课文:1、标出难读,难记的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上讲台板书。

三、畅所欲言

你从课文中获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并概括。

自由交流:(补充)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1、2、3段)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4、5段)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11、12段)

四、细嚼慢咽

朗读1段,品味语言。

找出这一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些好词,好句,说说理由。(参考)

五、摩拳檫掌

欣赏四季图片(春,夏,秋,冬)选任一季节,用生动,美丽的文字把眼前的美景描绘出来。

六、作业

曲不离口,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2.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二

三、请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14分)

1.用“充”组词并填空。(3分)

(1)( )的阳光和雨水,使植物生长得更快。

(2)服装颜色鲜亮耀眼,( )体现了非洲人民对色彩的喜好。

(3)生活虽然忙碌,但我们过得很( )。

2.按要求写词语。(7分)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语重心( ) ( )步如飞 ( )不可言 手( )眼快

敛( )屏( ) 精神抖( ) 放( )无礼 手( )脚( )

(2)根据提示写词语。(3分)

形容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 、 。

形容人物神态表情的四字词语: 、 。

十全十美(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 。

3.用“√”标出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4分)

(1)欧洲 亚洲 湖州 北美洲 非洲

(2)雄狮 大象 梅花鹿 丹顶鹤 斑马

(3)果断 武断 斩钉截铁 当机立断

(4)粮食 水果 蔬菜 小麦 服装

四、请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一种境界耐人寻味。(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2.读了《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教育。

修改为:

3.读句子,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无论是乡村、市郊还是城里,到处都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

4.只见大象面对着他,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照样子,写拟人句)

五、请写出下面句子描写人物的方法。(填写序号)(4分)

①动作描写 ②肖像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心理描写

1.一语未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 )

2.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

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 )

4.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 )

六、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选自《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半夜,戏院散场了, ,走上了各自 。 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 ,传来一片 。(选自《威尼斯的小艇》)

3.《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小说《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小说《 》。

七、阅读短文,认真答题。(21分)

(一)威尼斯的小艇(节选)(7分)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横线画出。(1分)

2.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3.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用“ ”一词概括。(1分)

4.联系全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物的活动。(3分)

我的眼睛忙极了,我看到 ;看到 ;还看到 ……

(二)真理需要坚持(14分)

一天, 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吩咐 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这名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发布 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许多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了真理,但因为缺少自信,而离开了真理。柏拉图坚持真理的勇气就源于对事实的(艰 坚)定信念。通往真理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要想不被假象所迷惑,关(健 键)就看我们是否对真理坚持到底。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一帆风顺”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2分)

一帆风顺: 。

2.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2分)

3.哲学家苏格拉底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为什么拿出一个苹果呢?(3分)

4.读完短文,你觉得坚持真理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会与真理擦肩而过呢?(3分)

5.读完这篇短文,你的感想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下来。(4分)

八、语言实践。(5分)

我们也是国家的小主人,关心国家大事理所当然。我近来搜集了两条新闻,我为你们简要介绍一下。

九、习作天地。(25分)

3.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知识。2.了解物候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默读,快速找到中心句并准确提炼信息,逐步提高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理解文章的条理性。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

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2.学习文章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进而通过开展竞 赛、演讲等形式,让学生沉浸在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中,同时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最后自然

而然地突破文章的重点。

难点

概括、分析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突破方法:通过组织“我是专家”这样一个语文活动,让学生深入文本,对文字作细致揣

摩。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班级演讲、同学问质疑的方式,对文字进行深刻的辨析,并引申到生活实际当中。这其中,教师要进行积极的鼓励并正确地导航。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语文活动式教学法:针对八年级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增强,大胆对教学难点进行突 破,设计语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文字的感悟能力。3.作比较阅读法:通过比较辨析,使学生自然地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并生成自己 的语言资料库。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启发兴趣

设计(一)教师展示一组四季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然后对比科学家对物候的 研究,引发学生对物候现象的探究兴趣。

设计(二)师生问答导入课题: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你们还记

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

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

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我们解释 其中的道理。

设计(三J 教师讲解导入课题:我们古代的诗人,观察事物是十分细致的。同是春天,描写也很不 相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唐代文

学家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草色似有若无,正是初春季节所特有的田园风光。诗人捕捉住这一处于萌芽状态的景物特征,与暮春时节满城浓烟翠柳的明丽景象相比较,歌 颂了新生的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

杜甫《漫兴》所描写的春天就不一样了:“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

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散落在小路上的杨花,像铺开的片片白毡,点缀在溪上的初生荷

叶,像青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从笋根旁冒出地面的嫩笋不易被人看见,刚孵出的小水鸭在 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睡眠。这看似漫步中信手拈来的景物,却生动地勾画出了一幅暮春的 景象。

而宋代诗人王淇的《春暮游小园》写的已是春的尾声、夏的前奏了:“一从梅粉褪残妆,涂

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诗人把花比喻成春天的足迹,她一路走

过去,早春的梅花,新春的海棠,晚春的荼蘼,等到草莓结果、酸枣树探出丝丝叶片时,春天就

已经走过去了。这些足迹美化了大地,也美化了人的心灵,在诗人的心中勾起了诗情画意。我们可知道,在艺术家们忘情地欣赏、倾情地讴歌时,科学家们却在冷静地细心观察、记录,他们在这些花草树木上读到的,却是大自然留下的宝贵信息——大自然的语言。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扫清障碍。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标出你认为难以认读的字词,并且思考什么是“大自然的

语言”,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目。

学生默读,并做好标记。

交流反馈,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1)字词积累

①看谁先读出下列多音字。

连翘(qi60)——翘起(qiSo)衰草连天(shu石j)——鬓毛衰(CuT)落叶(Iu6)——丢三落四(Ia)——落枕(160)观测(gu石n)——玄妙观(gu6n)差异(cha)——差遣(ch6i)——差错(cha)——参差(cT)②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次第:一个接一个地。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周而复始:轮流一遍,重新开始,指循环往复,不断进行。复,又,再。(2)解题

自然现象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人胜。语

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所独有的。但是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发现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大自然中的现象,是与农事安排密切相关的。好像这是大自然

传递给人们的信息,在告诉人们,要根据这些现象来安排农事。如杏花开了,要赶快耕地;布

谷鸟叫了,该割麦插禾。所以作者就用“大自然的语言”来做文章的标题。这样,既贴切、自

然、有趣,又富于形象生动性和吸引力。如果用“简介物候学”“物候学与农业生产”作题目就

显得呆板,乏味。

2.速读课文,把握语脉。

(1)教师: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从中勾画出你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并整理概括出来。

比比看谁的效率最高。

学生读课文,勾画概括内容,然后交流。

学生开始的收获可能较琐碎,教师应肯定学生的点滴发现,尤其要表扬学生联系生活得

出的收获。进而引导学生学习把相近的内容合并,提炼语段的中心句,围绕主旨筛选概括有

价值的信息。

明确:

一、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孛?(第1、2、3段)

二、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4、5段)

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6~10段)

四、研究物候学有什/z-,意

义?(第11、12段)(2)教师提问:以上四个部分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 明确:作者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 么,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这种说明

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同时使得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在文章的

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

三、难点突破。探究展示

1.语文活动设计:我是专家。

教师:讲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点因素是本文的重点,而它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同学

们理解上是有难度的。请以四人小组形成专家团,选择其中一点因素合作探究,准备上台演

讲,并回答同学们的质疑。

教师提供地图、地球仪、山脉模型等道具,鼓励学生脱稿,大胆自信地演讲并解决问题。2.学生阅读,进行小组间的合作。

3.学生自主演讲、质疑、解惑。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以及

联系身边的物候现象。

学生的质疑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说明方法提问: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7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

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l0天。”具体准确地说

明了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第8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三 种说明方法。“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l。,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

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经

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第9段中“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 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使用下定义这种说明方法,介绍了逆温层这种特殊情况。“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使用举例

子这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逆温层对物候的影响。第l0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三种

说明方法。“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 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②课文进行举例说明时,有举一例的,有举数例的。文章在说明纬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时,为什么要举两例? 明确:自然界的现象是复杂的,大的规律中有时还包合有小的规律,这就需要用相应的 例子加以说明,以使问题说得更准确。在说明纬度差异对物候影响时,第一例用来说明物候 现象中纬度的南北差异。第二例用来说明这种差异中还有季节差别的影响。

(2)围绕说明语言提问:第l0段中,“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否删去?为 什么? 明确:不可以。起限制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3)围绕说明顺序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 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

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 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

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4.教师小结:说明文以给人介绍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

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 个很好的范例。

四、精读细品。探究美点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多媒体显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 有表现力。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学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春天

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仓促。

(2)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

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3)原文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

开始生长的状况;如“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

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4)原文好在修辞手法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

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唯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5)原文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

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了充分的

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五、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1.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了物候知识。自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

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多媒体显示《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

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刚开始繁

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

转到这里来了。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

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2.教师请有旅游经历的同学谈谈在旅游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识。如盛夏时节到东北旅

游,寒冬时节到南方旅游,爬山、观海等总会有新的发现。

六、作业设计 .

1.同学们,用你们的慧眼、灵心去发现、倾听大自然,用你们的妙笔去记录身边的物候现

象,用准确生动而又富有科学性的语言写一篇观察日记。2.阅读文章的片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

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

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

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A.纷纷B.刷刷 C.簌簌)地落下

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问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

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

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

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解释词语。

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 A C(2)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呜叫声,藏起了形迹。翩然:动作轻快的样 子。(3)A(4)时问顺序举例子(5)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 域里”。如果去掉,不符合实际。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教学反思 ’

如果说学生的个性阅读是一场演奏的话,那么教师就是乐队的指挥,教师的任务是指挥 他们演奏,而不能包办代替。以前总怕学生学不好,说不好,写不好,总是哕里哕唆地讲来讲

去。后来发现,老师说得越多,学生语言越迟钝,越指导越缺乏创造性。所以大胆放手让学生

去阅读,开展语文活动——我是专家,让其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是在出现阅读偏离 的时候,适时把学生引到文本深处。本课的各环节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给

几个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讨论思考归纳,只在关键时候拨开云雾,收到不愤不启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个例子,学生最终要把课上的所

得运用于生活,把教材当成镜子去映照生活。因此,每节课都会进行拓展延伸。但有一段时间

拓展得很盲目,书没读透就疲于奔命地拓展,没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没有打开学生的视

野。如今练得比较好,可以是相类文章阅读,可以是现实生活的回馈,可以是写作练笔,形式多

样,门类繁多,但都能本着使学生视野拓宽、知识增厚、思维提升的目的出发。本课注意引导学

生对身边物候现象的关注,实现了从文本走进生活、又从生活回到文本的目的。

有关资料

一、作者资料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 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l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

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l936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

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

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

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推荐几首咏物诗,分析其中的物候知识。

梅花

(北周)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提示:当农历十---J9中旬的时候,已经感觉到梅花应该凋残了。不相信今年入春已很久

了,梅花还没有开放,于是都来雪里寻梅。树枝摇动,挂在树上的冰凌也坠落下来,伸出手攀

看高处的梅枝感到非常寒冷。如果早知天寒寻梅而不得,该多穿一点衣裳,现在徒然受寒,真令人懊悔。

诗人原居南方,梅花开得较早,留仕北朝后,居住北方,仍然在腊月下雪天去寻梅,哪知

花还没有开,却饱受了冰雪严寒之苦。看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南北差异比较 明显。

竹下残雪(唐)罗隐

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

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提示:墙下竹子的浓阴里有一片残雪,而高险的小山上为白雪环绕。夜里解冻的东风虽 然很急,但环境的严寒酷冷却一点也没有减。

“墙下”与“小山”空间相错落,“浓阴”与“玉”色调上相映衬,形象地反映了高下差异会影 响物候现象。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提示:诗歌从盛春到暮秋,写柳的季节变化,反映随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 植物的影响,这便是物候知识。同题诗文赏读 ‘ 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

萧柯

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它们不光有声音语言,还有许多无声的语言,例如美妙的舞 姿、绚丽的色彩和芬芳的气味,甚至连超声波也被用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

超声语言

螽(zh6ng)斯、蟋蟀、蝗虫和老鼠等动物,是用超声波进行联系的。螽斯有三种鸣声。“单身

汉”螽斯唱得大多是“求婚曲”,其他“单身汉”听到后,会此呼彼应地对唱起来。雄螽斯闻乐赴会,并选中歌声嘹亮者。两只雄螽斯相遇,就高唱“赞歌”,面对面地摆好阵势,频频摇动触角,大有一

触即发之势。当周围出现危险时,螽斯就高奏“报警曲”,闻者便“噤若寒蝉”,溜之大吉。

海豚的超声语言是颇为复杂的。它们能交流情况,展开讨论,共商大计。l962.年,有人

曾记录了一群海豚遇到障碍物时的情景:先是一只海豚“挺身而出”,侦察了一番;然后其他

海豚听到侦察报告后,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半小时后,意见统一了——障碍物中没有危险,不必担忧,于是它们就穿游过去。

现在人们已听懂了海豚的呼救信号:开始声调很高,而后渐渐下降。当海豚因受伤不能 升向水面进行呼吸时,就发出这种尖叫声,召唤近处的伙伴火速前来营救。有人由此得到启 发,认为今后人们可以直接用海豚的语言,向海豚发号施令,让它们携带仪器潜入大海深处 进行勘察,或完成某些特殊的使命,使之成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得力助手。

运动语言

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络信号的。在我国的海滩上,有一种小蟹,雄的只有一只大 螯,在寻求配偶时,便高举这只大螯,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蟹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舞大螯,直至雌蟹伴随其一同回穴。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平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 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

蜜蜂的运动语言可算是登峰造极的了,它能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向自己的伙伴报告蜜源 的方向和距离。蜜源的距离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舞蹈次数也不一样。有人因此提出 了一个诱人的设想:派人造的电子蜂打入蜜蜂之中,指挥蜜蜂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按人的 需要收获不同的蜂蜜,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真是一举两得。

色彩语言

孔雀是以华艳夺目的羽毛著称于世的。雄孔雀所以常在春末夏初开屏,是因为它没有清甜

动听的歌喉,只好凭着一身艳丽的羽毛,尤其是那迷人的尾羽来向它的“对象”炫耀雄姿美态。

现在已经知道,善于运用色彩语言的动物不光是鸟类、爬行类、鱼类、两栖类,甚至连蜻

蜓、蝴蝶和墨鱼也都充分利用色彩。

观察一下背上长有三根长刺的刺背鱼的体色变化,是十分有趣的。这种鱼体呈青灰色,貌不

惊人。在交配前夕,雄鱼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同时腹部出现红色,以警告别的雄鱼,赶快回避。当

它追求雌鱼时,随即披上了绚丽的婚装——腹部泛红,背呈蓝白,煞是好看。待到交配、产卵和鱼

卵孵化后,雄鱼便再度恢复婚前的色彩——红色的腹部和青灰色的鱼体,日夜看守着幼鱼。

4.八年级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篇四

知识目标:

1.理解识记词语。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2.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必须扣住这两个重点进行教学。

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嫩嫩的,绿绿的”。 从“嫩嫩的,绿绿的”我们就知道是春天到了;现在的小草呢?“枯死了。”从中我们知道这是冬天。

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大家解释其中的道理。

二、课题简介:

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提示:(第2自然段)指草木荣枯、候鸟来去、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物候现象。

2、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提示: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用“物候学” “简介物候学”, “物候学与农业生产”等这样的题目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三、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四、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本课的多音字。

连翘(qiáo) 衰草连天(shuāi) 观测(guān) 风雪载(zài)途

翘起(qià) 鬓毛衰(cuī) 玄观(guàn) 记载(zǎi)

落叶(luò) 丢三落四(là) 落枕(lào)

差异(chā) 差遣(chāi) 差错(chā) 参差(cī)

2、重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

萌(méng)发:萌芽、发芽。 农谚(Yàn) 衰(shuān)草连天

次第:一个接一个。

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nì)迹:这里指各种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销:消失。 匿:隐藏。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周:绕一次。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草木荣枯:指植物的茂盛、枯萎。

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语:鸣叫。

风雪载(zài)途:风雪满路,风雪遍地。载:充满。

年年如是:年年像这样。是:代词。此,这样。 文言文中“是”用法:一为代词,二为判断动词。

五、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结构。 先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再合并成几个意义段。

第1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第2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4段:介绍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5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7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差异。

第8段: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第9段: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第10段:物候现象来临的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

第11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第12段:加强物候观测,促进农业生产。

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l—3),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研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师小结:[课文主旨] 文章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第二教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至3自然段)。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列问题: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答案: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答案:时间顺序,[春、夏、秋、冬,所以是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3、本段的结构是:先分后总。主要的说明方法是:摹状貌、举例子。

4、前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 )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5、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

明确: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其中,“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文章第一段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

(二)阅读第二、三自然段,回答:

1、思考这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2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第2自然段一开始并未直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而是从哪两个方面举例说明物候现象同农业生产的关系的?

答案:“草木”“候鸟”两个方面。从“植物”写到“动物”。

师小结第二自然段:“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先写开花早的杏花、再写桃花,很有条理。这些都照应了上句的“草木”。而“传语”“暗示”与语言有关,且将杏花、桃花拟人化,十分亲切可爱。“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把布谷鸟的鸣叫写成“唱歌”,拟人形象,把布谷鸟的叫声写得很有音韵节奏,给人以美妙的享受。这一段由“杏”写到“桃”,从“植物”写到“动物”,最后才对大自然的语言作出诠释,即:花香鸟语,草长芬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条理十分清楚。

3、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提示: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4、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说明:什么是物候?分析时抓住第3自然段第一句“这些自然现象”中的“这些”指第2自然段中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第一部分总结: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4、5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

段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提示: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避免损失。 观测手段:“活的仪器”,即活生生的生物。

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3、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子。作用: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例子是:北京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三、学习第三部分(6至10自然段)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什么?这几个因素能否对换,为什么?

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不能对换。这几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的。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2、体会本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1)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第7段) 作用:举例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

(2)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第8段)作用:举两例说明经度的差异是怎样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

(3)山地秋冬两季,……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第9段) 作用:举例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4)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几天。(第10段) 作用:举例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师小结:举例子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浅出,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解说得很清楚。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11、12自然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有哪些意义?

答案:①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②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③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④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五、总结。

六、作业设计:认真阅读第一部分,完成下列思考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 _ 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 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 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答案:B A C

2.解释词语:

销声匿迹:这里指各种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前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 )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结构是:先分后总。主要的说明方法是:摹状貌、举例子。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答案: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6、把“各种花次第开放”改为“各种花竞相开放”行不行?为什么?

答案:不行。“次第”是一个接一个之意,“竞相”是争先恐后之意,不能突出不同类的花按时令依次开放的特点。

7、如果将“大地渐渐地沉睡中苏醒过来”中的“渐渐”去掉,语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案:去掉后就不能说明连续而缓慢的过程。

8、“燕子翩然归来”与“燕子归来”有何不同?

明确:燕子“归来”前面加上“翩然”二字,那燕子飞舞的样子就生动起来了。让人想象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如果只写“燕子归来”就显得平板了。

9、第1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 答案:说明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10、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为问号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再则,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后两句句型也不相同。

11、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

明确: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附板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

一、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现象——物候和物候学

二、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比较简便

容易掌握

避免损失

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纬度差异

经度差异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顺序:从主要到次要,从空间到时间。

四、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5.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积累课下文言词语,重点掌握以下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然后、而、虽、之、以、食、是、见、等、安、策、临、其。

(2)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感受千里马的不幸遭遇,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社会重视人才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重、难点:

1、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背诵课文。

2、难点: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字音,教师课上检查。

2、阅读课文,查字典,查资料,看课文注释翻译全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韩愈(768—842),字退子,南阳(现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字。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文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2、导语。

本文以“千里马”为题,通过千里马的命运,阐述了封建社会中大量人才得不到赏识这一现象,表述了作者的个人见解。那么,到底怎样将千里马的命运与人才的命运相联系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板书)。

3、解题。

《马说》是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4、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乐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面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宵。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三、正课

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理解全文大意。

1、学习课文第1段。

(1)学习课文第1段。

(2)教师补充讲解词义。

伯乐善于相马的“相”字怎么解释?

明确字义:察看,仔细地看。

“相马”就是仔细审视、察验马的优劣。

骈:并。骈死:并死,成双成对地死、一个接着一个地死。

槽,是放饲料的食槽;枥,是系马、拴马的马棚、马厩,这两个字合起来可以不分开解释,用槽枥借指马食宿的整个环境,既养马的处所。

介词“于”,可作“在”字讲。介词“以”,可以作“因为”讲。

(3)学生逐句读、译。

(4)教师归纳讲析。

提问: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明确: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是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所以作者劈头就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连词“然后”,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后面续前事而起,没有前事就没有后事。

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第二句从反面承接上文,转入论述;本来千里马是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是经常有的,表明千里马多伯乐少。第三句的“奴隶人”并非指奴隶,而是指地位低下不识好马的养马人。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交到他们手中一般地对待。“称”:著名、著称、出名。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全句说:因此即使有了好马,也只能在无知的养马人手里遭受屈辱,直到相继死在马厩里。可见由于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落得个平庸地默默无闻地死去的不幸遭遇。

第1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齐读第1段。

2、学习课文第2段。

(1)朗读第2段。

(2)正音、析义。

外见():见同“现”。

是:此,这。

且:副词,犹,尚且。

安:疑问副词,怎么。

(3)逐句读、译。

(4)教师归纳、讲析:

一天能跑千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因为马才能、本领特殊,所以食量也特殊。由于没有识马的人,只由喂马的将它一般地喂养,便显示不出它的特殊本领来。“而”字是连词,表示顺接,联系“不知”和“食(喂)”两个动作。不懂得它一天能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也”字表陈述语气,“是马也”,“也”字表句中语气的停顿。“且欲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应译作:而且想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达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提问: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明确: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第2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5)齐读第2段。

3、学习课文第3段。

(1)朗读第3段。

(2)学生读、译第3段。

(3)归纳、讲析:

提问:“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明确: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问:这里的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明确: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执策”的“策”:马鞭子,名词。

“临之”:面对着它(千里马)。

三个“马”字,都是指千里马。

“其„„其„„”:道„„,那„„;难道真的是没有千里马吗?那是真正不识得千里马呀!

第一个“其”同“岂”,第二个“其”作“那”讲。末一个“也”字,表感叹语气。

全段综述不识马者的表现,活画出不识马者昏庸无知而又妄言天下无马的丑态,归结到要害是不知马。呼应了前文,证明了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伯乐。

第3段大意:妄言无千里马,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4)齐读第3段。

4、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明确: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明确: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小结

1、文言词语。

(1)一词多义。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一顿

一食或尽粟一石

通“饲”,喂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鞭子

执策而临之

用鞭子打

策之不以其道

有的人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有时

一食或尽粟一石

才能

虽有千里之能

能够

安求其能千里也

(2)通假字

“食”通“饲”,喂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见”通“现”,表现

才美不外见

“邪”通“耶”语气词,吗

其真无马邪

(3)虚词

表示定语后置

马之千里者

代词 它 策之不以其道

助词 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其代词 它的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 它

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词 他们 其真不知马也

语气词 加强反问语气

其真无马邪

2、文章主旨

本文围绕着有马还是没有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读了本文受到什么教育?

明确: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3、写作特点

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6.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六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本文运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事物,其作用何在,以及所举事例能否用别的例子代替,这是学习的难点。

说明文的教学要体现文体特点,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通过学习,掌握说明文的特征,以便能学以致用。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是本文教学致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教学方法

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5.延伸拓展法。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大自然的各种景象,判断季节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师: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

1.体会并学习本文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把抽象、枯燥的事物变得形象、具体的写法; 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要点,从而明确什么是物候学以及相关的知识; 3.激发学生对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搞物候观测。重点:学习本文优美的词语、描写性的语句和拟人手法的运用。难点:正确理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2.生字词:由学生标出,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书写

三、整体感知 投影: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投影:四个因素影响的图片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四、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研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明确:逻辑顺序

提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 “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包含了什么物候知识? 示例1: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睛。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示例2: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露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生1:“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生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生3:“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生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生5:“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生6:“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

六、布置作业

7.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

3、激发自己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自己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复习学过的文体导入说明文学习。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后议论回答,然后教师明确:本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合作学习,理清思路

1、本文围绕着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全文可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略)

2、再问:以上四个部分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后小结。作者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同时使得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3、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三部分“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

教师提示:我们读一部小说,总是先读到前面的“提要”。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全貌做极为简要和概括的说明。有时我们还经常读到摘要。摘要,顾名思义就是对原文的要点进行摘录。写摘要和写提要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抓住要点,写成文章。不同的地方是提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作的内容全貌作简要的概括说明,而摘要却是在不损害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摘录原作的要点,将原作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按原作的顺序写出来,不掺进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为使上下文连续,可适当加上一些词语,原文有的句子太长可取其主要成分。

四、重点研读,品析语言

1、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前三段课文。

2、理解题目的含义。问:“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学生讨论,回答。第二段结束时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营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三段开头又说:“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见“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作者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做大自然的语言,显得形象生动。课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作者是经过一番认真构思的。首先在课文第二段中有“传语”、“暗示”、“唱歌”等词语,将大自然人格化了,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其次,“大自然的语言”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说明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从生动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精彩动人地展示出一幅四季风景图,使人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

3、理解课文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一段可以说是对题目的解释和具体化,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学生讨论回答。本段具体描写了“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语言生动、优美、形象,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四季图。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贴切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恰当贴切地解释了“大自然的语言”。

五、总结扩展

1、积累关于大自然语言的诗句。

8.八年级语文教案下册 篇八

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一、自主学习

二、合作探究

1、请你认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圈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请各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交流并口头展示) ⑴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⑵你认为“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⑶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讨论、交流,小组自由展示)

⑴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3、挑战自己(质疑思辨):

教师引导: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学生质疑,畅所欲言)

如: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列举你提出的问题:

三、拓展提升

根据本文精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四、我的收获与疑问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一、自主学习

1、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帮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2、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说明有误的是( )

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拟人)

B.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C.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拟人)

9.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九

1、知识目标:、基础字词;作者王选;全面理解课文

2、生抉择的智慧;

3、情感目标:学习王选将一生的抉择与祖国发展紧密结;爱岗敬业的精神;

重点:基础字词和文化常识的把握;

难点:课文主旨的把握,使学生明白抓住机遇、正确抉择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基础字词;作者王选;全面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王选每次重要抉择的主客观条件及思考过程,学习王选进行人生抉择的智慧。

3、情感目标:学习王选将一生的抉择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高尚品质以及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精神。

重点:基础字词和文化常识的把握

难点:课文主旨的把握,使学生明白抓住机遇、正确抉择对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作者简介

王选,生于1937年2月,20xx年2月13日于北京病逝。江苏无锡人,曾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大方正集团董事,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疏通生字词

(1)正确识记字音、字形

抉.择核.心堕.落丰硕.轮廓.不懈.凸.版

疙瘩.开辟.时髦.淘汰.可乘.之机忧心忡忡.

(2)解释成语

无与伦比:可乘之机:与众不同:无名小卒:忧心忡忡:专心致志: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课文是王选于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了人生中八个重要的抉择:

第一次抉择(1―3段):第二次抉择(4―5段):第三次抉择(6段):第四次抉择(7―11段):第五次抉择(12―13段):第六次抉择(14―16段):第七次抉择(17―19段):第八次抉择(20―22段):这八个抉择,涉及到多个方面,如何面对事业、面对困难、面对荣誉、面对财富,以及研究的方法、课题乃至具体技术途径的选择等。深入浅出,既是讲的专业,所谈的问题又带有普遍性写作特点

1、内容方面:主题鲜明逻辑严密

真正成功的演讲,首先要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人。这种思想不是人云亦云的随声附和,而是经过自己头脑思考而来的真知灼见。这点在王选教授的演讲中表现得尤为充分。课文始终围绕“人生中的重要抉择”来写,避免说教,注重用实例和事实说话,深入浅出。

2、结构方面: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10.八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 篇十

授课人;班级:八年级2 班时间:2009年5 月18日

科目:语文课型:新授课课题:17:端午的鸭蛋

17:端午的鸭蛋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苋菜、腌腊、络子、车胤”等词语,学习运用“萧然起敬、囊萤映雪”

两个词语。

2,了解各地的端午节的风俗,了解作者家乡独特的端午习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4,体会作者在写作中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读出情趣。

2,整体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体会作者在写作中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同学们大家好,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在你的家乡端午节有哪些习惯?(师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王曾祺先生《端午的鸭蛋》,一起去看看王增祺先生的家乡江苏高邮,端午节是怎么过的。板书《端午的鸭蛋》。2,作者简介,王增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尽可能读出文章的风味、情趣。

2,指出一组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注意以下字词苋菜、腌腊、络子、车胤读音。

3,学生自渎课文并思考: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出示小黑板)A,概括课文各段的大意。

B,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详写那些风俗?略写那些风俗?为什么这样安排? C,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引用《随园食单-小菜单》中《腌蛋》一文有什么作用? D,高邮咸蛋与别处的鸭蛋有什么不同?

E,文章中介绍了几种鸭蛋的吃法?孩子们喜欢那一种,为什么? F,文章结尾“囊萤映雪”的故事理解? 4,师生供讨论。

三,体会作者在写作中的语言特点。

A, 浓厚的口语色彩。

1,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鸭多,蛋也多。

2,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3,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红油九冒出来了。B,与书面语汇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1,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量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四小结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在小小的鸭蛋壳里品出生活的滋味,同时流露出作者对童年时生活的怀念,对故乡的热爱。同样我们小时候光着小脚丫,串串银铃般的欢歌笑语留在了我们的心里,也能品味出生活的快乐,让我们在着快乐的生活中快乐成长。7,作业

A,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B,搜集关于端午的有关资料,如端午的来历、各地端午节的风俗习惯等等。板书

端午的鸭蛋

11.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十一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我在导学这篇课文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是思考作者的观点,并参照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番检讨。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是也有一些说法还可以商榷,可以引导学生思辨、质疑。二是作者的语言。课文中的许多句子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应该认真揣摩。另外,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认真学习。

为让学生学有所获,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本课的教法我充分考虑学习的主体,即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教学的第一点就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进行适量变化,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及较高的注意力。我在教学之初采用情景导入法,先让学生看《自然灾害》的视频资料,看后让学生谈感受,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我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文章中有部分字词是必须掌握的,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我采用情景激励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较法及引导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由于使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到学生身上,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整体把握课文时我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既教给学生方法,又使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探究学习时,我采用问答法,最后由学生发言、总结。这样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能有一点收获、有一点提高、发展。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据此,我在学生学完课文内容后,让每一位学生以《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为题写一篇作文,让学生真正懂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从我做起,从而,增强了每位同学的环保意识,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写作的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

上一篇:中国和谐之美下一篇: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职责